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有哪些
碳硫分析仪是一种用于测定材料中碳和硫元素含量的精密仪器,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环保等领域。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样品燃烧装置、气体检测系统和数据处理单元。
目的和意义
碳硫分析仪的操作规程旨在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防止仪器损坏,保障实验室人员的安全。通过规范化的操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误差,为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和产品研发提供关键数据支持。
1. 准确测定:精确测量材料中的碳和硫含量,为产品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2. 保护仪器:遵循规程操作,延长仪器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3. 安全第一:防止不当操作造成的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
4. 提高效率:标准化流程,减少因操作不当导致的时间浪费。
注意事项
1. 操作前准备:
- 确保仪器清洁无尘,所有连接管道密封良好。
- 校准仪器,参照厂家提供的校准程序进行。
2. 样品处理:
- 选择合适的样品制备方法,如研磨、熔融等。
- 样品应均匀,避免气泡和杂质影响分析结果。
3. 操作过程:
- 按照操作手册启动和关闭仪器,避免突然断电。
- 在燃烧过程中,密切监控仪器状态,避免异常发生。
4. 数据记录与分析:
- 记录每次测量的数据,以便后续分析和比对。
- 对异常结果进行复核,找出可能的误差来源。
5. 维护保养:
- 定期清洁和维护仪器,更换磨损部件。
- 遵循厂家建议的保养周期,确保仪器性能稳定。
6. 安全事项:
- 操作时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避免化学物质接触皮肤和眼睛。
- 不要在仪器运行时进行清洁或其他维护工作。
- 遇到故障,立即停止操作,联系专业人员处理。
7. 笔误示例:
- 注意,虽然某些情况下,样品可能需要在特定条件下预处理,但过度加热可能会导致碳硫成分的改变,影响测量结果。
8. 实际操作:
- 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需要根据样品类型和实验室条件微调步骤,但基本原则不可忽视。
碳硫分析仪的操作规程旨在确保实验的精确性、安全性和效率,每位操作人员都应熟悉并严格遵守这些规程,以实现最佳的分析效果。
碳硫分析仪操作规程范文
第1篇 碳硫分析仪操作规程
1.【目的】
正确、合理、高效地使用设备。
2.【适用范围】
适用于7l851型碳硫分析仪的安全操作及维护保养。
3.【引用文件】
碳硫分析仪使用手册说明书
4.【职责】
检测中心负责其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护。
5.【工作程序】
5.1分析前准备
5.1.1检查电、气、水连接是否可靠。
5.1.2准备好要分析的试样。
5.2用标样校定仪器
5.2.1 确认配好后的碳硫吸收液已完全放置好。(配好后的碳硫吸收液一般要放置24小时)
5.2.2接通氧气瓶,打开气阀。
5.2.3 称取一定量标样样品放入坩埚中,把坩埚放置在坩埚烧制架上,升起坩埚架使其与上盖完全密封。
5.2.4 根据标样称取量在数显仪上选取相应的样品质量按钮和碳含量按钮,>2%样器质量按钮按下,<2% 按钮弹起。
5.2.5 按下数显仪上的加液按钮,此时检测仪自动加液,时刻观察检测仪上的吸收瓶内的液体液面,直到液体不流出吸收瓶,按下数显仪上的停止按钮。
5.2.6 旋转零位调节旋钮,使数显仪上的碳硫显示屏上显示零。
5.2.7 打开气阀,按下数显仪上的通氧按钮,同时按下燃烧炉上的引弧按钮,此时开始燃烧,观察检测仪氧气压力表是否在35~40mmhg之间,起出此范围,调节氧气压力调节旋钮,使其氧气压力在35~40mmhg之内。
5.2.8 时刻观察氧气瓶压力,当燃烧结束,燃烧炉上会有声响,同时氧气浮标到零位,数显仪的所显示数值基本稳定。
5.2.9 旋转含量调节旋钮,校正碳、硫含量与其标样标准值接近,按下放液按钮放掉液体,使残液全部放出,按下停止按钮,换取另外盛装标样的坩埚,重复上述步骤,使其数显仪上显示的碳硫含量与标样标准值接近,此时仪器校正结束,记下些时的碳硫含量读数。这时不能再动数显仪上除“操作”下的四个功能按钮以外的其余按钮,否则上述校正不准确。
5.3测试
5.3.1 烧制试样,称取一定量标样样品放入坩埚中,把坩埚放置在坩埚烧制架上,升起坩埚架使其与上盖完全密封。
5.3.2按下数显仪上的通氧按钮,同时按下燃烧炉上的引弧按钮,此时开始燃烧,观察检测仪氧气压力表是否在35~40mmhg之间,起出此范围,调节氧气压力调节旋钮,使其氧气压力在35~40mmhg之内。
5.3.3时刻观察氧气瓶压力,当燃烧结束,燃烧炉上会有声响,同时氧气浮标到零位,数显仪的所显示数值稳定,记下此时数显仪上所显示的碳硫含量数值。
5.3.4整个测试结束,关掉氧气瓶上的氧气阀门,从氧气瓶上拔掉通向燃烧炉的氧气管子,同时用手捏紧此管管口,不让氧气倒流出来,随后捏紧燃烧炉的氧气入口管子,捏紧后在放掉氧气瓶上拔下的管子,然后放掉吸收瓶内的残液。按下数显仪上的停止按钮,关掉数显仪上的电源开关。
5.3.5 试样碳硫含量的计算方法举例说明如下:
比如标样标准值碳含量为:3.37%,实际标样碳含量测出值为: 3.40%,
试样碳含量测出值为: 3.36%,则实际试样的真实碳含量值为:
3.36%-(3.40%-3.37%)=3.33%。
第2篇 碳硫分析仪器安全操作规程
1、 电弧炉每天必须清理灰尘,清理部位为炉体内和除尘器内,发现除尘纸破损应立即更换,不可用餐巾纸或者其它纸代替。
2、 无论何时分析箱上的量气筒和滴定管上的2根电极不能碰在一起,否则仪器程序不能正常运行
3、 无论何时滴定管上面的橡胶塞一定要开一个槽口,否则滴定液加不上去。
4、 传感器要加硅油保护传感器,否则容易腐蚀
5、 避免强震动或者潮湿,下班时一点要关闭氧气总阀和仪器电源
6、 当碳硫含量所测结果偏底时,应检查电弧炉是否漏气
7、 清理电弧炉灰尘。
8、 当碳测出来偏低,硫含量正常时。可更换碳的吸收液。
第3篇 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1. 目的
本作业指导书通过对微机碳硫分析仪的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操作的规定确保该设备正常运转。
2. 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公司微机碳硫分析仪的操作。
3. 职责
3.1设备科负责该作业指导书的编写。
3.2制造科内各员工遵照执行。
4. 程序
4.1技术操作规程
4.1.1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4.1.2对照交接班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未经处理不得擅自开机。
4.1.3 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4.1.4先进行开机预热,打开电脑显示器进入分析程序。
4.1.5检查各信号灯是否正常,气缸处是否漏气,如果仪器正常进行系统校正(用坩埚在万分之一的电子天平上称取0.3±0.02g标样+ 一勺半的钨粒),保存校正数据后即可进行检测;
4.1.6用坩埚在万分之一的电子天平上称取0.3±0.02g试样+一勺半的钨粒,用镊子将坩埚放于坩埚座上,然后点击“气缸升降”点击“分析样品”后进行碳硫分析,得出数据;
4.1.7 开机前,查看氧气是否充足,氧气压力约0.5mpa;
4.1.8 坩埚为陶瓷材料,易吸水,使用前必须在马弗炉中于1200℃灼烧2-3小时,冷却后取出置干燥器中保存;
4.1.9操作过程中若出现意外情况,点击工具栏中“紧急停止”,即可中断操作和仪器的运行;
4.1.10 放置10天以上未用时,电子管应预热30分钟,才能启动高压工作;
4.1.11 两次启动时间间隔不得小于5秒;
4.1.12 若燃烧炉自动停止工作,并且复位按钮弹出,说明感应过载或发生故障,应立即检查排除故障后,再按下复位按钮才能继续工作;
4.1.13 连续分析20个样品后即需清理一次。
4.1.14 关机应按规定的步骤,不可贸然关闭电源,否则会造成数据丢失及难以弥补的损失;。
4.1.15 定期对仪器进行擦拭,清理工作;
4.1.16 每天下班前对实验室地面进行擦拭,保持地面清洁无灰尘;
4.1.17 认真填写好设备的交接班(运行)记录,向接班者交待清楚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注意事项。
4.2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序号
危险(害)源
危害种类或受伤性质
安全操作方法和禁止行为
1
未经培训上岗
多伤害
作业人员必须经岗前培训教育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2
劳保用品穿戴不符合安全要求
多伤害
禁止穿戴不符本工种安全要求的防护用品,开工前自检互检,及时纠正不当装束。
3
设备点检不到位
多伤害
作业前检查:按设备检查制度执行,发现问题及时报修,并作好记录。设备有故障时,禁止自行修理,应报修维护。
4
操作不当
多伤害
作业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车间微机碳硫分析仪。
5
作业环境不良
多伤害
1、作业地面应平整,无障碍物和绊脚物;2、坑、濠、池应设置盖板或防护栏;3、脚踏板牢固防滑;4、人、机安全间距、照度符合标准;5、及时清扫地面铁渣、杂物;6、作业场所干净、整齐。
6
工作结束后未清理现场
多伤害
工作后,切断电源,场地清扫干净。
应急措施
1、如发生设备故障或停电时,吊运的工件不能降落时,应对下面可坠落场所实行临时警戒防护,或用手动将重物降落,严禁起重机长时间承受载荷。同时保持现场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2、如发生设备刹车故障,工件持续下落时,应尽量将工件吊运至无人或少人区,并警告现场人员。
3、发生人身触电事故时,立即拉闸断电或用干燥的木棒等绝缘材料移除与触电者接触的电线,是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平放在地面或板面上实施人工急救,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及时送往医院救治。触电者脱离电源后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伤者受到摔伤等二次伤害。事故发生后,要及时报告单位相关人员,并保护好事故现场。
4、发生火灾,应立即切断周围电源,移开易燃易爆物品,使用就近的消防器材,进行初期扑救,并报告单位相关人员,保护好事故现场。如火灾扩大,初期扑救无效,应立即放弃扑救,选择逃生,同时拨打119电话,等待专业救援队伍到达再进行救援处理。
5、发生灼烫伤,应立即就近去诊所或医院治疗,严禁伤害部位接触有害物质或自行随意处置。同时报告单位安全员。
6、机械伤害事故后,应立即停止作业,将伤员送往医院或打急救电话送往救治,同时报告单位相关人员,保护好事故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