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议 第1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有5426个字,预计阅读时间为14分钟,共有224位用户关注,46人点赞!
特别是,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组建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将对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和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等,并将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相应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队伍和检验检测机构划转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此外,新组建的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农业部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商务部的生猪定点屠宰监督管理职责划入农业部。
此次改革最直接的影响,是能够更清晰地分清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职责,明确食品安全的投诉部门,更容易获得食品安全信息,企业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行政成本也有望降低。
加强绿色农业发展
九三学社
“关于加强绿色农业发展”的提案提出,必须改变粗放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因时因地发展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构建绿色农业产业体系,切实推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高效是绿色农业的基本要求,高效农业需要高质量的耕地保障。通过改造提高耕地质量,实现农业高效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
针对现实中耕地质量有优劣之分,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对土地需求特别是工商业及市政建设的土地需求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几大差异,建议通过耕地占补平衡,以耕地的区位差异获得资金,在土地复垦整理、土壤肥力提高等方面加强投入,提高耕地质量,在保持总量动态平衡前提下实现生产力的提高。
此外,还建议加快发展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增加有机肥所占比例;加强对废旧农膜的收购力度,对农民购买可降解农膜实施补贴;大力推广节水工程,采取政策扶持节水产品和节水技术;同时,在耕地占补平衡中必须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构建耕地质量保护的有效防线;另外,要大力培养绿色农业发展所需的科技人才,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抢占科技制高点。
加快酸化土壤改良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万连步
近30年来,由于酸雨、施肥不合理、耕种不科学等原因,我国土壤酸化严重,全国近40%的耕地土壤处于ph6.5以下,12.4%的土壤处于ph5.5以下,1.3%的土壤处于ph4.5以下。其中经济作物体系土壤酸化比粮食作物体系更为严重,带来了农业生产减产、农产品品质下降,以及危害农业生态环境、影响食品安全的危害,因此必须关注耕地质量。目前,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已被研究人员确认为造成中国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另外,我国农业生产采用高投入高产出的方式,酸雨和过量的氮肥投入,加速了酸化进程。
建议,加强耕地质量立法和耕地保护规划,加大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投入力度;加大对酸化土壤改良政策支持力度,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开展酸化土壤改良工作,从根本上遏制不断恶化的状况;针对我国酸化面积大,各地酸化程度不同等具体情况,有关部门制定酸化耕地土壤改良技术规范和评价体系,指导各地开展酸化土壤改良,评价改良效果;加强对新型肥料生产、推广使用的扶持,政府加大缓控释肥、碱性肥料等的生产和推广扶持力度;对酸性土壤改良剂生产企业给予扶持,给予生产企业优惠政策,扩大产量,满足国内需要。
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三全集团董事长 陈泽民
当前,我国农业、食品工业和金融业之间各自为战,缺乏完整、明晰的产业协作纽带链条,这不仅导致农副产品价格剧烈波动,还影响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并带来了食品质量安全风险:农业以分散的种、养殖为主,集中度与可控性相对较低,供需对接不协调的农产品市场流通风险和食品质量安全风险较大;食品工业面临着农副产品价格剧烈波动,成本压力不断增加的困难;金融对现代农业和食品工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够,适合食品企业的农产品期货种类仍然偏少。
因此,我国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仅需要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也需要积极发挥金融业对农业现代化和食品工业的引领与支持作用,推动农业资本、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
转变农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东营市蜜蜂研究所所长 宋心仿
人民群众在相对富裕的同时,对食品的疑虑越来越大,从‘吃什么好’已发展到‘什么能吃’;从原来‘吃不起’变成了现在‘不敢吃’。分析其中原因,一是当前我们的农业停顿在“化学农业”阶段。农产品生产主要靠化肥、农药及激素类催长剂等物质来催产、催效,天然成分降低;二是种类繁多的化学食品添加剂,打破了食品安全的底线,把原本天然的食品变成了化学合成品,更为食品造假提供了方便。
食品安全从源头抓起,是治本之策。建议,要转变农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要逐渐减少化学制品的依赖和使用量,建立安全高效的生态农业。发展循环农业,建立“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生产模式;加快建立农业标准化产业步伐,形成一个涵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农产品标准体系;加大农户科学知识培训。同时,要严控食品添加剂开发使用,建立完善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监管机制。
农产品净化向包装标准化变革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研究员 高丽朴
我国瓜果蔬菜,有20%~25%在流通运输环节中损耗,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损耗可以控制在5%以下。大量的瓜果蔬菜都是经过简单包装就长途跋涉,从地头到餐桌的过程中不仅容易被二次污染,而且损耗浪费惊人。要改变这种状况,国外的很多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发达国家经过多年努力,已经实现了从农产品净化到包装标准化的变革,形成了从产品、产地分级包装,到小包装、集装箱托盘、运输设备、库房搬运、机械等一系列的标准化系统,为实现农产品的流通提供了条件,也为降低流通损耗提供了保障。
北京完全有基础有能力加快产供销一体化配套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如果能把这套农产品产供销标准化体系建起来并在全国推广,不仅北京又多了一个新的科技服务产业增长点,对全国农业增产节约也具有重大意义。
将长沙打造成“国际稻都”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
当前我国粮食安全面临严峻形势。从国内来看,我国粮食自给自足率仅90%。2012年,我国3大谷物进口达1000万吨,成为粮食净进口国。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持续增长、耕地和淡水资源不断减少等客观因素都在频频挑战国家粮食安全底线。从国际来看,发达国家正通过种业战略,利用生物技术等领先优势控制他国的“生命线”。全球种业10强占全球种业市场份额70%,而国内种业10强占全球市场份额的比例仅为0.8%。“米袋子”受制于人的形势十分逼人。
湖南是水稻生产大省,这些年来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下,其杂交水稻研发和生产具备了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优势。建议,将长沙打造成“国际稻都”,并将此上升为国家战略,打造全球杂交水稻研发和生产中心。以持续保持中国水稻产业领先优势,掌握农业国际话语权,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此外,支持建设市场化的育种供种体系,为具备“育繁推一体化”条件的种子企业提供品种审定绿色通道。
加强农产品源头检测监管
全国人大代表、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陈瑞爱
细观近年发生的几起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大多是由于农产品、食品生产源头的管理无序所致。怎样才能让百姓喝上放心奶、吃上放心肉?要从源头进行管理,探索建立监管新机制。检测要放到生产基地、加工基地,形成一条龙检查的链条。
目前我们只是注重农产品进入市场的检验,检测环节跟生产脱节,不够紧密,对之前的过程不重视,建议从生产源头抓起,加强农产品、食品生产地和来源地的检测监管以及信息公开。政府要鼓励有一定实力的生产地通过各种方式建立自己的质量检测室,更加有效地对农残、重金属超标等危害实施控制。重点应对4个环节的安全进行检验:一是土壤质量、生产基地的安全;二是生产过程中物资投入的安全,如农药、饲料、灌溉水的安全等;三是生产管理中的安全;四是进入市场时的检测。确保流入市场的农产品、食品符合安全卫生质量要求。
建立相应的中兽医药服务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 吴鸿
目前,我国国产婴幼儿奶粉及液态奶中存在着抗生素残留的问题,企业生产液态奶多数由企业自己的牧场提供奶源,管理上相对严格。而奶粉的奶源大多为散户,经济条件不好,兽药管理也不严格,造成奶源质量低下,乳中抗生素残留超过安全极限,而且现在乳制品消毒加工处理技术并不能有效去除抗生素残留。
如果从治疗效果速度来说,一旦动物感染或发炎,最快的办法只能使用抗生素。在美国和其他国家也是允许奶牛使用抗生素和止痛类药物,但是规定在用药期间,该牛所产的牛奶不得上市,也不能制成其他乳制品供人类食用。
应用传统的中兽医药,防控植物病虫害和动物疾病既经济有效,又能消除药物残留,保障食品安全。建议,国家成立中兽医药统一管理部门,各省市设立对应的管理机构。按照中兽医药自身特点和规律,建立健全中兽医与中兽药、动物医疗与教育、临床与科研、行业与执业中兽医师资格认证管理结合的管理体制。此外,以“治未病”为指导思想,建立相应的中兽医药服务体系,共同为我国畜禽健康养殖和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修改养殖用药安全规范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达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杨佳鹏
根除养殖业滥用抗生素现象,要从修改政府规定入手。
12年前国家农业部出台的《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中:凡农业部批准的具有预防动物疾病、促进动物生长作用,可在饲料中长时间使用的饲料药物添加剂,其产品批准文号须用“药添字”。这句话,成了养殖户大量使用抗生素的‘尚方宝剑”。为此,起草了《关于加快修改养殖业中用药安全规范的建议》,提出将抗生素从动物饲料药物添加剂中剔除,抗生素不能作为预防用药长期使用。
我国目前已经逐步建立起规范的饲料认证制度,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去年向50家饲料生产企业颁发了中国首批饲料认证证书,今后我国还将逐步建立饲料质量安全评价体系,推动饲料安全工程的开展。
立法强化非药产品管理
全国人大代表、邯郸丛台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增其
国家应加强对非药产品的监管力度。对我国目前类似药品的产品多头审批、标准不一等问题,通过立法方式,加强对非药产品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的管理,凡宣传药品疗效或仿冒药品包装等产品,一律禁止进入采购渠道。国家应切实加大药品安全执法检查的频度和力度,通过新闻会、曝光台、社区宣传等各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醒公众慎购“非药品”。
当前,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量呈“倒三角形”形态分布,越往基层,人、权、财、物配置就越少。调研发现,县级监管部门的专业监管机构和专业监管力量甚至只有一两个科室或一两个人,如此单薄的监管力量,面对广阔的城乡监管对象,监管任务十分艰巨。建议国家坚持“条块结合、以快为主、重在基层”的原则,使监管力量的分布呈现“正三角形”形态,全面向基层倾斜。在基层的生产和市场一线,建立与监管对象、监管事项相对应的扁平化监管网络。
食品企业实行辖区负责制
全国人大代表、华泽集团董事长 吴向东
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小作坊等实行辖区负责制。着力提高食品生产和加工企业准入门槛。建立健全企业责任追究机制和从业人员准入制度,进一步明确食品行业协会的权利和义务,授予其微观管理职能;对企业涉足食品行业设立更符合实际、便于管理的门槛;加强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考核,形成思想道德教育的常态化、长效化;既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专业化,又明确一旦发生特大食品安全事件、物价异常上涨、行业垄断行为等,行业协会应承担的相应责任。
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不能留“盲区”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丽水市人民医院副院长 雷后兴
农民食品安全知识缺乏和熟人经济导致农村超市“三无”食品泛滥。同时,劣质食品价格低利润高驱使农村超市经营者倾心“三无”食品。由于农民收入普遍较低,购买食品往往只图便宜,不求质量,致使质量差、价格低的食品在农村很有市场。农村超市面广量多和执法管理力度欠缺,给农村小超市“三无”等劣质食品提供了巨大生存空间。
建议要加大督查力度,设立有奖举报热线和信箱,把监管执法重心向农村下移,建立健全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各相关职能部门形成合力,特别是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加大对农村市场的监管力度,增强检验能力,增加抽检密度,加大奖惩力度,提高其违法成本,分种类、分时段、按计划进行食品质量检验,并定期公布。结合安全信用等级工作,对监管情况良好的超市,评定守信等级,给予一定的荣誉,对不能诚信经营的超市,严处重罚。另外,建议要鼓励城市和城镇规模超市下乡入村开展连锁经营。此种运营模式的规模超市下乡入村不仅能有效保证农村地区食品安全,提高农村小超市的经营档次,还有便于各职能部门进行日常管理,减少管理漏洞。
食品安全犯罪应纳入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张立勇
违法成本太低, 刑法的震慑力不够,是食品、药品领域安全问题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为更加有力地震慑食品药品违法犯罪,建议将刑法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的5个罪名——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劣药罪,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纳入刑法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当中,从刑事立法上旗帜鲜明地表达国家严厉打击这些犯罪的决心。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等犯罪对社会公共安全的侵犯日益严重,尤其是对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权产生了极大的危害和影响。因此,应当根据类罪划分原理,把保护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权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需要放在首位,将其5个罪名纳入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体系,从而更加有力地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和公私财产权。
机构改革有利食药监管
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议 第2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205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289位用户关注,57人点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党委书记 张光强
先谈谈关于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2007年11月1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开始实施,确立了政府统一领导、农业主管部门为主体、相关部门分工协作配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制保障。但在实践中,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采取一些强有力的措施。为此,我建议:
一、完善法律体系,做好产地环境和农业投入品监管工作。控制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第一道关口。应依照《环境保护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分类管理,将产地分为若干个区域,确定适宜区、限制区和禁止区。在农业投入品管理方面,建议全国人大依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使农业投入品监管工作更加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
二、规范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制定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的管理办法,加强标准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的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技能,推行生产基地农产品生产和农资产品质量可追溯管理
三、加强农产品检测体系建设,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制度化。完善市级检验检测中心和区县级检验检测站建设,建立以企业自检、委托中介机构检验和执法机关监督抽检相结合的检测体系。
四、推进农产品市场准入,杜绝劣质农产品进入市场。农产品进入市场,应有一道严格的准入门槛,建立一定区域的食品交易与检测中心,规定进入这一区域的农产品必须经过这一“交易检测中心”的检测。
五、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制度,做好优质农产品的宣传促销工作。建议农业部对全国主要农产品开展制度化的例行监测,对重点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生产的农产品质量状况定期抽样监测,适时通过新闻会、媒体或网络,使企业、生产基地与产品质量、市场形象紧密挂钩。
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体系建设,实现“田间到餐桌”全程监管。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探索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执法和集中、突击执法相结合的机制。
再谈谈关于提高农业补贴科技含量问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对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又好又快发展农村经济起着重要支撑作用。如果在农业各项补贴中,重视对农业科技的支持,提高农业补贴的科技含量,通过补贴来引导农民积极利用科技成果,对农业科技成果,特别是“物化技术”成果的转化,将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建议:
一、进一步调整、完善对农民的农业补助方式。目前,对种粮农民的补贴是以现金的方式来实现,这对体现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起到一定作用。但据了解,这种方式起到的作用是有限度的,它与农民应用农业科技的关联度不大,同时还存在运转周期长、运转成本高、农民受益慢等问题。建议将现金补贴改为实物配送,如按照国家和各省选定的主导品种,实行良种配送制,既可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又可提高良种化程度,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议 第3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876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268位用户关注,54人点赞!
农业现代化补上国家现代化的“短板”
纵览全文,“农业”一词作为《建议》中的高频词之一,全文共有30多处提到,远远高于工业和第三产业,而且《建议》将农业列入“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指标之中,强调“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同时,《建议》分论中的第三至第七部分,涉及“农业现代化”的论述被列入分论中的首位,这样的安排展现了农业在党中央全局工作中至关显要的地位。农业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全党、各级政府及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十三五”期间的现代化必将迈上一个新台阶,渐渐补上国家现代化的“短板”。同时,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农业标准化和信息化基础上。信息化为现代农业发展插上翅膀,让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成为可能。“互联网+农业”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在信息化的推进下将有长足的发展,在标准化和信息化不断推进下,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将会更上一个新台阶。
中国农业发展必须走出“粗放型”模式
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领头羊”,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引领现代农业建设是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建议》也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即“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走创新之路,《建议》中提到的“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体现了这一思想。多年来,我国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粮食产量实现了多年连续增长,我们用有限的耕地和水资源解决了13亿人口吃饭问题,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未来,中国农业的发展必须转型,走出“粗放型”发展模式,向质量和效益型农业转变。近几年,我国致力于这种转型,但由于农业的复杂性和全局性,这种转型的速度还不能适应新常态经济需求,必须进一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实现这种转型,建立“三个体系”、“四个融合”是必要的途径,即“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粮经饲、农林牧渔、种养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我国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规模小、成本高、效益低,不利于农业转型、体系建立和融合发展,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是必然的选择,适度规模经营应该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目标。
肯定土地承包关系为广大农民吃下“定心丸”
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议 第4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057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131位用户关注,30人点赞!
2月21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传达学习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第4次全体会议和国务院领导重要讲话精神,审议并原则通过《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和《2012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方案》。会议强调,各级农业部门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下更大决心、花更大力气、用更严厉措施,进一步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会议指出,近年来,各级农业部门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中有升,2011年蔬菜、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监测合格率分别达97.4%、99.6%和96.8%,保持“总体平稳、逐步向好”的发展态势。但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和制约因素仍较多,各级农业部门要紧紧围绕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工作目标,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执法监管,打击非法添加,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一手抓标准化生产,推进全程控制,转变生产方式,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会议强调,2012年,各级农业部门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一是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按照国务院办公厅2012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要求,继续实施蔬菜高毒农药、“瘦肉精”、生鲜乳、兽用抗生素、水产品、农资打假等6项整治行动。对整治行动中所列各项任务,要一一落实,一抓到底;出重拳、用重典,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坚决铲除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毒瘤。二是全面加强风险评估监测,加快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和检验检测体系,提高风险预警和防范能力。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促进年活动,启动一批农产品质量安全科研项目,注重用科技手段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三是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继续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水产示范场创建,支持农业标准化整体推进示范创建。加快农业标准制修订步伐,加快构建统一、科学、合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强化“三品一标”证后监管,确保认证产品质量。四是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健全省、地、县监管机构,落实好监管职责。推进乡镇监管服务机构建设,加快明确机构、落实职能、建立队伍、强化条件保障,确保今年底全国所有涉农乡镇全部建立监管机构。五是探索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创建活动,推动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提高农业投入品管控、标准化生产和执法监测能力。六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舆论引导,大力宣传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整体提高向好的现状和各级政府部门采取的有效措施,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引导社会各界理性面对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逐步改进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第五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揭晓
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议 第5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254个字,预计看完需要6分钟,共有179位用户关注,35人点赞!
关键词生态农业;建设;现状;问题;建议;安徽泾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态质量和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健康消费、绿色消费正成为人们的消费主流。发展生态农业,不仅能够解决长期以来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带来的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而且有利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004年泾县被列为省级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县。经过几年的建设,泾县生态农业有了一定的基础,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一些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还有待解决,需进一步完善措施,加快发展。
1泾县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泾县县委、县政府非常关注生态农业发展,确定了“生态立县”的发展目标,2005年11月,《泾县生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通过省农委组织的专家组论证,2006年4月泾县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批准实施,从制度上保证了泾县生态农业建设的实施,使泾县在生态农业建设工作中呈现出了认识上逐步统一、治理上逐步科学、投入上逐步加大、速度上逐步加快的良好局面。
1.1农产品质量稳步提升
以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业投入品监管、生产环境和农产品质量跟踪监测等环节为重点,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行动”,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综合治理,通过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推广平衡施肥技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病虫草综合防治技术等一系列措施的使用,化肥使用强度由2004年的325kg/hm2降为2006年的295kg/hm2,病虫综合防治率由2004年的45%提高到2006年的60%,农膜回收率由2004年的20%提高到2006年的25%,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由2004年的38.8%提高到2006年的49%,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由2004年的74%提高到2006年的80%。至2006年,全县建成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15个,面积1.7万公顷,其中2666.7hm2茶园被授予全国绿色食品(茶叶)原料生产基地达标县,有16个农产品取得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质量认证。2006年在全市率先推行农产品产地编码卡试点,制定农产品生产技术及操作规程9部,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年均抽检样品500份,合格率97%。
1.2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通过实施“国家公益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长江防护林工程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全县林业用地面积达到14.2万公顷,有林地总面积12.8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5%;围绕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完成综合治理面积3800hm2;制定实施了《泾县土地资源利用发展规划》《泾县矿产资源利用规划》,对无证开采矿企业实行了关停并转,泾县的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1.3畜牧业和农村沼气建设发展加快
畜牧业作为我县农业发展的支柱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2005年泾县畜牧业总产值达到3.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5%,农村沼气新能源建设日新月异,至2005年底全县共建沼气池586口。新农村建设示范村16个,其中查济(星吾公)村被列为农业部乡村清洁工程建设示范村,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在全市处领先地位,综合利用率达到49%,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质量同步改善和提高。
1.4龙头企业成为引领生态农业建设的典范
一批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企业开始涉足生态农业建设,为生态农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以种、养、加为一体的安徽祥泰公司,开发荒山荒坡种植青梅67hm2,建起了集林、果生产加工、生猪养殖、沼气建设和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园。
2存在的主要问题
泾县生态农业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面临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一是破坏生态的现象依然严重,部分基层干部群众生态意识、责任意识不强,化肥、农药使用严重超标,乱砍滥伐林木、乱占滥用林地资源的现象屡禁不止。二是体制不顺影响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涉及多个部门,工作上缺乏协调,职能上存在交叉。三是生态建设投入不足,虽然县财政在生态农业建设上投入逐年加大,但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
3对策与建议
生态农业建设能够实现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功能,代表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根据建设要求和发展方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泾县生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己批准实施,要严格按照规划目标组织实施,减少随意性,做到整合资源、统筹发展。要建立生态农业建设专门机构,明确职能部门的责任,加强对生态农业建设的指导和监督,做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生态农业建设的强大合力。
3.2拓宽融资渠道
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保证财政预算逐年增加,遵循市场规律,发挥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采取财政贴息、投资补贴等手段,引导社会资金,投资生态农业,逐步形成政府投资为导向,农民与企业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补充的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化的生态农业建设投入新机制。超级秘书网
3.3抓好示范点建设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在点上求突破,在质上求提高,要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结合泾县的环境特点,重点做好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试点建设,开发观光农业,完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为生态农业建设的整体推进提供经验。
3.4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生态农业建设的根本,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根据我县的特点,要把发展沼气建设作为农业循环经济体系中的关键环节来抓,围绕沼气建设,推进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大力引导畜牧业的发展,推动种植业由二元种植结构向三元种植结构转变,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猪-沼-茶(粮、蔬、果)等生态循环模式,促进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让农民在生态链条中增效。
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议 第6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4164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1分钟,共有210位用户关注,60人点赞!
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对江苏工作提出了“六个注重”(注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加强自主创新、注重发展现代农业、注重加强文化建设、注重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注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为江苏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指明了方向。2011年4月21日,江苏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立即做出《关于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决定》,提出重点实施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农业现代化、文化建设、民生幸福、社会管理创新、生态文明建设、党建工作创新等“八项工程”。
转型升级工程――推进“五个突出”,实现“五个转变”
转型升级工程位居“八项工程”之首。2011年10月17日上午,江苏省政府召开实施转型升级工程新闻会,公布《转型升级工程推进计划》。《计划》提出以现代产业体系构建、需求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两型”社会建设等“五大行动”实施转型升级工程。每一项行动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具体措施。
《计划》明确提出主要目标:通过5年的努力,转型升级“五大行动”取得明显成效。突出发展服务经济,推动产业结构向“三二一”转变;突出扩大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增长向消费主导、内外需协调拉动转变;突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增长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突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推动经济发展向集约节约、环境友好型转变;突出调整城乡区域关系,推动城乡区域发展向协调互动转变,努力在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走在全国前列。
科技创新工程――“六大计划”推进产业、人才和载体建设
江苏人多地少、资源环境约束矛盾突出,能否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依靠科技的力量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直接决定着经济强省建设的成效,直接影响到“两个率先”的进程。针对“十二五”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江苏省委、省政府在明确提出实施科教与人才强省基础战略的同时,把创新驱动提升到战略层面,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进一步强化了创新发展的鲜明导向。
2011年5月,江苏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15年,力争在“十一五”基础上实现全社会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数量、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三个“翻一番”,发明专利授权总量、创业投资规模、科技企业总数三个“翻两番”,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5%,人力资本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5%以上,百亿元gdp专利授权数达400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以上,在全国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为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意见》提出,围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组织实施“六大计划”,推动创新型省份建设实现重点突破。
农业现代化工程――加快农业发展“五个转变”,提升农业“五化水平”
2011年6月14日,江苏省出台《关于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的意见》,提出加快农业发展“五个转变”和提升农业“五化水平”的总体要求,即促进农业增长由主要依靠土地、劳动力投入向依靠科技、投资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农业生产由主要依赖自然条件生产向依靠设施的可控生产转变,农业经营由分散的家庭经营向专业的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农业发展由注重农业的一产向促进农业的一、二、三产协调发展转变,农业功能由以农产品生产为主向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并重转变;围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提升农业规模化水平;围绕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围绕加强农产品质量建设,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围绕提高土地产出效益,提升农业集约化水平;围绕提高农业产业层次,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
《意见》明确提出,到2015年,全省农业产出效益、农业科技进步、农业产业经营、农业设施装备、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支持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初步建立农业现代化体系,苏南等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2800亿元,粮食亩产430公斤,高效设施农业面积比重15%,高标准农田比重50%,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78%,农田水利现代化水平8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5%,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60%,农户参加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比重60%,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0元。到2020年,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3250亿元,粮食亩产450公斤,高效设施农业面积比重20%,高标准农田比重60%,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85%,农田水利现代化水平9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70%,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80%,农户参加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比重80%,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0元。
文化建设工程――实施“八大行动”
“十一五”以来,江苏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幅超过20%,高出同期gdp增速,新闻出版、影视服务、文化旅游、文化会展和文化产品制造等产业逐步确立了在全国的优势地位。2010年,江苏文化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新要求,2011年10月21日,江苏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江苏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实施文化建设工程的意见》。《意见》提出以实施“八大行动”推进文化建设工程,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行动、现代传播体系建设行动、繁荣发展文化创作行动、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提升行动、文化产业发展壮大行动、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行动、加快文化“走出去”行动、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行动。按照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目标要求,《意见》明确了到2015年,全省文化改革发展的六个主要目标。
2012年4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苏文化建设工程实施办法》,对深入实施文化建设工程作出具体部署。今后江苏将要着力在四个方面争取新突破:一是大力宣传“三创三先”新时期江苏精神,使之内化于心、实化于行,成为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重要优势和强大动力;二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巩固扩大来之不易的改革成果,确保完成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阶段性任务;三是全力推进文化惠民,为基层和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四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大力培育大型文化企业,积极促进文化产业集聚发展;五是推动多出精品力作,围绕迎接十八大创作生产一批具有江苏风格的优秀文化产品。
民生幸福工程――实施“一个计划”,构建“六大体系”
2011年8月19日,江苏省出台《关于大力推进民生幸福工程的意见》,明确民生幸福工程的主要内容为实施“一个计划”(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和构建“六大体系”。《意见》指出,到2015年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比较健全,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目标基本实现,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8月27日,省长李学勇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的实施意见(审议稿)》、《关于加快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审议稿)》。根据安排,省政府常务会议还将对江苏省保障和改善民生“六大体系”中的终身教育体系、就业服务体系、基本医药卫生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逐一审议出台具体的实施意见。
9月8日,省长李学勇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加快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促进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实施意见(审议稿)》、《关于加快完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的实施意见(审议稿)》。至此,江苏省保障和改善民生“六大体系”实施意见已经全部审议通过。
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实施“六大行动计划”
2011年5月18日,江苏省出台《关于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切实加强群众工作的意见》,提出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纳入“两个率先”总体布局,把加强源头治理、维护群众权益作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程的首要任务,把实施“六大行动计划”作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程的重要抓手,把做好群众工作作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程的根本性工作,把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格局作为落实社会管理创新工程的关键举措。
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实施六大行动,力争六个突破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努力实现“两个率先”奋斗目标,2010年11月18日,江苏省就曾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水平的意见》,决定把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作为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迫切任务,实现永续发展。把生态环境作为最稀缺的发展要素,倒逼全省经济结构调整。《意见》确定了“十二五”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的目标任务:到2015年,全社会环保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2%;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城市空气质量良好天数比重达92%以上,重点城市灰霾天数明显减少;地表水水质达标率(达到或优于ⅲ类)接近50%;林木覆盖率和城市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22%、41%;受保护地占国土面积比例达20%。到2020年,全省地表水、空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城乡环境质量和生态功能得到全面改善,在全国率先基本建成生态省。
为把生态文明建设工程落到实处,2011年8月30日,江苏省正式印发《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行动计划》。《行动计划》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前,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明显进展,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基本覆盖,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系统服务与保障功能逐渐增强的总体目标。具体就是,单位gdp能耗下降18%,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削减11.9%、12.9%、14.8%和17.5%;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90%、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基本全覆盖;重点流域国控考核断面水质好于ⅲ类比例提高到50%,劣ⅴ类水质比例低于15%,城市灰霾天数明显减少。“十二五”期间,生态省建设80%的指标达到考核要求。
为确保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继续走在全国前列,《行动计划》明确要求实施“六大行动”,力争“六个突破”,即深入推进节能减排行动,在环境优化发展方面取得新突破;大力推进绿色增长行动,在构建富有活力的生态经济体系方面取得新突破;全面推进碧水蓝天宜居行动,在打造城乡优美环境方面取得新突破;扎实推进植树造林行动,在绿色江苏建设方面取得新突破;积极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行动,在逐步恢复生态系统功能方面取得新突破;继续推进生态示范创建行动,在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基础方面取得新突破。
2012年2月23日,江苏省在南京举行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启动仪式。“十二五”期间,江苏将生态文明建设打造为该省重要品牌,通过投资6000千亿元实施“六大行动”推动全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
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议 第7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394个字,预计看完需要9分钟,共有207位用户关注,50人点赞!
(一)199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会议亮点: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稳定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大力发展市场需要的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继续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
1997年党的十五大以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在农业连续丰收的好形势下,一定要保持更加清醒的头脑。对农业,在思想上必须始终重视而不可有任何麻痹,在工作上必须切实加强而不可有半点放松,在投入上必须不断增加而不可有丝毫减少。当前,顺利实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做好各项经济工作,要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自觉地重视农业。要着力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要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主要是稳定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继续落实减轻农民负担政策和粮棉收购政策,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要积极稳妥地推进粮棉购销体制改革,尽快建立有利于粮棉产销协调发展的新的流通体制和价格形成机制。要进一步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田基本建设,搞好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强化农业的科技基础,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在确保粮食稳定增长的同时,大力发展市场需要的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继续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促进农业增值增效。
(二)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会议亮点: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持农村稳定。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稳定和加强农业。1999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十五届三中全会的部署,稳定农村基本政策,下大力气抓好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持农村稳定这两个突出问题。要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广泛开辟农村就业空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乡镇企业,建设小城镇,努力使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减轻农民负担,扎实推进扶贫开发。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搞活农产品流通。同时要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促进农村社会安定团结。
(三)199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会议亮点: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走出一条在政府引导下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建设小城镇的路子。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199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调整地区经济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西部开发要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植树种草,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调整产业结构,优先发展科技教育。
会议要求,发展小城镇是一个大战略。小城镇建设要合理布局,抓紧规划,规模适度,注重实效。要注意运用市场机制,更多地发挥民间投资的作用,走出一条在政府引导下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建设小城镇的路子。会议还要求,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要从调整优化结构、增加农业投入、扩大以工代赈、促进农产品流通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和新领域。
(四)200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会议亮点:把加强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注意安排—些有利于农民直接增收,有利于提高农业抗灾能力和改善农村市场条件,有利于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建设项目。认真搞好乡镇机构改革。
200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把加强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九五”以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实现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折。现在突出的问题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问题,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件大事来抓。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紧紧依靠科技,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大幅度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要积极稳妥地实施城镇化战略,加快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农业产业化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的有效途径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应当大力推进和扶持。要正确处理调整农业结构与稳定粮食生产的关系,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放松粮食生产继续贯彻落实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政策,保护农民的利益和种粮积极性。粮食播种面积要保持相对稳定。要进一步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支持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生态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注意安排—些有利于农民直接增收,有利于提高农业抗灾能力和改善农村市场条件,有利于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建设项目。要加快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村金融改革。高度重视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休养生息。认真搞好乡镇机构改革,下决心精简财政供养人员,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持。还提出,加强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农业,需要继续增加投入。
(五)200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会议亮点: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新阶段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尽快把畜牧业发展成一个大产业。要把食品质量、卫生和安全工作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
200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调整农业结构,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新阶段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要大力开发优质专用农产品,尽快把畜牧业发展成一个大产业。要把食品质量、卫生和安全工作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和管理,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要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一件大事来抓: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进一步扩大退耕规模,认真落实各项政策,加快宜林荒山荒地造林步伐,要继续抓好水利、公路、农村电网等基础设施建没,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同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多搞一些小型基础设施。今年出台的粮棉流通体制改革,对于健全农产品市场,促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各地和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扎扎实实向前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2002年要在总结经验,完善政策,加强指导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中央和省级财政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重点向粮棉主产区和贫困地区倾斜,保证农村教育和基层政权运转的必要开支。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是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业发展的制度基础。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土地流转必须坚持“自愿、有偿、依法、规范”的原则,不能刮风,不能下指标,不能强制推行。继续抓好农村“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六)200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会议亮点:国债资金使用要向农村倾斜,向生态环境建设倾斜。要切实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城镇化进程。
200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调整和优化国债资金的使用方向和结构,着力提高使用效益。其中要求:向农村倾斜,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向生态环境建设倾斜,加快实施退耕还林,促进可持续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农业基础地位不能动摇。围绕发展优势农产品,调整区域布局,切实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城镇化进程,广开就业门路,拓宽增收渠道。
(七)200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会议亮点:必须坚持“四个始终重视”。坚决遏制乱占耕地的现象。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200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农业基础地位,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一以贯之的战略思想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我们必须始终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始终重视严格保护耕地和保护、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始终重视维护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利益,始终重视增加农民特别是种粮农民的收入。要坚决遏制乱占耕地的现象,继续调整农业结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推进优势农产品合理布局。要加大政府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要加强农业科技储备和技术推广,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要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要完善扶贫开发机制,做好农村扶贫工作。
(八)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议 第8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5975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5分钟,共有229位用户关注,32人点赞!
一、五年来所作的主要工作
过去的五年,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五年。面对我省进入城乡统筹融合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我们作为本届省人大新设立的专门委员会,坚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依照法定职责,大力加强法制建设,着力推进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和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农业立法工作进一步加强。五年来,委员会加强和改进农业与农村方面地方立法工作,初审和直接提请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河道管理、动物防疫、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松材线虫病防治、湿地管理等7项地方性法规。同时,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及农委下发的农业技术推广法、种子法、森林法等法律草案提出了修改意见。在做好地方立法过程中,注意突出重点、改进方法,着力提高立法质量。
一是抓住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开展立法。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重要内容。在执法检查的基础上,委员会针对农业机械化推进中存在的财政保障不足、农机库房用地困难、农机和农艺融合不够紧密、社会化服务水平总体不高等问题,在审议浙江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草案时,提出了具体意见,在省人大常委会二审时被采纳。加强水利工程安全管理和河道管理是依法治水的重要内容,委员会在条例草案初审中,提出了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完善管理体制,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等意见。这两个条例实施后,对促进依法行政,全面提升防汛抗旱减灾综合能力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松材线虫病防治、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对我省农业生产和生态建设意义重大,在初审相关的两个条例草案时,注重从实际出发,总结各地实践经验,力求法规管用。特别是在初审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草案时,对设立农药经营许可制度、废弃农药和过期农药及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增强了条例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审议通过的条例在全省各地得到较好实施。
二是坚持“立、改、废”并重。每年在保障完成常委会立法计划的同时,对照上位法,认真开展涉农的法规清理工作,确保地方性法规与国家上位法的统一。2009年对省人大常委会制定的15件涉农的地方性法规开展了规范清理;2011年又对照国家行政强制法对19件涉农的地方性法规进行了清理。省人大常委会经过审议,及时对有关法规予以修改和废止。同时,加强对地方性法规政府配套细则制订工作的监督,做好政府规章备案审查工作,督促省有关部门加快制定相关的配套细则、规章和技术规范等,进一步完善“三农”法律体系。
三是适应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立法工作机制,推进立法科学化、民主化。坚持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继续实行部分法规草案由委员会直接提请的方式,组建起草班子,公开征求意见,做好法规草案的起草和初审工作。如委员会在起草《浙江省动物防疫条例(草案)》时,邀请专家学者、实际工作者和人大代表共同组成起草小组,参与立法调研、法规起草,科学论证,数易其稿。结合浙江实际,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职责、动物疫病可追溯管理、病死动物和病死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防疫监管等作了规定,增强了条例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监督工作实效不断增强。本届以来,省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监督法,改进和加强监督工作,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委员会围绕主题主线,协助常委会认真做好农业与农村方面11项重点监督事项的组织实施工作。在工作中,注重实践探索,不断开拓创新。拓宽民主渠道,扩大代表对委员会工作的参与;强化专题调研,提高审议质量;综合运用多种监督形式,增强监督的有效性;抓好常委会审议意见整改情况的跟踪落实,推动问题的解决。
一是始终把推动农业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摆到突出位置。先后对农业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浙江省水资源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或调研,配合全国人大开展了农业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种子法等执法检查。2009年省人大常委会在全省范围开展了农业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的检查,委员会精心组织,深入调研,确定将财政支农投入、耕地保护、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低收入群众增收致富情况等四个方面作为检点。在执法检查的基础上,起草专题报告,提请常委会审议。2010年又针对省政府就常委会审议意见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在此基础上,常委会首次进行了满意度测评。通过连续的检查,对农业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省政府高度重视整改工作,先后出台了规范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加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耕地质量管理和新一轮扶贫发展规划等一系列规章政策。到2012年底,全省85个农业县(市、区)共有1213个乡镇建成集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为一体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特别是审议意见中提出的富春江库区农防工程建设及维护困难的问题,省政府主要领导进行实地调研,决定将其列入库区及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强塘”工程建设计划,提高省补助标准,省财政增加投入1.7亿元,加快了这项农防工程建设。
二是紧扣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这一主线,着力推动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发展。发展现代农业是保障粮食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质量的根本出路。2010年省委作出加快建设粮食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以下简称农业“两区”建设)的战略决策。这些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农业“两区”建设,就保障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菜篮子工程建设、种子种苗工程建设、农产品市场价格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连续开展调研,听取政府专项汇报,在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加快市场经营主体培育,推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健全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农业“两区”建设的规模和水平,走出一条既能保证粮食生产能力,又能推动农民增收的具有浙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推动政府改进工作。
三是着眼农村社会管理创新,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在新形势下,农村各项事业要发展,离不开社会管理创新。在监督工作中,我们根据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将农村教育工作、农村集体资产和村级财务管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情况、水资源管理、生态公益林建设等纳入监督事项,积极开展工作监督。加强农村集体资产和村级财务管理,既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农村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为协助常委会做好听取和审议省政府专项工作报告,由常委会及委员会领导带队的调研组,深入基层、深入乡村,总结经验、解剖麻雀,形成了内容详实的调研报告,提出了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领导、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加强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快相关地方立法工作等建议意见。省政府高度重视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的整改落实工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面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推进了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和基层民主健康有序发展。
(三)为代表履职服务的水平不断提高。本届省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工作,作出相关决定,加大工作力度。我们认真贯彻修改后的代表法,坚持行之有效的联系代表的做法,认真审议代表议案,督办代表重点建议,为代表履职搞好服务。省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各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委员会审议的代表议案共有13件。对这些议案,我们都作了充分的调查研究,主动征求领衔代表意见,在此基础上,委员会进行了认真的审议,提出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目前,代表议案提议制定的4件地方性法规已由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8件法规列入省人大常委会历年立法计划二类项目。本届内由委员会重点督办的代表建议有3件。对这些建议,我们都制订了工作方案,把督办代表建议与委员会的立法、监督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邀请领衔代表参加执法检查、调研活动,召开建议办理会,与建议承办单位面对面沟通,代表们对办理结果都表示满意。通过议案审议、重点建议的督办工作,为代表履职创造了条件,同时也提升了委员会工作的质量与水平。
(四)委员会的自身建设得到加强。五年来,为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十分注重加强自身建设,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升委员会履职能力和水平。一是切实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中央和省委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强宏观调控一系列决策部署,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增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好工作的自觉性。我们组织举办了省人大第63期干部培训班,召开了16个涉农法律法规宣传贯彻座谈会,加大涉农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推动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和措施的贯彻落实。二是不断完善委员会的各项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决定。同时,注重发挥委员会整体作用,明确责任、落实分工、规范流程,积极探索创新,综合运用多种监督形式,增强监督的实效,保障工作有序开展。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创先争优”等实践活动,切实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搞好调查研究,增强工作合力,提高工作绩效。三是加强与市县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的工作联系和交流,密切与农口的各级人大代表的联系,通过召开座谈会、上下配合开展调研、业务交流培训等方式,形成合力,推进立法、监督、调研等工作顺利进行,共同推进我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
二、几点体会
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切感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履职,是做好人大“三农”工作的必然要求。我们认真贯彻历年中央、省委对“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紧贴我省实际,突出重点,精心选题,开展工作。在工作实践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着力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是做好人大“三农”工作的基本要求。“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民群众是我国的最大群体,也是弱势群体。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不断推进,农民群众利益面临巨大挑战,如农村土地征用中补偿不到位;粮食生产成本上涨过快,种粮效益仍然偏低;城乡公共服务不均衡等问题日益凸现。人大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人大农委要更加关注民生、关心农业、关爱农民。我们开展立法、监督工作时,充分考虑广大农村的实际,反映农民群众的意愿。这些年来,委员会进行了农村土地承包法执法检查以及开展农村集体资产和村级财务管理、农村义务教育、低收入群众增收致富情况监督,提出建议,推动政府改进工作,较好地维护了广大农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推进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发展。
(二)积极推动“三农”领域突出问题的解决,是做好人大农委工作的着力点。求实效是本届人大常委会五年工作总体要求,委员会在具体工作中始终坚持和认真贯彻这一总体要求。我们不断改进监督方式和方法,对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认真抓、反复抓,把执法检查与完善地方立法结合起来,加强审议意见整改落实情况的跟踪监督,力求取得实效。保障粮食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我们根据不同时期的情况变化,结合农业法和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问题的审议以及菜篮子工程建设情况调研等工作,多次听取了省有关部门专题汇报,就加强粮食、农产品生产、流通以及市场价格监管等方面提出意见,省政府及有关部门都作了认真研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保持了我省市场供应和物价的总体稳定。实行公益林生态补偿制度是对林区和林农进行经济补偿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据有关部门统计,全省公益林补偿资金发放至1.8万余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231个国有单位、103万个人帐户,使公益林建设成为惠民最广的生态工程、民生工程。在委员会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常委会通过听取和审议我省公益林建设情况报告,形成审议意见,特别是对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公益林补偿稳定增长机制方面提出的建议意见,充分反映了广大山区、半山区干部群众的心声,也得到省政府的重视,整改工作正在抓紧落实之中。
(三)充分发挥广大代表特别是农口代表的作用,是做好人大农委工作的重要基础。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特别是来自农村一线的代表,对农民的意愿最了解,对基层的情况最熟悉,是我们做好“三农”工作的动力和源泉。换届以来,我们坚持和创新联系代表制度,拓宽民主渠道,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密切与代表的联系,扩大代表对委员会工作的参与。委员会各项工作开展,注重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主动听取基层人大代表的意见,广泛地了解民意、集中民智,掌握真实的第一手材料。同时,注重发挥省人大农业与农村专业代表小组的作用,把审议代表议案、督办代表建议等与委员会立法、监督和调研紧密结合起来,邀请代表一起视察、检查、调研,以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
(四)围绕“三农”工作开展调查研究,是提高委员会履职水平的有效途径。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要做好委员会的工作,务求实效,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不断提高调查研究的质量和水平。五年来,我们除了扎实做好立法、监督等工作的调研外,连续五年开展了主任会议成员课题专题调研,每年选取农村改革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深入进行调研。注意总结基层的实践经验,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反映广大农民群众的诉求,破解体制机制的难题。敢于讲真话,勇于摆问题,既提出问题,又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增强了调研工作的实效性。如2011年,委员会开展的“菜篮子”工程建设情况调研,我们深入基层、实地调研,问计于民,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剖析原因,提出建议,形成调研报告在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调查与研究》上刊发,赵洪祝、夏宝龙两位领导先后作了重要批示;省政府办公厅《政务工作交流》第147期对该调研报告全文刊载,要求各市、县长阅研,调研成果得到各级广泛重视。
三、今后工作建议
过去的五年,委员会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宪法和法律的要求、与“三农”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完善和提高。党的十明确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责任重大。为此,对于今后五年工作提几点意见,供新一届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参考。
(一)关于地方立法工作。要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进一步重视“三农”方面的立法工作。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坚持“立、改、废”相结合,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加强部门之间协作沟通,广泛征求意见,拓宽渠道,集中智慧,提高农业与农村方面地方立法质量的同时,在立法的选题上,更加注重专项性、区域性、创制性方面的立法,具体立法项目上拟将《浙江省水文管理条例》、《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浙江省森林公园管理条例》、《浙江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等列入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并积极做好农业农村股份合作方面的立法前期准备工作,确保这些法规早日颁布实施,为我省“三农”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议 第9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019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287位用户关注,52人点赞!
1月8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主持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2014年重点工作。韩长赋强调,各级农业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认认真真抓好工作落实,确保完成好2014年各项任务;要深刻领会和全面落实关于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指示,坚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担当意识、风险意识,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会议决定将2014年定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年;明确了严格农业投入品监管、严格生产管控和生产记录、严格监测抽查制度、逐步建立产地证明和追溯管理制度、严格畜禽定点屠宰和奶站许可管理、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建立严格的案件查处移送和责任追究制度等重点工作举措;审议并原则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会议强调,要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硬、执法监管和标准化生产两手抓,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推动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各相关单位要抓紧行动、主动入位,制定分工方案,落实责任,明确具体任务和工作要求。二是深入推进专项整治。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继续集中力量解决农兽药残留超标等突出问题,严防重大事件发生;切实强化生产源头管控,加快完善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监测和普查制度,严格农业投入品监管,把好准入关,因地制宜、梯度推进建立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三是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要以农兽药残留标准制修订为重点,加快构建科学统一、与国际接轨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全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稳步发展好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四是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全面加强基层特别是县乡基层监管体系建设,尽快提高执法监管能力;主动与有关部门沟通协作,尽快厘清监管边界,形成“分兵把守、协调配合”的监管机制;推动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纳入地方政府特别是县乡两级政府的绩效考核范围,健全考核评价、督查督办、责任追究制度。五是着力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一旦出现问题,要按照应急预案要求,有力有序有效有度应对,第一时间掌握情况,迅速启动应急机制,依法科学处置,切实把问题解决在点上,防止扩散蔓延。
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农业部2014年会议计划和庆典论坛计划》《农业部展览工作管理办法》《农业部2014年展览计划》,强调要按照中央有关精神要求,坚持厉行节约,进一步大幅精简会议,严控会议规格、规模和时间;要按照“减量、立制、转型”的原则,加强监管,节俭办展。
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议 第10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263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274位用户关注,48人点赞!
5月13日,全省棚膜经济工作现场会议在长春市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菜篮子”工作部署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工作经验,深入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建设任务,在春耕生产结束后迅速掀起棚室建设高潮。会议由省政府副秘书长刘延春主持,副省长王守臣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农委主任任克军、副主任刘丰艳参加会议。省委、人大、政协、省直部门分管农业的领导,各市(州)、长白山管委会分管和主管农业的领导,各县(市、区)政府、农业局主管领导参加会议。
王守臣副省长指出,要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棚膜经济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发展棚膜经济是克服冬季低温影响、延长农业生产周期的有效途径,是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就业的新兴产业,是保障“菜篮子”产品有效供给、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的重要举措,更是现代农业、高效农业、集约农业、规模农业的具体实现形式。当前我省棚膜经济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意识、发展意识和责任意识,紧紧围绕保供给、稳物价的大局需要,抢抓机遇,克服困难,强化措施,乘势快上,推动棚膜经济发展快速取得新的更大突破。
王守臣副省长强调,要明确任务,着力抓好六项重点工作,快速提升棚膜经济运行质量,为2012年全面完成百万亩棚膜经济发展任务奠定基础,提供保障。一要科学规划布局,大力推进规模开发。重点按照“9区5线1中心”的规划要求,实行梯次推进,规模化发展。二要不断优化结构,着力提升蔬菜园区建设标准。扶持已建成的棚膜蔬菜产业园区扩大规模,加快省级棚膜蔬菜标准园和产业化集群园区建设。三要突出科技支撑,切实增强产业发展内在素质。加强蔬菜技术队伍建设,加快培育开发优良新品种,集成推广应用适用先进技术,搞好科技培训和跟踪指导服务,依靠科技支撑和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确保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四要强化质量监管,进一步提高安全水平。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强化投入品监管和产品质量监测,坚持做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凭质量赢得市场,靠安全让消费者放心,确保产业持续发展。五要注重市场开拓,切实搞活流通。突出抓好市场开发,加强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加快建立健全冷链运输、农超对接、电子商务等先进的流通营销体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出现阶段性、结构性价格波动。六要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化经营。加大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组织形式,提高组织化程度、提高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快推进蔬菜产业化经营上档次、上水平。
为营造棚膜经济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会议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强化工作合力;要尊重规律,科学指导棚膜经济发展,把注重实际生产效能和维护农民利益放在首要位置,确保建一处成一处;要不折不扣地把有关政策落实到农民手中,切实保护和调动好农民生产积极性;要以更加积极的工作态度、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有力的工作措施,迅速掀起棚膜经济发展新高潮,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做出更大贡献。(省农委园艺特产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