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重要性和意义
在医药领域,安全制度如同指南针,引导我们的行动,确保药品的研发、生产、储存和分发过程符合最高标准。它不仅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也是企业合规经营、维护声誉的关键。没有健全的安全制度,就如同航行在未知海域的船只,随时可能遭遇风险。
安全制度有哪些
1. 药品质量管理系统:确保药品从源头到终端的全程质量控制。
2. 应急响应计划:针对可能发生的药品安全事件,预先设定应对措施。
3. 员工培训机制:定期培训员工,提升其对药品安全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4. 审计和评估程序:定期审查安全制度执行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
注意事项
1. 制度应明确、具体,避免模糊不清,以免造成误解。
2. 实施过程中需灵活适应,随着法规更新和技术进步,适时修订。
3. 强调责任追究,确保每个环节的责任人明确,以增强执行力度。
4. 制度执行不能流于形式,必须落实到日常操作中,形成常态。
在构建药物安全制度时,我们必须牢记,安全无小事,每一项规定都可能关乎生命。只有将制度融入日常,才能真正发挥其保护伞的作用,为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药物安全制度范文
第1篇 幼儿园药物存放安全使用制度(1)
幼儿园药物存放安全使用制度(一)
1、药品存放在保健箱,不准存放易燃、可燃化学药品。
2、医务室、隔离室、药品摆放在幼儿不易拿到的地方,专人负责,保证幼儿按时、按量服药。
3、消毒剂(如来苏、94消毒液等)外用箱(如红汞、碘酒等)要在保管室内放好、落锁。
4、投放鼠药时,在周末按规定投放,周一接早班的收拾好,并向幼儿进行教育,严防中毒。
5、保健医生帮助幼儿服药时注意查对、防止发错药。
6、幼儿入园时要问清有无药物过敏史和禁忌症(如肝、肾、胃功能不好等),避免因药物过敏而出现的事故。
7、幼儿园不为幼儿服用抗生素类药。
第2篇 人民医院药物安全性监测制度
人民医院药物安全性监测制度
1、为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所指用药安全性监测包括以下内容:
(1)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2)与用药相关不良事件(药害事件)监测;
(3)特殊管理药品使用与管理监测;
(4)高危药品使用与管理监测;
(5)其他。
3、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1)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小组承担全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工作;
(2)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小组应经常对医院使用的药品所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评价,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
(3)对已确认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应及时采取停止使用的紧急控制措施;
(4)对不良反应大但临床必需的药品,应采取审批使用或限量使用等措施,必要时进行药物浓度监测;
4、与用药相关不良事件(药害事件)监测:
(1)疑为药品质量问题引起:由医院药品质量监督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处理;
(2)因用法原因(品种选择、剂量、用法、配伍等)引起:由医务科负责处理;
(3)对疑似输液、注射、药物等引起:由医务科、护理部负责处理;
(4)医院要对特别重大用药错误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和经验教训等问题进行调查评估,必要时报请专家委员会评估。
(5)医院应制订有效的药害事件调查、处理程序,发现严重、群发不良反应事件应及时报告。
5、严格执行特殊管理药品管理制度,重点监测三级管理和五专管理的落实情况;
6、严格执行高危药品管理制度,重点监测高危药品的存放区域、标识、贮存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
7、其他:
(1)对包装相似、药名相似、一品多规等易混淆药物的存放方式进行监测;
(2)对中成药(特别是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情况进行专项监测;
(3)对抗生素临床使用情况由院感科、药剂科定期监测;
8、对以上各项监测情况和结果应及时汇总、分析,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应有减少(或避免)重复发生的持续改进措施。
9、药师应及时向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提供准确的药品使用帮助,保障用药安全。
10、医院应对临床安全用药进行宣传、教育和培训,并有相应的预警资料。
11、对发现临床用药安全隐患不及时报告、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致使重复发生造成严重后果的,应给予处理。
第3篇 化学药物的安全使用制度
包括化学肥料、杀虫剂和杀菌剂。
一、使用前,绿化工作人员要对发生的病虫害和植物的生长状况进行详细的观察,在判断不明时,由工程技术人员实地观察。确诊后,确定所用肥料或化学药剂的浓度和剂量。
二、根据确定的药剂和药量,按规定从药物保管处领取,并做好记录。不得多领、误领。
三、在技术人员的监督指导下,作业人员要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根据药剂的原液浓度和使用浓度配制药液。
四、开始作业前,要在作业区的显眼位置设立警示标志,由作业人员佩戴防护用具进行作业(在大风、高温天气、露水严重的情况下禁止作业。作业后如下雨,需进行适当的补施、补喷),非作业人员和宠物严禁进入作业区。
五、施药后,警示标志要在作业区内保留适当时间,待残效期过后方可撤离。
六、作业完成后,作业人员要佩戴防护用品,用肥皂水及时清洗药具,集中处理药物污水,并及时清洗防护用品和施药时身体的暴露部位。
七、药物过敏人员要避免从事此项工作。
八、施药过程中如出现中毒现象,要及时到就近医院诊疗。
第4篇 药物中转库安全管理制度
一、运送或领取的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安全管理制度规定。
二、工作人员必须穿好棉布工作服,穿软底鞋。
三、运药物的工作人员,必须按生产任务需要到药库少量多次运至中转库,使中转库药物按量核定量存放,禁止超量储存。
四、运送药物的工作人员,必须轻拿轻放,严禁丢、碰、撞、拖,防止摩擦引起事故。
五、领取药物的工作人员,应按规定领取药物,不可超量领取。
六、中转库的药物摆放要整齐,药物名称标签显目,不可有混乱现象。
七、随时打扫中转库的卫生,保持库内整洁干净。
八、到中转库领取药物只允许单人进出,禁止多员超员同时领取。
九、用后的剩余药必须及时退回库内。
十、凡出现与违反上述规定,对当事工作人员按有关条款处理。
第5篇 药物配方产品试制检验安全管理制度
药物配方、产品试制检验安全管理制度:
一、企业必须建立产品开发试制机械,并配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和试验室;
二、试验过程中,出现危险或敏感性强的产品配方,严禁成批配制和生产;
三、技术员试制出的新产品药物配方必须由本人申报,申报内容应包括产品工艺流程和操作要求等,送企业主管领导审核,并按规定经有关部门审批后方可投产;
四、试验用化工原料及烟火药应严格控制停滞量,氧化剂与还原剂应隔离存放;
五、试验配制药物要在单独工房操作,不准在组装室或材料室内配制;
六、检验、试放花炮产品及其半成品质量时,应在符合安全规定的检验场所和燃放区域内进行。
第6篇 药物中转库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药物中转库安全管理制度:
一、车间中转库必须专人管理,专人收发;
二、中转库管理员责任心要强,工作要认真仔细,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三、挑药、发药人员要经常认真地检查生产工具,并坚持经常清扫药尘,保持工具清洁完好;
四、运药、发药员不得搞错药物。盛装工具上要标明药物名称,药桶要加盖遮掩;
五、中转库药物要妥善保管,人走必须锁门,存量应不超过规定的药物停滞量,危险药物不准过夜;
六、对装药、填药、筑药、抹药的余硝,当天必须收回;
七、中转库必须保持干净整洁,无药尘。下班后必须用水冲洗工房。
第7篇 药物混合安全管理制度
1、严禁携带火种、电器进入车间,不准穿化纤衣物和硬底鞋;操作前要穿戴好防尘等劳保用品,双手触摸静电杆;
2、严禁酒后、情绪不佳时上班;
3、药物混合时一定要手脚轻巧,严禁将筛子一端搁在工作台上用力混合;
4、药物混合时要做到“三和三筛”,不得偷工减料;
5、药物出现发热等异常现象时,要迅速摊开或人离开,并报告主管人员;
6、雷雨、大风天气应立即停止作业;
7、搬运药物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轻拿轻放;
8、每次只能混合一包药物,混合好后要立即送到存药车间;
9、每混合好一包药后,要立即清扫地面和工作台,下班时要进行水冲洗。
第8篇 药物混合安全管理制度范例
1、严禁携带火种、电器进入车间,不准穿化纤衣物和硬底鞋;操作前要穿戴好防尘等劳保用品,双手触摸静电杆;
2、严禁酒后、情绪不佳时上班;
3、药物混合时一定要手脚轻巧,严禁将筛子一端搁在工作台上用力混合;
4、药物混合时要做到“三和三筛”,不得偷工减料;
5、药物出现发热等异常现象时,要迅速摊开或人离开,并报告主管人员;
6、雷雨、大风天气应立即停止作业;
7、搬运药物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轻拿轻放;
8、每次只能混合一包药物,混合好后要立即送到存药车间;
9、每混合好一包药后,要立即清扫地面和工作台,下班时要进行水冲洗。
第9篇 输注药物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加强医院对输注药物用药安全工作的管理,保障医疗安全。
二、依据:《湖北省医院管理评审实施细则》。
三、适用范围:适用于对输注药物的安全管理。
四、内容
(一)加强医护人员的输液安全意识,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安全输液相关知识的培训,着重在:静脉输液相关基础知识;静脉治疗前的八项评估;各种药物的ph值、渗透压及对血管的刺激;各种药物溶媒的选择;常见的药物配伍禁忌;输液反应的观察及处理等。做到人人重视,人人参与管理。
(二)确保输液用具安全,输注药物前必须认真检查输液用具有效期、包装的完整性。如已过期则不可重新消毒再使用。
(三)药物的安全使用
静脉输液治疗流程中药物的领取、摆药、配置、查对、更换液体等步骤均存在安全隐患,必须确保每一个步骤安全,才能保证输液的安全。
1、医嘱查对
药物在使用前必须由2人以上核对医嘱,确认医嘱无误后才能执行。执行医嘱前需打印好输液瓶签、输液卡、输液执行单,由专人负责摆补液。
2、溶液查对
摆补液者必须认真检查每一袋或瓶溶液的质量,确保它的安全性。为了避免出错,我们规范了检查溶液的流程。
(1)软包装溶液检查方法
一挤二照三倒转四复照:一挤:双手用力挤压软包装,检查有无渗液,如发现有渗液,说明软包装已有裂缝,溶液已污染,不能使用;二照:对光照看溶液的质量:认真观察溶液有无沉淀、絮状物、霉点等;三倒转:将溶液上下倒转后再检查有无漂浮物或絮状物;四复照:再一次对光照看溶液,检查其质量。如检查溶液时发现有异常马上更换并上报护理部处理。
(2)瓶装溶液检查方法
与软包装溶液检查法类似。方法:一拧二摇三照四倒转:一拧:用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手指轻轻地拧瓶塞,检查其松紧情况,如不能拧动或轻微动视为正常,如轻轻一拧其活动度很大,则提示该溶液不能使用;二摇:轻轻地摇动瓶身;三照、四倒转与软包装溶液检查方法相同。
(3)准确张贴输液瓶签
张贴瓶签前必须认真核对溶液的名称、浓度、剂量与瓶签是否相符,核对无误后才能张贴。
3、配药
补液摆后,配药者在配药前必须再认真查对一次,确认药名、浓度、剂量无误后,严格按无菌操作加药,药液尽量做到现配现用。
4、更换补液
更换补液时必须先检查将要接瓶的补液有无混浊、沉淀等。查对相邻二组补液有无配伍禁忌,如无才能接瓶,更换后应仔细观察二者是否有沉淀、混浊的现象出现,如有应马上更换输液管;对两种已知有配伍禁忌的补液不能相邻输入,中间应有其他的液体间隔,如无其他补液,应用生理盐水间隔。药液输入后,应密切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另外,换瓶/袋时需注意茂菲氏滴管及输液管是否已空,防止空气输进病人体内导致空气栓塞的发生。
(四)输液反应观察
1、观察有无药物的过敏反应
凡是输液所需使用的药物,对于易过敏者都应在输液前做皮内敏感试验,只有无过敏反应时才能进行输液。但有些病人由于体质等因素可能发生“迟发性过敏”反应。这些病人虽然皮内试验为阴性,但可在输入一定量的药液后发生过敏反应,故需要密切观察。如果在输液过程中皮肤出现丘疹、有痒感,并有心慌、气短或见病人颜面苍白、口唇发绀、四肢发冷、测血压有下降趋势,即为过敏反应,须立即停止输液。一般症状轻者可口服抗过敏药物,如苯海拉明、扑尔敏等;若出现过敏性休克,则要分秒必争全力抢救。
2、观察输液的速度
输液的速度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体质及输入液体的总量,输液的目的和药物的性质等多种因素来考虑。一般情况下成人以每分钟40-60滴为宜。有些药物的滴速不宜太快,如氯化钾一般稀释成0.3%浓度,每分钟应控制在20-40滴。尤其在给重症心脏病患者输液时,其速度应控制在每分钟15-30滴为宜。给老年人及婴幼儿输液亦必须减慢速度。然而有些药物则需快速输入才能发挥作用,如甘露醇为达到其脱水作用,按每kg体重1-2g的剂量,在30分钟内滴注完毕。这在控制急性脑水肿病人时应用较多。又如给休克早期的病人输液亦应尽早而快速,这对及时纠正休克状态十分重要。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有些病人觉得输液时间过长或出于不愿忍受输液时对活动的限制,甚至怕影响到睡眠等原因,在未经医护人员允许的情况下,自行调快输液速度,这是非常危险的。
3、观察输液药物有无溢至血管外
有些药物(多数抗癌药)是不允许渗出到血管外。一旦有外渗可使病人局部疼痛难忍,严重时可导致局部组织坏死。因此如果观察到输液外渗应及时对症处理,如局部湿敷硫酸镁等。
4、对神志不清患者更要仔细观察
对接受输液治疗的神志不清患者,须有专人陪护,并在输液全过程中细心观察脉搏、呼吸、心率、血压以及颜面表情和体态,如有异常,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防止发生意外。
(五)输液反应处理
1、静脉输液时尽量减少药物配伍品种,多种药物配伍易造成微粒、热原迭加而超标引起输液反应,由于中草药注射剂既易带入微粒,又易与其它药物发生反应,因此使用中草药注射剂时,尽量不要与其它药物配伍。
2、规范操作,注意环境、人员的清洁卫生,输液的配置过程应在净化区内进行。对配液间及输液间采用紫外灯消毒可使空气细菌下降95.3%,保持空气的清洁主要是减少人流、物流和保持地面清洁。医护人员在静脉输液操作前有效地进行手的清洁与消毒,是防止临床输液反应的重要措施之一。配液时,切割安瓿前后用酒精棉球擦拭切割处,可有效地防止污染及因安瓿内负压将大量玻璃微粒吸入药液。配液加入粉针剂时,加药后应让药物充分溶解,必要时增加灯检,符合输液要求方可输注;认真执行操作规程,严格消毒患者穿刺部位皮肤。药液宜现配现用,尤其是在高温潮湿季节或外部环境较差时。
3、选择质量保证的输液器具目前临床都使用带有终端滤器的一次性输液器,但各厂家一次性输液器的终端滤器质量参差不齐。应选择信誉保证、质量可靠的厂家供货。输液器具贮存不宜过久,同一个批号尽量在短期内使用。实验表明,一次性注射器微粒大都超标,而使用消毒的玻璃注射器加药时很少带入微粒。
4、一些中药注射剂其微粒数随浓度增加而增加,而且超剂量可引起输液反应,不能随意加大中药注射剂用药量。文献报道,川芎嗪与维生素c分别加入5%gs中微粒数明显少于两药混合后加入5%gs中,因此应注意配制顺序,加药时应避免配伍药物在小壶中混合,以免因浓度较高发生反应。
5、选择适宜的稀释剂和输注速度:最好选用药品说明书上的稀释剂,选用输注速度则应考虑病人的年龄、病情、身体状况及药物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