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来历 第1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有1035个字,预计阅读时间为3分钟,共有122位用户关注,47人点赞!
关于元宵节,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玉皇大帝的神鸟误落在一个村庄。那时的动物都是很残忍的,所以村里有很多猎人,猎人看见神鸟不知他的来历,以为是只害鸟,就把它杀死了。玉皇大帝知道此事后大发雷霆,下令派3000天兵正月十五去村里防火把村子里的人都烧光。七仙女听到了就让一个神仙去帮人们,人们按照神仙的说法,在村子周围点上篝火,再点上许多灯笼,玉皇大帝从天上看到此景,以为村民自己放火烧死了,也就没派天兵,村民幸免于难。从此,人们每到正月十五就点篝火,挂灯笼,就有了元宵节。
这个传说是假的,元宵节的真实情况是起源于汉朝,到今天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汉朝时,印度佛教流传进中国,佛教中有供奉舍利子的习惯做法。于是汉朝的皇帝就从印度人哪里学来了供奉舍利子,在正月十五的晚上,整个皇宫张灯结彩,满朝文武上朝,供奉舍利子。后来这种做法流传到了民间,民间没有舍利子,只是张灯结彩,放篝火,于是就形成了元宵节最古老的习俗。
到隋炀帝的时候,元宵节就更热闹了。开始演节目,光演员就有30000人,乐队人数18000人,舞台有8里地长。到了唐朝,更是盛况空前,大唐盛世的元宵节过三天。唐朝是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朝代,唐玄宗年间,皇宫为了元宵节,制作了50000盏灯笼,做了一个大型灯楼,有150尺高,人们在里面可以游玩、喝酒等等,大街上的人们也都提着灯笼。街上还有“宝马雕车香满路”,一辆辆的花车,车上坐着主人,上好的宝马拉车,车还散发着香味,后面还跟着成队列的仕女。人们尽情观看玩耍。
宋朝的皇帝很喜欢元宵节,就把过元宵节的日期由三天改为五天。元宵节的好多习俗都是在宋朝形成的。这时或元宵节的规模也很大,万盏灯火,累成那个金山,百里之内灯火不绝。明朝朱元璋把元宵节扩大到10天,从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七,那时的元宵节很热闹,很好玩。
我国的元宵节历史悠久,风俗很多,各种各样,很是丰富。全国人民都在早晨吃元宵,那元宵一个个大大的,圆圆的,一尝可香了,馅都往外冒。晚上去大街上闹花灯,猜灯谜,灯笼上挂着纸条让你猜。还有耍龙舞狮子,到空地上放烟花,一个个烟花像大伞一样在空中绽开。还有踩高跷、扭秧歌、跑旱船,都很好玩。
南方人也和我们一样过元宵节。他们会在元宵节这天的白天或晚上走百病、偷菜、送孩儿灯。走百病就是妇女聚集在一起,沿着墙根走,一直走到村外,逢桥,这样把疾病送到村外去,以保身体健康。偷菜就是未婚女性到别人家的菜园里偷菜,希望自己将来生的孩子白白胖胖。送孩儿灯也不错,是长辈或者亲友给已婚未育的妇女送灯笼,祝愿早生贵子。
元宵节来历 第2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544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280位用户关注,22人点赞!
1、用真心包裹汤圆,用快乐作为调料,用真诚的祝福作为炉火,煮一碗汤圆送到你的嘴边。愿你元宵节乐开怀,生活事业圆圆满满!一键送
2、夹上一颗元宵圆,万事圆满顺心丸;喝上一口发财汤,财源滚滚钱满箱;送上一道平安符,健健康康身体棒。愿君元宵快乐!一键送
3、群星闪烁,点缀这欢聚时刻;月光皎洁,照亮这温馨之夜。彩云飘吉祥,幸福不忧伤;佳节情味浓,祝福共分享。祝元宵节快乐!一键送
4、喜喜的是节日;圆圆的是汤圆;黏黏的是情谊;甜甜的是思念;滑滑的是日子;溜溜的是好运;浓浓的是祝福。元宵快乐!一键送
5、佳节共品元宵香,真诚祝福传四方,东方紫气送吉祥,南方寿星保安康,西方如来保你事业旺,北方财神送来钱满箱。节日快乐!一键送
6、红红的灯笼,在幸福中摇曳;俏俏的花灯,在美好中点亮;圆圆的汤圆,在甜蜜中发酵;真真的祝福,在喜庆中送到:元宵节快乐一键送
7、正月十五月儿圆,万家欢乐闹团圆;花灯点燃新希望,幸福汤圆把甜传;传递思念送祝福,品尝友谊心温暖。祝元宵节快乐!一键送
8、赏圆月,闹元宵,花灯亮彩快乐挑,舞龙灯,敲锣鼓,幸福为你在做主,放烟花,吃汤圆,祈福祝愿家团圆。元宵节,愿你快乐。一键送
9、吉祥的花灯点亮,盏盏普照幸福光,甜甜的汤圆下锅,颗颗裹满如意馅,美味的红酒倒满,杯杯碰响吉祥。祝你元宵节快乐!一键送
10、鸡年元宵圆又圆,祝你心想事成好梦圆,幸福美满家团圆,工作顺利事业圆,招财进宝运气圆,快乐相伴日子圆,健康平安生活圆
11、甜蜜元宵吃出幸福,大红灯笼照出幸运,欢乐灯谜猜出兴致,喧闹锣鼓敲出兴旺,飘香美酒喝出富强。元宵节快乐。
12、一看到你肤白如雪珠圆玉润,我就决定带你回家,一到家我就烧水给你更衣沐浴,沐浴后的你散发着诱人的气息让我口水直流,我迫不及待地要享用你,汤圆!祝元宵节快乐!
13、人生路短,相遇是缘,相知是份;相遇又相知是缘分;有缘成为朋友,惜缘成为知已。结识你这个朋友是上天对我的厚爱.一份缘,贵在相惜;一份情,贵在相契!祝你幸福、如意、吉祥、安康!元宵快乐!
14、拈朵微笑的花,点盏温暖的灯,吃碗团圆的汤,许个幸福的愿愿花圆月圆灯圆汤圆人圆心圆事事圆满,天天团圆,好梦常圆,元宵节,缘来缘去快乐源源!
15、浓浓的情,粘粘的面,擀成薄皮包汤圆;深深的爱,甜甜的馅,裹在心里意绵绵;欢乐的水,快活的翻,煮出美味暖人心;白白的元宵,滚滚的圆,吃在嘴里香又甜。元宵节,愿你快乐度过,吃美满汤圆,走幸福人生!
16、你珠圆玉润,肌肤雪白,内心丰富,甜蜜动人,浑身散发着诱人的气息,让我看了怦然心动,垂涎欲滴,我要一口吃掉你元宵!元宵节快乐!
17、十五的月儿圆又圆,温情脉脉照人间。元宵佳节人团圆,平平安安心里甜。汤圆也是圆又圆,祝福满满在心间。大红灯笼圆又圆,吉星高照在门前。愿你的生活圆圆满满,事业顺顺利利,好运不断!
18、人如潮涌车如龙,携手并肩赏花灯,狮舞元宵金龙腾,猜谜得宝笑盈盈。明月圆圆吉祥送,汤圆滚滚情意浓,又是一年佳节到,喜笑颜开笑不停。元宵佳节,将幸福带回家,将快乐挂脸颊,愿你福寿安康!
19、烟花爆竹空中叫,张灯结彩闹元宵,猜谜语,踩高脚,吹唢呐,人欢笑,喜迎新春唱歌谣,祝福新年好收成,合家欢乐幸福到。祝您蛇年安康,元宵节快乐!
20、元宵到,喜气照,吃碗汤圆好运绕;观花灯,猜灯谜,笑容满面乐逍遥;聚亲朋,会好友,尽兴畅饮心欢喜;人团圆,乐陶陶,阖家欢乐幸福随。祝元宵节快乐!
【拓展阅读】
元宵节来历
今天是元宵节了,您知道关于元宵节的来历吗,元宵节的来历民间有多种有趣传说。
一、是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震怒,令天兵于正月十五到人间放火。为了不被烧死,有位老人家提议,每户人家都在家里挂起红灯笼、点爆竹、放焰火。到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兵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以为是大火燃烧,人们就这样保住了生命及财产。
元宵节来历 第3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09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分钟,共有290位用户关注,29人点赞!
1、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据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宇宙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2、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在国外,元宵也以the lantern festival而为人所知。
(来源:文章屋网 )
元宵节来历 第4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416个字,预计看完需要2分钟,共有252位用户关注,42人点赞!
1、每年的阴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人很重视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节也叫“上元节”,春灯节,是很多家庭团圆的节日。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加上吃元宵的习俗,这个节日就和团圆两个字牢牢的联系起来。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不管是南方北方都对这个节日比较重视,举行很多的活动来庆祝这个节日。大家一定很好奇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
2、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3、观灯,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
4、逐鼠,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
(来源:文章屋网 https://.wzu)
元宵节来历 第5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171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297位用户关注,58人点赞!
关于元宵节,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玉皇大帝的神鸟误落在一个村庄。那时的动物都是很残忍的,所以村里有很多猎人,猎人看见神鸟不知他的来历,以为是只害鸟,就把它杀死了。玉皇大帝知道此事后大发雷霆,下令派3000天兵正月十五去村里防火把村子里的人都烧光。七仙女听到了就让一个神仙去帮人们,人们按照神仙的说法,在村子周围点上篝火,再点上许多灯笼,玉皇大帝玉皇大帝从天上看到此景,以为村民自己放火烧死了,也就没派天兵,村民幸免于难。从此,人们每到正月十五就点篝火,挂灯笼,就有了元宵节。
这个传说是假的,元宵节的真实情况是起源于汉朝,到今天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汉朝时,印度佛教流传进中国,佛教中有供奉舍利子的习惯做法。于是汉朝的皇帝就从印度人哪里学来了供奉舍利子,在正月十五的晚上,整个皇宫张灯结彩,满朝文武上朝,供奉舍利子。后来这种做法流传到了民间,民间没有舍利子,只是张灯结彩,放篝火,于是就形成了元宵节最古老的习俗。
到隋炀帝的时候,元宵节就更热闹了。开始演节目,光演员就有30000人,乐队人数18000人,舞台有8里地长。到了唐朝,更是盛况空前,大唐盛世的元宵节过三天。唐朝是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朝代,唐玄宗年间,皇宫为了元宵节,制作了50000盏灯笼,做了一个大型灯楼,有150尺高,人们在里面可以游玩、喝酒等等,大街上的人们也都提着灯笼。街上还有“宝马雕车香满路”,一辆辆的花车,车上坐着主人,上好的宝马拉车,车还散发着香味,后面还跟着成队列的仕女。人们尽情观看玩耍。
宋朝的皇帝很喜欢元宵节,就把过元宵节的日期由三天改为五天。元宵节的好多习俗都是在宋朝形成的。这时或元宵节的规模也很大,万盏灯火,累成那个金山,百里之内灯火不绝。明朝朱元璋把元宵节扩大到10天,从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七,那时的元宵节很热闹,很好玩。
我国的元宵节历史悠久,风俗很多,各种各样,很是丰富。全国人民都在早晨吃元宵,那元宵一个个大大的,圆圆的,一尝可香了,馅都往外冒。晚上去大街上闹花灯,猜灯谜,灯笼上挂着纸条让你猜。还有耍龙舞狮子,到空地上放烟花,一个个烟花像大伞一样在空中绽开。还有踩高跷、扭秧歌、跑旱船,都很好玩。
南方人也和我们一样过元宵节。他们会在元宵节这天的白天或晚上走百病、偷菜、送孩儿灯。走百病就是妇女聚集在一起,沿着墙根走,一直走到村外,逢桥必过,这样把疾病送到村外去,以保身体健康。偷菜就是未婚女性到别人家的菜园里偷菜,希望自己将来生的孩子白白胖胖。送孩儿灯也不错,是长辈或者亲友给已婚未育的妇女送灯笼,祝愿早生贵子。
在我们东北,家乡的元宵节风俗也很有意思你像滚冰和打花脸。小孩在元宵节这天,要到冰上去打滚,意思是滚了冰身体健康,抗冻。打花脸是在元宵节的晚上,把黑色涂在手上,遇见谁就往谁的脸上涂,也有的在家里一伙小孩互相打花脸,谁脸上最花谁就最好,就有好命运。
元宵节来历 第6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723个字,预计看完需要2分钟,共有242位用户关注,53人点赞!
《总片头》
《卖汤圆》
(音乐降)
s:大家好,欢迎收听“八十之声”广播电台元宵节特别节目,我是孙琪
l:我是刘聪,今天是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与老师同学们一起过节,心情如何呢?
s:当然是非常开心了,我这几天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这元宵节还真有不少故事,
l:是啊,孙琪,你知道这元宵节名字的来历吗?
s:你说说看吧,
l: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s:恩,说得不错,那你知道元宵节的习俗吗?
l:这你可难不倒我,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由来已久,宋代,民间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为“元宵”,生意人还称为“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可油炸或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象征红红火火,团团圆圆。
(插播广告)
s:除了吃元宵外,还有观灯,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院的分别为天地人三管,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燃灯放火,自汉朝时就已有此习俗,唐朝时,对元宵节倍,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加重视;在元宵节燃灯更成为一种习俗。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节日的灯式越来越多,灯的名目也越来越多,有镜灯、凤灯、琉璃灯等。
l: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加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谜,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既能启迪智慧有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界层的欢迎。
元宵节来历 第7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031个字,预计看完需要6分钟,共有252位用户关注,34人点赞!
元宵节的来历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xx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元宵节的传说
关于灯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这一则传说与吃元宵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另一个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元宵节来历 第8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862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117位用户关注,36人点赞!
一、设计思考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灯节”。民间正月十五闹元宵已有悠久的历史,它伴随人们迎来春天,是把节日习俗体现得最为彻底和典型的传统节日。在主题活动中,通过调查、参观、学习和表演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幼儿不仅能对元宵节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更可以通过自身的参与和表现,进一步获得对节日气氛的体验,获取多方面的经验:
1.元宵节有吃元宵、玩花灯、猜灯谜、划旱船等丰富的风俗习惯。
2.“元宵”象征着“团圆”,它有不同的种类和味道。
3.元宵节有各种各样的花灯,给人们带来了喜气和欢乐。
4.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是团圆的日子。
5.元宵节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
二、各年龄段主题活动目标
1.大班主要目标:
(1)尝试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元宵节的相关经验,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
(2) 积极参与“闹元宵”的筹备和庆祝工作,在和老师、同伴一起过节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团圆的意义。
2.中班主要目标:
(1)知道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及习俗(玩灯、赏灯、吃元宵、划旱船等);
(2)感受与家长、老师、小朋友一起玩花灯、猜灯谜、吃元宵的快乐。
3.小班主要目标:
(1)知道元宵节是团圆的节日,初步了解元宵节人们的活动和特别的食品——元宵;
(2)愉快地参与元宵节各种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气氛。
三、活动实施概况
活动名称:欢欢喜喜闹元宵(赏灯、猜灯谜)
组织形式:亲子形式(分年级组开展)
活动时间:2016年x月x日下午 小班15:40、中班15:55、大班16:10
活动准备:园内展出各种各样的花灯和灯谜、各种小礼物
活动建议:
1.参观花灯展,欣赏花灯的外形、色彩、图案。
2.交流对灯谜的认知经验,丰富对灯谜由来、种类和结构的认识。
3.积极参与赏灯猜谜活动,老师对优胜者给予适当的奖励。
四、主题活动环境创设
园内大环境
(1)园内大厅悬挂教师、幼儿与家长共同收集和制作的各式花灯,花灯下悬挂各种灯谜;
(2)宣传展板:开展元宵节活动策划方案及要求。
班级环境
(1)师幼共同布置“美丽的花灯展”,悬挂幼儿购买或参与自制的花灯;
(2)收集幼儿在节日中赏灯、玩灯的照片,布置主题墙饰;
元宵节来历 第9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215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145位用户关注,22人点赞!
什么是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古代称为“上元”,其夜则称“元夜”、“元夕”或“元宵”。我国古代的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每月十五日必逢满月,叫做“望”。满月象征着团圆美满,在正月十五人们迎来了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吉日。据《史记•乐书》记载,早在西汉初期,宫廷中就有了正月十五祭祀太乙神(天帝),祈求福佑的礼仪活动。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
元宵节花灯,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人们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以示祝贺。
元宵节的起源和来历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据史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世界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过元宵节的风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1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又有一说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 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是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20xx元宵节月亮圆吗
今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人们将迎来年度最大满月——“超级月亮”。2月19日这天,月球将在17:03通过今年离地球最近的近地点,地心至月心距离356760.688公里,使得午夜23:54的满月成为今年最大满月,地心所见满月的视直径为33.5角分,比9月14日今年最小满月视直径29.4角分,大了约13.9%,亮度更比最小满月亮了30%左右,可谓是一次真正的“超级月亮”。
元宵节来历 第10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570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162位用户关注,60人点赞!
元宵节赏灯起源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另一个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元宵节猜灯谜的来历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xx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能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
元宵节灯谜爱好旅游(打一成语)——喜出望外
盲人摸象(打一成语)——不识大体
蜜饯黄连(打一成语)——同甘共苦
会计(打一成语)——足智多谋
逆水划船(打一成语——力争上游
快刀斩乱麻(打一成语——迎刃而解
翘翘板(打一成语)——此起彼落
遇事不求人(打一成语)——自力更生
脱粒机(打一成语)——吞吞吐吐
四通八达(打一成语)——头头是道
一块变九块(打一成语)——四分五裂
节日的焰火(打一成语)——五彩缤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