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审核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旨在确保企业各项活动的合规性、有效性和准确性。它涵盖了企业的各个层面,从财务报告到项目执行,从人力资源管理到产品开发,无一不在其监管之下。
包括哪些方面
1. 财务审计:确保财务记录的准确性和透明度,防止欺诈行为。
2. 业务流程审核:检查业务流程的效率和合规性,查找改进空间。
3. 法规遵从性:监控企业行为是否符合国家和行业法规。
4. 风险管理:识别潜在风险,制定预防和应对策略。
5. 项目审批:评估项目提案的可行性,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
6. 人力资源审核:保证招聘、培训、考核等环节公平公正。
7. 客户满意度调查:通过审核客户反馈,提升服务质量。
重要性
1. 保障企业合规:审核制度能帮助企业遵守法律法规,避免法律纠纷。
2. 提升效率:通过流程审查,发现并消除低效环节,提高运营效率。
3. 防止错误:提前发现并纠正错误,减少损失,维护企业声誉。
4. 促进透明度:增加内部信息的透明度,增强员工信任感。
5. 支持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和分析,支持管理层做出明智决策。
方案
1. 建立专业团队:设立专门的审核部门,配备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
2. 制定详细流程:明确每个审核环节的步骤、标准和责任人。
3. 定期培训:对员工进行审计知识培训,提升全员的合规意识。
4. 实施动态监控:持续跟踪业务运行,定期进行审核,及时调整策略。
5. 引入外部审计:定期邀请第三方机构进行审计,确保公正性。
6. 建立反馈机制:鼓励员工提出建议,根据反馈优化审核制度。
7. 评估与改进:定期评估审核效果,针对不足进行改进,确保制度的有效性。
通过上述方案的实施,企业可以构建起一套完善的审核管理制度,从而实现高效、合规、透明的运营环境,推动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审核管理制度范文
第1篇 物业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工作程序
物业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程序
1 目的
验证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是否得到有效地保持、实施和改进。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所覆盖的所有区域和所有要求的内部审核。
审核是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3 职责
3.1总经理
a)批准组织年度内审计划和审核实施计划;
b)批准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报告;
3.2管理者代表
a)全面负责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工作;
b)选定审核组长及审核员,并审核年度内审计划、每次的审核实施计划和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报告。
3.3 物业部
a)编写《年度内审实施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b)组织、协调内审活动的展开。
3.4 内审组长
a)编制、实施本次内审计划;
b)编写内审报告。
4 程序
4.1 年度内审计划
4.1.1根据拟审核的活动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程度,及以往审核的结果,由物业部负责策划各部门全年审核方案,编制年度内审计划,确定审核的范围、频次和方法,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每年内审至少一次,并要求覆盖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另外出现以下情况时由管理者代表及时组织进行内部质量审核:
a)组织机构、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
b)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或用户对某一环节连续投诉;
c)法律、法规及其他外部要求的变更;
d)在接受第二、第三方审核之前;
e)在质量认证证书到期换证前。
4.1.2年度内审计划内容
a)审核目的、范围、依据和方法;
b)受审部门和审核时间。
c)审核组成员及分工安排。
4.1.3根据需要,可审核质量体系覆盖的全部要求和部门,也可以专门针对某几项要求或部门进行重点审核;但全年的内审必须覆盖质量管理体系全部要求。
4.2审核前的准备
4.2.1管理者代表任命内审组长和内审组员。内审应由与受审部门无直接关系的内审员负责。
4.2.2由内审组长策划审核并编制本次《审核实施计划》,交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计划的编制要具有严肃性和灵活性,其内容主要包括:
a)审核目的、范围、方法、依据;
b)内部审核的工作安排;
c)审核组成员;
d)审核时间、地点;
e)受审部门及审核要点;
f)预定时间,持续时间;
g)开会时间;
h)审核报告分发范围、日期;
i)评审综述;
j)评审工作文件 ;
k)审核的日程安排。
4.2.3在了解受审部门的具体情况后,内审组长组织编写《审核检查记录表表》,内审检查要详细列出审核项目、依据、方法,确保无要求遗漏,审核能顺利进行。
4.2.4内审组长于内审前5天将内审计划通知受审部门,受审部门对内审时间如有异议,应在内审前三天通知内审组长。
4.2.5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员应经质量体系认证咨询机构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担任。
4.2.6审核组重点收集与受审部门质量活动有关的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文件,并以有关质量保证标准、质量手册、合同和有关的法律的功能为依据对这些文件进行审阅。
4.2.7编制《质量审核检查表》要对照质量标准和企业的质量手册的要求,结合受审部门的特点,针对重要质量要素,选择典型、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抽样检查。
4.3内审的实施
4.3.1首次会议
a)参加会议人员:公司领导、内审组成员及各部门负责人,与会者签到.并由物业部保留会议记录。审核组长主持会议。
b)会议内容:由组长介绍内审目的、范围、依据、方式、组员和内审日程安排及其他有关事项。
4.3.2现场审核
a)内审组根据《审核检查记录表》对受审部门的程序和文件执行情况进行现场审核,将体系运行效果及不符合项详细记录在检查表中。
b)内审组长需每日召开内审会议,全面了解该日内审情况,对《不符合项报告单》进行核对。
c)内审时审核员要公正而又客观地对待问题。
4.3.3 审核报告
4.3.3.1现场审核后,审核组长召开审核组会议,综合分析、检查结果,依据标准、体系文件及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必要时还要依据与顾客签定的合同要求,确认不合格项,并发出不符合报告给相关部门领导确认后,由相关部门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经审核员确认后实施纠正,审核员负责对实施结果跟踪验证,并报告验证结果。
4.3.3.2审核组填写《不合格项分布表》,记录不合格分布情况。
4.3.3.3现场审核后一周内,审核组长完成《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报告》,交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
审核报告内容:
a)审核目的、范围、方法和依据;
b)审核组成员、受审核方代表名单;
c)审核计划实施情况总结;
d)不合格项分布情况分析、不合格数量及严重程度;
e)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f)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符合性结论及今后应改进的地方。
4.3.4未次会议
a)参加人员:领导层、内审组成员及各部门领导,与会者签到,并由物业部保留会议记录。审核组长主持会议。
b)会议内容:内审组长重申审核目的,宣读不符合报告;宣读《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报告》;提出完成纠正措施的要求及日期;由总经理讲话。
c)由物业部发放《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报告》到各相关部门。本次内审结果要提交公司管理评审。
d)审核组应定期跟踪验证纠正/预防措施是否按计划实施,以及纠正措施的效果是否能达到预期目标,并形成文件。
5 相关文件
5.1《改进控制程序》。
5.2《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
6.1《年度内审计划》。
6.2《审核实施计划》。
6.3《审核检查记录表》。
6.4《不合格项报告单》。
6.5《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报告》。
6.6《内审首(未)次会议签到表》。
第2篇 物业管理体系文件内部审核程序
物业综合管理体系文件内部审核程序
1.目的:确保管理体系有效实施、保持和改进。
2.范围:管理体系所覆盖的所有区域。
3.职责:
4.操作规程:
工作流程图说明记录
1、品质管理部编制《年度内审计划》(每年至少一次),包括:确定审核目的、范围、依据、频次、办法、受审部门、内审时间,上报管理者代表审核。
2、管理者代表签署意见后报公司总经理审批。
3、当组织机构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法律法规及其它外部要求变更等情况发生时,由管理者代表及时组织进行内部审核。
4、内审组长和内审组成员由管理者代表任命。
5、内审组长编制本次《审核实施计划》,包括:审核组成员、时间、地点、受审部门、审核要点、审核报告分发范围、日期等,交管理者代表审核,报公司总经理审批。
6、内审组长组织编写《内审检查表》,包括:审核项目、依据、方法等。
7、内审组长于内审实施前10天通知受审部门。
8、受审部门如有异议,应于内审前3天通知内审组长。
9、内审的首次会议由公司领导、内审组成员及各部门负责人参加,与会者签到并将会议记录在公司品质管理部归档。
10、首次会议内容:由组长介绍内审目的、范围、依据、方式、组员、日程等。
11、首次会议后应进行现场审核,并将管理体系运行效果及不符合项记录在《内审检查表》中。
12、内审组需每日召开内审会议,对当日的审核情况进行核对。
13、现场审核结束后,审核组长召开内审小组审核会议,对审核结果进行全面分析,确定不合格项,填写《不合格项分布表》。
14、审核组长于一周内完成《内部管理体系审核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审核目的、范围、方法、依据、审核组成员、受审核方代表名单、审核计划实施情况、不合格项分布情况分析、不合格数量及严重程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对体系的有效性、符合性的结论及今后应改进的地方。
15、将此报告交管理者代表审核,上报公司总经理审批。
16、召开内审末次会议,公司领导、内审组成员及各部门领导到会并签到、公司品质管理部将会议纪录存档。
17、会上内审组组长通报检查结果,宣读《内部管理体系审核报告》,提出完成纠正措施的要求及日期。
18、公司品质管理部将《内部管理体系审核报告》发放到各相关部门,并将内审结果提交公司管理评审。
《审核实施计划》 c_8.2-02-f01-01
《内审检查表》 c_8.2-02-f02-01
《不合格项分布表》 c_8.2-02-f03-01
《内部管理体系审核报告》c_8.2-02-f04-01
第3篇 某某物业公司内部质量审核管理规定
某物业公司内部质量审核管理规定
一、制定本规定的目的及使用范围
目的:规定内部质量审核的要求,以确定质量体系所涉及的各部门开展的质量活动及其结果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适用范围:公司组织开展的内部质量体系审核。
二、各自职责
1、管理者代表负责制定《年度内部质量审核计划》。
2、总经理批准《年度内部质量审核计划》。
3、审核组按计划照标准开展审核活动。
4、各部门/小区管理处负责纠正审核中发现的问题。
三、工作程序
1、准备工作
(1)、管理者代表制定《年度内部质量审核计划》,确保对与质量体系运作有关的部门至少每年一次实施内部质量审核。
(2)、总经理批准《年度内部质量审核计划》。
(3)、管理者代表任命审核组长。
审核组长和审核员都应是经过培训的内部质量审核员,审核组所有成员都必须对审核对象不负直接责任。
(4)、审核组长根据《年度内部质量审核计划》制定本次审核的
具体实施计划--《内部质量审核实施计划》,其中应包括以下内容:
a审核目的
b审核范围
c受审核部门/管理处
d依据的文件
e审核日期
f审核组成员
(5)、管理者代表批准《内部质量审核实施计划》,并由审核组长批准。
2、实施阶段
(1)、审核组根据《内部质量审核检查单》及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相关作业指导书实施审核。主要内容是检查现场、收集证据从而证明质量体系是否有效运行。
(2)、对审核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审核员应记录在《审核不合格报告》上,并由受审核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
(3)、审核组长负责准备该次审核的《内部质量审核报告》其中应包括:
a审核概况
b审核综述
c不合格项目及纠正措施建议
(4)、审核报告须经总经理和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在审核结束后二周内发送以下人员:
a总经理
b管理者代表
c审核组成员
d受审核部门经理
e小区管理处主任
3、纠正与验证
(1)、审核员应与被审核部门负责人先共同确定必要性的纠正措施,在《审核不合格报告》中作出描述,并由审核组长批准下发各部门。
(2)、各部门在收到《审核不合格报告》后,应在规定时限内制订纠正措施计划并组织实施。
(3)、审核人员负责监督纠正措施的实施,验证采取的纠正措施是否有效并跟踪检查,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4)、所有在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纠正完毕并经验证确认有效时,确认人填写《审核不合格报告》确认结果栏,表示纠正措施已完成,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通知相关部门/管理处。
4、进行存档
全部内部质量审核记录由办公室归档保存。
第4篇 某某物业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控制工作程序
某物业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1.目的
为进行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特编制本程序。
2.范围
2.1本程序规定了内部审核的流程和方法,以验证质量管理体系各项管理活动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2.2本程序适用于对质量管理体系范围内,各部门管理活动的审核。
3.职责
3.1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批《内部审核计划》,任命审核组长和审核员,组织内部审核,审批内审报告。
3.2审核组长负责做好审核员的工作分工和审核准备,组织、开展现场审核,编写《内部审核报告》,并负责审核后的跟踪管理工作。
3.3审核员负责编制《内部审核检查表》(以下简称内审检查表),实施现场审核,确定不合格项并编制《内部审核不合格项报告表》,负责纠正预防措施的跟踪验证。
3.4被审核部门负责配合审核员开展本部门的审核工作。
3.5不合格项责任部门负责对本部门的不合格项制定纠正措施,按期实施整改,并对实施效果负责。
4.工作内容
4.1审核时间
4.1.1审核一年不少于一次,必要时,管理者代表可根据需要做出提前内审或增加内审次数的决定,如:
4.1.1.1当体系发生变更、相关职能有较大变化时;
4.1.1.2当相关方对涉及的特殊过程或项目提出要求时;
4.1.1.3当服务过程中发生人身安全事故、设备事故时;
4.1.1.4认证机构监督评审时。
4.1.2当提前内审或增加内审次数时,全面质量管理办公室应提前通知有关部门。
4.2审核前的准备
4.2.1组成审核组
4.2.1.1内审工作开展前,管理者代表应任命审核组长和组员,为审核工作提供组织保证,审核组长和组员应分别具备如下资格:
a)组长:持有内审员或外审员资格证书,并具有较强独立工作能力和协调能力;
b)组员:接受过gb/t19001标准的内审员或外审员培训,并获得相应资格证书。
4.2.1.2审核组组长应按组员的专业特长进行分工,审核人员不能审核自己的工作。
4.2.1.3特殊情况下,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审核组可吸收专业技术人员或观察员参加。
4.2.2编制《内部审核计划》
4.2.2.1审核组组长负责编制《内部审核计划》,《内部审核计划》的内容主要有:
a)审核的目的、范围和依据;
b)审核组成员;
c)受审核部门、审核过程或要素;
d)审核组内部交流的时间安排等;
e)审核日期、日程的安排:
在审核前10天,由审核组长召开一次审核小组会议,对《内部审核计划》进行讨论并明确分工。
4.2.2.2《内部审核计划》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全面质量管理办公室应提前五个工作日,向有关部门发出内部审核通知。
4.2.2.3受审核部门接到计划后应安排有关人员做好配合和准备工作,如果对审核项目和日期有异议,应提前3个工作日通知审核组,经协商后修订《内部审核计划》。
4.2.3编制《内审检查表》
4.2.3.1《内部审核计划》发布后,审核组组长应组织审核员对《内部审核计划》进行讨论,明确审核准则和审核深度,并编制《内审检查表》。
4.2.3.2《内审检查表》的编制应依据:
a)gb/t19001标准;
b)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c)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方针、目标(指标)、管理手册、程序文件、服务工作规范;
d)必要时,从现场收集的相关信息。
4.2.3.3《内审检查表》应在审核实施前送审核组长确认。
4.3实施审核
4.3.1首次会议
4.3.1.1首次会议标志着现场审核的开始,首次会议由审核组长主持召开,与会者应在《内部审核会议签到表》中签到,参加的人员和部门主要有:
a)最高领导层、管理者代表;
b)受审核部门负责人;
c)内审组全体成员。
4.3.1.2审核组组长在会议上应说明本次审核的目的、范围、准则、方法和时间安排,明确配合人员,对《内部审核计划》中的安排做进一步确认,(遇特殊情况时,应及时调整并再次确认)。
4.3.2获取审核证据
4.3.2.1审核员参照《内部审核检查表》中的具体内容,对受审核部门进行现场检查,对所涉及的过程和活动,收集、寻找符合或不符合审核准则的客观证据,获取审核证据的方法主要有:
a)与被审核对象交谈;
b)调阅文件;
c)现场查验记录;
d)观察操作;
e)随即抽样等。
4.3.2.2现场审核时,审核员应:
a)及时作好审核记录,记录必须清楚、完整,有可追溯性;
b)发现问题时,审核员应进一步调查清楚,力求客观公正,并及时给予审核方口头反馈;
c)当证据不足或不清楚时,审核员应一查到底,直到弄清楚为止;
d)做好相应的检查审核记录,填写《内部审核检查表》,记录必须清楚完整。
4.3.3审核情况的总结、评价
4.3.3.1审核组组长应按《内部审核计划》的安排,召集内部会议,
对审核情况进行沟通和小结。
4.3.3.2召开末次会议之前,审核组长应:
a)组织内审组成员,根据记录的审核证据,对照审核准则进行评价,确定不合格项及其严重性,开出《内部审核不合格项报告表》;
b)召开审核组全体会议,进一步评价审核结果;
c)将《内部审核不合格项报告表》交受审核部门确认。
4.3.3.3审核组组长于内审后一周内负责编写本次《内部审核报告》。《内部审核报告》的内容主要有:
a)审核的目的、范围和依据;
b)审核组成员和受审核部门代表名单;
c)审核日期及审核计划具体实施情况;
d)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情况、不合格项目分布情况(《内部审核不合格项统计表》)和严重程度;
e)存在的主要问题;
f)体系符合性、有效性结论;
g)整改及纠正措施验证的要求等。
4.3.3.4《内部审核报告》由管理者代表审核后发放。
4.3.4末次会议
4.3.4.1末次会议标志着现场审核的结束,末次会议由审核组长主持召开,参加人员原则上可以扩大参加首次会议的人员,与会者应签到。
4.3.4.2末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包括:
a)重申审核的目的、范围、依据及方法;
b)宣读主要的《内部审核不合格项报告表》;
c)宣读《内部审核报告》,明确责任部门采取措施的要求及审核员进行检查验证的要求;
d)发出《内部审核不合格项报告表》给受审部门。
4.4跟踪、验证
4.4.1末次会议后,责任部门应对不合格项进行整改;
4.4.2根据《内部审核报告》的要求,审核员应及时对不合格项的整改过程实施跟踪、验证;
4.4.3对不合格项整改过程中涉及多个部门或出现的新问题,审核员应及时向审核组长或管理者代表反映,及时协调解决。
5.相关文件
无
6.记录表格
6.1《内部审核计划》(8.2.2-j-01)
6.2《内部审核检查表》(8.2.2-j-02)
6.3《内部审核不合格项报告表》(8.2.2-j-03)
第5篇 物业管理中心内部审核工作流程
物业管理中心内部审核工作流程
1目的
验证中心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管理和服务实现的策划,是否符合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是否得到有效的保持、实施和改进。
2范围
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所覆盖的__管理中心管理区域。
3职责
3.1中心经理批准中心《年度内审计划》和《内审实施计划》,批准《内审报告》,并担任内审组长。
3.2综合管理部负责人负责内审工作,负责选定内审员,协调内审活动的开展;负责编写《年度内审计划》和《内审报告》;实施《内审实施计划》,组织编写《内审检查表》,编写《内审报告》,组织跟踪纠正/预防措施实施的验证。
3.3受审核管理处负责配合内审活动,负责实施纠正或纠正/预防措施。
4程序
4.1年度内审计划
4.1.1内审每年进行二次。中心综合管理部负责根据拟审核的活动、区域的状况和重要程度及以往审核的结果,策划、编制《年度内审计划》,于每年年初报中心经理批准。出现以下情况时由中心经理及时组织内审:
a.组织机构、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
b.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或业主对某一服务环节连续投诉;
c.法律、法规及其他外部要求的变更;
d.在接受业主、认证方审核、公司内审之前;
e.中心经理认为有必要时。
4.1.2《年度内审计划》内容
a.审核目的、范围、依据、频次和方法;
b.受审部门和审核时间。
4.1.3根据需要,可审核质量体系覆盖的全部要求和管理处,也可以专门针对某几项要求对管理处进行重点审核,但当年内审必须覆盖所有管理处。
4.2内审前准备
4.2.1内审组
a.审核时,内审员必须与受审部门无直接的责任关系;
b.内审员必须经过内审员培训合格、中心经理指定;
c.内审组长由中心经理担任。
4.2.2综合管理部负责人策划、编制本次《内审实施计划》,交中心经理批准。计划的编制要具有严肃性和灵活性,应考虑拟审核的过程、区域的状况和重要性,及以往审核的结果。
4.2.3《内审实施计划》内容
a.审核目的、范围、方法和依据;
b.内审组成员;
c.内审日期、日程;
d.受审部门及审核要点;
e.内审报告分发范围、日期。
4.2.4内审组应提前三天将《内审实施计划》以书面形式通知受审核部门,受审核部门接到计划后应安排配合人员,并做好准备工作。如对审核项目和日期有异议,需在内审前一天通知内审组,经协商另行安排。
4.2.5在了解受审核部门的具体情况后,品质培训部根据《内审实施计划》组织内审员编写《内审检查表》。《内审检查表》要详细列出审核要点、项目、依据、方法,确保无遗漏和审核能顺利进行。
4.3内审实施
4.3.1首次会议
a.参会人员:内审组成员及各受审管理处主任、陪同人员;综合管理部负责人主持会议;与会者在《会议签到表》上签到,并由综合管理部保留会议记录;
b.会议内容:综合管理部负责人介绍审核目的、范围、依据、方式、组员和审核日程,并与被审核部门确定陪同人员。
c.内审组长讲话。
4.3.2现场审核
a.内审员依据内审分工、《内审检查表》对被审核部门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现场审核;
b.当现场审查发现问题时,内审员应进一步调查清楚,对存在问题的客观性进行研究,力求公正,并将不合格事实记录于《内审检查表》中;
c.内审员在审核完成后,对受审核管理处负责人作一次口头报告,将孤立、偶然、轻微的不合格提出纠正要求;对需进行原因分析的不合格提出相应的建议。
4.3.3内审报告
4.3.3.1现场审核后,相关内审小组召开内审小组会议,综合分析、评审检查结果,依据标准、体系文件及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必要时还要依据与业主签定的合同要求,确认不合格项:对于孤立、偶然、轻微的能够立即整改的不合格,要求责任部门予以纠正;对于需进行原因分析的不合格填发《不合格报告》,由责任管理处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纠正/预防措施,经内审员确认后实施,内审员负责对实施结果跟踪验证、记录。
4.3.3.2不合格的分级
a.严重不合格:在业主中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影响,或服务提供过程中连续多次发生的不合格;在采购服务或采购物资中,已造成或可能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引发安全事故、引起业主重大投诉的采购服务或采购物资;质量管理体系的系统失效或区域失效;
b.一般不合格:在业主中不会引起很大争议的需进行原因分析的不合格;服务过程中出现的偶然、一般性需进行原因分析的不合格;在采购服务或采购物资中,偶然、一般性需进行原因分析的不合格;质量管理体系偶然、一般性需进行原因分析的不合格;
c.采取纠正的不合格:个别、偶然、孤立、轻微,且易于纠正和无须原因分析的不合格(通常由发现人通知责任人立即整改纠正即可)。
4.3.3.3内审组依据《不合格报告》在《不合格项分布表》中记录不合格项分布情况。
4.3.3.4现场审核后一周内,品质培训部完成《内审报告》,交中心经理批准。内审报告内容:
a.审核目的、范围、方法和依据;
b.内审组成员、被审核部门;
c.内审计划实施情况总结;
d.不合格项数量、分布情况、严重程度;
e.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f.对中心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符合性结论及今后应改进的地方。
4.3.4末次会议
a.参会人员:内审组成员及各部门负责人;综合管理部负责人主持会议;与会者在《会议签到表》上签到,并由综合管理部保留会议记录;
b.会议内容:综合管理部负责人重申审核目的,宣读《不合格报告》和审核结论,根据《改进控制程序》提出完成纠正/预防措施的要求及日期;中心经理讲话;
c.综合管理部发放、保存《不合格报告》。
4.3.5责任管理处实施纠正/预防措施,中心经理指定内审员对实施结果进行验证
相关质量记录
1.《年度内审计划》zc-20/b01
2.《内审实施计划》zc-20/b02
3.《内审检查表》zc-20/b03
4.《不合格报告》zc-20/b04
5.《不合格项分布表》zc-20/b05
6.《内审报告》zc-20/b06
第6篇 物业管理公司内部质量审核程序(8)
物业管理公司内部质量审核程序(八)
1目的
按规定的程序实施内部质量审核,以确保能正确的评价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按iso9002标准实施的内部质量审核。
3相关标准要素
gb/t19002 4.17
4相关文件
4.1管理者代表负责制订年度内部质量审核计划,并组织实施。
4.2总经理负责批准年度内部质量审核计划。
4.3审核组长负责实施内部质量审核, 整理文件, 记录归档。
5责任
5.1质量手册 4.17
5.2程序文件cpm-op-037 纠正和预防措施。
6程序
6.1年度内部质量审核计划的制定。
6.1.1公司质量体系涉及到的各部门每年要进行至少一次内部质量审核。
6.1.2管理者代表负责编制《年度内部质量审核计划》,这个计划可根据需要予以修改。对需要特别注意的,部门或区域可增加审核次数。
6.1.3《年度内部质量审核计划》及其修改均需由总经理批准,并发至有关部门。
6.1.4审核必须由有资格而又不直接负责被审核区域的人员来进行,对内部质量审核员的培训和认可,应根据cpm-op-029 《员工培训管理程序》进行。
6.2审核的准备
6.2.1管理者代表委派审核组组长,由审核组长选择内部质量审核员成立审核组。
6.2.2审核组长负责编制《内部质量审核实施计划》,该计划详述审核的目的、范围、依据以及审核的日期、审核组的组成,说明首次会议和末次会议的时间、审核的日程安排以及对各受审核部门的审核内容和要求,并负责召开审核准备会议,进行任务分配。
6.2.3审核员根据分配的任务,准备审核中所需记录与报告,并编制检查清单。
6.3实施审核
6.3.1审核员通过面谈,查阅文件,观察有关方面的工作和现状而表明活动是否符合文件要求,对于不合格的情况,即便不在检查清单之列,如果认为意义重大,也应予以注意和调查。对于面谈得到的信息,同来源予以验证。
6.3.2受审核部门或其指定的代表在整个审核过程中陪同审核员,回答和解释审核员提出的问题。
6.3.3审核员在实施审核时,发现不合格,应记入《审核不合格报告》,经审核组长批准,由受审部门确认。
6.3.4末次会议,审核员应将《审核不合格报告》纳入《内部质量审 核报告》,审核员对受审核方认可的不合格项目提出纠正措施要求。
6.4审核报告
6.4.1审核结束后,审核组长负责编制《内部质量审核报告》,并交到经理部。《内部质量审核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审核综述: 范围,目的,成员,日期,审核过程,依据,结论;
b.不合格报告;
c.不合格项分布统计表。
6.4.2《内部质量审核报告》由经理部呈交公司总经理审批。经审批后,正本送经理部保存,副本呈送有关人员:
a.受审核部门经理;
b.管理者代表;
c.公司领导。
6.5跟踪和验证
6.5.1受审部门经理接到《内部质量审核报告》后,针对不合格项目制订纠正措施并将实施结果填写于《审核不合格报告》有关栏目。
6.5.2审核组长组织内审员负责对不合格项目纠正措施进行跟踪检查,并将验证情况记录在《审核不合格报告》栏目并签字。对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的纠正/ 预防措施(超过规定时间一个月),由管理者代表提出解决措施。
7记录
7.1《内部质量审核实施计划》 (保存期二年)
7.2《年度内部质量审核计划》 (保存期二年)
7.3《审核不合格报告》 (保存期二年)
7.4《内部质量审核报告》 (保存期二年)
7.5《内部质量审核检查表》 (保存期二年)
第7篇 物业公司内部质量审核管理作业规程
物业公司内部质量审核管理标准作业规程
1.0目的
检查、评价质量体系的有效性,保证质量体系的完善和改进。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物业管理公司对内部质量审核的组织和实施的控制。
3.0职责
3.1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批有关内部质量审核的计划、报告等文件,并组织进行内部质量审核活动。
3.2品质/拓展部在管理者代表领导下,具体组织开展内部质量审核活动。并对不合格采取的纠正措施的实施和效果进行跟踪检查验证。
3.3审核组织负责编制有关审核文件进行现场审核。
4.0程序要点
4.1总则。
内部质量审核应按计划、有组织、按程序并由具备资格的内部质量审核员(以下简称内审员)进行。
4.2内审员的基本条件。
4.2.1is09000文件的主要编写人。
4.2.2认真负责,有较强的敬业精神。
4.2.3有较强的组织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4.3内审员的必备条件。
4.3.1经有关单位培训,取得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员培训合格证书或取得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员注册资格。
4.3.2经管理者代表认可后,由总经理任命。
4.4内部质量审核(以下简称内审)的时机。
4.4.1内审按计划进行时,一年的间隔期内,至少进行2次,公司定为每年的6月、12月中旬进行例行内审。
4.4.2追加内审。
(1)例行内审之外进行的内审,公司界定为追加内审。可预期时,追加内审亦应在年度审核计划中列出。
(2)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追加内审;
●文件化质量体系开始实施后的适当阶段;、
●认证机构监督审核前的适当时候;
●当发生服务质量不符合规定,引起业主严重投诉时;
●总经理认为必要时。
4.5内审的组织工作。
4.5.1品质/拓展部负责编者按制《年度内部质量审核计划》,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实施。实施前,品质品部应下达内审通知,内审通知应经管理者代表批准。
4.5.2追加内审由品质/拓展部下达追加内审通知。追加内审通知需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实施。
4.5.3内审通知应确定审核目的、审核范围、审核依据、审核日期及审核组人员的组成。
4.6审核组。
4.6.1每次审核均需组成审核组,根据时间安排和审核工作量大小,在一次审核中审核组可分为几个审核小组。
4.6.2审核组由具有资格的内审员组成,审核组需指定一名内审员为审核组长。
4.6.3内审的具体实施由审核组长负责,审核组独立完成。
4.6.4审核的实施。
4.7.1内审应按规定的程序时间并完成。
4.7.2内审应按规定的程序时行。
4.7.3审核组成员应按分配的审核的审核范客观、公正地纠集客观证据,并对检查结果和评价的准桷性、可追溯性负责。
4.7.4审核及实施中所形成的文件、记录应详细、清楚、完整、规范。
4.8公司制定并实施《内部质量审核实施标准作业规程》,规范内审活动和内审员的资格确定及审核行为准则。
4.9内审中发现不合格项的纠正措施和验证。
4.9.1内审中发现的不合格项是审核报告内容的一部分,审核组应以不合格通知单的书面形式送达受审部门。
4.9.2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应该不合格通知单指出的不合格事实,举一反三,从根源上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以减少或消除不合格的发生。
4.9.3纠正措施实结束后,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应将实施情况和结果填入纠正措施相应栏内报品质/拓展部请予以验证。品质/拓展部应将验证结果报告管理者代表。
4.9.4纠正措施经验证无效果或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管理者代表应指示品质/拓展部再次下达不合格通知单直至验证达到要求为止。
4.10内审全过程形成的文件和记录,由品质/拓展部负责收集、汇总、保存,各部门应保存除规定上报的相关文件和记录。内审文件和记录保存期3年。
4.11本规程作为品质/拓展部员工绩效考评的依据之一。
5.0记录
6.0相关持文件
6.1《内部质量审核实施标准作业规程》。
6.2《不合格纠正、预防标准作业规程》。
第8篇 物业管理公司内部质量审核程序(7)
物业管理公司内部质量审核程序(七)
1.0目的
通过内部质量审核,验证质量体系文件的实施效果以及各项质量活动是否符合质量体系要求,确保质量体系的有效性。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本公司的内部质量体系审核。
3.0职责
3.1管理者代表负责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工作的组织,任命内审组长和审核员组成的审核组,批准《内部质量审核计划》、《内部质量审核报告》。
3.2内审组长负责《内部质量审核计划》的编制和审核工作的领导,及与受审核部门关系的协调,编写《内部质量审核报告》。
3.3审核员负责编制《检查表》,进行现场审核,签发《不合格报告》。
3.4办公室负责内部质量审核的具体实施。
4.0工作程序
4.1年度内部质量审核计划的制定
办公室于年初编制定本年度的内部质量审核计划,主要内容有:审核目的和范围、审核的依据、各次内审活动的时间、参加审核的人员等,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发至相关的部门/人员。
4.2审核的频次
内部质量审核每年至少进行两次。需要进,可随时安排局部或全局的审核。
4.3审核的准备
4.3.1审核前,管理者代表负责任命内审组长,确定审核组成员。内审员与审核的部门无直接的责任关系。
4.3.2制定内审实施计划
内审组长制定《内部质量审核计划》,内容包括:
a审核的目的和范围;
b审核的依据;
c审核组成员名单;
d审核的日程安排。
4.3.3审核组预备会议
内审组长召集审核员召开审核组的预备会,向审核员明确审核的目的和范围,简要介绍受审核部门情况后,研究和商定审核的策略、落实分工、确定审核的日程安排,并规定审核纪律和内审员应注意的事项。
4.3.4发放内审计划
审核组应以局面的形式提前3天正式将内审计划发放到受审核部门/人员。
4.3.5准备并收阅工作文件
审核员进行审核工作前,应事先备齐下列表格、文件和资料:
a审核日程安排表和任务分配表;
b检查表、《不合格报告》表;
c质量手册和与受审核部门的质量活动有关的程序文件、工作规程、上一次内审发出的《不合格报告》等。
4.3.6编制《检查表》
审核员根据收集到的文件和资料编写《检查表》。
4.4审核实施
4.4.1现场审核
a内审员按照内审计划和编好的《检查表》到现场通过观察、询问、查阅文件和有关记录等方式收集证据;
b对发现的不合格项,经受审核部门/人员确认后,填写《不合格报告》;
c内审组长负责对审核的全过程进行控制。
4.4.2汇总、整理《不合格报告》
内审组长组织讨论审核结果,确定不合格项并与被审核部门交换意见后,填写《质量体系内审不合格项目分布表》。
4.4.3总结
审核工作完成后,内审组长主持召开审核会议,向质量审检小组受审核部门宣布审核结果,同时接受和答询受审部门提出的问题。
4.4.4《不合格报告》由审核员签发,受审部门负责人在不合格报告上确认后签名。
4.4.5编写审核报告
《内部质量审核报告》由内审组长编写,保证其具有正确性和完整性,并交管理者代表审批。
4.5责任部门根据《不合格报告》要求制定和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限期纠正,内审组长负责按《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实施。
4.6《内部质量审核报告》由办公室发给各个受核部门/人员。内部质量审核工作中形成的记录和报告由办公室归档保存,保存期为3年。
5.0相关文件
5.1《质量手册》
5.2《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5.3《内部质量审核计划》
5.4《检查表》
5.5《内部质量审核报告》
第9篇 物业管理公司内部审核控制程序-13
物业管理公司内部审核控制程序(13)
1.0目的:
通过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内部管理体系审核,确定管理体系活动及其结果是否符合策划的安排,确保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部管理体系审核。
3.0职责:
3.1管理者代表负责批准《年度内部管理体系审核计划》,批准审核报告。
3.2审核组长负责每一次具体的《内部管理体系审核计划》、《内部管理体系审核报告》及《不符合项报告单》。
3.3综合事务部负责组织对内审中不合格的纠正措施进行验证。
4.0程序:
4.1综合事务部在每年十二月底编制《年度内部管理体系审核计划》,并确定审核组长及审核组成员,报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4.2审核组长应为公司领导。
4.3内部管理体系审核通常为半年一次,必要时可增加审核次数。
4.4审核组长应在审核前一天对审核员进行相关培训,以提高审核效率和技巧。
4.5审核组长负责确定审核组成员,成立审核组。审核组长和审核员必须经过送外进行专门的审核员培训并取得内审员资格证书,且与被审核部门无直接关系。
4.6审核过程
计划内容应包括:本次审核的目的、需要审核的要素及内容范围、审核依据的标准或文件、审核组织及人员、审核的日程安排。计划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执行。
审核员负责编制检查清单,准备各种审核表格及文件。
审核组长将审核日程安排表提前5-7天通知相关部门。
审核组长负责主持召开受审核部门与审核员间的首次会议。
审核小组到现场实施审核。
对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项经确认后,填写《不符合项报告单》,并由受审核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
审核工作完成后,审核组长负责召开未次会议,向受审核部门介绍审核结果。
审核组长在审核结束后一周内负责提交审核报告,审核报告由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以文件形式向全公司发布。
责任部门负责采取纠正措施。
审核组长负责派专人对内审中不合格项进行跟踪验证。
审核结束后,所有审核记录转交综合事务部存档,存档期二年。
5.0支持性工具
《年度内部管理体系审核计划》
《内部管理体系审核计划》
《内部管理体系审核检查清单》
《不符合项报告单》
《内部管理体系审核报告》
编制:审核:批准:日期:
第10篇 物业管理手册-内部审核程序
物业管理手册:内部审核程序
1、目的
确保管理体系得到有效的保持、实施和改进。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内部审核活动的控制。
3、职责
3.1总经理负责批准公司年度内审计划和审核计划的实施。
3.2管理者代表负责内部审核工作,任命审核组长。
3.3品质部负责策划、编制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及组织实施。
3.4审核组长负责编制内部审核计划及编写内审报告。
4、程序
4.1年度内部审核计划
4.1.1每年1月20日前由品质部依据审核的过程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对审核方案进行策划形成《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应包括审核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报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4.1.2内部审核原则上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在公司组织机构发生重大变化、服务质量发生较大变化时及接受第三方审核前由管理者代表及时组织进行内部审核。
4.1.3内部审核,可对所有部门(或要素)审核一遍,也可专门针对部分部门(或要素)进行重点审核,但每年的内审必须覆盖管理体系全部要素。
4.2审核前的准备
4.2.1管理者代表任命审核组长和内审组成员,内审组成员必须具备内部审核员资格,并与所审核的项目无直接责任。
4.2.2由审核组长编制本次《内部审核实施计划》,其内容主要包括:受审核的部门、审核要素、审核组成员、审核具体时间等。报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
4.2.3品质部应在审核前5天将《内部审核实施计划》发至相关部门。
4.2.4审核组长组织审核组成员编写核查表,核查表中要详细的列出审核的项目、审核的依据及方法。
4.3审核的实施
4.3.1审核组长组织见面会,介绍内审的目的、范围、依据、方式、组员和内审日程,填写《会议记录》。
4.3.2审核员按《内部审核实施计划》对受审核部门进行现场审核,将体系运行情况详细记录在核查表中。
4.3.3审核员在审核中发现有不符合项时,应填写《不符合项报告单》,并在审核完成后,向该部门领导作口头报告,并商定初步的纠正措施。
4.4纠正措施的编制与审批
4.4.1审核员将不符合项报告给相关部门领导确认后,并商定详细的纠正措施,填写《不符合项报告单》中的相应内容。
4.4.2《不符合项报告单》由被审核方签字认可。
4.4.3审核组长填写《不合格项分布表》,记录不合格项分布情况。
4.4.4审核结束需召开总结会,由审核组组长主持,领导层、内审员及各部门领导参加,审核组组长宣读不符合项及其分布情况,并组织与会者讨论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及应改进的地方。
4.5审核报告的编制与分发
4.5.1审核组长编写《内部审核报告》,审核报告应对本次审核中观察到的管理体系运行情况、不符合项情况及审核结论、纠正措施的制定等做出详细论述。
4.5.2审核报告经管理者代表审批后由品质部向被审核部门分发。
4.6纠正措施的实施及跟踪验证
4.6.1各相关责任部门根据不符合项内容,分析原因、制定措施并实施。纠正措施完成后,将相关内容填写在《不符合项报告单》内,并交品质部。
4.6.2品质部指派审核员进行跟踪验证纠正措施实施的情况及有效性。
4.6.3跟踪验证的审核员在纠正措施有效实施后在《不符合项报告单》上写明验证情况意见并签字。
4.7内部审核的所有记录由品质部存档。
5、相关文件
5.1《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6、相关记录
6.1《年度内部审核计划表》jw/jl-8.2.2-001
6.2《不符合项报告单》jw/jl-8.2.2-002
6.3《内部审核实施计划表》jw/jl-8.2.2-003
6.4《内部审核报告》jw/jl-8.2.2-004
6.5《会议记录》jw/jl-8.2.2-005
6.6《不合格项分布表》jw/jl-8.2.2-006
第11篇 物业管理公司程序文件-内部质量审核程序
物业管理公司程序文件:内部质量审核程序
为了有效地实施内部质量审核,确保公司质量体系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2.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部质量审核活动。
3.职责
3.1 公司品质主管负责内部质量审核的计划及组织实施工作,编写年、月审核计划,保存内部质量审核全部文件和记录。
3.2总经理负责审批年度、月度内审计划,任命审核组长和审核员,并监督审核的实施。
3.3 内部质量审核应由经过正规培训,具有内审资格证书的内审员独立、公正地进行,审核员应与其所审核的部门无直接的责任关系。
4.方法和过程控制
4.1 审核计划
4.1.1 品质主管负责在每年十二月制定下一年度的审核计划,并报总经理审核、审批。
4.1.2 月度《审核计划》由品质主管负责编制,报总经理审批,并于审核一周前发至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和审核组成员。
4.2 审核前准备
审核计划批准后,审核组长应结合受审部门具体情况及上次审核的不合格项(含观察项),与组员共同协商编制《内审检查表》和审核方式,以确保审核效果.
4.3 审核的实施
4.3.1 审核组长负责召开首次会议并宣布审核员分工,被审核方有关责任人参加首次会议。
4.3.2 审核员依照《内审检查表》逐项进行审核。
4.3.3 审核完毕后,审核组长召集审核员汇总审核意见,分析、确定审核结果。
4.3.4 审核组长召开末次会议,宣布审核结果。
4.3.5 被审核方人员有权对审核员提出的问题予以澄清,审核员应接受合理的澄清,并现场予以关闭。
4.3.6 对于经确认的不合格项,由审核员填写《不合格报告》及《内审观察项报告》,交审核组长审核,被审核方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
4.3.7 审核组长将被审核方已确认的《不合格报告》及《内审观察项报告》原件交被审核部门制定纠正措施,复印件留存备查。
4.4 纠正措施的制定及落实
4.4.1 由被审核方责任人负责填写纠正措施,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在四个工作日内报审核组组长,经认可后, 由被审核部门落实纠正措施。
4.4.2 纠正时间自审核组长签字认可之日起计,纠正期限原则上定为1个月,根据不合格纠正的难易程度和部门的实际情况,由被审核部门与内审员协商,可定为3个月内或下次审核前。
4.4.3 自纠正期限到期之日起一周内,由原审核员负责验证,将验证情况记录在《不合格报告》或《内审观察项报告》上,并将已关闭报告交予品质主管存档。原件保留在公司,部门保留复印件。
4.5 审核报告
审核组长应在审核结束后,不合格报告和观察项报告的纠正措施经审核员确认后三个工作日内向总经理及受审核部门提交《审核报告》,《审核报告》内容如需更改,由审核组长负责对《审核报告》及相关的《不合格报告》、《内审观察项报告》作相应更改。
5.质量记录和表格
jsnhwy8.0-02-f1《内审检查表》
jsnhwy8.0-02-f2《内审观察项报告》
jsnhwy8.0-02-f3《不合格报告》
第12篇 hse管理体系认证审核程序
hse管理体系认证是依据审核准则,由获得认可资格的认证机构对受审核方的hse管理体系实施认证及认证评定,确认受审核方的hse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及有效性,并颁发认证证书与认证标志的过程。
认证审核实施基本过程包括:申请及受理、预审核、认证审核、纠正措施的跟踪、审批发证与证后监督六个方面(图1)
图1 hse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流程图
一、认证的申请及受理
1.提出申请
符合hse管理体系认证基本条件的企业如果需要认证,则应以书面形式向认证机构提出申请。
申请hse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申请方需要具备独立的管理职能或为独立核算的实体;
(2)已按sy/t6276-1997标准含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建立了hse/osh管理体系,实施运行至少三个月,并完成至少两次内部审核和一次管理评审;
(3)当年无特大事故(工业、交通、火灾、污染、职业卫生),近两年内千人死亡率,千人重伤率达到考核标准,其他安全、环保和健康指标达标、符合国家和地方要求。
2.申请组织应提交的文件
申请组织应提交的文件
申请组织在拟申请认证审核前三个月,应向认证机构提交下列文件资料,以供认证机构评审申请组织是否具备认证审核的条件:
(1)hse/osh认证书面申请书,申请认证范围;
(2)申请方同意遵守认证要求,提供评价所需要的信息;
(3)具备独立管理职能或独立核算实体的证明复印件(如:营业执照)及有关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
(4)主要活动、产品和服务的工艺流程图;
(5)hse/osh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含作业文件和记录清单)必要时,提交作业文件;
(6)健康、安全与环境初始评价报告(含主要危害和影响场所清单);
(7)已编制的项目hse作业计划书、风险评价报告清单;
(8)近两年未发生重大及以上事故的上级主管部门的证明。
3.申请受理
认证机构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一个月内作出是否受理申请的决定,并制定审核计划,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判断企业是否符合认证审核的条件。对未通过审查的企业,认证机构通知企业进行补充、纠正;不具备条件的;认证机构签发不受理通知书;认证机构应说明不受理的理由。对于通过审查的组织,签发受理申请通知书。
4.合同评审
申请受理后,双方签订hse管理体系认证合同。认证机构应就申请方提出的条件和要求进行评审,确保:
(1)认证机构的各项要求规定明确,形成文件并得到理解;
(2)认证机构和申请组织在理解上的分歧已被消除;
(3)认证机构有能力在拟认证的范围和活动现场内实施认证并能满足申请方的其他具体要求(如申请组织使用的语言,申请方认证范围内所涉的专业等)。
5.认证各方的职责
在认证过程中,应对认证各方的职责加以明确。
1)审核组的责任
挑选审核组成员,保证审核组具备实施审核的经验与技能,应考虑到:
(1)审核员的资格要求;
(2)所需人数,小组成员的语言能力和技能;
(3)有待审核的组织、过程、活动或职能的类型;
(4)认证与认可机构的要求;
(5)小组成员与受审核方之间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
2)认证机构的责任
(1)决定是否需要审核;
(2)与受审核方接触,取得充分合作并启动审核;
(3)确定审核目的;
(4)选派审核组长,对审核组的组成予以审批;
(5)与审核组长商定审核范围;
(6)提供开展审核所需要的权限与资源;
(7)批准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
(8)批准审核计划;
(9)接受审核报告。
3)受审核的责任
受审核方的责任和活动应包括:
(1)视需要向员工传达审核的目的与范围;
(2)选派负责胜任的人员配合审核组的工作,担任现场向导,让审核员了解健康、安全及其他有关要求;
(3)向审核组提供必要的条件,保证审核的有效进行;
(4)应审核员的要求,为他们提供接触设施、员工、有关信息和记录的便利条件;
(5)协助审核组实现审核目的;
(6)接受审核报告副本。
二、审核的策划与准备
认证机构在接受申请方的认证申请后,为保证审核工作的有效性,应做好审核前的策划与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与受审核方确定审核范围、组建审核组、制定审核计划、编制审核工作文件等。
1.确定审核范围
审核范围的确定应从受审核方的管理权限以及活动、产品或服务的领域等方面考虑,审核范围的最终确定应在预审时完成。
2.任命审核组长
认证机构对申请认证单位应组织专家组,对申请方建立的hse管理体系及运行状况进行审核。专家组由相应资格的专家组成:hse管理体系审核专家、现场管理专家、环保技术专家和职业安全专家。
认证机构根据受审核方的具体实际情况,指定有较高能力的审核员担任审核组长,并将文件审核等相关资料交给审核组长,由审核组长代表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前的准备以及实施认证的各项工作。
审核组长根据从申请方获取的信息组建审核组,确定审核组成员的构成及审核组的规模,考虑是否需要聘请技术专家。
认证机构应将审核组成员以及审核组长的名单通知受审核方,以便得到他们的确认。
3.制定审核计划
审核组长根据文件审核以及初访得到的信息,制定审核计划,审核组应将审核计划尽早通知受审核方,在实施正式的现场审核前应与受审核方就存在的分岐进行协商。
4.编制审核工作文件
审核组应召开会议,进行审核分工,各个审核小组根据分工编制各自负责部门或要素的工作文件,以便于现场审核的顺利进行。
三、预审核
1.预审核的目的
通过对受审核方的hse承诺、方针目标、危害及影响因素,特别是受审核方对审核准备状况的了解,对有关活动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审,提出认证审核计划。
文件审核主要是为了确定被审核方是否建立了文件化的hse管理体系,是否满足hse管理体系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管理手册及支持文件是否符合要求等。如果体系文件出现重大问题,则应通知受审核方。受审核方应进行体系文件的修改或重新递交。体系文件若无重大的缺陷,则应开始准备预审。
预审是审核人员第一次到受审方现场了解情况,进行详细沟通的活动。是了解受审核方的基本情况,收集有关资料,对体系运行情况进行预评估。
2.预审的重点内容
了解受审核方经营的性质、规模、hse风险的特点及复杂性;了解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和影响因素;评价企业的内审和管理评审的可信度;考察企业重大危害因素与hse方针、目标、过程控制、应急管理、遵守法律法规的基本情况。
3.预审的程序
在预审过程中,首先进行文件审核,主要审查文件的结构和控制方法,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是否满足sy/t6276-1997hse管理体系标准要求,文件之间是否协调,应将文件审核中发现的问题,通知受审方,以进行文件的整改。
以文件审核为基础,着手进行预审的准备工作,包括编制预审计划、确定审核范围、确定重点审核的内容、所采用的方法,并将此计划通知受审核方加以确认。预审与认证审核(正式审核)的过程相似,包括首末次会议以及了解和收集客观证据的过程,预审发现的问题应形成“问题清单”,并与受审核方交换意见。
四、认证审核
1.审核的目的
认证审核是判定受审核方的hse管理体系能否推荐认证注册,验证受审核方是否有效实施了其hse方针和目标,是否遵守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程序;验证受审核方的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审核组对受审核方的hse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作出评价和结论。
2.审核的重点
认证审核是在预审的基础上对受审核方的hse管理体系进行的深入细致的审核。主要侧重于审核受审核方hse管理体系的运行机制和持续改进的绩效证据。至少应包括以下重点:
(1)内审的评价。包括内审员素质:审核程序、方法、范围;内审的依据;内审资源;内审的组织和审核质量;纠正措施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2)评价和风险管理。应评价受审核方危害识别、风险评价的程序、方法的合理性,及风险控制削减措施的有效性。
(3)法律法规标准的符合性
(4)体系文件的可操作性。
3.审核的程序
认证审核是从首次会议开始至末次会议结束,审核过程依据审核计划进行,在末次会议之前,审核组应对审核发现进行分析和整理,必要时要进行审核的追踪,并就审核发现与判断结果同受审核方的管理者代表及有关人员进行沟通,取得他们的认同。
在末次会议上,审核组长应对体系的整体运行情况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明确表示是否推荐注册或继续保持注册。
4.审核报告
审核报告是审核工作的重要成果,是hse管理体系认证决策的依据,它提供:
(1)审核发现的可追溯性;
(2)审核中对依据标准条款展开的信息。
审核报告应在审核组长指导下编写,审核组长对审核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审核报告涉及的项目主要是审核计划中已经确定的,编写过程中若有变动,应与受审核方取得联系。审核组视具体情况建议是否对受审核方予以注册、推迟注册及暂缓注册。
认证机构根据专家组对管理体系文件,现场审核的结果及核实该企业有关近两年健康、安全与环境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决定可否上报hse管理体系认证审核报告。
审核报告的发放范围一般包括受审核方以及上级主管部门,还应考虑是否提交给指导委员会等监督机构。
五、纠正措施的跟踪与批准注册
1.纠正措施及跟踪验证
现场审核的一个重要结果是发现受审核方的hse管理体系存在一定数量的不符合项。对这些不符合项,受审核方应根据审核方的要求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制订纠正措施计划,并在规定时间加以实施和完成,审核方应对其纠正措施的落实和有效性进行跟踪验证。
依据不符合项的严重程度,跟踪方式可采取以下三种方式:
(1)现场跟踪验证;
(2)实施记录的跟踪;
(3)实施方案的跟踪。
纠正措施的完成期限也因不符合的性质而有所不同,一般而言,严重不符合项要求在三个月完成,轻微不符合项要求在一个月内完成,对于性质极其轻微的不符合项,则可在受审核组离开之前立即完成纠正措施的落实。
2.认证评定及批准注册
对审核组推荐注册的企业,认证机构将企业认证评定后,报请技术委员会就是否能批准注册进行审定,如审定不能通过,认证机构向其发书面通知书,将审定结论通知受审核方。
认证的机构对申请认证的企业进行审核时,应书面通知集团公司hse认证办公室和该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上级部门认为有必要可派观察员参与hse管理体系认证的工作。
审定通过的企业,认证机构将批准注册的审定意见,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hse认证办公室审批,认证机构依据批复结果签发hse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获证企业在取得认证证书后,可通过新闻媒体公布自己获得hse管理体系认证的信息。
六、证后监督与复评
证后监督是包括监督审核和管理,或在特殊条件下组织复审,对在监督审核、管理和复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其中的是验证获证企业的hse管理体系是否持续符合标准的要求,并在有效运行,从而确认能否继续持有和使用认证机构颁发的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监督审核和复审程序应与受审核方进行初次审核的程序一致。受审核方的认证证书有效期满后,可以提出复评,申请再次认证。
1.监督审核
认证机构对获准认证的受审核方在证书有效期内(一般为三年)应定期实施监督审核,验证受审核方的hse管理体系是否持续地符合标准、体系文件以及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是否持续有效地实现既定的方针和目标。
不同类型的企业因其本身风险的复杂性及其风险的大小不同,采取监督审核的时机、频次和深度均有所区别。一般说,获证后第一次监督审核从批准注册之日起不超过半年。以后两次例行监督审核之间的间隔不超过一年。对某些风险较大的企业,如建筑、化工、石油、煤矿等则应适当增加审核频次。
2.复审(不定期监督审查)
当获证企业在认证证书有效期内出现以下特殊情况,可能给企业带来新的hse风险时,由认证机构组织复审:
(1)获证企业的hse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更;
(2)发生重大事故或公众投诉;
(3)获证企业发生了影响其认证基础的更改。
认证机构根据复审结果,作出换证或认证撤销的决定。
3.复评
认证证书的有效期限一般为三年,三年有效期满后,获证企业如申请继续保持认证注册,在证书期满前六个月,应提出复评申请,认证机构应在证书有效期终止前三个月对获证企业hse管理体系的运行和保持情况进行审核。经复查审核后颁发新证。有效期满后,未重新认证的企业不得继续使用认证证书。复评的程序与初次认证审核基本相同。
第13篇 hse管理体系审核要点(炼化企业)
3.1领导承诺、方针目标和责任
3.1.1领导承诺
3.1.2方针目标
3.1.3责任及考核
3.2组织机构、职责、资源和文件控制
3.2.1机构和职责
3.2.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3.2.3物力和财力资源
3.2.4能力、培训和意识
3.2.5协商和沟通
3.2.6文件化和文件管理
3.2.7记录管理
3.3风险评价和隐患治理
3.3.1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
3.3.2环境因素识别和环境影响评价
3.3.3目标指标
3.3.4管理方案
3.3.5隐患治理
隐患评估
l有隐患管理方面的程序或管理制度;
l明确了隐患的范围、分级的规定、实施的要求、职责等;
l文件或程序、评估采用的方法符合集团公司规定;
l隐患评估按程序或制度要求进行。
3.4承包商和供应商管理
3.4.1承包商资格预审
3.4.2承包商的选择
3.4.3开工前准备
3.4.4承包商作业管理
3.4.5表现评价和考核
3.4.6供应商审查和选择
3.4.7供应与服务过程的风险控制
3.4.8供应商的考核、评价
3.5装置的设计和建设
3.5.1可行性研究和立项
3.5.2勘察设计
3.5.3工程建设管理
3.5.4试投产与验收
3.6运行和维修
3.6.1开停工管理
3.6.2生产管理
3.6.3设备运行管理
3.6.4检修管理
检修准备
l制定设备检修方案;方案按设备管理程序和权限的要求予以正式审核、批准、下发。
l检修项目应做到五定,即定检修方案、定检修人员、定安全措施、定检修质量、定检修进度。重大项目的检修方案和hse措施,应经过讨论,由主管领导批准,书面公布,严格执行。
l检修前组织参检人员进行hse培训和急救培训;
l组织对检修过程中存在的危害进行识别和风险评估;组织对停工和检修、检修和开工交叉阶段的风险评估交叉阶段的工作协调和安排是否责任明确,并为各方面人员所知晓。
l生产单位、维修单位、设备主管单位、hse主管单位、承包商的职责和工作内容和职责明确。
l检修过程中使用的工器具、机械设备、hse防护用品、消防器材进行检查;
l制定设备检修处理原则,以应对检修过程中增加或变动的项目安排;
l检修项目发生变更时,如检修项目内容增加、检修项目增加等,进行检修项目变更时,同时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变更后的文件是否及时发到相关人员。
检修的实施
l生产单位与检修施工单位有明确的交接程序和手续。
l所有工艺处理必须由有关人员联合检查确认后,方可进行检修施工。
l检修过程中严格按作业许可制度执行,保留相关作业票证;
l检修过程中按照检修方案的要求对关键程序和步骤进行检查、确认;
l设备检修后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验收;有设备hse验收标准;验收标准具体明确。
l装置系统检修后、系统开车前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总体验收;制定有系统hse验收标准;验收标准是否全面具体;
l检修资料按文件资料控制程序管理,妥善保管。
3.6.5直接作业环节管理
直接作业环节的管理要求
l制定有危险直接作业环节的控制程序和控制标准;制定危险直接作业环节许可制度;
l直接作业环节风险控制措施根据作业区域和场所生产特点进行了分级控制;
l危险作业环节作业许可考虑了异常或不可预见情况的处理程序和要求;如不停工作业、带压处理、紧急情况下作业等。
l直接作业活动申请单位、作业单位、配合单位的职责界定清楚,相关管理人员、作业人员、配合人员、监督人员的职责清楚;
l动火作业、进设备作业、破土作业、用电作业的分级区域和界限、范围清晰,易于管理人员、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区分;检测分析的项目、内容、方法和检测指标明确;有保证取样分析具有代表性、全面性和准确性的控制措施。
l起重吊装作业制定吊装施工方案,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并逐项落实;
l高处作业分级区域和界限、范围清晰,易于管理人员、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区分;
l制定有放射作业的许可制度,制定的控制措施考虑了作业人员和可能进入作业区域人员的安全;
l具有风险的其他直接作业,纳入了作业许可控制范围;制定了控制程序和监督要求;
l直接作业过程中发生变更,如作业项目、地点、人员、机械设备、作业方式等,重新进行风险分析,审查安全控制措施;
l作业活动产生的记录和资料进行了控制和保管;
l规定了明确的信息交流渠道,沟通畅通;
l规定了直接作业环节作业人员、监护人员的资质标准;
l直接作业相关人员,如管理人员、监督人员、监护人员、作业人员进行了作业控制程序和危害识别、风险分析等方面的培训,并确认其具备相应能力;
3.6.6关键装置要害部位管理
3.6.7危险物品管理
3.6.8储运管理
3.6.9交通安全管理
3.6.10消防管理
3.6.11环境保护管理
3.6.12职业卫生管理
3.7变更管理和应急管理
3.7.1工艺技术变更管理
3.7.2设备设施变更管理
3.7.3管理变更
3.7.4应急体系和职责
3.7.5应急预案
3.7.5应急培训演练、评审和修订
3.8检查和监督
3.8.1检查和监测
3.8.3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3.9事故处理和预防
3.9.1事故处理
3.9.2统计分析
3.9.3事件管理
3.10审核、评审和持续改进
3.10.1内部审核
3.10.2管理评审
3.10.3持续改进
第14篇 物业管理质量体系文件:内部质量审核程序
物业管理公司质量体系文件:内部质量审核程序
1.0目的
通过内部质量审核,验证质量体系文件的实施效果以及各项质量活动是否符合质量体系要求,确保质量体系的有效性。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本公司的内部质量体系审核。
3.0职责
3.1管理者代表负责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工作的组织,任命内审组长和审核员组成的审核组,批准《内部质量审核计划》、《内部质量审核报告》。
3.2内审组长负责《内部质量审核计划》的编制和审核工作的领导,及与受审核部门关系的协调,编写《内部质量审核报告》。
3.3审核员负责编制《内审检查表》,进行现场审核,签发《内审不合格报告》。
3.4行政部负责内部质量审核的具体实施。
4.0工作程序
4.1审核的频次
内部质量审核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需要时,可随时安排局部或全局的审核。
4.2审核的准备
4.2.1审核前,管理者代表负责任命内审组长,确定审核组成员。内审员应具备资格证书,并与被审核的部门无直接的责任关系。
4.2.2制定内审实施计划
内审组长制定《内部质量审核计划》,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执行,其内容包括:
a)审核的目的和范围,
b)审核的依据,
c)审核组成员名单,
d)审核的日程安排。
4.2.3审核组预备会议
内审组长召集审核员召开审核组的预备会,向审核员明确审核的目的和范围,简要介绍受审核部门情况后,研究和商定审核的策略、落实分工、确定审核的日程安排,并规定审核纪律和内审员应注意的事项。
4.2.4发放内审计划
审核组应以书面的形式提前5天将内审计划发放到受审核部门、人员。
4.2.5准备并收阅工作文件
审核员进行审核工作前,应事先备齐下列表格、文件和资料:
a)审核日程安排表和任务分配表,
b)《内审检查表》、《内审不合格报告》,
c)质量手册和与受审核部门的质量活动有关的程序文件、工作规程、上一次内审发出的《内审不合格报告》等。
4.2.6编制《内审检查表》
审核员根据收集到的文件和资料编写《内审检查表》。
4.3审核实施
4.3.1首次会议
内审组长召开首次会议,审核组成员和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及主要陪同人员参加。
4.3.2现场审核
a)内审员按照内审计划和编好的《内审检查表》到现场通过观察、询问、查阅文件和有关记录等方式收集证据,
b)对发现的不合格项,经受审核部门、人员确认后,填写《内审不合格报告》,
c)内审组长负责对审核的全过程进行控制。
4.3.3汇总、整理《内审不合格报告》
内审组长组织讨论审核结果,确定不合格项,并与被审核部门交换意见后,填写《质量体系内审不合格项目分布表》。
4.3.4未次会议
审核工作完成后,内审组长主持召开未次会议,向管理者代表和受审核部门宣布审核结果,同时接受和回答受审部门提出的问题。
4.3.5《内审不合格报告》由审核员签发,受审部门负责人签名确认。
4.3.6编写审核报告
《内部质量审核报告》由内审组长编写,保证其具有正确性和完整性,并交管理者代表审批。
4.4责任部门根据《内审不合格报告》要求制定和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限期纠正,内审组长负责按《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实施。
4.5《内部质量审核报告》由行政部发给各个受审核部门、人员。内部质量审核工作中形成的记录和报告由行政部归档保存,保存期为3年。
5.0相关文件
5.1《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6.0相关记录
6.1《内审检查表》
6.2《质量体系内审不合格项目分布表》
6.3《内审不合格报告》
7.0附录
7.1《内部质量审核计划》
7.2《内部质量审核报告》
编写: 审批:
第15篇 某某物业管理公司第一次内部质量审核报告
某物业管理公司第一次内部质量审核报告
编写:zz
批准:zz
一、引言
本次内审是公司iso9002-1994向iso9001-2000转版审核前,组织的第一次内审,随着龙湖花园物业管理公司知名度、美誉度的不断提高,其品牌形象已深入人心,客户对我们的要求愈来愈高,这就要求我们注重服务改进工作标准要愈来愈高。加之物管公司接管的物业面积骤增,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为验证iso9001质量体系在各部门中的运行情况,特安排本次内审,拟达以下目的:
1、全面检查各项工作,发现问题并促进解决。
2、加深新老员工对iso9001质量体系文件的应用与理解。
3、为本转版审核作准备。
二、审核情况:
1、本次审核时间安排较紧,准备不充分,对各部门的审核只是针对重点,未全面开展。
2、审核前的准备:依据以往的内审经验,本次内审采取新老搭配分组,新内审员在审核过程中学到了很多审核的技巧和方法,同时对审核过程的实操有了全面的了解。使之基本具备了独立审核的能力。
3、本次内审进展较顺利,各部门都很重视,均能正确对待审核,内审员对各部门也能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4、不足之处:
(1)由于iso9001体系运行的时间不长,员工对体系的了解不够深入,对文件的内容不够熟悉。
(2)且对内审的质量控制不够,内审员对不符合项,观察项的判断不够精确
(3)审核技巧也有待提高,审核方式比较直接;
(4)签发《内审不合格报告》中,对纠正预防措施的忽略,往往只提出补救措施方案,很少提到要采取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无形中导致出现不合格的部门及负责人心存绕幸,出了问题也没啥,补上就行,被动应付而没有心思放在主动预防上,违背了iso9001预防为主的思想,故要坚定予以纠正此类情况。
5、本次内审发现4个轻微不合格项,签发4张《内审不合格报告》涉及保安保洁客户服务中心及行政部,16个观察项,这次的内审,在较大范围内发现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指明了今后工作努力和改进的方向及具体内容。
三、原因分析及改进方向
从本次审核工作
的结果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是物业公司急剧的扩张,服务的深化,相应人员配置未能跟上,且有较大的流动性,组织架构新近调整,各部门的职能分工协调尚未达到理想状态,人员更多,而机构更大,对品质体系的维护、监控缺乏力度,对人员的培训也较粗浅,对iso9001的理解不够全面和深入,从本次内审中审核员较多依靠三层文件而少于参考标准和手册二层文件,就是个例子。
改进方向:
1、公司行政部应加强体系运行的监察力度,制定出可行的检查计划,确保体系的有效性。
2、对is9001体系的培训,各部门须纳入各自的入职培训和在职培训,行政部须对各部门的助理、培训教员、资料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2022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