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
执行工作规程是对企业运营流程、工作任务和职责分配的具体化描述,旨在确保团队成员明确其工作范围,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和遗漏。规程详细规定了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执行顺序、预期结果和评估标准,形成了一套标准化的作业流程。
模板
1. 目标定义:明确规程所针对的工作目标,包括短期和长期的业务指标。
2. 任务分解:将大目标拆分为具体任务,每个任务应有明确的输出和期限。
3. 步骤说明:详述每个任务的执行步骤,包括所需资源、操作顺序和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4. 责任分配:指明每个任务的责任人,以及团队间的协作方式。
5. 质量控制:设定检查点和评估标准,确保工作质量。
6. 异常处理:列出可能的异常情况及其应对策略,以防未然。
7. 持续改进:设立反馈机制,定期评估规程效果,进行必要的修订和优化。
标准
1. 清晰性:规程必须简洁明了,避免专业术语过多,确保所有员工都能理解并执行。
2. 完整性:涵盖工作的所有阶段,无遗漏或重复,形成闭环流程。
3. 适用性:规程需符合实际工作环境,适应业务变化,保持灵活性。
4. 一致性:在全公司范围内,相同类型的工作应有统一的规程,确保公平和效率。
5. 有效性:规程实施后,应能显著提升工作效率,降低错误率,达成既定目标。
6. 更新性:规程应随着业务发展和技术进步定期更新,保持其时效性。
执行工作规程的关键在于理解和遵循这些标准,通过规范化的操作,提升团队协作的效率和效果。在实践中,领导者应持续关注规程的执行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使之成为推动企业稳步发展的有力工具。
执行工作规程范文
第1篇 怎样实现对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执行过程控制
“安全第一”是电力企业永恒的主题。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安全保障、安全监督体系严谨完备,但在实际工作中,百密一疏,仍存在事故隐患,甚至发生违章事故。究其原因,大多因为班组成员违反《电力安全工作规程》所致。为此,文章通过分析事故案例,剖析了《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培训考试、执行落实、监督检查、考核分析等环节中的漏洞和缺陷,并从“全过程控制”切入,对治理执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不到位的问题进行了探索。
一、事故案例分析
2005年_月_日,某检修公司在对某220千伏变电站#1站用变316开关进行检修时,工作负责人__和工作班成员___共同将工作票上已经注明“3161刀闸靠10千伏母线侧带10千伏电压”,不属本次工作范围的316开关柜上层柜门打开,工作班成员___进入10千伏带电母线及3161刀闸柜内时导致放电短路,发生一起人员触电重伤事故。
经调查,事故直接原因如下:
(1)工作负责人(工作监护人)__违反《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第3.2.10.2条工作负责人安全职责之一“正确安全地组织工作”、之三“工作前对工作班成员进行危险点告知,交待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并确认每一个工作班成员都已知晓”的规定,在开工之前没有将工作任务和危险点详细告知工作班成员。造成本人和工作班成员___对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停电范围不清楚就开工,超停电范围作业。
(2)工作班成员___违反《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第3.2.10.5条的规定,在不明确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安全措施以及工作中的危险点的情况下就盲目工作。
(3)本次检修工作现场没有按省电力公司文件《关于全面开展生产作业现场标准化作业的通知》的要求实施标准化作业。
此外,为挖掘深层次的原因,据深入调查,得知该两人在《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培训考试、安全活动,以及平时工作表现等方面还存在如下问题:
(1)安全工作规程考试,工作负责人(工作监护人)__2002年得93分、2003年得92分、2004年得96分,反映有抄袭行为;工作班成员___2003年得90分、2003年得77分、2004年得80分,是自己过硬考的。考试情况表明他们对安全工作规程掌握并不精准。
(2)由于人员经常在各工地,上级规定必须完成的安全活动客观上很难组织,主观上不重视,没有保质保量完成,多是上级检查前突击补记录,该两人也不列外。
(3)工作负责人(工作监护人)__文化基础差,工作能力一般且大大咧咧,曾经因工轻伤,出于其工龄较长,照顾他当的工作负责人,违背了选择工作负责人的资格标准。
(4)工作班成员___来自农村,性格内向,虽是大学毕业,但在读大学期间参加过闹学潮,因此人生态度一直不积极,得过且过。
(5)在同一变电站,就在发生此次事故前两天,该两人进行过一次同样的工作,只是两天前工作的开关柜上柜门内的母线是全停电状态,可以打开上柜门工作,才没有发生事故。是否存在此次事故分析的违章行为,由于只有他两人工作、没有其他证据资料,已无从查考。
可见,发生事故不是偶然的,而是安全管理各环节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二、安全管理中的漏洞和缺陷
(一)培训考试与安全要求脱节。
长期以来,安全工作规程考试,一是标准为76分合格,要求不高。二是考试由单位内部组织进行,监考人员和被考对象熟识,难免执行考场纪律不严。三是采用综合性试卷,通常有部分题目是上级和本单位安全目标、方针、原则等一些务虚的内容,考试成绩出来后,往往连被考对象自己都弄不清扣分究竟是在安全工作规程方面,还是在目标、方针方面,不能准确了解被考对象掌握安全工作规程真实情况。试想,满分为100分的安全工作规程考试,只要76分就合格,打了七六折,无疑留下了24分的事故隐患。事实是,作为班组人员,哪怕1分的错误,在实际操作中肯定就是违章,就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事故。
(二)安全检查与安全监察脱节。
不可否认,电力企业在安全管理上要求很高,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证安全。其中,以领导层和管理层为主角的季节性及定期安全大检查,对预防事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声势浩大,加上现在通信发达,消息十分灵通,被检查对象一般有所准备。所以从安全检查效果来看,安全检查对预防违章只“一时”起作用,而不是“一世”起作用。因为,从事故案例可以看出,要真正做到“预防”违章,必须对每一个班组的每一个作业过程都进行现场安全监察。而现实是领导层、管理层,包括本单位安监员,不可能做到随时在变电操作、检修施工现场监察。从而形成了安全检查与现场监察脱节的问题,也是事故往往发生在平时,而非季节性或定期安全大检查期间的原因。
(三)违章事实与违章证据脱节。
多年来,一般对没出事故且已经成为过去的现场作业,顶多在安全检查时看看工作票和记录、问问当事人,抓违章较难。而一旦出了事故,由于有“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的要求,通常是通过现场调查和召开事故分析会来了解事故原因。这样得到的结论,“分析、推理”占了很大比例,是“事后”以“理”服人,是第二手、甚至第三手资料,且往往存在争议,而让人信服的“看得见、抓得着’’的现场第一手资料却证据不足。结果是处理了一大批人,效果却不怎么样,哪怕被处分的人检讨做的再好,私下里普遍却是自认“倒霉”,教育和警示效果不佳。
三、过程控制思路
(一)严格要求,改进安全工作规程培训考试。
1、将安全工作规程试卷由综合试卷分解为两张试卷。一张为通用试卷,内容为安全目标、方针等内容,可以仍定为76分合格。一张为安全工作规程专题试卷,按照安全生产“一票否决”的原理,对安全工作规程专题试卷实行“一分否决”。即安全工作规程专题试卷成绩只有0分和100分这两个标准。哪怕考试得99分,也只能算0分不合格。只有实行“一分否决”,被考对象对安全工作规程条文的重视、熟悉、掌握、运用程度才会提高。
2、有必要尽快建立电子考试系统。为使每个人的安全工作规程专题试卷都不相同,防止被考人员相互抄袭,利用已经建好的电脑教学设施,改传统笔试为上机考试。由电脑随机出题,全部为选择题和判断题,被考人员点击“完成”后电脑自动打分,并闭锁电脑。
3、安全工作规程考试要实行高考纪律要求。为避免情面上过不去,可以聘请高考监考老师进行监考,对舞弊者,当场勒令退场,予以通报,并处3个月下岗补习,3个月后补考合格再上岗。
(二)严格监察,不放过任何一次现场作业。
为了做到对每一个班组的每一次作业过程及每一个细节都实施安全监控,解决现场工作人员工作不专心、不负责任、安全思想麻痹的问题,由工作监护人、现场安全员,专门负责对工作流程实行全过程录像,并作为安全资料保存。为防作假,用dv摄录时必须设置显示录像时间。这样做具有三大现实意义:第一,现场人员能根据录像情况当场自查,如有违章,立即予以改正,并补录更正过程,以期交上一份满意的作业答卷;第二,为安全工作考核、分析以及重奖重罚和年终评比提供了依据;第三、为在冰冻、酷暑、抗洪、抢险等恶劣环境工作中涌现出来的感人事迹提供了表彰、宣传的素材。从而实现安全监察、事故分析从“理论”向看得见、抓得着的“证据”转变。只有现场人员人人都曝光在摄影机下,才会产生强大的震慑作用。
(三)严格考核,突出重点奖惩兑现。
由于有了实况录像资料,使得集中、全面考核成为可能,安全监察的效率和效果得到提高。即在每月一次的安监员例会上,要求各单位上报操作、施工、检修等计划,包括临时性检修、抢修工作安排,并一一对应提供现场录像,由全体安监员共同审查、考核是否有违反标准化作业流程及每个流程内的细节要求,重点考核界定的15种“特别严重违章”和11种“严重违章”内容,并根据评价结论,按照安全奖惩办法,兑现奖惩。对于在上报计划、安排中没列入的作业,或有作业计划和安排,但没提供其过程录像的作业,定性为“故意”,归类到“特别严重违章”,从严从重处罚。
电力企业各级都十分重视安全管理,并做了大量工作,但实际情况与期望目标仍有一定差距。因此,安全管理作为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综合性工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进。希望上述分析和见解能给安全工作“全过程控制”一点启示。
第2篇 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五个方面的问题
〔摘 要〕 分析了现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变电所电气部分)和(电力线路部分)在当前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五大方面问题,介绍了实际工作中采取的相应措施,阐述了《安规》相关条款修改的必要性。
〔关键词〕 《安规》;问题;分析;建议
在电力生产工作中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以下简称“《安规》”)为生产人员提供了行为规范、安全标准,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它作为电力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机制的一个部分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特别是在保障电力生产一线人员的人身安全方面占有举足轻重、无可替代的地位。
任何事物都是发展的 ,《安规》也不例外。现行的《安规》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充分体现了五、六十年代的电力生产管理体制的特点,反映了当时的电力安全生产规律,具有时代性和局限性。另外,《安规》虽然经过历次修编,但大部分条款基本保持不变,对现在的生产管理模式和更新换代的许多新设备、新工作仍有许多不适应,甚至是矛盾的地方,反映在具体问题上存在不同理解、不同做法,这是客观存在的问题。
在此,笔者结合当前电力生产安全工作实践,对《安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1 安全组织措施内容有待充实
1.1 有关“双签发”、“双许可”问题
进入90年代后 ,传统的维护、试验、检修、工程 、调度专业整合为一体化单位的综合管理模式已逐步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专 业分工细化、独立管理的模式,这在大型的供电企业尤为突出。因此,在跨地区、跨单位办理工作票时经常涉及设备、电网管理权问题。广东地区为此补充了有关“双签发”、“双许可”的新规定,把工作票签发、许可权限与设备、电网管理权联系在一起,规定了双签发、双许可的程序,特别是重新明确了各方人员安全责任的划分,使工作与安全两不误,实际工作中安全有了保障。经过实践证明,在跨地区、跨单位工作时,办理工作票“双签发”、“双许可”手续很有必要。对此,《安规》电气、线路部分的“工作票制度”和“工作许可制度”内容应该进行补充。
1.2 申请办理工作开工和收工权限问题
在各种检修、改造和基 建工程工作中,变电站值班员和调度经常面对不同的施工单位办理工作票开工和收工,由于值班员只对运行单位的已备案的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熟悉,而对来自其他不同单位的工作票签发人、 工作负责人不熟悉,甚至不认识,直接与施工单位办理工作票存在安全性、程序性问题。由于执行电力工程招投标制度,来自四面八方的更多的工程队伍合法地进入电力工程中,必然带来更多的安全管理问题,工作许可人(即值班人员)承担的安全责任将会更大。目前,我公司规定,变电站和调度值班员只与设备运行单位(即工作票“双签发”的第二签发人所在单位)办理工作票开工和收工手续,施工单位无权办理。这种方式虽然解决了工作许可人的安全责任问题,却增加了线路运行单位有关人员的工作量和安全责任。这与“工作票制度”中有关工作票签发人“三熟悉”条件和工作票中各类人员的安全责任的规定不相符。对此,“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内容应该进行补充,予以明确区分。
1.3 遥控设备的安全措施实施问题
目前,自动监控变电站和无人值班变电站以及配网“三遥”开关房(自动控制开关站)作为一种科技进步的发展方向正在逐步试验、推广,其数量不断增加,以我公司为例,现有2个500 kv变电站、19个220 kv变电站已经实现或正在改造为自动监控站,120个110 kv变电站实现无人值班,一些配电线路正在试验自动化信息管理。当需要这些电气设备停电或不停电工作时,安全组织、技术措施如何实施问题还处在摸索阶段,《安规》没有具体规定,有关的生产管理制度特别是包括安全方面的规范性规定仍然很不完善,急待建立、健全。
以上3个问题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安全问题。《安规》修编应考虑修改、补充相应条款,以符合实际生产的安全需求,明确各类人员安全责任的划分。
2 安全技术措施需要进一步具体化
当前,由于变电站、输电和配电线路的设备性能提高和种类增加,根据不同的设备、不同的设备组合方式、不同的运行方式,在停电或不停电工作中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有所不同。这就给执行安全技术措施的方式带来了灵活性、多变性。《安规》中的安全技术措施“三部曲”——停电、验电、接地线是应当肯定的,但是对新设备如gis、绝缘导线等验电工作就难以执行。
由于安全技 术措施规定过于简单、笼统,具体执行起来常常遇到困难,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2.1 变电站方面
主要反映在涉及自动监控变 电站设备、无人值班变电站设备、110 kv及以上的gis设备、“五防”闭锁装置、在线监测装置的工作;带电测量工作如gis设备和sf6开关微水带电测量,电容型设备pt、ct等介损带电测量,避雷器全电流、阻性电流带电测量,电气测量仪表带电测量等如何执行安全技术措施。
2.2 输电线路方面
主要反映在电缆与架空混合线路的停电工作,多点t接电缆线路或架空线路的停电工作(也涉及变电站方面),线路变压器组接线方式(部分没有变高开关)的线路停电工作,110 kv及以上的电缆终端接头gil设备的停电工作(也涉及变电站gis设备方面)等如何执行安全技术措施。
2.3 配电线路方面
(1) 目前广泛使用了配变台架的带电线夹装置、跌落式高压避雷器、环网开关柜、负荷开关柜(包括小车式)、高压负荷刀闸、电缆分接箱等新设备,其停、送电的操作顺序和安全技术措施都与过去的模式有差别,主要反映在新设备电气性能有质的提高,能够带负荷操作或者不停电操作。
(2) 10 kv架空线路中连接许多 的分支线路、配电变压器(可视为分支线路一种),按照《安规》要求,在线路停电工作中要防止反升压触电事故,每一个配电变压器高、低压侧都要采取安全技术措施,操作量很大,接地线重复设置。能否以工作人员活动范围为界设置接地线保护,界外的分支线、配变无需再采取安全措施?同样地,10 kv配电房一般有多条进、出线电缆,少则三、四条,多则上十条,每条电缆都有两端开关和电源侧、负荷侧电缆终端头,当在某一个开关、电缆头或整个配电房停电工作时,同一 配电房的其他开关和电缆视为分支线路时如何采取安全技术措施,电缆另一端(非同一配电房)的开关又如何采取安全技术措施,防止误操作倒送电触电和在接地点短路放电弧光烧伤同一地点工作人员。由于涉及多个配电房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工作量很大,工作人员多,停送电时间很长,有利于安全,不利于供电经济性和可靠性。对此能否参考变电站检修母线时接地保护10 m范围这种做法,即在配电房的同一电气连接部分只需有一个接地点即可,这是需要研究的复杂的安全问题。
(3) 《安规》线路部分没有要求现场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的条款,实际上是参照执行的,因此有必要考虑补充,与电气部分一致。另外,在线路工作中使用的标示牌也应该增加,如“在此工作”、在配电环网开关上设置“不同电源,禁止合闸”等。
3 线路与变电站分界点填写工作票的划分
(1) 在一些变电站设备上的工作是涉及或接触电力线路部分的,如变电站10 kv出线电缆的零序电流互感器(ct)和35 kv及以上架空线路电压抽取装置(ydr)二次回路上工作,出线耦合电容器(oy)和避雷器以及电压抽取装置(ydr)的高压试验工作等,需要线路停电配合,填写变电站第一种工作票还是线路第一种工作票?
我公司规定,填用变电站第一种工作票,在工作票的“安全措施”左栏内必须包括线路对侧(包括分支线路)的停电、接地、挂牌的安全措施,而这部分措施是由变电站值班负责人依据工作票报告线路调度,再由调度通知线路另一侧变电站实施的,变电站值班负责人由调度转告实施后才填入工作票中“安全措施”右栏内。
(2) 在一些电力线路设备上的工作是涉及或接触变电站部分的,如在变电站运用中的10 kv出线开关柜安装、试验电缆头和运行过程中的检修工作;110,220 kv全封闭组合电器(gis)的电缆出线接头部分(即gil)的安装检修、试验工作等,需要有关的变电站设备停电配合,填写变电站第一种工作票还是线路第一种工作票?
我公司规定,视线路是否属于运行中的设备而定。当线路属于运行中状态时,填用线路第一种工作票;否则,填用变电站第一种工作票,这种情况属于基建工程问题,涉及的单位和手续较多,比较复杂。
以上两个典型实例反映出在变电站与线路的分界点上工作时,需要变电站和线路设备同时停电做安全措施配合,如何实施安全组织措施和填写工作票的问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此,《安规》应明确采取何种安全组织措施的原则,填写变电站第一种工作票或线路第一种工作票的具体方法。
4 基建工程方面的安全措施规定
当基建工程中涉及运行中设备时,工作人员的工作范围必须对带电或者一经合闸即带有电压的设备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由于没有相关的具体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执行安全组织、技术措施一直存在争议。反映在办理工作票时,由于安全距离难以量化计算,有些变电、线路运行单位要求施工单位填写“安全施工作业票”、“变电站第二种工作票”、“电力线路第二种工作票”、或者“安全技术交底措施票”,也有不要求填票的;在办理工作许可时,有些运行单位要求实行“双签发”、“双许可”的,有些又不要求。这些情况是由于《安规》没有规定,运行人员参照了《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等其他规定来执行的,因而产生不规范、不统一的做法,带来了争议和困扰。
5 电力电缆工作方面的规定
电力电缆设备的品种已经更新换代 了,《安规》电气、线路部分“电力电缆工作”章节显得过时、简单,应该进行补充,才能与实际工作保持一致,保证安全工作。
综上所述,《安规》需要修编才能顺应电力生产发展。我们期待《安规》的修编在完善安全措施方面有更具体的内容,更具操作性,这将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员和设备、电网的安全防护水平,有助于促进安全管理体制的发展、健全。
第3篇 用户也要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在电力生产中,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以下简称《安规》)已经成为本行业的一项基本准则。多年的用电管理工作实践证明,严格执行《安规》对减少用户侧事故的发生也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1 用户不认真执行《安规》,同类事故屡次发生
在一些大用户中,存在忽视电气安全,不认真执行《安规》的现象。尤其是对《安规》中的一些具体规定,上至主管科室,下至运行人员都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结果是同类事故屡次发生。
2000年6月14日,某35 kv变电站在“春检”中,一运行人员接到厂调“合上35 kv i段pt刀闸”的操作任务,在无人监护的情况下,独自走到正在运行的35 kv进线刀闸间隔,未核对设备的双重编号,随即合上了35 kv进线刀闸线路侧接地刀闸,造成一起带电合接地刀闸的误操作事故。
2001年元月5日,同样的事故又一次发生了。当日该35 kv变电站运行人员在将3516白光线负荷转移到3511郝顾线上运行的倒闸操作过程中,在将负荷倒至3511郝顾线后,操作到最后一项“断开3516进线刀闸”时,走错间隔,未执行监护复诵制,未核对设备双重编号。带负荷误拉3511郝顾线进线刀闸,导致郝变3511郝顾线距离i段保护动作,开关跳闸。2次事故的发生,虽然操作项目不一样,但事故的性质及违反《安规》的条款却惊人地一致。
2 制定防范措施
在事故的调查处理过程中,白银供电局指导用户制定了以下反事故措施:
(1) 将此次事故的通报呈报电气主管厂长(经理),并详细汇报本部门电气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此引起有关领导的重视;
(2) 组织本单位电气工作人员认真学习这起事故的通报,对照《安规》找问题、找对策;
(3) 对工作票、操作票制度进行认真检查,查找不合格的“两票”,检查是否执行了唱票复诵、监护制度,操作前是否认真核对了设备的双重编号、实际位置;
(4) 认真检查电气设备有无影响安全运行的重大隐患;
(5) 对运行人员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及安全责任心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并进行必要的安全知识教育,发生事故的班组认真学习《安规》并考试合格后方可恢复工作;
(6) 检查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真正落实。
通过白银供电局用电管理人员的努力,使一些用户电气管理人员改变了观念,开始不断地加强电气安全管理工作,电气工作人员那种不认真学习、执行《安规》的现象得到了很大程度地改变,从而减少了用户侧事故的发生。(李春元)
第4篇 工程部标准工作程序建及执行规程
工程部标准工作程序的建立及执行
1、目的:成功被推广;失败被避免;把集体的效率调整到最佳状态;实现第一时间正确地解决问题。
2、范围:每个人所从事的工作。
3、程序:
3.1编制建立:由每个人编写自己工作岗位范围内的标准工作程序并提交上级领导校对,分管副总审批,审批通过后由文件编制人负责到孙颖处加盖受控章后发放。
3.2修改:任何收到文件的人员除严格按文件要求执行外均有责任对所持有的程序文件随时进行补充完善并向审核人提出修改意见,由审核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评审,由原编写人负责修改、发放,并收回旧文件。如修改较小则由审批人先口头通知相关人员待试行一个月后再修改文件。
3.3文件管理:发放文件人应把签收单副本及回收的旧文件交给孙颖,孙颖负责在新文件上加盖受控章,只有有受控章的文件才是现行文件。
3.4文件执行:每个人通常应严格按文件要求执行,但当发现程序不合理,实际工作又要马上执行时,此时当事人应向审批人提出特殊放行申请(可以是口头申请),经审批人同意后可特殊处理。
4、编写质量:对曾出现的问题要求全覆盖。
5、本程序文件应发放到工程、预算全体人员。
注:1、持有本文件者应严格按此文件要求执行。
2、若认为本文件有不合理之处应及时向本文件的审批人提出修改意见。
编制:校对:审批:发放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