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安全操作规程 > 规程范文

瓦斯检查工操作规程汇编(15篇范文)

更新时间:2024-05-15 查看人数:93

瓦斯检查工操作规程

有哪些

瓦斯检查工操作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日常准备:确保个人防护装备完整,包括安全帽、防尘口罩、瓦斯检测仪等,并进行设备检查。

2. 矿井进入:遵循安全通道,进行井下气体检测,记录初始瓦斯浓度。

3. 气体监测:定期对工作区域进行瓦斯浓度检测,包括甲烷、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

4. 异常处理:发现瓦斯超标或其他危险情况,立即报警并采取应急措施。

5. 记录与报告:准确记录检测数据,及时上报给相关部门。

6. 撤离与警戒:在必要时组织人员撤离,设置警戒区域,防止他人误入。

标准

1. 检测频率:根据矿井条件和作业性质,设定合理的检测频率,通常每班至少两次。

2. 安全阈值:甲烷浓度不得超过1%,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0.5%。

3. 设备校准:瓦斯检测仪应定期校准,确保测量准确性。

4. 应急响应:接到超标警告后,应在3分钟内完成报警并启动应急程序。

5. 报告规范:记录内容应清晰、准确,无遗漏,报告需及时提交,不得延误。

是什么意思

瓦斯检查工操作规程旨在保障矿井作业安全,防止瓦斯爆炸等事故的发生。这意味着:

1. 责任意识:瓦斯检查工需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执行规程,确保自身和同事的生命安全。

2. 专业技能:熟悉并掌握瓦斯检测技术,能正确解读检测结果,迅速做出判断。

3. 沟通协作:与上级、同事保持良好沟通,确保信息畅通,提高应急反应效率。

4. 规范作业:遵守规程,不随意减少检测步骤,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安全标准。

5. 持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了解新的安全规定和技术,提升职业能力。

在执行操作规程时,瓦斯检查工应始终保持警惕,随时准备应对可能的危险,以确保矿井作业的稳定和安全。

瓦斯检查工操作规程范文

第1篇 瓦斯检查工操作规程

一、一般规定

瓦斯检查员应完成下列工作:

1.测定矿井作业地点的瓦斯、二氧化碳等气体浓度、温度。

2.及时准确填报瓦斯报表和各种记录。

3.在瓦斯等级鉴定时,测定有关参数及协助做好有关资料汇总工作。

4.校对甲烷传感器。

5.负责本区域的通风设施、装备的日常检查。

二、基本要求

1.瓦斯检查员必须经过培训,取得安全技术工种操作资格证后,持证上岗。

2.瓦斯检查员需要掌握以下知识:

(1)《煤矿安全规程》有关风量、气体浓度、温度以及对瓦斯检查的规定。

(2)所用仪器的性能、参数。

(3)熟悉矿井通风系统,掌握各用风地点所需风量。

(4)了解煤与瓦斯突出的相关知识。

(5)瓦斯、二氧化碳涌出机理和规律。

(6)熟悉入井人员的有关安全规定。

(7)了解有关煤矿瓦斯、煤尘爆炸的知识。

(8)了解煤矿避灾路线。

(9)了解井下各种气体超限的危害及预防知识。

三、安全要点

1.必须按规定对煤矿井下采掘作业地点进行巡回瓦斯检查或专人定点检查。

2.瓦斯检查地点的设置、瓦斯检查次数、检查周期、瓦斯检查方式,由矿技术负责人确定,瓦斯检查员要严格牌板确定的地点、次数、检查方式进行检查,严禁空班漏检和假检。

3.掘进工作面需测定甲烷及二氧化碳的地点有:

(1)掘进工作面风流(指风筒出口或入口前方到掘进工作面的一段风流)。

(2)掘进工作面回风流。

(3)局部通风机前后各10米以内的风流。

(4)局部高冒区。

4.放炮地点检查甲烷的部位有:

掘进工作面放炮地点的瓦斯检查应在该地点向外20米范围内的巷道风流中进行。

5.检查瓦斯的次数为:低瓦斯矿井的采掘工作面和其他工作地点,瓦斯检查次数为每班不少于2次,重点区域每班不少于3次。高瓦斯矿井的采掘工作面,瓦斯检查次数为每班不少于3次。采掘工作面瓦斯检查的时间间隔要均匀。

6。瓦斯检查牌板的设置位置以及需填写的内容,要符合有关规定。

7.瓦斯检查时,要严格按规定操作,发现不安全隐患,要先消除隐患再进行检查。

8.经分析确定的不宜安排瓦斯检查员检查的地点,未经矿井技术负责人批准,不得擅自安排瓦斯检查员进人检查瓦斯。

四、操作前的准备

1.准备仪器:下井要带瓦斯检测仪、检查棍、胶皮管、温度计、手册及其他规定的仪器、用具。

2.对要携带的瓦斯检测仪(光瓦)的各部件进行检查,要求做到部件完整、电路畅通、光谱清晰。

3.检查药品是否失效:检查吸收管(短管)内装的氨化钙或硅胶以及附加吸收管(长管)内装的钠石灰(检查二氧化碳浓度时使用氯化钙)的吸收力,药品颗粒直径一般应为3~5毫米。如发现药品变色、失效,应该立即更换药品。

4.气密性检查:

首先检查吸气球:用右手捏扁吸气球,左手捏住吸气胶管,如果吸气球不膨胀还原,说明吸气球不漏气。其次检查仪器是否漏气:将吸气球胶皮管与瓦斯检测仪吸气孔连接,一手堵住进气孔,另一手捏扁吸气球,松手后1分钟内不涨起还原,说明瓦斯检测仪不漏气。

检查气路是否畅通:放开进气孔,捏、放吸气球,气球瘪、起自如时,说明完好。如果漏气、气路不畅通,要查明原因,进行处理,重新重复上述程序。

5.检查干涉条纹是否清晰:由目镜观察,按下按钮,同时旋转保护玻璃座调整视度,使得观察数字最清晰,再看干涉条纹是否清晰。

6,对仪器进行校正:简单的校正办法是,将光谱的第一条黑纹对在“0”位上,如果第5条正对在“7%”的数值上,表明条纹宽窄适当。否则应对仪器的光学系统进行调整。

7.用新鲜空气清洗气室:每班在进入工作地点前,必须在和测盘现场温度相接近(温差不超过10℃)的新鲜空气中按压吸气球5~6次,清洗气室。

8.调整零位:按下测微按钮,转动测微手轮,使刻度盘的客位与指标线重合,然后按下按钮,转动粗手轮,从目镜中观察,把干涉条纹中最黑的一条或两条黑线中的任意一条与分划板上的零位线对准,并记住对准零位的这条黑线,旋上护盖。

五、安全操作程序与技术规范

本工种操作应遵照下列顺序进行:

安全检查一→取样一→读数一→记录一→现场班组长签字一→填牌板一→填报表。

1.将调整零位瓦斯检测仪背在身上,把连接瓦斯人口的橡胶管或瓦斯检查棍伸入测定地点,然后慢慢握压吸气球5~6次,使得待测气体进人气室。

2。测定地点一般应在巷道靠近棚梁以下20厘米的位置,在有冒顶的巷道中,要将橡胶管伸人冒顶高处,由低到高逐渐向上检查,检查人员的头部不得伸人冒顶高处,以防缺氧窒息。

3.按动粗读数按钮,观看目镜,查看原来零位黑线移动位置,读出整数。

4.按动精读数按钮,转动测微手轮,将零位黑线移动到整数位置,再查看刻度盘上的读数,即为小数位。

5.整数和小数相加,即为该地点的瓦斯浓度。

6.检查二氧化碳浓度时,应在靠近巷道底板20厘米处检查。

7.在检查完瓦斯浓度后,拿掉二氧化碳吸收管,按上述操作检查混合气体的浓度(即瓦斯和二氧化碳的浓度)。

8.混合气体的浓度减去瓦斯的浓度,再乘以o.95,即为该处的二氧化碳浓度。

9.用温度计检查测点的温度(参考测风员的有关规定)。

10.用多种气体检定器检查其他气体:

在待测地点先将活塞往复抽送2~3次,使检定器内原来的气体被待测气体完全置换,然后抽取现场气样,把检查该气体的检定管两端的玻璃封口打开,将进气端插入到检定器的插孔中,(硫化氢的检查:把出气端插到插孔中后,将气样吸人到检定管中)将三通阀拨到通气位置,推动活塞把,按照检定管上要求的通气量和时间,均匀地将气样送到检定管里,根据检定管土产生的变色圈的刻度,读出该气样的浓度。测量一氧化碳时,要避开放炮时间,防止炮烟中的一氧化碳的干扰。

11.检查完瓦斯、二氧化碳等气体浓度及温度后,瓦斯检查员要将检查结果及时记人瓦斯检查员手册,然后填人检查地点的瓦斯检查牌版上,并将检查结果通知现场作业人员并由班组长或带班班组长在瓦斯检查员手册上签字。

12.瓦斯检查员还应对沿途的通风设施、防尘设施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13.巡回检查其他地点,具体操作按照上述规定执行。

14.上井后,要根据瓦斯检查员手册填写的数据,填写瓦斯报表,做到“牌板”、“手册”、“班报”三对口。

15.井下需要电焊、气焊、喷灯焊时的瓦斯检查,符按照编制的安全措施执行。

16,将仪器清理干净,收好备用。

17.交接班要在指定地点进行,交清当班情况。

第2篇 煤矿瓦斯检查员安全操作规程

1.瓦斯检查员负责检查所管辖范围内的瓦斯浓度、温度及一通三防”设施的运行情况。

2.必须熟悉矿井通风系统和所管辖范围内的通风、瓦斯、防尘、防灭火设施。

3.必须严格执行有关通风、瓦斯等的规定,会填写瓦斯检查记录手册、牌板及有关报表。

4.当井下局部地区瓦斯超限时,在浓度小于3 %时,能及时处理;发现“一通三防”中的隐患时,能立即采取措施,并应向通风调度汇报。

5.应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6.瓦斯检查员应携带瓦检仪、检查棍、胶皮管、温度计、记录表格。

7.在领取瓦检仪时应检查药品、电路、气密性、条纹是否符合要求;领取一氧化碳检定器时应检查气密性和螺栓。

8.使用瓦斯检定器检查甲烷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方法如下:

(1)在待测瓦斯地点的进风流中清洗瓦斯室,将微读数回零位,基线对零;

(2)在检测地点、带辅助管挤压气泵5 ~7 次,观测检定器,读出甲烷浓度;

(3)在检测地点检查二氧化碳浓度时,先按上述方法测出甲烷浓度;再将辅助管拔掉,用检查甲烷的方法测出混合气体浓度;混合气体浓度减去甲烷浓度即得二氧化碳浓度。

9.测定一氧化碳浓度的操作方法,按本规程火区观测工第10 、11 条执行。

10.需要测定瓦斯的地点如下

(1)采煤工作面需测定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地点有

① 工作面进风流(指进风顺槽至工作面煤壁线以外的风流);

②工作面风流(指距煤壁、顶、底板各20 厘米和以采空区切顶线为界空间风流);

③上隅角(指采煤工作面回风侧最后一架棚落山侧1 米处);

④ 工作面回风流(指距采煤工作面10 米以外的回风顺槽内不与其他风流汇合的一段风流);

⑤尾巷(指高瓦斯与瓦斯突出矿井采煤工作面专用于排放瓦斯的巷道)栅栏处。

(2)掘进工作面需测定甲烷及二氧化碳的地点有

①掘进工作面风流(指风筒出口或入口前方到掘进工作面的一段风流);

②掘进工作面回风流;

③局部通风机前后各10 米以内的风流;

④局部高冒区域。

(3)矿井总回风或一翼回风流中的甲烷和二氧化碳的测定在各测风站内进行;

(4)采区回风流中的甲烷和二氧化碳的测定在该采区各分区风流汇合后的测风站内进行;

(5)硐室的甲烷、二氧化碳及其他有害气体的测定在各硐室内进行;

(6)设置有电动机(如小绞车、水泵、采煤机、掘进机、移动变电所等)的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的甲烷和二氧化碳的检查应在以电动机为中心的进回风两端各20 米范围内的巷道内进行;

(7)放炮地点检查瓦斯的部位有

①采煤工作面放炮地点的瓦斯检查应在沿工作面煤壁上下各20 米范围内的风流中进行;

②掘进工作面放炮地点的瓦斯检查应在该点向外20 米范围内的巷道风流中及本范围内局部瓦斯积聚处进行。

11.循环检查瓦斯的次数和顺序是

(1)瓦斯检查次数按有关规定执行;

(2)循环检查瓦斯的顺序和有关规定如下

①采煤工作面是从进风巷开始,经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回风巷、尾巷栅栏处等为一次循环检查;

②双巷掘进工作面由一名瓦斯检查员检查时,一次循环检查瓦斯应从进风侧掘进而开始到回风侧掘进面;

③循环检查中,应在采掘工作面上、下次检查的间隔时间里确定无人工作区或其他检查点的检查时间;

④采掘工作面检查瓦斯的间隔时间要均匀,在正常情况下,每班检查3 次的,其相隔时间不允许过大或过小,每班检查2 次的,其相隔时间要求不允许半班内完成一班的检查次数。

12.每次检查瓦斯后,必须填写瓦斯记录手册、黑板牌,并随时向调度站汇报。

13.局部瓦斯积聚或临时停风的盲巷内积聚瓦斯时,在瓦斯浓度不超过3 %的情况下,可按照制定的排放措施就地排放,但不准一风吹;当积聚的瓦斯浓度超过3 %时,应报请矿总工程师主持制定措施,并按措施规定进行排放。

14.瓦斯检查记录牌板的吊挂位置,对于回采工作面应挂在进、回风巷的顶板良好处,有尾巷的挂在栅栏处;对于临时停工的掘进工作面、已采区、火区密闭墙、盲巷、硐室等应挂在顶板良好的栅栏处。

15.瓦斯检查牌板填写内容包括检查地点名称、甲烷及二氧化碳浓度、其他有害气体浓度、温度、检查日期、班次、时间、次数、瓦斯检查员姓名等。瓦斯检查记录牌板应随着检查点位置的变化而及时移动。

16.每班应对管辖范围内的传感器的数据进行校对和记录、对监测装置及电缆的外观进行检查,并将记录和检查结果报通风调度和监测值班员。

17.每个地区的瓦斯检查员和专职瓦斯检查员在发现本区域内“一通三防”方面中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并将情况向通风调度汇报。

18.瓦斯检查员必须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

19.高瓦斯及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中使用采煤机和掘进机的采掘工作面的跟机瓦斯检查员,必须坚守岗位。当采煤机、掘进机工作时,在以下地点检查瓦斯

(1)检查采煤机前后20 米内,距煤壁30 厘米、距顶板20 厘米范围内的瓦斯。当局部积聚的瓦斯浓度达2 %或采煤机前后20 米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1.5 %时,应停止采煤机工作,切断工作面电源,立即进行处理;

(2)利用检查棍、胶皮管检查采煤机滚筒之间、距煤壁30 厘米、距顶板20 厘米范围内的瓦斯。当瓦斯浓度达2 %时,应停止采煤机的工作,切断工作面电源,进行处理;凡处理不了的,应立即向通风调度汇报;

(3)对于使用掘进机的掘进工作面,当掘进机工作时,应检查掘进机的电动机附近20 米范围内及风筒出口至煤壁间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当瓦斯浓度达到1.5 %或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 %时,应停止掘进机工作,切断工作面电源,立即进行处理;处理不了的,应向通风调度汇报。

20.煤仓内的瓦斯检查及煤仓堵塞后的瓦斯检查与处理,应按矿总工程师组织编制的措施进行。

21.高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采掘工作面的专职瓦斯检查员应认真执行“一炮三检”制度,瓦斯检查员不在现场不准放炮。

22.对于高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采掘工作面,瓦斯检查员应定点检查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及温度等。需进行定点检查的地点包括采煤工作面采空区边缘、工作面风流、工作面上隅角、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及溜子尾附近和底部、局部漏顶处、高冒处,掘进工作面迎头、巷道全长风流、局部高冒处、漏顶处、局部通风机附近等。发现超限应立即停止工作,切断电源,进行处理;处理不了的,应向通风调度汇报。

23.采煤工作面采空区放炮放顶时,采空区瓦斯浓度的检查范围应按矿总工程师组织编制的措施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当瓦斯浓度超限时,应立即停止放炮。

24.检查瓦斯时,应按照以下操作顺序进行,并注意自身安全

(1)检查高冒地点、采煤工作面上隅角、采空区边缘的瓦斯时,要站在支护完好的地点用小棍将胶管送到检测地点,由低到高逐渐向上检查,检查人员的头部切忌超越检查的最大高度,以防缺氧而窒息;

(2)检查废巷、盲巷和临时停风的掘进工作面及密闭墙外的瓦斯、二氧化碳及其他有害气体时,只准在栅栏处检查;必须进入盲洞内检查时,应由救护队员进行。

25.携带的瓦斯检定器要妥善保护好,不准碰撞损坏、丢失及转借他人;出现故障不准擅自修理,应上井后交检修人员并指出存在的问题;瓦斯检定器不得个人保存,上井后应交仪器房保管。

26.排放局部积聚的瓦斯之前,应按有关规定将本区域回风系统中的人员全部撤入进风,切断电源。

第3篇 瓦斯检查员技术操作指导规程

一、一般规定

1、瓦斯检查员负责检查所管辖范围内的瓦斯浓度、温度及“一通三防”设施的运行情况。

2、必须熟悉矿井通风系统和所管辖范围内的通风、瓦斯、防尘、防灭火设施。

3、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及其他有关通风、瓦斯等的规定,会填写瓦斯检查记录手册、牌板及有关报表。

4、当井下局部地区瓦斯超限时,在浓度小于3%时,能及时处理;发现“一通三防”中的隐患时,能立即采取措施,并应向通风调度汇报。

5、应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二、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1、瓦斯检查员应携带瓦检仪、探杖、胶皮管、温度计、记录表格,如有自然发火煤层还应携带一氧化碳检定器。

2、在领取瓦检仪时应检查药品、电路、气密性、条纹是否符合要求;领取一氧化碳检定器时应检查气密性和螺栓。

3、使用瓦斯检定器检查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方法如下:

在待测瓦斯地点的进风流中清洗瓦斯室,将微读数回零,基线对零。

在检测地点、带辅助管挤压气泵5~7次,观测检定器,读出瓦斯浓度。

在检测地点检查二氧化碳浓度时,先按上述方法测出瓦斯浓度;再将辅助管拔掉,用检查瓦斯的方法测出混合气体浓度;混合气体浓度减去瓦斯浓度即得二氧化碳浓度。

4、测定一氧化碳浓度的操作方法如下:

带入井下的一氧化碳检定器应符合下列标准:

检定器唧筒活塞严密不漏气,拉推润滑正常。

检定器在有效期内。

温度计完好准确。

测定一氧化碳时,应在欲测地点先推拉活塞3~5次,以清洗取样唧筒;然后再抽取气样,并迅速将锥形阀杆打开到45°关闭位置,离开取样地点到安全地方;破开检定管两端,将其低浓度端插入唧筒胶座,将阀门打到垂直位置,然后按检定管说明书所规定的时间推动活塞,使气体均匀地通过检定管。根据变色环的位置直接读出一氧化碳的浓度。

根据被测气体中一氧化碳浓度选取合适检定管。如果一氧化碳浓度高于检定管上限,可以先稀释气体,然后再将结果扩大同样倍数即为被测气体中一氧化碳的真实浓度;如果一氧化碳浓度低于检定管的下限,则可增加送气次数,或用一支检定管连续检测几次,将结果按送气次数缩小相同的倍数或除以测量次数,即为被测气体中的一氧化碳真实浓度。测量时,要尽量避开放炮时间,防止炮烟中一氧化碳干扰。

5、需要测定瓦斯的地点按“《‘一通三防’管理规定汇编》第二节―瓦斯检查”中规定执行。

三、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1、检查瓦斯时,应按照以下操作顺序进行,并注意自身安全。

(1)检查高冒地点、采煤工作面上隅角、采空区边缘的瓦斯时,要站在支护完好的地点用小棍将胶管送到检测地点,由低到高逐渐向上检查,检查人员的头部切忌超越检查的最大高度,以防缺氧而窒息。

(2)检查废巷、盲巷和临时停风的掘进工作面及密闭墙外的瓦斯、二氧化碳及其他有害气体时,只准在栅栏处检查;必须进入盲巷内检查时,应由救护队员进行。

2、携带的瓦斯检定器要妥善保护好,不准碰撞损坏、丢失及转借他人;出现故障不准擅自修理,应上井后交检修人员并指出存在的问题,瓦斯检定器不得个人保存,上井后应交仪器房保管。

3、排放局部积聚的瓦斯之前,应按有关规定将本区域回风系统中的人员全部撤入进风,切断电源。

第4篇 煤矿瓦斯检查员操作规程

1、瓦斯检查员负责检查所管辖范围内的瓦斯浓度、温度及一通三防”设施的运行情况。

2、必须熟悉矿井通风系统和所管辖范围内的通风、瓦斯、防尘、防灭火设施。

3、必须严格执行有关通风、瓦斯等的规定,会填写瓦斯检查记录手册、牌板及有关报表。

4、当井下局部地区瓦斯超限时,在浓度小于3 %时,能及时处理;发现“一通三防”中的隐患时,能立即采取措施,并应向通风调度汇报。

5、应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6、瓦斯检查员应携带瓦检仪、检查棍、胶皮管、温度计、记录表格。

7、在领取瓦检仪时应检查药品、电路、气密性、条纹是否符合要求;领取一氧化碳检定器时应检查气密性和螺栓。

8、使用瓦斯检定器检查甲烷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方法如下:

(1)在待测瓦斯地点的进风流中清洗瓦斯室,将微读数回零位,基线对零;

(2)在检测地点、带辅助管挤压气泵5 ~7 次,观测检定器,读出甲烷浓度;

(3)在检测地点检查二氧化碳浓度时,先按上述方法测出甲烷浓度;再将辅助管拔掉,用检查甲烷的方法测出混合气体浓度;混合气体浓度减去甲烷浓度即得二氧化碳浓度。

9、测定一氧化碳浓度的操作方法,按本规程火区观测工第10 、11 条执行。

10、需要测定瓦斯的地点如下

(1)采煤工作面需测定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地点有

① 工作面进风流(指进风顺槽至工作面煤壁线以外的风流);

②工作面风流(指距煤壁、顶、底板各20 厘米和以采空区切顶线为界空间风流);

③上隅角(指采煤工作面回风侧最后一架棚落山侧1 米处);

④ 工作面回风流(指距采煤工作面10 米以外的回风顺槽内不与其他风流汇合的一段风流);

⑤尾巷(指高瓦斯与瓦斯突出矿井采煤工作面专用于排放瓦斯的巷道)栅栏处。

(2)掘进工作面需测定甲烷及二氧化碳的地点有

①掘进工作面风流(指风筒出口或入口前方到掘进工作面的一段风流);

②掘进工作面回风流;

③局部通风机前后各10米以内的风流;

④局部高冒区域。

(3)矿井总回风或一翼回风流中的甲烷和二氧化碳的测定在各测风站内进行;

(4)采区回风流中的甲烷和二氧化碳的测定在该采区各分区风流汇合后的测风站内进行;

(5)硐室的甲烷、二氧化碳及其他有害气体的测定在各硐室内进行;

(6)设置有电动机(如小绞车、水泵、采煤机、掘进机、移动变电所等)的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的甲烷和二氧化碳的检查应在以电动机为中心的进回风两端各20 米范围内的巷道内进行;

(7)放炮地点检查瓦斯的部位有

①采煤工作面放炮地点的瓦斯检查应在沿工作面煤壁上下各20 米范围内的风流中进行;

②掘进工作面放炮地点的瓦斯检查应在该点向外20 米范围内的巷道风流中及本范围内局部瓦斯积聚处进行。

11、循环检查瓦斯的次数和顺序是

(1)瓦斯检查次数按有关规定执行;

(2)循环检查瓦斯的顺序和有关规定如下

①采煤工作面是从进风巷开始,经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回风巷、尾巷栅栏处等为一次循环检查;

②双巷掘进工作面由一名瓦斯检查员检查时,一次循环检查瓦斯应从进风侧掘进而开始到回风侧掘进面;

③循环检查中,应在采掘工作面上、下次检查的间隔时间里确定无人工作区或其他检查点的检查时间;

④采掘工作面检查瓦斯的间隔时间要均匀,在正常情况下,每班检查3 次的,其相隔时间不允许过大或过小,每班检查2次的,其相隔时间要求不允许半班内完成一班的检查次数。

12、每次检查瓦斯后,必须填写瓦斯记录手册、黑板牌,并随时向调度站汇报。

13、局部瓦斯积聚或临时停风的盲巷内积聚瓦斯时,在瓦斯浓度不超过3%的情况下,可按照制定的排放措施就地排放,但不准一风吹;当积聚的瓦斯浓度超过3%时,应报请矿总工程师主持制定措施,并按措施规定进行排放。

14、瓦斯检查记录牌板的吊挂位置,对于回采工作面应挂在进、回风巷的顶板良好处,有尾巷的挂在栅栏处;对于临时停工的掘进工作面、已采区、火区密闭墙、盲巷、硐室等应挂在顶板良好的栅栏处。

15、瓦斯检查牌板填写内容包括检查地点名称、甲烷及二氧化碳浓度、其他有害气体浓度、温度、检查日期、班次、时间、次数、瓦斯检查员姓名等。瓦斯检查记录牌板应随着检查点位置的变化而及时移动。

16、每班应对管辖范围内的传感器的数据进行校对和记录、对监测装置及电缆的外观进行检查,并将记录和检查结果报通风调度和监测值班员。

17、每个地区的瓦斯检查员和专职瓦斯检查员在发现本区域内“一通三防”方面中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并将情况向通风调度汇报。

18、瓦斯检查员必须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

19、高瓦斯及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中使用采煤机和掘进机的采掘工作面的跟机瓦斯检查员,必须坚守岗位。当采煤机、掘进机工作时,在以下地点检查瓦斯

(1)检查采煤机前后20米内,距煤壁30厘米、距顶板20厘米范围内的瓦斯。当局部积聚的瓦斯浓度达2%或采煤机前后20米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1.5%时,应停止采煤机工作,切断工作面电源,立即进行处理;

(2)利用检查棍、胶皮管检查采煤机滚筒之间、距煤壁30 厘米、距顶板20 厘米范围内的瓦斯。当瓦斯浓度达2 %时,应停止采煤机的工作,切断工作面电源,进行处理;凡处理不了的,应立即向通风调度汇报;

(3)对于使用掘进机的掘进工作面,当掘进机工作时,应检查掘进机的电动机附近20米范围内及风筒出口至煤壁间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当瓦斯浓度达到1.5%或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 %时,应停止掘进机工作,切断工作面电源,立即进行处理;处理不了的,应向通风调度汇报。

20、煤仓内的瓦斯检查及煤仓堵塞后的瓦斯检查与处理,应按矿总工程师组织编制的措施进行。

21、高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采掘工作面的专职瓦斯检查员应认真执行“一炮三检”制度,瓦斯检查员不在现场不准放炮。

22、对于高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采掘工作面,瓦斯检查员应定点检查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及温度等。需进行定点检查的地点包括采煤工作面采空区边缘、工作面风流、工作面上隅角、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及溜子尾附近和底部、局部漏顶处、高冒处,掘进工作面迎头、巷道全长风流、局部高冒处、漏顶处、局部通风机附近等。发现超限应立即停止工作,切断电源,进行处理;处理不了的,应向通风调度汇报。

23、采煤工作面采空区放炮放顶时,采空区瓦斯浓度的检查范围应按矿总工程师组织编制的措施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当瓦斯浓度超限时,应立即停止放炮。

24、检查瓦斯时,应按照以下操作顺序进行,并注意自身安全

(1)检查高冒地点、采煤工作面上隅角、采空区边缘的瓦斯时,要站在支护完好的地点用小棍将胶管送到检测地点,由低到高逐渐向上检查,检查人员的头部切忌超越检查的最大高度,以防缺氧而窒息;

(2)检查废巷、盲巷和临时停风的掘进工作面及密闭墙外的瓦斯、二氧化碳及其他有害气体时,只准在栅栏处检查;必须进入盲洞内检查时,应由救护队员进行。

25、携带的瓦斯检定器要妥善保护好,不准碰撞损坏、丢失及转借他人;出现故障不准擅自修理,应上井后交检修人员并指出存在的问题;瓦斯检定器不得个人保存,上井后应交仪器房保管。

26、排放局部积聚的瓦斯之前,应按有关规定将本区域回风系统中的人员全部撤入进风,切断电源。

第5篇 瓦斯检查员安全操作规程

一、安全规定:

1、必须按规定对煤矿井下采掘作业地点进行巡回瓦斯检查或专人定点检查。

2、瓦斯检查地点的设置、瓦斯检查次数、检查周期、瓦斯检查方式,由技术矿长确定,瓦斯检查员要严格按照确定的地点、次数、检查方式进行检查,严禁空班漏检和假检。

3、采煤工作面需测定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地点有:

(1)工作面进风流(指进风顺槽至工作面煤壁线以外的风流。)

(2)工作面风流(指距煤壁、顶、底板各20厘米和以采空区切顶线为界的空间风流)。

(3)上隅角(指采煤工作面回风侧最后一架棚向上1米处。)

(4)工作面回风流(指距采煤工作面10米以外的回风顺槽内不与其他风流汇合的一段风流。)

(5)尾巷(指高瓦斯与瓦斯突出矿井采煤工作面专用于排放瓦斯的巷道)栅栏处。

4、掘进工作面需测定甲烷及二氧化碳的地点有:

(1)掘进工作面风流(指风筒出口或入口前方到掘进工作面的一段风流)。

(2)掘进工作面回风流。

(3)局部通风机前后各10米以内的风流。

(4)局部高冒区。

5、放炮地点检查甲烷的部位有:

(1)采煤工作面放炮地点的瓦斯检查应在工作面煤壁各20米范围内的风流中进行。

(2)掘进工作面放炮地点的瓦斯检查应在该地点向外20米范围内的巷道风流中进行。

6、检查瓦斯的次数为:我矿的采掘工作面,瓦斯检查为每班不少于3次。采掘工作面瓦斯检查的时间间隔要均匀。

7、瓦斯检查牌板的设置位置以及需填写的内容,要符合有关规定。

8、瓦斯检查时,要严格按规定操作,发现不安全隐患,要先消除隐患再进行检查。

9、经分析确定的不宜安排瓦斯检查员检查的地点,未经矿井技术负责人批准,不得擅自安排瓦斯检查员进入检查瓦斯。

二、操作准备:

1、准备仪器:下井要带齐瓦斯检测仪,检查棍、胶皮管、温度计、手册、手表及其他规定的仪器、用具。

2、对要携带的瓦斯检测仪(光瓦)的各部件进行检查,要求做到部件完整、电路畅通、光谱清晰。

3、检查药品是否失效:检查吸收管(短管)内装的氯化钙或硅胶以及附加吸收管(长管)内装的钠石灰(检查二氧化碳浓度时使用氯化钙)的吸收力,药品颗粒直径一般应为3-5毫米,如发现药品变色、失效,应该立即更换药品。

4、气密性检查:

首先检查吸气球:用右手捏扁吸气球,左手捏住吸气胶管,如果吸气球不膨胀还原,说明吸气球不漏气。

其次检查仪器是否漏气:将吸气球胶皮管与瓦斯检测仪吸气孔连接,一手堵住进气孔,另一手捏扁吸气球,松手后1分钟内不涨起还原,说明瓦斯检测仪不漏气。

检查气路是否畅通:放开进气孔,捏、放吸气球,气球瘪、起自如时,说明完好。如果漏气、气路不畅通,需要查明原因,进行处理,重新重复上述程序。

5、检查干涉条纹是否清晰:由目镜观察,按下按钮,同时旋转保护玻璃座调整视度,使得观察数字最清晰,再看干涉条纹是否清晰。

6、对仪器进行校正:简单的校正办法是:将光谱的第一条黑纹对在“0”位上,如果第5条正对在7%的数值上,表明条纹宽窄适当。否则应对仪器的光学系统进行调整。

7、用新鲜空气清洗气室:每班在进入工作地点前,必须在和测量现场温度相接近(温差不超过10℃)的新鲜空气中按压吸气球5-6次,清洗气室。

8、调整零位:按下测微按钮,转动测微手轮,使刻度盘的零位与指标线重合,然后按下按钮,转动粗手轮,从目镜中观察,把干涉条纹中最黑的一条或两条黑线中的任意一条与分划板上的零位线对准,并记住对准零位的这条黑线,旋上护盖。

三、操作顺序:

本工种操作应遵照下列顺序进行:

安全检查→取样→读数→记录→现场班组长签字→填牌板→填报表。

四、正常操作:

1、将调整零位瓦斯检测仪背在身上,把连接瓦斯入口的橡胶管或瓦斯检查混伸入测定地点,然后慢慢握压吸气球5―6次,使得待测气体进入气室。

2、测定地点一般应在巷道靠近棚梁以下20厘米的位置,在有冒顶的巷道中,要将橡胶管伸入冒顶高处,由低到高逐渐向上检查,检查人员的头部不得伸入冒顶高处,以防缺氧窒息。

3、按动粗读数按钮,观看目镜,查看原来零位黑线移动位置,读出整数。

4、按动精读数按钮,转动测微手轮,将零位黑线移动到整数位置,再查看刻度盘上的读数,即为小数位。

5、整数和小数相加,即为该地点的瓦斯浓度。

6、检查二氧化碳浓度时,应在靠近巷道底板20厘米处检查。

7、在检查完瓦斯浓度后,拿掉二氧化碳吸收管,按上述操作检查混合气体的浓度(即瓦斯和二氧化碳的浓度。)

8、混合气体的浓度减去瓦斯的浓度,再乘以0.95,即为该处的二氧化碳浓度。

9、用温度计检查测点温度(参考测风员的有关规定)。

10、用多种气体检定器检查其他气体。

在待测地点先将活塞往复抽送2―3次,使检定器内原来的气体被待测气体完全置换,然后抽取现场气样,把检查该气体的检定管两端的玻璃封口打开,将进气端插入到检定器的插孔中,(硫化氢的检查:把出气端插到插孔中后,将气样吸入到检定管中)将三通阀拔到通气位置,推动活塞把,按照检定管上要求的通气量和时间,均匀地将气样送到检定管里,根据检定管上的产生的变色圈的刻度,读出该气样的浓度。测量一氧化碳时,要避开放炮时间,防止炮烟中的一氧化碳的干扰。

11、检查完瓦斯、二氧化碳等气体浓度及温度后,瓦斯检查员要将检查结果及时记入瓦斯检查员手册,然后填入检查地点的瓦斯检查牌板和巡回检查报表上,并将检查结果通知现场作业人员。

12、瓦斯检查员还应对沿途的通风设施、防尘设施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13、巡回检查其他地点,具体操作按照上述规定进行。

第6篇 瓦斯检查员安全操作规程矿山

矿山瓦斯检查员安全操作规程

一、参加岗前培训,取得上岗资格,并持证上岗,对本岗位的安全工作负责。

二、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有关瓦斯检查管理规定,严格执行瓦斯检查操作规程和局、矿有关通风瓦斯各项管理制度。

三、认真负责地检查分管区域内的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硐室、回风巷以及盲巷栅栏前等地点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

四、瓦斯检查员必须执行瓦斯巡回检查制度和请示报告制度,并认真填写瓦斯检查报表。每次检查瓦斯的结果,都必须记入瓦斯检查员手册和检查地点的记录牌上,并告知现场工作人员,检查结果要经检查地点的班组长在瓦斯检查手册上签字。

五、瓦斯检查人员要对自己检查的区域认真负责,不得空班漏检和弄虚作假。

六、必须遵守劳动纪律,按时上下班,并在井下指定地点交接班,交班时要把有关情况向下一班交待清楚,并在交接班记录本上双方签名。

七、瓦斯检查员发现瓦斯浓度超过《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时,要立即行使权力,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及时向矿调度室和本科科长汇报。

八、发现有可能导致瓦斯、煤尘爆炸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及通风设施损坏、电气失爆、监测装置失灵等情况,必须立即制止,并及时向有关领导和矿调度室汇报。

九、要爱护检查仪器、瓦斯检查记录牌、记录本和报表,不得随意损坏、丢失和撕毁。

十、加强安全业务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树立高度的岗位责任制。

第7篇 瓦斯检查员操作规程

第1条 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

第2条 必须熟悉矿井通风系统和一通三防设施。

第3条 入井前带全所需工具,确保完好。

第4条 瓦斯检查员负责检查所管辖范围内的有害气体浓度、温度及“一通三防”设施的运行情况,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并汇报。

第5条 严格执行矿井瓦斯检查点月布置计划及各项制度措施。

第6条 检查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方法如下:

1、在待测瓦斯地点的进风流中清洗瓦斯室,将微读数回零位,基线对零;

2、在检测地点带辅助管挤压气泵5—7次,观测检定器,读出甲烷浓度;

3、检查二氧化碳浓度时,先按上述方法测出甲烷浓度;再将辅助管拔掉,用检查甲烷的方法测出混合气体浓度;混合气体浓度减去甲烷浓度即得二氧化碳浓度。

第7条 测定一氧化碳浓度的方法:

1、测定co时,在欲测地点先推拉活塞3-5次,清洗取样气筒;

2、抽取气样后,迅速将锥形阀杆打到45度关闭位置,离开取样地点到安全位置;

3、破开检定管两端,将其低浓度端插入气筒胶座,将阀杆打到垂直位置,然后按检定管说明书规定时间推动活塞,使气体均匀通过检定管;

4、根据变色环的位置读出co的浓度。

5、可用直读式co检定器直接读出co的浓度。

第8条 每次检查完后立即填写瓦斯记录手册、牌板,并向调度汇报。

第9条 认真执行“一炮四检”“四人联锁”放炮制度。

第10条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本工种存在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第11条 本工种存在危险因素是:检查方法不正确,易中毒(如一氧等有害气体)。

第12条 检查高冒地点、采煤工作面上隅角、采空区边缘的瓦斯时,要站在支护完好的地点用小棍将胶管送到检测地点,由低到高逐渐向上检查,检查人员的头部切忌超越检查的最大高度,以防缺氧而窒息。检查废巷、盲巷和临时停风的掘进工作面及密闭墙外的瓦斯、二氧化碳及其他有害气体时,要一人监护,一人检查。

第8篇 瓦斯检查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一、一般规定

1、瓦斯检查员负责检查所管辖范围内的瓦斯浓度、温度及“一通三防”设施的运行情况。

2、必须熟悉矿井通风系统和所管辖范围内的通风、瓦斯、防尘、防灭火设施。

3、必须严格执行有关通风、瓦斯等的规定,会填写瓦斯检查记录手册、牌版及有关报表。

4、当井下局部地区瓦斯超限,在浓度小于3%时,能及时处理;发现“一通三防”中的隐患时,能立即采取措施,并应向调度汇报。

5、必须严格执行现场手上交接班制度。

二、准备工作

1、瓦斯检查员入井必须携带光学甲烷检测仪、胶皮管、温度计、笔、粉笔、瓦检员手册等。

2、领到光学甲烷检测仪时,要检查药品、电路、气密性、条纹是否符合要求。

三、测定瓦斯操作

1、使用光学甲烷检测仪检查甲烷、二氧化碳浓度的方法。

(1)在待测瓦斯地点的进风流中清洗气室,将微读数回零位,基线对零。

(2)在检测地点带辅助管挤压吸气球5次~7次,观察检定器,读出甲烷浓度。

(3)在检测地点检查二氧化碳浓度时,先按上述方法测出甲烷浓度;在将辅助管拔掉,用检查甲烷的方法测出混合气体浓度;混合气体浓度减去甲烷浓度即得二氧化碳浓度(精确值要乘0.955)。

2、需要测定瓦斯的地点

(1)采煤工作面需测定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地点

① 工作面进风流,指进风巷至工作面煤壁线的风流。

② 工作面风流,指距煤壁、顶、底板各200mm和采空区切顶线为界的空间内的风流。

③ 上隅角,指采煤工作面回风侧最后一架棚落山侧1m处。

④ 工作面回风流,指距采煤工作面10m以外的回风巷内不与其他风流汇合的一段风流。

⑤ 尾巷,指高瓦斯和瓦斯突出矿井采煤工作面专用于排放瓦斯的巷道栅栏处。

(2)掘进巷道需测甲烷及二氧化碳的地点

① 掘进工作面风流,指风筒出口(或入口)前方到掘进工作面的一段风流。

② 掘进工作面回风流。

③ 局部通风机前后各10m以内的风流。

④ 局部高冒区域。

(3)矿井总回风或一翼回风流中的甲烷和二氧化碳的测定在各测风站内进行。

(4)采区回风流中的甲烷和二氧化碳的测定在该采区各分区风流汇合后的测风站内进行。

(5)硐室的甲烷、二氧化碳及其他有害气体的测定在各硐室内进行。

(6)设置有机电设备(如小绞车、水泵、采煤机、掘进机等)的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的甲烷和二氧化碳的检查应在以电动机为中心的进回、风两端各20m范围内的巷道内进行。

(7)放炮地点检查瓦斯的部位

① 采煤工作面放炮地点的瓦斯检查应在沿工作面煤壁上下各20m范围内的风流中进行。

② 掘进工作面放炮地点的瓦斯检查应在该点向外20m范围内的巷道风流中及本范围内局部瓦斯积聚处进行。

3、循环检查瓦斯的次数和顺序

(1)瓦斯检查次数每小班至少检查三次。

(2)循环检查瓦斯的顺序和有关规定

① 采煤工作面是从进风巷开始,经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回风巷、尾巷栅栏处等为一次循环检查。

② 双巷掘进工作面由一名瓦斯检查员检查时,一次循环检查瓦斯应从进风侧掘进面开始到回风侧掘进面结束。

③ 循环检查中,应在采掘工作面上、下次检查的间隔时间里确定无人工作区或其他检查点的检查时间。

④ 采煤工作面检查瓦斯的间隔时间要均匀,在正常情况下,每班检查三次的,其相隔时间不允许半班内完成一班的检查次数。

4、每次检查瓦斯后,必须填写瓦斯记录手册、瓦检牌、并随时向调度汇报。

5、局部瓦斯积聚或临时停风的盲巷内积聚瓦斯时,在瓦斯浓度不超过3%的情况下,可按照制定的排放措施进行排放,但不准一风吹;当积聚的瓦斯浓度超过3%时,应报请矿总工程师主持制定措施,并按措施规定进行排放。

6、瓦斯检查记录牌版的吊挂位置,对于回采工作面应挂在进、回风巷的顶板良好处,有尾巷的挂在栅栏处;对于临时停工的掘进工作面、已采区、火区密闭墙、盲巷、硐室等应挂在顶板良好的栅栏处。

7、瓦斯检查牌板填写内容包括检查地点名称、甲烷及二氧化碳浓度、其他有害气体浓度、温度、检查日期、班次、时间、次数、瓦斯检查员姓名等。瓦斯检查记录牌板应随着检查点位置的变化而及时移动。

8、每班应对管辖范围内的传感器的数据进行校对和记录、对监测装置及电缆的外观进行检查,并将记录和检查结果报调度和监测值班员。

9、每个地区的瓦斯检查员和专职瓦斯检查员在发现本区域内“一通三防”方面中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并将情况向矿调度汇报。

10、高瓦斯区域使用采煤机和掘进机的采掘工作面的跟机瓦斯检查员,必须坚守岗位。当采煤机、掘进机工作时,在以下地点检查瓦斯。

(1)检查采煤机前后20m内,距煤壁30cm、距顶板20cm范围内的瓦斯。当局部积聚的瓦斯浓度达到2%或采煤机前后20m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5%时,应停止采煤机工作,切断工作面电源,立即进行处理。

(2)利用检查棍、胶皮管检查采煤机滚筒之间、距煤壁30cm、距顶板20cm范围内的瓦斯。当瓦斯浓度达到2%时,应停止采煤机的工作,切断工作面电源,进行处理;凡处理不了的,应立即向调度汇报。

11、煤仓内的瓦斯检查及煤仓堵塞后的瓦斯检查与处理,应按矿总工程师组织编制的措施进行。

12、高瓦斯区域,采掘工作面的专职瓦斯检查员要认真执行“一炮三检”制度,瓦斯检查员不在现场不准放炮。

13、对于高瓦斯区域的采掘工作面,瓦斯检查员要定点检查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及温度等。需进行定点检的地点包括采煤工作面、采空区边缘、工作面风流、工作面上隅角、工作面刮板运输机及溜子尾附近和底部、局部漏顶处、高冒处、掘进工作面迎头、巷道全长风流、局部高冒处、漏顶处、局部通风机附近等。发现超限应立即停止工作,切断电源,进行处理;处理不了的,应及时向矿调度汇报。

14、采煤工作面采空区放炮放顶时,采空区瓦斯浓度的检查范围应按矿总工程师组织编制的措施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当瓦斯浓度超限时,应立即停止放炮。

15、检查瓦斯时,应按照以下操作顺序进行,并注意自身安全

(1)检查高冒地点、采煤工作面上隅角、采空区边缘的瓦斯时,要站在支护完好的地点用小棍将胶管送到检测地点,由低到高逐渐向上检查,检查人员的头部切忌超越检查的最大高度,以防缺氧而窒息。

(2)检查废巷、盲巷和临时停风的掘进工作面及密闭墙外的瓦斯、二氧化碳及其他有害气体时,只准在栅栏外检查;必须进入盲巷内检查时,应由救护队员进行。

16、携带的瓦斯检定器要妥善保护好,不准碰撞损坏、丢失及转借他人,出现故障不准擅自修理,应上井后交检修人员,并指出存在的问题,瓦斯检定器不得个人保存。

17、排放局部积聚的瓦斯之前,应按有关规定将本区域回风系统中的人员全部撤入进风系统,切断电源。

第9篇 瓦斯检查工作业操作规程

瓦斯检查工作业操作规程

1、瓦检工按规定手续领取瓦斯检定器,使用前应作如下检查:

仪器清洁,附件齐全;吸收管药品颗粒大小以3~5mm为宜,装量适合,不失效(钠石灰为粉红色,如变为灰白色即失效);按钮灵活,电压符合规定,指针或数字稳定,照明电路畅通,亮度清晰并罩上开关保护套;检查吸气球是否漏气(一手压扁吸气球压出球内空气,另一手压住球上像皮管,如球不膨胀还原,就证明不漏气;如用手压扁吸气球,另一手压住仪器上瓦斯入口,如吸气球一风钟内不膨胀还原,就证明仪器气密性良好),干涉条纹应清晰,条纹间距符合规定,无歪斜变形;下井后,必须和使用地区温度相接近(相差不超过10℃)的新鲜空气中(井底车场或进风石门处)清洗瓦斯室。把干涉条纹中自己选定的一条黑线与分划板上的零位对准,并旋紧保护盖以免零位变动。

2、瓦斯检定器出现故障时不准在井下擅自拆卸,应送井上修理。升井后,应将检定器交通风管理人员统一管理。

3、用光干涉型瓦斯检定器测定ch4浓度时应在巷道风流的上部进行。将连接瓦斯入口的像皮管送到预测地点的规定距离内握压吸气球至少不少于6次,到ch4浓度不超过2%的安全地点读数,即为ch4含量值,在将长的附管取下,测定同一地点的混合瓦斯含量,用混合气体减去ch4读数,再乘以0.95,即为co2的实际含量,为使检测数字准确,要求在同一地点检查2~3次。

4、检查地点:回采工作面应沿整个工作面全长定点检查煤帮,放炮地点附近20m范围内,切顶线以里1.2m及工作面风流瓦斯,工作面上隅角,下部溜子尾附近,局部漏顶处以及进、回风道风流瓦斯;掘进面应在迎头、巷道全长的风流和局部漏顶地点、回风流和局扇及其附近10m范围内的瓦斯;井下硐室,运输大巷、总回风巷、密闭栅栏外口及本班没有进行作业的都要进行巡回检查,每班至少检查一次,对可能涌出或聚积瓦斯的硐室和巷道,每班至少检查三次。每次检查结果必须填入《瓦斯检查手册》和瓦斯“记录牌”,“瓦斯日志”三对口。

第10篇 瓦斯检查工职业危害岗位操作规程

(一)职业危害因素

在瓦斯测量过程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煤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甲烷。对人体的危害,可造成尘肺病、急性化学毒物中毒。

(二)操作规程

1、巡检途中严格按照既定路线,到达待测点后检查周围有无车辆,顶板、煤帮支护情况等项目。

2、检查所携带的各类仪器、仪表是否完好。

3、清洗气室,微读基线回零;检查瓦斯:挤压气球,取顶板气体,调动微调读出数;检查二氧化碳:取底板气体,读出瓦斯数值,拔掉辅助管,读出混合数值,得出浓度。

4、及时填写瓦检手册及牌板。

(三)应急措施:

1、发生急性中毒时,应迅速将中毒者救出现场,移到空气新鲜、流通的上风向侧;解开衣领,清除鼻腔、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脏按压、人工呼吸,按压人中、内关、足三里等穴位;及时通知医院做好抢救准备,并尽快将病人送往医院。

2、加强通风、洒水,降低空气中的粉尘、化学毒物浓度。

3、参与处置人员应穿戴工作服、工作帽,佩戴防尘口罩。参与处置人员若发生头晕、胸闷等不适反应,应及时撤离到空气清新区域休息,有条件给予吸氧。

(四)防护措施

1、正确配戴使用防尘口罩,定期更换;携带自救器,做好个人防护。

2、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参加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掌握防护技能。

第11篇 瓦斯检查员作业操作规程

一、瓦斯检定器的使用:

第一条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外貌要整洁完好,附件要齐全。

2、检查电源开关及灯泡,开关灵活,灯泡要有足够的亮度,光谱要清晰,无变形现象。

3、检查仪器气密性,手压气球后放开吸气管,如果气球很快胀起,说明气路畅通,否则要查出堵塞部分;手压气球同时堵住吸气胶管,松开压气球后,如果一分钟不胀起即为不漏气,否则再用同样的方法找出漏气的部分。

4、检查药品的有效性,先检查水分吸收管中的氯化钙,若氯化钙凝结成大块,则要换掉,再检查二氧化碳吸收管中的钠石灰,若钠石灰变色则失效,要重新换药。

5、换气调零:在井底车场接好二氧化碳吸收管后,手捏气球5-10次,然后对瓦检仪进行调零。

第二条使用与保护注意事项:

1、携带和使用时,防止和其它硬物碰撞,以免损坏仪器,班中随身携带,不准丢失。

2、瓦检仪出现故障时不准擅自修理,要及时汇报并由修校人员进行修理。

3、瓦检仪要集中统一管理,上井后及时交发放室,不得私自保存。

第三条检查方法:

1、检查前背好仪器,一手将胶管送到预测地点,另一只手按气球5-10次,然后再进行读数。

2、检查高冒点,回采面上隅角等地点时,人员要站在支护完好的地点,用一根小棍将胶管送到应测地点然后再抽取气体进行测定,检查人员不得进入老塘,高冒点等巷道失修地点。

二、检查制度

第四条瓦检员应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及矿和公司有关规定,对应

查地点按规定次数进行检查。

第五条负责分工区域内的瓦斯巡回检查,不准一人负责多头多面,不准空班、漏检、假检,严禁弄虚作假。放炮时要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联锁放炮”制度。瓦检员应将工作地点检查气体情况填在记录牌上,并通知现场作业人员,其它如硐室、炸药库等地点的气体情况也应按规定进行检查,检查地点的牌板要填写清晰,内容要完整。

第六条当检查地点出现瓦斯超限或其它问题时,应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其它有关规定,及时向矿调度室和通风工区值班室和现场班组长及作业人员汇报,找出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第七条报表填写:当班上井后要及时填写瓦斯日报和“一管四”报表,不准隔班填写,填写内容要详细齐全,字迹要工整清晰。井下牌板与原始记录及报表要做到“三对口”。

第八条班中汇报和班末交接班。

瓦检员在班中必须按矿和工区管理规定,通过电话汇报现场情况,如遇特殊情况要立即向矿调度室和工区值班室汇报和请示。

瓦检员必须在井下指定地点实行交接班,把工作情况和重点注意事项交接清楚,并填好交接记录。

三、检查内容

第九条检查地点及次数根据瓦斯管理规定执行。

第十条检查项目包括沼气浓度、二氧化硫浓度、空气温度。

四、特殊情况的处理

第十一条井下工作地点出现盲巷时,要及时设置栅栏、揭示警标,防止无关人员误入。

第十二条作业地点瓦斯积聚但沼气或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3%时,必须报矿调度室、工区值班室,然后采取有效措施,就地进行排放;当瓦斯浓度超过3%时,必须报通风工区,制订排放措施后,由矿救护队排放。

第12篇 粘土矿瓦斯检查员安全操作规程

一、瓦斯检查员负责检查本矿井的瓦斯浓度、温度和“一通三防”设施的运行情况。

二、严格执行通风、瓦斯管理规定,认真填写瓦斯记录牌板和报表。

三、当井下局部地区瓦斯超限时,能及时处理。

四、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五、使用瓦斯检定器检查甲烷和一氧化碳浓度的方法如下:

1、在待测瓦斯地点的进风流中清洗瓦斯室,将微读数回零位,基线对零;

2、在检测地点、带辅助管挤压5-7次,观测检定器,读出甲烷浓度;

3、按上述方法检测出甲烷浓度后,再将辅助管拔掉,用检查甲烷的方法测出混合气体浓度,混合气体浓度减去甲烷浓度即得二氧化碳浓度。

六、井下需要测定瓦斯和二氧化碳的地点如下:

1、采矿工作面的进风流、回风流、上隅角、尾巷等;

2、掘进工作面进风流、回风流,局部通风机前后10米以内的风流,局部高冒区域;

3、矿井总回风或一翼回风流中;

4、各机电硐室;

5、放炮地点,并做到高瓦斯矿井“一炮三检”。

七、循环检查的顺序为:进风巷、采掘工作面、上隅角、回风巷、尾巷栅栏处。

八、每次检查后,必须填写到记录本和牌板,填写的内容包括检查各地方名称,甲烷、一氧化碳浓度、温度、检查日期、班次、时间、次数、瓦检员姓名等。

九、检查应按以下操作顺序进行并注意自身安全:

1、检查高冒点,工作面上隅角,采空区边缘时,要站在支护完好的地点,头部切忌超越检查的最大高度,以防缺氧而窒息;

2、检查废巷、盲巷和临时停风的掘进工作面及密闭墙外时,只准在栅栏处检查。

十、携带的瓦斯检定器要妥善保护好,不准碰撞损坏,出现故障上井后及时修理好。

十一、排放局部积聚的瓦斯之前,应按有关规定将本区域回风系统中的人员全部撤入进风,切断电源。

第13篇 瓦斯检查员:技术操作规程

1、瓦斯检查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2、要爱护仪器仪表,经常检查和更换药品,药品颗粒以3--5mm为宜,仪器有故障时要及时上交处理。

3、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请示报告制度和交接班制度,井下所有检查地点每班必须检查两次,严禁空班、漏检、假检、交接班时要向下一班瓦检员交清井下通风,瓦斯等情况,异常情况要特别交待并汇报值班矿长,并认真填写日报和台帐。

4、仪器取样范围在巷道风流中距顶、底、帮各200mm的范围内。巷道高冒区内做为临时检查,检查沼气时在巷道顶部吸取气样,检查一氧化碳在巷道中部吸取气样,检查co2时在巷道底部吸取气样。

5、测定浓度,先测出该地点的瓦斯浓度,然后取下co2日吸收管后再捏放气球5-6次,测出co2和瓦斯的混合浓度,由混合浓度值减去瓦斯浓度值,再乘以校正系数,即为co2的浓度。

6、检查空巷或停风地点必须二人同巡回检查,二人应保持3-5米距离,随时检查瓦斯浓度,超过规定界限时,要迅速撤出,并在巷道入、出口增设醒目的栅栏、警标,并立即汇报矿值班负责人。

7、临时停工地点不得停风,发现有停风点,瓦检员必须按规程规定分别检查停工地点内和电动机及其开关附近20m的巷道内的瓦斯浓度,都不超限时,方可恢复通风。

8、瓦检员在巡回检查中,发现瓦斯浓度超限时,有权命令作业人员立即撤出危险区域,立即汇报值班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第14篇 瓦斯检查员技术操作规程

1、瓦斯检查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2、要爱护仪器仪表,经常检查和更换药品,药品颗粒以3--5mm为宜,仪器有故障时要及时上交处理。

3、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请示报告制度和交接班制度,井下所有检查地点每班必须检查两次,严禁空班、漏检、假检、交接班时要向下一班瓦检员交清井下通风,瓦斯等情况,异常情况要特别交待并汇报值班矿长,并认真填写日报和台帐。

4、仪器取样范围在巷道风流中距顶、底、帮各200mm的范围内。巷道高冒区内做为临时检查,检查沼气时在巷道顶部吸取气样,检查一氧化碳在巷道中部吸取气样,检查co2时在巷道底部吸取气样。

5、测定浓度,先测出该地点的瓦斯浓度,然后取下co2日吸收管后再捏放气球5-6次,测出co2和瓦斯的混合浓度,由混合浓度值减去瓦斯浓度值,再乘以校正系数,即为co2的浓度。

6、检查空巷或停风地点必须二人同巡回检查,二人应保持3-5米距离,随时检查瓦斯浓度,超过规定界限时,要迅速撤出,并在巷道入、出口增设醒目的栅栏、警标,并立即汇报矿值班负责人。

7、临时停工地点不得停风,发现有停风点,瓦检员必须按规程规定分别检查停工地点内和电动机及其开关附近20m的巷道内的瓦斯浓度,都不超限时,方可恢复通风。

8、瓦检员在巡回检查中,发现瓦斯浓度超限时,有权命令作业人员立即撤出危险区域,立即汇报值班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第15篇 瓦斯检查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适用范围

第一条 本操作规定适用于全国各类煤矿的瓦斯检查员。

第二条 瓦斯检查员应完成下列工作:

1、测定矿井作业地点的瓦斯、二氧化碳等气体浓度、温度。

2、及时准确填报各种记录。

3、在与其等级鉴定、反风演习时,协助测定有关参数及做好有关记录。

4、每班校对所辖区范围内的甲烷传感器。

5、负责本区域的通风设施、装备的日常检查。

二、上岗条件

第三条 瓦斯检查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取得安全技术工种操作资格证后,持证上岗。

第四条 瓦斯检查员需要掌握以下知识:

1、《煤矿安全规程》有关风量、气体浓度、温度以及对瓦斯检查的规定。

2、所用仪器的性能、参数。

3、熟悉矿井通风系统,掌握各用风地点所需风量。

4、了解煤与瓦斯突出的相关知识。

5、了解瓦斯、二氧化碳涌出机理和规律。

6、熟悉入井人员的有关安全规定。

7、了解有关煤矿瓦斯、煤尘爆炸的知识。

8、了解煤矿避灾路线。

9、了解井下各种气体超限的危害及预防知识。

三、安全规定

第五条 必须按规定对煤矿井下采掘作业地点进行巡回瓦斯检查或专人定点检查。

第六条 瓦斯检查地点的设置、瓦斯检查次数、检查周期、瓦斯检查方式,由矿技术负责人确定,瓦斯检查员要严格按照确定的地点、次数、检查方式进行检查,严禁空班漏检和假检。

第七条 采煤工作面需测定瓦斯和二氧化碳的地点有:1.工作面迸风流(指迸风巷至工作面煤壁线以外的风流)。

2、工作面风流(指距煤壁、顶、底板各0.20m和以采空区切顶线为界空间风流)。

3、上隅角(指采煤工作面回风侧最后一架棚向上lm处)。

4、工作面回风流(指距采煤工作面10m以外的回风巷内不与其他风流汇合的一段风流)。

5、尾巷(指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采煤工作面专用于排放瓦斯的巷道)栅栏处。

6、进、回风巷高冒区及有可能渗出瓦斯的裂隙处。

7、所有电器设备安装地点。

第八条 掘进工作面需测定瓦斯及二氧化碳的地点有:

1、掘进工作面风流(指风筒出口或入口前方到掘进工作面的一段风流)。

2、掘进工作面回风流。

3、局部通风机前后各10m以内的风流。

4、局部高冒区。

5、掘进工作面回风流电器设备安装地点。

第九条 爆破地点检查瓦斯的部位有:

1、采煤工作面爆破地点的瓦斯检查应在工作面煤壁上下各20m范围内的风流中进行。

2、掘进工作面爆破地点的瓦斯检查应在该地点向外20m范围内的巷道风流中进行。

第十条 检查瓦斯的次数为:低瓦斯矿井的采掘工作面和其他工作地点,瓦斯检查次数为每班不少于2次,重点区域每班不少于3次。高瓦斯矿井的采掘工作面,瓦斯检查次数为每班不少于3次。采掘工作面瓦斯检查的时间间隔要均匀,决不允许半班内完成一班内的检查次数。

第十一条 瓦斯检查牌板的设置位置以及需填写的内容,要符合有关规定。

第十二条 瓦斯检查时,要严格按规定操作,发现不安全隐患,要先消除隐患再进行检查。

第十三条 经分析确定的不宜安排瓦斯检查员检查的地点,未经矿井技术负责人批准,不得擅自安排瓦斯检查员迸入检查瓦斯。

四、操作准备

第十四条 准备仪器:下井要带齐瓦斯检测仪、检查棍、胶皮管、温度计、手册及其他规定的仪器、用具。

第十五条 对要携带的瓦斯检测仪(光瓦)的各部件进行检查,要求做到部件完整、电路畅通、光谱清晰。

第十六条 检查药品是否失效:检查吸收管(短管)内装的氯化钙或硅胶(天蓝色)以及附加吸收管(长管)内装的钠石灰(粉红色)(检查二氧化碳浓度时使用 )的吸收力,药品颗粒直径一般应为2~5mm。如发现药品变色、失效,应该立即更换药品。

第十七条 气密性检查。首先检查吸气球:用一手捏扁吸气球,另一手捏住吸气胶管,如果吸气球不膨胀还原,说明吸气球不漏气。其次检查仪器是否漏气:将吸气球胶皮管与瓦斯检测仪吸气孔连接,一手堵住进气孔,另一手捏扁吸气球,松手后lmin内不涨起还原,说明瓦斯检测仪不漏气。再检查气路是否畅通:放开进气孔,捏、放吸气球,气球瘪、起自如时,说明完好。如果漏气、气路不畅通,需要查明原因,进行处理,重新重复上述程序。 第十八条 检查分划板是否清晰:由目镜观察,按下按钮,同时旋转保护玻璃座调整视度,使得观察数字最清晰,再看千涉条纹是否清晰。

第十九条 对仪器进行校正:简单的校正办法是,将光谱的第1条黑纹对在”0”位上,如果第5条正对在”7%”的数值上,表明条纹宽窄适当。否则应对仪器的光学系统进行调整。

第二十条 用新鲜空气清洗气室:每班在进人工作地点前,

必须在和测量现场温度相接近(温差不超过10°c)的新鲜空气中按压吸气球5~6次,清洗气室。

第二十一条 调整零位:按下测微按钮,转动测微手轮,使刻度盘的零位与指标线重合,然后按下按钮,转动粗手轮,从目镜中观察,把干涉条纹中最黑的一条或两条黑线中的任意一条与分划板上的零位线对准,并记住对准零位的这条黑线,旋上护盖。

五、操作顺序

第二十二条 本工种操作应遵照下列顺序进行:安全检查→取样→读数→记录→现场班组长签字→填牌板→填报表。

六、正常操作

第二十三条 将调整零位瓦斯检测仪背在身上,把连接瓦斯人口的橡胶管或瓦斯检查棍伸入测定地点,然后慢慢握压吸气球5~6次,使得待测气体迸人气室。

第二十四条 测定地点一般应在巷道靠近棚梁以下0.20m的位置,在有冒顶的巷道中,将橡胶管伸人冒顶高处,由低到高逐渐向上检查,检查人员的头部不得伸人冒顶高处,以防缺氧窒息。

第二十五条 按动粗读数按钮,观看目镜,查看原来零位黑线移动位置,读出整数。

第二十六条 按动精读数按钮,转动测微手轮,将零位黑线移动到整数位置,再查看刻度盘上的读数,即为小数位。

第二十七条 整数和小数相加,即为该地点的瓦斯浓度。

第二十八条 检查二氧化碳浓度时,应在靠近巷道底板0.20m处检查。

第二十九条 在检查完瓦斯浓度后,拿掉二氧化碳吸收管,按上述操作检查混合气体的浓度(即瓦斯和二氧化碳的浓度)。

第三十条 混合气体的浓度减去瓦斯的浓度,再乘以0.95,即为该处的二氧化碳浓度。

第三十一条 用温度计检查测点的温度(参考测风员的有关规定)。

第三十二条 用多种气体检定器检查其他气体:在待测地点先将活塞往复抽送2~3次,使检定器内原来的气体被待测气体完全置换,然后抽取现场气样,把检查该气体的检定管两端封口打开,将进气端插入到检定器的插孔中(硫化氢的检查:把出气端插到插孔中后,将气样吸人到检定管中),将三通阀拨到通气位置,推动活塞把,按照检定管上要求的通气量和时间,均匀地将气样送到检定管里,根据检定管上产生的变色圈的刻度,读出该气样的浓度。测量一氧化碳时,要避开爆破时间,防止炮烟中的一氧化碳的干扰。

第三十三条 检查完瓦斯、二氧化碳等气体浓度及温度后,瓦斯检查员要将检查结果及时记人瓦斯检查员手册,然后填入检查地点的瓦斯检查牌版上,并将检查结果通知现场作业人员并由班组长或带班班组长在瓦斯检查员手册上签字。

第三十四条 瓦斯检查员还应对沿途的通风设施、防尘设施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第三十五条 巡回检查其他地点,具体操作按照上述规定执行。

第三十六条 每次检查完后,向通风部门及调度汇报所测数据及有关情况。做到”牌板”、”手册”、”班报”三对口。

七、特殊操作

第三十七条 高瓦斯及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中使用采煤机和掘进机的采掘工作面的跟机瓦斯检查员,必须坚守岗位。当采煤机、掘进机工作时,应在以下地点检查瓦斯并做到:

1、检查采煤机前后20m内;距煤壁0.30m、距顶板0.20m范围内的瓦斯。当局部积聚的瓦斯浓度达2%或采煤机前后20m内风流申瓦斯浓度达1.5%时,应停止采煤机工作,切断工作面电源,立即进行处理。

2、利用检查棍、胶皮管检查采煤机滚筒之间、距煤壁0.30m、距顶板0.20m范围内的瓦斯。当瓦斯浓度达2%时,应停止采煤机的工作,切断工作面电源,进行处理;处理不了的,应立即向通风部门及调度汇报。

3、对于使用掘迸机的掘进工作面,当掘进机工作时,应检查掘进机的电动机附近20m范围内瓦斯浓度。当瓦斯浓度达到1.5%或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必须停止掘进机工作,切断工作面电源,立即进行处理;处理不了的,应立即向通风部门及调度汇报。 第三十八条 煤仓内的瓦斯检查及煤仓堵塞后的瓦斯检查与处理,应按矿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的措施进行。

第三十九条 采掘工作面的专职瓦斯检查员应认真执行”一炮三检”制度,瓦斯检查员不在现场不准爆破。

第四十条 对于高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采掘工作面,瓦斯检查员应定点检查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及温度等。需进行定点检查的地点包括采煤工作面采空区边缘、工作面风流、工作面上隅角、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及机尾附近和底部、局部漏顶处、高冒处,掘进工作面迎头、局部高冒处、漏顶处、局部通风机附近、机电设备安装地点等。发现超限及有突出预兆时,应立即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处理不了的,应立即向通风部门及调度汇报。

第四十一条 采煤工作面采空区爆破放顶时,采空区瓦斯浓度的检查范围应按矿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的措施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二条 在临时停工地点(停风)检查瓦斯时,必须至少2人同行,携带氧气检测仪,并且相距4~6m,从外向里随时检查瓦斯和氧气浓度。瓦斯浓度达到3%或其他气体浓度超过《煤矿安全规程》一百条规定时,必须停止前进,并要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四十条规定排放有害气体,不能及时处理的要在24h内进行密闭。

第四十三条 在临时停风地点检查瓦斯时,不准先开局部通风机再进入迎头检查,应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二十九条、一百四十一条的要求检查,停风区内瓦斯浓度不超过1%、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并且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m范围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超过0.5%时,方可开动局部通风机恢复正常通风。

第四十四条 对于可能存在的瓦斯积聚区,要进行瓦斯检查,发现体积大于0.5m,浓度达到2%时,附近20m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并向有关部门汇报。

第四十五条 在瓦斯积聚区测量瓦斯浓度时,用瓦斯检测仪取样后,要在新鲜风流中读数。

第四十六条 矿井因为停电和检修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时或通风系统发生重大变化(受到破坏),恢复正常通风后,所有受到影响的地点,必须经过瓦斯检查员的检查,证实无危险后方可恢复工作。

第四十七条 反风演习时的测定工作,可以参考测风员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八条 井下需要电焊、气焊、喷灯焊时的瓦斯检查,需按照编制的安全技术措施执行。

八、收尾工作

第四十九条 将仪器清理干净,收好备用。

第五十条 交接班要在指定地点进行,交清当班情况。

瓦斯检查工操作规程汇编(15篇范文)

有哪些瓦斯检查工操作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日常准备:确保个人防护装备完整,包括安全帽、防尘口罩、瓦斯检测仪等,并进行设备检查。2.矿井进入:遵循安全通道,进行井下气体检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瓦斯信息

  • 矿灯瓦斯报警仪校验规程
  • 矿灯瓦斯报警仪校验规程97人关注

    有哪些矿灯瓦斯报警仪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设备,用于实时监测井下瓦斯浓度,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其校验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准备:确保报警仪完好无损,电池 ...[更多]

  • 瓦斯检测规程3篇
  • 瓦斯检测规程3篇95人关注

    有哪些瓦斯检测规程瓦斯检测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准备:确保检测设备完好无损,定期校准,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2.工作区域安全评估:在进行瓦斯检测前,需对工作 ...[更多]

  • 瓦斯检查工操作规程汇编(15篇范文)
  • 瓦斯检查工操作规程汇编(15篇范文)93人关注

    有哪些瓦斯检查工操作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日常准备:确保个人防护装备完整,包括安全帽、防尘口罩、瓦斯检测仪等,并进行设备检查。2.矿井进入:遵循安全通道,进行 ...[更多]

  • 瓦斯排放措施规程
  • 瓦斯排放措施规程90人关注

    有哪些瓦斯排放措施规程1.定期检测与监测:企业应设立定期的瓦斯浓度检测制度,确保作业场所的安全环境。2.排放系统优化:设计和维护有效的通风系统,以降低瓦斯积聚的可 ...[更多]

  •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规程
  •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规程87人关注

    有哪些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规程1.基本原则-安全第一:确保矿工生命安全,优先预防和控制煤与瓦斯突出风险。-科学预测:利用地质、钻探、监测等手段,准确评估突出危险性 ...[更多]

  • 矿山救护队排放瓦斯预案规程
  • 矿山救护队排放瓦斯预案规程78人关注

    有哪些1.预案启动条件:当矿山内瓦斯浓度达到规定临界值或发生瓦斯超限事故时,应立即启动排放瓦斯预案。2.矿山救护队职责:负责执行瓦斯排放任务,确保人员安全撤离,并采 ...[更多]

  • 瓦斯检查规程15篇
  • 瓦斯检查规程15篇75人关注

    有哪些瓦斯检查规程瓦斯检查规程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检查频率:井下各工作面应定时进行瓦斯浓度检测,一般每班至少三次,特殊区域需增 ...[更多]

  • 瓦斯检查员规程11篇
  • 瓦斯检查员规程11篇72人关注

    有哪些瓦斯检查员规程瓦斯检查员是矿山安全生产的关键角色,他们负责监控和管理矿井内的瓦斯浓度,确保工人的安全。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工作职责和规程:1.定期巡检:瓦斯检 ...[更多]

  • 瓦斯断电规程3篇
  • 瓦斯断电规程3篇65人关注

    有哪些1.瓦斯监测系统监控:定期检查和维护瓦斯监测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能够准确检测出瓦斯浓度。2.瓦斯超限断电机制:当瓦斯浓度达到预设的安全阈值时,自动切断相关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