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篇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梳理 第2篇初一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第3篇初一上册期末总结 第4篇初一上册学生个人期末总结 第5篇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6篇初一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浙教版 第7篇新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8篇地理初一上册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9篇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第10篇初一上册英语单词总结 第11篇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2023 第12篇初一上册地理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第13篇初一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14篇初一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15篇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整理 第16篇16年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第1篇 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梳理
第一部分 必须记住的地理知识要点(卷面分值60%—80%)
1.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
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赤道周长40000千米。
3.经线又称子午线,是连接地球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纬线是与地轴
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它们都有无数条。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4.0度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经过了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5.东经180与西经180合二为一,就叫180度经线。
6.0度纬线是赤道,北纬90度是北极点,南纬90度是南极点,它们是两个地点。
7.地球绕轴转是自转,周期是一天;绕日转是公转,周期是一年,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8.因为地球自转是自西向东的,在地球上日月星辰都是东升西落的
9.地球自转导致两个后果:一是昼夜交替,二是地球上经度不同的地方时间不同。
10.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角度不变导致两个后果:形成了四季和五带。.地球上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11.地图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
12.1:1000000的意思是: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一百万厘米。千米化厘米加五个零。
13.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
14.地面某个地点高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海拔。高出另外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是相对高度。
15.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重合是悬崖。等高线闭合处为山头或盆地。
16.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无论怎样平分地球,任何一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17.亚欧两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
18.亚非两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南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
19.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次要原因是人类的活动
20.大陆漂移学说认为:两亿年前地球只有一块联合古陆,后来缓慢地漂移分离,形成今天的七大洲四大洋。
2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被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内部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高大的山脉。
22.东非大裂谷是海洋的胚胎期,红海是海洋的婴儿期。大西洋是海洋的少年期,太平洋是海洋的成年期。
喜马拉雅山是海洋的坟墓。
23.天气是短时间的,多变的,用阴晴,风雨,冷热来描述。
24.气候是长时间的,稳定的,气候要素一是气温,二是降水
25.一天中的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6.一年中的气温,北半球陆地上7月,1月最低。海洋上8月,2月最低。南半球季节相反。
27.同纬度的陆地与海洋在气温上相比,陆地夏季更热,冬季更冷。
28.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海洋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小,降水多。
29.从赤道向两极,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越来越少,气温逐渐降低。
30.从山脚向山顶,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度。
31.两极地区降水少,赤道地区降水多,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多沙漠,
大陆东岸降水多,沿海迎风雨丰沛,雨少内陆背风坡。
3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33.热带有四种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有两种气候: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大陆西岸),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大陆东岸)。
温带有三种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寒带有两种气候:寒带苔原气候,寒带冰原气候
34.大陆东岸有季风气候。大陆西岸有: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大陆内部有:温带大陆性气候
35.气候影响饮食,穿衣,农林牧业,气候异常引起自然灾害。
36.全球变暖的人为原因是二氧化碳增多,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一是燃烧煤,石油,天然气。
二是砍伐森林。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37.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欧洲的自然增长率最低,非洲。
38.中低纬度的近海的平原地区,人口较稠密。
世界上有四个人口稠密区,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
39.世界人口有两大趋势,一是人口快速增长,二是乡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
40.人口快速增长,加剧了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41.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大洋洲、西亚、北非,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北美洲的因纽特
人、印第安人是黄种人,黑种人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长达四百年的奴隶贸易使他们到
达美洲、大洋洲。
42.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使用西班牙语,
巴西使用葡萄牙语,法国和中部非洲使用法语,西亚和北非使用阿拉伯语,俄罗斯和中亚国家使
用俄语。
43.基督教形成于亚洲西部,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佛教创始于古印度。
44.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地叫聚落,乡村聚落的人从事农牧渔林业,城市聚落的人从事工业服务业。
45.非洲的村落原始古朴,亚洲的村落房屋密集,欧美的村落稀疏开阔,机械化水平高。
46.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资源丰富。
47.东南亚气候湿热,为干栏式建筑,下住牲畜上住人;热带沙漠厚墙加小窗,,防晒又凉快。
因纽特人住冰屋,黄土高原住窑洞。
48.浪漫水城威尼斯河多桥也多,古朴自然丽江城,水乡容,山城貌。
49.陆地面积前六位的大国依次是:俄罗斯1707万平方千米,加拿大997万,中国960万,
美国937万,巴西854万,澳大利亚769万。
50.人口前六位的大国依次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
51.地跨亚欧两洲的有:俄罗斯,土耳其,哈萨克斯坦。地跨亚非两洲的是埃及。
52.加拿大与美国东部以湖为界,法国与西班牙以比利牛斯山脉为界。埃及与邻国以经纬线为界。
53.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包括领海)、领空总称领土。
54.中国陆地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领海300万平方千米(是我国的蓝色国土)。
55.世界上有发达国家20多个,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州,包括美、加、英、法、德、意、
澳、新西兰,以及亚洲的日本。发展中国家有150多个,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56.发展中国家人口占世界的80%,国内生产总值只占全球的22%。发达国家人口占世界的20%,
国内生产总值却占全球的80%。因此全球贫富差距很大。
57.在国际贸易方面,这两类国家是不对等的,发达国家以计算机、汽车、轮船、飞机等高新技术
产品为主,科技含量高,价格昂贵,赚钱多;发展中国家以石油、矿石、木材、橡胶等原料和
初级加工品为主,科技含量低,价格低廉,赚钱少。发达国家的农业实现了大规模机械化,
单产高成本低。而发展中国家半机械化或手工生产。单产低成本高。
58.发展中国家多分布在南半球,简称“南”,发达国家多分布在北半球,简称“北”。发展中国家
之间的合作称“南南合作”。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也是不平等的。
59.中国的航天工业,核工业,印度的软件业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
60.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是中、法、俄、英、美。
第二部分 必须记住的地图(卷面分值20%—40%)
①课本p29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图; ②课本p58世界气候的分布图;
③课本p37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图。
【第2篇 初一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1.距今约有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距今约有70万年至约 20万年的北京人,已经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已经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
2.氏族公社经历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都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体现了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3.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定都阳城。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建都在亳。商朝后期制造的司母戊鼎,是我国迄今考古发现的的青铜器,也是世界上罕见的青铜器。商朝的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称为“甲骨文”。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
4.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击败商军,商亡。周武王建立周朝,都城在镐,历称为西周。为了巩固奴隶主政权,西周实行分封制和等级制。
5.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齐桓公最先称霸,因为他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还提出了“尊王攘夷”口号。
6.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改革,秦国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基础。
7.孔子是春秋末年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主要是“仁”和“礼”。在政治方面孔子提倡“为政以德”。他的教育思想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师焉。’(要求学生按时复习学过的知识,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注意“因材施教”。)孔子的言行,由他的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8.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发表各自的主张,形成不同的学派,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的思想家主要有墨家的墨子、儒家的孟子和荀子、道家的庄子和法家的韩非子。
9.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守李冰父子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名闻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
10.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秦朝的统一,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为了巩固统一,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中央集权制度。嬴政规定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在中央,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实行郡县制。统一文字(小篆)、货币(圆形方孔的秦国铜钱)、度量衡;修长城、御匈奴;修驰道,凿灵渠;焚书坑儒。
11.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领导秦末农民战争。陈胜、吴广发动的中国历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沉着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秦汉雕塑的杰出代表作是秦始皇陵兵马俑,这是世界艺术的一颗明珠。
12.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且出现了“文景之治”。
汉武帝的大一统:汉武帝在文景之治的基础上,推行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将西汉统治推向鼎盛。为巩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学者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在地方兴办郡国学。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颁布“推恩令”,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汉武帝大力加强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在地方,将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域,称为“十三州部”,每个州部派刺史一人,负责监督地方官员。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
13. 丝绸之路: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欧洲。因此有了“丝绸之路”的美称。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
14.西汉前期,人们发明了纸。东汉时候,宦官蔡伦(龙亭候)改进了造纸术。
【第3篇 初一上册期末总结
初一上册期末总结范文
为了自己的明天——初一上学期期末总结
时间就像那无情的流水,一天一天的过去了,期末考试终于都结束了,我们也从幼稚无知中挣脱出来,增添了一份成熟与稳重。回忆起上学期的学习生活,真是有点舍不得,因为到了下学期后,我们的学习生活将会更紧张,而同学们的竞争会更激烈。
为了使自己一点点成长进步,为了使自己随着集体的步伐不被落下,我会自己吃以上学期的学习纪律等各个方面作一下总结。 总的来说,我对自己的表现还比较满意。我是一个活泼、开朗、大方、热情的女孩。喜欢帮助他人,十分热心助人。在纪律方面,我比小学更加收敛自己,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知道自己是一个学生。虽然有时还是管不住自己,但是我觉得自己在进步。在学习方面,我的学习已经进入了状态,学习态度在一点点地被摆正。开学时,我很努力地想从小学的轻松中挣脱出来,一头扎进初中紧张的学习氛围中。可总是不得其法,很难达到自己的理想轨迹。科目增多,老师讲课十分快,再加上家长有些知识点不能有效的辅导我。常常写着这项作业,想着那项作业。作业完成不好,学习成绩自我感觉下滑较大。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和努力,摆正了我的学习目标,制定了合理的学习计划,学习渐渐进入正轨,成绩逐渐上升。
虽然我时常克制自己,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仍有很多地方不足。我活泼、好动、好玩,自然有时管不住自己。在纪律方面虽然自己不断地收敛自己,但是,每当周围出现声音时,好奇心又让我不经意间回头一望,就这样,宝贵的自习时间没有被充分的利用,白白的浪费了,如泉水般在我眼前流过,既惋惜,又无奈。在学习方面,虽然自己摆正了学习态度,但是对于初中的生活还没有完全适应,学习方法运用得不到位。并且,虽然我写作业时时效较强,质量不错,也会很快地进入状态,但是前奏曲太长,浪费了很多时间。 通过我与他人的交流及对自我的反省,我找到了改正的方法:1,要不断地克制自己,不与同学交头接耳,不做小动作,自觉遵守课堂秩序;2,寒假尽管放松,但也得适当的学习,预习下一学期的任务,总结学习方法,制定一个学习计划;3,做到课前认真预习,课间抓紧时间,课后三次复习。
希望大家能够支持我,我也一定会登上一层楼!
范文二:初一上册期末总结范文
时光飞逝,斗转星移。转眼将成为初一学生了。回首这半年的点点滴滴,朝朝暮暮,心中顿生了许多感触。这半年中经历的每一天,都已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久的印记,因为这些印记见证我这样一个新生的成长。在过去半年的内,通过不断地学习,我收获了很多.时间就是这么无情头也不回的向前走着,而我们却在为了不被它丢下死命的追赶着。是的,谁都不想被时间丢下.而我们也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点一点的成长.而美好的纯真随着风雨的磨灭化成了成熟.或许这正是成长的代价.回想自己还是考生的那段日子,显得是那么的遥远。我在憧憬中懂得了来之不易的珍惜;在思索中了解了酝酿已久的真理;在收获后才知道努力的甜美。突然觉得自己似乎明白了许多事情,但是仔细琢磨后又不尽然……原来过去所见所识都是那么的偏见而又肤浅,以前的天真似乎在一瞬间幻化成无知和可笑,我想谁又不是这样的呢?或许在以后也回嘲笑现在的渺小……我们不得不笑着回首我们所走过的路.:
出勤情况:请了一次病假.拉下一天的课希望下学期争取做到全勤本学期没有迟到的情况。
在日常生活上:以前我是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孩子,而通过7天军训生活和这半年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使我养成了独立性,不再娇生惯养,现在我已经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了。
在学习上: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面对二十一世纪这个知识的时代,面对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我认为离开了知识将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废人。以资本为最重要生产力的'资本家'的时代将要过去,以知识为特征的'知本家'的时代即将到来。而中学时代是学习现代科学知识的.黄金时代,中国的本科教育又是世界一流的,我应该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知识是无价的。首先,合理安排时间,调整好作息时间,分配好学习、工作、娱乐的时间。时间是搞好学习的前提与基础,效率和方法更为重要。其次,要保质保量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布置的作业一般是她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具有很高的价值,应认真完成。认真对待考试,考前认真复习。另外,积极阅读有关书籍和资料,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经常提出问题,与同学讨论,向老师请教;搞好师生关系,师生相处得融洽和睦;抓住点滴时间学习一些其它专业领域的知识,知识总是有用的。在这学期的期中考试中,尽管取得一些成绩,但离心中的目标还很远,仍需继续努力,抓紧自己的学习。知识无止境,探索无止境,人的发展亦无止境,我还有很多的知识需要学习。
在纪律方面,基本可以做到:尊重教师,同学之间可以真诚相待;能遵守学校各项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上学穿校服;举止文明;
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废弃物。
范文三:初一上册期末总结范文
我自上初中一年级以来,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谆谆教导下,无论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都有了的一定的进步.本学年我曾被评为__县“优秀共青团员”和县的“三好学生”.下面就是我一年来的具体表现.
在德育方面.一年来,我严格、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和学校的规章制度,按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思想政治》课,在学习《思想政治》课中,懂得了真善美,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系集体;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自觉抵御封建迷信和黄赌毒活动的影响;认真参加学校及班级组织的各项政治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向团支部靠拢,并加入了中国共青团.
在智育方面.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在学习过程中,勤奋刻苦、自强进取,努力学好各门功课,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时间,有惜时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全面地学习了本学年各学科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还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培养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积极参加学校及各学科所举办的各项科研活动.因此,各学科的成绩有了一定的进步,去年第一学期期末统考中,我获得了整体综合分第二名;本学期中段考整体成绩一等奖.
在体、美、劳方面.我十分重视体育课和劳动课,积极参加各项体育运动和劳动,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身体健康水平,锻炼了自己的坚强意志,懂得了劳动能创造一切的道理,进一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但我也有好些不足的地方.在一年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有时向我提出一些疑难的问题时,我觉得还不够耐心地向他们讲解,态度也不够热情.有时看到某些同学做坏事、结群斗殴也不敢大胆揭发等.这些都是我在过去的一年里表现不够的地方.以后我决心把这些不足的缺点纠正过来,做一名品学兼优的中学生.
2)本人在校热爱祖国,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好朋友.我学习勤奋,积极向上,喜欢和同学讨论并解决问题,经常参加班级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内外活动.
在家尊老爱幼,经常帮爸爸妈妈做家务是家长的好孩子,邻居的好榜样.
初中三年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思想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希望以后能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文化的人,为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做出自己的努力.
当然我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字写的不是很好,有时候做事情会只有三分钟热情,我相信只要克服这些问题,我就能做的更好.
本人能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尊敬师长,与同学和睦相处,关心热爱集体,乐于帮助别人,劳动积极肯干,自觉锻炼身体,经常参加并组织班级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内外活动.
本人品德兼优、性格开朗、热爱生活,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
学习之余,走出校门,本人珍惜每次锻炼的机会,与不同的人相处,让自己近距离地接触社会,感受人生,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
3)这个学期结束了.在这个学期里,老师为我们的学习付出了许多心血,我们也为自己的学习洒下了许多辛勤的汗水.这次期末考试,我的每门功课,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
总结这个学期的学习,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态度比较端正.能够做到上课认真听讲,不与同学交头接耳,不做小动作,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对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能够当堂完成;对不懂的问题,主动和同学商量,或者向老师请教.
第二,改进了学习方法.为了改进学习方法,我给自己订了一个学习计划:(1)做好课前预习.也就是要挤出时间,把老师还没有讲过的内容先看一遍.尤其是语文课,要先把生字认会,把课文读熟;对课文要能分清层次,说出段意,正确理解课文内容.(2)上课要积极发言.对于没有听懂的问题,要敢于举手提问.(3)每天的家庭作业,做完后先让家长检查一遍,把做错了的和不会做的,让家长讲一讲,把以前做错了的题目,经常拿出来看一看,复习复习.(4)要多读一些课外书.每天中午吃完饭,看半个小时课外书;每天晚上做完作业,只要有时间,再看几篇作文.
第三,课外学习不放松.能够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到少年宫去学习作文、奥数、英语和书法,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各门功课都取得了好的成绩.参加少儿书法大赛,还获得了特金奖.
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这学期的各门功课,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自己被评为三好学生,还获得了“小作家”的荣誉称号.
虽然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但我决不骄傲,还要继续努力,争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下学期还要取得更好的成绩.
4)初中的生活过得这样匆忙,又这样充实.一年的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说它短是因为它只是人生几十分之一,说它短是因为它是人生最关键的三步中的第一步.
这一学年在不经意间匆匆过去了.上了初中,担任了班委,这对我个人能力的培养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对班级来说也是我的应尽之责,在班级工作方面我会再接再厉,希望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帮我指出不足之处,以便我进一步改正.
体育方面一直是我的强项,篮球,跳远,长跑都不在话下,为班级争光也只能在这方面出出力了,所以我会尽最大努力发挥体育方面的才能,展示出自己的水平,我喜欢体育,所以,做到这点不会很难.
成绩方面有些不尽人意,说实话,是因为我自己不努力,三分之一过去了,我也浪费了三分之一,这是一个莫大的损失,所以,在下一学期,我不会再这样懈怠下去,我要加油,加油,再加油,用我的智慧和汗水取得自己理想的成绩,我保证会给自己定一个合适的目标,用最大的努力为它奋斗.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为了我的梦想,为了我的人生,也为了那些对我寄有很大希望的人们,我会努力,我不会辜负你们的期望,我也不会任凭自己的成绩下滑,我相信我是可以的.
5)
道德修养你能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尊敬师长,与同学和睦相处,关心热爱集体,乐于帮助别人,劳动积极肯干健康素养 在课余时间,你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也热爱劳动,积极参加校开展的各项文体活动,参加社会实践,继承和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也积极参加校运会,丰富了课余生活,使自己在各方面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艺术素养你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能用于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艺术成绩突出.能够欣赏好的艺术作品能对自己、他人或集体的音乐表现做出评价,不盲目追求时尚,恰当使用音乐术语.社会适应能力你在学习之余,走出校门,珍惜每次锻炼的机会,与不同的人相处,让自己近距离地接触社会,感受人生,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文化素养学习上,你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勤于钻研,肯思考,合理安排好学习时间,理解能力强,思维敏捷,对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学习中摸索出一套符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精益求精,学习效率高.
范文四:初一上册期末总结范文
日月如梭,时光飞逝,一天一天的过去了,期末考试终于都结束了,初一上半学期很快就要离我们而去,只要再过一个来月的时间,我们就要进入初一下半学期了。回忆起初一上半学期的学习生活,感到既紧张又充满喜悦。我将进入更加紧张的下半学期生活。 在这半个学期,我完成了从一名小学生到初中生的转变,适应了中学--这个新的环境。老师、同学们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无私的关怀。
在初一上半学期的学习生活中,我学到了不少新的知识,例如:代数与方程、英语句式、新的散文与诗歌……真是非常丰富。而最令我高兴的是我终于学会了学习英语的方法,可是我并不会骄傲,因为我的英语成绩还是不理想,但是,我会继续努力,直到满意为止!当然,对于中学生活还有一些不适应的地方。老师从手把手教我们转变为循序渐进的引导我们的自学能力。我正在逐步适应这种过程,因为我已经是一名中学生了。有些课程,我还没有搞懂的地方我会在寒假中自学掌握。
因为曾经有人说过:“越搞不懂的地方就要越靠近它。”所以,我会继续努力,为求做的更好!我要在初一下半学期“来临”前,把所有不懂的地方弄懂,以最好的状态迎接下半学期的“来临”。 老师们都提过,初一下半学期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也是一个转折点,要看在这个阶段课程得好不好,知识掌握得牢不牢,能不能真正适应中学生活。所以我决定在寒假里刻苦学习,不荒废时间。 我相信我会做得更好,我将继续努力!
范文五:初一上册期末总结范文
我经常嘲笑曾国藩的一个典故,“臣屡败屡战”,没有想到,这次降临到了我的头上。
期中考试早已过去。我一直发愤图强,决心期末考试时取得理想成绩,洗刷掉期中考试失败的阴影,给同学们一个全新的印象。
当老师宣告期末考试的日期时,我心中涌起一阵激动,又有些不知所措,因为我还没有做好复习工作。所以回家后,我就开始积极迎战。
考试后,我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欢呼,而是非常紧张地等待着成绩揭晓,期待着收获自己在这个学期用汗水浇灌的成果。在成绩揭晓的那一天,我更是早早地来到学校,希望能够尽早得知成绩。
很快,我就得知各科成绩,所有的期待也随之化为泡影。语文90分。我自认为考得还可以,但是错了一些不该错的题目。数学94分。虽然与最高分相比只差2分,但我却发现这两分我并不该扣。英语92分。当我听到这个分数时,我简直不敢相信:与那些与我水平相当的同学相比,我居然只考这么低的成绩。等到第二天我看到试卷时,我好似挨了当头一棒:那么多不该错的地方,为什么我会错呢?物理100分。但这次试卷比较简单,全校有很多满分,不足为奇。
这次考试,父母都认为我考得还可以,然而我并不这么认为,我觉得我还没有取得最理想的成绩。在得知期末考试具体日期后,我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来复习。我付出了汗水,却只收获了部分理想成绩。
回来的时候,下雨了。雨珠打在车的挡风玻璃上,发出“砰砰”的声响,然后向四周溅开,滑落。
回到家,我打开电脑,意外地收到朋友写给我的一条qq心情:“考试失败了,没关系,跌倒了,爬起来!”温馨的问候像一束阳光,顿时照亮了我的心。窗外依然是雨幕沉沉,然而我却感到了一阵温暖。是啊,一次考试并不能代表一切,它只能代表着过去。未来,还等待着我去开拓!
拿破仑曾说,“人生的意义在于屡仆屡起。”我一定要振作起来,学习曾文正公的坚韧顽强。人生道路很漫长,唯有忍者成大业。我要更加勤奋,继续努力。下次考试,我要再振雄风,取得理想成绩!
【第4篇 初一上册学生个人期末总结
初一上册学生个人期末总结篇一:
时间就像那无情的流水,一天一天的过去了,期末考试终于都结束了,我们也从幼稚无知中挣脱出来,增添了一份成熟与稳重。回忆起上学期的学习生活,真是有点舍不得,因为到了下学期后,我们的学习生活将会更紧张,而同学们的竞争会更激烈。
为了使自己一点点成长进步,为了使自己随着集体的步伐不被落下,我会自己吃以上学期的学习纪律等各个方面作一下总结。
总的来说,我对自己的表现还比较满意。我是一个活泼、开朗、大方、热情的女孩。喜欢帮助他人,十分热心助人。在纪律方面,我比小学更加收敛自己,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知道自己是一个学生。虽然有时还是管不住自己,但是我觉得自己在进步。在学习方面,我的学习已经进入了状态,学习态度在一点点地被摆正。开学时,我很努力地想从小学的轻松中挣脱出来,一头扎进初中紧张的学习氛围中。可总是不得其法,很难达到自己的理想轨迹。科目增多,老师讲课十分快,再加上家长有些知识点不能有效的辅导我。常常写着这项作业,想着那项作业。作业完成不好,学习成绩自我感觉下滑较大。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和努力,摆正了我的学习目标,制定了合理的学习计划,学习渐渐进入正轨,成绩逐渐上升。
虽然我时常克制自己,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仍有很多地方不足。我活泼、好动、好玩,自然有时管不住自己。在纪律方面虽然自己不断地收敛自己,但是,每当周围出现声音时,好奇心又让我不经意间回头一望,就这样,宝贵的自习时间没有被充分的利用,白白的浪费了,如泉水般在我眼前流过,既惋惜,又无奈。在学习方面,虽然自己摆正了学习态度,但是对于初中的生活还没有完全适应,学习方法运用得不到位。并且,虽然我写作业时时效较强,质量不错,也会很快地进入状态,但是前奏曲太长,浪费了很多时间。
通过我与他人的交流及对自我的反省,我找到了改正的方法:1,要不断地克制自己,不与同学交头接耳,不做小动作,自觉遵守课堂秩序;2,寒假尽管放松,但也得适当的学习,预习下一学期的任务,总结学习方法,制定一个学习计划;3,做到课前认真预习,课间抓紧时间,课后三次复习。
希望大家能够支持我,我也一定会登上一层楼!
初一上册学生个人期末总结篇二:
日月如梭,时光飞逝,一天一天的过去了,期末考试终于都结束了,初一上半学期很快就要离我们而去,只要再过一个来月的时间,我们就要进入初一下半学期了。回忆起初一上半学期的学习生活,感到既紧张又充满喜悦。我将进入更加紧张的下半学期生活。 在这半个学期,我完成了从一名小学生到初中生的转变,适应了中学--这个新的环境。老师、同学们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无私的关怀。
在初一上半学期的学习生活中,我学到了不少新的知识,例如:代数与方程、英语句式、新的散文与诗歌......真是非常丰富。而最令我高兴的是我终于学会了学习英语的方法,可是我并不会骄傲,因为我的英语成绩还是不理想,但是,我会继续努力,直到满意为止!当然,对于中学生活还有一些不适应的地方。老师从手把手教我们转变为循序渐进的引导我们的自学能力。我正在逐步适应这种过程,因为我已经是一名中学生了。有些课程,我还没有搞懂的地方我会在寒假中自学掌握。
因为曾经有人说过:'越搞不懂的地方就要越靠近它。'所以,我会继续努力,为求做的更好!我要在初一下半学期'来临'前,把所有不懂的地方弄懂,以最好的状态迎接下半学期的'来临'。 老师们都提过,初一下半学期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也是一个转折点,要看在这个阶段课程得好不好,知识掌握得牢不牢,能不能真正适应中学生活。所以我决定在寒假里刻苦学习,不荒废时间。 我相信我会做得更好,我将继续努力!
初一上册学生个人期末总结篇三:
时间匆匆,转瞬即逝,这样,一个学期也就这么过去了,仿佛昨日还是在火辣辣的烈日下站着标准的军姿,今天就是和老师同学告别的时候了。也该认真想想,这个学期,我究竟有什么得,什么失。
一、所得
所得?当然也不少,第一:认识了许多同学,老师,学到了许多新知识,了解了初中的新特点,也适应了初中的新生活,果真是和小学有着天壤之别啊。至少,这个学期以来,过得也算有滋有味吧。第二:收获了真正的友谊,在小学期间,我总是很敏感,对朋友做的什么事情,什么细节,即使是一个小小的眼神,我都要较真。其实,这很简单,朋友就是懂得共享,真诚,包容,就足够了。在这个学期,我总算认知,无论是谁,总要从对方的角度想问题,否则,不管你换几个朋友,你都能挑得出毛病并且对这段友谊失去信心,两败俱伤罢了。第三:在一个集体中,凝聚力很重要。哪里都分三六九等,优秀的先带动中间的,中间的在带动比较差的,最后,如果有人再屡教不改,那也就没必要理会他了。也只有这样,在一个集体中,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优势。
二、所失
当然,这么长的四个月,也少不了失去的。首先:进入青春期,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不管是喜怒哀惧,用自己的意志控制,几乎是不可能的,有时,就因为这,我又会很沮丧。可是这样,又会影响到我的其他事情,如:学习,看书等,为此我苦恼极了。还有:技不如人,让我失去曾经的自信。从随堂测试,到期末考试,都没发挥出最佳状态,。小学,我可以自信地,抬起头告诉别人:“我成绩很好。”可进入初中,那就是一张空白的纸,以往的成就,荣耀,只能靠重新的争取,证明给别人看。而这一届初一,又新增了许多格外优秀的人才,让我紧张,有压力。
三、未来
不管是收获的还是失去的,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将来能更好的取长补短,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所得,我要让它永远珍藏;所失,我要让它永远消失。 在下个学期,我要争取超越别人,超越自己,加油!
【第5篇 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一章
1、显微镜的结构及各结构功能。(参照教材上3页的显微镜图记住其结构)
结构:目镜、物镜、镜筒、镜臂、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压片夹、反光镜、镜座。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知识点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知识点
作用: 放大 调整物像
2、显微镜使用过程(每个过程应注意的方法)
①取镜和安放: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把显微镜放在距离试验台边缘10cm处。
②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光线较弱时用凹面镜。
③安放装片:把制作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并用压片夹压住,让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心。
④调整焦距: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至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注意物镜不要碰到标本(此时一定要看着物镜)。左眼向物镜内观察,同时逆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在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⑤观察和收放
3、什么是观察,观察的顺序?
观察是我们了解、掌握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第一手材料的基本方法,也是探究生命问题的第一步。
在观察方式上,一般是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在观察方位上,一般采取先整体后局部,向宏观后微观,从外到内,从左到右等顺序
4、量筒测量时的方法。
①在量筒内倒适量的水(以浸没待测固体为准)读出体积v1
②用细线栓好固体慢慢放入到量筒内,读出这时水和待测固体的总体积v2
③用v2—v1,得到待测固体的体积
5、动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植物标本:①采集 ②压制或浸泡 ③成品
动物标本:①捕捉、杀死、放入三角包②插针③固定在展翅板上④保存(成品)
6、探究实验的六个步骤
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7、探究实验的设计要求?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究的结果经过反复的实验论证,证明无误后,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第二章
1、玻片标本的特点及分类
特点:
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叫做切片
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的,叫做涂片
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的,叫做装片
分类:永久的和临时的两类玻片标本
2、动植物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
动物临时装片:滴、刮、涂、盖、染
植物临时装片:滴、撕、展、盖、染
3、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各结构功能
液泡※、细胞核、线粒体、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叶绿体※(打※为植物专有)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质:不是静止的,而是不停地流动着,它的流动能够加快细胞与外界化境的物质交换。
叶绿体: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实现物质的转化。
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撑细胞的作用。
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任意的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
线粒体: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4、细胞分裂及细胞生长过程
细胞分裂: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细胞核先分为两个→随后细胞质分为两份→最后细胞分为两份
生长过程:吸取营养、体积增大→液泡逐渐减少→最后形成一个中央大液泡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知识点
5、什么是细胞分化和细胞分化的结果
细胞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大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发生了分化。
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6、什么叫组织、器官和系统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7、植物常见组织的功能
输导组织(运输功能)、保护组织(保护)营养组织(贮存营养物质)分生组织
8、动物的主要组织功能
上皮组织(保护、分泌)结缔组织(营养、连接、支持、保护)肌肉组织(收缩和舒张)神经组织(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
9、草履虫的结构及功能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知识点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知识点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知识点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知识点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知识点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知识点收集管、伸缩泡、纤毛、口沟、细胞膜、食物泡、胞肛、细胞核、细胞质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知识点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知识点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知识点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知识点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知识点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知识点
10、什么是趋性(应激性)及趋性的意义
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
第三章
1、植物六大器官的功能。
根:固着、支持、贮藏、生殖等功能,最主要的是吸收水和无机盐。
茎:支持、贮藏、营养、生殖、输导水和无机盐还有有机物。
叶: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花:进行传粉和受精,发育成果实。
果实:保护种子,并贮藏营养物质。
种子:是植物传宗接代的工具,发育成新植物体的幼体。
2、根及根系的概念和分类
一株植物体上所有的跟的总和叫做根系。主根和侧根区别明显的根系是直根系;
主根不明显,主要由不定根组成是须根系
3、茎的主要特征
茎的基本特征是具有节和节间。
茎上着生叶和芽的部位叫做节,两个节之间的部分叫做节间。
4、风媒花和虫媒花的区别(了解)
虫媒花以颜色鲜艳的花冠、芳香或独特的气味来吸引昆虫来采蜜传粉;风媒花则没有鲜艳的花冠和特殊的气味,花多而密集,花粉轻而干燥,表面光滑,容易被风吹送传粉。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知识点5、双子叶和单子叶植物的区别 (※)
单子叶
双子叶
子叶个数
1
2
根系
须根系
直根系
叶脉
平行脉
网状脉
基数
3
4或5
6、蔬菜的分类及粮食作物的分类
蔬菜分类:根菜类、茎菜类、果菜类、叶菜类、花菜类
粮食作物:谷类、豆类、薯类
7、雌蕊子房的结构及子房和果实的关系
子房 → 果实 子房壁 → 果皮 胚珠 → 种子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知识点8、被子植物和_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知识点_子植物:根和茎都很发达,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胚珠_露,没有子房壁,形成的种子_露出来,没有果皮包被,适宜生活在干旱、贫瘠的土壤中。
被子植物:具有真正的花、果实和种子,胚珠外面有子房壁报被着,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知识点9、藻类植物、苔藓类和蕨类的主要特征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知识点藻类植物:由固着器(跟状物)、柄、叶状体三部分组成,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
苔藓植物:植物体矮小,具有茎、叶和假根,大多数生活在阴暗的环境里。
蕨类植物:植物体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不开花,没有果实和种子,主要是靠孢子繁殖后代,多生活在阴湿的环境里。
第四、五章
1、生物分类的单位及特点
界、门、纲、目、科、属、种
2、保护物种多样性的意义
某些物种的消失,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是整个生态系统破坏。
3、观察动物的顺序
先整体后局部,先观察动物的体形、体色,再逐步观察动物身体的各个部分。
对各个部分的观察一般由前向后进行。
观察完各个部分后还要再由局部回到整体
4、昆虫口器及代表种类的名称
咀嚼式口器、虹吸式口器、嚼吸式口器、刺吸式口器、舐吸式口器
蚕、蝗虫 蝶类、蛾类 蜜蜂 蚊子 苍蝇
5、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腔肠类:生活在水里,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两个胚层构成,有口无肛门
扁形类: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有三个胚层。
6、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线形类:身体细长,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体表有角质层
环节类: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多数生有刚毛。
7、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身体外面有贝壳(或者具有被外套膜包被的内壳)
8、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及鱼类的主要特征
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
体形呈梭形,可减少水的阻力。体色背部深,腹部浅为保护色。体表有鳞片分泌粘液能减少水的阻力和逃避敌害。呼吸用腮呼吸。运动用鳍游泳
鱼类的主要特征:
①终生生活在水中②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③用腮呼吸④用鳍游泳⑤体内有脊柱
9、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概念(了解)
凡是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叫做无脊椎动物
10、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及鸟类的主要特征
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
①体形为流线型,可减少飞行阻力②体表被覆羽毛,正羽有利于飞行 ③前肢变成翼,适于扇动空气 ④龙骨突发达适于附着发达的胸肌⑤胸肌发达,给飞行提供动力 ⑥骨骼中空,可减轻体重
鸟类的主要特征:
①体表被覆羽毛②前肢变成翼③长骨中空,内有空气④有喙无齿⑤体温恒定⑥卵生
1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①身体被毛②用肺呼吸③体温恒定④体腔内膈⑤胎生、哺乳
12、膈肌的功能
将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膈的收缩舒张,可以使胸腔扩大和缩小,因此能够帮助完成呼吸作用
13、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有许多节构成,并且分布;身体的表面包着一层坚韧的外骨骼;足、触角等分节
14、昆虫的主要特征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一对,复眼一对,口器一个;胸部有分节的足三对、翅两对。
15、蝗虫的发育过程及治理方法
蝗虫的发育过程:卵→若虫→成虫
治理方法:科学的改造蝗虫滋生的各种滩地;注意保护好蝗虫的天敌;不断研制出治蝗新药。
16、什么是寄生、寄主、寄生虫
寄生:一种生物生活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后者摄取营养以维持生活的现象。
寄生虫:营寄生生活的动物叫做寄生虫。
寄主:被寄生的生物叫做“宿主”,也称“寄主”。
17、适于寄生生活的特点
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特点:
①三片唇适于吸附在人体小肠壁上②体表有角质层,可以防止消化液的侵蚀。③消化管结构简单,适于吸食半消化食物④感觉运动器官已退化⑤生殖器官发达
蛔虫预防: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寄生虫卵的传播,减少人体感染寄生虫病的机会,预防寄生虫病的发生。
【第6篇 初一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浙教版
第一章 中华文明的起源(1-12)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170万年p2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p2
3、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间和地点 p1.3.4
4、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p2
5、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懂得人工取火并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p4—5
6、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过氏族生活 p5
7、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都已经使用磨制石器p7—8
8、河姆渡人栽培水稻,半坡人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p7—8
9、大汶口文化晚期中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p7—p8
10、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炎帝、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p12
11、被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黄帝。 p13
12、尧舜禹的“禅让”: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 p14
第二章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13-40)
第二章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13-40)
14、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p15
15、汤灭夏,建立商朝,盘庚迁殷后,商朝统治稳定。p21
16、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 。p23
17、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对各地的统治。 p23—24
18、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p24
19、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的青铜器,湖南宁乡出土了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 p26
20、“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了中外人士的瞩目。 p27
21、 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p27
22、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p30
23、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p30—32
24、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p31
25、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城濮之战。p32
26、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战国形势图》 p33
27、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长平之战,赵军大败,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p34
28、春秋时期,我国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次革命。p36—37
29、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p37
30、春秋后期,我国发明生铁冶炼技术,比欧洲早1900多年,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早在商朝就有制造。p27、p36
31、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筑了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p37
3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p38—39
33、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p41
34、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 p41
35、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金文”,也称“铭文”。p41
36、对日食,月食的记载及二十四节气 p43
37、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总结出中医望、闻、问、切 “四诊法”。 p43
38、屈原生活在战国末期的楚国,代表作《离骚》 p43
39、战国时期的“整套编钟”出土于湖北随州。p44
40、孔子在思想教育和文化方面的重要贡献 p46—p47
41、道家学派创始人春秋晚期的老子,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战国时期,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
他主张“兼爱”“非攻”;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孟子,他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道家代表人物是庄子,他提出“无为而治”;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他主张改革;兵家的代表人物是孙武,他著有《孙子兵法》,“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就出于此书。
p47—p49
第三章 秦、西汉、东汉(41-67)
42、秦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陆续灭掉六国,完成统一,定都咸阳。《秦朝疆域图》 p60
43、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
44、秦始皇命大将蒙恬大举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
45、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灵渠的修建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p59
46、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在大泽乡发动起义,在陈建立了政权 p63
47、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汉朝,定都长安,历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p64
48、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p67
49、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历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50、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削弱诸侯国势力。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68—69
51、公元25年,西汉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p69
52、东汉明帝令水利专家王景主持治理黄河。p73
53、汉朝时用耧车播种,纺织业中也有了提花机 p73
54、东汉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p74
55、 秦汉之际,匈奴的杰出首领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 p77
56、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p78—79
57、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汉元帝时王昭君出塞嫁给呼韩邪单于。p79
58、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_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p83
59、东汉班超经营西域。班超曾派部下甘英出使大秦。166年大秦派使者访问洛阳,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的首次直接交往。p84—85
60、
丝绸之路: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今_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的丝绸之路。
p83
61、 我国使用纸作为书写材料开始于西汉,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 p87
62、 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是一部数学名著。p88
63、 东汉张衡制造的地动仪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p88
64、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写了《伤寒杂病论》一书,华佗创制麻醉剂“麻沸散”,编写了医疗体操“五禽戏” p89
65、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中原地区,东汉时期,道教在民间兴起,创始人之一叫张陵,尊老子为教主。p92—91
66、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写了《论衡》一书。 p93
67、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代,编写了《史记》一书,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p94
68、秦陵兵马俑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艺术宝库p95
第四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68-84)
70、 200年,曹操对袁绍的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p102
71、208年,曹操对孙刘联军的赤壁之战 ,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p103—104
72、220年,曹丕称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p105
73、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省),加强了夷洲与大陆的联系 p106
74、266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掉吴国,结束了分裂局面。 p108
75、从东汉末年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陆续内迁。p109
76、316年西晋灭亡,317年皇族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史称“东晋” p109
77、383年,前秦与东晋的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 p11o
78、420年,东晋大将刘裕建立宋,此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
79、北魏分裂后,北方先后出现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四个王朝。北魏和四个王朝统称为北朝。p116
80、 南朝的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p118
81、北朝的贾思勰著有《齐民要术》一书,这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p119
82、北魏的郦道元写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p119
83、东晋的王羲之有代表作《兰亭序》,称后人称为“书圣” p122、
84、东晋的顾恺之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p123
85、南朝的思想家范缜,他撰写了《神灭论》。p124
86、南北朝时期的石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p124
问答题:
1、商鞅变法的内容和意义?
答: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p38—39
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君主直接派官吏治理。
意义:使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2、孔子在思想和教育方面的成就有哪些?p46—47
答:思想上: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教育上:他创办私学,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先后培养的学生有三千人。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
3、评价秦始皇。 p57、p62
答:秦始皇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他顺民心,完成统一,他自称皇帝,总揽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修长城开发南疆,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他又是一个残暴的封建皇帝,他广修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订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总之他是一个有大功也有大过的皇帝。
3、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采取了哪此措施?p68、p74、p78
答: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①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土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②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兴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
③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
④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使西汉王朝在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了鼎盛时期。
5、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原因有哪些?p111
答:①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耐旱耐寒作物。
③南方社会相对安定
④民族融合加强,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
⑤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6、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有何历史意义?
答: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进一步实行了改革
内容: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意义:1、促进了民族融合.2、传统汉文化得到发展
【第7篇 新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中华文明的起源(1-12)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170万年p2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p2
3、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间和地点 p1.3.4
4、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p2
5、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懂得人工取火并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p4—5
6、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过氏族生活 p5
7、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都已经使用磨制石器p7—8
8、河姆渡人栽培水稻,半坡人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p7—8
9、大汶口文化晚期中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p7—p8
10、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炎帝、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p12
11、被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黄帝。 p13
12、尧舜禹的“禅让”: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 p14
第二章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13-40)
第二章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13-40)
14、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p15
15、汤灭夏,建立商朝,盘庚迁殷后,商朝统治稳定。p21
16、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 。p23
17、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对各地的统治。 p23—24
18、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p24
19、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的青铜器,湖南宁乡出土了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 p26
20、“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了中外人士的瞩目。 p27
21、 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p27
22、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p30
23、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p30—32
24、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p31
25、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城濮之战。p32
26、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战国形势图》 p33
27、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长平之战,赵军大败,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p34
28、春秋时期,我国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次革命。p36—37
29、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p37
30、春秋后期,我国发明生铁冶炼技术,比欧洲早1900多年,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早在商朝就有制造。p27、p36
31、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筑了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p37
3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p38—39
33、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p41
34、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 p41
35、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金文”,也称“铭文”。p41
36、对日食,月食的记载及二十四节气 p43
37、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总结出中医望、闻、问、切 “四诊法”。 p43
38、屈原生活在战国末期的楚国,代表作《离骚》 p43
39、战国时期的“整套编钟”出土于湖北随州。p44
40、孔子在思想教育和文化方面的重要贡献 p46—p47
41、道家学派创始人春秋晚期的老子,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战国时期,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
他主张“兼爱”“非攻”;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孟子,他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道家代表人物是庄子,他提出“无为而治”;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他主张改革;兵家的代表人物是孙武,他著有《孙子兵法》,“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就出于此书。
p47—p49
第三章 秦、西汉、东汉(41-67)
42、秦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陆续灭掉六国,完成统一,定都咸阳。《秦朝疆域图》 p60
43、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
44、秦始皇命大将蒙恬大举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
45、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灵渠的修建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p59
46、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在大泽乡发动起义,在陈建立了政权 p63
47、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汉朝,定都长安,历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p64
48、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p67
49、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历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50、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削弱诸侯国势力。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68—69
51、公元25年,西汉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p69
52、东汉明帝令水利专家王景主持治理黄河。p73
53、汉朝时用耧车播种,纺织业中也有了提花机 p73
54、东汉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p74
55、 秦汉之际,匈奴的杰出首领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 p77
56、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p78—79
57、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汉元帝时王昭君出塞嫁给呼韩邪单于。p79
58、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_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p83
59、东汉班超经营西域。班超曾派部下甘英出使大秦。166年大秦派使者访问洛阳,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的首次直接交往。p84—85
60、
丝绸之路: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今_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的丝绸之路。
p83
61、 我国使用纸作为书写材料开始于西汉,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 p87
62、 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是一部数学名著。p88
63、 东汉张衡制造的地动仪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p88
64、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写了《伤寒杂病论》一书,华佗创制麻醉剂“麻沸散”,编写了医疗体操“五禽戏” p89
65、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中原地区,东汉时期,道教在民间兴起,创始人之一叫张陵,尊老子为教主。p92—91
66、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写了《论衡》一书。 p93
67、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代,编写了《史记》一书,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p94
68、秦陵兵马俑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艺术宝库p95
第四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68-84)
70、 200年,曹操对袁绍的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p102
71、208年,曹操对孙刘联军的赤壁之战 ,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p103—104
72、220年,曹丕称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p105
73、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省),加强了夷洲与大陆的联系 p106
74、266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掉吴国,结束了分裂局面。 p108
75、从东汉末年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陆续内迁。p109
76、316年西晋灭亡,317年皇族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史称“东晋” p109
77、383年,前秦与东晋的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 p11o
78、420年,东晋大将刘裕建立宋,此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
79、北魏分裂后,北方先后出现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四个王朝。北魏和四个王朝统称为北朝。p116
80、 南朝的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p118
81、北朝的贾思勰著有《齐民要术》一书,这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p119
82、北魏的郦道元写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p119
83、东晋的王羲之有代表作《兰亭序》,称后人称为“书圣” p122、
84、东晋的顾恺之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p123
85、南朝的思想家范缜,他撰写了《神灭论》。p124
86、南北朝时期的石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p124
【第8篇 地理初一上册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1.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
2.从陆地面积看,的是俄罗斯,其次加拿大、美国,中国位居世界第四位。从人口来看,最多的是中国,印度居世界第二。
3.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4.一些还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叫做“地区”。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地区。5.国界主要依据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来划分。6.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
7.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亚洲的日本也是发达国家
8.目前,世界上有150多个发展中国家,大部分是二战后新独立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9.在国际上,习惯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把发展中国家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南”——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及北半球的南部。
“北”——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也有少数分布在南半球。
10.目前,世界上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正式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其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1
第六章亚洲
1、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处东、北半球,东北方向以白令海峡与南美洲为界,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与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2、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
3、人们按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东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东南亚;中国位于东亚,东亚的国家有: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
4、分层设色地形图:(中部(深棕色——粉红色)海拔较高,四周颜色逐渐由浅黄色到浅绿的颜色——海拔逐渐变低)——亚洲地形的特点:中间高,四周低。
5、能在地图中找出下列地名,说出这些地理事物的表现形式: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黑色小三角)、青藏高原(深褐色区域)、西西伯利亚平原(绿色区域)、里海、贝回尔湖、死海(封闭的浅蓝色)、阿拉伯半岛、马来群岛、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
6、河流分布特点: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周。主要河流有:长江、黄河、湄公河、恒河、印度河、鄂毕河、叶尼塞河。
7、亚洲气候特点: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著,大陆性气候分布较广。分析其它大洲气候特点的方法: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那种气候类型分布最广。季风气候的特点:夏季高温,冬季低温,降水季节变化大,集中于夏秋季节,雨热同期。
8、按人口排序: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按人口自然增长率排序:非洲、南美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洲、欧洲。
10、国家的产业结构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越高的国家,经济越发达,第三产业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起低的国家,经济越落后,第一产业比重越大。
亚洲经济差异:东部沿海经注发达,西部内陆经济较落后,不同的海陆位置经济发展不同,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不同。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1、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太平洋西北部)、大洲位置(亚洲东部)、纬度位置(经纬度跨度较广)23°n——46°n、122°e——148°e,日本南北国土狭长,并与经线斜交,使得日本的地理环境更为复杂多样,跨纬度最广,南北温差就大,跨经度广,东西地方时差就大。
2、地形特点:典型的岛国,以四大岛(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和3900多个小岛组成;国土面积37.7万平方千米;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如神户、横滨),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多火山、地震(日本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不稳定)
3、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日本是世界经济强国,属加工型贸易型经济,对外依赖严重,要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出口制成品。
4、日本的主要工业区: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阪神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分布特点:日本工业高度集中,主要分布于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地区。
5、东西方兼容的文化:传统色彩与现代气息并存,中日文化交流源流长。
6、日本投资措施: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生产和销售基地,主要向美国、西欧和东南亚地区;海外投资建厂给日本带来的好处: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降低工业生产的投入成本;加入国际经济技术的合作和国际市场的竞争;保护本国的自然资源,减缓资源消耗,保护本国环境,减少运输成本的投入。日本在海外投资建厂对其它国家的影响:日本把污染严重的企业移到海外,会使其它国家的环境受到污染,导致环境质量下降;日本从本国利益出发,保护本国资源的意识很强,但是大量进口木材或远洋超量捕捞,将导致世界其它地区或国家的资源严重破坏,进而导致全球生态环境失调。
7、东南亚的范围: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国家(共11国):越南、老挝、印度尼西亚(千岛之国,世界上的群岛国家)、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文莱、东渧汶。
地理位置:纬度位置(10°s——25°n)主要位于热带;
海陆位置: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大部分国家都是临海国和岛国,受海洋影响较大;交通位置:位于南北两个大洲(亚洲和大洋洲)东西两个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是从欧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边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气候类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对农业产生的影响热带雨林气候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全年高温多雨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四季都有收获
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马来半岛以及菲律宾群岛北部全年高温,有旱季和雨季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2、东南亚的粮食作物为什么以水稻为主:水稻是一种主产的粮食作物,但它的生产需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并且要求有高温多雨的条件,东南亚人口稠密,耕进较少,高温多雨,将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因进制宜的必然条件。
东南亚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状况:泰国、越南、缅旬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泰国是世界上的橡胶生产国;菲律宾是世界上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马来西亚是世界的棕油生产国;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是的椰子生产国。
3、东南亚的河流大部分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如湄公河(澜沧江)、萨尔温江(努江)、河流特点:南北纵列、山河相间,河流上洲流经山区,两岸高山耸立,水流湍急,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洲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入海口形成河道纵横,地势低平而土质肥沃的河口三角洲。
4、为什么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因为这些地方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易于灌溉,交通便利,是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重要农业区,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如我国的重庆,武江,上海。
5、印度的地理位置:位于我国的西南部,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的邻国有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孟加拉国、缅甸,以及隔海相望的斯里兰卡,印度的地形可以他为三大地形区:北部为西马拉雅南侧山地,中部为恒河平源,南部为德干高原。
6、印度的人口总数己经超过了10亿,是世界第二人口在国,50年间印度人口增长了近三倍,印度人口问题的主要特点: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印度政府采取了人口控制政策及奖励计划,但是印度广大农村的传统观念还十分强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印度人口每年净增量会越来越大。印度由于人口过多,使印度无论是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还是人均粮食产量和钢产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这就说明,人口的过度增长会对一个国家的资源、环境以及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7、印度的大部分地区处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热带季风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全年高温,雨旱两季。雨季(6——9月)风从海洋吹向陆地(西南风),旱季(10月——次年5月)风从大陆吹向海洋(东北风)。季风使得印度水旱灾害频繁,如是季风来得早,退得晚,风力强的时候,形成水灾,季风来得晚,退得早,风力弱的时候就形成了旱灾。
8、印度粮食迅速增长的突破口在于推行了“绿色革命”。水稻和小麦是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二者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水稻主要分布在降水充足、地势平坦的恒河平原和沿海平原上;而小麦则主要分布在降水少、光照足的恒河上游和德干高原西北部。这也说明农业生产和自然条件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
9、印度的工业,英国统治时主要发展纺织工业和采矿业,这是由于英国出于本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对印度工业严格控制,印度当时科技水平相当落后,独立后,印度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重视培养科技人才,努力发展本国工业,主要有: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和棉麻纺织工业,而且在原子能、航天、计算机软件等高科技领域也有一定的成就。
10、俄罗斯自然概况:
①地形:比较平坦,以平原为主,乌拉尔山以西为平原,以东依次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平原、东西伯利亚同地。是世界上面积的国家,东西长1万平方千米,南北宽约4000千米,面积超过1700万平方千米;
②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各地差异较大,北部有终年寒冷的极地气候,南部有地中海气候和温带草原性气候,东部是温带季风气候。俄罗期的气候牲: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③河流与湖泊: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河,水力丰富,最主要的内河航道。鄂毕河、叶尼塞河、勒加河,富水能,封冻期长。贝加尔湖为世界最深的湖泊;
④自然资源丰富。种类多,储量大,地区分布不均,东部多,西部少。主要矿产有:石油、天然气、煤、铁矿、有色金属等,产地主要有库尔斯克铁矿、库兹巴斯煤矿、秋明油田。
11、四大工业区: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亚区,分布在俄罗斯的欧洲部分,这里是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主要有钢铁、汽车、飞机、火箭和电子等工业部门;
以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分布在俄罗斯的欧洲部分波罗的海沿岸。这里的石油化工,造船、电子、造纸和航天业十分发达。也是俄罗斯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乌拉尔工业区,在乌拉尔山区,位于亚欧分界线上。这里主要生产石油、钢铁和机械等产品;
以库兹巴斯为中心的西伯利亚工业区:这里主要生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钢铁等重工业产品和军事工业产品。
12、亚伯利亚大铁路为什么沿南部山修建:首要原因是南部山区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其次俄罗斯北部地区由于纬度高,终年寒冷,气温低,有着很深的冻土层,而在冻土层上修建铁路,难度大,且安全系数较低。管道运输是将线路和运具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主要运输石油和天然气。交通运输的两种主要方式:公路和铁路;货运的两种主要方式:管道和铁路。
【第9篇 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1、几何图形
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2、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常见的几何体及其特点
长方体:有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且各面都是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棱柱:上下两个面称为棱柱的底面,其它各面称为侧面,长方体是四棱柱。
棱锥: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
圆柱:有上下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曲面),两个底面是半径相等的圆。圆柱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两个相同的圆形和一个长方形连成。
圆锥:有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曲面)。侧面展开图是扇形,底面是圆。
球:由一个面(曲面)围成的几何体
4、棱柱及其有关概念:
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
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n棱柱有两个底面,n个侧面,共(n+2)个面;3n条棱,n条侧棱;2n个顶点。
5、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11种
6、截一个正方体:
(1)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注意:①、正方体只有六个面,所以截面最多有六条边,即截面边数最多的图形是六边形.
②、长方体、棱柱的截面与正方体的截面有相似之处.
(2)用平面截圆柱体,可能出现以下的几种情况.
(3)用平面去截一个圆锥,能截出圆和三角形两种截面(还有其他截面,初中不予研究)
(4)用平面去截球体,只能出现一种形状的截面——圆.
(5)需要记住的要点:
几何体 截面形状
正方体 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五边形、六边形
圆 柱 圆、长方形、(正方形)、……
圆 锥 圆、三角形、……
球 圆
7、三视图
物体的三视图指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
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
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1、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
① ②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注意:因为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可以化为分数,所以把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看作分数.
2、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3、相反数: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
注意:①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
②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不能单独存在,单独的一个数不能说是相反数。
4、绝对值:
(1)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a|≥0)。0和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零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则a≥0;若|a|=-a,则a≤0。
也可表示为:
;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2)绝对值的有关性质
①对任意有理数a,都有|a|≥0;
②若|a|=0,则a=0;
③若|a|=|b|,则a=b或a=-b;
④若|a|=b(b>0),则a=±b;
⑤若|a|+|b|=0,则a=0且b=0;
⑥对任意有理数a,都有|a|=|-a|.
5、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大数-小数﹥0,即右边的数-左边的数﹥0);
正数都大于 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
6、倒数:
如果a与b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正数的倒数是正数,负数的倒数是负数。
倒数还可以说成是:1除以一个数(除数不等于0)的商叫做这个数的倒数,如a≠0,a的倒数为 .
7、有理数加法法则:
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②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③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一些巧算方法:a、互为相反的两个数,可以先相加;b、符号相同的数,可以先相加;c、分母相同的数,可以先相加;d、几个数相加能得到整数,可以先相加。
8、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有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步骤:
①写成省略加号的代数和。在一个算式中,若有减法,应由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转化为加法,然后再省略加号和括号;
②可以利用加法则,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简化计算。
9、有理数乘法法则:
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
②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
如果两个数互为倒数,则它们的乘积为1。(如:-2与 、 …等)
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在有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有理数乘法运算步骤:①先确定积的符号;②求出各因数的绝对值的积。
10、有理数除法法则:
①两个有理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②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0。0不可作为除数,否则无意义。
11、乘方的概念
(1)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即
在 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 叫做幂.
a=0,b=0;(2)a2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2≥0;若a2+|b|=0
(3)据规律 底数的小数点移动一位,平方数的小数点移动二位.
注意:①一个数可以看作是本身的一次方,如5=51;②当底数是负数或分数时,要先用括号将底数括上,再在右上角写指数。
(4)乘方的运算性质:
①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②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③任何数的偶数次幂都是非负数;
④(除0以外任何数的0次方都得1) 1的任何次幂都得1,0的任何次幂(除0次)都得0;
⑤-1的偶次幂得1;-1的奇次幂得-1;
⑥在运算过程中,首先要确定幂的符号,然后再计算幂的绝对值。
12、有理数的运算顺序
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里面的。
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第三章整式的加减
1、代数式
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数。
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规定:单独的一个数字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注意: ①代数式中除了含有数、字母和运算符号外,还可以有括号;
②代数式中不含有“=、>、<、≠”等符号。等式和不等式都不是代数式,但等号和不等号两边的式子一般都是代数式;
③代数式中的字母所表示的数必须要使这个代数式有意义,是实际问题的要符合实际问题的意义。
代数式的书写格式:
①代数式中出现乘号,通常省略不写,如vt;
②数字与字母相乘时,数字应写在字母前面,如4a;
③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应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后与字母相乘,如 应写作 ;
④数字与数字相乘,一般仍用“×”号,即“×”号不省略;
⑤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按照分数的写法来写,如4÷(a-4)应写作 ;注意:分数线具有“÷”号和括号的双重作用。
⑥在表示和(或)差的代差的代数式后有单位名称的,则必须把代数式括起来,再将单位名称写在式子的后面,如 平方米
2、单项式
由数与字母或字母与字母相乘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叫单项式。
(1)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2)如果只是一个数字,系数是本身
(3)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4)单独一个非零数的次数是零。
3、多项式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多项式中,次数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一般说几次几项式。
4、整式
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整式是代数式的一部分,在代数式中可以包含加,减,乘,除四种运算,但在整式中除数不能含有字母。
5、同类项
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注意:①两个相同: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相等.②两个无关:与系数无关;与字母顺序无关.
3、合并同类项
把几个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法则:
(1)找同类项
(2)合并①各同类项的系数相加作为新的系数,②字母以及字母的指数不变
(3)不同种的同类项间,用“+”号连接
(4)没有同类项的项,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照抄
4、去括号法则
(1)括号前是“+”,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不改变。
(2)括号前是“﹣”,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
5、整式的运算:
整式的加减法:(1)去括号;(2)合并同类项。
6、代数式求值------------用数值代替字母,按照代数式指明的运算进行计算
化简,求值------------①先化为最简的代数式;②再用数值代替字母,按照代数式指明的运算进行计算
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
1、线段:绷紧的琴弦,人行横道线都可以近似的看做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
2、射线: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
3、直线: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直线。直线没有端点。
4、点、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表示
在几何里,我们常用字母表示图形。
一个点可以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
一条直线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或用直线上两个点的大写字母表示。
一条射线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或用端点和射线上另一点来表示(端点字母写在前面)。
一条线段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或用它的端点的两个大写字母来表示。
5、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
①点在直线上,或者说直线经过这个点。
②点在直线外,或者说直线不经过这个点。
6、直线的性质
(1)直线公理:经过两个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过一点的直线有无数条。
(3)直线是是向两方面无限延伸的,无端点,不可度量,不能比较大小。
(4)直线上有无穷多个点。
(5)两条不同的直线至多有一个公共点。
7、线段的性质
(1)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2)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补充类比:①点到直线的距离:点到直线垂线段的长;②平行线间的距离:平行线间垂线段的长)
(3)线段的中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点m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相等的线段am与bm,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
(4)线段的大小关系和它们的长度的大小关系是一致的。
8、角:
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叫做这个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边。
或:角也可以看成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
9、平角和周角: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当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时,所形成的角叫做平角。终边继续旋转,当它又和始边重合时,所形成的角叫做周角。
10、角的表示
角的表示方法有以下四种:
①用数字表示单独的角,如∠1,∠2,∠3等。
②用小写的希腊字母表示单独的一个角,如∠α,∠β,∠γ,∠θ等。
③用一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一个独立(在一个顶点处只有一个角)的角,如∠b,∠c等。
④用三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任一个角,如∠bad,∠bae,∠cae等。
注意:用三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角时,一定要把顶点字母写在中间,边上的字母写在两侧。
11、角的度量
角的度量有如下规定:把一个平角180等分,每一份就是1度的角,单位是度,用“°”表示,1度记作“1°”,n度记作“n°”。
把1°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分的角,1分记作“1’”。
把1’ 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秒的角,1秒记作“1””。
1°=60’,1’=60”
直角三角板(45,45,90),(30,60,90)可画出的角除以上角,还有15,75,105,120,135,150这些角都是15的倍数。
12、角的性质
(1)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与构成角的两条射线的幅度大小有关。
(2)角的大小可以度量,可以比较
(3)角可以参与运算。
时针问题:
时针每小时300,每分钟0.50;分针每分钟60;时针与分针每分钟差5.50.
时针与分针夹角=分×5.50-时×300 (分针靠近12点)
时针与分针夹角=时×300-分×5.50(时针靠近12点)
若结果大于1800,另一角度用3600减这个角度。
经过多少时间重合、垂直、在一条线上,用求出的重合、垂直、在一条线上的时间减去现在的时间。追及问题还可用追及度数/5.5。
13、角的平分线
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14、多边形
由一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依次首尾相连组成的封闭平面图形,叫做多边形。
从一个n边形的同一个顶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这个n边形分割成(n-2)个三角形。n边形内角和等于(n-2)×1800,正多边形(每条边都相等,每个内角都相等的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1800 / n
过n边形一个顶点有(n-3)条对角线,n边形共(n-3)×n / 2条对角线.
15、圆、弧、扇形
圆:平面上一条线段绕着固定的一个端点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固定的端点称为圆心
弧: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
扇形: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所组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圆心角: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圆心角。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
1、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方程的解
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3、等式的性质
(1)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2)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4、一元一次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5、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把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移项。)(4)合并同类项(5)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6、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步骤:
找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检验解的正确性,作出回答
7、找等量的方法:
(1)读题分析法:………… 多用于“和,差,倍,分问题”
仔细读题,找出表示相等关系的关键字,例如:“大,小,多,少,是,共,合,为,完成,增加,减少,配套-----”,利用这些关键字列等量关系式。
(2)画图分析法: ………… 多用于“行程问题”
利用图形分析数学问题是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的体现,仔细读题,依照题意画出有关图形,使图形各部分具有特定的含义,通过图形找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3)常用公式也可作为等量关系
8、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常用公式:
(1)行程问题: 距离=速度×时间 ;
(2)工程问题: 工作量=工效×工时 ;
(3)比率问题: 部分=全体×比率 ;
(4)顺逆流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5)商品价格问题: 售价=定价×折× ,售价=进价×(1+提高率), 利润=售价-成本,利润=利润率×成本;
(6)本息和=本金+利息, 利息=本金×利率×期数
(7)原量×(1+增长率)=现量; 原量×(1-下降率)=现量 (只有1次增减)
(8)周长、面积、体积问题:
c圆=2πr,s圆=πr2,c长方形=2(a+b),s长方形=ab, c正方形=4a, s正方形=a2,s环形=π(r2-r2),v长方体=abc ,v正方体=a3,v圆柱=πr2h ,v圆锥= πr2h.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普查和抽样调查
(1)从事一个统计活动大致要经历确定任务,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等过程。
我们经常通过调查、试验等方式获得数据信息。项目很大时,还可以通过查阅报纸、相关文献或上网的方式。
(2)为某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叫做普查。
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
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3)①总体的个数数目较多,普查的工作量较大;②有时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对所有个体进行普查;③有时调查具有破坏性,不允许普查。
人们往往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称为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时,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样本容量:样本含有个体的数目。
(4)随机调查,就是按机会均等的原则进行调查,即总体中每个个体被选中的可能性都相等。随机调查不是调查方法。
(5)抽样调查的优点是调查范围小,节省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缺点是调查结果往往不如普查得到的结果准确。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随机性,真实性)。
2、扇形统计图及其画法:
(1)扇形统计图:利用圆与扇形来表示总体与部分的关系,即圆代表总体,圆中的各个扇形分别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
(2)画法:
①计算不同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各项数量 / 总数 ×100%。(在扇形中,每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与360的比圆心角度数 / 3600 ×100%)。
②计算各个扇形的圆心角(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的度数。圆心角度数=3600×百分比
③在圆中画出各个扇形,并标上百分比。
3、频数分布直方图
(1)频数分布直方图是一种特殊的条形统计图,它将统计对象的数据进行了分组,画在横轴上,纵轴表示各组的频数。
如果样本中数据较多,数据的差也比较大时,频数分布直方图能更清晰、更直观地反映数据的整体状况。
(2)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制作步骤:
①找出所有数据中的值和最小值,并算出它们的差(极差)。
②决定组距和组数(组数:把全体样本分成的组的个数称为组数,当数据在50~100之间时,分组的数量在5-12之间较为适宜; 组距:把所有数据分成若干个组,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的距离〈注意分点归属问题〉。)
③确定分点
④列出频数分布表.
⑤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3)条形图和直方图的区别
①条形图是用条形的高度表示频数的大小,而直方图实际上是用长方形的面积表示频数,当长方形的宽相等的时候,把组距看成“1”,用矩形的的高表示频数;
②条形图中,横轴上的数据是孤立的,是一个具体的数据,而直方图中,横轴上的数据是连续的,是一个范围;
③条形图中,各长方形之间有空隙,而直方图中,各长方形是靠在一起的,中间无空隙。
4、各种统计图的优缺点
①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②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
③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为了较直观比较直观地表达两个统计量的变化速度绘制折线统计图时应注意纵、横坐标同一单位长度所表示的量一定要一致。
为了较直观地反映几个统计量之间的比例关系绘制条形统计图时应注意纵轴从0开始。
【第10篇 初一上册英语单词总结
unit 1
my pron. 我的
name n. 名字
is v. 是
name's=name is
clock n. 时钟
i pron. 我
am v. 是
i'm=i am 我是
nice a. 好的;令人愉快的
to part..
meet v. 遇见;相逢
you pron. 你;你们
what pron.
adj. 什么;
what's=what is
your pron. 你的;你们的
hello int.( 喂
hi int. 嗨
his pron. 他的
and conj. 和;
her pron. 她的
question n. 问题;难题;询问;疑问
answer n. 回答
look v. 看;望;看起来
first adj 第一的
first name 名字
last a. 最后的;上一个的
last name 姓氏
boy n. 男孩
girl n. 女孩
zero num.. 零
one num. 一;
two num. 二
three num. 三
four num. 四
five num. 五
si_ num. 六
seven num. 七
eight num. 八
nine num 九
【第11篇 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2023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4.地球的运动
①
地球运动 :自转 /公转
绕什么转 :地轴 /太阳
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周期 : 约24小时 /一年
产生的自然现象 : 昼夜交替/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5.地图
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②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如东台市地图)
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略(如江苏省地图)
⑤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陆地和海洋
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3.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4.七大洲: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欧洲 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6.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7.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8.六大板块示意图参看课本第37页。
9.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天气与气候(p42)
1.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是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风向及风力参见课本第45页图3.4。
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①一天中的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低,1月。
③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④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⑤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①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②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④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⑤用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⑥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⑦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世界的气候
①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②世界气候分布图参见课本第58页。
③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寒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中纬度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特点:高温时期少雨,低温时期多雨。
⑤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⑥《地理图册》中的有关本节内容。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居民与聚落
1.人口与人种
①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
②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③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疏密的程度。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某区域的人口数(人)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该区域的面积(平方千米)
④人口稠密地区: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⑤白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北部、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东岸、亚洲西部
黄种人主要分布地区: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
黑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南部、大洋洲西北部
⑥从16世纪中期开始,欧洲殖民者开始掳夺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隶,以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
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①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汉语:主要分布地区 : 中国 、东南亚等
英语: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
俄语: 俄罗斯
法语:法国、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西班牙语: 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 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2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
主要分布地区 : 中国 、东南亚等
○3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4伊斯兰教徒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
○5基督教——教堂;伊斯兰教——清真寺;佛教——寺庙。
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①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②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③乡村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④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⑤在全年炎热多雨的热带,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高脚屋或高架屋)
在热带沙漠地区,当地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
【第12篇 初一上册地理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1、天气是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的大气状况,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天气。
2、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或几日的阴晴、风雨、气温和降水等情况。3、风向指风的来向,风力是指风的强弱,共分13级。4、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均为晴天,白色表示云区,白色愈浓表示云层越厚,该区上空雨下的可能性就越大。6、空气质量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一般用污染指数来表
示。51页质量级别。
7、影响城市空气质量高低的因素:自然因素:气压的高低,风力的大小等;
人类活动:农村焚烧秸秆;工厂大量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汽车尾气排放等;
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1、燃烧矿物燃料;2、工业废气排放;3、汽车尾气排放。治理措施:①使用清洁能源
②植树造林,绿化环境;③机动车使用无铅汽油。
第二节气温与气温的分布
1、气温的观测工具放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高度离地面1.5米,一般观测4次2、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气温的日变化,
一天中气温值出现在14点(午后2时),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气温的日较差;
一般来说内陆地区气温的日较差大,沿海地区气温的日较差小。
3、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大陆上7月气温,1月气温最低;海洋上8月,2月最低。南半球相反。
一年中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气温的年较差一般来说内陆地区气温年较差大,沿海地区气温的年较差小,热带和寒带地区气温的年较差小,温带地区气温的年较差大。4、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5、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①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纬度因素)
②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海陆因素影响),③气温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地形因素)一般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0.6度。
第三节降水与降水的分布
1、大气中的水汽以雨、雪、冰雹等形式降落地面,总称降水。降水主要形式是降雨,2、降水的季节变化一般用降水量柱状统计图表示,
有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冬季多雨型,夏季多雨型,全年湿润型,郑州属于夏季多雨型,3、影响降水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①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地区,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纬度因素)②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海陆因素)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坡降水少。(地形)
4、世界“雨极”是(乞拉朋齐),“干极”是位于(南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1、气温和降水是气候两大要素,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的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属于天气的有:狂风暴雨、风和日丽、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等,属于气候的有:昆明四季如春、郑州冬冷夏热、极地全年严寒等。2、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气候类型分布规律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全年高温,干湿两季北纬10°~25°大陆东部,主要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热带季风气候是在亚洲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的大终年炎热干燥陆内部或西岸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地区大陆东岸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冬季温和少雨,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四季分明冬温夏凉,全年降水比较均匀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气温年较差大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地区大陆东岸温带海洋气候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温带大陆性气候南北纬40°~60°大陆内部气候影响人类的生活、对农业生产影响最显著,见课本67页、此图的寓意: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17
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化人为原因:①人类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大量排放二氧化碳②砍伐森林减少了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危害:①冰川融化,会引起海平面上升;②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
解决:①加强国际合作,少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少排放二氧化碳②植树造林,绿化环境6
③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利用效率;
④使用新的清洁能源。
【第13篇 初一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章 中华文明的起源(1-12)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170万年p2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p2
3、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间和地点 p1.3.4
4、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p2
5、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懂得人工取火并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p4-5
6、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过氏族生活 p5
7、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都已经使用磨制石器p7-8
8、河姆渡人栽培水稻,半坡人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p7-8
9、大汶口文化晚期中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p7-p8
10、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炎帝、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p12
11、被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黄帝。 p13
12、尧舜禹的'禅让':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 p14
第二章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13-40)
14、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p15
15、汤灭夏,建立商朝,盘庚迁殷后,商朝统治稳定。p21
16、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 。p23
17、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对各地的统治。 p23-24
18、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p24
19、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的青铜器,湖南宁乡出土了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 p26
20、'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了中外人士的瞩目。 p27
21、 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p27
22、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p30
23、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p30-32
24、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p31
25、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城濮之战。p32
26、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战国形势图》 p33
27、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长平之战,赵军大败,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p34
28、春秋时期,我国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次革命。p36-37
29、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p37
30、春秋后期,我国发明生铁冶炼技术,比欧洲早1900多年,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早在商朝就有制造。p27、p36
31、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筑了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p37
3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p38-39
33、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p41
34、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 p41
35、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金文',也称'铭文'。p41
36、对日食,月食的记载及二十四节气 p43
37、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总结出中医望、闻、问、切 '四诊法'。 p43
38、屈原生活在战国末期的楚国,代表作《离骚》 p43
39、战国时期的'整套编钟'出土于湖北随州。p44
40、孔子在思想教育和文化方面的重要贡献 p46-p47
41、道家学派创始人春秋晚期的老子,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战国时期,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
他主张'兼爱''非攻';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孟子,他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道家代表人物是庄子,他提出'无为而治';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他主张改革;兵家的代表人物是孙武,他著有《孙子兵法》,'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就出于此书。
p47-p49
第三章 秦、西汉、东汉(41-67)
42、秦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陆续灭掉六国,完成统一,定都咸阳。《秦朝疆域图》 p60
43、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
44、秦始皇命大将蒙恬大举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
45、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灵渠的修建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p59
46、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在大泽乡发动起义,在陈建立了政权 p63
47、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汉朝,定都长安,历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p64
48、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p67
49、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历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50、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削弱诸侯国势力。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68-69
51、公元25年,西汉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p69
52、东汉明帝令水利专家王景主持治理黄河。p73
53、汉朝时用耧车播种,纺织业中也有了提花机 p73
54、东汉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p74
55、 秦汉之际,匈奴的杰出首领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 p77
56、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p78-79
57、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汉元帝时王昭君出塞嫁给呼韩邪单于。p79
58、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p83
59、东汉班超经营西域。班超曾派部下甘英出使大秦。166年大秦派使者访问洛阳,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的首次直接交往。p84-85
60、
丝绸之路: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的丝绸之路。
p83
61、 我国使用纸作为书写材料开始于西汉,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 p87
62、 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是一部数学名著。p88
63、 东汉张衡制造的地动仪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p88
64、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写了《伤寒杂病论》一书,华佗创制麻醉剂'麻沸散',编写了医疗体操'五禽戏' p89
65、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中原地区,东汉时期,道教在民间兴起,创始人之一叫张陵,尊老子为教主。p92-91
66、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写了《论衡》一书。 p93
67、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代,编写了《史记》一书,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p94
68、秦陵兵马俑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艺术宝库p95
第四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68-84)
70、 200年,曹操对袁绍的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p102
71、208年,曹操对孙刘联军的赤壁之战 ,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p103-104
72、220年,曹丕称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p105
73、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省),加强了夷洲与大陆的联系 p106
74、266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掉吴国,结束了分裂局面。 p108
75、从东汉末年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陆续内迁。p109
76、316年西晋灭亡,317年皇族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史称'东晋' p109
77、383年,前秦与东晋的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 p11o
78、420年,东晋大将刘裕建立宋,此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
79、北魏分裂后,北方先后出现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四个王朝。北魏和四个王朝统称为北朝。p116
80、 南朝的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p118
81、北朝的贾思勰著有《齐民要术》一书,这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p119
82、北魏的郦道元写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p119
83、东晋的王羲之有代表作《兰亭序》,称后人称为'书圣' p122、
84、东晋的顾恺之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p123
85、南朝的思想家范缜,他撰写了《神灭论》。p124
【第14篇 初一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一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元谋人
时间: 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地点:云南元谋县。(长江流域)
2、北京人
时间:距今约七十至二十万年。
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黄河流域)
二 、原始的农耕生活
1、河姆渡人
时间 :距今约六千多年。
地点:浙江余姚市河姆渡村
主要农具和农作物: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水稻和蔬菜。(我国是世界上种植水稻最早的国家。)
2、半坡人
时间: 距今约五六千年。
地点:陕西西安市半坡村
主要农具和农作物: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三、神奇的远古传说
1、华夏族的形成 炎帝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后来发展成华夏族,成为汉族的前身。
2、炎帝:号神农氏,教民农耕,是农业生产的创始人。“尝百草”,给人们寻找治病的草药。
3、黄帝——人文初祖 (后人认为黄帝是中华文明的。)有许多发明创造:做兵器,造车、船、宫室,教人挖井,染五色衣裳。
4、尧舜禹:相传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有尧舜禹。当时采用禅让制,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禅让的依据:有德有才)
尧:节俭、朴素、爱民。
舜:吃苦耐劳,孝顺父母。
禹:治水有功。
考点 2: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知识清单—— 明确考什么
一、夏朝
1、建立: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
2、政治制度:启开始,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二、商朝
1、建立:约 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
2、政治:盘庚迁都至殷,统治稳定。
3、灭亡: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商朝灭亡。
三、西周
1、建立: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大败商军。灭商后,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
2、政治经济制度:分封制,土地国有制。
3、灭亡: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四、东周
(1)春秋争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为春秋五霸。
齐桓公:最先称霸:管仲改革,“尊王攘夷”,葵丘会盟。
晋文公:“退避三舍”。
楚庄王:问鼎中原。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2)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形势图) (东齐、西秦、南楚、北燕、赵魏韩在中间。)
(3)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1、目的:富国强兵
2、内容: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战;推行县制。
3、影响: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4、启示: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付出血的代价;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终究会取得胜利。同时我们要学习商鞅勇于改革、勇于创新,和他的献身精神。
考点 3:统一国家的建立
知识清单—— 明确考什么
一、秦朝的统治与秦末农民战争
(1)秦朝的统治
1、统一时间: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秦始皇图)
2、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建立中央集权;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焚书坑儒,控制思想。
3、秦朝的疆域: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南到南海,北到长城一带。(考图)
4、统一的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开创了中国历首次大一统局面。秦朝时我国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2)陈胜吴广起义
1、地点:大泽乡(安徽)
2、意义:是中国历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这次起义的推动下,刘邦项羽_秦朝的残暴统治。起义具有革命首创精神。
二、汉朝的统治
1、西汉
时间:前202年,刘邦建立,都城长安。
汉初:郡县制,分封制,休养生息政策。
西汉的强盛:汉武帝统治时出现大一统局面。
2、东汉:时间:25-----220年。建立者:刘秀。都城:洛阳。
三、秦始皇,汉武帝
(一)秦始皇——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第一个皇帝。
功劳:1、实现统一,灭六国,结束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局面,建立起我国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巩固统一,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影响深远。
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4、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开发南疆。
过 :统治残暴: 赋税繁重,刑法苛严,兵役徭役繁多,加速了秦朝灭亡。
焚书坑儒:摧残了文化,钳制了思想。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背景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措施:1、政治:颁布推恩令,削夺大批列侯的爵位。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
2、经济:将地方上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3、思想: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兴办太学,大力推行儒学教育,任用儒生做官。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
4、军事:派卫青、霍去病等多次大规模攻打匈奴,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对北部边郡的威胁。
结果:出现大一统局面。
四、丝绸之路
1、张骞通西域
西域:汉朝时,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天山南北的今新疆地区。
目的:为了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受汉武帝派遣,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影响:第一次了解西域的情况和西域人像和汉朝交往的愿望。
第二次建立了西汉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加强了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西域的开发,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2、丝绸之路
开辟时间:西汉汉武帝时。
路线: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达中亚、南亚、西亚,再转运到大秦。
【第15篇 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整理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4.地球的运动
①地球运动 绕什么转 方向 周期 产生的自然现象
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 约24小时 昼夜交替
公转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5.地图
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②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如东台市地图)
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略(如江苏省地图)
⑤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第16篇 16年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第一章 有理数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 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0和正整数; a>0←→a是正数; a<0←→a是负数;(4)自然数
a是非负数; a≤ 0←→a是负数或0←→a是非正数。 a≥0←→a是正数或0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 a-b+c的相反数是-a+b-c;a-b的相反数是b-a;a+b的相反数是-a-b;
(3)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b互为相反数。
(4)相反数的商为-1。
(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4) |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