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优质范文 > 优质范文

博士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24-04-13 15:00:29 查看人数:30

博士硕士论文

博士硕士论文 第1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有1549个字,预计阅读时间为4分钟,共有156位用户关注,31人点赞!

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招收博士研究生的一级学科有物理学、化学,二级学科有数学物理(自主设置专业)、动物学、环境科学。全校招生总数为25人,每学科(专业)招生计划详见专业目录。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

二、招生方式

(一)普通招考:面向所有符合报考条件的已获得硕士学位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进行公开招考选拔博士生。

(二)硕博连读:从本校已完成规定课程学习且成绩优秀,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在学硕士生中择优遴选博士生。拟按硕博连读方式选拔的学生需根据学校的规定提出申请,学科和学院同意,并通过学校组织的博士生入学考试或考核,被录取后才能进入博士阶段的学习,具体要求选拔办法见《河南师范大学关于选拔优秀硕士研究生硕博连读攻读博士学位的办法(试行)》

三、报考条件

以普通招考方式报考博士生的基本条件是: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 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所有专业不接受同等学力报考。

3. 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学校规定。

4. 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5. 现役军人报考我校博士生要求按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办理。

以硕博连读方式报考博士生的基本条件是:除满足上述第1、3、4条规定外,考生应是已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和考核,成绩优秀,对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河南师范大学二年级硕士研究生(限相同或相近专业)。

四、报名及考试时间、地点

我校博士研究生2014年度招生一次。

报名时间:2013年12月1日到2014年1月31日,如有调整另行通知;

报名地点:河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外地考生可函报);

考试时间:2014年3月中下旬,具体时间以准考证为准。

五、报名手续

符合报考条件的报考人员需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交下列材料:

1. 填写好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通过网报系统产生打印)。

2. 两名教授级专家推荐书。

3. 学位、学历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必须在入学前补交)或证明书。

4. 身份证复印件。

5. 考生必须通过网报提交相关信息,网址:yjs.htu.edu.cn/zsgl/bswb/

六、考试与评价

硕博连读方式报考河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的考试与评价,按《河南师范大学关于选拔优秀硕士研究生硕博连读攻读博士学位的办法(试行)》执行。普通招考方式的考试与评价过程包括:

(一)申请材料审查和科研创新能力评价

在初试前招生学院组织专家对考生的申请材料进行认真的审查,并对考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进行评价。通过考生的硕士课程成绩、硕士学位论文(含评议书)、考生参与科研、、出版专著、获奖等情况及专家推荐意见、考生自我评价等材料对其做出评价结论,该结论应作为录取环节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二)初试

初试的科目为自然辩证法(已获硕士学位者和应届硕士毕业生可申请免试)、外国语和两门专业课。考试方式为笔试。每科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100分。

(三)复试

学校根据招生计划及考生初试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划定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公布复试名单、办法和程序,组织考生复试。复试内容主要包括对考生学术水平的考查、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及体格检查等。

七、录取

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硕士(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硕士(学士)学位论文和评议书,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录取名单。录取类别为非定向、定向等两种。

非定向:办理人事档案转移手续(在职人员入学时还需办理工资关系转移手续,否则不得享受国家助学金)。

博士硕士论文 第2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859个字,预计看完需要5分钟,共有165位用户关注,36人点赞!

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招收博士研究生的一学科有物理学、化学,二级学科有动物学、环境科学。全校招生总数为26人,每学科(专业)招生计划(各含硕博连读1人)详见专业目录。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

二、招生方式

(一)普通招考:面向所有符合报考条件的已获得硕士学位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及同等学力人员进行公开招考选拔博士生。

(二)硕博连读:从本校已完成规定课程学习且成绩优秀,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在学硕士生中择优遴选博士生。拟按硕博连读方式选拔的学生需根据学校的规定提出申请,学科和学院同意,并通过学校组织的博士生入学考试或考核,被录取后才能进入博士阶段的学习,具体要求选拔办法见《河南师范大学关于选拔优秀硕士研究生硕博连读攻读博士学位的办法(试行)》

三、报考条件

以普通招考方式报考博士生的基本条件是: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 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3. 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学校规定。

4. 报考国家计划内博士生考生的年龄应不超过45周岁;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博士生考生的年龄不限。

5. 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6. 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 大学本科毕业并取得学士学位后在与所报专业相近岗位工作满6年;

(2) 已取得所要报考专业的硕士生阶段的课程结业证(由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研究生管理部门出具);

(3) 已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以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2篇属于所报学科专业的学术论文。

7. 现役军人报考我校博士生要求按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办理。

以硕博连读方式报考博士生的基本条件是:除满足上述第1、3、4、5条规定外,考生应是已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和考核,成绩优秀,对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河南师范大学二年级硕士研究生(限相同或相近专业)。

四、报名及考试时间、地点

我校博士研究生2013年度招生一次。

报名时间:2012年12月1日到2013年1月31日,如有调整另行通知;

报名地点:河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外地考生可函报);

考试时间:2013年3月中下旬,具体时间以准考证为准。

五、报名手续

符合报考条件的报考人员需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交下列材料:

1. 填写好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通过网报系统产生打印)。

2. 两名专家推荐书。

3. 学位、学历证书复印件(应届毕业生必须在入学前补交)或证明书。

4. 身份证复印件。

5. 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按要求提交有关材料;

6. 考生必须通过网上报名提交相关信息,报名网址:yjs.htu.edu.cn/zsgl/bswb/

六、考试与评价

硕博连读方式报考河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的考试与评价,按《河南师范大学关于选拔优秀硕士研究生硕博连读攻读博士学位的办法(试行)》执行。普通招考方式的考试与评价过程包括:

(一)申请材料审查和科研创新能力评价

在初试前招生学院组织专家对考生的申请材料进行认真的审查,并对考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进行评价。通过考生的硕士课程成绩、硕士学位论文(含评议书)、考生参与科研、、出版专著、获奖等情况及专家推荐意见、考生自我评价等材料对其做出评价结论,该结论应作为录取环节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二)初试

初试的科目为自然辩证法(已获硕士学位者和应届硕士毕业生可申请免试)、外国语和两门专业课。考试方式均为笔试。每科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100分。

(三)复试

学校根据招生计划及考生成绩情况,按照一定的比例划定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公布复试名单、办法和程序,组织考生复试。复试内容主要包括对考生学术水平的考查、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及体格检查等。

七、录取

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硕士(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硕士(学士)学位论文和评议书,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录取名单。录取类别为非定向、定向、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等四种。

非定向:不交学费,享受普通奖学金,办理人事档案转移手续(在职人员入学时还需办理工资关系转移手续,否则不得享受普通奖学金)。

定向:不交学费,签订定向协议,不办理人事档案转移手续,不享受普通奖学金。

博士硕士论文 第3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7044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8分钟,共有300位用户关注,52人点赞!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学教育,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时期:1949年至1957年法学教育的初创时期;1958年至1976年法学教育的挫折和停滞时期;1977年至1993年法学教育的重建和恢复时期;1994年以来的急速发展时期。

(一)法学教育的初创时期(1949-1957)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当时全国53所高等院校设有法律系,有在校法学本科生7338人。 [1]1952-1953年进行'院系调整',对原有53个法律系进行整合归并,创设四所政法学院,即北京政法学院、西南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并在六所综合大学设置法律系,即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东北人民大学法律系、武汉大学法律系、北京大学法律系、复旦大学法律系和西北大学法律系,构成新中国法学教育的'四院六系'。 [2]在一举废除中华民国时期的全部法学教科书之后,代之以从苏联引进的各种法学教材 [3],并聘请苏联专家担任主要科目的授课教师。 [4]至1957年才出版了新中国自己的第一套法学教科书。 [5]至1957年,全国累计招收法律本科生12569人,毕业法律本科生10856人,当年有在校法律本科生7954人。 [6]

(二)法学教育遭受挫折和停滞时期(1958-1976)

1956年开展所谓'整风反右'运动,强调阶级斗争和否定法治的左的思潮泛滥,凡是主张法治和主张法律具有继承性和社会性的法学教师均受到批判并被划为'资产阶级',导致了中国法学教育的急遽萎缩和衰败。1959年撤销了主管法学教育的司法部。四所政法学院被下放地方,并压缩招生规模。 [7]

1964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简称'四清运动'),各政法院系师生被分批编入四清工作团(队)深入农村参加'四清运动'。 [8]至1966年5月,'四清运动'升级为''。包括政法学院在内的全部大学停课,称为'停课闹革命'。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被撤销,称为'砸烂公、检、法' [9]。 整个国家陷入无政府状态。1966年,包括政法学院在内的全部大学停止招生,1968年政法学院和综合大学法律系被撤销,仅保留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两个法律系。中国法学教育出现了长达10之久'停滞期'。 [10]

(三)法学教育的恢复时期(1977-1993)

结束,需要重建法律机构和法律体系,恢复法律秩序。首先就是重建在中被撤销的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还要重建50年代被废止的律师制度,急需大批应用型法律人才。国家领导人多次谈及法官不够、检察官不够、警官不够、律师不够。 [11]

为了重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和恢复律师制度,采取了所谓'专业归队'的应急措施,即将分散在各地各行各业的法律人才调回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或者鼓励其重操律师职业。但据资料显示,1949年至1976年,全国仅毕业法律本科生23618人。 [12]按照邓小平的意见,中国建立高度的民主和完备的法制需要50万律师 [13],区区2万多人,即使至结束时都安然健在,且全部'归队'到各律师事务所,也只能是杯水车薪。据1983年对全国各级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的干部队伍的统计,属于大专以上学历的占8%;属于高中和中专学历的占33.6%;属于初中学历以下的占58.3%。其中,法律大专以上毕业的占3%;接受过短期法律知识培训的占54%;未接受过法律知识培训的占43%。 [14]可见,尽快恢复发展法学教育,加快培养法律人才,是中国在结束后所面临的最重大、最紧迫的课题。 [15]

1978年西南政法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等法律系开始招生,当年全国法律专业招生人数共696人。 [16]紧接着,北京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学院、中南政法学院相继重建、开始招生,各综合大学也陆续重建法律系开始招生。至1993年,已有5所政法学院和130个大学法律系,已培养

专科、本科、硕士、博士5万多人,有在校生4万人 [17]。此外,还有114个成人高等政法院系,已培养成人本科、专科学员10万多人 [18]。还有58所中等司法学校,已培养中等法律人才近10万人。 [19]基本满足了改革开放后重建法律秩序、法律机构对于应用型法律人才的需求。 (四)法学教育的急速发展时期(1994-)

随着法律在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增大,人们对法学教育的认识也在深化。特别在1993年决定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之后,国家对法学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新任务,不仅要继续为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部门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法律人才,而且要为各级政府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中介组织培养大批高层次、多样化的法律人才。导致中国法学教育的飞速发展。据1998年的统计,全国开设法学专业的普通高校214所,在校生8万余人;另有成人高等政法院校150所,在校生8.6万人;中等法律学校57所,在校生2.2万人。 [20]

1998年'高校扩招',高等教育规模急速扩张,进入所谓'大众化'发展阶段 [21],设置法学本科的普通高校激增,招生规模成倍增长。全国设有法学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1998年为214所,2001年为297所,2004年为269所,2005年增至564所,2006年达到606所。据2005年的统计数据,当年新招法学本科生108779人,法学博士生2305人,法学硕士生22465人;在校法学本科生414309人,法学博士生7520人,法学硕士生57752人;毕业法学本科生76140人,法学博士生1191人,法学硕士生12912人。 [22]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法律硕士专业学位(jm)教育的创设。至90年代中期,高等法学教育虽有很大发展,但培养法律人才的数量和类型都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中国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建设法治国家和加入wto,急需大批高层次的应用型法律人才,有必要开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人才的新途径。于1994年论证、提出方案,199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借鉴美国法学院jd教育的成功经验,创设法律硕士专业学位(jm)教育。开设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高校,1995年为8所,1997年为13所,1998年为22所,1999年为28所,2003年为49所,2004年增至60所。从1996年开始至2006年,累计招生近50000人,其中已获得学位18102人,现有在校生近30000人。 [23]

现今中国已经形成多类型、多层次的法学教育体系,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普通高等法学教育,包括政法学院(大学)和综合性大学法学院,以及财经、理工、农林、医学等单科性大学的法学院、法律系,主要培养法官、检察官、律师等应用型法律人才(法学本科、法律硕士);少数培养学术型法律人才(法学硕士、法学博士);第二种类型,是成人高等法律职业教育,包括法律函授、法律夜大、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法官学院、检察官学院、政法干校等,主要培养法律辅助型人才(法律专科);第三种类型,是中等法律职业教育,包括29所司法学校和27所司法警官学校,培养中级法律人才。 [24]

二、中国法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类型

(一)法学本科教育

新中国建国初期学习苏联的经验,实行'院系调整',建立四所单科性政法学院,并在六所综合大学设置法律系,即所谓'四院六系'。四所政法学院为四年制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业务型法律人才,即为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培养业务干部,统称为'政法干部'。六所综合性大学的法律系为五年制本科教育,目标是培养理论型法学人才,即为各综合大学、政法学院及法学研究机构培养法学教师和研究人员。

改革开放初期重建法学教育,四所政法学院与大学法律系的本科教育均为四年制,其培养目标相同,均以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为目标;而培养学术型法学人才的任务,改由各政法学院和部分大学法律系的研究生教育承担。

80年代至90年代中,各政法学院和大学法律系曾经按照法学'二级学科' [25]设置专业,如法学专业、经济法专业、国际法专业、行政法专业、诉讼法专业等,并相应将法律系拆分为法学系、经济法系、国际法系、行政法系、诉讼法系等。90年代中期在教育主管部门要求之下,各政法学院和大学法律系改为按照'一级学科'设置本科专业,亦即将原先的法学专业、经济法专业、国际法专业等合并为一个专业:法学专业。

法学本科教育的对象,是经国家统一高考合格的高级中学毕业生,统一实行4年学制。法学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分为五类课程:第一类为公共必修课;第二类为专业基础必修课;第三类为专业选修课;第四类为实践教学必修课;第五类为综合素质选修课。其中,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必修课和实践教学必修课,由教育主管部门统一规定科目,学校和学生均无选择、变更余地。专业选修课和综合素质选修课,由各校根据自己的师资、教学条件开设,学生自由选修,达到所要求学分即可。 [26]

法学本科学生,在四年期间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要求,经审核准予毕业,其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的成绩表明,确已较好地掌握法学学科的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有从事法学研究工作或担负法律实务工作的初步能力的,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27]

(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jm),属于特定法律职业背景的专业学位。 [28]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按法学'一级学科'设置,不做细致的专业分类。 [29]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法律职业部门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实务型法律人才。要求掌握法学基本原理,掌握从事法律职

业所要求的法律知识、法律术语、思维习惯、法律方法和职业技术;能综合运用法律和其他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法律职业实务工作的能力,达到有关部门相应的任职要求;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专业外语资料。 [30]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招生对象,是通过全国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统一考试,并经培养单位复试录取的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的非法学专业的毕业生。 [31]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全日制学习的学制为三年;非全日制学习的学制不超过四年。以课程教学为主,重视和加强案例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实践形式,着重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研究生毕业并获得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总学分不得低于75学分。采取灵活考核办法,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和知识,发现、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和方法。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制定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要求,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按法学'一级学科'设置课程,分为三类课程:第一类为必修课程、第二类为推荐选修课程、第三类为自选课。其中,第一类必修课12门(32学分) [32];第二类推荐选修课8门(要求选修13学分) [33];第三类自选课(8学分)。必修课科目和第二类推荐选修课科目,均由该《培养方案》统一规定,第三类自选课由培养单位自行确定。

考虑到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没有法律专业教育背景,也没有从事法律职业的实务背景,2006年修订后的《培养方案》,特别增加第四类实践必修课程(12学分):法律文书课(起草合同书、公司章程、诉讼文书、仲裁文书等的训练,由律师、检察官、法官讲授);模拟法庭训练课(由教师组织,法官、检察官、律师辅助指导);法律谈判课;法律实践课(在法院、检察院或律师事务所实习2-3周)。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撰写学位论文(10学分)。考虑到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2006年修订后的《培养方案》规定,学位论文应以法律实务研究为主要内容,不限于学术论文的形式,可以案例分析、研究报告、专项调查代替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的字数一般不少于2万字,由三名本专业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其中须有一位校外专家)评阅;学位论文答辨委员会成员中,应有一至两名实务部门或校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课程考试合格且学位论文答辩通过者,授予法律硕士专业学位。 [34]

(三)法学硕士学位教育

法学硕士学位属于学术学位。 [35]法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招生对象,是具有学士学位的法学本科毕业生或者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应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36]国家统一划定各学科硕士研究生录取分数线,由招生单位决定录取。法学硕士学位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37],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法学研究、教学或独立担负专门业务工作能力的学术型法律人才。 [38]

特别要说明的是,与一些发达国家把硕士学位作为攻读博士学位的过渡型学位不同,中国的硕士学位是一个独立的学位。中国的硕士学位教育是独立的培养阶段,学制较长(一般为3年),要求较高的学术水平。 [39]法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3年。 [40]法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系统理论学习、进行科学研究和参加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办法。在指导方式上,采取导师 [41]个别指导为主,集体指导为辅的方法。 [42]

课程设置分为:第一类公共必修课: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选读;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一外语课。第二类专业基础和专业必修课,一般3-4门。第三类社会实践必修课;第四类选修课。学习方式,采取自学、听课、讨论等方式。课程学习阶段结束时,进行一次中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研究生的思想品德、课程学习、科研能力。 [43]然后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不少于3万字。在硕士学位论文提交答辩前,应由两名副教授以上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由3-5人组成,至少有一名外单位的专家。答辩不合格的,可在一年内修改,重新答辩一次。 [44]硕士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由答辩委员会作出授予硕士学位的建议,经院系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审查合格的,授予法学硕士学位。

(四)法学博士学位教育

法学博士学位,属于中国现今三级学位的最高学术学位。特别应注意的是,中国的博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既不同于将博士生作为导师的科研助手、不重视课程学习、通常无须修课的欧洲模式,也不同于着重课程学习、须修满大量学分的美国模式,而是兼采欧美两种培养模式的长处,具有中国自己的特点,即在实行导师制的同时,也有课程学习的要求,但不要求修大量的学分。 [45]

法学博士研究生教育,以获得法学硕士学位或具有同等学力(如具有高等学校的讲师职称)者为招生对象。 [46]培养目标是,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厚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能够在科学研究中取得创造性成果的高级法学理论研究人才。 [47]博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时间不能少于3年。导师个别指导和课程学习相结合,着重培养博士研究生的优良学风、探索精神,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课程设置:(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必修课);(2)外语课,第一外语(必修课),第二外语(选修课);(3)专业基础课(必修课);(4)专业课(必修课);(5)选修课。课程学习,采取自学、听课、讨论等方式。 [48]

课程学习经考核合格,在导师指导下撰写博士学位论文,时间不少于1学年。博士学位论文一般为10万字。 [49]按照《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博士学位论文应当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在科学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根据《学位条例》第六条规定,博士研究生,通过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通过,达到博士学位的学术水平者,授予法学博士学位。

三、中国法学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法学本科教育存废之争

中国法学本科教育长期分为两大阵营,一是原来属于教育部的综合大学法律系的本科教育,目标是培养从事教学和科研的学术型法学人才,二是原来属于司法部的政法学院

的本科教育,目标是培养从事审判、检察、公安和律师实务的应用型法律人才。进入九十年代,综合大学法律系本科教育与政法学院本科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已经同一,其结果是,法学本科毕业生既不符合学术型法学人才的要求,也不符合应用型法律人才的要求。在九十年代中期,借鉴美国法学院的经验,创立以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为目标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之后,发生了法学本科教育存废的争论。 [50]目前争论虽仅局限于网络等媒体,但问题重大,值得关注。 (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宭境

创设法律硕士专业学位(jm)教育,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学教育制度中最重要的一项改革措施,经过10余年的不断探索和试验,逐渐成为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的主要途径。现在面临的问题有二:

其一,由已有培养法学硕士学位授权的高校开设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造成同一法学院既培养法学硕士研究生,也培养法律硕士研究生,尽管《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要求加强教学与法律实务部门的联系,要求聘请法律实务部门的专家参与法律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及培养工作,以弥补法学院在法律实践方面的缺陷,但往往难于切实贯彻落实。许多法学院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培养方式、教学方法、课程内容等方面,都与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没有实质差别,最终导致所谓'学术型人才缺理论,应用型人才缺实践'的问题 [51]。

其二,因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法律职业之间缺乏实质性的联系,法律硕士研究生从事法官、检察官和律师职业的前提是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和国家公务员考试,而检察院、法院或者律师事务所等法律职业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对法律硕士学位获得者并不优先考虑,造成法律硕士研究生在毕业之后能够从事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职业的人数极少,大部分法律硕士毕业生不得不在法律职业之外另谋出路,与创设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初衷相悖,且造成法律教育资源的浪费。因此,有学者建议将司法考试与法律硕士生入学考试合二为一,将法律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司法研修合二为一,获得法律硕士学位即有从事审判、检察与律师职业资格。 [52]

(三)法学硕士学位教育的困惑

现行法学硕士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参照苏联的副博士学位,主要特点是要求过高,3年时间要完成修课与学位论文写作的任务,并且与博士阶段的学习缺乏衔接。法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为从事法律教育和法学研究培养学术型人才。只是十年前法学硕士研究生人数还很少,毕业后一般都有机会进高校做教师。但自高校'扩招'以来,在校法学硕士研究生人数激增,而毕业后能够进入法律教学和研究机构的人数极少。除少数报考法学博士研究生外,绝大多数法学硕士学位毕业生都选择参加国家司法考试或国家公务员考试,进入各级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律师事务所、仲裁机构、公证机构和各级政府部门。

绝大多数法学硕士只能从事实务工作,而培养目标却坚持学术取向,造成法学硕士学位教育中的许多矛盾、冲突和左右摇摆,结果弄得非驴非马,不知所措。并且,大批法学硕士研究生涌入法律实务部门,挤占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就业机会,造成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冲击。因此,有的学者建议压缩法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 [53],普遍的观点认为,应当缩短法学硕士研究生的学制,降低其学位论文的学术要求,甚至主张取消撰写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将法学硕士学位教育作为攻读法学博士学位的过渡阶段 [54]。

博士硕士论文 第4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025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290位用户关注,32人点赞!

中新网台北12月3日电 题:台湾56人兵学论文获博硕士学位

记者 韩胜宝

台湾孙子兵法战略研究学会相关人士向记者宣称,1985年,黄营杉以《兵家之管理思想:策略形成与执行》的论文,获得台湾政治大学博士学位。他也是台湾首位以研究《孙子兵法》等古代兵学获得博士学位的学者。

黃营杉在其博士论文中写道:“兵学自春秋战国时期由贵族流散于民间,群雄争霸而使兵学盛极一时,成为专门之学。传世兵书以宋元丰年间所頒武教学教材,孙子、吴子、司马法、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尉缭子、三略、六韬之《武经七书》为兵家思想代表作”。

黃营杉的论文以以《孙子兵法》和《武经七书》为研究对象。从现代管理之观念剖析其战略规划、执行与控制思想,並导出兵家思想之現代管理及建立中国式管理之含义。全文分九章共17万字。论文析论兵学与管理学、兵家与兵书之关系,並确认《武经七书》为兵家思想之核心。论文还分析兵家之策略规划过程与原则、兵家战略执行与控制,以及组织、用人、领导、统御等重点,并从所分析归纳之兵家管理思想提出現代管理之含义。

《孙子兵法》论文获博士学位的黃营杉,在中国式管理方面如鱼得水。他先后任美国声宝公司副总裁、中华彩色印刷公司总经理、羽田机械关系企业执行长、中兴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教授兼所长、中兴大学企业管理学系教授兼主任、台北大学商学院院长、台湾烟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台电公司董事长,还出任台湾“经济部”部长、“财政部”财政金融专员。他的主要著作有《兵法与商略》、《从高阶管理观点论孙子吴起列传》、《孙子思想与企业管理》,《中国古兵家之领导思想》、《中国兵家之管理思想》、《吴子兵法与策略管理》等80多本。

另一位特别引人瞩目的兵学论文获博士学位的林英津,为女性。她在1985年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写的博士论文《夏译〈孙子兵法〉研究》,对鲜为人知的西夏文《孙子兵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使这一珍贵版本得以传承下去。林英津现任台湾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筹备处研究员,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1987出版专著《孙子兵法西夏译本所见动词词头的语法功能》,1994年她的博士论文《夏译研究》,由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4年刊印,引起海峡两岸学术界的关注。

台湾商务印书馆总编辑方鹏程在他出版的《孙子:谈判说服的策略》一书中披露,台湾一些博硕士研究生以《孙子》为主题,撰写研究论文,研究范围已经扩大到许多层面,并不是限定在军事运用的范围。截止2004年就有300多篇《孙子兵法》论文,研究范围包括军事、经济、企管、教育、文学、语文等。

博士硕士论文 第5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4540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2分钟,共有280位用户关注,42人点赞!

我校2016年拟招收博士研究生规模数140人左右(具体招生名额以国家计划为准)。

二、招生方式和培养模式

为深化博士研究生招生改革,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机制,我校从2015年起对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进行改革。具体实施细则详见《沈阳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沈农大发[2014]7号)。改革后的招生方式包括硕博连读、推荐优秀硕士研究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申请考核、普通招考四种类型。前三种方式招收的博士生,其培养方式为全日制非定向,普通招考博士生的培养方式分为全日制非定向和全日制定向两种类型。

二、学习年限

博士研究生的基本学制为3年,因故不能3年毕业的最长可延至6年,但需办理学籍延长手续;硕博连读研究生(含提前攻博研究生)的基本学制为5年,因故不能5年毕业的最长可延至8年。其他要求详见《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业管理细则(修订)》。

三、报考条件

(一)所有类别考生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无违纪违规不良记录。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教育部规定的体检标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文件标准]和我校各招生学科的基本要求(要求在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进行体检)。

(二)硕博连读和提前攻博类考生应具备的条件

硕博连读和提前攻博类考生须达到我校相关规定提出的要求(详见我校有关文件)。

(三)申请考核类考生应具备的条件

1.本科和硕士阶段均为全日制非定向学历教育,且为应届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考取硕士,应届硕士毕业获得硕士学位申请全日制非定向博士;

2.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最近五年内(截止至报考时间)外语水平达到以下条件之一:英语cet-6 成绩≥426 分;ielts成绩≥6.0;toefl 成绩≥80 分;通过大学日语、俄语六级考试;

3.硕士期间学习成绩、学位论文均在良好以上或在某一领域有特殊学术专长、突出学术成果,对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有较强创新意识和能力;

4.获得本人硕士生导师和拟报考的博士生导师推荐,报考学科考核合格;

5.满足招生学院对申请人的其他要求。

(四)普通招考类考生应具备的条件

1.入学前具有学术硕士学位的考生,需提供本人硕士生导师或本学科专业领域博士生导师和拟报考的博士生导师推荐信。

2.入学前具有专业硕士学位的考生,外语水平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英语cet-6 成绩≥426 分,或ielts 成绩≥6.0,或toefl 成绩≥80 分,或pets5合格;

(2)通过大学日语、俄语六级考试。

并需提供本人硕士生导师或本学科专业领域博士生导师和拟报考的博士生导师推荐信。

3.入学前为具有硕士同等学力的考生,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全日制大学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6 年以上(含6 年);

(2)在所报考学科专业或相近领域连续工作6年或6年以上;

(3)修完所报考学科(专业)的全部硕士学位课程,并取得学分;

(4)外语水平要求与具有专业硕士学位考生要求一致;

(5)近6年在核心期刊发表与所报考学科专业相关的论文3 篇以上(第一作者)或获得省部级以上的科研成果奖励(前3名)或正在主持省部级以上的科研项目。

(6)提供本学科专业领域博士生导师和拟报考的博士生导师推荐。

四、报名方式

2016年我校博士研究生招生报名采用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所有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现场资格审查,各环节缺一不可。

(一)网上报名

1.申请考核制考生:2015年11月23日-2015年11月29日;普通招考类、硕博连读类、提前攻博类考生:2015年11月23日—2016年3月;

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网上报名,要严格按照我校201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选择考试科目并牢记本人报名号。

2.网上报名以信誉为基础,请考生如实填写个人报考信息。若发现有弄虚作假者,我校将在5年内不再接受该考生报考。

3.报考非定向就业的脱产考生可以直接报名,录取后需要将人事档案调入我校,实行全脱产学习。

4.报考定向就业的在职考生须征得定向培养单位的同意,录取后不需要调转人事档案,但需要在被录取前与我校、定向单位签订三方协议,我校有权要求进行全脱产学习。如果考生与所在单位或定向就业单位因报考问题引起纠纷,并由此造成不能调档、不能参加复试、甚至不能录取等后果,责任由考生自负;由此对学校造成的损失,学校有权要求赔偿。

5.报考类别在报名阶段经考生确认以后,复试录取阶段及入学以后均不得更改。

(二)现场确认

1.申请考核类考生:具体安排参见各学院申请考核制实施方案。

2.普通招考类考生:2016年1月初,具体时间另行通知;考生持报考材料到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沈阳农业大学服务中心裙楼203室)进行资格审查。

五、报名材料

(一)报名需要提供的基本材料

1.沈阳农业大学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

(1)拟报考定向类别的考生以及原为定向培养的硕士生、现正在履行合同中服务年限的在职人员考生,需在报名登记表“对考生报考的意见”一栏内由考生所在单位人事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并签字,同时加盖人事部门公章。

(2)应届硕士毕业生需在报名登记表“对考生报考的意见”一栏内由考生所在院(系、所)负责人签署意见并签字,同时加盖行政公章。

2.身份证复印件。

3.硕士、本科阶段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验原件,留复印件;外地考生可先寄复印件,领取准考证时交验原件,应届硕士毕业生必须在入学时递交);或应届毕业硕士生在学证明及预期取得学位证明;境外获得硕士学位的考生需有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书。

4.学信网学历学籍备案材料(纸质版)。

考生类型

研究生阶段

本专科阶段

已获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考生

《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已获非全日制硕士学位考生

-

《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在校生

《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同等学力考生

-

《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5.专家推荐信二份(其中一位须为拟报考导师)。

6.硕士研究生阶段成绩单(同等学力考生需提交本科阶段和进修硕士主干课程的成绩单);可以是加盖培养单位研究生成绩专用章的成绩单原件,也可从人事档案中复印出成绩单并加盖所在单位档案管理部门公章。

7.政治审查表(在网上下载,定向考生加盖所在单位组织部门公章,未就业人员加盖档案保管单位公章,应届生加盖所在学院组织部门公章)。

8.体检表(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体检时间须在报名日期前三个月以内)。

9.报名考务费200元(同等学力考生考务费400元,硕博连读和提前攻博考生不需交费)。

(二)各类型考生需要提供的特殊材料

1.申请硕博连读类考生:需提交《沈阳农业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申请表》。

2.提前攻博类考生:需提交《沈阳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审批表》。

3.申请考核类考生需提供以下材料:

(1)《沈阳农业大学“申请考核制”选拔博士研究生申请表》;

(2)学位论文摘要和目录;

(3)外国语水平证明复印件;

(4)个人经历及研究计划书(个人经历:学习及学术研究简要经历;研究计划书:3000字到5000字入学后的研究设想);

(5)在重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获奖证书复印件,以及其他可以证明自己能力或成就的材料;

(6)报考学院要求的其他材料。

4.普通招考类考生考生需提供以下材料:

(1)已获硕士学位人员需提供硕士学位论文评议书或答辩决议书的复印件;

(2)专业硕士学位和未获得硕士学位的同等学力人员需提供外国语水平考试证明。

请考生如实填写个人报考信息。若发现有弄虚作假者,我校将在5年内不再接受该考生报考。

(三)报考材料和报名费提交办法

1.申请考核类考生需将报考材料及报名费交至报考学院,详见各学院申请考核制实施方案;

2.普通招考类考生需将报考材料及报名费于2016年1月8日前(以当地邮戳为准)寄往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汇款单留言处必须注明报考考生姓名;信封上请注明博士报考材料。

邮寄地址:沈阳市东陵路120号沈阳农业大学研招办

收件(款)人:马晴晴

联系电话:024-88487057 邮政编码:110866

六、考试时间、地点

(一)申请考核制

考核时间、地点参见各学院实施方案。

(二)普通招考制

初试时间定于2016年3月中旬某周六、周日,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七、考试内容

(一)申请考核制

考试考核内容参见各学院实施方案。

(二)普通招考制

外国语(含听力)、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具体见招生专业目录。同等学力人员加试2门报考专业硕士研究生主干课和自然辩证法。

英语听力采用调频接收方式,请考生自备调频收音机,频段为75.3mhz,小语种考生不用准备收音机;外国语考试没有指定参考书。

八、录取类别和学费标准

录取类别按就业派遣方式分为非定向和定向两种。博士研究生各专业学费标准均为10000元/学年,按年度收费。

录取类别以考生网上报名时填报的报考类别为准,复试录取阶段及入学后均不得更改。我校鼓励考生非定向就业全脱产攻读博士学位;对定向就业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不仅有录取比例限制,且学校有权要求进行全脱产学习。各学院将根据学校下达的博士生招生计划名额,按照硕博连读研究生、推荐优秀硕士生提前攻读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博士生、普通招考博士生的顺序依次录取,非定向培养与定向培养考生分别排队原则,确定拟录取名单,前三类录取额满的不再安排普通招考类考生考试,请考生及时向报考学院进行询问。

*报考类别说明:(请仔细阅读后再填报)

非定向:无工作单位,如果被我校录取,我校须向考生档案所在单位调取档案。

定向:有工作单位,录取后不转档案、户口和工资关系,我校与考生及考生所在工作单位签订定向培养协议。

九、奖助政策

我校面向非定向全脱产博士生提供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校长奖学金、学校助学金、三助岗位津贴、高水平学术(学位)论文奖励等多种奖、助学金。

(一)奖助对象

所有基本修业年限内的非定向博士研究生。

(二)奖助类型及标准

1.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10000元,按月发放;

2.学校助学金:学校出台政策、加大对博士生资助力度,按月发放助学金(额度待定);

3.普通助研岗位津贴:400元/月,由导师提供,学校统一发放;

4.国家奖学金:一年级新生不少于5个名额,二、三年级按省里下达的指标进行评选,奖励标准为博士生30000元。

5.校长奖学金:面向一年级博士新生,一等10000元,二等5000元,三等3000元。

6.学业奖学金:面向二、三年级博士生,一等12000元/年,二等9000元/年,三等6000元/年,按年度一次性发放。

7.高水平学术论文奖:用于鼓励研究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奖励标准从80万元/篇到0.1万元/篇不等。

8.学位论文奖:获得校级优秀博士论文奖励5000元,获得辽宁省优秀博士论文奖励1万元,获得国家优秀博士论文奖励10万元。

十、其他事项

1.考生提供的所有报考材料均应属实、准确,若因提供虚假信息被发现而造成取消考试、录取、入学资格或取消学籍等后果,责任由考生本人自负。

2.报考类别为定向的考生须征得所在单位同意,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使我校无法调取考生档案或签定有关协议,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的后果,我校不承担责任。

3.在境外(含香港和澳门)获得学位的考生,须凭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学位认证证书方可参加报名。

4.我校2016年招收定向培养在职博士研究生的录取数量规定为不超过各学院招生计划的30%。同时,在复核阶段,在职人员须提交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开具的至少同意脱产学习一年的书面证明(由考生自行填写并由领导签字单位盖章)。

5.每位导师招生名额原则上不超过3名(院士除外),且最多招收在职人员1名;首次招生的导师和延长招生年龄的导师只能招收1名脱产生;校外兼职导师最多招收1名(详见《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修订)》)。

博士硕士论文 第6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755个字,预计看完需要5分钟,共有210位用户关注,28人点赞!

一、报考类别

(一)硕博连读学生。具体要求详见《关于做好2016年硕博连读生攻读博士学位工作的通知》。

(二)“申请-考核制”学生。2016年我校继续对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报考博士研究生试行“申请-考核制”具体要求详见《2016年博士研究生生申请-考核制实施办法》。

(三)其它考生。拥护中国招共产党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40周岁,在职人员报考的年龄可适当放宽到45周岁, 已获得学术型硕士学位者。

(四)全日制专业学位考生。报名前须获得毕业证、学位证,国家英语六级考试成绩≥425分,硕士期间课程学习平均成绩在70分以上。无补考、重修记录,本科所学专业应与报考专业一致。

(五)同等学力考生。1. 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且获得学士学位。具有6年以上工作经历(从获得学士学位到 2016年 9月 1日 ),且工作岗位与所报考的博士学科领域一致;2.“大学英语六级”成绩合格;3.曾经修读过与所报考学科领域相适应的硕士学位课程,并由修读学校出具加盖公章的成绩证明;4. 近三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3篇以上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并经我校有关专家评审,确认已达到所报考专业的硕士水平。同等学力考生除参加所报考学科博士考试外,还须加试政治理论及2门硕士阶段专业课程。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获得硕士学位考生。只能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六)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获得硕士学位)考生。必须具有有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学士学位。

注:1.跨学科考生。须有与所报考博士学科领域相关的学术背景。

2.所有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将报考材料送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进行报名资格审查,过期不再受理。审查通过之后方可报考,未通过我校审核自行报考的,报名信息无效。

二、报名程序

(一)报名方式:采用网上报名和现场资格审查相结合的形式,所有考生必须完成网上报名和现场资格审查,报名方为有效。

1.网上报名: 2016年 3月 1日 至 2016年 3月 25日 网上报名,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yz.chsi.cn)。按要求录入本人各项真实信息并上传照片

2.现场资格审查:非应届生持毕业证、学位证书、身份证原件(附复印件一份)、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无法通过在线验证获得备案表的,须提供书面学历认证报告)及人事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开具的同意报考证明,应届生持学校研究生主管部门开具的能按时毕业的证明 2016年 3 月28日 到内蒙古农业大学研究生院进行资格审查,同时采集指纹及交纳(初试)考试费190元(学校财务处缴费)。考生须认真填写下列报考材料,资格审查时,提交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办(外地考生须于 2016年 3月 28日 前邮寄到研究生院,以邮戳为准,并于考试前4天( 4月 12日 前)到研究生院进行资格审查、采集指纹及交纳考试费):

(1)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报名系统下载)。

(2)专家推荐书(报名系统下载)。

(3)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硕士学位论文评议书。

(二)打印准考证时间:2016年4月14至4月15日(报名系统下载,自行打印准考证)。

(三)考试时间:2016年4月16至4月17日。

三、学费标准及奖助政策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发展改革委、教育厅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有关政策的通知》(内财教【2013】974号)文件精神,我校对2016级 全日制 博士研究生学费标准及奖助政策的说明如下:

(一)学费标准

10000元/年。

(二)博士研究生奖助政策

1.国家助学金

博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范围覆盖 全体 博士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2000元。

2.国家奖学金、内蒙古自治区奖学金、内蒙古自治区学业奖学金和学校学业奖学金

为奖励学业成绩特别优秀、科学研究成果显著、社会公益活动表现突出的博士研究生,设立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自治区奖学金和校长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30000元,自治区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20000元。校长奖学金奖励标准每生13000元,同时,设立博士研究生自治区和学校学业奖学金和,奖励标准10000---17000元/年。

四、其它

我校各专业只招收全日制非在职博士生,优先录取硕博连读的硕士研究生和申请考核的应届硕士研究生。凡报考的考生请提前和导师联系,我校凡在职考生或现为定向的应届毕业硕士生报考我校,均须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书面证明。

五、联系方式

单位代码:10129地址: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路306号邮政编码:010018

联系部门: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联系人: 王 老师电话:0471-4309337,

博士硕士论文 第7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659个字,预计看完需要7分钟,共有146位用户关注,51人点赞!

为深化博士生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导师和院系在博士生选拔中的自主权,加强对考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专业潜能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考查,提高人才选拔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我校自2013年起对教育学部、物理学系(课程与教学论专业除外)、天文学系和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的博士生招生选拔办法进行改革,试行“申请-考(审)核”制度。以上院系的招生办法另行公布。

一、招生人数

1.各院系公布的招生人数中包含本科直博生及硕博连读生,不含各种专项计划(了解专项计划招生请点击浏览)。

本科直博生的接收面向全国重点大学获得推免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工作预计在2012年10月中旬结束,届时将公布接收情况,请注意查看。

只有本校在读的二年级硕士研究生可申请硕博连读。除试行“申请-考(审)核”制度的院系和专业外,接收硕博连读生的工作预计将在2012年12月底前完成。

2. 各导师的拟招生人数已在专业目录中标注或说明。除明确标注了拟招生人数的导师外,其他导师的实际录取人数将依据其报考人数、生源质量、科研项目和经费情况以及考生的初试复试成绩、导师所在院系的招生总名额等综合确定。

二、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学位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已获硕士学位人员(初试前获得硕士学位),或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在入学前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或符合条件的同等学力人员,或已获博士学位人员。

同等学力人员须同时符合下列报考条件:①获得学士学位后六年或六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②在核心刊物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四篇以上与所报学科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独立主持过省部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者发表文章数可酌减,但不得少于2篇。③已修完所报专业硕士学位课程及选修课程且成绩合格。

只有硕士学位证书而无硕士毕业证书的考生(如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单证专业硕士等),如果在初试前不能获得硕士学位,只能以同等学力人员身份报考,并须符合上述同等学力人员报考条件。

3.两位与所报学科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体检标准请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5.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即1968年9月1日以后出生)。

三、报名办法

[说明:考生报名前应仔细阅读我校的报考条件,确认完全符合后再进行网上报名。报考资格审核将在录取阶段进行。]

1.报名时间:2012年11月12日至12月12日。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网址为:graduate.bnu.edu.cn/bsbmindex.htm。具体要求、流程请在网上报名期间查阅报名系统的相关说明。报名费200元,采取网上支付方式。

2.报名者须于2012年12月21日前(以邮戳为准)按要求向报考院系所研究生教务办公室提交以下书面材料:

(1)报名登记表(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打印,打印前须按要求上传本人电子照片,打印后须本人在每页亲笔签字确认);

(2)两份专家推荐书(在网上报名系统下载空表后请专家填写);

(3)个人自述(在网上报名系统下载空表后填写,需同时在网上报名系统提交电子版);

(4)本人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及其他研究成果(原件或复印件均可),需同时在网上报名系统提交本人已发表的代表性学术论文,最多3篇;

(5)已获硕士学位人员提供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在国(境)外获得的硕士学位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书)、毕业证书复印件(单证专业学位研究生和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不必提供)、硕士学位论文,及硕士课程成绩单原件(由考生攻读硕士学位所在院校研究生培养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也可从本人档案管理部门复印并加盖其公章。下同);

应届硕士毕业生只提交硕士课程成绩单原件。被录取后,如在入学报到时不能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及毕业证书将被取消入学资格。

同等学力人员提交学士学位证书及本科毕业证书复印件、硕士课程成绩单原件。

【提示:网上报名时考生必须如实、准确填写信息。考生必须按要求提交书面材料,书面材料中的相关内容必须与网上信息一致。一旦发现弄虚作假者,我校将取消其报考资格及录取资格,由此造成的损失由考生本人负担。】

准考证不再寄发,请考生于考试前一周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下载。

四、选拔

选拔包括初试和复试。

初试科目:外国语(不含听力)及两门业务课,以专业目录为准。

初试时间:2013年3月30日、31日。

初试地点:北京师范大学(具体地点以准考证为准)

同等学力人员须加试两门硕士阶段专业基础课和政治理论。

复试有可能安排在初试后马上进行,也可能在初试成绩公布后进行,具体安排请于考试前一周在研究生院网站查询。

五、录取

根据初试和复试成绩,综合考虑考生的科研情况和工作业绩等,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六、学费和奖助学金

1.我校实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博士生录取类别分为两类:非定向培养博士生和定向培养博士生。凡人事档案转入北师大的为非定向培养博士生,不转入的为定向培养博士生。

2.所有研究生须缴费上学。普通博士生学制三年,本科直博生学制五年,学费每年1-1.2万元(因专业而异)。

学校为博士生设基本奖学金,基本奖学金覆盖面为100%。博士生(含定向培养生)只要入学成绩合格、每学年考核合格,即可在每学年获得与当年应交纳学费等额的基本奖学金,换言之,可冲抵当年全部学费。

除此之外,非定向培养博士生还可享受博士生基本助学金,每人每月1000元,每年按12个月发放。

定向培养博士生只能申请基本奖学金,不能申请基本助学金。

按照教育部规定,已获博士学位人员及年龄超过45周岁人员攻读博士学位,须由考生本人自付学费(自筹经费培养)或由所在工作单位代付学费(委托培养),这两类博士生不能申请学校的博士生基本奖学金和基本助学金。

除上述博士生基本奖助学金外,学校还设立了博士生短期出国访学(含参加国外学术会议)资助金、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基金、博士生优秀科研成果版面费资助金、教育部学术新人奖等多种奖励和资助项目,用于奖励资助所有在学制规定年限内的在校优秀博士生的学习及科研工作。

七、其他

1.我校2007年起开始实施“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在学校重点建设的学科领域每年选拔约150名学生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或进行联合培养,详情请登陆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在“重点建设项目-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中查询。

2.体检在新生入学时进行,不符合规定体检标准的考生将被取消入学资格。

3.北京地区定向培养博士生在单位保证其学习时间的前提下可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其他博士生均须全脱产学习3年。

4.录取为定向培养的北京地区考生学校将不安排住宿。

5.我校不提供参考书目,请自行选择相关书目学习。

博士硕士论文 第8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94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分钟,共有116位用户关注,52人点赞!

本报4月24日讯(记者 宋晓晖)记者获悉,山东大学计划自今年起,采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对所有申请硕士、博士毕业、答辩论文100%进行检测,以防止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严肃学术纪律,净化学术环境,维护学校声誉,促进学术诚信。今年的检测工作将于近日启动,计划5月18日前完成。根据规定,凡申请毕业、答辩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必须在送审前进行检测,学校将对所有申请学位人员的结果进行记录、备案。

博士硕士论文 第9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823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294位用户关注,30人点赞!

到英国留学念本科的同学一般是照系上所开的课程按部就班上课。在苏格兰,本科需念四年,英国其它地区需念三年(但有建教实习课程者,仍需四年)。一年级末有资格考,通过才可升二年级,三年级未有毕业考,通过则可获得学士学位。

2.硕士

英国硕士课程分为taught course(授课式的硕士课程)及researchcourse(研究式的硕士),学生多半选择taught course。授课式的硕士课程,每学期系上开课,由教授讲课,课上小组讨论的机会很多。学季内要交作业(course work)与专题报告(essay),年末要学科考试。每年大约十月初或九月底开学,隔年五六月会有学科考试,九月要交硕士论文。

一年三学季里,第一、二学季开课较多,第三学季较少。硕士课程非常紧凑,由于时间较短,每周上课的主题较大。教授会有指定的参考书单,但是单是一周的主题所列出的清单就常在五至三十本书之间。一门课一般是一周二或三小时,比起一般念两年或三年的硕士,英国这种一年的硕士课程负担非常重。

每年研读结束时的期末学科考试,对非英语系国家学生是一大挑战。在短短两小时内要回答3-5题申论题。期末学科考试的科目有时候可以是自己事先选定的。教学式硕士课程须缴交大约一万到两万字之间不等的论文。论文需要指导老师和一位校内同领域老师审核通过,并送到校外让另一位同领域老师也通过才可以。口试则依各科系老师要求而定。

英国还有一种以写研究论文取得的硕士(master bv research,也叫.m.phil-master of phiiosophy),需要一年到两年时间,须写报告及缴交四万字论文。没有学科考试,上课也不硬性规定。比起上课式的硕士,此种学位报告及论文所占的份量很重,类似小型的英国博士课程,有意继续深造博士学位者,此种课程也可以是英国留学生进修博士的第一年。

另外,许多同学可能在念了某领域的学士(例如应用外文系毕业),到英国留学时则跨领域改念其它领域的硕士(例如行销或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会要求先念一个研究文凭课程(postgraduate diploma),为期一年,以充实此领域的学术基础。最后若通过考试,就会授予研究文凭,并接受继续念硕士班。

博士硕士论文 第10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608个字,预计看完需要5分钟,共有149位用户关注,54人点赞!

(1)目前,政府已经从中央财政增加了一部分经费用于增加公派留学生,而且公派留学生的类别也有所提高,将从过去比较大规模的派遣访问学者到逐步增加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培养。(《公派留学额度上升,逐步增加高层研究生博士生》

(2)重庆―在读硕士研究生多次发短信侮辱一法学博士,被罚500元。法学博士也有回骂研究生,却免受处罚。(《研究生骂博士被罚50(3元》

这一误解似乎和权威词典的释义不清不无干系:《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1996年7月修订第3版)第1447页对“研究生”一词的释义为“经考试录取在高等学校或科学研究机关里通过研究工作进修的人。有规定的修业年限”。该释义对“研究生”一词的语义范围未作明确界定。而在2005年6月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研究生”一词的释义略有变化,第1567页:[研究生](名)大学本科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后经考试录取,在高等学校或科学研究机关学习、研究的学生。该释义似乎已将“研究生”一词的语义范围缩小为“硕士研究生”了。

我们来关注一下其他词典对“研究生”一词的释义情况:

(1)《新华词典》(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修订,2001年修订版)第1134页:[研究生]在大学或科研机构中,经考试录取并按规定年限学习研究以求获得较高学位的学生。一般来说,已取得学位的大学生考试录取后攻读硕士学位,取得硕士学位的经考试录取后攻读博士学位。学制一般各为三年。

(2)《应用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2000年1月第1版)第1445页:[研究生](名)经高等学校或科研机关考试录取,进一步研究高深学问的学生:有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

(3)《当代汉语新词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主编:曲伟、韩明安,2004年4月第1版)第984页:[研究生制度]我国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培养高级科学研究人员和高等学校师资的教育制度。按照1978年《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工作暂行条例(修改草案)》规定,我国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事专业研究和撰写论文,通过课程考试、学位论文答辩,授予相应的学位证书。

显而易见,“研究生”并不等同于“硕士研究生”。“研究生”从所指范围来看。应当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两种:从培养的程度上看,应当包括已经毕业的研究生和在读的研究生两类。

究其误用和误释的原因,是因为现今国内非名牌大学毕业的本科生就业压力相当大,报考硕士研究生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主要途径。在全国是大势所趋。而愿意终生投入教学、研究工作的人是不多的,所以考博士研究生的人的比例就小得多。大多数人身边都有考硕士研究生的例子,而考博士研究生的例子却是不多的,人们也就对考硕士研究生比考博士研究生更了解。另外,还由于大多数人对学位制度不十分了解,一般认为博士是比硕士高一个级别的,怎么会用同一个词――“研究生”来称呼呢?甚至还有许多人认为“博士后”是比博士高一级的学位。如此理解,使得“研究生”一词的语义范围逐步缩小。趋向等同于“硕士研究生”了。

“研究生”一词虽然误用很多,但也不乏正确的用例,如:

(1)虽然进了劳动力市场,这些研究生对薪水的要求并不含糊。据了解,硕士生开出的月薪底线为3000元,博士生为5000元。符合这一条件的工作,在招聘展台上并不多见。为了让研究生成功就业,劳动力市场经常客串猎头的角色,向合适的企业推荐合适的人选。(《研究生月薪底线:硕士3000元 博士5000元》

(2)6月29日学校隆重举行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仪式。温孚江校长、张宪省副校长向357名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研究生颁发学位证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研究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经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推荐,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今年我校有39人获得博士学位。318人获得硕士学位。(《357名研究生获博士硕士学位》

退一步说,不管怎样,即使很多人错误地理解“研究生”一词,但权威词典的释义不能有误,不能违背国家对研究生制度的规定,因为权威词典面对着亿万民众,影响力巨大,权威词典释义有误,不知要误导多少人,所以我们一定要维护祖国语言文字使用的规范性!

博士硕士论文

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招收博士研究生的一级学科有物理学、化学,二级学科有数学物理(自主设置专业)、动物学、环境科学。全校招生总数为25人,每学科(专业)招生计划详见专业目录。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博士硕士信息

  • 博士硕士论文
  • 博士硕士论文30人关注

    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招收博士研究生的一级学科有物理学、化学,二级学科有数学物理(自主设置专业)、动物学、环境科学。全校招生总数为25人,每学科(专业)招生计划详见专 ...[更多]

优质范文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