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实践活动 第1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有2132个字,预计阅读时间为6分钟,共有177位用户关注,47人点赞!
二、幼儿特点分析
大班幼儿已经有多次庆祝中秋节的体验,对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此次开展庆祝活动,更注重的是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感受现代中秋节所特有的艺术性,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收获。
三、环境创设背景
中秋节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盛大的传统节日,中秋月圆象征着家人的团聚,吃月饼和赏月也是一种习俗,更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盼望过上的快乐佳节。选择这一主题活动正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幼儿所熟悉、感兴趣,又是具有教育价值的。新《纲要》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因此,我们应紧扣主题,创设与主题相适宜的环境,注重引导大班幼儿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使孩子个性在形式多样地活动和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之中得到发展,传统得到延续,民族文化得到阐扬。
四、环境创设目标
1.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简单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以及一些关于中秋节的习俗。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并在活动中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3.通过学习,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思维能力。
五、环境创设内容
1.中秋节的来历(日期)。
2.中秋节的传说(嫦娥奔月、吴刚伐桂)。
3.中秋节的习俗(赏月、吃月饼)。
六、具体方案设计
(一)外观环境设计
1.主题展板设计。
教师、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有关中秋节的图片、文字资料等,借此培养幼儿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收集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幼儿在收集的过程中能力得到了很大发展。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绘画“快乐的中秋节”,并在画的旁边配上相应的文字说明(不会写字的寻求请家长帮助)。然后把幼儿的绘画作品精心张贴在主题展板的中心位置,周围是师幼的剪纸作品。教师的作品是:有关中秋节传说中的人物、动物;幼儿的作品是:自己剪的月饼、月亮、月饼盒等等。
2.墙面设计。
有人说:“墙饰是可以说话的。”的确,经过精心设计的墙饰可以起到暗示、刺激、引导、激励的作用,并且幼儿能以其独特的方式对墙饰的刺激做出反应。为此,在中秋节主题活动中,我积极营造节日氛围,创设节日的环境。将师幼家长共同收集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后羿射日”的大幅绘画(可以请会画画的家长或美术教师帮助)和图片精心张贴在墙上,以此让幼儿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以及一些关于中秋节的习俗。
3.吊饰设计。
室内:请幼儿运用画、折、剪等方式动手操作,制作小小装饰品,教师将他们的作品贴在五颜六色的皱纹纸上,围绕着活动室房顶灯池周围悬挂,营造精美的室内环境。室外走廊:悬挂上一串串红色的大风车。风车是用正方形的红色卡纸,上面以三角形加以镂空,然后折成风车状,下面坠上幼儿的剪纸作品,给人以精雕细琢的感觉。家长和孩子们都很喜欢这样的吊饰,在这里,他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传统节日氛围。
(二)幼儿活动设计
1.中秋茶话会:师幼一起制作邀请函,并邀请家长参加茶话会,通过此活动幼儿了解到了中秋节的来历,从而对中秋节更加感兴趣。
2.中秋节故事会:请幼儿将收集到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以“月亮姐姐做衣裳”“嫦娥奔月”“吴刚伐树”等故事吸引了幼儿的兴趣,使幼儿想了解月亮的需求油然而生。
做月饼:请幼儿尝试用和好的面上馅儿制作月饼。
3.送月饼:师幼一起将烤好的月饼送给社区的老人品尝。
与社区老人联欢:通过精心策划及安排,与小区老人们开展了一次精彩的联欢会,让年逾古稀的老人们看看孩子们稚拙的表演、听听孩子们稚嫩的童音,心里乐开怀,让孩子们也赏一赏老人们的秧歌舞,大人、小孩们一起坠入了欢乐的海洋。
4.欣赏歌曲:幼儿学习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欣赏乐曲《春江花月夜》,边听音乐边分享月饼,体验与父母、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5.水果拼盘比赛:请幼儿充分运用各种时令水果制作拼盘,并自由评选与品尝,还可以互相交换品尝水果拼盘。
(三)区角设计
美工区:
1.幼儿敢于大胆想象,用各种废旧材料(瓶盖、果壳、豆类、纸盒、果冻壳、等)及自然材料(瓶盖、果壳、豆类、纸盒、果冻壳、等)制作月饼。
2.幼儿能够巧妙运用废旧材料制作表演道具(如:用月饼盒制作的头饰、挂件、小裙子等)。
发现区:展示幼儿在节前观察月亮、绘制出的“月亮变化册”。(事先发放记录单)。
图书区:幼儿能够用完整的语言连贯讲述中秋节的故事。
表演区:
1.幼儿敢于大胆表演、排练中秋节目。
2.幼儿能够根据表演需要制作道具。
(四)家园共育
在《欢度中秋节》的活动中,我们可以根据教育内容的需要,成立“家长助教团”,并从中筛选出可以为我们所利用的家长资源,如果有家长是月饼店的师傅,就邀请家长来园指导,给幼儿演示做月饼的方法,并教幼儿制作月饼。这样不仅能为我们积累许多教育的资源,而且为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添加了新鲜的教育元素。
1.向家长展示主题活动。
2.请家长帮助搜集关于中秋节的资料以及月饼盒
3.请家长将知道的关于中秋节的知识讲给幼儿听,幼儿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并将自己获取信息的方式与幼儿共同分享。
4.有条件的家庭,晚上带着孩子一起观赏中秋的月亮,并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给幼儿一首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
5.有条件的家长可以让幼儿用望远镜观察月亮。
6.与幼儿一起准备一个灯笼,最好是共同制作的。
7.督促幼儿节前节后连续观察月亮,并记录月亮的变化。
七、中秋节环境创设分析
中秋节实践活动 第2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830个字,预计看完需要5分钟,共有259位用户关注,59人点赞!
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激发探求的兴趣
活动在《美丽的秋天》图片展示中拉开序幕。一张张美丽的秋天风景照一出来,学生一阵阵的惊讶,“多么美丽的图画啊!”“啊,原来现在已经是秋天了!”孩子们的惊叫声还未停,头戴花环、身穿漂亮花裙的“秋姑娘”随着《野菊花》的优美音乐翩翩起舞。孩子们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兴奋,纷纷鼓起掌来,教室里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伴随着的是啧啧的称赞声。教室里弥漫着浓浓的秋色,孩子们陶醉了。这时,我不失时机地提问:“同学们,秋姑姑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那么,你是从哪些事物中感觉到的?”学生一个个迫不及待地发言。有的说,是看到菊花感觉到的;有的说,是看到树叶黄了感觉到的。这时我提出:今天我们的任务是要从自己的身边开始来找秋天。在散文朗诵《小公园的秋天》过后,我问学生:“我们可以从哪些地方去找秋天?”学生有的说公园,有的说花园,有的说校园,有的说山上,还有的说田野。我又问学生:“在公园里,在校园里,在山上,在田野里,你可以通过哪些事物来找到秋天的足迹?”学生纷纷畅所欲言。我小结,我们可以通过田野里的稻子、麦子、棉花,公园里的花、草、树木,校园里的花坛、树木、小朋友,天空中的大雁、燕子等来找到秋天的足迹。学生非常感兴趣,好奇心被激发了,调查的欲望被调动起来。我又提问:“我们在找到秋天以后,怎样把这些这些秋天的足迹记录下来?”学生发言,可以用画把美丽的秋色画下来;用摄象机、照片把湖光山色拍下来;用录音把动听的鸟叫声录下来;用文章把美丽的景色写下来;用歌声把美丽的秋色唱出来;做树叶标本把秋色留下来。“除了以上说的,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办法来找到秋天?”学生说,还可以收集一些描绘秋天风光的图画,我启发他们,除了图画,还可以收集邮票、火花、糖果纸及照片,甚至可以上网查寻有关资料。这时,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急切地想投入到《找秋天》活动中去。学生在图片展示、舞蹈激情、诗歌感染中激发了探求大自然的兴趣,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而且知道了怎样去找秋天,这样就为第二阶段的观察活动打下了基础。
在亲身实践探索中体验秋天的美丽
这次活动是学生第一次走出校门,走向大自然去实践体验,充满了新奇和困难,况且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还处于探索阶段,对于这次活动能否成功,我们很是担忧,他们毕竟只有一年级啊!为了保证这次活动圆满成功,我趁开家长会的时机,特地要求家长配合学校的工作,利用休息时间,一定要带着孩子出去,到公园去逛逛,到山上去走走,到田野上去看看,让孩子亲自去体验,去感受,去获得对秋天的一份真实的感性认识。家长们都表示配合。我还要求学生一定要把自己所找到的秋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下来。之后,我通过调查,了解到除了个别几个学生因为父母忙,没有出去,只观察了校园、自己家的院子,绝大多数学生都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了观察实践,大部分学生观察了青龙山、北安广场、定海公园等,还有的学生还观察了田野,收获很大,学生通过找秋天,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丽,也知道了秋天是一个成熟的季节,对秋天有了一个实实在在的认识,活动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在汇报总结中体验快乐和成功
《找秋天》观察活动结束,我就组织了一次汇报总结课。学生把自己的观察收获一一向同学们展示。不少学生把自己看到的秋天景色用稚嫩的笔画了下来,他们纷纷上台,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眼里的秋天;也有不少学生用夹带着拼音的文字记下了美丽的秋天,如竺立群小朋友写道:“秋天,桂花、菊花都开了,很美的色彩;秋天的风是那样的芳香;太阳出来了,还是那么的红,那么的亮,但是火辣辣的光焰已被秋风冲凉了;小道上的树叶,从绿变黄、发红,那是秋风涂的色……秋天的景色真美啊!”字里行间,无不流露着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还有小朋友用照片拍下了草坪上的小草、山坡上的野花、公园里的菊花。最有趣的是袁未纬小朋友,自己编了一段舞蹈来表现秋天的美景。虽然他们的文字还显得那样的稚嫩,他们的舞姿也谈不上优美,但是,一段文字,一个舞姿,一朵野花,一片小草,分明流露着他们心中的喜悦,流露着他们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流露着他们体验到的成功的快乐。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亲身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用眼看,用耳听,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美妙的秋色,亲历了感受和体验的过程,体验到了探索的成功与快乐,这是课堂教学无法给予的。通过这次实践体验,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脑的习惯,独自开展调查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勤于动手、勇于探索、不怕困难、敢于实践的精神,这些将对学生终身受益。
活动的总结和反思
中秋节实践活动 第3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308个字,预计看完需要6分钟,共有278位用户关注,22人点赞!
【2017年中秋节活动的策划方案一】
一、活动目的:
大家都知道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我们要通过中秋节来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
中秋节也不失为一个与家人团聚在一起的好机会,可以与家人增进感情。教师要围绕“独具匠心的中秋节”为主题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引导学生走进书店、走进计算机室、走进老师的办公室、走进社区广泛地开展阅读交流、调查分析、实践体验等综合实践活动,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把各自的思维引向深处,从而进入研究者的境界。
二、活动日期:
中秋节,也就是夏历八五月十五。
三、活动地点:
教室、自己家里
四、活动内容:
活动一中秋节的风俗和来历
1、知道中秋节的日期,了解中秋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活动二月饼
1、感受月饼的香甜。
2、体验劳动和分享的乐趣。
活动三网上阅读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可以组织学生上网浏览,查阅有关中秋节的故事和诗歌,并将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记录下来。
活动四协作交流
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相互协作,根据自己的爱好,组成相应的小组,来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收获,一同来体验共同的快乐。
五、应用与深化
通过调查研究,学生了解了有关中秋节的一些知识,让学生设计自己怎样度过今年的中秋节,并通过语言或其他方式表现出来。通过对有关中秋节诗歌的搜集,鼓励学生培养善于搜集整理的能力与习惯。
六、反思与拓展
通过师生讨论交流、学生作品的展示与评比,指导学生总结研究成果,最后举行“我的中秋节最快乐”主题展示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与价值,同时,教师适当引导与鼓励学生进行其他研究活动的兴趣。期待每个学生的参与,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2017年中秋节活动的策划方案二】
活动主题:中秋节主题来源:
中秋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佳节之一,每当中秋节来临之前,商场里的月饼、灯笼琳琅满目,孩子们对此变化也有所察觉,也有孩子会带灯笼来园玩,日常交谈中也开始涉及到中秋节的话题,为此,老师引导孩子开始了这一佳节的主题活动。
主题目标:
1、知道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的习俗,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通过品尝月饼、观赏月亮、学习歌曲、欣赏中国结等活动来体验节日的快乐,感受中国人的文化习俗。
3、乐意参与活动,愿意美术、舞蹈等艺术形式来感受中国民族文化的魅力。
4、通过观察、动手操做、品尝月饼活动,体验在集体活动中交往、合作、分享的快乐。
主题预知思考网络
1、查一查,听一听:
来历--中秋节、团圆节、丰收节;习俗--各地习俗(如:北京地区送兔爷)2、做一做,看一看:制作月饼;装饰月亮制作月亮给亲人祝福3、尝一尝,说一说:
品尝月饼--种类、味道、制作(外形、材料);茶--茶文化(来源、茶道)、种类(名称、颜色、外形)、作用--(保健、治疗、休闲、工业)、参观茶叶店4、讲一讲,唱一唱:
中秋节的祝福、中秋节的古诗、中秋节的故事(嫦娥奔月)、中秋节的音乐、赏月(月亮的秘密、月亮是什么样子的? --月圆、月缺)环境创设
1、主题墙饰
收集图片、幼儿作品布置各种各样的月饼、月亮的变化、不同的茶具、各种各样的茶、茶道表演等主题墙饰。
2、各活动区
美工区:提供各种材质的纸、模具、牙签及各种基本材料等让幼儿进行装饰月亮、茶壶、制作月饼、茶具等活动。
阅读区:收集相关的图书、图片、广告画资料,供幼儿阅读与讲述。
益智区:各种月饼及月饼盒实物、各种茶叶实物、多种塑料刀叉等,可引导幼儿进行茶的作用、形状分类统计;观察茶叶在水中的变化过程等。
角色 区:收集各种茶具、茶叶、月饼盒等实物进行扮演。
家长工作:
1、与孩子一起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中秋节的来历,讲讲一些相关的传说;在过程中可与孩子介绍中国其他的传统节日。
2、和孩子一起收集各种各样的茶叶、茶具的实物及图片,从中了解相关的知识。
3、协助孩子一起完成主题活动中相关的调查表,带孩子观看或学习茶道表演艺术。
【2017年中秋节活动的策划方案三】
一、活动目的
中秋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的最大意义与主旨是团圆。团圆与和谐紧密相连,团圆不仅是外在的形式,而且是内心的和谐与相通。为充分发掘传统节日内涵,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激发广大师生的民族情感,我校德领组、少先总队决定在中秋节前后,开展月圆人圆主题活动。
二、活动时间
20xx年9月15日——9月25日
三、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佳节读月——主题阅读
1、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诗歌、书籍,各班开展有关的晨读。
2、举行一次中秋主题班队会。搜集、诵读有关中秋的经典诗词,在品月饼、诵古诗的过程中感悟团圆、和谐的幸福,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主题班会时间:9月15日班队会,少先总队将进行检查。
第二阶段:佳节忆月——交流展示
1、组织学生搜集有关中秋节的节日起源、传统民俗、逸闻趣事、诗词佳句的资料,各班将资料、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照片等经过精心设计,展示在教室布置及黑板报中,少先总队将进行检查评比。
2、各班可以在班内设一面寄情墙,学生可以把对同学、亲人、老师、长辈想说想表达的情义写纸上并贴在墙上。
第三阶段:佳节赏月——实践活动
1.、开展一次小小月饼寄深情亲子互动活动。鼓励学生为父母制作中秋贺卡,帮长辈做家务,与家人一起品月饼、赏明月,感悟举家团圆的幸福。
2、开展快乐体验志愿者活动,少先总队向敬老院的孤寡老人、留守儿童送月饼,送温暖。
3、将品月饼赏明月中发生的令你最难忘记的一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第四阶段:佳节思月——交流汇报
1、回顾自己读、忆、赏月的历程,与亲友、同伴交流分享感悟,感受今天生活的幸福,更期望伟大的祖国在未来更加繁荣、富强。
中秋节实践活动 第4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970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169位用户关注,51人点赞!
一、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主动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例如,搜集有关中秋节的资料。就应引导学生首先确定目标,本次要进行搜集的资料是要与中秋节有关的。其次可以从中秋节的简介、节日活动、起源,进行搜集,这样就有条有理了。最后,确定搜集的方式,可以采用到图书馆借阅图书的方法,告知学生在查阅中发现所需的资料,应及时做好摘录,有条件的还可以进行复印。也可以进行调查和采访,引导学生明确调查和采访的问题和对象,然后制作问卷,拟定提纲,准备好记录的工具。还可以上网查找资料,发现有价值的资料,可以用u盘储存,也可以直接存入电脑,整理打印。总之,引导学生根据研究的主题,分别到不同的地点,如图书室,电脑室等,采用不同工具和手段搜集资料,然后通过信息处理,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
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会调查、访问,当好小记者的能力
上面我们讲到了有关中秋节的调查和采访,在设计问卷之前,我们要指导学生掌握调查问卷设计的原则、技巧与要领,掌握问卷设计方法。关于中秋节的调查问卷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参与我们此次的调查,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向人们宣传中秋节的知识,唤起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弘扬意识。耽误您的宝贵时间,在此向您致谢!(1)请说出中秋节的时间?(2)你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吗?(3)请列举几个有关中秋节的习俗。(4)请讲讲你知道的有关中秋节的民间故事。通过这样的调查与采访,学生会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也大大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与此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设置问题的能力,在采访时锻炼了学生的胆量,提高了他们口头表达的能力,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例如,在进行“走上辩论台”的综合实践活动时,我们确定的论题是“上网的利与弊”。活动之前我就根据学生的观点,把他们分为正方与反方。辩论赛开始前,正反两方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正反两方根据组长的安排,做了明细的分工,各自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先选出三位辩手,再进行资料搜集,提取依据,形成观点,并拥有了充足的事实与道理相结合的论据作为后盾,一切都进行的有条不紊。在辩论赛中,选手们的精彩发言,赢得了阵阵掌声。通过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
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及时肯定表扬学生的劳动成果
中秋节实践活动 第5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152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118位用户关注,53人点赞!
又是一年花好月圆时,身处城市的你,有多久没仰望夜空?还记得上一次赏月在何时?
城市的灯光让我们与明月的距离愈加遥远……随着城市光污染日趋严重,夜空中的悬浮粒子严重影响月亮色泽,人们看到的月亮已非纯色。
我们倡议:9月8日中秋夜,让我们一起关上灯,营造无光污染的星空,到公共场所共同赏月,不仅能过一个既环保又原汁原味的中秋节,还能共倡全民节能减排。
xx市环保志愿者协会
xx年9月
绿色中秋倡议书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人们欢度节日的同时产生大量的月饼盒,据统计,大部分城市每年丢弃的月饼盒达数百万个,除部分被废品回收市场回收外,约70%的月饼盒被当作生活垃圾处置,成为一堆美丽的“垃圾”。月饼盒的过度包装浪费了宝贵的木材、纸张和金属材料,而过度包装更为废物处理增加了难度,若把月饼盒回收循环再造,既可善用资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本次活动时间为xx年9月20日至9月29日,设置利民办公用品商店(状元楼商城西门一楼)及长岭社区居委会两个月饼包装盒回收点,如市民家中月饼盒数量较大,我们还将组织工作人员上门回收,并将于9月24日上午在奉化电影院门口举行大型现场回收活动,现场活动期间,市质监局相关人员还将对月饼包装、质量等问题进行现场咨询解答,同时也接受市民捐献月饼,将爱心献给外来务工人员及贫困户的学生。回收来的月饼将通过班溪小学学生的巧手制作出精美的手工艺品,以此引导市民认识到个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养成有益于环境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此我们特向广大市民、青少年学生倡议: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节约资源,选择善待自然的绿色生活方式,以实际行动支持环保事业,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绿色中秋倡议书
尊敬的市民朋友、广大青少年学生:
“几处笙歌邀月老,万家糕饼乐中秋”的中秋即将来临。千百年来,月饼作为中秋佳节交流沟通团圆的载体,令我们的生活增添许多美丽。但是,近年来,由于部分“粉墨出场”的月饼过于“浓妆艳抹”,极尽奢华,有铁盒、皮革盒、锦盒、甚至有质地精良的红木盒、水晶盒等。月饼步入了送礼作秀的极端。众所周知,月饼是一次性消费品,豪华的月饼包装最终沦为垃圾。因此,过分的包装,是对资源的浪费,是对环境的伤害,还是对节约风俗的败坏,所以,我们向市民朋友倡议:
一,践行绿色包装,致力善待环境。希望月饼生产商,在达到保护月饼安全卫生的基础上,包装质朴化,体积适量化,成本合理化,为建设绿色中秋把好第一关。
二,践行绿色消费,拒绝天价月饼。希望消费者,“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浪费为耻,”拒绝购买过度包装的月饼,拒绝扮演“买椟还珠”的角色,用心过个纯朴中秋。
中秋节实践活动 第6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274个字,预计看完需要6分钟,共有231位用户关注,38人点赞!
要使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落到实处,就必须认清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让其回到本真。必须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活动时间与空间的确定和活动内容范围三个方面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进行探究。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策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要真正做到常态在实施需要特别注意三个维度的问题:活动主题的选择:发散思维,化零为整;实践活动的时间与空间:深而广,宽而不泛;实践活动内容:从课堂向社会延伸,有利于让学生接触社会。结合实践经验,略谈几点个人见解。
一、活动主题的选择:发散思维,化零为整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必须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启发学生观察生活,从而发现并提出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孩子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具有天生的好奇心,但受限于知识面和生活经历的限制,导致他们对问题的分析往往都停留在表层,无法触及问题的实质,而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为扩展学生实践阅历创造了机会。作为综合实践课程的指导教师,应该遵循适度原则,合理挑选活动主题,细心寻找个人与自然和社会的结合点,把活动主题定位在具有现实意义、有利于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的主题范围之内。
1.发散思维,多角度挖掘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上要创设合理的情境,以便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热情。因此,指导教师应该从多角度进行主题的挖掘,探究富有趣味性和深入研究价值的主题,并从不同方位挖掘主题的新意,必要时候还可采取学生自主拟定、教师加以修正的形式确定实践活动主题,以确保主题的选择既具有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又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
例如, “秋之韵味”的主题选择。以为代表,其选题切合两点要求:①秋韵,什么最能代表秋天呢?②具有实践的可操作性。至于怎么确定具体的实践活动,可以采用问题提示法,向学生展示三组问题,第一组:的作用和功效?与有关的故事和古诗词有哪些?第二组:标本制作。第三组:的种植培养研究,让学生进行自主评估,哪一组围绕“”发散的主题更适合作为“秋之韵味”的实践活动主题。评价标准包括:研究价值和意义、兴趣度和可行性。对研究价值和意义、兴趣度和可行性的评判,就是从问题提炼实践主题的过程。围绕“”为中心,以学生实际生活为依托,提出两组在三个评判标准具有明显差异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选择具有实践价值和意义的活动主题。
2.化零为整,整合零散主题
学生自拟的活动主题,虽然来源于生活经验,但很有可能包含相近或是相似的主题,或者包含没有研究价值、不具有时间的可行性的主题。因此,指导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进行精心筛选,进行主题的有效整合,并准确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对象,明确活动内容和范围,设定合理的研究深度。
因此,在“秋之韵味”的选题中,指导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删除法,深入分析哪些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哪些问题是现阶段能够进行研究的,并提出支撑理由,若是分析合理、理由充分,则可以删除该问题。比如,的作用和的功效这两个问题存在相互包含的部分,可以加以整合;与有关的故事和与有关的古诗词也相似,也可以加以整合。而的种植培养研究不具备实施的知识基础和实践条件,且需要较长的时间,不具有实践探索的可行性,可以排除。
二、实践活动的时间与空间:深而广,宽而不泛
动手实践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但由于各种原因,教师一般都会对动手实践的时间与空间加以限制,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具有相当大的差异性,所以要求教师设置合理的实践和空间限制。
1.设置充裕的实践时间,保证实践的深入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上,教师应尽量减少课堂讲解时间,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将课堂的支配权转交给学生,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时间进行动手实践,全身心投入到实践活动中,让他们享受实践的快乐,以获得深入的实践经验。
例如,设置食谱制作任务,作为“秋之韵味”的主题实践活动内容之一,在学生制作食谱前先给予他们实践活动步骤:
(1)分组实践活动;(2)推荐几个适合秋天食用的菜肴,最少2个,最多5个;(3)陈述推荐理由;(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5)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
这样的实践活动步骤并没有对学生的实践活动加以限制,给了学生充分的自由发挥的空间,有利于综合实践活动的深入和扩展。
2.拓展实践活动空间的宽度和广度
综合实践活动的空间不应被限制,而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以扩展活动空间。有些由学生自己提出的实践活动主题,往往都涉及校外活动,甚至延伸至社会活动。因此,许多教师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空间加以限制,这使得丰富的社会资源、自然资源以及家庭资源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同时也不利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扩展。只有将实践活动的课堂搬到大社会中,在现实情境中开展活动,充分利用广阔的社会活动空间和自然环境,才能将实践活动社会化、生活化和现实化。
因此,“秋之韵味”的主题实践活动中,可将主题活动的范围扩展到自然中,让学生接受大自然的洗礼。众所周知,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什么是收获,只有让孩子们体会到收获的涵义,才能让他们真正领悟秋的内涵和韵味。但是单单依靠课堂内的实践活动,即使将秋天收获的景象描述得再生动形象,学生都无法体味到收获的喜悦。要让学生真正体味秋天、体味收获的喜悦,可以让学生置身于自然之中,将综合实践活动向广阔的大自然延伸。比如,组织学生去周边的农场进行参观,观看农场的秋收,并教授学生们认识各种农作物,教师结合实物进行农作物的讲解,其比在课堂上依靠图画和文字进行讲解教学效果好得多。同时,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场所扩展到自然界,无疑能够增加学生对自然的了解和认识,有利于开阔学生眼界,为学生发展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
三、实践活动内容:从课堂向社会延伸,有利于让学生接触社会
中秋节实践活动 第7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152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206位用户关注,56人点赞!
品德与生活课注重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并注重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反映学生的需要,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让学生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促进他们思想品德与社会性的发展。经过近几年的教学,我认识到实践活动过程是这门课的灵魂。这种实践是课前、课中、课后衔接,校内外连续的完整的实践活动过程。课前,学生要进行调查,收集、筛选、整理信息;课中,学生要进行讨论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相应的行为方式;课后,学生要把学到的知识、信息和道理运用于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中。在校内,学生可向老师请教,与同学交流;在校外,学生可向父母长辈请教,从书籍、互联网中了解。这样,学生能从多角度获得更深刻的生活和情感体验,在现有生活范围内有一个更开阔的视野。
为了增进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品德与生活课特别强调实践和体验,要求学生在充分感知和体验的基础上,提升对社会的关心,发展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基本认识,进而形成积极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责任感。为此,品德与生活课根据不同的社会背景和课题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探索和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性学习,以儿童的主体活动为主,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界限,注重养成学生的实践能力,将教学过程变成一个富有生命意义的,有益于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有益于群体认知和合作的鲜活的开放系统。
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超越教材、丰富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尤其是增加了实践活动的内容。比如在讲《中秋节》一课时,我安排了一节“中秋节真快乐”实践活动课。在活动中,有的同学回味着全家团圆吃月饼赏明月时其乐融融的情节,有的同学背起了《中秋节》的儿歌,有的同学讲起了中秋节的传说,有的同学唱起了《爷爷教我打月饼》的歌曲,师生都沉浸在中秋节的快乐中……
总之,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多给学生实践活动的空间,有效引导、激发儿童实践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实践、充分实践。主动实践就要引导儿童根据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实践活动的内容、地点;充分实践活动就要给足实践活动的时间,引导制订详细的实践计划,掌握实践活动的方法。那种为了实践而匆忙地布置任务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如有的教师第二天要上该主题,前一天晚上才布置实践活动任务,这样的实践活动只会流于形式。因为儿童晚上要回家料理自己的生活事务、完成作业,没有办法安排出时间。而这样的实践也容易引起家长的误会,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因此,教师要站在儿童的角度,熟悉儿童的学习、生活规律,让实践活动更具有计划性,而且避免重复实践活动。教师在学期初要了解学校德育和少先队工作计划,要通览品德与生活教材,对教材安排的各个主题进行梳理。在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与儿童共同制订实践计划。只有这样,才能让儿童充分实践、深度实践。有计划的实践,也有利于部分儿童在没有完成实践任务时,通过老师和同学的提醒,去再实践、再认识。
中秋节实践活动 第8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956个字,预计看完需要5分钟,共有199位用户关注,59人点赞!
二、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中秋节的由来
(2) 了解中秋节的习俗
(3) 了解中秋节月饼的由来
(4) 了解有关中秋节的诗歌
[能力目标]
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2、学会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经常观察生活的习惯,提高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本次活动更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体精神,分享合作与交往的快乐。
3、通过展示、演讲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活动班级:四(2)班
活动时间:3月~5月
活动过程:
活动一:开题课 确定研究主题
师生谈话
师: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对于中秋节的传说也是各种各样,你们想了解吗?
生:(大声:想)课件欣赏相关中秋节的图片
师:看了刚才的图片,大家有什么话想说?
生:自由讨论,交流。
师:对,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师:从今天起,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有关中秋节的文化,关于中秋节,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自由发言。
师:总结学生发言之后确定研究主题
如:a、中秋节的由来
b、中秋节的习俗。
c、有关中秋节的诗词
d、中秋月饼的来源
……
活动二:分组,落实任务
根据学生的爱好,分成六组。每组选出一名责任心强的同学任组长。各组选择研究主题。分析讨论定下研究计划并完成表格。
活动三、开展调查研究
1.习俗调查
中秋赏月、吃月饼是全国各地普遍的风俗习惯,但由于中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的。教师可引导学生向长辈了解自己家乡过中秋节还有哪些风俗习惯,把了解到的记录下来,回到班里进行交流。
2.月饼调查
教师可引导学生按居住地域或自由组合,组成若干调查小组,制订一份简单的调查计划,深入学校或家庭附近的超市、百货商店、食品厂等地,针对月饼的品牌、产地、生产厂家、价格等方面进行调查采访,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分别购买一些不同种类的月饼,品尝口味,比较优劣,做好调查情况的汇总。
3.巧手作坊
(1)写一写
在了解了各地和家乡过中秋的习俗后,请学生计划一下“今年的中秋节你准备怎么过?”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制订一份简单的节日方案,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2)做一做
用自己喜欢的制作形式和材料,自制一张精美的贺卡,写上一句的祝福的话语,寄给自己最亲近的人。
4.携手共享
(1)搜集与中秋节相关的诗词,举行一次诗词朗诵会,要求能说出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体味其中的意境。
(2)“每逢佳节倍思亲”,在阖家团聚的时刻,大家一定也会想到远在台湾的小伙伴,期盼着祖国的早日统一。有条件的话,教师可带领学生上网,通过发email的形式给远方的小伙伴捎去节日的祝福。
活动四、综合成果展示
这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为此我们以班队活动的形式来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交流。
活动五 活动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评价标准应以学生已有的发展基础为评价标准,并突出学习过程的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综合实践活动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可以是学生的自我评价,也可以是小组评价或由辅导老师(包括校外辅导员)进行评价。
活动内容
参与态度
人际关系
合作精神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综合评价
习俗调查
月饼调查
制订方案
制作贺卡
诗词朗诵会
认识和感受
总之,综合实践的开放式学习,不仅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自主学习能力、质疑解疑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师生观上,实现了师生角色的彻底转变: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是课堂活动的操作者、观察者、讨论者、交流者和猜测者;教师是实践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它既主张在主动学习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在教学中形成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使课堂教学进一步开放,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附:学生活动评价表、采访表等活动表格
《快乐的中秋节》
综合实践活动情况记录表之一
课题名称
研究主题共2页,当前第1页1
组长
组员
研究方法
在活动中你们组将采取那些方法(具体写写):
日期:
《快乐的中秋节》
综合实践活动访谈表
课题名称:《快乐的中秋节》
研究主题:
访问者:
被访问者:
访问地点:
访问时间:
方式(电话、面谈、其它):
访问主题:
访问记录:
中秋节实践活动 第9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981个字,预计看完需要5分钟,共有141位用户关注,39人点赞!
小学美术课程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着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因此,我认为,要在美术教学中有效地穿插感恩教育,就必须从美术作品的欣赏教学中入手,尤其要借助作品本身的力量,充分挖掘其中的感恩教学资源,以情动人,让学生们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到心灵的触动,不由自主地产生感恩情绪。由此可见,在作品欣赏的时候,我们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们营造感人又真实的作品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引导他们由境及人,展开联想,多让他们说一说,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多让他们想一想,如果我是作者,我会怎么表达。在欣赏过程中,我们要留心学生的情感变化,尤其要关注学生在接受感恩教育之后的细节变化,如表情、动作、表达等,以此渲染感恩教育氛围,陶冶学生们的审美情操,强化作品中感恩教育的感染力。教学浙人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童谣童画》的第一课时中,为了自然而然地将童谣与童画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我在教学导入环节选用了动画视频的方式,以一首记忆力的《摇到外婆桥》导入教学。在课堂开始后,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这首童谣的动画视频,引导学生在悠扬熟悉的歌声中,找回属于自己的童年记忆。在“歌声忆童年”这个环节中,我从歌谣中的“外婆”入手,启发学生们打开自己的心门,去找找童年里喂我们吃饭的外婆,拉着我们过马路的爷爷,给我们讲故事的奶奶。在回忆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渗透感恩教育,引导学生们由童谣联系到自己的童年,让他们明白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无私奉献的爱浇灌着他们的茁壮成长。在这个谈歌谣、看视频、说回忆的教学导入中,我发现,很多学生都能够由此及彼地展开联想,在积极的发言中真诚地流露自己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老长辈们的感恩之情。
二、在作品讨论中加深理解,增强感恩意识
小学生天真可爱,他们在家里备受宠爱,在社会备受关注,在学校备受呵护,他们并不是缺乏爱心,只是沉浸在爱里的他们还不太懂得什么是“恩”。因此,我认为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借助作品本身,通过作品所反映的生活现象、所表达的人物情感、所运用的表达方式,强化学生们内心深处的感恩意识,提高学生们对感恩之情的认识与理解。我在美术教学中,就非常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想象,并在问题的引导下,组织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相应的讨论活动,尝试让他们在各抒己见的智慧碰撞中,真正收获感恩知识的教育。教学浙人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收获的季节》这课时,我发现,现在的小孩子生活优越,且大多生活在城镇,他们对“收获”这个概念并没有什么深刻的理解与体会,缺乏“感谢大自然馈赠、感谢劳动人民创造”这样的情感体验。因此,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我首先从季节——秋天这个关键字眼入手,引导学生们从体验秋天的美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想到她的美不仅仅在于她的景色,更在于她是一个承载收获的季节。为此,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秋天景色的图片,并播放秋风秋雨的音频,让学生们在视听冲击中强烈感受秋天的气息,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说一说秋天的美丽体现在哪里。在讨论分享中,我从学生们的回答——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中,自然而然地导入主题,并引导学生们再次思考,为什么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在这样的季节里,我们要感谢谁?(在教学引导中,鼓励学生们自主讨论,渗透感谢大自然、感谢劳动人民的教学内容)。
三、在作品创作中融入情感,推动感恩实践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与创造性。美术作为一门基础性艺术课程,不仅十分关注学生艺术修养与审美情趣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艺术兴趣与创造能力的开发。我以为,要在美术课程中渗透感恩教育,见效最快的方式,就是在美术实践中开展以感恩有关的创造性活动。通过活动的方式,让学生把心中所想转化为具体的行动,以绘画、手工diy、剪纸、折纸等个性创造方式,将自己对感恩的感悟转化为具体的实践。值得一提的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们将自己的个性创造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得我们创造的作品更加富有人情味,更加精准地表达感恩之情。同时,这样的引导,还能够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有效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们践行感恩教育意识。还是教学《收获的季节》这一课,在讨论教学的铺垫下,学生们对于“热爱大自然,感恩大自然馈赠;珍惜粮食,感恩劳动人民创造”这样的感恩之情已经有了更深的体会。在这样的感恩氛围下,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们在缓缓的背景音乐中,开展展开绘画创作。在这个创作过程中,我鼓励学生们多动动脑筋,怎样才能让我们的绘画颜色更加饱满,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独特,尤其要求学生们在绘图的过程中,要加入自己真实的情感,把自己对秋天的赞美与对大自然、对劳动人民的感恩之情呈现在图画中。在之后的作品交流中,我组织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推选出一名学生作为代表,对本小组的绘画意图进行讲解,从而将“感恩”二字不显山露水地渗透到美术实践教学中。
四、在作品反思中延伸课堂,促进感恩行动
中秋节实践活动 第10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594个字,预计看完需要9分钟,共有159位用户关注,46人点赞!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应以学生为核心,指向学生的发展,更离不开学生“生活”这个大舞台。陶行知先生将生活教育定义为: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教育源于生活而又以生活为归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探究、体验生活的课程,它所提出的探究生活是为了融入生活、热爱生活,使生活更美好。因此,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要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的要素
1、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要因地制宜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要与地方资源紧密结合,充分体现学校特色。宁围镇是浙江省百强镇之一,全国闻名的万向集团和传化集团就坐落在这里.如学校暑期开展的“走进传化”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传化的艰苦创业、发展壮大是一部厚重的书,学校充分利用这一当地的教育资源开展活动,通过观看、聆听、访问、调查、上网查询等多种形式,了解认识传化,学生学习传化精神,争做时代新人。
2、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要有一定的指向性和可行性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确立,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因为学生平时的关注点不同,他们的兴趣爱好也不同,所以他们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设计活动主题时,要尊重多数人的意愿,尽量达到统一。也要注意选择一些值得研究、对学生有实际意义的主题。如“春花绚烂你最美丽”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借三八国际妇女节之际,提出要感恩父母,在活动中,同学们通过调查、观察、实践、体验等方式,深入了解母亲,学习有关赞美母爱、感恩父母的文章,也进一步认识到父爱、母爱的伟大,激发了他们的感激、孝敬之情,懂得了感恩的意义与方法。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和可行性,对学生的成长是有利的。
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实践性、生成性、自主性的特点。说综合实践活动本质上就是学生的自主活动,尊重学生自主性,就是说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搜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主体,当然对综合实践活动具有主题选择权、活动决策权,具有活动过程的自我管理权。如“心感秋韵――秋姑娘的来信”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学生看到落叶纷纷,想研究一下落叶为什么会落下来,落叶又有什么作用呢。教师就充分尊重学生选择的这一主题,展开综合实践活动。
心感秋韵之秋姑娘的来信
(主题设计背景)
【活动背景】午后漫步校园中,发现孩子们在捡落叶,手举落叶开心地欢呼着、跳跃着,“老师,树叶为什么会落下来呢?”“落叶有什么作用呀?”于是想到了秋天硕果累累,红叶飘飘。那树、那花、那果,无不让人感叹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大自然独特的景致激发起学生渴望亲近大自然、拥抱大自然的情感。我想通过找寻大自然中秋天的变化,学生了解秋天的特征,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通过看、听、尝、闻四个情景,学生欣赏图片、感受大自然中秋天的独特魅力,由此激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此次“心感秋韵之秋姑娘的来信”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从选择主题,确定主题到深入主题,学生都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同学们兴趣浓厚,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充分发挥了集体的力量与智慧。由此看来,在设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时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是非常重要的。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的方法
1、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与学校生活相结合
学校是学生人生成长道路上的必经之地,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空间。学生很长时间都是在校园里度过的,因此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可以与学校生活相结合。立足校园生活生成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学生多,资源多,研究难度小,可操作性强。学生喜欢探究,才会慢慢习惯于主题研究,这样坚持下去,可以为开展不同领域的主题活动打好基础。
(1)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学科课程为基础的,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在学科课程中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般都会涉及许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可以将综合实践活动和学科知识重组整合,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与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结合的“回报父母的爱”主题活动;与小学劳技课结合的“包饺子”、“水果拼盘”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与美术课结合的“我爱我班”、“教室墙报设计”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与品德课结合的“餐桌上的文明”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与信息课结合的“校门口的交通状况”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与体育课结合的“课间游戏我做主”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与少先队活动课结合的“新男孩行动――学会担当”主题综合实践活动。
(2)与学校活动相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校文化建设是相辅相成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带动学校文化的发展,而学校文化的发展也促进并深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每个学期,学校都会举行一些活动,比如春游活动、艺术节活动、经典诵读活动、体质测试运动会、毕业典礼活动等等,可以从学校的这些传统活动或者重大事件中挖掘课程资源,设计合适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我们设计过“文明礼仪伴我行”、“民以‘食’为天――学生消费维权之食品篇”等主题综合实践活动。
文明礼仪伴我行
――对校门口文明礼仪的调查研究
(主题设计背景)
【活动背景】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万向小学自2004年9月创办至今,学校本着“打造礼仪特色,提高人文素养”的目标,以文明礼仪教育为抓手,多方位构建文明礼仪教育序列,挖掘内涵,着力营造“礼貌 博学 健康 和谐”的校园文化。
【主题的提出】建校以来,通过文明礼仪训练,学生在校园内的一言一行都展现出了良好的礼仪风范。那么,在校园外,讲文明,懂礼仪是否也成为他们自觉的行为呢?我们决定做一次调查研究。但让四年级的学生直接调查校园外的文明礼仪,肯定是行不通的。于是,教师选择了校门口这个特殊地点来作调查研究。
通过“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感受到了文明礼仪是一种美德,是校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在活动过程中,同学们以身作则,也懂得了不管在校内、还是校外都要讲文明、讲礼貌。
2、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与家庭生活相结合
(1)关注家庭成员
平时的家庭生活中,每天无微不至照顾着我们的亲人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我们有没有为他们做些什么,有没有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他们。就此可设计“感恩”这一主题,学生通过“学会感恩”、“我珍惜我成长”、“春花绚烂你最美丽”、“感恩,让爱在心底流淌”等小课题的研究,知道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对父母产生感恩之情、常怀感恩之心。
春花绚烂你最美丽
(主题设计背景)
【活动背景】万向小学是礼仪风尚学校,随着特色理念的不断深入,学生们的活动也更加得丰富多彩。学校借“三八”国际妇女节时机,开展了一系列感恩风尚活动。
【主题的提出】“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老师、和身边的朋友不知给予了我们多少爱。如今,“三八”节又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让我们在这个美丽的节日里,开展一次有意义的“感恩”活动吧!
通过“春花绚烂你最美丽”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学会自我反思,学会感恩父母,关心父母,懂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真正内涵。家长也发来信息,表扬孩子在家帮父母做事,变得懂事、孝顺。
(2)关注家庭需求
日常生活中,每户家庭都有许多各种各样的需求。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共同需求的物品进行研究。如蔬菜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已经成为人们平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副食品了,每个家庭每天都要买蔬菜,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生成“蔬菜”这一主题。学生通过“蔬菜的种类”、“走近无公害蔬菜”、“蔬菜的作用”、“蔬菜与养生”等小课题的研究,知道许多有关蔬菜与健康的知识,懂得蔬菜的重要性,增强健康意识。
(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与社会生活相结合
研究从问题开始,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综合实践活动最直接的动因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现实问题。如今的小学生们也开始关注身边的社会热点问题,但是在日常教学中,缺少一个供学生交流的平台,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好为学生搭建了交流、展示的平台。因此,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时可以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萧山区曾举办过“童眼看世界――社会热点问题研究”课题活动,老师们设计了“童眼看世界”、“还生命一条绿色通道”、“远离‘有毒’食品、争做健康使者”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从孩子们的角度来看这个社会、关注这个社会。
当今社会发展迅猛,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环境问题,道德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这些新的社会问题提供了研究机会。也要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开展有效研究。如“五水共治”这一浙江省政府的新举措,可以设计“节水护水我能行”、“保护家乡水资源”主题活动;还有食品安全这个大问题,可以设计“关注食品安全,”、“民以‘食’为天”等主题活动。所以,设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要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相结合,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关注社会新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