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企业管理 > 管理办法

内容管理办法5篇

发布时间:2022-11-08 15:00:09 查看人数:67

内容管理办法

第1篇 电能计量信息管理的管理内容办法

电能计量信息管理的管理内容与方法

1计划管理的内容:制定电能计量装置(电能表、计量用电力互感器、高压计量箱、电能计量标准设备等)的购置计划、周期检定计划、周期轮换计划、用表计划、二次压降测试计划等。所有计划应经过制定、审核、批准、实施等步骤,对计划具有跟踪查询功能。

2资产管理的内容:对电能表、互感器、计量箱、标准装置等电能计量设备进行新购入库和资产流转的全过程跟踪管理。对资产能进行条码管理。电能计量资产档案应分类管理、内容详实、查询方便,包括:标准设备档案,电能表档案,电压互感器档案,电流互感器档案,其他测试仪器仪表档案。

2.1标准设备档案的内容:资产名称、资产编号、型号、规格、等级、常数、脉冲常数、制造厂名、出厂编号、下次应检日期、上次检定日期、测量范围、检定单位、检定证书编号、检定时间、检定结果、购置日期、购价、使用日期、报废日期、报废原因、使用单位、标准设备使用状态、管理人、产权单位等。其中:

标准电能表档案的内容为:型号、标准电能表类别、接线规定、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准确度等级、常数;

标准电流互感器档案的内容为:型号、准确度等级、容量、一次额定电流、二次额定电流、二次负载;

标准电压互感器档案的内容为:型号、准确度等级、容量、一次额定电压、二次额定电压、二次负载;

标准检定装置档案的内容为:检定装置的类别、型号、准确度等级、电压、电流;

指示仪表档案的内容为:型号、准确度等级、测量范围。

2.2电能表资产档案的内容:资产名称、产权、资产编号、型号、规格、等级、常数、计费时段、脉冲常数、止逆否、制造厂名、出厂编号、购置日期、购价、使用日期、报废日期、报废原因。

2.3互感器资产档案的内容为:资产名称、产权、资产编号、制造厂名、出厂编号、型号、容量、等级、变比、出厂日期、报废日期、报废原因、一次电流、二次电流、二次容量、频率、负荷、功率因数、额定电压、额定电流、一次电压、二次电压等。

2.4高压计量箱资产档案的内容为:资产名称、产权、资产编号、制造厂名、出厂编号、型号、规格、等级、型式、一次电压、二次电压、电压二次容量、电流二次容量、额定电流比、采用电流比、电压比、出厂日期、购置日期、检定日期、价格、使用日期、使用状态、使用用户、报废日期、报废原因等。

2.5其他设备的资产档案的内容为:资产名称、产权、资产编号、制造厂家、出厂编号、型号、规格、等级、出厂日期、检定日期、价格、使用日期、报废日期、报废原因等。

2.6资产查询:能实现资产档案信息的分类和统计查询,查询条件可根据档案信息中的特征进行组合查询。

3检定信息管理的内容:

3.1安排实验室修理和检定计划,记录修理和检定工作信息,记录检定结果;

3.2实验室检定实现计算机自动检定,以数据中心模式进行管理,实现数据共享;

3.3检测数据档案信息:根据以下数据,应用计算机分析每一计量器具或标准的计量性能并作出工作安排,特别是按年、季分别生成电能表的轮换计划、抽检计划和现场检验计划,进行误差和表计的统计。

3.3.1标准计量器具历次送检检定的数据;

3.3.2标准装置历次检验数据;

3.3.3电能表、电力互感器现场检验数据;

3.3.4电能表历次检定原始记录;

3.3.5互感器检定原始记录;其他测试设备及仪器的历次检定数据。

3.4检定数据档案信息:

3.4.1标准电能表历次送检的检定数据。主要内容包括:资产名称、设备、型号、电压、电流、等级、常数、生产厂家、出厂编号、检定日期、有效日期、误差数据、检定人员、审核人员、结论。

3.4.2标准电力互感器历次送检的检定数据。主要内容包括:资产名称、资产编号、型号、电压、电流、等级、变比、生产厂家、出厂编号、检定日期、有效日期、误差数据、检定人员、审核人员、检定证书编号、结论。

3.4.3电能表检定装置历次检验的检定数据。主要内容包括:资产名称:设备、型号、电压、电流、等级、常数、生产厂家、出厂编号、检定日期、有效日期、误差数据、检定人员、审核人员、结论。

3.4.4互感器检定装置历次检验的检定数据。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信息:资产名称:设备、型号、电压、电流、等级、常数、生产厂家、出厂编号、检定日期、有效日期、误差数据、检定人员、审核人员、结论。

3.4.5电能表实验室检定历次的原始检定数据。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信息:所属单位、设备名称、型号、电压、电流、等级、常数、生产厂家、出厂编号、检定日期、有效日期、误差数据、起动试验、走字实验、耐压试验、时钟试验、潜动试验、示度、检定人员、审核人员、结论。

3.4.6电能表修调前实验室检定的原始检定数据。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信息:所属单位、型号、电压、电流、等级、生产厂家、出厂编号、检定日期、使用年限、误差数据、起动试验、走字实验、耐压试验、潜动试验、检定人员、审核人员、结论。

3.4.7互感器实验室检定历次的原始检定数据。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信息:所属单位、型号、电压、变比、等级、生产厂家、出厂编号、检定日期、有效日期、误差数据、耐压试验、检定人员、审核人员、结论。

3.4.8电能表现场检验原始数据。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信息:所属单位、使用单位、安装地点、型号、电压、电流、等级、生产厂家、出厂编号、检验日期、误差数据、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素]检验人员、审核人员、结论。

4计量标准装置管理:

4.1建立计量标准装置档案,记录标准装置历次检验误差数据,记录计量标准装置变更、转移、调用情况。

4.2建立计量标准档案,记录计量标准器具历次检验数据。

4.3计量标准装置考核及周期检验管理。

4.4建立报废计量标准装置和计量标准器具的处理记录。

5电能计量运行管理:

5.1运行中的电能计量装置档案管理:通过该档案可对任一计量器具的整个运行过程进行了解,也可以客户为线索,查询统计在该客户中使用过的电能表;根据该档案计算机应能制定出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检验计划、轮换计划和抽检计划并统计各类电能计量器具的运行情况。

5.1.1按运行电能计量器具的资产编号建立运行电能计量器具分类一览表;

5.1.2运行关口电能计量点配置图及其计量装置配置和历次变更情况记录;

5.1.3高压电能计量点配置图及其计量装置配置和历次变更情况记录;

5.1.4分区、分类、按户建立运行低压三相电能计量装置配置及历次变更情况记录;

5.1.5分区、分类、按户建立在用单相电能计量装置配置及历次变更情况。

5.2运行档案信息管理:

5.2.1按运行电能计量装置的分类建立档案信息。主要内容包括:产权、安装地点、供电线路、供电方式、供电电压、月用电量、电压变比、电流变比、变压器容量、计量点类别、计量方式、投运日期。

5.2.2高压电能计量装置配置及历次变更记录。主要内容包括:产权、供电线路、供电电压、开关编号、厂局类别、月电量、电压变比、电流变比、计量点类别、计量方式、投运日期。

5.2.3低压电能计量装置配置及历次变更记录。主要内容包括以下的信息:所属单位、使用单位、安装地点、供电线路、开关编号、月用电量、电压变比、变压器容量、计量点类别、计量方式、投运日期。

5.2.4单相电能计量装置配置及历次变更记录。主要内容包括:产权、安装地点、供电线路、电流变比、计量点类别、投运日期。

5.2.5故障差错事件记录。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信息:所属单位、使用单位、安装地点、供电线路、供电电压、月用电量、电压变比、电流变比、计量点类别、差错日期、差错原因、差错电量、退补电量、退补电费,差错故障处理意见。

5.3电能表现场检定原始数据管理。主要内容包括:所属单位、使用单位、安装地点、型号、电压、电流、准确度等级、出厂编号、生产厂家、检验日期、误差数据、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素、检验人员、审核人员、结论。

5.3.1互感器现场检验原始数据管理。主要内容包括:所属单位、使用单位、安装地点、线路名称、开关编号、型号、电压、电流、变比、准确度等级、出厂编号、生产厂家、检定日期、误差数据、检定人员、审核人员、结论。

5.3.2二次压降历次测试的原始数据管理。主要内容包括:所属单位、使用单位、安装地点、线路名称、开关编号、电压、误差数据、检定日期、合成误差、检定人员、审核人员、结论。

6人员管理:

6.1电能计量管理机构应建立电能计量人员的计算机管理档案。

6.2建议的电能计量人员档案,应能按性别、年龄、工作年限、检定证号、学历等进行查询统计。

7技术档案管理:记录和查询计量标准考核(复查)档案、计量标准合格证书、计量检定验证及大客户计量档案管理、法规、文件及技术资料档案。

7.1技术资料应实施分类管理,包括:

7.1.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及其配套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其配套法规;

7.1.2各类标准及规程;

7.1.3各类证书及计量标准考核文件;

7.1.4文件档案;

7.1.5各有关一次、二次接线图,计量点配置图,电能计量装置图纸等资料;

7.1.6标准装置(或检定装置)、标准器及试验用仪器仪表等的说明书、图纸等;

7.1.7各种管理制度等。

7.2技术资料管理应做到到内容全、版本新、检索方便和保管妥善。

7.3应用计算机进行资料的检索和管理,积极推行并逐步实现技术资料的计算机信息化。

7.5根据标准装置(或检定装置)考核证书、标准器检定证书和有关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标准考核申请计划和送检计划。

8统计报表管理:

8.1按照dl448-2000要求,从计量数据库中提取数据,引用报表统计工具形成自助报表;

8.2根据有关规定生成和调用固定报表;

9网络平台:

9.1应保证电业局、供电局广域网络的安全畅通;

9.2各供电企业应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省电力公司统一的网络通信规划建设局域网,要求采用高速宽带网组成主干网。

9.3供电局与供电局之间采用高速宽带网(或2m以上的组网方式),要求有备分链路。

10数据库平台:

10.1统一数据库平台设置;

10.2全省统一规划数据库平台;

10.3以电业局为单位建立一个数据处理中心,数据管理采用高度集中管理模式;

10.4 数据库平台的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10.4.1必须采用大型关系型分布式数据库,具有较高的容错能力、恢复能力以及较强的安全保护措施;

10.4.2必要时(特别是采用容灾方案时)数据可按区域划分存放于不同的服务器上,但各服务器上的数据必须保证组成统一的逻辑数据库;

10.4.3数据库选型要求:

10.4.3.1采用分布式,能支持各服务器节点的透明性和分布式事务处理的完整性;

10.4.3.2并发处理,要求能够实现多个客户端应用程序同进并发访问数据库;

10.4.3.3负荷分担,能通过数据库级的表分割能力,使得库表能合理分布到多个磁盘上;

10.4.3.5数据共亨,各个应用子系统能同时使用或访问网上统一逻辑数据库。

第2篇 住宅物业管理服务内容收费办法

住宅社区物业管理服务内容与收费办法

本社区服务分为公共性物业管理服务和特约专项服务。

公共性物业管理服务费用简称为'物管费'。

特约专项服务是根据不同客户的实际需求而开展的特别针对性服务项目,其收费标准根据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并按照合理的原则自行定价或与客户协商定价收取。

1、公共性物业管理服务内容

(1)房屋档案管理:建立、妥善保管和正确使用本物业的管理档案,并负责及时记载有关变更情况;

(2)业主档案资料管理:搜集、整理、归档、保管、及时更新本社区业主基本情况及档案资料,并配合当地公安机关进行备案登记;

(3)收费服务:定期向业主及物业使用人收取物业管理公共服务费(简称'物管费'),可接受有关单位的委托代收代缴水、气费、垃圾处理费、有线电视收视费、网络服务费、电话费等费用;

(4)协调关系、对外联络、处理投诉;

(5)维修养护服务及管理:对社区公共建筑、场地、房屋、公共设施设备及房屋共用设施设备进行定期巡检、养护、维修和管理;

(6)安全防范(但不含人身、财产的保险和保管责任,另有合同约定的除外);协助配合当地公安机关维护社区内公共秩序及消防安全,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7)交通管理:对进入社区的车辆行驶和停放加以管理,保持社区内交通的顺畅及安全;

(8)保洁服务:定期清扫和清运垃圾,定期除虫、灭鼠,保持社区内公共区域及公共设施的清洁卫生;

(9)绿化养护管理:负责社区景观和绿化带的绿化养护,维护良好的绿化景观;

(10)社区文化活动: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举办社区宣传和文化活动。

2、特约专项服务内容

(1)车辆停放服务:按相关规定收取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车位使用费;

(2)特约有偿服务:维修(水电、房屋、家电)服务、家政服务、代租植物盆景(提供家庭绿化服务)、代订报刊杂志、代缴费用、房屋代租代售、商务服务、信息咨询……

(注:上述特约有偿服务项目可根据实际需要及具备条件逐步开展)

3、物业管理费的支出范围

(1)管理服务人员的工资、社会保险和按规定提取的福利费等;

(2)物业公共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日常运行、维修、保养费用;

(3)物业管理区域公共区域清洁卫生费用;

(4)物业管理区域公共区域绿化养护费用;

(5)物业管理区区域公共秩序维修费用(包括保安及消防装备);

(6)办公、通讯等行政管理费用;

(7)公用水、电费;

(8)物业管理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费;

(9)美化环境及节日装饰活动费用;

(10)法定税费;

(11)物业公司酬金。

4、物业管理费的计费标准及交费办法

(1)计费标准:

根据物业管理服务原则与思路,实行在政府指导下同业主协商以期达到优质优价、服务水平与服务价格相适应的收费原则。

(2)交费办法:

①业主/住户应当根据《前期物业管理服务协议》或《物业管理服务合同》的约定按时足额交纳物业管理服务费;

②业主与物业使用人约定由物业使用人交纳物管费的,从其约定,业主负连带交纳责任;

③未能按时交纳者,物业公司将依据《前期物业管理服务协议》或《物业管理服务合同》的约定向业主/住户收取逾期滞纳金;

④任何业主/住户以任何借口、理由延期或拒绝交纳物管费,都是对其他业主及住户利益的侵犯,物业公司将会同业主委员会督促其限期交纳,逾期仍不交纳的,物业公司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依法进行追讨。

(3)交费时间:每月的25日

第3篇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记录编制内容办法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记录编制内容

1)记录名称:简短反映记录对象;

2)记录编码:编码是每种记录的识别标记,每种记录只有一个编码;

3)记录顺序号:顺序号是某种记录中每张记录的识别标记,若记录为成册票据,印有流水序号,可视为记录顺序号;

4)记录内容:按记录对象要求,确定编写内容;

5)记录人员:记录填写人、会签人、审批人等;

6)记录时间:按活动时间填写,一般应写清年、月、日;

7)记录单位名称;

8)保存期限和保存部门。

通常,组织需要有如下的职业安全健康记录(示例):

1)设计评审、鉴定和验证记录

2)设备工装鉴定周期记录

3)特殊工序人员和操作监督记录

4)检验和试验记录(含测试报告)

5)计量器具校准记录

6)纠正措施验证报告

7)产品质量报告

8)用户申诉处理记录和情况报告

9)事故报告表

10)文件更改记录

11)人员培训记录

12)人员资格认可记录

13)体系审核记录和审核报告

14)体系的复审记录和复审报告

15)检验证书

除此之外,还应根据不同的生产安全活动,增添相应的职业安全健康记录。

第4篇 设备管理制度内容及考核办法

第一条:制定设备管理制度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完好率,坚持“维护、保养、点检、预修”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集团创建一流企业的要求,根据__煤矿选煤部的实际,设备新、人员新、工艺新的特点,引导广大职工爱岗敬业,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主人翁精神,全员参与设备管理,责、利共担,充分认识设备完好是完成生产任务的前提,使设备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制度适用范围

包括选煤部所属的各种机电主体设备,辅助设备。

第三条:管理制度内容

车间所属设备、备件及相关物品要看管好。

1、强化设备的日常点检、维护、保养。

2、保设备完好率,要合理、有预见性的安排检修。

3、发生设备事故要全力抢修并及时分析处理。

4、备品备件要及时计划,并整理相关资料。

5、检修作业时,维修、岗位密切配合,保质量、保进度。

6、现场设备要保持清洁,各车间物品摆放要整齐。

第四条:制度要求及考核内容

要求广大职工正确处理生产和设备的关系,强化设备的点检和维护保养,减少设备事故的发生,特别是备用设备必须起到备用作用。杜绝人为因素造成的设备事故。

1、记录不清、不完整,每次罚款100-200元。

2、因点检不到位,如地脚或连接螺栓松动、缺润滑油、三角带未及时更换、皮带撕裂、发现隐患未及时通知调度等等,造成设备损坏事故,视情节轻重,罚款100—1000元,扣10-50分。

3、违章操作,误操作造成设备事故,罚款200—1000元,扣20-50分。

4、造成重、特大事故,如烧大瓦,同步机进水、进杂物导致损坏,浓缩机压耙子,或影响6、全线停车的其他设备事故,视情节严重,罚款1000—5000元,扣600分。

5、所辖区域备件及物品丢失,按价赔偿。

6、自盗行为,厂内下岗或按建管处有关规定处理。

第5篇 设备管理制度内容考核办法

第一条:制定设备管理制度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完好率,坚持“维护、保养、点检、预修”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集团创建一流企业的要求,根据__煤矿选煤部的实际,设备新、人员新、工艺新的特点,引导广大职工爱岗敬业,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主人翁精神,全员参与设备管理,责、利共担,充分认识设备完好是完成生产任务的前提,使设备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制度适用范围

包括选煤部所属的各种机电主体设备,辅助设备。

第三条:管理制度内容

车间所属设备、备件及相关物品要看管好。

1、强化设备的日常点检、维护、保养。

2、保设备完好率,要合理、有预见性的安排检修。

3、发生设备事故要全力抢修并及时分析处理。

4、备品备件要及时计划,并整理相关资料。

5、检修作业时,维修、岗位密切配合,保质量、保进度。

6、现场设备要保持清洁,各车间物品摆放要整齐。

第四条:制度要求及考核内容

要求广大职工正确处理生产和设备的关系,强化设备的点检和维护保养,减少设备事故的发生,特别是备用设备必须起到备用作用。杜绝人为因素造成的设备事故。

1、记录不清、不完整,每次罚款100-200元。

2、因点检不到位,如地脚或连接螺栓松动、缺润滑油、三角带未及时更换、皮带撕裂、发现隐患未及时通知调度等等,造成设备损坏事故,视情节轻重,罚款100—1000元,扣10-50分。

3、违章操作,误操作造成设备事故,罚款200—1000元,扣20-50分。

4、造成重、特大事故,如烧大瓦,同步机进水、进杂物导致损坏,浓缩机压耙子,或影响6、全线停车的其他设备事故,视情节严重,罚款1000—5000元,扣600分。

5、所辖区域备件及物品丢失,按价赔偿。

6、自盗行为,厂内下岗或按建管处有关规定处理。

内容管理办法5篇

第一条:制定设备管理制度目的为进一步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完好率,坚持“维护、保养、点检、预修”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集团创建一流企业的要求,根据**煤…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内容信息

  • 内容管理办法5篇
  • 内容管理办法5篇67人关注

    第一条:制定设备管理制度目的为进一步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完好率,坚持“维护、保养、点检、预修”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集团创建一流企业的要求,根 ...[更多]

相关专题

管理办法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