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内容
一、安全环境维护
1. 幼儿园应设立安全区域,避免存在锐利边角、易碎物品或可能导致跌倒的障碍物。
2. 室内设施应定期检查,确保无破损、松动,玩具应符合儿童安全标准。
3. 厨房和卫生区域应严格执行卫生规定,防止食品污染和疾病传播。
二、人员培训与管理
1. 教职员工应接受急救培训,掌握基本的应急处理技能。
2. 所有员工应熟知安全规程,定期进行安全知识更新培训。
3. 新入职员工需通过安全考核后方可上岗。
三、日常安全管理
1. 每日入园前,进行设施安全检查,排除隐患。
2. 保持幼儿活动区域的视线畅通,随时关注幼儿动态。
3. 幼儿外出活动时,确保每位幼儿在成人的视线范围内。
四、应急预案与演练
1. 制定详尽的应急预案,包括火灾、地震、疾病爆发等情况。
2. 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演练后进行反馈和改进,确保预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五、家长沟通与合作
1. 定期向家长通报幼儿园的安全状况,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
2. 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安全活动,共同维护幼儿安全。
3. 对于家长提出的安全问题,应及时回应并采取改进措施。
标准
1. 符合国家及地方关于幼儿园安全的相关法规和标准。
2. 安全规程应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和执行。
3. 安全培训和演练应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确保每位教职员工能熟练掌握。
4. 应急预案应全面覆盖可能发生的各类安全事件,并定期更新。
5. 家长沟通应真诚、及时,建立良好的家园共育机制。
考试题及答案
1. 问:幼儿园安全区域设置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应避免存在锐利边角、易碎物品或可能导致跌倒的障碍物。
2. 问:新入职员工上岗前需要做什么?
答:新入职员工需通过安全考核后方可上岗。
3. 问:日常安全管理中,如何确保幼儿安全?
答:每日入园前进行设施安全检查,保持幼儿活动区域视线畅通,随时关注幼儿动态。
4. 问:应急预案演练的频率是多少?
答: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应急演练。
5. 问:家长在幼儿园安全工作中扮演什么角色?
答:家长应与幼儿园合作,共同维护幼儿安全,参与安全活动,提出安全问题并得到及时回应。
幼儿园规程安全范文
第1篇 某某幼儿园户外活动环节安全操作规程
某幼儿园户外活动环节安全操作规程
户外活动环节中,各岗人员要分工合理,密切配合,把好各关。户外活动中,教师应调动幼儿情绪,让幼儿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从而使幼儿的体能得到充分发展,并激发幼儿喜欢体育活动的兴趣。幼儿上下楼梯尽量靠右走,队伍前、中、后都应有教师。
第一步:准备工作
1.主班教师根据活动内容,为幼儿准备数量、大小合适的体育器械,并保证户外活动场地和器械的安全、卫生。
2.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如:饮水、如厕、增减衣物、整理装束等。(冬季为幼儿抹护手霜)
3.教师为幼儿做好场地、器械等准备工作,保证体育器械的安全、卫生。
4.户外活动前,教师应穿着适宜的服装和鞋,方便运动。
5.教师对幼儿提出活动要求和安全要求。
第二步:组织活动
1.主班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体能等发展需要,组织进行体育活动,内容健康,集体活动应在半小时左右,运动量适宜。
2.注意提示幼儿正确的使用器械,注意安全,如:跳绳等。
3.提示幼儿分散活动中,不随意奔跑、打闹,注意活动中的安全。
4.户外活动中,教师站位要合理,时刻注意观察幼儿,及时解决纠纷。
5.配班教师协助主班教师巡视幼儿的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干预。对动作发展迟缓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
7.教师在户外活动时对幼儿的照料,及时排除不安全因素,保障幼儿安全。
8.照顾因身体不适等特殊原因不能参加活动的幼儿。
第三步:整理工作
1.主班教师组织幼儿收拾器械,整理场地。
2.主班教师组织幼儿排着整齐的队伍回到教室后,依次进行擦汗、脱外衣、盥洗、饮水等生活活动。
3.配班教师协助幼儿收拾器械并摆放整齐。督促幼儿按顺序排好队
4.配班教师协助指导幼儿擦汗、脱外衣、盥洗、饮水等生活活动。
5.教师检查场地和器械的收拾、整理情况。
6.督促幼儿进行擦汗、脱外衣、盥洗、饮水等生活活动。
第2篇 h幼儿园幼儿接送环节安全操作规程
幼儿园幼儿接送环节安全操作规程
接送环节是幼儿在园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环节,为保障幼儿安全,应安排好值班人员,明确职责,避免出现空岗现象。家长委托他人接送幼儿时,委托人必须年满十八岁。如用园车接送幼儿,应加强对接送人员和车辆的管理,安排专人跟车,注意车辆行驶中的安全,上下车辆要清点人数。
一、幼儿入园环节:
1.值早班教师要认真做好晨检,组织好幼儿活动。值班期间不吃早点及零食,不脱岗,做到幼儿在教师在,掌握幼儿一切活动情况。交班时向接班教师交代幼儿情况,接班教师清点好人数签字后方可带幼儿回班。
2.办公室值班人员巡视各班级教师到岗、晨间准备工作及安全情况,及时协调安排好幼儿来园前的各项工作。
3.门卫按时开关大门,幼儿入园时间门卫要站在大门口,盘查无大人带领的幼儿出园,防止幼儿走失;要留意进出人员,发现可疑人员及时采取措施并报告园领导。维护幼儿园门口秩序,禁止在门口停车。
4.家长每天按时送幼儿来园,积极配合幼儿园晨检工作,协助幼儿园每天入园前检查幼儿口袋,避免将零食、异物及危险品带入园内。
5.保健医生对每位入园幼儿进行晨检。如有服药幼儿,请家长将当天的药包好,写上幼儿姓名、药物名称及当天服药量和服药时间,交给保健医生并填写服药登记表。幼儿患有传染病康复后返园时,须携带区级以上医院证明并经保健医生同意后,方可入园进班。6.班级教师对幼儿进行二次晨检。及时了解幼儿的健康状况,检查有无携带危险品入园和幼儿个人卫生。如有身体异常者及时通知保健医生对其检查。
7.教师督促提醒幼儿洗手并挂好毛巾,用淡盐水漱口,喝足够量的温开水,注意水的温度适中,然后幼儿自主进入活动区活动。
8.班级教师合理分工,做好晨间家长接待和活动区指导工作,为幼儿营造愉快的入园及活动环境,使幼儿在愉快、有序的活动中,开始一天的生活。
二、幼儿离园环节:
1.门卫按时开大门,幼儿离园时间门卫要站在大门口,盘查无大人带领的幼儿出园,防止幼儿走失;要留意进出人员,发现可疑人员及时采取措施并报告园领导。幼儿离园后要禁止幼儿在园逗留玩耍。维护好幼儿园门口治安秩序,禁止各种车辆、宠物、商贩、居民随意进入幼儿园,在幼儿园门口摆摊、张贴广告。
2.离园前教师组织幼儿有序地进行谈话、游戏等活动,不坐等。检查幼儿仪表,提醒幼儿带好回家物品以及布置任务,让幼儿整洁愉快地回家。
3.教师热情接待家长,向家长及时反馈、交流幼儿在园情况。
4.家长应安排固定人员接送幼儿,如更换接送人员家长必须提前通知幼儿园,否则幼儿园有权不交接幼儿。幼儿离园时必须告知当班教师。如不是幼儿家长来接幼儿时,教师一定要和家长联系,问明情况后方可让幼儿离园。
5.接幼儿离园后,家长应携幼儿马上离开,不在园内逗留。
6.交班教师要将幼儿送到值晚班的班级,向值班教师交代幼儿人数、身体状况、行为习惯等并登记,接班教师要认真核对清点幼儿人数。
7.值晚班教师要组织好幼儿活动,不干私活,要全面巡视,掌握情况。要认真核实来接幼儿的家长,如有幼儿和教师不认识的人来接,值班教师要及时联系有关人员,不得随意让幼儿离开。
8.值晚班教师严格遵守值班时间,不得将幼儿交给传达人员提前下班。
9.办公室值班人员对楼内外进行巡视,了解晚班交接班情况及幼儿活动情况。
10.幼儿离园后,做好活动室的清洁及物品的摆放工作,布置好第二天晨间活动场地及内容,关好门窗水电。
教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