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劳动安全培训 第1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有7118个字,预计阅读时间为18分钟,共有244位用户关注,22人点赞!
关于今年的春季农业生产工作,我们先后在年初的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全市春耕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和成县核桃产业开发现场会上多次做了安排部署。今天之所以再次召开会议,主要有三点考虑:一是月日省政府在徽县召开了全省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议,会议的主题是“稳定粮食生产,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会议传达了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对今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必要迅速传达,抓好贯彻落实。二是新到任的市委书记十分熟悉农业和农村工作,在抓了“三大主导产业”和“六个百万”工程,使财政收入增幅、粮食总产、农产品出口创汇均居全省第一。而且,书记也非常重视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到后办公室都没有进,就陪同农业部副部长、副省长深入县调研以小麦条锈病防治为主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之后出席了全省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会后又深入各县(区)开展调研活动,并对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指示书记和我尽快召开各县(区)分管书记、县(区)长参加的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对当前和今后工作进一步安排部署。三是今年气候多变,病虫害流行趋势加强,对抗灾保丰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防范措施,确保农业生产各项任务的完成。今天的会上,市委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正确把握形势,切实增强做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从全国看,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惠农政策的引导、扶持下,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一是自1985年以来的21年中,全国粮食产量基本是“两丰一歉”,还没有连续三年增产的纪录,粮食单产基本上是“两增一减”,还没有连续三年提高的纪录;农民收入很少有连续两年增幅超过6%的情况,更没有连续三年超过6%的纪录。二是粮食生产形势有新的变化,一方面,粮价下行的压力增大;另一方面,农资需求旺盛,控制农资价格上涨的难度很大。三是一些地方出现了放松粮食生产的倾向。
从全省范围看,既有与全国农业生产形势共性的部分,也有一些特殊性问题,这些特殊问题主要是气候等自然因素的不确定性为农业生产的丰产丰收增添了很大变数,以小麦条锈病为主的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呈偏重发生态势,加大了防病抗灾保丰收的难度。
从我市看,目前,全市春季农业生产,尤其是结构调整和粮食生产的总体形势是比较好的。具体情况刚才已经作了全面通报,我不再多讲。在这里,我重点谈谈当前农业生产上面临的几个突出问题。一是局部地方旱情仍然严重。虽然近期全市连续降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入春以来的旱情。但由于全市气候与立地条件的多样性,导致局部地方仍然旱情严重,加之月中下旬仍将有干燥、高温天气,全市抗旱形势仍然比较严峻。二是强降温天气对果树等作物形成危害。从月中旬全市大范围降温以来,月11日全市再次发生降温天气。这两次降温正值农作物和果树萌动、现蕾、初花和盛花期,部分高海拔的果树由于霜冻已形成减产,南部高半山小麦和北部冬小麦返青拔节生长受到较大影响,一类苗同比减少9.05万亩,二类苗同比减少7.29万亩。三是以小麦条锈病为主的病虫害发病早。目前,白龙江、白水江流域川坝河谷地和徽成盆地低海拔区域已显病,平均病田率0%,病点率22%,发病较重的县碧口、石鸡坝、口头坝,康县平洛、大南峪等乡镇病田率0%、病点率60%,重病田率普遍达21%,高于历年同期。小麦条锈病总体呈偏重发生。同时,小麦白粉病呈现中等发生态势,小麦红蜘蛛呈现中等偏轻发生,小麦穗期蚜虫中等发生。小麦病虫害已成为影响今年夏粮丰收与否的关键性因素,防治任务十分艰巨。四是农业结构调整工作进展不平衡。突出表现在“一快一慢,一高一低”上,即南部白龙江、白水江沿岸地区结构调整明显较快,北部高寒阴湿地区结构调整进展缓慢;全市夏粮种植比例仍然偏高,秋粮及经济作物比例仍然偏低。五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明显滞后。省上今年确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十百千”工程,在全省筛选10个县、100个乡镇、1000个村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前一段时间省委要求各市(州)推荐报送试点县名单及其新农村建设规划,我们由于尚未着手开展规划编制工作,影响了试点县的争取。这些问题对搞好今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都会产生不利影响。现在,全市南部县(区)即将进入春季农业生产的尾声,北部各县正在开展春季农业生产,做好当前工作直接关系到全年农业生产的大局。各县(区)要认真审视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形势,增强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主动性,再鼓干劲,再添措施,坚决打好春季农业生产的攻坚战,夺取全年农业生产的大丰收。
二、稳定粮食总产,推进结构调整
“民以食为天”,要在继续保持粮食总产稳定的前提下,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特色产业。
(一)切实做好以小麦条锈病为主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小麦条锈病已成为影响小麦丰产丰收的关键因素。今年全市小麦条锈病预计发生面积90万亩左右,止日,已发生7.5万亩,随着气温回升和降水的增多,小麦条锈病显病和扩散蔓延的速度将会进一步加快。全市各级组织要从维护粮食生产安全、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高度,认真组织开展好小麦条锈病防治工作。
一要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加大源头治理力度。“压麦扩经,压夏扩秋”是消灭小麦条锈病的治本之策。要进一步压减小麦种植面积,扩大以“三蒜”、甘蓝等为主的蔬菜和马铃薯为主的大秋作物种植,大力发展核桃、花椒、苹果等经济林果,鼓励发展中药材和种草养畜业,以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从源头上控制和消除小麦条锈病的发生蔓延。
二要综合防治,最大限度降低危害程度。要总结和推广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如:示范推广耐锈品种,开展越夏自生麦苗铲除活动,坚持进行药剂拌种,切实抓好大田防治,开展带药侦察等等。同时,要切实加强监测预报,认真落实小麦病虫害防治值班制度,密切注视当前小麦条锈病发生发展动态,及时防治适期预报,动员和组织群众开展群防群治。
三要继续做好项目争取工作。月10日,农业部副部长专门对县的小麦条锈病防治工作开展了调研,对小麦条锈病源头生态治理项目做了认真的考察,这为我们申报和争取“小麦条锈病源头生态治理项目”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市委、市政府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力争早日立项实施。
同时,还要注意抓好其它病虫害和以禽流感为主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农牧业生产安全。
(二)毫不放松粮食生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今年的全国和全省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的主题都是“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我市虽然不是全国和全省的粮食主产区,但同样存在粮食安全问题,这就是我们多年来一直强调的“自求平衡,市内自给”,也就是说我们要立足于自给自足,保证粮食生产安全。那么,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产业和加强小麦条锈病防治的新形势下,我们如何才能在小麦种植面积不断压缩的情况下保持粮食总产的基本稳定呢?我想只有两条路子可走:一是坚持走压夏扩秋的路子,保持粮食总产不变;二是坚持走科技增粮的路子,在增加粮食单产上下功夫,以粮食单产的提高,弥补被压减面积的产量,保持粮食总产的平衡。为此,在粮食生产上,要坚持一手抓压夏扩秋,一手抓科技增粮措施,大力实施优良种子工程,推广种子包衣、药剂拌种、地膜覆盖、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适用技术,努力提高粮食单产,保持粮食总产基本稳定,确保市内粮食供需平衡。
(三)突出抓好马铃薯生产。今年,省上进一步加大了对马铃薯产业的扶持力度,新增马铃薯专项资金1000万元,重点用于马铃薯良种推广补贴,特别是对贫困农民实行每种植1亩马铃薯补助脱毒种薯费100元的优惠政策,鼓励发展壮大马铃薯产业。同时,省上还将从农业产业化、扶贫开发等资金中拿出一部分资金,扶持优质专用马铃薯基地建设、脱毒种薯生产、马铃薯运销和深加工龙头企业建设,全力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我们要抓住省上扶持发展马铃薯产业的大好机遇,切实增强项目意识,加大争取力度,巩固和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今年播种面积要确保达到130万亩以上。再通过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全市马铃薯总面积达到200万亩以上,到“十一五”末,争取达到300万亩以上,实现马铃薯播种面积全省第二,产量全省第一的奋斗目标。
(四)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市委书记在全省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期间,对加快全市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产业提出了明确要求,即通过2—3年的努力,实现特色产业的最大化:核桃、花椒、马铃薯种植面积分别达到200万亩以上,中药材当年留床面积达到100万亩以上,银杏、油橄榄达到20万亩以上,苹果达到50万亩以上,茶叶达到15万亩以上,蚕桑达到10万亩以上,蔬菜年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以上,年出栏商品畜在50万头(只)以上。这一目标在原来“五五”目标的基础上有较大提高,也相应对我们今后的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开发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各级分管领导、业务部门的负责同志,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工作责任感正确分析新的工作形势,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完善和强化工作措施,扎实有效地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当前,要努力做到三个转变:一是认识要转变。要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结构调整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大事、要事和重点工作,必须倾注全力来抓。二是规划要转变。特色产业发展规划要跳出“五五”奋斗目标,按照市委书记提出的“特色产业最大化”要求重新审定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新的总体实施方案和年度目标计划。三是工作的速度和效率要转变。在2—3年内实现“特色产业最大化”目标,任务十分艰巨,必须从现在起就要全面“提速”工作节奏,提高工作效率,改变过去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只喊不做、裹手裹脚、徘徊不前的局面,树立“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进取意识,力求在短时间内使产业结构有一个明显变化。特别要对今年的特色产业发展任务及时做出调整,春季尚能发展的,要及时追加任务;已错过发展时机的,要在秋季计划上予以补救,确保完成今年的特色产业最大化任务。
三、立足抗灾夺丰收,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地处南北气候的交汇地带,气候多变,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加之立地条件较差,山地旱地居多,天地不合,降雨时空分布失衡,农业生产尚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为此,各县(区)都要牢固树立长期抗旱防灾的思想,立足抗灾夺丰收,立足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夺丰收。
一要努力搞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快推进基本农田建设,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测土配方施肥试点,全面开展土壤肥力普查,在此基础上,继续实施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和“沃土工程”,加强对中低产田的改良改造,推进农业综发开发,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要围绕实现梯田化的目标,提早安排和着手开展今年的夏季梯田建设工作。今年全市计划完成8万亩梯田建设任务,各县(区)要及早规划,及早动手,力争夏季完成全年任务的70%以上。
同时,要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今年,要把农田水利建设的重点转向半山干旱地区,集中兴建一批集雨水窖和小型塘坝,积极发展集雨节灌和节水灌溉,努力改善这一地区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增加旱涝保收面积。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完成全市新增集雨节灌万亩、节水灌溉万亩的既定任务。另外,要认真实施好现有水库及灌溉设施的维修和配套完善工程,充分发挥好现有水利设施的作用和效益;认真实施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缓解农村人畜饮水困难;认真实施好堤防建设工程以及重点河道的整治和病险水库加固工程,加强防洪体系建设,提高综合防洪能力。特别是整村推进项目实施村,要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项重点任务,精心组织实施,大力改善贫困村农业基本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是切实加强春季农作物管理。春季田间管理是确保农作物丰产丰收的重要环节。各县(区)要针对今年小麦、油菜苗情普遍较差的形势,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田间管理工作。对高半山区正在拔节的麦田,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叶面肥喷施等工作,尽可能改善苗情;对川坝河谷区既将扬花的麦田,要喷施叶面肥,开展春防春灌,确保结穗饱满;对进入结穗期的油菜,要组织群众开展打尖活动,提高油菜成熟率。同时,对春播作物要开展查苗补苗和补种活动,适时开展灌水施肥,保证作物茁壮成长。对进入盛花期和挂果期的经济果树,要及时浇水施肥,满足果树生长需要。对新栽植的核桃、花椒等经济树种,要加强管护,定期浇水,提高成活率和保存率。要密切注意冻害特别是晚霜的发生,加强灾害性天气预测预报,完善应对方案和措施,确保农作物生长安全。
三要大力推广和应用农业技术。在粮食生产上,要针对全市干旱少雨,病虫害频发的实际,引进、选育和推广一批优良新品种,不断调优作物的品种结构。要重点推广地膜覆盖、轮耕倒茬等保护性耕作和抗旱播种等旱作农业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秸杆还田等科学施肥技术,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坑种垄作、带状种植、间作套种等节约增效技术,多管齐下,多策并举,提高粮食生产的技术含量,努力实现科技兴农、科技增收的目标。在经济林果上,要大力推广地膜覆盖、生根粉浸根、保水剂、容器苗造林等适用栽植技术,提高苗木成活率;要大力推广嫁接换优、果树套袋、拉技整形、综合管理等增产技术,提高林果产业的经济效益。在蔬菜生产上,要大力推广温室和拱棚蔬菜生产技术,提高大田蔬菜的生产水平,做大做强蔬菜产业。要通过推广和应用各种农业适用技术,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生产的产值和效益。
四、着力抓好当前农村各项工作
在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的同时,各县(区)要统筹兼顾,有重点、有计划地抓好今年的农村各项工作。
一要抓好新农村建设规划和试点示范工作。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为此做出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要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的系统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既不搞急躁冒进的“速成”论,也不搞拖拖拉拉、只喊不干的“虚无”论,而是立足实际,求真务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要坚持把编制规划做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各县(区)要尽快组织必要的人力、财力,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突出自身特色,充分考虑农民生产生活实际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制定科学合理又有可操作性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在此基础上,每个县(区)要至少确定10个以上的村开展试点示范,经济强县和人口大县不能少于15个试点示范村。对开展试点示范村的条件认证,市委、市政府还没有明确的提法。我个人认为,开展试点示范的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应该在2000元以上,而且必须有相应的产业作为支撑。具体怎么确定,请各县(区)慎重考虑。开展试点示范的村,都要制定各自的详细规划,规划要首先突出产业发展,其次再考虑农宅、道路、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民主法制、化道德等建设。要通过试点示范,树立典型,总结经验,以点带面,稳步推进。
二要抓好森林防火工作。最近,我省临县以及、等几个省相继发生森林火灾,给我们敲响了森林防火的警钟。当前,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刮风天气增多,我市已进入森林火灾的高发季节。加之外出春游、踏青的人员逐渐增多,人为火灾隐患也大大增加。因此,全市各级组织要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宣传教育,完善扑火预案,加强野外火源管理,强化火情监测,落实护林防火工作责任制,开展林区综合治理,消除火灾隐患,确保春季森林安全。
三要抓好农资供应和监管工作。当前是农资需求的高峰期,各级供销、种子、农机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创新经营方式,发挥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切实做好种子、化肥、地膜、农药、农机具的调运、储备和供应,尽一切可能保障春季农业生产。同时,各县(区)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管,对一些重要的农资,要严格监控价格涨幅,尽最大可能降低农民生产成本,维护农民切身利益。据统计,今春化肥、农膜、种子等农资价格均呈上行态势,省上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我市农膜价格涨幅达到8.5%,对农民开展生产和增加收入极为不利,有必要引起各级物价部门的重视,采取必要措施,制止农资价格上涨过快的势头。质监、工商、公安等部门要联合开展市场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等违法行为,维护农资市场的正常秩序,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开展。
四要抓好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和劳务输转工作。当前,开展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已经成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无论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还是发展劳务经济、扩大农民就业,也无论是加快扶贫开发进程,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都是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这些工作的成效。可以说,没有农民素质的提高,就没有农业产业化格局的形成,没有劳务经济的持续发展,没有扶贫开发的顺利推进,更难以真正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句话,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所以,在农民的培训上,我们花再大的代价都是值得的。农民培训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牛鼻子”,谁牵住了这个“牛鼻子”,谁就掌握了工作的主动权。目前,我们必须把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心转向农民培训上来。要切实加强对农民培训工作的领导,制定培训规划,充分发挥各级劳动、教育、科技和农技部门的力量,整合培训资源,增加培训投入,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开展对农民科技知识和实用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一大批新型农民。一方面,要着眼于发展特色产业,培养一支有较高化素质和科技素质的产业队伍;另一方面,要着眼于发展壮大劳务经济,培养一大批有化、懂技术的劳务队伍,逐步实现劳务输转由“苦力型”向“技能型”的转变。要利用当前部分地方春耕生产即将结束的农闲时节,进一步组织动员群众外出务工,为群众提供就业咨询和指导,全力搞好服务,帮助群众顺利外出,做大做强劳务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春季劳动安全培训 第2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921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103位用户关注,28人点赞!
一是“暖和工程”聚人心。2007年制订了《关于施行党员“暖和工程”的定见》,积极施行党员“暖和工程”,对老党员、贫穷党员和五保户党员执行生涯津贴准则,2007年在为12名开国前的老党员每人下发960元生涯津贴的还,开端为春秋在80岁以上、党龄30年以上的党员按每人每月20元的规范下发作活补助,两年共为518名高龄贫穷党员下发作活补助12万多元。本年将补助进步到每人每月30元,第一季度补助资金已下拔到位。对优异党员、坚苦党员和逝世党员家眷执行慰劳准则,群众党员去逝后由地点村党支部怀念慰劳,担任过村干部的党员去逝后由地点乡镇党委怀念慰劳;上一年抗震救灾时期,全区共慰劳坚苦党员和受灾党员348户,本年春节时期,筹措资金24.7万元,对全区96名老党员和离退体党员、21名优异常识分子党员、86名优异党员和855名生涯坚苦党员分条理进行了慰劳。
二是“安康工程”强体魄。关怀分歧条理党员的身心安康,对老党员、坚苦党员、优异党员、妇女党员按期进行体检,近两年,对全区67名老党员、520名坚苦党员、120名优异党员、2663名妇女党员免费在社区卫生效劳所及乡镇卫生院进行了体检。每季度组织医疗卫生人员对全区114名离休干部和12老党员上门进行安康反省,并树立安康档案。
三是“关喜欢工程”现真情。积极施行“留守儿童关喜欢”工程,各村党组织普遍组织党员干部担任“署理家长”,与留守儿童结成对子,黉舍党组织连系儿童生长特点,树立“心灵驿站”、“悄然话”信箱等,展开心思安康教育指点,树立班主任、任课教师、优异学生与留守儿童“一对一”、“多对一”等帮扶准则,面临面、手把手地指点功课。上一年10月份在伯阳镇中间小学启动施行了“署理家长”、“喜欢心妈妈”、“学友玩伴”与活动党员家庭留守儿童“3+1”结对帮扶试点任务,制造了《关喜欢“留守儿童”“3+1”牵手结对帮扶联络卡》,树立了帮扶准则,当前已与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29对。
四是“提拔工程”强本质。施行“党员干部本质提拔”工程,充沛应用区、乡镇党校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阵地效果,本年共组织各类培训42期,培训在职党员干部3633人次,培训乡村党员干部2360人次,个中:培训党员致富妙手1080人次,入党积极分子475人次。从2004年开端,在全市领先施行“村干部学历教育”工程,当前已有124名村干部获得大专学历,占全区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总数的1/5左右,2008年又有105名村干部报考大专学历教育。
春季劳动安全培训 第3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233个字,预计看完需要6分钟,共有286位用户关注,53人点赞!
一季度的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工作有了新的进展。实施培养新技师计划,在去年全国完成12万新技师培养的基础上,各地又部署安排了今年的计划。技能鉴定质量工作也做了新的安排,有了新的动作。
二、再接再厉,进一步做好二季度培训工作
刚刚结束的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两会,对高技能人才和职业培训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全国高技能人才会议的筹备召开又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契机,我们要以此推动职业培训取得新的突破,实现大的发展。在培训工作方面,以召开全国高技能人才工作会议为契机,举全国培训系统之力,乘势而上,做到创新思路、完善政策、建立机制,全面推进职业培训的各项工作。
1、要在新技师培养上抓出实效。今年是实施'三年五十万新技师培养计划'的第二年。全年要完成15万新技师的培养目标,任务更重,难度更大,要求更高。各地要认真分解、层层落实计划指标,加大培养力度,完善鉴定手段,特别是在企业内鉴定方面要有大的突破。同时,要围绕着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抓紧建立技能人才'培养快、评价准、使用好、待遇高'的新机制。要通过抓好新技师培养和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带动整个职业培训工作。一是充分发挥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体作用,加快高级技校和技师学院的建设,推动建立校企联合新机制;二是在有条件的城市,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发新的资源,抓紧建立一批面向社会、强化技能培训的公共实训和鉴定基地;三是带动创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将创业培训的试点城市从14个城市扩大到100个城市,进一步落实再就业培训补贴政策,扩大创业培训的实施范围;四是带动农村转移就业培训工作,继续与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阳光工程',加强与扶贫部门合作,开展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促进就业项目。五是加强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工作,实行质量督导、违规查处和通报制度,探索建立技师考核复评制度。
2、做好高技能人才规划工作。部里已经对高技能人才规划工作进行了部署,各地要按照要求认真做好工作。首先要摸清高技能人才供求底数,做好相关抽样调查和信息统计工作,摸清本地区各行业和重点企业高技能人才的数量和构成,以及经济发展需要和企业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的高技能人才工作规划,并努力将其列入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3、做好全国高技能人才工作会议的准备工作。希望各地围绕着召开全国高技能人才工作会议,着手研究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推动本地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最近,中组部、劳动保障部等11个部门组成六个调研组联合开展了高技能人才调研活动。我们已经将调研提纲发给各省,请大家结合调研提纲,认真总结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好的经验,分析存在问题,特别是对制定高技能人才建设的政策措施提出好的意见。二季度,各地还要加大技能人才的宣传,运用多种形式和各类媒体,大力宣传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宣传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和成才之路,为召开全国高技能人才工作会议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部里准备从各地、各行业筛选10位杰出技能人才,将他们的事迹制成宣传画,集中宣传,广为张贴,让技能劳动者特别是青年学有榜样。也希望各地选择本地突出的典型,共同做好宣传工作。
4、实施东部地区职业培训项目,探索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新路子。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快,处于产业升级,技术更新前沿,对技能需求更明显、更迫切,在机制和实力上具备搞现代化和高水平培训的条件,并且已经开始了从数量就业向素质就业转变的进程。按分类指导原则,实施东部地区职业培训项目,使东部培训要做到'四个率先':一是率先建立区域并进、相互沟通、共同推动高水平培训的工作机制;二是在东部有条件的城市率先创立一批面向社会的、高效能的公共实训基地和鉴定平台;三是率先健全一种与企业生产紧密结合的高质量的技能人才评价和鉴定新体系;四是率先构建包括开发新职业、运用新技术、采用新方法、创造新环境的职业能力建设新模式。这些工作,一方面通过东部先行一步,闯出路子,为全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职业培训的大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另一方面也可运用东部地区优势,为全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提供技术支持和资源服务。
5、开展'技能岗位对接'专项服务活动。开展这项服务活动,既是满足了企业吸纳高素质技能劳动者的迫切需求,又为技能劳动者的就业铺平了道路,有利于加强培训与就业的结合,用更高的就业率来引导更多的人参加技能培训,体现技能培训的价值。为什么选择在二季度开展这个活动?从劳动力市场供求规律上讲,这个时期是各类院校毕业生求职的高峰期,又是企业的开工旺期,供求双方都急需我们的服务;从工作的摆布上考虑,由于为农民工服务的'春风行动'从集中阶段开始转为日常的服务,我们就业服务战线的同志们可以腾出手来,打一个新的战役;同时,这也是对即将召开的全国高技能人才工作会议的一种呼应,在会议前后营造一个技能就业的良好氛围。这次服务的重点对象是企业和技能劳动者。为企业的服务是我们过去工作中的弱项,要通过此次活动,探索办法,转为强项;在6月初,我们还要同全国工商联、全国总工会共同开展'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亦作为对接活动一个内容。对进行了失业登记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免费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要作为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抓细、抓实、抓好。希望各地高度重视,认真部署,要像组织'再就业援助活动'和'春风行动'一样,把'技能岗位对接'专项服务活动开展得既扎扎实实,又有声有色,推动就业服务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使就业服务'新三化'体现出新的成效,将人本服务提高到新水平。
三、二季度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有关工作安排
春季劳动安全培训 第4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087个字,预计看完需要6分钟,共有224位用户关注,37人点赞!
关键词:季节 生理心理特点 训练特点
健身健美操也称大众健美操,是集健身、娱乐、防病为一体的群众性、普及性健身运动。不同的年龄结构都可以参加学习和锻炼,健身健美操的主要目的在于健身。如长期进行健身健美操锻炼,能够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改善体形、体态,矫正畸形,调节心理活动,陶冶美好情操,提高神经系统机能,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当然,在进行各种健身健美操运动时,根据季节变化的规律,掌握好人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自身体质状况,合理地选择和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方法与运动量,才能收到最佳的锻炼效果。本文着重研究和分析了其中最易被人们忽视的一个因素――季节,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各季节人体生理、心理特点
1.春季人体生理、心理特点。春季,气候暖和,是四季中人体感觉最好的季节,卸去冬装后,一切都是那么轻松、自然。在这个季节里,人体新陈代谢逐渐加快,体内血液中酸度较大,静脉中高浓度的胆固醇和糖的流动较快,能量的勃发使人精神振奋,心情愉快舒畅。此时信心十足,对美的追求欲快速增加,学习和掌握动作较快,是进入锻炼的最佳时期。
2.夏季人体生理、心理特点。夏季晴空万里,阳光充足。炎热的天气,火热的太阳使人体内血液循环加快,汗液分泌量大,人们由于失去过多的水分和矿物质常感到口干舌燥;气温的升高又使人焦躁不安,入睡困难,容易疲倦;人体因受高温气候的威胁,心情焦躁,坐卧不安,中枢神经系统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使人精神不振,疲倦无力。此季节一定要掌握好人体的变化规律及时调理锻炼方法和时间,才能有满意的收获。
3.秋季人体生理、心理特点。进入秋季,气候渐凉,冷热温差较大。心理的适应性伴随着生理机能的频繁调节,使人情绪不稳定。一些在春夏季就参加锻炼的人,因为满意的“收获”而感到信心十足。人体皮肤及皮下组织、血管因受冷而收缩,血压偏高,血管容易脆裂,此时容易诱发高血压、心脏病、心肌梗塞、中风等疾病。了解秋季人体生理、心理变化,合理安排好练习,以减少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
4.冬季人体生理、心理特点。寒冬来临,人体肌肤因寒冷的刺激而收缩,体表血液流量减少,微循环减弱,抗寒能力差,新陈代谢变慢,体质下降、抵抗力降低,容易受凉。在冬季,人的情绪也因气候变化的影响变得低沉,不好动。
二、各季节健美操教学训练特点
1.春季健美操教学训练特点。时间短,任务重。在春季人们参加健美操锻炼,最迫切的愿望莫过于尽快地使形体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因此,春季健美操教学应抓住这一特点,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安排实用性、美感性、针对性、有效性强的内容,切勿安排动作变化太多、太快、只顾好看、实效性较差的练习内容。
外出活动多,身体恢复差。人们外出春游、赏花、看景、接受阳光的照射,体会大自然的芬芳,已成为绝大多数人的又一活动内容,这种安排给健美操教学训练带来一定的困难。健美操训练,常使人腰酸背痛,疲惫不堪,第二天需要恢复,若此时安排外出会再次疲劳,这将使健美操锻炼受到较大的影响。因此,春季健美操教学训练应针对这一特点,在每一次课后增加放松活动,调整练习的比例,避免疲劳的积累。
2.夏季健美操教学训练特点。热身部分时间短。夏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衣着单薄,稍微运动全身就会发热流汗,身体各关节韧带很容易活动开,针对这一特点,夏季健美操教学应以集中注意力和准备活动相结合,使人体在短时间内进入训练状态。
有氧练习作为减脂的主要手段。夏季运动全身出汗多,如果仍然采用春季垫上减脂动作练习形式,会由于无服饰的遮盖,皮肤沾满灰尘,引起皮肤过敏,影响体形的外观美。针对这一特点,夏季健美操教学训练应针对腰腹、臀等脂肪堆积较多的响应肌群运动融合在全身性的有氧练习中,并通过练习者自娱自乐的锻炼,达到减脂目的。
以音乐感受和动作练习配合作为进一步培养良好体姿体态的主要手段。夏季人们对自身体姿体态的要求是最为迫切的,人们对学习和形成良好体姿体态有着非常高的积极性,因此应抓住这一特点,通过音乐旋律的启发,使动作的变化融音乐为一体,使练习者从艰苦的训练中感受形体美、曲线美、音乐美的存在,树立追求美、展示美的自信心,达到进一步培养人的审美意识和体姿体态,并结合全面有氧训练达到健康美、形体美的目的。
3.秋季健美操教学训练特点。全面锻炼,增大运动量。根据秋季健美操教学训练任务要求,以美为前提进行全面的大运动量训练,以实际运用为中心,即生活中体姿体态和社交、礼仪相结合,健身练习与防病治病相结合。在运动量安排上适当延长各部分练习时间,增加每一组动作练习数量,提高训练密度和强度,并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运动量,增加课后的放松活动,强调自身恢复的重要性。
根据训练任务的要求,在内容的安排上新、老兼顾。在训练手段上应注重学习和复习相结合,这样照顾了老学员的兴趣,也满足了新学员的学习,使之做到照顾大多数练习者的同时,兼顾两头。
充分发挥老学员带练的骨干作用,教师应将重点放在场中纠正错误。经过春夏的系统训练,很多练习者的训练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学习积极性日趋高涨,此时应给他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请她们到前排或台上,带练或给新学员做示范等,以充分发挥她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同时也给新学员树立了榜样,促进了他们的上进心。
音乐感受与形体训练作为进一步培养良好体姿体态的手段的同时,也作为大运动量训练后的调节手段,帮助身体尽快恢复。
春季劳动安全培训 第5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4074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1分钟,共有290位用户关注,33人点赞!
一、脱贫攻坚基本概况
鲖城镇位于临泉县西部,距离县城26公里,国土面积97.69平方公里,人口12.9万(2014年农业人口12.03万人),辖22个中心村(社区),157个自然村。全镇共有4个贫困村18个非贫困村(4个贫困村分别是李王楼、耿庄、大夏、杨营)。2019年度我镇地区生产总值11.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165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1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44元。
截止到2020年5月,全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862户12457人。2014-2019年累计减贫4683户11992人(包含5户15人的返贫户)。其中2014-2016年脱贫1906户5713人,2017年脱贫815户1924人,出列李王楼、耿庄村,2018年脱贫1170户2507人,出列大夏、杨营村,2019年脱贫792户1848人(包含3户11人返贫户)。
2014年建档立卡时共有贫困人口4621户10846人,贫困发生率9.02%,现有未脱贫贫困户184户480人(包含未脱贫返贫户2户4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40%。剩余未脱贫户中,因病致贫77户,占比41.84%;因残致贫78户,占比42.39%;缺劳力致贫15户,占比8.15%;因学致贫6户,占比3.26%;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致贫6户,占比3.26%;因灾致贫2户,占比1.08%。
二、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
(一)产业扶贫
落实的产业扶贫的政策
1.自种自养。2018年以来共落实自种自养补贴4161户(其中2018申报特色种植业补贴项目4批次1124户;2019年申报自种自养补贴项目2批次3037户)。
2.能繁母羊(猪、牛)。2015-2019年申报能繁母羊3228户12946只(其中2015年申报能繁母羊420户1422只;2016年申报能繁母羊637户2002只;2017年申报能繁母羊1749户7724只;2018年申报能繁母羊422户1798只;2019年度申报能繁母羊项目62户218只)。
3.光伏扶贫。全镇到户光伏扶贫收益户共1186户(其中户用光伏电站收益户103户;虚拟光伏受益户1083户)。村级光伏电站1座。
4.产业扶贫带动。2016-2018年全镇累计正在实施“一村一品”项目28个,25家企业,涉及19个村(社区),总计资金1322万元,带动2629户贫困户实现增收。
根据鲖城镇贫困人口结构和乡镇的优势,重点扶持能繁母羊和自种自养政策。鲖城人口众多,但是年轻劳力外出务工较多,留守老人和儿童居多,加上农本思想的影响,贫困户多选择小户种植经济作物和蔬菜;再加上鲖城本地回民较多,牛羊肉需求量大,小户散养母羊较多,能繁母羊和自种自养作为重点扶持项目,易推广。根据产业的种类和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产业扶贫采用贫困户自主申请,乡镇完善程序和进行监督审核,由县级直接拨款到户,乡镇配合县级审核与审计。涉及到企业的,由镇村负责联系接洽,为贫困户提供便利。 由于技术和观念的限制,产业扶贫带动项目,产业品种较少,规模不大,为贫困户增收有限。产业扶贫帮助贫困户稳定增加收入,可持续性较强。自种自养和能繁母羊政策只要符合补贴条件及家庭劳力条件允许,每年都可以稳定增收。产业带动可确保3-5年稳定增收,光伏收益可稳定增收25年左右。
(二)就业扶贫
1.我镇实施的主要就业扶贫政策有开发各类扶贫公益岗位、落实技能培训、鼓励经营实体吸纳贫困户就业等就业政策。
2.扶贫对象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开展情况及其效果。贫困户在16-60周岁有劳动能力和就业创业愿望的贫困户家庭劳动力每人每年可免费参加一次技能脱贫培训。2017-2019年我镇共开展贫困户技能培训396人(其中2017年开展贫困户技能培训110人;2018年开展贫困户技能培训234人;2019年我镇我镇共开展贫困户技能培训52人),大大提高了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的能力。
3.扶贫对象外出就业支持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对外出就业的贫困户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岗位,帮助介绍就业,提供交通便利和补贴以及在年末接返乡人员回家等活动。通过鼓励贫困户外出就业,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
主要面临的问题是以劳动输出为主,有劳力的外出,造成留守老人和小孩增多。
4.扶贫对象本地就业支持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一是鼓励经营实体吸纳贫困户就业。2017年以来帮助各类经营实体吸纳贫困户就业310人(其中2017年129人,2018年56人,2019年125人)。二是开发扶贫公益岗位。2017年以来共开发各类就业扶贫岗位2023个(其中①2017年度我镇开发公益辅助性岗位96个、护林员岗位35个、文物看管员岗位11个;②2018年度我镇开发扶贫公益岗位642个、扶贫互助岗214个、扶贫公益性岗位22个、扶贫公益性辅助岗位98个、文物看管员岗位12个、护林员岗位35个;③2019年度我镇开发扶贫公益岗位820个、扶贫公益性岗位19个、文物看管员岗位11个、生态护林员岗位8个)。
存在的问题是本地符合条件的经营实体企业不多,吸纳贫困户就业的数量有限,就业扶贫以开发扶贫公益岗位为主。
(三)健康扶贫
2016年以来实施的健康扶贫政策。一是做到2016年以来的贫困户代缴新农合和“351”和“180”贫困户医疗报补政策全覆盖(2017年为3439户7655人贫困对象代缴新农合;2018年为3626户8312人贫困对象代缴新农合;2019年为3606户8404人贫困对象代缴新农合)。二是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签尽签。对有需求的2016年以来的贫困对象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019年度家庭医生签约6401人。三是贫困户住院看病免交押金以及“一站式”结账服务,方便了贫困户就医。
健康扶贫主要方式及其开展情况。一是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签尽签,村卫生室医生定期检查身体。二是因病致贫的贫困户,优先选择卫生系统的工作人员进行帮扶,提供医疗咨询和卫生宣传。三是对符合慢性病办理条件的,免费为其代办慢性病证,减少医疗开支。四是对2016年以来的贫困户由国家代缴新农合。五是宣传“351”报补政策、“180”补充医保政策和贫困户看病免交押金及出院一站式结账服务。六是宣传非贫困人口“1678”“2789”再补偿政策,减少贫困人口和非贫困人口报补差距。通过健康扶贫,贫困户的医疗得到了保证,医疗开支大大减少,身体健康的到了改善,人居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
通过产业就业政策,使贫困户增加了收入,结合健康、教育等扶贫政策,使得贫困户生活条件有了改善,同时减少了支出。
(四)教育扶贫
1.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助。从2016年秋季以来,全镇共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助5644人次(其中2016年秋季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助559人;2017年春季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助617人;2017年秋季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助597人;2018年春季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助810人;2018年秋季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助845人;2019年春季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助901人;2019年秋季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助1315人)。
2.雨露计划。2016年秋季以来,全镇共落实大中专生雨露计划资助1871人次(其中2016年秋季落实雨露计划122人;2017年春季落实雨露计划225人;2017年秋季落实雨露计划282人;2018年春季落实雨露计划288人;2018年秋季落实雨露计划304人;2019年春季落实雨露计划297人;2019年秋季落实雨露计划353人)。
通过教育扶贫政策,减少了贫困学生的教育大额支出,解决了因学致贫贫困户的致贫原因,确保群众没有因贫失学、辍学,通过扶智与扶志结合,斩断贫困对象的“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播。
(五)生态扶贫
2019年共开发生态护林员岗位8个,每户增加6000元。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全镇共提供8个生态护林员,每人每年增加6000元。
通过开发生态护林员的岗位,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既帮助了有能力,有意愿的贫困户实现就近岗位安置,增加了贫困户的家庭收入,又起到了保护森林资源的目的。
(六)住房安全保障
我镇2014-2019年度落实危房改造1400户(其中2014年改造80户;2015年改造106户;2016年改造143户;2017年改造600户;2018年改造348户;2019年落实危房改造123户)。
通过危房改造和危房修缮,目前鲖城镇已经不存在c类、d类危房,结合乡镇和村帮助农户修缮房屋,住房均不存在安全隐患,也不存在因危改负债的问题。目前主要的问题是由于受住户砖瓦结构的影响,部分农户的房屋有轻微的漏雨和开裂,需要定期维护。
(七)社会保障兜底脱贫
对符合低保标准的,应保尽保,严格按照低保户申报程序,通过评议、公示、审批等流程帮助生活困难的家庭申报底保。目前,我镇共有低保贫困户2116户4007人,特困供养户112户179人。提标后,a类低保每人每月462元、b类每人每月354元、c类每人每月200元。
低保除了和五保不能同时享受之外,其他产业就业政策均可享受。一般情况下,低保均为三无人员,对特别困难的贫困户,条件可以适当放宽,有劳动能力的低保户,家庭确实困难的,可以为其提供公益岗和自种自养政策。对丧失劳动能力扶贫对象,有子女的,劝说其子女赡养。另外,社会救助及企业捐款政策会相应倾斜。
(八)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
1.贫困村道略、安全饮水、动力电、互联网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每个自然村均通硬化道路,实现“村村通”,巷道基本修缮完成,水、电、路、灯、桥、涵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有明显改观。其中耿庄、杨营、李王楼、大夏均达到美丽乡村的标准。
2.贫困村义务教育、医疗服务、文化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改善情况。每村均建设有农民文化小广场,文化室和农家书屋正常使用,村级卫生室正常运营,本村有小学或者幼儿园,村庄环境卫生干净整洁。
3.4个贫困村按照“一低两有两改善”的出列标准,即贫困发生率低于2%,有特色产业,有村集体经济收入且稳定达到5万元以上,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明显改善,均已达到出列标准。
三、后续帮扶和巩固提高脱贫成效开展情况
一是贫困户均安排帮扶人进行帮扶,有镇村和帮扶人所在单位共同管理。二是对脱贫户实施脱贫监测,对有返贫风险的加大帮扶力度,如果确实因为特殊原因符合返贫条件,做返贫处理。出列村定期监测,对照出列村各项指标逐一排查。三是制定贫困户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落实到户政策。四是重点关注边缘户和特殊困难群体,对2019年度人均收入低于5000元的贫困户(包含已脱贫和未脱贫户)和边缘户住户制定“一户一案”,落实相关政策,切实巩固脱贫成效,确保完成年度脱贫任务,同时防范产生新的贫困。五是梳理各村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制定“一村一策”,及时弥补不足,巩固村出列成效。六是按照脱贫不脱监管,摘帽不摘责任,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的要求持续做好脱贫后的巩固提升工作,确保脱得掉,稳得住。
主要困难和风险:实时关注已脱贫户因家庭出现重大变故而具有返贫风险的,需及时跟进落实帮扶措施。
四、经验教训
扶贫工作应以“解决贫困户的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增加贫困户收入”为重点,下一步工作要持续关注贫困户的“两不愁三保障”存在的问题,落实贫困户增收政策,为剩余未脱贫户2020年度全部脱贫打下坚实基础。
春季劳动安全培训 第6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717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0分钟,共有196位用户关注,30人点赞!
1.1 本区域茶产业发展的特点
1.1.1 政府关注,扶持力度加大。2012年江西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茶产业发展的意见》(赣府厅发[2012]51号)文件,明确了对茶产业的支持政策。为贯彻落实这一文件精神,2012年省财政筹集安排资金专项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茶产业项目建设,按照“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方式实施,项目建成并经验收合格后按照完成情况给予补贴。标准化生态茶园建设补助标准为500元/667m2,其中:省级专项资金补助400元/667m2、县级财政补助100元/667m2。各主要产茶县也相继出台了有关政策,各地用于支持茶产业发展的资金都有提高,发展新茶园667m2补助资金在600元以上。婺源、遂川、上犹等县2012年对茶产业的扶持资金都超过1000万元。
1.1.2 面积、产量稳步增长,产值提高。2012年江西省茶园面积约6.67万hm2,较2011年增长8.5%,其中开采面积5.13万hm2,较2011年增长7.9%,无性系茶园3.4万hm2,较2011年增长19.9%。干茶总产量4.26万t,较2011年增长12.7%,其中绿茶产量3.49万t,较2011年增长12.2%,红茶产量0.63万t,较2011年增长14.5%;茶叶农业(一产)产值约26亿元,较2011年增长14%。婺源、浮梁、修水、遂川、上犹5个茶叶主产县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五县茶园总面积约3.93万hm2,较2011年增加8.9%;产量2.27万t,较2011年增加16%左右;产值13.2亿元,较上年增长39%;平均单产37.9kg/667m2左右,较2011年增长6.8%;开采茶园平均产值3144元/667m2,较2011年增长25.7%。靖安和资溪2个特色白化茶产茶县统计,开采茶园平均产值10000元/667m2。
1.1.3 品牌宣传力度加大,扩大了品牌影响力。省级品牌“江西绿茶”建设初建成效。“狗牯脑”、“宁红工夫茶”、“双井绿”、“浮梁茶”、“上犹绿茶”、“婺源绿茶”、“资溪白茶”、“靖安白茶”等区域品牌宣传力度加大。2012年,遂川县被授予“中国名茶之乡”,“狗牯脑”获“江西省著名商标”称号,“浮梁茶”、“宁红工夫茶”、“双井绿”等品牌进入全国百强茶叶公用品牌行列。
1.1.4 良种和特色品种仍受欢迎,区域良种选育工作开始起步。2012年各地发展新茶园在品种选择上仍是良种优先,适当发展区域特色良种,安吉白茶在少数县仍是发展重点,黄金茶等品种也开始在我省小面积引种。另外针对我省传统产茶区群体品种产品品质特点突出,而自主选育良种少的问题,上犹和遂川县都开展了品种选育工作,各有一个品种参加全国第五轮区试。
1.1.5 茶产业投入增加,投资方式呈多元化趋势。2012年各地对茶产业的投入都有增加,除加大开发新茶园外,对加工机械给予了重点投资。修水县引进北京更香茶叶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兼并重组宁红集团,兴建现代化红茶加工厂和“江南国际茶城”,南洋、方成茶叶等企业也落户修水县。为扩大外贸出口,鄣公山茶叶实业有限公司投资9000万元,建设万吨婺绿标准化加工生产线。为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聚芳永茶业有限公司投资2.7亿元,建设茶叶精深加工生产线。
1.1.6 产品向多元化发展,资源利用率提高。绿茶生产仍占主导地位,但受“金骏眉”等红茶产品营销市场的带动,传统红茶宁红、浮红呈恢复性增长,产品向高品位发展,遂川、婺源县等传统绿茶产区也开始试制高档红茶,市场反映良好。资溪县等特色茶产区利用春季后期及夏秋季原料开始研制工夫红茶。全省红茶产量呈增长态势,价格居高不下。受乌龙茶在江西销售量和价格的影响,也带动了江西乌龙茶产业的发展,目前乐安、南城、瑞金、新余、宜春、兴国、黎川、崇仁、金溪等县都有引种乌龙茶品种,并开始试制乌龙茶。受湖南黑茶产业的带动,修水县正在酝酿发展黑茶。
1.1.7 市场向外拓展,产品知名度提高。产区内销售一直是江西名优茶主要销售形式,但随着产量的增加,产区市场拓展难度增大,政府开始引导企业和茶农向外拓展市场。遂川县由政府支持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辽宁、陕西等大中城市建立销售窗口。浮梁县在江苏常熟设立了“浮梁茶”代储代售联络处,实现了产地市场与销区市场的有效联姻对接。
1.1.8 茶叶质量安全水平保持良好。从2012年江西省茶叶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得到的数据表明,该实验室2012年抽取本省婺源、浮梁、德兴、遂川、修水等县的企业和市场产品29个,有20个样品19项农药残留均未检出,其余样品虽然有少数农药被检出,但指标均未超出国家农药残留限量标准。
2 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企业规模不大,发展不平衡
纵观江西茶产业发展现状,凸显的问题仍是产业规模过小,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差,市场拓展能力和品牌升级打造能力仍然不强,缺少规模型的深加工企业。不同区域、不同经营模式,发展极不平衡,茶园单产高的超过千斤,低的仅有十几斤,667m2产值高的超万元,低的只有几百元等等,品牌龙头企业平均单位面积产值较一般规模企业高50%以上,较茶农高1倍以上,发展不平衡。
2.2 劳力紧缺,生产成本上涨过快
江西茶产业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名优茶产业的发展,而劳力资源直接关系名优茶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对于仅生产春季名优茶的江西,劳力对产业的影响更大,春季采摘劳动力供应不足,采摘工资大幅增长,生产成本上涨过快,已严重制约了江西名优茶的发展。
2.3 高效绿色植保产品欠缺,产品质量安全压力大
江西有机和绿色茶叶认证面积大,受有机产品价格优势的影响,企业和茶农都希望能生产达到有机和绿色食品要求的茶产品,但除少数茶园病虫害可通过自然调控得到有效控制以外,大部分茶园依然存在病虫害危害,农药防治仍然是茶园管理必不可少的措施,企业和茶农都希望能使用既有效又没有残留的植保产品,但购买困难,而且还存在农药产品本身的质量安全风险。
2.4 产业链不完整,制约了茶产业的发展
十一・五以来,政府对茶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大,产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茶园面积在稳步增长,“产、供”环节已有较好的基础,但市场营销环节薄弱,市场拓展进展缓慢,产能未能得到较好发挥。
2.5 技术力量弱,服务体系建立难
茶叶专业技术人员匮乏,产、学、研、社(行业组织)资源与能力有限且未能形成合力,科技支撑能力、行业指导协调能力、从业人员素质严重滞后于产业发展。省、市、县、乡四级茶叶技术推广机构不健全,信息服务设备和技术人员欠缺。
2.6 政策支持资金分散,缺乏大型企业
政策给力还不够,茶企普遍小而弱,尤其缺乏“规模总量大,经济实力雄厚,辐射带动能力强”的行业龙头企业和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
2.7 茶产业链条中的利润分配不均
茶农是茶叶的主要生产者,所得利润太少,影响积极性。茶农合作社(协会)、农产品协会运作模式基本上由挂靠企业说了算,茶农自主能力太弱。
3 2013年茶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3.1 政策优惠,支持加大,面积增加
继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以后,各地都在酝酿出台相关政策,估计有条件的市县都会出台优惠政策,支持茶产业发展,面积增加,由传统产区扶持向加工和开拓市场倾斜。
3.2 红茶市场活跃,名优绿茶仍是重点
2012年红茶市场活跃,销售形势看好,价格居高不下,估计2013年江西红茶市场仍保持良好态势,红茶产量继续增加,但春季前期仍以生产名优绿茶为主,名优绿茶生产仍是春季生产的重点。
3.3 劳力紧缺,成本上涨,春季名优茶产量增长缓慢
从业人员老龄化,劳力资源减少,茶园采摘面积增加,面积集中区域的春季鲜叶采摘工紧缺会进一步加剧,春季名优茶产量增长小于面积增长,采摘成本仍会上升。
3.4 茶园管理机械需求迫切
机械化可节约劳力已被广大企业和茶农所认识,为了解决劳力问题,茶园管理机械的需求将更为迫切。
4 2013年茶产业发展建议
4.1 强化部门配合,明确重点,加大支持力度
各级政府发改、财政、农业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充分调研,明确支持方向,重点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创新金融方式,给予信贷扶持;国土、商务、工商、质监、税务为茶产业建立绿色通道,增强茶产业后劲。
4.2 规范农药生产和销售,确保质量安全
农资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农药生产企业的监管,规范农药标识。茶叶主产区应制定茶园农药使用技术规程,禁止禁用农药销售和使用。加大纯生物和植物源新农药的研制和推广,确保茶叶质量安全。
4.3 完善培训体系,服务企业和茶农
省级“产、学、研、社”资源整合,加强与茶叶科研院所合作,引进“才智”,增强专家队伍。鼓励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新技术研究,为企业和茶农提供培训和技术指导,服务企业和茶农。集中资金让对口的部门和专业技术机构承担培训任务,以培训基层和企业技术人员、茶叶专业户和茶农为重点,实施对口培训,提高培训效率。
4.4 依托科技,挖掘茶文化,促进茶叶产业链延伸
充分利用江西“山川秀美、生态优越,茶产业源远流长,茶文化底蕴厚重”的独特优势,开发茶文化资源,拓展茶产业外延,着力打造“茶文化”、“茶旅游”等新型复合型产业。依托省(市)茶叶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加强茶叶新技术、新产品研发。鼓励企业积极开展夏秋茶和中低档茶的综合利用产品研发,拓展茶叶发展领域,扩大茶叶深加工的产品应用范围。
4.5 重视市场营销体系建设,拓展市场
鼓励民间资金投资建立茶叶交易市场,南昌以龙鼎和鹿鼎两个茶叶市场为基础,政府为其搭建宣传平台,做大做强茶叶交易市场,扩大交易量,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扩大茶叶消费。支持在茶叶主产县(市)建设茶叶交易市场,为企业和茶农进入市场提供方便,鼓励茶叶企业跨区域开设连锁经营。支持茶叶中介组织发展,进一步发挥茶叶中介组织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支持专业销售企业(公司)或其它投资主体在茶叶主产区的乡(镇)、村投资新建茶青交易市场和茶叶加工厂,引导茶叶生产的社会化分工。
4.6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春季劳动安全培训 第7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757个字,预计看完需要2分钟,共有176位用户关注,27人点赞!
春节过后的近两个月时间是我县大量劳务工外出务工的高峰期,也是全面做好全年劳务工作的关键时期,为了扎实做好当前的劳务输转工作,给广大农民工创造宽松和谐的务工环境,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规范乡镇劳务工作站管理,提升工作水平。为了进一步规范、夯实县乡劳务服务工作基础,全面提升乡镇劳务工作水平,2012年8月30日县上以宕政办发【2012】120号文件转发了市人社局《关于进一步规范乡镇劳务工作站劳务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了乡镇劳务工作站工作职责和村级劳务信息员制度,提出了一系列工作要求,制订了十类劳务工作基本情况表卡册,要求各乡镇认真采集录入,及时进行运转,但是县上在督促检查时发现,除个别乡镇外,大多数乡镇领导不重视,认识不明确,对此项工作抓的不够好,部分乡镇甚至没有开展,严重影响了这项工作的正常进行。为了更进一步推进乡镇劳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进程,全力做好劳务服务工作,各乡镇主要领导对此要引起高度重视,亲自安排部署,选定精干力量在5月底前全面完成十类表册卡的信息采集、数据录入工作,并将结果及时报送县劳务部门。
二、抓住有利时机,大力开展组织输出。县劳务部门和各乡镇要紧紧抓住农民工出门务工的黄金时期,广泛联系用工企业,落实就业岗位,印发用工信息,邀请用工企业来我县开展现场招聘活动。同时,要加强县内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的管理服务,鼓励他们组织广大农民工外出务工。今年,县劳务办通过考察,选定了部分信誉好、劳动报酬高、适合我县群众务工特点的优秀企业作为我县新的劳务输转基地,各乡镇和有关单位要把县劳务办近期的用工信息进行重点宣传,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开展组织动员工作。县上将把这次阶段性有组织输出工作纳入各乡镇劳务工作责任书年度考核内容进行考核。各乡镇务必在3月15日前将落实人员情况报县劳务办,以便组织输送。
春季劳动安全培训 第8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972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119位用户关注,57人点赞!
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安全宣传与培训教育:
新工人的培训教育工作:我们将会从安全、环保、职业健康以及全厂生产工艺、主要生产设备方面对新员工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训,并且培训完毕会进行考试,成绩合格者,会给发放个人防护用品,然后再进入了生产岗位;
日常安全培训教育工作:4月份,我们将会组织工段长以上人员进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培训;同时,我们将会在每周二利用安全活动日对员工进行事故案例的培训,从而吸取教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3、外来施工培训:为了确保外来施工人员的安全以及我厂的安全生产,我们对每一起外来施工的人员进行厂部、车间两级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并且再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施工,所属车间对施工内容必须进行相对应的危险源进行登记评价,并且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而且特种工种持证上岗。
二、八大票证和检修现场的管理:
我们将会对各类检修票证的办理严格把关,杜绝无票作业现象和票证不全作业现象,同时我们将会在检修时安全专人进行现场监护,杜绝三违现象,确保检维修全过程的安全进行。
三、隐患排查和治理:
4月份,我们在加大日常巡查力度的同时,要密切注意员工的工作状态,严禁出现疲劳作业现象发生。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对现场违章及时处理,绝不能给事故留下任何机会。
四、防洪防汛管理:
汛期即将到来,为了确保安全稳定生产,我们要开展防洪防汛准备工作。各车间及时做防洪防汛用具的计划,我科室根据计划,给各车间配备足够的防洪防汛用具。
五、消防管理:
1、4月份,我们将会对义务消防队员进行消防事故案例的培训。
2、我们将会对各车间现场的灭火器进行日常性检查,确保消防设施齐全完好。
六、春季安全管理:
继续加强春季安全管理,做好春季防风工作,针对性的对各车间的高空设施及通廊加强巡检力度;同时,天气渐渐变暖,各设备的保温解冻工作要加大管理力度。今年气候反复无常,气温变化幅度较大,各车间要做好一切应急准备工作,严防恶劣天气变化带来的影响。
七、风险分级管控:
4月份,在全厂范围内重新开展了设备设施、作业活动过程中的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工作。各部门一把手根据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划分具体的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全面负责组织本辖区内的危险辨识、风险评价的具体工作。要求全员参与辨识,依据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根据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评价法(简称lec)进行风险评价。
春季劳动安全培训 第9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423个字,预计看完需要7分钟,共有244位用户关注,46人点赞!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年初的工作安排部署,县劳务经济领导小组始终坚持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一项重要举措,大力推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健全服务体系,完善工作机制,全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职业培训等主要目标进展顺利,劳务经济逐步发展壮大。我现将今年以来的劳务输出工作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向领导汇报如下:
一、1—10月份劳务输出工作基本情况
1—10月份,全县劳务输出11万人次,占全县农村劳动力25.3万人的43%,完成市定全年目标任务10万人次的110%,其中有组织输出1.6万人次;培训农村劳动力2.1万人次,占全县农村劳动力25.3万人的8.3%,培训后输出1.9万人,成功输出率达90%以上,全县外出务工人员创劳务收入6亿元左右,劳务输出已成为农村脱贫致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主要做法
(一)、广泛宣传动员。年初,由劳动部门组织人员入乡入村,大力宣传外出务工的好处及重要意义,并在春节前后、麦收、秋收务工人员返乡的黄金时机,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大河范县网等媒体,大力宣传务工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激发农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同时宣传讲解劳务输出有关知识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树立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自觉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二)、做好信息服务。为加强信息传递,及时劳务用工信息,劳动局在劳动力市场服务大厅每日用工信息,且在对外公开栏内每周更换一次用工信息,及时为求职者提供便捷服务。春节前夕,利用务工人员集中返乡的有利时机,经广泛搜集用工信息后,在劳动保障新春联欢会上劳务用工信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截止目前,今年已用工信息余条,提供就业岗位10万余个,达成用工意向4万余个。
(三)、开展技能培训。在总结以往培训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今年为确保培训工作取得实效,组织有关部门有关人员到乡村流动开展劳动力技能现场培训班,现场授课,突出培训的时间性、实效性。特别是春节前后,利用年后农民工在家的机会,在十二个乡镇培训农村劳动力6000余人。同时根据各乡各村农民工需要,开展各种技能培训,分别开展了定向培训、委托培训和定单培训,大大促进了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技能型、智力型的转变。
(四)、抓好有序输出。今年,狠抓输出规范化建设,建立完善职业介绍交流制度,及时做好用工登记、建档建卡等工作。积极联系我县在外知名人士,派出专门人员到全国各地考察搜集用工信息。春节后正月初五就组织各职业介绍所下乡入村宣传,帮助外地用工企业联系用工事宜,在巩固往年劳务合作关系的同时,开辟了像北京可欣服装等一大批新的用工途径。目前,我县已同北京、郑州、新疆等地建立了稳定的劳务合作关系,仅今年组织劳务工赴新疆摘棉输出劳动力就达1540人。
(五)、圆满完成对疆劳务合作。根据市下达我县的对疆劳务输出任务,针对目前内地就业及时,大部分农民不再愿去新疆迁民的新情况,大力宣传引导,出动宣传车两部,组织20余人入村到户,同乡村干部一起耐心做好有意去新疆农户的思想工作。今年已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芳草湖农场、土墩子农场和新湖农场输送农户200户,共计600余人,圆满完成了“中央专项任务”。
(六)、实行劳务品牌带动。今年充分发挥废旧金属挑选加工品牌效应,从组织引导入手,成立了废旧金属挑选加工劳务输出宣传工作队,入村到户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树立外出光荣的意识;并通过广播、电视、网站等新闻媒体和板报、宣传栏、沿街灯箱广告等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废旧金属挑选加工行业成功典型,引导富余劳动力走出家门,外出创业。春节前后,龙王庄、陆集两乡均召开了废旧金属挑选加工能人座谈会,介绍经验互通信息。同时依托现有培训基地,从革新废旧金属挑选加工技术入手,培训务工人员的从业技能,由手工操作向机械化作业转变。今年,已在龙王庄、陆集两乡培训废旧金属挑选加工小老板300余人。并积极协助废旧金属挑选加工人员与用人单位签定劳动合同,确保他们能够拥有养老、医疗、工伤等应享受的社会保障。截止目前,已有近3万人加入到废旧金属挑选加工队伍。
(七)、做好困难群体就业。今年在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同时,狠抓困难就业人员就业,从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岗位安排等方面优先享受优惠政策,对年龄偏大、一时难以外出就业的人员,特别是零就业家庭转移就业困难的,优先安排公益性岗位或非公益性岗位。今年已在全县多个企事业单位安排就业困难人员1500余人,解决了他们的生活困难问题。
(八)、多方位维护权益。我们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服务,在劳动服务大厅做好职业介绍、维权等服务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及时为在范务工人员签定劳动合同。搞好跟踪服务,协调处理 工资、待遇等问题,县劳动服务大厅电话24小时值班,及时为在外务工人员处理有关问题。同时做好跟踪回访,8月中旬,由劳动保障局组织人员,分别到青岛、郑州、天津务工集中地慰问我县在外务工人员,每到一处,与务工人员一一见面,并进行了集中座谈,详细了解了他们的工作、生活等切身利益问题,深入到车间、宿舍、食堂实地察看。并为余名农民工发放务工常识书籍4000余本,发放维权服务卡余份,慰问品余件。此外,加大劳动保障执法力度,努力规范用工行为,大力查处非法中介机构和个人。目前,取缔非法职业介绍机构8处,净化了劳务市场。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步打算:
在劳务输出工作中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组织化程度低,组织培训难,技能低,农民工自我保护意识差等问题。下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突出抓好培训基地建设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探索良好的培训长效运行机制。
(二)、完善职业介绍机构,加快信息网络建设。通过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的方式,逐步完善以县劳务输出为龙头,乡镇劳动保障所为主体的组织化输出格局。
(三)、发展劳务品牌,实行典型带动。要从宣传、信息、引导、帮扶、服务等方面做好工作,进一步做强我县废旧金属加工这一全国优秀劳务品牌。
春季劳动安全培训 第10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4508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2分钟,共有290位用户关注,45人点赞!
一、一季度农业生产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1、抓好春季麦田管理,促进苗情转化升级。我市今年小麦播种面积311万亩,比上年增加10万亩。今年共实施15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占全市小麦面积的50%左右。由于07年我市部分小麦因墒情差播种晚,冬季气温持续偏低,无有效降水,目前小麦苗情总体比去年较差。据目前调查分析,全市小麦一类苗面积为94万亩,占30%;二类苗面积为124万亩,占40%;三类苗面积为93万亩,占30%,分别比上年减少20.4%、增加5%和15.4%;一类苗面积减少幅度较大,二、三类苗面积扩大,整体苗情不容乐观。全省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后,我市及时做好春季麦田管理工作,突出一个“早”字,把划锄追肥作为早春增温保墒、促根增蘖的重要措施,根据小麦苗情特点和土壤肥力状况,加大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力度,科学合理使用化肥,促进苗情的转化升级,为夏粮丰收打好基础。
2、春耕备播工作陆续展开。春耕备播计划、物资储备、技术指导等工作落实较好。今年我市预计春播粮食面积59万亩,其中春玉米14万亩、薯类33万亩;春播棉花45万亩,春播瓜菜面积60万亩。全市已准备化肥8.7万吨、农药650吨、农膜1600吨,农大108、郑单958、泉星2101等杂交玉米种子0.8万吨、棉花种子0.08万吨,检修农业机械7.9万台(套),各项物资准备比较充分,基本满足了春季生产所需,为春播备耕创造有力条件。
3、惠农支农政策落实较好。今年粮食直补面积380万亩,比上年增加10万亩,面积核实工作已全部完成,并上报省有关部门。全市170万亩良种补贴面积任务已经落实,今年将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300万亩,农资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惠农支农政策也将在2季度全面落实;能繁母猪、奶牛补贴及母猪政策性保险落实较好,预计全年能繁母猪和良种奶牛补贴达将达2300万元以上,母猪政策性保险达6万头以上,这些惠农支农政策的落实,极大的保护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粮食增产和恢复生猪生产提供了重要保障。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取得积极进展,全年完成产业扶贫项目48个,总投资1.4亿元,到*年底,全市“一县十三乡”33万贫困农民的年纯收入水平基本达到1000元的省定贫困线,部分人口收入有较大幅度提高,本届政府提出的“三个基本实现、四个明显变化”的扶贫任务目标基本实现。
4、农田水利建设。去冬今春全市计划新建和维修各类工程项目3627项,投工1720万个,完成土石方3712万方。改善灌溉面积30万亩,发展和改善节水灌溉12.7万亩,疏浚河道330.64千米,改造中低产田13万亩,新打、配套、维修机井2600余眼,新修蓄水工程500余处,增加蓄水能力5600多万方,维修加固堤防近28千米,修复水毁工程900处。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加快构建现代水利体系,不断提高全市水利基础设施保障能力。重点项目,邢家渡、胡家岸灌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正在进行招投标。腊山分洪工程实验段已开工建设,征地及拆迁加快进行。开工建设了42个小型水库加固工程。
5、林业加快发展。围绕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创建生态城市为目标,坚持“南护水源,北治风沙”的要求,加大造林绿化行动力度,按照重点区域荒山绿化、退耕还果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全年计划完成完成造林14万亩,其中荒山绿化7.7万亩、退耕还林(果)4万亩,林业实现森林覆盖率增长1个百分点,总投资1.08亿元。南部山区重点进行了整地、挖、苗木准备等工作,积极实施退耕还果和荒山绿化春季造林。北部沿黄平原地区重点开展了农田防护林、速生林植树造林,搞好村镇植树。沿主要道路、河渠的绿色通道造林绿化工程已经全面展开。
6、认真抓好动物疫病防控,促进畜禽业生产稳定发展。从整体上看,全市畜产品总量持续增长,产业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规模化进程不断加快,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部署严密,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预计今年第一季度,全市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11.48、13.44、8.68万吨,分别增长2%、1%、12%;通过国家政策、项目扶持,母猪存栏头数回升较快,生猪生产得到恢复。畜牧业总产值达到25.2亿元,同比增长5%。根据我市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安排部署,4月15日前将全面完成今年的春季动物防疫任务,并确保所有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目前此项工作正在加紧落实。
7、主要农产品价格有所波动。自去年11-12月小麦、玉米价格达到最高点后(小麦0.85-0.86元/斤,玉米0.9元/斤),08年以来市场粮价基本保持平稳,并呈稳中下降趋势,2月份小麦、玉米分别为0.81-0.82元/斤、0.84-0.85元/斤,玉米价格降幅大于小麦,但与去年同期比价格仍然较高(07年2月小麦0.79-0.8元/斤,玉米0.76-0.77元/斤)。蔬菜,由于去冬持续低温,大棚蔬菜产量预计减产10%以上,加上南方冻雨灾害天气影响,蔬菜供应偏紧,自去冬以来蔬菜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据统计,3月份30种主要蔬菜批发价平均每公斤2.93元,比去年同期平均增长173%,除大蒜、圆葱、西芹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外,其他品种都有所增长。虽然产量减少,但由于蔬菜价格较长时间保持高位,蔬菜产业整体效益所增加。畜产品,禽产品、猪肉价格分别比去年同期上涨25%和15.4%,鸡蛋价格3.3元/斤,上涨57.1%,牛奶价格0.9元/斤,与去年同期持平。肉禽蛋价格继续保持高位,但呈现逐步小幅回落趋势。
8、农资价格前期基本平稳,最近上涨幅度较大。在国家支农政策及宏观调控政策制约下,农资生产厂家积极消化煤电油运等成本上涨因素,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前期农资市场供应价格相对稳定。除碳氨出厂、零售价格略有上升外(上升5%左右),尿素、复合肥、农药、农膜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保持稳定,价格持平。随着春耕备播的全面展开,3月中下旬,农药、农膜价格保持稳定,春季生产所需化肥价格涨幅较大,国产碳氨、尿素、复合肥平均上涨20-40%,进口高效二铵上涨60%。目前,农资市场货源稳定,供应充足,春季生产所需化肥、农药、农膜、良种等农用物资基本能满足需求。通过积极开展农资打假护农活动,农资市场秩序良好。
9、抓好“十大行动”,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民增收行动,通过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着力培植特色主导产业,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模式,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城镇建设行动,第二批08年计划开工的十个小城镇建设项目,正在进行项目考察、方案编制设计论证、招投标等工作,08年村庄改造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饮水安全行动,目前正在进行、确定水源、方案设计、招投标、落实队伍等前期工作,五一后全面开工。今年新建任务重点在商河、济阳两县,其余县(市)区进行工程扫尾和完善提高。今年计划解决400个村、32万人饮水安全,完善提高250个村,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生态富民行动,今年市财政安排3000万元资金,新增户用沼气4万户。目前全市正在进行落实户数、编制规划方案等前期准备工作。道路畅通、造林绿化、医疗惠民、教育振兴、弱势保障、市场拓展等行动正在积极推进。一季度全市共转移农村劳动力3.73万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严格控制化肥等主要农用生产资料价格,控制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近两年来,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继续在高位运行,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也成为农民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今年以来化肥等农资价格虽然在高位保持稳定,但随着春耕大面积开始,农资市场逐步转旺,农资生产成本刚性增加,价格可能重新抬头。建议相关部门早日采取措施解决,规范农用生产资料市场行为,严控农资价格,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2、农业和农产品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突出表现在大路产品多,优质产品少,专用产品不足等问题,这些还远远不能适应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后人们对农产品品种和质量的需要。从服务城市角度,粮经作物种植中,粮食所占比重相对较高,占70%,畜牧业比重偏低,仅占30%。同时,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尚不明显,主导产业不突出,加工环节薄弱,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和市场化经营水平有待提高。
3、农业旱情有持续发展迹象。突出表现*年11月至*年2月,全市累计降水20.6㎜,比多年同期平均34㎜,少39.4%,其中今年1-2月,全市仅降水9.9㎜,比常年减21%;全市10座大中型水库蓄水量8690万立方米,比同期减2300万立方米,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局部地区已呈现轻度旱象。当前随着春季气温逐步升高和春播工作的陆续展开,下一步抗旱保丰收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4、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及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突出表现在龙头企业规模小、层次低、带动能力差,加工水平和技术装备不高,产加销联接机制不完善,市场竞争力不强。据统计,我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数量仅占全省的3%左右,农业产业化经营处于全省中等偏下水平。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较慢,农民组织化程度还不适应农业市场化、国际化发展要求。
5、统筹城乡发展任务仍然艰巨。突出表现为城乡差距,二元结构的矛盾比较突出。除章丘、历城,其余四个主要农业县区,经济还欠发达,财政实力较弱;全市还有45万人口的年纯收入,在1500元贫困线以下;以水利、医疗、教育、文化、体育、商贸等为主的农村基础设施还不适应广大农村地区发展的需要。目前农业投入,特别是在现代农业、生态环境、品种推广等方面投入严重不足,欠帐太多,严重阻碍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
三、建议和措施
1、认真贯彻中央要求,进一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切实保护好基本农田,认真盘查整顿,杜绝乱占耕地现象的发生。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的重要性,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按照中央、省要求落实好粮食生产补贴政策,采取多方面措施,提高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2、加快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龙头企业上连市场、下联农户,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体。发展农业产业化,没有强有力的龙头企业来带动,就不可能实现大的发展。目前我市规摸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与青岛、烟台等兄弟城市相比,数量偏少、规模小、创新能力不足、辐射带动力偏弱,不能有效盘活各类农业资源,制约着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因此,要坚持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进一步培育壮大一批优势产业、名牌产品的龙头企业。要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主题,加大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围绕优势农产品产业,以加工流通组织为龙头,发展一批区域化、专业化程度高的农产品产业带,实现生产规模化;继续推动畜禽养殖小区建设,进一步加快畜牧业发展;面向市场拓展加工流通,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实现营销市场化;进一步完善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解决土地指标、融资等方面的问题,为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创造条件。
3、进一步作好农田水利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要调动各级和群众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积极性,推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对各类水利工程的情况进行认真梳理检查,确保工程发挥效益。汛前应完成的水利工程要在汛前完工验收;跨汛期施工的水利工程,要抓住汛前的良好天气组织施工,并按度汛方案要求落实度汛措施;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抗旱水源,机井及小水源工程等要作好渠系配套。强化管理,加强监督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质量。
4、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培植壮大县域经济。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快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加快县域骨干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提高工业承载能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企业在我市县域地区投资创业,带动县域工业的发展。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导向型乡村工业,开拓国际市场。鼓励农民积极从事以当地特色农副产品为主的加工、流通行业,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