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优质范文 > 优质范文

新年感言

发布时间:2024-03-26 17:43:01 查看人数:15

新年感言

新年感言 第1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有5229个字,预计阅读时间为14分钟,共有155位用户关注,58人点赞!

首先,说明语感的概念,就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是一种心理现象,属于直觉思维;然后,结合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阐述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意义;最后,具体论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语感的问题:(一)、积淀语文知识,提高字词感受力。(二)、强调诵读,增强整体感知力。(三)、理性分析,加强言语实践。

半个多世纪以前,夏丏尊和叶圣陶两位老先生就倡导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感训练。长期以来,一些学者专家和许多语文教师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语感”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致成了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热点。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感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什么是语感

语感问题,老一辈语文教育家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叶圣陶老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对语感作了描述:“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这是我国关于语感的最早解释。夏丏尊先生较早提出“对于文字应有灵敏的感觉。姑且名这感觉为‘语感’”。当代一些研究者则认为,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是一种理性的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语感是“一个人在社会交际过程中对言语形象的理解、储存、模拟和创造的心智能力。”语感论者对语感这一概念从不同角度作了界定,从不同程度揭示了语感的内涵: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属直觉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

二、语感训练的意义

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同样提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1.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

2000年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中明确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2001年教育部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中也明确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些都将语感培养放在语文教学的空前的高度。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和突破口,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又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所在。所以要重视语感训练。

2.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使思考力得到充分发展。

语感强的人可以敏锐地对语言材料的要点、优劣、情味等做出准确判断、感知;可以让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可以不假思索地运用语言顺畅地表情达意;写作时意到笔随;乃至构建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及风格,拥有自身的言语世界---这其中,蕴积了强烈的创新潜能及无限的思维意识。而学生往往咬文嚼字,望文生义。如“田园”仅仅理解作种田的地方,而没能想象那一派和谐优美的农村自然风光;“春雨”仅仅理解为春天的雨,未能联想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很多学生在写写景抒情的文章时,往往只是简单地列举名称,而没有把自己看到的感觉到的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小草是“绿色的”、“青青的”,花是“红红的”“美得无法形容”,却不会说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青得逼你的眼”、“它展现了春的生机和希望”;各种花“花着甜味儿里带”(语出朱自清《春》)、“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语出宗璞《紫藤萝瀑布》)。可见,学生的字词句的积累太少,语言的感悟太薄弱。语文教材中大多是文质兼美、内容丰富的语言材料。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利用,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感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才会大大增强,思考力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学生通过语感的训练,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犹如年轻人谈恋爱所惯有的那种“感觉”,“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廖等等说不尽的意味。”

3.通过对语感的培养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

马克思说:“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语言当然也不例外。吴济南指出:“学生在语文课中感受直觉形象,诱发审美情趣,进行审美鉴赏都必须基于语感。从语感入手对学生进行语文美育,旨在健康的审美心理、高尚的审美观的形成和确立”。语感是一种心灵的感觉,和一个人的思想情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抽象概括的特征。它在长期的实践中潜移默化,从而积淀了社会生活和文化熏陶的内容和性质。如朱自清先生的《春》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再如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名句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也传达出作者被排挤出朝廷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学生通过阅读,与作者进行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获得审美体验。所以,通过语感的培养可以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这是语文教学进行思想情感教育的特征所在,也是优势所在。

语感的培养

基础教育不断地改革,教育观念不断地更新,新时代的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如此重要,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究竟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认为,应该主要进行下列三个方面的工作:

1.积淀语文知识,提高字词感受力。

语言是一种表情达意的符号体系,因此,阅读者需要具备系列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字词,对文字的社会功能、汉字的字形、词汇的构成、短语的组合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还缺乏敏锐的语言感受力,所以培养语感首先要从字词积累着手。

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力,他们积累词语并不仅仅依靠字典、词典,而是在大量的阅读中得到的。但说话者、写作者却千方百计地挣脱语言系统的规则,以便把自己想要传达的内涵意义表达出来,而这往往是流动的、可变的,具有个人倾向。学生要真正体会其中韵味,就必须有相应的语文知识的积淀。如欣赏李清照的《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个“瘦”字,写出了深秋时节多愁善感、独守空闺的妇人怀念亲人、孤独寂寞的情思,这种意味哪是字典上能查到的?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出现的九个名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在词典上的解释能与词作者表现的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惆怅之情划上等号吗?主体性原先积累与储存的经验、知识跟当前所面临的问题相互撞击,才会迸发出耀眼的直觉思维的火花。西蒙说,直觉是“利用了已有的知识认识了当前的情景”。布洛赫也指出:“我认为直觉和经验二者是密切相关的,所谓直觉,是把那些你已经了解得很充分的事物的认识拼起来形成一个更完整的认识。”没有主体原有的经验、知识作前提,直觉思维只能是飘忽不定的镜花水月。一般说来,语文学习的经验越丰富,对语文知识理解得越透彻,就越容易对语文中的现象与问题产生直觉。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字词感受力,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

2.强调诵读,增强整体感知力。

对于学生来说,想要培养良好的语感素质,除了引导他们自觉感知客观社会言语对象,丰富语感素质的感性因素外,主要的和首要的途径是学校的语文课的教学。良好的语感素质必须以相应的教学形式加以保证,才能得以有效培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大量地阅读文章,当所汲取的言语作用达到某种程度,即言语本身的规则在言语主体身上积淀到相对完整和巩固的程度时,积淀在言语主体的言语规则自动进行组合、调整,最终形成一种语言直觉结构。要使学生形成语言直觉结构,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诵读。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对阅读内容和形式的感受性,启发、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言语,把文质兼美的课文言语转化为学生的语感素质。如朱自清的《背影》是篇叙事散文,描写了20年前的父亲在火车站送“我”的情景,从所记内容看,作者为什么不选用《回忆我的父亲》这个既通俗又朴实的题目?从所记情景看,作者为什么不用《送别》这个更见凄切的标题?这就得引导学生仔细揣摩文章的内容,通过比较方可明白原题的佳妙和不可更改的理由。写父亲过铁道为“我”买橘子的过程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教师利用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想象、揣摩,读读悟悟,教师点拨:“‘蹒跚’可见步履的不便,从月台下去所以用‘探’,‘攀’和‘缩’可以想象爬的困难。”通过抓重点词句的品味训练,让学生既明白语意,也悟到语言的情味,从而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感。再如曹操的《观沧海》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这种情感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的色彩,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正如朱熹所言,阅读要“涵咏”,要有强烈的作者、读者的角色意识,沉浸在生动具体的言语情景中。周振甫先生认为:“作者由气盛决定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读者则人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中求气,得到了气,就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感情”(《文章例话·因声求气》)。所以古人要求“必讽诵之深且久,使我之心与古人沂合于无间,然后能得契自然之妙,而终极其能事。”(张裕钊《与吴函父书》)新编的《语文课程标准》在“附录”部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提到,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到400万字以上,可见阅读的重要。

总之,语感像一股流水,教师通过对学生的阅读训练,增大它的流量;同时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使它流向既定目标。

3.理性分析,加强言语实践。

一个人的语感素质也得益于后天的理性成分。每一个正常的人都有一定的语感技能,否则人们便无法进行言语交际了。但是,后天接受语文教育的差异,会造成人们语感素质和技能的差异。具体到每一个人,语感的素质有高下之分,即其深度、广度、美度、敏度无不因人而异,其语感技能自然就有强、弱之别。一般地说,文化程度和语文素质越高,接受和发出言语符号的范围和深度就更为广阔和深入,精神、心理活动更易趋向细致和深刻,语感素质就更高,语感技能就更强。一个大学教授和一个文盲的语感水平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强调语感作用,决不意味着排斥或轻视语文知识的教学。语文知识可以提高语感的质量,因为“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语)。语感主体只有经常地、有目的地进行对言语对象的认知、感受和理解,才能提高语感素质的水平,使之由初级的、浅层次的语感水平向高级的、深层的语感水平推进。这也正是我们进行语文教育的教学目标。

言语实践亦即语感实践,让学生自己接触和使用语文材料。基础教育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习得语言的实际能力,或者说以感性为主,而感性又总是直接与实践联系着。“学生的语感由学生自己对言语对象的直接感受积淀而成,是学生‘感’的结晶,而非教师‘讲’的产品,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读、写、听、说实践”。所以,学生学习的能动参与积极性发挥得怎样,取决于学生的语言实践感受。因此,只有通过长期有效的训练,在学生的意识与行为之间建立起条件反射性的关系模式,才能将有意识的语言知识规则等变成无意识的感觉。近年来,语文教学界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更加重视语文实践活动,如朗诵、演讲、作文等,各种实践活动既有对内容的美的追求,又有对文学语言的美的追求,二者在美感修养上是息息相通的,都能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语感训练。

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21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更加发达、竞争更加激烈、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更高的世纪。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所以,新世纪的语文教学应强化语感训练,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使学生真正适应新时代的严峻挑战。

注释:

转摘自《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版上册,第267页)

转摘自周振甫《夏先生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1986年第6期)

杨炳辉《试谈语感教学的性质》(《中学语文教学》1991年第12期)

龚向明《参与和合作:走出语感教学误区》(〈〈语文学习教学争鸣录〉〉2000年10月)

《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版上册,第265页)

《语感与语文美育》(《中学语文教学》1992年第11期)

转摘自刘电芝《试论直觉思维的心理机制》(《教育研究》1988年第1期)

苗文杰(《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

参考书目:

1、《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版)

2、《中学语文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6期、1991年第12期、1992年第11期)

3、《教育研究》(教育研究杂志社主编:高宝立1988年第1期)

新年感言 第2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265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250位用户关注,59人点赞!

演讲稿是演讲的前提与基础,而演讲中最能赢得听众情感共鸣的是你思想的火花。

所谓兴奋点,是指散落在演讲稿中那些富有激情,容易对听众产生较强刺激或引起其高度重视、能产生强烈共鸣的词句。

在演讲稿中设置兴奋点,不但能有效地引发演讲者的深想,有利于增强演讲者的自信心,使演讲更加生动感人,而且会让听众时刻跟着演讲者的思维转。这样,台上台下就会同呼吸、共悲欢,形成讲与听的整体效应。

1酝酿浓厚情感,留出掌声空间

掌声能够活跃会场气氛,给演讲者以'感情回报',使之心情更加愉快,思维更加敏捷,也能给听众以陶冶,使之更加认真投入。掌声的调剂会使演讲产生强烈的现场感染力。因此起草演讲稿时应有意识地给掌声留出一定的空间。这就需要在演讲稿中主动运用那些带有浓厚感彩、充满激情的语言,那些立场鲜明、见解独到、能够给听众以深刻启迪的语言和那些热情歌颂真善美、无情鞭挞假恶丑的语言。这些语言能让听众受到激励、鼓舞和启发,从而自发地鼓掌。具体而言,一种是感情澎湃、妙语连珠。如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中的:'这是某集团的,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一种是'寓情感于情理之中,发掌声于妙语之外'。如朱熔基总理在就任伊始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铿锵的话语赢得了满堂的掌声。

2设置兴奋语言,满足听众心理

所有能够引起听众兴趣和热切关注的事例、名言、佳句和精辟独到的见解都属兴奋点的范畴。在演讲稿中,按照演讲内容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选取一些兴奋语言,绵延不断地'埋设'在演讲稿中,让它像星星一样闪烁,像眼睛一样放射出睿智的光芒,会拉近演讲者和听众的心理距离,满足听众的心理需要,但要讲求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千万不能不顾对象,故弄玄虚,刻意求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日本投降时发表的广播演说中,首先把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了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的美军军舰密苏里号上,接着又回顾了四年前的珍珠港事件,让所有美国人的心都为之跳动,在缅怀亲人的同时,阐明这是自由对暴政的胜利,并认定'胜利后的明天将是全世界和平与繁荣的希望'。整篇演讲起伏有致,既肯定了民族的精神与意志,又让人民对明天充满必胜的信心。

3敢于打破定势,善于标新立异

人都有好奇心,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本身就具有兴奋作用。打破常规,标新立异是设置兴奋点的很好方法。为了使演讲吸引听众,在尊重文化传统和思维习惯的基础上,要对演讲稿进行必要的创新,打破思维定势,要敢于创造,善于借鉴,造清新之气,树时代新风。外交场合的演讲大多平稳有度,但1972年尼克松来华时,在一次演讲中却说:'长城已不再是一道把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隔开的城墙。但是,它使人们想起,世界上仍然存在着许多把各个国家和人民隔开的城墙。长城还使人们想起,在几乎一代人的岁月里,中国和美国之间存在着一道城墙。'听到这里人们不知来意是善是恶,自然细心聆听下文:'四天以来,我们已经开始了拆除我们之间这座城墙的长期过程。'一句话让人轻轻放下提起来的心。

新年感言 第3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638个字,预计看完需要5分钟,共有275位用户关注,55人点赞!

一、播述:新闻节目主持人语言表达的突破

新闻节目能否得到受众的接受和喜爱,除了对节目内容和形态的要求之外,节目主持人对新闻资讯的解读技巧和表达样式同样重要。尤其是广播节目主持人,无法用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去辅助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语言运用要求更为灵活自如、积极主动,应克服固定腔调以弥补表达单一的弱势。

数字技术在广电媒体中的广泛应用,使得新闻节目从内容、形式到播出手段、传播对象,呈现出分工细化、形式多样的特征,比如主持人新闻事件的故事化展现、悬念性推进。这些催生了新闻节目主持人语言表达样式的创新,单一的语言表达样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不断创新的节目内容和形式,不能满足主体意识日渐觉醒的受众。传播环境的变化和公众主体意识的张扬,要求新闻节目主持人转变传统的表述形式。一种和受众聊天式的语言表述样式——播述,在各地出现。

播述,不是简单的播报和讲述的拼加,而是吸收了播报式的新鲜感,讲述式的丰富变化,是对传统语言样式的融会贯通。

播述式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中国之声”的新闻评论节目《老梁说天下》。2009年4月25日播出的节目内容是评说热播电视剧《潜伏》。主持人梁宏达以播述的语言样式,先从朋友一个疑问开始了当天的节目。他说:“朋友问我,电视剧《潜伏》怎么就像讲的是我们身边的事,就跟发生在自己办公室一模一样呢?”接下来讲到电视剧的现实意义,两句“潜规则”的评述,又讲到了“人性的弱点”,可谓是讲故事,举事例,借古喻今,借事说事。“端午节大胆评屈原”、“满文军吸毒”等公众普遍关心的热点和时事话题,主持人老梁采用的都是播述式的语言表达样式。

中央电视台《马斌读报》也是播述式语言表达样式的典型,2011年2月播出的一期节目中,主持人以播述的方式解读当天报刊上的新鲜资讯。

“金融危机何时见底?恐怕100个经济学家会有101种预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总有一些迹象可以当作预测的依据。2月13日,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也被记者问到了这个问题,说吴老您给预测一下吧。吴老向来是个爽快人,直接说:‘没法预测’。别失望,他还说,最近各地不少企业开始补给库存以及近期股市的好转,都是经济可能复苏的信号。吴老话音未落,您猜怎么着?股市当天再次大涨。上证综指成功站上2300点,沪深两市有差不多70只个股涨停。牛年股市真的牛起来了?”

这条新闻开口就给人一种新鲜感。接下来,经济学专家吴敬琏爽快地说出“没法预测”,受众惊愕之余,别急,给出“经济可能复苏的信号”,先“说”,“吴老话音未落,您猜怎么着”,接着就“表”,“股市当天再次大涨”,受众不禁喜上眉梢。最后的“牛年股市真的牛起来了?”一句简捷的反问,让受众的心收紧的同时,也引导受众理性思考问题。这条新闻,主持人以播述的形式紧紧地抓住了受众,缩短了与受众的距离,达到了预想的传播效果。宣读、播报、谈话三种方式都难以达到这样新鲜、生动、极富交流感的效果。

二、播述式语言表达样式的创新

播述式的语言表达既具有对传统样式的继承,也富有创新性,更符合了主持人的个性特色。

1.个性化

播述式的语言表达样式给主持人更为自由的展示空间,更为直接、生动地体现出主持人的性格、气质、口才和审美追求。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主持人白岩松的深邃、睿智;《第一时间》主持人马斌的机敏、风趣,主持人的素养和语言风格毫无保留地展现了出来。

2.感染力

在节目感染力的打造上,传统的传播理念过分注重了内容和形式,对主持人的语言表达的提炼和把握并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播述式的语言表达样式较之传统的语言样式,更利于主持人的个性发挥,形成强烈的感染力。语言是情绪的艺术,主持人在保证信息传达的公正、客观的前提下,语气中传达出来或严肃、或紧急、或舒缓、或疑问等情绪,形成了主持人对新闻的“感觉”,这种感觉加上新闻内容所包含的述评要素,正是目前新闻节目解读新闻、引导舆论、感染受众所需要的。

3.互动性

“一对一”的听觉感受是播述式的语言表达样式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像和朋友面对面拉呱一样”,这种亲切、自然的表达样式,不但具有传播新闻信息的功能,更使表达具有了感情交流的因素,比传统的表述方式更具有互动性。

新年感言 第4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594个字,预计看完需要7分钟,共有118位用户关注,23人点赞!

“世纪末”的感受最早流行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末曾饱受y2k的威胁,结果平安无事。除夕与往常一样,守岁之后挖觉,睁眼已是新年新禧,并无异状。人的问题依旧持续,等待着我们以新思维去面对。新的世纪仍然是两个表面上看来相反的趋势加速进行中。一方面是离心的倾向,多文化主义流行。西方自启蒙以来建立的普世主义的文化理想受到挑战,帝国主义、种族主义、男性中心主义的霸权受到强烈的谴责,连带科技商业主义的流弊受到严厉的批判。另一方面则是向心的倾向,世界已成为一个日益缩小的地球村。各传统不再隔离在不同地区发展。宗教、文化杂处,彼此之间打交道成为家常便饭。就在亨廷顿(samuel p. huntington)提出文明冲突的警告的当儿,孔汉思(hans küng)作出了签署世界伦理宣言的努力。依他之见,只有各宗教文化传统能够捐弃成见,存异求同,凝聚共识,才能避免矛盾冲突、同归于尽的命运。这就是在当前所面临的处境。

我曾经说明,我不属于狭义的当代新儒家的统绪,但也不会反对学界一般把我归入海外或港台新儒家的意见,因为我确认定儒家传统中有万古常新以及与时推移的成分。下面我就由这样的视域面对我们当前的处境作出回应。和上一代在1958年元旦签署《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的学者相比,我们这一代的处境是截然有异的。那时正当存亡继倾之际,故突出了心性之学的道统,也强调了吸纳西方科学、民主的必要。如今我们吸收西方之长是理所当然之事,而西方知识份子也捐弃了以往傲慢的态度,学习尊重异文化,不再把西方的价值就当作普世价值。反过来,我们也无须强调儒家的正统意识,那同样是过时的东西。在多元架构的预设下,我们只需阐明儒家传统“内在超越”的方式,可以是一种合理的终极关怀,便已经足够了。而大量的经验研究阐明,日本与四小龙──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确都有儒家背景,但各地成功或挫折的因素都不一样。自从制度化的儒家在清廷覆亡之后宣告终结,两岸三边已不足自居为儒家之正统。韩国所保留的儒化的风习更多于台港大陆。而各地的儒家传统发挥了不同的功效,难以一概而论,乃有一种“非正统”、“非中心化”的倾向。但在另一方面,我们也不愿意陷入相对主义的窠臼,这正是我们必须着力加以澄清的所在。

在这里,世界伦理的建构为我提供了重大的启示。它必须是一“极小式的”伦理,否则就不可能为不同的宗教、文化传统所接受。它不能无所排斥,如果一切可为,要这样的伦理何用?孔汉思以humanum(人性、人道)为宗教的通性,将“金律”──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视为世界伦理的基石,四个实际行为的指令是“不杀”、“不盗”、“不淫”、“不妄”的现代阐释。明眼人很容易看出,这是十诫中有关道德伦理的四诫的表达。但我仍加以强烈的支持,原因在他虽仍用西方的文字和概念来起草宣言,其意涵却超越了西方的藩篱。实际上,佛教杀盗淫妄酒五戒,儒家仁义礼智信五常,所指涉的正是类似的东西。而世界伦理的建构之所以可能,也正是因为由不同传统发展出来的道德规条确有彼此若合符节之处。

西方学者用归纳的方式找到像“金律”一类的基本原则,四诫一类的禁令,再加上一些程序上的普遍规定,由此而看到世界伦理建构的可能性。但实际建构决不限于西方的文本,每一传统都可以自订条文,参与国际性的讨论,作出特殊的贡献。在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举办的“普遍伦理计划”的国际会议中,我就曾提出论文由新儒家的视域看世界伦理。我的论点涉及方法与内容两个层次。从方法学的观点看,归纳的取同略异的做法是不足够的。我提议给予“理一分殊”以现代阐释,用朱子“月印万川”的方式,才能够不取消差别而找到会通的可能性。“理一分殊”能够提供纵向与横向、贯通古今中外的方法途径。如果我们能够分别开传统中万古常新、与时推移的成分,古代的金律与五常自然可以重新加以阐释,赋予其适合于现代处境的涵义。同样理念也可以容许犹太教、基督宗教、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儒家给予类似而不同的文字与概念的表达。同时世界伦理当然有内容的指涉,不能只是有关形式、程序的规定。只不过任何有关价值规范、道德规条的成文表达,就已受到具体时空处境的约束,而失去其抽象的普遍性。仁心的表达古今不同,不可勉强归一,否则就会造成僵化、负面的效果。但孟子指点的,孺子之将入于井所引发的怵惕不忍之心,却的确可以不论古今中外的差异而激起共同的感受。当然孟子的良知不能单纯当作心理的反应,它指向一既超越而内在的根源,此处不能申论。由现在对于“理一分殊”的了解,一切成文的表达,包括儒家的表达在内,已经属于“分殊”的层面。但“分殊”指向“理一”,那是“道可道、非常道”、“上帝以上的上帝”的层面。但由分殊层面之若合符节,通过信仰,即可以指向一超越的存在、价值之源,已非我们通过逻辑推理、经验推概可以证立的层面了。它可以被了解为康德(immanuel kant)所谓不得不作的“基设”,但港台新儒家宁可以之为在自己生命之内发出的直接呈现。而世界伦理宣言所要求的恰正是人的内在态度的转变,不能只满足于1948年签署的人权宣言那样的法律文件。那么儒家式的进路有其殊胜之处,也就不言而喻了。本但孔汉思指出,这是一个“典范转移”的时代:它不再是一元独霸、西风压倒东风、或者东风压倒西风的时代,而是多元互济、交流对话的时代。这并不是要人不再追求真理,放弃自己的信守,而是在建立了自己的终极关怀之后,还要采取一种开放的态度。这才能使各人植根在自己的基础上,不为自己的成见所拘,不断作自我的扩大,以指向于终极的真理,追求存在与价值在现生的进一步的具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克服文明冲突、免致地球毁灭的希望。

而学者沟口雄三由完全不同的出发点得到了相同的结论。作为史家,他认为日本之现代化速度远胜过中国决不是偶然的结果。日本富于竞争精神,效忠天皇,并没有真正的天下观念。但西方式的竞争模式已经发展到了尽头,再持续下去会产生毁灭性的结果。以此他认为二十一世纪的指导原则应该是传统中国文化天地万物一体的襟怀,与调和共存的做法。有人乃至以为二十一世纪将会是中国人的世纪。但我对此有很大的保留。传统中国天人合一的理念固然有环保的意涵,但1999年3月1日《时代》(time)杂志报导,当今世界最污染的城市中国十居其九。而中国传统调和共存的智慧要不能阻止海峡两岸的热战,那又有甚么用呢?故我要呼吁回归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睿见,光只说一些漂亮的空话是没用的,只有真正按着理念行事,由身边做起,才能造成海峡两岸的双赢局面,并促进世界的和平。这就是我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感言。

新年感言 第5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287个字,预计看完需要6分钟,共有234位用户关注,50人点赞!

2、卡纳瓦罗在天津权健的总结大会上发表离别感言:“最感谢的人是董事长束昱辉,没给过我任何压力,唯一的目标就是三年内把球队带入亚冠,但我用一年半完成了。之所以选择离开,是因为在明年双线作战的同时需要更新鲜的血液和冲击,我希望权健更好,所以选择离开。”

3、我总是在离别前很久就开始在心里语言离别时自己的心理活动和感言,把自己感动得不行,其实真到那一天,也许只是狂笑着化解各种尴尬离开,不要伤感了谢谢,你要做的还太多,伤感的时间全用在做事上也都事半功倍了哈。

4、我们隔着屏幕,聊着青葱岁月和哪些‘美好’的回忆!发着我们离别后的感言,假笑的表情在我们的聊天记录中充当着主角!美好的誓言,诠释了我们注定无缘,一切的一切愿我们的有好的每一天!

5、总感觉毕业了好像就是要发表一点自己的感言才算完满。前段时间都是诉说离别,其实我不想搞得那么悲伤,打个电话告别我都能哭半天。收拾自己东西的时候也是。本来就很悲伤了就不必再添,然后一直沉默…直到错过感叹离别的时间。

6、你还不曾说出离别感言,我早泣不成声。你们千万嘱咐的我会记得。愿首飞成功起落平安。

7、博阿斯离别感言:我相信,与其说再见,不如说后会有期。谢谢你,上港。

8、今日感言:人生的每一次离别,我们都笑着说再见,可是后来的后来,再见都是遥遥无期。小时候,我们总是哭着哭着就笑了;长大后,我们却笑着笑着就哭了。共同的经历是感情的基础,没有经历的感情就好像是没有坚实地基的建筑,摇摇晃晃,好像一个不经历就会倒,总之经不起风浪……不舍跟过去的美好说再见,一直抱着过去的那点美好回忆,不忍它在时间的缝隙中悄悄溜走,很涩……

9、6月是毕业的季节,离别的脚步还是来了,刷着朋友圈里的离别感言,看着同学们各个红肿的双眼,心里边五味杂陈,有不舍,有感伤,但是更多的却是祝福,送走了宿舍的其他妹纸们,一个人打扫着宿舍才体会到原来舍长打扫宿舍卫生的不易,在宿舍的墙上写下我们每个人的名字,才知道每个人的名字早已刻在我的心里,拉着箱子走在校园的路上,一直在回头好希望把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收在眼底,再见了我的大学,我的青春,还有这个城市角落我牵挂的人儿们,我会时刻想着你们的,希望未来我们彼此都好好加油,成为我们想成为的人,希望下次相遇时彼此可以活成愿我希望的那般模样,祝福彼此……期待下次的相遇。

10、老校长离别感言:“不管我将来走到哪里我的心我的生命永远属于这里我会告诉我的子女当若干年以后我的生命停止了他们要趁一个黄昏或黎明的时候悄悄地把我的一部分骨灰埋到学校的某棵树下让我长眠于这里...”

11、看到朋友圈里调走的老师发的离别感言,终究会想到自己。明天就要开始上课了,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孩子们,转眼孩子们都该上三年级了,对我而言,无疑是个挑战,但是清楚知道自己到底还有哪些不足,只希望自己始终带有这份热情去面对这个工作,面对孩子们。加油!晚安了……

12、不知道要说些什么离别感言跟你的过去就到这里了你的好的人设坏的人设好的口碑坏的口碑都跟我无关了愿你珠玉琳琅、锦绣安康、儿孙满堂、福寿绵长。

13、感言:如果可以,我想重新认识你,没有离别的痛苦,没有无奈的放弃。你对我依依不舍,我对你深深眷恋。两个人在一起,快乐多过痛苦,眼泪少过笑容。如果可以,我想重新认识你,不会像现在这样,看不见你,得不到你。

14、前日,我静静的来了;昨日,我与君同舟共济;今日,我诉求说离别感言;明日,我又将静静的走向远方!

15、再见是出于责任,所以离别时刻,分手感言也没有太多铺垫,只一声嘱咐,吃完饭记得吃药,好好休息,我走了,我知道以后不会再有联系了,你既说不出原因,我也只能理解成不爱,只是当初的美好怎么解释?爱情易逝,婚姻易碎,人生总有些求而不得的遗憾,希望每个经历过创伤的人最后都能有另一双手来抚慰心灵,不念过去,不畏将来,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姿态!

16、人在季节更替的时候容易多愁善感,人在新旧交换面前尤其多愁善感,辞旧迎新的时候,突然深刻的体会到失去不回来的时间,一瞬间百感交集,一瞬间心里有一万句离别感言。对时间的流逝感到唏嘘赞叹,也忘了一整年是如何挥霍,好像不曾度过,于是开始搜集时间淌过的证据,做过的工作,考过的试,拍过的照片,爱过没来的及抓住的人,想起自己没说出口的道歉和渐行渐远的想念,不禁感叹真是忙碌的一年,空虚的一年……新的一年,还要继续不管不顾的打扮,生气的时候吵闹,爱意泛滥的时候不吝啬爱。

17、奶油米这个离别感言真是让我刮目相看,她在爱上超模第三季的表现,还让人觉得这女的怎么这么不会说话啊,但是现在的她真的强大多了,说的很好,而且没有哭哭啼啼,很大气,很谦卑,赞!

18、很想写一段离别的感言,因为我没有离开……谢谢德州这个地方让我真真的感受了人生!那年21岁孤身一人来到德州,现在想想用一个词来形容当时的自己:无知无畏。顺风顺水的活到了21岁,不懂人性,不知规则,不明自己,那又何妨,那个时候不需要想太多去做就可以,显然会摔倒也会爬起来会变的越来越不像那个21岁时的模样。如果是不觉中用试错法度过了这前半生,应该是庆幸还是惋惜?!

19、最近看朋友们陆陆续续发表离别感言。我离校早,并没有很强烈的毕业的实感。今天收到了学位证书,忽然在那瞬间意识到,哦,原来再回到学校没有人等着我了。我不太会公开炫耀既得的成绩,如果给自己打分,这四年也还算满意吧。常被人说一副散漫的皮相,但我常觉得有这样的反差才算的上有趣。在很多优秀的人身上我学习到,真正有实力之人往往是不动声色之人,自我价值的建立也并非寄托于他人评价。关键在与从前的自己比较,反省与思辨,远离“无知”,发挥出自己“真正的个性”。

新年感言 第6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4705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2分钟,共有288位用户关注,59人点赞!

关键词一:亲和

放下有形或无形的“架子”,追求新闻语言的亲和

的讲话,以“一种为群众易于接受的表达”为显著特征。他经常用聊天式、谈心式的语言和大家交流,话语中充满着亲和、温和、随和,让人感到很是亲切、没什么“架子”。

比如,他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一开口就说“让大家久等了”,接下来又说“大家很敬业、很专业、很辛苦”,言语中涌动着理解人、关心人的情感。他在坦桑尼亚演讲时,一开口用“哈巴里”打招呼,用“阿桑特民萨那”来谢谢大家;在墨西哥演讲时,深情地道白:“我是一个足球迷。”等等,处处给人一种平等待人、平易近人的感觉。在要求领导干部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系列讲话中,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不是板着面孔、硬邦邦地说话。他语重心长地要求领导干部“少出去应酬,多回家吃饭。省下点时间,多读点书,多思考问题,油腻的食物少吃一点对身体还是有好处”。这样的话语既如长辈,又似邻家兄长,让人如沐春风,心有所动。

学习领会的语言风格,新闻工作者应从思想深处放下有形或无形的“架子”,努力使新闻语言变得亲和、为广大读者乐于接受。的语言亲和,关键在于他心中装着群众、想着群众,把自己看做是与群众平等的人,因而从没有居高临下、颐指气使。改进文风,新闻工作者要切实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多同群众交朋友,跟群众零距离接触、打成一片,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以平等、平视的角度来观察审视、采编新闻、组织报道,将平民情怀融入新闻作品之中。

关键词二:通俗

让语言更加接地气,追求新闻语言的通俗

的讲话,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口语化、通俗化。他经常用一些很简单的大白话、大实话,用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民间谚语、俗文俚语等,来阐述观点、表达思想,让人听得懂、记得住。

比如,他用“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样朴实无华的话语来阐明每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用“块头大不等于强,体重大不等于壮,有时是虚胖”来说明只有经济总量而没有先进科学技术支撑是不够的;用“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这句俗话揭示了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最有发言权的深刻道理;用“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向世界表达中国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的决心;用“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来表达中国与拉美国家共谋发展的时间越长就会彼此更加互信;用“打铁还需自身硬”说明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意义;用“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教育青年大学生要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下立己修身,等等。

学习领会的语言风格,新闻工作者应与大众话语体系对接,多用接地气的群众语言,从而使新闻语言轻松自然、通俗易懂。在进行新闻报道时,要少用大话、套话、空话和“官话”,多用短、实、新、活的群众语言;少用生僻词,多用常用词;少使用复杂的长句或需要读者反复思考才能弄明白的句式,多用简洁、结构简单的短句表述。在进行会议报道时,努力将公文语言转化为新闻语言;在撰写涉及相关专业的新闻稿件时,努力将专业术语换成通俗话语,让大众易理解能消化。

关键词三:生动

运用形象比喻的手法,追求新闻语言的生动

的讲话,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善用比喻。他的许多比喻,生动活泼,形象贴切,妙趣横生,令人叹为观止,具有很强的感召力。

比如,他在讲从严治党、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时,用“打铁”比喻自身修炼;讲既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时,用“老虎”、“苍蝇”比喻腐败分子;讲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时,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比喻自我净化,用“缺钙”、“软骨病”比喻理想信念缺失;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演讲时,用“酒茶论”比喻多样文化多彩文明应共生发展;在同德国总理默克尔会谈时表示,发展中德关系,好比驾驶一辆汽车,必须看得远,才能安全和顺利;在强调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时说,强化责任追究,不能让制度成为“纸老虎”、“稻草人”,用“稻草人”比喻有令不行;在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大会演讲时,用“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比喻当下中国,等等。

学习领会的语言风格,新闻工作者应熟练掌握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技巧,张开想象的翅膀,努力使新闻语言生动活泼、和蔼可亲。在新闻语言中加入比喻,一方面能够帮助记者表达读者理解有困难的内容,另一方面可以让新闻语言呈现出活灵活现的效果;在制作新闻标题时使用比喻手法,由于借助了具体、贴切、鲜明的形象来表达题意,常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时,不能过度滥用,而必须拿捏得当、掌握好火候,避免出现词不达意、破坏新闻真实性的问题。

关键词四:具体

做好抽象说理的释义,追求新闻语言的具体

在讲话、演讲中,善于用讲故事、举事例、摆事实的方式来凝聚共识。尤其在国外的多次演讲中,他更是注重用故事来讲理、用事实来说话、用事例来说明,让人感到十分具体实在。

比如,他在莫斯科的演讲中,生动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苏联飞行大队长库里申科来华同中国人民并肩作战的事例,说明“两国人民相互支持和帮助”;在坦桑尼亚演讲时,列举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热播,以寻常百姓的视点,拉近了两国人民的距离;在刚果演讲时,讲述了3位中国华侨冒险救出12名刚果邻居的感人事迹;在墨西哥演讲时,用米卢带领中国足球队闯进世界杯比赛和墨西哥跳水队在中国教练指导下取得好成绩的事例阐述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等等。在国内的一些讲话中,他也注重用鲜活实在的故事和事例说服人、教育人、感染人。如,他用“老红军一边热泪盈眶讲过草地、家人一边倒掉参汤”的事例警示党员干部保持优良作风,用焦裕禄带着儿子补交戏票钱的故事告诫领导干部要管住管好身边人,等等。

学习领会的语言风格,新闻工作者应提高发现故事、讲述故事的能力,做好抽象说理的释义者,努力使新闻语言具体实在。事实胜于雄辩,故事和事例是有血有肉的,它胜于一切空洞的说教,很多道理在事实面前不言自明,很多歪理在实例面前不攻自破。现在的新闻写作越来越强调故事化,强调用生动感人的事例表达思想、引导舆论,增强说服力、传播力。生动的故事,仅仅靠看材料、听汇报是找不出来的,而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中调研采访,才能被挖出来。

关键词五:凝练

浓缩提炼深刻的思想,追求新闻语言的凝练

的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常给人一种大开大合、气势磅礴之感。他善于运用归纳和概括的手法,用高度凝练的几个字或关键词揭示事物的规律和本质。

比如,2013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研讨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中,将社会主义思想500年的发展历程高度概括为“6个时间段”。他在参加“复兴之路”展览时,把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明天用三句诗词作了高度凝炼的描述和概括,昨天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今天是“人间正道是沧桑”,明天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大气磅礴、气势恢宏。这种气势还体现在对事物规律和本质的揭示、把握上,比如,他深刻地指出改革开放的30多年,大体每10年是一个段落,每一个段落又有一个共同特点:开头都充满机遇挑战或危机,之后又转危为安,这就是对规律的总结。他在讲到中非关系时,用了“真、实、亲、诚”四个字高度概括,精辟而深刻。

学习领会的语言风格,新闻工作者应不断提高理论水平,锤炼思想、开阔思路,努力使新闻语言凝练深刻。语言的凝练美是一种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的语言艺术,诗歌的语言尤其具有凝练美的特征。但凝练的语言决不是干巴巴、枯燥乏味的,而必须精美富有文采。在新闻写作中,拟制新闻标题,撰写一句话新闻,对概括总结的语言都有很高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在头脑中树立起简比繁好的思想,怀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追求,善于反复打磨推敲,力求语言简明凝练。

关键词六:幽默

给“板着的面孔”放松一下,追求新闻语言的幽默

是一位富有幽默感的领导人,无论是在外交舞台上与国际友人交流,还是在国内基层考察时与普通百姓交谈,他常会以幽默睿智的表达,将自己的想法传递出去,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

比如,当中国驻马尔代夫大使王福康说到中马旅游合作时,插话说:“也要教育我们的公民到海外旅游讲文明。矿泉水瓶子不要乱扔,不要去破坏人家的珊瑚礁。少吃方便面,多吃当地海鲜。”引得全场一阵笑声掌声。2013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当苏州市委书记发言称“争取用5~8年,使所有的湖泊水质都有根本改观”时,插话说:“现在网民检验湖泊水质的标准,是市长敢不敢跳下去游泳。”一时语惊四座,引发的不仅是笑语,更是对政府环保意识的呼唤。他视察武汉的市民之家,与女市民郭婷婷握手时,竟然来了一句:“美女,你好!”被群众称赞为很会聊天、风趣幽默。他在海军“海口舰”上视察时,鼓励水兵说道:“当水兵有没有本事,不在你吐不吐,而在你吐了之后还能不能吃。”水兵们都会意地笑了起来。

学习领会的语言风格,新闻工作者应注重培养幽默感,善于运用轻快而诙谐的笔调来表达思想,努力使语言产生一种幽默风趣的效果。新闻中对幽默的运用在西方媒体中比较常见,相对来说,我们的新闻“庄重”有余而“诙谐”不足,但随着中国与世界融合脚步的加快,我们的新闻中也自觉或非自觉地加入了幽默的成分,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恰当地运用幽默语言,会使新闻更有嚼头,有利于增强报道的可读性、趣味性,进而使读者喜闻乐见、争相阅读。

关键词七:诗意

将真情实感注入表达之中,追求新闻语言的诗意

善于在讲话时信手拈来古今中外的一些经典诗词,常常收到画龙点睛之效,善于运用诗一般的语言抒怀、展现性情,使语言充满灵动,为讲话增色。

比如,他用近代学者王国维关于治学的三种境界来论述理论学习也要有“望尽天涯路”的追求,有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也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人憔悴”的心甘情愿;更要有“众里寻他千百度”,最后在“灯火阑珊处”去领悟真谛。这种语言比一般地提学习要求更妙趣横生、意味深长。他引用《大学》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指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拥有很强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更强调当代中国需要继续创新。他常用诗一般的语言抒发内心的家国情怀,“回首历史,我仿佛听到了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看到了大漠飘飞的袅袅炊烟”;“当我透过飞机舷窗俯瞰浩瀚的太平洋时,仿佛看见几个世纪前那些满载丝绸、瓷器的‘中国之船’正向着阿卡普尔科破浪前行”,等等。

学习领会的语言风格,新闻工作者应活学活用古典诗词,将真情实感注入表达之中,恰当运用含情蕴理的诗化手法,努力使新闻语言富有诗情画意,让新闻告别枯涩。在尊重新闻事实、新闻主体的前提下,用好诗意化语言,能够以其灵气和诗意,为报道锦上添花。将诗意化的语言用在新闻的标题上,可以起到统揽全文、吸引眼球的作用;用在导语中,可以烘托主题、铺垫细节;用在新闻报道的中间,可以发挥起承转合的作用;用在结尾处,可以收到画龙点睛、余味绵长的效果。

关键词八:新潮

敞开胸怀拥抱互联网时代,追求新闻语言的新潮

在讲话中还时常会使用一些网络上的流行语言,让广大网友感到很亲近很亲切,产生了强烈共鸣,更是向人们传递出了一种文风的新走向、新常态。

比如,2014年2月7日,在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接受外媒记者采访时,引用网上流行的“时间都去哪儿了”说道:“我个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当然是被工作占去了。”随后,2月19日,千龙网更是创作了漫画版图表新闻《的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漫画形象,成为中国新闻媒体报道领导人形式的一个“开创性”案例,引爆舆论场。

的2015年新年贺词中最广为传播的,当数如下两句:“为了做好这些工作,我们的各级干部也是蛮拼的。当然,没有人民支持,这些工作是难以做好的,我要为我们伟大的人民点赞。”网络热词“蛮拼的”、“点赞”,出现在最高规格的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中,着实让人感受到清新的文风。让网络语言与官方语言形成互动,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官方语言正在努力向百姓贴近、向生活贴近。

新年感言 第7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884个字,预计看完需要8分钟,共有276位用户关注,30人点赞!

一、播音主持语言艺术与对台文化传播感染力

播音主持艺术的主要载体是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尤其是有声语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思维的直接现实,语言最能反应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修养,也能折射一个国家全民素质的高低和社会风尚。随着两岸民众往来日益频繁,实现心灵的沟通、深化感情的交融将更加重要。文化的交流要比其他任何领域的交流都更为深刻、更为长久,只有不失时机地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两岸关系的基础才能更加牢固,两岸关系的动力才能更加持久,两岸关系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经受风雨的考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促进两岸新文化交流也是对台传播的重要内容,通过文化传播中播音主持艺术的感染力凝聚两岸民心是对台广播义不容辞的责任使命。两岸的语言具有深刻的一致性,两岸文化交流逐渐融合的过程中,语言习惯的融合、语言感受的共鸣更是日渐浓厚。播音员主持人在广播节目中以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驾驭、使用这些两岸共通的语词形式,将更好地增强对台传播节目的沟通和交流效应。除了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所使用的语词形式是两岸民众相同的根脉,其所体现的播音员、主持人语言审美追求也将极大地拉近两岸民众的心灵距离。播音主持艺术的传播借鉴了人际传播的亲和力、亲切感。对台传播中,播音主持语言艺术传递出胸怀天下、自强不息、以和为贵、扶正扬善的中华文化核心价值理念,以及和谐圆融、平淡悠远、深情隽永、气势恢宏的文化审美追求,都将深深根植于两岸民众的心田的中华文化情怀激发。对于两岸民众来说,根基于此的语言文化气质是两岸心灵沟通的纽带、是情感共鸣的桥梁,也是两岸民众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凝聚民族向心力的火种。生动展现中华文化和两岸新文化的传播节目将在播音主持语言艺术对美景和画卷的展示中、观念与意识的启迪中让台湾受众受到感动、产生感触和接受感染。

二、以播音主持语言艺术增强对台文化传播感染力的几点思考

1、提升语言艺术功力,展现汉语文化之美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功力,正如播音界泰斗张颂教授所说:“就是语言的功底和能力”。对于播音员主持人而言,语言功力主要体现为语言心理与表达层面,主要是“理解力、观察力、感受力、反应力、表现力、感染力、调检力”,以及语言的记忆力、想象力,当然还包括语言运用的功夫、造诣,语言内容方面的思想水准与文化含量,语言形式方面的文学性、美学意义等等。在对台文化传播中,不少广播节目以文学艺术语言的展现,引起台湾听众对于中华语言文化和其蕴含的文化传统的共鸣。比如文章开始提到的《书香流韵经典传情——癸巳年新春诵读会》和《不变的dna——海峡两岸“汇入诗流”朗诵会侧记》、《古厝新风2013春节特别节目》等。这些广播节目中,播音员主持人以音韵协调、词语均衡、生动活泼的语言更好的传达了节目内容,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神采;而在一些交流感、时代感更强的节目中,语言艺术的功力也会使节目的表达更为流畅,使台湾听众入耳入心。

2、体验语言的分寸感,解读历史文化风云

凡事总要有一个“度”。播音主持语言艺术作为一种再创作行为,也有一个度的问题,也就是人们所理解的语言的“分寸感”。两岸问题历史积淀深厚,有关内容一直是对台广播历久弥新的重要内容。历史上,台湾曾被西班牙、荷兰、日本先后占领过。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重归中国的版图。1949年后,台湾与祖国大陆又处于分离的状态。50多年来,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大陆对台政策也随着历史的风雨变迁:从炮击金门的硝烟到和平统一的强音,再到今天两岸和平发展的兴盛局面背后一直存在的双方仍在小心迈步的探索,给对台广播传播两岸历史文化发展变迁的过程中提供了重要内容,也提出了更高的传播要求。同时,作为特殊的对象性广播,听众的地域环境和接受心态使得这种高要求落脚于广播节目中播音主持的语言分寸感:包括情感沟通的柔而不腻、对于问题交流的和而不同、政策表态的严而不厉等等。如《“九二共识”二十周年》系列节目的第一集,讲述了“九二共识”的来龙去脉。形成“九二共识”是两岸有关人士殚精竭虑、来之不易的重要成果,尤其形成的繁复过程可以体会其中蕴含的心血,但是节目的事实罗列需要节目主播细心体会,充分表达,才能真正让收听节目的受众感受到艰辛的过程,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努力。如:“1987年底,长达三十多年的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后,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各项交流随之发展起来,同时也衍生出种种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台湾不得不调整‘不接触、不妥协、不谈判’的‘三不政策’,于1990年11月21日成立了得到官方授权的与大陆联系与协商的民间性中介机构——海峡交流基金会,出面处理官方‘不便与不能出面的两岸事务’。”在最后一句的表述上,主播可以采用客观叙述的语气,切忌否定之意。因为节目核心内容表达的是后续的“九二共识”成果,基调应定义为平视两岸关系发展进程,还原体会历史真实,尽量不流露基于对立心态的情感色彩。再如:“在香港商谈中,海协提出了5种文字表述,台湾海基会也根据台湾当局‘’的结论提出了5种文字表述,台湾方面虽然也同意两岸公证书使用是中国内部的事务,双方均应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并表达了谋求国家统一的愿望,但在文字表述方案上,两会很难达成一致。”而在这一句的表述上,我们要采取有进展的喜悦、未完全到位的淡淡憾意,为成果的形成预埋伏笔,而不能平白直述、淡然面对。精确到位的把握语言的分寸感,需要熟知政策、明确基调、客观判断表述事实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才能更好地向台湾受众还原历史、积聚共识。

3、把握语言情绪调控,烘托节庆文化氛围

播音员主持人的个性魅力和语言风格表达的传播情感对台湾听众有着来自人性的深深的吸引力、感染力。在节目中适时表达情感、引起共鸣会极大激起台湾受众对节目内容传达文化内容的接受和认可。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国的传统节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整个民族释放共同情感的触燃点,其蕴含的中华文化丰富内涵,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社会惯性,时代沿袭,有些已经沉淀为民族性格和社会信仰。进入和平发展时期以来,两岸共同的相关纪念与庆祝活动越来越丰富。春节的阖家欢聚、清明的供祭祖先、中秋的佳节思亲,是海内外所有华人的内心需要,也见证了海峡两岸的血脉情深。在节庆报道的对台传播中,主持人表达的思乡情怀、欢聚快慰、神祈虔敬可提高对台文化传播的效果,增强民族与文化的认同。比如在每年三月初三中华民族人文初祖黄帝诞生之日,河南新郑都会进行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国际大联播》中,主持人对于台湾政要人士的介绍充满对台湾乡亲的欣喜欢迎之情,以排比句式的层层推进、把海峡两岸同源一脉、慎终追远的真挚感情充分传递“:每年的拜祖大典都要邀请大量的海内外华人来参加。尤其是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华人参与到拜祖大典中来。丙戌年,中国副主席江丙坤来了;丁亥年,中国荣誉主席连战来了;戊子年,新党主席郁慕明来了;己丑年,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来了。庚寅年,副主席林丰正来了。他们在拜祖大典历史上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辛卯年,亲民党副主席张昭雄参加拜祖大典。”

4、紧贴语言时代感,分辨两岸语词变迁和差异

新年感言 第8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518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116位用户关注,47人点赞!

辞旧迎新,我们再聚首。衷心感谢大家在过去的日子里给予我的理解和关怀!希望在新的一年能够与大家携手共进!预祝我们这一年大吉大利,共同开创美好的事业,并一起收获丰硕成果!

今年春节我回了趟老家,重游幼时居住的吊脚楼、儿时念书的小学和少年苦读的中学校,当记忆之匣以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为段逐次开启时,我不得不承认自己不再年轻。

还记得二十年前在聚奎中学的鹰嘴石上一遍遍朗诵塞缪尔·厄尔曼的《青春》:“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炽热的感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如此锐气,二十后生有之,六旬男子则更多见。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岁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肤;热忱抛却,颓唐必至灵魂。忧烦、惶恐、丧失自信,定使心灵扭曲,意气如灰。无论年届花甲,抑或二八芳龄,心中皆有生命之欢乐,奇迹之诱惑,孩童般天真久盛不衰。人人心中皆有一台天线,只要你从天上人间接受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号,你无不青春永驻、风华长存。一旦天线降下,锐气便被冰雪覆盖,玩世不恭、自暴自弃油然而生,即便年方二十,实已垂垂老矣;然则只要竖起天线,捕捉乐观信号,你就有望在八十高龄告别尘寰时仍觉年轻。”

我很幸运在少年时遇到并深爱上这篇文章,所以步入中年仍不觉沧桑,内心对未来仍充满美好向往。这次回老家听年轻的表弟表妹说了很多心里话,工资高的报怨工作累、工资低的想跳槽,有的嫌弃奖金少,有的感叹离家远,有的认为没前途,总之,似乎没有人对现状感到满意。

回顾我工作这十三年,离乡背井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深深扎根,工作最累的时候拿很低的工资也不曾抱怨,因为我没有把快乐建立在金钱和地位等物质和名利基础上,而是从生活和工作的过程中汲取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并常怀感恩之心态和知足的意念。即使与我刚大学毕业的表弟表妹相比,我的收入也不是很高。但我的幸福感和快乐程度却相对很高。值此新春之际,欢迎大家来和我一起分享《青春》!希望我的同仁和亲朋好友们都不要成为体会不到幸福和快乐的悲观者!

保持青春不代表拒绝成熟,成熟不是利欲之心和圆滑之技,成熟是懂事、明理、看得穿、悟得透、拿得起、放得下,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懂得先付出劳作再期待收获。成熟就是独立性和担当力,在任何场合都能够快速、准确地定位自己的身份,以合适的方式扮演社会角色,用自己的行动维护尊严并赢得尊重,并勇敢地对自己的言行承担责任。

我年轻过,我接受过父母和兄长无私的宠爱、接受过男朋友殷勤的追求和老公温柔的呵护,但我一直清醒地知道我只是一个平凡得如同草芥的女子,求学期间我对学校、老师、同学、朋友从无过分要求,工作之后对公司、领导、师傅和同事也常怀感恩之心。来公司报到那天人力资源部给我发了一笔生活费,我知道公司没有义务供养我,公司付钱是需要我效力。我拿着公司预付的钱没有喜悦,而是感觉到很大的压力----因为我当时根本不知道公司需要我做什么,我又能够做什么?

我很幸运,工作十三年来公司和领导都对我很好,遇到了很多好师傅和好同事。当然,我身边也出现过一些不受大家喜欢的人物,这些人共同的特点就是:才气不如心气高,干劲不如斗劲足;平时不好学习、推诿工作,年终和领导计较绩效评级和工资待遇;有求于人时志在必得,别人相求时铁板一块。那些不受欢迎的人有的离开了,据说过得不是很好;有的驻留原地,一年不如一年。

人生短暂,生命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完美的人生既要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无限精彩,也要给这世界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完美的人像鲜花,绚烂自己的同时芳香环境。

我希望成为一朵茉莉,静静的开着、淡淡的香着,雪白的花谢了还可以入水为茶。

新年感言 第9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5262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4分钟,共有204位用户关注,26人点赞!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感问题;探讨

首先,说明语感的概念,就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是一种心理现象,属于直觉思维;然后,结合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阐述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意义;最后,具体论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语感的问题:(一)、积淀语文知识,提高字词感受力。(二)、强调诵读,增强整体感知力。(三)、理性分析,加强言语实践。

半个多世纪以前,夏丏尊和叶圣陶两位老先生就倡导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感训练。长期以来,一些学者专家和许多语文教师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语感”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致成了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热点。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感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什么是语感

语感问题,老一辈语文教育家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叶圣陶老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对语感作了描述:“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这是我国关于语感的最早解释。夏丏尊先生较早提出“对于文字应有灵敏的感觉。姑且名这感觉为‘语感’”。当代一些研究者则认为,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是一种理性的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语感是“一个人在社会交际过程中对言语形象的理解、储存、模拟和创造的心智能力。”语感论者对语感这一概念从不同角度作了界定,从不同程度揭示了语感的内涵: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属直觉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

二、语感训练的意义

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同样提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1. 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

2000年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中明确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2001年教育部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中也明确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些都将语感培养放在语文教学的空前的高度。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和突破口,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又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所在。所以要重视语感训练。

2. 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使思考力得到充分发展。

语感强的人可以敏锐地对语言材料的要点、优劣、情味等做出准确判断、感知;可以让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可以不假思索地运用语言顺畅地表情达意;写作时意到笔随;乃至构建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及风格,拥有自身的言语世界---这其中,蕴积了强烈的创新潜能及无限的思维意识。而学生往往咬文嚼字,望文生义。如“田园”仅仅理解作种田的地方,而没能想象那一派和谐优美的农村自然风光;“春雨”仅仅理解为春天的雨,未能联想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很多学生在写写景抒情的文章时,往往只是简单地列举名称,而没有把自己看到的感觉到的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小草是“绿色的”、“青青的”,花是“红红的”“美得无法形容”,却不会说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青得逼你的眼”、“它展现了春的生机和希望”;各种花“花着甜味儿里带”(语出朱自清《春》)、“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语出宗璞《紫藤萝瀑布》)。可见,学生的字词句的积累太少,语言的感悟太薄弱。语文教材中大多是文质兼美、内容丰富的语言材料。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利用,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感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才会大大增强,思考力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学生通过语感的训练,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犹如年轻人谈恋爱所惯有的那种“感觉”,“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廖等等说不尽的意味。”

3. 通过对语感的培养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

马克思说:“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语言当然也不例外。吴济南指出:“学生在语文课中感受直觉形象,诱发审美情趣,进行审美鉴赏都必须基于语感。从语感入手对学生进行语文美育,旨在健康的审美心理、高尚的审美观的形成和确立”。语感是一种心灵的感觉,和一个人的思想情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抽象概括的特征。它在长期的实践中潜移默化,从而积淀了社会生活和文化熏陶的内容和性质。如朱自清先生的《春》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再如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名句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也传达出作者被排挤出朝廷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学生通过阅读,与作者进行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获得审美体验。所以,通过语感的培养可以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这是语文教学进行思想情感教育的特征所在,也是优势所在。

三、语感的培养

基础教育不断地改革,教育观念不断地更新,新时代的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如此重要,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究竟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认为,应该主要进行下列三个方面的工作:

1.积淀语文知识,提高字词感受力。

语言是一种表情达意的符号体系,因此,阅读者需要具备系列的专门知识和技能。 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字词,对文字的社会功能、汉字的字形、词汇的构成、短语的组合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还缺乏敏锐的语言感受力,所以培养语感首先要从字词积累着手。

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力,他们积累词语并不仅仅依靠字典、词典,而是在大量的阅读中得到的。但说话者、写作者却千方百计地挣脱语言系统的规则 ,以便把自己想要传达的内涵意义表达出来,而这往往是流动的、可变的, 具有个人倾向。学生要真正体会其中韵味,就必须有相应的语文知识的积淀。如欣赏李清照的《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个“瘦”字,写出了深秋时节多愁善感、独守空闺的妇人怀念亲人、孤独寂寞的情思,这种意味哪是字典上能查到的?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出现的九个名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在词典上的解释能与词作者表现的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惆怅之情划上等号吗?主体性原先积累与储存的经验、知识跟当前所面临的问题相互撞击,才会迸发出耀眼的直觉思维的火花。西蒙说,直觉是“利用了已有的知识认识了当前的情景”。 布洛赫也指出:“我认为直觉和经验二者是密切相关的,所谓直觉,是把那些你已经了解得很充分的事物的认识拼起来形成一个更完整的认识。”没有主体原有的经验 、知识作前提,直觉思维只能是飘忽不定的镜花水月。一般说来,语文学习的经验越丰富 ,对语文知识理解得越透彻,就越容易对语文中的现象与问题产生直觉。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字词感受力,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

2. 强调诵读,增强整体感知力。

对于学生来说,想要培养良好的语感素质,除了引导他们自觉感知客观社会言语对象,丰富语感素质的感性因素外,主要的和首要的途径是学校的语文课的教学。良好的语感素质必须以相应的教学形式加以保证,才能得以有效培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大量地阅读文章,当所汲取的言语作用达到某种程度,即言语本身的规则在言语主体身上积淀到相对完整和巩固的程度时,积淀在言语主体的言语规则自动进行组合、调整,最终形成一种语言直觉结构。要使学生形成语言直觉结构,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诵读。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对阅读内容和形式的感受性,启发、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言语,把文质兼美的课文言语转化为学生的语感素质。如朱自清的《背影》是篇叙事散文,描写了20年前的父亲在火车站送“我”的情景,从所记内容看,作者为什么不选用《回忆我的父亲》这个既通俗又朴实的题目?从所记情景看,作者为什么不用《送别》这个更见凄切的标题?这就得引导学生仔细揣摩文章的内容,通过比较方可明白原题的佳妙和不可更改的理由。写父亲过铁道为“我”买橘子的过程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教师利用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想象、揣摩,读读悟悟,教师点拨:“‘蹒跚’可见步履的不便,从月台下去所以用‘探’,‘攀’和‘缩’可以想象爬的困难。”通过抓重点词句的品味训练,让学生既明白语意,也悟到语言的情味,从而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感。再如曹操的《观沧海》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这种情感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的色彩,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正如朱熹所言,阅读要“涵咏”,要有强烈的作者、读者的角色意识,沉浸在生动具体的言语情景中。周振甫先生认为:“作者由气盛决定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读者则人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中求气,得到了气,就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感情”(《文章例话因声求气》)。所以古人要求“必讽诵之深且久,使我之心与古人沂合于无间,然后能得契自然之妙,而终极其能事。”(张裕钊《与吴函父书》)新编的《语文课程标准》在“附录”部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提到,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到400万字以上,可见阅读的重要。

总之,语感像一股流水,教师通过对学生的阅读训练,增大它的流量;同时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使它流向既定目标。

3. 理性分析,加强言语实践。

一个人的语感素质也得益于后天的理性成分。每一个正常的人都有一定的语感技能,否则人们便无法进行言语交际了。但是,后天接受语文教育的差异,会造成人们语感素质和技能的差异。具体到每一个人,语感的素质有高下之分,即其深度、广度、美 度、敏度无不因人而异,其语感技能自然就有强、弱之别。一般地说,文化程度和语文素质越高,接受和发出言语符号的范围和深度就更为广阔和深入,精神、心理活动更易趋向细致和深刻,语感素质就更高,语感技能就更强。一个大学教授和一个文盲的语感水平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强调语感作用,决不意味着排斥或轻视语文知识的教学。语文知识可以提高语感的质量,因为“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毛泽东语)。语感主体只有经常地、有目的地进行对言语对象的认知、感受 和理解,才能提高语感素质的水平,使之由初级的、浅层次的语感水平向高级的、深层的语感水平推进。这也正是我们进行语文教育的教学目标。

言语实践亦即语感实践,让学生自己接触和使用语文材料。基础教育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习得语言的实际能力,或者说以感性为主,而感性又总是直接与实践联系着。“学生的语感由学生自己对言语对象的直接感受积淀而成,是学生‘感’的结晶,而非教师‘讲’的产品,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读、写、听、说实践”。所以,学生学习的能动参与积极性发挥得怎样,取决于学生的语言实践感受。因此,只有通过长期有效的训练,在学生的意识与行为之间建立起条件反射性的关系模式,才能将有意识的语言知识规则等变成无意识的感觉。近年来,语文教学界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更加重视语文实践活动,如朗诵、演讲、作文等,各种实践活动既有对内容的美的追求,又有对文学语言的美的追求,二者在美感修养上是息息相通的,都能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语感训练。

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21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更加发达、竞争更加激烈、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更高的世纪。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所以,新世纪的语文教学应强化语感训练,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使学生真正适应新时代的严峻挑战。

注释:

转摘自《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版上册,第267页)

转摘自周振甫《夏先生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1986年第6期)

杨炳辉《试谈语感教学的性质》(《中学语文教学》1991年第12期)

龚向明《参与和合作:走出语感教学误区》(〈〈语文学习教学争鸣录〉〉2000年10月)

《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版上册,第265页)

《语感与语文美育》(《中学语文教学》1992年第11期)

转摘自刘电芝《试论直觉思维的心理机制》(《教育研究》1988年第1期)

苗文杰(《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

参考书目:

1、《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年8月版)

2、《中学语文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6年第6期、1991年第12期、1992年第11期)

3、《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杂志社 主编:高宝立 1988年第1期)

新年感言 第10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441个字,预计看完需要7分钟,共有295位用户关注,45人点赞!

兴起的原因

1.方言与共同语在广播电视传播中的特点

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在我国,有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①

广电总局明文规定我国的广播电视语言应以普通话为标准用语。然而在传播实践中,地方广播电视台中存在方言节目,因为方言有本土性和亲和力,也表现出了很好的收听、收视效果。

2.方言节目兴起的原因

受众需求是方言节目兴起的根本原因。方言节目活跃的地区大都经济发达、文化厚重,人民生活悠闲富足。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的人对自己的家乡有一种自豪感。对于本地文化的认同也反映在了对方言的认同上。文化认同指个体对于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形成归属感及内心的承诺,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属性的社会心理过程。②方言节目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本土受众文化认同的心理需要。

媒体受众的细分促使了方言节目的发展。分众化是根据某一特定的区域、职业、年龄、阶层等集中锁定某一“小众”目标,并在节目的个性化、特色化上下工夫。方言节目贴近市民生活,亲和力强,对本地人而言,在心理上有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

方言有其独特的魅力。方言里有比普通话丰富、生动得多的生活、情感用语,在动作的细微区分、事物的性状描述等方面更具体、形象,因此,方言节目也更生动幽默、有趣传神。

3.方言节目的特点

方言节目的成功在于它精确的受众定位和富有亲和力的节目形式,视角平民化、内容生活化、表现形式多样化。

鲜明的节目风格是方言节目最大的优势。方言的语言特点使节目中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较普通话更加本土和生动,表达起来轻松自如,更容易形成自己的风格。《小罗罗崩没根》是济南交通广播的一档民生新闻脱口秀节目,主持人有着较强的驾驭地方语言的能力,正是这种亲近感让观众感到是在拉家常、讲故事。主持人轻松的演绎形式使整个节目自然、随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浓郁的市民味道也是方言节目制胜的法宝之一。方言节目更多地关注百姓身边的家长里短,内容直击市井生活,使受众有极强的亲近感。日本学者竹内郁朗认为人们接触使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这种需求和社会因素、个人的心理因素有关。③方言节目正是满足了受众了解身边的市民生活的需求。

方言节目有其独特的受众定位。方言节目的目标受众一部分是当地的中老年,他们的日常语言是本地方言,对本地文化有着深厚的依恋和认同。另一部分是本土青年人,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方言节目无疑让他们有种返璞归真的轻松感。

发展现状

因为节目形式亲切活泼,内容贴近老百姓,方言节目成为很多地方台提升收视率的法宝。成都的《天府食坊》,重庆的《雾都夜话》,广州的《新闻日日睇》,湖南的《越策越开心》、《一家老小向前冲》,都有不俗的收视率。2004年8月,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评选“全国百佳栏目”,《雾都夜话》、《生活麻辣烫》、《越策越开心》和杭州的《阿六头说新闻》等方言节目名列其中。

ac尼尔森的调查数据显示,杭州西湖明珠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开播第一周,栏目的收视率为1.9%,两个月内蹿到榜首,几年内一直保持在同时段收视率的前列,如今收视率基本稳定在10%~12%。④

采用粤语播报新闻的《新闻日日睇》,从创办时收视0.01%起步,一路上扬,最高达到11.28%。⑤济南交通广播的节目《小罗罗崩没根》已开播6年,ac尼尔森的调查数据显示,第一周栏目的收听率为1.2%,如今收听率基本稳定在2%~2.4%,在同时段广播节目中遥遥领先。

因为方言节目反映出不错的收听率、收视率,一些地方台急功近利地上马了一批同类节目,其中不乏粗制滥造、审美水平不高的作品。经过市场的检验,很多节目在不长时间内不得不退出。目前,方言节目的形式大多是民生新闻类和娱乐类的节目。

反 思

1.方言节目的文化底蕴

方言节目引起争议最多的一点就是亲民有余档次不高,内容有庸俗化甚至低俗化的倾向。一些方言节目缺少把关意识,用品位不高的演绎来博收视率和市场份额。依托于本地风土文化,方言节目更应该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方言的形成跟本地的历史、地理、社会等众多因素分不开,没有比当地方言更能诠释对这片土地的认识和了解的了。方言节目应该而且能够承担起弘扬本地文化的责任。

2.方言节目的发展空间

方言节目虽然市场表现不错,但不可否认它始终处于支流位置。在民族语言里,方言的作用逐渐缩小。方言节目还有多大的发展空间,或者说方言还有多长的存在时间,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城市化的进程让交流更加便利,也推动了语言的融合。普通话的推广使得方言的运用场所在一步步缩小。城市中长大的孩子从小受到的是普通话教育,方言在孩子中的传播已不像以往那么广泛。方言会不会慢慢消失呢?也不尽然,方言阵地的缩小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中逐渐量变的过程。

共同语和方言不是相互对立的。普通话的推广,并不以方言的消亡作为前提。国家提倡普通话和方言电视节目的兴起并不是一对非此即彼的矛盾,而是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关系。

结 语

方言节目作为地方媒体走小众化传播道路的产物,以其鲜明的平民化风格满足了本地受众的心理需求,为自己寻求了存在的合理空间。然而,它并不是提高节目收听率、收视率的灵丹妙药。方言节目只能是对普通话节目的有益补充和调剂。它要接受市场的理性选择,在市场规则下得到检验。只有不断改进节目形式,提高节目品位,才能让方言节目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注释:

①黄伯荣 廖序东:《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版,第2~4页

②杨宜音:《文化认同的独立性和动力性:以马来西亚华人文化认同的演进和创新为例》,张存武 汤熙勇主编:《海外华族研究论集》, 第三卷《文化、教育、与认同》,台北华侨协会总会出版,第407~420页

③【日】竹内郁朗著,张国良译:《大众传播社会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06页

④《方言新闻节目〈阿六头说新闻〉》[j/ol],省略/20050101/ca675691.htm

新年感言

首先,说明语感的概念,就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是一种心理现象,属于直觉思维;然后,结合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阐述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意义;最后,具体论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语感的问题:(一)、积淀语文知识,提高字词感受力。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新年信息

  • 新年对联
  • 新年对联78人关注

    财源滚滚随春到 喜气洋洋伴福来 横批:财源广进 春风入喜财入户 岁月更新福满门 横批:新春大吉 大顺大财大吉利 新春新喜新世纪 横批:万事如意 占天时地利人和 取 ...[更多]

  • 迎新年对联
  • 迎新年对联62人关注

    1.上联:功业长留天地 下联:光辉永照人间 2.上联:放眼崭新世纪 下联:振兴锦绣中华 3.上联:珍惜黄金时代 下联:莫负锦绣年华 4.上联:珍惜青春岁月 下联:追求精彩人生 5. ...[更多]

  • 新年讲话
  • 新年讲话22人关注

    同志们、朋友们: 2020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谨代表中共X市委、X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驻通部队全 ...[更多]

  • 新年感言
  • 新年感言15人关注

    首先,说明语感的概念,就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是一种心理现象,属于直觉思维;然后,结合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阐述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意义;最 ...[更多]

优质范文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