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优质范文 > 教学范文

新来的王老师

更新时间:2024-11-20 查看人数:17

新来的王老师

新来的王老师 第1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有893个字,预计阅读时间为3分钟,共有251位用户关注,27人点赞!

老王,女,大约四十多岁,本名王君,开封县人氏。平时她自称“老王”,老师和同学们也亲切地称她为“老王”。老王性格幽默,对学生随和,没有一点师道尊严的架子,却深受同学们爱戴。

老王教我们数学。老王改作业时,结尾总会附上几句话和同学们互动。有一次,我的作业做得非常马虎,结果,发下的作业本上布满了红叉叉,后面还附有老王的感叹:“此番战役溃不成军!”我一看,脸红得发烫。从此,我的数学作业都写得认认真真,连各种符号都用尺子标着画。可是,有一次,我又被一道作业题难住了,因为课代表急着去办公室交作业,我只好抓耳挠腮地在那道题后面写道:“老王,对不起,此题解不出,本先锋再度溃不成军!羞愧!”作业本发下来的时候,我怀着忐忑的心情翻开了作业本,发现那道题后面有这样一句话:“小卢听令!速来办公室求解!”我赶紧一溜小跑跑进办公室,而老王则笑盈盈地端坐着做好准备给我讲题了。

老王崇尚自由安适,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里颇有几分特立独行的味道。我们学校在农村,老师们大都开着汽车或骑着电动车来上班,可长久以来,老王的坐骑都是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每天,她都会悠然自得地骑着她的爱车到学校上课。老王常说:“还是原始一点好啊,既锻炼身体又免得麻烦。”

老王虽然骑着落伍的自行车,可几乎每天都要换漂亮的新衣服,发型也经常引领学校潮流。一天,一个新来的实习老师在校门口打趣道:“老王破车新衣裳。”这话正好被我们班同学听见,我们立即为老王打抱不平,可老王却无所谓地哈哈大笑。回到班上,大家把这句话写在黑板上征集下联,想通过“文斗”的方式反击一下那个实习老师。经过同学们的集思广益,大家对出了下联:小李平头旧思想。然后,获得市书法大赛一等奖的同学把这副对联抄在红纸上,再加上横批“休得无礼”,作为“礼物”送给了那个实习老师。实习老师叫苦连连,甘拜下风,感叹道:“真是虎父无犬子,虎师无犬徒啊!”

在老王的英明领导下,我们的初中生活就是这样笑着度过的。当听到有的同龄人抱怨“学校像监狱,禁锢了我们的青春”时,我们就会暗自庆幸:感谢苍天,让我们在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了老王。我们也祈祷着:希望在我们以后的求学道路上能够幸运地遇到一个又一个的“老王”,然后和“老王”一起在求知的道路上快乐奔跑!

新来的王老师 第2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607个字,预计看完需要7分钟,共有198位用户关注,56人点赞!

场景布置: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摆放着一张办公桌子和两把椅子,桌子上放着一个水杯,杯子里有水。

道具:桌子一张、椅子两把、水杯一个、成绩单一张

人物:王聪(学生)、凡燕(王聪的妈妈)、马尾松(王聪的老师)

故事冲突:古董老师誓死要镇压当代学生的个性风范。(旧与新的对抗)

主题体现:21世纪是张扬个性的时代,而学生恰恰是个性的载体,下面就让我们看看这位学生是如何张扬他的个性的。

时间:接近中午

出场:老师走在最前面,王聪紧跟在老师的后面(边走边甩着胳膊,动作幅度可小点),家长走在王聪的后面(与王聪保持一小段距离)

老师刚要去开门,王聪急步走向门处帮老师开门,一脸堆笑地请老师进门(摆手势),老师瞪他一眼(脸转向观众)小声说:“小样,挺会装的,黄鼠狼给鸡拜年,肯定没安好心。”

王聪也把脸转向观众阴阴地说:“老师呀,老师,你把我妈叫来,就能制的了我?你就是我手心里的,你稍稍翘一翘屁股,我就知道你要干什么。嘿嘿……”(笑声学周星驰)

老师把家长让到座位上(客气点),自己则坐到桌子后面,端起桌子上的冷茶水喝了一小口。

王聪没有坐的地方,站在桌子的右前方(姿势酷点,摆个poss!)眼睛直瞪着老师。

老师对家长说:“今天真是不好意思,让您抽时间到这儿,我想您应该知道我为什么在您百忙之中把您喊来吧!”(笑着点)

家长一脸茫然:“不知道,再说我也不忙,一个家庭主妇,在家里做做饭,照顾照顾老公和孩子,完了,就打打牌看看电视。这世界嘛,妇女就是享福的料,你知道吗?最近我从电视上又……”

1.王聪,转身嘿嘿笑:“老师呀!老师!这下你可载了,我好可是个话篓子,这次不把你侃歇菜了,才怪呢。在家我都不敢和妈妈吹牛,一开口我就得准备作了堵老妈的机枪嘴,你偏要撞枪口,哈哈……”

2.老师把手一挥:“家长同志,家长同志请您停一下。” 家长似乎没有听见老师的话继续长篇大论:“我从电视上又听到一则新闻,是维护妇女权益的,那个好呀……”

老师:“停、停!停!”转脸对观众说:“唉哟!我的妈哟!怎么找来个机枪嘴,太厉害了。”

家长嘎然停止,脸上显露出不高只的神情。

老师:“对不起,打断了您的话,我今天喊您来啊,是想和您商讨一下怎样改教改教王聪的事,您知道这次期末考试王聪的成绩吗?都快变成韩寒了。

家长:“不知道,啥变成韩寒,好呀!文学作家,儿子有料喽!哈时候我儿子能变成韩寒啊?”(一脸欣喜)

老师:“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王聪的期末考试成绩挂了好多红灯,回家他没跟您汇报成绩吗?(一边说一边从桌子下面拿出一张成绩单)

家长一脸茫然:“不知道”

王聪一看老师拿成绩单了,立刻冲到办公桌前,笑呵呵地对老师说:“老师,不用再把这场烂纸拿出来挥了吧?给点面子嘛,我主动向我妈坦白从宽还不行吗?”(脸上装出乞求的神情)

老师:“正好,王聪呀!你给你妈念念你成绩,也省了我力气!”

王聪:脸都变色了,一把抢过老师手里的成绩单大声念到:“语文90、数学90、物理90……(脸又变得高兴起来)”

老师:“停、停、停!你是不是看错了,什么时候在又多加了个零啊!你把成绩单拿给你妈,让你妈自己看看。”

“好、好!”王聪走到妈妈面前把成绩单塞给她“妈,您可看清楚了不能让老师冤枉了我!”(走向妈妈时托着步子走)

家长拿着成绩单一会正着看,一会斜着看,一会又朝上看,一会又朝下看,最后对老师说“老师,俺不识字啊!”

老师把头猛地往下一垂,叹口气!“您说您不识字,咋还装一个文学家一样,左看或看的。”

王聪凑近老师点悄悄对他说:“我说老师,你怎么就这么死脑筋呢?我又不是上帝安排在你身边的灾星,你守住你的古董思想,我摆我的poss形象,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咱们互不干涉,和平相处多好,不要闹得两败俱伤口,你也知道我的实力的。”

老师刚想说话,王聪一跳,一屁股坐到桌子上拿起老师的水杯一口把水都给喝了。老师气得瞪大了眼,“王聪,你别得意,我你妈不识字,明天……”

王聪插话:“明天把我老爸喊来对吧!我爸认识字,不过要令你失望的,我老爸到哪里都得带个新华字典,而且他还有健忘症,说不准,嘿嘿……还有,你刚才说什么韩寒,我觉得我挺像朝寒的,尤其性格。”(用手拉一拉脸,拉一拉耳朵)

老师:“你像韩寒?你看你那张脸木桶脸,你怎么不说你像陈世美!”(一边说一边起身向家长走去)

家长:“可不能像陈世美,听说那个人长得特别丑,还有一堆女孩子追呢,是不是那些女孩子也像我一样,不识字也不识货呀,我那老伴,不识字偏要装,整天带个字典跑来跑去。唉,老师,你看这都中午了,我也该回家做饭了,这孩子啊,你怎么着都行。”

王聪:“老师,你看我妈都要走了,我在这儿也影响环境,我看我也走得了!“边说着边去追妈妈,老妈,你可够狠心的啊,把你养了十几年的儿子往虎口里送啊,不行我得逃跑!

家长:“瞧你这孩子怎么说的,这老师就是老师,怎么还长了个老虎嘴,你走不走随你便!”转脸朝老师:“老师,对不起,这孩子从小就被惯坏了,前些日子又学什么周什么伦的,乱蹦乱跳的,结果被他爸一生气,一巴掌拍傻了半天,现在脑袋可能还不正常,不管他说什么您尽管打,我先走了,拜拜!”(说完,转身走出走)门半开着,王聪边念着:风萧萧兮,易水寒,我乃一去兮,打死不复返,边走出门去,(说话要诙谐)。

门外:

家长:拍一下王聪欣喜地说:“孩子,今天妈表演你怎么样,还行吗?

你让好装骗子,老师说东,我说西,我总觉得良心过意不去。

王聪:“好,有啥过意不去的,你表演的贼棒,估计老师昏菜了,他也不想想有哪个城市孩子的家长是文盲。好!你就不用担心了,为了奖赏你,中午饭我帮你做饭,做顿好的。”

家长:“真的?说定了,如果你要反悔,看我不到老师那儿给你揭发了。”

王聪:“老一妈一!你可要明白哦!主谋是我,演员是你哦!我们可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嘿嘿……”

家长:“哎呦!儿子,不愧是妈的儿子竟然想出这么个一食二鸟的主意,够狼,不过……”

王聪:“不过中午饭让我做对吧!一言既出四马难追!我做!王聪和家长边说边下场。”

屋内:老师:“这家长怎么这么能说,还是个文盲呢,不过话又说回来王聪那孩子也挺好,他说的话也不无道理啊!难道我的思想真古董了吗?唱《你到底爱谁》(唱一小段)这歌比京剧好听,怪不得学生们都喜欢呢!(下场)

次日

王聪推开门快步走到老师面前冲老师念“自古多情空余恨,比恨绵绵无绝期,老师呀,不要太伤心,世上美女多又多,何必单恋一支花!”

老师瞪大眼睛:“你怎么知道我的私事?莫非?”

王聪有点傲气地说“老师,我外号小灵通,有啥事我能不知道。你昨天不是唱《你到底爱谁》吗?我看您今天就唱《冲动的惩罚》吧!

新来的王老师 第3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5089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3分钟,共有275位用户关注,38人点赞!

天啊,老师这不是折煞学生吗?开始我还以为王老师是开玩笑,但仔细一想不对,因为王老师是从来不开玩笑的。接下来我就左右为难了,写吧,怕力下从心:不写吧,又怕王老师说我不识抬举。经过反复斟酌,最后我还是答应了王老师,决定硬着头皮写。

我之所以答应写,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是听着王老师的演讲成长起来的。我这么说,并不意味着我已经是一个什么了不起的人物或者人才,只是想说,作为王老师的学生,我听他演讲的时间比较早,次数比较多,跨度也比较长。我想,这也许正是王老师给我布置这个任务的初衷吧。

一九七九年秋天,我考入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第二年秋天,我们开始学《文学概论》,给我们上这门课的就是王老师。王老师上课,与其他老师很不一样,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与众不同。换一句话说,王老师上课不像是上课,倒像是在演讲。这么说来,我早在三十几年前就开始听王老师演讲了,那时我还是个十七八岁的孩子。

当时老师们来上课,大都会拎一个鼓鼓的包,走上讲台后,先要从包里掏出教材和讲稿,再将它们――打开,摊好,然后才开始讲。有的老师还一边讲一边看,生怕讲错了或者讲漏了。王老师则不同,他进教室从来不拎包,也不带教材和讲稿,只是偶尔在手里捏一张小卡片。事实上王老师很少看那张小卡片,它更多的时候只是他手中的一个道具,有点像说书人手里的纸扇。当然,王老师并不是没有备课,只是他把课都备在了心里。因为成竹在胸,烂熟于心,所以王老师讲起课来总是环环相扣,有条不紊,一气呵成,酣畅淋漓。

更为不同的是,很多老师上课基本上都是照搬书本,大一二三,小一二三,一切按书上来,连顺序都不变。王老师则不这样,他从来不照本宣科,依据教材却不拘泥于教材,一会儿《文心雕龙》,一会儿《哥德谈话录》,一会儿坡,一会儿莎士比亚,古今中外,南北东西,有点儿天马行空。但是,王老师并不信马由缰,更不脚踩西瓜皮,他每堂课都要紧扣几个关键词,既放得很开,又收得很拢,形散而神聚。他很像一个放风筝的人,即使风筝飞到了天外,那根线也始终攥在手中。

大学毕业后,我有幸留在学校一边学习一边工作。这样一来,我听王老师演讲的机会就更多了。除了在教室里听王老师讲课外,我还能经常在大礼堂或报告厅听到他的学术讲座。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校园的学术空气非常浓厚,差不多每天晚上都有名师报告会。王老师当时是我们学校最红的名师之一,只要他的名字在海报上一出现,那天的会场肯定是人满为患,座无虚席。为了听王老师演讲,好多人常常都是提前几个小时就去会场抢位子,有的甚至连晚饭也顾不上吃。我虽然每次都很积极,但有好几回还是去晚了,最后只好站着听,有几次还是趴在窗户外面听的。

听王老师演讲,我几乎没听到过重复的内容,甚至连举例也没有雷同的。这一点让很多人都叹为观止。王老师是个谦虚而低调的人,不喜欢别人恭维他,讨厌别人说奉承话。但在这里我还是要貌似奉承实则诚恳地说,王老师是个大学者。他学富五车,满肚子都是学问,所以每次演讲都有新的话题,新的材料,新的见解,不像那些小家子,内存不足,捉襟见肘,一上台就炒现饭。正因为王老师的演讲常讲常新,所以我们才百听不厌。

王老师的专业是文学理论,重点研究文学心理学和文学批评学,但他学贯中西,融汇古今,差不多涉猎了与文学有关的各个领域。因此,他不但能在文学理论方面发出权威的声音,还能对许多涉及文学的话题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他既能给博士生硕士生深刻地阐释文学与宗教或者文学与科学的关系,也能通俗地告诉大学生和中学生怎样去欣赏中国的四大名著或者外国的现代派诗歌。王老师的脑海就好像一个文学的富矿,里面储满了各种稀奇宝贝,他哪怕随手掏出一块来,对我们来说都是新鲜的,陌生的,金光闪闪的。

还有,王老师的记忆力非常好,简直是好得惊人。博闻强记这个词用在他身上真是一点儿也不夸张。演讲的时候,他不仅能把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名篇佳句背得滚瓜烂熟,而且还能把那么多外国文艺理论家的经典论述信手拈来。那些冗长而绕口的外国人的名字,他居然也能脱口而出。至于中外文学名著中的那些精采细节,王老师更是熟而又熟,手到擒来。有一次,王老师讲《红楼梦》,讲的是小说第二十二回的前半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他不仅把故事情节讲得清清楚楚,就连人物的对话都能背下来,宝钗怎么说,黛玉怎么说,贾宝玉又怎么说……他竟然背得一字不差。

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随着王老师《文学心理学概论》等一系列重要著作的出版与传播,他在学术界已经是闻名遐迩了。由于知名度的日益攀升,邀请王老师演讲的单位便越来越多了,不仅有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还有党政机关和群众团体。坦率地说,王老师是个很清高的人。但他把清高藏在骨子里,表面上还比较好说话。有人请他演讲,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他一般都会答应下来。因为他不愿意让人家没面子。那几年,王老师演讲的范围不断扩大,不仅讲遍了武汉三镇,而且还讲到了其他省市,近至郑州长沙,远及北京上海,几乎大半个中国都留下了王老师演讲的声音。

王老师在武汉地区的演讲,好多次我都去听了。因故漏听的,事后我也及时做了弥补,或者看笔记,或者听录音,或者找一些到场的人打听。可以说,王老师的每一场演讲都很精采,听过他演讲的人无不交口称赞,钦佩不已。他有许多场大型演讲,至今还被人们铭记著,谈论着,回味着,如在武汉大学讲的《人生的艺术化》,在华中理工大学讲的《禅宗与中国诗学》,在中南民族大学讲的《当前历史题材文艺创作》,在湖北省图书馆讲的《诗歌的形式美》等,这些演讲都堪称经典,具有深远的影响。

王老师演讲,从不故弄玄虚,也不装腔作势,更不装神弄鬼,不管讲多么高深的问题,他都能举重若轻,深入浅出,让听众听有所悟,听有所获。我印象最深的,是他那次讲禅宗与诗学。应该说,这是一个深奥而枯燥的题目,如果换了其他人讲,可能是如讲天书,玄而又玄,让听者不知所云,一头雾水。但王老师却讲得通俗易懂,妙趣横生。他先引用爱因斯坦的名言:“科学如果没有宗教就是瘸子,宗教如果没有科学就是瞎子。”这话既有诗意又有哲理,一下子就把听众抓住了。接下来他又讲了两个寓意深邃的禅宗故事,一个是“磨砖作镜”,一个是“拈花微笑”。他一边讲一边延伸,不知不觉就把话题转移到了诗学

上,然后轻而易举便把宗教与艺术的关系讲通了,简直像捅破一层窗户纸那么容易。

虽然王老师是研究文学理论的,但他非常关注文学创作,尤其是当下的创作问题。比如他那次关于历史题材文艺创作的演讲,光涉及到的当代历史小说就多达十几部,并且还具体分析了唐浩明的《曾国藩》、凌力的《少年天子》、二月河的《雍正皇帝》以及熊召政的《张居正》。通过分析后他指出,文艺作品中的“历史真实”比历史著作中的“历史真实”包含了更多的主体建构的成分,从而鼓励作家在从事历史题材的文学创作时应当更加充分发挥创作主体的作用。因为王老师把文学理论与文学创作打通了,所以他的很多理论是从创作中总结出来的,这些理论反过来又能有效地指导创作。正因为这样,很多作家都喜欢听王老师演讲。

王老师在外地的演讲,我听的虽然不多,但我知道每一场都引起了很好的反响。比如他在南京大学讲文学思维活动中的无意识现象,在中南大学讲西方文学理论概念的吸纳问题,在苏州大学讲文学与本土文化传统的关系,这些演讲无不受到当地听众的热烈欢迎。后来外出开会,我在不同场合碰到这些学校的师生,当他们知道我来自华中师范大学时,好多人会跟我提到王老师。虽说时过境迁,但他们一说起王老师的演讲来,仍然是激动不已,啧啧称奇。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骄傲地对他们说,我是王老师的学生!听我这么一说,他们马上就对我另眼相看了。说实话,作为王老师的学生,我真是沾了他不少光。

我有时想,王老师的演讲能征服那么多听众,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技巧?但仔细一想,他是不怎么运用技巧的,甚至可以说他的演讲无技巧。他和当下很多人演讲,尤其是那些蹿红的学术明星的演讲不一样。他们演讲,都有全面而精湛的技巧支撑,或者说包装。我把他们惯用的技巧归纳了一下,至少有这样几种。一是炫耀,比如说自己是哪所名牌大学毕业的,师从过某某大师,曾到外国某所大学做过访学,有的还把曾与某位高官同桌吃过饭这种经历拿出来晒;二是卖弄,比如读过多少本书,获过多少次奖,发表过多少篇文章,出版过多少本著作,有的还自曝懂几门外语,甚至隔几分钟还要秀上一个英语单词;三是煽情,比如与听众拉关系,套近乎,耍贫嘴,抛媚眼,有的还俗不可耐地说,在座的都是美女帅哥,我爱你们!四是插科打诨,比如一边讲一边张牙舞爪,搔首弄姿,有的还在中间哼那么一支歌,或者在快结束的时候赋上一首打油诗。

以上种种,王老师从来没用过。他一不炫耀,二不卖弄,三不煽情,四不插科打诨。其实要炫耀要卖弄的话,他也是有货可炫可卖的,并且还是干货,比如他读过何其芳的研究生,比如他很早就在《文学评论》上发过论文。但是,他在演讲中却对这些只字不提。至于煽情,王老师恐怕真不会,别说让他油腔滑调,甜言蜜语,就是一句过于动情的话,他可能也说不出口。插科打诨嘛,按说王老师应该是有这个能力的,打几个手势,唱几句歌,再说几句顺口溜,这些有什么难的?可他不屑于这样,我想他一是怕自己肉麻,更重要的是怕听众起鸡皮疙瘩。

王老师演讲没有技巧,并且拒绝技巧,那他到底靠什么取胜呢?我曾读到一本类似演讲指南的书,上面说成功的演讲要做到三点,一是以声夺人,二是以情动人,三是以理服人。

回忆王老师的演讲,我觉得他在声和情这两个方面都没做到。先说声吧,虽然王老师的普通话说得很标准,也很有磁性,讲起来流畅而精准,但他并不太看重声音的作用,从不像其他演讲者那样,声音忽高忽低,忽粗忽细,忽疾忽缓,故意制造一种落差。王老师的声音从头到尾几乎没什么变化,一直是不大不小,不快不慢,像一条小河冷静而平和地流淌羞。再说到情,我觉得这恐怕正是王老师的弱项。他在演讲中不仅不会煽情,而且连必要的情感交流都不是太多,一是他的面部表情不够丰富,除了庄重,就是严肃,你很难看见他笑一下;还有一点,他的深邃而锐利的眼睛很少看听众,大部分时间都平视前方,或者久久地仰视天花板。平易近人与和蔼可亲这两个词都与他相距甚远。

如此说来,王老师的演讲就全靠以理服人了。没错,理就是王老师演讲的核心价值,也是他演讲的制胜法宝,还可以说是他演讲的魅力之源。他的演讲,处处有理,结构上有条理,逻辑上有推理,内容上有道理,有哲理,有真理。总而言之,王老师的演讲始终闪耀着理性的光芒。正是这一道道理性之光,照亮和征服了成千上万的听众。

我永远忘不了王老师在武汉大学的那一次演讲,他给文学院的几百名大学生讲日常生活的诗意。演讲是在晚上举行的,讲到一半时,礼堂突然停电了。电虽然停了,但王老师的演讲并没停下来。他在黑暗中继续讲,居然越讲兴致越高。学生们在黑暗继续听,反而越听越认真,礼堂里鸦雀无声。我想,那天晚上礼堂的灯虽说熄了,但王老师演讲中的理性之光却把听众们的心都点壳了。演讲结束时,漆黑的礼堂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出任了《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主编。因为王老师是刊物的顾问,所以他参加了我们的很多活动,比如语文教学研讨会,文学教育高峰论坛,中学生作文大赛颁奖典礼……差不多每次活动都有王老师演讲,他的演讲成了我们杂志的一个传统节目。从一九九八年到二0一0年,十几年来我们举办的活动少说也有三十多次,我算了一下,王老师的演讲至少有二十场。

王老师每次演讲都是我主持的,他讲的好多题目我至今还记得一清二楚,比如在江西庐山讲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在广西北海讲作文的虚实问题,在哈尔滨戈果理宾馆讲形式的意义,在遵义的铁路大酒店讲写作与阅读的互动,在大连海边讲文学写作的创新,在青海湖畔讲文学与科学的关系。王老师讲得最远的地方是新疆的克拉马依,我记得他是给语文老师讲文本解读。他时间最近的一场演讲是去年夏天,在四川乐山,讲的是作文的真实性与文学性。

参加我们杂志活动的大都是语文教师和中学生,还有一些中学生家长。面对这样一群结构复杂的听众,王老师的演讲仍然是以讲理见长。与以前有所不同的是,他更多的时候是把要讲的理与生动有趣的故事紧紧地结合起来,要么把理寄寓在故事中,要么从故事中提取出理来。比如,他在第三届文学教育高峰论坛上讲文学的形式,为了阐明形式的审美价值,他先讲了京剧折子戏《苏三起解》里的一个片断。苏三叫一声苦哇!竟博得满堂喝采。王老师问,苦是令人同情的,观众为何要叫好呢?他接着说,其实喝采声不是冲着词意而只是冲着演员的声腔,不是由于内容而只是由于形式。他这么一说,老少听众对他要讲的理马上就心领神会了。

新来的王老师 第4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833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209位用户关注,36人点赞!

王老师是个多面人,给我们上课时王老师是幽默风趣的好老师,我们犯错误时他是一只令同学们闻风丧胆的“大老虎”,课外的王老师是同学们最喜欢的——一个调皮可爱的“老顽童”!

老 师

王老师和其他老师不一样,即便是枯燥的数学课他也会把他的幽默带到课堂里。

有一次,一个同学在上数学课时打瞌睡被王老师看见,王老师用粉笔头扔他也没惊醒他。王老师笑眯眯地说:“这位同学‘钓鱼’去了啊!连我的‘流星粉弹’也打扰不了他的雅兴啊!我看今年过年他们家可以卖咸鱼干啦”王老师的话逗得我们全班捧腹大笑,那个打瞌睡的同学被羞得无地自容。从此以后,我们谁也不敢上课打瞌睡了。 幽默归幽默,王老师在给我们上课时可认真啦。 有一次,王老师在黑板上抄题目时把“和”写成了“与”,班上一个同学当场就指了出来,同学们在下面议论纷纷,有的说:“就是啊,王老师写错了一个字呢!”有的说:“这怕什么啊,反正‘和’字和‘与’字的意思是一样的嘛!”可谁知王老师推推他的眼镜架严肃地说:“对不起,同学们,我确实是抄错了。这位同学是对的,即使是老师犯错大家也要勇于指出来,而且要知错就改。我们平时一定要严格地要求自己,特别是数学,哪怕是错一个字、一个小数点都是大错误。” 我们的王老师就是这样,不仅对同学们严格要求,对自己的工作也总是一丝不苟的。

老虎

别看王老师平时斯斯文文的,可是当我们犯了错误时,他就象一只“大老虎”。有一次我还就真的领教了王老师这只“大老虎”的厉害!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一次“五·一”长假过后,我因为光顾着玩儿忘记做数学家庭作业,可老师一大早就把家庭作业本收了上去。我有一种预感:大事不妙!果然不出所料,不一会儿数学课代表就把我请到了王老师的办公室去,我忐忑不安地走到王老师面前,王老师严厉的目光透过眼镜“虎”视眈眈地盯着我,直看得我脸上发烫,浑身不自在。看我不知所措的样子,王老师苦口婆心地对我说:“谭旭窈啊,犯了错误不要紧,关键是要知错就改!……”王老师的语气虽然不温不火,但我从王老师铁青的脸色看得出来,这次我真的惹老师生气啦!我真为自己的懒惰感到羞愧!

新来的王老师 第5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599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109位用户关注,60人点赞!

王老师上课很有特点,声音抑扬顿挫的很像是在唱戏,配上标志性的王氏讲课动作更像是在演戏了。

王老师的板书很规整,好像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课堂上,除非提名叫学生到黑板上板演需要擦几下黑板,王老师的板书则一字也不必擦掉,一堂课下来,黑板刚好满满的。可以说在这一点上我是很佩服王老师的。

很没想到的是读到高二时,班主任恰又是王老师。王老师很念旧,即使在课堂上当着全体学生的面也直呼我为“亲学生”,我也就感到王老师更可敬可亲。

王老师同时带我班的代数、几何。几何里面少不得作图,作图的话,圆规和三角板就是必备的教具。这下,王老师全副武装起来就格外的出彩了。上课铃响,王老师手拿圆规,肩挎木制三角板,腋下夹着教材和教案,昂首阔步迈上讲台。师生见过礼,王老师就开始“演戏”,王老师“演戏”,那行头(圆规三角板)是从不离身的。通常情况,王老师是把圆规拿在右手当教鞭使用的,画圆时就是教具,板书时圆规就交到左手,板书后再换回来。三角板则像匣子枪一直挎在王老师的右肩上,需要作直线就取下来,画完线再归原位。

王老师最最招牌的动作是给一个四边形做一条辅助线后。他一边画线一边韵味十足的唱到:“我们就给它做一条辅助线~~交点就叫它~~小e~~吧!”腔调圆润婉转,颤悠悠的,简直是在唱京戏,尤其e后的长音,纯正王氏风味,放在眼下,绝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唱腔设计。王老师唱功了得,做功更是天下独绝,只见他唱到“吧”字之后,就突然的转身标准的180o,由原先的面壁到面向全体观众,伴随着转体动作的完成,三角板熟练地、恰如其分的回到右肩上,王老师的右手则程式化的搭在三角板下边的那条边上。那一刻,王老师的面上是带有微笑的,那微笑很可能让不明所以的人猜测他是否刚刚“得了荆州”。

我们没有一个不熟悉王老师的这个标志性动作的,每次见到王老师要在黑板上给图形作辅助线就会异口同声的给王老师帮腔而且故意喊做“就叫它~~小尾~~巴”。王老师呢,听到我们的和声就会更夸张更有张力的表演着其高难的王氏转身,有时候转体甚至做到近360o,这时候我们师生就会发出轰然的笑声。

王老师对我这个“亲学生”是非常关照的,提问、板演我上的最多。可惜那时我的主业好像不是学习,而是一门心思的要搞创作。我有几个文友,很傲气很傲气的那种,任谁都不被我们放在眼里,包括我们的语文老师。那个时候,语文课我们几个是从来不听的,而每次作文批改出来,语文老师评讲作文却又一个不拉的把我们几个的文章当范文在班里面读。久了,我们居然都成了年级里甚至学校里的小名人。再后来,由不听语文课发展到什么课都不听,又由不听课发展到不上课,更由不上课发展到成天跑到校外甚至几十里外的地方采什么风。这样一来,“成绩”两字就不敢恭维了。王老师看着他的“亲学生”如此痴迷文学,试着给我谈了几次。谈话都是在他的宿舍里秘密进行的,结果可想而知。

快到期末考试的时候,我的几位志同道合者不约而同的都跑到边远省区上学去了,有去新疆的,有去吉林的,有去宁夏的。而我,因没有“海外关系”只好在母校留守。形单影只的我,心慢慢回到课堂上了,也开始意识到当日的“胡作非为”给我的高考大业带来了多么大的损害。我就发狠心的追赶,但毕竟学业荒废日久,高一年级的一点老本也顶不了大用,我灰心了。

但我的创作热情反而又高涨了,成天与几位远在天边的“同仁”书信往来讨论“创作”心得、构思长篇大部头。这些,王老师是丝毫也不知情的。

看看期末临近,上大学的哥哥放假回来了,他到了学校最先找到的就是王老师,询问我的情况。王老师如实反映了我的情况并表达了对我的不满。问题很严重,哥哥很生气。恰巧我的一封信不合时宜的于此时被邮递员叔叔送到了王老师手里,王老师顺手交给哥哥。信是去新疆的哥们寄来的,密密麻麻七八张,全是谈我们的小说创作规划的。哥哥一看之后立马到教室里把我“请”出去,当面质问我还要不要上学,不要上学的话就回家摆弄那二亩半地,省的在学校里不学习白烂干粮。我无言以对,最终表态学是要上的,那些事不提了。

新来的王老师 第6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050个字,预计看完需要6分钟,共有191位用户关注,45人点赞!

提起王梓坤先生,熟悉他的人可能都会想起他的一句话:“我一辈子的理想,就是当老师”,但好多人都不知道,立下这一宏志的时候,王梓坤先生还只是一个12岁的少年。当问及王先生当时为何选择当教师时,先生的话很朴实:“我是从农村出来的,农村孩子小时候见识少,视野比较窄,见不到外面的世界。当时觉得老师很优秀、有学问,对同学们很好,也比较高尚。所以,当时很崇拜老师。我觉得当老师是最好的了,从来没想过别的,比如做生意、当官等。”

王先生一生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好学,在艰苦的环境中以优异的成绩坚持完成学业。他成为教师后,对学生耐心、严格,总是鼓励他们。在王先生的倾心指导下,三茬概率论研究者成长起来。杨向群、吴荣;张新生、王永进;李增沪、唐加山、洪文明、张梅等都是王先生的学生,他们为我国高校概率论教学与研究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王梓坤先生一生都在实践做一位好老师的诺言。

谈到什么是好老师,王先生提出了以下几点:好老师首先要品德好。要给学生树立好榜样,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学生用心、专心。这样,学生也会尊重老师。所以,师德好是好老师的第一个标准。其次,要学问好。学问是无穷无尽的,教师要胜任自己的工作,比胜任还要多一点。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担负起教学的任务。这好比钱袋,如果只有100元,用完了可能就没有了。但如果钱能不断地进来,就可以储蓄下来,这样,钱就可以用之不竭了。学问也是这样,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要时刻关注世界上你的研究领域的不断发展,有什么新的进展,都应该不断学习、吸收。就像进货一样,要不断有新的货源补充。以上这两点,是最重要的。当然,教师还要有好身体。其他还有一些方面,比如老师要在教学和待人接物各方面给学生树立好榜样,处处做表率,爱护学生,尊重学生。老师也要向学生学习,不能随便惩罚学生,要教导。

说到这里,王先生不禁回忆起自己过去的老师。王先生说:“我遇到的老师很多,中学时有一位女老师,叫高克正,是我们的级任老师,或者说是班主任,她很负责任。当时我们的生活条件很艰苦,老师也艰苦。那时,我十二三岁,晚上大家在一起自习,当时没有电灯,自己去买一点油,再买两根灯捻放进油里,就成灯了。高老师每天晚上都会提着灯笼到教室来看我们上自习,有巡视的意思,看我们是不是在调皮捣蛋。不过,我们还是很安心学习的,老师来了,就更安心了。我自己太穷了,买不起油,就只能坐在稍微富裕一点的同学旁边看书,他们的灯比较亮。高老师查夜时,总是来到我的身旁,默默地俯看我写作业。我能感觉到高老师慈爱的目光,她是在同情我,鼓励我,这使我感到很温暖。高老师对我比较了解,知道我家庭确实比较困难。当时我连毛巾都买不起,家里织布时,前面几寸比较粗糙,母亲就把它剪下来,我用那个当手帕,但又怕同学笑话,所以就只能把它藏起来,用的时候才拿出来。记得有一次,我自己洗白色衣服没有肥皂,洗不干净,我就想起了当时妇女洗衣服时,会用扁木槌拍打衣服,我便拾起石头,学着打了几下,没想到衣服立刻被打出了几个洞。我非常沮丧,因为我只有两件换洗衣服。高老师听说后,立刻替我缝补,并且告诉我洗衣服的方法。当时交学费也很困难,没有奖学金之类的补助。每个学期都要交学费,但我交不起,所以,每当开学时,我就特别发愁,我知道不交学费肯定是不行的,只能申请缓交。于是,我就向高老师交一份申请报告,申请缓交学费。高老师知道我的困难与学习成绩,所以她每一次都会批准。通过这种方法,我读完了初中三年。”

如今,距离王先生的中学时代已经过去大半个世纪了,高老师早已逝世,王先生自己也已年过八旬,可是提起当年的经历,王先生还记忆深刻,内心对高老师依然感激不已。而且,在这样的好老师的影响下,他自己也走得更远、更好!我想,当有一天,即使先生好多事都记不得了,他应该还会记得当年浩荡的师恩吧。

王梓坤先生不但用自己的一生实践了做一名好老师的诺言,他还十分爱护并关心所有教师。在改革开放之初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小学教师每月只拿三四十元,民办教师甚至只有十几元。“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之类的言论流传甚广,知识分子地位低下。以教师职业为己任的王梓坤心中十分焦虑。 ①他就在全国倡议设立以“尊师重教”为目的的教师节,号召全社会尊重教师。在他和一批老先生的推动下,这件事终于促成了,国家规定自1985年起,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网上有一张流传甚广的“教师万岁”的照片,其中“教师万岁”四个大字就是在庆祝第一届教师节的大会上,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在会场上举起来的。王先生描述了自己当时看到这一幕时的心情:“又惊喜,又振奋”。如今,30年过去了,当询问王先生全社会是否做到了尊师重教时,王先生表示了满意,他说:“应该说最近些年来,教育事业本身以及教师发展都有很大改进。现在国家对于教育事业的投入已经比较多了,不像以前,现在没有听说学校钱不够。过去教师连工资都发不出来。现在教师工资在全国算是中等偏上,所以,教师的事业受到了重视,工资待遇、家庭住房等方面也得到了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改善了以后,他们也更热爱教师事业了,也更能安心地进行教学了。”

新来的王老师 第7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607个字,预计看完需要2分钟,共有212位用户关注,50人点赞!

就在王老师滔滔不绝,我们听得津津有味时,一声“报告”把我们都吓了一跳。王老师转过头说:“你先找个空位坐下吧!”那位喊报告的同学立刻向后面的空座位走去,他边走边晃着左手。“听说他的左手被绞过,虽然现在好了,但是边走边晃手便成了习惯。”这时,我旁边的一位女生小声地告诉我。我越看他走路的样子就越想笑,最后竟情不自禁笑出了声儿。王老师轻轻地走到我的身边,俯下身小声地对我说:“每个人都有不足之处,拿自己常出去跟别人的短处比,这时不道德的。将心比心,如果别人也笑话你的短处,你会怎么想呢?”我似乎明白了老师的用意,脸一下子变得通红,惭愧地低下了头。

王老师的这次教育让我受益匪浅,虽然已时隔三年,我却依然记忆犹新。

开学第三天的作文课上,王老师轻声地问了一声:“谁有字典?”“都这么大了,谁还用字典呀?”一个同学嘀嘀咕咕。我转过头用鄙视的眼光望着那位同学,小声地说:“我有。”可能是因为说得太小声了老师没听见,我变慢慢地把手举起来。王老师见我把手举起来就轻轻地走到我身边。我说:“老师,我有字典。”老师接过字典,说了声谢谢。不一会儿,一声“谢谢”又传进了我耳朵,我抬起头一看是王老师。他轻轻地把字典放在我桌上。没听错吧?老师对我说谢谢。我小声地在那里自言自语。

老师的谢谢让我又激动又充满力量。这便让我重新认识了王老师,感谢您。

新来的王老师 第8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627个字,预计看完需要2分钟,共有253位用户关注,50人点赞!

新学期,新老师,这个学期,学校里焕然一新,发生了许多变化,还来了很多新老师。我们班调走了三个老师,也转来了三个老师,教科学的王老师,教数学的陈老师和教音乐的张老师,最令我印象深的是教科学的王老师。

王老师是个女老师,她慈祥的面庞中带着三分严厉,一双有神的眼睛慈祥而又和蔼的注视着我们,她不高不矮,不胖不瘦,乌黑的头发上有一条短短的马尾辫,五官端正,嘴巴笑起来有一对酒窝,白白的皮肤,十分招人喜爱,声音也十分动听。第一眼看见您,就觉得您特别可亲。

就拿她上的第1节课来说吧,这节课是自我介绍,老师先介绍自己,“同学们,我姓王,是你们的新科学老师,在这个学期,我能希望与你们好好相处。”王老师说。短短的几句话里,使我们感到无比亲切,我们热烈拍手,欢迎这位新老师的到来,王老师又说:“科学总要选两个课代表,谁来当好呢?”“我,我!……”我们都喊着,都把手举得高高的,我也举起了手,老师看了看大家,不知道为什么她选择了我和同桌,我心中可高兴了。新老师真的对我们一视同仁,上课的时候,她给每个同学的机会是同等的。她不管你以前是不是表现好、是不是按时交作业,只要你积极举手发言,就会受到表扬。这是王老师在开学第一节课给我的印象。你们喜欢这样的老师吗?

这个新的科学老师十分和蔼,可亲可敬,让我印象十分地深,希望我们能和新老师和谐相处,共同增长知识,共同欢乐,共同度过这新的一学期。王老师,我喜欢您,以后我们将学习工作在一起。

新来的王老师 第9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282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108位用户关注,58人点赞!

兢兢业业数十载 教书育人一生情

从教34年,王老师始终奋斗在教育教学一线,践行着“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兢兢业业育人”的誓言。历年来,王老师所教授的班级,每次考试语文成绩都是全镇第一名;她带领的教师团队围绕阅读和习字积极开展教研,多次荣获镇优秀教研组称号;她辅导的学生多次获得寿光市书写比赛一等奖、新华杯征文一等奖。王老师先后被评为寿光市优秀教师、寿光市优秀班主任、寿光市百佳读书标兵、寿光市家校共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每天早上,王老师总是第一个来到学校,检查级部卫生,和孩子们一起读书;中午,王老师总是陪着学生们吃饭,生怕孩子们吃不好、吃不饱;每每遇到恶劣天气时,王老师总是心急如焚,提醒学生时刻注意人身安全;对家境困难、缺少母爱的孩子,她会定时到家中家访,给学生购买学习用品。她用自己的一颗真心走近孩子,亲近孩子,使每个孩子感受到温暖的爱。班里有个叫洋洋的孩子,母亲在她升入一年级的前两个月在一次意外中去世了,在新生报到的第一天,王老师就发现了这个孩子与其他同学不同,她一言不发,跟在爸爸的身后,衣服脏兮兮的。通过与家长交流,王老师掌握了孩子的家庭情况,她便时不时与这个孩子谈心,百般呵护她,每当梦洋爸爸有事不能按时接洋洋时,王老师就带她去自己家,给她做好吃的,还帮她洗澡,小姑娘亲切地称呼王老师为“王妈”。在王老师的关怀下,小姑娘慢慢开朗起来了,不但学习成绩优秀,还参加了学校的民乐社团和排球社团。在王老师的沐浴中,孩子们就像一棵棵葱嫩的小树苗,正茁壮成长着。

自担任学校家委会工作以来,王老师把“和家长做教育伙伴”作为工作信条,努力探索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契合点,千方百计发挥目标同向、措施同步、快乐共享的工作合力,初步走出了一条家校携手、和谐共育的家校教育新途径。每周王老师都邀请家长到校听评课,零距离接触孩子,向家长开放所有的教学空间,让家长体验学校的特色教学。为了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王老师带头组织开展了“我是家庭饭桌服务员”、“常常我的拿手菜”、“我是小小洗衣匠”、“晒晒我的小窝”、“给家长一封信”、“我是最美孝心少年”等实践活动,深得家长的欢迎,同时王老师帮助孩子们设计了“我的感恩档案”,让孩子们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人的生日牢记在心,在家长生日到来之时,主动给家长过生日。每年的“三八”妇女节,王老师都会代表学校邀请家长到校参加趣味运动会,一起参加踩气球、袋鼠跳、吹乒乓球等活动,让家长进一步融入了学校大家庭中来;在母亲节那天,倡议学生给母亲洗脚、梳头、整理家务、做贺卡,向家长表达自己的爱;在“六一”国际儿童节,王老师会和家长们早早来到孩子的班级装点教室,给孩子们带来书包、钢笔等礼物,让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欢度节日。“有事找王姐”,这是家长们常挂在嘴边的话,因为家长们信赖王老师,更尊敬王老师,这句话无疑是对王老师的最高礼赞。

王老师凡事认真负责,没有半点怨言,只有尽职与尽责,勤奋忙碌却一丝不苟,用自己的责任感打动他人,用默默奉献赢得师生的尊重。“既然为人师表,就要率先垂范”,王老师如是说。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王老师正坚定不移行走在教书育人的路上!

新来的王老师 第10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972个字,预计看完需要8分钟,共有283位用户关注,34人点赞!

时代楷模王红旭先进事迹个人心得1

“爱孩子是老师的天职。”作为一名老师要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也是党和国家对我们老师的基本要求。王红旭老师将人生追求融入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体现了崇高的精神追求;以舍己救人的英勇壮举,深刻诠释了人民教师的精神品质;以至诚至深的教育情怀,彰显了教育世家的精神风范;以胸怀大爱的师者仁心,铸就了师爱永恒的精神丰碑。

其次,良好家风的熏陶,是王红旭老师美好心灵的基石。王红旭来自一个农村较特殊的家庭,家中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在乡村学校从事教育工作,家庭是当地乡亲们口中的“书香门第”。上高中时,他每逢回家就主动给八十多岁的奶奶洗脚。在老家,只要见到老年人在路上挑着担子走不动时,都是二话不说接过来帮着挑。救人之事也不胜枚举:大三暑假救起一名不慎落水的小男孩,主动救护不慎从游乐设施摔下的头部流血的小男孩,操场上听到学生叫唤都会立即冲过去……

品味着王红旭教师的英雄事迹,我们在工作中要做到爱岗敬业,要热爱教育事业,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必须知道爱学生是立业之本,读书是立身之本,我们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肩负起我们的责任。教育要让学生终身受益,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要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我们要做到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用师爱铸就崇高的师魂,在教育中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相信有我们全力的付出,教育事业的明天一定会更加光辉灿烂!

时代楷模王红旭先进事迹个人心得2

6月1日,在重庆大渡口长江水域,两名儿童在玩耍时意外落水,当时情况十分紧急,两名不会游泳的儿童已经被冲到水中央,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救人必须争分夺秒,这夺命一幕刚好被路过的,大渡口育才小学老师,王红旭看见,他没有做任何犹豫,奋不顾身跳进长江,用尽全力向两名落水儿童游去,很快水里的异常也引起路边群众的注意,纷纷跑来查看情况,在看清事态的严重后,大家齐心协力一起帮忙救人。

大家通过手牵手的接力方式,成功协助王红旭老师把两名儿童从水中救起,经检查,两名儿童生命都没有大碍,可是王红旭老师因为体力不支,瞬间被水冲走,几个呼吸间就看不见人了,岸上群众也是着急得大声呼喊,可是水里没有任何回应。

群众赶紧拨打了救援电话,救援赶到后立刻在水面展开收救,但是迟迟没有发现被冲走的王红旭老师,直到6月2号下午,才在王红旭老师消失的,大约30米处水域发现了遗体。年迈的母亲得知噩耗,哭得撕心裂肺,几乎晕过去 。希望母亲能承受住这沉痛的打击,保护好自己身体,大家都希望你能百命长岁,你有一个舍己救人英雄儿子,他整救了两条活蹦乱跳生命,更是整救两个家庭的希望,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永垂不朽。

王红旭老师一路走好,愿您在天堂安好。好人一生平安!

时代楷模王红旭先进事迹个人心得3

2021年6月1日,本是普通人幸福而又平凡的一天,然而王红旭老师因救两名溺水儿童,让自己的生命定格到了这一天。

在重庆大渡口万发码头一对兄妹意外落水,危难之际,王红旭老师飞奔入水,救下了两名儿童,但是因体力不支被水流冲走,第二天下午才找到已经没有生命体征的他。事发现场的目击者回忆“如果他当时放弃救小男孩,他一定能活下来,但是他一直没有放弃救人”。看到这句话我顿时泪目了,他把生的希望给了孩子,他用生命托起了师魂。

同时,王红旭老师的事迹也给我们起到了警示作用,未成年的防溺水教育不容忽视,现在七月份正值暑假,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多重视未成年人的防溺水教育。

王红旭老师用生命诠释了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以王红旭老师为榜样,学习他为人师表、无私奉献、舍己救人的精神,以及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对学生的挚爱,守教育报国初心,担立德树人使命,做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好教师。

时代楷模王红旭先进事迹个人心得4

2021年6月1日,本是普通人幸福而又平凡的一天,然而王红旭老师因救两名溺水儿童,让自己的生命定格到了这一天。

在重庆大渡口万发码头一对兄妹意外落水,危难之际,王红旭老师飞奔入水,救下了两名儿童,但是因体力不支被水流冲走,第二天下午才找到已经没有生命体征的他。事发现场的目击者回忆“如果他当时放弃救小男孩,他一定能活下来,但是他一直没有放弃救人”。看到这句话我顿时泪目了,他把生的希望给了孩子,他用生命托起了师魂。

同时,王红旭老师的事迹也给我们起到了警示作用,未成年的防溺水教育不容忽视,现在七月份正值暑假,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多重视未成年人的防溺水教育。

王红旭老师用生命诠释了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以王红旭老师为榜样,学习他为人师表、无私奉献、舍己救人的精神,以及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对学生的挚爱,守教育报国初心,担立德树人使命,做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好教师。

时代楷模王红旭先进事迹个人心得5

当王红旭老师毅然选择冲进激流,只是想着“我不能让任何一个孩子出事”。他或许也没有想到,这次跳江救人会带走他的生命,“我们总说奉献,说舍己为人,说将生命置之度外,这些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但如今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教师队伍里,这仿佛已经成为了一种本能,一种下意识的选择,一种师者的信念。”

感动于王红旭老师的勇为,更是震撼于王红旭老师这种融进骨血的给予孩子的深沉的“爱”。

作为一名师范生,一名准教师,往后在生活中,弘扬的是王红旭老师的奉献精神,但更多的是传递一位师者对孩子的“爱”。这种爱,是全心全意的,竭尽所能的,让孩子们茁壮成长,让孩子们全面发展,甚至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孩子的平安。

时代楷模王红旭先进事迹个人心得6

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这是新时代对广大教师提出的新期盼、新要求,也是新时代的新任务。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是广大教师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的需要。我们不仅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更要立德树人,努力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学习宣传王红旭老师先进事迹和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和扎实开展学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爱党爱国,坚定信念,王红旭老师用实际行动给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我们学习他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用模范行动践行新时代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王红旭老师事迹的精神感召力,将进一步激励我们在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时代楷模王红旭先进事迹个人心得7

王红旭老师甘当“铺路石”、愿为“摆渡人”,他用生命托起希望,为“四有好老师”绘制了最好的画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教师向险而行、不惧牺牲的献身精神。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王红旭老师的精神必将滋养着广大重师人。”吴涯说,作为一名师范院校的老师,应学习王红旭老师心怀大爱、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学习他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学习他潜心育人、辛勤耕耘的赤诚情怀,学习他以德施教、为人师表的品格风范。

新来的王老师

老王,女,大约四十多岁,本名王君,开封县人氏。平时她自称“老王”,老师和同学们也亲切地称她为“老王”。老王性格幽默,对学生随和,没有一点师道尊严的架子,却深受同学们爱戴。 老王教我们数学。老王改作业时,结尾总会附上几句话和同学们互动。有一次,我的作业做得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新来信息

  • 新来的王老师
  • 新来的王老师17人关注

    老王,女,大约四十多岁,本名王君,开封县人氏。平时她自称“老王”,老师和同学们也亲切地称她为“老王”。老王性格幽默,对学生随和,没有一点师道尊严的架子,却深受同学们爱 ...[更多]

教学范文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