有哪些
在企业管理中,规程制定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它涵盖了企业运营的各个层面,包括但不限于:
1. 生产流程规程:详细规定产品从原料到成品的每一个步骤。
2. 员工行为准则:设定员工的行为标准和职业道德规范。
3. 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
4. 质量控制规程:规定产品质量检验的标准和程序。
5. 内部沟通规程:指导员工如何有效地进行内部交流和协作。
6. 信息管理规程:规定数据和信息的处理、存储和保护方式。
7. 应急响应规程:为突发事件提供快速、有序的应对方案。
标准
规程制定的标准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明确性:规程必须清晰、准确,避免模糊不清或产生歧义的表述。
2. 实用性:规程应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易于理解和执行。
3. 完整性:涵盖所有必要的环节,无遗漏,形成完整的操作流程。
4. 可持续性:规程需要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环境变化进行适时更新。
5. 法规合规:遵守国家和行业的法律法规,确保企业行为的合法性。
6. 一致性:与企业的战略目标、文化和价值观保持一致。
是什么意思
规程制定的含义并不仅仅是列出一系列规则,而是为企业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运作指南。这意味着:
1. 规范行为:规程为员工提供了明确的行为指导,减少因理解差异导致的问题。
2. 提升效率:通过标准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浪费。
3. 保障安全:通过安全规程,降低事故风险,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
4. 保证质量:通过质量控制规程,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
5. 促进沟通:良好的沟通规程能增强团队协作,提升组织效能。
6. 预防风险:通过应急预案,使企业在面临危机时能迅速作出反应。
规程制定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旨在建立有序、高效、安全的企业运行机制。它不仅影响着企业的日常运营,也关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竞争力。因此,每一位管理者都应重视规程的制定,并确保其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执行和持续优化。
制定规程范文
第1篇 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
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规定操作过程 该干什么,不干什么,或设备应该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是操作人员正确操作高呼斩依据,是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规范。对提高可利用率、防止故障和事故发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等起着重要作用。
1.安全操作规程 的制定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其内容要结合设备实际运行情况,突出重点,文字力求简练、易懂、易记。条目的先后顺序力求与操作顺序一致。根据设备使用说明书的操作维护要求,结合生产及工作环境进行编制。
2.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内容一般包括设备安全管理规程、设备安全技术要求和操作过程规程。管理规程主要是对设备使用过程的维修保养、安全检查、安全检测、档案管理等的规定;安全要求是对设备应处于什么样的技术状态所作的规定,它是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核心。
如果安全操作规程 的内容较多,一般将设备系统或工作系统划分为若干部分展开撰写。划分方法可按设备系统划分,如将机械 设备系统划分为动力、传动部件。执行部件和控制系统等;按作业内容划分为“大模板施工”、“升板施工”、“滑模施工”、“顶管施工”等。按操作程序划分,如操作准备、启动操作、运行操作、停机操作等。实际划分可根据机械设备组成情况、作业性质、操作特点等而定。
设备操作规程内容一般包括作业环境要求的规定,对设备状态的规定,对人员状态的规定,对操作程序、顺序、方式的规定,对人与物交互作用过程的规定,对异常排除的规定等。一般通用内容如下:
(1)开动设备接通电源以前应清理好工作现场,仔细检查各种手柄位置是否正确、灵活,安全装置是否齐全可靠。
(2)开动设备前首先检查油池、油箱中的油量是否充足,油路是否畅通,并按润滑图表卡片进行润滑工作。
(3)变速时,各变速手柄必须转换到指定位置。
(4)工件必须装卡牢固,以免松动甩出造成事故。
(5)已卡紧的工件,不得再行敲打敲打校正,以免损伤设备精度。
(6)要经常保持润滑工具及润滑系统的清洁,不得敞开油箱、油眼盖、以免灰尘、铁屑等异物进入
(7)开动设备时必须盖好电箱,不允许有污物、水、油进入电机或电器装置内。
(8)设备外露基准面或滑动堆放工具、产品等,以免碰伤影响设备精度。
(9)严禁超性能超负荷使用设备。
(10)采取自动控制时,首先要调整好限位装置,以免超越行程造成事故。
(11)设备运转时操作不得离开工作岗位,并应经常注意各部位有无异常(异音、异味、发热、振动等)发现故障应立即停止操作,及时排除。凡属操作者不能排除的故障,应及时通知维修工人排除。
(12)操作者离开设备时,或装卸工件、对设备进行调整、清洗或润滑时,都应停止并切断电源。
(13)不得拆除设备上的安全防护装置。
(14)调整或维修设备时,要正确使用拆卸工具,严禁乱敲乱拆。
(15)人员思想要集中,穿戴要符合安全要求,站立位置要安全。
(16)特殊危险场所的安全等。
第2篇 安全规程定及其制定
1、各岗位、工种和所操作的机电设备、工具及车辆都必须有安全技术规程(定)。不允许存在无章可循的岗位或作业。
2、所上的新工艺、新设备,必须遵循“三同时”的原则,投产前必须制定出安全规程(定)。
3、所有大中修项目在施工前,必须由施工单位或工程所属单位制定出该项目施工安全规程或安全措施,否则不准施工。
4、所有短期施工、检修、临时性工作及试车都必须有安全规程或安全措施,否则不准施工或试车。
5、安全规程的内容包括:
(1)对生产工艺流程、设备、工具的使用、施工、检修过程中有引起事故或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因素的控制要求。
(2)禁止事项、注意事项和检修事项。
(3)各类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和正确处理事故的办法。
(4)操作证、操作牌(票)、联系、确认、安全联保互保等制度的执行及防护用具的正确使用和要求等。
6、按照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规定,各类规程由对口单位及时制定下发,组织职工学习实施。
第3篇 楼盘营销部计划任务制定实施规程
楼盘营销部计划任务的制定与实施
为了使工作开展富有条理与时效控制性,有必要在整个部门中加强计划概念,下列计划被认为是工作正常稳健开展所必不可少的。
(1)项目计划
1、销售计划
均衡本项目供应、市场供给与需求情况,与发展商共同制定项目总体销售期目标及分阶段销售目标,含各期销售面积、单位售价、均价、销售率、房源推量、资金回笼计划及补充应变措施等。
2、推广计划
制定与销售计划挂钩的推广费用、推广节奏、推广费用配比。
3、操作流程
按项目制定常规现场操作流程及工作开展安排,本计划应于开盘前完成和试运作。
4、开盘计划
开盘时间确定、开盘活动筹备。
售楼处设定与布置、示范单位选定与装修、模型、楼书及海报制作。
(2)月度工作计划
1、日常管理计划(管理工作)
由销售部经理制定、提交管理计划,发掘上月管理问题,提出下月管理目标,说明将要采用的有效管理手段。
2、项目月度计划
销售计划
根据总体销售目标、上月销售情况提出下月销售情况预测,并提供现场战术执行意见,下月工作按计划严格实施。
推广计划
根据总体推广计划、下月销售计划提出月度推广修正计划。
资金计划
根据销售目标、销售实现情况制定月度资金回笼计划。
根据工作开展需要,制定下月度办公、推广费用开支计划。
(3)部门建设计划
1、人力资源配置、储备计划
根据阶段性需求向提交人力资源需求及年度综合计划。
2、全员普训计划
制定销售部全体员工一年基本素质、业务能力培训计划,应根据工作发展阶段不同需求,提出合理的部门建设思路,不断充实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提高部门整体销售能力。
3、梯队干部培养计划
确定部门梯队干部培养计划,确定下属梯队干部人员的人选,合理安排培养方向及具体培养手段。
4、岗位轮换培训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对人员实行岗位轮换培训。在岗位培训的过程使各成员了解销售的全过程以利工作开展,同时利用发现和培养人才。
第4篇 地产项目销售中心计划任务制定实施规程
梁行项目销售中心计划任务的制定与实施
为了使工作开展富有条理与时效控制性,有必要在整个部门中加强计划概念,下列计划被认为是工作正常稳健开展所必不可少的。
(1)项目计划
1、销售计划
均衡本项目供应、市场供给与需求情况,与发展商共同制定项目总体销售期目标及分阶段销售目标,含各期销售面积、单位售价、均价、销售率、房源推量、资金回笼计划及补充应变措施等。
2、推广计划
制定与销售计划挂钩的推广费用、推广节奏、推广费用配比。
3、操作流程
按项目制定常规现场操作流程及工作开展安排,本计划应于开盘前完成和试运作。
4、开盘计划
开盘时间确定、开盘活动筹备。
售楼处设定与布置、示范单位选定与装修、模型、楼书及海报制作。
(2)月度工作计划
1、日常管理计划(管理工作)
由销售部经理制定、提交管理计划,发掘上月管理问题,提出下月管理目标,说明将要采用的有效管理手段。
2、项目月度计划
销售计划
根据总体销售目标、上月销售情况提出下月销售情况预测,并提供现场战术执行意见,下月工作按计划严格实施。
推广计划
根据总体推广计划、下月销售计划提出月度推广修正计划。
资金计划
根据销售目标、销售实现情况制定月度资金回笼计划。
根据工作开展需要,制定下月度办公、推广费用开支计划。
(3)部门建设计划
1、人力资源配置、储备计划
根据阶段性需求向提交人力资源需求及年度综合计划。
2、全员普训计划
制定销售部全体员工一年基本素质、业务能力培训计划,应根据工作发展阶段不同需求,提出合理的部门建设思路,不断充实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提高部门整体销售能力。
3、梯队干部培养计划
确定部门梯队干部培养计划,确定下属梯队干部人员的人选,合理安排培养方向及具体培养手段。
4、岗位轮换培训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对人员实行岗位轮换培训。在岗位培训的过程使各成员了解销售的全过程以利工作开展,同时利用发现和培养人才。
第5篇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制定演练规程
公安部第六十一号令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规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制定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灭火、应急疏散预案,是针对单位重点场所或部位可能发生的火灾事故,依据灭火战斗的指导思想、战术原则以及人员、设施情况而拟制的灭火疏散行动方案。与消防部队灭火作战计划,灭火演习方案相似。实践证明:单位通过制定预案和演练,一旦发生意外,能够按照预案确定的组织体系和人员分工,有序地组织实施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这不仅关系到单位财产损失大小,更重要的是关系到人员的安全,尤其是在公众聚集场所、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人员集中所是保障人员紧急疏散,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的关键措施。
一.调查和研究事故对象是制定应急预案的前提
灭火疏散预案的制订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除了对场所、内容等做大量的调查研究外,还要科学预测、综合分析发生火灾后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研究制订相应的战术对策,正确部署灭火疏散人员及相关力量。实地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了解单位的基本情况
1.单位的地理位置、周围的毗邻单位,与火灾相关的环境、道路、水源等;
2.单位的建筑设施情况、主要设备特点、生产工艺流程、火灾特点、一旦发生火灾火势的蔓延条件、蔓延方向、可能造成的后果等,及气候、气象情况对灭火行动可能造成的影响;
3.草绘单位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重点部位详图及有关图纸资料,并对照实地情况予以确认或修改。
(二)进行火灾情况假设
假设火灾情况就是对单位的要害部位可能发生的火灾作出有根据,符合客观规律的设想。是反映单位火灾情况,部署灭火疏散力量,实施灭火疏散指挥的重要依据。主要内容包括:
1.重点单位的要害部位。为了使预想的火灾情况更复杂一些,有时可多确定几个起火点;
2.重点部位可能发生火灾的物品,及发展蔓延的条件、燃烧面积和主要蔓延的方向;
3.一旦发生火灾后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如爆炸、倒塌、人员伤亡、人员被困等情况),以及火势发展变化的趋势和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等。
三、灭火、疏散预案的制定
灭火疏散部署,是通过对火灾情况的正确分析和判断,所形成的灭火战术和疏散手段的总体构思,是灭火疏散预案的核心部分。内容包括:
(一)组织机构,包括:灭火行动组、通讯联络组、疏散引导组、安全防护救护组;
1.灭火行动组。由单位所属消防、保卫以及重点部位人员等参加。主要任务是具体组织指挥灭火救援及相关的工作;
2.通讯联络组。由办公室通信人员组成,主要任务是及时汇集了解、分析、通报事态信息,向上级报告情况。联络应急救援专业组织、现场指挥机构与上下级之间的通信联络 ;
3.疏散引导组。由单位重点部位、场所的人员组成。负责紧急情况下现场人员、物资的疏散引导等任务;
4.安全防护救护组。由 单位后勤、工程、医疗等部门人员组成。主要负责组织医务人员、救护车辆及时救护治疗受伤人员,负责紧急情况下现场断(供)电、供(排)水、断气、通讯、破拆、清障、抢运任务,负责现场 安全监督检查和看守巡逻任务。
(二)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
单位的某个部位发生火灾时,应立即进行报119火警调度指挥中心,在报警时应说清楚着火的单位、着火的部位、着火的物质及有无人员被困,要说清楚单位在那一条路、报警电话号码、报警人姓名;同时,还要报告本单位值班领导和有关部门。单位领导接警后,立即按预案调动各方面人员赶赴火场进行灭火。
(三)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
发生火灾后,首先要了解火场有无被困人员及其所在的地点和抢救通道,以便进行安全疏散。当遇有居民住宅、集体宿舍和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起火,人员安全受到威胁时,或因发生爆炸燃烧,在建筑物倒塌的现场上或浓烟弥漫、充满毒气的房屋里,人员受伤、被困时,指挥人员必须采取稳妥可靠的措施,积极组织抢救和疏散。
1.人员聚集场所疏散 的组织程序和措施
影剧院、歌舞厅、医院、学校以及商店、集贸市场等人员聚集场所,一旦起火,在场人员有被烟气中毒、窒息以及被热辐射、热气流烧伤的危险。如果组织疏散不力,就会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因此,人员疏散是头等任务。在制订安全疏散方案时,要按人员的分布情况,制订发生火灾情况下的安全疏散路线,并绘制平面图,用醒目的箭头标示出出人口和疏散路线。
2.物资的疏散组织程序和措施
火场上的物资疏散应有组织地进行,防止火势蔓延和扩大,其程序是:疏散那些可能扩大火势和有爆炸危险的物资。例如起火点附近的汽油、柴油桶,充装有气体的钢瓶以及其他易燃、易爆和有毒的物品;疏散性质重要、价值昂贵的物资。例如,档案资料、高级仪器、珍贵文物以及经济价值大的原料、产品、设备等;疏散影响灭火战斗的物资。例如,妨碍灭火行动的物资、怕水的物资(糖、电石)等。
组织疏散的要求:将参加疏散的职工或群众编成工作组,指定负责人,使整个疏散有秩序地进行。先疏散受水、火、烟威胁最大的物资;疏散出来的物资应堆放在上风向的安全地点,不得堵塞通道,派专人看护;尽量利用各类搬运机械进行疏散,如企业单位的起重机、输送机、汽车、装卸机等;怕水的物资应用苫布进行保护。
(四)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扑救初起火灾应及时、快捷,不然易造成重大事故。发现火灾时,指挥员通过火情侦查,迅速对火场情况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合理分配灭火力量和部署灭火任务。措施主要是使用消防设施、器材的调集;进攻的途径、水枪阵地的选择、供水的组织;救人、通讯、疏散物资的方法等。预案在表叙灭火部署和措施时要详细具体,叙述任务要按照先主要,后次要;力量部署时先义务消防队,后专职消防队;先灭火战斗任务,后协调保障的顺序进行。
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除有文字表达外,还应有灭火疏散图来直观反映。灭火疏散图是依据单位基本情况,假设火灾情况、灭火部署的顺序标绘的。其内容和顺序是:绘制地图,标绘单位基本情况;按假设火灾情况标画火情态势;按灭火战斗部署标画各单位位置、运用的战术手段和协同保障等。
(五)通讯联络、安全防护救护的程序和措施。
通信联络首先要保证急救援专业组织与应急指挥机构之间、各相关专业组织之间、现场指挥机构与上级之间的通信联络的畅通;必要时,还可指明重要的信号规定及重要标志的式样。安全防护预案中要明确不同区域的人员分别应采取的最低防护等级、防护手段和防护时机;在某些特定的有化学物品的火灾事故中,还必须采取特殊的安全防护措施。负责安全救护的人员应清楚应急物资器材的储备量及储存位置,储备的品种,尤其要特别注意标明急救药品和生活必需品的储存状况及供给渠道。
三、灭火、应急疏散预案的演练
这是应急疏散预案内规定的所有任务单位、人员参加,为全面检查执行预案可能性而进行的演练。主要目的是验证各应急小组执行任务能力,检查他们的相互协调性,检验各类组织能否充分利用现有人力、物力来最大限度地消除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这种演练完全可以展示应急准备及应急行动的各个方面。所以,演练设计的要求,应能全面检查各个组织及个关键岗位上的个人表现。
(一)灭火、应急疏散演练的准备
1. 建立演练领导机构
演习领导机构是演练准备与实施的指挥部门,对演练实施全面控制,其主要职责是:确定演练目的、原则、规模、参演的单位,确定演练的性质方法,选定演练的时间、地点,规定演练的时间尺度和公众的参与程度;协调各参演单位之间的关系;确定演练实施计划、情况设计与处置预案,审定演练准备工作计划、导演和调理计划及其它有关重要文件;检查与指导演练准备工作,解决准备与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重大问题;组织演练总结评价。
2.导演与调理
明确导演与调理人员是演练准备初始阶段的工作,导演与调理人员通常参与全部的准备工作。其主要职责是:根据演练目的,制定演练目标,选择演练场地,进行演练具体设计;制定演练进程计划,进行总情况的构筑,拟制导演和调理计划、演练组织与准备工作计划等;指导参演单位按演练要求进行演前训练,组织导演部分人员开展活动;提出演练所需的通信、技术、物资器材,生活用品等项目清单及经费申请;组织与指导参演单位预演,从中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指导演练实施,组织参演单位的演练总结与评价,并进行评估,提出演练成败的结论性报告;对预案的修改和完善提供决策性的建议。
3 . 演练文件的编写
演练中所需的各类文件是组织与实施演练的基本依据。不同性质、规模的演习,需要编写的文件不同。有关文件大体包括:演练准备工作计划、演练实施(进程)计划、情况设计方案、处置方案示例,各种保障计划等。演练文件必须符合演练目的和要求,力求简明和实用。
4. 演练的实施
(1)演练情况介绍。演练开始前,根据需要,演练领导机构应进行组织情况介绍。其内容主要包括:演练的性质与规模;事故情况设定的主要考虑,演练开始时间及持续时间的估计;对非参演人员的安排,导演、调理人员及演练人员的识别,为保证演练不被误认为真实事故而应采取的措施,如果在演练期间,一旦发生真实事故,应采取的具体措施等。
(2)导演调理方法
演练实施中,对导演与调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如下:严格按导演调理计划指导参演者正确处置情况;坚持因势利导,以情况诱导为主,行政干预为辅;导演应注意控制演练态势,把握演练节奏,不要干预各种细节,注意的重心应放在协调演练与实际应急可能行动之间的关系,从演练效果出发,发挥整体效能,提高演练效率;调理人员应抓住调理重点,选择调理时机与渠道,灵活地处理参演部门出现的问题,及时向导演提供必要的情况和建议。
(3) 演练结束
各参演部门应按统一规定的信号或指示停止演练动作。在演练宣布结束后,所有演练活动应立即停止,并按计划清点人数,检查器材,查明有无伤病人员,并迅速进行适当处理。演练保障组织负责清理演练现场,尽快撤出保障器材,尤其要仔细查明危险品的清除情况,决不允许任何可能造成伤害的物品遗留在演练现场内。
(4) 演练评价,修改预案
对演练进行评价的依据主要有:导演和调理人员的记录和他们的看法,消防机构有关专家的意见,参演单位的自我评估,上级领导与机关的指示等。评价范围应包括演练组织者,参演的所有单位,演练保障单位等。评价可参照演练计划中所规定的各项具体指标进行,最后根据演练的总目标,得出总的评价结论。只要有条件,各种评价和总评价结论尽可能量化。通过演练,对预案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充分讨论,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并补充到预案中去,使预案得到充实和完善,以达到提高单位的自防自救能力的目的。
第6篇 物业区灭火应急方案制定规程
物业辖区灭火应急方案制定规程
1.0适用范围:
公司所管理小区
2.0各小区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订出本小区的灭应急方案。
3.0灭火应急方案的内容
3.1接警:中心控制室对火灾信息受理的方法,分工责任制和需要时间。
3.2召集:通知消防责任,各部门、各班组到场的责任制和需要时间。
3.3通报:通报程序(用广播通报;用警铃通报;用电话通报,逐房敲门通报;向公安消防通报)的分工责任制和需要的时间。
3.4疏散:人员疏散的步骤、疏散路线的确定,组织疏散的分工责任制和人员完全疏散完毕需要的时间。
3.5灭火:启动水泵,使用水枪,运送灭火剂、灭火器材的分工责任制和完成时间。
3.6防烟:启动排烟窗、防火门、安全口、空调口;启动送风排烟机械设备的分工责任制和完成的时间。
3.7警戒:警戒区域的确定,指导无关人员车辆撤离现场,消除路障的分工责任制和完成时间。
3.8防爆:清走易燃易爆物品至安全地点,保护措施实施的分工责任制和完成的时间。
3.9救护:通知邻近医院前来抢救,通知行政事务部门派车的责任制和到场时间。
4.0起火后灭火自救行动时间要求:
项目内容 完成项目的时间要求(分钟)起火后至实现时间(分钟)
一、接警确认0.5 0.5
二、召集管理处领导到场1.5 2.0
管理处领导到场作出自救决定0.5 2.5
中控室实施0.5 3.0
首批力量到场3.0 6.0
三、向住户通报疏散1.0 3.5
四、引导住户疏散离开本层 1.0 4.5
五、灭火准备1.0 1.5
六、启动防、排烟设备1.0 1.5
七、防爆(清理易燃易爆危险物品)
八、现场警戒2.0 5.0
九、派车到现场救护1.0 8.0
5.0做法
5.1摸清情况:制订调查表,对小区内的建筑物、消防设施、人员等情况进行调查。
5.2制订初稿: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编写。
5.3修改审定: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讨论并定稿。
5.4组织训练:组织员工进行相关训练。
5.5及时调整:对不适合的地方提出修改意见并调整方案。
编制:审核:批准:日期:
第7篇 制定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规定操作过程 该干什么,不干什么,或设备应该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是操作人员正确操作高呼斩依据,是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规范。对提高可利用率、防止故障和事故发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等起着重要作用。
1.安全操作规程 的制定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其内容要结合设备实际运行情况,突出重点,文字力求简练、易懂、易记。条目的先后顺序力求与操作顺序一致。根据设备使用说明书的操作维护要求,结合生产及工作环境进行编制。
2.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内容一般包括设备安全管理规程、设备安全技术要求和操作过程规程。管理规程主要是对设备使用过程的维修保养、安全检查、安全检测、档案管理等的规定;安全要求是对设备应处于什么样的技术状态所作的规定,它是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核心。
如果安全操作规程 的内容较多,一般将设备系统或工作系统划分为若干部分展开撰写。划分方法可按设备系统划分,如将机械 设备系统划分为动力、传动部件。执行部件和控制系统等;按作业内容划分为“大模板施工”、“升板施工”、“滑模施工”、“顶管施工”等。按操作程序划分,如操作准备、启动操作、运行操作、停机操作等。实际划分可根据机械设备组成情况、作业性质、操作特点等而定。
设备操作规程内容一般包括作业环境要求的规定,对设备状态的规定,对人员状态的规定,对操作程序、顺序、方式的规定,对人与物交互作用过程的规定,对异常排除的规定等。一般通用内容如下:
(1)开动设备接通电源以前应清理好工作现场,仔细检查各种手柄位置是否正确、灵活,安全装置是否齐全可靠。
(2)开动设备前首先检查油池、油箱中的油量是否充足,油路是否畅通,并按润滑图表卡片进行润滑工作。
(3)变速时,各变速手柄必须转换到指定位置。
(4)工件必须装卡牢固,以免松动甩出造成事故。
(5)已卡紧的工件,不得再行敲打敲打校正,以免损伤设备精度。
(6)要经常保持润滑工具及润滑系统的清洁,不得敞开油箱、油眼盖、以免灰尘、铁屑等异物进入
(7)开动设备时必须盖好电箱,不允许有污物、水、油进入电机或电器装置内。
(8)设备外露基准面或滑动堆放工具、产品等,以免碰伤影响设备精度。
(9)严禁超性能超负荷使用设备。
(10)采取自动控制时,首先要调整好限位装置,以免超越行程造成事故。
(11)设备运转时操作不得离开工作岗位,并应经常注意各部位有无异常(异音、异味、发热、振动等)发现故障应立即停止操作,及时排除。凡属操作者不能排除的故障,应及时通知维修工人排除。
(12)操作者离开设备时,或装卸工件、对设备进行调整、清洗或润滑时,都应停止并切断电源。
(13)不得拆除设备上的安全防护装置。
(14)调整或维修设备时,要正确使用拆卸工具,严禁乱敲乱拆。
(15)人员思想要集中,穿戴要符合安全要求,站立位置要安全。
(16)特殊危险场所的安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