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培训意见和建议 第1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有4632个字,预计阅读时间为12分钟,共有206位用户关注,24人点赞!
4月7日至8日,全省职业能力建设暨加快技工教育发展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职业培训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全国职业能力建设工作座谈会议和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十一五”时期我省职业能力建设和技工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安排部署今后的工作,会议还表彰了2010年度“山东省首席技师”和“山东省技术能手”。省政府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郭兆信副省长和董国勋厅长出席会议并分别作了重要讲话。会上,***、潍坊两市作了典型发言,我市作了题为《创新机制,突出重点,不断推进人口大市向人力资源强市转变提升》的经验介绍。会议由省政府副秘书长张传亭主持。
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职业能力建设科(处)长、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任、单设的教研室主任,部级重点以上技工院校主要负责人,部分中央、省属单位人力资源部部长等共20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精神体现在郭兆信副省长和董国勋厅长的重要讲话中,现将主要会议精神汇报如下:
一、郭兆信副省长讲话精神
(一)充分肯定成绩,进一步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郭省长指出,“十一五”时期是我省职业能力建设和技工教育工作发展最快、取得成绩最大、发挥作用最突出的历史时期,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一是技能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2010年底全省技能人才资源总量达到310万人,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例达到4.3%;二是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截止2010年底,全省高技能人才达到117万人,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6.6%,比“十五”末提高15%,其中山东省首席技师577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技师320人,山东省技术能手705人;三是职业培训工作取得新突破。全省实施了“特别职业培训计划”、“技能扶贫”和“金蓝领”培训工程等近10大类职业培训教育项目,培养技工院校全日制毕业生近60万人,组织各类职业技能培训467万人,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四是技工教育工作基础得到巩固和加强。全省形成了以技工院校为龙头、就业训练中心为骨干、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为补充的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层次、市场化、规范化、社会化的职业培训教育体系;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进一步完善;技工院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已经建立;职业技能大赛推动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选拔机制实现了制度化。对于全省的工作,省委、省政府是满意的。在去年5月27日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姜异康同志代表山东省就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制度建设等进行大会典型发言。
山东是人口大省、人力资源大省,但还不是技能人才强省,我省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总体水平与先进省市仍有一定差距,突出表现在:一是对技能人才培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政府和部门观念陈旧,在行动上重学历教育轻技能培训,特别是在资金的投入上力度不够,这也导致部分地方高技能人才总量不足,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二是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培训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部分技工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办学模式单一,校企合作不够深入,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三是大力支持和发展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有待进一步加强。如高技能人才选拔、评价、使用和激励政策、职业培训补贴政策等,需要研究制定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着力加以解决。
(二)认真履行职责,推动职业能力建设和技工教育工作健康快速发展。
当前及今后几年是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任务十分繁重,新的形势和挑战对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定要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1、大力开展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统筹利用各类职业培训教育资源,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完善政府购买培训成果机制,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监管;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体系,帮助劳动者顺利实现就业。
2、创新发展技工教育。围绕我省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继续优化技工教育布局结构,突出办学特色,积极推行“双证互通”制度,创新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把技工院校打造成我省培养各类实用型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
3、健全完善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政策体系。当前政策制度建设的重点:一是各类技能型人才的开发、评价、选拔、使用政策;二是技能人才分类管理、优化配置和有序流动政策;三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划设计、部门联动以及服务保障等政策。
4、要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多办实事。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部分,要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支持技工教育发展。要充分发挥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在企业岗位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对没有培训条件的中小企业统一组织培训;切实提高高技能人才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使他们在工作上有“方向感”,在事业上有“成就感”。
(三)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长效机制。
1、完善工作机制。各级政府作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加强领导,把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建立健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领导责任制,主要领导要负总责,亲自抓,分管负责同志要靠上做工作,具体抓落实,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建立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统筹协调,发改、教育、科技、财政、建设、民政、农业等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共同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2、强化考核督查。根据省委的要求,从2009年开始,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纳入市县政府绩效考核体系,要层层分解目标责任,做到责任到岗,任务到人,抓好落实。
3、做好舆论宣传。要拓展宣传范围、丰富宣传形式、充实宣传内容,通过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宣传橱窗、宣传横幅等方式,大力宣传各类技能人才培养评价和保障的成功经验,在全社会营造崇尚技能、尊重劳动、尊重高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
二、董国勋厅长讲话精神
会上,董厅长充分肯定了“十一五”时期全省职业能力建设和技工教育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职业能力建设在促进就业、落实人才强省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望“十二五”时期职业能力建设工作的形势,董国勋厅长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培训则是就业之基。实施人才强省战略,解决就业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都需要大力加强职业能力建设工作。各地市要准确把握、认真分析职业能力建设和技工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职业能力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认真贯彻落实两《纲要》和两《意见》精神(国家和省相继颁布了《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制定了《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发展的意见》),加快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各市要科学编制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专项规划,积极组织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和山东省重点人才工程,要积极加强与部里的联系,多争取项目和重点工程,带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发展,全面提升我省高技能人才工作水平。要使用好现有技能人才,加快培养好紧缺技能人才,加速引进好国内外拔尖高技能人才。紧紧围绕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形成各具特色的高技能人才建设局面。
(二)认真贯彻落实两《纲要》和两《意见》精神,以培训促就业。
目前,我省农村还有1000多万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十二五”时期,要建立覆盖对象广泛、培训形式多样、管理运作规范、保障措施健全的职业培训工作新机制,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大规模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
(三)认真贯彻落实两《纲要》和两《意见》精神,提升职业能力建设基础性工作水平。
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完善首席技师、有突出贡献技师和技术能手的评选表彰办法,推进“金蓝领”培训工程,全面推开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工作,完善“技师工作站”试点工作,进一步引导和规范行业企业举办的各类技能竞赛活动,研究制定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考核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轨办法,开展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研究探索高技能人才和工程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贯通办法,推动技能人才队伍跨越发展。
(四)认真贯彻落实两《纲要》和两《意见》精神,深入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
进一步加强对技工教育发展战略和思路的研究,加快实现技工院校办学的“三个转变”,使技工院校成为技工教育、职业培训、技能水平评价和就业指导服务的综合性人力资源开发平台。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1、要明确技工教育的职能定位,坚定办学方向。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作为技工教育的行政主管部门,要把技工院校发展作为重点工作,予以优先考虑,实行“捆绑式”工作法,把涉及职业培训、教育培训、就业、鉴定、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等各项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集中用于推动技工教育发展。
2、要大力实施“高端学校带动”战略,推动全省技工院校共同发展。全省技师学院已达到20所,要充分发挥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开展对普通高校已进入实习期大四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培训。
3、提升技工院校办学特色,实现技工教育持续发展。技工院校要积极面向市场,面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鲁南经济带等重点区域带动战略服务,加快淘汰传统落后专业,面向朝阳产业,培养新型人才。
4、大胆进行体制创新,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大胆进行体制创新,采取有力措施,积极促进和引导学校与大企业进行合作,实行多元化和社会化办学。
5、要重点解决制约技工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认真落实姜大明省长去年4月1日作出的“做好职业教育与技术教育的结合文章,形成工作合力”的批示要求。一是着力解决技工院校投入不足问题。进一步加大对技工教育的投入,政府办的技工学校经费须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各级财政征收的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凡是用于职业教育的部分,都应参照学校的在校生数量比例用于技工教育和培养高技能人才,其他用于职业教育的专项经费、扶持项目也应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技工教育;各级政府在研究制定化解高校债务危机的政策和调整高校生均拨款定额标准时,应一并把技师学院、高级技校通盘考虑。二是着力解决技工院校招生政策问题。协调有关部门,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制定统一的招生政策,积极争取把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纳入教育统一的招生平台,与高职院校统一考试、统一录取。三是着力解决技工院校教师和毕业生待遇问题。今年,省厅将研究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办法;在全省技工院校系统开展正高级教师职称评定工作;对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毕业学生在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执业药师、护理师等专业技术人员考试时,享受大专(高职)学历同等待遇,允许报考。
6、切实做好技工院校招生和学生资助管理工作。要把技工院校招生工作作为事关学校生存发展的首要任务,进一步完善资助管理办法,抓好技工院校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的落实和监督检查工作。
入职培训意见和建议 第2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695个字,预计看完需要5分钟,共有258位用户关注,30人点赞!
一、学习教育突出一个“深”字
注重抓好自身学习,坚持学习的高标准,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层,着力发挥党校在全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中的引领作用。一是领导带头学。坚持校领导班子带头学习,3月3日、3月7日,召开班子学习会,学习了重要讲话和县委邹书记的讲话精神。5月13日下午,召开校班子学习交流会,班子成员相互交流了学习心得体会。校班子成员高度重视,率先垂范,在全校教职工中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全校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展开。二是个人自觉学。积极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进行学习,要求每位教师摘抄读书笔记,撰写学习心得。对个人学习情况进行不定时的抽查。三是集中组织学。坚持每周五下午集中学习制度,原原本本学习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河南兰考县调研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时的讲话精神;学习县委活动办下发的有关文件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资料选编》;组织全校教职工观看《永恒的信念》、《筑梦之基》、《焦裕禄》3部专题片,广大教师观看影片后还在集中学习会上简单的交流了观影心得;充分用好红色经典和红色资源,使广大党员教师增强了党性修养,更加坚定了信念。四是开展跟班学。3月19日—4月3日,与县委活动办、县委组织部联合举办3期专题研讨班,对全县科级干部进行轮训,邀请省委党校黄世贤、吴晓敏等专家教授专题辅导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系列重要讲话、全国“两会”精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辅导,我校组织了全体教师进行跟班学习。学习培训期间,及时组织广大教师参与学员学习讨论。五是专题研究学。围绕“全省党校系统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征文活动,积极组织全校教师撰写理论文章,力争在省、市、县级刊物、重要媒体上发表,在全县党员干部理论武装上发挥重要作用。
二、宣传氛围突出一个“浓”字
通过相关会议、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网络平台等多种形式做好宣传。在校门口右侧宣传栏、实训大楼东侧宣传栏、实训楼大厅移动宣传栏开设四块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栏,宣传教育实践活动重大意义、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方法步骤和有关要求,用照片等形式展示活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展示党员干部心得体会、亮出党员干部为民办实事的公开承诺;利用实训楼大厅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县委党校开展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整改台账、“”专项报告书、“”问题整改进度情况及整改意见说明,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同时,我校还积极向《江西省委党校通讯》、《九江市委党校通讯》《永修信息》等报刊上投稿,及时反映活动动态,营造了浓厚的活动氛围。
三、征求意见突出一个“广”字
采取不同方式,多方面、多途径听取意见,着力查找校班子和领导干部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开展民主测评。全校动员结束时,组织全体教职工对校班子和班子成员进行了民主评议。二是召开座谈会。组织全体教职工以及部分离退休老教师召开了一次座谈会征求意见建议,并发放21份征求意见表。三是发放征求意见表。在三期全县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系列讲话精神专题研讨班中,向全体学员发放了797份征求意见表,共回收790余份。四是积极开展“五必访”活动。班子成员分别走访了部分教职工,谈心、谈工作,听取意见建议;积极到所帮扶村马口镇屋场村走访,对结对帮扶对象进行走访慰问;校班子通过到家走访、电话联系等方式对离退休老同志进行了走访慰问,征求他们对党校发展的意见建议。五是设立意见箱。在校醒目位置设立意见箱,供党员群众全天候、随时提意见建议。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到意见建议128条,经汇总梳理,整理出29条具体建议和意见,其中“”意见建议14条,制度建设4条,具体意见建议11条。
四、边整边改突出一个“快”字
坚持边学、边查、边改,将征求到的意见建议梳理情况以及查找发现的“”问题进行公示,召开校班子会议,专题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和措施,明确整改要求、责任人和时间进度。对14条“”意见建议立查立改,已经整改见成效4条;对4条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目标管理考评》、《小车管理》、《考勤管 理》等相关制度;对11条具体意见建议,已办结5条,6条正在抓紧落实中。通过问题的整改提升了党校的精气神,推动党校办学更好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五、自选动作突出一个“特”字
入职培训意见和建议 第3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474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236位用户关注,29人点赞!
一、组织机构健全、制度逐步完善
我镇现有县级人大代表64名;镇人大代表70名。按照“便于组织和开展活动”的原则,全镇县级人大代表和镇人大代表按村编为18个代表小组。
镇人大为进一步做好代表工作,密切同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相继建立和完善了各项代表工作制度。一是建立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制度,主要是以村为单位进行联系。二是建立代表小组活动制度。在镇人大的指导下,各代表小组普遍建立了代表小组学习制度、活动制度、联系选民制度和接受监督制度,规范了代表小组的活动。三是建立代表工作激励机制。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对先进代表小组、优秀人大代表给予表彰奖励;强化对依法履行职务、带头勤劳致富的人大代表的宣传报道,以激励人大代表学先进赶先进、争当人民满意的好代表。
二、代表法的学习宣传逐步深入
代表法颁布实施以来,我镇人大采取多种形式组织人大代表以及政府干部,认真开展了对这一重要法律的学习、宣传和培训,使代表法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一是结合普法依法教育进行学习宣传,主要利用张贴标语、散发宣传资料、开办专栏等形式宣传《宪法》、《代表法》、《地方组织法》,并聘请我镇法律副校长对代表进行培训。二是结合换届选举进行学习宣传。人大代表换届前,我镇认真组织干部群众认真学习代表法,引导选民按照代表法规定的代表条件选举产生各级人大代表,使换届选举成为群众学法用法、严把代表入口关、提高代表素质的过程。三是结合镇人代会召开期间进行学习宣传,使代表进一步明确法律赋予自己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四是组织政府干部学习代表法,提高其自觉接受人大代表监督和依法行政的意识。通过广泛宣传和教育,代表法正在被人们所认知。
二、会议期间的代表履职行为逐步规范
一是镇人大认真按照代表法的要求,组织开好我镇第一届第四次人民代表大会。镇人大为确保代表参加本级人代会和在会议期间履行好职务,行使好权利,精心准备、认真组织,积极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会前将会期和议程提前通知代表,并要求代表广泛走访选民,认真调查,为参会做好相关准备。由于各项工作到位,人代会的代表参会率达到了100%。二是积极行使代表职权。人大代表在本级人代会期间,都能较好地依法行使各项职权,认真听取和审议了政府、人大工作报告和财政预决算报告,紧紧围绕全镇工作大局献计献策。本届以来,在人代会上,代表共提出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29件,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闭会期间代表活动的成效逐步显现
一是镇人大按照代表法的要求认真做好代表议案和建议的督办,一批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是镇人大按代表法的要求积极组织代表开展代表评议工作,加大了监督力度。通过评议,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如部分代表提出部分村社道路损坏严重等问题,镇政府立即对存在问题的道路进行了改造,为群众出行带来了方便。三是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监督激励机制正在逐步形成。本届以来,全镇人大代表已全部回原选区向选民进行了述职,报告了执行代表职务的情况,接受了选民的评议,听取了选民的意见。通过述职和评议,使人大代表接受了选民的监督,密切了与选民的联系。
五、代表履职的能力逐步增强
镇人大都注重了把提高代表的履职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以学习《代表法》、《地方组织法》、《选举法》、人大工作业务知识为主要内容,采取办培训班和以会代训的办法对镇人大代表进行了全员培训。二是为代表提供学习材料。积极为代表订阅《中国人大》等学习材料,使广大代表的代表意识逐步增强,履职能力逐步提高。
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和建议
入职培训意见和建议 第4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718个字,预计看完需要5分钟,共有240位用户关注,41人点赞!
为了确保不断提高镇人大代表的素质,不断提高人大工作水平,××镇人大努力创新人大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建起了新的人大代表培训中心,认真开展了各项学习培训活动,狠抓了人大代表活动的切实落实,充分发挥了人大代表的作用,为全镇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抓培训,不断提高人大代表的素质
镇人大始终把组织代表学习,不断提高人大代表素质作为镇人大工作的基础工作来抓,通过以会代训、订阅业务报刊、代表小组学习和个人自学等形式组织代表学习《宪法》、《地方组织法》、《代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通过学习,提高了人大代表的素质和履职能力,也使人大代表深刻认识到自己所担负职务的地位、作用、权利和义务,增强了做好人大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为搞好学习培训工作,镇党委人大政府认真研究做出决定,专门划出了一间会议室,投入了20余万元建成了多媒体、多功能的现代化教育培训中心,并把它作为人大代表的培训基地,培训基地的建成,为人大代表的培训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培训条件。
同时,镇人大根据新时期社会发展和对代表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镇人大代表培训计划》,《××镇人大代表培训和学习制度》,明确了培训的内容、方法,使代表培训活动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实用化、系统化的轨道。
二、抓活动,把人大工作落实到实处
一是认真开展了走访活动。区、镇人大代表按照每名代表联系50户选民的要求,由各代表小组组织代表走访本选区选民,走访的内容是:了解掌握选民的思想、工作、生产和生活情况,听取选民对镇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建议、意见。人大代表在了解村情民意,宣传政策、法律的同时,也征求了选民对镇人大的意见建议。通过走访,进一步加强了人大代表与选民的联系,密切了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
二是围绕党委的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镇人大组织市区镇人大代表对烤烟生产、收购,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情况、计划生育、教育等方面开展了视察活动。
通过视察,代表们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并督促镇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整改。
开展了对镇行政区域的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情况,全镇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等方面的情况,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况进行了个人持证视察活动。通过视察,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促进了镇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工作的开展。
三是开展代表评议和述职评议活动。镇人大对镇政府各职能部门及其负责人逐年进行工作评议和述职评议,每年对三个站所及其负责人进行述职评议,评议采取一听、二评、三反馈的方法进行,评议工作坚持“依法、公正、务实”的原则,提意见采取面对面的形式进行。通过评议,进一步强化了人大代表的监督职能作用,广大干部群众受到了民主与法制的教育,增强了监督意识、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进一步推动了人民政府及其所属职能部门的工作。被评议的各站所负责人增强了公仆意识,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得到了进一步转变。
四是组织代表开展了“议事日”活动。坚持“深入农户,走访选民,调查研究,掌握情况,确定议题,结合实际;提出建议,督促整改;注重质量,讲求实效”的总要求,努力做到议前有准备,议中求质量,议后讲效果。
全镇14个代表小组共确定议题31个,通过认真议事,代表们向镇人民政府、村委会、村民小组共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78件。这些建议、批评和意见,涉及农业基础设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村庄道路建设、环境保护、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在“议事日”活动中,代表还积极协助和支持镇人民政府、村(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解决和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为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执行代表职务,履行代表职责,发挥代表作用拓宽了一条民主渠道。
五是认真办理人大代表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坚持以保证质量为前提,以代表满意为目标,突出重点,加强监督,讲求实效,提高面商率、落实率和满意率的原则和要求,督促镇政府及职能部门认真负责地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
二届四次人代会代表共提出建议、意见43件。加大了交办、催办和督办力度,使面商率达到了100%,代表对办复的满意度达到96%。
六是开展了扶贫帮困活动。各代表小组按照镇党委的要求,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积极做好扶贫帮困结对工作。
入职培训意见和建议 第5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5183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3分钟,共有299位用户关注,22人点赞!
一、市卫生系统职代会运行情况及成效
xx卫生系统职代会最早可追溯到建国初期,当时建立职代会制度的单位主要集中于市级医疗单位,中一度停止。结束后,基层民主管理开始复苏。1980年后,职代会作为基层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在卫生系统开始全面推进。市医务工会为规范职代会运行,先后于1988年和20__年以市卫生局党委名义印发了《xx市卫生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和《上海市卫生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工作规范》,使卫生系统职代会工作走上常态化、规范化、程序化道路。
(一)职代会建制范围广泛,制度建设不断完善
1、建制单位不断扩大。从1980年起,xx卫生系统开始全面建立职代会制度。被调查的xx家单位,建立职代会制度的比例为99.86%。其中,市级医疗卫生单位(三级)与区县二级医疗卫生单位、企业职工医院职代会建制率为100%。
2、制度建设日益完善。调查显示:有78.3%的单位建立了职工代表工作制,70.5%的单位建立职代会提案工作制度,70.1%的建立了职代会联席会议制度。
(二)职代会运行规范有序,工作职能进一步落实
1、把好“四关”,规范职代会工作的有效运行。基层单位在职代会工作中,注重把好“四关”:一是把好职代会会议关。调查显示,有95.4%的单位一年至少开两次职代会,另有4.5%的单位一年召开一次职代会。二是把好职工代表民主选举关。本次调查的xxx家基层单位职代表总数为xxx人,占职工总数的15.22%,其中女代表占比61.1%,与卫生系统女职工比例(65.61%)基本相当;一线职代表占比69.2%,非在编职工代表占5.11%,劳务派遣工代表占3.48%。所选出的代表体现了面上的广泛性,能较好地反映不同利益群体的需求。一些区县医务工会,如长宁区、金山区下属医院开展职工代表竞选制,从源头上优化职工代表队伍素质。三是注重职工代表培训教育关。基层单位注重通过培训不断提高职工代表的大局意识、代表意识和责任意识。据统计,87.68%的单位每年定期开展对职代表的专门培训。20__年开展《上海市职工代表条例》培训的单位更是达93.24%,培训职工xxx人。四是强化职工代表履职考核关。近年来,职工代表履职考核工作在基层单位逐步推广,如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光华医院等建立职工代表履职情况的责任考核,通过职工代表向选区职工述职并接受评议考核等方式,密切职工代表与选区职工群众的沟通和联系,提高职工代表参政议事的能力和水平。
2、规范“五权”,实现职代会职能的有效发挥。一是单位重大事项职工知情参与,认真行使审议建议权。据统计,大多数单位将发展规划(98.31%)、规章制度(98.31%)、财务情况(94.93%)、改革方案(94.93%)、职代会工作情况(73.91%)、劳动人事调整方案(55.07%)等向职代会报告,听取职工代表建议。二是涉及职工切身利益事项职工表决,严格行使审议通过权。上海市卫生系统基层单位重视职工切身利益事项的权益维护,在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方案拟定之初,就广泛听取工会、职工意见。调查显示,多数单位能做到职工聘任(94.93%)、收入分配(93.91%)、福利费使用(90.1%)、职工安置(64.92%)、职工住房补贴等方案在职代会上无记名投票表决,通过后方能实施。三是以知情监督为目的,准确行使审查监督权。调查显示,为增强职代会制度的实效性和职代会决议对单位、职工的约束力,基层单位对职代会提案办理、职代会审议通过事项的落实(89.37%)、社保费缴纳(79.23%)、职工教育费使用(79.23%)、劳动安全卫生情况(65.7%)等事项向职代会报告,有些单位将院务公开工作情况、干部廉洁自律情况向职代会报告,让职工知情的同时,接受职代会的审查监督。四是严格工作程序,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权。如职代会主席团成员、民主管理专门委员会(小组)成员,在工会提出建议名单基础上,与单位沟通协商,职代会上选举通过。五是从监督保护干部出发,正确行使民主评议权。上海市卫生局党委曾先后下发两个关于职代会民主评议干部的实施意见,目前上海市卫生系统职代会民主评议领 导干部大多能根据要求规范开展,调查数据显示:97.83%的单位开展了评议领导干部工作,党组织领导、党政班子接受评议范围不断扩大。
3、遵循“六有”,实现职代会正常开展。一是民管小组(委员会)设立有规模。据统计,基层单位在民主管理专门小组(委员会)设立上具有一定规模,分别设立了院务公开(87.92%)、干部评议(74.88%)、提案处理(72.95%)、生活福利(61.84%)、劳动关系(53.62%)、安全卫生等小组(委员会),这些小组(委员会)成员由代表和工会提名,并经职代会通过后,开展巡视检查、工作调研等。二是工会操作职代会有规则。工会作为职代会的工作机构,及时向单位党组织汇报工作的占99.52%,与行政及时协商有关事项的占99.28%。职代会审议的方案,95.17%单位于会议召开7天前送交职工代表讨论;需职代会审议通过事项,93.48%单位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多数单位能及时将职代会召开情况向上级工会进行会前预报和会后报告。三是行政对职代会运行有保障。98.79%的单位行政重视职代会制度的实施,在经费使用、会务场所等方面给予支持。56.28%单位全部将职代会费用列入单位管理费用,22.22%单位由行政与工会共同支出。四是班组民主管理有实效。81.4%的单位班组定期召开民主管理(生活)会,及时通报单位民主管理事项,就某些事项广泛听取职工意见和建议。五是职代会工作任期有活力。不少基层单位在职代会任期上在把握基本原则的同时,结合单位规模与实际,灵活规定任期,以便激发基层职代会活力。66.18%的单位职代会任期在3年及以下,任期5年的单位占比为14.49%。六是职代表提案质量有提升。代表提案是参政议政的重要形式,卫生系统基层建立职代表提案制度的达70.53%,并且不断追求提案质量的提高。如:曙光医院完善职代表提案制度,在代表中进行提案拟写的专题培训,开展优秀提案评选,激发代表提案的热情。市精神卫生中心等单位还建立提案工作报告制,将提案处理情况及时向代表通报。
(三)职代会推进成效明显,切实保障劳动关系和谐
1、保障人事改革措施顺利实施。20__年,为配合卫生系统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市医务工会提出职代会审议的“四原则”:一是民主决策的原则,涉及改革的重大方案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经职代会无记名审议通过;二是大多数人得益的原则,即任何改革方案,必须是大多数职工得益,考虑职工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三是综合承受力原则,即改革力度的大小,必须是大多数职工能承受;四是最低生活保障的原则,即改革方案不能影响职工最低生活,做到改革无情、操作有情。为配合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市医务工会20__年还及时转发了《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关于在公立医院改革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的意见》,工会积极参与岗位设置的全过程,在制订方案、征求职工意见、修正方案、岗位聘任等环节,以职代会为主渠道,做好职工的动员,维护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通过职代会的规范实施,保障了岗位设置工作较顺利的开展,目前这项工作已基本完成,没有发生激烈的群访事件。
2、促进工作难点取得新突破。如职代会公开领导干部收入工作,调查显示,71.98%的单位根据“六有”原则进行领导干部收入公开,有些单位还公开到具体数字。再如职代会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工作,43.96%的单位党政工领导全部接受评议,单位工会主席、中层干部接受职代会评议范围在不断增加。在公开范围上,48.07%的单位向职代表公开、41.3%在班子会上公开、34.06%的在中层干部会上公开、32.85%的为向所有职工公开。调查显示,20__、20__年两年间职代会评议领导干部的平均信任率达到93.85%。
3、民营医疗机构职代会工作取得新进展。20xx年对xx家民营医疗机构的一项调查显示,有37家机构建立职代会制度,占总数的57%,其中超过90%的单位能做到至少一年召开一次职代会。单位劳动纪律规则制度、裁员方案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52%的单位审议通过。此外,听取单位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情况报告的为48%,审议通过集团合同文本草案和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专项协议草案的分别占到32%和37%,审议通过工资集体协议草案和选举、罢免平等协商的职工方代表的均占22%。建立职代会提案制度的民营机构占35%,在职代会上审议表决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相关事宜时,有40%的单位采用无记名投票形式。
4、非在编职工与劳务派遣工参与民主管理有实践。随着劳动关系的多元化,非在编职工与劳务派遣工成为卫生单位用工的特殊形式,但是对他们的政治权益基层单位也是给予关注。目前,非在编职工代表已占正式代表的5.1%,劳务派遣工代表占正式代表的3.48%,区县一级医院高于上述平均比例。列席代表中非在编职工为2.34%,劳务派遣工为2.7%。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这些群体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权益。
职代会制度的推进运行,为卫生系统劳动关系的和谐提供了制度保障,也得到了职工的认可,调查显示职代表对职代会质量整体满意度为94.1%。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上海卫生系统在职代会制度运作,促进民主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限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仍存在一些难点、焦点问题亟待解决。
1、敏感问题有待规范。职代会审议监督是职代会制度运作的焦点问题,尤其在领导干部收入公开和职代会评议领导干部方面更加突出。如领导干部收入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是在工作规范性、统一性上有待改进。调研发现,17.63%的单位认为领导干部收入公开有一定的难度,具体表现在公开范围、公开主体、公开程度等方面,职工的理解与实际操作不一致。14.25%的单位认为即使做到收入公开,职工仍对公开的真实性存在怀疑。再如民主评议领导干部,13.53%的单位认为职代会评议领导干部有待规范,特别是党组织干部接受职代会评议时,评议内容、评议范围、结果反馈等方面有一定的操作难度,与现行的党管干部原则有一定的矛盾,如何更好地操作实施需要有全系统的指导办法。
2、多级职代会制度实施 有待完善。调研发现,仅11.11%的单位建立了二级或多级职代会制度,82.85%的单位尚未建立。究其原因,主要是上级组织没有具体的考核要求,多数单位感觉运作程序过于繁琐,基层单位本身医疗业务工作比较繁重,没有更多的时间召开二级职代会。
3、职代会行业建制有待探索。就整个卫生行业而言,民营医疗机构的职代会运作机制尚欠规范,约50%左右的民营医疗机构尚未建立职代会制度。而对市级医疗卫生单位来讲,机关和联合工会职代会建制还未落实,目前,有2个单位是机关性质工会,有2个联合工会,这些单位都未建立职代会制度。分析原因,一是存在建立职代会的体制障碍,二是缺乏类似单位建立职代会的经验,三是上级没有考核要求。
4、职代会闭会期间抓决议落实力度有待加强。23.43%的单位认为职代会形成决议的事项,在会后落实方面力度还不够。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重会议形式轻会议效果,造成会议只是走程序,会上通过就好,职代表或专门民管小组(委员会)会后跟踪、巡视检查工作没有跟上;二是有关责任部门工作意识不强,工作合力不够,缺乏对职代会决议的落实责任和执行力。
5、职代表行使代表权利的能力有待提升。卫生系统职代表多是高学历人员,他们在提供医疗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过多的医疗任务限制了他们参与单位民主管理的时间和减少了参与相关培训的机会。在职代表的参政议政意识和能力、提案的质量方面,职代表的素质还有待提升。
三、工作思考与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xx卫生系统职代会制度运作实践,提出几点思考与建议。
1、开展行业探索与实践,取得工作难点新突破。一是进一步规范职代会制度。以《条例》实施为契机,完善修订《上海市卫生系统职工代表大会工作规范》。对劳务派遣工代表名额、二级职代会、民主评议领导干部等事项有更明确的规定,指导全行业的职代会工作。同时建议,在市级层面尽早出台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职代会制度运作中的具体事项和运作程序。二是制定专项工作指导意见。建议针对领导干部收入公开、民主评议等工作中的敏感问题,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规范性文件,提出具体的建设性意见。尤其要对领导干部收入公开的范围、内容、计算方法等统一口径,便于基层操作。三是探索职代会制度实施范围。重点推进民营医疗机构职代会制度实施,开展机关和联合工会职代会建制工作调研,统一各方思想,稳步推进建制工作。
2、加强工作监督考核,提升基层工作合力。建议建立完善职代会监督考核体系。在明确职责的基础上,将职代会工作列入对基层党政工组织和责任人考核范围,同时对单位内相关责任部门开展考核,形成党政工齐抓共管,有关责任部门协调沟通的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工作合力。
3、强化职代表工作制度,提升代表参政议政能力。一是推行代表竞聘制,让有热情、有能力、素质高的职工进入代表行列;二是建立代表培训工作制度,使培训时间常态化(至少一年一次)、培训形式多样化(培训班、网上学习、外出交流等)、培训内容实用化(涉及职代会职能、日常工作操作流程、形势热点、新知识等)、培训效果明显化(提案质量提升、职代表对会议质量满意度提高);三是履行代表考核制度,代表向选区职工述职,接受职工评议,或是借助优秀提案评选等,对代表进行奖励,借以增强代表工作活力;四是完善职代会提案工作,把职代会提案落实率列入基层工会职代会工作考核内容,促进职代会提案的有效落实。
入职培训意见和建议 第6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4632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2分钟,共有272位用户关注,53人点赞!
4月7日至8日,全省职业能力建设暨加快技工教育发展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职业培训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全国职业能力建设工作座谈会议和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十一五”时期我省职业能力建设和技工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安排部署今后的工作,会议还表彰了2010年度“山东省首席技师”和“山东省技术能手”。省政府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郭兆信副省长和董国勋厅长出席会议并分别作了重要讲话。会上,***、潍坊两市作了典型发言,我市作了题为《创新机制,突出重点,不断推进人口大市向人力资源强市转变提升》的经验介绍。会议由省政府副秘书长张传亭主持。
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职业能力建设科(处)长、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任、单设的教研室主任,部级重点以上技工院校主要负责人,部分中央、省属单位人力资源部部长等共20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精神体现在郭兆信副省长和董国勋厅长的重要讲话中,现将主要会议精神汇报如下:
一、郭兆信副省长讲话精神
(一)充分肯定成绩,进一步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郭省长指出,“十一五”时期是我省职业能力建设和技工教育工作发展最快、取得成绩最大、发挥作用最突出的历史时期,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一是技能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2010年底全省技能人才资源总量达到310万人,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例达到4.3%;二是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截止2010年底,全省高技能人才达到117万人,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6.6%,比“十五”末提高15%,其中山东省首席技师577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技师320人,山东省技术能手705人;三是职业培训工作取得新突破。全省实施了“特别职业培训计划”、“技能扶贫”和“金蓝领”培训工程等近10大类职业培训教育项目,培养技工院校全日制毕业生近60万人,组织各类职业技能培训467万人,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四是技工教育工作基础得到巩固和加强。全省形成了以技工院校为龙头、就业训练中心为骨干、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为补充的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层次、市场化、规范化、社会化的职业培训教育体系;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进一步完善;技工院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已经建立;职业技能大赛推动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选拔机制实现了制度化。对于全省的工作,省委、省政府是满意的。在去年5月27日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姜异康同志代表山东省就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制度建设等进行大会典型发言。
山东是人口大省、人力资源大省,但还不是技能人才强省,我省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总体水平与先进省市仍有一定差距,突出表现在:一是对技能人才培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政府和部门观念陈旧,在行动上重学历教育轻技能培训,特别是在资金的投入上力度不够,这也导致部分地方高技能人才总量不足,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二是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培训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部分技工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办学模式单一,校企合作不够深入,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三是大力支持和发展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有待进一步加强。如高技能人才选拔、评价、使用和激励政策、职业培训补贴政策等,需要研究制定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着力加以解决。
(二)认真履行职责,推动职业能力建设和技工教育工作健康快速发展。
当前及今后几年是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任务十分繁重,新的形势和挑战对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定要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1、大力开展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统筹利用各类职业培训教育资源,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完善政府购买培训成果机制,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监管;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体系,帮助劳动者顺利实现就业。
2、创新发展技工教育。围绕我省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继续优化技工教育布局结构,突出办学特色,积极推行“双证互通”制度,创新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把技工院校打造成我省培养各类实用型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
3、健全完善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政策体系。当前政策制度建设的重点:一是各类技能型人才的开发、评价、选拔、使用政策;二是技能人才分类管理、优化配置和有序流动政策;三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划设计、部门联动以及服务保障等政策。
4、要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多办实事。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部分,要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支持技工教育发展。要充分发挥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在企业岗位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对没有培训条件的中小企业统一组织培训;切实提高高技能人才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使他们在工作上有“方向感”,在事业上有“成就感”。
(三)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长效机制。
1、完善工作机制。各级政府作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加强领导,把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建立健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领导责任制,主要领导要负总责,亲自抓,分管负责同志要靠上做工作,具体抓落实,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建立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统筹协调,发改、教育、科技、财政、建设、民政、农业等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共同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2、强化考核督查。根据省委的要求,从2009年开始,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纳入市县政府绩效考核体系,要层层分解目标责任,做到责任到岗,任务到人,抓好落实。
3、做好舆论宣传。要拓展宣传范围、丰富宣传形式、充实宣传内容,通过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宣传橱窗、宣传横幅等方式,大力宣传各类技能人才培养评价和保障的成功经验,在全社会营造崇尚技能、尊重劳动、尊重高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
二、董国勋厅长讲话精神
会上,董厅长充分肯定了“十一五”时期全省职业能力建设和技工教育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职业能力建设在促进就业、落实人才强省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望“十二五”时期职业能力建设工作的形势,董国勋厅长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培训则是就业之基。实施人才强省战略,解决就业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都需要大力加强职业能力建设工作。各地市要准确把握、认真分析职业能力建设和技工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职业能力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认真贯彻落实两《纲要》和两《意见》精神(国家和省相继颁布了《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制定了《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发展的意见》),加快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各市要科学编制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专项规划,积极组织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和山东省重点人才工程,要积极加强与部里的联系,多争取项目和重点工程,带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发展,全面提升我省高技能人才工作水平。要使用好现有技能人才,加快培养好紧缺技能人才,加速引进好国内外拔尖高技能人才。紧紧围绕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形成各具特色的高技能人才建设局面。
(二)认真贯彻落实两《纲要》和两《意见》精神,以培训促就业。
目前,我省农村还有1000多万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十二五”时期,要建立覆盖对象广泛、培训形式多样、管理运作规范、保障措施健全的职业培训工作新机制,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大规模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
(三)认真贯彻落实两《纲要》和两《意见》精神,提升职业能力建设基础性工作水平。
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完善首席技师、有突出贡献技师和技术能手的评选表彰办法,推进“金蓝领”培训工程,全面推开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工作,完善“技师工作站”试点工作,进一步引导和规范行业企业举办的各类技能竞赛活动,研究制定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考核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轨办法,开展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研究探索高技能人才和工程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贯通办法,推动技能人才队伍跨越发展。
(四)认真贯彻落实两《纲要》和两《意见》精神,深入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
进一步加强对技工教育发展战略和思路的研究,加快实现技工院校办学的“三个转变”,使技工院校成为技工教育、职业培训、技能水平评价和就业指导服务的综合性人力资源开发平台。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1、要明确技工教育的职能定位,坚定办学方向。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作为技工教育的行政主管部门,要把技工院校发展作为重点工作,予以优先考虑,实行“捆绑式”工作法,把涉及职业培训、教育培训、就业、鉴定、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等各项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集中用于推动技工教育发展。
2、要大力实施“高端学校带动”战略,推动全省技工院校共同发展。全省技师学院已达到20所,要充分发挥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开展对普通高校已进入实习期大四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培训。
3、提升技工院校办学特色,实现技工教育持续发展。技工院校要积极面向市场,面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鲁南经济带等重点区域带动战略服务,加快淘汰传统落后专业,面向朝阳产业,培养新型人才。
4、大胆进行体制创新,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大胆进行体制创新,采取有力措施,积极促进和引导学校与大企业进行合作,实行多元化和社会化办学。
5、要重点解决制约技工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认真落实姜大明省长去年4月1日作出的“做好职业教育与技术教育的结合文章,形成工作合力”的批示要求。一是着力解决技工院校投入不足问题。进一步加大对技工教育的投入,政府办的技工学校经费须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各级财政征收的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凡是用于职业教育的部分,都应参照学校的在校生数量比例用于技工教育和培养高技能人才,其他用于职业教育的专项经费、扶持项目也应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技工教育;各级政府在研究制定化解高校债务危机的政策和调整高校生均拨款定额标准时,应一并把技师学院、高级技校通盘考虑。二是着力解决技工院校招生政策问题。协调有关部门,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制定统一的招生政策,积极争取把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纳入教育统一的招生平台,与高职院校统一考试、统一录取。三是着力解决技工院校教师和毕业生待遇问题。今年,省厅将研究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办法;在全省技工院校系统开展正高级教师职称评定工作;对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毕业学生在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执业药师、护理师等专业技术人员考试时,享受大专(高职)学历同等待遇,允许报考。
6、切实做好技工院校招生和学生资助管理工作。要把技工院校招生工作作为事关学校生存发展的首要任务,进一步完善资助管理办法,抓好技工院校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的落实和监督检查工作。
入职培训意见和建议 第7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373个字,预计看完需要9分钟,共有177位用户关注,47人点赞!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及2002年12月召开的全国经贸工作会议关于“继续推进多种形式的企业培训工作”,“逐步建立工商管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有关精神。
国家经贸委领导对此次会议非常重视,会前,组织力量进行了深入地调查研究,并责承国家经贸委上海和武汉经理学院分别研究起草了《全国职业经理资格认证方案》(讨论稿)(以下简称“资格认证方案”)和“关于联合编撰《21世纪高级职业经理人培训专用系列教材》的建议”(以下简称“编撰教材建议”),由国家经贸委培训司国际合作处起草了《关于中美联合举办企业工商管理硕士学位(emba)研究生班项目实施方案》(以下简称“emba方案”)。在此次会上,上海经理学院副院长樊鹏、武汉经理学院副院长朱艳华和培训司国际合作处处长蒋兆理分别代表本单位宣读了“资格认证方案”、“编撰教材建议”和“emba方案”。小蓝鲸美食管理公司董事长、国家经贸委武汉经理学院小蓝鲸分院院长刘国梁汇报了开展餐饮职业经理人培训的经验及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对职业经理人培训的呼声和建议。与会代表根据上述方案、建议、经验和呼声,就经贸系统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的有关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研究,形成了以下决议和部署。
一、加快推进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步伐
会议分析了当前经理人才队伍建设的形势,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贸系统要站在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主动应对入世挑战,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高度,清醒认识培养造就职业经理人队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国第四次职业教育会议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省市加大了人才工程建设的力度。党委组织部门积极贯彻“党管人才”的方针,教育部门有重点地推进高级工商管理课程培训,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大面积地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人事部门积极参与人才市场建设,社会中介组织更加深入地介入教育培训市场,所有这些都要求经贸系统更好地担负起自己的职责,积极而富有成效地做好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的工作。
加快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培训教育和职业资格认证。鉴于职业资格认证涉及面较广,需要做更多的试点和协调工作,当前应该从教育培训入手,促进教育与经贸工作的有机结合,搭建职业经理人教育资源开发平台,创造条件逐步从培训考试证书向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过渡。国家经贸委6家经理学院和2家重点培训基地在工商管理教育培训方面已经形成了富有成效的培训体系,要继续发挥这方面的优势,同时各校有必要形成一个联合体,联手推进职业经理人教育培训工作。要整合教育资源,以我为主,加强合作,突出特色,提高质量,在大教育、大培训的格局中打造经理学院的品牌。
二、成立“国家经贸委经理学院指导委员会”
会议提出,根据《国家经贸委经理学院管理暂行办法》第二章第五条规定,从方便工作考虑,尽快成立国家经贸委经理学院指导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加强对各经理学院指导和管理,准确把握市场经济条件下经理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方向,规划各经理学院的改革和发展战略,探索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研究师资培养和教材建设,监督培训质量,实行评估制度。国家经贸委经理学院指导委员会由国家经贸委、有关省市经贸委(经委)以及各经理学院领导和专家组成。
国家经贸委经理学院指导委员会之下,拟设标准工作专家委员会、教材工作专家委员会、培训与教学工作专家委员会,负责日常工作。标准工作专家委员会由上海经理学院牵头,依托北京技术交流中心,吸收有关专家组成。教材工作专家委员会由武汉经理学院牵头,吸收有关专家组成。培训与教学工作委员会,由有关学院牵头,其他学院和重点培训基地派人参加,同时适当吸收社会上其他专家参加。
三、着手实施职业经理人考试制度
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大干部教育培训的工作力度。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一手抓思想政治教育、党性教育,一手抓知识更新和业务培训。适应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确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和全员培训的目标,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格局。要下决心每年抽调1/5左右的在职干部参加各类培训,争取5年内使全体在职干部普遍轮训一次。从这一总体部署出发,考虑和设计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有必要尽快启动全国经贸系统职业经理人教育、培训、考试工作。上海经理学院系统考虑了建立职业经理的职业体系和职业标准,向会议提交了《全国职业经理资格认证方案(讨论稿)》。与会同志重点围绕职业经理人的准入条件进行了讨论,形成了职业经理人考试、培训工作的总体安排。
会议提出,推进职业经理人考试、培训工作,有大量的具体工作要做。当前,一是要尽快拿出职业经理人的认证标准。责成标准工作专家委员会拿出具体实施意见,报国家经贸委审核后以委的名义下发。二是要制定考务计划。抓紧进行试题及其他考务准备工作。三是要进行考前培训。根据考生报名情况组织实施,具体任务由6家经理学院和2家重点培训基地承担。四是实行统一的培训证书制度。要加强人才库建设,为经理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创造条件。参加考试人员成绩合格后统一颁发国家经贸委监制的、或体现国家经贸委认可的资格证书。
会议提出,职业经理人考试、培训是一项涉及面广、时间紧、业务量大的工作。经贸委和各个经理学院要下决心推进这方面的工作,同时尽可能地作到精心组织、精心实施。整个工作在国家经贸委的指导和支持下,以经理学院和重点培训基地的名义进行。第一次公开考试日期初步考虑在今年下半年。考试报名和培训信息应于半年前发出。职业经理人考试不同于普通高校的mba教育和其他部门组织的职业技术资格证书考试,应注意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相应能力的具备。本次考试既要严把质量关,同时也要适当掌握难度,考试的科目不宜太多,题型不宜太复杂。因为是第一次统一考试,暂不考虑职业等级问题。
四、加强经理学院教材建设
推进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需要对现行的工商管理培训教材进行修订。会议期间,武汉经理学院提出了联合编撰《2l世纪高级职业经理人培训专用系列教材》的建议。建议认为,目前全国经贸系统工商管理培训的教材是6年前编写的,许多内容已不适应当前新的形势,难以满足职业经理人培训的需要,有必要组织系统内的力量编写一套新的系列培训教材。
拟议中的新编教材涉及12门课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战略管理、跨国经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企业信息化、公司理财、企业运营管理、现代市场营销、现代经理人法律基础、企业领导方法与艺术、经理人商务英语、企业文化伦理。教材的内容和体例,要针对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少而精,不求系统性和完整性,处理好学科前沿理论与基础理论、理论与操作实践、全球化与本土实践的关系。力求生动活泼,便于进行情景教学、互动教学和案例教学。武汉经理学院展示了与小蓝鲸美食管理公司合作编写的新型活页式教材,受到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
会议决定,将职业经理人培训教材编写项目列为国家经贸委重点项目。组织全系统的力量,同时适当借用外力,作好系列教材的开发工作。要把教材建设与职业标准建设、考试培训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与教学改革结合起来,与师资队伍建设结合起来。
五、积极推进对外联合办学工作
会议研究了由国家经贸委培训司统一组织、国家经贸委经理学院(上海、成都、广州、武汉、长沙、长春)参与的,与美国阿灵顿德克萨斯州立大学、俄亥俄州莱特州立大学联合举办的企业工商管理硕士学位(emba)研究生班项目的计划。
会议认为,该项目与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一并启动很有意义,对于促进国家经贸委经理学院和重点培训基地改进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具有积极推动作用。项目前期工作由国家经贸委培训司承担,有利于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整体打造经理学院的品牌。项目的前景和思路都是很好的。提交会议讨论的《中美联合举办企业工商管理硕士学位(emba)研究生班项目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关于中美联合举办企业工商管理硕士学位(emba)研究生班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和《中美联合培养企业高级行政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emba)研究生招生简章(草案)》是三个比较完整和详细的文件。代表在初步审议了文件后,商定带回去汇报并作进一步的研究。
会议建议,在北京建立一个有6家经理学院和2家重点培训基地派人参加的中美项目协调办事机构,承担中美联合办学的具体实施工作,办事机构如何建立和运作另议。
入职培训意见和建议 第8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789个字,预计看完需要5分钟,共有157位用户关注,20人点赞!
1.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就业问题专家表示,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模式正从依赖物资资源投入向依赖高素质人力资源转变。作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技能的提高尤为重要。
在目前的就业层面上看,加强农民工培训是减少结构性失业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国农民工问题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是部分地区企业“用工荒”,另一个是农民工就业难,结构性失业问题突出。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农民工大量失业或就业稳定性不足,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大量农民工缺乏职业技能,造成有些就业岗位无工可用,有些农民工却无业可就。国务院办公厅要求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就是力图解决这个矛盾,培养社会需要的有“一技之长”的新型农民工。
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教授对记者说,加强农民工培训同时也是我国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不久前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推进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推进从根本上讲需要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说,“从这个层面上看,加强农民工培训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也是为了从整体上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
2.整合现有资源
认为,此次出台的指导意见特别强调了整合现有资源、分工合作、统筹兼顾,以更好地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
针对农民工培训,各部门分别或联合出台了“阳光工程”“千万农民工援助行动”“特别培训计划”等项目,这体现了各部门对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重视,但也使得培训资源分配分散,从中央到地方,多头投入,多头管理,缺乏整体规划,在管理中容易出现漏洞,从而影响农民工培训的效果。
此次指导意见提出,国务院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负责全国农民工培训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考核评估,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和各自职责,根据统一规划和年度计划,指导各地具体组织实施农民工培训工作。
指导意见要求,各地要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工作协调机制,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发展改革、教育、科技、财政、住房城乡建设、农业、扶贫等有关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的作用,相互协作,共同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主要负责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的农村劳动者技能培训的政策制定和组织实施;农业部门主要负责就地就近就业培训的政策制定和组织实施;教育部门主要负责农村初、高中毕业生通过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实现带技能转移的政策制定和组织实施。
3.提高企业参与度
认为,此次指导意见的另一个亮点是力争提高企业在加强农民工培训中的参与度。
“加强农民工培训只靠政府是不行的,企业参与进来,一方面可以让培训进行得更为顺利;另一方面也更加有的放矢——作为用工对象,企业对培训的目的更加明确,对培训结果的要求也更为实际。”说。
指导意见要求,企业要把农民工纳入职工教育培训计划,确保农民工享受和其他在岗职工同等的培训待遇,并根据企业发展和用工情况,重点加强农民工岗前培训、在岗技能提升培训和转岗培训。
鼓励企业依托所属培训机构或委托所在地定点培训机构,结合岗位要求和工作需要,组织农民工参加技能提升培训。鼓励企业选送农民工参加脱产、半脱产的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推动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的技能提升培训。鼓励企业组织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竞赛。
4.避免重复建设
指导意见要求,要完善企业与院校联合开展培训的政府激励机制,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企业开展农民工培训,鼓励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的大型企业与院校联合举办产学结合的农民工培训基地,鼓励中小企业依托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培训在岗农民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为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提供实习场所和设备,鼓励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举办农民工业余学校。
“这一点非常重要,在加强农民工培训的过程中,一定要利用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建议,“从国际经验和我国国情来看,政府应该以购买培训服务为主的方式加强农民工培训,同时建立鉴定、考核机制。”他告诉记者:“目前包括党校在内的很多学校生源不足,完全可以利用它们的师资和场地进行农民工培训。”还建议,除了培训机构,还应建立农民工实习基地。
5.加强监督机制,设置对口专业
两位专家认为,此次指导意见特别强调了培训资金的监管问题和需求导向问题,这两点尤为重要。
指导意见提出,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要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培训资金使用管理情况,接受监察、审计部门和社会的监督……严肃查处虚报、套取、私分、截留、挪用培训补贴资金的单位和个人。
入职培训意见和建议 第9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420个字,预计看完需要7分钟,共有224位用户关注,43人点赞!
一、开展职工代表培训的目的及意义
(一)职工代表培训工作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人本管理已成为当今企业管理的主流,在安全生产管理中重视人的因素,重视劳动关系的改善和调整,是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共同规律。目前国有企业转机建制,企业走向市场,进行劳动用工制度、劳动工资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改革,能否得到广大职工的拥护和支持,关系到改革的成败。如今一些企业面临着前进中的困难,更需要激发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热情,加强和改进民主管理工作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通过对职工代表的培训,使民主管理进一步规范、完善,提高民主管理实效,更好地落实职工主人翁地位,切实保证职工享有民主权利。这样,才能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进而推进三个文明建设的进程,推动改革的发展。
(二)职工代表培训工作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职工民主参与制度与公司制这种现代企业组织形式结合起来,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才能诞生。因此也可以说,现代企业制度是以公司制为主要载体,以民主管理为本质特征的一项制度。职工代表是职代会制度的具体实现者,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行使职工民主管理权力,与股东大会互相补充,共同促进企业的发展。实现现代企业制度提出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职工代表在企业机制、体制、制度的创新与发展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发挥职工代表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作用就显得特别重要。
(三)职工代表培训工作是维护和代表职工权益的需要。职工代表顾名思义就是代表职工的代表。职工代表大会代表是由企业内部各个方面利益群体选举产生,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代表性。因此讲,职工代表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民主管理的效果。我们强调要在法律上明确规定职工代表的民主管理权利,这无疑是重要的。但是,仅在法律上明确是不够的,如果职工代表不懂得正确行使权利,那么,这种权利再大也没用。
二、企业职工代表培训工作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职工代表现状分析:通过调查和了解中得知:部分职工代表受自身素质的影响,不知道如何发挥作用,对自己发挥作用的价值评估较低。认为只要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发挥了代表作用,对于自身作为职工代表应具有的附加值认识不到,仅仅把自己视为比普通职工觉悟较高者而已。所做的也仅仅局限于每年一两天的职代会期间,听听报告,举举手,敷衍应付两条意见或建议,而且很多代表连意见或建议也不提或提不出来。提的意见或建议中多局限于生活福利方面,且意见多建议少,涉及企业改革、经营、管理方面的金点子,有价值的议案则是凤毛麟角。总的来说,职工代表的普遍认识是,提有价值东西自己没水平和能力,久而久之自己甚至忘了自己还是一名职工代表。职工代表应有的自豪感、责任感、使命感淡化。
从从以上的情况分析来看,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职工代表培训工作相对滞后,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实际工作中,之所以职工代表参政参不进去,议政议不到点子上,被职工戏称为“纸袋会”“四手会”(见面握握手,听报告拍拍手,审议举举手,散会摆摆手),其主要原因就是职工代表素质不高,参政的主人翁意识不强,维权的能力不够造成的。职工代表的培训工作大都停留在灌输式、填鸭式的理论培训,具体表现为集中几天时间,老师在讲台上大段大段的理论宣讲,职工代表在台下熬时间,理论和实际的脱节,把培训变得索然无味,培训也就成了走形式,培训的效果可想而知。
缺乏培训的针对性是培训机制不完善的另一种表现。目前,我们大多采用的是集中培训,形式单一,机制不活,达不到培训的目的。而职工代表最需要的是日常工作中能够用得上、记得住、能指导工作的内容,例如:工伤的申报与认定,医疗保险的使用,侵害职工利益的典型案例分析等,而这些正是目前培训中所缺乏的。
三、 加大职工代表的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
(一)健全职工代表的培训机制
要健全培训机制,在培训方式上,可以分级对职工表进行培训,职工代表根据文化程度的高低分层次进行,注重培训的前瞻性、实用性、时效性,切实帮助职工解决企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在培训方法上要灵活多样。一种是自学,使职工代表建立在自觉自愿自励基础上的主动学习;另一种是集中辅导学习,应以研讨形式进行。
(二)建立职工代表的激励机制
一是在思想上激励,注重培训职工代表的政治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职工代表不断提高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意识和能力。二是行动上激励。增强职工代表的责任意识,更好地维护职工政治、经济、文化等合法权益,使职工代表敢于为职工说话办事。三是经济上激励。逐步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工作制度,调动和发挥职工代表参政议政的作用,尤其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工资分配、福利待遇等方面提供工作平台。四是政治上激励。不断提高职工代表的政治待遇,在评优、入党、提干等方面向职工代表倾斜,对于优秀职工代表应组织外出荣誉疗休养等。
(三)建立职工代表竞聘机制
据笔者了解,现在很多企业都已全面推行职工代表竞聘机制,笔者建议不妨适时推行此项机制。一是职工代表通过竞聘进行有序竞争。二是通过竞聘选出高素质职工代表。吸引更多素质高、能力强的职工通过竞聘成为职工代表,更好地代表和维护职工的民主权益。三是通过职工评议选出职工满意的职工代表。通过竞聘人在职工大会上发表演讲,宣布自己的“施政纲领”,职工群众现场提问,竞聘者现场答辩,职工投票选举,当场公布选举结果。
(四)建立和完善职工代表健全巡视制度
主要采取“听、看、询、查、议”等方法。“听”即:听取有关单位的汇报或职工代表、群众的意见;“看”即:查看实物、台账、报表和相关基础档案资料;“询”即:职工代表在巡视中发现的问题,当场向有关人员询问或提出质询;“议”即:职工代表就巡视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并向巡视单位或有关部门下发“整改意见通知书”,然后向上一级工会进行汇报。
(五)健全提案办理机制
入职培训意见和建议 第10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479个字,预计看完需要9分钟,共有168位用户关注,47人点赞!
各位代表,同志们:经过认真准备,我县人大代表、人大干部培训班今天正式开班。在此,我代表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向参加培训的各位代表和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这期培训班是县乡换届后举办的第一期培训班,目的是通过培训,提高我县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法律知识水平和依法履职能力,总结交流代表履职和乡镇人大工作经验,研究探讨做好新形势下代表工作和乡镇人大工作的新路子、新措施,加快推动依法治县和民主法制建设进程。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对举办这期培训班十分重视,从组织领导、课程安排、后勤服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部署,做了充分准备,今天在家的常委会领导都出席了开班仪式。引次培训将以讲座和座谈交流的形式进行,培训课程较多、时间安排紧凑,希望大家珍惜机会,认真学习,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借此机会,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举办这次培训班的目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执政理论的重大创新,这也对人大工作提出了新的使命和更高要求。当前,我县经济社会已进入良性快速发展的轨道,县第十一次党代会又描绘了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蓝图。而县乡人大换届后,县人大常委会和县人大代表的组成有了较大变动,一部分同志从其他部门转到人大工作,有些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是初次从事人大工作,有三分之二的人大代表也是新当选的。虽然大家都是各行各业的杰出代表和优秀分子,但由于对人大工作是刚接触或接触不深,加上人大工作的法律性、程序性较强,我们中的部分人大代表、人大干部对人大工作的相关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不是很了解,对有关程序不是很清楚,在依法履行人大职责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有必要加强培训,通过短时间的集中学习和系统学习,加强代表对人大地位、性质、作用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增强民主法治理念和依法履职意识,提高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加快进入工作角色,发挥好代表应有的作用。
二、立足本职,做好人大工作
1、各级人大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支持、规范和保障各级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基础。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每项工作,都离不开代表的参与和支持。离开了代表,人大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就没有生机。只有把代表工作这个基础打好,人大工作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一要加强代表培训工作,努力提高代表的整体素质。要切实把加强代表培训作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战略任务和提高人大工作水平的重要举措,摆上日程,抓紧抓好。要不断创新培训形式,努力拓宽培训渠道,在内容安排上要结合代表工作实际,既要涵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理论,也不能忽视对代表履职专门知识和专门技能的系统讲解。要注意采取典型示范作用,引导广大代表进一步增强代表意识、履职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二要规范和约束代表行为,切实加强对代表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对代表履行职务的监督机制是增强代表履行职务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的有效手段。要坚持并推广代表向原选区选民或原选举单位述职和接受评议的制度。要不断完善代表履职档案的建设,对代表出席会议、参加活动和开展工作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加强对代表履职尽责情况的考核力度,对一些履职意识差、发挥作用不好的代表和个别违法违纪、群众意见比较大的代表实行代表劝辞制度或启动罢免代表程序,逐步探索建立代表资格终止机制的有效途径,做到代表能进能出。三要把握重要环节,努力增强代表履职的实效。要切实保障代表的知情权,及时向代表提供有关机关的报告、公报和有关材料,坚持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有关专门委员会会议和乡镇人大主席团会议,组织代表参加对“一府两院”负责工作人员的述职评议工作,积极引导代表做好有关议案、报告的审议工作,进一步扩大代表对人大工作的有序参与;要改进议案和建议的提出和办理工作,一方面要通过培训等形式,不断提高代表的整体素质和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引导代表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建议。另一方面,要强化办理工作,建立健全办理代表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的规定,严格规范代表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的办理程序,通过开展预答复活动、组织提出建议的代表对办理工作情况进行评议等形式,努力调动承办单位的积极性,切实加强对办理工作的监督检查,不断提高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的质量;要加强对闭会期间代表活动的组织和指导,注意增强闭会期间代表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改进活动的方式方法。要针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选准调研题目,认真组织代表开展专题调研工作。要注重发挥人大代表的专业特长和了解情况、熟悉政策的优势,组织专业代表小组开展专题视察和检查,切实做到“体察民情、关注民生、反映民意、顺应民心、集中民智、保障民利”。在人大常委会组织的述职评议、执法检查、视察等活动中要逐步扩大代表的参与比例和参与程度,为代表创造更多的参政议政、履行职责的条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管理地方国家事务的作用。四要提供服务保障,积极为代表履职创造良好环境。要认真做好代表活动的组织保障工作,特别要加强对代表活动经费的依法管理,认真落实人大代表经费定额标准的有关要求,并保证及时足额到位。要切实加强人大常委会、乡镇人大主席团的制度建设,使各项工作更加规范有序、富有成效。要按照政治坚定、业务精通、务实高效、作风过硬、团结协作、勤政廉洁的要求,加强工作机构和干部队伍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进一步增强人大常委会、乡镇人大主席团的工作活力,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2、进一步增强代表意识,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人大代表是人民依法通过直接或间接选举方式推选出来的,是代表人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光荣使者,肩负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责任,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人大代表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崇高地位,决定了人大代表必须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作用。一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履职能力。人大代表的作用可以概况为,一是参与重大决策和立法;二是参与监督“一府一府两院”;三是协助宪法法律实施和协助政府推行工作;四是党和国家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人大代表的这种性质地位作用决定了人大代表要履行好法定职责,执行好法定职务,必须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二要增强职责意识,积极主动地行使各项法定职权。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研究人员对宪法和相关法律的研究,代表职权包括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的职权和闭会期间的职权,一共有18项。这些职权既是代表的法定民利,也是代表的法定职责。代表作用的有效发挥,人大工作的有效开展,正是以代表职权的有效行使为基础的。因而,代
表要对履行职责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要依法参加行使国家权力,密切联系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时刻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及时把群众的意愿反映到国家机关,使国家机关的工作尤其是人大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愿。三要增强创新意识,努力拓展履行代表职责的深度。人大工作的法律性、程序性很强,除了法律法规的规定外,人大机关还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一些不成文的工作惯例。如果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人大工作很容易受到旧的思维定势的影响而缺少活力和实效。人大代表履行职责也是如此,代表职权和基本的活动方式已经有法律规定,实践中也有一套长期沿用下来的模式,如果代表创新意识不强,往往墨守成规,代表作用无法有效发挥。但是提倡人大代表在履行职责方面要具有创新意识,既不是要违背宪法和法律的的精神搞所谓的“创新”,也不是脱离实际搞毫无意义的“花样翻新”,而是要在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实际不断拓展履行代表职责的深度。在拓展履职深度方面,我认为有几个方面很值得在今后加强探索:一是代表采取何种切合实际的方式主动加强与群众的沟通和联系,使群众得以顺畅地向代表反映意见并通过代表把意见反映到国家机关;二是除了人大机关组织的集中活动以外,代表与代表之间尤其是不同代表小组、工作居住在不同区域的代表之间,如何建立常态化的沟通渠道,以加强相互的学习与交流,增强在履行职责方面的协同性;三是代表如何敏锐地把握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群众切实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必要的调研和视察,通过议案建议或与“一府两院”沟通等方式,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等。当然,需要探索的问题还有不少。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人大机关的认真研究,更有待于各位代表以开拓进取的精神,加强探索和实践,逐步积累经验,为拓展代表履职深度提供有益借鉴。三、认真学习,用良好的学风和作风保证此次培训任务取得扎实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