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安全操作规程 > 安全规程

工业安全规程15篇

更新时间:2024-05-16 查看人数:20

工业安全规程

内容

一、安全责任与意识

1. 所有员工必须认识到工业安全的重要性,将个人安全和团队安全置于首位。

2. 各部门负责人需定期进行安全培训,确保员工熟悉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措施。

3. 工作现场应设置清晰的安全警示标识,提醒员工潜在风险。

二、个人防护设备

1. 根据工作性质,员工需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鞋等。

2. 防护设备应定期检查,破损或失效的设备应及时更换。

三、设备操作与维护

1. 操作设备前,员工需接受专业培训,了解设备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2. 设备使用后应进行清洁和维护,防止故障发生。

3. 发现设备异常,应立即停机并报告维修部门。

四、危险物质管理

1. 危险化学品应妥善存储,遵循“五双”制度(双人保管、双人收发、双人记账、双把锁、双色标志)。

2. 使用危险物质时,遵循最小化原则,减少暴露风险。

3. 废弃物处理应符合环保规定,不得随意丢弃。

五、应急预案与演练

1. 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火灾、泄漏、工伤等事故的应对措施。

2. 定期组织安全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反应能力。

六、工作环境与卫生

1. 保持工作场所整洁,定期进行卫生检查。

2. 遵守噪音、温度、湿度等环境标准,保障员工健康。

标准

1. 符合国家和地方的安全生产法规,如《安全生产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

2. 企业内部制定的安全操作规程需经过专家评审,确保科学性和实用性。

3. 安全指标纳入绩效考核,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考试题及答案

1. 员工在什么情况下应佩戴防护眼镜?

答:在进行可能产生飞溅、辐射或粉尘的工作时,应佩戴防护眼镜。

2. 发现设备故障,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答:立即停机,报告维修部门,并在设备修复前禁止使用。

3. 如何处理危险废弃物?

答:应按照环保规定,通过专门的废弃物处理渠道进行,不得随意丢弃。

4. 应急预案演练的目的是什么?

答: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确保在真实事故发生时能迅速、有序地进行自救和互救。

5. 个人防护设备的使用原则是什么?

答:员工应根据工作需求,正确佩戴并定期检查个人防护设备,确保其功能完好。

工业安全规程范文

第1篇 工业萘运输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2、装车前,先检查车况和排气管的阻火装置,保证车况和排气管的阻火装置良好。

3、装车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

4、装车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防止引起火灾。

5、工业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车上严禁与氧化剂混装。

6、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

7、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

第2篇 大亚湾核电站工业安全管理指标体系规程

大亚湾核电站是我国第一个中外合资的大型商业核电站。该电站按照世界核电站和国内电力行业的标准,建立了一套完整、规范的工业安全管理指标体系,在核电站安全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和目的

大亚湾核电站投入商业运行后,采用世界核电站营运者协会(wano)的十项主要指标衡量安全生产的总体业绩,其中用于衡量工业安全的指标是事故率f:

按12个月滚动统计,其含意为在12个月内100个员工发生工业事故的次数。按照这一指标统计,1994年大亚湾核电站工业事故率为0.4,低于当年wano中间值0.63,呈现良好状况。但该核电站工业安全科分析当年的工业安全状况时发现,许多人身伤害风险和事故隐患没有办法通过这一指标反映出来,如果发生重伤以上的事故,这一指标也不能表示出来。因此,有必要在事故率这一基本指标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以实现更全面、更准确地反映工业安全状况的目的。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是:

(1) 全面反映当年工业事故状况;

(2) 反映工业安全的潜在问题,具有状况分析和趋势预测的作用,为改进决策提供依据;

(3) 便于统计,能向各相关部门快速提供信息;

(4) 提高事故、事件透明度,便于经验反馈和事件分析。

2 指标体系的构成

指标体系分为3个层次5类,见图1。

图1 指标体系构成图

指标体系的定义:

(1) 重伤及死亡事故——造成一人重伤或死亡的事故;

(2) 轻伤事故——造成人员损失工时一天以上(不包括受伤当日)的事故;事故率f及严重度g为

(3) 伤害事件——人员受到伤害,但未达到损失工时一天的事件;

(4) 未遂事件——造成人员伤害的可能性很大,但未造成后果的事件;

(5) 异常——明显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

对于未遂事件和异常,因没有明显的后果不易判别,因此,根据核电站的实际,列出9项典型的未遂事件标准,10项典型的人员违章标准,以提高执行中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3 指标体系的信息来源

指标体系统计的信息来源主要有4个渠道:

(1) 核电站24 h事件报告制度。核电站为了提高事故事件的透明度,建立了24 h事件报告制度,要求核电站任何员工(包括承包商)发现任何设备、人员行为方面的异常情况,都要通过填写24 h事件单,向全电站报告。工业安全科从事件单中选出与工业安全相关的事件进行调查,按指标体系分类统计;

(2) 电站各部门安全员的报告。要求发生事故、事件及人员违章行为要主动报告,并协助工业安全科进行调查分析;

(3) 医疗部门的伤病处置信息。核电站远离市区,建有较完整的医疗服务中心。该中心每周将外伤处置信息报至工业安全科,这些信息包括人员姓名、单位、受伤地点、受伤类型、严重程度等;

(4) 核电站厂区出入口自动控制系统的信息。该系统记录任何时刻进出厂区人员的姓名和时间,随时可以调出、打印、核实人员是否进入厂区工作。

4 指标体系的作用和效果

指标体系建立几年来取得如下作用和效果:

(1) 对核电站工业安全状况有了一个量化的描述,便于更具体地了解整体状况。每年工业安全大纲中对这些指标定出目标值,工业安全科每月通过这些指标的实际值向电站各部门报告。通过实际值与目标值的比较使领导和员工清楚地了解工业安全控制的差距。

(2) 指标分析为制定事故预防对策提供了依据。指标系统建立后,工业安全科每季度对指标情况进行分析、比较,找到管理中的主要问题,提出针对性对策,并向电站工业安全、辐射防护委员会报告。通过对上一年度的指标分析,查找管理方面的主要问题,为制定年度管理改进计划项目和电站工业安全年度工作大纲提供依据。

工业安全管理体系在电站工业安全管理工作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近年来电站工业事故率呈稳定下降趋势,连续3年轻伤事故率不超过0.14,远远低于wano中间值。

5 指标管理体系的不足

(1) 因异常指标包括的范围不全面,仍有一些无法确定的异常未纳入定义之中;

(2) 指标界定过程中仅有人的经验成份,判断的准确程度不一致,表明指标定义仍有待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具体化、规范化。

第3篇 工业企业电葫芦安全操作规程

工业公司电葫芦安全操作规程

1.电动葫芦必须有专人操作,持证上岗,严格遵守行车工的有关安全操作规程。

2.开动前认真检查设备的机诫、电气、钢丝绳、吊钩、限位器等,是否完好可靠。

3.不得超负荷超吊,起吊时,手不准握在绳索与物体之间,吊物上升时严防撞顶。

4.起吊物件时严禁超重(3t)及吊物下站人。捆扎应牢固。在物件的棱角快口处,应设垫衬保护。

5.使用拖挂线电器开关启动,绝缘必须良好,正确按动电钮,注意站立位置。

6.单轨电动葫芦在轨道转弯处或接近轨道尽头时,必须减速运行。

第4篇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

前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代替gb6222―1986《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

本标准与gb6222--1986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及“术语和定义”二章

――将各类煤气通用的条款均提出,纳入第4章基本要求中;

――提高了焦炉煤气电捕焦油器的含氧量,并规定配备检测装置;

――根据现有技术修改了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装置;

――增加了有关转炉煤气生产中的安全要求

(见第5章);

――对高压高炉减压阀组前的煤气管道的气密性试验压力进行了修改

(见第6章);

――增加了水封高度,并增补了新型隔断装置――双板切断阀

(见第7章)

――增加了对新型煤气柜的安全规定

(见第9章);

――对煤气事故的处理明确分节,使条例更清晰

(见第11章);

――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删除部分与实际不符的条款

(见第12章);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

本单位参加起草单位武汉钢铁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宝钢集团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公司、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河南亚天集团公司、北京科力恒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卢春雪、万成略、李晓飞、魏萍、张文秀、皱明森、张兴良、胡云、韦裕国、吉卫星、朱刚。

本标准于1986年首次发布, 年第一次修改。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并适用于工业企业厂区内的发生炉、水煤气炉、半水煤气炉、高炉、焦炉、直立连续式炭化炉、转炉等煤气及压力小于或等于12_105pa(

1.2 2_105mm) 的天然气(不包括开采和厂外输配)的生产、回收、输配、贮存和使用设施的设计、 制造、施工、运行、管理和维修等。

本规程不适用于城市煤气市区干管、支管和庭院管网及调压设施、液化石油气等。

因采用新技术、引进技术和引进工程而不能执行本规程的有关规定时,需提出相应的安全规定(附科学依据),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劳动部门批准并报劳动人事部备案后,才能使用和运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错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05

3.1 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

gb405

3.2 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

gb405

3.3 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

gb405

3.4 固定式工业钢平台

gb7231工业管路的基本识别色和识别符号

(gb7231-1987,neqiso508:1966)

gb16912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

gb50028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50031乙炔站设计规范

gb5005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设计规范

gb50195发生炉煤气站设计规范

gb50235工业企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6现场设备、工业管理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6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gbj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9工业企业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计算压力computation pressure

正常操作时工况可能出现的最高工作压力。是为了计算管道(或设备)的水封高度,或为了确定气密试验、强度试验的压力。煤气设施在正常生产运行情况下,可能达到的最大工

第5篇 工业冷水机进水泵房安全操作规程

一、工业冷水机污水入池前准备 .根据调度指令,及时开启指令中规定设备。.开启闸门启闭器,如用电关启时,则手柄必须脱离转动轴,如用人力时,关掉电源将手柄插入摇动。 .闸门启闭机开闭时应守机使用,待停机后方可离开机旁,绝不允许投入运行后,随即离开。.开启旋转格栅应严格按照旋转格栅使用要求执行,并守机十分钟,检查机械设备有无异常情况后方可离机,绝不允许投入运行后,随即离开。 .在池内水位达到工艺规定标高时,方可启动水泵,同时根据水池水位情况与值班调度取得联系。

二、工业冷水机起动、运转 .按调度指令打开切换井的进出水闸门,关闭其他各闸门。.水泵启动前,应向填料函上的接管,引注清水润滑橡胶轴承,待泵出水后即可关小,有水滴出为宜,检查泵轴承位的油位,确保各处水、油路畅通。 .水泵启动前检查各连接部位应无松动,用手转动联轴器,看是否灵活,泵内是否有响声。.水泵启动时,机旁不得站人,启动后应至少守机五分钟检查设备情况,如有不正常的振动和声音或出水情况有异常应立郧停机检查,绝不允许投入运行后随即离开机泵。 .水泵在运行中,应注意以下事项:()检查各个仪表工作是否正常、稳定,特别注意电流表是否超过电动机额定电流,电流过大,过小应立即停机检查。 ()水泵流量是否正常,检查出水管水流情况,根据水池水位变化,估计水泵运行时间,及时与调度联系。()检查水泵填料压板是否发热,滴水是否正常,每班不得少于八次。 ()注意机组的响声,振动情况。 ()检查轴承电机温升情况,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机,通知值班调度。 ()检查格栅及进水口是否堵塞,水位是否过低。.水泵电动机在冷状态下一般允许连续起动六次,两次间隔时间至少十五分钟。

三、停机 .达到工艺要求或接受调度指令,应立即停机,关闭其闸门,停机后,应把使用设备擦洗干净,设备周围打扫干净。.冰冻季节停机后,应排除泵内积水,以免损坏零件。 .备用泵应每星期用手旋转泵轴°,并注意轴承处油位标记,及时加油。

四、工业冷水机检修泵、潜水泵、通风机的使用 .检修泵应按生产科规定开启,在未使用时保证清洁、完好。.潜水泵应注意水池水位情况,应即时开启,人不离机,池净即停。 .通风机按操作人员运行经验进行启闭。

五、工业冷水机设备事故的处理 .发现设备有异常情况,立即停机,应报告调度,并记录值班记录簿内。.由于电气原因引起停机时,应立即报告调度进行处理,不得自行修理电气设备,并记人值班记录簿内。 .发现电动机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运行,并报告调度,请示处理,并记人值班记录簿内。.闸门,格栅有异物阻塞时,应及时清除,当旋转格栅出现事故讯号时,应立即停机,报告值班调度请示处理,并记入值班记录簿内。

本消息来自深圳制冷网本公司主营工业冷水机、工业冷水机组、螺杆式冷水机、注塑机配置冷水机、耐酸式冷水机、低温式冷水机、低温冷水机、低温工业冷水机、螺杆式工业冷水机、工业制冷机、工业冰水机、工业冷冻机、工业耐酸冷水机,欢迎广大新老客户光临选购牌工业冷水机,我们全体员工竭诚为您服务!

工业冷水机选型从哪些方面入手

工业冷水机选型从哪些方面入手

冷水机厂家以产品质量为根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客户满意为目标,始终做制冷行业的领跑者,以更优质的产品更贴近更周到用户的服务于各个领域。公司以诚信为本、顾客至上。以质量求生存,以科技为创新,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求发展。以诚信为做人做事之根本;因专注而专业,用心做每件事,做到极致;以更高的产品质量,更高的要求,更好的人性化服务满足于客户,在帮助用户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咨询网站

牌冷水机应用温度范围:℃-℃,制冷功率范围(当出水温度为℃时):kw—kw(×3kcalh—×3kcalh)冷水机选型无疑为许多客户的重点难点,那究竟该如何给冷水机选型,又是根据什么依据呢,制冷为广大新老客户做一简单的指点:

冷水机组的主要控制参数为制冷性能系数,额定制冷量,输入功率以及制冷剂类型等。

冷水机组的选用应根据冷负荷及用途来考虑。对于低负荷运转工况时间较长的制冷系统,宜选用多机头活塞式压缩机组或螺杆式压缩机组,便于调节和节能。

选用冷水机组时,优先考虑性能系数值较高的机组。根据资料统计,一般冷水机组全年在%负荷下运行时间约占总运行时间的以下。总运行时间内%、%、%、%负荷的运行时间比例大致为%、%、%、%。因此,在选用冷水机组时应优先考虑效率曲线比较平坦的机型。同时,在设计选用时应考虑冷水机组负荷的调节范围。多机头螺杆式冷水机组部分负荷性能优良,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选用冷水机组时,应注意名义工况的条件。冷水机组的实际产冷量与下列因素有关:a)冷水出水温度和流量;b)冷却水的进水温度、流量以及污垢系数。

选用冷水机组时,应注意该型号机组的正常工作范围,主要是主电机的电流限值是名义工况下的轴功率的电流值。

在设计选用中应注意:在名义工况流量下,冷水的出口温度不应超过℃,风冷机组室外干球温度不应超过℃。若必须超过上述范围时,应了解压缩机的使用范围是否允许,所配主电机的功率是否足够。

第6篇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焦化安全规程复习题

煤气安全规程部分

1、煤气的危规号是( 23030),un编号是( 1023 )。

2、焦炉煤气的自燃点是( 640)℃

3、焦炉煤气的爆炸下限是(4 )%,爆炸上限是(30 )%。

4、co的最高容许浓度是( 30)mg/m3。

5、煤气属于危险化学品第( 2.3 )类,( 有毒 )气体。

6、各种主要的煤气()、()、()、()等应编号,号码应标在明显的地方。煤气管理部门应备有煤气工艺流程图,图上标明()及()的号码。

7、有煤气设施的单位应建立以下制度:煤气()管理制度,将设备图纸、技术文件、设备检验报告、竣工说明书、竣工图等完整资料归档保存;煤气设施大修、中修及()的记录档案管理制度;煤气设施()情况的记录档案管理制度;建立煤气设施的日、()和年度检查制度,对于设备()、()、()等每年重点检查一次,并将检查情况记录备查。

8、剩余煤气放散装置应设有点火装置及()或()灭火设施,需要放散时,一般应点燃。

9、煤气设施的()、()、()等经常有人操作的部位,均应设置固定平台。走梯、栏杆和平台(含检修平台)应符合gb4053.1、gb4053.2、gb4053.3、gb4053.4的规定。

10、新建焦炉应布置在居民区()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其厂区边缘与居民区边缘相距应在()m以上,中间应隔有防护林带。

11、新建焦化厂的办公、生活和卫生设施应布置在厂区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风侧。

12、新建焦煤气冷却,净化区应布置在焦炉的机侧或一端,其建(构)筑物最外边线距焦炉炉体边线应不小于()m。中、小型焦炉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小于()m。

13、煤气初冷器(塔)应正对抽气机室,按单行横向排列,初冷器出口煤气集合管中心线与抽气机室的行列线距离应不小于()m;

14、一根集气管应设()个放散管,分别设在吸气弯管的();并应高出集气管走台()m以上,放散管的开闭应能在集气管走台上操作;

15、在吸气弯管上应设()翻板和()翻板;

16、焦炉地下室应加强通风,两端应有安全出口,并应设有斜梯。地下室煤气分配管的净空高度不小于()m;

17、交换装置应按先关(),后交换()、(),最后开()的顺序动作。

18、废气瓣的调节翻板(或插板)全关时,应留有(),在任何情况下都应使燃烧系统具有一定的吸力;

19、焦炉地下室、机焦两侧烟道走廊、煤塔底层的仪表室、煤塔炉问台底层、集气室、仪表间,都属于( )类火灾危险厂房;

20、焦炉地下室、焦炉烟道走廊、煤塔炉间台底层、交换机仪表室等地,应按()区选用电气设备,并应设有()照明。

21、电捕焦油器设在抽气机前时,煤气人口压力允许负压,可不设泄爆装置。在鼓风机后,应设泄爆装置,设自动的连续式氧含量分析仪,煤气含氧量达()%时报警,达()%时切断电源。

22、冷却、净化设备的气密性试验煤气冷却、净化设备的气密性试验与管道系统相同,应遵守6.4.6的有关规定。焦炉的吸气管应用5×103pa(510mmh2o)做泄漏试验,20min压力降不超过()%为合格。

23、煤气管道的垂直焊缝距支座边端应不小于()mm,水平焊缝应位于支座的上方。

24、通过企业内铁路调车场的煤气管道不应设()装置。

25、与输送腐蚀性介质的管道共架敷设时,煤气管道应架设在()方,对于容易漏气、漏油、漏腐蚀性液体的部位如法兰、阀门等,应在煤气管道上采取保护措施;

26、与煤气管道共架敷设的其他管道的操作装置,应避开煤气管道()、()、()等易泄漏煤气的部位;

27、其他管道架设在管径大于和等于1200mm的煤气管道上时,管道上面宜预留()mm的通行道。

28、大型企业煤气输送主管管底距地面净距不宜低于()m,煤气分配主管不宜低于()m,山区和小型企业可以适当降低;

29、新建焦炉冷却及净化区室外煤气管道的管底至地面净距不小于()m,与净化设备连接的局部管段可低于()m;

30、焦炉煤气、发生炉煤气、水煤气(半水煤气)管道的隔断装置不应使用带()部件。

31、水封装在其他隔断装置之后并用时,才是可靠的隔断装置。水封的有效高度为煤气计算压力至少加()mm,并应定期检查水封高度。

32、盲板应用()板制成。

33、放散管口应高出煤气管道、设备和走台()m,离地面不小于()m。厂房内或距厂房()m以内的煤气管道和设备上的放散管,管口应高出房顶()m。厂房很高,放散管又不经常使用,其管口高度可适当减低,但应高出煤气管道、设备和走台()m。不应在厂房内或向厂房内放散煤气。

34、放散管口应采取防()、防堵塞措施。

35、剩余煤气放散管应控制放散,其管口高度应高出周围建筑物,一般距离地面不小于()m。

36、厂区主要煤气管道应标有明显的煤气()和种类的()。所有可能泄漏煤气的地方均应挂有提醒人们注意的()。

37、进入煤气设施内工作时,应检测一氧化碳及氧气含量。经检测合格后,允许进入煤气设施内工作时,应携带()监测装置,并采取防护措施,设专职监护人。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ppm时,可较长时间工作;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mg/m3时,入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1h;不超过()mg/m。时,入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0.5h;在不超过()mg/m3时,人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15min~20min。工作人员每次进入设施内部工作的时间间隔至少在()h以上。

38、进入煤气设备内部工作时,安全分析取样时间不应早于动火或进塔(器)前()h,检修动火工作中每两小时应重新分析。工作中断后恢复工作前()h,也应重新分析,取样应有代表性,防止死角。煤气比重小于空气时,取中、上部各()气样。

39、进入煤气设备内部工作时,所用照明电压不得超过()v。

40、煤气设施着火时,应逐渐降低煤气压力,通人大量蒸汽或(),但设施内煤气压力最低不得小于()pa(10.2mmh2o)。不应突然关闭煤气闸阀或封水封,以防回火爆炸。直径小于或等于()mm的煤气管道起火,可直接关闭煤气阀门灭火。

41、现行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的国标号是gb()- () 。

42、动火分析合格判定: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 ( )%(体积百分数);当被测 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 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体积百分数)。

42、煤气工程的设计应做到安全可靠,对于笨重体力劳动及危险作业,应优先采用()、()措施。

43、煤气危险区(如地下室、加压站、热风炉及各种煤气发生设施附近)的一氧化碳浓度应定期测定,在关键部位应设置一氧化碳()。作业环境一氧化碳最高允许浓度为()ppm

44、煤气设施的()、()、()等经常有人操作的部位,均应设置固定平台、走梯、栏杆和平台(含检修平台)。

45、新建焦炉应布置在居民区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风侧,其厂区边缘与居民区边缘相距应在()以上,中间应隔有( )。

46、煤气管道应采取()和防雷的措施。

47、煤气管道与水管、热力管、燃油管和不燃气体管在同一支柱或栈桥上敷设时,其上下敷设的垂直净距不宜小于()。

48、进入煤气设施内工作时,应检测()含量。经检测合格后,允许进入煤气设施内工作时,应携带()监测装置,并采取防护措施,设专职监护人。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30mg/m3(24ppm)时,可()工作;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50mg/m3时,入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不超过100mg/m。时,入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在不超过200mg/m3时,人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

49、直径小于或等于()的煤气管道起火,可直接关闭煤气阀门灭火。

50、煤气设备或单独的管段上人孔一般不少于()个。可根据需要设置人孔。人孔直径应不小于( ),直径小于()的煤气管道设人孔时,其直径与管道直径相同。

51、吹扫和置换煤气设施内部的煤气,应用()、()或()为置换介质。吹扫或引气过程中,不应在煤气设施上栓、拉电焊线,煤气设施周围(40)m内严禁火源。

52、鼓风机煤气吸入口的冷凝液出口与水封满流口中心高度差,不应小于()

53、地下室煤气管道的冷凝液排放旋塞的材质,不应采用()

54、水封的有效高度为煤气计算压力至少加(),并应定期检查水封高度。

55、当燃烧装置采用强制送风的燃烧嘴时,煤气支管上应装()或()。在空气管道上应设()。

56、厂房内或距厂房20m以内的煤气管道和设备上的放散管,管口应高出房顶()。厂房很高,放散管又不经常使用,其管口高度可适当减低,但应高出煤气管道、设备和走台()。放散管口应采取()、()措施

焦化安全规程部分

1、因正常照明的()发生故障而启用的照明称为应急照明。

2、4.6条:采用新()、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对有关生产人员,应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3、4.14条:兼具电动和手动两种方式的转动设备,应设手动时(自 动 断 电 )联锁。手动操作前,应拉下设备的电源开关。

4、4.15条:设备和管道应根据其内部介质的火灾危险性和操作条件,设置相应的(仪表)、(报 警 信 号)、(自 动 联 锁 保 护)系统或(紧急停车)措施。

5、5.2.2条:当采用捣固炼焦工艺,煤气净化车间布置在焦侧时,其建(构)筑物最外边缘距大型焦炉熄焦车外侧轨道边缘不应小于(45)m。

6、5.3.3 条:易燃与可燃性物质生产厂房或库房的门窗应向(外)开,油库泵房靠储槽一侧不应设门窗。

7、安全出入口(疏散门)不应采用(侧拉)门(库房除外),严禁采用(转 )门。

8、6.4条:灭火蒸汽管线蒸汽源的压力,不应小于(0.4 )mpa,其操纵阀门或接头应安装在便于操作的安全地点。

9、6.8条:甲、乙、丙类液体储槽区的消火栓应设在防火堤外,距槽壁(1 5)m范围外的消火栓,不应计算在该槽可使用的数量内。

10、按照室内爆炸危险环境区域划分规定,焦炉地下室属(1 )区,煤气鼓风机室属(1 )区。

11、当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设检修电源时,检修电源应为满足环境危险介质要求的(防爆)电源。

12、在(1)区内应采用铜芯电缆;在(2)区内宜采用铜芯电缆,当采用铝芯电缆时,与电气设备的连接应有可靠的铜-铝过渡接头等措施。所有导线和电缆,(五 )年内至少做一次绝缘试验。

13、设备的电气控制箱和配电盘前后的地板,应铺设(绝缘板)。变、配电室,应备有(绝缘手套)、(绝缘鞋)和(绝缘杆)。

14、滑触线高度不宜小于(3.5)m;低于(3.5)m时,其下部应设防护网。防护网应良好接地。

15、车辆上配电室的人行道净宽,不宜小于(0.8)m。

16、电气设备(特别是手持电动工具)的金属外壳和电线的金属保护管,应与( pe)线或(pen)线相连接,手持电动工具应有(漏电)保护。

17、行灯电压不应大于(36)v ,在金属容器内或潮湿场所,则电压不应大于(12)v 。安全电压的电路应是悬浮的。

18、生产装设上的照明灯,不宜面对可燃气体(蒸汽)的(放散管)、储槽顶部人孔(观察孔)和管道(法兰盘),也不宜装在可能喷出可燃气体的(水封槽)和(满流槽)上部。

19、储槽、塔器及其他设备的外壳,应有(设备编号)、(名称)及(规格)等醒目标志。

20、生产、储存和装卸甲类液体与可燃气体的管线及设备,应设接地装置,并应遵守下列规定:直径小于20m的储槽,至少(2)处接地;大于20m的,至少(4)处接地。

21、在轨道上行走的设备,其两端应有(缓冲)器,轨道两端应设(电气限位)器和(机械安全挡)。

22、在同一轨道上行走的两台设备,应有防止(碰撞)的信号或(自动联锁)装置。

23、蒸汽管与易燃物管道同向敷设时,蒸汽管应架设在(上)方。

24、阀门应有(开、关旋转)方向和(开、关程度)指示,旋塞应有明显的(开、关)方向标志。

25、翻车机应设置(事故)开关、(自动脱钩)装置、(翻转角度极限)信号和开关,以及人工清扫车厢时的(断电)开关,且应设置(制动)闸。

26、煤槽上部的入口应设金属盖板或围栏,煤流入口应设篦子,蓖格(篦缝)不应大于(0.2m×0.3m)(0.2m),翻车机下煤槽蓖格(篦缝)不应大于(0.4m×0.8m)(0.4m),粉碎机后各煤槽篦缝不应大于(0.2)m。

27、胶带输送机通廊两侧人行通道,净宽不应小于(0.8)m,如系单侧人行通道,则不应小于(1.3)m。人行通道上不应设置入口或敷设蒸汽管、水管等妨碍行走的管线。

28、沿胶带输送机走向每个(50m~100)m,应设一个横跨胶带输送机的过桥。过桥走台平面的净高度不应小于(1.6)m。

29、胶带输送机侧面的人行道,其倾角大于(6)的,应有防滑措施,大于(12 )时应设踏步。

30、胶带输送机的转动装置,机头、机尾和机架等与墙壁的间距,不应小于(1)m,机头、机尾和拉紧装置应有(防护)设施。

31、禁止在距打开上升管盖的炭化室(5)m以内清扫集气管。

32、炉门修理站卷扬机上的升、降开关,应与旋转架的(位置)联锁,并能(点动)控制;旋转架的上升限位开关应准确可靠。

33、装煤车与炉顶机、焦两侧建筑物的距离,不应小于( 800)mm。

34、装煤车托煤板没有退回到原位时,应设置(切断装煤车行走)的闭锁装置。

35、电捕焦油器中采用氮气保护的绝缘箱,温度低于(80)℃报警,温度低于(70)℃时自动断电。

36、饱和器开工前,要先保证(饱和器)及其(满流槽)附(水封槽)液位达到满流。

37、粗苯储槽(阻 火器)、(呼 吸阀)、(人孔)、(放散管)等金属附件应保持等电位连接。

38、管式炉点火作业时,应双人配合作业,先用(蒸汽)吹扫,然后遵循

“(先送富油后点火 ) 、(先点引火后送煤气 )”的原则。

39、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容许浓度应符合下列要求: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4)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8mg/m3。

40、苯的pc-stel值是(10)mg/m3,pc-twa值是(6)mg/m3

41、一氧化碳(非高原)pc-stel值是(30)mg/m3,pc-twa值是(20)mg/m3

42、闪点(28)℃以下的液体(如粗苯、苯、甲苯、二甲苯等)的生产车间或仓库不应采用散热器采暖。

43、工作场所操作人员每天连续接触噪声8h,噪声声级卫生限值为(85)db(a)。每天连续接触噪声4h,噪声声级卫生限值为(88)db(a)。

44、易燃易爆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的设备、管道和容器动火,应先办动火证。动火前,应与其他设备、管道可靠隔断,清除置换合格。合格标准(体积百分浓度):爆炸下限大于4%的易燃易爆气体,含量小于(0.5)%;爆炸下限小于或等于4%者,其含最小于(0.2)%。

45、在有毒物质的设备、管道和容器内检修时,应可靠地切断物料进出口,有毒物质的浓度应小于允许值,同时含氧量应在(18%)~(21%)(体积百分浓度)范围内。监护人不应少于(2)人,应备好防毒面具和防护用品,检修人员应熟悉防毒面具的性能和使用方法。设备内照明电压应小于等于(36)v,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应小于或等于(12)v。

46、高处作业应系好安全带,作业点下部应采取措施,人员不应通行和逗留,上下时手中不应持物。(六)级以上大风、大雪、大雾、暴雨等恶劣环境和有职业禁忌人员,不应从事高处作业。

47、焦炉地下室应加强通风,两端应有安全出口,并应设有()。地下室煤气分配管的净空高度不小于();

48、焦炉地下室、机焦两侧烟道走廊、煤塔底层的仪表室、煤塔炉问台底层、集气室、仪表间,都属于()类火灾危险厂房

49、新建、扩建、()和()的焦化设施,应经过检查验收合格,并有完事的安全操作规程,才能投入运行。焦化设施的经收,应有使用单位的()参加。

50、企业对涉及的重大危险源应登记建档,进行定期()、()、(),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51、兼具电动和手动两种方式的转动设备,应设手动时()联锁。手动操作前,应拉下设备的电源开关

52、厂房、梯子的出入口和人行道,不宜正对车辆、设备运行频繁的地点,否则应设()或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

53、生产区域必须设安全通道,安全通道净宽不应小于(),仅通向一个操作点或设备的不应小于(),局部特殊情况不应小于()。

54、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宜采用()或()式建筑

55、设备的电气控制箱和配电盘前后的地板,应铺设()。变、配电室,应备有()、()和()等。

56、在轨道上行走的设备,其两端应有(),轨道两端应设()和( ).在同一轨道上行走的两台设备,应有防止( )的信号或( )装置 。

57、转动设备和提升设备周围应设()或其他();自动或遥控的设备,其周围应有防止人员接近的措施和()

58、输送易凝可燃液体的管道及阀门均应(),不应使用明火烘烤。

59、阀门应有()方向和()的指示,旋塞应有明显的()标志。

60、可燃液体的储罐,应设()和(),必要时可设自动联锁切断进液装置。酸、碱和甲、乙、丙类液体高位储槽。应设()或()。浓硫酸储槽顶部应设(),或采用其他放水措施,槽底的出口管应设()道阀门。

61、翻车机应设置()、()、(),以及人工清扫车厢时的断电开关,且应设置()闸。

62、配煤盘下的胶带输送机与配煤斗槽立柱之间的距离,在跑盘一侧不应小于()m。

63、沿胶带输送机走向每隔(),应设一个横跨胶带输送机的过桥。过桥走台平台的净空高度应不小于()。

第7篇 工业燃气燃烧器安全操作规程格式怎样的

(一) 开机操作:

1.对新安装炉体,调试前应认真检测燃气是否符合燃烧器的要求;检查供气管路上的检测仪器是否正常及管道阀门开、关是否正常,是否便于以后使用及检修。

2.对新安装的管道,应认真检查所有管路的安装可靠性和管路的密封性。

3.使用单独气化站的用户,要保证供气量、供气参数符合安全燃烧要求。

4.操作人员认真阅读设备使用说明书,熟练掌握安全操作知识及方法。

5.每次开机前要检查燃气阀门是否打开,否则燃烧器不工作。

6.启动控制柜上的电源控制按扭,此时数显表就显示当前炉内温度,新安的装炉体此温度为环境温度。

7.启动风机控制按扭,安装在炉体上的风机就工作,此时若风机损坏控制柜就自动保护不进入下一步操作。

8.助燃风机工作无异常现象时,再启动燃烧控制按扭,此时燃烧程序控制器就开始工作,它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点火、送气、检测火焰、等程序最终实现安全燃烧。

9.当燃烧控制器收到不利于燃烧的信号(例:点火失败、气压不稳定、电路有问题)等问题时,燃烧控制器就立刻关闭燃气并发出报警信号。

10. 燃烧控制器若报警,必须是解决故障后由操作人员对其手动复位才可以继续工作。

11.整个设备的操作,操作人员应参考炉体安全操作规程及生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

12.按生产工艺要求需要调整控制温度时,操作员应参考智能数控表说明书进行调节。

(二) 关机操作:

(1) 关机有两种情况:第一是:当炉内温度到达所设定值自动关机,此时操作员不必任何操作,等到炉内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控制器会自动开机。

(2) 第二是:人为停机和交接班停机时,此时操作员应按开机时的相反顺序(

a. 先关闭燃烧控制按扭、

a. 再关闭风机按扭、

a. 最后关闭电源按扭)操作关机。

⑶ 关机时间较长情况下操作员应关闭燃气管路阀门,以免燃气泄漏现象发生。

第8篇 工业煤气燃炉安全操作规程

一、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1、 检查每个烧嘴上的煤气阀是否全部关闭,若有漏气必须在修复后方可使用。

2、 开起炉门。

3、 开起烟道闸门。

4、 开起每个烧嘴上的空气阀,再开起鼓风机,排除炉内积存的煤气。

5、 检查煤气压力是否正常,若有跳动,应检查原因,使其正常后方可点火。

二、 使用时的安全操作

1、 点火时炉门口不得站人。

2、 先将烧嘴上的空气阀开少许;点燃引火棒,插入点火孔,使火焰接近燃烧烧嘴,然后开起烧嘴上的煤气阀,煤气遇火即行燃烧。

3、 严禁引火棒未插入点火孔之前就开起烧嘴上的煤气阀,以免爆炸。

4、 烧嘴必须由上而下,由里而外地逐个顺序点燃和调节,不得将所有烧嘴同时开起点燃。

5、 烧嘴上的煤气阀开起后未能点燃时,必须即关闭煤气阀,开大空气阀,排除炉内煤气,再作二次点火。

6、 火焰长而呈黄色是煤气不完全燃烧现象,需开大空气阀或关小煤气阀,火焰短而有刺耳噪声是空气过多现象,须关小空气阀或开大煤气阀。

7、 关闭炉门。

8、 调节烟道闸门,使炉内呈微正压燃烧。

9、 随时检查煤气压力、油压、油温、火,以及鼓风机和抽烟机运转情况,如发现煤气压力、油压过低,空气突然停止供应,发生回火现象,均应迅速关闭气阀及油阀,并认真查明原因。

三、 停用时的安全操作

1、 先将每个烧嘴上的煤气阀和空气阀逐个先后关闭。

2、 关闭煤气总阀和空气总阀。

3、 停止鼓风机送风。

4、 关闭炉门和烟道闸门。

四、 注意事项

1、 在使用中如遇停电或鼓风机故障而致停止送风时,应立即关闭煤气阀。

2、 如遇煤气压力跳动过大,需停用炉子。

3、 遇有煤气管道漏气,应立即通知修理机构派人员处理,同时要采取下列措施:

(1)避免火种(如吸烟,开、关电器设备等)。

(2)关闭有关煤气阀。

(3)打开门窗。

(4)与漏气点保持一定距离,保护现场。

第9篇 氧气工业气乙炔气使用安全规程

氧气、工业气、乙炔气的使用安全规程

1、气瓶的储存

(1)仓库应设计气瓶装卸平台;气瓶库不得建在高压线下或附近;对易燃气体气瓶的仓库除应考虑电气防爆外,还应有防雷措施;仓库屋顶应设计轻型屋顶,门窗向外开,库内不得有地沟、暗道,严禁明火各其它热源,仓库内应通风、干燥,避免日光直射。库房温度不得超过35℃,冬季仓库内严禁用火炉取暖;仓库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2)气瓶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气瓶储存要按照气体的性质和气瓶设计压力分类。每个气瓶都要有防震圈,瓶阀出气管端要装帽盖,并拧上瓶阀。有底座的气瓶,应将气瓶直立于气瓶的栅栏内,并用小铁链扣住,无底座气瓶,可以横放在带有衬垫的槽木上,以防气瓶滚动,气瓶出口应朝一方,如需要堆放,层高不超过五层,气瓶在库内应存放整齐,留有通道,宽度不小于1m(工业气瓶除外),便于搬运。

(3)工业气瓶库、乙炔气瓶库的建筑应符合一、二级,单层结构,屋顶宜采用轻型防火材料,门窗要向外开;

(4)工业气瓶库、乙炔气瓶库与建筑物之门的防火距离不得小于下表的规定。

工业气瓶贮量(个) 其它建筑物耐火等级 民用建筑、屋外变、配电站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1500 12m 15m 20m 20

>1500 15m 20m 25m 30

(5)工业气瓶、乙炔气瓶库与架空电力线的防火距离不得小于电杆高度的1.5倍。

(6)工业气瓶库应设置有防止瓶倾倒的设施。空瓶与实瓶应分别放置,并挂历上标志牌。气瓶里的通道净宽应不小于1.5m,以便气瓶的搬运。

(7)工业气瓶里应设置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或黄沙等消防器材,并挂上“严禁烟火”标志牌。

(8)在使用工业气瓶的现场,贮存量不得超过5瓶;超过5瓶时应符合下一条规定。

(9)贮存间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距离,不得小于15m,且不应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内。

(10)贮存应有良好的通风、降温等设施,要避免阳光直射,要保证运输道路畅通,应设有足够的消防栓和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严禁使用四氯化碳灭火器)。

(11)盛装不同介质的气瓶应分室加锁储存。严禁将工业气瓶、乙炔气瓶、氧气瓶、氯气瓶及易燃物品同间贮存。

(12)在使用工业气瓶的现场,贮存超过5瓶但不超过20瓶时,应在现场或车间内用非燃烧体或难燃烧体墙隔成单独的贮存间,应有一面靠外墙;超过20瓶,应设置工业气瓶库;贮存量不超过40瓶的工业气瓶库,可与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厂房毗连建造,其毗连的墙应是无门、窗、洞的防火墙,并严禁任何管线穿过。

(13)工业气瓶库房的设计和修建,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乙炔站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14)在仓库内,满气瓶应垂直立放,空气瓶可平放堆迭,但每层都应垫有木制或金属制的型板,堆迭高度小于1.5m。

(15)工业气瓶使用过的气瓶及充装的实瓶应与氧气、压缩空气、氟、氯、溴、磷化氢、硫化氢、氰化氢等气瓶及氧化剂分开存放。

2、气瓶的运输应遵守以下规定:

(1)气瓶不许用手或肩直接托运或滚动(即严禁抛、滑、滚、碰),应使用专门抬架或手推车。

(2)气瓶应配备两个橡皮圈。

(3)全部气瓶的气阀都应朝一个方向,气阀应配戴保险瓶帽,瓶帽上必须有泄气孔。

(4)用汽车运输气瓶时,气瓶应横向放置(与车身方向垂直),气瓶运输高度不得超过车厢高度;直立排放,车厢高度不得低于瓶高的2/3;气瓶押运人员应坐在司机驾驶室内,不许坐在车厢内。

(5)为防止气瓶在运输途中滚动,应将其可靠固定。

(6)运输时气瓶不应直接接受日光曝晒,应有遮阳设施。

(7)运送氧气瓶时,必须保证气瓶不致沾染油脂、沥青等。搬动气瓶时手不可接触瓶嘴。

(8)禁止把氧气瓶、工业气瓶、乙炔气瓶、氯气瓶放在一起运输,也不得与易燃、易爆物质(汽油、煤油、润滑油等)或装有可燃气体的容器一起运送。

(9)吊装、搬运时,应使用专用夹具和防震的运输车,严禁用电磁起重机和链绳吊装搬运。

(10)工业气瓶不(包括使用过的空瓶和已充装的实瓶)允许长途运输。

3、气瓶、管路与工具的安全技术

(1)氧气瓶、乙炔气瓶、溶解工业气瓶等均应避免放在受阳光曝晒,或受热源直接辐射及受电击的地方。

(2)氧气、乙炔气、溶解工业气等气瓶不应放空,瓶内必须留有不小于98―196kpa表压的余气,工业气瓶使用后应留有不少于0.5%―10%的气体,瓶内压力保留0.02mpa。(《建筑施工规范》要求气瓶内的压力一般降到0.2mp时,不得再使用),用过的瓶上应写明“空瓶”。用过的气瓶必须将瓶阀关紧,防止残留气体泄漏和空气倒灌。乙炔气瓶内剩余压力还应考虑环境温度的影响见一表。

剩余压力与与环境温度的关系

环境温度 <0 0-15 15-25 25-40

剩余压力mpa 0.05 0.1 0.2 0.3

(3)使用乙炔气时压力不得超过0.15mpa,输气流速不应超过1.5―2.0m3/h。

(4)气瓶、容器、管道、仪表等连接部位应采用涂抹肥皂水方法检漏,严禁使用明火检漏。

(5)不得使用电磁吸盘、钢绳、链条等吊运各类焊接与切割用气瓶。

(6)气瓶漆色的标志应附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不得改动。

(7)溶解工业气瓶搬运、装卸、使用时都应竖立放稳,或装在专用的胶轮车上使用,严禁在地站面上卧放并直接使用。一旦要使用已经卧放的溶解工业气瓶,必须直立后静止20min,再连接工业气减压器后使用。

(8)开启工业气瓶阀时应缓慢,防止产生静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乙炔气瓶阀开启不要超过一转半,一般情况只开启3/4转,氧气瓶阀应全开以保证足够的流量和稳定的压力。

(9)在溶解工业气瓶组的汇流排管路上,应设有压力表、减压器和排放管等。

(10)氧气汇流排输出的总管上应装有防止可燃气体进入的单向阀。

(11)气瓶的瓶阀及其它附件都禁止沾染油污,严禁让粘有油、脂的手、手套、棉丝和工具等同氧气瓶、瓶阀、减压器及管路等接触。

(12)操作时工业气瓶、乙炔气瓶、氧气瓶不得靠近热源和设备,距明火距离不小于10米(高处作业时是与垂直地面处的平行距离)。

(13)不得使用氧气代替压缩空气吹净工作服、工业气管

道,或用作试压和气动工具的气源。禁止用氧气对局部焊接部位通风换气。

(14)各种气体专用的减压器,禁止换用或替用。

(15)不得用棉、麻绳或一般橡胶等易燃物料做为氧气减压器的密封垫圈。

(16)装减压器前应将氧气瓶的输气截止阀开启四分之一转,吹洗1~2分钟,然后用专用扳手装配减压器,工作人员应站在阀门连接头的侧方。

(17)检查输气阀门或减压器气门,若发现故障应及时更换或修理。

(18)氧气阀门只准使用专门扳手开启,不得使用凿子、锥子开启,乙炔阀须用特殊的扳手开动。

(19)在同一工作地点,最多只许有两个氧气瓶,一个工作,一个备用。

(20)同一工作地点,氧气瓶和乙炔瓶、工业气瓶之间最小距离为5m。

(21)瓶阀冻结时应把气瓶移到较暖地方,用不超过40℃的温水解冻(工业气瓶外壁结霜会使蒸发速度减慢,出气量减小,增加气瓶数量或减少割枪数量就能恢得正常供气,或用35℃以下的温水解冻);禁止用火烘烤,更不得用高压蒸汽直接喷射气瓶,禁止在气瓶上进行引弧、敲击、碰撞。

(22)乙炔气瓶在使用、运输和贮存时,环境温度一般不超过40℃;超过时,应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

(23)严禁铜、银、汞等及其制品与乙炔接触,必须使用铜合金器具时,含铜量应低于70%。

(24)氧气瓶、工业气瓶、乙炔气瓶每三年必须检验一次。乙炔气瓶发现有严重腐蚀、损伤和变形,充气时瓶壁温度超过40℃或对填料和溶剂量的质量有怀疑时,应随时检验并妥善处理。乙炔气瓶检查发现,瓶体有裂纹或渗漏,有烧灼痕迹,瓶壁损伤深度超过壁厚的1/4、长度超过50mm的,瓶壁凹陷直径超过50mm、中心凹度超过5mm的,瓶壁点状腐蚀深度超过壁厚1/4、面积超过瓶体30%的,瓶体表面有鼓包或有明显膨胀、弯曲的,瓶阀、易塞连接螺纹严重腐蚀或损坏的,发现以上情况之一的气瓶都应报废。氧气瓶、工业气瓶、乙炔气瓶到期后都应送到具有检验资质的正规合格单位进行检定。

(25)绝对禁止使用没有减压器的氧气瓶。

(26)禁止装有气体的气瓶与电线相接触。

(27)工业气瓶储运及使用中,其环境温度不能超过60℃。

(28)工业气瓶上的安全泄放装置是经过调试的,贮运、充装和使用者,任何时候不得随意拧动。

(29)严禁充有气体的实瓶向空瓶或其它气瓶倒装,不得自行处理钢瓶内的残液。

4、减压器

(1)减压器内(特别是连接头和外套螺母)、氧气瓶嘴中不得有灰尘、水份或油脂。如有油脂须用四氯化碳或二氯乙烷洗刷干净。

(2)外套螺母的螺纹是否完好,帽内有无垫圈(不得用皮垫或胶垫代替)。

(3)预吹阀门上的灰尘时,使用人员应站在侧面。

(4)开启气瓶输气阀门时不得猛开,以免损坏减压器,开瓶阀时,不得站在减压阀方向,以免被气体或减压器脱扣而冲击伤人。

(5)禁止使用不完整的减压器,减压器冻结时应用热水解冻,严禁用明火烘烤,每只减压器只准用于一种气体。

(6)应先把减压器和气瓶联接后,再开启气瓶阀门。

(7)工作完毕后应先将减压器调整顶针拧松直至弹簧分开为止,再关闭气瓶阀,放尽氧气管中余气后方可取下减压器。

(8)需要停止2~3分钟时,只需关闭焊枪的阀门。

(9)需要停止10~15分钟时,须将减压器的调整螺杆(顶针)拧松直到与弹簧分开为止。

(10)需长时间停止工作时,须将气瓶阀门关闭。

(11)工作结束时,须将减压器取下,妥善保管。

(12)当氧气管、减压器自动燃烧或减压器出了故障,应迅速将氧气瓶的气阀关闭。

5、橡胶软管的安全要求

(1)橡胶软管须经压力试验。氧气软管试验压力为2兆帕;乙炔软管试验压力为0.5兆帕。未经压力试验的代用品及变质、老化、脆裂、漏气的胶管及沾上油脂的胶管不准使用。

(2)软管长度一般为10~20米,不得短于10m,不准使用过短或过长时软管。

(3)橡胶软管的两端接头(含中间接头)必须用卡子或铁丝扎紧,铁丝的丝头应绑牢在工具嘴头方向,以防止被气体崩脱而伤人。

(4)氧气软管为黑色,乙炔软管为红色,与焊炬连接时不可错乱。

(5)乙炔软管使用中发生脱落、破裂、着火时,应先将焊炬或割炬的火焰熄灭,然后停止供气。氧气软管着火时,应迅速关闭氧气瓶阀门,停止供氧。不准用弯折的办法来消除氧气软管着火,乙炔软管着火时可用弯折前面一段胶管的办法来将火熄灭。

(6)禁止把橡胶软管放在高温管道和电线上,或把重的或热的物件压在软管上,也不准将软管与电焊用的导线敷设在一起。使用时应防止割破。若软管经过车行道时,应加护套或盖板。

(7)胶管如有鼓包、裂纹、漏气现象,不得采用贴补包缠的办法处理,应切除或更换。

(8)禁止将使用中的橡胶软管缠在身上,以防起火发生意外烧伤。

第10篇 工业企业金属制粉组批安全操作规程

工业公司金属制粉、组批安全操作规程

1、目的

为了防止生产过程中出现人员及设备的安全问题,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适用于制粉及混、组批工作现场。

3、内容

进入工作现场,必须按规定穿好劳动保护用品。

3.1开机前,检查系统设备是否正常,检查各处阀门是否在正确位置。

3.2合上电源空气开关,检查电源指示灯是否正常。系统正常启动,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3.3炉具在使用前严格按操作规程刷1号或2号涂料,并将炉具放在电炉中或用喷灯烤干,方可进行使用。

3.4熔铝炉、保温炉、气体加热炉每次生产前必须由专管人员进行通电检查,确保无问题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3.5起吊铝锭或物品时,严格遵守电动葫芦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吊物下不允许占人。

3.6正常制粉过程中,遇到料罐或送粉管路堵塞,可用不锈钢管或铜棒敲击,严禁使用铁锤敲击。

3.7正常生产中,随时观察氮压机各级排气压力,并每隔两小时做一次记录。

3.8每次生产结束后,必须将雾化罐清理干净。

3.9消防器材应定期检查,应放到指定地点,不得随意挪作他用。

3.10出粉现场严禁烟火。

3.11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汇报厂里组织处理。

3.12组批、混批严禁烟火,严禁穿带钉鞋进入工作现场,出入生产车间、混批工房,必须释放静电。

3.13工作现场保持干净、整洁、无多余物。

第11篇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试题

1、我国现行的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版本是(c)

a、gb6222-86 b、gb6222-2001 c、gb6222-2005 d、gb6222-2010

2、煤气工程的设计应做到安全可靠,对于笨重体力劳动及危险作业,应优先采用 措施(a)

a、机械化、自动化 b、标准化 c、劳力化 d、以上都正确

3、有煤气设施的单位应建立的制度有(d)

a、煤气设施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将设备图纸、技术文件、设备检验报告、竣工说明书、竣工图等完整资料归档保存;

b、煤气设施运行情况、大修、中修及重大故障情况的记录档案管理制度;

c、建立煤气设施的日、季和年度检查制度,对于设备腐蚀情况、管道壁厚、支架标高等每年重点检查一次,并将检查情况记录备查。

d、以上全是

4、煤气作业人员应每隔 进行一次体检,体检结果记人“职工健康监护卡片”,不符合要求者,不应从事煤气作业(a)

a、一至两年 b、两至三年 c、三至四年 d、四至五年

5、每台煤气发生炉的煤气输入网路(或加压)前应进行含氧量分析,含氧量大于 时,禁止并入网路(a)

a、1% b、2% c、3% d、5%

6、新建高炉的除尘器应位于高炉铁口、渣口(b)m以外的地方。旧有设备不符合上述规定的,应在改建时予以解决

a、5 b、10 c、15 d、20

7、新建的高炉煤气净化设备应布置在宽敞的地区,保证设备间有良好的通风。各单独设备(洗涤塔、除尘器等)间的净距不应少于(b)m

a、1 b、2 c、3 d、5

8、常压高炉的洗涤塔、文氏管洗涤器、灰泥捕集器和脱水器的污水排出管的水封有效高度,应为高炉炉顶最高压力的(b)倍,且不小于3m

a、1 b、1.5 c、2 d、3

9、以下关于布袋除尘器应符合的规定中错误的是(d)

a、布袋除尘器每个出入口应设有可靠的隔断装置;

b、布袋除尘器每个箱体应设有放散管;

c、布袋除尘器应设有煤气高、低温报警和低压报警装置;

d、布袋除尘器箱体可以不采用泄爆装置;

10、以下关于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装置应符合的规定中错误的是(b)

a、余压透平进出口煤气管道上应设有可靠的隔断装置。入口管道上还应设有紧急切断阀,当需紧急停机时,能在1s内使煤气切断,透平自动停车;

b、余压透平可以不设有可靠的严密的轴封装置;

c、余压透平发电装置应有可靠的并网和电气保护装置,以及调节、监测、自动控制仪表和必要的联络信号;

d、余压透平的启动、停机装置除在控制室内和机旁设有外,还可根据需要增设。

11、转炉煤气各单体设备之间以及它们与墙壁之间的净距应不小于 m(a)

a、1 b、1.5 c、2 d、3

12、转炉煤气回收设施应设充氮装置及微氧量和一氧化碳含量的连续测定装置。当煤气含氧量超过 或煤气柜位高度达到上限时应停止回收(b)

a、1% b、2% c、3% d、5%

13、煤气回收净化系统应采用 电源供电(b)

a、一路 b、两路 c、四路 d、多路

14、煤气管道的垂直焊缝距支座边端应不小于 mm,水平焊缝应位于支座的上方(c)

a、100 b、200 c、300 d、400

15、煤气管道架空敷设应遵守的规定中错误的是(d)

a、应敷设在非燃烧体的支柱或栈桥上;

b、不应在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堆场和仓库区内敷设;

c、不应穿过不使用煤气的建筑物、办公室、进风道、配电室、变电所、碎煤室以及通风不良的地点等。如需要穿过不使用煤气的其他生活间,应设有套管;

d、架空管道靠近高温热源敷设以及管道下面经常有装载炽热物件的车辆停留时,可以不采取隔热措施;

16、架空煤气管道与房屋建筑物的安全距离一般情况下应不小于( c )米

a、3 b、4 c、5 d、6

17、不同压力的煤气管道连通时,必须设可靠的(c)

a、隔断装置 b、连锁装置 c、调压装置 d、放散装置

18、凡经常检修的部位应设可靠的(c)

a、泄压装置 b、泄压装置 c、隔断装置 d、防静电装置

19、焦炉煤气、发生炉煤气、水煤气(半水煤气)管道的隔断装置不应使用(b)

a、铁制部件 b、带铜质部件 c、碳素钢部件 d、合金钢部件

20、水封的有效高度为煤气计算压力至少加(b)水柱,并应定期检查水封的高度。

a、200 mm b、500 mm c、800 mm d、1000mm

21、煤气管道上使用的明杆闸阀,其手轮上应有( a )的字样和箭头,螺杆上应有保护套

a、开或关 b、注意安全 c、严禁开启 d、以上都正确

22、下列位置应安设放散管的有(d)

a、煤气设备和管道的最高处;

b、煤气管道以及卧式设备的末端;

c、煤气设备和管道隔断装置前,管道网隔断装置前后支管闸阀在煤气总管旁超过0.5m处。

d、所有选项

23、放散管口应高出煤气管道、设备和走台4m,离地面不小于(d)m

a、3 b、5 c、8 d、10

24、厂房内或距厂房20m以内的煤气管道和设备上的放散管,管口应高出房顶4m。厂房很高,放散管又不经常使用,其管口高度可适当减低,但应高出煤气管道、设备和走台( d )m。不应在厂房内或向厂房内放散煤气

a、1 b、2 c、3 d、4

25、放散管口应采取( a )措施

a、防雨、防堵塞措施 b、防风措施 c、防尘措施 d、以上都是

26、剩余煤气放散管应控制放散,其管口高度应高出周围建筑物,一般距离地面不小于( c )m,山区可适当加高,所放散的煤气应点燃,并有灭火设施

a、10 b、20 c、30 d、40

27、排水器之间的距离一般为( a ),排水器水封的有效高度应为煤气计算压力至少加500mm

a、200m~250m b、250m~300m c、300m~350m d、350m~400m

28、煤气设备或单独的管段上的人孔一般不少于( b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9、设在露天的排水器,在寒冷地区或冬天应采取( d )措施

a、防火 b、防雷 c、防雨 d、防冻

30、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煤气设备及管道应安设蒸汽或氮气管接头(d)

a、停、送煤气时需用蒸汽和氮气置换煤气或空气者;

b、需在短时间内保持煤气正压力者;

c、需要用蒸汽扫除萘、焦油等沉积物者。

d、以上全是

31、蒸汽或氮气管接头应安装在煤气管道的(a)

a、上面或侧面 b、下面或侧面 c、上面或下面 d、侧面

32、以下位置应设人孔的有(d)

a、闸阀后或较低的管段上 b、膨胀器或蝶阀组附近 c、设备的顶部和底部及煤气设备和管道需经常入内检查的地方 d、以上都是

33、当煤气管道大于600mm的人孔其直径应不小于( c )mm

a、100mm b、500mm c、600mm d、1000mm

34、有人值班的机械房、加压站、混合站、抽气机房内的值班人员不应少于(b)人

a、1 b、2 c、3 d、4

35、煤气加压机、抽气机等可能漏煤气的地方,(b)至少用检漏仪或用涂肥皂水的方法检查一次

a、每年 b、每月 c、每周 d、每天

36、煤气加压机械应有(b)路电源供电,如用户允许间断供应煤气,可设一路电源

a、1 b、2 c、3 d、4

37、站房内主机之间以及主机与墙壁之间的净距应不小于(b)m;如用作一般通道应不小于1.5m如用作主要通道,不应小于2m

a、1 b、1.3 c、1.5 d、1.8

38、露天天然气调压站应有实体围墙,围墙与管道间距离应不小于(b)m

a、1 b、2 c、3 d、4

39、天然气调压站操作室应设压力计、流量计、高低压警报器和电话。操作室应与调压站隔开,并设有两个(a)的门

a、向外开 b、向内开 c、推拉式 d、开向任意方向

40、干式柜除生产照明外还应设(d)

a、事故照明、检修照明 b、楼梯及过道照明、各种检测仪表照明

c、外部升降机上、下出入口照明

d、全部选项

41、除有特别规定外,任何煤气设备均必须保持(a)操作,在设备停止生产而保压又有困难时,则应可靠地切断煤气来源,并将内部煤气吹净

a、正压 b、负压 c、可靠接地 d、稳压

42、炉子点火时,炉内燃烧系统应具有一定的(b),点火程序必须是先点燃火种后给煤气,不应先给煤气后点火

a、正压 b、负压 c、流量 d、以上都正确

43、在煤气设施操作中,各类离心式或轴流式煤气风机均应采取有效的(c)措施

a、防泄漏 b、防静电 c、防喘振 d、以上所有选项

44、煤气设施停煤气检修时,应(a)煤气来源并将内部煤气吹净

a、可靠地切断 b、适当的阻止 c、有效的控制 d、以上全对

45、进入煤气设施内工作时,工作人员每次进入设施内部工作的时间间隔至少在(d)以上

a、半小时 b、1小时 c、1.5小时 d、2小时

46、进入煤气设备内部工作时,安全分析取样时间不应早于动火或进塔(器)前(a),检修动火工作中每两小时应重新分析

a、0.5小时 b、1小时 c、1.5小时 d、2小时

47、带煤气作业时距作业点(b)m以外才可安设投光器

a、5 b、10 c、15 d、20

48、进入煤气设备内部工作时,所用照明电压不得超过(a)v

a、12 b、24 c、36 d、48

49、进人煤气危险区的抢救人员应佩带(a)

a、呼吸器 b、纱布口罩 c、过滤式防毒面具 d、以上均可

50、煤气设施着火时,应逐渐降低煤气压力,通人大量蒸汽或氮气,但设施内煤气压力最低不得小于(b)

a、50pa b、100pa c、150pa d、200pa

51、直径小于或等于(b)mm的煤气管道起火,可直接关闭煤气阀门灭火

a、50 b、100 c、150 d、200

52、发生煤气爆炸事故后,在爆炸地点(d)m以内不应有火源

a、10 b、20 c、30 d、40

53、煤气防护站在企业安全部门领导下,行使的权力有(d)

a、有权提出煤气安全使用和有毒气体防护的安全指令。

b、有权制止违反煤气安全规程的危险工作,但应及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

c、煤气设备的检修和动火工作,应经煤气防护站签发许可证后方可进行。

d、以上所有内容。

第12篇 石油工业动火作业安全规程

前言

本标准是对sy5858-93《石油企业工业动火安全规程》的修订。

本标准与sy5858-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增加了动火条件;

――增加了动火作业要求;

――增加了附录a“工业动火申请报告书格式”。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石油工业安全专业标准经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安全环保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长江、张富均、高圣新、牛宝顺、陈建设、张勇。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sy5858-93。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企业工业动火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分类等级及其管理内容与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陆上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储运、油田基本建设和其他易燃易爆区域的动火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j5025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工业动火 hotwork

在油气、易燃易爆危险区域内和油气容器、管线、设备或盛装过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上,使用焊、割等工具,能直接和间接产生明火的施工作业。

3.2

置换 displacement

用清水、蒸汽、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将作业管道、设备内可燃气体替换出来的一种方法。

3.3

现场监督 monitoring in fields

在动火作业中,按照动火措施进行施工现场检查监督。

4 总则

4.1 工业动火实行工业动火申请报告书制度。申请报告书应详细说明动火作业范围、确定危害和评估风险、制定交叉作业防范措施。

4.2 动火作业申请报告书只在签发的一个场所、一个作业班次有效。一级工业动火申请报告书有效时间不超过8h,如在动火作业本班不能完成,作业应在交接班时重新确认,进行技术交底,并由接班相应人员签字后方可持续有效。二级工业动火申请报告书有效时间不超过3d,三级、四级工业动火申请报告书有效时间不超过5d。

4.3 在易燃易爆危险区域内,应严格限制动火,凡能拆下来的设备、管线应移到安全地方动火。

4.4 油气集输泵站进行多处动火时,相连通的各个动火部位不应同时进行。上一处动火部位的施工作业完成后,方可进行下一个部位的施工作业。

4.5 在动火作业准备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与生产单位密切配合,进行危害识别、制定动火方案、做好变更管理及应急预案。

4.6 生产单位和施工单位应指定动火作业监督人和监护人,负责动火现场的协调和管理,并检查和确认动火措施的落实。

4.7 动火施工现场应根据动火级别、应急预案的要求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和消防车。

4.8 动火作业期间,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动火作业。

5 工业动火等级划分

5.1 动火分级原则

根据动火部位爆炸危险区域危险程度、影响范围及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工业动火分为四级。

5.2 一级动火

a) 原油储量在10000m3以上(含 10000m3)的油库、联合站,围墙以内爆炸危险范围内的在用油气管线及容器本体动火。

b) 容量大于5000m3储罐(含5000m3,包括原油罐、污油罐、含油污水罐、含天然气水罐等)、容器本体及附件动火;

c) 天然气柜和容量大于400m3(含400m3)的石油液化气储罐动火。

d) 容量大于1000m3(含1000m3)成品油罐和轻烃储罐的动火;

e) 直径大于426mm(含426mm)长输管线、在输油(气)干线上停输动火或带压不停输更换管线设备的动火;

f) 天然气净化装置、集输站及场内的加热炉、溶剂塔、分离器罐、换热设备的动火;

g) 天然气压缩机厂房、流量计间、阀组间、仪表间、天然气管道的管件和仪表处动火;

h) 天然气井井口无控部分动火。

5.3 二级动火

a) 原油储量在1000m3~10000m3的油库、联合站,围墙以内爆炸危险区域范围内的在用油气管线及容器本体动火;

b) 容量小于5000m3储罐、容器本体及附件的动火;

c) 容量小于400m3石油液化气储罐的动火;

d) 容量小于1000m3成品油罐和轻烃储罐的动火;

e) 容量1000m3~100003原油库的原油计量标定间、计量间、阀组间、仪表间及原油、污油泵房的动火;

f) 铁路槽车油料装卸栈桥、汽车罐车油料灌装油台及卸油台、输油码头及油轮码头内外设备及管线上的动火;

g) 输油(气)站、石油液化气站内外设备及管线上以及液化气充装间、气瓶库、残液回收库等的动火。

5.4 三级动火

a) 原油储量小于1000m3(含1000m3)的油库、集输站围墙以内爆炸危险区域范围内的在用油气管线及容器动火;

b) 容量小于1000m3(含1000m3)的油罐和原油库的计量标定间、计量间、阀组间、仪表间、污油泵房的动火;

c) 在油气生产区域内的油气管线穿孔正压补漏动火;

d) 采油井单井联头和采油井井口处动火;

e) 钻穿油气层时没有发生井涌、气侵条件下的井口处动火;

f) 输油(气)干线穿孔微正压补漏、腐蚀穿孔部位补焊加固的动火;

g) 焊割盛装过油、气及其他易燃易爆介质的桶、箱、槽、瓶的动火;

h) 制作和防腐作业中,使用有挥发性易燃介质为稀释剂的容器、槽、罐等处的动火。

5.5 四级动火

a) 在天然气集输站(场)、输油泵站、计量站、接转站等生产区域内非油气工艺系统动火;

b) 钻井作业过程中未打开油气屋、试油作业未射孔前,距井口10m以内的井场动火;

c) 除一级、二级、三级动火外,其他非重要油气区生产和在严禁烟火区域的生产动火;

6 工业动火审批程序及权限

6.1 一级动火前,由施工单位填写动火申请报告书(见图a.1),经二级生产单位主管安全技术的领导或其授权人组织有关部门审查后上报,由局级安全部门审查,报主管安全技术的局领导或其授权人批准。

6.2 二级动火前,由施工单位填写动火申请报告书(见图a.2),经二级生产单位生产技术部门、安全部门组织审查后,报二级生产单位主管安全技术的领导或其授权人批准。

6.3 三级动火前,由施工单位填写动火申请报告书(见图a.3),经二级生产单位技术、安全部门组织审查后,报二级生产安全技术部门批准。

6.4 四级动火前,由施工单位填写动火申请报告书(见图a.4),经生产单位上一级安全部门组织审查后,报生产单位上一级安全技术部门批准。

7 动火条件

7.1 动火作业人员要求

7.1.1 参加动火作业的焊工、电工、起重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7.1.2 动火作业人员应遵守生产单位的动火作业安全制度。执行“申请报告书没有批准不动火,防火监护人不在现场不动火,防火措施不落实不动火”的原则。

7.1.3 动火作业人员应正确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

7.2 动火监护人员要求

7.2.1 动火监护人员有责任守护动火作业人员的安全。

7.2.2 动火监护人员应经过严格培训,做到持证上岗。

7.2.3 动火监护人员应熟悉并掌握常用的急救方法,具备消防知识,会熟练使用消防器材,熟知应急预案。

7.2.4 动火监护人员在接到动火申请报告书后,应逐项检查落实防火措施。

7.2.5 动火过程中若发现异常情况,动火监护人员应立即通知动火人员停止动火,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7.2.6 动火完工后,动火监护人员应对现场进行检查,确认无火种存在方可撤离。

7.3 动火监督人员要求

7.3.1动火监督人员应经过培训,做到持证上岗。动火监督时应佩戴明显标志。

7.3.2 动火监督人员应熟悉动火区域或岗位的生产过程、工艺流程和设备状况,具有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7.3.3 动火监督人员在接到动火申请报告书后,应逐项检查落实防火措施。

7.3.4 当发现动火部位与动火申请报告书不相符合,或者动火安全措施不落实时,动火监督人员有权制止动火。

7.3.5 当动火出现异常情况时,动火监督人员有权停止动火。

7.3.6 对动火人不执行“三不动火”又不听劝阻时,动火监督人员有权收回工业动火申请报告书,并报告安全管理部门。

7.3.7 动火监督人员动火过程中不得离开现场。 动火完工后,动火监督人员应对现场进行检查,确认无火种存在方可撤离。

7.4 机具要求

7.4.1 采用电焊进行动火施工的储罐、容器及管道等应在焊点附近安装接地线,其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施工现场电气线路布局与要求应符合gbj50257的要求。

7.4.2 电焊机等电器设备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并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7.4.3 各种施工机械、工具、材料及消防器材应摆放在指定安全区域内。

8 动火作业要求

8.1 动火作业隔离要求

8.1.1 工业动火前应首先切断物料来源并加好盲板,经彻底吹扫、清洗、置换后,打开人孔,通风换气,经检测气体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如超过1h后,应对气体进行再次检测,合格后方可动火作业。

8.1.2 需动火施工的设备、设施和与动火直接有关阀门的控制由生产单位安排专人操作,作业未完工前不得擅离岗位。

8.1.3 应清除距动火区域周围5m之内的可燃物质或用阻燃物品隔离。

8.1.4 动火施工区域应设置警戒,严禁与动火作业无关人员或车辆进入动火区域。

8.1.5 动火作业人员在动火点的上风作业,应位于避开油气流可能喷射和封堵物射出的方位。但在特殊情况下,可采取围隔作业并控制火花飞溅。

8.2 动火作业气体测试要求

8.2.1 凡需要动火的储罐、容器等设备应进行内部和周围环境气体分析,气体分析应包括可燃气体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氧气和氮气浓度检测分析。分析报告单附在工业动火申请报告书上。

8.2.2 动火施工中,动火点及操作区域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应低于其爆炸下限的25%。若采取强制通风措施,其风向应与自然风向一致。

8.2.3 在动火施工全过程中,动火监护人应跟踪检测可燃气体浓度。

8.3 动火作业进入有限空间要求

8.3.1 进入设备、设施及油罐内部动火应进行气体检测和复查,测试合格后方可入内。

8.3.2 所有可能影响该有限空间的物料来源都应被切断。

8.3.3 制定应急预案,并有专人监护。

8.4 高处动火作业要求

8.4.1 高处动火作业应具有有围栏和扶手的固定作业平台,并经专业人员确认; 设立防落物设施;佩戴全身安全带,使用自动锁定连接、人造纤维绳索。

8.4.2 在架空管线及脚手架上施工的人员,应系安全带。

8.4.3 遇有五级以上(含五级)大风不应进行高处动火作业,遇有六级以上(含六级)大风不应进行地面动火作业。

8.5 动火作业动土作业要求

8.5.1 动土作业应完成以下作业危险分析:所有地下管道、电缆、光缆应确定方位;地面堆土、堆物应加以控制,进行必要的支撑以防滑坡。

8.5.2 埋地管线动火施工,操作坑大小应根据实际情况(如管径、埋深等)来确定,操作坑的深度,坡度应方便施工和动火作业人员逃生。

8.5.3 在埋地管线操作坑内进行动火作业的人员应系不燃材料的安全绳。

8.6 动火作业带压不置换动火要求

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中,由管道内泄漏出的可燃气体遇明火后形成的火焰,如无特殊危险,不宜将其扑灭。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工业动火申请报告书格式

工业动火申请报告书格式见图a.1~图a.4。

工业动火申请报告书

动火级别:一级 年 月 日

800){makesmallpic(this,500,700);} border=0>

图a.1 工业动火申请报告书(一级动火)

工业动火申请报告书

动火级别:二级 年 月 日

800){makesmallpic(this,500,700);} border=0>

图a.2 工业动火申请报告书(二级动火)

工业动火申请执行书

动火级别:三级 年 月 日

800){makesmallpic(this,500,700);} border=0>

图a.3 工业动火申请报告书(三级动火)

工业动火申请执行书

动火级别:四级 年 月 日

800){makesmallpic(this,500,700);} border=0>

图a.3 工业动火申请报告书(四级动火)

第13篇 在《工业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中对装卸场地的人员、车辆及物料堆放都做了哪些规定?

在《工业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中规定;机动车驾驶员应负责监督装卸作业。用吊车装卸货物时,机动车驶员和随车人员应离开车辆。

装载成件货物时.应靠紧稳固。对能移动的货物,应用支杆、垫板或挡板固定。高出车厢栏板的货物,应使用索捆绑牢固。

机动车装卸时的停车距离,应遵守下列规定;

(1)多辆机动车同时进行装卸时,沿纵向前后车的间距不应小于2m,沿横向两车拦板的间距不小于1.5m。

(2)车身后栏板与建筑物的间距应不小于 0.5m。

(3)靠近火车直接倒装时,距铁路车辆应不小于0.5m。

(4)与货垛的间距不小于lm,与滚动货物的间距应不于2m。

装卸时,不准在5%以上的坡道上横向起吊作业,如必须作业时,须将车身垫平。

装卸场地和堆场应保证装卸人员、装卸机械和车辆有足够的活动范围和必要的安全距离,其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得小于3.5m,物料堆垛的间距不得小于lm,并设置安全标志。

物料应按其品种、特性和安全要求分类堆放。成箱、成捆等规则形状的物料,应码成稳固的堆垛,其高度,机械装卸时不得大于5m,人工装卸时不得大于2m。散装物料应根据其性质确定堆放高度。

第14篇 工业浓硝酸稀释的安全操作规程

1、先将硝酸稀释到要求的浓度范围;

2、用分析天平称量适量的优级纯氯化银放入烧杯中加纯水溶解,导入容量瓶;

3、向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盖紧塞子摇匀;

4、算出所配置agcl标准溶液的浓度;

5、用锥形瓶取硝酸样品适量,并用滴定管取agcl标准溶液,对硝酸进行滴定,直至出现白色浑浊;

6、计算硝酸的浓度,并将所配置的硝酸溶液铁标签,标明配置日期和标定浓度。

第15篇 工业分析仪操作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启动前应检查电源与地线是否接触良好,以及与主机的通信线连接好。

二、按仪器规定程序启动仪器,以及选项规定进行试验。

三、试验过程中不能打开放样窗窗口,不能震动机箱,不允许操作天平。

四、不能直接从高温炉内将坩埚传送到天平盘上。

五、不准在试验过程中使用硬件诊断功能。

六、应保持仪器内外的清洁,并定期向仪器丝杆和两边的导柱上用油壶喷涂机油。

七、每日试验结束后用吸气球清扫干净称样台。

八、每周用吸气球清扫一次冷却料盘。

九、试验结束后及时关闭电源。

工业安全规程15篇

内容一、安全责任与意识1.所有员工必须认识到工业安全的重要性,将个人安全和团队安全置于首位。2.各部门负责人需定期进行安全培训,确保员工熟悉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措施。3.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工业信息

  • 工业企业安全规程8篇
  • 工业企业安全规程8篇82人关注

    内容一、安全管理体系1.建立安全责任制:每个部门、每个员工需明确自身的安全职责,确保责任落实到人。2.定期安全检查:实施每周一次的全面安全检查,及时发现隐患,防止事 ...[更多]

  • 工业燃气安全规程5篇
  • 工业燃气安全规程5篇71人关注

    内容一、工业燃气安全操作规定1.燃气设施安装-所有燃气设施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安装,确保符合国家和地方的安全标准。-管道应避免穿过卧室、浴室等生活区域,必须设置在 ...[更多]

  • 氧气工业气乙炔气使用安全规程
  • 氧气工业气乙炔气使用安全规程60人关注

    内容一、氧气工业气乙炔气的基本性质与用途1.氧气:无色、无味的气体,主要用途为氧化反应,如焊接、切割、助燃等。2.乙炔:易燃气体,常用于高温焊接、切割作业,因其火焰温 ...[更多]

  •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汇编(3篇范文)
  •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汇编(3篇范文)52人关注

    内容一、煤气生产与储存1.工业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煤气生产系统,确保设备完好,工艺流程符合安全标准。2.煤气储罐区应设立清晰的安全警示标识,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并定期 ...[更多]

  • 工业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
  • 工业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47人关注

    内容一、前言工业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旨在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设备完好,防止因运输过程中的疏忽导致的意外事故。本规程涵盖了厂内车辆的操作、维护、路线规划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