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包括什么内容
本规程旨在规范电焊作业的安全操作流程,确保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主要内容包括:
1. 电焊设备的检查与准备
2. 工作场所的安全设置
3. 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
4. 电焊操作步骤
5. 焊接过程中的风险防控
6. 应急处理措施
7. 作业后的设备保养与清洁
编制指南
1. 电焊设备的检查与准备
- 在开始工作前,务必检查电焊机的电源线是否有破损,接地是否良好。
- 确保电焊机的电流和电压调节符合焊接材料的要求。
- 检查焊枪、焊钳及电缆线是否完整无损,绝缘性能良好。
2. 工作场所的安全设置
- 清理作业区域,移除易燃易爆物品,设置灭火器材。
- 设置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 检查通风设施,确保作业环境空气流通。
3. 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
- 必须佩戴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和防火工作服。
- 使用呼吸保护设备,如防尘口罩或呼吸器,防止吸入有害烟尘。
- 为防止弧光伤害,使用适当的护目镜或面罩。
4. 电焊操作步骤
- 根据工件材质和厚度,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
- 正确地定位和固定工件,确保焊接质量。
- 开启电源,调整电流,开始焊接,保持稳定的手法和速度。
5. 焊接过程中的风险防控
- 注意观察电弧稳定性,及时调整电流。
- 避免长时间连续焊接,防止设备过热。
- 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切断电源,采取相应措施。
6. 应急处理措施
- 如发生火灾,立即使用灭火器材,并通知周围人员撤离。
- 若触电,应迅速切断电源,进行急救,并拨打急救电话。
7. 作业后的设备保养与清洁
- 关闭电源,清理焊渣,保持设备整洁。
- 定期检查电焊设备,及时维修保养,确保其良好状态。
复审规定
本规程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复审,由安全生产部门负责。在新设备引入、工艺变更或法规更新时,应及时修订规程。复审过程中,应充分听取一线作业人员的反馈,确保规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复审结果需经主管领导审批后执行。
请各相关部门和作业人员严格遵守本规程,以确保电焊作业的安全、高效进行。对于违反规程的行为,将按照公司规定进行处理。
电焊作业规程范文
第1篇 电焊安全作业操作规程
1 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电焊安全操作的有关规定。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电焊作业。
2 主要内容
2.1电焊机外壳,必须接地良好,其电源的装拆应由电工进行。
2.2电焊机要设单独的开关,开关应放在防雨的闸箱内,拉合时应戴手套侧向操作。 2.3焊钳与把线必须绝缘良好,连接牢固,更换焊条应戴手套;在潮湿地点工作,应站在绝缘胶板或木板上。
2.4严禁在带压力的容器或管道上施焊,焊接带电的设备必须先切断电源。2.5焊接贮存过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容器或管道,必须清除干净,并将所有孔口打开。
2.6在密闭金属容器内施焊时,容器必须可靠接地,通风良好,并应有人监护。严禁向容器内输入氧气。
2.7焊接顶热工件时,应有石棉面或档板等隔热措施。
2.8把线、地线禁止与钢丝绳接触,更不得用钢丝绳或机电设备代替零线;并有地线接头,必须连接牢固。
2.9更换场地移动把线时,应切断电源,并不得手持把线爬梯登高。2.10清除焊渣、采用电弧气刨清根时,应戴防护眼镜或面罩,防止铁渣飞溅伤人。
2.11多台焊机在一起集中施焊时,焊接平台或焊件必须接地,并应有隔光板。
2.12钍钨极要放置在密闭铅盒内,磨削钍钨极时,必须戴手套、口罩,并将粉尘及时排除。
2.13二氧化碳气体顶热器的外壳应绝缘,端电压不应大于3.6v。
2.14雷雨时,应停止露天焊接作业。
2.15施焊场地周围应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或进行覆盖、隔离。
2.16必须在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扩散区施焊时,应经有关部门检验许可后,方可施焊。
2.1.7工作结束应切断焊机电源,并检查操作地点确认无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
第2篇 船舶电焊作业操作规程
1.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我轮电焊操作。
2.职责
轮机长是轮机部热工作业安全负责人。
3.操作步骤
3.1操作前的准备
3.1.1船舶进行电焊作业时,作业负责人应对现场进行检查并报告船长。港内作业应向港口主管机关申报;
3.1.2电焊作业负责人应按“检查表”进行检查,并填写“电焊作业许可证”,报船长批准后方可进行;
3.1.3施焊人必须持有有效的焊工证,熟悉电焊技术;
3.1.4施焊前应检查电焊机、电缆绝缘、电焊钳是否良好;
3.1.5施焊前应认真清理施焊现场,尤其是毅然易爆物品;确认相邻隔壁、地板背面、隔层内确无危险;被施焊管系内确无易燃气和油类;
3.1.6施焊现场应准备好足够的灭火器材,并由专人看护。
3.1.7尽可能在专门场所和绝缘台上施焊。
3.2实施操作
3.2.1施焊人必须穿戴好所有的防护工具(面罩、手套、颈巾、脚套等);
3.2.2施焊中应随时注意电焊机温升等工况,电焊钳不可与地板接触,施焊中不得调节电焊机电流;
3.2.3施焊人施焊完毕清理现场,确认无火灾危险后方可离开现场。
3.2.4船舶厂修期间的热工作业执行厂方的有关规定。
4.检查与监督
电焊机及配置工具和防护用品由大管轮和机工长认真检查;焊机和电缆由电机员认真检查,认真执行十不放过原则。
第3篇 电焊作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1、焊接开始前,应先检查设备和工具的安全可靠性,如焊机有无接地或接零装置,各接线点的接触是否良好,焊接电缆的绝缘有无破损等。不得未经安全检查就开始操作;
连结接地导线或接零导线时,应先将导线一端接到接地体或零线干线上,然后再将另一端接到焊机上。拆除导线的顺序则与此相反,不得颠倒;
2、焊机启动后,焊工的手和身体不应随便接触二次回路的导电体(如焊钳或焊枪的带电部位、工作台和焊件等)。在潮湿工作地点、夏天身上出汗或阴雨天等情况下,应在操作台附近地面上铺设橡胶绝缘垫;
3、下列操作切断电源开关后才能进行:移动工作地点搬动焊机;更换保险丝;检修发生故障的焊机;改变焊机接头及更换焊件而需改装二次回路的布设等;
4、在金属容器内,金属结构上及其他狭小工作场所焊接时,触电的危险性很大,必须采取专门的防护措施,如采用橡皮垫、戴皮手套、穿绝缘鞋等,以保障焊工身体与焊件间的绝缘。不允许采用无绝缘外壳的简易焊钳。应实行两人轮换工作制或设一名监护人员,遇有危险征象时可立即切断电源,进行抢救。使用行灯的电压不应超过36v或12v;
5、焊接与切割操作中,应注意防止由于热传导作用引起着火爆炸事故;
6、注意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使操作者自身成为焊接电路的一部分;
7、气电焊和等离子弧焊都使用压缩气瓶,必须采取预防气瓶爆炸着火事故的安全措施;
8、加强个人防护。焊工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完好的工作服、绝缘手套、套鞋及垫板等;
9、电焊设备的安装、修理和检查须由电工进行,焊工不得擅自拆修设备。临时施工点应由电工接通电源,焊工不得自行处理。
第4篇 电焊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从事电焊作业人员应遵守持证上岗的规定。
2.作业前,操作人员应按规定正确穿带防护用品,检查设备、工具及作业环境,确认无危险因素,方可作业。
3.距明火作业地点10m范围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不便移动的盛装易燃易炸物品的容器、设备,应用石棉被、湿麻袋等封严。
4.作业场所的面积不应小于4m2,物料整齐码放,并留有必要的通道。
5.人员密集的情况下,应设置活动的遮光挡板。
6.电气焊同场地作业时,氧气瓶应采取绝缘保护措施,焊接电缆线与气焊胶管禁止缠绕在一起,禁止用电弧点燃焊割炬。
7.熟悉焊接安全用电的基础知识,掌握触电急救的方法,并会操作。
8.焊接带电设备时,应先切断其电源,并暂时拆除接地(零)线。
9.工作结束或较长时间休息时,应切断电焊机电源。
10.电焊设备的安装、检修(如安装闸具、更换保险丝等),应由持证电工负责,焊工不得擅自处理。
11.工作结束后应清理现场,确认无不安全隐患后,方准撤离。
12.外聘电焊工、气焊工应按照电焊、气焊工安全操作规程执行。
第5篇 电焊工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1. 电焊工在工作时必须穿着规定的劳动保护用品。
2. 在工作中,必须使用电焊护目面具,并将面部全部挡好,护目罩必须是尽缘材料制成,护目玻璃片必须是本身带色,并能防止有害光线,不准使用表面深色的玻璃。
3. 在工作中,不论站立或仰卧都要垫放尽缘垫,尤其在湿地上进行工作,必须使用尽缘垫板(或干木板)。
4. 在工作前要检查电焊线有无破裂处,工作时不得将焊线落进水中,焊线不准使用其它线代替,在高处作业时,必须有安全防护措施并遵守《高处作业安全操纵规程》之规定。
5. 电焊机开关与保险装置必须灵活可靠,电焊夹钳必须完好无损,并要有可靠的尽缘性能,电焊机如发生故障,应由电工进行修理,其它职员不得擅自拆动。
6. 在工作时,要用遮光屏挡好,以免影响他人工作,工作完毕,必须将电源切断,停送电时,必须戴手套,侧向拉合闸。
7. 严禁在易燃物品(如油料、木材等)或易爆物品(如氧气、乙炔瓶等)四周焊接,必须焊接时,必须超过5米区域外才答应工作,雨、雪天气禁止露天工作,在湿润工作环境内焊接,必须有防潮可靠措施方可施焊。禁止身穿湿衣服工作。
8. 在箱梁内作业时,电线的尽缘必须良好,防止触电,并要使用低压手电灯(12伏以下)。
9. 在临时焊接处所作业时,不得将电线接头露在外面,如通过铁路、公路时,必须妥善将线路加以掩盖保护。
10. 采用co2气体保护焊接时,应严格遵守操纵工艺,装有液态co2的气瓶,不得在阳光下爆晒、火烤或猛烈撞击,防止爆炸发生,使用时应放在安全稳妥之位置。清理焊枪焊嘴时,应封闭开关,焊丝不准对面部。
11. 搬运co2气瓶时,应装好防护帽,可用小车或将气瓶放倒转动,严禁用吊车直接吊运。安装减压器时应检查瓶口是否完好,避开人,先慢放阀门,用气吹掉瓶口之杂物,减压器应安装牢固,导气管不得有气体泄露。
12. 严禁焊接内有压力的容器;焊接锅炉等压力容器时,必须经有关部分批准后方准施焊。
13. 禁止带电移动电焊机,严禁焊接带电设备。
14. 电焊工作场地必须配备消防设施,并遵守以下消防安全技术规程之规定:
a. 电焊工首先必须持证上岗,办理动火手续,严格操纵规程,各种焊机应在规定的电压下使用。
b. 电焊前应检查焊机的电源线的尽缘是否良好,焊机应避雨雪、湿润环境,放置在干燥处。
c. 焊机、导线、焊钳等接点应采用螺栓或螺母拧接牢固。
d. 焊接二次线路及外壳必须接地良好,接地电阻不小于1 (兆欧姆)。
e. 开启电开关时要一次推到位,然后开启电焊机;停机时先封闭焊机,然后再封闭电源开关;移动焊机时应先停机断电。
f. 焊接中忽然停电,应立即关好电焊机;焊条头不得乱扔,应放在指定的安全地点。
g. 电弧切割或焊接有色金属及表面涂有油品等物件时,作业区环境应良好,人要在上风处。
h. 作业中应留意检查电焊机及调节器,温度超过60℃应冷却。
i. 发现故障、电线破损、熔丝一再烧断应停机维修或更换。
第6篇 电焊工作业安全操作技术规程
1、电焊机外壳,必须接地良好,其电源的装拆应由电工进行。
2、电焊机要设单独的开关,开关应放在防雨的闸箱内,拉合时应戴手套侧向操作。
3、焊钳与把线必须绝缘良好,连接牢固,更换焊条应戴手套。在潮湿地点工作,应站在绝缘胶板或木板上。
4、严禁在带压力的容器或管道上施焊,焊接带电的设备必须先切断电源。
5、焊接贮存过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容器或管道,必须清除干净,并将所有孔口打开。
6、在密闭金属容器内施焊时,容器必须可靠接地,通风良好,并应有人监护。严禁向容器内输入氧气。
7、焊接预热工件时,应有石棉布或挡板等隔热措施。
8、把线、地线,禁止与钢丝绳接触,更不得用钢丝绳或机电设备代替零线。所有地线接头,必须连接牢固。
9、更换场地移动把线时,应切断电源,并不得手持把线爬梯登高。
10、清除焊渣、采用电弧气刨清根时,应戴防护眼镜或面罩,防止铁渣飞溅伤人。
11、多台焊机在一起集中施焊时,焊接平台或焊件必须接地,并应有隔光板。
12、钍钨极要放置在密闭铅盒内,磨削钝钨极时,必须戴手套、口罩,井将粉尘及时排除。
13、二氧化碳气体预热器的外壳应绝缘,端电压不应大于36伏。
14、雷雨时,应停止露天焊接作业。
15、施焊场地周围应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或进行覆盖、隔离。
16、必须在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扩散区掩焊时,应经有关部门检试许可后,方可施焊。
17、工作结束,应切断焊机电源,并检查操作地点,确认无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
注意问题
1.工作前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具(劳保手套及防护眼镜等、)。
2.使用焊机前检查电器线路是否完好,二次线圈和外壳接地是否良好。
3.操作前必须检查周围有否易燃易爆物品,如有,必须移开才能工作。
4.起动电焊机前检查电焊钳柄绝缘是否完好。电焊钳不用时,应放到绝缘体上。
5.推闸刀开关时,人体应偏斜站,并一次推足,然后开动电焊机。停车时,要先关电焊机,再拉闸刀开关。
6.电焊工作台必须装好屏风板,或使用面罩,肉眼切勿直视电弧。
7,严禁焊接封闭式的筒及松香筒、香蕉水筒、氢气筒等易燃物品容器,否则会引起爆炸事故。
8.移动电焊机位置时,必须先切断电源。焊接中突然停电,应立即关好电焊机。
9.电焊机如有故障或电线破损漏电或保险丝一再烧断时,应停止使用,并报告有关人员修理。
10.下班时,应关掉电源,并将电源线及焊接线整理好。
第7篇 电焊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掌握一般电气知识,遵守焊工安全规程,还应熟悉灭火技术,触电急救及人工呼吸方法。
2.施工前应检查焊机电源线,引出线及各接线点是否接触良好;线路横越车行道应架空或设保护盖;焊机二次线路及外壳必须良好接地,电焊机到焊钳绝缘导线长度不超过50米,并且是绝缘良好的橡皮线,接头处用胶布包缠;焊条的夹钳绝缘必须良好。
3.下雨天不准露天施焊,在潮湿地带工作时,应站在铺有绝缘物的地方并穿好绝缘鞋。
4.移动式电焊机从电力网上接线或拆线,以及接地等工作均应由电工进行。推、拉电源闸刀时,要戴绝缘手套,站在闸刀侧面推闸,动作要快,以防电弧火花灼伤脸部,同时身体不准接触电焊机外壳或其它金属结构上。
5.推闸刀开关时,身体要偏斜些,要一次推足,然后开启电焊机;停机时,先要关电焊机,才能拉断电源闸刀开关。
6.移动电焊机位置,须先停机断电,然后才能移动电焊机;焊接中如遇突然停电,应立即关好电焊机。
7.在人多的地方焊接时,应安设遮拦挡住弧光。无遮拦时应提醒周围人员不要直视弧光。
8.在容器内工作时,必须由二人轮换工作,(每小时应到容器外休息5~10分钟)一人在容器中焊接,另一人在外监视容器内焊工情况,如果发生事故应及时抢救并呼救。
9.换焊条时应戴好手套,身体不要靠在铁板或其它导电物件上。敲渣时应戴上防护眼镜。
10.焊接有色金属件时,应加强通风排毒,必要时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
11.工作完毕,先关闭电焊机,再断开电源,并要仔细检查作业环境,清除残余火种,确认安全后方可离开。
第8篇 电焊作业职业危害及安全防护规程
一、电焊作业中的主要危害
1.金属烟尘的危害
电焊烟尘的成分因使用焊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焊条由焊芯和药皮组成。焊芯除含有大量的铁外,还有碳、锰、硅、铬、镍、硫和磷等;药皮内材料主要由大理石、荧石、金红石、纯咸、水玻璃、锰铁等组成。焊接时,电弧放电产生4000℃一6000℃高温,在熔化焊条和焊件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烟尘,其成分主要为氧化铁、氧化锰、二氧化硅、硅酸盐等,烟尘粒弥漫于作业环境中,极易被吸入肺内。长期吸入则会造成肺组织纤维性病变,即称为电焊工尘肺,而且常伴随锰中毒、氟中毒和金属烟雾热等并发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气短、咳嗽等呼吸系统症状,并伴有头痛、全身无力等病症,肺通过气功能也有一定程度的损伤。
2.有毒气体的危害
在焊接电弧所产生的高温和强紫外线作用下,弧区周围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
(1)臭氧,为无色、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的有害气体,它对呼吸道粘膜及肺有强烈的刺激作用。短时间吸入低浓度(0.4mg/m3)的臭氧时,可引起咳嗽、咽喉干燥、胸闷、食欲减退、疲劳无力等症状,长期吸入低浓度臭氧时,则可引发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硬化等。
(2)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味、无刺激性气体,它极易与人体中运输氧的血红蛋白相结合,而且极难分离,因而,当大量的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结合以后,氧
便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人体输送和利用氧的功能发生障碍,造成人体组织因缺氧而坏死。
(3)氮氧化物,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其中常接触到的氮氧化物主要是二氧化氮。它为红褐色气体,有特殊臭味,当被人吸入时,经过上呼吸道进入肺泡内,逐渐与水起作用,形成硝酸及亚硝酸,对肺组织产生剧烈的刺激与腐蚀作用,引起肺水肿。
3.电弧光辐射的危害
焊接产生的电弧光主要包括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其中紫外线主要通过光化学作用对人体产生危害,它损伤眼睛及裸露的皮肤,引起角膜结膜炎(电光性眼炎)和皮肤胆红斑症。主要表现为患者眼痛、羞明、流泪、眼睑红肿痉挛,受紫外线照射后皮肤可出现界限明显的水肿性红斑,严重时可出现水泡、渗出液和浮肿,并有明显的烧灼感。
二、电焊作业职业危害的防护
综上所述,电焊作业中有害因素种类繁多,危害较大,因此,为了降低电焊工的职业危害,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治措施。
1.提高焊接技术,改进焊接工艺和材料
通过提高焊接技术,使焊接操作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人与焊接环境相隔离,从根本上消除电焊作业对人体的危害。通过改进焊接工艺,如合理设计焊接容器的结构,采用单面焊、双面成型新工艺,避免焊工在通风极差的容器内进行焊接,从而大大地改善焊工的作业条件;再如选用具有电焊烟尘离子荷电就地抑制技术的co。保护电焊工艺,可使80%~90%的电焊烟尘被抑制在工作表面,实现就地净化烟尘,减少电焊烟尘污染。由于电焊产生的危害大多与焊条药皮成份有关,
所以通过改进焊条材料,选择无毒或低毒的电焊条,也是降低焊接危害的有效措施之一。
2.改善作业场所的通风状况
通风方式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其中机械通风是依靠风机产生的压力来换气,除尘、排毒效果较好,因而在自然通风较差的室内,封闭的容器内进行焊接时,必须有机械通风措施。
3.加强个人防护措施
加强个人防护,可以防止焊接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粉尘的危害。作业人员必须使用相应的防护眼镜、面罩、口罩、手套,穿白色防护服、绝缘鞋,决不能穿短袖衣或卷起袖子,若在通风条件差的封闭容器内工作,还要佩戴使用有送风性能的防护头盔。
4.强化劳动保护宣传教育及现场跟踪监测工作
对电焊作业人员应进行必要的职业安全卫生知识教育,提高其自我防范意识,降低职业病的发病率。同时,还应加强电焊作业场所的尘毒危害的监测工作以及电焊工的体检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第9篇 电焊气焊作业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及危险源辨识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维修部电焊和气焊(气割)作业岗位的安全操作,包括气焊使用的氧气和乙炔气瓶的储存安全。
2 岗位安全作业职责
负责本岗位日常事故隐患自我排查治理,包括使用各类设备、工具时对设备、工具及其安全装置的检查和处置;
负责本岗位各类作业,在作业和故障排除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安全操作,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负责本岗位各类焊接设备及其安全装置、气瓶间、工器具的日常管理和保养,确保其安全功能完好有效,保养过程按规定安全作业,本岗位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报修;
负责本岗位事故和紧急情况的报告和现场处置。
3 岗位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
作业活动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
可能造成的事故/伤害
可能伤害的对象
使用电焊机作业
电焊机进线端出线端未设置防护罩或防护罩破损,人员肢体接触带电部位
触电
操作人员
电焊机未定期进行绝缘电阻检测,设备漏电,人员肢体接触带电外壳和其他装置
触电
操作人员
焊机搭铁未使用接地钳,造成接地不良配电设施损坏,人员肢体接触带电物
触电
操作人员
电焊场所通风不畅,未使用排风装置,使用人员长期吸入大量焊接烟尘
职业病
操作人员
未正确佩戴防护面罩操作,眼睛接触弧光
灼伤
操作人员
无防护措施,或操作不当,电焊产生火花引燃易燃物,导致起火
火灾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气瓶存储
氧气和乙炔气瓶入库未进行检查,气瓶及其附件不符合安全要求
火灾爆炸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氧气和乙炔气瓶无固定存放场所,存放在露天等高温场所,气瓶或附件损坏,造成泄漏或气瓶破裂
火灾爆炸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气瓶存放无防倾倒装置,倾倒、翻滚,造成气瓶泄漏或破裂
火灾爆炸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使用气瓶
电气焊作业
作业前未检查现场易燃物,焊炬点火、操作产生高温碎屑飞溅,后引燃周围物品,导致起火
火灾爆炸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乙炔、氧气软管未经常检查,老化、破损造成泄漏
火灾爆炸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乙炔气瓶无回火防止器或回火防止器损坏,操作时回火
火灾爆炸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使用现场气瓶安放不当,倾倒、翻滚,造成气瓶破裂爆炸
火灾爆炸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使用现场通风不畅,作业人员未佩戴防护面罩或防毒面具,吸入大量焊接烟尘
职业病
操作人员
作业人员未正确佩戴防护眼镜操作,眼睛接触弧光。
灼伤
操作人员
4 电焊作业安全作业要求
4.1 劳动防护用品穿戴要求
4.1.1作业时穿戴工作服,长发应盘在工作帽内,袖口及衣服角应系扣。
4.1.2 焊接作业时应佩戴防护镜、面罩;焊接有色金属件时,必要时使用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4.1.3 换焊条时应戴手套;敲焊渣时应戴防护眼镜。
4.2 作业前准备安全要求
4.2.1 现场电焊作业,应申报动火作业审批,并将批准后的动火作业证放置在作业现场;作业前进行动火作业安全交底,现场监护人全程监护;动火审批、交底和监护的具体流程和要求,执行公司《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4.2.2 现场作业前,应检查现场是否存放易燃物,是否配备灭火器材;应清理易燃物,至少配备2-4具abc干粉灭火器。
4.2.3 电焊机应放在通风、干燥处,放置平稳;电源接线长度不得超过3m,如确需远距离作业,应在焊机侧3m以内增加一级配电盘电源控制,并将电源线架空敷设。
4.2.4 检查电焊机、焊钳、电源线以及各接头部位,检查内容包括:
电源线绝缘良好,电源接线端头不得外露;
焊机二次线应绝缘良好连接紧固,无松动,二次线的接头不得超过三个;
电焊机初、次级线路接输入电压应符合设备规定;次级抽头联结铜板必须压紧,接线柱应有垫圈;
焊钳应能保证在任何斜度下均可夹紧焊条,手柄绝缘层完整,焊钳与导线应连接可靠。
4.2.5 检查焊接面罩是否无漏光、破损;焊接弧光较大的作业应设置挡光屏隔离焊件发出的辐射热。
4.3 作业过程安全操作要求
4.3.1电焊机工作场地应保持干燥,通风良好;移动电焊机时,应切断电源,不得用拖拉电缆的方法移动焊机;如焊接中突然断电,应切断电源。
4.3.2 焊机一次线不应在地面拖拽使用,更不应在地面跨越通道使用。
4.3.3 应根据工件技术条件,选用合理的焊接工艺(焊条、焊接电流和暂载率),不允许超负载使用。不准采用大电流施焊,不准用电焊机进行金属切割作业。
4.3.4 焊接过程中严禁调节电流,必须在停焊时使用手柄调节焊机电流,调节时不得过快过猛。
4.3.5 在潮湿处施焊时,焊工应站在绝缘木板上,不准用手触摸焊机导线,不准用臂夹持带电焊钳。
4.3.6 焊机应以正确的方法接地(或接零),接地(或接零)装置(包括接地钳)应连接良好;严禁利用厂房金属结构、氧气、乙炔易燃易爆气体等各类管道、轨道等作为焊接二次回路使用。
4.3.7 单点或多点电阻焊机操作过程中,应有效地采用机械保护式挡板、挡块,双手控制方法,弹键,限位传感装置,防止压头动作的类似装置或机构等措施进行保护。
4.3.8 在压力容器、密闭容器时焊接,应留出气孔,必要时要在进气孔设强制通风装置,容器内照明必须用安全电压,焊件必须接地,焊工必须和焊件绝缘,容器外设专人监护,
4.3.9 焊接油桶、管道等有可燃气体或溶液的工件时,必须先清洗有毒、易燃、易爆物质,开设足够大的通气孔确保安全。
4.4 作业后安全要求
4.4.1 焊接作业完成后,应立即切断电源,关闭焊机开关,分别清理归整好焊钳电源和地线,以免合闸时造成短路。
4.4.2 清除焊缝焊渣时,要戴防护眼镜,注意头部应避开敲击焊渣飞溅方向,以免刺伤眼睛。
4.4.3 对焊接现场进行检查,确认无火星、无易燃物阴燃现场,方可离开现场。
4.5 岗位应急要求
4.5.1 发生电焊机漏电,应立即关闭设备接线电源;如发生人员触电,不得用肢体接触触电者,首先应关闭电源,来不及关闭时,应使用绝缘物体将带电物挑开。
4.5.1 非固定现场作业发生易燃物起火,立即停止作业,关闭电源,使用灭火器灭火,进行扑救工作,并报告现场部门负责人;不能立即扑灭的,应立即打119报警
4.5.3 固定作业现场发生火险,应立即停止作业,关闭电源,使用灭火器灭火,并报告公司安保科(电话-----);现场火势无法控制时,按所在现场的疏散指示标识疏散到公司大门口集合。
5 气瓶储存安全要求
5.1气瓶应储存在维修部设立的气瓶间内,放置的气瓶数量不应超过10瓶,室内严禁明火和其他热源,库房门口应有明显的安全标志;气瓶间应远离热源,严禁明火,有防止阳光直射库内的措施,通风良好。保持干燥。
5.2 气瓶间管理人负责,建立气瓶台帐,对气瓶的入库与发放实行登记制度;登记内容应包括气瓶类别、编号、外观检查、出入库时间等,并及时更新;台账格式见附件《气瓶登记台账》。
5.3 各种气瓶及空、实瓶应分开存放,空实瓶的存放应有明显标识,并保持间距1.5 m以上。
5.4 气瓶应立放,采取可靠的防止倾倒措施;存放时安全帽应旋紧。
5.5 气瓶间内及附近的消防器材应完好,每天进行巡查,每月对灭火器进行一次检查,并填写检查卡。
6 气焊作业安全作业要求
6.1 劳动防护用品穿戴要求
6.1.1作业时穿戴工作服,长发应盘在工作帽内,袖口及衣服角应系扣。
6.1.2 焊接作业时应佩戴防护镜、面罩。
6.1.3 敲焊渣时应戴防护眼镜。
6.1.4 作业产生较大火焰时,应穿着耐火材质围裙、护腿、套袖、披肩等。
6.2 作业前准备安全要求
6.2.1 现场气焊作业,应申报动火作业审批,并将批准后的动火作业证放置在作业现场;作业前进行动火作业安全交底,现场监护人全程监护;动火审批、交底和监护的具体流程和要求,执行公司《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6.2.2 现场作业前,应检查现场是否存放易燃物,是否配备灭火器材;应清理易燃物,至少配备2-4具abc干粉灭火器。
6.2.3 检查气瓶及其使用装备是否符合要求,检查内容包括:
氧气瓶、乙炔瓶运送是否使用专用手推车,保持气瓶的防倾倒角度,乙炔和氧气之间应有隔离板;作业时氧气瓶、乙炔瓶是否在现场分别使用专用手推车固定,相互间距离不得小于5m;氧气瓶、乙炔瓶与明火的距离不得小于10m;
检查焊、割器具是否正常,防止因熔化金属飞溅物或其它杂物堵塞喷嘴而导致回火,焊割矩及连接部位、胶管、气阀不得沾有油脂。
气瓶是否完好,无泄漏;乙炔气瓶减压器的出口端应应配置各自的单向阀,即回火防止器;气瓶阀门开启灵敏无泄漏现象;气瓶软管无泄漏、烧坏、磨损、老化或有其他缺陷;气瓶减压器连接良好无泄漏;减压器和压力表在检验周期内;禁止使用没有减压阀的氧气瓶和乙炔气瓶;气瓶用压力表、减压阀必须按规定定期送交理化室进行校验,并有检测合格标识。
6.3 作业过程安全操作要求
6.3.1 严禁将气瓶橡胶软管放在电线上、通道上,或把重或热的物件压在软管上,不准将软管与电焊用的导线敷设在一起;长距离使用软管时,在软管经过的车行道时必须加金属护套或开地沟埋设。
6.3.2 开启气瓶阀门时,动作要缓慢,操作者面部不要面对减压阀,但要仔细观察压力表的指针是否灵敏正常,禁止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去开启氧气瓶或乙炔气瓶。
6.3.3 点火时,先微开预热氧阀,再开乙炔气阀,迅速用电子枪点火,调整火焰,待工件预热至燃点,再开氧气进行作业,开启时不应过猛,以防火焰喷射;点火时,喷嘴不能够对人,燃烧的焊枪不能放在工件和地面上;操作中,如发现割炬散火,严禁在喷火时疏通割嘴,防止烧伤。
6.3.4 作业时,应先清理工件表漆皮、铁锈、油污,以防氧化皮剥落分离时伤害眼睛和阻塞割嘴,产生回火。
6.3.5 熄灭火焰时,应先关切氧气,再关乙炔气和预热氧气阀门;操作中如发生回火,应立即关切氧气阀门,再关乙炔气阀和预热氧,待割炬冷却后,方可继续使用。
6.3.6 氧气瓶中的氧气及乙炔气瓶中的乙炔气严禁全部用完,氧气瓶至少应留有不小于1mpa的剩余压力,而乙炔气瓶中剩余压力不应小于0.1mpa。
6.3.7 气瓶设备、管道冻结时,严禁用火烤或用工具敲击冻块。
6.3.8 在压力容器、密闭容器时焊接,应留出气孔,必要时要在进气孔设强制通风装置,容器内照明必须用安全电压,焊件必须接地,焊工必须和焊件绝缘,容器外设专人监护。
6.3.9 焊割油桶、管道等有可燃气体或溶液的工件时,必须先清洗有毒、易燃、易爆物质,开设足够大的通气孔确保安全。
6.4 作业后安全要求
6.4.1 焊接作业完成后,应立即关闭气瓶阀门,并将气瓶放置到手推车上,保持防止倾倒的倾斜角度。
6.4.2 清除焊缝焊渣时,要戴防护眼镜,注意头部应避开敲击焊渣飞溅方向,以免刺伤眼睛。
6.4.3 对焊接现场进行检查,确认无火星、无易燃物阴燃现场,方可离开现场。
7 应急措施
7.1 现场发现气瓶泄漏,应立即关闭气瓶阀门;同时现场采取通风措施,不得使用任何产生火花、静电的工具和接打手机,并立即报告现场部门负责人。
7.2 乙炔气软管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生脱落、破裂、着火时,应将割炬的火焰熄灭,然后停止供气;氧气软管着火时,应迅速关闭氧气瓶阀们,停止供气,严禁将弯折软管的方法消除氧气软管着火,乙炔气软管着火时,可用弯折着火点供气端一段胶管的方法将火熄灭。
7.3由于焊咀过热或堵塞而发生回火和多次爆鸣时,应迅速先将乙炔阀门关闭,再关掉氧气阀门,将焊咀侵入冷水中冷却。
7.4 非固定现场作业发生易燃物起火,立即停止作业,关闭气瓶阀门并将气瓶转移到安全位置;同时使用灭火器灭火,进行扑救工作,并报告现场部门负责人;不能立即扑灭的,应立即打119报警
7.5 固定作业现场发生火险,应立即停止作业,关闭电源,关闭气瓶阀门并将气瓶转移到安全位置,同时使用灭火器灭火,并报告公司安保科(电话------);现场火势无法控制时,按所在现场的疏散指示标识疏散到公司大门口集合。
附件《气瓶登记台账》:
序号
气瓶名称/型号
数量
购入日期
购入验收人
退回日期
退回经手人
第10篇 电焊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要求
为了消除电焊机的不安全因素和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焊工应按下列几点要求操作电焊机。
1、作业人员
电焊作业属于特种作业,作业人员必须经专业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准上岗独立操作,并按规定穿戴绝缘防护用品;
2、电焊钳
使用合格电焊钳。能牢固地夹紧焊条,与电缆线连接可靠,这是保持焊钳不异常发热的关键。焊钳要有良好的绝缘性能,禁止使用自制简易焊钳;
3、为避免弧光对人体的辐射,不得在近处直接用眼睛直接观看弧光或避开防护面罩偷看;多台焊机作业时,应设置不可燃或阻燃的防护屏;采用吸收材料作用室内墙壁饰面以减少弧光的反射;保证工作场所的照明,消除因焊缝视线不清点火后再戴面罩的情况发生;不得任意更换滤光片色号;改革工艺,变手持焊为自动或半自动焊,使焊工可在远离施焊地点作业;
4、对金属烟尘和有害气体的防护,根据不同的焊接工艺及场所合理选择适当的防护用品;在技术措施上选择局部和全面通风方法;在工艺上选用污染环境小或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以及采用低尘低毒焊条等措施来降低烟尘浓度和毒性;
5、为防止焊接灼烫,应穿好工作服、工作鞋、戴好工作帽。工作服应选用纯棉且质地较厚,防烫效果好的。注意脚面保护,不穿易溶的化纤袜子。焊区周围要清洁,焊条堆放要集中,冷热焊条要分别摆放。处理焊条渣时,领口要系好,戴好防护眼镜,减少灼烫伤事故;
6、焊接现场事先移去易燃易爆物品,高空焊接下方应设置接火盘。房屋闷顶内以及易燃物堆垛附近不宜进行焊接作业;可燃气体的管道和设备与其它设备互相连接时,应将连接管道拆除或阻绝;
7、为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焊机接地及各接线点要接触良好。电绝缘外套无破损,改变焊机接头需要改接两次回线;转移工作地点或更换焊条应戴好绝缘手套;在金属容器或金属结构上以及狭小的工作场所焊接时,应采用橡胶垫、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电焊钳外壳绝缘要可靠;雨雪天不能在露天作业;不得将自身与机器传动部分等作为焊接回路的一部分;电焊设备安装、修理及检查由电工进行;不得擅自拆修或更换保险丝;
8、焊接电缆
①焊接电缆在使用多股细铜线无接头电缆时,与电焊机接线柱采用接线鼻连接压实,防止随意缠绕造成的松动接触不良、过热、火花现象。接线栓上应设置防护罩。
②焊接电缆长度一般不超过20~30m,过长会加大导线压降。
③焊接电缆横过通道时,必须采取防护套,穿管等保护措施。
④严禁使用脚手架、金属栏杆、轨道及其他金属物搭接代替导线使用,防止因接触不良引起火灾和造成触电事故;
9、焊接不允许超载
电焊机使用过程中不允许超载,否则将会因过热而烧毁电焊机或造成火灾,以及超载造成绝缘损坏,还可能引起漏电而发生触电事故;
10、焊接前,应先检查焊机设备和工具是否安全,如焊机接地及各接线点接触是否良好,焊接电缆绝缘外套有无破损等;
11、在设备上进行焊接前,应先把设备的接地或接零线拆掉,焊接完后再恢复;
12、进行电焊作业前,应检查作业环境,清除危险因素和设置监护人员。当与其他人员和有关设施过近时,应采用屏护和安全间隔等保证作业安全;当高处焊接作业时,必须挂好安全带;
13、更换焊条时,焊工应戴绝缘手套;
14、在金属容器内金属结构上及其他狭小工作场所焊接时,触电的危险性最大,必须采取专门的防护措施。如采用橡皮垫、戴皮手套、穿绝缘鞋等,以保证焊工身体与焊件间的绝缘。禁止使用简易无绝缘外壳的电焊钳;
15、改变焊机接头、更换焊件需要改接二次回路时,或转移工作地点,焊机检修暂停工作或下班时,必须切断电源后方可进行操作;
16、焊机应设置在防雨和通风良好的地方。焊接现场不准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17、交流弧焊机一次侧电源线必须绝缘良好,不得随地拖拉,长度应不大于5米,进线处必须设置防护罩;
18、焊机二次接线宜采用yhs型橡皮护套铜芯多股软电缆,电缆的长度应不大于30米;
19、根据施工需要,电焊机宜按区域或标高层集中的设置,并应编号;
20、布置在室外的电焊机应设置在干燥场所,并应设棚遮蔽;
21、电焊机的外壳应可靠接地,不得多台串联接地;
22、电焊机各线对电焊机外壳的热态绝缘电阻值不得小于0.4mω;
23、电焊机的裸露导电部分和转动部分应装设安全保护罩,直流电焊机的调节器被拆下后,机壳上露出的孔洞应加设保护罩;
24、电焊机的电源开关应单独设置,直流电焊机的电源应采用启动器控制。
第11篇 电焊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 焊工一般安全规程
焊接场地禁止放易燃易爆物品,应备有消防器材,保证足够的照明和良好的通风。
在操作场地10米内,不应储存油类或其它易燃易爆物品,(包括有易燃易爆气体产生的器皿管线)。临时工地若有此类物品,而又必须在此操作时,应通知消防部门和安技部门到现场检查,采取临时性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操作。
工作前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操作时(包括打渣)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戴好防护眼镜或面罩。仰面焊接应扣紧衣领,扎紧袖口,戴好防火帽。
在缺氧危险作业场所及有易燃,易爆挥放物,气体的环境,设备,容器应经事先置换、通风,并经监测合格。
对压力容器、密封容器、爆料容器、管道的焊接,必须事先泄压、敞开,置换清洗除掉有毒有害物质后再施焊。潮湿环境,容器内作业还应采取相应电气隔离或绝缘等措施,并设入监护。
在焊接、切割密闭空心工件时,必须留有出气孔。在容器内焊接,外面必须设人监护,并有良好通风措施,照明电压应采取12伏。禁止在已做油漆或喷涂过塑料的容器内焊接。
电焊机接零(地)线及电焊工作回线都不准搭在易燃、易爆的物品上,也不准接在管道和机床设备上。工作回路线应绝缘良好,机壳接地必须符合安全规定。一次回路应独立或隔离。
电焊机的屏护装置必须完善(包括一次侧、二次侧接线),电焊钳把与导线连接处不得裸露。二次线接头应牢固。2米及其以上的高处作业,应遵守高处作业的安全规程。作业时不准将工作回路线缠在身上。高处作业应设人监护。
遵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有关规定,如不得擅自更改气瓶的钢印和颜色标记,严禁用温度超过40℃的热源对气瓶加热,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必须留有剩余压力,永久气体气瓶的剩余压力应不小于0.05兆帕,液化气体气瓶应留有0.5%~1.0%规定充装量的剩余气体。气瓶立放时应采取防止倾倒措施。
工作完毕,应检查焊接工作地情况(包括相关的二次回路部分)无异常状况,然后切断电源,灭绝火种。
2 手工电弧焊工安全规程
应掌握一般电气知识,遵守焊工一般安全规程;还应熟悉灭火技术、触电急救及人工呼吸方法。
工作前应检查焊机电源线、引出线及各接线点是否良好,若线路横越车行道时应架空或加保护盖;焊机二次线路及外壳必须有良好接地;电焊钳把绝缘必须良好。焊接回路线接头不宜超过三个。
下雨天不准露天下电焊,在潮湿地带工作时,应站在铺有绝缘物品的地方并穿好绝缘鞋。
移动式电焊机从电力网上接线或拆线,以及接地、更换熔丝等工作,均应由电工进行。
推闸刀开关时身体要偏斜些,要一次推足,然后开启电焊机;停机时,要先关电焊机,才能拉断电源闸刀开关。
移动电焊机位置,须先停机断电,焊接中突然停电,应立即关好电焊机。注意焊机电缆接头移动后应进行检查,保证牢固可靠。
在人多的地方焊接时,应安设遮栏挡住弧光。无遮栏时应提醒周围人员不要直视弧光。
换焊条时应戴好手套,身体不要靠在铁板或其它导电物件上。敲渣子时应戴上防护眼镜。
焊接有色金属器件时,应加强通风排毒,必要时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
修理煤气管或在泄漏煤气的地方进行焊接时,要事先通知煤气站及消防、安技部门,得到允许后方可工作。工作前必须关闭气源,加强通风,把积余煤气排除干净。修理机械设备,应将其保护零(地)线暂时拆开,焊完后再行连结。
焊机启动后,焊工的手和身体不应随便接触二次回路导体,如焊钳或焊枪的带电部位、工作台、所焊工件等。在容器内作业,潮湿、狭窄部位作业,夏天身上出汗或阴雨天等情况下,应穿干燥衣物,必要时要铺设橡胶绝缘垫。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使操作者自身成为焊接回路的一部分。
工作完毕应关闭电焊机,再断开电源。
第12篇 电焊工作业安全操作要点规程
电焊工作业安全操作要点(规程)
(1)电焊机外壳必须接地良好,电焊机应设单独开关,焊钳和把线必须绝缘良好,连接牢固。
(2)严禁在带压力的容器和管道上施焊,焊接带电的设备必须切断电源。焊接贮存过易燃、易爆和有毒物质的容器和管道时,应先清洗干净并将所有孔口打开。在潮湿地点施焊时,应站在绝缘板或木板上。
(3)把线、地线禁止与钢丝绳接触,不得以钢丝绳和机电设备代替零线,所有地线接头必须连接牢固。
(4)清除焊渣时应戴防护眼镜或面罩。
(5)多台焊机在一体集中施焊时,焊接平台或焊件必须接地,并设置隔光板 。
(6)雷雨时应停止露天电焊作业。
(7)在易燃、易燃气体或液体扩散区域施焊前,必须得到有关部门的检试许可。
(8)施焊时,应清除周围的易燃、易燃物品或进行可靠覆盖、隔离。电焊结束后,应切断焊机电源并检查操作地点,确认无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
第13篇 电焊作业操作规程
1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电焊安全操作的有关规定。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电焊作业。
2主要内容
2.1电焊机外壳,必须接地良好,其电源的装拆应由电工进行。
2.2电焊机要设单独的开关,开关应放在防雨的闸箱内,拉合时应戴手套侧向操作。
2.3焊钳与把线必须绝缘良好,连接牢固,更换焊条应戴手套;在潮湿地点工作,应站在绝缘胶板或木板上。
2.4严禁在带压力的容器或管道上施焊,焊接带电的设备必须先切断电源。
2.5焊接贮存过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容器或管道,必须清除干净,并将所有孔口打开。
2.6在密闭金属容器内施焊时,容器必须可靠接地,通风良好,并应有人监护。严禁向容器内输入氧气。
2.7焊接顶热工件时,应有石棉面或档板等隔热措施。
2.8把线、地线禁止与钢丝绳接触,更不得用钢丝绳或机电设备代替零线;并有地线接头,必须连接牢固。
2.9更换场地移动把线时,应切断电源,并不得手持把线爬梯登高。
2.10清除焊渣、采用电弧气刨清根时,应戴防护眼镜或面罩,防止铁渣飞溅伤人。
2.11多台焊机在一起集中施焊时,焊接平台或焊件必须接地,并应有隔光板。
2.12钍钨极要放置在密闭铅盒内,磨削钍钨极时,必须戴手套、口罩,并将粉尘及时排除。
2.13二氧化碳气体顶热器的外壳应绝缘,端电压不应大于3.6v。
2.14雷雨时,应停止露天焊接作业。
2.15施焊场地周围应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或进行覆盖、隔离。
2.16必须在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扩散区施焊时,应经有关部门检验许可后,方可施焊。
2.1.7工作结束应切断焊机电源,并检查操作地点确认无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
第14篇 电焊气焊作业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维修部电焊和气焊(气割)作业岗位的安全操作,包括气焊使用的氧气和乙炔气瓶的储存安全。
2 岗位安全作业职责
l 负责本岗位日常事故隐患自我排查治理,包括使用各类设备、工具时对设备、工具及其安全装置的检查和处置;
l 负责本岗位各类作业,在作业和故障排除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安全操作,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l 负责本岗位各类焊接设备及其安全装置、气瓶间、工器具的日常管理和保养,确保其安全功能完好有效,保养过程按规定安全作业,本岗位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报修;
l 负责本岗位事故和紧急情况的报告和现场处置。
3 岗位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
作业活动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
可能造成的事故/伤害
可能伤害的对象
使用电焊机作业
电焊机进线端出线端未设置防护罩或防护罩破损,人员肢体接触带电部位
触电
操作人员
电焊机未定期进行绝缘电阻检测,设备漏电,人员肢体接触带电外壳和其他装置
触电
操作人员
焊机搭铁未使用接地钳,造成接地不良配电设施损坏,人员肢体接触带电物
触电
操作人员
电焊场所通风不畅,未使用排风装置,使用人员长期吸入大量焊接烟尘
职业病
操作人员
未正确佩戴防护面罩操作,眼睛接触弧光
灼伤
操作人员
无防护措施,或操作不当,电焊产生火花引燃易燃物,导致起火
火灾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气瓶存储
氧气和乙炔气瓶入库未进行检查,气瓶及其附件不符合安全要求
火灾爆炸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氧气和乙炔气瓶无固定存放场所,存放在露天等高温场所,气瓶或附件损坏,造成泄漏或气瓶破裂
火灾爆炸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气瓶存放无防倾倒装置,倾倒、翻滚,造成气瓶泄漏或破裂
火灾爆炸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使用气瓶
电气焊作业
作业前未检查现场易燃物,焊炬点火、操作产生高温碎屑飞溅,后引燃周围物品,导致起火
火灾爆炸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乙炔、氧气软管未经常检查,老化、破损造成泄漏
火灾爆炸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乙炔气瓶无回火防止器或回火防止器损坏,操作时回火
火灾爆炸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使用现场气瓶安放不当,倾倒、翻滚,造成气瓶破裂爆炸
火灾爆炸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使用现场通风不畅,作业人员未佩戴防护面罩或防毒面具,吸入大量焊接烟尘
职业病
操作人员
作业人员未正确佩戴防护眼镜操作,眼睛接触弧光。
灼伤
操作人员
4 电焊作业安全作业要求
4.1 劳动防护用品穿戴要求
4.1.1作业时穿戴工作服,长发应盘在工作帽内,袖口及衣服角应系扣。
4.1.2 焊接作业时应佩戴防护镜、面罩;焊接有色金属件时,必要时使用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4.1.3 换焊条时应戴手套;敲焊渣时应戴防护眼镜。
4.2 作业前准备安全要求
4.2.1 现场电焊作业,应申报动火作业审批,并将批准后的动火作业证放置在作业现场;作业前进行动火作业安全交底,现场监护人全程监护;动火审批、交底和监护的具体流程和要求,执行公司《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4.2.2 现场作业前,应检查现场是否存放易燃物,是否配备灭火器材;应清理易燃物,至少配备2-4具abc干粉灭火器。
4.2.3 电焊机应放在通风、干燥处,放置平稳;电源接线长度不得超过3m,如确需远距离作业,应在焊机侧3m以内增加一级配电盘电源控制,并将电源线架空敷设。
4.2.4 检查电焊机、焊钳、电源线以及各接头部位,检查内容包括:
l 电源线绝缘良好,电源接线端头不得外露;
l 焊机二次线应绝缘良好连接紧固,无松动,二次线的接头不得超过三个;
l 电焊机初、次级线路接输入电压应符合设备规定;次级抽头联结铜板必须压紧,接线柱应有垫圈;
l 焊钳应能保证在任何斜度下均可夹紧焊条,手柄绝缘层完整,焊钳与导线应连接可靠。
4.2.5 检查焊接面罩是否无漏光、破损;焊接弧光较大的作业应设置挡光屏隔离焊件发出的辐射热。
4.3 作业过程安全操作要求
4.3.1电焊机工作场地应保持干燥,通风良好;移动电焊机时,应切断电源,不得用拖拉电缆的方法移动焊机;如焊接中突然断电,应切断电源。
4.3.2 焊机一次线不应在地面拖拽使用,更不应在地面跨越通道使用。
4.3.3 应根据工件技术条件,选用合理的焊接工艺(焊条、焊接电流和暂载率),不允许超负载使用。不准采用大电流施焊,不准用电焊机进行金属切割作业。
4.3.4 焊接过程中严禁调节电流,必须在停焊时使用手柄调节焊机电流,调节时不得过快过猛。
4.3.5 在潮湿处施焊时,焊工应站在绝缘木板上,不准用手触摸焊机导线,不准用臂夹持带电焊钳。
4.3.6 焊机应以正确的方法接地(或接零),接地(或接零)装置(包括接地钳)应连接良好;严禁利用厂房金属结构、氧气、乙炔易燃易爆气体等各类管道、轨道等作为焊接二次回路使用。
4.3.7 单点或多点电阻焊机操作过程中,应有效地采用机械保护式挡板、挡块,双手控制方法,弹键,限位传感装置,防止压头动作的类似装置或机构等措施进行保护。
4.3.8 在压力容器、密闭容器时焊接,应留出气孔,必要时要在进气孔设强制通风装置,容器内照明必须用安全电压,焊件必须接地,焊工必须和焊件绝缘,容器外设专人监护,
4.3.9 焊接油桶、管道等有可燃气体或溶液的工件时,必须先清洗有毒、易燃、易爆物质,开设足够大的通气孔确保安全。
4.4 作业后安全要求
4.4.1 焊接作业完成后,应立即切断电源,关闭焊机开关,分别清理归整好焊钳电源和地线,以免合闸时造成短路。
4.4.2 清除焊缝焊渣时,要戴防护眼镜,注意头部应避开敲击焊渣飞溅方向,以免刺伤眼睛。
4.4.3 对焊接现场进行检查,确认无火星、无易燃物阴燃现场,方可离开现场。
4.5 岗位应急要求
4.5.1 发生电焊机漏电,应立即关闭设备接线电源;如发生人员触电,不得用肢体接触触电者,首先应关闭电源,来不及关闭时,应使用绝缘物体将带电物挑开。
4.5.1 非固定现场作业发生易燃物起火,立即停止作业,关闭电源,使用灭火器灭火,进行扑救工作,并报告现场部门负责人;不能立即扑灭的,应立即打119报警
4.5.3固定作业现场发生火险,应立即停止作业,关闭电源,使用灭火器灭火,并报告公司安保科(电话-----);现场火势无法控制时,按所在现场的疏散指示标识疏散到公司大门口集合。
5 气瓶储存安全要求
5.1气瓶应储存在维修部设立的气瓶间内,放置的气瓶数量不应超过10瓶,室内严禁明火和其他热源,库房门口应有明显的安全标志;气瓶间应远离热源,严禁明火,有防止阳光直射库内的措施,通风良好。保持干燥。
5.2 气瓶间管理人负责,建立气瓶台帐,对气瓶的入库与发放实行登记制度;登记内容应包括气瓶类别、编号、外观检查、出入库时间等,并及时更新;台账格式见附件《气瓶登记台账》。
5.3 各种气瓶及空、实瓶应分开存放,空实瓶的存放应有明显标识,并保持间距1.5 m以上。
5.4 气瓶应立放,采取可靠的防止倾倒措施;存放时安全帽应旋紧。
5.5 气瓶间内及附近的消防器材应完好,每天进行巡查,每月对灭火器进行一次检查,并填写检查卡。
6 气焊作业安全作业要求
6.1 劳动防护用品穿戴要求
6.1.1作业时穿戴工作服,长发应盘在工作帽内,袖口及衣服角应系扣。
6.1.2 焊接作业时应佩戴防护镜、面罩。
6.1.3 敲焊渣时应戴防护眼镜。
6.1.4 作业产生较大火焰时,应穿着耐火材质围裙、护腿、套袖、披肩等。
6.2 作业前准备安全要求
6.2.1 现场气焊作业,应申报动火作业审批,并将批准后的动火作业证放置在作业现场;作业前进行动火作业安全交底,现场监护人全程监护;动火审批、交底和监护的具体流程和要求,执行公司《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6.2.2 现场作业前,应检查现场是否存放易燃物,是否配备灭火器材;应清理易燃物,至少配备2-4具abc干粉灭火器。
6.2.3 检查气瓶及其使用装备是否符合要求,检查内容包括:
l 氧气瓶、乙炔瓶运送是否使用专用手推车,保持气瓶的防倾倒角度,乙炔和氧气之间应有隔离板;作业时氧气瓶、乙炔瓶是否在现场分别使用专用手推车固定,相互间距离不得小于5m;氧气瓶、乙炔瓶与明火的距离不得小于10m;
l 检查焊、割器具是否正常,防止因熔化金属飞溅物或其它杂物堵塞喷嘴而导致回火,焊割矩及连接部位、胶管、气阀不得沾有油脂。
l 气瓶是否完好,无泄漏;乙炔气瓶减压器的出口端应应配置各自的单向阀,即回火防止器;气瓶阀门开启灵敏无泄漏现象;气瓶软管无泄漏、烧坏、磨损、老化或有其他缺陷;气瓶减压器连接良好无泄漏;减压器和压力表在检验周期内;禁止使用没有减压阀的氧气瓶和乙炔气瓶;气瓶用压力表、减压阀必须按规定定期送交理化室进行校验,并有检测合格标识。
6.3 作业过程安全操作要求
6.3.1 严禁将气瓶橡胶软管放在电线上、通道上,或把重或热的物件压在软管上,不准将软管与电焊用的导线敷设在一起;长距离使用软管时,在软管经过的车行道时必须加金属护套或开地沟埋设。
6.3.2 开启气瓶阀门时,动作要缓慢,操作者面部不要面对减压阀,但要仔细观察压力表的指针是否灵敏正常,禁止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去开启氧气瓶或乙炔气瓶。
6.3.3 点火时,先微开预热氧阀,再开乙炔气阀,迅速用电子枪点火,调整火焰,待工件预热至燃点,再开氧气进行作业,开启时不应过猛,以防火焰喷射;点火时,喷嘴不能够对人,燃烧的焊枪不能放在工件和地面上;操作中,如发现割炬散火,严禁在喷火时疏通割嘴,防止烧伤。
6.3.4 作业时,应先清理工件表漆皮、铁锈、油污,以防氧化皮剥落分离时伤害眼睛和阻塞割嘴,产生回火。
6.3.5 熄灭火焰时,应先关切氧气,再关乙炔气和预热氧气阀门;操作中如发生回火,应立即关切氧气阀门,再关乙炔气阀和预热氧,待割炬冷却后,方可继续使用。
6.3.6 氧气瓶中的氧气及乙炔气瓶中的乙炔气严禁全部用完,氧气瓶至少应留有不小于1mpa的剩余压力,而乙炔气瓶中剩余压力不应小于0.1mpa。
6.3.7 气瓶设备、管道冻结时,严禁用火烤或用工具敲击冻块。
6.3.8 在压力容器、密闭容器时焊接,应留出气孔,必要时要在进气孔设强制通风装置,容器内照明必须用安全电压,焊件必须接地,焊工必须和焊件绝缘,容器外设专人监护。
6.3.9 焊割油桶、管道等有可燃气体或溶液的工件时,必须先清洗有毒、易燃、易爆物质,开设足够大的通气孔确保安全。
6.4 作业后安全要求
6.4.1 焊接作业完成后,应立即关闭气瓶阀门,并将气瓶放置到手推车上,保持防止倾倒的倾斜角度。
6.4.2 清除焊缝焊渣时,要戴防护眼镜,注意头部应避开敲击焊渣飞溅方向,以免刺伤眼睛。
6.4.3 对焊接现场进行检查,确认无火星、无易燃物阴燃现场,方可离开现场。
7 应急措施
7.1 现场发现气瓶泄漏,应立即关闭气瓶阀门;同时现场采取通风措施,不得使用任何产生火花、静电的工具和接打手机,并立即报告现场部门负责人。
7.2 乙炔气软管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生脱落、破裂、着火时,应将割炬的火焰熄灭,然后停止供气;氧气软管着火时,应迅速关闭氧气瓶阀们,停止供气,严禁将弯折软管的方法消除氧气软管着火,乙炔气软管着火时,可用弯折着火点供气端一段胶管的方法将火熄灭。
7.3由于焊咀过热或堵塞而发生回火和多次爆鸣时,应迅速先将乙炔阀门关闭,再关掉氧气阀门,将焊咀侵入冷水中冷却。
7.4 非固定现场作业发生易燃物起火,立即停止作业,关闭气瓶阀门并将气瓶转移到安全位置;同时使用灭火器灭火,进行扑救工作,并报告现场部门负责人;不能立即扑灭的,应立即打119报警
7.5固定作业现场发生火险,应立即停止作业,关闭电源,关闭气瓶阀门并将气瓶转移到安全位置,同时使用灭火器灭火,并报告公司安保科(电话------);现场火势无法控制时,按所在现场的疏散指示标识疏散到公司大门口集合。
附件《气瓶登记台账》:
序号
气瓶名称/型号
数量
购入日期
购入验收人
退回日期
退回经手人
第15篇 电焊作业防火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电焊机外壳必须接地,接地线应牢固地接在被焊物体上或附近,防止产生电火花。
(2)禁止使用有缺陷的焊接工具和设备。
(3)严禁将焊接导线搭设在氧气瓶、乙炔瓶、氢气及油管道等设备和管线上。
(4)乙炔和氧气软管在工作中应防止污染油脂或金属熔渣,禁止把乙炔和氧气软管搭在高温管道和电线上;不得把重物、热物放在软管上,也不得把软管和电焊用导线放在一起。
(5)在地下室、隧道及金属容器内焊割作业通风不良时,应使用强力通风或压缩空气。严禁通入氧气用作调节或清扫空间。
(6)乙炔气瓶禁止放在高温设备附近,应距离明火10m以上,使用中应与氧气瓶保持5m以上的安全距离。
(7)交直流电焊机冒烟或着火时,应首先断开电源,然后用干粉、1211灭火器扑救。
(8)乙炔瓶或电石发生着火,应使用二氧化碳、干粉或干沙进行灭火,禁止用水、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