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优质范文 > 工作计划

行动计划

更新时间:2024-11-20 查看人数:54

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 第1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有3176个字,预计阅读时间为8分钟,共有153位用户关注,49人点赞!

欧委会能效行动计划的目的是落实到2020年实现节能20%的目标,维护欧盟作为世界上能效最高的地区之一的地位。欧委会的能效行动计划构建了政策措施的框架,以加速实现欧盟制定的2020年节约初级能源消费20%目标的进程。具体政策措施包括:

一、基本思路

能效行动计划包括针对不同行业以及普遍适用的两类措施。首先,要在大范围内对各种产品设定不断提高的能源性能标准,包括建筑和服务业在内。在能源生产和传输领域要制定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提高新建和已有发电能力的效率,减少传输过程中的能源损耗。在运输领域,要针对不同环节制定全面的相互协调的监管措施,包括针对发动机和轮胎生产企业的,针对驾驶者、燃料供应商以及基础设施规划者的各种相应措施。

第二,要加强提高公众节能意识,改变能源消费习惯这方面的工作。要通过国际伙伴关系和电器等贸易产品,在全球合作中强调节能的重要性。

第三,创新和技术在提高能效中发挥重要作用。欧委会将在2007年战略能源技术规划,这一规划将提供具有连续性的长期能源技术展望,并推动全社会获取技术推动能效提高的收益。应特别关注新兴信息通讯技术发展为节能带来的机遇。

二、为使用能源的产品、建筑和能源服务业制订不断调整提高的能源性能标准

在这一方面,欧盟已经颁布和实施了若干法律,包括生态设计、能源效率分类标识、能源终端用户效率、能源服务以及建筑能效等方面的立法。欧盟鼓励各成员国政府加强现有法律的实施力度,促进内部能源市场改革,为高能效产品和能源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欧委会还对进一步完善立法和相应政策措施提出具体建议:如为提高能源终端用户能效,积极发展能源服务业。2006年欧盟了关于能源终端用户能效和能源服务业的指令,这一指令为在具有节能潜力的领域加强欧盟范围的合作提供了很好的框架。以这一指令为基础,欧盟还将对各领域能源终端用户发放行为代码。

再如,改进建筑能效;通过建筑节能,可以使欧盟最终能源消费量降低11%。欧委会将对其所属建筑进行节能改造以做出表率。

三、改进能源转换效率

能源转换过程中的节能潜力巨大,2005年欧盟27国初级能源消费量为1750mtoe,其中1/3为能源转换过程所用,其他19%为运输用,17%为工业用,16%为家庭用,9%为农业用,6%为非能源使用。欧委会针对能源供应业的现有生产能力制订以先进经验为基础的指导意见,以提高包括所有工厂在内的平均能源生产效率。同时关于良好监管模式的指导意见,减少传输过程中的效率损失。促进分布式发电能力入网的新监管框架建议将于2007年提交。

关于热电联产的最低能效标准以及对分布式供暖和微型热电联产的监管条例将于近期出台。

四、提高运输领域的能源效率

运输在欧盟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初级能源使用约占20%,该行业使用的能源98%是化石燃料。运输业是能源需求增长最快的行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进口依赖度最高的领域,提高运输业的能效是实现欧盟节能目标的关键环节。实现运输业节能的重要手段包括:确保汽车的燃油效率,发展清洁车辆,保持适当的轮胎压力,改进城市、铁路、海运和空运交通系统,改变交通运输消费习惯等。提高不同运输方式自身以及相互衔接的能效,可以使包括能源在内的资源得到优化利用。推进近海船运、海上高速公路以及其他环境友好并节能的运输模式,可进一步实现节能目标。

在确保汽车燃油效率方面,由于汽车能效与排放之间联系密切,节能目标可以通过对排放进行立法得以实现。近期欧委会正在就汽车的能效和二氧化碳排放标准酝酿立法,如果汽车业不能就在2008/2009年间实现每公里排放140克二氧化碳达成自愿承诺,欧委会将于2007年推出立法建议,通过综合协调的政策手段,确保实现到2012年汽车二氧化碳排放每公里120克的目标。同时建议欧盟加强对汽车进行分类的要求。

欧委会继续通过公共采购和提高公众意识等方面,致力发展清洁、智能、安全和节能车辆市场。提倡加强使用信息通讯技术提高车辆能效。

要减少由于城市交通不畅引起的不必要的能源消费。城市交通问题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欧委会将在有关城市交通的绿皮书中以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为基础,提出综合解决方案的建议,其中包括对基础设施、道路和堵塞区域进行收费的措施。其他措施还包括鼓励使用公共交通、轿车共享、非发动机运输模式以及远程办公等。

五、节能融资、能源价格和经济激励手段

虽然很多节能方式非常经济,投资回报期很短,但却因为融资困难不能实现,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更大。一方面要促进节能融资,另一方面要改善能源价格信号。目前欧委会正在致力于发现并消除各成员国在以下几个方面可能存在的法律障碍:(1)节能服务公司的发展;(2)有担保地分享节能所得;(3)第三方节能融资;(4)能效合同管理方式。同时还要扩展到发展地方节能循环基金以及清洁房屋等方面。此外,还要发展政府和企业的合作伙伴关系,鼓励私人银行体系、欧洲投资银行等公共金融机构采用债券融资、提供担保以及风险投资等方式促进欧洲国家节能技术的发展。2007到2008年间,欧委会将提议银行系统加强对中小企业和节能服务公司的资金支持,以便通过能源审计确定节能所得。

由于欧盟新成员国的节能潜力特别大,欧委会将使用结构基金和团结基金作为杠杆,鼓励成员国和地方的私人企业增加节能投资。发展节能项目是团结基金的重要内容之一,欧委会在地区政策框架下,通过成员国和地区项目加大节能投资力度,包括家庭建筑和社会建筑的节能改造项目。同时,欧委会积极发展成员国和地区之间的信息网络,推广节能融资的先进经验。

经验表明,税收是将外部成本内部化的有效手段,从而也成为推广节能的有力工具。2007年欧委会将就间接税提交公众咨询的绿皮书,并于2008年对2003年颁布的能源税收指令进行重新审查,提高能源税收的针对性和协调性,将节能目标和环保目标更好地结合起来。2007年欧委会要对利用税收抵扣鼓励节能进行成本收益分析,一方面鼓励企业增加生产达到节能指标的电器设备,另一方面鼓励消费者购买这类产品。在汽车税收方面,欧委会敦促理事会尽快采用其对二氧化碳排放征税的立法建议,并希望成员国在税制改革中增加有关内容。欧委会将在2007年对商用柴油税收安排提出建议,目标在于缩小成员国之间税收差距,通过减少“拖车旅行”提高拖运中的能效。欧委会还呼吁成员国对提高能效的投资,例如增加建筑隔温层等降低增值税税率。

六、改变能源消费习惯

节能从家庭开始,能源的有效利用必须通过激发、促进和加强理性和负责任的能源消费习惯来实现,良好的制度安排、普遍的公众意识、关于能源使用技术和方法的清晰、可靠及可获取的信息是理性市场行为的前提条件。

需要对所有相关人士进行教育和培训。在节能优先计划的所有领域,都要包括相应的教育培训计划和项目,对企业界和公用事业界的能源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政府要提供教学补助,在小学、中学和职业教育课程中安排节能教育的相关内容。

欧委会以及欧盟其他机构要在节能方面作出示范表率,要通过自己的建筑、车辆、办公用品和其他使用能源的设备以及相应的采购指南展示新的节能技术。欧委会所拥有的建筑要在2009年年底之前全部达到节能标准。欧盟要利用2007―2013年间的“竞争力与创新框架计划”等政策工具支持能效管理项目,有关项目要安排计划使用节能产品并为能源管理人员提供培训。欧委会还推出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环境项目,其中包括提供能效信息的能效工具包。

欧委会要在2007年推出“市长契约”,在欧盟国家大约20―30个最大的城市和在节能方面最先进的城市之间建立永久性的网络,交流和落实先进经验,改变影响城市环境的包括交通在内的能源效率问题,在这一方面,城市一级政府的政策措施提议是非常关键的。

为了在提高能效政策措施方面树立样板,欧委会将在各成员国组织比赛,评选能效最高学校奖。评选标准包括有关学校设施的能源管理和能源绩效水平,以及校内学生在能源效率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知识水平。在此基础上,还要评选出全欧盟的能效最高学校奖。

行动计划 第2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480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187位用户关注,56人点赞!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工作目标:

以“城区幼儿园在规范中发展、农村幼儿园在发展中规范”为方针,以提高幼儿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园效益为中心,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促进我县幼儿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二、工作任务

1、加快公办幼儿园的建设与发展,充分发挥公办幼儿园的示范作用。

2、稳步提高幼儿入园率。三岁学龄前幼儿入园率在60%以上,学前一年教育普及率达80%以上。

3、依法行政,规范民办幼儿园的办学行为,及时有效整改不合格幼儿园和取缔非法幼儿园。

4、积极推进民办幼儿园的建设与发展。

5、努力办好家长函授学校。

6、大力发展农村学前一年教育。三、措施

(一)加快促进公、民办幼儿园的建设与发展。

1、学习宣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精神,大力宣传幼儿教育工作的意义,大力营造有利于幼儿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开学初,各幼儿园要利用宣传条幅、黑板报进行一次幼儿教育宣传。

2、每周安排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不断创新幼儿园教科研工作,改变教学方式,创设符合幼儿特点的丰富多彩的一系列室内外游戏活动,提高保教质量。11月举行亲子游戏运动会。

3、丰富家长学校活动形式,提高家长育儿水平,让家长了解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今年9月各乡镇中心小学、公办幼儿园利用宣传栏出一期关于学前教育的专题,宣传早期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改变家长教育观念,重视早期幼儿教育;12月邀请省或市教育专家到幼儿园进行家庭教育专题讲座。

4、优化环境建设,浓厚育人氛围。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情趣,符合幼儿心理特点,要做到让每一片树叶传情,每一面墙壁说话。

(二)稳步提高幼儿入园率。

1、支持社区、乡村创办民办幼儿园,通过扩大民办幼儿园的办学规模,促进幼儿入园率的提升。

2、开展社区宣传活动。今年12月公办幼儿园和各乡镇中心小学组织幼儿园教师、幼儿入社区,开展成果展示活动,宣传早期幼儿教育的优越性和重要性。

(三)规范民办幼儿园的办学行为,提高办园水平。

2、切实加强民办幼儿园的宏观管理。各乡镇中心小学在学期初要将民办幼儿园的工作安排纳入学校学期工作安排中,安排有幼儿教育经验的专人负责,要科学、规范,做到有考评、有奖惩,切实担负起本乡镇民办幼儿园的管理责任。各乡镇中心小学每月最少安排一次对所管辖的民办幼儿园内部管理进行检查和指导,重点是计划的制定和落实。今年9月各乡镇中心小学对辖区民办幼儿园进行一次全面的登记注册工作,并在10月初把登记注册统计表交教育股。

(四)努力办好家长函授学校。动员广大家长积极参加家长函授学校,提高家长育儿水平,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促进下一代全面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12月聘请省函授学校专家授课。

(五)大力发展农村学前一年教育。

1、成立幼儿教学教研组,把学前班教学研究纳入学校教研范畴。城区、乡镇中心小学、村小、初小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学前班幼儿教学研究活动。

2、在学前班幼儿教学管理上应把小学教育与学前教育区分开,禁止教学内容“小学化”。

4、加强学前教育督导和检查。各中心小学每月至少一次对学前教育进行督导和检查,机关干部在周三下乡听课时应兼顾学前教育。

附:工作安排表附:工作安排表月份工作安排责任单位

九月出一期关于学前教育专题公办幼儿园、各乡镇中心小学

幼儿园登记注册工作教育股、各乡镇中心小学

十月对上等级幼儿园发证、颁牌教育股

举行结对帮扶献爱心活动公办幼儿园、新城、池江中心小学

十一月举行亲子游戏运动会公办幼儿园、各乡镇中心小学

对非法幼儿园登记造册各乡镇中心小学、教育股

行动计划 第3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764个字,预计看完需要5分钟,共有249位用户关注,29人点赞!

今后几年,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历史性任务,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为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奠定基础;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加强教育同科技与经济、同文化与社会的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大的智力支持和知识贡献。

一、重点推进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

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国发〔2003〕19号),坚持把农村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深化农村教育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

1.努力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为2010年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打好基础。

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到2007年底,力争使西部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85%以上,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以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为突破口,加强西部农村初中、小学建设。西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要分别实现各自的“两基”目标。要将“两基”攻坚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一项重要任务,精心组织实施。继续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和“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中部地区未实现“两基”目标的县也要集中力量打好攻坚战。

已经实现“两基”目标的地区特别是中部和西部地区,要巩固成果、提高质量,千方百计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全面提高教师和校长素质。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要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普九”目标。

2.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推进“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

加强新形势下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三教统筹”,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农村学校的综合功能。继续开展“绿色证书”教育,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课程和教学改革,在实现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基本要求时,紧密联系农村实际,在农村初、高中适当增加职业教育内容。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实行灵活的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方便工学交替、半工半读、城乡分段和职前职后分段完成学业。重点建设好地(市)、县级骨干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面向农村扩大招生规模。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对进城务工农民进行职业教育和培训。

开展农村成人教育,促进“农科教”结合。农村成人教育要以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为重点。充分发挥农村成人学校和培训机构的作用。农村中小学可实行一校挂两牌,日校办夜校,成为乡村基层的文化、科技和教育活动基地。充分发挥高等农林学校的作用,建设“高等学校农业科技教育网络联盟”,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为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教育培训作出贡献。

3.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大投入,完善保障机制。

进一步落实“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县级政府要切实担负起对本地教育发展规划、经费安排使用、教师和校长人事等方面进行统筹管理的责任。明确各级政府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责任;中央、省和地(市)级政府通过增加转移支付,增强财政困难县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能力。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投入保障机制,确保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确保农村中小学校舍的维护、改造和建设,确保维持学校正常运转的基本支出需要。

4.建立和健全助学制度,扶持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

继续设立中小学助学金,重点放在中西部农村地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逐步扩大免费发放教科书的范围,逐步免除杂费,为寄宿学生提供必要的生活补助;通过给学校划拨少量土地或提供劳动实践场所,帮助学生勤工助学并改善生活;广泛动员和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捐资助学。到2007年,争取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努力做到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5.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农村中小学编制管理,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依法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严格掌握校长任职条件,积极推行校长聘任制。积极引导和鼓励教师及其他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到乡村中小学任教,建立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期制度。加强农村教师和校长的教育培训工作。

6.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计划”。

行动计划 第4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794个字,预计看完需要2分钟,共有294位用户关注,43人点赞!

一、20xx年要做的主要工作

(一)加强土地流转,减少撂荒地,稳步推进粮食生产,保证粮食安全。

(二)抓好核桃产业发展,加大对华洋家庭农场的扶持,在管理好现有核桃的基础上计划在郭家村、将军、八庙村新栽核桃3000亩。

(三)壮大土鸡产业发展,在现有土鸡产业基础上,计划在郭家村发展土鸡养殖大户1户,发展土鸡2万只。

(四)在蚕桑产业园区继续实施林下种植,巩固提升园区效益,在、马家湾、等村栽植线椒500亩,养蚕1000张;

(五)在巩固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新产业。今年我乡计划在郭家村试种魔芋100亩,新建一个黄羊养殖小区,并在郭家村大力推广天麻零代种子培育,扩大种植规模。

(六)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住条件,今年计划新建沼气75口,改厕43户,改厨42户,改圈27户,新建集中供水12处解决安全饮水1600人;计划硬化到郭家村道、环形路、马家湾村道、等村村组道路硬化21公里,完成将军村三岔河桥梁建设,使全乡群众的出行更加便捷;

(七)电信、移动及有线电视将全覆盖,宽带网络覆盖面将进一步扩大,争取新农通全部开通。

(八)公共服务将进一步完善。各村活动阵地办公设施和附属设施将进一步完善,争取在郭家、红梅新建便民小超市,争取在两个村安装金融pos刷卡机,为群众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在有条件的村安装健身器材,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九)对村活动阵地进行完善,乡党委政府今年计划拿出经费5万余元为板房、郭家、红梅、八庙、天池等村配置办公桌椅,硬化板房、郭家、红梅村委会院坝,对板房村支部班子进行整顿,提升其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乡党委政府成立“强村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对今年实施的、村落实主要领导挂村,负责对实施“强村行动”的综合协调、组织指导,落实骨干力量驻村,具体协调各项工作的开展,同时乡党委政府将加强与帮扶单位区体育局、区畜牧食品局的联系,加大帮扶力度,落实帮扶责任。

行动计划 第5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5170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3分钟,共有220位用户关注,47人点赞!

一、实施原则

(一)政府负责,加强部门合作与全社会参与,齐抓共管。

(二)预防为主,加强宣传教育,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三)突出重点,加强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注重实效。

(四)分类指导,加强督查指导,严格执法,综合评价。

二、目标

(一)总体目标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遏制艾滋病、性病疫情上升较快的势头,到2005年底,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性病发病人数年增长幅度分别控制在20%和10%以内;将艾滋病病毒经临床输血传播的平均水平降低到1/10万以下。

(二)工作指标

──到**年底要完成的工作指标:

1.坚决取缔违法采集血液或原料血浆点;对所有临床用血实行艾滋病病毒检测;临床用血均应由合法机构提供,其中由合法采供点机构提供的应占95%以上;其余由经批准的医疗机构自采自供;所有生产血液制品的原料必须由合法的采供血机构使用机械采集。

2.所有采供血机构和血液制品生产单位达到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工作规范管理的要求,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系统和监控机制。

3.医务人员85%以上应接受过艾滋病、性病知识培训,市人民医院、中医院等医疗机构能够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提供诊断、治疗、咨询与预防保健服务,市直的医疗卫生部门能够为性病患者提供规范化的诊断、治疗、咨询与预防保健服务,

4.50%的乡镇卫生院能够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患者提供咨询与预防保健服务。

全市至少有50%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能在社区和家庭获得医疗和生活照顾。

5.接受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的人在城市达到70%以上,农村达到40%以上;在高危行为人群中达到80%以上,100%戒毒所、收容教育所和80%的监狱、劳教所开展艾滋病、性病预防教育。

6.全市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级中学新生入学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处方发放率达100%;普通初级中学将艾滋病、性病预防知识纳入健康教育课程,县(市)学校的开课率为85%,乡(镇)或以下学校开课率为70%以上。

7.规范全市hiv抗体检测初筛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建成一个高效、灵敏的艾滋病监测系统。

8.制定有关降低人群危险行为的对策,建立输血风险和艾滋病防治人员职业意外感染保险机制;出台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提供医疗和社会救助的措施。

9.建成一个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性病健康促进示范社区。

──到2005年底要完成的工作指标:

1.全民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和无偿献血知识普及率在市区达到75%以上,在农村达到45%以上;在高危行为人群中达到85%以上;在戒毒所、收容所、监狱、劳教所被监管教育的人员中达到95%以上。

2.高危行为人群中安全套使用率达到50%以上。

3.市人民医院、市疾控中心、和城区医院等医疗机构,以及艾滋病高发地区的中心卫生院能够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提供规范化诊断、治疗、咨询与预防保健服务;75%的乡镇卫生院、60%的婚前医学检查机构能够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提供咨询与预防保健服务。

4.从事艾滋病预防保健、临床医护、检测检验、采供血等工作的专业人员要100%参加上岗培训。

5.结合全国卫生信息网络建设,完善全市艾滋病、性病信息网络系统。

三、行动措施

(一)阻断艾滋病病毒经血、血液制品等医源性和非医源性途径传播蔓延

卫生行政、药品监督管理和公安部门要互相配合做好如下工作:

1.卫生行政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血液制品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有计划地实现无偿献血,科学合理用血,加强采供血机构建设,健全采供血机构网络;节约血液资源,做到合理、科学用血。对所有临床用血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2.加强对一次性输液(输血、注射)器等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使用和使用后处理的监督管理,打击非法制造、回收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的行为,卫生、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适时组织开展执法检查。

3.加强对血液及其制品、防治艾滋病药品和艾滋病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的质量控制。

4.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消毒和院内感染的管理工作,进行经常性监督检查,特别是加强对容易造成血源性或医源性传播的部门的管理。

5.严格执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加强对发廊、美容院,桑拿馆等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和公共场所中可能刺破皮肤的公用器具消毒的监督监测,及时发现薄弱环节,督促改进,确保所提供服务的安全性,对违法操作造成感染伤害者依法追究责任。

6.加强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初筛实验室的建设和规范化管理,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实验室建设与操作均符合《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规范》的要求。

(二)加强健康教育、普及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和无偿献血知识

教育、交通、旅游、公安、司法、民政、出入境检验检疫、计生、广播电视、卫生及各有关部门要做好如下工作:

1.电视台、广播电台每周至少在黄金时段播放一次艾滋病防治、推广无偿献血的公益广告或有关节目;主要报纸每周至少刊登一次预防艾滋病性病、推广无偿献血的报道或公益广告。有关期刊也要适当刊登有关文章和公益广告。

2.中等职业学校、高级中学要对入学新生发放预防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处方、宣传材料(品),开设专题讲座;普通初级中学要将上述有关知识纳入健康教育课程。

3.公安、司法和民政部门负责对戒毒所、收容教育所、监狱、劳教所的民警进行有关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的培训,消除其恐惧心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使他们学会对被监管教育的人员进行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的教育。

4.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医务人员关于防治艾滋病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并协助对其它部门的师资进行培训。

5.在车站、码头等交通集散场所以及医疗保健机构中的公共场所开辟宣传橱窗、发放宣传材料(品),开展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和无偿献血知识宣传。

6.在营业性娱乐场所放置宣传材料(品),开展艾滋病性病教育。在加强打击、、贩毒、吸毒活动的同时支持在高危人群中宣传共用针管注射器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以及推广使用安全套等防护措施。

7.对劳务输出、旅游等出入境人员,要进行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教育和相关咨询服务。

8.利用岗位培训、毕业后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等多种培训形式,积极开展医疗卫生人员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的全员培训和从事艾滋病性病预防保健教育、临床医护、检测检验、采血等人员的专业培训。

9.各有关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等团体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负责本系统职工和有关人群的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和无偿献血知识教育,乡镇、街道要将预防艾滋病性病的健康和宣传无偿献血知识纳入创建文明社区的内容。基层人员、学校要普遍开展预防艾滋病性病、促进生殖健康的教育。要特别注重在青少年中开展青春期和性健康知识、艾滋病性病知识和无偿献血知识、禁毒知识的普及教育。

(三)针对高危行为开展干预工作,减少人群的危险行为。公安、司法、卫生和计生等部门要做好如下工作:

1.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依法打击、吸毒、贩毒违法犯罪活动,结合“无毒社区”创建活动,大力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和禁吸戒毒工作,积极宣传和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减少危害,降低人群高危行为。

2.健全安全套市场服务网络。在公共场所设置安全套售货机,计划生育系统应将艾滋病、性病的预防和生殖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在有条件的地方或高危人群中宣传和促进安全套的推广和使用;推广使用清洁针具,减少共用注射器传播艾滋病病毒的危害。

3.在条件成熟的社区医疗机构中开展吸毒人员药物治疗试点。试点工作要慎重稳妥、严格控制,并制定专门的工作方案和管理办法,逐级上报至省卫生、公安部门,报经卫生部、公安部批准后才能实施。

4.严格按照《关于对艾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管理意见》的要求,对保外(所外)就医的艾滋病病人做好就医安排与管理工作。

(四)完善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质量

卫生、劳动、民政、社会保障和保险等部门要做好如下工作:

1.健全艾滋病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网络,并充分发挥中医药品的优势,开展艾滋病中医与西医结合治疗。

2.艾滋病高流行区预防保健和医疗机构要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提供预防保健、临床诊断、治疗服务。

3.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艾滋病预防、治疗和护理体系,要建立社区专业骨干队伍和志愿者队伍,营造有利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生存的宽松环境,实施医疗照顾与关怀,并加强管理,减少其流动。

4.对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采用药物和其他干预手段,以剖腹产和人工喂养等方法,控制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播。整顿性病服务市场,规范性病诊疗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5.提高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医疗服务能力,关心他们的医疗。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应同等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其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医疗费用纳入基本医疗基金给付范围,按规定支付。

6.凡有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工作和生活的单位与社区,要严格按照国务院批准卫生部下发的《关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管理》的规定进行管理。要提倡家庭内的关怀照顾,改善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生活质量,完善社区医疗保健及心理咨询服务,减轻他们及家庭在生活、待业、就学等方面受到的歧视和压力。

7.鼓励开展商业保险和社会救助。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等团体和慈善机构可设立艾滋病社会救助基金。

(五)规范艾滋病、性病防治管理,控制艾滋病在性病人群中的传播

1.各镇政府应对目前性病广泛流行可能带来艾滋病蔓延的严重性有足够的认识,将整顿性病医疗市场的混乱局面纳入社会综合治理工作中,将打击游医、药贩、取缔非法行医,依法严格管理广告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当地政府综合治理部门常规督导工作中。

2.卫生行政部门对有行医资格承担艾滋病、性病诊疗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性病防治管理办法》等法规的有关规定,进行严格的审批和规范化管理,定期检查督导。对从事性病诊疗的医务人员要进行有关医德教育。要把性病的诊断治疗服务与艾滋病的预防工作结合起来,把提倡安全、推广使用安全套、咨询以及性伴追踪和应用病症管理方法等工作纳入规范化门诊服务范围。

(六)建立健全艾滋病性病监测体系和信息系统

卫生业务部门要健全艾滋病性病综合监测网络,开展生物学、人口学、行为学以及社会学监测。将艾滋病性病信息网络纳入信息建设中,逐步建立和完善全面、快捷、灵敏的信息通路,提高艾滋病应急事件处理能力。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要加强对出入境人员中外国人及港、澳、台人员的艾滋病监测管理力度。

(七)建立健全艾滋病性病评价体系

防治艾滋病性病协调会议办公室要协调好多部门、多学科的力量参与艾滋病性病评价体系的制定工作。到2002年底,建立科学合理的艾滋病性病防治分类评价指标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多部门、多学科参与的评价组织体系;定期对政策、防治方法和措施开展综合评估;建立评估反馈机制,及时修订、完善有关政策,不断调整防治策略与技术措施。

(八)加强流行病学研究能力,完善我市艾滋病监测系统和疫情报告制度,及时准确地分析与预测艾滋病的流行趋势、针对艾滋病防治措施和方法,开展经济学评价与应用性研究。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政府部门要根据国家的《行动计划》精神和《省方案》研究制定本地区的具体实施方案,采取必要的措施支持有关预防控制艾滋病、性病的宣传教育和安全套推广等活动。要明确责任,加强指导和督促检查,确保《省规划》目标如期实现。

(二)调整、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相关政策

公安、司法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要根据上级有关艾滋病性病防治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为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提供法律保障,抓紧研究和制定相关的保险制度。

卫生部门要加快制定高危行为人群干预政策与措施,妥善解决输血风险和艾滋病防治人员职业意外感染风险问题。

要扩大预防与控制艾滋病领域的国内、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该领域有关的活动,借鉴与吸收国际上有益的经验,积极引进国外抗艾滋病病毒药物。

(三)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的机制。财政部门要根据财力和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实际,安排必要的防治经费,列入年度预算计划,并随着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实际需要适当调整。积极争取社会捐助和境外援助,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资金的管理与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考核评价

(一)纳入相关考核工作,进行综合评价

各有关部门应将《省规划》和《省方案》中关于艾滋病、性病工作的有关内容列入相关工作的常规考评中;卫生部门要按《省规划》中的工作指标纳入健康教育、卫生监督执法、城市卫生、社区卫生、血液管理、医院管理、卫生防病和妇幼卫生等工作的常规考评中。

(二)制定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

综合性评价指标分三个方面,即:社会支持性环境指标及相关数据;行为的变化指标及相关数据;血清学监测指标与病例报告数据。综合评价以收集第一方面的指标为重,结合第二、三方面指标反映的趋势和变化进行科学的评价。

(三)建立以经常性监督检查为主的考核评价制度

行动计划 第6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6744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7分钟,共有175位用户关注,53人点赞!

一、实施基础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实施基础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是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加快发展,努力把打造成为冀中南区域发展的增长极、隆起带。权宜之计,教育为本,教育事业担负着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优秀人才、提供智力支持的重任,优先发展已经迫在眉睫。而通过实施主城区基础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可以大幅提升市区基础教育发展水平,有效推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建设者,为加速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实施基础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是改变市区教育现状、建设规范化学校的迫切要求。由于主城区中小学建设投入少。校舍达不到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规范,不符合综合防灾要求。据调查统计,主城区的51所小学中,达不到国家规范要求的有48所,近期急需建设的13所小学现有在校生1.46万人,生均建筑面积仅2.98平方米(国家规范为5.8平方米)随着乡村发展的加快和居住人口的增加,小学适龄人口到2020年将增加1.2万人,现有校舍远远缺乏;15所中学中,有14所达不到规范要求,近期急需建设的4所(含市八中)现有在校生0.9万人,生均建筑面积仅6.55平方米(国家规范为10平方米)尤其是西部新城区,已经建成和正在开发的住宅小区有13个,新建、改扩建住宅面积240多万平方米,新增居住人口10万人以上,但该区域内初中只有1所十四中、小学仅有1所迎宾路小学,班容量严重超标,均达到67人以上,2009年出现片内学生难以容纳的状况。老城区绝大多数学校用地不足,局部学校班容量过大、运动场地狭小、专用教室匮乏、硬件设施达不到规范要求,与规范化学校的要求相比差别很大。建校历史最长、教育质量较高的实验小学,生均占地面积仅为2.4平方米,没有运动场地,学生每周只能做两次课间操。南环小学、迎宾小学、向阳小学、新华小学、车站小学的生均建筑面积都不足3平方米。市八中平均班额已达到76人,超额26人。沧一中作为省级示范性高中,其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严重不达标,专用教室匮乏,不只落后于其他地市,也落后于一些县(市)甚至落后于贫困县。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极为有利,急需加以解决。

(三)实施基础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是进一步改善民生的肯定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局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建议和提案,要求进一步解决教育协调发展问题,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市政府也确定了坚持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证民生、改善民生作为基本职责,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工作目标,实施基础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是实现目标的措施之一,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为适龄儿童提供优质教育资源,让全市人民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效果。

二、指导思想和原则

坚持科学规划,以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合理布局,完善体制,加大投入,将主城区基础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与乡村总体规划相结合,与校舍平安工程、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相结合,与城中村改造和新民居建设相结合,与房地产开发相结合,与土地修编、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与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相结合,与教师素质工程相结合,与学前教育发展相结合,大力调整主城区中小学布局。整合各级各类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综合防灾能力,提高规范化办学水平,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适应乡村规模发展,缓解适龄人口入学压力,满足人民群众享受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努力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以下原则:一是统筹规划布局,分年度实施的原则。市政府的领导下,立足当前,着眼久远,对主城区中小学布局因地制宜,一步规划到位。近期着力解决学校承载力缺乏、适龄人口入学难问题,根据财力情况分三年组织实施。二是校舍平安工程实施和建设规范化学校相结合的原则。以国家颁布的普通中小学、中职学校建设规范和省定的规范化学校建设规范为规范,以新建、迁建、改扩建为主,以加固、维修改造为辅,全面改善办学条件,新建学校达到国家规范,改扩建学校达到省级规范,提高综合防灾能力,把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三是按隶属关系分级负责的原则。根据“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管理体制,市政府负责市直属学校的资金筹集和建设,并对区级进行督导和资金补助;区政府负责区属学校的资金筹集和建设。

三、总体目标任务

逐步实现主城区“大教育”发展战略目标,乡村总体发展规划和主城区教育专项规划的指导下。利用三年的时间,投资11.58亿元,完成新建、迁建、改扩建学校21所,并对市直存在平安隐患的学校进行加固维修,以满足市区居民的孩子接受优质教育的迫切愿望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从根本上解决班容量过大问题,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让的孩子享受良好的教育。市直属学校三年内完成一中迁建、二中新建高三教学楼、三中新建教学楼、职教中心新建实训大楼、十四中征地扩建、十六中新建教学楼,同时对存在平安隐患的基础设施进行维修改造,完成上级要求需加固改造的面积32.8万平方米。依照市政府确定的区分轻重缓急、首先解决d级危房”原则,2010年启动五中、回中、一幼、七中、十三中、十四中等d级危房撤除重建面积2万平方米;运河区三年内完成南环小学迁建、光明小学重建、迎宾路小学扩建、回民小学迁建、大和庄小学迁建、育红小学西校区(许官屯小学)新建、向阳小学扩建、十中迁建、嘉禾小学新建;新华区三年内完成实验小学迁建、芦家园小学扩建、邓官屯小学扩建、蔡庄子小学迁建、北环路小学迁建、新立小学迁建。

主城区中小学办学条件将得到整体提升,此方案实施后。省级示范性高中、规范化初中和小学形成规模适宜、分布合理、无隙覆盖的金字塔式新格局,学校综合防灾能力明显增强,为学生提供平安的学习、生活场所。沧一中将成为一所可容纳万名在校生的省级一流示范性高中,为争创全国千所示范性高中奠定基础;沧二中、三中承载能力明显增强,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将有力带动和推进全市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作为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职教中心扩建后,实训条件得到改善,学生动手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可培养更多的实用技术人才;4所初中(含新八中)13所小学均能成为规范化学校,分别可容纳学生1.2万人、2.4万人,分别可增招0.3万人、0.9万人,初中的生均建筑面积可达10.3平米,生均超出国家规范0.3平方米,小学的生均建筑面积可达5.7平米,接近国家规范,专用教室齐全,功能完备,西部新城适龄儿童入学难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中小学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基本实现均衡发展。

四、项目建设实施方法

(一)市直属学校投资7.81亿元。并对市直学校存在平安隐患的基础设施进行加固维修。主办单位:市教育局。协办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国土局、市城乡规划局。

狮城公园以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以北、迎宾大道以西征地497亩,1一中迁建:投资5.35亿元。整体迁建一中,建筑面积为17.1万平方米。2010年投资3.2亿元,启动一期工程9.9万平方米,完成选址、征地、规划、设计、前期手续,开工建设;2011年投资2.15亿元,完成整体搬迁。

其中学校自筹8000万元,一中迁建工程规划总投资5.35亿元。申请银行贷款4.55亿元,贷款期限为八年,由市建司提供担保,市财政局负责制定还款计划;工程实行代建管理的建设模式,一中为建设法人单位,负责工程前期报批手续,市发改委代建办为代建主体,负责组织实施项目建设;市教育局全面协调、指导、监督一中迁建工程各项工作事宜;市政府相关部门及单位负责项目资金筹措、建设管理、监督检查,建成后交付一中使用。

新建一栋9800平方米的高三教学楼,2二中新建高三教学楼:2010年投资1600万元。其中地上五层7800平方米,包括35个教室、6个实验室和高三教师办公室,地下一层2000平方米为学生存车棚,当年投入使用。

建设一栋11813.75平方米的教学楼,3三中新建教学楼:2010年投资1800万元。当年投入使用。

御河路以北、经二大道以西、十四中以东征地26.6亩,4十四中征地新建教学楼:投资1300万元。新建一栋9600平方米的教学楼,2010年完成前期手续开工建设,2011年投入使用。

新建一栋10000平方米的实训大楼,5职教中心新建实训大楼:2010年投资1500万元。当年投入使用。

新建三栋连体教学楼、建筑面积10500平米,6十六中新建教学楼:投资1800万元。新建阶梯教室1500平米。2011年投资800万元,完成前期手续开工建设,2012年投资1000万元,完成后续建设投入使用。

完成市直学校32.8万平方米校舍的加固改造。2010年投资1.17亿元,7校舍平安工程:投资1.66亿元。完成加固改造面积23.1万平方米,2011年投资4900万元,完成加固改造面积9.7万平方米。

(二)运河区投资2.09亿元。

浮阳大道以西、纬一路以南、学院路以北、规划路以东征地80亩,1南环小学迁建:2010年投资3900万元。将南环小学建成一所在校生1800人、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的规范化小学,当年投入使用。

将光明小学重建为一所在校生1200人、建筑面积为6240平方米的规范化学校。2010年投资1000万,2光明小学重建:投资1140万元。完成前期手续并开工建设。2011年投资140万,完成后续工程并投入使用。同时将学校以东的华谊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占地10亩)沧虹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占地10亩)规划为教育用地,待以后年度拆迁时划归学校使用。

迎宾路小学西侧的22亩教育预留用地内,3迎宾路小学扩建:投资3200万元。新建一栋15000平方米的教学楼,以解决班容量过大的问题。2010年投资1000万元,完成征地及前期手续,并开工建设。2011年投资2200万完成教学楼建设及配套设施,力争当年暑假投入使用。

顺河小学原址建设一所在校生1200人、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的规范化小学,4回民小学迁建。2010年投资800万元。当年投入使用,以解决回民区孩子的入学问题。同时,将顺河小学北侧的28亩土地规划为教育用地,待以后年度拆迁时用于新回民小学活动场地。

大和庄开发区域内将大和庄小学现有的8.95亩土地及爱民小学现有的3亩土地整合后,5大和庄小学迁建:投资2600万元。共预留30亩教育用地,将大和庄小学建成占地面积30亩、校生1800人、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的规范化学校。2010年投资500万元完成前期手续。2011年投资1000万元开工建设教学楼,2012年投入1100万元完成后续工作投入使用。

由御河新城开发项目统一规划,6育红小学西校区(许官屯小学)新建:投资2600万元。将许官屯小学建成一所占地30亩、校生1800人、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的规范化小学,2011年开工建设并投入使用。

投资1500万元扩建向阳小学。2011年在校内北侧新建一栋8000平方米的教学楼,7向阳小学扩建:由运河区政府协调解决向阳小学东北角200平方米的土地问题。年内投入使用。同时将向阳大道以西、现向阳小学以东土地规划为教育用地。

浮阳大道以西、纬一路以南、纬三路以北、规划路以东征地82亩,8十中迁建:投资2600万元。将十中迁建为一所在校生1800人、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的规范化初级中学,2011年投资1600万完成教学楼建设及配套设施,2012年投资1000万完成后续工作投入使用。

小屯村改造项目北侧一期范围内,9嘉禾小学新建:投资2600万元。新建一所占地30亩、校生800人、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的规范化小学,2011年投资1000万元完成前期手续开工建设,2012年投资1600万元完成后续建设投入使用。

(三)新华区投资1.68亿元。

东体育场北侧、东风路南、建设大街以西位置征地拆迁30亩,1实验小学迁建:投资5000万元。建设三栋教学楼,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2010年投资2800万元(含征地拆迁费2000万元)完成征地拆迁及前期手续,开工建设,完成基础施工。2011年投资2200万元,完成实验小学教学楼及配套设施建设,投入使用。建成后将逸夫小学学生并入实验小学。

芦家园小学原址基础上扩建成占地20亩的双轨制小学,2芦家园小学扩建:2010年投资730万元。完成3000平方米的教学楼建设,将孙庄子、小代庄学生并入芦家园小学。

邓官屯小学原址基础上扩建成占地20亩的双轨制小学,3邓官屯小学扩建:2010年投资750万元。完成3000平方米的教学楼建设,将宋官屯学生并入邓官屯小学。

将蔡庄子小学建成一所在校生1000人、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的规范化小学,4蔡庄子小学迁建:2011年投资1730万元(含征地530万元)蔡庄子与王御史两村改造区域内(东方骏景西侧)征地30亩。当年投入使用。

将北环路小学建成一所在校生1000人、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的规范化小学,5北环路小学迁建:2011年投资5880万元(含拆迁费4680万元)三里庄新区征地拆迁30亩。当年投入使用。

将新立小学建成一所在校生1000人、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的规范化小学,6迁建新立小学:2012年投资2700万元(含征地拆迁费1500万元)现果品公司市场所处位置征地拆迁30亩。当年投入使用。

五、资金来源及使用安排

共需资金11.58亿元,实施主城区基础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市直校舍平安工程。其中三年行动计划项目需9.92亿元、市直其他校舍平安工程项目1.66亿元(不含石油分局)市、区两级政府采取多渠道筹措资金的方法,保证计划实施。一是发挥财政投入的主渠道作用,统筹教育费附加和教育设施配套费,用于学校建设。二是利用现有校产置换筹集资金。三是结合城中村改造,由开发商出资交由政府统筹管理,用于学校改造建设。四争取中央和省资金支持。五是非义务教育学校自筹解决局部资金。六是银行贷款用于一中迁建。七是社会捐助筹集局部资金。

(一)资金来源:共11.58亿元。2010年市财政一般预算安排校安工程专项1.1亿元;教育设施配套费3000万元;2009年市级教育费附加1000万元;2010年市级教育费附加1000万元;2011年市级教育费附加1000万元、一般预算布置4700万元;2012年市级教育附加1000万元;运河区财政安排7010万元;新华区财政安排9740万元;开发商出资1.9亿元;银行贷款4.55亿元;校产置换7600万元;学校自筹3300万元;争取上级补助和社会捐助1000万元。

用于市直学校三年行动计划建设项目;区财政资金1.67亿元和银行贷款、校产置换、开发商等其他渠道筹集资金7.64亿元全部用于三年行动计划建设项目。二)资金使用:2010年市级校安工程专项资金1.1亿元、市级教育费附加布置700万元、2011年一般预算布置4700万元、市级教育费附加200万元用于市直其他校舍平安工程项目;其余教育费附加3100万元和教育设施配套费3000万元。

(三)分年度资金布置

12010年资金安排

其中2010年市级校安工程专项资金1.1亿元、2009年市教育费附加1000万元、2010年市级教育费附加1000万元、教育设施配套费3000万元、运河区财政安排3200万元、新华区财政安排4160万元、校产置换1600万元、开发商承当2120万元、学校自筹3300万元、银行贷款3亿元、争取上级补助和社会捐助1000万元。资金来源:共6.14亿元。

用于市直学校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区财政资金7360万元和银行贷款、校产置换、开发商等其他渠道筹集资金3.8亿元全部用于三年行动计划建设项目。资金使用:2010年市级校安工程专项资金1.1亿元、市级教育费附加布置700万元用于市直其他校舍平安工程项目;教育设施建设费3000万元、2009年市级教育费附加1000万元、2010年市级教育费附加300万元。

22011年资金安排

其中2011年市教育费附加1000万元、一般预算布置4700万元、运河区财政2810万元、新华区财政4380万元、校产置换6000万元、开发商承当1.27亿元、银行贷款1.55亿元。资金来源:共4.71亿元。

资金使用:2011年市级教育费附加布置200万元、一般预算布置4700万元用于市直其他校舍平安工程项目;市教育费附加布置800万元用于市直学校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区财政7190万元和校产置换、银行贷款、开发商等渠道筹集资金3.42亿元全部用于三年行动计划建设项目。

32012年资金安排

其中2012年市教育费附加1000万元、运河区财政1000万元、新华区财政1200万元、开发商承当4200万元。资金来源:共7400万元。

资金使用:2012年市级教育费附加布置1000万元用于市直学校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区财政2200万元和开发商4200万元全部用于三年行动计划建设项目。

六、保证措施

(一)加强领导

刘学库市长任组长,市政府成立推进主城区基础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宇同志任常务副组长,市委常委、副市长赵义山同志任副组长,市教育、发改、财政、住房和建设、规划、国土、公安、审计、监察、安监、地震、气象等部门及沧县、运河区、新华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协调、调度、督办等工作。

(二)落实优惠政策

落实有关规费减免政策,严格依照《河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实施意见》冀政〔2001〕59号)和《河北省教育厅、财政厅、物价局关于中小学校舍平安工程规费减免有关事宜的通知》冀教发〔2009〕76号)文件要求。支持工程建设。

(三)预拨启动资金

拨付2000万元教育设施建设费用于市直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建设;拨付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市直其他校舍平安工程项目。为加快工程建设。

(四)协调联动、紧密配合

各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市政府的统筹领导下。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三年教育行动计划的实施。市城乡规划局协助项目建设单位做好规划设计工作,建设稳固、平安、规范、亮丽的规范化学校。

(五)抓好闲置校产处置工作

八中和十五中合并迁入一中现址,1一中整体迁建后。原十五中占地25亩,建筑面积3119平方米,将特教学校迁入十五中原址。

行动计划 第7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849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0分钟,共有164位用户关注,35人点赞!

一、发展现状

2011年以来,我区以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为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为宗旨,大力实施学前教育一期三年行动计划,全区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4年底,全区共有幼儿园68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4所,比2011年增加13所。省级示范园1所,市级示范园3所。全区在园幼儿10732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由2011年的76%增长到9448%,“入园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保教质量显著提升。实施公办园集团化管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但从总体上看,学前教育仍是我区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城区及边远农村地区公办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仍显不足,普惠性学前教育覆盖率不高,集团化管理运行机制有待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任务艰巨,投入保障机制有待加强,保教质量参差不齐,“小学化”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城乡、园际间发展不平衡,与人民群众对优质均衡的学前教育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二、发展目标

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总体要求,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建成农村公办主体、城区公办主导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到2017年,全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9%以上,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一)扩大资源。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着力扩大农村公办学前教育资源,解决好城乡结合部和城区新增的居民区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不足的问题。2015-2017年,全区新建公办幼儿园9所(见附件1),全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分别达到97%、98%和99%以上。

(二)调整结构。加快发展公办幼儿园,鼓励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扩大城乡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率。到2017年,全区乡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区域覆盖率达到90%以上;城区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覆盖率达到70%以上,其中乡镇及以下入园幼儿享受普惠。

(三)提高质量。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高保教人员素质,提高幼儿园办园质量,消除无证办园和“小学化”现象。全区幼儿园园长、保育员、卫生保健人员、安保人员、炊管人员等持证上岗率达100%,专任教师持幼儿教师资格证比例达75%以上。

(四)健全机制。建立政府投入、社会投入、家庭合理分担的经费保障机制,做到保安全、保工资、保运转、保发展。制定公办园生均经费标准、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完善普惠性民办园扶持政策、贫困家庭幼儿入园资助政策等。按照省定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建立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和人员补充机制。到2017年秋季开学时,全区公办园编制内园长和专任教师的数量占本园教师总数的比例不低于50%。

三、主要措施

(一)扩大资源总量,提高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覆盖率

1、完善优化学前教育布局。将学前教育纳入全区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全区统筹,以乡镇(街道)为规划单元,制定布局规划,按照“就近、方便、安全”的要求,明确定点幼儿园,确定办园规模。

2、继续实施一批公办幼儿园建设项目。加大政府投入,抓住国家学前教育项目建设机遇,新建公办园9所,实现公办园乡镇全覆盖,扩大城区、城郊学前教育资源。

3、认真落实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关于加强市城区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宜教发〔2012〕7号),确保符合配建条件的小区幼儿园全部按要求建设到位,并在竣工验收后3个月内无偿移交区教育主管部门,用于举办公益性、普惠性幼儿园。规划、国土、住建、房管、财政、地税、教育等部门要积极配合,认真履责,采取事前控制、跟踪督查整改等措施,加大对新建配套园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到位。小区配套园不用于举办公办或普惠性幼儿园的,教育部门不得为其颁发办园许可证。对于宜教发〔2012〕7号文件出台前竣工的小区,建有配套幼儿园的由区政府会同相关部门与开发商协商回购办法。

4、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修订完善《区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管理办法(施行)》,对扶持对象、认定程序、成本核算、收费管理、日常监管、财务审计、奖补政策和退出机制等做出具体规定。以政府购买服务、划拨土地使用权、安排贴息贷款、减免租金、补贴运行经费、派驻公办教师、开展业务培训和指导等方式,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予以扶持,引导和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规范办园,提升办园水平,提供普惠。区财政将普惠性民办园奖补资金纳入预算。

5、大力推进残疾幼儿学前教育发展。要将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纳入当地学前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各幼儿园创造条件接收轻度残疾幼儿随班就读。

(二)落实财政投入政策,推动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1、进一步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完善以区为主、财政投入为主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等投入政策要求,区级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逐年提高。

2、建立健全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2016年3月底以前,区物价部门会同教育、财政部门,测算核定全区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合理确定公办园收费标准。制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奖补办法和家庭经济贫困幼儿资助标准等,建立和完善财政、社会、家长合理分担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

3、规范学前教育资金管理。积极争取中央和省二期三年行动计划对我区学前教育发展的项目资金支持。坚持规划先行,确保学前教育资金使用的科学性和高效性。严格执行预决算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等相关规定,切实加强对学前教育资金的使用监管和效益评估。

(三)推进办园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公办学前教育资源

完善集团化办园机制。继续发挥省、市级示范园的办园优势,优化公办园集团化管理运行机制。教育部门研究制定对集团管理的考核评估以及保障机制,确保集团运作规范、管理高效。鼓励全区民办园通过城乡共同体、连锁办园、强弱结对帮扶等模式实行集团化管理,提高保障能力。

(四)加强科学保教指导,全面提升办园水平

1、提升科学保教水平。贯彻实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各级各类幼儿园制定教玩具达标计划,到2017年秋季开学前,全区各级各类幼儿园的玩教具配备达到省定标准。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教育部门要根据各园实际逐园核定办园规模,对幼儿园实行总量控制下的招生管理,坚决杜绝“大班额”现象。严格控制幼儿入园年龄,小班不能招收3岁以下幼儿。坚持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坚决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小学招生时,不能以任何形式进行文化类考试。严禁给幼儿统一配备人手一册的教材(资源包)。

2、加快提档升级。依据国家、省、市有关幼儿园办园水平评估标准,定期组织办园水平评估工作,实行办园水平动态认定机制。推进“家园共建”,严格执行“家长代表入园制度”,形成“家园共建、民主管理”长效机制。引导和督促各级各类幼儿园加快升等晋级步伐,提高办园质量,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到2017年,省级、市级示范园比例达到15%。

3、健全学前教育教研网络。全区至少配备1名学前教育专职教研员,建立专兼职专家团队,为开展学前教育教科研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与经费。根据地域划分学前教育教研指导责任区,采取分层次、分类别、分区域、包片到园、指导到人等方式开展教科研工作。

(五)强化管理,着力提升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素质

1、严格幼儿园教职工准入制度。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落实幼儿园园长、教师持证上岗制度和保育员、卫生保健员、炊事员和安保人员资格准入制度。从2016年起,教育主管部门对全区民办幼儿园教职工实行备案管理,凡不符合相关从业规定要求的,不允许进入幼儿园工作。

2、探索建立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核定及人员补充机制。按照省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指导意见和教育部《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合理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配齐配足教职工,严禁挤占、挪用幼儿园教职工编制。

3、完善幼儿园教师培训培养体系。与高校开展合作,采取定向委培等方式,为农村幼儿园培养合格教师。实施幼儿园教师学历提升计划,支持幼儿教师在职参加专科及以上学历教育,所需经费由幼儿园和个人共同承担,力争到2017年,全区幼儿园专任教师大专以上学历比例达到90%以上。实施幼儿园名师名园长培训计划,培养学前教育领军人物,用3年时间培训35名骨干园长、70名优秀教师。建立幼儿园名师、名园长工作室制度,推动园际教研、园本研修等活动的深入开展,全面提升幼儿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建立区级培训网络,培训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4、依法保障幼儿教师待遇。不断完善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对公办园在编教职工,实行工资全额预算,其工资待遇水平应与区内小学教职工基本一致,逐步实现公办园编内编外教职工同工同酬。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公办园教师,按有关规定实行工资倾斜政策。对民办园教职工,要引导和监督举办者依法与其签定劳动合同,保障其工资待遇,足项足额为其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深入开展集团公办园教师交流工作,合理确定区域内公办幼儿园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非在编教师和民办幼儿园教师在业务培训、职称评定等方面与公办园在编教职工享有同等地位。

(六)健全学前教育监管体系,保证学前教育健康稳步发展

1、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强化“以区为主”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积极争创省“学前教育示范区”。建立健全学前教育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办园体制、投入机制和用人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制订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全区学前教育的薄弱环节和瓶颈问题。加强学前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将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纳入乡镇(街道)政府教育工作实绩考核。

行动计划 第8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4128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1分钟,共有275位用户关注,22人点赞!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为指导,坚持以儿童发展为本,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促进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基础上,以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为目标,完善措施,强化管理,推进全市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二、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任务

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合理布局本市学前教育资源,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为基础、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格局,以农村为重点、财政投入为支撑,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构建起覆盖城乡、布局合理、体制完备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逐步普及学前教育,全面提高学前教育保障水平和保教质量。普遍改善本市各级各类幼儿园的办学条件,合理配置保教人员,整体提升保教质量,基本满足市民多样化学前教育需求。

(二)分年度具体目标任务

1.年建设目标

(1)新建幼儿园综合性教学大楼,并按照省级示范园标准设计幼儿活动室;改扩建现有的“育苗楼”,用4年时间加大对市幼儿园美化、绿化、净化力度,按照省级示范标准建设,力争在年把幼儿园创建为省级示范幼儿园;改建市嘉佳幼儿园多媒体功能室,改善办园条件,市区公办幼儿园要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2)重点推进番阳、毛阳、毛道中心幼儿园的建设。番阳中心幼儿园新建活动及辅助用房、办公及辅助用房、新建生活用房,添置教学设施设备和其他设施设备;毛道、毛阳中心幼儿园改建,新建幼儿盥洗间、办公及辅助用房、生活用房,添置教学设施设备和其他设施设备,加强各乡镇中心园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合理增加乡镇幼儿园教师人数。

2.年建设目标

重点推进南圣中心幼儿园和冲山中心幼儿园建设。南圣中心幼儿园新建活动、办公及辅助用房,新建生活用房,添置教学设施设备和其他设施设备;冲山中心幼儿园新建活动室、办公及辅助用房,新建生活用房,添置教学设施设备和其他设施设备。

3.年建设目标

重点推进畅好乡中心幼儿园和水满中心幼儿园建设,扩建水满中心幼儿园、水满中心幼儿园教学设施设备配备。畅好中心幼儿园新建活动室、办公及辅助用房,新建生活用房,添置教学设施设备和其他设施设备。

年,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55%左右,幼儿教师学历达标率达到85%左右。

4.—年,在新城区规划新建一所公办幼儿园,扩大城区学前教育资源。利用学校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教学资源改建、扩建冲山红山、番阳布伦、毛阳镇毛兴、在毛阳什稿、南圣铜甲、畅好保国等村级幼儿园,进一步完善我市学前教育结构体系。

(三)规划布局

根据人口发展、分布及推进新城镇建设,“十二五”规划新建及改扩建16所幼儿园。前三年打好基础,各乡镇创办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后两年完善设施设备扩大规模,做好新城区幼儿园和村级幼儿园的规划和建设,进一步完扩大和合理布局城乡学前教育资源,新增学位3240个,需幼儿教师456个编制,总投入经费4285万元。

1.幼儿园:年规划新建综合性教学大楼,面积9000㎡,计划投入1350万元。

2.嘉佳幼儿园:年规划改建多媒体功能室,面积160㎡,加固面积3200㎡,计划投入128万元。

3.番阳镇:年规划改扩建镇中心幼儿园1所,建设活动及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生活及其他用房共1470㎡,其中新建面积770㎡,改建面积700㎡,计划投入240万元。规划最大规模为12个班,幼儿360人,配备幼儿教师48名,保健医生2名。

4.毛阳镇:年规划改扩建镇中心幼儿园1所,建设活动及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生活及其他用房共1485㎡,其中新建面积300㎡,改建面积1185㎡,计划投入200万元。规划最大规模为12个班,幼儿360人,配备幼儿教师48名,保健医生2名。

5.毛道乡:年规划改扩建乡中心幼儿园1所,建设活动及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生活及其他用房共1385㎡,其中新建面积300㎡,改建面积1085㎡,计划投入200万元。规划最大规模为9个班,幼儿270人,配备幼儿教师36名,保健医生2名。

6.南圣镇:年规划新建镇中心幼儿园1所,建设活动及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生活及其他用房共1500㎡,计划投入300万元。规划最大规模为12个班,幼儿360人,配备幼儿教师48名,保健医生2名。

7.冲山镇:年规划新建镇中心幼儿园1所,建设活动及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生活及其他用房共1500㎡,计划投入300万元。规划最大规模为12个班,幼儿360人,配备幼儿教师48名,保健医生2名。

8.水满乡:年规划新建乡中心幼儿园1所,建设活动及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生活及其他用房共1500㎡,计划投入300万元。规划最大规模为9个班,幼儿270人,配备幼儿教师36名,保健医生2名。

9.畅好乡:年规划新建乡中心幼儿园1所,建设活动及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生活及其他用房共1500㎡,计划投入300万元。规划最大规模为12个班,幼儿360人,配备幼儿教师36名,保健医生2名。

10.2014—年建设规划。

(1)规划在新城区新建幼儿园1所,建设活动及辅助用房1916㎡,行政办公用房513㎡,生活及其他用房1149㎡,新建面积共计3578㎡,12个班的规模,新增学位360个,配备幼儿教师48名,保健医生2名,计划投入787万。

(2)规划在冲山红山、番阳布伦、毛阳镇毛兴、毛阳什稿、南圣铜甲、畅好保国新建村级幼儿园,每所幼儿园新建园舍650㎡,3个班的规模,新增学位90个,配备教师6名,保健医生1名。6所幼儿园新建面积共计3900㎡,计划投入180万元;需配备教师54名,保健医生6名。

三、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保障措施

(一)明确工作职责,推进学前教育工作顺利实施

1.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市委、市政府加强对全市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宏观规划、政策制定、统筹协调和指导监督,扶持和推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市教育、财政、人事等相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按照规定尽快配齐专职幼教教研员,确保学前教育保教质量健康发展。

2.多种措施,规范幼儿园管理

(1)实行幼儿园办园准入制度。举办民办幼儿园必须达到准办标准,园舍和周边环境经安监、环保、建设、消防、卫生等部门审核后,报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取得办园许可证,报市民政局登记注册。准办幼儿园应在五年内达到最低等级标准,并积极向高一等级努力。对办园规范、质量合格、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给予奖励,民办幼儿园的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按照居民价格执行;民办幼儿园在审批注册、分类定级、评估指导、教师培训、教育科研、职称评定、资格认定、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具有同等地位。对非法举办的幼儿园,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予以取缔。

(2)加强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管理。

在城区新建公务员小区、新住宅区建设、水满乡新农村建设时,应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定,优先保障幼儿园建设用地。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划要求,需要配套建设幼儿园的用地,应在进行土地出让前在规划条件中予以说明;未按规定安排配套幼儿园建设的小区,不得批准建设规划;擅自改变幼儿园地性质和用途的,要限期整改。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要与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时使用;幼儿园用地属于城乡规划强制性内容,不得随意调整,如因特殊情况确需调整的,应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城镇小区幼儿园作为公共教育资源,产权国有,由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使用。

(3)规范幼儿园收费管理。公办幼儿园实行政府定价管理,根据幼儿园的生均教育成本和收费等级,考虑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合理制定收费标准;民办幼儿园根据教育成本自行提出收费标准,报同级价格主管部门备案后执行。

(4)建立学前教育督查制度。根据《省级规范化学校督导评估指标》,就办学行为、办学方向等各方面,定期对各类幼儿园进行专项督查。

3.开展学前教育示范乡镇评估活动。对各乡镇学前教育的事业发展、教育质量、经费投入等进行专项督查评估,并将学前教育发展目标列入乡镇政府工作实绩考核目标。同时,定期对各类幼儿园的保育、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进行督查评估,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表彰,激发乡镇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多途径实施园舍建设,提升整体配备水平

1.实施校中园园舍提升工程,为师生创建安全优美、舒适的环境。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安排专项经费,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闲置校舍资源,通过改建、扩建、置换、拆并等形式,加快校中园建设,在现有7所乡镇校中园园舍建设基础上,按照《省级规范化学校督导评估指标》进行升级改造,力争7所乡镇校中园园舍条件,达到省定标准,在此基础上推进农村规模化幼儿园建设,积极发展日托、周托幼儿园。加强幼儿园的绿化、美化、净化和园内文化建设,创设良好的园内育人环境。

2.改善幼儿园设施、设备配备水平。幼儿园设施设备按照《省级规范化学校督导评估指标》以及相关的卫生、安全标准配备,保证儿童日常生活和保育教育的需要。逐步添置现代信息技术设备,满足教育教学以及家长与幼儿沟通的需要。

3.配合省政府学前教育未来五年计划,争取省级资金支持。按照上报省教育厅的“‘十二五’乡镇中心幼儿园项目建设规划”,根据人口、地理、交通等条件,确定幼儿园数量、位置、规模,在原有7所乡镇中心园基础上,加快乡村幼儿园建设,能建立幼儿园的取消当地学前班,方便农村幼儿就近入园,使农村适龄儿童享有公平的学前教育机会。

(三)充实师资力量,提高保教人员素质

1.把握幼儿园保教人员需求动态,做好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所需教师的补充工作。将部分小学超编教师和适合从事幼教工作的小学教师,通过转岗、培训调配到幼儿园工作,将在其他学校工作的幼师专业毕业生调整回到幼儿园工作;有条件的幼儿园可自行聘请教师、保育员等,配足配齐保教人员。新增教师编制要优先考虑学前教育需求,逐步解决幼儿园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

2.健全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体系。要把幼儿园教师的培训纳入当地中小学继续教育培训规划,落实培训经费,开展多种形式培训,创新培训模式,注重运用现代教育手段,不断提升幼儿园教师整体素质。

城区公办幼儿园应当承担起农村和民办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培训任务。通过园长、教师带教、对口课题指导、教研活动交流等提高乡村、民办园长和教师管理与教学水平。不断拓展幼儿保育员、营养员和保健教师的培训途径,提高保育员、营养员和保健教师的专业水平。

(四)规范办园行为,不断提升学前教育保教质量

1.推行市级示范园评审制度。鼓励符合条件的幼儿园积极申报市级示范园,发挥公办幼儿园骨干示范辐射作用,形成市示范园、市一级园等多层次的办园格局。

行动计划 第9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400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分钟,共有111位用户关注,28人点赞!

一、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快速增加。各地加快公办园建设,力争把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办成普惠性幼儿园。各地还采取补助生均经费、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免费培训教师等方式积极扶持企事业单位办园、集体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已经扶持6.9万所次,受益幼儿约1000万人次。在偏远地区开展学前教育巡回指导。中央财政学前教育巡回支教项目支持陕西、贵州等13个省(区、市)设立支教点1500余个,聘用乡村幼儿园老师和志愿者4000余名,受益幼儿约4万人。

据统计,2013年全国共有幼儿园19.86万所,比2010年增加4.82万所,增长了32%;在园幼儿达到3895万人,比2010年增加918万人,增长了31%。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7.5%,比2010年增加了10.9个百分点。

二、学前教育投入大幅增长。财政投入持续增加。各地普遍建立了学前教育资助制度,三年来已投入36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幼儿超过400万人次。社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2013年,企事业单位办、集体办幼儿园和民办园比2010年增加3.2万所,增长26%。

行动计划 第10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4560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2分钟,共有170位用户关注,38人点赞!

1.请问为什么要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答:为了实现《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按照《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国十条”)要求,2011年以来,全国各地以县为单位实施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国家实施了8个学前教育重大项目,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全国在园幼儿三年增加了918万人,比过去十年增量的总和还多,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已达67.5%,三年提高了10.9个百分点,“入园难”情况得到初步缓解。

但整体上看,学前教育改革发展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依然不足,中西部农村特别是连片特困地区的入园率较低,留守儿童、流动人口子女等困难群体“入园难”问题仍比较突出;学前教育成本分担和运行保障机制尚不健全,农村幼儿园运转普遍困难;幼儿园师资数量不足,专业素质亟待提高;保教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地方的幼儿园“小学化”仍较严重。必须按照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深入推进学前教育的改革发展。

经国务院同意,决定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目的是继续用三年左右时间,巩固和扩大一期成果,进一步解决好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体“入园难”问题,同时落实好“国十条”关于投入、师资、管理等方面的体制机制要求,构建学前教育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2.实施第二期行动计划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实施第二期行动计划,必须始终坚持“国十条”确立的基本方向,同时根据新时期新要求,突出阶段性特点。

一是坚持公益普惠。重点是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确保公益普惠。一方面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努力提高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将新增资源重点向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体倾斜,促进教育公平。

二是注重可持续发展。重点是健全体制机制和标准体系,深入推进投入、用人、监管和质量保障等方面的综合改革,着力构建办好学前教育的长效机制。

三是强化政府职责。重点是加强学前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落实地方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规划、投入、监管和保障公平等方面的主体责任,积极发挥中央财政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3.第二期行动计划提出到2016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目标达到75%左右,请问是如何考虑的?

答:我们组织专家和相关研究机构经过系统研究论证,最终将2016年毛入园率目标确定为75%左右,主要基于三点考虑:

一是回应群众期盼。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老百姓对公平接受学前教育的诉求日益增强,加快普及学前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虽然近几年学前教育发展很快,但“入园难”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连片特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集中地区、城乡结合部的学前教育资源短缺问题还很突出,必须进一步提高入园率,满足人民群众迫切的入园需求。

二是顺应国际趋势。经合组织(oecd)国家、金砖国家普遍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抢占人力资源早期开发高地的重要战略举措,加快推进普及。2012年oecd国家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平均已达92.8%,俄罗斯、巴西、南非等金砖国家的学前教育普及程度远高于我国。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入园率,为增强国家未来竞争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具有现实可行性。经测算,把毛入园率目标确定为75%,年均增速在2.5个百分点左右,相当于近三年年均增速的70%。通过实施二期行动计划和国家学前教育项目,保持现有的财政投入和工作力度不减,硬件建设和师资能够基本满足需要,这一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4.实施第二期行动计划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答:针对当前学前教育在资源、投入、师资、质量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四项重点任务:

一是扩大总量。着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解决好连片特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集中地区资源短缺问题。充分考虑城镇化发展、老城区改造和人口流动实际,解决好城镇及城乡结合部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不足的问题。

二是调整结构。调整学前教育资源结构,着力扩大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的覆盖面,让孩子们有园上、上得起。调整布局结构,优化幼儿园布点,让孩子们就近入园。调整投入结构,在继续扩大学前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加大对条件保障的投入力度。

三是健全机制。创新投入机制,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学前教育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努力做到保工资、保安全、保运转、保发展。完善用人机制,健全公办园教职工编制核定和补充制度,完善工资待遇保障机制。

四是提升质量。改善办园条件,让各类幼儿园的师资、班额、园舍、玩教具配备等逐步达标。提高幼儿园教职工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健全幼儿园动态监管机制,进一步规范办园行为。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成长。

5.当前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依然短缺,请问第二期行动计划打算如何进一步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

答:经过第一期行动计划,全国公办园增加1.7万所,但总体占比仅33%,难以满足老百姓接受公益普惠性学前教育的需求。第二期行动计划继续把大力发展公办园作为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重要举措。

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加快建设一批城乡公办园。合理确定公办园布局,在学前教育资源短缺的地区逐年安排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特别要加大农村公办园建设力度。

二是加大扶持力度,增强各类公办性质幼儿园的服务能力。要求各地参照教育部门办园的财政投入和教职工管理政策,出台支持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集体办园的具体措施,解决好这些公办学前教育资源的师资队伍和运行保障问题,提高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三是落实好小区配套园建设要求,确保公益普惠。要求各省(区、市)出台小区配套园建设和管理的实施办法,对小区配套园规划、建设、移交、举办以及回收、补建等作出具体规定,确保提供普惠。2015年底完成对现有小区配套园的清理整顿工作。

6.现在民办幼儿园占比很大,但提供普惠的能力还不够强。请问在第二期行动计划中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答:第二期行动计划将在继续落实用地、税费等优惠政策,以多种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办园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园的扶持力度。

一是加大认定和扶持力度。要求各地根据普惠性资源布局和幼儿入园需求,认定一批普惠性民办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生均经费补贴、减免租金、派驻公办教师、培训教师等方式支持其提供普惠。

二是建立扶持长效机制。要求各地出台普惠性民办园认定和扶持办法,对扶持对象、认定程序、扶持办法、监管措施和退出机制等做出具体规定。通过成本核算、限价收费、财务审计等手段,加强日常监管,确保公益普惠性目标的实现。

7.近几年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增长很快,但是经费不足的矛盾在很多地区仍比较突出。请问第二期行动计划在加大学前教育投入方面有哪些举措?

答:加快发展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是保障。第二期行动计划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构建学前教育长效投入机制。

一是强化地方政府投入的主体责任。要求各地落实好“国十条”各项财政支持政策,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不断提高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占比。特别要加大对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的投入。

二是建立投入保障机制。各级财政在做好资源建设的同时,要支持解决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和运转保障等问题。各地要出台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或者生均财政拨款标准,逐步建立学前教育成本分担和运行保障机制。

三是中央财政继续加大支持力度。每年继续安排专项奖补资金,支持地方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完善幼儿资助制度、培训幼儿园教师,引导和激励地方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同时,按照非义务教育阶段成本合理分担的原则,建立幼儿园收费动态调整机制,合理确定收费标准,实现学前教育办园成本合理分担。

8.实施三年行动计划以来,幼儿园教师数量不足、待遇不高、专业素质不高等问题得到一定缓解,但仍然不能满足学前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请问第二期行动计划如何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答:第二期行动计划将从解决幼儿园教职工配备、待遇、素质等方面问题入手,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补足配齐幼儿园教职工。各地要落实《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出台公办园教职工编制标准,加快补充幼儿园教师队伍。特别要督促民办园按规定补足配齐合格的教职工。

二是完善工资待遇保障机制。在积极核定公办园编制的同时,创新保障方式,通过生均财政拨款、专项补助等方式,解决好公办园非在编教师、农村集体办园教师工资待遇问题,逐步实现同工同酬。加强对民办园的监管,督促其依法保障教职工工资待遇。

三是健全培养培训体系。各省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制定幼儿园教师培养规划,扩大培养规模。鼓励地方通过免费师范生、幼教特岗计划等方式,为农村培养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建立满足不同层次和需求的培训体系,2015年前完成对幼儿园教师的全员专业培训。

9.近几年幼儿园安全、卫生事故时有发生。请问第二期行动计划对加强幼儿园监管出台了什么针对性的举措?

答:第二期行动计划要求加强学前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监管责任,健全幼儿园监管体系。

一是强化政府管理责任。地方各级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要履行好监管的主体责任,建立监管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有关部门履职尽责情况的督查考核。

二是明确部门监管责任。教育、卫生、公安、质检、安监、食药监等各相关部门,特别是教育、卫生部门要根据职能分工,各司其职,完善动态监管机制,切实加强对幼儿园保教质量、卫生保健、安全等方面的监管。

三是落实幼儿园管理责任。幼儿园要建立定期自查自纠制度,及时发现并消除园舍、消防、卫生等方面的安全隐患;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事关幼儿和家长切身利益的事项要充分听取家长委员会的意见。

10.随着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老百姓对幼儿园保教质量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请问第二期行动计划对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有哪些具体措施?

答:第二期行动计划把提高质量作为四大重点任务之一,主要采取了四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健全学前教育教研指导网络。各地要建设一支业务精湛的学前教育教研队伍,实行教研指导责任区制度,每个区县根据幼儿园布局划定责任区,落实教研指导责任人,加强对幼儿园的业务指导。

二是加强区域教研和园本教研。充分发挥优质幼儿园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教研交流和互助提高,解决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困惑和问题,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教育实践能力。

三是构建保教质量评估体系。研究制定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指南,以质量评估为手段,建立科学导向,着重加强对师资配备、教育过程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关键因素的评估。

四是防止和纠正“小学化”。要求幼儿园认真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坚持科学保教,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严禁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要求小学一年级坚持“零起点”教学。

11.如何确保第二期行动计划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答:学前教育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改革发展任务相当艰巨,需要精心组织,狠抓落实。

一要做好行动计划编制工作。各地要结合实际,确定发展目标,分解年度任务,落实项目经费,以县为单位制订三年行动计划。要做好配套政策的落实工作,将相关工程项目纳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民生工程予以保障。

二要健全行动计划推进机制。要建立政府领导负责、相关部门协同推进计划实施的工作机制。教育、发改、财政、人社、建设、国土资源、卫生计生、编办等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落实好各项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重要工作任务要分解落实到部门,责任落实到人,确保按时、保质完成。

行动计划

欧委会能效行动计划的目的是落实到2020年实现节能20%的目标,维护欧盟作为世界上能效最高的地区之一的地位。欧委会的能效行动计划构建了政策措施的框架,以加速实现欧盟制定的2020年节约初级能源消费20%目标的进程。具体政策措施包括: 一、基本思路 能效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行动信息

  • 治安行动中队工作计划
  • 治安行动中队工作计划86人关注

    一是加强了组织领导。为切实做好创安挂点帮扶工作,我局成立以分管领导为主的帮扶工作组,各成员经常深入挂点村了解情况、走访群众。局班子领导也多次亲临挂点村研究 ...[更多]

  • 行动计划
  • 行动计划54人关注

    欧委会能效行动计划的目的是落实到2020年实现节能20%的目标,维护欧盟作为世界上能效最高的地区之一的地位。欧委会的能效行动计划构建了政策措施的框架,以加速实现 ...[更多]

  • 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 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51人关注

    一、《绍兴市加快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第四轮行动计划(2021-2023年)》制订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 ...[更多]

  • 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 科技创新行动计划33人关注

    (2017年9月26日)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作为我国改革创新的前沿城市,一直是我委持续跟踪关注的标杆城市。最近两个 ...[更多]

工作计划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