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优质范文 > 教学范文

和谐作文

发布时间:2024-03-19 12:56:01 查看人数:43

和谐作文

和谐作文 第1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有1397个字,预计阅读时间为4分钟,共有220位用户关注,20人点赞!

老师和家长的心一样,都希望我们健康成长;

花开的日子,我们走进校园这个欢乐的地方,愉快的歌唱;

花开的日子,我们遨游在校园知识的海洋,和老师一起编制梦想;

花开的日子,我们愿意用和谐的音符,去谱写和谐校园的欢乐的乐章!

五十五中,这个鲜花灿烂的大花园,不断涌出一个个和谐的音符,来装点我们美丽的校园,使我们的校园更加充满活力!

每天一进校园,眼前就是一片缤纷的色彩,鹅柳淡烟的嫩黄;映阶碧草的翠绿;还有那裂口大笑的石榴,肃然守工的冬青,粉红色的教学楼,红白相间的花砖,构成了一幅美丽和谐的画卷。

敬爱的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我们像一朵朵鲜花,等待着老师为我们灌溉营养,老师如同我们的父母,教育我们,给我们指出错误,督促我们及时改正。老师的每一节课都充满着活力,为我们营造着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给我们欢乐。老师们教课时是很认真的,哪里是重点,哪里要记住,哪里需要复习,给我们讲的非常清楚,还带领着我们分析,探究……,当然,我们也不会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期望,勤奋学习,认真听讲。课堂上,和谐的音韵让我们愉快的学习知识。

语文课上,我们诵读着用汉字串联起来的课文,感受五千年的文化;数学课上,加减乘除各显其能;英语课上,字母、音标……熟记于心。音乐课上的同学们,唱出优美的歌曲;美术课上,同学们,各显身手,一个个小画家,画出一张张美丽的图画;体育课上的同学们,踢足球、打篮球……不管玩多少次,都不会厌倦;劳技课上的同学们,认真学习和制作,一个个成品展现在眼前。是五十五中,让我们在和谐的兴趣乐园中,陶冶情操。

再看看我们班的文化建设,那可叫丰富,一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讲台上的一盆盆鲜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它们显得格外艳丽。后面的黑板上,同学们出的队报,一个紧挨着一个,排成一排;每个桌子的左上角,同学们都贴了启迪人生的格言;在班里的左上角,矗立着一个橱子,那就是我们班的图书角,那也是我们放松心情,增长知识的好地方。在五十五中,在我们班级,同学们将和谐装点着教室。

课外活动,那可是同学们的最爱,踢毽子、跑步、打沙包……干什么的都有,喜爱读书的同学,图书馆欢迎你的到来,喜好科学的,可以去科技楼参观,爱好运动的,去乒乓球馆、体育馆参加运动。学校在课外活动的时候,为我们带来优美的音乐,美妙的文章,每一次坐在教室里,聆听优美的音乐,都能使人心旷神怡,犹如春风迎面吹来。在五十五中,运动伴随着我们成长。

每星期的大扫除,那才热闹呢,同学们演奏着一个个和谐的音符,几个女生扫地,擦桌子,这时候,男生好似有了绅士风度,主动要求干最累的活,我们被分配到洗刷间去打扫卫生,别看我们个头大,那干起活来,可是一点也不马虎。每一次,我们都早早的完成了任务。在五十五中,在我们班级,和谐的人际关系让我们茁壮成长。

五十五中,这个大家庭,让我充分领会到和谐、欢快。

我爱五十五中,这是我自信心的源泉,我爱五十五中,劳逸结合的生活我最喜欢,我爱五十五中,这里的老师带给我们欢乐,带给我们知识,给我们温暖,为我们指引前途的方向,我们要用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用我们的青春和生命,奏响时代的强音,当我们抛弃了迷茫,把握航向,当我们共同努力,不懈地摇桨,和谐校园的乐章将会奏得更加响亮!

花开的日子,让我们在和谐的教育兴趣氛围中愉快的学习!

花开的日子,让我们在和谐的兴趣乐园中陶冶情操!

和谐作文 第2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448个字,预计看完需要2分钟,共有145位用户关注,41人点赞!

随着奥运的到来,我们该做些什么呢?想着想着,和谐,这个字眼映入了我的眼帘,也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

繁华的大商场,这可谓是上海最拥挤的地方。精打细算的上海人总不会忘记在促销热卖的时候去凑凑热闹,于是各种各样的事情,便萌生出来。

“哎哟!”人群中,一个声音响起。这到底是怎么了?我好奇的把头探过去。

还没待我反应过来,另一个女音响起:“啊,真是对不起,我因为有急事,才走那么快,不是故意踩到你的脚的,哎呀,真对不起哦……”

噢,原来是一位女士踩到了一位男士的脚。我暗暗地想,这下肯定要开骂了。

“不要紧,不要紧的,你不有急事吗?快去办吧,知道你不是故意的。”那位男士所说的话可真出乎我意料之外啊。

“谢谢你哦……”那位女士连声道谢,背影渐渐消失在拥挤的人群之中。

以上不过是小小的几个瞬间罢了,时间绝不会超过一分钟的。

“对不起”,“不要紧”。这两个看似简单的短句,却隐藏着一个人的修养。如果人人都可以做到这一点的话,那么上海该会变成一个多么和谐的大城市啊!不知为什么,我为我当时的幸灾乐祸感到一种耻辱,这种耻辱令我抬不起头来。

和谐作文 第3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681个字,预计看完需要2分钟,共有159位用户关注,50人点赞!

2008年的奥运会是中国人盼望已久的盛会.13亿中国人民为了迎接她的到来,为了创建一个和谐的社会,为了给中国母亲争光,都纷纷加入志愿者的行列,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用先进的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涵,提升人们的文化精神.

"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是2008年奥运会的宗旨.所有的中国人民都自觉的遵守社会公德,所有的中国人民都变的更加的和谐,所有的中国人民都欢迎奥运会的到来.

人文奥运中,和谐是灵魂。“和谐”来源于中国的“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的理念,在当今人类居住的自然环境越来越严峻的形势下发展成了“绿色”概念。绿色奥运的提出和实践,也是和谐的实现和人文的彰显。在绿色奥运理念的统领下,一款款景观大道,一座座森林公园,一块块花草绿地,一条条清水河流出现在北京。作为奥运核心区的朝阳区,绿色覆盖面积已达百分之四十五以上,几十万株不同品种的树木已落户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数以百计的绿色地块绵延扩展,河流湖渠清水涟涟。生态朝阳、绿色朝阳、和谐朝阳已经形成。

和谐是奥运与中华文明的最佳结合点。两千多年前,伊利斯城邦和斯巴达城邦为争夺奥林匹亚,发生了战争。长久的战争,使人民厌倦战争、希望和平。经过协调,奥林匹斯山成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在这里,人们开始友好、平等地进行体育竞技。通过这一过程,原来的敌对国之间增进了了解,增强了团结和友谊。从那时起到现代,和平一直是奥运的核心理念。这也形成了奥运的宗旨:使体育运动为人类和谐发展服务,以提高人类尊严。和平是和谐的前提,和谐是和平的基础。以和平达到和谐,以和谐保持和平,和谐在奥运中的体现就是友谊、团结、公平竞争。

和谐作文 第4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60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分钟,共有163位用户关注,46人点赞!

和谐好象一副动人而美丽生动的风景画。好象一首一直在为大家尽心尽力演奏的歌曲。它会产生一种神奇、美丽的力量。

人与动物之间是和谐的,假如我们不去伤害它,它就不会来伤害我们。有许许多多的事都是顺其自然的,包括和谐。你会相信世界上会没有和谐吗?会相信和谐会永远在吗?大家也许都会猜,相信和谐永远在,因为没有了和谐,就无法去演奏出那美好的乐谱,无法去演奏美好的生活。有了和谐就不一样了,它都会相反,会美好。

和谐有时在于去宽容一个人,一件事,宽容有时也在于和谐相处。它是一颗知道宽容别人,感恩别人的善良的心,是一种能让你勇敢去创作、创业的精神。只要你抓住了和谐,你就已经向生活迈进了一步,一松开它,你就会不知所措地到向那里。今天和谐了,明天就不会是和谐的结局。它就像大海那样宽阔。它会向让我们享受阳光般的温暖一样,雨一般的滋润。

和谐作文 第5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760个字,预计看完需要2分钟,共有243位用户关注,41人点赞!

2008年是个吉祥年,是个中国人值得骄傲的一年,是29届奥运会在中国举办的一年,也是中国第一次举办奥运会的一年。

奥运会,是世界各国共同参与的运动会,使体育运动为人类的和谐发展服务,以提高人类的尊严,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竞赛的精神,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从而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的和平世界。各国都争办奥运会,通过奥运会可以提高举办城市的知名度,可以提高国家在全球的影响力,可以促进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可以弘扬民族精神。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期待已久的奥运会即将到来。我们国家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举办这次奥运会,为的就是要办好这次奥运会,为了发扬奥运精神。“迎奥运,促和谐”这个响亮的口号传遍了祖国的每一个角落,回荡在每一个人的心里。“迎奥运,促和谐”这六个字,看起来似乎是高屋建筑,但其实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作为中国的一份子,不需要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只要我们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学会礼仪,尊重所有人,经常运用礼貌用语,提高自身素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保护环境,即使是一片微小的纸片,我们也要让他安宁的躺在纸篓。虽然我们身边的都是小事情,但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奉献那么一点,我们的世界将更美好,更和谐。

古人云:人心齐,泰山移。伴随着那一把把点燃圣火的奥运火炬的传递,全世界人的目光都在注视着我们伟大的祖国,这是我们伟大的祖国第一次同时要接待世界上这么多国家和地区的这么多客人。让我们所有的炎黄子孙都携起手来创建和谐的中国,向全世界展示传统文明古国的美丽和现代和谐发展的风采。让外国朋友更好的了解我们美丽的祖国,崭新的北京。

祖国的命运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祖国的发展与富强要靠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来创建,如今,奥运会正向我们走来,我们也正走向奥运会,让我们携起手来,创建和谐的中国,并肩迎接和谐的奥运吧!

和谐作文 第6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4147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1分钟,共有290位用户关注,52人点赞!

[关键词]自然;人;和谐社会;逻辑支点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要求我们:“切实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抓紧抓好。”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有很多,《决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也涉及方方面面,人们从各自的职业出发寻找和谐社会的支点,有人把就业问题的解决作为和谐社会的支点,有人提出“共享繁荣是和谐社会的支点”、“循环经济:矿业融入和谐社会的支点”、“金融业成为上海构建和谐社会有力支点”、“和谐是发展的支点”等等。的确,不同的行业及其不同的发展阶段,建设和谐社会的支点是有差异的,但总有共同的、贯穿于社会发展过程始终的支点。围绕着和谐社会的逻辑支点开展工作,才能万众一心建设和谐的社会。

和谐社会的逻辑支点,就是和谐社会的根基,是支撑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和客观条件,是和谐社会的最终决定因素。《现代汉语词典》把“和谐”解释为“配合得适当和匀称”。这说明和谐是一个关系范畴,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协调、有序的状态。那么,“社会和谐”一方面是指人类社会内部各要素处于相互依存、协调发展的状态,另一方面是指人类社会与周围环境——自然环境相互依存、协调发展的状态。在社会内部,影响和谐的因素很多,个人、群体、经济、政治、文化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的和谐。历史上把正义、真理、法律、权力、自由、平等、博爱、同情、宽容、诚实、忠诚、团结等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现在有人提出制度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笔者认为这些因素归根到底都属于人的因素。在人类社会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上,有些文章提出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其实,人也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遵循着自然的发展规律,人类“自由王国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国的基础上,才能繁荣起来”。自然和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所以,自然和人是和谐社会的逻辑支点。

一、自然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自然条件的差异直接影响社会生产分工、生产布局和生产发展方向,自然生态平衡发展决定人们采取与自然和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使人们采取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

1.自然是一个生态平衡系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即自然界,是人类社会生存的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表明,自然界是一个生态平衡系统。在生态平衡系统中,各子系统处于自发的协调、有序的状态——和谐发展状态。如果自然生态平衡系统被破坏——处于不协调、无序的状态,就会引起气候异常、洪水泛滥,造成水源危机;土地沙漠化、石漠化,造成物种退化;物种减少、臭氧层变薄,造成能源危机;等等,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产发展,造成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不和谐。人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自然的其他子系统共处于一个生态平衡母系统之中.与其他生物和非生物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协调发展。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可以促进人类的和谐发展,人类的和谐发展也可以促进自然生态平衡发展,如果自然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将从根本上危及人类的生存发展。

2.自然条件的差异直接影响社会生产分工、生产布局和生产发展方向。现实的生产力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有机结合而成,是人们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上改造自然、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其中,劳动资料包括运输设备、灌溉设备、仓储设备、包装设备、劳动对象的容器、劳动场所、动力系统、自动控制系统、信息传递系统、工具系统等因素。劳动对象是指人们通过自身劳动对之进行加工改造的那一部分物质资料,包括第一自然和第二自然(已是劳动产品的物质资料)。自然条件的差异决定了劳动资料尤其是劳动对象的不同,人们必须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所以,自然条件的差异直接影响社会生产分工、生产布局和生产发展方向。而且,在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大体相同的条件下,自然条件越好,经济发展的速度就越快,反之经济发展速度就慢。虽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国的生产发展逐步打破本国自然资源的限制,但生产的发展仍然受到自然资源的制约。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指出: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生态状况、人口数量以及国家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将区域经济规划和环境保护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在环境容量有限、自然资源供给不足而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实行优化开发,坚持环境优先,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和产品的升级换代,同时率先完成排污总量削减任务,做到增产减污。

3.自然生态平衡发展决定人们采取与自然和谐的生产方式。一方面,自然生态平衡发展决定人类自身生产的计划性,包括限制生育和鼓励生育;另一方面,自然生态平衡发展决定人们必须有计划、有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建立节约型的生产模式。人类进入工业社会(18世纪中叶)后,曾经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结果人类在从自然中获得大量产品的同时,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在不断恶化。为了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有时我们付出的代价比从自然中得到的要多得多。1972年联合国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提出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同时,必须承担维护自然的义务。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我国也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4.自然生态平衡发展决定人们采取与自然和谐的消费方式。消费是由生产决定的。自然生态平衡发展决定人们采取与自然和谐的适度消费模式。适度消费,一方面是考虑身体对物质能量的需要,不浪费物质资源,也不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另一方面,人类的消费要在自然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进行。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加强自然环境建设,加强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等工作,通过节约型消费模式的建立逐步达到人的生存、享受、发展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相统一。

由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需要,推动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又推动生产关系的变化发展,并进一步推动庞大的上层建筑向前发展,使人类实现由低一级形态向高一级形态的发展。自然则通过对生产力、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影响,使人们采取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现在,世界各国都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工作,我国也正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人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人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人和谐发展决定社会和谐发展

1.人是社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人首先是自然人,然后是社会人,它是“自然人”、“政治人”、“经济人”、“文化人”的统一。单个的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社会是由个体的人组成的,没有个人就没有社会。人是社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人口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人类社会就是建立在生产(包括物质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的基础上,以经济、政治、文化为基本要素有机统一而成的共同体。

2.人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马克思主义把人的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物质需要主要是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需要。精神需要主要是情感、愿望、要求得到满足,以及对文化成果享用的需要,它包括人际交往、情感交流,从事政治、法律、宗教、哲学、艺术等活动。马斯洛按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五个层次。实际上,人的需要还有现实性需要和理想性需要、个体需要和整体需要之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因为人类的需要推动人类自身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发展,推动科学技术和精神文化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的改变,推动阶级矛盾的解决,推动上层建筑的发展,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阶段不断发展。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由于人类的各种需要,人类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见证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观点。

3.个人和谐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个人是体质与心理的统一体。个人自身的和谐包括体质的和谐、心理的和谐以及体质与心理之间的和谐。体质的和谐是指人体内脏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功能的和谐。人体内脏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功能的和谐最终表现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使自己精力旺盛地学习和工作。个人心理的和谐是指个体内部心理成分(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的协调统一。体质与心理的和谐,是指体质与心理在本身和谐的基础上互相促进、协调发展,从而使身心的功能得到发挥。个人身心和谐,又与德、智、美紧密相联,所以现代社会提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也只有各方面和谐发展,才能正确认识自我、认识他人与社会,正确处理自我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做到与人和谐相处、与社会和谐发展。当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又为个人的和谐发展提供条件。

4.人与人和谐相处、个人与集体和谐发展要求社会公平正义和完善的制度保障。社会公平就是人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平等,包括人格地位、经济地位、政治地位、文化地位的平等。由于个人的认识、立场等方面的差别,在人与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中避免不了发生矛盾与冲突,必须建立一套人们共同遵守、体现公平正义、保障和谐发展的完善的制度,才能有效地化解、消弥人与人、个人与集体的各种矛盾,保障人的和谐发展。制度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社会的和谐。制度完善,就是制度内容贯彻公平与正义的精神,充分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愿,切实体现个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律性要求,制度的体系结构保持内在统一、各项制度相辅相成、协调发展。制度不完善,制度本身存在缺陷,在其他外在因素的作用下,就会出现乏力、变形、失调、冲突等状况。只有制度本身是完善的,社会才能有序运转、和谐发展,才能保障人与人和谐相处、个人与集体和谐发展。

和谐作文 第7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090个字,预计看完需要6分钟,共有196位用户关注,50人点赞!

[关键词] 和谐文化 创新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并作为“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确立的重要目标之一。六中全会强调要在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长远目标中,积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并把其作为和谐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保证。实现社会和谐,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良好的文化条件和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建设和谐文化,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换句话说,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和谐文化的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没有和谐文化,就没有和谐社会的思想根基,也不可能有亿万人民共建和谐社会的实践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构建和谐社会,是动态而不是静态的,体现为目标和过程的统一。世界在变化,实践在发展。建设和谐文化,必须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进步潮流,高度重视人的主体地位与文化权益。要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聚焦人民群众创造新生活的精神风貌,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把坚持和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使和谐文化建设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简言之,就是要在改革与创新中建设和谐文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和谐文化观念的创新与文化自觉

和谐文化首先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精神为表现方式的一种文化。不仅如此,它还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是社会认识与实践主体对和谐社会的总体把握和评价。作为主体的最普遍的表现方式,和谐文化首先必须体现出主体意识对和谐的把握并提升为一种和谐理念,并能自觉地把这种和谐理念贯穿于社会实践始终,最终能够在既定社会中颇具自知之明地对待文化,使文化被内化为精神并指导行动。

和谐理念是人类基于自身实践活动之上,对社会三大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状况做出的整体判断和理解,是从同一、协调、共享、公平、平衡的角度关注事物并能对其发展起价值导向和重要作用的观念意识。和谐理念既包含有反映社会本质规律的科学含义,也具有体现主体价值的合理内涵。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作为人类文明及进步的意识,和谐意识的存在无可非议。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能否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自觉地认识它、掌握它、利用它,成为自觉的行动。这也就是说,我们既要感性地看到和谐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密切联系,更需要从理性的层面对和谐进行理解并产生自觉的认同,真正发挥和谐理念为社会发展服务的价值和功能。

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拘于表面化、片面性和不完整性,因此对解决社会的差异和矛盾不到位,尤其是十年“”浩劫,正是和谐理念严重缺失、社会片面追求斗争的极端方式导致的恶果。“”结束,百废待兴,此时人们虽然对人际关系的宽容和社会经济、政治协调发展的愿望十分迫切,但对和谐的认同和追求是狭窄的、自发的、感性的、不成熟的。改革开放带来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人们新的需要,物质利益的驱动使人们忽视了社会效应,忽视了共同富裕原则,淡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追求,片面强调发展速度占据了主流,并最终造成不和谐并对社会发展产生严重的威胁。社会发展的不和谐状况使人们重新思考和谐,实现和谐的要求变得日益强烈。

对和谐的渴望未能说明和谐理念的形成,和谐理念从潜在走向现实,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层面,并成为有效指导和谐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需要培育,需要开展文化观念的创新,需要文化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潜能的有效释放,需要人们对和谐文化的认识从一种自发感性的把握达至自觉理性的认同。这具体表现为:人们对和谐的认识不再是把和谐作为一种权宜之计,作为一种改变现状的调节方式,而是把和谐作为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来把握;不再仅是把和谐简单视作精神层面的说理,而是把它当作人们行动的指导,作为一种社会发展的理念被自觉地运用到社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运用和谐的理念不仅是对现有社会进行综合认识与合理评价,提出治国方略,更重要的是如何正确地运用和谐理念去设计和规划社会发展的未来模式。因此,和谐理念的确立必须首先开展文化观念的创新,要突破人们原有的思维定势,理性地认同和谐理念,自觉把和谐理念的确立作为文化创新的重心,并真正达到文化自觉。

二、和谐文化内容的创新与文化整合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古人讲人生在世,通过修养成为完人、圣人,实现完美的人生理想的道德修养,是形成人自身和谐的内容;讲人以自身和谐为出发点,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人与人之间真正摆脱急功近利和追逐利益的束缚,是实现人际和谐的内容;讲崇尚仁政、德治、以民为本、以安民为务、治国以勤政为民为宗旨,通过制定严格的秩序,达到国家的稳定与长治久安,是实现群体和谐的内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这个思想体系的核心就是和谐。即以自我修身、人际和谐为基础,进而实现群体和谐,最终达到天人和谐的理想境界。

和谐作文 第8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4878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3分钟,共有182位用户关注,58人点赞!

【关键词】和谐美学/和谐社会/和谐关系/和谐人格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关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决定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任务,这为和谐美学的发展提供了很大机遇,也给和谐美学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和谐美学认为“美是和谐”,而和谐是历史的、动态的,它由古典素朴的和谐美,经近代对立的崇高美,向现代更高、更新的辩证和谐美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一方面为现代和谐美学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它本身就是这种新型和谐美的现实展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主体与对象高度和谐统一的社会,从和谐美学看,和谐社会就是更新、更美的社会。黑格尔曾说古希腊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是“一个美的时代”,但那是古代人未充分发展的一种和谐,是一种不完满的完满,是无法与今天全面发展的现代人与现代和谐美相比拟的。现代社会主义新型的和谐社会,既超越了古代农业社会田园牧歌式的和谐,超越了历代儒家期盼的太平盛世和大同世界,也超越了毕达哥拉斯数的和谐宇宙、柏拉图的“爱情”世界和“理想国”。这个新的和谐社会,是在现代科技基础上,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的时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的过程中构建的,它的形成将意味着从近代开始一直在主体基础上对立、分裂中演进,不断向现代、后现代极端化发展的动荡不安的时代将逐渐成为过去,而新的和谐社会将开辟出一个新的美的时代,它将总结和超越过去一切的和谐社会,它将是一个自觉的充分发展的和谐时代。

如生产劳动过去被狭隘地理解为只是改造世界的客观活动,而从和谐美学看来,它应是一个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和谐的关系性的概念,劳动实践的涵义非常丰富,它不只是人类创造工具、使用工具,作用于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而且是创造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不断发展的活动。但迄今为止生产劳动的和谐却是有限的,原始劳动的和谐是素朴的,是在强大自然威力压抑下唤醒的神话式的和谐。农业社会的劳动是依附于自然、依附于土地、田园牧歌式的和谐。工业社会的劳动,一方面是异化的劳动,是物对于人的奴役和控制;另一方面是主体的膨胀,借助工具理性粗暴地征服,摧残自然,导致生态失衡与自然的分裂对立。只有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产劳动,人与物、人与工具才逐步走向新的和谐,才真正开始全面实现马克思所说的人们的劳动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的”,人们才在劳动对象、劳动产品、劳动过程中,创造并感受到和谐,体验到快乐,劳动才超越了生存的需要,升华为一种人生的享受。同样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不但生产活动是和谐的,产品的流通、交换、消费的活动也不只是一种商业行为,而同时是一种审美活动。人们购物不但是为了满足使用的需要,同时越来越重视产品的审美含量,购物的过程变成一种观照体验快乐的过程。买方与卖方也不单是交易的关系,而且是一种互助合作的关系,交易的过程也变成在互动中不断提高彼此审美素养的过程。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艺术生产的关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1959年我在《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规律,是否适用于社会主义文学》一文中曾说:“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和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规律”,“已逐渐失去作用,正在被艺术生产和物质生产发展相适应的新规律所代替”①。当然,适应不是没有矛盾,不是没有不平衡,而是社会主义社会能自动调控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关系,使之在动态中不断达到新的适应,新的协调,更高的平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和实践,必将进一步把物质生产和艺术生产,以及一切精神文化生产,在动态中平衡、有序、全面地协调起来。我们更应该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入地研究艺术生产、精神生产与和物质生产相互适应和谐发展的新规律,以有力地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要,而当前人们的一切日常生活也正在朝和谐适宜、协调有序的方向发展着。食不只是胃肠的需要,而且是一种精神的享受,我国古代晏子早就有“和如羹”、和五味的思想,并且认为和羹有“君子食之,以平其心”的作用,中国的饮食文化始终体现着一种中和意识和趣味。现在各种食品更讲究造型的独特、色彩的搭配、口味的调和,使人们吃出一个和谐来,吃出一个美来;衣着不单是遮体御寒,已越来越注重个性化、人格化和亲和力,注意新颖而得体,时尚而靓丽,让人们穿出一个和谐来,穿出一个美来;房屋不单是为了居住,追求实用而美观、温馨而舒适的美化装饰,已渐成为家居的普遍风气,它为人与环境、物理空间与心理空间的和谐创造了更多的物质条件。一位美学家曾形容审美的愉悦像坐在家里那样自由自在,这种自由自在的家居正在中国大地兴起,让人们住出一个和谐来,住出一个美来;行也在酝酿着巨大的变化,不但自行车王国正逐步为轿车所挤占,而且逐步追求快捷、便利、舒适和惬意的出行,逐步让人们行出一个和谐来,行出一个美来。总之日常生活正在审美化、和谐化、人文化。但我这里所说的生活审美化,与有些同志所说的“审美生活化”不同。“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是把生活升华到精神的审美的高度,而所谓“审美日常生活化”是让审美与生活看齐,把理性的精神的审美降至感性的物质的日常生活的水平,实是把审美感性化、化、生理化,越来越淡化了其人文精神和理性内涵,这是后现代消解和否定审美与日常生活差别的一种反映。审美自然包括感性的,但它又必须超越感性,使感性与理性、生理感受和心理体验和谐地统一起来,才能达到真正的审美境界。

生产劳动、日常生活的背后是人与对象、人与人的关系,和谐社会的理想归根结底就是要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现代和谐,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原始时代也曾产生过一种团结互助的关系,但那是未分裂的、素朴的和谐。我国古代儒家也曾设计过人与社会和谐的方案,如在家庭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唱妇随、举案齐眉;在国家讲君明臣忠,将相谐和,君民同乐,长治久安;在社会上讲睦邻友好,交友诚信,“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和谐关系。但这种和谐的社会关系,一方面是为适应宗族关系和封建等级秩序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主体依赖于客体、个人依附于社会、心理意识服从于道德律条的不自由。古代梦想的和谐社会是片面的、虚幻的,甚至冲淡和掩饰了阶级对立的现实。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突破和扬弃了古代的和谐,把一切社会关系置于厉害对立的基础上,二元对立也成为西方现代、后现代文化的根本特征,西方现代、后现代文化一直是在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二元对立中嬗变的。荒诞是二元对立极端化的产物,它一方面把对立推向两极,另一方面又与“无差别”相关联,消解和抹杀一切矛盾、差别,是一个矛盾的悖论。在这个悖论中,前期的荒诞侧重于向两极对立的极端发展,后期的荒诞,特别是其近来的动向,更侧重于走向消解和抹杀矛盾,甚至走向另一极端,否认和消解一切差别。诞生于后现代语境中的生态主义和生态美学(西方称环境美学),强调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同样表现了这种消解矛盾否认差别的思潮。因为在这种“整体和谐”中,侧重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是自然界生态发展的一个环节,人与动物是平等的。在反人类中心主义的旗帜下,人与自然的差别,人的社会性、主体性、能动创造性消失了,以人为本不见了,而突现出来的实是以自然为本,实是人统一于自然的整体和谐,人与自然无差别的整体和谐。新的和谐社会关系,将结束近、现代的绝对对立,吸收、融合后现代趋向和谐的有益观念,重新创造一种和谐自由的社会关系。这种和谐的社会关系,是现实的规律性的真实存在,远远超越了古代虚幻、片面、素朴的和谐。它以新的互助互爱、团结合作、互利共赢的新关系代替利益对立和相互争夺的旧关系,开创了人类和谐处理自身关系的新时代。社会美是人与社会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型的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将创造一种更新、更高的社会美。

人与社会的和谐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指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界又是人的无机躯体,自然与人的和谐在实践中产生与发展。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没有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人与社会的和谐就没有物质基础,人与社会的和谐就难以实现。当然人与自然的和谐又依赖于人与社会的和谐才能完成,正像马克思所指出的:只有“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②。没有人与社会的和谐,也就难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学家诺曼·万尔顿曾说,“只有与地球和谐相处,才能使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而只有人们之间和谐相处,才能做到与地球和平相处”③。人与自然的和谐是自然美和生态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人与自然向更高的和谐发展,也将不断促使自然生态日益变得更新、更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落脚点是人,人与自身的和谐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与核心,只有人与自身的和谐,只有人自身全面和谐发展,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实现。试想社会上每一个人都身心畸形、灵魂与肉体分裂、理性与感性失衡,哪里能谈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呢?

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人,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是为了人;构建和谐社会实践要落实到人,而构建和谐社会的归宿也是人,都是为了要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种全面发展的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造就,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成熟,和谐社会是现代和谐人的摇篮。现代和谐人既富有突出的个性,又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一切社会关系和谐自由的内涵内化为自己的真正的人的本质。他是感性与理性都充分发展,而又和谐统一的人。现代全面和谐的人远超越了古代人,古代人的和谐是原始的未充分发展的,是单纯的、不丰富的、有限的。他也超越了西方近代、现代、后现代人,从近代开始人们就在理性与感性、灵魂与肉体二重性格的裂变和斗争中备受煎熬,而随着现代、后现代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对立的极端发展,一方面现代科技的高度发展,使理性虚构了自我迷信,理性主体的妄自尊大,无度的粗暴的征服和摧残自然,陷于自然的无情报复之中;另一方面人文精神的丧失,感性主体的膨胀和沦落,人或异化为“甲虫”、非人,或裂变为“单面人”、碎片人,或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浪儿。和谐社会为后现代无家可归的流浪儿构建了美好的精神家园,无家可归的流浪儿有家可归了,人类漂泊无依的时代也将成为过去。和谐社会的构建,将是非人时代的终结,将是理性妄自尊大时代的终结,将是真正现代自由人的新生。他把必然升华为自由,把受动转化为主动,具有充分的创造活力,成为最有主体主动性、历史创造性的现代人,成为既有主观目的又合“客观目的”的真正的历史的主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指出:“人类全部力量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类历史的“目的本身”④,从根本上说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本身”。现代社会主义的自由人,将是和谐全面发展的人,将是社会美的核心和主体自身,将是自然美的创造者,艺术美的立法者。艺术美源于现实美又高于现实美,艺术和谐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艺术概括和审美创造,是新型的现代和谐自由人,以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新型和谐关系的典型反映和理想的表现,它也将随着和谐社会、和谐人格的不断完善,不断发展,日益走向至真至善至美的境地。

总之,和谐社会的精神是把社会和谐化、审美化,从美的本质上说和谐社会就是美的社会,和谐的关系就是美的关系,和谐的人就是美的人。和谐的精神照亮了我们社会整体的美,也点亮了我们社会一切个体的美。当然这是我们的理想和目标,我们现在和这个理想还有不小的距离,但可贵的是和谐社会的提出和构建,已朝这个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这个光辉理想一定会逐步变成明天灿烂的现实。

注释:

①周来祥:《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规律,是否适用于社会主义文学》,原载《文艺报》1959年第2期。后收入《周来祥美学文选》(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53—1265页。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22页。

和谐作文 第9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675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0分钟,共有219位用户关注,23人点赞!

关键词:美育;审美;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8-0102-02

席勒在美学史上首次提出“美育”这一概念,他认为美育是促进鉴赏力与美的教育,这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们感性与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席勒当年写《美育书简》是为了探讨如何建立理想的社会制度,他认为审美的王国是最理想的社会,要把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改造成理想的社会制度,唯一的途径是进行审美教育。他认为审美自由是政治自由的先决条件,他说:“我们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审美教育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1]他认为,人性的和谐必将导致社会的和谐发展,审美教育可以恢复人的完整性,即理性与感性的统一,从而恢复社会的和谐与团结一致。虽然他夸大了审美教育对政治文明与社会和谐的作用,然而从当前的形势看,他的观点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是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美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上的美育,是指学校美育,它是教师有计划地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手段,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观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广义上的美育是指一切审美活动对人的教育作用。它包括家庭美育、学校美育、社会美育三个方面。本文主要指广义上的美育。美育具有形象性、情感性与愉悦性,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陶冶人们的情操,塑造人们的人格。

从古到今,我国很多思想家强调美育的和谐作用。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礼教”与“乐教”“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礼教是要求人们遵守社会规范,乐教是培养人们内心的和谐。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说:“乐合同,礼别异。”“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荀子·乐论》)他认为礼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这会引起人们的对立与紧张,而音乐则能通过情感的抒发与心灵的交流,实现人们关系的和谐,进而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安定。我国古代思想家也意识到文学的和谐作用,认为诗歌可以排泄怨怒,孔子提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管子说:“止怒莫若诗”。白居易认为,诗可以“补察时政”和“泄导人情”,“补察时政”是指诗可以为统治者提供执政的参考,“泄导人情”是指诗能把人心中的不良情绪宣泄出去,从而达到调和阶级矛盾的效果。到了近现代,也有思想家重视美育的社会作用。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先生主张审美主义的人生观,在教育上他重视“情感教育”与“趣味教育”,这两种教育也就是“美育”。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提出“美育代宗教”的治国方略,他认为美育可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

和谐是人类所追求的共同理想,当前我们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当今社会,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竞争的加剧,拜金主义盛行,自然生态恶化,精神疾病蔓延。作为文化建设重要维度的审美教育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不可或缺的途径之一,美育活动犹如一条有效的泄洪渠道,使人们的情感得到无害的宣泄与释放,从而起到减轻压力与平和心态的作用,有利于心理健康。只有人们的心理健康和谐了,才会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才会对自然与他人满怀平等友好、和睦相处的美好情感。用句形象的话来说,美育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是社会的减压阀、灭火器。美育可以培养人们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与社会,促进人自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美育活动能促进人的心理和谐

心灵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要从心开始。人的和谐主要是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物质与精神的和谐。美育能使人们的感性与理性、物质与精神处于和谐自由的状态。

席勒把人性分为感性与理性两个方面,认为人具有相反相成的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理想的完美的人性就是这二者的和谐统一。他说:“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康德认为,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想象力与知解力处于和谐状态。叔本华认为,人的烦恼与痛苦源于永无休止的欲望,文艺和美可以让人暂时从烦恼中解脱出来,获得宁静与和谐。我国传统美学也讲究感性与理性的和谐与协调。如孔子主张文艺作品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毛诗序》里也讲到文艺要“发乎情,止乎礼义”。我国的文艺家大多倡导文艺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应是合乎礼义的平和情感,这样文艺作品可以帮助人们克服哀怨不平之情,使失衡的心理得到调理。如我国的古典戏曲大多是以大团圆的形式结束,这样能缓和欣赏者过于强烈的悲伤情感,让欣赏者获得心理平衡和心理安慰。我国美育的首倡者蔡元培都认为美育是完人教育,美育是通过情感的陶冶来塑造完善的人格。美育通过形象的感染和情感的激发,能引导人们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内心的道德信念,自觉地净化自己的心灵,完善自己的品德。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2] 美育活动使人赏心悦目、心情愉快,胸襟变得开阔,心灵也会变得纯净,生理与心理就很快恢复平衡与和谐。美育活动还可以拯救现代人的灵魂,如当人们心情郁闷时,听到优美的音乐,就会忘却烦恼,身心舒畅,有的医院用音乐来治疗精神疾病。

二、美育活动有助于人与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

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家园,人与自然的关系有认识关系、功利关系与审美关系,只有在审美关系中,人对自然并不怀有功利性的需求,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友好和谐的关系。我国古人提出了“天人合一”、“物我不分”的美育思想,这一思想就蕴含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我国古代的审美观“比德”说,就是把自然物的某些特征与人类的美好品德相比附,使自然人格化、情感化。在中国古人眼里,自然界与人类一样有灵性的,懂得人的悲欢离合。南朝画家宗炳说:“山水质有而趣灵”,“山水以形媚道”。人们对于大自然中的山山水水、花草树木,都寄寓了款款深情,就像陆机所说:“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人们在大自然中可以触景生情、睹物兴怀,达到心与物游、物我两忘的和谐境界。中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集中体现在中国文学艺术中。中国的绘画尤其是山水画,体现了艺术家与自然的圆融和谐的关系。我国历代文学艺术家都是自然美的爱好者,如李白诗云:“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辛弃疾的词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说明诗人把自然山水当做亲密无间的朋友,可以相知相惜、和谐共处。当人们心灵孤寂时,大自然则是人们排遣忧思的精神家园,优美的山水可能抚慰人们的心灵,让人在山水中流连忘返,乐而忘忧。美育能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使人类善待自然、亲近自然,从而使人们与自然建立起和谐自由的关系。

三、美育活动能促进人与人关系的和谐

人与人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表现。美育可以通融群已,调节人际关系,从而有力地促进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美育有利于社会共通感的形成。席勒认为美是一切人共有的东西,“只有审美趣味才能给社会带来和谐”。如鲜艳的花朵、美妙的音乐能为各民族、各阶级的人们所共赏,在审美活动中,人们可以超越时代的、民族的与阶级的界限,实现思想感情上的沟通与共鸣,形成社会的共通感。审美的情感是超功利的自由的情感,是一种乐于与他人分享的情感,它能在人们心中引起普遍的共鸣。黑格尔说过:“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它让对象保持它的自由和无限,不把它作为有利于有限需要和意图的工具而起占有欲和加以利用。”[3]美育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交流与沟通。如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设身处地体验了他人的喜怒哀乐,从而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流。市场经济是以利益最大化为原则,使人们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不断产生纷争与矛盾,除了法律与道德约束外,美育也可以起到一种制衡作用。当人们沉浸在美育活动中,由于注意力的转移、情感的净化,人变得超然了,不再计较片刻的得失和即时的荣辱,淡化人们极端的功利心,使人们以超然的审美态度与他人进行思想交流与沟通,豁达地解决纷争,从而使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有序。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提出“诗可以群”的观点,他认为诗可以使人们融入群体当中,交流思想感情,促进群体的和谐与团结。王国维说:“盖人心之动,无不束缚一己之利害,独美之为物,使人忘一己之利害,而入高深纯洁之域。”美育可以唤起人们美好而善良的感情,如同情心、温柔、爱,通过审美化的温暖人情来弥补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自私,使人们以审美的态度对待社会与他人,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美育是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要从家庭、社会、学校各个方面开展美育活动,有意识、有计划地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培养人们对待自然、社会和艺术的审美态度与审美情感,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基础与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席勒.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39.

和谐作文 第10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5146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3分钟,共有132位用户关注,51人点赞!

中华传统文化盛大于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竞相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但在所有的思想观点与表达过程中,及其以后在传统文化长期发展的思维轨迹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万川磅礴,枝桠蔓延,终归于易道和谐文化的大趋势。中华易道文化正是产生并成熟于这个时期,共同代表着自然与人事两大历史命题,成为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总根脉。

老子开创“道”的思想文化之本原,揭示宇宙之本体,万物之根据,为人类建立了普遍遵从自然和谐之道的根本法则,企图从人类智慧的高度制约人类自身普遍违反自然法则的不端行为,突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而《易》在传说中,为伏羲“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易·系辞下》)后由文王演六十四卦,孔子作传,同样是以遵从自然和谐为准入,为人类提供了破译和理解自然神秘信息的工具。故易与老均以自然为出发,以遵从自然和谐为共同存在的思想源头和内涵表现,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最大特色和根系所在。

从易与老“原始要终”的各自和谐文化构造中,不难判定二者存在着基本相同的思维理路。首先,易与老均是在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感悟世间万事万物的无限丰富性和神秘奇妙性,共同表达了对自然事物的热爱和对天地神秘力量的敬畏。如在老子所认识的自然对象中,有大水、江海、赤子、婴孩、虫鸟、猛兽、小鱼、鸡犬、草木、车马、门户、器物、风雨、甘露等众多事物。而在易所认识的事物中则更多,其八卦就是直接利用天、地、雷、火、风、泽、水、山八种自然物来确立其思想框架,由此所涉及的自然物十分广泛,在此不多赘举。但有一点必须指出,易与老所共同感观的万事万物是绝对和谐的自然状态,这种绝对和谐的自然状态就是易老思维的起点。易与老唯有从自然和谐的生动性和丰富多彩性出发,才能最终理解和把握自然万事万物所具有的内在真实。

其次,易与老在感观自然丰富多彩性的基础上,逐渐上升到理性思维的高度,发现天下万事万物的产生及其存在,皆有其共同的缘由,这个缘由不是别的,正是天地阴阳两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易是“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周易·说卦》),直接以阴阳为确立八卦的依据,万事万物总归于阴阳而得以高度的概括和确立。同样,老子也是在感观世界丰富多彩性的基础上,理解和把握“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的自然和谐规律,并由此真切地感悟到了,世界万事万物的无限缤纷与精彩恰是自然阴阳相互交感作用的结果。故现实世界的阴阳相对是万事万物的生育之母和生命总门,自然和谐总归于阴阳之间的相互和谐,阴阳和谐承载着缔造有形世界的全部使命。

再次,自然和谐从万事万物到阴阳相对并非终结,在阴阳之上尚有宇宙虚域的终极元体,即为易与道所共同揭示的“太极”与“道”的终极和谐理念。尤其是老子所建构的“道”的理论体系完整地表达了自然和谐的根底内涵。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以其最精要的现实描述和理论概括,完成了显现宇宙创生万物的全息过程:道生“无”为宇宙一元体,“无”再生阴阳二体,阴阳二体再生天、地、人三物(三才),而天、地、人最终生长出世界的万事万物,这是宇宙生成的和谐过程。同样,从反向思维来看,与道生万物的同时,自然万物又为道所效法,道来源于自然万物。故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这又是一个自然生道的完整过程。即:人以地为生,地以天为合,天以道为源,道以自然为本,而自然则是以天、地、人等万物为表现,是道所依托和效法的最基本的有形的现实根源。由此可见,一个是由道到万物的生成过程,一个是由万物到道的效法过程,二者互为融通,相生相法,实为一体,共同构成了老子和谐自然系统过程的全部内涵。

而易在表述终极和谐之道的层面上,虽远不及老子所述内容之丰富和完整,但也表达了基本相同的观点。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这里有“道”表述,但还仅限于阴阳二体的层面上。“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周易·系辞上》)这“太极”,就与老子之“道”基本相同了,全句内容与老子道生万物的意思也最为切近。故易从太极,到阴阳两仪,到八卦,到六十四卦,再到万事万物,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自然和谐过程,与老子所述同理同路,没有两样。如易学大师朱伯岜指出:“《易经》的作者是试图在自然现象的变化和人事之间寻找一致性,寻找一种共同的东西,把自然界和人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这对于以后中国哲学的特点如天人合一等有很大的影响。”

总之,老子偏于道本自然的和谐本体,而易则偏于自然阴阳的和谐结构。二者所述的自然和谐体系脉络基本相类,对阴阳和谐价值取向的重点把握也基本一致,二者均以阴阳和谐为支点和桥梁,上接形而上的世界虚无之本体,下达形而下的万事万物普遍存在之现实,由此构成了易老自然和谐思想的系统性和共同理路。

二、社会和谐的同一指向

易老思想是人类洞察事物与概括宇宙的最高思维,具有强烈的人文特征,但易老思想却始终保守着纯净的自然品质,在本质上并未抛弃自然本质而建立自我超越于自然之上的社会体系。易老历来能够把人的社会性当成自然性的一部分,构建以自然和谐为中心的社会和谐体系,这是易道文化与其他许多人类文化最重要的区别之一。

人类源于自然,却毕竟以社会关系相组成。社会现实的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易道核心思想的价值取向。无论是易还是老,所建构的理论体系目标,均在于为人类能够取得最大现实利益服务。所谓最大的现实利益不是别的,正是人类能够达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和谐目标,社会和谐是自然和谐的必然结果。所以易老在体现自然本质的前提下,把思维指向社会和谐的目标上,“推天道而明人事”,人类在现实中以社会和谐体现自然和谐。

社会是人与人之间构成的生存体,在儒家学说中,社会关系的论述主要以人本利益出发,以“礼”、“仁”秩序和规范为构建社会和谐的基本元素。道家也讲社会,但道家并非从人本利益出发,而是从自然大视域,包含人类利益在内的大角度出发,把社会和谐视为自然和谐的一部分。故老子的社会和谐思想以自然为中心,着重强调统治者在构建社会和谐中所起的主导作用,要求统治者应遵循自然之道,施行“无为”而治的统治方法。“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二章》)“爱民治国,能无为乎?”(《老子·十章》)自然无为最重要,无为等于不干扰、不影响、不压迫和不剥削,天下人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和睦的社会环境中生产、生活、劳动,没有争斗,没有掠夺,没有自然资源的个人占有。

总之,面对社会问题,老子的思维依然从自然本位出发,着重强调统治者在社会和谐的构件中所起的关键作用,从而为人类社会和谐的建构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当然,老子也并非忽视社会全体成员所应该遵循的和谐道理,强调作为社会单元的个体人也要时刻牢记自身和谐因素的重要性。如“守中”、“知足”、“无欲”等道理,人人都要去遵守,去施行,否则社会也就不可能和谐。故而人人要时刻牢记老子之言,从自我出发,以自然为目标,积极营造社会和谐的大好局面,最终回归天地自然的大和谐目标。

与老子之道同义,《易》以探赜索隐宇宙神秘信息为途径,旨在建构一个“保合太和”的包括人类社会与自然万物在内的大和世界。

首先,易在表达人道的时候,一方面说明天地人“三才”整体和谐思想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强调人道源于天道的不易法则。“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周易·说卦》)说明在宇宙自然之间有天地人“三才”,易以天地人“三才”为卦体,则是概括宇宙和谐整体的最好形式。而在天地人“三才”中,易则明确表达了天道阴阳是人道和谐的最高依据,人类社会的和谐秩序是源于天道阴阳的和谐本质,没有天道阴阳的和谐就没有人伦关系的和谐。“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义有所错。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周易·序卦》)夫妇关系的恒久,实际上是指社会和谐关系的稳定与长久。而这种稳定与长久正是源于自然天地之恒久。所以,从自然天地之道,直至人伦夫妇的最小社会单元,形成秩序关系的整个过程,恰是人际和谐取法于自然和谐的基本过程。这在本质上,与老子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和谐思想基本相同。

其次,表明易之所以能够成就人类社会的和谐美德,在于易以自然和谐为根据,以缔造生命为己任。故《系辞上》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易对人类社会的理解和探究,是出于易能够完全理解天地原理和本质之故。“一句话,《易》理解源于自然,效法自然,是对天地的模写,《易》理与天地的法则是一致的。”利用易,就能够“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这个“道”正是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的道,即是所谓阴阳和谐之道。

再次,易达天下和谐之治,在于易取乾坤阴阳和谐之法则。《系辞下》叙述了从包牺氏到神农氏,再到黄帝、尧、舜天下“各得其所”、“百官以治”、“万民以济”等一番社会和谐之治的景象,均缘于他们能够通达易理,“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知微知彰,知柔知刚”,而“盖取诸乾坤”之故。圣人能体认乾坤之德,则能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目标。“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易卦有非常丰富的“德”性内容,是建构和谐社会的最基本因素。“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说卦》)卦爻以阴阳刚柔的基本变化为准,同样卦爻也要以天地自然的“阴阳合德”或“神明之德”为准,天地自然之本德方是缔造社会仁义道德和顺即和谐的内在根据。所以易的社会和谐之缔造,始终没有离开自然和谐的本质根源。

最后,易卦爻对人事的表述内容,几乎每一卦爻都能够遵循自然本旨而通其变。基本的思路是,先承起自然物象的发生情况,然后推及人事产生的可能性和必然性,表明一切人事发生的未来事实均在自然情理之中,目的在于为人事行为提供把握或改变事象可能发生的先机。如谦卦(艮下坤上),“君子有终”,原因是天道谦,而人道遵循天道“好谦”,所以君子有善终。如蛊卦(巽下艮上),“刚上而柔下”(《彖》),《象》说:“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以山下和顺之风为承起,喻人事育德之象。如咸卦(艮下兑上),也是吉利之卦,原因是“柔上而刚下”,“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彖》),即是说社会人事只要能够根据自然之理,男性尊重女性,就能够使社会和谐。再比如恒卦(巽下震上),“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根据自然的物象是“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彖》)可见,恒久和谐的社会局面,完全取决于圣人能够遵循自然恒久的规律。

总之,《易》思想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核心价值取向,但其所有人事行为均以自然天地为准则,社会和谐是自然和谐的本质延续,自然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内在根据,完全与老子道家社会和谐思想同一指向,表现了中华民族社会和谐思想的本质特色。

三、易老和谐思想的现代启示

易老和谐思想对人类及整个生命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核心价值在于始终能够把持自然本质的和谐内容,强调人类的所作所为必须不折不扣地遵循自然和谐理路,给予当代主宰地球生命的具有高级思维却又不自量力的人类敲响警钟:人类力量永远也不可能超过自然力量,人类社会也永远不能离开自然世界而存在,人类的自作聪明和胡作非为都将自食其果,给自己带来灾难。这是中华传统文化在两千多年以前就给人类提出的重要警示,具有超越时空的普世意义。

当代人类只注重社会和谐是远远不够的,社会和谐如果离开了自然和谐,其后果将十分严重和可怖。社会和谐如果是建立在以人类利益为中心,以社会需要的无限享受为满足,以破坏自然生态和自然和谐为代价,则必将产生灾难性的后果。社会和谐的前提是自然和谐,这是易老文化的本质。唯把自然和谐放在第一位,才能真正建构有意义的社会和谐体系,这是易老和谐思想给人类的重要启示。当代社会并非和谐,而是严重的不和谐,包括对自然生态的严重破坏,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究其缘由,关键在于当代人类已经完全背离了易老和谐思想的自然之道,我行我素,追求物质满足和感官享受,自掘坟墓。故易老和谐文化对当代人类社会具有普遍性的启示作用,是人类能够拯救自身不幸命运的首选良方。

人类不能继续唯科学技术马首是瞻,堕入科技主义的狭隘泥潭,科学技术并非圣洁的智慧工具,科技永远都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是科技的成就令世人欣喜若狂,极大发展;另一方面是科技的灾难令生命欲哭无泪。但中华易老文化遵循自然之道,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富有永恒的生命力,永远是人类文明最圣洁的文化源泉和绿色生命的思想保障,是指导人类走向永生的伟大的思想成果之一。

和谐作文

老师和家长的心一样,都希望我们健康成长; 花开的日子,我们走进校园这个欢乐的地方,愉快的歌唱; 花开的日子,我们遨游在校园知识的海洋,和老师一起编制梦想; 花开的日子,我们愿意用和谐的音符,去谱写和谐校园的欢乐的乐章! 五十五中,这个鲜花灿烂的大花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和谐信息

  • 和谐作文
  • 和谐作文43人关注

    老师和家长的心一样,都希望我们健康成长; 花开的日子,我们走进校园这个欢乐的地方,愉快的歌唱; 花开的日子,我们遨游在校园知识的海洋,和老师一起编制梦想; 花开的日子 ...[更多]

教学范文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