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安全操作规程 > 规程范文

通信规程15篇

更新时间:2024-11-12 查看人数:82

通信规程

有哪些

在通信规程中,我们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1. 通信协议:这是通信双方遵循的一套规则,如tcp/ip协议族,规定了数据传输的格式、顺序和错误处理方式。

2. 通信网络:包括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等,定义了信号如何在不同的物理介质上传输。

3. 设备接口:如以太网接口、usb接口等,规定了设备间的连接方式和数据交换标准。

4. 数据编码与解码:涉及二进制、ascii、unicode等编码方式,确保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准确无误。

5. 安全机制:如加密算法、身份验证,保障通信过程中的数据安全。

标准

通信规程遵循一系列国际和行业标准,以确保全球范围内的互操作性和兼容性:

1. ieee 802.3:定义了以太网的标准,包括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规范。

2. iso/osi模型:七层通信模型,为网络通信提供了理论框架。

3. tcp/ip协议栈:互联网的基础,由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组成。

4. tls/ssl:为网络通信提供安全加密,保护数据的隐私和完整性。

5. rfc文档: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发布的互联网相关标准和建议。

是什么意思

通信规程的本质是建立和维护通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这意味着:

1. 规范性:通信规程为通信过程设定了一套明确的规则,确保信息的正确传递和理解。

2. 兼容性:通过遵循统一的标准,不同设备和系统可以顺利地进行通信。

3. 稳定性:规程的存在保证了通信过程的稳定性,即使在复杂网络环境中也能保持高效运作。

4. 安全性:规程中的安全机制旨在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保护通信安全。

5. 可扩展性:随着技术的发展,通信规程需要具备适应新技术和新需求的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应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通信规程,并定期更新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技术环境。对员工进行规程培训,确保他们理解和遵守这些规程,以实现高效、安全的通信。

通信规程范文

第1篇 通信线杆、架空线路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一)挖杆坑、拉线坑作业

第一条 挖杆坑、拉线坑,要特别注意防止挖坏地下管线或设施,如有煤气管、自来水及污水管和电力电缆等管线,应在距管线40cm时,改用铁铣慢慢往下挖,切勿使用大川(钢钎)或铁镐硬凿。

第二条 靠近墙壁或者设施挖杆坑、拉线坑时,应设专人监护,若有倒塌或碰触损坏的可能,应采取加固或保护措施。

第三条 在地质松软或流砂地区,挖长方形或h形坑,有塌方可能的,在坑深1m以上时,必须支撑护土板。

第四条 采取爆破挖杆坑、拉线坑,必须由有爆破资质的单位进行。

(二)立、拆、换电杆作业

第一条 人工、机械立杆、换电杆,都应了解周围环境;不准非作业人员进入现场。在铁路、道路、厂矿、学校附近及繁华地区,必须设专人维持秩序,保障安全。

第二条 人工立、换电杆:

1.必须专人负责组织,统一指挥,明确分工,各负其责,齐心合力;

2.先检查杆坑是否够深,坡道(码道)挖的是否合适,同时检查工具、机具是否齐全、牢固;

3.作业人员应事先明确电杆的起立方向,防止触碰房檐或其它设施和用户灯线、电力线。

4.在山坡上或地势不平地区立杆或立较长电杆,必须使用夹扛和栓幌绳。

第三条 拆电杆:

1.拆除电杆,必须先拆移杆上的线条和杆上设备及拉线,然后方可拆除电杆;

2.上电杆前,应先检查电杆根部是否牢固,若有倾倒可能,必须在拆除线条前打临时拉线或用杆叉支稳妥。

3.拆电杆前,应有措施和方案,防止触碰附近电力线和其它设施。

4.人工拆电杆必须用绳索拉住,防止自由倾倒。使用吊车拔电杆应先试拔,若不动,可能是杆根设有横木或卡盘,此时,不准再用吊车拔电杆。

第四条 更换电杆:

1.更换电杆时,如果在旧电杆上挂滑轮来吊立新杆,应先检查旧杆杆根是否牢固,若已腐朽,应设置临时拉线。

2.新杆立起后与旧杆捆扎在一起,再上杆拆、移线条和附属设备。

(三)线路架设与拆除作业

第一条 布放线条前,应察看沿线的环境,如有障碍物,应制定跨越障碍物的操作方案。、

第二条 紧线条前,应先检查有无被树枝刮住、泥土埋住、河水冻住等现象及其它障碍物,避免收紧线条时崩断或弹起伤人。

第三条 布放线条或跨越铁路、道路及宅院时,必须将线条收紧,不准拖拉在地面上或悬在半空中。

第四条 在跨越列车频繁往来的铁路和有车辆通行的道路,架设电缆吊线、明线和自承式电缆时,必须先在铁路、道路两侧的电杆上装设滑车,并在两杆之间吊挂绳环的绳索,再用绳索拉线条或自承式电缆,用“环系渡线法”,使其从滑车、绳环内徐徐通过。

第五条 拆除线条和自承式电缆时,必须采用“环系渡线法”先将跨越铁路、道路部分拆除,收紧线条时,严禁线条、自承式电缆下垂、悬空。

第六条 上电杆拆除线条和自承式电缆前,应先检查电杆,如杆根腐烂或埋深不够,应设置临时支撑,避免倒杆。

第七条 在终端杆上拆除明线时,应由下层两边向中间逐条剪断(剪断的线条用手拉住慢慢放下),不准一次将一边的线条全部剪断。拆除电缆吊线或自承式电缆时,先用绳索栓牢拉住,剪断或松脱后慢慢松绳索放下。

第八条 在角杆上拆除明线一定要在与线条拉力相反的一面解扎线;如在角杆上剪断线条,应对左右电杆上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提示。

第九条 在中间杆上拆除线条,应将全部扎线解开,严禁逐杆剪断线条,在松解扎线时,应注意电杆有无异常情况,如电杆有倾倒可能,应立即下杆。

第十条 线路架设与拆除作业区域,禁止非工作人员接近。

(四)在电力线附近作业

第一条 作业人员应熟悉并注意供电线路设备,辨别高低压线路的要点是:

1.高、低压线路单独架设时,高压线路电杆之间的距离较低压的大,电杆也较高。

2.高、低压线路同杆架设时,高压线路在上,低压线路在下;高压线路的横担较低压的长,线间距离较低压的大。

3.高压线路的瓷瓶为针式绝缘子,为茶褐色,体积较大;低压线路的瓷瓶一般也为针式绝缘子,为白色,且体积较小。

4.高压架空线一般很少有分支线,并只有三根导线。低压架空线一般由变压器低压侧引出、分支或引向用户,导线为四根(三相加一根零线)或两根(火线加零线)。

第二条 在高、低压电力线下方或附近作业,必须严防与电力线接触,进行架线,紧线和打拉线等作业,应保证最小空中距离如下:

1、35kv以下线路为2.5m;

2、35kv以上线路为4m。

第三条 在三电(电灯、电话、电视)合用的水泥杆上作业时,必须注意与电力线、用户灯线、变压器及闸刀等电力设备保持一定安全距离并不准触碰。

第四条 在电杆上方如有电力线交越,上杆作业时头部不准超过杆顶;所用工具与材料不得触及电力线和电力设备。

第五条 跨越电力线架设线条时,严禁将线条从电力线上方抛过,必须在电力线两侧电杆上各装置滑轮,以干燥绳索作成环行,将线条缚在环形绳套内、牵动绳索使线条徐徐通过。绳索距电力线至少2m,牵动绳索时线条不应过松,以免下垂触及电力线;也可在跨越电力线处做安全保护架,将电力线罩住,施工完毕再拆除。

第六条 在高压线下方架设线条,应将线条用干燥绳索控制在电杆或线担上(不捆死),防止在布放或紧现线时,线条蹦起来,使安全距离减少导致高压触电。

第七条 对跨越电力线和在高压线下方架设的明线和电缆,在不影响通信质量前提下,可从跨越的一侧电杆下入地,再从另一侧电杆引上。在电力线下方架设的明线和电缆,须安装能抗12千伏以上电压的“三线交叉保护管”。

第八条 拆除跨越电力线的通信线条时,必须事先与供电部门联系停电,拉闸断电后,须设专人看闸,作业前应验证确属停电,方可作业。

第九条 在有地下电力电缆的区域,与电力电缆交叉或平行埋设或使用机械敷设的通信电缆,施工前必须反复核实电力电缆的埋设位置及深度,确实无误方可作业。

第十条 在作业过程中,若有电力线,用户灯线触碰、断落在通信线条上或断落在作业区域,应立即停止作业。

第十一条 在作业过程中遇有不明用途、性质的线条,一律按电力线对待,并不准随意剪断。

第2篇 通信设备安装操作规程

第一章  通信设备安装现场作业人员要求

1.1参加施工的员工(包括实习工、招聘工和常用工),要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规程。遵守《公司施工项目安全操作规程》,在操作中,应坚守工作岗位,严格按照安全要求,工艺规程进行操作,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搞与生产无关的活动,严禁酒后操作,确保人身、设备安全和机房通信畅通。

1.2进人生产作业场所,必须统一着装,并按规定使用各种劳动防护用品,包括穿好工作服、工作鞋,戴好安全帽、安全手套和防护眼镜等等。严禁赤脚、穿背心、短裤等不符

合安全要求的衣着上岗。在有毒有害物质场所操作,还应按规定佩戴符合防护要求的面具等。

1.3保持机房和工作场所的文明整洁。严格遵守机房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施工原材料、零件、工器具应摆放得井井有条,及时清除通道上包装物、铁屑和其他杂物,保持机房清洁和通道畅通。

1.4在机房内施工或临时进入机房人员,不准吸烟,不准携带易燃易爆物品。机房、仓库和施工场所,应有消防灭火设施,并有专人管理。

1.5登高作业、电工、焊工等特殊工种必须经过专门培训,考试合格发给操作证,持证上岗。施工现场严禁无证作业。

1.6通信设备安装施工人员应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试合格方能上岗。操作员工应熟练掌握施工安全操作规程规定的施工安全措施和通信生产机房的安全保密管理规定。

第二章  一般设备安装施工规范

2.1施工前应检查工作场所所使用的机器、设备、工具、材料是否符合安全要求;上道工序有无事故隐患?还要检查一下本岗位操作有否存在影响周围人身、设备安全的因素。

2.2爱护通信设备,文明施工。设备开箱要用开箱专用工具,拔尽钉子,不可用撬棍或其它工具将盖板撬下,以保持木箱完整。箱板、钉子及其它杂物应堆放好,以免伤人。

2.3尽可能按规定的立架次序开箱,机箱只允许从箱盖打开。一般有毛毡露出的一面或玻璃杯口、箭头等所指的一面为箱盖。

2.4开启附件箱或备件箱时应特别小心,不可大力敲击,以免震坏附件、备件。

2.5搬运机架、机台,要有专人负责指挥,统一步调,密切配合。在上、下楼梯、拐弯时,要照顾到前后左右。

2.6搬运设备人员不可戴手套。

2.7在准备立架的地方应采取防滑措施置放木垫或橡皮垫以防立架时滑倒。

2.8机房施工严禁使用铝合金等导电金属梯子。

2.9使用的高凳或人字梯外壳必须是绝缘的,并经过严格检查确认完全牢固后方能使用。

2.10上梯工作要携带工具包,高凳或人字梯上不准放置工具、材料及零件等物,以免掉下伤人或摔坏。

2.11设备机架必须按设计要求固定。震区要按设计抗震加固,如采用临时加固,非经指挥人员许可,不得随意拆除。

2.12钻孔时,应戴防护眼镜,穿紧袖服装和胶鞋,严禁戴棉纱手套。

2.13用手电钻钻孔,钻头要夹牢、夹正并与工件垂直。钻7毫米以上眼孔,应分两次钻,先用小钻头,然后扩孔,临近钻透时应减力。架上钻孔,操作人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摔下。架下应有专人照应。

2.14金工加工当工件快要锯断时,应减小压力和速度,并扶住另一端,以防折断时卡锯、落下伤人。

2.15铁件锯完后,用锉将锯口锉平,并将毛边除去。

2.16铁件去锈时必须戴口罩、防护眼镜和手套,使用去锈机应注意安全。

2.17喷刷漆现场必须有良好通风条件,并配有消防设备,禁止吸烟,生火取暖,操作人员必须戴口罩。

2.18人工搬运化学品、危险品以及硫酸等,要穿戴防护用品,要轻搬轻放,防止破漏中毒或灼伤,汽油、酒精、环氧树脂、乙醚等易燃物品,其容器的盖要严密,不得与其他器材混放。

2.19调配酸溶液,应先将酸缓慢的注入水中,搅拌均匀,严禁将水倒人酸中。贮存酸液的容器应加盖和设有标志。

2.20机房内工作应采取防静电措施。不得用易燃液体擦洗设备或地板,必要时只能用微量酒精、汽油擦拭机械。

2.21机房活动地板、楼间孔洞施工完毕当天要盖好,楼间孔洞要用防火泥(或防火阻燃材料堵紧),符合机房防火、防汽要求。

2.22禁止攀爬走线架或在走线架上工作。

第三章  用电安全规范

3.1施工前必须检查工具、测量仪器和绝缘用具是否灵敏可靠,禁止使用失灵的测量仪器和绝缘不良的工具。杜绝不安全工、器具在施工现场使用。

3.2任何电器设备未经验电,一律视为有电,不触及。电源开关不明跳闸后,须查明原因,排除故障,才可推上开关,不允许强行送电。

3.3不准载负荷拉闸操作,凡校验及修理电气设备时,应切断电源进行,并挂上“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警告牌,停电警告牌应谁挂谁取。

3.4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接零),接地线要符合标准,有电设备不准断开外壳接地线。

3.5电气线路拆除后,遗留的线头应及时用绝缘布包扎。

3.6照明回路及各项交流电源插座必须与机房的直流电源线路分开并应装有专用的熔丝。不同电压的电源插座应采用不同的型式,使低电压插头不能插入高电压的插座内。

3.7连接电气用具的电源,一定要用插头,不许将导线直接插入插座内。

3.8施工操作场所插座安装的一般要求:

(1)不同电压等级的插座应有明显的区别,使其不能混用;

(2)凡为携带式或移动式电气设备用的插座,单相应用三眼插座,三相应用四眼插座,其接地孔应与接地线或零线接牢;

(3)明装插座距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 1.8m,暗装和工业用插座距地面的距离不应低于0.3m;

(4)在特别潮湿、有易燃易爆气体及粉尘的场所,不应安装插座。

3.9各种电器设备的外壳,要良好接地。在配电屏、配线架和保安器上进行工作,应使用有绝缘柄的工具,并站在绝缘垫子上工作。

3.10靠近带电设备检修操作,不许带金属手表,应防止口袋内或工具袋里的金属物件工具和材料外露或掉落,以免碰到带电的裸露端子而发生危险。

3.11在低压带电设备上作业时,应有专人监护。工作人员不准直接接触带电体,应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

3.12工作人员应穿长袖衣服,戴安全防护手套、穿绝缘鞋及与工作内容相关的劳动防护用品。

3.13工作人员应携带试电笔,操作时应使用基本绝缘安全用具,不准使用无绝缘的金属工具(钢锯、锉刀、改锥、钢卷尺),以免造成导线接地短路及人身触电事故。

3.14在低压配电装置上作业时,要防止相间、相对地的短路。为防止触及带电体,必要时应设置绝缘屏护。

3.15移动带电设备时,应先断开电源。接线时应先接负载、后接电源,拆线时顺序相反。

3.1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需由电工操作。

3.17凡涉及通信电源或在用电路的相关操作需得到各地(市)建设维护部门批准后由公司指定专业人员实施。

3.18对机房设备的改建、扩建、整治,通信电路割接等在用通信电路安全的工程项目,应严格按程序申报,按批准的文件(方案)实施,确保在用通信电路的安全。

3.19通信机房电源、电路割接只能在带电情况下进行时,须选择在夜间话务清闲时施工,要求施工人员操作熟练,并特别注意安全,避免通信中断。项目部应制定割接安全措施,尽量减少带电操作,把可以不带电的工作做完,经检查无误后方可与带电设备的电源或汇流条连接,增装和割接电源时,应与电力室、测量室、通信机房等相关单位取得联系和配合,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通信不间断。带电施工时,使用的金属工具如改锥、扳手等应用黑胶布或塑料带缠绕绝缘,只露出操作使用的部分。手电钻、电烙铁等不能接地线。

第四章  天馈线登高作业安全规范

4.1天馈线攀登和悬空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及专业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并必须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4.2项目工程施工负责人应对工程的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负责并建立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制。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其所需料具,必须列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4.3施工前,项目部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未经落实时不得进行施工。

4.4高处作业中的安全标志、工具、仪表、电气设施和各种设备,必须在施工前加以检查,确认其完好,方能投入使用。

4.5施工中对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设施,发现有缺陷和隐患时,必须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停止作业。

4.6施工作业场所有坠落可能的物件, 应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

高处作业中所用的物料,均应堆放平稳,不妨碍通行和装卸。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作业中的走道、通道板和登高用具,应随时清扫干净;拆卸下的物件及余料和废料均应及时清理运走,不得任意乱置或向下丢弃。传递物体禁止抛掷。

4.7雨天和雪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凡水、冰、霜、雪均应及时清除。

4.8对进行高处作业的高耸建筑物,应事先设置避雷设施。遇六级以上强风、浓雾等恶劣气候,不得进行露天攀登与悬空高处作业。暴风雪及台风暴雨后,应对高处作业安全设施逐一加以检查,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或脱落等现象,应立即修复。因作业必需,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时,必须经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的可靠措施。

4. 9登高作业要有专人监护,登高作业工作人员应穿长袖工作服,使用基本绝缘安全用具。登高前应全面检查所使用的登高设施。保证其安全可靠。

4.10在高处传递工具、器材时要用小绳和工具袋进行传递,不准上下抛掷;小绳不应拴在安全带上或工作人员身上。

4.11地面工作人员应戴安全帽,严禁行人、车辆在天馈线施工下方逗留。

第五章  工具器械仪表使用要求

5.1工作前必须检查机械、仪表、工具等,确认完好安全方准使用。

5.2工作时必须选择合适工具,正确使用,不得随意;工具应保持完好无损,牢固适用,定期进行检查。发现有损及时更换。

5.3锋刃工具(如钻、凿、改锥等),不准插入腰带或放在衣服口袋内;运输或存放时,刀口不准朝上向外,免伤人。

5.4使用手锤、榔头不准带手套,双人操作时不可对面站立,应斜对面站立。

5,5传递工具时,不准上扔下掷,设置较大的工具和材气料时必须平放,以免伤人。

5.6工具、器械的安装,应牢固、松紧适当,防止使用过程中脱落或断裂,发生危险。

5.7使用梯子、高凳、保安带,脚扣,吊板及绳索等工必须严格检查是否完好,确保紧固可靠,方可使用。已折断,松动、破裂、磨损或腐朽的都不得使用。

5.8架立梯子时,应选择平整坚固的地面。梯子上端的接触点与下端支持点间的水子距离,应等于接触点与支持点间距离的 1/4至1/3。如果在梯子上作业时间较长时,应有专人扶梯,防止梯子滑动发生事故。

5.9梯子上不准有两人同时作业,上下梯子时不得携带笨重的工具和材料,应用绳索上下提吊。

5.10在梯子上作业时,不得用力过猛,更不得一人踩两个梯子或一脚踩在梯子上,另一脚踩在其他物体上面。或用脚移动梯子,以免发生危险。

5.11在电力线下或有其他障碍物的地方,不准举梯移动,移动梯子时,梯子上不准有人或有重物。

5.12在高处工作时,应使用工具袋,以免工具跌落散失。

5.13使用人字梯时,一定把螺丝旋紧或把搭扣扣牢。无此设备时,须用绳子在中间缚紧,不得二人同时在上面作业:如站在上面打洞或焊接电缆时,应有专人扶梯。

5.14使用保安带时,必须经过严格检查,确认坚固、可靠,才可使用。如发现有折痕,弹簧扣不灵活,或不能牢,皮带眼孔有裂缝的,保安带(绳)上绳索磨损和断头超过 1/10者及有腐坏的严禁使用。更不准使用一般的绳索或绝缘皮线代替保安带。保安带绳严禁结扣,防止劈裂折断。

5.15使用仪表的人员必须熟悉仪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弄清楚需要的工作电源和电压,并按要求接引电源。使用仪表注意接地,使用过程中禁止用仪表的低(小)量程去测量(大)信号值,做过耐压测试的线对必须立即放电,在经放电后,再做其他测试:使用耐压测试器时,操作者应穿耐压鞋或采取其它安全措施,并不得碰触经耐压测试而未曾放电的部件或端子。

5.16使用喷灯时,必须认真检查喷灯是否漏油、漏气,油不可太满,气压不可过高,要用规定的油类,点燃着的喷灯不准倒放,不准加油,需加油时必须将火熄灭,待冷却后再加油。

5.17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应该注意事项:

① 测试线不得与架空线路或金属管道平行;

② 雷雨季节阴雨天气时,不得测量避雷装置的接地电阻;

③ 仪表一般不做开路试验;

④ 摇测工作应两人进行。

5.18 使用兆欧表摇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① 测电缆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被测电缆的另一端应有人看守或装设临时遮栏,挂警告牌;

② 摇测工作应两人进行,需戴绝缘手套,摇测前、后必须充分进行相对外皮及相间放电;

③ 摇测前应断开被测电缆两端连接的开关或设备,摇测后应恢复原接线;

④ 摇测中,兆欧表不得减速或停摇。

5.19漏电保护器应用中的安全技术要求:

① 安装前,要核实保护器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短路通断能力、漏电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间,注意分清输入端和输出端、相线端子和零线端子,以防接反接错;

② 安装位置的选择,应尽量安装在远离电磁场的地方,在高温、低温、湿度大、尘埃多或有腐蚀性气体环境中的保护器,要采用一定的辅助保护措施;

③ 装于室外的保护器应注意防雨雪、防水溅、防撞砸等;

④ 三相四极漏电保护器用于单相电路时,单相电源的相线、零线应接在保护器试验装置相对应的端子上,否则试验按钮将不起作用。

⑤ 对于有工作零线端子的漏电保护器,不管负载侧零线是否使用,都应将电源零线 (n)接人保护器的输入端以便试验其性能。

⑥ 多个分支漏电保护器应各自单独接通工作零线,不得相互连接,混用或跨接,否则,会造成漏电保护器误动作。

5.20正确使用钳形电流表测量交流电流(钳形电流表是一种可以在不断开载流导线的情况下,测量低压(交流)绝缘导线电流的便携式仪表。)

(1)选用的钳形电流应注意:

①被测电流值的大小;

②被测电流的频率:50hz时可选用互感器式或电磁式钳形电流表;小于50hz或直流时应选用电磁式钳形电流表。

(2)在测量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① 使用前检查仪表外观应完好,绝缘无破损,钳口无油污、锈蚀;

② 测量时应戴绝缘手套或干燥的线手套;

③ 测量时应与带电体保持安全距离 (0.1m),防止触电或短路;

④ 测量中不准带电流换档,不准测量裸导线;

⑤ 不准套在开关的闸嘴(动触头)上或保险管上测量;

⑥ 用毕后置于最大档。

5.21使用移动式电气设备安全要求:

(1)应配备专用控制配电盘,并装设控制开关、熔断器及漏电保护器。

(2)室外使用时,配电盘应置于防水、防雨的配电箱内。

(3)电气设备应可靠接地或接零。

(4)壹类工具电源线必须使用橡皮电缆,单相应用三芯,三相应用四芯;电缆绝缘应无破损、龟裂,电缆中间无接头。

(5)操作手柄应装有良好的绝缘物,在潮湿条件下作业,操作者必须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

(6)构架上的操作开关应灵活、可靠、安装牢固。

(7)每月应摇测一次绝缘电阻,其阻值不应低于1m。

(8)使用完毕应妥善保管,防止受潮。

5.22电焊机外壳,必须接地良好,其电源的装拆应由电工进行。

5.23电焊机要设单独的开关,开关应放在防雨的闸箱内,拉合时应戴手套侧向操作。

5.24雷雨时,应停止露天焊接作业。

5.25发电机到配电屏和一切用电设备上的导线,必须绝缘良好,接头牢固,并架设绝缘5.26发电机运转时,严禁人体接触带电部分,必须带电作业时,应有绝缘防护措施。

第六章  手持电动工具使用要求

6.1各种手持电动工具、电器用具,如电烙铁、手电钻、手持砂轮机、电锤、电动切割机、须有良好的接地装置,否则不可使用。

6.2手持电动工具应设专人负责保管,保管者必须具备一定的关于手持电动工具的安全技术知识,保管者必须对电动工具进行认真的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查修理。

6.3手持电动工具的电源接线必须正确,各部件绝缘必须良好一定要有可靠的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并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开关。

6.4在比较危险或特别危险的场所,如狭窄、潮湿和高温,或有大块金属与人体接触时,应选择第ⅲ类手持电动工具,即采用安全电压(不超过36v)的手持电动工具。

6.5在要求手持电动工具的工作电压较高,而工作场地又不十分安全时,应采用双重绝缘的第ⅱ类手持电动工具(双重绝缘的)。例如在狭窄、潮湿或高温的工作场地采用220伏的双重绝缘手电钻就比较安全。

6.6手持电动工具的安全防护罩必须安全可靠,工作部件安装正确,夹持或固定牢固。

6.7砂轮机不准装倒顺开关,旋转方向禁止对着主要通道。

6.8操作时,应站在砂轮侧面。不准两人同时使用一个砂轮。

6.9操作者必须懂得使用手持电动工具的安全和使用方法,对不懂者不能让其使用。操作者应穿绝缘鞋,有时还需戴护目镜。

6.10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时,操作者握持要稳,用力要均匀,不得用力过猛或加力过大。如果转速减慢时应立即减小压力,放慢推进速度。如果因故突然停钻时,必须立即断电,并拔下电源插头后进行检查修理。

6.11用手持电动工具加工金属铁件时,必须对铁件等作必要的处理和固定,以免加工时发生意外。

6.12手持电动工具搬动时,不准用电缆拖拉电动工具,操作时也不能猛拉电缆,以免断裂、破损或拉下插座。

6.13在电动工具转动时,绝对不允许进行调整或检修,在需要调整检修时,或需要调换钻、锤、皮带等工作部件时,应先拔下电源插头,确认无电时,才能操作。

6.14对手持电动工具必须进行定期安全检查。其主要检查项目为:①外壳、手柄是否有裂缝和破损。②机壳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线是否牢固可靠。③软电缆或软线是否完好无损。④电源插头是否完好无损⑤开关动作是否正常、灵活,有无缺陷、破裂。⑥漏电保护开关及各种电气保护装置是否良好。⑦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好。⑧工具转动部分是否转动灵活无障碍。⑨测量手持电动工具的绝缘电阻,用500v兆欧表测量,i、ⅱ、ⅲ类手持电动工具的绝缘电阻值分别不得小于 2m、7m和1m。

6.15手持电动工具不用时,应放在干燥、清洁处保管。

第七章  事故现场急救常识

7.1在生产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各类工伤事故。为了及时、正确地做好事故现场急救工作,每个职工都应掌握一些最常用的急救知识。

7.2急救原则:先救命、后治伤。

7.3急救步骤:止血、包扎、固定、救运。

7.4常用急救方法:

(1)包扎:伤口包扎绷带必须清洁,伤口不要用水冲洗。如伤口大量出血;要用折叠多层的绷带盖住,并用手帕或毛巾(必要时可撕下衣服)扎紧,直到流血减少或停止。

(2)碰伤:轻微的碰伤,可将冷湿布敷在伤处。较重的碰伤,应小心把伤员安置在担架上,等待医生处理。

(3)骨折:手骨或腿骨折断,应将伤员安放在担架上或地上,用两块长度超过上下两个关节、宽度不小于10~15厘米的木板或竹片绑缚在肢体的外侧,夹住骨折处,并扎紧,以减轻伤员的痛苦和伤势。

(4)碎屑人目:当眼睛为碎屑所伤,要立即去医院治疗,不要用手、手帕、毛巾、火柴梗及别的东西揩擦眼睛。

(5)灼烫伤:用清洁布覆盖伤面后包扎,不要弄破水泡,避免创面感染。伤员口渴时可给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经现场处理后的伤员要迅速送医院治疗。

(6)煤气中毒:立即将中毒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让其仰卧,解开衣服,但勿使受凉。如中毒者呼吸停止,则施行人工呼吸抢救。

(7)触电: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关闭电门或用干木材等绝缘物把电线自触电者身上拨开。进行抢救时,注意勿直接接触触电者。如触电者已失去知觉,应使其仰卧地上,解开衣服,使其呼吸不受阻碍;如触电者呼吸停止,则应进行人工呼吸。

7.5触电现场救护中两种并用的急救方法(人工呼吸法、胸外脏挤压法)

(1)人工呼吸法:口对口(或口对鼻)

① 触电者应仰卧平躺,头部后仰,仰至鼻孔朝天;

② 清理触电者口中杂物,解开触电者衣领和腰带,以保证呼吸道通畅;

③ 救护者可在触电者头部的左边或右边,口对口吹气时把鼻子捏紧,口对鼻吹气时应把嘴捂严;救护者换气时应放触电者鼻或口,让其自动呼气;

④ 吹气时应使触电者胸部略有膨胀,对儿童吹气量酌减,每次吹两秒,放松三秒,每分钟12次。

(2) 胸外心脏挤压法:

① 触电者应仰卧平躺,救护者跪骑在触电者的胯部;

② 救护者双手叠压在触电者心口窝略偏左部位(心脏部位),用掌根向下挤压,下压深度3-5cm(小孩酌减),压下后迅速放松,但掌根不要挪位,如此往复,每秒一次,每分钟60-80次;

③ 单人抢救时,两种急救方法应交替进行,可每15-20秒交替一次。

7.6触电者未脱离电源时,救护者不得直接触及触电者的身体;在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时,要防止触电者二次伤害;

7.7触电者脱离电源后,没有致命的外伤只能认为是假死,要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在送往医院途中或请医生过程中不得间断;不准给触电者注射肾上腺素(强心针)。

第3篇 移动通信机房安全规程

移动通信机房中是大量弱电设备安装的房间,有各种模拟和数字信息的处理,有交流电、直流电及高频电等电磁场存在。运行设备环境要求,恒定的环境湿度和温度,湿度低容易产生静电。电的短路产生过热与静电放电产生火花都可引燃可燃物发生火灾。

空气的尘埃微粒数要求房间密封,以保证房间内的洁净度。设备运行时由某些用材散发出一些物质,这些物质会污染空气,形成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因此,在移动通信机房内不但要考虑电、电磁场对人的伤害,而又要考虑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可承受度。

(1)操作者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后才能操作,进入通信机房前,应穿好符合gbl2022-1989《防静电工作服》要求的防静电服和符合gb4385—1995《防静电鞋、导电鞋技术要求》要求的防静电鞋。不得在机房内直接更衣、梳理,避免穿着化纤类服装进入机房;当电磁辐射达到某一程度时,还需穿上防辐射衣,戴上防辐射眼镜才可进入机房辐射区。

(2)电缆进线孔和机孔应密封,防止水和有毒、有害、可燃气体进入,并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应经常维护和检修,保证灵敏可靠。电缆进线室应安装防爆型通风换气装置。

(3)消防用告警、自动灭火设施、灭火器材应经常检查,保证其可靠性。有可能的应装预警装置,及时发现可能发生危险的故障点,预防于未然。

(4)机房内不准采用热水供暖,防止漏、喷,损坏通信设备。

(5)有防静电地板的,除应保证其防静电性能外,还应保持牢固,防止踩塌伤人。

(6) 消除火源,机房门外严禁堆放杂物和易燃、易爆物;严禁易燃、易爆、腐蚀性和挥发性物品进入机房;严禁在机房内吸烟;建立动火证制度,如需动用明火如电气焊等,应经相关部门批准,签发动火许可证,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并有人进行监护,方可进行作业。

(7)严禁在机房内私自配接电器;严禁在电线、电缆上悬挂、堆放物品;有关电气安全和防火的具体要求,请查相关的章节。

(8)机房内的空气过于干燥时,应使用加湿器或其他办法以满足表4-1-1要求。

1)温、湿度要求

表4-1-1机房通信设备的温、湿度要求

机房名称

温度(℃)

相对湿度(%)

长期工作条件

短期工作条件

长期工作条件

短期工作条件

交换机房

18~28

10~30

50~55

30~75

控制室

18~28

10~30

50~55

30~75

话务员室

10~30

50~75

传输设备室

10~30

0~30

20~80

10~85

用户模块室

10~30

0~32

20~80

10~85

配线室

10~30

20~80

2)空气含尘浓度

空气含尘浓度分为三级,机房可根据相关通信设备的环境要求按表4—1—2选用。

表4-1-2通信机房空气含尘浓度要求

级别

直径大于0.5μm的含尘浓度(粒/l)

直径大于5μm的含尘浓度(粒/l)

a

≤350

≤3

b

≤3500

≤30

c

≤18000

≤300

含尘粒子为非导电、非导磁性和非腐蚀性的。空气含尘浓度的检验方法按gb 2887—1989《计算站场地技术条件》规定进行。

(9)值班人员应每天清理机房卫生,保证机房整洁;严禁在机房内吃食物或存放食物,以防止鼠害。

(10)在机架上插拔印制电路板组件或连接电缆线时,应该戴防静电手腕带。手腕带接地端插入机架上防静电塞孔内,腕带和皮肤可靠接触。在手腕带接线卡子内串联有限流电阻,保护人身和静电敏感器件的安全。腕带的泄漏电阻值应该在1×105~1×l07ω范围内。

在机架上插拔印制电路板组件或连接电缆线时,应该戴防静电手腕带

(11)有人员操作的封闭房间内,要保证供给每人鲜风量不少于30m3/h。

(1)机架列间距离应按生产厂的规定,否则宜按下列规定:

1)机列间净距为0.8m,如机架面对面排列时,净距为1~1.2m。

2)机列与墙间作为主要走道时,净距为1.2~1.5m,机列背面或侧面与墙或其他设备的净距不宜小于0.8m;当机列背面不需要维护时可靠墙安装

机架列间距离应按生产厂的规定

(2)照明、空调、仪表、电动工具等用电应单独供电,不应与通信设备共用供电源。

(3)机房内维护人员发现电气设备运行不正常,或存在事故隐患时,应及时报告相关领导和部门请求派电工进行维修。

(4)电气设备维护、安装、检修等作业,应由取得电工作业证的电工进行,其他人员不准进行电气设备的维护、安装、检修等作业,更不准随意乱拉乱扯电源线;不同级别的交流电与直流电、高压与低压电源线应有明显标示,插销(包括插头、插座)应有所区别,防止误插。电源线(交流、直流)与信号线应分开敷设。不用的电气设备、电源线等应彻底拆除,不留隐患,地板下不准设置插销,电源线不准有接头

(5)手持式电动工具,如电烙铁、电钻、行灯等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可靠的接地(接零)、安全电压隔离变压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等。

(6)微机不准采用接线盒串联供电。

(7)空调设备的冷凝水应直通室外,并经常检查,做到不泄漏到室内地板下。

(8)机房内各台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等,采取联合接地的方式,其接地电阻值应符合最小接地电阻值的要求。接地电阻值应按规定定期检查测试。每台设备的接地应直接接到接地排上。不允许各设备间串联后接到接地排上。接地的电气连接应牢固、接触良好。

机房内各台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等,采取联合接地的方式

(9)配线室的连线应用阻燃材料,防止强电侵入引发火灾。

(10)机房内的电力电缆应采用阻燃材料,防止电缆过热而引发火灾。

机房内的电力电缆应采用阻燃材料,防止电缆过热而引发火灾。

(11)机房内要定期对电磁辐射进行检测,发现超标或泄漏时要及时查出原因进行整改。检修相关设备要遵守防辐射的相关规定。

机房内要定期对电磁辐射进行检测,发现超标或泄漏时要及时查出原因进行整改。

(三)不间断电源(ups)、直流配电屏

1.不间断电源

(1)告警工作正常,面板显示正确。

(2)开关动作可靠,触点温度<70℃。 (3)接线端子连接可靠,触点温度<70℃。

(4)接触器、熔断器接触良好,触点温度<70℃。

(5)当逆变装置故障或需要检修时,应及时切换到电网(市电网备用)电源供电。

(6)当分支回路突然故障短路,电流超过预定值时,应切换到电网(市电备用)电源,以增加短路电流,使保护装置迅速动作,待切除故障后,再起动返回逆变器供电。

2.直流配电屏

(1)直流配电屏的安置按如下的要求:

a.屏(盘)宜装于蓄电池室一侧,交流配电屏(盘)宜靠近交流电源线引入端,小容量电话站的配电屏(盘)和整流器屏,可与通信设备合装在一个房间内。

b.屏(盘)一整流器屏的正面距墙或其他设备间的净距不宜小于1.5m。

c.屏(盘)和整流器屏的两侧,当需要检修时与墙的净距不应小于0.8m;如为主要走道时净距不应小于1.2m,当需要检修时背面至墙的净距不应小于0.8m,台式整流器和墙挂直流配电盘可不受此限制。

(2)警示工作正常,开关动作可靠,触点温度<70℃。

(3)熔断器接触良好,触点温度<70℃。

(4)接线端子连接可靠,触点温度<7o℃。

(5)线缆接头无氧化,触点温度<70℃。

(6)接地可靠,连接体符合要求。

(7)表头显示准确,电缆、馈线布放整齐,有标识。

(8)直流配电屏(盘)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当通过加固装置在电气上与交流配电屏(盘)、整流器屏(盘)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互相连通时,应采用专用保护线(pe线)与这相连;当不连通时,应采用接地线保护,接到通信用接地装置上。

(9)在直流配电屏上操作要遵守交流配电屏的有关安全规程。

3.蓄电池

(1)蓄电池室的工作人员,搬运与加电池液等操作时,操作者要穿防酸碱的衣服、鞋和手套;配电池液与加电池液时,除穿防酸碱的衣、鞋和手套外还要戴上防护眼镜;皮肤或眼沾上电池液的要及时用水冲洗,严重的要及时就医。

(2)电池室应保持干燥,外窗应防止阳光直接射入室内,一般可装磨砂或带色玻璃。电池室与其他生产房间的间隔墙,不宜开设门、窗或洞。进出电池室的门应向外开:

(3)防酸式电池的室内温度应保持在5~35℃。电池应避免受到阳光直射。

(4)新建电池室应采用防酸隔爆铅酸密封蓄电池。阀控式密封蓄电池可不设电池室。铅酸蓄电池与其充电用整流设备不宜装设在同一房间内。镉镍蓄电池与其充电用整流设备可装设在同一房间内;酸性蓄电池与碱性蓄电池应分开在不同房间内充电及存放,

(5)为了排除硫酸雾和氢氧气体,电池室宜设立独立的防爆机械通风系统。室内空气中所含的氢气浓度应小于4%,空气中所含硫酸雾化度不大于0.002mg/l;为使室内保持负压,排风量比进风量大20%;通风设备凡与硫酸雾接触的部分(包括风道内部)均应做防酸处理。

(6)电池室所用的导线或电缆应具有耐酸防腐蚀性能或采取防腐蚀措施,电缆穿出电池室的孔洞及保护管的管口处应用耐酸材料密封。

(7)电池室应有足够的照明,照明灯具应采用防爆安全灯。灯具不宜布置在蓄电池的上方,室内电源线不得有接头、电器开关、插座、熔断器等。

(8)母线与蓄电池的连接,或母线直接部分过长时母线的延长连续,都应采用母线软接头。

(9)经常检查接头与蓄电池的运行温度,如发现超过70℃时,立即停止运行,要找出原因才可继续投入运行。

(10)地面、墙壁、天花板必须进行防腐处理。

(11)调配电液应注意:

1)调配电液用的容器应耐酸、耐热,使用前要检查有无漏孔。

2)配酸场地通风应良好,并有防尘措施;作业人员配制电解液时,应将浓硫酸缓缓注入水中,并随时搅动,切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中,防止浓硫酸猛烈飞溅而伤害在场人员。

3)灌注电液前,应将直流电源断开,并严格检查电池,符合要求再灌注。所灌电液温度在夏季时要接近室温,冬季时不超过30℃。同组电池应连续注酸,间隔时间不超过1h。

4)配注电液后,应用碱水中和滴漏在容器外的酸液,用清水将木架、地面和容器外部冲洗干净。

(12)初充电时,值班人员不得少于2人。放电时,至少2人操作,作业人员应穿戴耐酸防护用品。熔铅、锉极板时,应带手套和口罩预防铅中毒。

1、操作者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后才能操作,进入通信机房前,应穿好符合gbl2022-1989《防静电工作服》要求的防静电服和符合gb4385—1995《防静电鞋、导电鞋技术要求》要求的防静电鞋。不得在机房内直接更衣、梳理,避免穿着化纤类服装进入机房;当电磁辐射达到某一程度时,还需穿上防辐射衣,戴上防辐射眼镜才可进入机房辐射区。操作者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后才能操作,进入通信机房前,应好符合gbl2022-1989《防静电工作服》要求的防静电服和符合gb4385—1995《防静电鞋、导电鞋技术要求》要求的防静电鞋。

2、电缆进线孔和机孔应密封,防止水和有毒、有害、可燃气体进入,并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应经常维护和检修,保证灵敏可靠。电缆进线室应安装防爆型通风换气装置。

3、消防用告警、自动灭火设施、灭火器材应经常检查,保证其可靠性。有可能的应装预警装置,及时发现可能发生危险的故障点,预防于未然。

4、机房内不准采用热水供暖,防止漏、喷,损坏通信设备。

5、有防静电地板的,除应保证其防静电性能外,还应保持牢固,防止踩塌伤人。

6、有防静电地板的,除应保证其防静电性能外,还应保持牢固,防止踩塌伤人。

7、消除火源,机房门外严禁堆放杂物和易燃、易爆物;严禁易燃、易爆、腐蚀性和挥发性物品进入机房;严禁在机房内吸烟;建立动火证制度,如需动用明火如电气焊等,应经相关部门批准,签发动火许可证,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并有人进行监护,方可进行作业。

8、严禁在机房内私自配接电器;严禁在电线、电缆上悬挂、堆放物品;有关电气安全和防火的具体要求,请查相关的章节。

9、机房内的空气过于干燥时,应使用加湿器或其他办法以满足表4-1-1要求。

(1)温、湿度要求

表4-1-1机房通信设备的温、湿度要求

机房名称

温度(℃)

相对湿度(%)

长期工作条件

短期工作条件

长期工作条件

短期工作条件

交换机房

18~28

10~30

50~55

30~75

控制室

18~28

10~30

50~55

30~75

话务员室

10~30

50~75

传输设备室

10~30

0~30

20~80

10~85

用户模块室

10~30

0~32

20~80

10~85

配线室

10~30

20~80

(2)空气含尘浓度

空气含尘浓度分为三级,机房可根据相关通信设备的环境要求按表4—1—2选用。

表4-1-2 通信机房空气含尘浓度要求

级别

直径大于0.5μm的含尘浓度(粒/l)

直径大于5μm的含尘浓度(粒/l)

a

≤350

≤3

b

≤3500

≤30

c

≤18000

≤300

含尘粒子为非导电、非导磁性和非腐蚀性的。空气含尘浓度的检验方法按gb 2887—1989《计算站场地技术条件》规定进行

10、值班人员应每天清理机房卫生,保证机房整洁;严禁在机房内吃食物或存放食物,以防止鼠害。

11、在机架上插拔印制电路板组件或连接电缆线时,应该戴防静电手腕带。手腕带接地端插入机架上防静电塞孔内,腕带和皮肤可靠接触。在手腕带接线卡子内串联有限流电阻,保护人身和静电敏感器件的安全。腕带的泄漏电阻值应该在1×105~1×l07ω范围内。

第4篇 通信线杆架空线路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一)挖杆坑、拉线坑作业

第一条 挖杆坑、拉线坑,要特别注意防止挖坏地下管线或设施,如有煤气管、自来水及污水管和电力电缆等管线,应在距管线40cm时,改用铁铣慢慢往下挖,切勿使用大川(钢钎)或铁镐硬凿。

第二条 靠近墙壁或者设施挖杆坑、拉线坑时,应设专人监护,若有倒塌或碰触损坏的可能,应采取加固或保护措施。

第三条 在地质松软或流砂地区,挖长方形或h形坑,有塌方可能的,在坑深1m以上时,必须支撑护土板。

第四条 采取爆破挖杆坑、拉线坑,必须由有爆破资质的单位进行。

(二)立、拆、换电杆作业

第一条 人工、机械立杆、换电杆,都应了解周围环境;不准非作业人员进入现场。在铁路、道路、厂矿、学校附近及繁华地区,必须设专人维持秩序,保障安全。

第二条 人工立、换电杆:

1.必须专人负责组织,统一指挥,明确分工,各负其责,齐心合力;

2.先检查杆坑是否够深,坡道(码道)挖的是否合适,同时检查工具、机具是否齐全、牢固;

3.作业人员应事先明确电杆的起立方向,防止触碰房檐或其它设施和用户灯线、电力线。

4.在山坡上或地势不平地区立杆或立较长电杆,必须使用夹扛和栓幌绳。

第三条 拆电杆:

1.拆除电杆,必须先拆移杆上的线条和杆上设备及拉线,然后方可拆除电杆;

2.上电杆前,应先检查电杆根部是否牢固,若有倾倒可能,必须在拆除线条前打临时拉线或用杆叉支稳妥。

3.拆电杆前,应有措施和方案,防止触碰附近电力线和其它设施。

4.人工拆电杆必须用绳索拉住,防止自由倾倒。使用吊车拔电杆应先试拔,若不动,可能是杆根设有横木或卡盘,此时,不准再用吊车拔电杆。

第四条 更换电杆:

1.更换电杆时,如果在旧电杆上挂滑轮来吊立新杆,应先检查旧杆杆根是否牢固,若已腐朽,应设置临时拉线。

2.新杆立起后与旧杆捆扎在一起,再上杆拆、移线条和附属设备。安全带及其附件是在人体坠落时,用于平衡地拉住人体并限制其下落距离的安全装置,故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以便能经受住由此产生的力。安全带及其金属配件、带、绳必须按照《安全带检验方法》国家标准进行测试,并符合安全带、绳和金属配件的破断负荷指标。

围杆安全带以静负荷4 500n,作100mm/min的拉伸速度测试时,应无破断。悬挂、攀登安全带以100kg重量检验,自由坠落,做冲击试验,应无破断。架子工安全带做冲击试验时,应模拟人型并且腰带的悬挂处要抬高1m.自锁式安全带和速差式自控器以100kg重量做坠落冲击试验,下滑距离均不大于1.2m.用缓冲器连接的安全带在4m冲距内,以100kg重量作冲击试验,应不超过9 000n.

使用和保管 安全带国家标准对安全带的使用和保管作了严格要求:

(1)安全带应高挂低用,注意防止摆动碰撞。使用3m以上长绳应加缓冲器,自锁钩所用的吊绳则例外。

(2)缓冲器、速差式装置和自锁钩可以串联使用。

(3)不准将绳打结使用。也不准将钩直接挂在安全绳上使用,应挂在连接环上使用。

(4)安全带上的各种部件不得任意拆除。更换新绳时要注意加绳套。

(5)安全带使用两年后,按批量购人情况,抽验一次。围杆带做静负荷试验,以2 206n拉力拉伸5mm,如无破断方可继续使用。悬挂安全带冲击试验时,以80kg重量做自由坠落试验,若不破断,该批安全带可继续使用。对抽试过的样带,必须更换安全绳后才能继续使用。

(6)使用频繁的绳,要经常进行外观检查,发现异常时,应立即更换新绳。带子使用期为3~5年,发现异常应提前报废。

上杆前检查脚扣(把脚扣套在电杆根部,然后单脚踩在脚扣上用力往下踩)和安全帽、安全带、手套、绝缘鞋是否完好并戴好安全帽、安全带、手套、穿好绝缘鞋,绑好牵引绳

(三)线路架设与拆除作业

第一条 布放线条前,应察看沿线的环境,如有障碍物,应制定跨越障碍物的操作方案。、

第二条 紧线条前,应先检查有无被树枝刮住、泥土埋住、河水冻住等现象及其它障碍物,避免收紧线条时崩断或弹起伤人。

第三条 布放线条或跨越铁路、道路及宅院时,必须将线条收紧,不准拖拉在地面上或悬在半空中。

第四条 在跨越列车频繁往来的铁路和有车辆通行的道路,架设电缆吊线、明线和自承式电缆时,必须先在铁路、道路两侧的电杆上装设滑车,并在两杆之间吊挂绳环的绳索,再用绳索拉线条或自承式电缆,用“环系渡线法”,使其从滑车、绳环内徐徐通过。

第五条 拆除线条和自承式电缆时,必须采用“环系渡线法”先将跨越铁路、道路部分拆除,收紧线条时,严禁线条、自承式电缆下垂、悬空。

第六条 上电杆拆除线条和自承式电缆前,应先检查电杆,如杆根腐烂或埋深不够,应设置临时支撑,避免倒杆。

第七条 在终端杆上拆除明线时,应由下层两边向中间逐条剪断(剪断的线条用手拉住慢慢放下),不准一次将一边的线条全部剪断。拆除电缆吊线或自承式电缆时,先用绳索栓牢拉住,剪断或松脱后慢慢松绳索放下。

第八条 在角杆上拆除明线一定要在与线条拉力相反的一面解扎线;如在角杆上剪断线条,应对左右电杆上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提示。

第九条 在中间杆上拆除线条,应将全部扎线解开,严禁逐杆剪断线条,在松解扎线时,应注意电杆有无异常情况,如电杆有倾倒可能,应立即下杆。

第十条 线路架设与拆除作业区域,禁止非工作人员接近。

(四)在电力线附近作业

第一条 作业人员应熟悉并注意供电线路设备,辨别高低压线路的要点是:

1.高、低压线路单独架设时,高压线路电杆之间的距离较低压的大,电杆也较高。

2.高、低压线路同杆架设时,高压线路在上,低压线路在下;高压线路的横担较低压的长,线间距离较低压的大。

3.高压线路的瓷瓶为针式绝缘子,为茶褐色,体积较大;低压线路的瓷瓶一般也为针式绝缘子,为白色,且体积较小。

4.高压架空线一般很少有分支线,并只有三根导线。低压架空线一般由变压器低压侧引出、分支或引向用户,导线为四根(三相加一根零线)或两根(火线加零线)。

第二条 在高、低压电力线下方或附近作业,必须严防与电力线接触,进行架线,紧线和打拉线等作业,应保证最小空中距离如下:

1、35kv以下线路为2.5m;

2、35kv以上线路为4m。

第三条 在三电(电灯、电话、电视)合用的水泥杆上作业时,必须注意与电力线、用户灯线、变压器及闸刀等电力设备保持一定安全距离并不准触碰。

第四条 在电杆上方如有电力线交越,上杆作业时头部不准超过杆顶;所用工具与材料不得触及电力线和电力设备。

第五条 跨越电力线架设线条时,严禁将线条从电力线上方抛过,必须在电力线两侧电杆上各装置滑轮,以干燥绳索作成环行,将线条缚在环形绳套内、牵动绳索使线条徐徐通过。绳索距电力线至少2m,牵动绳索时线条不应过松,以免下垂触及电力线;也可在跨越电力线处做安全保护架,将电力线罩住,施工完毕再拆除。

第六条 在高压线下方架设线条,应将线条用干燥绳索控制在电杆或线担上(不捆死),防止在布放或紧现线时,线条蹦起来,使安全距离减少导致高压触电。

第七条 对跨越电力线和在高压线下方架设的明线和电缆,在不影响通信质量前提下,可从跨越的一侧电杆下入地,再从另一侧电杆引上。在电力线下方架设的明线和电缆,须安装能抗12千伏以上电压的“三线交叉保护管”。

第八条 拆除跨越电力线的通信线条时,必须事先与供电部门联系停电,拉闸断电后,须设专人看闸,作业前应验证确属停电,方可作业。

第九条 在有地下电力电缆的区域,与电力电缆交叉或平行埋设或使用机械敷设的通信电缆,施工前必须反复核实电力电缆的埋设位置及深度,确实无误方可作业。

第十条 在作业过程中,若有电力线,用户灯线触碰、断落在通信线条上或断落在作业区域,应立即停止作业。

第十一条 在作业过程中遇有不明用途、性质的线条,一律按电力线对待,并不准随意剪断。

第5篇 通信设备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第一节 一般安全须知

1、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法律法规。

2、严格按照部颁施工及验收规范施工;严格按照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组织施工;严格按照部颁安全操作规程施工。

3、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严格遵守机房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严禁违章作业。

4、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施工现场,机房内严禁吸烟。

5、做好施工现场的“五防”(防火、防盗、防爆、防破坏、防中毒)安全保卫工作。

6、进入机房后,应首先检查各种安全设施是否齐全,熟悉安全设施位置及状况,并对机房的安全通道进行全面了解,以便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迅速撤离。(消防常识祥见第一章第一节)

7、严禁随意乱动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和消防等安全设施。

8、开工前要对工器具、仪器仪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使用安全。

9、施工前应逐级进行工程技术、安全交底和安全教育,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

10、进入作业区内的施工人员,劳动防护用品必须穿戴齐全。

11、车辆驾驶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公司下发的《驾驶人员及运输设施安全管理规定》和《关于加强公司机动车辆成本管理的通知》(鲁邮电工程[2008]32号)。

12、发生任何事故,必须及时、如实、逐级上报。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简要的事故经过、伤亡人数、财产损失情况和已采取的应急措施等。报告人应适时作出书面记录。

第二节 交换、传输设备施工

交换、传输通信设备是通信网的核心和骨干。主要包括:各级、各类交换机、长途传输国家一级干线网、省际二级干线网和本地网、数据通信网和信令网等设备,在电信网络运行中,起主导作用。因此,为保障通信网络的畅通,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守以下安全事项:

1、施工前,项目负责人应与建设单位交流沟通,就施工方案、进度及安全施工等问题达成共识。

2、铁件加工时,所用的铁锤木柄应牢固,木柄与铁锤连接处必须用楔子将木柄楔牢固,防止铁锤脱落。

3、锯铁件时,锯条或砂轮与铁件的夹角要小,不易超过10°,锯条松劲适度。当铁件快要锯断时,要降低手锯或电锯的速度,并有人扶助铁件的另一端,防止卡据或铁件余料飞出。

4、正确使用各种施工器具,严格按照规范施工,严禁违规使用和野蛮操作,以免对设备或人身造成损害。

5、钻孔时,铁件不得卡住钻头,铁件必须夹紧,固定牢靠,不得左右摆动,用力均匀,不应使钻头过热。

6、加工铁件应在指定的区域操作,严禁在已安装设备的机房内切割铁件。

7、安装铁件时,在通信设备的顶部或附近墙壁钻孔时,应采取遮盖措施,避免铁屑、灰尘落入设备内。

8、在设备开箱搬运过程中,要注意按标识操作,严禁倒置;开箱时应使用专用工具,严禁用锤猛力敲打包装箱,轻抬轻放,防止设备变形损伤或漆面脱落,注意人身安全。

9、在机房内搬运设备时,不得损坏地板和其他设备;机房内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在机房内、通信大楼内吸烟;严禁在机房内饮水。

10、设备安装过程中,需使用交流电源时,应征得机房值班人员同意后方可使用。使用前必须测量电压、核实电源开关容量,电源插座及连线应经常检查,发现裸露应及时更换,插头应完好无损,符合安全要求。严禁将临时线接在刀闸和开关上。手持电动工具的开关要灵敏、安全,外壳和手柄应无裂纹和破损并绝缘良好。

11、高处作业应使用绝缘梯或高登,严禁脚踩铁架、机架和电缆走道;严禁攀登配线架支架;严禁脚踩端子板、弹簧排。

12、在带电的设备、头柜、分支柜中操作时,作业人员应取下手表、戒指、项链等金属制品,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螺丝钉、垫片、铜屑等金属材料掉落引起短路。

13、铁架、槽道、机架、人字梯上不得放置工具和器材;高登上放置工具和器材时,人离开时必须随手取下;搬移高登时,应先检查、清理高登上的工具和器材。

14、在运行设备上操作时,应对运行的设备采取防护措施,严禁工具、螺丝等金属物品落入机架内。

15、在进行布放电缆、加固机架、走线架等高处作业时,梯子应放置平稳、安全可靠,防止工器具等物品掉落。

16、在有防静电地板的机房内施工时,应防止地板塌落,避免造成人身及设备损伤。施工完,应将地板及时恢复。

17、布放线缆时,严格执行交流电源线、直流电源线、信号线三线分离的施工要求。

18、在光纤槽道上布放尾纤时,严禁踩踏原有尾纤。在原有odf架上布放尾纤时,严禁将在用光纤随意拔出而引起通信中断。

19、在布放各种设备电源线时,必须使用整段线料,中间不得有接头,必须将电源线端头用绝缘胶带包扎好,以防止线路短路。

20、必须使用电吹风烘烤加热热缩套管,严禁用明火加热。

21、使用电烙铁时,注意不要与周围可燃物品接触,并将电烙铁放置专用支架,不用时必须关掉电源,冷却后放回原处。

22、设备加电前,首先应检查设备内不得有金属碎屑,检查熔丝、空气开关是否匹配合适,极性是否有错接和短路情况,设备加电时,必须沿电流方向逐级加电,逐级测量电压并符合设备要求,接地电阻应符合电气要求。

23、插、拔设备机盘时,应带防静电手环,以免损坏机盘。

24、在对尾纤进行有光操作时,应正确操作,以防激光灼伤眼睛。

25、严禁触摸、操作与本次工程无关的设备。

26、原有设备扩容时,应考虑周到,备份好数据,制定好扩容方案和应急预案上报运行维护部门批准后,并在机房维护人员、随工人员和厂家督导的协助下方可进行实施,避免因盲目操作引起设备故障,确保原有通信电路的畅通和扩容设备的良好运行。

27、在进行设备软件调测时,应首先清楚所作数据的准确性,确定无误后,上报运行维护部门批准,并在机房维护人员的协助下方可进行数据操作,以防止中断其他正常运行的设备。

28、使用仪表进行测试时,首先应检查所用电源是否正确,确保仪表接地良好,并做好测试记录。

29、通信设备终端应良好接地,无关文件不得随意拷入,以免感染病毒。

30、设备割接时,必须制定周密的割接方案和应急预案上报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后,并在机房维护人员、随工人员和厂家督导的协助下方可实施,确保割接工作顺利进行。

31、线路测试或抢修时,应先断开设备与外缆的连接。

32、每日工作完毕离开现场前,应清理现场,切断所用电源,检查不安全因素,确认无安全隐患。

33、工程完工后,应把本次工程设备的运行情况及其备品备件和相关资料,与局方人员交接清楚并办理交接手续。

第三节  电源设备施工

电源(动力)系统是通信设备正常运行的基础,它包括开关电源、发电机组、蓄电池、交直流配电屏、监控设备以及空调等。因此,电源专业施工应针对以上各部分内容加以注意,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从而达到通信网络运行畅通。

电源专业安全生产应注意以下事项:

1、电源专业施工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取得上岗资格后,方可进行电源专业施工。

2、施工人员要遵守施工现场纪律,保持现场的整洁有序,并仔细观察现场各种安全标志,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3、现场操作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如遇带电作业,应取得用户方同意并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4、电源专业施工必须设置专职安全监督、检查人员,以保障施工顺利进行。

5、开关电源及配电屏的安装调试,应严格执照技术要求程序进行,避免损坏电路控制系统。

6、蓄电池的搬运和安装,应轻搬轻放,避免电池外壳损坏,电解液溢出,造成设备及人身伤害。

7、电源监控设备的安装调试,应严格按照施工图设计施工,如有变更,应与局方协商,征得同意并办理变更手续后,方可组织施工。

8、发电机组的安装调试,要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排气通道的安装及排气空间要符合标准。

9、电源施工工具,使用前必须做好绝缘和防静电处理。

10、交流引入线为高压工作线路,施工中,一定要确保交流输入断电,不允许动用的开关,要设置临时禁止标识牌,必要时,设专人负责看管。

11、电源系统的电气连接必须安全可靠、牢固(包括:交流入线安装、电池线与直流输出线安装,接地线安装、架间母线安装等)。

12、电力线的接点及各种裸露之处,要做好绝缘处理。

13、电力电缆及各种信号电缆的两端,必须做好对应的标识。

14、为防止电耦合,交流电缆与直流电缆应按照规定要求分开布放,严禁交叉布放。

15、带电作业时,严禁手腕带手表、手链等易导电的物体,避免造成电路短路及人身伤害。

16、带电作业时,首先选好作业空间,操作时,精力要集中,防止工具及其他导电物品掉入设备内,造成短路事故。

17、布放电力线时,无论是明敷或暗敷,必须采用整段线料,中间严禁有接头。

18、截面在10mm2以上的电源线终端必须加装线鼻子,尺寸应与导线线径相吻合,线鼻子与电源线的端头必须镀锡。如加装封闭式线鼻子应用专用压接工具压接牢固;如用开口式线鼻子必须用烙铁焊接牢固。线鼻子与设备连接处在通电后,温度不得超过65℃。

19、电源线穿越墙洞或楼层时,应预留“s”弯,洞口两端应按要求用阻燃材料的盖板堵封洞口,施工尚未结束时,应用临时阻燃材料堵封洞口。

20、交流线、直流线、信号线应分开布放,不得绑扎在一起,如走在同一路由时,间距必须符合工程验收规范要求,非同一级电力电缆不得穿放在同一管孔内。

21、设备的防雷和保护接地线安装要牢固,接地电阻要达到规定数值。

22、接地体及其连接材料应采用热镀锌钢材,不得采用铝质材料。接地体与扁钢连接时必须采取焊接并对焊接点进行防腐处理,严禁采用钻孔拧螺栓的办法连接。

23、地下接地装置的引出(入)线不得不放在暖气地沟、污水沟内等处。布放裸露在地面时,应喷涂防锈漆和黄、绿相间的色漆并采取防护措施,不得妨碍交通。

24、严禁在接地线、交流中性线中加装开关或熔断器。不得利用其他设备作为接地线电气连通其组成部分。

25、接地极的制作安装要符合设计要求,接地电阻要达到规定数值,回填前须经局方随工人员验收签字。

26、由楼顶引入机房的光(电)缆应选用具有金属护套的光(电)缆,在按要求采取相应的避雷措施后方可进入机房,同时应接入相应等级的避雷器件。

27、机房内走线架、吊挂铁件、机架、金属通风管、馈线窗等不带电的金属构件均应加装电气连通线,并安装保护接地线。

28、通信设备直流电源的工作地应从接地汇集排上引入,所有通信设备机架以及mdf、ddf、odf应从接地汇集排引入保护地。

29、交、直流设备的机架应从接地汇集排上引入保护地线;交流配电屏中的中性线应与机架绝缘,严禁采用中性线做交流保护地线。

30、各类需接地的设备与接地汇集排之间连线应采用铜质绝缘导线,不得使用裸导线连通。

31、每个电气设备必须以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汇集排相连,不得在一根接地线上串几个需要接地的电气设备。

32、电源设备需要更换时,应对设备电源布线及安装加固等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割接方案和安全防护措施。

33、对于在用设备需要新设备替换时,必须对新设备电气性能进行详细测试和检查。替换的新设备在安装前应把新设备开关置于“关”的位置,再就位安装。重新布放电源线或利用已有的电源线时,应注意电源的极性和直流电源线的颜色,设备电源线的正负极性严禁接反,在临时通电后,加上假负载,经试运行可靠后,方可进行就位替换。

34、在用设备更换(割接)直流电源线时,应将新电源线布放到位,两端做好线鼻子,然后用绝缘胶带包好。设备电源线有主、备用端子(双路供电)时,应先将新电源线正、负极分别割接到备用端子,并开通设备备用开关,用钳型电流表检测是否有电流(主、备电流基本均等)。用同样方法再割接主用电源线。设备单路供电又没有备用端子时,应复接临时电源线,用钳型电流表检测是否有电流,确认后,在割接设备旧电源线,检查确认新布放电源线有电流时,可拆除临时电源线。

35、拆除旧设备和电源割接时,操作人员应使用绝缘工具或进行过绝缘处理的工具。拆除时,应首先切断设备的电源开关,再在配电柜上切断电源开关或熔断器,然后拆除设备电源线,并用绝缘胶带对电源线头进行包缠处理。

36、工程完工后,应把本次工程设备的运行情况及其备品备件和相关资料,与局方人员交接清楚并办理交接手续。

第四节  移动(无线)通信施工

移动(无线)通信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专业,他包括电源、交换、基站等多个专业。所以,移动(无线)通信施工除遵循以上各专业安全操作规范外,还应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1、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并考试合格,身体检查健康,持证上岗。

2、施工用安全标志、工具、仪表、电器设施和各种设备,必须在施工前加以检查,确认其完好,方能进入施工现场。

3、登高作业时,如发现安全设施有缺陷或隐患,必须解决后方可作业。

4、施工人员要统一着装工作服,佩戴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天线吊装现场(包括室内楼房吊装)要设置醒目的安全作业警示区域,确保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5、吊装天线前应先勘查现场,制定吊装方案;天线施工人员必须明确分工和职责,由专人统一指挥,吊装现场必须避开电力线等障碍物。

6、吊装前应检查吊装工具的可靠性,起吊天线时,应使天线与铁塔或楼房保持安全距离,不可大幅度摆动;向建筑物的楼顶吊装时,起吊的钢丝绳不得摩擦楼体。

7、天线挂架强度、水平支撑杆的安装角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固定用的包箍必须安装双螺母,加固螺栓必须由上往下穿;如需另加镀锌角钢固定时,不得在天线塔角钢上钻孔或电焊。

8、馈线弯曲时应圆滑,其曲率半径应符合设计要求;馈线进入机房内时应略高于室外或做滴水弯,不得使雨水延馈线流进机房;馈线进洞口处必须密封和做好防水处理。

9、馈线进入机房前,必须至少有三处以上的防雷接地点;馈线进入机房后必须安装避雷器。

10、上塔作业时,应根据场地、设备条件以及施工人员、施工季节编制登高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1、铁塔施工人员必须佩带好符合国家标准、质量合格的安全带和安全帽;攀登铁塔时,严禁从护栏外攀爬;严禁穿拖鞋、硬底鞋或赤脚登塔作业;随身携带的工具等物品放置工具包内,防止发生高空坠落;铁塔下施工人员要时刻带好安全帽,决不允许存在任何侥幸心理。

12、塔上施工中所用物料、工具应放在工具袋内;所用工具应系有绳环,使用时套在手上,不用时放在工具袋内;塔上的工具、铁件、拆下的物件及余料严禁在塔上任意乱置或向下丢弃;传递物件严禁抛掷。

13、以塔基为圆心,塔高的1.05倍为半径的范围为施工区,应进行圈围,非施工人员不得入内;以塔基为圆心,塔高的20%为半径的范围为施工禁区,施工时未经现场指挥人员同意并通知塔上作业人员暂停作业前,任何人不得入内。

14、施工现场应无障碍物,如有沟渠、建筑物、悬崖、陡坎等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后方可施工。

15、输电线路不得通过施工区,如遇有时,必须采取停电措施。

16、手摇绞车、电动卷扬机、扒杆、吊杆、滑轮、钢丝绳等施工机具的安全系数必须符合安全规定。

17、施工过程中如遇到地面气温超过40度或低于-20度、五级以上强风、沙尘、浓雾或能见度低、雷雨、杆塔上有冰冻、雪霜等恶劣天气,禁止登高作业。暴风雪及台风暴雨后,应对登高作业安全设施逐一检查,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或脱落等现象,应立即修理完善。

18、雨天和雪天必须进行登高作业时,要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凡水、冰、霜、雪均应及时清除。

19、经医院确诊身体有病不适应登塔的人员、前一天或当天饮酒的人员,不得上塔作业。

20、塔上作业时,必须将安全带固定在铁塔的主体结构上,不得固定在天线支撑杆上,严禁滑脱。

21、上、下塔时必须按规定路由攀登,人与人之间距离应不小于3m,行动速度宜慢不宜快;上塔人员不得在防护栏杆、平台和孔洞边沿停靠、坐卧休息。

22、塔上作业人员不得在同一垂直面同时作业。

23、在塔上电焊时,除有关人员外,其他人都应下塔并远离塔处;凡焊渣飘到的地方,严禁人员通过;电焊前应将作业点周边的易燃、易爆物品清除干净;电焊完毕后,必须清理现场的焊渣等火种。

24、移动(无线)通信的电源部分应由专业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禁止非专业人员操作。

25、施工作业时,严禁将设备、材料和工具堵塞消防设施及消防通道。

26、安全使用电动工具,不乱拉、乱接电线,禁止将无插头的电源线直接插入插座内。

27、施工过程中,禁止乱动与施工无关的设备和设施。

28、施工作业时,对工具应做绝缘防护处理,且正确使用、摆放整齐,防止遗漏在设备内部。

29、工程完工后,应把本次工程设备的运行情况及其备品备件和相关资料,与局方人员交接清楚并办理交接手续。

第五节  网络规划优化

1、基站勘测

(1)到高层楼顶进行勘测时,作业人员不得靠近楼顶边沿。需要上塔时必须由登高专业人员上塔操作。

(2)在天气条件比较恶劣的情况下,严禁进行室外勘测,不得在夜晚及能见度差的情况下作业。

(3)遇到群众围观时,应劝其离开。不得与小区居民或村民发生冲突。

2、网优设备、仪表和工程资料

(1)网优设备和仪表不得随意摆放,应有专人负责保管和落实防盗措施。

(2)个人电脑不得连接到移动通信的维护网络上去,以防止电脑上的病毒攻击移动通信网络。

(3)在测试期间,必须定期备份重要数据和资料。网优测试项目成员之间应做到数据交叉备份。如只有一个作业成员负责的项目,数据需要用移动硬盘备份,并对备份数据另外放置。

(4)工程完工后形成的文档和数据、资料必须在专门的服务器上备份。

(5)网优工程师应保守秘密,不得将顾客通信网络资源配置及相关数据、资料泄露给其他相关方人员。

3、天馈线测试和调整

(1)天馈线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操作,在天馈线操作人员测试或者调整天馈线时,网优工程师不应在铁塔或增高架下方逗留。

(2)调整天馈线时,如遇到铁架生锈松动、天线抱杆不牢固等现象的站点,应报相关单位处理后再调整,不得要求或强制天馈线操作人员冒险上塔作业。

(3)作业人员在上他调整天馈线之前,网优工程师必须向上塔人员技术交底,确认所调整的平台、天线和调整的内容。

(4)天馈线调整完毕,必须做好调整记录,并验证调整效果。

(5)网络调整时,对通信网络进行操作的工程师,必须持有设备生产厂家或运营商的有效上岗证件。网优工程师不得调整本次工程或本专业范围以外的网元参数。

4、数据修改前的检查

(1)网络优化前,应检查在维护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而造成的重大数据隐患。

(2)检查历次数据修改记录及修改效果记录,对以前的数据应有充分的了解。

(3)检查基站控制器(bsc)、基站收发系统(bts)版本,了解版本中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4)数据修改前,必须制定详细的基站数据修改方案和数据修改失败后返回的应急预案,并报建设单位审核、批准。

(5)每次数据修改前必须对设备和系统的原有数据进行备份并注明日期,严格按照设备厂家的技术操作指导书进行操作。

(6)在小范围内对安全级别低的参数进行修改时,可避开当地话务忙时进行修改。涉及到大范围数据修改或者修改参数的安全级别较高时,应遵守行业准则或业主规定的时间。

5、数据修改后的安全

(1)数据修改完成后必须通过基站维护台监测各基站载频、信道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同时,还应尽可能采取拨打测试检查,保证数据修改后的通信业务正常。

(2)5个基站以上的大范围数据修改后,应及时组织路侧,确保网络运行正常。

(3)仔细观察话务统计,检查修改后是否有异常情况发生,特别是拥塞率、掉话率等技术指标。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处理,恢复设备正常运行。

(4)在检查中若发现存在涉及网络安全的重大问题时,应在规定间内上报相关单位。

第六节  国际通信施工

1、 施工安全一般要求

(1) 承担国外通信工程的施工单位应与我国驻工程项目属地国的大使馆、领事馆取得联系,经常或定期向其相关部门汇报工作,自觉接受指导。

(2) 施工单位应认真对所承担的国外通信工程项目进行评审和评价,了解工程项目属地国与我国的政治关系,了解当地治安、交通、卫生、自然灾害、风俗民情等情况,咨询国家相关部门对工程项目属地国综合评定的安全等级,熟悉当地有关法律、法规及施工方面的规定、规范、标准、要求等,编制安全控制措施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必要时聘用当地人员配合工程项目施工。

(3) 施工现场聘用当地员工时,必须符合当地用工法律规定,办理合法的用工手续。应对聘用员工进行专业技术操作规范培训,通过考核合格,方可进入施工现场和劳动岗位。辞退时,应妥善处理,不得激化矛盾。

(4) 施工现场应进行围栏和警戒,加强对作业人员和施工机具、仪表的保护。遇到当地群众围观,应耐心劝解离开。

(5) 在施工中遇到阻扰时,应请当地相关政府机构出面协调解决,不得用强制手段施工,避免与当地群众发生冲突。

2、 疾病防治

(1) 工程项目如在热带地区,应在施工现场和驻地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毒蛇、蝎子、蚊子等有毒动物的侵害。

(2) 国外工程项目经理部、驻外机构应收集并掌握工程属地国家或地区的地理、气候状况及当地常见疾病,特别是传染病的种类、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信息,并制定具体防范措施。

(3) 指定专人定期访问卫生部门的官方网站,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和防病治病的指导性文件。

(4) 施工人员应根据我国政府的规定,在出国前进行体检和进行有效的预防接种。

(5) 在国外施工时,对反复感染疟疾的人员应安排停工休养或回国休假。从疟疾高发区回国的人员,应注意身体状况的变化,一旦发现有患病迹象,应立即就医,到有热带病专科门诊的医院治疗或咨询。

(6) 野外施工时应预防中暑和避免长时间暴晒。出工前要备好防晒用具,戴遮阳帽和太阳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且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以备应急之需。

(7) 外出施工时,宜自备食品,尽可能不在外就餐。如需就餐时,必须实行分餐制。不得饮用未经化验、消毒的生水。

(8) 施工时应避免受外伤。如果遭受外伤应及时处理,较严重的外伤必须到正规医院去治疗,并尽量避免接触血液和血液制品。

(9) 在卫生条件较差的施工地区,不宜在外面的理发店理发、刮胡须。

(10) 工程项目部必须配备专职医生,挑选有丰富经验的医生随队施工。必要时在施工队伍中培训适当比例的具备急救常识及技能的人员,并根据需要配备充足的常用药品和适量的急救药品及医疗器械,保障医疗所需。

(11) 疾病患者应及时治疗,必要时回国治疗。

3、 交通安全防范

(1) 国外工程项目经理部、驻外机构应收集并掌握属地国家或地区有关机动车辆管理和驾驶员管理的交通法律、法规,并应保存中文译本。应针对当地交通安全状况、特点,制定本单位的交通安全具体防范措施。

(2) 施工中穿越公路时应注意查看过往的车辆,确认安全后才能穿越。在公路的一侧施工时,应按当地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定要求,设置交通警示标志,选派当地员工负责安全警戒。

(3) 中方员工在一般情况下不驾驶机动车。招聘当地司机必须严格筛选,应聘用有驾驶证件、驾驶技术好、遵纪守法的人员。

(4) 制定外聘驾驶员管理办法,对车辆和驾驶员严格管理。

(5) 由当地司机驾驶施工车辆时,中方员工应随车。出车前应选择最佳路况、治安较好的行车路线。在行车时应保持警惕,及时提醒司机行车安全,严禁司机疲劳驾驶。施工车辆到达目的地后应给司机提供充足的休息时间和场所。

(6) 乘车人员应遵守当地交通安全乘车规定,系好安全带;在公路行驶中,通过检查站或收费站时,应减速慢行;遇警察局、移民局和其他政府部门要求停车时,应要求司机积极配合,主动出面交涉,不得冲岗。

(7) 行车途中应锁好所有的车门,停车或行车时应防止被抢、被盗;在公路上长途行驶及在非安全区内或晚间行驶,必须配备保安、警察随车。

4、 施工中的交通安全

(1) 在公路上因施工及其他原因停车时,应摆放安全警示标志。在施工过程中应安排专职安全员指挥疏通交通,必要时请当地警方协助。

(2) 在路边施工的人员应面对车辆驶来的方向施工,以便及时发现路面上的情况,并采取应急措施。

5、 施工现场和驻地治安

(1) 应熟悉和掌握当地警察机关的联系方式及火警、匪警等紧急电话号码。

(2) 应结合当地情况,制定工作场所和驻地的治安防范措施,做到:

a、 尊重当地人民的风俗和宗教信仰,不得参加、议论和围观当地人的宗教或政治集会活动。

b、 遇到突发事件(抢劫、反政府游行、种族冲突等),应保持镇静,组织员工迅速撤离现场,严禁上前围观。

c、 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必要时聘用专职警察,维护现场秩序。

d、 施工现场的设备、主要材料、施工机械和仪器仪表必须有专人看守,避免物资被哄抢和盗取。

e、 发生抢劫事件时,应立即报警,不得与劫匪发生正面冲突,在确保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损失。同时,应将发生的事件向属地的中国大使馆或领事馆报告。

f、 所有员工都应随身携带护照复印件、工作证牌或其他能证明身份的证件以及相关人员的联系方式。

(3) 驻地确定后,应同当地警察局取得联系,记录当地报警电话,根据需要聘用当地警察、保安和制定针对驻地的治安防范措施。施工人员应集中居住、集中管理和统一行动,不得以工作方便为由分散居住。

第6篇 通信线路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一、通信线路作业的性质和特点

线路作业属于事故多发工种。通信线路作业由于受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外界影响较大,不安全的因素比较多。主要有:自然环境方面,如雷电、河流、湖泊、树林、房屋、气候等;社会因素即人为因素的影响,如通信线路与电力线路的平行与交叉跨越,与电车馈电线的交叉跨越,与自来水管道、污水管道、煤气管道、地下电力电缆的交叉跨越,作业人员的不正当操作以及人为破坏等等。因此,通信线路作业的人身伤害事故是比较多的,属于事故多发工种。

按照国家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线路作业人员属于特种作业人员(原称特殊工种)。按照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对特种作业人员应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近年来,由于用工制度的改革,大量使用劳务工或农民工,未经培训,素质普遍较低,不懂安全操作技术和安全知识,致使线路事故占各类事故的比重较大。线路作业不仅涉及到线务人员安全,也涉及到社会人员的安全,同时,还涉及到机房设备的安全。因此,线路作业安全是通信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点。

二、通信线路作业多发事故分析及预防

(一)高处坠落事故

高处作业的定义和分级

《高处作业分级》gb360883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根据以上定义,判断高处作业时,不但要有它是否具有规定的高度,而且还需要看它是否存在着坠落的危险性。

高处作业的分级:(按坠落高度)

作业高度在2m~5m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

作业高处在5m~15m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

作业高处在15m~30m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

作业高处在30m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

1.高处坠落事故原因:

(1)高处作业人为失误。

①不打安全带;

②砍树坠落;

③攀登建筑物失足;

④超出攀登物承重力。

(2)安全带或脚扣损坏。

(3)杆上作业时由于杆根腐朽倒杆,或外力影响造成倒杆或断杆。

(4)高处作业触电坠落(二次)事故。

(5)梯脚打滑或竖立过陡恶倒。

(6)脚扣与杆径不匹配或上杆动作不正确。

(7)坐滑板(吊板)作业由于人的失误或滑板(吊板)损坏。

2.预防高处坠落的措施:

(1)上杆前检查脚扣和安全带的安全性能,并要正确使用。

(2)砍(修剪)树木时要找好位置,站或坐要稳,必要时也可使用脚扣、安全带,砍树姿式要掌握平衡顺手,用力不可过猛。

(3)登上建筑物(站台)前,要先查看建筑物(构件)的承重能力,承重能力达不到的不要盲目攀登,待采取措施后再攀登。在建筑物(站台)上站稳后再作业,不能用力过猛。

(4)上线杆前要检查杆根的腐朽及损毁情况,腐朽或损毁严重的不能上杆。上梯子作业前,要检查梯子的牢固程度、绝缘性能和防滑措施。

(5)注意外力影响造成倒杆,如剪线时要防止张力失去平衡把线杆拉倒。要注意过往车辆挂线把线杆挂倒。

(6)防止触电后二次事故坠落。作业前要先验电,证明通信线、钢绞线、拉线等无电后再作业。在建筑物(站台)、树上作业应观察周围有无电力线,作业时不能触及电力线,并保持安全距离。

(7)用脚扣上杆时,选用脚扣的大小应与杆径相匹配。上杆应小步,身体与电杆保护适当距离。

(二)触电事故

1.触电事故发生的原因:

(1)立杆时,由于电杆距离电力线近,立电杆过程中电杆失控,碰触电力线或高压线放电而造成触电,这种情况易造成多人触电。

(2)线路施工中,在放线或紧线时钢绞线碰触电力线,因为施工人多,也容易造成多人触电。

(3)雷雨天进行线路施工或维护,线路遭雷击或产生感应电,而造成人员触电。

(4)高压线附近作业,由于高压放电或感应电压而造成触电。

(5)电力线断落搭到通信线造成施工维护人员触电。如果电力线断落在地面上,存在跨步电压也会使施工维护人员触电。

(6)电力线接触树木或其他导体,使树木或其他导体带电,线务员碰到树木或其他带电体,造成间接触电,甚至会发生二次事故。

(7)在低压(380/220v)电气线路(包括电车馈电线路)附近作业,人或工具失误碰到电气线路。

(8)低压电气线路电线断落在水塘里,线务员下水作业也可能造成触电。

(9)线务员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或电动机械设备、行灯、电动抽水机、卷扬机、搅拌机等设备漏电也有可能发生触电。

2.预防触电的措施:

(1)教育员工了解和掌握有关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如电的性能、雷电知识、高压放电、跨步电压等,能够妥善处理施工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掌握自我保护的本领。

(2)增加安全意识,克服麻痹思想,遵守操作规程。作业前要观察周围环境,验证有无带电导体,确保安全距离,对用电器具要加装漏电保护装置,经常进行检查,确保其安全性能良好。线务员应使用触电预警器、双重绝缘或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通信线路与电力线、广播电视线交越处要安装“三线交叉保护管”。

(3)线路施工、维护人员要正确穿戴和使用安全帽、绝缘手套、绝缘鞋、试电笔、绝缘梯等劳动防护用品。

3.触电伤害后的急救:

当发现有人触电后,应迅速展开急救工作,动作迅速、方法准确最为关键。

首先应迅速切断电源。若电源开关距离较远,可用绝缘物体拉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或用带绝缘柄的工具切断电线。切勿用金属材料或潮湿物体作救护工具,更不可接触触电者身体,以防自己触电。

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根据其具体情况,迅速对症救治。对伤势不重,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安静休息一小时,再送往医院观察;对伤势较重,已失去知觉,但心脏跳动和呼吸还存在者,应使其舒适、安静地平卧,并速请医生诊治或送往医院。对伤势严重,呼吸停止或心脏跳动停止,或二者都已停止者,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并速请医生诊治或送往医院。

必须注意,急救要尽快、持续地进行,不能等候医生,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也不能中止急救。

(三)有毒有害气体中毒和可燃气体爆燃事故

1.一般通用的安全技术措施:

(1)遵守操作规程,进入通信管道人孔(井)作业之前必须先进行通风和检测,确认没有可燃、有害气体或其浓度在安全值以内时再下井作业。

(2)可燃、有害气体检测与下井作业的间隔时间不能太长(一般不应超过30分钟)。每次作业前和井下污水排放后,都要重新进行检测。观察有害、可燃气体是否随着时间推移和污水减少经过电缆管道继续流入。不能有麻痹思想,盲目认为昨天或当天上午刚下过的井就不会有问题。

(3)在下井作业过程中,要保持持续通风。同时,井上要有人监护,监护人员应掌握应急抢救方法。

(4)不准在通信管道人孔内抽烟和使用明火照明。确须动用明火的,要认真检测可燃气体浓度,进行机械强制通风,并随时监控可燃气体浓度的变化,坚决禁止冒险蛮干。

一旦发生中毒窒息事故,决不能盲目进入救人,以避免施救者同样出现窒息;应先通风后再戴上氧气呼吸器进入施救,若现场周围缺乏通风设备或氧气呼吸器,应立即报警等待救援,决不能冒险蛮干。

(5)油机发电产生废气中毒预防参见一氧化碳中毒症状及急救。

2.常见的几种有毒有害气体及其危害:

硫化氢中毒症状及急救

1.性状及物理特性:硫化氢是含硫有机物分解或金属硫化物与酸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气体。分子式h2s,相对密度1.19,比空气重;易溶于水,亦溶于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中。无色,具有臭鸡蛋味,易挥发,燃烧时可产生蓝色火焰。硫化氢广泛存在于制糖、制药、纤维业、染坊业以及城市下水道内。

2.侵入途径:硫化氢主要经呼吸道吸收,皮肤吸收甚慢。存在于城市下水道内硫化氢气体,很容易进入通信电缆管道和人(手)孔内。夏季更容易产生硫化氢气体,在通信电缆管道作业时,若不进行仪器检测和强制通风,很容易发生中毒事故。

3.中毒症状:急性中毒时局部刺激症状为流泪、眼部烧灼疼痛、剧烈的咳嗽,胸部胀闷,恶心呕吐,头晕、头痛,随着中毒加重,出现呼吸困难,心慌,甚至引起抽搐;最后陷入昏迷、人事不省、全身青紫,进而因呼吸麻痹而死亡。吸入高浓度(980mg/m3~1260mg/m3)的硫化氢,只需15分钟便可使人立即陷入昏迷,发生闪电型死亡。

4.急救:尽速将中毒者抬离中毒现场,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处,解开衣服、裤带,纠正机体缺氧;对呼吸停止者进行人工呼吸,必要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5.预防措施:普及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危害及预防知识,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使用有害气体检测报警器对工作环境进行检测和适时监控,采用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的方式,降低硫化氢的浓度。特别应注意的是硫化氢的比重大于空气,不易从通信管道人孔底部排出,必须进行强制通风。

一氧化碳中毒症状及急救

1.性状及物理特性:一氧化碳(co)是无色、无味、无臭的,对人体极其有害的含有很强毒性的气体。

凡是含炭的物质如煤、木材、柴油等在燃烧不完全时都会产生一氧化碳。比重0.97,当工作、生活环境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超过一定限度时,就有可能发生中毒。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达15%以上时易发生爆炸。在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家用煤炉产生的一氧化碳可以引起生活性中毒(即俗称的煤气中毒)。如,当工作、生活空间内一氧化碳含量超过0.1%,只要30分钟人就会陷入昏迷;达到4%时,就会置人于死地。因此,使用煤炉取暖必须时刻注意防范中毒,尤其是在夜间。

2.侵入途径:一氧化碳经呼吸道吸入与排出。吸入的一氧化碳通过肺泡进入血液循环,立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hbco),而且不易解离。

3.中毒症状:吸入一氧化碳的浓度与时间不同,其症状表现也不同,一般分为三级:轻度中毒者有头痛、头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等症状。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外,尚有步态不稳、意识模糊,甚至昏迷,但昏迷时间不长;及时脱离有毒环境进行抢救,苏醒较快,1-2天内可恢复正常,一般无明显并发症及后遗症。重度中毒者迅速进入昏迷直至死亡。有的苏醒后,意识正常,但经过一段假愈期后,又可出现神经、精神症状,称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神经系统后发症。如精神异常、大脑损伤以及颅、脊神经损伤等。吸入高浓度一氧化碳会立即致人昏迷而死亡。

4.急救:急性中毒者,应立即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道通畅,轻度中毒者常于吸入新鲜空气或吸氧后迅速好转,中度至重度患者应积极送医院抢救治疗。慢性中毒者可暂时脱离作业,对症治疗。

5.预防措施:一氧化碳大量存在于油机发电机废气和通信电缆管道中。一是使用油机发电机发电时,室内要保持通风,并将废气通过烟管排出室外。流动使用的小型发电机应在室外发电,或配备和安装临时烟管。二是在通信电缆管道作业时,使用有害气体检测报警器检测生产环境中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加强通风,排出有害气体。三是普及有害气体中毒的急救知识,加强员工个体防护等。应注意的是一氧化碳与空气比重接近,不易自然通风扩散排放(出),因此,作业现场要落实排放措施并加强实时监测。

二氧化碳中毒及预防

二氧化碳中毒绝大多数为急性中毒。它是一种无色气体或固体(干冰),比重1.53,气体受热发生爆炸,高浓度时可引起窒息。轻度中毒者出现呼吸困难、眩晕、头痛呕吐等;中度中毒者出现呼吸急促、痉挛,甚至丧失意识;重度中毒者出现痉挛、昏睡、中枢神经抑制,窒息致死。局部接触干冰可引起冻伤。

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救火时要注意避免灭火剂喷射到人体皮肤上,不要吸入喷射出的气体。

凡是安装co2气体灭火装置的场所,必须将系统自动功能置于手动部位;一旦发生火情,必须确认所有人员均已撤出后方可释放灭火气体。

沼气的性状及危害

沼气即甲烷,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比重为0.554。是天然气、煤气的主要成分,广泛存在于密闭的地下管道、窖井及淤泥池塘中。

沼气有窒息性,人呼吸大量沼气,会因缺氧而窒息。空气中沼气浓度增加时,氧气含量必然相对减少。当沼气浓度达到43%以上时,氧气含量降到12%以下,能使人窒息。

沼气的引火温度一般为650-750℃。明火、电气火花、吸烟等都足以引燃沼气。

空气中沼气含量达到爆炸浓度(5%16%)时,遇明火可引起剧烈的化学反应爆炸。

沼气爆炸实质上是一定浓度的沼气与空气中的氧气在高温下发生的氧化反应(也叫连锁反应),具有强大的机械破坏作用,同时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高温和爆炸火焰等,可致人员伤亡、设备和建筑损毁。

通信电缆管道和人(手)孔中的污水、垃圾经过化学反应,极易产生沼气。因此,在电缆管道作业时要加强检测和通风;禁止在井(孔)下使用明火和抽烟。

液化石油气、煤气的性状及危害液化石油气是最常见的易燃、易爆气体之一,其组成为含有多种成分(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的混合气体。它来源于回收炼油厂的尾气,或是炼油尾气经化工厂二次提取后的回收尾气。液化石油气作为一种新型燃料已被广泛利用。

液化石油气是一种被压缩液化了的石油气体,它在气体状态时比空气重1.5倍,容易在地面及低洼处积聚,一遇明火就会造成火灾。液化石油气和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比例(石油气占2%-15.2%体积比)时,遇火即能引起爆炸。

煤气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可燃气体,其主要成分是氢气、一氧化碳和轻烃类,着火温度一般在500-600摄氏度。与空气混合成一定比例后,遇火会爆炸。煤气的种类有二种,一种是天然煤气,一种是人工煤气。从地层中开采出来的煤气叫天然煤气,如开采出来的煤气中不含石油,其主要成分为甲烷,称为天然气;如开采出来的煤气是和石油在一起的,其主要成分为甲烷和石油气,则称为石油煤气。将固态燃料或液态燃料转化出来的气态燃料称为人工煤气。把煤加热分解所得到的煤气,称为半焦煤气和炼焦煤气,另外还有空气水煤气、混合煤气、蒸汽氧煤气等人工煤气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被人吸入后便可能发生中毒以至死亡。为防止中毒,操作场所的一氧化碳含量不得超过0.03mg/l。

目前,液化石油气、煤气作为清洁能源已广泛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很多城镇都像供水供电一样供应液化石油气、煤气。但由于多种因素制约,通信管道大多与液化石油气、煤气输送管道一起铺设,一旦易燃易爆的液体或气体溢出或泄漏,对通信线路以及与之相连的通信建筑或设备危害极大,同时也对管道线路维护作业人员人身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因此,很有必要在通信线路进局时采取封堵并安装防可燃气体报警装置;为维护作业人员配置气体检测仪器及机械排风设备。

(四)物体打击事故

这里所指物体打击是指物体释放能量而对人造成伤害,如杆上(塔上)作业不慎掉下工具或器材砸伤杆下的人员。坠落的工具及器材具有动能,落到人身上释放出能量,对人造成伤害。

1.物体打击事故类型:

(1)高处坠落工具、器材等物体砸伤人;

(2)立杆时发生倒杆,电杆或工具砸伤人;

(3)紧线器跑口,钢线或工具弹起而伤人;

(4)千斤顶、倒链等起重工具不平稳,倾倒伤人;

(5)汽车运输器材工具,行驶中因惯性位移伤人;

(6)爆破作业时,人被炸伤或被飞物打伤;

(7)射钉枪伤人。

2.防止物体打击的措施:

(1)高处作业时,作业人员要遵守操作规程,不随意向下扔工具器材,坠落范围内不准站人,作业人员要戴安全帽。

(2)立杆时要确保立杆设备的安全性能和机械强度,掌握好力的平衡,防止倒杆发生。

(3)紧线器(钳)要安全可靠,挟线要紧。

(4)千斤顶、倒链等起重工具放置地点地面要实,放置平稳,使用中用力要均匀;千斤顶两边要同时用力。

(5)汽车运输器材工具一定要安放平稳,并予紧固。避免人货混装。

(6)爆破工作必须要由经培训合格的人员操作,爆破时人员要撤到安全处。

(7)线务员应了解射钉枪的性能,并经培训方可使用,不准随意转动枪口方向,更不准枪口对人开玩笑。修理时一定要先将射钉退出。

第7篇 通信电缆/光缆割接安全操作规程

1、岗位安全职责

1.1负责割接过程中施工人员、通信设备和仪器仪表的安全。

1.2严格按安全技术交底和操作规程作业。

2、岗位任职条件

2.1接受过专业安全技术及技能培训。

2.2持证上岗。

3、上岗作业准备

3.1接受安全技术交底,清楚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作业的时间、地点和范围,光/电缆的规格、型号及割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要点。

3.2核对审查图纸和技术资料,以掌握光/电缆径路和光纤/芯线的运用情况。

3.3找出光电缆径路和接头,敷设割接用光/电缆,挖好接头坑,光/电缆的长度和坑的大小要符合规范要求。

3.4检查仪器仪表、工具、材料。

3.5申请要点,时间留有余地,以防特殊情况的出现。

3.6新敷设的光/电缆要按规定尺寸提前开剥处理好,并做好余留。

3.7电缆接续工作应在干燥、晴朗天气进行,尽量避免在阴湿、大风天气进行接续,禁止在雨天、雾天、雪天接续,如非接续不可时,一定要做好防潮防风工作。

4、安全操作规程

4.1在要点时间到达后,经指挥小组确认无误才能把原来的光/电缆锯断。

4.2工具、材料要放在油布上,保持清洁。

4.3工具箱、工具袋要保持清洁;接续材料不许沾污、折绉,不得用牙咬、嘴吹,有沾污的材料必须用酒精棉球擦洗干净。

4.5电缆在接续完毕,对号、绝缘等项目测试合格后,安装接头盒、包封和充气等,在设备运营正常后,消点、操作人员撤离;光缆在接续完毕,也要进行测试,确认合格。

4.6在人孔、地下室接续时应采取通风措施,严禁在人孔、地下室用炭火取暖。

4.7汽油、甲烷等危险品必须照章作业和保管,喷灯用完后及时放气。

4.8接头下埋时必须轻拿轻放。

4.9工作地点的线头、锡渣、铅管、塑料带等必须全部回收。

5、其它注意事项

5.1接续过程中禁止吸烟,吃零食,接续完了要用肥皂洗手。

5.2电缆如是充气的,接续坑先填一半的土,在气压稳定后再全部回填,埋入标石。

5.3光缆接续要在帐篷内进行。

5.4在有塌方,落石地段作业时要设立防护设施。

5.5在市区和公路两旁进行接续时应设防护栏栅,夜间设防护灯。

第8篇 通信工程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通信建行设工程共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设备安装工程,一部分是通信线路工程。通信线路工程包括通信管道工程和通信光电缆工程。

通信线路工程的特点是:绝大部分工作是露天作业,点多、面广、线长,墙上、地下、遍布村头庄尾、穿越大街小巷。由此可见,通信线路工程所遇到的环境极其复杂,它要穿越纵横交错的铁路网,还要跨越高山、森林、沙漠;同时还要穿越纵横交错的、中国独有的地下管线网。以上这些环境条件都给通信线路工程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同时也给施工作业带来了诸多安全隐患。面对复杂的施工环境和施工作业中的危险因素,就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施工技术规定,一丝不苟地贯彻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保证通信设备、设施的安全,保证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

第一章 通信线路工程安全生产技术

第一节 通信线路工程

一、一般安全要求

1.在勘察、测量施工时,应对路由经过的沿线环境进行详细调查,如有毒植物、毒蛇、血吸虫、猛兽和狩猎器具、陷阱等,应在施工前详细交底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在路由复测中传递标杆时,不得抛掷。移动标旗或指挥旗时,遇有火车和船只等行驶,须将标旗等平放或收起。

3.在雪地施工时应戴有色防护镜,以免雪光刺伤眼睛。

4.在河流、深沟、陡坡地段布放吊线、光(电)缆、排流线时应采取措施,防止作业人员因线缆张力兜拉坠落。

二、光电缆沟、坑开挖:

坑、沟开挖安全操作规程:

坑、沟开挖前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1.挖沟坑作业前,首先应通知设备管理单位核查既有设备情况,提供地下管、线、电缆等设施的准确位置。无法提供准确位置时,还应请设计单位共同探查、核实,划定

防护范围。其次,对通信、信号电缆径路使用电缆测试仪进行探测,进一步确认地下线缆情况,用白灰等划出电缆径路后,组织人员开挖。

2.开挖基坑,每坑不得少于2人,1人作业,1人监护。列车通过时坑内人员应提前上坑避让。基坑深度超过2米时,应用提篮提取弃土。

3.在土质非坚硬地段,严禁使用尖镐刨挖,特殊坚硬地质段使用尖镐时,应轻刨轻挖。情况不明,不准开挖。严禁施工人员野蛮施工。

4.开挖坑、沟地段必须设专人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与上报。由于施工人员不慎挖破、挖伤、挖断电缆后,应立即报告施工现场负责人处置,不得拖延,更不得隐瞒不报、谎报。

5.挖沟时施工人员之间应保持3-5米的距离,不得相对进行挖沟作业。

6.当挖沟、坑影响行人妨碍交通或站内作业时,应设立明显标志,采取防止人员坠落的安全措施,如需过夜时,应加设灯光防护,但不得与行车信号混淆。

7.严禁在影响路基稳定的范围内挖沟、坑,在铁路沿线或穿越铁路挖沟、坑时,摆放的料具和挖出的土石严禁侵入基本建筑限界,并应及时采取防止塌落的措施。

8.挖坑的弃土应距坑边0.6m以外。堆土高度不应高于1.5m。坑边不得堆放重物或工具。

9.挖水沟、坑及流沙沟、坑深度超过0.8米时,应采用防护板等加固措施。

10.防护板的安装或撤除应有人监护,严禁将防护板一次全部撤除,强流沙地带不宜撤防护板。

11.在架空线路附近开挖沟槽时,应防止架空线路的杆塔倾斜、悬倒。在有倒塌危险的房屋、围墙附近开挖时应对其临时加固。

12.在遇有大雨、暴雨天气时,不得开挖坑、沟。已开挖的坑、沟应根据具体情况或有关规定及时回填。

三、通信光、电缆线路施工安全规程

1.人工敷设光、电缆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开挖作业参照坑、沟开挖安全操作规程。

(2)起重架起架较高或在斜坡上架起重架时,应设起重架临时拉线;

(3)千斤顶底座应放在坚固、平坦的地面上,顶升时,光、电缆盘盘轮离开地面不得大于100mm;

(4)盘轴应水平,光、电缆盘应保持在两起重架的中央;

(5)光、电缆盘的滚动方向应和盘上指示相符;

(6)应从盘的上部出缆,且光、电缆盘应有制动措施。

2.人工抬放光、电缆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人负重应适度并应有统一指挥;

(2)施工人员应用同侧肩抬运,拐弯时人应站在光、电缆外侧,下坡、跨沟渠和拐弯处应设防护人员;

(3)穿越管道、过障碍处应有专人操作防护。

3.抬运光、电缆过桥梁、隧道或在铁路路肩上抬运时,严禁将光、电缆曲伸到限界以内。抬运光、电缆过铁路线时,应在统一指挥下平行跨越。

4.在有封闭点的机械化施工区段,利用轨道车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有统一指挥信号,指挥人员与司机应密切配合。

(2)施工用车辆应良好,平板车上的作业架应牢固,高、宽度应符合要求,工作台板应有足够强度。

(3)轨道车起动前,施工人员应撤离工作台面。施工负责人应确认施工人员已撤离到安全地带后,方可通知开车。

(4)光、电缆到达施工现场开始敷设时,轨道车应保持匀速,缆盘的转动速度应与轨道车车速相适应。

(5)光、电缆敷设完毕后,空缆盘应在轨道车上绑扎牢固且不得侵限,轨道车迅速撤离现场。

5.使用机械牵引架设光、电缆时,牵引力应小于光、电缆允许拉力,主要牵引力应加在光、电缆的加强构件上,牵引速度不应大于15m/min,并应保持匀速,不得突然启动或停止。

6.气吹法敷设光缆时,光缆盘应保证与吹缆机吹缆方向在一直线上,出缆应顺畅,并保持与吹缆速度一致。空压机操作人员在开启阀门时,应逐渐由小到大,并与气阀保持一定距离。

7.光、电缆在拐弯或上下处应绑扎做加强处理。

8.在铁路线路附近进行光、电缆接续时,应将接续伞或接续帐篷搭扎牢固,避免列车通过时危及行车安全。

9.对电缆芯线进行电气强度测试前,测试点应与各作业点联系,使各作业点停止线路作业,在规定测试时间内不得触碰电缆。各作业点未接到测试点恢复作业命令前不得作业。测试时仪器的保护接地应可靠。

10.在高压危险影响区段进行通信线路施工作业必须设监护人,并按带电作业规定进行作业,作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切割光电缆金属外皮或打开接头套管前,应将光电缆两端金属外皮连通,并临时接地;

(2)用仪表测试电缆芯线有危险电压时,应申请停电作业,无危险电压时,亦应对芯线接地后方准作业。

11.在高压危险影响区段与电缆芯线的各种外线引入端子相连的设备上作业,必须使用带绝缘柄的工具。

12.无人站、人孔(井)、手孔(井)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有毒物品,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进入前应开门通风。未经通风排气不得入内。施工中有异常感觉应立即撤离。

(2)进入时,站、孔外面应设安全标志或专人防护。进出应攀梯上下,禁止踩蹬螺栓机架、光电缆上下。

(3)禁止烧煮填充剂或其他物品。

(4)宜用手电筒照明。当用电灯照明时,电源设备应设在站、孔外,灯具应有防护罩。

四、站场(区间)通信施工安全规程

1.通话柱、扩音柱的设置不得侵入铁路建筑限界和影响铁路信号的显示。

2.股道间的通话柱、扩音柱装设地点不得影响作业人员嘹望信号:

3.扬声器支撑杆的防雷地线应可靠接地。

第二节 对临时工及劳务工的基本要求

进入2005年以来,铁路建设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通信工程建设在铁路内外全面展开。这就需要一大批通信基础建设者,导致通信施工队伍日益壮大,一大批农民工、劳务工、临时工涌入了通信建设市场。大批农民工和临时工、劳务工的涌入,加快了通信建设,但也给通信工程质量、通信施工安全带来了诸多隐患,各类安全事故频发。因此通信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对劳务工进行严格管理,制定相关制度对其进行规范性的管理。

一、规范雇工制度

1.企业应根据全年的施工任务,制定劳务工人需求计划。要杜绝生产任务一下来急忙招募工人,任务一完成立即遣返的自由市场行为。

2.要保持外部施工队的相对稳定性。根据通信建设市场施工任务的不确定性及施工任务的季节不均衡性,企业应制定具有一定差别的工资政策,例如:任务饱满时一个工资标准,任务不饱满时一个工资标准,没有施工任务时又一个工资标准,这样即能保持启用的外部施工队的相对稳定,又符合用工单位和外部施工队的经济利益。

3,常年使用的外部施工队应从正规渠道获取。应使用经当地劳动部门审核的外部施工队,坚决不能使用领导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同事关系介绍来的外部施工队。

4.对外部施工队在工程实践中进行考核、筛选,淘汰个别素质较低、纪律涣散、技能低下、不服从管理的个别成员。对管理严格、遵章守纪、技术较成熟、安全素质较高的外部施工队最好签订较长期的使用合同。

5.尽量不使用和少使用以天或以小时计算工作报酬的临时工,因为我们对这些人的劳动技能、品德修养、劳动态度不了解,也难以考查;使用此类临时工,只能在施工现场因工作急需时才雇用,并要在员工的带领下工作。

6.企业要和外部施工队签订书面的劳务合同,要根据合同法的要求把双方的权利义务、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劳动保护、工作报酬、合同生效、合同解除的条件、违约条款等全部写清楚。

7.企业要为外部施工队人员办理养老保险,要为施工作业人员特别是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并为其缴纳保险费。

8.企业要为外部施工队人员按时发放与本企业员工相同的劳动保护用品并监督其穿戴。

9.及时发放施工队的工作报酬,做到不拖欠他们的工资。不拖欠劳务人员的工资是社会的责任,应提到建立和谐社会高度来认识。

10.企业对外部施工队要像对待本企业一个基层单位一样管理,要把对外部施工队的管理纳入到本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中。

11.企业要把素质较高、施工技术较好、责任心较强的员工派至u外部施工队,参与外部施工队的管理并进行施工技术指导,派多少人去要根据外部施工队的大小和施工任务多少而定。

二、加强对外都施工队及劳务工的管理

外部施工队及劳务工确定并签订了劳动合同后,要加强对他们的管理,不能立即分派施工任务、派出施工。具体管理措施如下:

1.要对外部施工队从组织上、技术上进行全面严格管理,以保证在完成施工任务的同时,保证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2.对外部施工队的作业人员、管理人员进行全面培训,像对待本企业员工进行三级教育一样进行培训。

3.对外部施工队人员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的性质、任务和要求、企业的规章制度、施工程序、规范和标准、施工生产技术、安全操作规程、相关的法律、法规、劳保用品的穿戴、职工的权利和义务等。

4.协助和确认外部施工队的管理机构,明确外部施工队的组织分工及相关责任,要求外部施工队制定切合实际的管理制度并建立责任制。

5.依据“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外部施工队必须明确一名领导作为本施工队安全生产负责人,主管日常的安全生产工作,较小的外部施工队应设1-2名兼职安全员,较大的施工队应设1-2名专职安全员。负责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及专兼职安全员应经过通信行业的安全生产培训,持证上岗。

6.外部施工队应保证其施工人员的相对稳定,如需增加、调换、裁减作业人员时,应事先提出计划,报请企业相关部门审核。新增加和调换的人员应按新入职人员进行多级安全教育;凡未经同意擅自增加和调换的人员,未经安全教育上岗的人员,一经发现应立即停止其作业,并追究外部施工队领导的责任。

7.在外部施工队作业前,企业应委派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后由外部施工队负责人和企业委派人员签字;外部施工队对本队人员要进行安全交底,并且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安全检查。

8.企业应把技术较高、责任心较强的员工派驻到外施工队,进行安全生产指导工作

及对外协调工作。派驻人员不得代替外部施工队的具体管理工作,不得在外部施工队吃拿卡要,不得在外部施工队领取任何报酬。

9.外部施工队领导必须对本队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安全生产和法制教育,必须服从用工单位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监督指导。用工单位各级安全管理人员有权按照规章制度对违章作业人员进行批评和处罚、停止施工、直至建议清退。发现严重违章违纪,并屡教不改的外部施工队,检查人员和委派到外部施工队的人员可建议企业解除和外部施工队的合同,并由外部施工队承担相关责任和损失。

10.外部施工队应加强自身的安全性教育,提高技术素质、安全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

11.外部施工队应当执行工前布置安全任务,工后进行讲评的制度;应当执行每周进行安全总结,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表彰先进,批评违规,纠正违章,落实严惩的制度;外部施工队要做好每天的安全生产记录。

12.外部施工队的专兼职安全员应在每天作业前对作业环境、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和潜在的危险源进行防范和解决;发现重大隐患应立即报告用工单位。

13.外部施工队的专兼职安全员要在本队作业过程中进行巡视,随时纠正违规行为,解决作业中人为形成的隐患。收工后要检查施工场地,拉闸断电、用火熄灭、料净场地清,确认无误后方可离开现场。

14.外部施工队应建立现场消防组织,配备符合要求的消防器材,确定消防责任人,并会使用消防器材。外部施工队应配合用工单位的紧急预案,准备相应的人力和物力,协助用工单位处理紧急情况。

15.用工单位应帮助外部施工队解决施工作业中的困难,如技术问题、设备问题、对外协调问题、相关审批手续办理问题等。

第二章 通信设备安装工程安全生产技术

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涉及的专业比通信线路工程多,而且各有其特点。包括了程控交换 专业、传输设备专业、移动通信专业、通信电源专业、卫星通信专业、数字数据专业、微波通信专业等。

通信设备专业与通信线路专业的分界在总配线架(mdf)和光配线架(odf)上。配线架的外侧均属于线路,内侧均属于设备专业施工。由此可知,通信设备专业相比线路专业受环境影响要小些。

通信企业必须保证通信全程、全网不可间断。因此通信设备施工,特别是增容、扩容作业,为了保证通信设备运行中的安全,为了保证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必须要求施工作业人员严格遵守通信设备安装安全生产技术要求,严格遵守各项强制性标准,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第一节 通用安全要求

一、一般安全要求

1.设备开箱时应注意包装箱上的标志,严禁倒置。开箱时应使用专用工具,严禁用锤猛力敲打包装箱。开箱后应及时清理箱板、铁皮、泡沫等杂物。雨雪、潮湿天气不得在室外开箱。

2.在机房内搬移设备时,不得损坏地板和其他设备。

3.施工作业所用工、机具应完好,不得带“病”作业。

4.施工场地应配备消防器材。机房内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在机房内吸烟、饮水。

5.在已有运行设备的机房内作业时,应划定施工作业区域。作业人员不得触碰在运设备;不得随意关断电源开关。

6.多用插座、电烙铁、手电钻、电锤等工具的电源接线应绝缘良好;严禁将交流电源线挂在通信设备上。

7.施工用临时电源应安装漏电保护器,并标明电压和容量。使用机房原有电源插座时必须先测量电压、核实电源开关容量。

8.铁架、槽道、机架、人字梯上不得放置工具和器材。高凳上放置工具和器材时,人离开时必须随手取下。搬移高凳时,应先检查、清理高凳上的工具和器材。

9.高处作业应使用绝缘梯或高凳。严禁脚踩铁架、机架和电缆走遭。严禁攀登配线架支架;严禁脚踩端子板、弹簧排。

10.涉电作业必须使用绝缘良好的工具,并由专业人员操作。在带电的设备、头柜、分支柜中操作时,作业人员应取下手表、戒指、项链等金属饰品。井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螺丝钉、垫片、铜屑等金属材料掉落引起短路。

11.在运行设备顶部操作时,应对运行设备采取防护措施,严禁工具、螺丝等金属物品落入机柜内。

12.重要工序应由操作技术熟练的人员操作。建设单位随工人员或监理人员、工程质检员应在施工现场监督检查。

13.系统割接时,应做好割接方案和数据备份,并同时制定应急预案。

14.每日工作完毕离开现场前应清理现场,切断作业电源。检查电源及其他不安全因索,确认无安全隐患。

第二节 静电事故的防范

静电可以放电引起火花,在可燃气体中会引起火灾和爆炸,静电在设备电路板上放电会引起设备损坏。通信行业是对静电比较敏感的行业。静电虽不能对人体造成伤害,但静电电压可高达数万伏,可能发生放电产生静电火花,在具有火灾爆炸的危险场所,静电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因素。因此施工作业人员对静电应有充分的了解,做好有效的防范。

一、放电与引燃

在相同带电电位条件下,液面或固体表面带负电荷时发生的放电比带正电荷时发生的放电对可燃气的引燃能力要大一个数量级。

在下列环境条件下,可燃物更易点燃。

1.可燃物的温度比常温高;

2.局部环境氧含量(或其他助燃气含量)比正常空气中的高;

3.爆炸性气体的压力比常压高。

二、静电防护措施

各种防护措施应根据现场环境条件、生产工艺和设备、加工物件的特性以及发生静电引燃的可能程度等予以研究选用。

(一)基本防护措施

1.减少静电荷产生

(1)对接触起电的有关物料,应尽量选用在带电序列中位置较邻近的,或对产生正负电荷的物料加以适当组合,使最终达到起电最小。

(2)在生产工艺的设计上,对有关物料之间的接触,尽量做到接触面积较小、压力较小、接触次数较少、运动和分离速度较慢。

2.加快静电荷对地泄漏

(1)在存在静电引爆危险的场所,所有属静电导体的物体必须接地。对金属物体应直接与大地作导通性连接,对金属以外的静电导体及亚导体则应作间接接地。

(2)静电导体与大地间的总泄漏电阻值在通常情况下均不应大于106ω。对于某些特殊情况,有时为了限制静电导体对地的放电电流,允许人为地将其泄漏电阻值提高到不超过109ω。

(3)局部环境的相对湿度宜增加至50%以上。

(4)生产工艺设备应采用静电导体或静电亚导体,避免采用静电非导体。

(5)对于高带电的物料,宜在接近排放口前的适当位置装设静电缓和器。

(6)在某些物料中,可添加少量适宜的防静电添加剂,以降低其电阻率。

(7)在生产现场使用静电导体制作的操作工具,应予接地。

3.采用静电消除器。为消除静电非导体的静电,宜采用高压电源式、感应式或放射源式等不同类型的消除器。

4.静电屏蔽。将带电体进行局部或全部静电屏蔽,同时屏蔽体应可靠接地。

5.尽量避免存在静电放电的条件。在设计和制作工艺装置或设备时,应尽量避免存在静电放电的条件,如在容器内避免出现细长的导电性突出物和避免物料高速剥离等。

6.控制可燃物的浓度。控制气体中可燃物的浓度,保持在爆炸下限以下。

(二)服装静电防护

1.当气体爆炸危险场所的等级属0区或1区,且可燃物的最小点燃能量在0.25mj以下时,工作人员应穿无静电点燃危险的工作服。当环境相对湿度保持在50%以上时,可穿棉工作服。

2.在爆炸危险场所工作的人员,应穿防静电(导电)鞋,以防人体带电,地面也应配用导电地面。

3.禁止在爆炸危险场所穿脱衣服、帽子或类似物。

三、静电事故的分析和确认

凡疑为静电引燃的事故,除按常规进行事故调查分析外还应按照下列规定进行分析和确认。

1.检查分析是否存在发生静电放电引燃的必要条件

(1)通过对有关的运转设备、物料性能、人员操作以及环境情况的分析,推测可能带有静电的设备、物体及其带电程度、放电条件和类型。

(2)收集和测取必要的有关技术参数,并估算可能的放电能量。

(3)对是否属静电放电火源作出倾向性意见,或对较为简单明显的情况作出相应的结论。

2.对于较为复杂的情况,则应根据实际的需要和可能,选取以下部分或全部内容,作进一步的测试,并通过综合分析后,作出相应的结论。

(1)充分收集或测取有关技术参数,主要包括环境温、湿度和通风情况、可燃物种类、释放源位置、可能的爆炸性气体浓度及分布情况,已有的防火、防爆措施及其实际作用,与静电有关的物料的流量、流速和人员动作、操作的情况,非静电的其他火源的可能性等。

(2)遗留残骸件的分析检验,其方法是选出可能带有静电并发生放电的物件(主要是金属件)通过电子显微镜作微观形貌观察,查明是否存在类似“火山口”特征的高温熔融微坑。以确定静电放电的具体部位,判断事故的原因。

(3)物件的起电程度和放电能量难用分析的方法予以定量或半定量确定时,需参考事故发生时的具体条件,进行实物模拟试验,加以验证。模拟试验可在现场或在其他适宜场所进行。

对有关情况数据作进一步综合分析,观察各种情况数据间的相互关系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和是否存在矛盾,必要时还须对其他情况数据(包括非静电技术方面的)作补充收集或测试,以便作出最终结论。

第三节 仪表的使用

一、仪表的使用

1.仪表使用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熟悉仪表的使用方法,并按仪表的技术规定进行操作。

2.仪表使用前必须按额定工作电源电压的要求引接电源,电源插座应选用有防漏电保护的插座,仪表使用时应接地保护。

3.使用直流电源的仪表时,电源的正负极性不得接反。直流电源仪表长期不使用时应及时从仪表中取出电池。

4,交/直流两用仪表在插入电源塞孔和接引电源时,应严格禁止交/直流电源接错。

5.做过耐压和绝缘测试的线对必须及时放电,然后才能在经过放电后的线对上,再进行其它项目的测试。

6.使用仪表的现场,必须防止日晒、雨淋和火烤;不得使水等液体或金属物质进入仪表内部。

7.仪表内有异常声音、气体、气味等现象发生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开关。

8.不得将仪表电池和金属物品放在一起保管:搬运仪表时,应使用专用的仪表箱,使用仪表应轻拿轻放。

9.使用带激光源仪器时,不得将光源正对着眼睛。

二、熔接机

1.熔接机不得在易燃、易爆的场所使用;不得直接接触熔接机的高温部位(加热器或电极);

2.更换电极棒前应关闭电源开关,将电源取出或将电源插头拔下;

3.清洁熔接机时,严禁使用含氟的喷雾清洁剂。

三、安装机架和布放线缆

1.设备在安装时(含自立式设备),应用膨胀螺栓对地加固。在抗震地区,必须按设计要求,对设备采取抗震加固措施。

2.在已运行的设备旁安装机架时应防止碰撞原有设备。

3.布放线缆时,不应强力硬拽,并设人看管缆盘。在楼顶上布放缆线时,不可站在窗台上作业。如必须站在窗台上作业时,必须扎绑安全带进行保护。

4.布放线缆时应做好标识,其中电源线端头应作绝缘处理。

5.在光纤槽道上布放尾纤时,严禁踩踏原有尾纤。在机房原有odf架上布放尾纤时,严禁将在用光纤拔出而引起通信中断。

6.开剖线缆不得损伤芯线。电源线端头必须镀锡后加装线鼻子,线鼻子的规格应符合要求。

7.连接电源线端头时应使用绝缘工具。操作时应防止工具打滑、脱落。

8.列头柜电源保险容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插拔电源保险必须使用专用工具,不得用其他工具代替。

四、设备加电测试

1.设备在加电前,应检查设备内不得有金属碎屑,电源正负极不得接反和短路,设备保护地线良好,各级熔丝规格应符合设备的技术要求。

2.设备加电时,必须沿电流方向逐级加电.逐级测量。

3.插拔机盘、模块时必须配戴接地良好的防静电手环。

4.测试仪表应接地,测量时仪表不得过载。

5.线路测试(抢修)时,应先断开设备与外缆的连接。

第四节 移动通信天馈线工程

1.在天线吊装现场(楼房吊装)应设置安全作业警示区域,禁止车辆及无关人员穿行。施工现场人员必须配带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

2.天线安装

(1)吊装天线前应先勘察现场,制定吊装方案。天线施工人员必须明确分工和职责,由专人统一指挥。吊装现场必须避开电力线等障碍物。

(2)吊装前应检查吊装工具的可靠性。当起吊的天线稍离地面时,应再次检查吊装物,确认可靠后再继续起吊。

(3)起吊天线时,应使天线与铁塔(或楼房)保持安全距离,不可大幅度摆动。向建筑物的楼顶吊装时,起吊的钢丝绳不得摩擦楼体。

(4)天线挂架强度、水平支撑杆的安装角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固定用的抱箍必须安装双螺母,加固螺栓必须由上往下穿。如需另加镀锌角钢固定时,不得在天线塔角钢上钻孔或电焊。

(5)辐射器安装应注意极化方向,顶端固定拉绳调整的长度应一致,确保拉力均匀。

(6)安装防辐射围圈前,应在主反射面锅沿边先粘防泄露垫,再装防尘布,防尘布周围的固定弹簧拉钩调整长度应一致。

3.馈线安装

(1)吊装椭圆软波导前必须将一端接头安装平整、牢固,并用塑料布包扎严密再进行吊装。

(2)吊装椭圆软波导应使用专用钢丝网套兜住馈线的一端并绑扎到主绳上,不得使软波导扭折或碰撞塔体。

(3)馈线与天线馈源、馈线与设备连接处应自然吻合、自然伸直,不得受外力的扭曲影响。

(4)馈线弯曲时应圆滑,其曲率半径应符合设计要求。馈线进入机房内时应略高于室外或做滴水弯,雨水不得沿馈线流进机房。馈线进洞口处必须密封和做好防水处理。

(5)馈线进入机房前,必须至少有三处以上的防雷接地点;馈线进人机房后必须安装避雷器。

三、上塔作业

1.从事微波、移动通信基站天馈线安装等工程项目的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合格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作业。凡是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如发现身体不适合高处作业时,不得从事这一工作。在上塔前必须认真检查塔的固定方式及其牢固程度,确认牢固可靠后方可上塔作业。

2.施工单位应根据场地条件、设备条件、施工人员、施工季节编制高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作为施工组织设计的一部分,经

审核后必须认真执行。

3.高处作业的每道工序必须指定施工负责人,并在施工前必须由本工序负责人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明确分工。严禁任何违章作业的现象发生。

4.各工序的工作人员必须着用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严禁穿拖鞋、硬底鞋或赤脚上塔作业。

5.安全带必须经过检验部门的拉力试验,安全带的腰带、钧环、铁链必须正常,

用完后必须放在规定的地方。不得与其他杂

物放在一起。施工人员的安全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6.以塔基为圆心,塔高的1.05倍为半径的范围为施工区,应进行圈围,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以塔基为圆心,塔高的20%为半径的范围为施工禁区,施工时未经现场指挥人员同意并通知塔上作业人员暂停作业前。任何人不得进入。

7.施工现场应无障碍物。如有沟渠、建筑物、悬崖、陡坎等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后方可施工。

8.输电线路不得通过施工区。如遇有时,必须采取停电措施。

9.手摇绞车、电动卷扬机、扒杆、吊杆、滑轮、钢丝绳等施工机具的安全系数必须符合安全规定。

10.电动卷扬机、手摇绞车的稳装位置必须设在施工围栏区外。

11.遇到下列气候环境条件时严禁上塔施工作业:

(1)地面气温超过40℃或低于-20℃时;

(2)五级风及以上;

(3)沙尘、云雾或能见度低;

(4)雨雪天气;

(5)杆塔上有冰冻、霜雪尚未融化前;

(6)附近地区有雷雨。

12.经医生检查身体有病不适应上塔的人员不得上塔作业。前一天或当天饮过酒的人,不得上塔作业。

13.高处作业人员上塔前必须检查安全帽和安全带各个部位有无伤痕,如发现问题严禁使用。塔上作业时,必须将安全带固定在铁塔的主体结构上,不得固定在天线支撑杆上,严防滑脱。扣好安全带后,应进行试拉,确认安全后,方可施工。如身体靠近塔身,安全带松弛,应随时检查挂钩是否正常,确认正常后再工作。

14.上、下塔时必须按规定路由攀登,人与人之间距离应不小于3m,行动速度宜慢不宜快。上塔人员不得在防护拦杆、平台和孔洞边沿停靠、坐卧休息。

15.塔上作业人员不得在同一垂直面同时作业。

16.塔上作业,所用材料、工具应放在工具袋内。所用工具应系有绳环,使用时套在手上,不用时放在工具袋内。塔上的工具、铁件严禁从塔上扔下,大小件工具都应用工具袋吊送。

17.在地面起吊天线、馈线或其他物体时,应在物体稍离地面时对钢丝绳、吊钩、吊装固定方式等再作一次详细的安全检查。

18.吊装物件时,必须系好物件的尾绳,严格控制物件上升的轨迹,不得碰撞塔体。拉尾绳的作业人员应密切注意指挥人员的口令,松绳、放绳时应平稳。

19.塔上焊接

(1)焊接人员必须穿戴相应的专用劳保用品。上塔不得携带电焊软电缆、焊枪或气焊软管等工具。焊接工具必须在无电源或气源的情况下吊送。

(2)电焊机应放在干燥场地,并加防雨罩,外壳应接地牢靠。

(3)在塔上电焊时,除有关人员外,其他人都应下塔并远离塔处。凡焊渣飘到的地方,严禁人员通过。电焊前应将作业点周边的易燃、易爆物品清除干净。电焊完毕后,必须清理现场的焊渣等火种。

20.指挥人员在塔上有作业人员工作的期间内,不得离开现场。应密切观察塔上作业人员的作业。发现违章行为,应及时制止。

21.施工用机具和仪表必须由熟悉其使用方法的人员掌握及操作,并妥善保管。

22.安装微波、移动通信天线应在铁塔避雷针的45°保护范围内。

第五节 通信电源设备工程

一、布线和汇流排安装

1.电源线的布放

(1)在地槽内布放电源线时,必须注意防潮。地槽内应无积水、渗水现象,并用防水胶垫垫底。

(2)布放电源线时.无论是明敷或暗敷,必须是整条线料,中间严禁有接头。

(3)截面在10mm2以上的电源线终端必须加装线鼻子,尺寸应与导线线径相吻合,线鼻子与电源线的端头必须镀锡。如加装封闭式线鼻子应用专用压接工具压接牢固;如为开口式线鼻子必须用烙铁焊接牢固。线鼻子与设备连接处在通电后,温度不得超过65℃。

(4)电源线穿越墙洞或楼层时,应预留“s”弯。洞口两端应按要求用阻燃材料的盖板堵封洞口。施工尚未结束时,应用临时阻燃材料堵封洞口。

(5)交流线、直流线、信号线应分开布放,不得绑扎在一起,如走在同一路由时,间距必须符台工程验收规范要求。非同一级电力电缆不得穿放在同一管孔内。

2.汇流排(母线)加工和安装

(1)汇流排(母线)接头处钻孔的孔径、螺栓、垫片应符合要求。汇流排(母线)接头处必须镀锡。

(2)汇流排(母线)制作完毕,应喷(刷)绝缘漆。正极喷红色,负极喷蓝色。在汇流排(母线)接头处,不得喷(刷)绝缘漆。

(3)多片汇流排(母线)在同一路由安装时,接头点应错开,不得安装在同一处,互相之间必须错开50mm以上。

(4)汇流排(母线)在过墙体或楼层孔洞时,不应有接头。在过墙体或楼层孔洞时,应采用“软母线”连接。“软母线”的两端接头应伸出墙体或楼板洞孔外,并在墙体外的两侧用支撑绝缘子固定。

(5)母线接头连接处及母线与设备端子连接处的温度不得大干70℃。

二、交、直流供电系统

1.交、直流供电设备安装

(1)电力室交、直流供电设备和走线架等铁件安装的安全事项参照通信设备安装的相关章节。

(2)设备的防雷和保护接地线安装牢固,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要求。

(3)设备的三相电源接线端子应连接正确,接线端连接牢固。设备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清洁,彻底清除在安装时落人机内的碎金属丝片。

(4)供电前,交、直流配电屏和其他供电设备前后的地面应铺放绝缘橡胶垫。

(5)在交流配电室,如需向设备供电时,应首先检查有无人员在工作,确认安全后,方可供电,并挂上警示标志。

(1)设备加电时,操作人员必须穿绝缘鞋,带绝缘手套,并应有二人互相配合,采取逐级加电的方法进行。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加电,检查原因。检查时,应切断电源开关。

(2)设备测试时,应注意仪表的档位。不得用电流档位测量电压,测量整流设备输出

杂音时,必须在杂音计输入端串接一个隔直流电流的2f电容,同时杂音计必须接地良好。

三、蓄电池和太阳电池

1.在单独设置的电池室内,交流电源线必须暗敷。室内不得安装电源开关、插座以及可能引起电火花的设备装置。室内应单独设置通风设备。照明系统必须采用密封的灯具。

2.蓄电池的安装

(1)人工搬运单体蓄电池,应有二人以上互相配合,轻搬轻放,防止砸伤手脚和损坏电池。

(2)安装电池体时不得倒置。蓄电池组的各单体电池极性必须依次排列串连,严禁接反。所安装的蓄电池距离暖气片不得小于1m。

(3)蓄电池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安装环境不应有有机溶剂和腐蚀性气体;

2)蓄电池应避免阳光直射,不应接近热源和火源,与变压器、电源开关或保险闸刀等设施的距离应大干o.5m;

3)蓄电池密封阀不应松动,不得擅自拆卸密封阀;

4)蓄电池重量较重时应选用运输吊装工具;

5)清洗时不得使用有机溶剂。

3.隔爆式铅酸蓄电池电解液的配制和灌注

(1)操作人员必须戴防护面具、防酸手套和穿防护服、防护鞋。

(2)必须按照电池技术要求配制电解液,电解液的比重不得超过规定值。

(3)配制电解液时。必须先将蒸馏水倒入耐酸的容器内。再将浓硫酸徐徐倒入蒸馏水中。严禁先将浓硫酸倒入容器内,再将蒸馏水倒入浓硫酸中。

(4)向电池体灌注后剩余的电解液应妥善保管,不得随意摆放。遗漏在电池体外表的少量电解液必须用防酸布擦干净,严禁直接用手擦洗。

4.太阳电池的安装

(1)开箱检查时,应用专用工具,不得用铁锤猛力敲打,避免损坏箱内太阳电池配件及太阳电池玻璃罩面。

(2)太阳电池支撑架必须与基础固定牢靠,能足够抵抗当地最大风力的影响。

(3)太阳电池方阵在屋面上安装时,现场周围应有永久性的围栏设施。

(4)太阳电池支撑架必须安装防雷接地线。太阳电池应置在避雷带(网)的保护范围内。

5.太阳电池输出线必须采取有屏蔽层的电力电缆布放,在进入室内前,屏蔽层必须接地,芯线应安装相应等级的避雷器件。

四、接地装置和防雷

1.接地装置的安装

(1)埋设垂直接地体时,可在接地体定位点上,采用机械夯埋。人工用铁锤夯埋时,扶接地体者严禁站在持锤者的正面。采用钢管作垂直接地体时,应避免夯管时管口断裂,可在钢管的上端加装保护圈帽。

(2)垂直接地体及其连接材料应采用热镀锌钢材,不得采用铝质材料。垂直接地体与扁钢连接时必须采取焊接并对焊接点进行防腐处理,严禁采用钻孔拧螺栓的办法连接。

(3)地下接地装置的引出(入)线不得布放在暖气地沟、污水沟内等处。如条件限制,布放裸露在地面时,应喷涂防锈漆和黄、绿相间的色漆并采取防护措施,不得妨碍交通。

(4)严禁在接地线、交流中性线中加装开关或熔断器。不得利用其他设备作为接地线电气连通其组成部分。

2.出、入局(站)电力电缆应选用具有屏蔽层的电力电缆埋入地下出、入局(站),埋入地下的电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其金属护套两端应就近接地,芯线必须安装同等级的避雷器件。

3.出、入局(站)的通信光(电)缆接地与防雷

(1)出、入局(站)的通信光(电)缆应采取由地下出、入局(站)的方式,其埋入地下的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所采用的光(电)缆,其金属护套应在进线室作保护接地。

(2)由楼顶引入机房的光(电)缆应选用具有金属护套的光(电)缆,在按要求采取相应的避雷措施后方可进入机房,同时应接人相应等级的避雷器件。

4.严禁架空交、直流电源线直接出、入局(站)和机房。严禁在架空避雷线的支柱上悬挂电话线、广播线、电视接收天线及低压电力线。

5.机房内走线架、吊挂铁件、机架、金属通风管、馈线窗等不带电的金属构件均应加装电气连通线,并安装保护接地线。

6.局内设备的接地与防雷

(1)通信设备直流电源的工作地应从接地汇集排上引入。所有通信设备机架应从接地汇集排引入保护地。

(2)交、直流设备的机架应从接地汇集排上引入保护地线。交流配电屏的中性线应与机架绝缘,严禁采用中性线做交流保护地线。

(3)配线架应从接地汇集排引入保护地。同时配线架与机房通信机架间不应通过走线架(槽)形成电气连通。

(4)机房内空调等金属设施应从接地汇集排上引接保护地线。

(5)各类需接地的设备与接地汇集排之问连线应采用铜质绝缘导线,不得使用裸导线连通。

(6)每个电气设备必须以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汇集排相连,不得在一根接地线上串几个需要接地的电气设备。

五、电源设备割接和更换

1.电源设备需更换时,应对设备电源布线及安装加固等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割接方案和安全防护措施。

2.对于在用设备需用新设备替换时,必须对新设备电气性能进行详细测试和检查。应在临时通电后,加上假负载,经试运行可靠后,方可进行就位替换。

3.替换的新设备在安装前应把新设备开关置“关”的位置,再就位安装。重新布放电源线或利用已有的电源线时,应注意电源的极性和直流电源线的颜色,设备电源的正负极性严禁接反。

4.在用设备更换(割接)直流电源线

(1)应将新电源线布放到位,两端做好线鼻子,然后用绝缘布包好。

(2)设备电源线有主、备用端子(双路供电)时,应先将新电源线正、负极分别割接到备用端子,并开通设备备用开关,用钳型电流表检测是否有电流(主、备电流基本均等)。用同样方法再割接主用电源线。

(3)设备单路供电又没有备用端子时,应复接临时电源线,用钳型电流表检测是否有电流,确认后,再割接设备旧电源线。检查确认新布电源线有电流时,可拆除临时电源线。

5.拆除旧设备

(1)拆除旧设备和电源割接时,操作人员应使用绝缘工具或进行过绝缘处理的工具。

(2)拆除旧设备时应首先切断设备的电源开关,再在配电柜上切断电源开关或熔断器,然后拆除设备电源线,并用绝缘胶带对电源线头进行包缠处理。

六、通信站及中间站通信机械室

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高大笨重机架竖立后应及时固定;

2.竖立机架、放绑配线和光、电缆等作业,不得攀扶骨列架、走线架;

3.电源机柜与其他机柜机柜并列安装时,应与其他机柜保持不小于5cm的安全距离;

4.在设备加电前,电源极性、电压值、各种熔丝规格以及保护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

5.需更换插件板时应逐级切断电源,并采取防静电措施,带电更换插件板时应带防静电手套;

6.电源室应保持干燥通风和通道畅通。

第9篇 通信电气设施、设备使用安全操作规程

第一条 照明灯具的选用与使用

1.管道施工现场及线路施工室外作业,其照明及安全红灯灯具,应采用防水式灯具。

2.在有爆炸性气体或粉尘的场所作业,其照明应采用防爆式的灯具。

3.当用150w以上(含150w)的灯泡时,不准使用胶木灯具;施工作业的照明,不准使用自带开关的灯具。

4.在管道沟、坑沿线设置普通照明灯具及安全红灯,距地面的垂直高度为2m左右;距易燃物至少0.3m。

第二条 行灯(工作手灯)

1.行灯手柄应绝缘,灯泡带金属护罩;灯泡铜头不得裸露。在人孔、沟、坑及容器内作业,采用行灯照明时,其电压不得超过36v;在金属容器内和特别潮湿的场所,电压不得超过12v。管道施工现场使用的施工标志灯电压不超过36v。

2.使用前必须检查,手柄劈裂、无护罩;灯泡铜头裸露、导线破损、老化等现象之一者,不准使用。

第三条 高热灯具

1.设置、使用高热灯具,距地面的垂直高度应大于2.5m,距沟、坑边沿至少0.8m,距可燃物要保证安全距离。高热灯具的金属支架应有接地或接零保护;在露天使用,应有防雨措施。

2.白炽灯钨丝烧断后,不准搭接上再用,以防再次烧断引起灯泡爆裂,危及人身安全。

3.碘钨灯的安装,必须保持灯管的水平状态,不得倾斜、不得受震动。灯管应有专用灯罩。

第四条 插销、闸刀、开关、熔断器

1.插销(插头与插座的总称)、刀闸、开关、熔断器必须完整无损,否则不准使用。带电体裸露者,不准使用。

2.插头与插座孔必须一致方可使用。安全电压插座应采用与高电压插座不同型式的插座以防插错而发生意外。严禁用导线直接插入插座孔。

3.线路施工作业用电,应采用多功能插销板(接线板)连接,不准从用户的电气设施上直接接电源;在室外使用插销板、应有防雨措施。插销板导线应为橡套缆线。

4.管道施工现场所用插销、闸刀、开关、熔断器,必须安装在配电箱、闸箱内。

5.熔断器的保险丝规格与用电负荷必须匹配;不准以其它任何金属丝替代保险丝。

第五条 配电箱、闸箱

1.配电箱、闸箱应坚固、严密,结构合理,设施齐全、完整。在施工现场使用时,箱门要上锁并写上单位名称及号码。闸箱应安装漏电保护器、熔断器、闸刀及三、四眼插座。

2.施工现场使用配电箱、闸箱,须有防雨措施,应设置在安全、稳固、便于操作、防止碰撞和被土埋及水淹的地点,周围不得有易燃物或杂物。配电箱设置高度,底部距地面不应少于1.3m。

3.施工现场借用电源,引入总配电箱后,应视现场用电情况,设若干个分配电箱,以利安全、方便。分配电箱至闸箱距离为40―60m;闸箱距用电处不得超过5m。

第六条 电源线

1.施工现场从借用电源处至总配电箱,总、分配电箱与闸箱之间,用电设备、发电机、手持式电动工具、施工标志灯、行灯、高热灯具的导线及电源线,均应使用符合规格的橡套电缆线;安全红灯、普通照明灯电源线,可使用符合规格的塑料软线。

2.施工现场架设电源线,严禁架设在树枝及糟朽、倾斜、露筋电杆上和房屋的阳台、窗户及站牌等导电或绝缘不良的物体上。严禁敷设在地面上;严禁成束、盘绕架设或用裸线绑扎。

3.施工现场安全红灯与照明灯,不准同用一路电源线,必须分设。用电设备必须一机一线,不准借用安全红灯、照明灯的电源线路。

4.线路施工现场设置安全红灯、照明灯(不含人孔、地下室)电源线,可使用符合规格的塑料软线,架设与使用时,须防止触碰、碾压。

5.严禁用电话线替代电源线和设备、工具的导线。

第10篇 通信光电缆割接安全操作规程

1电缆接续必须贯彻精心施工的原则,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确保万无一失。

2在要点时间到达后,经指挥小组确认无误才能把原来的光/电缆锯断。

3在有塌方,落石地段作业时要设立防护设施。

4在市区和公路两旁进行接续时应设防护栏栅,夜间设防护灯。

5工具、材料要放在油布上,保持清洁。

6工具箱、工具袋要保持清洁。接续材料不许沾污、折绉,不得用牙咬、嘴吹,有沾污的材料必须用酒精棉球擦洗干净。

7电缆接续工作应在干燥,晴朗天气进行,尽量避免在阴湿,大风天气进行接续,禁止在雨天、雾天、雪天接续,如非接续不可时,一定要做好防潮防风工作。

8光/电缆接续施工方法同平时接续方法一样,关键是顺序要接正确,不能乱了。电缆在接续完毕,进行对号、绝缘等项目测试合格后,安装接头盒、包封和充气等,在设备运营正常销点后,小组人员撤离;光缆在接续完毕,也要进行测试,确认合格。

9在人孔、地下室接续时应采取通风措施,严禁在人孔、地下室用炭火取暖。

10汽油、甲烷等危险品必须照章作业和保管,喷灯用完后及时放气。

11接头下埋时必须轻拿轻放。

12工作地点的线头、锡渣、铅管、塑料带等必须全部回收。

第11篇 移动通信机房的安全规程

移动通信机房中是大量弱电设备安装的房间,有各种模拟和数字信息的处理,有交流电、直流电及高频电等电磁场存在。运行设备环境要求,恒定的环境湿度和温度,湿度低容易产生静电。电的短路产生过热与静电放电产生火花都可引燃可燃物发生火灾。

空气的尘埃微粒数要求房间密封,以保证房间内的洁净度。设备运行时由某些用材散发出一些物质,这些物质会污染空气,形成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因此,在移动通信机房内不但要考虑电、电磁场对人的伤害,而又要考虑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可承受度。

(1)操作者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后才能操作,进入通信机房前,应穿好符合gbl2014-1989《防静电工作服》要求的防静电服和符合gb4385—1995《防静电鞋、导电鞋技术要求》要求的防静电鞋。不得在机房内直接更衣、梳理,避免穿着化纤类服装进入机房;当电磁辐射达到某一程度时,还需穿上防辐射衣,戴上防辐射眼镜才可进入机房辐射区。

(2)电缆进线孔和机孔应密封,防止水和有毒、有害、可燃气体进入,并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应经常维护和检修,保证灵敏可靠。电缆进线室应安装防爆型通风换气装置。

(3)消防用告警、自动灭火设施、灭火器材应经常检查,保证其可靠性。有可能的应装预警装置,及时发现可能发生危险的故障点,预防于未然。

(4)机房内不准采用热水供暖,防止漏、喷,损坏通信设备。

(5)有防静电地板的,除应保证其防静电性能外,还应保持牢固,防止踩塌伤人。

(6) 消除火源,机房门外严禁堆放杂物和易燃、易爆物;严禁易燃、易爆、腐蚀性和挥发性物品进入机房;严禁在机房内吸烟;建立动火证制度,如需动用明火如电气焊等,应经相关部门批准,签发动火许可证,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并有人进行监护,方可进行作业。

(7)严禁在机房内私自配接电器;严禁在电线、电缆上悬挂、堆放物品;有关电气安全和防火的具体要求,请查相关的章节。

(8)机房内的空气过于干燥时,应使用加湿器或其他办法以满足表4-1-1要求。

1)温、湿度要求

表4-1-1 机房通信设备的温、湿度要求

机房名称温度(℃)相对湿度(%)
长期工作条件短期工作条件长期工作条件短期工作条件
交换机房18~2810~3050~5530~75
控制室18~2810~3050~5530~75
话务员室10~3050~75
传输设备室10~300~3020~8010~85
用户模块室10~300~3220~8010~85
配线室10~3020~80

2)空气含尘浓度

空气含尘浓度分为三级,机房可根据相关通信设备的环境要求按表4—1—2选用。

表4-1-2 通信机房空气含尘浓度要求

级别直径大于0.5μm的含尘浓度(粒/l)直径大于5μm的含尘浓度(粒/l)
a≤350≤3
b≤3500≤30
c≤18000≤300

含尘粒子为非导电、非导磁性和非腐蚀性的。空气含尘浓度的检验方法按gb 2887—1989《计算站场地技术条件》规定进行。

(9)值班人员应每天清理机房卫生,保证机房整洁;严禁在机房内吃食物或存放食物,以防止鼠害。

(10)在机架上插拔印制电路板组件或连接电缆线时,应该戴防静电手腕带。手腕带接地端插入机架上防静电塞孔内,腕带和皮肤可靠接触。在手腕带接线卡子内串联有限流电阻,保护人身和静电敏感器件的安全。腕带的泄漏电阻值应该在1×105~1×l07ω范围内。

在机架上插拔印制电路板组件或连接电缆线时,应该戴防静电手腕带

(11)有人员操作的封闭房间内,要保证供给每人鲜风量不少于30m3/h。

(1)机架列间距离应按生产厂的规定,否则宜按下列规定:

1)机列间净距为0.8m,如机架面对面排列时,净距为1~1.2m。

2)机列与墙间作为主要走道时,净距为1.2~1.5m,机列背面或侧面与墙或其他设备的净距不宜小于0.8m;当机列背面不需要维护时可靠墙安装

机架列间距离应按生产厂的规定

(2)照明、空调、仪表、电动工具等用电应单独供电,不应与通信设备共用供电源。

(3)机房内维护人员发现电气设备运行不正常,或存在事故隐患时,应及时报告相关领导和部门请求派电工进行维修。

(4)电气设备维护、安装、检修等作业,应由取得电工作业证的电工进行,其他人员不准进行电气设备的维护、安装、检修等作业,更不准随意乱拉乱扯电源线;不同级别的交流电与直流电、高压与低压电源线应有明显标示,插销(包括插头、插座)应有所区别,防止误插。电源线(交流、直流)与信号线应分开敷设。不用的电气设备、电源线等应彻底拆除,不留隐患,地板下不准设置插销,电源线不准有接头

(5)手持式电动工具,如电烙铁、电钻、行灯等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可靠的接地(接零)、安全电压隔离变压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等。

第12篇 通信机房维护与管理规程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信息交流需求的日益增加,通信机房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合理有效地充分利用通信机房,对于设备的运行维护、快速处理设备故障、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通信机房对环境的要求

1.机房空气环境管理和维护

机房的管理和维护主要包括电气环境、温湿度、防尘、防火和防鼠等方面。

(1)电气环境要求

电气环境的要求主要是指防静电要求和防电磁干扰等。

防静电要求通信设备内部电路采用大量的半导体mos、cmos等器件。由于这类器件对静电的敏感范围为25~1000v,而静电产生的静电电压往往高达数千伏甚至上万伏,足以击穿各种类型的半导体器件,因此机房应铺设抗静电活动地板,地板支架要接地,墙壁也应做防静电处理,机房内不可铺设化纤类地毯。工作人员进入机房内要穿防静电服装和防静电鞋,避免穿着化纤类服装进入机房。柜门平常应关闭,工作人员在机房内搬动设备和拿取备件时动作要轻,并尽量减少在机房内来回走动的次数,以免物体间运动摩擦产生静电。

对于长期运行但无法经常清洁的设备,专门对设备做一次清洁是很有必要的。在长期的维护工作中,有时会碰到电路板的告警,如果对该电路板重新插拔,清洁掉电路板插针周围的灰尘,电路板就会恢复正常。

电磁干扰对通信设备的硬件和软件 > 都有可能造成损害,通信设备本身产生的电磁辐射也会对临近的电子设备产生影响。因此,设备在安装时,应与临近用电设备保持一定的距离,必要时机房应采取屏蔽措施,以免临近电子设备之间相互产生干扰。通信设备的机外布线最好与火线交叉通过,并尽量避免长距离靠近并行。

(2)温湿度要求

电信设备尤其是交换机等设备对机房的温度有着较高的要求。温度偏高,易使机器散热不畅,使晶体管的工作参数产生漂移,影响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严重时还可造成元器件的击穿损坏。通信 设备在长期运行工作期间,机器温度控制在18℃~25℃之间较为适宜。通信机房内不要安装暖气并尽可能避免暖气管道从机房内通过。

湿度对通信设备的影响也很大。空气潮湿,易引起设备的金属部件和插接件管部件产生锈蚀,并引起电路板、插接件和布线的绝缘降低,严重时还可造成电路短路。空气太干燥又容易引起静电效应,威胁通信设备的安全。为了保持通信机房的相对湿度符合标准,可视机房具体情况配置加湿器或抽湿机。加湿器工作时不要离通信设备太近,且喷雾口不要正对着通信设备,以防喷出的雾气对设备有影响。加湿器和抽湿机可根据机房内温度计的显示数据随时调整。一般说来,机房内的相对湿度保持在40%~60%范围内较为适宜。

(3)防尘要求

电子器件、金属接插件等部件如果积有灰尘可引起绝缘性降低和接触不良,严重时还会造成电路短路。空气中存在着大量悬浮物质,在这些悬浮物质中,对通信设备形成危害的污染物不计其数。污染物一旦进入机房,就会吸附在线路板上,形成人们肉眼能够发现和不能够发现的带电灰尘。随着时间的推移,线路板上吸附的灰尘越来越多,灰尘就会通过不同方式不同程度地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污染物对通信设备造成危害的事故现象主要有:元器件设计功能值改变;信号传输频率改变;输入输出值不稳定;系统运行不稳定;系统告警,重新启动时有时能恢复有时不能恢复;线路板出现故障,经测试,不能修复,只能换板。

以上事故现象时有发生,如果维护人员不及时解决,设备维护事实上就成了被动维护。

2.安全保障

通信机房应有7×24小时的专业保安人员,用户进入机房时,需登记或持有通行卡方可入内。为了保证用户的托管设备安全,通信机房要具备电视监控及出入机房控制系统,达到整个楼层没有监视盲区的要求;电视墙监控系统应有专人7×24小时值守,所有录像保存3个月以上;出入机房门禁系统须采用先进的数据库管理,用户身份卡内保存有持卡人编号、进出区域限制及时间限制等,只有经过特殊授权的人员才能进入重要区域。

3.消防保障

通信机房应采用防火构架及材料,消防能力要符合电信级标准,备有多个紧急通道;机房及楼道内应装有温度烟雾感应器及防火报警探测头,在遇火情时系统自动报警,并启动惰性气体灭火系统灭火。此外,机房内还可另外配备手提式、推车式灭火器。

4.配套电源保障

随着电源设备的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在一体化方案设计里,各种动力设备应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和电气隔离性能,不影响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一体化供电方案在统筹设计保证主设备不间断供电的同时,也应在动力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上保证有良好的兼容性和通用性。各种数据协议能良好地兼容以组成一个完整的动力监控网络系统,有效地实施互动关联控制,这无疑是对能提供多产品服务厂商的一种考验。

2.安全保障

通信机房应有7×24小时的专业保安人员,用户进入机房时,需登记或持有通行卡方可入内。为了保证用户的托管设备安全,通信机房要具备电视监控及出入机房控制系统,达到整个楼层没有监视盲区的要求;电视墙监控系统应有专人7×24小时值守,所有录像保存3个月以上;出入机房门禁系统须采用先进的数据库管理,用户身份卡内保存有持卡人编号、进出区域限制及时间限制等,只有经过特殊授权的人员才能进入重要区域。

3.消防保障

通信机房应采用防火构架及材料,消防能力要符合电信级标准,备有多个紧急通道;机房及楼道内应装有温度烟雾感应器及防火报警探测头,在遇火情时系统自动报警,并启动惰性气体灭火系统灭火。此外,机房内还可另外配备手提式、推车式灭火器。

4.配套电源保障

随着电源设备的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在一体化方案设计里,各种动力设备应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和电气隔离性能,不影响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一体化供电方案在统筹设计保证主设备不间断供电的同时,也应在动力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上保证有良好的兼容性和通用性。各种数据协议能良好地兼容以组成一个完整的动力监控网络 系统,有效地实施互动关联控制,这无疑是对能提供多产品服务厂商的一种考验。

三、当前通信 机房存在的问题

由于工程设计、建设投资、人力资源等多方面的关系,目前部分通信机房存在一些问题。

其一,机房环境不符合或者达不到通信机房要求,这里面可能存在建设初期的选址不合时宜,机房周边环境变化后通信机房没有积极调整等因素,对通信机房安全造成了一些隐患。

其二,不重视相关配套设施,配套设施大部分是在通信机房建设初期根据设计完成。对于这部分设施,我们的重视程度往往不够,很容易出现配套设施不能跟上通信建设扩容或超负荷运行的现象。

其三,维护人员技能不足,培训力度不够,实际操作不够熟练。

其四,相当一部分设备应急方案执行力不足。

其五,考虑到投资成本,机房面积在建设完成后是很难再改变的,这就要求在设计时让有限的机房空间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这也是目前我们所欠缺的

第13篇 国际通信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1、 施工安全一般要求

(1) 承担国外通信工程的施工单位应与我国驻工程项目属地国的大使馆、领事馆取得联系,经常或定期向其相关部门汇报工作,自觉接受指导。

(2) 施工单位应认真对所承担的国外通信工程项目进行评审和评价,了解工程项目属地国与我国的政治关系,了解当地治安、交通、卫生、自然灾害、风俗民情等情况,咨询国家相关部门对工程项目属地国综合评定的安全等级,熟悉当地有关法律、法规及施工方面的规定、规范、标准、要求等,编制安全控制措施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必要时聘用当地人员配合工程项目施工。

(3) 施工现场聘用当地员工时,必须符合当地用工法律规定,办理合法的用工手续。应对聘用员工进行专业技术操作规范培训,通过考核合格,方可进入施工现场和劳动岗位。辞退时,应妥善处理,不得激化矛盾。

(4) 施工现场应进行围栏和警戒,加强对作业人员和施工机具、仪表的保护。遇到当地群众围观,应耐心劝解离开。

(5) 在施工中遇到阻扰时,应请当地相关政府机构出面协调解决,不得用强制手段施工,避免与当地群众发生冲突。

2、 疾病防治

(1) 工程项目如在热带地区,应在施工现场和驻地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毒蛇、蝎子、蚊子等有毒动物的侵害。

(2) 国外工程项目经理部、驻外机构应收集并掌握工程属地国家或地区的地理、气候状况及当地常见疾病,特别是传染病的种类、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信息,并制定具体防范措施。

(3) 指定专人定期访问卫生部门的官方网站,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和防病治病的指导性文件。

(4) 施工人员应根据我国政府的规定,在出国前进行体检和进行有效的预防接种。

(5) 在国外施工时,对反复感染疟疾的人员应安排停工休养或回国休假。从疟疾高发区回国的人员,应注意身体状况的变化,一旦发现有患病迹象,应立即就医,到有热带病专科门诊的医院治疗或咨询。

(6) 野外施工时应预防中暑和避免长时间暴晒。出工前要备好防晒用具,戴遮阳帽和太阳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且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以备应急之需。

(7) 外出施工时,宜自备食品,尽可能不在外就餐。如需就餐时,必须实行分餐制。不得饮用未经化验、消毒的生水。

(8) 施工时应避免受外伤。如果遭受外伤应及时处理,较严重的外伤必须到正规医院去治疗,并尽量避免接触血液和血液制品。

(9) 在卫生条件较差的施工地区,不宜在外面的理发店理发、刮胡须。

(10) 工程项目部必须配备专职医生,挑选有丰富经验的医生随队施工。必要时在施工队伍中培训适当比例的具备急救常识及技能的人员,并根据需要配备充足的常用药品和适量的急救药品及医疗器械,保障医疗所需。

(11) 疾病患者应及时治疗,必要时回国治疗。

3、 交通安全防范

(1) 国外工程项目经理部、驻外机构应收集并掌握属地国家或地区有关机动车辆管理和驾驶员管理的交通法律、法规,并应保存中文译本。应针对当地交通安全状况、特点,制定本单位的交通安全具体防范措施。

(2) 施工中穿越公路时应注意查看过往的车辆,确认安全后才能穿越。在公路的一侧施工时,应按当地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定要求,设置交通警示标志,选派当地员工负责安全警戒。

(3) 中方员工在一般情况下不驾驶机动车。招聘当地司机必须严格筛选,应聘用有驾驶证件、驾驶技术好、遵纪守法的人员。

(4) 制定外聘驾驶员管理办法,对车辆和驾驶员严格管理。

(5) 由当地司机驾驶施工车辆时,中方员工应随车。出车前应选择最佳路况、治安较好的行车路线。在行车时应保持警惕,及时提醒司机行车安全,严禁司机疲劳驾驶。施工车辆到达目的地后应给司机提供充足的休息时间和场所。

(6) 乘车人员应遵守当地交通安全乘车规定,系好安全带;在公路行驶中,通过检查站或收费站时,应减速慢行;遇警察局、移民局和其他政府部门要求停车时,应要求司机积极配合,主动出面交涉,不得冲岗。

(7) 行车途中应锁好所有的车门,停车或行车时应防止被抢、被盗;在公路上长途行驶及在非安全区内或晚间行驶,必须配备保安、警察随车。

4、 施工中的交通安全

(1) 在公路上因施工及其他原因停车时,应摆放安全警示标志。在施工过程中应安排专职安全员指挥疏通交通,必要时请当地警方协助。

(2) 在路边施工的人员应面对车辆驶来的方向施工,以便及时发现路面上的情况,并采取应急措施。

5、 施工现场和驻地治安

(1) 应熟悉和掌握当地警察机关的联系方式及火警、匪警等紧急电话号码。

(2) 应结合当地情况,制定工作场所和驻地的治安防范措施,做到:

a、 尊重当地人民的风俗和宗教信仰,不得参加、议论和围观当地人的宗教或政治集会活动。

b、 遇到突发事件(抢劫、反政府游行、种族冲突等),应保持镇静,组织员工迅速撤离现场,严禁上前围观。

c、 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必要时聘用专职警察,维护现场秩序。

d、 施工现场的设备、主要材料、施工机械和仪器仪表必须有专人看守,避免物资被哄抢和盗取。

e、 发生抢劫事件时,应立即报警,不得与劫匪发生正面冲突,在确保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损失。同时,应将发生的事件向属地的中国大使馆或领事馆报告。

f、 所有员工都应随身携带护照复印件、工作证牌或其他能证明身份的证件以及相关人员的联系方式。

(3) 驻地确定后,应同当地警察局取得联系,记录当地报警电话,根据需要聘用当地警察、保安和制定针对驻地的治安防范措施。施工人员应集中居住、集中管理和统一行动,不得以工作方便为由分散居住。

第14篇 通信机房电气防火安全操作规程

第一条 通信机房禁止乱拉临时电源线,必须使用拖地的临时线要采用双护套线。

第二条 电源线与信号线应分别敷设,如必须并行敷设时,电源线应穿金属管或采用铠甲线,电源线、信号线不得穿越或穿入空调通风管道。

第三条 通信机房的各类电源保险丝必须使用符号规定的保险丝,严禁使用铜、铁、铝线代替保险丝。

第四条 通信机房严禁使用碘钨灯等高热灯具,灯具与易燃物距离应大于0.5米;有镇流器灯具不能安装在易燃材料上,灯线的连接要采用固定的分路连接器。

第五条 电池室应采用防爆型灯具,安装排风设备,电源开关应设在室外。

第六条 长期使用的ups不间断电源,应对其发热情况进行检查,避免发生火灾并落实防火措施。

第七条 通信机房内使用的电力电缆,应是阻燃电缆。

第15篇 通信铁塔桩基(钻孔灌注桩)开挖安全操作规程

1、岗位安全职责

1.1钻机操作员负责对钻机进行检查、维修、调整、紧固,并做好记录。

1.2格按照安全技术交底和操作规程实施作业。

2、岗位任职条件

2.1接受过良好专业安全技术及技能培训。

2.2爆破人员、钻机操作员应持证上岗。

3、上岗作业准备

3.1准备好施工必须的资料,如桩的设计图纸、地质勘察报告,以便掌握施工区域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桩持力层的岩特征及埋深,地下水埋深及分布情况。

3.2研究制定施工控制程序,明确卡控的重点及责任人。

3.3修建好临时施工围墙或围布、栏杆等与外界隔开,不允许非施工人员入内。

3.4准备好施工工具如挖孔施工工具、护筒、模板、通风机、水泵、照明及动力电器等。机具设备由专人检查,保证其完好率,并制定施工机具设备的保养制度。

3.5劳动保护用品在开工前按要求发放到员工手中。

3.6机械成孔时机架要平直,应垫稳,不能软硬不均,钻孔过程中不能移位和不均匀沉陷。

3.7安装钻机时要求转盘中心同钻架上起吊滑轮在同一轴线,钻杆位置偏差不大于20cm。

4、安全操作规程

4.1人工挖孔

4.1.1桩孔下挖过程中,必须按照挖一节土(每挖深50~80cm),做一节护壁或安放一次工具式钢筋防护笼。桩孔垂直度和直径尺寸应每挖一节检查一次,发现偏差及时纠正。

4.1.2挖孔桩孔口应设水平活动安全盖板,当吊桶提升到离地面高1m 左右(超过人高)时推活动盖板关闭孔口,手推车推至盖板上,卸土后再开盖板下吊桶吊土,以防土块和工具掉入孔内伤人。最上一节混凝土护壁在井口处高出地面25cm(厚度与护壁相同),以防地面水流入井孔内或脚踢杂物入孔内。孔井口边1m 范围内不得有任何杂物,堆土应在孔井口边1.5m 以外。

4.1.3正在开挖的井孔,每天上班前应随时注意检查卷扬机、支腿、钢丝绳、挂钩(保险钩)、提桶超高限位装置等,应对井壁、混凝土护壁的状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4.1.4井下需要工具,应该用提升设备递送,禁止向井内抛掷。井孔上、下应有可靠的通话联络,如对讲机等。

4.1.5挖孔桩作业人员下班休息时,必须盖好孔口,或用高于80cm 的护身栏将井口封闭围挡。

4.1.6夜间一般禁止挖孔作业,如遇特殊情况需夜间挖孔作业时,须经现场负责人同意,并有安全员在场。

4.1.7井下操作人员连续工作时间,不宜超过4h,应及时轮换。

4.1.8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安全带,安全带接绳由孔上人员负责随作业而加长,井下有人操作时,井上配合作业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

4.1.9孔底如需抽水时,必须在全部井下作业人员上地面后进行。

4.1.10井孔内一律采用12v 安全电压和防水带罩灯照明,井上现场可用24v 低压照明。现场用电均须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4.1.11挖井至4m 以下时,下井之前,应用气体检测仪对井内空气进行抽样检测并做好记录,发现有害气体含量超过允许值,应用鼓风机向孔底通风(必要时送氧气),然后方能下井作业。

4.2机械钻孔

4.2.1钻具联结要牢固、铅直,初期钻进速度不要太快,在孔深4.0m以内,不超过2m/h,以后不要超过3m/h。

4.2.2吊车作业时,在吊臂转动范围内,不得有人走动或进行其他作业。

4.2.3钻孔机械钻进岩石时,或钻进地下障碍物时,要注意机械的震动和颠覆,必要时停机查明原因方可继续施工。

4.2.4拆卸导管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并注意防止扳手、螺丝等往下掉落。拆卸导管时,其上空不得进行其他作业。

4.2.5导管提升后继续浇注混凝土前,必须检查其是否垫稳或挂牢。

4.2.6吊车作业时,在吊臂转动范围内,不得有人走动或进行其他作业。

5、其他注意事项

5.1孔内如需进行爆破作业,起爆方式宜使用电雷管引爆,采用浅眼爆破,按照爆破作业相关规程施工。

5.2扩底时,可采取间隔扩底挖土措施,留一部分土方作为支撑,待灌注混凝土前再挖除。

5.3经常注意观察孔内附近地面有无裂开或护筒,钻架发生倾斜。

通信规程15篇

有哪些在通信规程中,我们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关键要素:1.通信协议:这是通信双方遵循的一套规则,如tcp/ip协议族,规定了数据传输的格式、顺序和错误处理方式。2.通信网络:包括局域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通信信息

  • 通信设备操作规程3篇
  • 通信设备操作规程3篇98人关注

    有哪些通信设备操作规程通信设备的操作规程涵盖了一系列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旨在确保设备的高效运行和维护人员的安全。这些规程包括但不限于:1.设备启动与关闭:正确 ...[更多]

  • 通信施工规程3篇
  • 通信施工规程3篇87人关注

    有哪些通信施工规程涵盖了从项目策划到施工实施,再到后期维护的全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环节:1.现场勘查与设计:对施工地点进行详细勘查,评估环境因素,制定通信设施 ...[更多]

  • 通信规程15篇
  • 通信规程15篇82人关注

    有哪些在通信规程中,我们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关键要素:1.通信协议:这是通信双方遵循的一套规则,如tcp/ip协议族,规定了数据传输的格式、顺序和错误处理方式。2.通信网络:包 ...[更多]

  • 通信线路规程4篇
  • 通信线路规程4篇80人关注

    有哪些通信线路规程是指在通信行业中,为确保通信线路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标准。这些规程涵盖了线路的规划、建设、维护、故障处理等多个环 ...[更多]

  • 通信工规程3篇
  • 通信工规程3篇18人关注

    有哪些通信工规程涵盖了一系列工作准则和安全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大方面:1.设备安装与维护:涉及通信设备的正确安装、调试、升级和故障排除。2.网络配置与优化:确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