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安全操作规程 > 作业规程

x小区苗圃培育作业规程

更新时间:2024-05-15 查看人数:98

x小区苗圃培育作业规程

包括什么内容

1. 场地准备:涵盖土壤分析、翻耕及施肥。

2. 种子选择与处理:涉及种子质量检验与预处理方法。

3. 苗木播种与养护:包括播种技巧、覆土深度、保湿措施及病虫害防治。

4. 苗木移栽:包括最佳移栽时期、移植技术与后期管理。

5. 记录与评估:记录生长情况,定期评估苗木健康状况。

编制指南

1. 场地准备:

- 对土壤进行ph值和养分测试,依据结果调整土壤成分。

- 翻耕深度保持在30-40厘米,确保土壤疏松。

- 施入适量有机肥,如鸡粪或牛粪,每亩约需500公斤。

2. 种子选择与处理:

- 选取无病虫害、饱满的种子,进行温水浸泡或药剂处理,提高发芽率。

- 种子消毒可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分钟,洗净后晾干。

3. 苗木播种与养护:

- 按照种子大小和种类,控制播种深度,一般为种子直径的2-3倍。

- 定期喷水保持土壤湿润,避免过湿导致烂种。

- 定期检查,及时防治蚜虫、红蜘蛛等常见病虫害。

4. 苗木移栽:

- 在苗木根系发育完全后,选择阴雨天或傍晚进行移栽,减少水分流失。

- 移栽时尽量保护好根部,避免损伤。

- 移栽后立即浇透定根水,之后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

5. 记录与评估:

- 建立详细苗圃记录,包括播种日期、生长进度、病虫害发生情况等。

- 每月至少进行一次生长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管理措施。

复审规定

1. 苗圃作业规程每季度复审一次,由苗圃主管负责。

2. 复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作业流程的执行情况、效果评估、问题及改进措施。

3. 复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需在下个季度开始前提出解决方案,并更新作业规程。

4. 若遇特殊情况,如气候异常、新病虫害爆发等,应立即启动临时复审,确保规程适应性。

以上规程旨在规范x小区苗圃作业流程,提升苗木培育质量。各环节负责人需严格按照规程执行,确保苗圃工作的高效有序。在实际操作中,应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调整,不断优化作业方式,以实现最优的苗木培育效果。

x小区苗圃培育作业规程范文

小区苗圃培育作业规程

1.0目的

确保苗圃培育有效,持续提供成活率高,长势良好的苗圃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小区苗圃培育

3.0相关说明

4.0职责

4.1 绿化主任/主管负责苗圃培育的培训与指导工作,并监督执行情况;

4.2 绿化组长负责苗圃培育的工作安排,并进行现场指导。

4.3 绿化工负责按规范要求进行苗圃培育。

5.0内容

5.1整 地

5.1.1植前应先整地,并达到以下标准。

5.1.2深翻土壤。翻耕深度繁殖区宜为20-30cm,栽培区为30cm以上。加耕作层较浅,应逐年加深。

5.1.3修筑排灌沟。沟渠应按小区设计,结合畦床的设置进行修筑。

5.1.4作畦。根据生产和操作需要,设置方形畦床,整平畦面。

5.1.5土壤消毒。应定期进行土壤药物消毒。

5.1.6生荒地和其他用地如用于育苗,应先浅耕灭茬,然后再翻耕。

5.2施 肥

5.2.1苗圃应常年积肥,以堆积有机肥为主,广开肥源。

5.2.2施肥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有机肥应腐熟后施用。

5.2.3基肥于翻地前施入,撒布均匀。追肥于苗木生长期施用,在生长初期以氮磷为主,中期以氮为主,后其以磷、钾为主。注意微量元素和根外施肥的应用。

5.2.4施肥要与改良土培壤的理化性状相结合。带土球苗木出圃后应及时补回栽培土和有机肥。

5.3苗木繁殖

5.3.1繁殖准备

5.3.1.1做好繁殖床。选择保水、排水和通气性能良好的土壤或沙为基质,并进行消毒。

5.3.1.2常年进行繁殖要搭建温室和荫棚。采用温室和配套装置。

5.3.1.3采集种子必须选择生长健壮、适应性强和无病虫害的适龄母树,并根据育苗目的和要求,分别选用不同性状和功能的优良品系。

5.3.2繁殖方法

5.3.2.1种子采后应立即选种。选种标准为外观正常、粒大充实、内含物新鲜、无病虫、纯度95%和含水量适度。

5.3.2.2种子要及时处理,不随采随播的种子应妥善贮藏。

5.3.2.3播种前应进行种子消毒,测定发芽率,合理确定播种。不易发芽的种子必须进行物理或药物催芽处理。

5.3.2.4播种时间应根据种子生理特性决定。春播为最佳时节,休眠期长或带硬壳的种子宜秋播,易丧失发芽力的种子宜随采随播。

5.3.2.5播种方式有条播、撒播和点播等。树种采用条播,小粒种子采用撒播。大粒或名贵种子采用点播。

5.3.2.6播种要均匀适度,播后立即覆土厚度应根据种子大小和土壤、气候条件而定。播种后要保持苗床湿润,防止板结。

5.3.3繁殖内容

5.3.3.1扦插繁殖

_适时采集发育良好有枝、叶或根作插穗,易生根的树种可在大田扦插,较难生根的树种可在保护地扦插,并用生根素处理。要注意防止倒插。

_硬枝扦插。落叶树于落叶后选取1-2年生壮枝,分级贮存于冷凉湿润处,到次年春季扦插。常绿树于春、秋季和雨季随采随插。

_软技扦插。选取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为插穗,随采随插

_根插。宜在春季、秋季进行,根穗顶部与上面平齐。

5.3.3.2压条繁殖。

_压条繁殖时,均应先将压入土中枝条的表皮刻伤或进行环剥皮,待形成根系后方可剪离母树培育。

_伞状压条。在早春以芽前将母树1-3年生壮枝向四周弯曲,埋入土中8-12cm,并使枝梢直立露出上面。

_偃技夺条。将母树基部一年生前条偃伏于地面,待叶芽萌发生长到15-20cm时,剪去新梢基部叶片,将偃伏的枝条连同新消基部平置于4-6cm深的土沟内,用细土填实。

_空中压条。亦称高枝压条。将细土或其他保湿通气性能良好的基质装入容器后套在枝条上。此法主要用于不易生根的珍贵苗木的繁殖

5.3.3.3埋条繁殖。

_在秋季从已落叶的母树上采集根部萌发的长枝,混沙埋藏,次年春季将枝条平置于3-5cm深的土沟内,上覆细土,灌水,并保持土培湿润。

_春、秋季将母树根部萌发的枝条连根分离出来栽植。多用于根率发达的树种。

5.3.3.4嫁接繁殖。

_根据繁殖要求,选择接穗与砧木之间亲和力强、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树种进行嫁接。切口要平滑、各项操作要衔接迅速,保持形成层接触面的吻合,接后加强管理,采取遮阴、保湿培土、去砧等措施,提高成活率。

_枝接。在春季发芽前随采随接。如秋季采穗,应蜡封低温贮藏至次年春季使用。

_芽接。一般在夏末秋初砧木易离皮时进行。接芽不宜贮藏。

5.4苗木抚育

5.4.1幼苗出土后,在傍晚或阴天陆续揭除覆盖物,对易受日灼的树种和软枝插条应及时搭棚遮阴。

5.4.2幼苗抚育区应设喷灌,扦插床应设喷雾装置。喷水量和喷雾量根据生长情况而定。

5.4.3清除床面、步道和沟渠中的杂草。一般宜采用化学除草剂。雨后和灌水后表上微干时应进行中耕。

5.4.4播种苗出齐后应间苗2-3次,定苗疏密均匀,过稀处应补栽。

5.4.5扦插、压条、理条及嫁接繁殖苗应及时剥芽去芽,已木质化者则用枝剪剪除。

5.4.6注意防治幼苗病虫害,一经发现病虫,应及时喷药,防止蔓延。

5.4.7根据幼苗生长发育情况及时追肥,生长旺季每10-15天施肥一次,还可酌情进行根外施肥。

5.4.8幼苗须注意防寒能力的强弱,分别采用灌封冻水、设风障、覆盖、搭棚等措施,长根而末出土的秋播苗应覆土越冬。

5.5苗木出圃

5.5.1出圃准备

5.5.1.1苗木出辅前应对在圃苗木进行调查,将准备出圃的苗木的品种、规格、数量的质量加以统计,以便按计划出圃。

5.5.1.2出圃苗木应符合园林苗木产品标准的各项规定。

5.5.1.3 3年生以下的常绿树苗,移植不足2年时不得出圃,5年生以上的移栽不足3年时不得出圃。

5.5.1.4大苗出圃应环状断根,断根后可在2年内出圃。

5.5.2掘苗

5.5.2.1三掘苗规格

大、中苗

苗木胸径

(cm)

应留根系长度(cm)

侧根(幅度)

直根

3.1 ― 4.0

4.1 ― 5.0

5.1 ― 6.0

6.1 ― 8.0

8.1 ― 10.0

10.1― 12.0

35 ― 40

45 ― 50

50 ― 60

70 ― 80

85 ― 100

100― 120

25―30

35―40

40―45

45―55

55―65

65―75

小苗

苗木高度

(cm)

应留根系长度(cm)

侧根(幅度)

直根

<30

31―100

101―150

12

17

20

15

20

20

带土球苗

苗木高度(cm)

土球规格(cm)

横径

纵径

<100

101―200

201―300

301―400

401―500

30

40―50

50―70

70―90

90―100

20

30―40

40―60

60―80

80―90

以上为一般掘苗规格,对生根慢和深根性树种可适当增大。

5.5.2.2地生苗掘起后土球含水量不得低于15%,运输时应用包裹土球防松散。

x小区苗圃培育作业规程

包括什么内容1.场地准备:涵盖土壤分析、翻耕及施肥。2.种子选择与处理:涉及种子质量检验与预处理方法。3.苗木播种与养护:包括播种技巧、覆土深度、保湿措施及病虫害防治。4.苗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小区苗圃培育信息

  • x小区苗圃培育作业规程
  • x小区苗圃培育作业规程98人关注

    包括什么内容1.场地准备:涵盖土壤分析、翻耕及施肥。2.种子选择与处理:涉及种子质量检验与预处理方法。3.苗木播种与养护:包括播种技巧、覆土深度、保湿措施及病虫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