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一篇 第1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有210个字,预计阅读时间为1分钟,共有221位用户关注,41人点赞!
1、《培根随笔》分为《论美》、《论善美与性善美》、《论真理》、《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2、内容主要是一些议论性质的短文,主要讲述培根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的态度和想法。涉及到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伦理等许多方面,其中有《论读书》、《论真理》、《论嫉妒》、《论死亡》、《论美》等篇章,是培根文学方面的代表作,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蕴含着培根的思想精华。
(来源:文章屋网 )
随笔一篇 第2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117个字,预计看完需要6分钟,共有121位用户关注,24人点赞!
一、自由写作的实现可能
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有一个误区――不太注重学生的写作状态。学生愿意写作或不愿意写作,与他所处的知识状态、心理状态有关,这些因素往往被一线教师所忽略。每个学生都会有一个写作的“爆发”期,是什么激励了他的写作,形成他最佳写作状态的因素可能是什么,值得深入研究。
几乎所有的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的随笔或练笔都比课堂作文要好,原因很简单,没有命题,学生爱写什么就可以写什么,即使写得不好,也不计分。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如果写作是处在一种自由状态下,学生将能发挥出他的潜能,而不必说假话。例如,qq空间日志上、博客上、微博上都有很多精彩原创语段。学生在高中阶段,已经基本具有个人的思想,更有个人的思维空间,这时若有足够的自由平台,学生的才思也会如泉水般喷涌出来。
二、自由写作的训练策略
新课改不仅要求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也要尊重教师的教学个性,所以,应该鼓励教师自由和民主地实施教学。在不违背教学规律的前提下,教师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特长选择最得心应手的方法,以获得作文教学的最佳效果。
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日记接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笔者利用所任教的高一(9)班和高一(10)班做了一个学年的实验,让博客、随笔、qq日志、班级日记接龙等成为了活动式写作的平台和园地。学生在这些平台上,尽情展示自己的生活和情感体会,不再表现出在应试作文中的种种限制。笔者在此重点介绍班级日记接龙的写作实践。在实验班级里,第一学期是整个班级共同完成一本“日记接龙本”,全班同学大概轮流两次或三次,一学期下来,总共写满两个大笔记本,大概有150多篇学生作品;第二学期,为了改善第一学期轮流次数少的问题,笔者将全班同学分为四大组,四本“日记接龙本”同时轮流,一个学期下来,轮流最多的同学一共写了6篇作品,四本接龙本合起来共收录了学生近300篇作品。在“日记接龙本”里,学生可以畅谈自己的生活体会和情感世界,还有合作创作和交流创作,这就大大地吸引着学生进行写作。
三、自由写作教学的效果
这一学年里学生共完成了8篇考场作文,在这些考场作文中即使是一些得了高分的作文仍然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依旧存在大家经常批评的那些通病:结构简单、拼凑痕迹明显、素材陈旧等。但是,学生在“日记接龙”中自由创作的作文却出现了令人惊喜的佳作,引起了笔者对自由作文教学训练的思考。
1.学生的写作热情很高
实行“日记接龙”后,笔者发现,学生对写作文没有了恐惧和压力,他们可以自由地写,不再视作文为难事。其实,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都是一个宇宙,给了他们自由作文的平台后,他们自主表达的意识被唤起,学生开始认识到写作文其实就是“我手写我心”,只要从自己的身边寻找写作的材料就可以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明显提高,由应试作文的“要我写”变成了自由作文的“我要写”。
在“日记接龙本”里,笔者发现了一大闪光点,同学们合作创作,共同完成写作,这就大大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学生在合作创作中体会到了快乐,从心理上克服了畏难情绪,从而化被动为主动。另外,老师的评语和同学间的互评欣赏更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以及全员写作的积极性。
2.作文题材的涉及面较广
自由作文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现实生活的门,他们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自己的生活,把思维的触角伸向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在600多篇的“日记接龙”中,学生们展现了一个个真实的自我,他们所选题材的涉及面非常广,与应试作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写亲情爱情的,有写兴趣爱好的,有写电影电视的,有写读书随想的,有对自己日常生活的记录,有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批判,有对种种常见问题的思考,120多名学生用自由的文字展现了一幅中学生最真实的生活全景。
在几百篇学生作品中,最让笔者印象深刻的是高一(10)班第二小组同学共同创作的小说集《五五版多啦b梦之决战2012》,本集由15篇作品组成,全体组员充分发挥想象力,将动画《多啦a梦》进行改编,小说人物为本班同学,故事背景为高中生活和当前热点时事及“2012”这一预言,小说写出人物在学校的各种表现,并共同努力拯救地球的全过程。全篇小说所展示出的是学生多种题材的结合,表现出学生在历史、地理、化学、物理等方面的知识,所描写的生活场景充分展现了真实性和虚幻性的结合。
3.语言表达形式丰富
应试作文的题目对学生写作的限制较多,学生根据题目要求进行的构思往往千人一面,尤其是语言表达的形式更是显得非常单一,对一个固定的题目多数学生会不自觉地形成一种固定的语言表达形式,假话、空话、套话现象严重,经常会陷于套用某种模式、范文的尴尬境地,自由作文几乎没有什么限制,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令人耳目一新的作文不断出现,不少同学甚至尝试写戏剧、童话、寓言等,总体呈现一种百花齐放的姿态。
在几百篇的“日记接龙”中,语言的丰富性在学生作品的题目中有突出表现。如“我们都被这世界温柔地爱过”、“凤爪在践踏安全”、“围观是一种暴力”、“拿什么填充你,我的人生”、“闲情归落照”、“给自己一个悬崖”、“逆风的香”、“那些被允许任性的年代,叫做青春”、“学生的‘武器’――桌子”、“天气埋没不了志气”、“两只眼睛,两万颗星星”、“太阳的东边、月亮的西面”等等,在学生作品的题目中,笔者仿佛看到了学生为写好文章在努力思考,更懂得他们是发自真心地想用好的语言来表达出自己的思想。
随笔一篇 第3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571个字,预计看完需要2分钟,共有294位用户关注,49人点赞!
“密友”,在一般人眼里,自然要好过一般的朋友,其互助的功能更强。其实不然,意中的“密友”既不能帮助意中出主意,又不能替意中遮风避雨,只具备倾听与记录的功能,而且还需要意中主动与其倾述。他会把意中所叙述的事情精准地记录下来,供意中任何时候查询。奇怪吗?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他是意中拥有的第一台专属于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一台宝石蓝色、大小约20cmx15cm、厚度约3cm、重量约2000g的一个上网本,系移动公司交话费赠送的。到目前为止,这台电脑已经伴陪意中两年有余,属于意中须臾不离的“密友”。
自从有了这个“密友”,意中就做到了情有所属,也因为有了“密友”的陪伴,才使意中的退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想要述说的情感、对社会的感悟、自己的喜怒哀乐,刬刬与之倾述。她真实地记录了意中的情感、思绪,高兴也罢、苦恼也罢、激动也罢,都通过文字的形式毫无保留地交付给她。
意中早在1998年就有了专属于自己的第一台台式电脑,尽管功能、存储量、速度都比较落后,但录入汉字的功能还是不错的。只是不便携带,且需要固定在电脑桌上,给使用带来了诸多的不便。既然是处于休闲状态,就不可能整天坐在电脑桌旁,像个电脑迷似的,痴迷地敲击着键盘。意中需要率意而为,方不失休闲的本色。所以,拥有一台可以随着意中移动的电脑至关重要。以往的时候,几天也不会开启一次自己的电脑,而是经常使用儿子的台式机,自然就不能往里面输入自己的隐秘。
随笔一篇 第4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079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176位用户关注,46人点赞!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著名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被称为中国的卢梭,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被认为代表着中国大陆知识分子的良心。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短简》等散文集。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其间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主编有《文季月刊》等刊物和《文学丛刊》等丛书。
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活动,编辑《呐喊》、《救亡日报》等报刊,创作有《家》的续集《春》和《秋》,长篇小说《抗战三部曲》(又名《火》), 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还魂草》、《小人小事》,散文集《控诉》和《龙・虎・狗》等。在抗战后期和抗战结束后,巴金创作转向对国统区黑暗现实的批判,对行将崩溃的旧制度作出有力的控诉和抨击,艺术上很有特色的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长篇小说《寒夜》便是这方面的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笔会中心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并主编《收获》杂志。他热情关注和支持旨在繁荣文学创作的各项活动,多次出国参加国际文学交流活动,首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报告文学集《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集《爝火集》、散文小说集《巴金近作》、随笔集《随想录》五集,以及《巴金六十年文选》、《创作回忆录》等多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作品大都收集在14卷《巴金文集》内,新编的26卷《巴金全集》于1986年起陆续出版。
巴金晚年创作的《随想录》是他一生的心血,收录巴金先生结束创作的一百五十篇文章,分为《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共五集,统称《随想录》。这是一部杂文集,也是一部特殊的回忆录、自传。巴金直面“”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他在晚年终于写作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最后高峰。
随笔一篇 第5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680个字,预计看完需要5分钟,共有226位用户关注,25人点赞!
一、指导模仿,进行练笔
儿童都有着天然的模仿才能,而仿写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借助范文指导学生进行仿写,最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谋篇布局的写作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1.单项模仿式
即仿照课文某一个方面来写,或者练写的一件事,一个场面,一处景物,一个人的面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单项训练好比一台机器的零件,零件做好了,就能组装成一台合格的机器。结合阅读练习单项仿写,学生学以致用见效快。
如学习《少年闰土》《金色的鱼钩》等课文中人物的外貌描写,指导抓特点的方法,让学生写一写班上同学的外貌,猜猜他是谁。
2.片断模仿式
片断训练是写作训练的基础和前提。它既是“连句成段”的终点,又是“连段成篇”的起点。它不必要求有明确的主题,完整的情节,也不必要求有严密的结构。这种局部模仿,范文较多,要精心选择具有明显特征且具有价值的精彩片断,学别人的文章,说自己的话。
如学习《第一场雪》第四自然段整体到部分的构段方式,动态和静态的写作方法,也来写一处熟悉的景物。片断训练篇幅可长可短,内容学生自取,形式模仿加创造,日积月累,自见功效。
3.全文模仿式
着眼于整篇文章,进行随文练笔,要抓住课文某方面特点进行随文练笔训练。如表达中心、选择材料、突出重点、安排顺序、真情实感等方面。
如学习了《桂林山水》要求学生按“总分总”的写作顺序,写一处景物,在抓特点描写景物的同时展开联想,抒发感情,在句式表达上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全文模仿式训练,一般安排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后面一课时进行。
二、发挥想像,进行练笔
想象是指人们对已感知的事物的表象进行积极思维,把这些表象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创造出形象的过程。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常用方式有四种:
1.结尾续写式
不少课文的结尾言虽尽,意未穷,此时,指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写,可以进行想象式练笔。
如《穷人》全文讲完后,教师即时提出 :①渔夫看见西蒙的两个孩子后,他的语言、动作、表情是怎样的?②第二天,孩子醒来后,发现妈妈不在身边,两个孩子有什么反应?③桑娜和他的丈夫是怎样关心照顾两个孩子的?④两个孩子长大后怎样对待桑娜夫妇的?围绕这四个问题,学生展开想像,当堂练笔。
2.情节扩展式
课文中有些内容作者仅用简短的词句带过,具体内容要由读者去领会。我们可以让学生展开想像,通过练笔把它还原成具体可感、触手可及的鲜明形象,以便学生从另一个侧面深化对课文的感情和理解。
如在教《詹天佑》时,课文里有一句话:“消息一传出来,全国都轰动了,大家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其中“轰动”一词比较概括和抽象,他是这样引导的:“轰动”是一种什么样的场面?如果你置身于这一场面之中,能具体描述出“轰动”的情景吗?学生这样描述:消息一传出,顿时,大街上彩旗飞扬,歌声震天,人们奔走相告,欢呼雀跃……
3.填补空白式
由于中心表达的需要和文章篇幅和限制,与课文相关的内容不可能穷尽,有些内容只是简而言之,或略而不写。作者运用“空白”的艺术,把内容留给读者去体会。教学这样的课文,要找准“空白”,可以让学生去填补,对全面完整地把握内容,披文入情,具有重要意义。
如《金色的鱼钩》一文,老班长牺牲后,“我们”如何走出草地,如何把鱼钩送达革命圣地,作者留下了空白。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把这一情节补上,把“鱼钩”在途中的鼓舞作用表达出来。
三、引导理解,进行练笔
读为基础,从读学写,以写促读,读写同步是随文练笔的特点,我们可以采取练笔写的方式来理解课文内容。方式有两种:
1.中心突破式
课文中常常有提纲挈领的中心句,它往往是阅读教学中的切入点、着眼点和着力点,我们称之为“文眼”。抓住文眼,作为主线,整体把握,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一夜的工作》一文中,“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这句话点明了中心,可以设计这样的课堂练笔:以“的生活多么简朴啊!”和“的工作多么劳苦啊!”为总起句(或总结句),找出有关内容练写两段话。这种教学安排“避免了繁琐的分析”,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参与的全体性,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读文有感式
随笔一篇 第6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135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174位用户关注,40人点赞!
小说家、教育家、学者,中国小说学会常务副会长,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汤吉夫先生是与中国新时期文学共生的作家,三十年来一直笔耕不辍。出版了《汤吉夫短篇小说集》《汤吉夫中篇小说选》《汤吉夫小说选》《朝云暮雨》(长篇小说),报告文学《郭书俭印象》,以及随笔集《津门乱弹》《湖边记忆》等。近期出版了中篇小说《遥远的祖父》、长篇小说《大学纪事》以及随笔集《书斋内外》。应该说汤吉夫先生是以写小说见长的学者型作家,但他的杂文、随笔因其学养的深厚,同样精彩。这里编发的是《书斋内外》的部分篇章,以飨读者。
朋友从东瀛归来,告诉说在日本有一句非常流行的广告词是:“抽点时间,多和孩子们谈谈”(大意)。我听了,先是惊异,然后就是一头雾水。在我想来,这则广告一点都不商业,怎么会“非常流行”呢?也许是公益广告,但公益广告不用说“非常”,连“流行”都很难,不信你可以看看咱中国的公益广告,哪个能“流行”得起来?
但朋友的话不虚。因为另一位从日本回来的朋友很快就证实了它。
这自然引起我的深思。一则普通的广告词能够广泛地流行,总会是有它的道理的。
在我看来,这则广告所透露出来的信息,一是日本青年当下的文化状态,二是这种状态引起了有责任感的日本人的重视。这广告词的作者肯定是站在日本的民族立场,提请中年以上的家长,关注这一广泛存在的文化危机问题。
无独有偶,这几年在中国流行歌坛上也有一首很流行的歌曲,叫做《常回家看看》。陈红小姐的每一次深情的演唱,都很能打动人心……特别是如我一样的上了些年岁的人。这歌当然是劝谕青年的,希望青年人不要只顾了事业,而忘记回家去看望老人。歌曲没有说明回家看看的意义,也许主要着眼于是对老人的慰藉。和东瀛的广告牌词一样,这歌曲里也包含着一种劝导的意味。
但我们的青年人需要劝导吗?我看是需要的。青年人回家看看,说到底不仅仅是为了给老人“捶捶后背揉揉肩”之类,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可以加强代际之间的交流。在迅速前进的生活里,老年人也许会显得老旧,但不要认为他们什么都不是,不要认为他们是被生活甩掉了的人。他们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他们也有更多的本民族文化传统,常回家看看,其实是对双方都有益的事情。歌曲里不是唱道,“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吗?这就是交流,是代际间的交流。
陈红的歌曲取的是完全的青年立场。在她的歌中,母亲就是喜欢唠叨的,父亲就是会张罗饭菜的,老人们最贪图的就是平平安安和团团圆圆的。这显然是青年人心中的那种老人,是一种单向度的理解。如果换一种老年人立场,情况也许就不是这样。不过,常回家看看总比不回家看看好,只是若把回家看看仅仅看作是尽点孝道,帮着老人“洗洗筷子刷刷碗”之类,是不可能做到“常”的,回去过几次以后兴许就烦了。一定要“常”,那也是受了伦理方面的约束,是不大情愿的。
随笔一篇 第7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542个字,预计看完需要2分钟,共有283位用户关注,55人点赞!
创作年表
1997年,《山花》杂志“三叶草”栏目发表短篇小说《站在屋顶上吹风》等。
1998年,在《收获》、《江南》、《天涯》等刊发表短篇小说《扫烟囟的男孩》、《地震之年》等一系列充满探索风格的短篇小说,引起期刊界关注。《站在屋顶上吹风》入选《中国现代小说季刊》(日文)第ii卷第8号通卷44号。
1999年,出版随笔集《我们居住的年代》(作家出版社),短篇小说《明朝故事》入选《小说选刊》第9期。中篇小说《坐拖拉机去远方》,获1997――1999年度浙江省作协优秀作品奖。
2000年,创作长篇小说《饥饿的饲育》(未刊稿)。获该年度“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称号。
出席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
2001年,《十月》发表中篇小说《一个长跑冠军的一生》、短篇小说《三生花草》等。
2002年,《人民文学》发表短篇小说《红色少年》等。开始转入历史散文写作。
2003年,出版合集《六十年代气质》、《孤独的慰藉》等。
2004年,在《江南》杂志开设“历史碎影”专栏。《新月的余烬》入选《名家推荐最具阅读价值的人物传记・2004》。《向西,向西》入选2004年度中国散文排行榜,《名家推荐最具阅读价值散文随笔・2004》。创作谈《叙事:世界不那么完美的一面镜子》刊《当代小说》2004年第11期。
2005年,继续“历史碎影”专栏写作。《痛》入选《2005中国散文年选》,《转塘一夜》入选《2005中国精短散文一百篇》。
随笔一篇 第8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698个字,预计看完需要2分钟,共有139位用户关注,47人点赞!
弗兰西斯·培根,是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说起他的名字,大家都会想到他的《培根随笔》。这个暑假,我有幸拜读了他的文章,从书中我看到了他对哲学的执着,对政治的热衷,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困难决不轻言放弃、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态度。
《培根随笔》这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语言简洁,短短的一小篇就可以让人受益匪浅。它深受各国读者欢迎,据说还有不少人曾受到这本书的熏陶。
《培根随笔》中的随笔篇篇都是精品,篇篇都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阅读、一遍又一遍地品味。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在《论美》中,培根说道:“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培根的话语既使人们开阔了眼界,也能使人们顿悟。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论友谊》了,我觉得,人生中最不可少的就是友谊。我特别喜欢书中的一句话:“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将是一片沙漠,因此那种乐于孤独的人不是属于人而是属于兽的。”然而他在《论友谊》中的另一句话也是我们所熟悉的:“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 这句话使我们体会到友谊真的太重要了。
一本好书可以使人明白一个道理,一本好书可以为人建造一条捷径,一本好书甚至可以改变人一生的命运!就像培根所说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随笔一篇 第9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12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分钟,共有157位用户关注,41人点赞!
阅读札记:读书时摘记的要点和心得体会及见闻的单篇文章。汇集多篇成书,乃称“札记”。
阅读札记以记事为主,特点是篇幅短小,内容丰富。内容有历史掌故、遗文遗事、文艺随笔、人物短论、科学小说、文字考证、读书杂记等。
读书札记就是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录读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边读边记,以后再分别进行询问请教,达到懂的目的。
(来源:文章屋网 )
随笔一篇 第10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119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174位用户关注,20人点赞!
培训项目及层次各项目学分安排及折算标准与要求审核材料学年最高限制考核认定要求
集中研训县级主题性集中研训每年暑期安排县级集中研训12学分研训机构计划安排及各学科教研员研训方案。12学分根据各学科教研员点名记载,参训教师每缺勤一天扣2学分;由教研员报县教师进修学校考核认定。
学校层面校本研训学校层面集中研训按每45分钟为1学时,2学时记1 学分折算。主要包括学校主题性集中研训,教研组有主题的集中学习、公开课、备课、听评课、技能竞赛等研讨活动。每一研训项目结束,学校或教研组都必须对参训教师进行及时评估,分出等次,按等次赋予学分。学年结束各学科教研组长将各位教师一年来参训情况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按10~20学分不同等第赋予学分,并报校本管理员和县学科教研员审核。学校研训档案、教研组研训记载、教案及听评
课记录等40学时,
20学分。根据《管理手册》记载,由县教师进修学校和学科教研员考核认定;各教研组未按不同等第给教师赋予学分的将不予认定。
师德培训学校层面集中研训按每45分钟为1学时,2学时记1 学分折算。学校培训档案,教师参训记载。中小学6学分、幼儿园8学分根据《管理手册》记载,由县教师进修学校考核认定。
教师自主研训论文或教案设计获奖县级:三等奖1学分/篇,二等奖2学分/篇,
一等奖3分学/篇。
市级:三等奖2学分/篇,二等奖3学分/篇,
一等奖5学分/篇。
省级以上5学分/篇。获奖证书
复印件5学分论文获奖和竞赛评定单位必须是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师训机构,同一论文或竞赛只计最高级别,不重复计算。由教师所在学校认定,各学科教研员、师训机构审核。
优质课比赛校级1学分/节,县级:三等奖1.5学分/节,二等奖2学分/节,一等奖3分学/节。
市级:三等奖2学分/节,二等奖3学分/节,
一等奖5学分/节。
省级以上5学分/节。
教师自主研训其他岗位技能竞赛县级:三等奖1学分/项,二等奖2学分/项,
一等奖3分学/项。
市级:三等奖2学分/项,二等奖3学分/项,
一等奖5学分/项。获奖
证书
复印件5学分教师所在学校和各学科教研员认定
参与课题研究结题课题县级:2学分m项,市级:4学分m项,
省级以上:5学分m项。
获奖课题县级:三等奖3学分m项,二等奖3.5分m项,一等奖4学分m项。
市级:三等3.5学分m项,二等奖4学分m项,一等奖5学分m项.
省级以上5学分m项.
网络学习完成各学科教研员的学科qq群、博客上作业及各学科教研员布置的网络学习任务。2学分由教研员认定
教师自主研训师徒
结对2学分/学年计划、协议2学分按协议完成任务,师徒同分。学校认定。师训部门随机审核。
阅读教育理论等书籍教师根据自身专业发展需要,选择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必须做好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每3篇计1学分(每篇500字以上)。同时审查所读书籍与学习笔记5学分教师所在学校认定,师训机构随机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