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安全操作规程 > 安全规程

密闭安全操作规程15篇

更新时间:2024-05-16 查看人数:51

密闭安全操作规程

内容

一、前言 密闭空间作业涉及多种行业,包括化工、建筑、石油天然气等,其安全操作规程至关重要,旨在确保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作业环境的稳定。本规程详细阐述了密闭空间作业的基本要求、安全程序和应急措施。

二、作业准备

1. 识别密闭空间:确认作业区域是否为密闭空间,评估潜在危害。

2. 获取许可:在开始作业前,必须获得相关负责人签发的密闭空间进入许可证。

3. 制定计划: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包括应急方案和退出策略。

三、安全检查

1. 环境监测:在进入前,检测氧气含量、有毒有害气体和蒸汽、易燃易爆物质。

2. 设备检查:确保通风设备、个人防护装备、通讯设备等处于良好状态。

四、作业期间

1. 持续监控:作业期间持续监测环境条件,如有异常立即撤离。

2. 限制人数:限制同时在密闭空间内的作业人员数量,确保有足够人手应对紧急情况。

五、个人防护

1. 佩戴装备:根据风险等级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安全带、头盔等。

2. 定期休息:作业期间定时休息,避免疲劳过度。

六、应急响应

1. 应急预案:所有作业人员应了解并熟悉应急预案。

2. 紧急撤离:一旦发生紧急情况,立即启动撤离程序,通知现场监护人和救援队伍。

七、作业结束

1. 清理现场:作业结束后,清理工具,恢复工作区域原状。

2. 记录报告:填写并提交作业日志,记录任何异常情况。

标准

本规程遵循以下标准:

1. osha 29 cfr 1910.146 - 密闭空间进入和救援标准。

2. ansi z117.1 - 工厂安全标准。

3. iso 45001 -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考试题及答案

1. 什么是密闭空间作业的基本前提?(a) a. 识别密闭空间和获取进入许可证 b. 制定工作计划 c. 检测环境条件 d.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2. 在密闭空间作业期间,应如何处理环境条件变化?(c) a. 继续作业 b. 观察一段时间后再决定 c. 立即撤离 d. 呼叫同事一起撤离

3. 作业结束后,哪项行动不是必需的?(d) a. 清理现场 b. 恢复工作区域原状 c. 记录报告 d. 开会讨论作业过程

4. 哪个标准规定了密闭空间进入和救援的要求?(a) a. osha 29 cfr 1910.146 b. ansi z117.1 c. iso 45001 d. 所有选项都是

5. 作业人员应如何应对紧急情况?(b) a. 自行处理 b. 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监护人和救援队伍 c. 等待救援 d. 坚持完成作业后再撤离

答案:1a, 2c, 3d, 4a, 5b

密闭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第1篇 密闭炉料面岗位安全规程

1 严格遵守安全规程、操作规程、防火规程、厂纪厂规各项规章制度。

2 严格遵守《密闭炉岗位通用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3 劳保用品穿戴的要求:

3.1 进入生产区域时操作工必须穿防火服,戴安全帽,穿劳保鞋,戴劳保手套,安全帽的帽带放下。穿纯棉衣物,禁止穿化纤衣物,衣扣、袖口扣好,裤口盖住鞋面,鞋带系好。

3.2 严禁穿有带钉的鞋。

3.3 进入炉内戴好防护面罩或戴防护眼镜。

3.4 使用压缩空气吹积灰时戴好防护眼睛和防尘口罩。

密闭炉运行时,一旦发现气体泄漏等异常现象时立即通知中控室,由中控室操作人员立即通知本值班长、领导及调度,迅速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5 工作现场co的浓度超过100ppm,立即通知现场工作人员迅速撤离或跑到通风处及上风向处,工作现场必须有专人进行负责,统一指挥。

6 密闭炉经常保持良好的密封性,以防止炉面co大量偏高,造成爆炸及中毒事故,在电炉停电后必须进行置换至合格方可打开操作孔,送电前也应用二氧化碳进行置换合格方可开车。

7 电石炉运行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7.1 电石炉运行过程中进入二楼料面,必须戴好安全防护用具和co检测仪。符合进入条件或检修条件,巡检工方可进入,其他任何人员不得进入。

7.2 巡检人员随时检测co的浓度,保持与中控室的联系,以防种种原因而造成co中毒。

7.3 巡检人员进入料面只能在防护档屏外侧巡检,不得进入防护档屏内。防护档屏摆放在正对检修门的位置,距离炉体不得小于2米。

7.4 电石炉运行时,严禁人员上盖板。

7.5 电石炉运行时,禁止测量电极,防止炉内喷料伤人;

7.6 观察料面时负压操作;

8 料面检修的安全注意事项

8.1 处理料面工作与炉盖上作业不能同时进行。

8.2 上炉盖作业,关闭观察门。

8.3 电极筒内掉入异物禁止进入筒内拾取。

8.4 水路不通时,必须将水管内蒸汽排出放完后,方可进行检修,以防烫伤。

8.5 处理料面,打开观察门。

8.6 焊接烟道内部,必须先清理烟道内积灰,然后拆除烟道,再进行焊接作业。

8.7 清理烟道积灰,及时疏散料面人员,任何人不得在料面从事检修作业。

8.8 在炉盖上焊接烟道和高处作业不能同时作业。

8.9 高处作业前先用压缩空气吹洗,增强空气的流动性,避免少量的残留炉气聚集在料面。

8.10 高处作业人员携带co便携式报警仪,随时检查co检测仪的浓度,超过70ppm,工作人员佩戴co过滤式防毒面具。工作现场co浓度超过400ppm,工作人员停止作业,立即撤离现场并查找原因。

8.11 搬运水冷电缆等重物时必须有人监护。

8.12 禁止操作、检修、乱动非职责范围内的设备及工具。

8.13 电石炉周围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9 其它安全注意事项:

9.1 电石炉停车应从离烟囱最远的一个观察门打开,侧身操作,专人监护,一人不得独立操作。操作时先打开后关上需重复性动作2至3次,再打开观察门。

9.2 电石炉在计划停车前打开离烟道最远的一个观察门对净化系统进行co2置换期间,人员必须远离电石炉及设备。

9.3 电石炉未停炉禁止从事检修工作。

9.4 电石炉停电后测量电极,测量电极时劳保穿戴整齐,佩戴好防护面罩。

9.5 发生料管空仓和卡料时,立即远离工作现场,第一时间通知配电工停电处理,电石炉未停炉禁止从事任何作业。

9.6 严禁在送电情况下上炉盖,停电后先用co测试仪进行测试,co测试合格后再上炉盖。

9.7 停、送电时二楼、三楼、四楼人员远离设备,确认周围环境属于安全状况。

第2篇 密闭炉安全规程

1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进入密闭炉岗位严格遵守《密闭炉岗位通用安全规程》。

2检修设备严格执行《检修挂牌制度》和《工作牌制度》,被检修的设备必须停机断电,检修牌悬挂在被检修设备的控制箱上,悬挂、拆卸检修牌由同一人操作,他人不得代替。检修作业至少两人,不得一人独立作业。

3清扫卫生严格执行《清扫卫生的挂牌制度》,被清扫的设备必须停机。清扫卫生的警示牌悬挂在被清扫设备的控制箱上,悬挂、拆卸警示牌由同一人操作,他人不得代替。

4配电箱挂设有检修牌或清扫卫生的警示牌,任何人禁止操作设备。待工作完毕,拆除检修牌或警示牌后,岗位工方可操作。但清扫破碎线设备,挂牌、拆牌由破碎班长操作。

5转动设备试机由岗位工在本地操作。试机时,检修负责人、岗位工始终在现场,确认开动的设备周围无人及障碍物时,岗位工方可试机操作。试机过程中岗位工坚守岗位,不得离开控制箱,但破碎线设备的试机工作由破碎班长操作。

6密闭炉空间动用明火,严格《动火制度》,必须向专职安全员申请,办理动火证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方可动火作业。

7检修密闭炉二楼设备、净化系统、除尘大引风机及环形加料机,电石炉必须停电。

8禁止吸烟及携带火种,禁止在岗位上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及与生产无关的物品,保持各岗位环境的整洁和工作通道的畅通。

9各岗位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现场的通风风机全部打开,以防co中毒或爆炸事故发生;

10检修需动火,必须执行动火六大禁令

10.1动火证未经批准,禁止动火;

10.2不与生产系统可靠隔绝,禁止动火;

10.3不进行清洗、置换不合格,禁止动火;

10.4不消除周围易燃物,禁止动火;

10.5不按时做动火分析,禁止动火;

10.6没有消防措施,禁止动火;

11凡进入设备或容器内,必须执行化工部“进入容器、设备的八个必须”,以确保人身安全。

11.1必须申请、办证、并得到批准。

11.2必须进行安全隔绝。

11.3必须切断动力电,并使用安全灯具。

11.4必须进行置换、通风。

11.5必须按时间要求进行安全分析。

11.6必须佩带规定的防护用具。

11.7必须有人在器外监护,并监守岗位。

11.8必须有抢救后备措施。

12电石炉紧急停电操作

12.1co管线及设备发生大量泄漏现象,严重危机人身安全。

12.2四楼或监控画面上突然发现电极筒内冒黑烟。

12.3电极软断、硬断、漏糊、下滑危及人身和设备的电极故障。

12.4短网系统所属设备发生放电现象或发生短路。

12.5液压系统所属设备发生刺火、放电以及短路。

12.6电极导电设备有严重的放电或发生短路。

12.7炉内设备大量漏水,具体反映在:当氢氧分析仪显示的氢含量超过18%,而且呈跳跃式继续上涨时。

12.8料仓空仓。

12.9炉底、炉壁严重烧穿。

12.10出炉口大量漏水,危机安全生产时。

12.11变压器发生故障及其油冷却系统发生大量漏油。

12.12电石炉出现大塌料或者电极电流瞬间下降超过30ka。

12.13液压系统发生大量漏油。

12.14动力电突然跳闸导致循环水供应中断。

12.15发生着火、火灾或其它严重事故。

12.16净化系统氧气含量超标(o2含量突然超过2.0%),出现设备故障(粗气或净气风机故障及防爆膜爆裂)。

13电石炉降负荷停电

13.1co管线及设备发生泄漏现象,危机人身安全。

13.2循环水断水。

13.3料管不下料。

13.4当环形加料机的某个料仓连续两个小时未上料。

13.5当净化系统氢氧分析仪检测出氢含量超过15%,而且还在连续不断的上涨。

13.6电石炉变压器出现轻瓦斯报警。

13.7在出炉过程中出炉小车突然发生脱轨、电石锅倾覆或炉眼堵不上,危机人身和设备安全。

13.8压缩空气、氮气气路、炉气管线发生故障造成压力过低,无法维持正常生产时。

13.9其它异常情况威胁人员伤害和设备安全。

14电石炉发生电极事故,第一发现人必须立即通知配电工采取紧急停电措施,现场人员及时撤离,领导迅速赶赴现场进行统一指挥。

15出炉口大量漏水,第一发现人必须立即通知配电工采取紧急停电措施,迅速关闭相应控制阀门,同时启动卷扬机,将电石锅拉出炉口,现场人员及时撤离出炉现场,值班领导得知汇报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统一进行指挥。

16液压系统发生大量漏油,第一发现人必须立即通知配电工采取紧急停电措施,迅速切断油路阀门,无关人员及时撤离,领导得知迅速赶赴现场进行统一指挥。如着火用干粉灭火器或干沙扑灭,禁止用水扑救。

17密闭炉入口处应设置警告标志,现场符合进入条件或检修条件,维修人员方可进入,由专人对其进行监护;

18报警装置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19为防止气体泄漏等意外事故发生,必须备置必要的检测仪、防毒面具,急救护具。

20操作人员作业过程中如感到身体不舒服(如头痛、呼吸困难呕吐等),应立即通知组长或有关领导,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休息或到医院进行治疗,禁止继续操作,以免发生事故。

21巡视检查和检修作业时,戴好安全防护用具,随身携带co气体检测器,巡检人员和监护人员检测co气体时距离管线、设备在1米以内。巡检人员保持与中控室的联系,以防种种原因而造成co中毒。

22进入产生和存贮co气体的工作场所,必须先观察co在线检测值或使用co检测仪进行检测,符合进入条件或检修条件,人员方可进入,其它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工作现场co的浓度超过70ppm,工作人员劳保用品必须穿戴齐全,佩戴co过滤式防毒面具。工作现场co的浓度超过400ppm,工作人员停止继续作业,迅速撤离或跑到通风处及上风向处,立即通知配电工和值班领导采取停电措施,停电后再查找原因。氧气浓度在18%以下,有毒气体浓度2%以上地方,各种型号滤毒罐都不能起到防护作用。

23不得随意进入井下或沟内工作,必须做好各项安全措施及通风措施,专人监护方可作业。

24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的安全注意事项

24.1面罩的外表应平滑,无气泡、无毛刺,无影响气密的缺陷。

24.2滤毒罐外表应平滑,无毛刺,标色(白色)正确,无影响致密的缺陷。

24.3面罩观察眼窗 视物真实且清晰,镜片不能破碎。

24.4导气管应具有良好的伸缩弹性,弯曲成180°时应保证气流通畅,气密好。

24.5佩戴面罩时气密性完好,无漏气现象。每次使用如下:

24.5.1在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前,先将滤毒罐上盖扭开、下胶盖打开,然后将滤毒罐上口接在导气管的母口上,导气管公口接在过滤式防毒面具上。

24.5.2佩戴防毒面具时,使用者首先要根据自己的头型大小选择合适的面具,使面罩紧贴面部,无明显压痛感。佩戴防毒面罩的方法:将中、上头带调整到适当位置,并松开下头带,用两手分别抓住面罩两侧,屏住呼吸,闭上双眼,将面罩下巴部位罩住下巴,双手同时向后上方用力撑开头带,由下而上戴上面罩,并拉紧头带,使面罩与脸部确实贴合,然后深呼一口气,睁开眼睛。

24.5.3负压测试:用手掌捂住滤毒罐,吸气会使面具轻微向内陷、摒住呼吸五秒钟以上,面具应保持内陷状态。

24.5.4正压测试:用手常捂住面具下方的出气阀并均匀呼气,面具应会轻微鼓涨 但不会有空气逸出。

24.5.5如果上述任一测试失败,则应重新调整面具主体及头带组合,并重复以上测试直至气密,测试失败禁止使用。

24.6佩戴时应注意不要让头带和头发压在面罩密合框内,也不能让面罩的头带爪弯向面罩内。另外,使用者在佩戴面具之前应当将自己的胡须剃刮干净。

24.7每次使用完后,面具必须清洁干净,不使用时,应将整个面具存放在密封的塑料袋内。

24.8过滤式防毒面具应专人专用,禁止人为损坏或破坏。

25滤毒罐安全注意事项:

25.1安全员负责检测滤毒罐的有效性。定期称量罐的总重量,认真做好记录,告知维修负责人和使用人。滤毒罐内药剂极易吸潮失效,当罐体总重量大于罐体上标注的重量时,必须停止使用做失效处理。

25.2每次使用前,使用者必须记录开始使用的时间,现场监护人负责监护,使用时间超过有效防毒时间,监护人负责通知使用者立即离开工作现场,停止继续使用滤毒罐。

25.3滤毒罐每次使用后将罐体上、下防潮封盖打开,放置在干燥通风处,用空气对罐内药剂上吸附的一氧化碳进行置换,置换时间必须一小时以上,最后将罐体上、下防潮封盖盖好,收回到干燥处保存,防止受潮失效,待下次使用。

25.4滤毒罐有效期为五年,面具使用期限为三年。每个面具、滤毒罐必须做好有效期的标示,无标示 、模糊不清或超过有效期视为失效,禁止使用。

26密闭炉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26.1 检修co管线及设备的安全注意事项

26.1.1工作现场保持通风良好,有必要时现场安装通风设施。

26.1.2工作现场必须有专人监护,禁止一人独立工作,监护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开,随时使用检测仪检测co的浓度。

26.1.3严格执行《进入容器、设备内部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动火制度》和《工作票制度》。

26.1.4检修前的安全措施

26.1.4.1首先挂牌作好标志,切断气体来源,在所有与容器相连的管道、阀门上加盲板进行隔绝,必要时应拆掉一段管道与系统彻底。水封内必须将水注满,冬季做好防冻措施。电动设备需挂牌,切除电源。

26.1.4.2接着使用氮气对容器内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清洗、置换。

26.1.4.3然后在需要检修的管线、设备和容器内进行取样分析,动火指标符合: 乙炔(c2h2)<0.23%(体积),氢气(h2)<0.4%(体积比),一氧化碳(co)<0.01%(体积比),进入容器指标规定:检验容器内含氧量在18-21%,乙炔(c2h2)<0.23%(体积比);一氧化碳(co)<0.01%(体积比) ,氢气(h2)<0.4%(体积比)。

26.1.4.4进入容器前做燃烧爆炸实验,合格后方可进入进入容器内作业。

26.1.5检修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6.1.5.1在容器内检修,打开排放阀及顶盖,禁止打开氮气阀。

26.1.5.2检修压力容器严禁在承压状态下敲打和维修。

26.1.5.3进入容器内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容器内不得随意解下安全用具。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安全带的另一端要固定在容器外的设施上,当容器内有毒物质超标时,作业人员立即撤离容器,待查明原因消除隐患方可再进入容器作业。

26.1.6加堵和拆除盲板的安全注意事项

26.1.6.1设备必须停止运行,切断气体的来源。

26.1.6.2加堵、拆除盲板时操作人员佩戴好安全防护用具(如长管呼吸器、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

26.1.6.3加堵和拆除盲板作业时,现场必须有专人监护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随时检测co的浓度,一旦co的浓度超标立即停止作业,待原因查出处理好后方可继续作业。

26.1.6.4现场通风良好,人员站在上风向处。

26.1.6.5作业人员在装设盲板时先安装进口,再安装出口,拆盲板时,先拆出口,再拆进口。

26.1.6.6禁止在同一管道上同时进行两处及两处以上安装和抽堵盲板作业。

26.1.6.7检修时,禁止任意挪动、移动管道上的盲板。

26.1.6.8盲板必须密封严实,无裂纹、无孔洞现象。

26.2 进入电石炉内维修时的注意事项

26.2.1电石炉停炉,直排打开,净化系统置换合格。

26.2.2现场必须有专人监护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随时检测co的浓度。

26.2.3维修人员进入炉内戴防护眼镜。

26.2.4人进入电石炉内必须站在踏板上,禁止脚踩踏料面。

26.2.5进入炉内时必须有专人监护,监护人注意炉内的温度,防止人员中暑。

26.2.6电极周围作隔热措施,防止人员烫伤。

26.3 检修环形加料机的安全注意事项

26.3.1检修环形加料机,电石炉必须停电。

26.3.2工作现场保持通风良好。

26.3.3现场必须有专人监护,随时检测co的浓度。

26.3.4工具使用铜质的,禁止使用铁质工具敲打。

27空气呼吸器

27.1空气呼吸器使用前的检查

27.1.1检查面罩的镜片、系带、环状密封、呼气阀、吸气阀是否完好,和供给阀的连接是否牢固。全面罩的部位要清洁,不能有灰尘或被酸、碱、油及有害物质污染,镜片要擦拭干净。

27.1.2供给阀的动作是否灵活,与中压导管的连接是否牢固。

27.1.3气源压力表能否正常指示压力。

27.1.4检查背具是否完好无损,左右肩带、左右腰带缝合线是否断裂。

27.1.5气瓶组件的固定是否牢固,气瓶与减压器的连接是否牢固、气密。

27.1.6打开瓶头阀,随着管路、减压系统中压力的上升,会听到气源余压报警器发出的短促声音;瓶头阀完全打开后,检查气瓶内的压力应在28mpa~30mpa范围内。

27.1.7检查整机的气密性,打开瓶头阀2min后关闭瓶头阀,观察压力表的示值1min内的压力下降不超过2mpa。

27.1.8检查全面罩和供给阀的匹配情况,关闭供给阀的进气阀门,佩戴好全面罩吸气,供给阀的进气阀门应自动开启。

27.1.9根据使用情况定期进行上述项目的检查。空气呼吸器在不使用时,每月应对上述项目检查一次。

27.2空气呼吸器的佩戴方法

27.2.1佩戴空气呼吸器时,先将快速接头拔开(以防在佩戴空气呼吸器时损伤全面罩),然后将空气呼吸器背在人身体后(瓶头阀在下方),根据身材调节好肩带、腰带,以合身牢靠、舒适为宜。

27.2.2连接好快速接头锁紧,将全面罩置于胸前,以便随时佩戴。

27.2.3将供给阀的进气阀门置于关闭状态,打开瓶头阀,观察压力表示值,以估计使用时间。

27.2.4佩戴好全面罩(可不系带)进行2~3次的呼吸,感觉舒畅,屏气或呼气时供给阀应停止供气,无“咝咝”的响声。一切正常后,将全面罩系带收紧,使全面罩系带收紧,使全面罩和人的额头、面部贴合良好并气密。

27.2.5在佩戴全面罩,系带不要收的过紧,面部感觉舒适,无明显压痛。全面罩和人和额头、面部贴合良好并气密后,此时深吸一口气,供给阀的进气阀门应自动开启。

27.2.6空气呼吸器使用后将全面罩的系带解开,将消防头盔和面罩分离,从头上摘下全面罩,同时关闭供给阀的进气阀门。将空气呼吸器从身体卸下,关闭瓶头阀。

27.3注意

27.3.1一旦听到报警声,应准备结束在危险区工作,并尽快离开危险区。

27.3.2压力表固定在空气呼吸器的肩带处,随时可以观察压力表示值来判断气瓶内的剩余空气。

27.3.3拔开快速接头要等瓶头阀关闭后,管路的剩余空气释放完,再拔开快速接头。

27.4使用后处理

27.4.1空气呼吸器使用完后应及时恢复使用前的战斗准备状态,并做以下工作:

27.4.2卸下全面罩,用中性或弱碱性消毒液洗涤全面罩的口鼻罩及人的面部、额头接触的部位,擦洗呼气阀片;最后用清水擦洗。洗净的部位应自然干燥。

27.4.3卸下背具上的空气瓶,擦净装具上的油污、灰尘,并检查有无损坏的部位。

27.4.4对空气瓶充气。

27.4.5将充气的空气瓶,接到碱压器上并固定在背具上。

27.4.6按使用前准备工作要求,对空气呼吸器进行检查。

27.5空气瓶的充气方法及注意事项:

27.5.1关闭瓶头阀,将空气瓶组件从背具上卸下来。

27.5.2将气瓶组连接在空气压缩机的输出接口上。注意目栓空气瓶的净水压日期、有无深的刻痕、切口及瓶头阀有无损伤,如发现损伤,应及时修理,测试合格后才能使用。

27.5.3打开瓶头阀旋钮,按下空气压缩机电源开关充气至30mpa。

27.5.4待空气瓶自然冷却后再充气到30mpa。注意不要对气瓶组过分加压。

27.5.5关闭瓶头阀,放空充气管路的剩余空气,然后从充气装置上取下气瓶组。

27.5.6将气瓶组装到背具上或另外存放备用。

27.6日常常规检查和维修

27.6.1整机气密性检查

27.6.1.1.关闭空气呼吸器供给阀的进气阀门,开启瓶头阀,2min后再关闭瓶头阀,压力表在瓶头阀关闭后1min内的下降值不大于2mpa。如果1min内的压力下降值大于2mpa,应分别对各个部件和连接处进行气密性检查。

27.6.2报警器的报警压力

27.6.2.1.打开气瓶瓶头阀,待压力表指示值上升至7mpa以上时关闭瓶头阀,观察压力表下降情况至报警开始,报警起始压力应在5.5mpa~0.5mpa之间。如果报警起始压力超出了这一范置,应卸下报警器,检查各个部件是否完好,如损坏应更换新的部件。

27.6.3供给阀和全面罩的匹配检查

27.6.3.1.关闭供给阀的进气阀门,佩戴好全面罩后,打开瓶头阀,在吸气时会听到“咝咝”的响声;在呼气和屏气时,供气阀应停止供气,没有“咝咝”的响声,表明供给阀和全面罩匹配良好。如果在呼气和屏气时,供气阀扔然供气,还能听到“咝咝”的响声,说明不匹配。这时应对供给阀和全面罩进行全面的检查或更换供给阀和全面罩,重新做匹配检查,直至合格为止。

27.7日常维护

27.7.1空气瓶和瓶头阀

27.7.1.1.空气瓶避免碰撞、划伤和敲击,应避免高温烘烤和寒冷冻及阳光下暴晒,油漆脱落及时修补,防止瓶壁生锈。

27.7.1.2.空气瓶要按气瓶上规定的标记日期使用,定期进行检验,每三年进行一次水压试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7.7.1.3.空气瓶内的空气不能全部用尽,应留有不小于0.05mpa的剩余压力。

27.7.1.4.瓶头阀拆下维修后重新装上空气瓶时,要经过28 mpa~30 mpa的气密性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7.7.2减压器

27.7.2.1.减压器在使用过程中不要随意拆卸。当安全阀漏气时,应对减压器的膛室压力和安全阀进行重新检验。

27.7.3全面罩

27.7.3.1.空气呼吸器不使用时,全面罩应放置在包装箱内,存放时不能处于受压状态。应存放在清洁、干燥的仓库内,不能受到阳光暴晒和有毒气体及灰尘的侵蚀。

27.7.4供给阀

27.7.4.1.一般情况下严禁拆卸供给阀。出现故障维修时,按原样装好,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7.8注意事项

27.8.1空气呼吸器及其零件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以免橡胶老化。

27.8.2空气呼吸器严禁接触油脂。

27.8.3应建立空气呼吸器的保管、维护和使用制度。

27.8.4空气瓶不能充装氧气,以免发生爆炸。

27.8.5每月应对空气呼吸器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

27.8.6空气呼吸器不宜作潜水呼吸器使用。

27.8.7压力表应每年进行一次校正。

27.8.8剩于呼吸器的压缩空气应清洁,符合下列要求:

28设备运行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8.1设备禁止带病作业。

28.2禁止在运转设备周围及机架、走板、栏杆上坐,卧,跑,跳,禁止跨越走板,栏杆及机器等。

28.3设备运行时禁止身体、工具触及转动部位,以防发生意外。

28.4设备运行时禁止将身体或工具探入转动部位进行作业。

28.5设备运行中,不能把手伸进转动部件或进料口取杂物,发现问题必须停车处理。

28.6设备运行时禁止将工具伸入皮带内侧和皮带机滚轮内侧,防止手卷入皮带机内。

28.7传动设备未停前,禁止用手、脚接触或强制停止。

28.8设备运行时出现卡涩、卡料、於料、皮带机跑偏、打滑等异常现象,立即采取停机处理。

28.9设备突然停电时,视为设备带电,禁止接触设备,以防突然送电。

28.10皮带机运行时禁止往皮带机抛扔物料或杂物。

28.11无穿行通道的设备禁止穿行。

28.12严禁在转动设备及附近追逐打闹。

28.13操作工操作时,禁止他人影响其注意力(不得惊吓操作工)。

28.14操作或巡回检查时,提防脚下滑到或踩空,劳保用品必须穿戴整齐,防止衣裤等被带入转动部位。

29设备检修后的安全注意事项

29.1设备检修完毕,其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新装、改装的设备及设备周边的防 护装置)必须配备齐全、恢复完好后,方可使用。

29.2工作结束后要清点工具,避免掉入设备中,造成事故的发生。

29.3工作完毕时将现场清理干净并进行防火检查,经检查无误后方可离开现场

30吊装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30.1严格遵守《吊葫芦的安全注意事项》。

30.2禁止超载,载重物码放不得倾斜、偏移,防止坠落事故。

30.3吊物必须吊到位方可打开防护栏的门,其它时间禁止打开防护栏的门,防护栏的门必须关好上锁。

30.4吊物时吊装口禁止站人。

30.5吊物时禁止进入或身体探入吊装口内。

30.6防护栏内禁止堆放杂物。

31电器安全注意事项

31.1电器作业必须由专业电工处理,非专业电工禁止从事电工作业。

31.2禁止直接用手和导电体触及电源,预防触电。

31.3在潮湿、有积水的环境下作业,工作人员必须劳保穿戴齐全,做好预防触电的安全措施。

31.4电器设备、线路的绝缘良好,不得承受张力。

31.5移动设备安装漏电保护器。

31.6禁止电源线触及、缠绕和搭接在人体及导电体上,避免发生触电。

31.7电气设备要保持干燥、通风、不准进水,蒸汽禁止喷洒在电器设备上以防事故。

31.8电器设备安装接地装置。

31.9易燃易爆场所,电器设备及照明灯具必须具备防爆性能,且密封处理严实。

31.10换灯时必须断电,并有人扶好梯子,防止触电及高空坠落。

31.11移动照明灯具使用安全电压,绝缘完好无损,使用完后将电源线收起、挂好。

31.12移动设备电源线、临时电源线不得拖地,需进行悬挂处理,不得影响人员作业和行走。

31.13配电箱的门关好,禁止在配电箱放置任何物品。

31.14电气设备上的标示牌、检修牌,非有关人员不得移动。

32.送电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项

32.1.远程控制的设备送电前,配电工必须与岗位工取得联系,确认设备无人及无障碍物,配电工方可送电,预防事故。

32.2 非远程控制的设备送电前,岗位工必须确认设备无人及无障碍物和操作无误后岗位工方可送电,预防事故。

33.其它安全注意事项

33.1.转动设备的防护罩必须完好,转动部位的防护装置固定牢固,不得随意拆除。

33.2.吊装口、预留口、观察口、料仓口、检修孔的盖板必须防护牢固。

33.3.禁止人员踩踏转动设备的盖板、检修孔、观察口和料仓口,防止人员受伤。

33.4.开动转动设备时,事先要进行检查和联系,确认所开动的设备周围无人及障碍物时,再行起动。

33.5.高空作业配置防坠楼用具与登高用具,安全带系在登高人员胸部的上方,现场专人监护。禁止从2米以上的高空抛、扔工具、零件、材料、其它物件及积灰。

33.6.在清扫场地、设备时,应先处理高处,然后清扫地面,防止高处停滞的石块或杂物滚落击伤。

33.7.氧气瓶、乙炔瓶必须安装瓶帽。

33.8.各种压力容器及设备严禁在承压状态下敲打和维修,维修时必须做好联系,排出压力,关闭阀门,挂上标识方可工作,到容器内作业必须将各种连接用盲板堵死,防止回窜。

33.9.禁止人为损坏、破坏、随意拆除安全防护装置和消防装置。

33.10.防护装置需配置警示牌,安全标语正确,字迹清晰。

33.11.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操作人员应熟悉掌握使用方法。电器火灾应先切断电源,用干粉灭火器扑救,电石着火时用干沙或干粉灭火器扑救,禁止用水扑救。消防沙储备充足,沙内无油污、易燃易爆物品,且备有消防锹。

33.12.劳保用品穿戴齐全,防止石灰粉末灼伤皮肤,如石灰粉末飞入眼内,不得用手揉擦,少量时可立即翻开眼皮用流动清水冲洗,大量时应先采用油脂拭擦粉末,再用流动清水进行清洗。

33.13.电石粉落入眼内,不得用手揉擦,少量时应立即翻开眼皮用流动清水冲洗,大量时应首先用石蜡油等油类物质粘擦眼内电石粉,然后再用流动清水冲洗。

33.14.电石在贮存、装运、保管、运输过程中必须做好防水、防潮、防火各项安全措施,预防事故。

33.15.严禁踩踏除尘灰,以防除尘灰灼伤。

33.16.保持通道的畅通,出入口、走道处严禁摆放任何物品。

33.17.上、下楼梯时人员扶好楼梯扶手,防止滑落。

33.18.车未停稳时,人员必须远离车辆,以免造成事故。

33.19.人员禁止站在车辆的前面、后面,预防车辆突然启动发生事故。

33.20.油品禁止存放在露天环境及高温场所。

第3篇 风门密闭工安全操作规程

1.砌筑风门密闭的地点,必须根据下列规定进行选择:

(1)尽量避开动压区;

(2)巷道的顶帮应具有坚硬、并且未遭破坏的煤或岩石;

(3)离巷道的交叉处的距离不少于5m;

(4)风门密闭内外各5m内支护要完好,无片帮、冒顶,密闭前5m内无杂物、积水和淤泥。

2.按工作计划或施工通知单要求进行施工,施工人员必须对工程地点、类别、规格、质量、数量要清楚,并且了解安全注意事项。

3.墙垛掏槽时要用钎子或手镐掏槽,一人操作,其它人撤至安全地方。掏槽时必须见硬底、硬帮,与煤岩接实,作业时必须按下列规定执行:

(1)在有架空线地点放顶时,要先停电,挂好写有“有人工作不准送电”警示牌,并设好临时地线,工作完毕立即摘下警示牌,取下临时地线,接通电源,以防触电。

(2)停电后用木板等物把架空线保护好,并打好临时支柱。

(3)当有电缆、信号线、水风管路等,尽量放下,再用木板、溜槽等严加保护,以防破坏,完成工作后将其恢复原样。

(4)放下高压电缆,事先和负责部门取得联系,确实加以保护好后方能施工。

(5)拆碹时必须在有经验的老工人的指导下,另有2人互相协作,拆下的料石能复用的码放整齐,不能用的装车运走,要边拆边摘下浮矸等,架好临时支护,严防顶板冒落伤人。

4.稳框顺序:

(1)首先修整门框,上下坎平行,两框平行,坎框互成直角。

(2)先稳下坎,尽量保持坎的完好,下坎在轨道正上方,轨道需嵌在下坎槽内,下坎的上平面不能高出轨面10mm,然后安装门框和上坎。

(3)稳框电动机根据该处风压及风门规格大小,门框要有朝顺风方向的倾斜度以80—85度为合适,其实际做法是:从门上坎往下垂铅(锤)距下坎间距范围, 0.9×1.2m的为80—100mm;1.2×1.5的为100—120mm;1.6×1.8m的为120—150mm。

5.风门墙的砌筑必须注意下列事项:

(1)砌墙时必须挂线,墙面平整(1m长度内凸凹高差不大于10mm,料石匀缝除外),无裂缝(雷管脚线不能插入),无重缝、空缝,四周要抹出100mm,风门墙垛要用不燃性材料建筑,严密不漏风(手触无感觉,耳听无声音),墙厚一般为480—800mm,上坎以上垂直厚度不得小于240—400mm;

(2)垒砖墙时必须灰浆饱满,不得出现裂缝,料石墙空间要填好,用锤压实,灰浆用瓦刀捣实。

灰缝要求:砖墙不许超过10mm,料石不许超过30mm;

(3)砖墙四周和门框附近用1∶3的灰砂浆,而中间部分用1∶4的灰砂浆砌筑,垒料石墙水泥砂浆的比例1∶5。缝隙大的用碎石塞填(先填砂浆后塞填石渣);

(4)需要搭脚架时,一定要搭牢固,脚手板上不许堆放过多的材料,以防倒架;

(5)封顶时必须从两边向中间砌;

(6)调节风窗应按要求留在风门墙上方,安设可调的插板;

(7)风门处有水沟时,必须设反水池或挡风帘,安设好风门后要包边沿口。有衬垫,四周接触严密(以不透光为准,通车门底坎除外),门扇平整不漏风,门扇与门框不歪扭,防止透光漏风。

6.修砌风门时应注意事项:

(1)修砌时必须是拆一道垒一道,以防漏风;

(2)修砌时必须是先上后下,其高度超过2.1m时,要搭脚手架或登着重车进行,车要固定可靠。

7.临时风门的建筑要求:

(1)开工前必须详细检查工作地点的有害气体和支护情况,在安全情况下进行掏槽,除顶板破碎、煤帮太松软地点外都要掏槽;

(2)立柱(包括通天门框)要打得迎山有劲,风压大时在背风面门口以上要设横梁(木梁或铁梁),两头要镶入棚档或梁窝内;

(3)稳框电动机根据风门规格和风压大小,倾斜度合适,一般为100—150mm(与永久风门同),要求门扇开到小于90°时能自动关严;

(4)钉板时必须由上往下钉,上下两板压茬的宽度不得小于10mm,其木板规格为厚15-25mm,宽150—200mm,长1.5—2.5m;

(5)风门四周及板缝必须用黄泥掺水泥(泥灰比 4∶1--5∶1)抹严不得漏风;

(6)在有溜子(胶带机)的运输巷中建板门时,要选择顶帮支架完好,断面较大地点,门设在一边,溜槽上留200-300mm高度的口,口上钉单层或多层布帘,门前后各2m溜子要有档板;

(7)风门安装后,要试验检查,要求门扇开关灵活,严密不漏风,不得有扫地刮道现象。

8.各种密闭的用途及施工要求:

(1)临时胶布密闭:主要用于临时控制风量或发生火灾时,临时挡烟、隔热、降低外部的有害气体等,其施工要求,在巷道中间及两帮打上中柱和帮柱,钉上胶布(风筒布等),接茬处要重迭,四周插好压严,防止跑风;

(2)临时木板密闭:此种密闭的用途与临时密闭同,但用的时间较短,其施工要求,在巷道中间及两帮打上中柱和帮柱,然后用厚12—25mm,宽150—200mm的木板,由上往下重迭钉在中柱和帮柱上。在钉的过程中四周要接触严密,木板密闭采用鱼鳞及顶帮要用黄泥或黄泥掺灰(灰泥比1∶3--1∶4)抹严;

(3)沙袋防爆密闭:仅用于在瓦斯较大巷道内发生火灾后,在建立永久密闭前,为了防止或减轻火区内爆炸的冲击,其施工要求:将沙或土(土块要小于10mm)装入袋内(草袋、凡布袋、麻袋等),每袋重量不宜超过15—20kg,其重量适宜于人力运送,按巷道全断面,堆积长度不少于4—5m,在该密闭的外侧,再打上3—4根贴墙柱,并用木杆卡实卡紧;

(4)防火砖密闭:适用于发火煤层采后封闭,密闭厚一般为3—5砖砌成厚度为360—600mm,用1∶3或1∶4灰浆砌筑,砌筑时上下层缝错开,顶帮间隙用灰浆填实,墙面要平整,必要时墙外抹厚20mm的灰浆,当巷道无水或出水较小时,密闭下部可不设泄水管,但密闭上部要设一条直径为19—25mm的铁管作为检查、取样测压等,凡发火煤层,在密闭的上部另设一节直径75—100mm带法兰盘或要有闸阀的长2—2.5的铁管,

(5)永久性防水密闭,适用于采后石门,矿井主要巷道报废后,隔风防火,其要求:内外墙各厚三砖,中间填以100-200mm灰砂浆,用1∶3或1∶4灰沙浆砌筑,要求与防火砖墙同,当巷道出水较大时,密闭底部设顺水管,在密闭的上部要设19—25mm铁管和直径为75—100mm长2.5—3.0铁管各一根,作为检查、取样测压、注水与灌浆用,这些管子平时要上盖封严;

(6)黄土密闭:当巷道围岩压力较大,又不能进行压力灌浆时应采用此种密闭,其厚度一般为600-800mm。密闭槽掏好后,打两根中柱和帮柱,靠里边钉厚25—50mm木板,外边要边钉板边铺黄土、砸实或掺水,两帮要填实,顶部要用泥堵实,必要时在密闭的上部下一根直径19—25mm的检查管,作取样、测压用;

(7)砖密闭:用于非发火煤层的采后封闭;

砖密闭墙厚一般为3—5砖厚,(砌成厚度为360—600mm)用1∶4或1∶5灰沙浆砌筑,其质量要求与防火砖墙同。

料石密闭墙厚,底部为600—840mm,上部不小于300—400mm,当巷道出水较大时,密闭墙下部设反水池,上部设一根检查管作为检查、测压用。

9.砌筑各类密闭前的准备工作:

(1)替金属棚子,用木支架替换密闭处的金属棚子。

a.清理现场,退路畅通;

b.准备材料,根据巷道规格准备合适的支架材料;

c.在两架棚子之间挖柱窝,尽量挖到实地。柱立好要用手扶住或用材料支撑牢固,严防柱倒伤人,搁梁时,必须二人同时进行互相照应,最后将梁子的两端及柱子用材料背实。

d.回撤金属棚子:先挖柱窝,当腿松动后,再把梁打掉,最后把腿拨出。

(2)掏槽:

a.清理现场,退路畅通;

b.要回棚子的地点,前后支架必须完好,否则要先修好或打好托棚,如果把梁打掉后有冒顶危险时,应先打托梁托住,或在其附近支架上打探梁将顶板矸石托住,再掏槽到实体,进行砌筑,当密闭垒到一定高度时或一帮垒到实茬后,再小心把托梁或探板回掉,刷顶到实茬或边刷顶边砌筑。

10.砌筑密闭墙必须注意下到事顶:

(1)开工前和班中要随时检查工作地点的有害气体,在不超限时施工;

(2)砌筑的技术操作和要求与风门墙同;

(3)垒墙时,如果底部的碎矸子需用灰浆灌填,再铺一层灰浆而后砌筑;

(4)施工中对顶帮的煤岩随时凿掉浮矸,不使已松动的煤岩留在密闭四周,影响密闭的严密性;

(5)密闭墙有特殊需要时,应仔细涂抹墙面,当风压较大时,暂不封口,24h干燥后再全部封口;

(6)密闭砌好后,密闭外空茬处要架好棚子,上顶插严背实,墙外5m支架要牢固完好,距巷道交叉口0.5—1.0m处砌好正规棚栏;

(7)密闭砌好后要挂上验收牌、检查箱、栅栏上揭示警标。

11.拆除密闭墙的注意事项:

(1)拆除密闭工作要按“拆除密闭措施”的技术安全规定施工。需要处理瓦斯通风时,必须制定专项排放措施报批并认真贯彻落实,由救护队员进行作业;

(2)拆除密闭前,必须备足封闭用的材料和一切工具;

(3)拆除密闭时,应先从顶部拆一小孔或打探眼检查内部情况,如无涌水、无瓦斯超限时,方可拆除。

拆除火区密闭时,还需要检查一氧化碳、温度、氧气等情况,符合灭火条件后方可拆除,这些拆除工作,由救护队执行。

12.密闭工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否则:

(1)会导致墙体歪斜、倒塌,造成伤人事故;

(2)造成风门关闭不严和关闭不灵活,导致漏风和风量不足,造成“一通三防”事故;

(3)造成密闭墙体不结实,跑风,漏风,导致密闭发火;

(4)在以后的注氮、灌浆工作中,会导致密闭氮气泄露、跑浆和坍塌事故,为防灭火工作带来安全隐患。

第4篇 密闭炉岗位通用安全规程

1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进入密闭炉岗位严格遵守《密闭炉岗位通用安全规程》。

2禁止吸烟及携带火种,禁止在岗位上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及与生产无关的物品,保持各岗位环境的整洁和工作通道的畅通。

3各岗位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现场的通风风机全部打开,以防co中毒或爆炸事故发生;

4检修需动火,必须执行动火六大禁令

4.1动火证未经批准,禁止动火;

4.2不与生产系统可靠隔绝,禁止动火;

4.3不进行清洗、置换不合格,禁止动火;

4.4不消除周围易燃物,禁止动火;

4.5不按时做动火分析,禁止动火;

4.6没有消防措施,禁止动火;

5凡进入设备或容器内,必须执行化工部“进入容器、设备的八个必须”,以确保人身安全。

5.1必须申请、办证、并得到批准。

5.2必须进行安全隔绝。

5.3必须切断动力电,并使用安全灯具。

5.4必须进行置换、通风。

5.5必须按时间要求进行安全分析。

5.6必须佩带规定的防护用具。

5.7必须有人在器外监护,并监守岗位。

5.8必须有抢救后备措施。

6紧急停电操作

6.1四楼或监控画面上突然发现电极筒内冒黑烟。

6.2电极软断、硬断、下滑危及人身和设备的电极故障。

6.3导电系统出现放电现象或发生短路。

6.4炉内设备大量漏水,具体反映在:当氢氧分析仪显示的氢含量超过18%,而且呈跳跃式继续上涨时。

6.5炉底、炉壁严重烧穿。

6.6变压器发生故障及其油冷却系统发生大量漏油。

6.7电石炉出现大塌料或者电极电流瞬间下降超过30ka。

6.8液压系统发生大量漏油。

6.9动力电突然跳闸导致循环水供应中断。

6.10发生火灾或其它严重事故。

6.11净化系统氧气含量超标(o2含量突然超过0.8%),出现设备故障(粗气或净气风机故障及防爆膜爆裂)。

7降负荷停电

7.1当环形加料机的某个料仓连续两个小时未上料。

7.2当净化系统氢氧分析仪检测出氢含量超过15%,而且还在连续不断的上涨。

7.3电石炉变压器出现轻瓦斯报警。

7.4在出炉过程中出炉小车突然发生脱轨。

8报警装置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9为防止气体泄漏等意外事故发生,必须备置必要的检测仪、防毒面具,急救护具。

10操作人员作业过程中如感到身体不舒服(如头痛、呼吸困难呕吐等),应立即通知组长或有关人员,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休息或到医院进行治疗,禁止继续操作,以免发生事故。

11巡视检查和检修作业时,戴好安全防护用具,随身携带co气体检测器,随时检测co的浓度,保持与中控室联系,以防种种原因而造成co中毒。

12进入产生和存贮co气体的工作场所,必须先观察co在线检测值或使用co检测仪进行检测,符合进入条件或检修条件,人员方可进入,其它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工作现场co的浓度超过70ppm,工作人员劳保用品必须穿戴齐全,佩戴co过滤式防毒面具。工作现场co的浓度超过400ppm,工作人员停止继续作业,迅速撤离或跑到通风处及上风向处,立即通知配电工和值班领导采取停电措施,停电后再查找原因。氧气浓度在18%以下,有毒气体浓度2%以上地方,各种型号滤毒罐都不能起到防护作用。

13密闭炉入口处应设置警告标志,现场符合进入条件或检修条件,维修人员方可进入,由专人对其进行监护;

14不得随意进入井下或沟内工作,必须做好各项安全措施及通风措施,专人监护方可作业。

15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的安全注意事项

15.1面罩的外表应平滑,无气泡、无毛刺,无影响气密的缺陷。

15.2滤毒罐外表应平滑,无毛刺,标色(白色)正确,无影响致密的缺陷。

15.3面罩观察眼窗 视物真实且清晰,镜片不能破碎。

15.4导气管应具有良好的伸缩弹性,弯曲成180°时应保证气流通畅,气密好。

15.5佩戴面罩时气密性完好,无漏气现象。每次使用如下:

15.5.1在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前,先将滤毒罐上盖扭开、下胶盖打开,然后将滤毒罐上口接在导气管的母口上,导气管公口接在过滤式防毒面具上。

15.5.2佩戴防毒面具时,使用者首先要根据自己的头型大小选择合适的面具,使面罩紧贴面部,无明显压痛感。佩戴防毒面罩的方法:将中、上头带调整到适当位置,并松开下头带,用两手分别抓住面罩两侧,屏住呼吸,闭上双眼,将面罩下巴部位罩住下巴,双手同时向后上方用力撑开头带,由下而上戴上面罩,并拉紧头带,使面罩与脸部确实贴合,然后深呼一口气,睁开眼睛。

15.5.3负压测试:用手掌捂住滤毒罐,吸气会使面具轻微向内陷、摒住呼吸五秒钟以上,面具应保持内陷状态。

15.5.4正压测试:用手常捂住面具下方的出气阀并均匀呼气,面具应会轻微鼓涨 但不会有空气逸出。

15.5.5如果上述任一测试失败,则应重新调整面具主体及头带组合,并重复以上测试直至气密,测试失败禁止使用。

15.6佩戴时应注意不要让头带和头发压在面罩密合框内,也不能让面罩的头带爪弯向面罩内。另外,使用者在佩戴面具之前应当将自己的胡须剃刮干净。

15.7每次使用完后,面具必须清洁干净,不使用时,应将整个面具存放在密封的塑料袋内。

15.8过滤式防毒面具应专人专用,禁止人为损坏或破坏。

16滤毒罐安全注意事项:

16.1安全员负责检测滤毒罐的有效性。定期称量罐的总重量,认真做好记录,告知维修负责人和使用人。滤毒罐内药剂极易吸潮失效,当罐体总重量大于罐体上标注的重量时,必须停止使用做失效处理。

16.2每次使用前,使用者必须记录开始使用的时间,现场监护人负责监护,使用时间超过有效防毒时间,监护人负责通知使用者立即离开工作现场,停止继续使用滤毒罐。

16.3滤毒罐每次使用后将罐体上、下防潮封盖打开,放置在干燥通风处,用空气对罐内药剂上吸附的一氧化碳进行置换,置换时间必须一小时以上,最后将罐体上、下防潮封盖盖好,收回到干燥处保存,防止受潮失效,待下次使用。

16.4滤毒罐有效期为五年,面具使用期限为三年。每个面具、滤毒罐必须做好有效期的标示,无标示 、模糊不清或超过有效期视为失效,禁止使用。

17密闭炉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17.1 检修co管线及设备的安全注意事项

17.1.1工作现场保持通风良好,有必要时现场安装通风设施。

17.1.2工作现场必须有专人监护,禁止一人独立工作,监护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开,随时使用检测仪检测co的浓度。

17.1.3严格执行《进入容器、设备内部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动火制度》和《工作票制度》。

17.1.4检修前的安全措施

17.1.4.1首先挂牌作好标志,切断气体来源,在所有与容器相连的管道、阀门上加盲板进行隔绝,必要时应拆掉一段管道与系统彻底。水封内必须将水注满,冬季做好防冻措施。电动设备需挂牌,切除电源。

17.1.4.2接着使用氮气对容器内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清洗、置换。

17.1.4.3然后在需要检修的管线、设备和容器内进行取样分析,动火指标符合: 乙炔(c2h2)<0.23%(体积),氢气(h2)<0.4%(体积比),一氧化碳(co)<0.01%(体积比),进入容器指标规定:检验容器内含氧量在18-21%,乙炔(c2h2)<0.23%(体积比);一氧化碳(co)<0.01%(体积比) ,氢气(h2)<0.4%(体积比)。

17.1.4.4进入容器前做燃烧爆炸实验,合格后方可进入进入容器内作业。

17.1.5检修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17.1.5.1在容器内检修,打开排放阀及顶盖,禁止打开氮气阀。

17.1.5.2检修压力容器严禁在承压状态下敲打和维修。

17.1.5.3进入容器内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容器内不得随意解下安全用具。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安全带的另一端要固定在容器外的设施上,当容器内有毒物质超标时,作业人员立即撤离容器,待查明原因消除隐患方可再进入容器作业。

17.1.6加堵和拆除盲板的安全注意事项

17.1.6.1设备必须停止运行,切断气体的来源,一氧化碳浓度小于100ppm方可进行作业。。

17.1.6.2加堵和拆除盲板作业时,现场必须有专人监护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随时检测co的浓度。

17.1.6.3现场通风良好,人员站在上风向处。

17.1.6.4作业人员在装设盲板时先安装进口,再安装出口,拆盲板时,先拆出口,再拆进口。

17.1.6.5禁止在同一管道上同时进行两处及两处以上安装和抽堵盲板作业。

17.1.6.6检修时,禁止任意挪动、移动管道上的盲板。

17.1.6.7盲板必须密封严实,无裂纹、无孔洞现象。

17.2 进入电石炉内维修时的注意事项

17.2.1电石炉停炉,直排打开,净化系统置换合格。

17.2.2现场必须有专人监护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随时检测co的浓度。

17.2.3维修人员进入炉内戴防护眼镜。

17.2.4人进入电石炉内必须站在踏板上,禁止脚踩踏料面。

17.2.5进入炉内时必须有专人监护,监护人注意炉内的温度,防止人员中暑。

17.2.6电极周围作隔热措施,防止人员烫伤。

17.3 检修环形加料机的安全注意事项

17.3.1进入环形加料机检修,电石炉必须停电。

17.3.2工作现场保持通风良好。

17.3.3现场必须有专人监护,随时检测co的浓度。

17.3.4工具使用铜质的,禁止使用铁质工具敲打;

18空气呼吸器

18.1空气呼吸器使用前的检查

18.1.1检查面罩的镜片、系带、环状密封、呼气阀、吸气阀是否完好,和供给阀的连接是否牢固。全面罩的部位要清洁,不能有灰尘或被酸、碱、油及有害物质污染,镜片要擦拭干净。

18.1.2供给阀的动作是否灵活,与中压导管的连接是否牢固。

18.1.3气源压力表能否正常指示压力。

18.1.4检查背具是否完好无损,左右肩带、左右腰带缝合线是否断裂。

18.1.5气瓶组件的固定是否牢固,气瓶与减压器的连接是否牢固、气密。

18.1.6打开瓶头阀,随着管路、减压系统中压力的上升,会听到气源余压报警器发出的短促声音;瓶头阀完全打开后,检查气瓶内的压力应在28mpa~30mpa范围内。

18.1.7检查整机的气密性,打开瓶头阀2min后关闭瓶头阀,观察压力表的示值1min内的压力下降不超过2mpa。

18.1.8检查全面罩和供给阀的匹配情况,关闭供给阀的进气阀门,佩戴好全面罩吸气,供给阀的进气阀门应自动开启。

18.1.9根据使用情况定期进行上述项目的检查。空气呼吸器在不使用时,每月应对上述项目检查一次。

18.2空气呼吸器的佩戴方法

18.2.1佩戴空气呼吸器时,先将快速接头拔开(以防在佩戴空气呼吸器时损伤全面罩),然后将空气呼吸器背在人身体后(瓶头阀在下方),根据身材调节好肩带、腰带,以合身牢靠、舒适为宜。

18.2.2连接好快速接头锁紧,将全面罩置于胸前,以便随时佩戴。

18.2.3将供给阀的进气阀门置于关闭状态,打开瓶头阀,观察压力表示值,以估计使用时间。

18.2.4佩戴好全面罩(可不系带)进行2~3次的呼吸,感觉舒畅,屏气或呼气时供给阀应停止供气,无“咝咝”的响声。一切正常后,将全面罩系带收紧,使全面罩系带收紧,使全面罩和人的额头、面部贴合良好并气密。

18.2.5在佩戴全面罩,系带不要收的过紧,面部感觉舒适,无明显压痛。全面罩和人和额头、面部贴合良好并气密后,此时深吸一口气,供给阀的进气阀门应自动开启。

18.2.6空气呼吸器使用后将全面罩的系带解开,将消防头盔和面罩分离,从头上摘下全面罩,同时关闭供给阀的进气阀门。将空气呼吸器从身体卸下,关闭瓶头阀。

18.3注意

18.3.1一旦听到报警声,应准备结束在危险区工作,并尽快离开危险区。

18.3.2压力表固定在空气呼吸器的肩带处,随时可以观察压力表示值来判断气瓶内的剩余空气。

18.3.3拔开快速接头要等瓶头阀关闭后,管路的剩余空气释放完,再拔开快速接头。

18.4使用后处理

18.4.1空气呼吸器使用完后应及时恢复使用前的战斗准备状态,并做以下工作:

18.4.2卸下全面罩,用中性或弱碱性消毒液洗涤全面罩的口鼻罩及人的面部、额头接触的部位,擦洗呼气阀片;最后用清水擦洗。洗净的部位应自然干燥。

18.4.3卸下背具上的空气瓶,擦净装具上的油污、灰尘,并检查有无损坏的部位。

18.4.4对空气瓶充气。

18.4.5将充气的空气瓶,接到碱压器上并固定在背具上。

18.4.6按使用前准备工作要求,对空气呼吸器进行检查。

18.5空气瓶的充气方法及注意事项:

18.5.1关闭瓶头阀,将空气瓶组件从背具上卸下来。

18.5.2将气瓶组连接在空气压缩机的输出接口上。注意目栓空气瓶的净水压日期、有无深的刻痕、切口及瓶头阀有无损伤,如发现损伤,应及时修理,测试合格后才能使用。

18.5.3打开瓶头阀旋钮,按下空气压缩机电源开关充气至30mpa。

18.5.4待空气瓶自然冷却后再充气到30mpa。注意不要对气瓶组过分加压。

18.5.5关闭瓶头阀,放空充气管路的剩余空气,然后从充气装置上取下气瓶组。

18.5.6将气瓶组装到背具上或另外存放备用。

18.6日常常规检查和维修

18.6.1整机气密性检查

18.6.1.1.关闭空气呼吸器供给阀的进气阀门,开启瓶头阀,2min后再关闭瓶头阀,压力表在瓶头阀关闭后1min内的下降值不大于2mpa。如果1min内的压力下降值大于2mpa,应分别对各个部件和连接处进行气密性检查。

18.6.2报警器的报警压力

18.6.2.1.打开气瓶瓶头阀,待压力表指示值上升至7mpa以上时关闭瓶头阀,观察压力表下降情况至报警开始,报警起始压力应在5.5mpa~0.5mpa之间。如果报警起始压力超出了这一范置,应卸下报警器,检查各个部件是否完好,如损坏应更换新的部件。

18.6.3供给阀和全面罩的匹配检查

18.6.3.1.关闭供给阀的进气阀门,佩戴好全面罩后,打开瓶头阀,在吸气时会听到“咝咝”的响声;在呼气和屏气时,供气阀应停止供气,没有“咝咝”的响声,表明供给阀和全面罩匹配良好。如果在呼气和屏气时,供气阀扔然供气,还能听到“咝咝”的响声,说明不匹配。这时应对供给阀和全面罩进行全面的检查或更换供给阀和全面罩,重新做匹配检查,直至合格为止。

18.7日常维护

18.7.1空气瓶和瓶头阀

18.7.1.1.空气瓶避免碰撞、划伤和敲击,应避免高温烘烤和寒冷冻及阳光下暴晒,油漆脱落及时修补,防止瓶壁生锈。

18.7.1.2.空气瓶要按气瓶上规定的标记日期使用,定期进行检验,每三年进行一次水压试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8.7.1.3.空气瓶内的空气不能全部用尽,应留有不小于0.05mpa的剩余压力。

18.7.1.4.瓶头阀拆下维修后重新装上空气瓶时,要经过28 mpa~30 mpa的气密性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8.7.2减压器

18.7.2.1.减压器在使用过程中不要随意拆卸。当安全阀漏气时,应对减压器的膛室压力和安全阀进行重新检验。

18.7.3全面罩

18.7.3.1.空气呼吸器不使用时,全面罩应放置在包装箱内,存放时不能处于受压状态。应存放在清洁、干燥的仓库内,不能受到阳光暴晒和有毒气体及灰尘的侵蚀。

18.7.4供给阀

18.7.4.1.一般情况下严禁拆卸供给阀。出现故障维修时,按原样装好,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8.8注意事项

18.8.1空气呼吸器及其零件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以免橡胶老化。

18.8.2空气呼吸器严禁接触油脂。

18.8.3应建立空气呼吸器的保管、维护和使用制度。

18.8.4空气瓶不能充装氧气,以免发生爆炸。

18.8.5每月应对空气呼吸器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

18.8.6空气呼吸器不宜作潜水呼吸器使用。

18.8.7压力表应每年进行一次校正。

18.8.8剩于呼吸器的压缩空气应清洁,符合下列要求:

19转动设备试机由岗位工在本地操作。试机时,检修负责人、岗位工始终在现场,确认开动的设备周围无人及障碍物时,岗位工方可试机操作。试机过程中岗位工坚守岗位,不得离开控制箱,但破碎机的试机和开机由破碎班长操作。

20设备运行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0.1设备禁止带病作业。

20.2禁止在运转设备周围及机架、走板、栏杆上坐,卧,跑,跳,禁止跨越走板,栏杆及机器等。

20.3设备运行时禁止身体触及转动部位,以防发生意外。

20.4设备运行时禁止将身体或工具探入转动部分内拾取物、件。

20.5传动设备未停前,禁止用手、脚接触或强制停止。

20.6设备突然停电时,视为设备带电,禁止接触设备,以防突然送电。

20.7出现卡料或设备异常现象必须停机处理并及时上报。

20.8皮带机运行时禁止往皮带机抛扔物料或杂物。

20.9设备运行时禁止将工具伸入皮带内侧和皮带机滚轮内侧,防止手卷入皮带机内。

20.10无穿行通道的设备下禁止穿行。

20.11严禁在转动设备及附近追逐打闹。

20.12操作工操作时,禁止他人影响其注意力(不得惊吓操作工)。

20.13操作或巡回检查时,提防脚下滑到或踩空,劳保用品必须穿戴整齐,防止衣裤等被带入转动部位。

20.14设备运行中,不能把手伸进转动部件或进料口取杂物,发现问题必须停车处理。

20.15如遇皮带机打滑或石块卡住皮带时,应停车处理。在清扫场地、设备时,应先处理高处,然后清扫地面,防止高处停滞的石块或杂物滚落击伤。

21当维修设备、清扫卫生时必须切断电源,严格执行检修挂牌制度,检修牌悬挂在控制箱上,悬挂、拆卸警示牌由同一人操作。

22配电箱挂设有检修牌,任何人禁止操作设备。待检修完毕,拆除检修牌,岗位工方可操作。

23设备检修后的安全注意事项

23.1设备检修完毕,其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新装、改装的设备及设备周边的防 护装置)必须配备齐全、恢复完好后,方可移交生产使用。

23.2工作结束后要清点工具,避免掉入设备中,造成事故的发生。

23.3工作完毕时将现场清理干净并进行防火检查,经检查无误后方可离开现场

24吊装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4.1严格遵守《吊葫芦的安全注意事项》。

24.2电极糊不能超载或超出料斗。

24.3吊物必须吊到位方可打开防护栏的门,其它时间禁止打开防护栏的门,防护栏的门必须关好上锁。

24.4吊物时吊装口禁止站人。

24.5吊物时禁止进入或身体探入吊装口内。

24.6防护栏内禁止堆放杂物。

25电器安全注意事项

25.1接线必须由电工进行,严禁私自乱接电器线路。

25.2电器设备、线路的绝缘良好,不得承受张力。

25.3移动设备安装漏电保护器。

25.4电源线禁止触及、缠绕和搭接在人体和导体上,避免发生触电。

25.5电气设备要保持干燥、通风、不准进水,蒸汽禁止喷洒在电器设备上以防事故。

25.6电器设备安装接地装置。

25.7防爆电器密封严实。

25.8换灯时必须断电,并有人扶好梯子,防止触电及高空坠落。

25.9移动照明灯具使用安全电压,绝缘完好无损,使用完后将电源线收起、挂好。

25.10移动设备电源线、临时电源线不得拖地,需进行悬挂处理,不得影响人员作业和行走。

25.11配电箱的门关好,配电箱内、外禁止放置任何物品。

25.12任何电气设备上的标示牌,非有关人员不得移动。

26其它安全注意事项

26.1转动设备的防护罩必须完好。

26.2吊装口、预留口、观察口、料仓口、检修孔的盖板必须防护牢固。

26.3禁止人员踩踏转动设备的盖板、检修孔、观察口和料仓口,防止人员受伤。

26.4开动转动设备时,事先要进行检查和联系,确认所开动的设备周围无人及障碍物时,再行起动。

26.5氧气瓶、乙炔瓶必须安装瓶帽。

26.6禁止从2米以上的高空抛、扔工具、零件、材料、其它物件及积灰。

26.7禁止人为损坏、破坏、随意拆除安全防护装置和消防装置。

26.8防护装置需配置警示牌,安全标语正确,字迹清晰。

26.9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操作人员应熟悉掌握使用方法。电器火灾应先切断电源,用干粉灭火器扑救,电石着火时用干沙或干粉灭火器扑救,禁止用水扑救。消防沙储备充足,沙内无油污、易燃易爆物品,且备有消防锹。

26.10劳保用品穿戴齐全,防止石灰粉末灼伤皮肤,如石灰粉末飞入眼内,不得用手揉擦,少量时可立即翻开眼皮用流动清水冲洗,大量时应先采用油脂拭擦粉末,再用流动清水进行清洗。

26.11电石粉落入眼内,不得用手揉擦,少量时应立即翻开眼皮用流动清水冲洗,大量时应首先用石蜡油等油类物质粘擦眼内电石粉,然后再用流动清水冲洗。

26.12严禁踩踏除尘灰,以防除尘灰灼伤。

26.13保持通道的畅通,出入口、走道处严禁摆放任何物品。

26.14上、下楼梯时人员扶好楼梯扶手,防止滑落。

26.15冷却棚、成品仓、电器设备禁止有水、含水容器和油品。

26.16车未停稳时,人员必须远离车辆,以免造成事故。

26.17人员禁止站在车辆的前面、后面。

第5篇 密闭工(裱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第一节 总则

第1条密闭工负责井下通风设施的构筑。密闭工必须严格按照通风设施质量标准施工,严禁违章操作。

墙体砌筑

第2条临时风门墙体

1、立柱(包括通天门框)要打得迎山有劲,风压大时在背风门口以上要设横梁(木梁或铁梁),梁头要镶入棚档或梁窝内。

2、钉板时由上往下钉,上下两板压茬宽度不得小于10mm。

3、墙面必须用黄泥掺水泥(泥灰比3:1—5:1)满抹或勾缝。

第3条永久风门墙体

1、门墙两帮和顶、底均需掏槽,掏槽要见硬底、硬帮,与煤岩体接实。掏槽深度在煤中不小于0.2m;在岩体中不小于0.1m;在砌碹巷道中建筑设施,若碹体漏风,则拆碹掏槽砌筑,若碹体完好,则与碹体接实即可。

2、墙厚一般为500—1000mm。

3、垒砖墙时必须灰浆饱满,全部用挤灰;灰缝要求:砖墙不许超过10mm。

4、垒砖墙用1:3—1:4的水泥砂浆砌筑。

第4条各种密闭的用途及施工要求

1、临时胶布密闭:主要用于临时控制风量或发生火灾时,临时挡烟、隔热、降低外部的有害气体等,其施工要求:在巷道中间及两帮打上中柱和帮柱,钉上胶布(风筒布等),接茬处要重迭,四周插好压严,防止跑风。

2、临时木板密闭:此种密闭的用途与临时胶布密闭同,但用的时间较长,效果比胶布的较好,其施工要求:在巷道中间及两帮打上中柱和帮柱,然后用木板由上往下钉在中柱和帮柱上。在钉的过程中四周要接触严密,上下两板压茬宽度不小于10mm。当瓦斯较大时钉钉子要用铜锤或垫以硬木。墙面必须用黄泥掺水泥(泥灰比3:1—5:1)满抹或勾缝。

3、沙袋防爆密闭:仅用于在瓦斯较大巷道内发生火灾后,在建立永久密闭前,为了防止或减轻火区爆炸的冲击,其施工要求:将沙或土(土块要小于10mm)装入袋内(草袋、帆布袋、麻袋等),每袋重量不宜超过15—20kg,按巷道全断面,堆积长度不小于4m,在该密闭的外侧,再打上3—4根贴墙柱,并用小杆卡实卡紧。

4、防火砖密闭:适用于发火煤层采后封闭,密闭厚一般500mm,用1:3—1:4水泥沙浆砌筑,砌筑时上下平整,必要时墙外抹以厚10mm的灰浆。密闭内有水时,可靠近下部设反水池或反水管,密闭的上部离顶300mm处设一条直径19—25mm的铁管作为观测孔,同时,在密闭的上部另下一节直径38—51mm带法兰盘和挡板或有阀门的铁管,作为注水灌浆用(管长视情况确定)。

5、永久性防火密闭:适用于采后石门,矿井主要巷道报废后,隔风防火。其要求:内外墙各厚三砖,中间填水泥砂浆或注其它符合要求的浆体。用1:3或1:4水泥砂浆砌筑,其施工质量要求与防火砖墙同。当巷道出水时,密闭底部要设反水管,在密闭上部离顶300mm处要设直径19—25mm铁管和直径为38—51mm铁管各一根,作为观测孔和注浆孔,这些管子平时要扎严上盖或带阀门;

6、砖密闭:用于非发火煤层的采后密闭。 砖密闭墙厚一般为500mm,用1:4或1:5水泥砂浆砌筑,其施工质量与防火砖墙同。 当巷道出水时,密闭墙下部要设反水池或反水管。

第二节 入井前的准备工作

第5条按照班组长布置的工作任务,带齐所用工具,并将利刃工具装入保护套内。

第6条配备好施工人员。对顶板不好,施工条件较复杂的工程,要指派有经验工人进行现场指导。

第三节 施工时注意事项

第7条开工前必须有班组长或负责安全人员检查施工地点的支架顶板、两帮等情况,发现问题处理好后再开工。

第8条回收棚梁打密闭时,先加固前后5米支架。回棚时只准由里向外逐架进行。

第9条回棚后,用长柄工具检查处理顶板时,人员要站在安全地点,由外向里进行,处理到牢固顶为止,然后打好顺巷梁或背板,必要时打立柱,保证安全工作。

第10条设施接顶时,应由两帮向中间同时进行。顺头梁、背板或立柱随接顶工作逐一拆除,循序进行。严禁在空顶下作业。

第11条每道通风设施竣工后,通风部门要根据“矿井通风质量标准”进行验收,不合格者要返工处理。设施完工后应做到料光场地净。

第12条设施墙体垂直度不得超过10mm。

第13条灰砂比,水泥小于400#为1:3,水泥大于400#为1:4。

第14条进行密闭时,不应把电缆,水管等密闭在墙内。施工负责人要提前到现场检查处理有关事项。

第15条密闭已采区或容易积聚有害气体的地点,开工时应有瓦斯检查人员进行检查,符合规定后,方可施工。有自然发火煤层的密闭,在墙体顶部留设观察管,还应设注浆管等。

升井后要向通风值班人员汇报本班完成任务情况。

第6篇 密闭炉净化岗位安全规程

1 严格遵守安全规程、操作规程、防火规程、厂纪厂规各项规章制度。

2 严格遵守《密闭炉岗位通用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3 劳保用品穿戴的要求:

3.1 进入工作岗位时操作工必须穿劳保服,戴安全帽,穿劳保鞋,戴劳保手套,安全帽的帽带放下。穿纯棉衣物,禁止穿化纤衣物,衣扣、袖口扣好,鞋带系好。

3.2 戴好安全防护用具。

3.3 严禁穿有带钉的鞋。

4 巡检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4.1 应经常测定净化周围co含量,当co含量超出允许范围时,必须及时上报,找出原因并处理后方可继续工作。

4.2 报警装置如发现有气体泄漏或报警时,应及时果断采取措施并报告组长或车间。

4.3 应经常注意冷却水、压缩空气和氮气供给系统畅通情况,如有异常,应立即报告有关人员并停电处理。

4.4 注意氧气分析仪变化情况,发现h2、o2含量超标时要停炉检查,以免发生爆炸事故。

4.5 检查系统各设备和管道的气密情况,以防漏气而造成中毒事故。

5 其它安全注意事项

5.1 严禁用铁器敲打设备及管道,以免发生火花。

5.2 检查过滤器时必须停电,用氮气充入过滤器内,将co与其它气体全部置换出来,取样化验合格后才能打开过滤器上盖。

5.3 送电后,必须要用氮气对整个净化系统的设备、管道内的空气进行置换,以防引起爆炸。

5.4 净化系统周围空间要保持通风良好,以防co外溢引起中毒事故。

5.5 净化系统周围空间动用明火,必须向专职安全员申请,办理动火证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方可动火作业。

第7篇 密闭炉炉体四楼岗位安全规程

1 严格遵守安全规程、操作规程,防火规程、厂纪厂规各项规章制度。

2 严格遵守《密闭炉岗位通用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3 进入工作岗位必须穿劳保服,穿劳保鞋,戴安全帽,安全帽的帽带系好,将发辫曲在帽里,衣扣、袖口扣好,鞋带系好。工作时戴好防尘眼镜、防尘口罩、防护披肩,严禁穿有带钉的鞋。

4 操作工进入工作岗位必须对现场卫生、设备、工具、安全防护装置进行检查,保证其安全、完好。

5 三相电极筒之间保持无导电材料,电极筒密封严密,周围无电极糊粉粒、混合料,一旦发现刺火或着火现象必须报告班组长及车间领导。

6 设备启动前必须确认周围无人无障碍物后方可开启。

7 加电极糊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7.1 加电极糊时禁止同时接触两相电极。

7.2 禁止操作工脚踩在或站在电极筒上。

7.3 量电极糊时现场必须有人进行监护,电极筒顶部位置必须正对人身体的胸部位置,禁止人的身体探入电极筒内。

8 砸电极糊的安全注意事项

8.1 砸电极糊的绳子必须无断股,磨损现象,重锤捆绑牢固、可靠。

8.2 现场必须有两人(包括)以上工作。

8.3 砸电极糊大绳固定牢固,松开大绳时人员必须远离,防止受伤。

9 巡检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9.1 检查各料仓的下料情况,及时分析料管堵塞和炉内棚料现象。发生料管空仓和卡料现象,必须第一时间通知配电工及值班领导采取停电措施,待处理完毕方可补料。

9.2 发生料管空仓时,禁止进行补料,人员立即远离现场,并且电石炉未停炉禁止从事工作。

9.3 巡视或清理卫生时要警惕设备自动启动运行,防止事故发生。

9.4 在密闭炉的环型加料机处工作要防止“co”气体中毒。

9.5 中控室在配料时,岗位工应随时到现场巡视设备运转情况。

9.6 严禁面部正对观察孔,防止co中毒。

9.7 发现异常现象必须第一时间采取应急措施并上报。

10 其它安全注意事项

10.1 现场通风良好,窗户打开,风机全部处于运行状态,防止co气体中毒。

10.2 在环形加料机附近工作时,至少两人作业,随时观察co在线检测值是否在安全范围。

10.3 电石炉运行禁止进入环形加料仓工作,以防突然吃料或塌料造成人身事故。

10.4 禁止在环型加料机上逗留和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事。

10.5 禁止用金属物连接到环型加料机和电极之间,避免触电或烧坏设备。

第8篇 密闭炉岗位安全规程

1 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进入密闭炉岗位严格遵守《密闭炉岗位通用安全规程》。

2 禁止吸烟及携带火种,禁止在岗位上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及与生产无关的物品,保持各岗位环境的整洁和工作通道的畅通。

3 各岗位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现场的通风风机全部打开,以防co中毒或爆炸事故发生;

4 检修需动火,必须执行动火六大禁令

4.1 动火证未经批准,禁止动火;

4.2 不与生产系统可靠隔绝,禁止动火;

4.3 不进行清洗、置换不合格,禁止动火;

4.4 不消除周围易燃物,禁止动火;

4.5 不按时做动火分析,禁止动火;

4.6 没有消防措施,禁止动火;

5 凡进入设备或容器内,必须执行化工部“进入容器、设备的八个必须”,以确保人身安全。

5.1 必须申请、办证、并得到批准。

5.2 必须进行安全隔绝。

5.3 必须切断动力电,并使用安全灯具。

5.4 必须进行置换、通风。

5.5 必须按时间要求进行安全分析。

5.6 必须佩带规定的防护用具。

5.7 必须有人在器外监护,并监守岗位。

5.8 必须有抢救后备措施。

6 紧急停电操作

6.1 四楼或监控画面上突然发现电极筒内冒黑烟。

6.2 电极软断、硬断、下滑危及人身和设备的电极故障。

6.3 导电系统出现放电现象或发生短路。

6.4 炉内设备大量漏水,具体反映在:当氢氧分析仪显示的氢含量超过18%,而且呈跳跃式继续上涨时。

6.5 炉底、炉壁严重烧穿。

6.6 变压器发生故障及其油冷却系统发生大量漏油。

6.7 电石炉出现大塌料或者电极电流瞬间下降超过30ka。

6.8 液压系统发生大量漏油。

6.9 动力电突然跳闸导致循环水供应中断。

6.10 发生火灾或其它严重事故。

6.11 净化系统氧气含量超标(o2含量突然超过0.8%),出现设备故障(粗气或净气风机故障及防爆膜爆裂)。

7 降负荷停电

7.1 当环形加料机的某个料仓连续两个小时未上料。

7.2 当净化系统氢氧分析仪检测出氢含量超过15%,而且还在连续不断的上涨。

7.3 电石炉变压器出现轻瓦斯报警。

7.4 在出炉过程中出炉小车突然发生脱轨。

8 报警装置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9 为防止气体泄漏等意外事故发生,必须备置必要的检测仪、防毒面具,急救护具。

10 操作人员作业过程中如感到身体不舒服(如头痛、呼吸困难呕吐等),应立即通知组长或有关人员,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休息或到医院进行治疗,禁止继续操作,以免发生事故。

11 巡视检查和检修作业时,戴好安全防护用具,随身携带co气体检测器,随时检测co的浓度,保持与中控室联系,以防种种原因而造成co中毒。

12 进入产生和存贮co气体的工作场所,必须先观察co在线检测值或使用co检测仪进行检测,符合进入条件或检修条件,人员方可进入,其它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工作现场co的浓度超过70ppm,工作人员劳保用品必须穿戴齐全,佩戴co过滤式防毒面具。工作现场co的浓度超过400ppm,工作人员停止继续作业,迅速撤离或跑到通风处及上风向处,立即通知配电工和值班领导采取停电措施,停电后再查找原因。氧气浓度在18%以下,有毒气体浓度2%以上地方,各种型号滤毒罐都不能起到防护作用。

13 密闭炉入口处应设置警告标志,现场符合进入条件或检修条件,维修人员方可进入,由专人对其进行监护;

14 不得随意进入井下或沟内工作,必须做好各项安全措施及通风措施,专人监护方可作业。

15 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的安全注意事项

15.1 面罩的外表应平滑,无气泡、无毛刺,无影响气密的缺陷。

15.2 滤毒罐外表应平滑,无毛刺,标色(白色)正确,无影响致密的缺陷。

15.3 面罩观察眼窗  视物真实且清晰,镜片不能破碎。

15.4 导气管应具有良好的伸缩弹性,弯曲成180°时应保证气流通畅,气密好。

15.5 佩戴面罩时气密性完好,无漏气现象。每次使用如下:

15.5.1 在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前,先将滤毒罐上盖扭开、下胶盖打开,然后将滤毒罐上口接在导气管的母口上,导气管公口接在过滤式防毒面具上。

15.5.2 佩戴防毒面具时,使用者首先要根据自己的头型大小选择合适的面具,使面罩紧贴面部,无明显压痛感。佩戴防毒面罩的方法:将中、上头带调整到适当位置,并松开下头带,用两手分别抓住面罩两侧,屏住呼吸,闭上双眼,将面罩下巴部位罩住下巴,双手同时向后上方用力撑开头带,由下而上戴上面罩,并拉紧头带,使面罩与脸部确实贴合,然后深呼一口气,睁开眼睛。

15.5.3 负压测试:用手掌捂住滤毒罐,吸气会使面具轻微向内陷、摒住呼吸五秒钟以上,面具应保持内陷状态。

15.5.4 正压测试:用手常捂住面具下方的出气阀并均匀呼气,面具应会轻微鼓涨 但不会有空气逸出。

15.5.5 如果上述任一测试失败,则应重新调整面具主体及头带组合,并重复以上测试直至气密,测试失败禁止使用。

15.6 佩戴时应注意不要让头带和头发压在面罩密合框内,也不能让面罩的头带爪弯向面罩内。另外,使用者在佩戴面具之前应当将自己的胡须剃刮干净。

15.7 每次使用完后,面具必须清洁干净,不使用时,应将整个面具存放在密封的塑料袋内。

15.8 过滤式防毒面具应专人专用,禁止人为损坏或破坏。

16 滤毒罐安全注意事项:

16.1 安全员负责检测滤毒罐的有效性。定期称量罐的总重量,认真做好记录,告知维修负责人和使用人。滤毒罐内药剂极易吸潮失效,当罐体总重量大于罐体上标注的重量时,必须停止使用做失效处理。

16.2 每次使用前,使用者必须记录开始使用的时间,现场监护人负责监护,使用时间超过有效防毒时间,监护人负责通知使用者立即离开工作现场,停止继续使用滤毒罐。

16.3 滤毒罐每次使用后将罐体上、下防潮封盖打开,放置在干燥通风处,用空气对罐内药剂上吸附的一氧化碳进行置换,置换时间必须一小时以上,最后将罐体上、下防潮封盖盖好,收回到干燥处保存,防止受潮失效,待下次使用。

16.4 滤毒罐有效期为五年,面具使用期限为三年。每个面具、滤毒罐必须做好有效期的标示,无标示 、模糊不清或超过有效期视为失效,禁止使用。

17 密闭炉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17.1    检修co管线及设备的安全注意事项

17.1.1 工作现场保持通风良好,有必要时现场安装通风设施。

17.1.2 工作现场必须有专人监护,禁止一人独立工作,监护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开,随时使用检测仪检测co的浓度。

17.1.3 严格执行《进入容器、设备内部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动火制度》和《工作票制度》。

17.1.4 检修前的安全措施

17.1.4.1 首先挂牌作好标志,切断气体来源,在所有与容器相连的管道、阀门上加盲板进行隔绝,必要时应拆掉一段管道与系统彻底。水封内必须将水注满,冬季做好防冻措施。电动设备需挂牌,切除电源。

17.1.4.2 接着使用氮气对容器内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清洗、置换。

17.1.4.3 然后在需要检修的管线、设备和容器内进行取样分析,动火指标符合: 乙炔(c2h2)<0.23%(体积),氢气(h2)<0.4%(体积比),一氧化碳(co)<0.01%(体积比),进入容器指标规定:检验容器内含氧量在18-21%,乙炔(c2h2)<0.23%(体积比);一氧化碳(co)<0.01%(体积比) ,氢气(h2)<0.4%(体积比)。

17.1.4.4 进入容器前做燃烧爆炸实验,合格后方可进入进入容器内作业。

17.1.5 检修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17.1.5.1 在容器内检修,打开排放阀及顶盖,禁止打开氮气阀。

17.1.5.2 检修压力容器严禁在承压状态下敲打和维修。

17.1.5.3 进入容器内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容器内不得随意解下安全用具。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安全带的另一端要固定在容器外的设施上,当容器内有毒物质超标时,作业人员立即撤离容器,待查明原因消除隐患方可再进入容器作业。

17.1.6 加堵和拆除盲板的安全注意事项

17.1.6.1 设备必须停止运行,切断气体的来源,一氧化碳浓度小于100ppm方可进行作业。。

17.1.6.2 加堵和拆除盲板作业时,现场必须有专人监护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随时检测co的浓度。

17.1.6.3 现场通风良好,人员站在上风向处。

17.1.6.4 作业人员在装设盲板时先安装进口,再安装出口,拆盲板时,先拆出口,再拆进口。

17.1.6.5 禁止在同一管道上同时进行两处及两处以上安装和抽堵盲板作业。

17.1.6.6 检修时,禁止任意挪动、移动管道上的盲板。

17.1.6.7 盲板必须密封严实,无裂纹、无孔洞现象。

17.2      进入电石炉内维修时的注意事项

17.2.1 电石炉停炉,直排打开,净化系统置换合格。

17.2.2 现场必须有专人监护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随时检测co的浓度。

17.2.3 维修人员进入炉内戴防护眼镜。

17.2.4 人进入电石炉内必须站在踏板上,禁止脚踩踏料面。

17.2.5 进入炉内时必须有专人监护,监护人注意炉内的温度,防止人员中暑。

17.2.6 电极周围作隔热措施,防止人员烫伤。

17.3      检修环形加料机的安全注意事项

17.3.1 进入环形加料机检修,电石炉必须停电。

17.3.2 工作现场保持通风良好。

17.3.3 现场必须有专人监护,随时检测co的浓度。

17.3.4 工具使用铜质的,禁止使用铁质工具敲打;

18 空气呼吸器

18.1 空气呼吸器使用前的检查

18.1.1 检查面罩的镜片、系带、环状密封、呼气阀、吸气阀是否完好,和供给阀的连接是否牢固。全面罩的部位要清洁,不能有灰尘或被酸、碱、油及有害物质污染,镜片要擦拭干净。

18.1.2 供给阀的动作是否灵活,与中压导管的连接是否牢固。

18.1.3 气源压力表能否正常指示压力。

18.1.4 检查背具是否完好无损,左右肩带、左右腰带缝合线是否断裂。

18.1.5 气瓶组件的固定是否牢固,气瓶与减压器的连接是否牢固、气密。

18.1.6 打开瓶头阀,随着管路、减压系统中压力的上升,会听到气源余压报警器发出的短促声音;瓶头阀完全打开后,检查气瓶内的压力应在28mpa~30mpa范围内。

18.1.7 检查整机的气密性,打开瓶头阀2min后关闭瓶头阀,观察压力表的示值1min内的压力下降不超过2mpa。

18.1.8 检查全面罩和供给阀的匹配情况,关闭供给阀的进气阀门,佩戴好全面罩吸气,供给阀的进气阀门应自动开启。

18.1.9 根据使用情况定期进行上述项目的检查。空气呼吸器在不使用时,每月应对上述项目检查一次。

18.2 空气呼吸器的佩戴方法

18.2.1 佩戴空气呼吸器时,先将快速接头拔开(以防在佩戴空气呼吸器时损伤全面罩),然后将空气呼吸器背在人身体后(瓶头阀在下方),根据身材调节好肩带、腰带,以合身牢靠、舒适为宜。

18.2.2 连接好快速接头锁紧,将全面罩置于胸前,以便随时佩戴。

18.2.3 将供给阀的进气阀门置于关闭状态,打开瓶头阀,观察压力表示值,以估计使用时间。

18.2.4 佩戴好全面罩(可不系带)进行2~3次的呼吸,感觉舒畅,屏气或呼气时供给阀应停止供气,无“咝咝”的响声。一切正常后,将全面罩系带收紧,使全面罩系带收紧,使全面罩和人的额头、面部贴合良好并气密。

18.2.5 在佩戴全面罩,系带不要收的过紧,面部感觉舒适,无明显压痛。全面罩和人和额头、面部贴合良好并气密后,此时深吸一口气,供给阀的进气阀门应自动开启。

18.2.6 空气呼吸器使用后将全面罩的系带解开,将消防头盔和面罩分离,从头上摘下全面罩,同时关闭供给阀的进气阀门。将空气呼吸器从身体卸下,关闭瓶头阀。

18.3 注意

18.3.1 一旦听到报警声,应准备结束在危险区工作,并尽快离开危险区。

18.3.2 压力表固定在空气呼吸器的肩带处,随时可以观察压力表示值来判断气瓶内的剩余空气。

18.3.3 拔开快速接头要等瓶头阀关闭后,管路的剩余空气释放完,再拔开快速接头。

18.4 使用后处理

18.4.1 空气呼吸器使用完后应及时恢复使用前的战斗准备状态,并做以下工作:

18.4.2 卸下全面罩,用中性或弱碱性消毒液洗涤全面罩的口鼻罩及人的面部、额头接触的部位,擦洗呼气阀片;最后用清水擦洗。洗净的部位应自然干燥。

18.4.3 卸下背具上的空气瓶,擦净装具上的油污、灰尘,并检查有无损坏的部位。

18.4.4 对空气瓶充气。

18.4.5 将充气的空气瓶,接到碱压器上并固定在背具上。

18.4.6 按使用前准备工作要求,对空气呼吸器进行检查。

18.5 空气瓶的充气方法及注意事项:

18.5.1 关闭瓶头阀,将空气瓶组件从背具上卸下来。

18.5.2 将气瓶组连接在空气压缩机的输出接口上。注意目栓空气瓶的净水压日期、有无深的刻痕、切口及瓶头阀有无损伤,如发现损伤,应及时修理,测试合格后才能使用。

18.5.3 打开瓶头阀旋钮,按下空气压缩机电源开关充气至30mpa。

18.5.4 待空气瓶自然冷却后再充气到30mpa。注意不要对气瓶组过分加压。

18.5.5 关闭瓶头阀,放空充气管路的剩余空气,然后从充气装置上取下气瓶组。

18.5.6 将气瓶组装到背具上或另外存放备用。

18.6 日常常规检查和维修

18.6.1 整机气密性检查

18.6.1.1. 关闭空气呼吸器供给阀的进气阀门,开启瓶头阀,2min后再关闭瓶头阀,压力表在瓶头阀关闭后1min内的下降值不大于2mpa。如果1min内的压力下降值大于2mpa,应分别对各个部件和连接处进行气密性检查。

18.6.2 报警器的报警压力

18.6.2.1. 打开气瓶瓶头阀,待压力表指示值上升至7mpa以上时关闭瓶头阀,观察压力表下降情况至报警开始,报警起始压力应在5.5mpa~0.5mpa之间。如果报警起始压力超出了这一范置,应卸下报警器,检查各个部件是否完好,如损坏应更换新的部件。

18.6.3 供给阀和全面罩的匹配检查

18.6.3.1. 关闭供给阀的进气阀门,佩戴好全面罩后,打开瓶头阀,在吸气时会听到“咝咝”的响声;在呼气和屏气时,供气阀应停止供气,没有“咝咝”的响声,表明供给阀和全面罩匹配良好。如果在呼气和屏气时,供气阀扔然供气,还能听到“咝咝”的响声,说明不匹配。这时应对供给阀和全面罩进行全面的检查或更换供给阀和全面罩,重新做匹配检查,直至合格为止。

18.7 日常维护

18.7.1 空气瓶和瓶头阀

18.7.1.1. 空气瓶避免碰撞、划伤和敲击,应避免高温烘烤和寒冷冻及阳光下暴晒,油漆脱落及时修补,防止瓶壁生锈。

18.7.1.2. 空气瓶要按气瓶上规定的标记日期使用,定期进行检验,每三年进行一次水压试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8.7.1.3. 空气瓶内的空气不能全部用尽,应留有不小于0.05mpa的剩余压力。

18.7.1.4. 瓶头阀拆下维修后重新装上空气瓶时,要经过28 mpa~30 mpa的气密性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8.7.2 减压器

18.7.2.1. 减压器在使用过程中不要随意拆卸。当安全阀漏气时,应对减压器的膛室压力和安全阀进行重新检验。

18.7.3 全面罩

18.7.3.1. 空气呼吸器不使用时,全面罩应放置在包装箱内,存放时不能处于受压状态。应存放在清洁、干燥的仓库内,不能受到阳光暴晒和有毒气体及灰尘的侵蚀。

18.7.4 供给阀

18.7.4.1. 一般情况下严禁拆卸供给阀。出现故障维修时,按原样装好,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8.8 注意事项

18.8.1 空气呼吸器及其零件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以免橡胶老化。

18.8.2 空气呼吸器严禁接触油脂。

18.8.3 应建立空气呼吸器的保管、维护和使用制度。

18.8.4 空气瓶不能充装氧气,以免发生爆炸。

18.8.5 每月应对空气呼吸器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

18.8.6 空气呼吸器不宜作潜水呼吸器使用。

18.8.7 压力表应每年进行一次校正。

18.8.8 剩于呼吸器的压缩空气应清洁,符合下列要求:

19 转动设备试机由岗位工在本地操作。试机时,检修负责人、岗位工始终在现场,确认开动的设备周围无人及障碍物时,岗位工方可试机操作。试机过程中岗位工坚守岗位,不得离开控制箱,但破碎机的试机和开机由破碎班长操作。

20 设备运行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0.1 设备禁止带病作业。

20.2 禁止在运转设备周围及机架、走板、栏杆上坐,卧,跑,跳,禁止跨越走板,栏杆及机器等。

20.3 设备运行时禁止身体触及转动部位,以防发生意外。

20.4 设备运行时禁止将身体或工具探入转动部分内拾取物、件。

20.5 传动设备未停前,禁止用手、脚接触或强制停止。

20.6 设备突然停电时,视为设备带电,禁止接触设备,以防突然送电。

20.7 出现卡料或设备异常现象必须停机处理并及时上报。

20.8 皮带机运行时禁止往皮带机抛扔物料或杂物。

20.9 设备运行时禁止将工具伸入皮带内侧和皮带机滚轮内侧,防止手卷入皮带机内。

20.10 无穿行通道的设备下禁止穿行。

20.11 严禁在转动设备及附近追逐打闹。

20.12 操作工操作时,禁止他人影响其注意力(不得惊吓操作工)。

20.13 操作或巡回检查时,提防脚下滑到或踩空,劳保用品必须穿戴整齐,防止衣裤等被带入转动部位。

20.14 设备运行中,不能把手伸进转动部件或进料口取杂物,发现问题必须停车处理。

20.15 如遇皮带机打滑或石块卡住皮带时,应停车处理。在清扫场地、设备时,应先处理高处,然后清扫地面,防止高处停滞的石块或杂物滚落击伤。

21 当维修设备、清扫卫生时必须切断电源,严格执行检修挂牌制度,检修牌悬挂在控制箱上,悬挂、拆卸警示牌由同一人操作。

22 配电箱挂设有检修牌,任何人禁止操作设备。待检修完毕,拆除检修牌,岗位工方可操作。

23 设备检修后的安全注意事项

23.1 设备检修完毕,其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新装、改装的设备及设备周边的防     护装置)必须配备齐全、恢复完好后,方可移交生产使用。

23.2 工作结束后要清点工具,避免掉入设备中,造成事故的发生。

23.3 工作完毕时将现场清理干净并进行防火检查,经检查无误后方可离开现场

24 吊装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4.1 严格遵守《吊葫芦的安全注意事项》。

24.2 电极糊不能超载或超出料斗。

24.3 吊物必须吊到位方可打开防护栏的门,其它时间禁止打开防护栏的门,防护栏的门必须关好上锁。

24.4 吊物时吊装口禁止站人。

24.5 吊物时禁止进入或身体探入吊装口内。

24.6 防护栏内禁止堆放杂物。

25 电器安全注意事项

25.1 接线必须由电工进行,严禁私自乱接电器线路。

25.2 电器设备、线路的绝缘良好,不得承受张力。

25.3 移动设备安装漏电保护器。

25.4 电源线禁止触及、缠绕和搭接在人体和导体上,避免发生触电。

25.5 电气设备要保持干燥、通风、不准进水,蒸汽禁止喷洒在电器设备上以防事故。

25.6 电器设备安装接地装置。

25.7 防爆电器密封严实。

25.8 换灯时必须断电,并有人扶好梯子,防止触电及高空坠落。

25.9 移动照明灯具使用安全电压,绝缘完好无损,使用完后将电源线收起、挂好。

25.10 移动设备电源线、临时电源线不得拖地,需进行悬挂处理,不得影响人员作业和行走。

25.11 配电箱的门关好,配电箱内、外禁止放置任何物品。

25.12 任何电气设备上的标示牌,非有关人员不得移动。

26 其它安全注意事项

26.1 转动设备的防护罩必须完好。

26.2 吊装口、预留口、观察口、料仓口、检修孔的盖板必须防护牢固。

26.3 禁止人员踩踏转动设备的盖板、检修孔、观察口和料仓口,防止人员受伤。

26.4 开动转动设备时,事先要进行检查和联系,确认所开动的设备周围无人及障碍物时,再行起动。

26.5 氧气瓶、乙炔瓶必须安装瓶帽。

26.6 禁止从2米以上的高空抛、扔工具、零件、材料、其它物件及积灰。

26.7 禁止人为损坏、破坏、随意拆除安全防护装置和消防装置。

26.8 防护装置需配置警示牌,安全标语正确,字迹清晰。

26.9 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操作人员应熟悉掌握使用方法。电器火灾应先切断电源,用干粉灭火器扑救,电石着火时用干沙或干粉灭火器扑救,禁止用水扑救。消防沙储备充足,沙内无油污、易燃易爆物品,且备有消防锹。

26.10 劳保用品穿戴齐全,防止石灰粉末灼伤皮肤,如石灰粉末飞入眼内,不得用手揉擦,少量时可立即翻开眼皮用流动清水冲洗,大量时应先采用油脂拭擦粉末,再用流动清水进行清洗。

26.11 电石粉落入眼内,不得用手揉擦,少量时应立即翻开眼皮用流动清水冲洗,大量时应首先用石蜡油等油类物质粘擦眼内电石粉,然后再用流动清水冲洗。

26.12 严禁踩踏除尘灰,以防除尘灰灼伤。

26.13 保持通道的畅通,出入口、走道处严禁摆放任何物品。

26.14 上、下楼梯时人员扶好楼梯扶手,防止滑落。

26.15 冷却棚、成品仓、电器设备禁止有水、含水容器和油品。

26.16 车未停稳时,人员必须远离车辆,以免造成事故。

26.17 人员禁止站在车辆的前面、后面。

第9篇 密闭炉仪电岗位安全规程

1 严格遵守安全规程、操作规程,防火规程、厂纪厂规各项规章制度。

2 进入密闭炉岗位严格遵守《密闭炉岗位通用安全规程》有关规定。

3 劳保用品穿戴的要求:

3.1 进入生产区域时必须穿劳保服,穿劳保鞋,戴安全帽,安全帽的帽带放下,衣扣、袖口扣好,鞋带系好。

3.2 严禁穿有带钉的鞋。

3.3 从事机械或在机械附近工作,应扎紧袖口、裤脚和衣襟,不得松散飘荡,不得围围巾,长发盘入安全帽内。

3.4 使用手电钻、磨光机戴好防护眼镜和手套。

3.5 维修工进入炉内戴好防风镜。

4 检修前的注意事项:

4.1 使用工具时必须检查其完好程度,禁止使用有缺陷的工具。

4.2 维修人员在电焊、气割、气焊作业时必须进行防火检查。

4.3 电焊机要放到指定地点,电源线绝缘必须安全可靠,接地必须接在被焊设备上,靠近接焊点。

5 检修时的注意事项:

5.1 非岗位人员禁止操作剪板机、折弯机、缝焊机、点焊机、压力机等特种设备。

5.2 当维修设备时必须切断电源,如检修带有可逆装置的设备或可逆设备时,必须切断此设备及可逆装置的电源,确认断电后,悬挂警示牌,警示牌必须悬挂在控制箱上,岗位操作工在现场监护,悬挂、拆卸警示牌由同一人操作。

5.3 维修人员在维修皮带打滑、跑偏故障时,必须停机处理,如特殊原因无法停机,禁止一人独自检修,岗位工在现场,有专业维修人员监护。

5.4 挂卸皮带必须停机,不准用电动机转动惯性挂卸。

5.5 维修工检修冷却设备时,应将管内的水吹扫干净,且管内的蒸汽排放后方可进行检修工作,以防烫伤。

5.6 拆下的工件要摆放整齐,不得堵塞通道和影响现场操作。

5.7 两人或两人以上抬持重物时要由一人统一指挥、密切配合。

5.8 乙炔、氧气、油漆放置避免高温和热辐射强烈的环境。

5.9 维修人员上下行车时,必须经行车工的许可,且行车停稳后,方可上下行车。

6 进入窑体内工作时应做好隔热、通风措施,现场有专人监护。

7 使用工具的注意事项:

7.1 在使用电焊机时电焊机必须接地预防漏电,不用时切断电源,电源线收起挂好。

7.2 移动电焊机时必须先切断电源;收电焊线时,在断电后操作。

7.3 吊葫芦固定安全可靠,吊葫芦垂直方向下方禁止站人。

7.4 使用锤子时前、后禁止站人。

7.5 拆卸弹簧时必须防止弹簧喷出伤人。

7.6 使用千斤顶时,千斤顶的下面必须平稳、牢固,以确保安全。

7.7 使用氧气和乙炔时,氧气和乙炔瓶必须保持5米以上的安全距离,氧气瓶和乙炔瓶距动火点必须保持10米以上的距离。氧气和乙炔瓶不用时必须关闭阀门。

8 液压系统的安全注意事项:

8.1 液压工作业时,必须做好绝缘措施,平台搭建牢固,现场有专人监护。

8.2 禁止人体同时触及两相电极。

8.3 更换液压设备或油管前切断相应的阀门。

8.4 液压油管爆裂停电处理。

8.5 更换压放缸、大立缸停电处理。

8.6 清洗零件严禁有明火作业,废油要倒入指定的容器内,定期回收禁止倾倒或倒入水道,禁止倒入消防沙内。

9 其它安全注意事项:

9.1 各种压力容器严禁在承压状态下敲打和维修,维修时必须做好联系,排出压力,关闭阀门,挂上标识方可工作,到容器内作业必须将各种连接用盲板堵死,防止回窜。

9.2 禁止进入电极筒内工作。

9.3 抬放重物时必须由一人指挥,配合密切,动作协调。

9.4 工具要放在指定的处所,传递工具时不得抛掷。

第10篇 密闭工裱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第一节 总则

第1条密闭工负责井下通风设施的构筑。密闭工必须严格按照通风设施质量标准施工,严禁违章操作。

墙体砌筑

第2条临时风门墙体

1、立柱(包括通天门框)要打得迎山有劲,风压大时在背风门口以上要设横梁(木梁或铁梁),梁头要镶入棚档或梁窝内。

2、钉板时由上往下钉,上下两板压茬宽度不得小于10mm。

3、墙面必须用黄泥掺水泥(泥灰比3:1—5:1)满抹或勾缝。

第3条永久风门墙体

1、门墙两帮和顶、底均需掏槽,掏槽要见硬底、硬帮,与煤岩体接实。掏槽深度在煤中不小于0.2m;在岩体中不小于0.1m;在砌碹巷道中建筑设施,若碹体漏风,则拆碹掏槽砌筑,若碹体完好,则与碹体接实即可。

2、墙厚一般为500—1000mm。

3、垒砖墙时必须灰浆饱满,全部用挤灰;灰缝要求:砖墙不许超过10mm。

4、垒砖墙用1:3—1:4的水泥砂浆砌筑。

第4条各种密闭的用途及施工要求

1、临时胶布密闭:主要用于临时控制风量或发生火灾时,临时挡烟、隔热、降低外部的有害气体等,其施工要求:在巷道中间及两帮打上中柱和帮柱,钉上胶布(风筒布等),接茬处要重迭,四周插好压严,防止跑风。

2、临时木板密闭:此种密闭的用途与临时胶布密闭同,但用的时间较长,效果比胶布的较好,其施工要求:在巷道中间及两帮打上中柱和帮柱,然后用木板由上往下钉在中柱和帮柱上。在钉的过程中四周要接触严密,上下两板压茬宽度不小于10mm。当瓦斯较大时钉钉子要用铜锤或垫以硬木。墙面必须用黄泥掺水泥(泥灰比3:1—5:1)满抹或勾缝。

3、沙袋防爆密闭:仅用于在瓦斯较大巷道内发生火灾后,在建立永久密闭前,为了防止或减轻火区爆炸的冲击,其施工要求:将沙或土(土块要小于10mm)装入袋内(草袋、帆布袋、麻袋等),每袋重量不宜超过15—20kg,按巷道全断面,堆积长度不小于4m,在该密闭的外侧,再打上3—4根贴墙柱,并用小杆卡实卡紧。

4、防火砖密闭:适用于发火煤层采后封闭,密闭厚一般500mm,用1:3—1:4水泥沙浆砌筑,砌筑时上下平整,必要时墙外抹以厚10mm的灰浆。密闭内有水时,可靠近下部设反水池或反水管,密闭的上部离顶300mm处设一条直径19—25mm的铁管作为观测孔,同时,在密闭的上部另下一节直径38—51mm带法兰盘和挡板或有阀门的铁管,作为注水灌浆用(管长视情况确定)。

5、永久性防火密闭:适用于采后石门,矿井主要巷道报废后,隔风防火。其要求:内外墙各厚三砖,中间填水泥砂浆或注其它符合要求的浆体。用1:3或1:4水泥砂浆砌筑,其施工质量要求与防火砖墙同。当巷道出水时,密闭底部要设反水管,在密闭上部离顶300mm处要设直径19—25mm铁管和直径为38—51mm铁管各一根,作为观测孔和注浆孔,这些管子平时要扎严上盖或带阀门;

6、砖密闭:用于非发火煤层的采后密闭。 砖密闭墙厚一般为500mm,用1:4或1:5水泥砂浆砌筑,其施工质量与防火砖墙同。 当巷道出水时,密闭墙下部要设反水池或反水管。

第二节 入井前的准备工作

第5条按照班组长布置的工作任务,带齐所用工具,并将利刃工具装入保护套内。

第6条配备好施工人员。对顶板不好,施工条件较复杂的工程,要指派有经验工人进行现场指导。

第三节 施工时注意事项

第7条开工前必须有班组长或负责安全人员检查施工地点的支架顶板、两帮等情况,发现问题处理好后再开工。

第8条回收棚梁打密闭时,先加固前后5米支架。回棚时只准由里向外逐架进行。

第9条回棚后,用长柄工具检查处理顶板时,人员要站在安全地点,由外向里进行,处理到牢固顶为止,然后打好顺巷梁或背板,必要时打立柱,保证安全工作。

第10条设施接顶时,应由两帮向中间同时进行。顺头梁、背板或立柱随接顶工作逐一拆除,循序进行。严禁在空顶下作业。

第11条每道通风设施竣工后,通风部门要根据“矿井通风质量标准”进行验收,不合格者要返工处理。设施完工后应做到料光场地净。

第12条设施墙体垂直度不得超过10mm。

第13条灰砂比,水泥小于400#为1:3,水泥大于400#为1:4。

第14条进行密闭时,不应把电缆,水管等密闭在墙内。施工负责人要提前到现场检查处理有关事项。

第15条密闭已采区或容易积聚有害气体的地点,开工时应有瓦斯检查人员进行检查,符合规定后,方可施工。有自然发火煤层的密闭,在墙体顶部留设观察管,还应设注浆管等。

升井后要向通风值班人员汇报本班完成任务情况。

第11篇 卧式密闭砂磨机安全操作规程

一、油漆生产工艺流程图:

我公司生产品种为醇酸漆、硝基漆、氨基漆、聚氨酯漆、防锈漆等生产工艺由此上述工艺相同。

二、机器设备操作规程

1.卧式密闭砂磨机一种微分研磨分散机,它具有效率高、工作连续性强,少污染,自控可靠等优点。

2.打开电源开关,指示灯亮。

3.根据原料设定通体内部的压力和出料管温度,压力设定为0.2mpa,温度设定70℃。

4.输送泵将经过预稀搅拌后的液固体混合原料泵入筒体内,筒体内的研磨介质对原料进行研磨分散。研磨介质大小根据产品而定,但是同一个桶内应加补同一种材质和粒径的介质。

5.研磨后可以自动控制将研磨介质与产品分离

三、危险化学品物质相关理化特性:

1.危险特性:以二甲苯为例

燃烧性易燃

闪点(℃):25

爆炸下限(%):1.1

爆炸上限(%):7.0

引燃温度(℃):463

最小点火能(mj):无资料

最大爆炸压力(mpa):0.764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2.中毒: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二甲苯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重者可有躁动、抽搐或昏迷。有的有癔病样发作。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女工有月经异常,工人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3.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四、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1.检查分散构件,磨损过多会直接降低工作效率和运转平稳

2.主轴及轴承磨损后要及时更换。

3.机械密封检查,密封不好会造成产品泄露。

4.桶体检查,一般半径磨损5mm以上,可以视为失去工作能力,及时.更换。

5.冷却水道的检查,冷却水流量过少,出现了堵塞现象,更换接头。

6.送料及检修启动隔膜泵,长期使用后,泵的工作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进行清洗或更换。

第12篇 密闭检查工安全操作规程

㈠安全规定

⒈检查井下火区和可能发火地点的密闭时,必须2人同行。

⒉操作时,2人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并做到1人操作,1人监护。

⒊操作时,首先要观察顶、帮状况,严禁冒险作业。

㈡操作准备

带齐光学瓦斯检测仪、需用的检定管、一氧化碳检定器和多种气体检定器、u型压差计、取样气囊、温度计、尺子、记录工具等。认真检查各类器具是否完好,检定管是否过期或失效,禁止使用过期或失效的检定管,不合格的器具不准携带下井。

㈢操作顺序

检查仪器、工具→测定气体参数浓度(瓦斯、一氧化碳、温度等)→检查防火设施、墙体情况等→填写记录。

多种气体检定器应符合下列标准:

⑴检定器唧筒活塞严密不漏气,拉推润滑正常。

⑵检定器经过检定,有效、完好。

⑶检定器要完好有效。

㈣正常操作

a、检查火区及可疑发火的地点

⒈检查火区及可疑发火的地点时,在进入检查地点后:

⑴先检查风流上风侧的瓦斯及一氧化碳浓度;

⑵然后逐步检查下风侧的瓦斯及一氧化碳浓度;

⑶按顺风方向进入检查区域检查;

⑷进入火区后,2人应相隔一定距离(5米左右),边检查边进入,严禁不经检查直接闯入;

⑸当发现有异常时,应立即退出,并设好栅栏、揭示警标,同时汇报有关部门和领导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⒉对于密闭前的检查应以甲烷、氧气、二氧化碳为主;当温度达到35℃以上或闻到火灾气体气味时,以检查一氧化碳为主。对于未灭的火区、高温点及已熄灭的火区,以检查一氧化碳为主。

⒊火区密闭要检查密闭状况(是否被压坏、烧坏,是否能符合要求)和墙温、气温、水温及密闭内外各种气体浓度及压力的变化,重点掌握一氧化碳浓度的变化。

⒋密闭内气温的检查,可以使用红外测温仪等测温仪器进行检查。

⒌检查时,发现有人工作的地点风流中一氧化碳浓度超过24×10-6时,要将人员撤出,在适当地点设好栅栏、揭示警标,并向通风部门及调度室汇报。

⒍高冒地点应挂牌管理,按规定进行检查,检查时要用长条工具。发现温度高于常温且有上升趋势或有微量一氧化碳时,应增加观察次数,并向有关部门和领导汇报,以便采取有效措施。

b、一氧化碳检定器使用方法

⒈测定一氧化碳时,应在欲测地点先推拉活塞3~5次,以清洗取样唧筒;然后再抽取气体,并迅速将锥形阀杆打到45°关闭位置,离开取样地点到安全地方;破开检定管两端,将其低浓度端插入唧筒胶座,将阀杆打开垂直位置,然后按检定管说明书所规定的时间推动活塞,使气体均匀地通过检定管。根据变色环的位置读出一氧化碳的浓度,如果为比色管则按其变色深浅程度与比色板对照后,查表得出一氧化碳浓度。

⒉根据被测气体中的一氧化碳浓度选取合适的检定管。如果一氧化碳浓度高于检定管上限,可以先稀释气体,然后再将结果扩大同样倍数即为被测气体中一氧化碳的真实浓度;如果一氧化碳浓度低于检定管的下限,则可增加送气次数,或用一支检定管连续测几次,将结果按送气次数缩小相同的倍数或除以测量次数。

⒊若被检测地点附近存在放炮作业,在检测一氧化碳浓度时要避开放炮时间,防止炮烟影响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c、u型压差计使用方法

⒈使用前先检查u型压差计玻璃管是否完好,能否能够正常使用。确认完好后将纯净水或蒸馏水导入u型玻璃管至一定高度(高度必须确保能够准确读数),将一小段胶皮管(长度一般不宜超过50厘米)与u型玻璃管一端连接好。

⒉打开被测地点观测管上的小铜管,检查管路是否畅通。若被堵塞或有流水必须进行处理,确保管内气体流动畅通。

⒊将u型压差计吊挂或摆放至适当位置,并将u型玻璃管内水平面调至水平状态。

⒋将胶皮管另一端连接到小铜管上,读取u型压差计上的刻度值,并计算出高度差值即为被测地点密闭内外压差。若风流由内向外记为“-”,由外向内记为“+”。

㈤特殊操作

应每月填写反映火区检查情况的“火区检查日志”,重点情况记入“火区管理卡片”,填绘火区示意图。连续检查时,当班检查的情况应向下班交接清楚。

㈥收尾工作

⒈现场检查完毕后,要及时将检查结果填入记录手册、检查箱和观察牌板。

⒉如果当班工作未完成,需要现场交接班;如果当班工作进行完毕,需做好记录,填好有关卡片。

第13篇 密闭式混橡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上班前穿好工作服,戴好手套,口罩,扎紧袖口。

2、查阅交接班记录,阅读派工单,检查各运转部位有无杂物;检查全机的润滑系统是保持畅通,否则不能开车;检查设备有无故障,有故障不能开车;检查冷却系统是否满做工艺要求,否则不能开车;压缩空气不足不能开车。

3、冬季受冻的胶料不准投料,发现有烧焦的胶料不能投料,易燃材料不准投料。

4、各轴瓦温度太高或开出铜末来时,要立即停止投料,加油冲洗,但不准停车,并向有关领导报告,侧壁温度超过65℃时应停车。

5、发现混炼室内胶料烧焦时应立即卸料,并向班组长报告。

6、禁止将头和手伸进投料口。

7、停机后必须切断电源,水源,压缩空气,清扫机器和操作现场。

8、正常情况下,应严格遵守规定的装胶容量,加料顺序,混炼时间和排料温度,遇特殊情况,应报告工艺负责人,另外处理。

9、混炼护套胶后应塑炼,一般天然胶用于护套,方能混炼,白色绝缘胶或塑炼绝缘用生胶。

第14篇 密闭炉二楼、三楼巡检工安全规程

1 严格遵守安全规程、操作规程、防火规程、厂纪厂规各项规章制度。

2 严格遵守《密闭炉岗位通用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3 劳保用品穿戴的要求:

3.1 进入工作岗位时操作工穿劳保服,戴安全帽,穿劳保鞋,戴劳保手套,安全帽的帽带系下。穿纯棉衣物,禁止穿化纤衣物,衣扣、袖口扣好,鞋带系好。

3.2 戴好安全防护用具。

3.3 严禁穿有带钉的鞋。

4 电炉运行状态

4.1 炉面操作人员应密切监视电炉运转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联系或上报,情况紧急应立即通知配电工停电。

4.2 电炉正常运转时,炉内应保持微正压操作(0~1毫米/水柱)不宜过高,否则炉内co外泄会引起中毒(也不允许负压,以防空气倒灌炉内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引起爆炸)。

4.3 炉面上应保持地面干燥,不准往地面上浇水。

4.4 禁止操作人员用金属物件触及导电部位,禁止操作人员同时触及两相电极。

4.5 不准在操作孔或防爆孔正面站人或逗留,防爆孔上不准镇压重物。

5 巡检时的注意事项

5.1 进入巡检现场,必须先检查和监测现场co检测值,在安全范围方可进入,其他任何人员不得进入。

5.2 巡视检查时,携带co气体检测器随时检查co的浓度,至少两人,一前一后行进,保持与中控室的连续,以防种种原因而造成co中毒。

5.3 巡检人员进入料面,劳保穿戴整齐,佩戴好安全防护用具。

5.4 巡视二楼时人员不得进入防护档屏内,与炉盖保持至少2m以上的距离,不得在短网下方停留。

5.5 进入岗位后必须对设备、安全防护装置进行检查,保证其安全、完好。

5.6 检查吹风设备和引风设备运行状态,室内空气对流,窗户敞开,风机全部处于运行状态,现场保持通风良好,防止co气体中毒。

5.7 巡检时尽可能站在上风向要防止co中毒。

5.8 应经常测定二楼、三楼co含量,当co含量超出允许范围时,应及时果断采取措施并上报,待找出原因处理后方可继续工作。

5.9 发生料管空仓和卡料现象,必须第一时间通知配电工采取停电措施,待处理完毕方可补料。

5.10 发生料管空仓时,禁止进行补料,人员立即远离工作现场,电石炉未停炉禁止再从事工作。

5.11 密切监视电炉运转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联系和上报,情况紧急应立即停电。

5.12 应经常巡视检查电炉各系统运行状况,发现异常应及时果断采取措施并上报。

5.13 报警装置如发现有气体泄漏或报警时,立即撤离现场,及时上报采取停电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5.14 应经常注意冷却系统水温变化情况,应熟悉冷却系统进出水管通路,以便发生紧急情况及时关闭或开启。

第15篇 密闭炉维修岗位安全规程

1 严格遵守安全规程、操作规程,防火规程、厂纪厂规各项规章制度。

2 进入密闭炉岗位严格遵守《密闭炉岗位通用安全规程》有关规定。

3 劳保用品穿戴的要求:

3.1 进入生产区域时必须穿劳保服,穿劳保鞋,戴安全帽,安全帽的帽带放下,衣扣、袖口扣好,鞋带系好。

3.2 严禁穿有带钉的鞋。

3.3 从事机械或在机械附近工作,应扎紧袖口、裤脚和衣襟,不得松散飘荡,不得围围巾,长发盘入安全帽内。

3.4 使用手电钻、磨光机戴好防护眼镜和手套。

3.5 维修工进入炉内戴好防风镜。

4 检修前的注意事项:

4.1 使用工具时必须检查其完好程度,禁止使用有缺陷的工具。

4.2 维修人员在电焊、气割、气焊作业时必须进行防火检查。

4.3 电焊机要放到指定地点,电源线绝缘必须安全可靠,接地必须接在被焊设备上,靠近接焊点。

5 检修时的注意事项:

5.1 非岗位人员禁止操作剪板机、折弯机、缝焊机、点焊机、压力机等特种设备。

5.2 当维修设备时必须切断电源,如检修带有可逆装置的设备或可逆设备时,必须切断此设备及可逆装置的电源,确认断电后,悬挂警示牌,警示牌必须悬挂在控制箱上,岗位操作工在现场监护,悬挂、拆卸警示牌由同一人操作。

5.3 维修人员在维修皮带打滑、跑偏故障时,必须停机处理,如特殊原因无法停机,禁止一人独自检修,岗位工在现场,有专业维修人员监护。

5.4 挂卸皮带必须停机,不准用电动机转动惯性挂卸。

5.5 维修工检修冷却设备时,应将管内的水吹扫干净,且管内的蒸汽排放后方可进行检修工作,以防烫伤。

5.6 拆下的工件要摆放整齐,不得堵塞通道和影响现场操作。

5.7 两人或两人以上抬持重物时要由一人统一指挥、密切配合。

5.8 乙炔、氧气、油漆放置避免高温和热辐射强烈的环境。

5.9 维修人员上下行车时,必须经行车工的许可,且行车停稳后,方可上下行车。

6 进入窑体内工作时应做好隔热、通风措施,现场有专人监护。

7 使用工具的注意事项:

7.1 在使用电焊机时电焊机必须接地预防漏电,不用时切断电源,电源线收起挂好。

7.2 移动电焊机时必须先切断电源;收电焊线时,在断电后操作。

7.3 吊葫芦固定安全可靠,吊葫芦垂直方向下方禁止站人。

7.4 使用锤子时前、后禁止站人。

7.5 拆卸弹簧时必须防止弹簧喷出伤人。

7.6 使用千斤顶时,千斤顶的下面必须平稳、牢固,以确保安全。

7.7 使用氧气和乙炔时,氧气和乙炔瓶必须保持5米以上的安全距离,氧气瓶和乙炔瓶距动火点必须保持10米以上的距离。氧气和乙炔瓶不用时必须关闭阀门。

8 液压系统的安全注意事项:

8.1 液压工作业时,必须做好绝缘措施,平台搭建牢固,现场有专人监护。

8.2 禁止人体同时触及两相电极。

8.3 更换液压设备或油管前切断相应的阀门。

8.4 液压油管爆裂停电处理。

8.5 更换压放缸、大立缸停电处理。

8.6 清洗零件严禁有明火作业,废油要倒入指定的容器内,定期回收禁止倾倒或倒入水道,禁止倒入消防沙内。

9 其它安全注意事项:

9.1 各种压力容器严禁在承压状态下敲打和维修,维修时必须做好联系,排出压力,关闭阀门,挂上标识方可工作,到容器内作业必须将各种连接用盲板堵死,防止回窜。

9.2 禁止进入电极筒内工作。

9.3 抬放重物时必须由一人指挥,配合密切,动作协调。

9.4 工具要放在指定的处所,传递工具时不得抛掷。

密闭安全操作规程15篇

内容一、前言密闭空间作业涉及多种行业,包括化工、建筑、石油天然气等,其安全操作规程至关重要,旨在确保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作业环境的稳定。本规程详细阐述了密闭空间作业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密闭信息

  • 密闭炉二楼、三楼巡检工安全规程
  • 密闭炉二楼、三楼巡检工安全规程85人关注

    内容一、巡检任务1.巡检工需每日定时对密闭炉二楼、三楼进行检查,确保设备运行正常,无异常声响、异味或热源泄露。2.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炉体结构完整性、管道连接 ...[更多]

  • 密闭炉二楼三楼巡检工安全规程
  • 密闭炉二楼三楼巡检工安全规程84人关注

    内容一、巡检任务与职责1.密闭炉二楼三楼巡检工负责对区域内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定期检查,确保生产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2.巡检工需熟悉炉体结构、工艺流程以及相关设 ...[更多]

  • 密闭炉岗位通用安全规程
  • 密闭炉岗位通用安全规程65人关注

    内容一、岗位职责与权限1.密闭炉操作员需熟悉设备操作流程,确保设备安全运行。2.负责日常设备检查,包括炉体、控制系统、安全装置等,及时报告异常情况。3.按照操作手 ...[更多]

  • 密闭炉岗位安全规程汇编(8篇范文)
  • 密闭炉岗位安全规程汇编(8篇范文)61人关注

    内容1.岗位职责:密闭炉操作员负责监控和控制密闭炉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安全、高效、稳定运行。执行定期检查,预防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遵循所有安全规定。2.安全操作流程 ...[更多]

  • 密闭工安全操作规程5篇
  • 密闭工安全操作规程5篇57人关注

    内容一、安全准备与检查1.1检查工作区域:确保密闭空间内无有害气体、蒸汽、粉尘或其他潜在危险。1.2设备检查:确认所有工具、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特别注意通风设备 ...[更多]

  • 密闭炉仪电岗位安全规程
  • 密闭炉仪电岗位安全规程55人关注

    内容一、岗位职责1.负责密闭炉的电气设备操作、维护和故障排查。2.确保炉体运行稳定,防止电气安全事故的发生。3.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设备启停,定期进行设备点检。4.对 ...[更多]

  • 密闭安全操作规程15篇
  • 密闭安全操作规程15篇51人关注

    内容一、前言密闭空间作业涉及多种行业,包括化工、建筑、石油天然气等,其安全操作规程至关重要,旨在确保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作业环境的稳定。本规程详细阐述了密闭 ...[更多]

  • 密闭炉料面岗位安全规程
  • 密闭炉料面岗位安全规程49人关注

    内容一、岗位职责1.操作员应负责监控和控制密闭炉的运行状态,确保炉料面的安全与稳定。2.对炉内温度、压力、气体成分进行定期检测,并记录相关数据。3.根据生产需求 ...[更多]

  • 密闭炉安全规程汇编(11篇范文)
  • 密闭炉安全规程汇编(11篇范文)43人关注

    内容一、安全操作规程1.检查与准备-在开始工作前,务必检查密闭炉的所有安全设备,包括压力表、温度计、紧急泄压阀等,确保其功能正常。-确保炉体无明显损伤,密封良好,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