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汶川大地震作文 第1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有2578个字,预计阅读时间为7分钟,共有204位用户关注,30人点赞!
关键词“5.12”抗震救灾周年报道 舆论支持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为做好“5・12”抗震救灾周年报道工作,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和编委会按照省委和省委宣传部的统一部署,精心策划,以“坚强奋进、走向未来,以人为本、庄重简朴”为宣传报道基调,组织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天府早报、四川在线等集团主要报网强势出击,深入宣传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四川省委和省政府的统一指挥,全面报道一年来灾区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崛起危难、重建家园的生动实践和巨大成就,广泛宣传全国党政军民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对口援建省市的倾力帮扶,热情讴歌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的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唱响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主旋律,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为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受到广大读者充分肯定。
突出重大活动报道 形成浓厚氛围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所属主要报网突出重大活动报道,及时、准确传递主流声音。
一是及时、准确地传递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突出做好总书记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之际在四川视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出席纪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活动的重要报道。二是认真做好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率团赴四总部和武警部队致谢慰问的报道。三是认真做好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深入灾区调研和慰问18个对口援建省市援建者的报道。四是认真做好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和总政治部联合主办的《三百六十五个祝福――中央电视台“心连心”大型艺术团赴灾区慰问演出》的报道。五是认真做好四川省新闻办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情况通报》和“5・12”抗震救灾周年新闻会的报道。六是认真做好“5.12”一周年之际在四川特别是6个重灾市州举行的一系列纪念活动的报道。通过上述报道,突出反映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对四川的巨大关怀,反映全国各地、社会各界对灾区的巨大支持,反映全国人民对灾区同胞的深切关爱,反映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推进“两个加快”的坚定信心和扎实行动,以及四川人民坚强奋进的信念和感恩致谢的情怀。
推出专题专栏 形成宣传强势
四川日报对4月12日至6月12日期间的报道按预热、高潮、后续三个时间段安排,分为深度报道、互动报道、典型报道、理论言论等板块。4月13日以言论《我们从不敢停步》开篇,强势推出“以人为本、坚强奋进、走向未来”为总栏题的“5.12”抗震救灾周年特别报道。随后,陆续推出《最感人的瞬间》摄影追踪报道大赛、《讲述:我这一年》、《文化重建灾区行》、《抗震救灾周年纪念征文》等专题专栏。
在重点推出的《我们重回现场・我们见证新生》专题报道中,四川日报派出9路记者,重访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发生过标志性事件的新闻现场,再访那些曾受公众关注的新闻人物,记录变化,讲述感动。《我们都是四川人》是另一个重点栏目,围绕“新生”、“直面”、“奉献”三个主题,选择一些焦点人物进行回访,展现一年来灾区人、四川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和关注热爱四川的人们的大爱情怀。报道刊发后广获好评。
华西都市报推出《爱:直通灾区》、《徒步三川》、《明天――5・12特别展》专题报道。该报派出记者徒步青川、汶川、北川,寻找重生的画面,探访那里的人和事。这些报道从普通人、普通事人手,展现了一年来灾区干部群众努力与地震灾害作斗争,在废墟上崛起的精神风貌。
天府早报推出“穿越地震带”大型专题报道。3月31日正式启动,持续到5月11日,每天2―3个版。派出记者深入地震带上的汶川、茂县、都江堰、彭州、崇州、什邡、绵竹、平武、江油、安县、北川、青川12个重灾区县市,报道鲜活的人和事,采用感性的写作手法,注重新闻性、可读性,见证灾区灾后重建一年的变化,凸显灾区人民坚强奋进的伟大精神。
5月12日,四川日报推出16个版的《汶川特大地震周年特别报道》。围绕“铭记・历程”、“标志・精神”、“新生・家园”、“奋起・高地”四个主题全景展开。5月13日又推出6个版的《“5・12”周年这一天》特别报道,对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告慰逝者安息、激励生者图强的情况进行了全景反映。5月12日这天,华西都市报推出抗震救灾周年特刊20个版,围绕“火热之夏、重建之秋、磨砺之冬、崛起之春、奋进之年”5个主题展开。天府早报推出16个版的汶川特大地震周年《图变》特刊。这些特刊。主题鲜明,内容感人,集中反映了汶川特大地震一年来,四川人民战胜巨大灾难、从废墟中站起的伟大历程,表达了对援建人士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感恩之情。
发挥言论作用 传递主流声音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主要报网精心组织刊发社论、评论员文章、理论专版等,发挥言论的引领推动作用。四川日报刊发社论《坚强奋进重建家园 走向未来――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评论员文章《加快民生恢复重建让灾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们怎样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系列评论员文章“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来川视察和出席纪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活动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长篇署名政论文章《灾难中站立四川人――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还推出“决战2009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理论专版和“5・12”周年理论创新特刊。华西都市报刊登了评论员文章《重视这片山河》,天府早报发表言论《生于“5・12”――写在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之际》,四川在线在论坛上转发了重点文章。
这些言论,通过对抗震救灾精神与壮举的梳理、概括和提炼,深刻揭示了抗震救灾中四川人民的精神风貌。展示了在抗震救灾、灾后恢复重建中浴火重生自强不息的四川形象,发挥了正确引导舆论,为加快重建加油、为灾区干部群众鼓劲的作用。
创新宣传方式 扩大社会影响
作为主震区的党报――四川日报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围绕“5.12”周年报道主题,表达灾区人民对援建省市的深切谢意。
从4月30日起,四川日报联合5家对口援建省党报――南方日报、浙江日报、新华日报、大众日报、福建日报,启动“党报联动,请恩人回四川”活动,在援建省市征集救援者、援建者、志愿者代表和为灾区献爱心的普通市民,请他们回四川见证灾区的变化,为灾后重建建言献策。征集活动在援建省和灾区干部群众中引起极大反响。5月8日起,20多名征集来的恩人代表分别前往对口援建的重灾县,川报和援建省市党报记者随同采访,均作了强势报道。5月10日起,川报陆续刊登了《魂萦梦绕的北川,我回来了》、《汶川还是那个汶川,汶川不再是那个汶川》等报道,真实生动展示了恩人们重返灾区、为灾区发展出力、与灾区人民真情互动的故事。这种互动形式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受到援建方及广大读者好评。
四川汶川大地震作文 第2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5054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3分钟,共有209位用户关注,41人点赞!
周四下午,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有关地震的两部影片《地震的逃生与自救》和《今天、明天》,其中《地震的逃生与自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关于地震观看的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关于地震观看心得1随着一段忧伤又感人的乐曲,带出了一个又一个悲伤的故事,在那些日子里,谱写出了一首又一首悲哀的歌,记得2008年5月12日的那一天,一个又一个年青的生命在生命线上被死神拉走,这是一个难以抹去的伤痕,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心中,这就是世界上最可怕的汶川大地震,《汶川大地震》电影观后感。
5月12日,灿烂的阳光洒满了汶川市,百合还没有开花,晨风中已经飘来甜丝丝的香气,汶川市的人们并没有察觉到在几个小时以后,就会发生一场里氏8.0级的大地震。
我们也并不知道以后发生的事,也正是这一点,2008年5月12日成为转折极大的一天。
早上,孩子们一起奔进学校的大门,他们一起在校园里玩耍;影片里的小主人公用爸爸给他的两元钱买了荧光棒,在上课时引得全班哄堂大笑;六一小组的同学们正在排练《让我们荡起双桨》,袁老师在孩子们的歌声中跳着优美的舞蹈---可是天神又是那么的绝情,在快乐中带来了不幸,这就是512大地震,观后感《《汶川大地震》电影观后感》。
天,渐渐的阴沉下来,乌云笼罩着汶川,闪电把天空劈成了两半,雷声在空中怒吼,随后一场8.0级大地震在汶川发生了。楼房倒塌了,高楼变成了斜塔,大地在不停地摇晃,哭声、叫喊声响成一片。
人们在悲伤中和惊慌中寻找着自己的亲人。在中心小学,充满欢乐的校园早变已成了一片废墟,没有受伤的同学和老师不顾自己的一切,只知道压在地下的是一条条活生生的生命,他们一停不停地挖。6个小时,12个小时,24个小时--他们的身上满是灰尘,衣巾上有些血渍,眼睛里布满着血丝---再看看废墟底下,袁老师用优美的歌声唤醒了即将沉睡的孩子们,同学们为了不让朋友怕,就互相鼓励,不吃不喝活了三天。
是团结的精神,使他们成为了一个永远不会分开的团体,也正是这股团结的力量,凝结成了一份巨大浓厚的爱。
关于地震观看心得2很震惊的,那一幕幕又出现在了眼前!那一刻,我 看到生命的宏伟和壮丽永存!
回首汶川地震,那时候的我们还禁身在高考的战场中,偶然听到某同学说了一句:“四川地震了!”。当时还很不以为然,因为我们那个县城也地震过,都只是一些四点多级的小地震,而且四川又是盆地,不容易地震,所以很多同学都没有放在心上,只以为是轻轻地晃一晃而已,没什么可担心的。
可是,随后有关汶川地震的新闻接踵而至,让我们彻底的震惊了!废墟之上,医生、护士、武警部队、解放军、自愿者、记者四处奔走,随处可见衣衫褴褛、神情木讷的受灾者,周围是泣不成声、等待消息的亲人...,整个天空都是阴沉沉的,没有人说话,只有哭泣声和救援的指挥声,一个原本热闹宁静的县城,刹时变成了悲伤的海洋。{地震视频观后感}.
至今我仍记得,央视救灾晚会上,被介绍的一个个{地震视频观后感}.
救灾英雄以及那些幸存者的家属,废墟中的紧紧相拥的情侣、为保护学生而牺牲的老师、用手机给幼儿写遗言的母亲...那场晚会我是全程流泪看完的,心情很沉重,只能木讷的盯着电视。当时心里一直想着:那些失去家人的灾民太可怜了、那些舍己救人的英雄太伟大了、灾难永远不要再发生在了、一切都快点好起来吧!
四月二十号晚上,毛概课堂上,又一次看到了这些画面,我眼中已然充满泪水,蜀地的天空下,那一片残破的废墟之中,多少生命在为之挣扎;多少亲人在为之哭泣;多少自愿者在为之拼搏!回到现在,距离地震已经三年了,灾区建设已经全面完工,为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展现了一个全新的面貌。逝者安息,活者坚强,在各省的帮助以及灾区人民的努力下,多功能学校、小区、公园等等一应俱全,灾区人民的生活开始迈开全新的步伐!
汶川地震确实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但是,从灾难中走出的灾区人民让我们看到了,生命顽强而不屈的精神能够屹立在时光的洪流之上,演奏着动人的华丽乐章!
再次回顾地震,让我更加理解“灾难无情,人有情”这句话,同时也让我更加的珍惜生命、重视生命。天
灾人祸是没法避免的,但是,我们却有能力让自己的生命过得更有意义、更加充实。作为大学生,不应该沉迷于网络游戏或是盯着美剧、韩剧、日剧不放,而是应该在抓好学习的基础上多参加社会实践、多结交益友,让自己的生命更“广”!
关于地震观看心得32008年 “5.12”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三年了,但留给我们的伤痛是永久难以忘却的。面对难以抗拒的巨大天灾,人类又一次表现出渺小和虚弱。 多少个无辜的生命被无情的自然灾害所吞噬;多少纯真的少年儿童经历了生死离别的场面;多少个自然灾害拆散了一个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我开始呼吁:为了自己来之不易的生命,从现在做起,从生活的点滴做起,跟我一起来学习如何防震的知识吧!
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后,一所紧邻重灾区的乡镇中学创造了全校师生无一人受伤或者遇难的奇迹。原来自2005年起,四川省安县有所中学就坚持进行安全疏散演习,并想方设法不断加固学校的教学楼,以维持学生们逃跑的时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学生们立刻按照老师的要求钻进课桌下,在第一阵地震波过后,大家又在老师的指挥下快速而有序地疏散到了学校开阔的操场上。
由上可知安全意识对我们的重要性,同事要懂得随机应变,防止安全隐患。发生地震时,我们要沉着冷静,不要惊慌,如你住在第四层,必须待余震过后,立即从楼梯道有序地逃出,注意,逃出来以后,要到空旷的场地去等待救援。
地震了,你被压在废墟的底下,这时候,你不要盲目乱动,要冷静,先把手抽出来,慢慢地挪动废墟,先保持呼吸顺畅,再想办法呼吸,喊人员来救你。如果发生地震时你在家里,必须马上钻到坚硬、并且没有倒塌的小房间中躲避,以免砸伤。还有,要贴着坚固的墙壁或在门口蹲着,在房子倒塌后,再求生,要避免被弄伤。如果在野外,一定要避开陡崖,防止掉下山。还有要预防山体滑坡,以免滑下去。如果在学校,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挥,躲到课桌下,注意保护头部,如果在上体育课,要避免高大的建筑物,不要被砸伤。
下面,我将说一则有关地震的另一个故事。某中学在发生地震时,惊慌失措,惊叫声遍布,许多学生因性子急,不听老师领导指挥,冲出教室,应为学生数量多,再加上慌乱,很多学生一股脑第冲出去,造成学生伤亡多起,只逃出不到十五人,其他人无一幸免。
由此可知,面对危险,我们应沉着冷静、机智,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面对危险临危不惧。
生命是宝贵的,学会保护生命,从我做起,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
我们除了震惊、悲哀、坚强之外,也需要反省,为何全球变暖,为何沙尘暴,洪水,地震频频发生,还是我们埋下的种子。
关于地震观看心得42015年7月27日,汶川映秀的天气很好,就是有点热,随同公司同事一行6人,我们从成都乘车前往汶川地震博物馆,去时在车上师傅告诉我们,叫我们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毕竟2008年的那场地震是每个中国人心中无法抹去的创伤。在车上我就在想着自己以前通过网络和电视看到的那些汶川地震图片,还记得那时电视上24小时播放着关于地震的最新情况,当时很多人都是哭着看新闻,现在想起来总觉得恍惚如昨天,历历在目。
到达汶川地震博物馆的时候,才9点多,我们经过映秀新县城,看着当地人脸上都洋溢着舒心的微笑。房子修得都很漂亮,环境优美,游客也很多。到处都洋溢着幸福和快乐的气息。当时只觉得心里一松,汶川的人们已经从那些伤痛中走出来了,真好! 我们先是参观了汶川地震博物馆。走进博物馆,我们都在伴随着哀伤背景音乐下显得格外沉默,看到的第一幕就让我很心痛:那是一个很大的钟,上面的指针永远定格在: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只知道自己的心在那一刻揪得很紧,紧得快透不了气。 博物馆里那么多的场景都让人望之动容,有志愿者、军人、医生……抛下的满腔热血和爱。每一件当时的留下的物件都让我心酸又心疼。在博物馆里还放着当时的新闻,当时的音乐,以及作家诗人写的诗歌,每一句都是那么让人心酸,却又那么感动。这就是爱的力量吧!
博物馆展览的都是汶川如何在大家众志成城下,重建家园。今天的汶川那么漂亮是离不开党和国家,以及世界上爱心人士的帮助,所以你可以在汶川的任何角落看到感恩的标语。这是汶川人民最朴质的一种感谢吧!走出博物馆,恍惚穿越了一次时空回到了08年,再看看外面的蓝天觉得格外美好。
到了汶川映秀就必须去看看地震遗址,就如同到了北京要去长城一般不容置疑。也许是我之前在博物馆时情绪已经崩溃过,在到了步行十几分钟远的地震遗址-----汶川漩口中学地震遗址。时空已经在这里凝结,永远呈现那地震时发生的景象,让人们缅怀,祭奠逝去的生命。有如废墟旁那黄色的小菊花,年复一年,默默地表示着哀思。
漩口中学是四川省阿坝州的省级重点中学,原在漩口镇,2006年才搬迁到映秀镇,总>投资6500万元。2008年'5.12'地震发生时,有学生1527,教师133名。其中45名学生,8名教师,2名职工在地震中不幸遇难。漩口中学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所有校舍建筑下沉、坍塌,震前我们眼前这些建筑为5层,地震后,5层楼只剩下3层,3楼直接变1楼,原本的1楼2楼变为碎屑。漩口中学损毁严重,灾后重建中,为了铭记、保留这段历史,漩口中学的废墟被作为遗址完好地保留了下来,它是'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唯一得到较为完整保存的大型遗址。{地震视频观后感}.
也许,如果没有那么一场地震,那些正在读书、午睡、嬉闹的孩子,他们现在一定幸福快乐的生活着,可惜,天不如人愿啊!!我注意到每一个参观者脚步轻迈,神情凝重,没有人嘻笑,没有人高声说话,恐怕惊扰了地下长眠者。
我平时游玩是很少拍照的,但这一次却拍了很多照片,有些历史是不可以忘记的,不是吗?在映秀返回成都的路上,我感到先前朋友说得没错:参观汶川地震遗址会让每个人都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我想我不仅洗礼了自己的灵魂,更多的是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和热爱生活。还有就是感动,因为人生不需要多么伟大,只需要感动和珍惜。
关于地震观看心得57月份有幸参加了公司团委组织的四川汶川异地拉练----参观映秀镇地震遗址。驱车约1个半小时由成都前往阿坝州汶川映秀,很快就到达映秀镇。群山环抱的映秀镇,一片崭新的小洋楼顿时令眼前一亮,如此美丽的小镇却是2008年汶川5.12大地震的震中,那年的地震让这个小镇顿时夷为平地。
下车后,我们换乘景区统一观光车前往了 '5.12'汶川特大地震遇难者公墓及展馆。沿着石阶我们一路走去,道路旁边的石墙上时常会看见'四川雄起''众志成城''勇往直前''告别伤痛,重新来过'等等令人感动、振奋的标语。到了公墓,我们庄严地三鞠躬,献上鲜花,心中默默祈祷:逝者安息,生者坚强;好好活着,活着就是最大的财富,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
随后,我们参观了展馆,共有流水庭、序厅、地殇庭、缅怀厅、灾害厅、崛起庭、重建厅、纪委廉政板块和启示厅九个部分组成。展馆通过文字、图片、影像资料及多媒体、动感环幕等艺术手法和场景,完整的呈现了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过程,社会各界大爱援建,灾区群众自强不息、感恩奋进的伟大精神。整体观展过程心情都是沉重的,看着那些图片及当时的影像资料眼泪止不住的流,你没有亲身看过或许永远感觉不到那种心情。特别是当我们进入了地震体验区,一进去,仿佛自己已身临其境,前一分钟还是美丽、宁静的映秀小镇,霎那间,随着一声巨响,山崩地裂,山河断流,满山飞石,家园损毁,生命陨落,道路上的汽车,掉入河流、悬崖、陷入地裂……压的我喘不过气来,我深深地体会到地震中人是多么渺小。地震中的孩子是那么的无助,我仿佛听到了他们惊恐、无奈的哭喊,如花初放的年龄,正需要呵护的岁月,却面临着大震袭来的生死瞬间。作为刚做母亲的我,那种心情无以言表。短短的1分22秒时间,一片废墟,在灾难面前,人们是多么的无助。走出体验区,我毫不犹豫的与身边的人紧紧拥抱,活着真好,珍惜眼前人,要认认真真过好每一天。
当我还沉浸在刚才的痛苦之中时,不知不觉来到了映秀璇口中学,这是在映秀难得还保留的地震遗址。我们沿着小路参观璇口中学,映秀中学的主教学楼倾倒在大地上,显得那么无力,至今都还有十几位同胞被埋在下面,在楼房正前面是用石砌的大钟,上面的时间永远被定格在了2008年5月12号下午2点28分,这是一个石破天惊的时刻,也是一个全世界都为之震惊的时刻。石钟的左方是一座五楼教学楼,能看见的只有四楼,一楼已全部陷入地下;左前方是高中部的男女生公寓楼,整个五层楼全部倒塌,陷入地下,讲解员介绍说至今里面还有两位刚来探亲的母女,女儿还是一位刚怀几月的孕妇,被埋在下面。石钟的右前方是一座石碑,上面刻着在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诚,团结一致,夺取了抗震救灾的重大胜利。
四川汶川大地震作文 第3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510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216位用户关注,35人点赞!
用好汶川重建这个生动案例
为此次采访,外文局领导研究策划了很长时间,反复论证选题方案。外文局总编室还专门赴川为采访团打前站,协调相关事宜。
汶川重建工作有很多创造记录的数字,但是,当采访团记者抵达四川实地见证了汶川地震和重建的双重震撼后,发现用数字远远不能说明汶川的一切。在现场,周明伟希望记者更多关注这些变化背后的人文精神和价值理念,及其给汶川的灾后重建以怎样的力量,关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这个实践了几十年的制度在关键时刻发挥的作用,以及我们的社会组织能力。要向外国受众说明我们在如此艰难的考验下,老百姓没有失去信心的真实原因,了解汶川人、四川人所展现的中国人的大爱和中国人不屈不挠的精神,从而让外国人了解在大难之中中国人所表现的精神,进而丰富中国和中国人的形象。
周明伟认为,在当今社会多元、多样、多变的情况下,党群关系也经历了新的变化。如何加强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代表并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时代的大课题和挑战。汶川重建体现出党和国家强大的凝聚力、指挥力和执行力,是新时期党群关系的生动体现。汶川重建这个例子给我们每个党员干部以深刻的启发。在新形势下,我们党保持长期执政的根本法宝,是要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与老百姓的血肉联系。在这里我们看到一个范例,这也是一个向世界说明中国共产党的生动案例。
如何让外国人真正读懂汶川震区的新变化?周明伟认为,如果孤立地看基础设施、环境和社会变化,乃至心理上的恢复和发展,有些人会不以为然,国际上的偏见也由此产生。如果没有历史和现实的比较,如果不是在中国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来审视现状,仍然可能很难理解汶川重建的变化。他要求采访团对外报道要有国际的眼光和中国的解读,要有对中国软力量的解读,要贴近外国读者的阅读方式与习惯,做好向世界说明汶川灾后重建这篇大文章。
让外国专家亲自感受和体验
此次采访团聚集了外文局书刊网和多语种力量。采访团的主角是5位外国专家,这也是团队的特色。通过他们的视角,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工作答疑解惑,解决国际读者关心的问题,体现外文局打造“外向型、国际化、多语种、多媒体”国际传媒集团的特点。几位外国专家为做好汶川重建的报道,采访前做了充分准备,美籍专家古博凯就打印了好多页的中文资料,还随时向其他人请教问题。
日本大地震刚刚过去,《人民中国》的日文专家岛影钧对汶川地震感同身受。他曾经作为北海道新闻社评论员报道过1995年日本的阪神地震。他告诉记者,此次来四川,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是最重要的。岛影钧关注汶川地震重建的办法,他认为,中国各地分别对四川进行援建的模式在世界其他地方是没有过的,这也许是日本这次大地震可以借鉴中国之处。
《人民画报》俄文专家古巴列娃的专业是中国历史学,她看汶川地震的视角明显带有历史的眼光。她表示,看到中国用了不到3年时间将灾区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虽不敢说3年是长还是短,因为不清楚中国为此投入了多少力量,但事实是中国具有这种力量。她说,能够感受到汶川的百姓确实从心里感谢执政党。
中国网英文专家古博凯对水磨镇的重建感触最深。他通过采访得知,通过发展旅游业,那里百姓的收入比以前多了三四倍,他感觉他们可能比灾区的其他地方还幸福些。此行中,他说最感动的是看到新北川中学,因为他从那里看到了希望,也体会到中国政府为他们付出了很大的力气。
《北京周报》的《中国与非洲》法文专家安端是个非常热爱中国文化的小伙子。此次采访之行,他对整个四川都充满了兴趣,他说愿意用他的笔告诉读者四川文化,特别是多民族文化的面貌。看到汶川震后很多漂亮的楼房,他相信地震发生后,受灾地区的经济发展开始了一个新阶段,这种模式也许会在中国有更多的实现。
四川汶川大地震作文 第4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415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261位用户关注,31人点赞!
五月十二日十四点二十八分,在汶川,发生了一次7.8级的大地震,这次大地震波及范围很大,都江堰,绵竹市,卧龙等地区有三分之二的房屋倒塌,许多人被埋在了废墟之中。北京3.9级地震,重庆4.6级地震,另外在宁夏,上海,陕西,湖南,云南等省都均有震感,而这次地震经济损失严重,多达几十个亿,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日,这次在地震中遇难的人数有19000多人,被埋在废墟中的人数有9404人,而在地震中失去父母的儿童则不计其数。看到这一串触目惊心的数字,我的心头不知不觉涌上了一股心酸。一方有难,八方援助,在这个紧急时刻,大家和政府都伸出了双手去帮助他们:十万大军,不顾自己和亲人的安慰,奔赴抗震救灾的第一线,人们和明星纷纷为灾区捐款,捐物,亲临灾区,为抗震救灾做指挥,来自各国领导都给予了我国灾区最诚挚的祝福和问候…..据统计,现在已经为灾区捐款达8.77亿元,还有那些许许多多平凡的名字和故事,都牵动着我们的心,在这个阴雨绵绵的季节,为灾区人民送上了一份温暖。
英雄无名,但英雄有为。能力有大小,救援有前后方,但只有我们各尽所能,齐心协力,没有度不过的难关,没有战不胜的苦难,中华儿女一直都是不屈不挠的,我还记得爷爷在灾区说过的一句话“山可以移动,但动摇不了中国人民抗震救灾的决心;水可以阻断,但阻断不了内地同胞和香港同胞的同胞之情。”自从地震发生以来,我国都得到了来自世界的帮助,救援仍在继续,随着天气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被埋在废墟中的人们获救希望会越来越小,但时间就是生命,们拖着疲惫的身躯,用受伤的双手,在瓦砾中搜寻,抢救幸存者,他们随时都有危险,随时都会再次发生余震,但他们想到被困者的生命,没有休息时间,他们一天一夜仅喝一袋奶,进入救灾现场26个小时以来吃的第一顿热饭,在满目苍夷的废墟上到处闪动着橄榄绿的身影。
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有太多太多令人感动的故事,我眼前仿佛出现了徒步独行,穿越一座大山,来到讯号中断的汶川抗震救灾,在绵竹市救援过程中,再次出现坍塌,消防战士坚持往废墟钻,不顾个人的安危,被战友拉住时跪地哭求“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
成都的哥自发奔赴灾区,老师用自己的智慧拯救了五十九名学生,自己的女儿却在地震中不幸死亡,父母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自己的孩子建起了一座跨越死神的桥梁,两个素不相识的女孩,生死对话战胜死神,爷爷亲自去慰问受灾人民,留下了伤心的眼泪,主持人不顾自己的休息时间,第一时间为我们播放震后最新消息,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主持,然而他们的休息时间只有三个小时,还有那些许许多多的记者……在震后,不顾生命危险和舍己为人的普通人太多太多,他们和奋战在救灾第一前线的战士。武警官兵,消防官兵和医护人员一起,手牵手。肩并肩,构筑了一道道应对震灾,灾后救援不朽的桥梁,他们之间也许是亲人,也许是朋友,也许是邻居,也许会是素不相识的人们。但不熟悉的面孔,心中有着相同的愿望,那就是不断救出被困在废墟下的灾民,重建家园。
我还记得当救援人员在废墟中发现一名三岁的小女孩时,斑驳的泥巴,涂抹在他的脸上,张望的眼睛,在向世界宣告生命依旧鲜活,那一刻,她心中又一次看到了生命的曙光,但,她还能活着,是缘于父母的保护,他们将自己只有三岁大的女孩,夹在中间,用手遮住他的脑袋,不让他受任何的伤害,在面临死亡的最后一刻,仍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着坍塌的石块,这的承受多大的痛苦啊!但为了她能够活下去,直至救援队发现这个小女孩时,默默的死去了,她,这个可怜而幸运的小女孩叫做宋欣宜。
四川汶川大地震作文 第5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704个字,预计看完需要5分钟,共有165位用户关注,50人点赞!
此次地震中,有近百万的官兵、医疗救护人员、志愿者、地震相关的专业技术工作者奋战在灾区第一线,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大爱无疆的精神,履行着众志成城的承诺。据民政部报告,截至5月31日12时,全国共接受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总计401.02亿元,实际到账款物合计360.08亿元(其中到账捐款304.80亿元,物资折价55.28亿元),已向灾区拨付捐赠款物合计107.86亿元。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理氏8.0级特大地震,震中为汶川县卧龙、璇口、映秀等镇,震感波及全国乃至整个东南亚,是本世纪世界范围内发生的最具破坏性地震。
5月12日16时40分:国务院总理飞赴灾区,在飞机上直接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并于当天抵达四川省省会成都。
5月12日晚:组织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全面部署当前抗震救灾工作。会议决定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由同志任总指挥,、回良玉同志任副总指挥,全面负责当前的抗震救灾工作。
5月13日凌晨4时:武警战士乘坐两艘冲锋舟,从都江堰市与汶川交界处的紫坪铺水库率先进入汶川境内。
5月13日凌晨5时40分:两支救援部队的800多名官兵抵达地震灾情严重的绵竹市。
5月13日:总理前往受灾严重的都江堰、绵竹市查看灾情。
5月13日23时15分:武警某师参谋长率师第一救援梯队200名官兵经21个小时、90公里连续强行军,率先到达重灾区汶川县城,成为第一支进入汶川县城的救援部队。
5月14日12时22分:空军空降兵部队15名战士首次伞降到茂县受灾核心区域;18时,武警重庆总队前方救援部队500名官兵抵达茂县县城进行抢险,成为首支由陆路进入茂县的大部队。
5月15日20时20分:空军空降兵部队首次向震中映秀镇空投大型装备,为下一步加大对灾区的装备支援力度、开展有效救援提供了可能。
5月15日21时30分:由马尔康经理县到汶川县城的317国道全线打通,这是进入震中汶川县城的首条可通车公路。
5月16日:国家主席在绵阳一线主持会议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会议强调,抗震救灾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抢救人民群众生命作为重中之重。
5月16日:由日本政府派遣的首批31名专业救援人员于16日凌晨3时许抵达成都,并立即前往四川青川关庄镇协助救援,这是到达灾区的第一支国际救援队伍。
5月17日:总理在北京主持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会议,国务院决定,在3个月内,向受灾地区困难群众每人每天发放0.5公斤口粮和10元钱补助,对因灾死亡人员的家属每人发放5000元抚慰金。
5月18日:经过对地震参数的详细测定后,中国地震局将汶川地震震级从7.8级修订为8.0级。
5月18日: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
5月18日:北京奥组委决定:奥运圣火在境内传递活动暂停三天。
5月19日14时28分:、、吴邦国、、贾庆林、李长春、、、贺国强、等同全国各族人民一起向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默哀3分钟。各地汽车、火车、舰船笛声长鸣,防空警报在各城市上空鸣响。
5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20日在举行高级别辩论会前专门举行默哀仪式,悼念中国四川汶川大地震的遇难者。
5月20日18时45分:成都空军某训练团在四川彭州市龙门山九峰村银厂沟成功解救出被困196小时的王有群,这位60岁的老太太是汶川大地震中截至当日被埋时间最长的获救者。更为传奇的是,王有群能够坚持这么久,全靠两条叫“前进”和“乖乖”的陌生小狗不离不弃地为她添拭嘴唇和伤口。
5月22日:到湖州考察帐篷企业生产情况,厂家承诺开足马力加紧生产,后又赴河北督促活动板房生产,凸现了灾区的紧急需求。
5月23日:国务院总理重返地震灾区,并前往四川绵阳404医院看望受伤群众。
5月23日:中国银监会紧急通知,要求各银行对借款人因地震造成的不能偿还的债务应及时核销。
5月24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汶川映秀镇察看地震灾情,国务院总理和潘基文在映秀镇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5月24日10时:满载运往四川地震灾区救灾物资的“抢九七七次”列车,从宝成铁路徽县至虞关间的一九隧道顺利通过,这标志着为期12天的铁路抢险工作取得重大胜利,宝成铁路全线恢复通车。
5月25日:成都市人口计生委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对地震灾害中亡残的独生子女家庭迅速进行补报,从今年起,符合条件的家庭即可享受相应计划生育政策扶助。同时,还为独生子女伤亡的家庭再生育开辟“绿色通道”。
5月26日:主持政治局会议部署灾后重建。
四川汶川大地震作文 第6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937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0分钟,共有195位用户关注,34人点赞!
关键词龙门山地区,双差地震层析成像,汶川地震
中图分类号:p315文献标识码: a
2008年汶川ms8.0级地震之前,龙门山推覆构造带现代构造活动一直引人关注(molnar e t al . ,1975;tapponnier et al . , 1977; molnar, 1989; england et al . , 1990),但主要建立在推测的基础上,而实地考察工作多是在红河断裂和阿尔金断裂上。tom parsons(2008)及toda(2008)参考汶川地震应力变化,认为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南段为汶川地震形成的库伦应力增加区,其地震危险性增加,2013年4月20 日,断裂带南段距汶川地震西南约 85 km处的雅安芦山县发生 ml7.0 级地震,因此,龙门山断裂带南段未来的地震危险性引起了地震学家的广泛关注。
研究选取龙门山及其邻近地区(28.5°~33.0°n,101.0°~106.0°e)(图1)作为研究区域,主要研究其地震分布特征和地壳三维速度结构。研究区域地质结构复杂[1],断裂构造发育,其中北东向断裂包括龙门山断裂(f1,f2,f3)、巴中-龙泉山断裂(f13)及七曜山断裂(f14)南段,近南北向断裂为岷江断裂(f11),北西向断裂包括鲜水河走滑断裂带(f8)、安宁河走滑断裂北段(f6)、马尔康断裂(f10)、泥曲-玉科断裂南段(f9)。
龙门山断裂带平均海拔达4km左右,绵延长约500km,宽约40~50km[2],规模巨大,沿着四川盆地西北缘底部切过,地壳厚度在此陡然变化,在其西为60-70km,以东则在50km以下。龙门山断裂带自西向东有三条平行的主干断裂[3,4]:龙门山后山大断裂(f1)由北段青川断裂、中段汶川-茂汶断裂和南段耿达-陇东断裂构成,横跨汶川、茂县、平武 、青川;龙门山中央大断裂(f2)由北段茶坝-林庵寺断裂、中段北川-映秀断裂与南段盐井-五龙断裂等组成,横跨映秀、北川、关庄,2008汶川大地震就发生在中段北川-映秀断裂上;龙门山前山大断裂(f3)由北段江油-广元断裂、中段灌县-江油断裂与南段双石-大川断裂等斜列而成,横跨都江堰、汉旺、安县。
1资料与方法
本文采用1992~2007年间全国联合遥测台网、四川地震台网、陕西地震台网的65个台站(图2)记录到的地震资料,利用双差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对龙门山及邻近地区进行研究。经过多次筛选,剔除走时曲线离散较大的观测数据,共挑选出ml≥1.0级的地震3,768个,图2为地震震中与台站分布图。每个地震的pg波到时观测数据不少于8个,共获得pg波绝对到时数据32,990条。之后进行地震对匹配[5,6],共获得pg波相对到时数据234,764条,其中地震对平均距离6.27 km,“强匹配地震对”平均距离6.07 km,将所得数据用于双差地震层析成像反演计算。
双差地震层析成像方法是基于双差地震定位方法[5]提出的,对于同一个地震观测台站,震源和震源之间观测到时之差和理论到时之差的残差为:
(1)
式中,为震源的初始发震时刻,为走时对震源空间坐标的偏导数,为发震时刻的改变量。为慢度扰动。
zhang和thurber利用差分到时数据直接求解上述方程,求解过程中明确考虑了方程中地震对之间的路径异常,并在反演中采用恰当的相对权重把地震波的绝对到时数据和相对到时数据有效的联合起来,经过联合反演同时得到研究区三维速度结构、地震的绝对定位和地震的相对定位。联合反演确定地震位置参数以及pg波三维速度结构,大大削弱了震源位置误差及初始模型对地震波走时的影响。因而,双差地震层析成像方法能够得到更为精确可信的三维速度模型和地震重定位结果。
本研究采用三维节点速度模型[8]来描述研究区域的非均匀速度结构,对研究区域三维空间中呈网格状分布的点赋予速度值,而空间任意点的速度值则由线性b-spline插值方法求得[7]:
(2)
式中,表示点 周围8个节点的坐标。
分析过程中,网格根据震源和台站稀疏程度进行了划分,以保证每个网格内有足够的射线交叉覆盖。图3为研究区域线分布情况,由图3可看出,龙门山断裂带附近分布较为密集,速度结构可靠性相对较高。本文选择水平方向网格的划分尺寸为20km×20km,在边缘区域节点间隔加大,垂直向共划分8个层面,分别位于0,6,10,15,20,25,30,35km处(图3)。
图3 一维p波初始速度模型, 图4不同深度层面p波速度扰动 红点表示距层面5km范围内的重定位地震
2双差地震层析成像结果与讨论
图3展示了不同深度层面p波速度扰动及重定位地震分布情况,龙门山断裂带(f1,f2,f3)南段、马边断裂(f6)及马尔康断裂(f10)附近整体表现为低速异常,与青藏高原南部的速度结构特征一致,七曜山断裂(f14)高速异常与七曜山隆起相吻合。在中地壳,龙门山断裂带西北侧高速异常减小,东南侧低速异常向断裂带方向偏移,20km处断裂带附近速度结构发生反转,西北侧速度转化为低速异常,西南侧转为高速异常,这种速度结构一直延伸到下地壳30km处;35km处断裂带附近区域整体上表现为低速异常,而龙门山断裂带北段位于低速异常上。康定地区在25km以上表现为局部的高速异常,这与地下的杂岩体有密切关系[8]。
根据研究区域内垂直剖面上p波速度扰动情况和重定位地震的分布可知,在a-a´剖面上(图5),鲜水河断裂(f8)东北侧(100km处)有一近乎垂直的高低速异常交界带,地震沿交界带集中分布,对应该处地形的凹陷,而鲜水河断裂(f8)略偏向高速异常一侧,断裂带之下地震亦近垂直于地面分布,证明鲜水河断裂倾角近直立,此断裂带大震发生率相对较高,历史记载以来,发生过23次6.5级以上地震[9]。在b-b´剖面上(图5),龙门山断裂带在将高低速异常区分割开来,龙门山中央大断裂(f2)靠近前寒武纪高速异常区,龙门山前山大断裂(f3)靠近三叠纪低速异常区。
a-aa´, b-bb´, c-cc´, d-dd´, e-ee´剖面上的高程分布(上)、双差地震层析成像获得的p波速度扰动分布(中)和模型重建实验后的p波速度扰动分布(下),黑点表示距剖面50km范围内重定位地震分布。
在c-c´剖面上(图5),根据速度异常分布可推测出龙门山三大断裂的位置,10km深度之上,龙门山中央大断裂(f2)位于倾向nw的高低速异常交界带上,后山大断裂(f1)位于低速异常区,前山大断裂(f3)位于高速异常区。剖面200km处有一大范围的低速异常区,这与四川盆地的第四纪沉积相关。在20km深度上,龙门山断裂带整于低速异常区。b-bb剖面上地震主要分布在10~25km之间,且在断裂带附近分布较为集中,汶川地震位于中央大断裂上,且处于高速异常区,其下方为低速异常,推测低速区存在下地壳流[10]。
在d-d´剖面上(图5),四川盆地第四纪沉积岩、晚三叠纪及白垩纪碎屑岩构成低速异常区,低速异常区之下的寒武纪基岩显示为高速异常特征。龙门山断裂带(f1,f2,f3)位于高速异常区,断裂带附近发生的地震亦在高速异常区边缘及内部分布,剖面200~300km的马边断裂地震活动具有明显的分段特征[9,11]:北段地震活动较弱;中段地震活动以频繁的6级地震震群为特征;而南段历史上曾发生了两次7级地震,地震发生率较高[11]。
在e-e´剖面上(图5),剖面50km~100km之间及200km处的受元古宙杂岩[11,12]影响而显示为高速异常,两高速异常区之间有一沿小金河断裂(f7)西侧分布的古生代变质沉积岩体,故而呈现低速异常,高低异常边界近垂直。剖面50km范围内地震在高低速交界处分布较多,特别是在小金河断裂(f7)和安宁河断裂(f6)附近,印证断层以走滑分量为主。
我们对比研究区域内垂直剖面重建结果与实际资料反演结果以检验其模型重建能力(图12),从而验证上述结果的可靠性、整体上看,大部分区域rrt重建效果良好,而这些区域也是射线集中分布区。但在研究区域的边界由于地震数据较少,重建前后的速度结构有了某些程度的偏离,同时这些区域也是射线分布比较稀疏的区域,成像结果质量较低。
3结论
龙门山断裂带南段整体表现为低速异常,中段和北段附近速度结构变化较为复杂具有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沿断裂带走向方向观察,汶川地震位于狭长的高速异常带上,其上下方均为低速异常,高速异常带向东北方向延伸,中途伴随小范围的低速异常,最终被广元附近较大范围的低速异常截断。垂直于断裂走向方向观察,汶川地震就位于龙门山中央大断裂上,在剖面上处于高低速异常的过渡带上。因此可以推测,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挤压欧亚板块,由于四川盆地高强度岩石圈的阻挡, 造成青藏高原的隆起,中下地壳层流物质在龙门山断裂之下堆积,同时青藏高原向东运动挤压四川盆地产生能量的积累。龙门山断裂带南段低速异常区介质强度较低不利于能量的积累,因而能量在龙门山断裂带的中段和北段积累。在汶川地震所在的高速异常带上,其上下方的低速异常阻碍了能量的传播导致该处能量更多地积累,当能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岩石发生破裂,从而导致汶川地震的发生。汶川地震引起的破裂沿龙门山断裂带的中段和北段延伸,遇到广元低速区低强度介质的阻挡而停止,因此汶川余震沿北东向分布直至广元低速区。
本次工作使用1992-1999年的p波观测数据资料进行研究,在之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增加汶川地震发生前后的p波观测数据,并结合对应的s波数据资料进行对比研究,以便进行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
1 burchfiel b c, royden l h, vander hilst r d, et al. a geological and geophysical context for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of 12 may 2008, sichua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gsa today,2008, 18(7): 4-11
2 张培震, 徐锡伟, 闻学泽.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发震断裂的滑动速率、复发周期和构造成因. 地球物理学报,2008, 51(4): 1066-1073
3 邓起东, 陈社发, 赵小麟. 龙门山及其邻区的构造和地震活动及动力学. 地震地质,1994, 16(4): 389-403
4 朱艾斓, 徐锡伟, 刁桂苓, 等. 汶川ms8.0地震部分余震重新定位及地震构造初步分析. 地震地质,2008, 30(3): 759-767
5 waldhauser f, ellsworth w l. a double-difference earthquake location algorithm: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o the northern hayward fault, california. bull seismolsocame,2000, 90(6): 1353-1368
6 waldhauser f. hypodd--a program to compute double-difference hypocenter locations (hypodd version 1.0-03/2001). us geolsurv. open file rep, 01,2001, 113
7 thurber c h. earthquake locations and three-dimensional crustal structure in the coyote lake area, central california. j geophys res,1983, 88(b10): 8226-8236
8 许志琴, 李化启, 侯立炜, 等. 青藏高原东缘龙门-锦屏造山带的崛起-大型拆离断层和挤出机制. 地质通报,2007,(10): 1262-1276
9 张培震. 青藏高原东缘川西地区的现今构造变形, 应变分配与深部动力过程. 中国科学d辑: 地球科学,2008, 38(9): 1041-1056
四川汶川大地震作文 第7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545个字,预计看完需要9分钟,共有294位用户关注,35人点赞!
[关键词] 图书馆; 灾后重建; 信息服务; 管理
本文结合四川省汶川地区地震受灾的实际情况,以“5·12”地震灾后图书馆恢复重建研究为基础,从地震灾区临时图书馆信息服务管理的重建重点和主要内容,对汶川地震灾区临时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管理进行探索与研究。
一、灾区临时图书馆信息服务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恢复重建过程中,不仅需要基础设施的建设,满足灾区人们的物质需求,同时也需要精神家园的建设。图书馆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慰藉灾区人民心灵的场所。在新馆还没建成之前,临时图书馆的搭建以及它所承担的信息服务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1. 临时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可调节灾民的情绪,抚慰心灵
根据受灾群众的心理特点和文化需求,灾区临时图书馆可用文化服务调节情绪、抚慰心灵、疏导心理、安定人心;用文化活动舒缓焦虑,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用文化艺术作品坚定灾区群众自强不息、重建家园的信心。
2. 临时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够提升灾区群众民心士气
让灾区群众生活好,这一点较容易做到,而让他们尽快走出灾难的阴影,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却需要耐心细致的精神宣传和鼓励工作。此时临时图书馆的工作和服务不仅对减少灾区群众的痛苦,增强他们的生活信心大有益处,同时也为他们尽快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提供了精神支持。临时图书馆的工作在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求的同时,通过精彩的文艺汇演、切合实际的宣传资料、现场的咨询问答等灵活多样的文化活动形式,为受灾群众送上精神食粮,不仅可以激发灾区人民顽强不屈、奋发向上的重建精神,更是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
3. 临时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是新馆建设的过渡和保障
地震过后,社会各界捐赠十分踊跃,对于个人、高校、企业和政府等捐赠的书籍、设备与物资,临时图书馆通过代存代放,为新馆的建设提供物质保障。临时图书馆开展的信息服务,如心理咨询、送书下乡、流动图书、共享工程等多种服务方式是新馆开展工作的过渡。
二、灾区临时图书馆信息服务管理的重建重点
在地震受灾之后,灾后恢复重建新的要求,使汶川地区图书馆的重建面临更大的困难与挑战。
1. 主要困难与面临的问题
汶川地区图书馆灾后信息服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图书馆馆舍:在汶川大地震中,汶川灾区的图书馆破坏严重,馆舍建筑受损坍塌。地处重灾区的汶川县图书馆“馆舍严重毁损”,北川县图书馆“馆舍全部倒塌”,青川县图书馆“只剩下了残垣断壁”。四川省高校有34所图书馆在汶川地震中不同程度受损,其中有10余所图书馆损毁严重。
(2) 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大量的书刊资料在地震中被损毁。汶川、北川和青川等县市公共图书馆的图书损毁上百万册,四川省高校灾区图书馆毁坏图书资料达数十万册。灾区图书馆藏书的损毁,给汶川灾区的图书馆馆藏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3) 图书馆设备:灾后的图书馆各种物资设备损坏严重,书架桌椅损坏,计算机等技术设备损坏,有的图书馆服务器也不能使用等。这些严重影响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管理。
2. 恢复重建与工作的重点
灾后图书馆信息服务管理恢复重建与工作的重点是:
(1) 筹建临时图书馆。在筹建中,汶川灾区图书馆的同仁们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科学重建的原则,筹建临时图书馆,积极地开展图书馆灾后恢复重建的自救工作。在汶川灾区,临时图书馆的筹建显现多元化趋势,有板房图书馆、帐篷图书馆和流动图书馆等多种形式,面向汶川广大受灾地区,方便灾区民众利用图书馆资源。
(2) 筹集书刊文献资源。在图书馆文献资源的筹集中,一是奋力抢救在地震中被埋的书刊文献;二是及时地收集与整理在灾后恢复重建中接受到的捐赠书刊文献;三是组织人力收集与编辑汶川灾区珍贵的地震文献。通过筹集书刊文献资源,受灾后的各个图书馆努力为向汶川灾区人民提供优质的图书馆服务创造条件,保证汶川灾区人民的知识需求。
(3) 创办临时图书馆信息服务管理体系。在汶川灾区恢复重建中,各受灾图书馆面对困难,积极自救,恢复图书馆工作,结合汶川灾区的实际情况,以汶川灾区人民、受灾学校师生、抗震救灾部队、援建人员和志愿者为服务对象,以汶川灾区抗震救灾与恢复重建工作为服务重点,以汶川灾区地震知识服务为服务特色,以汶川灾区临时图书馆为服务中心,以提供及时、高效、优质的图书馆知识服务为服务目标,创办临时图书馆服务体系,积极为灾区民众服务。
(4) 图书馆新馆的规划。新图书馆的设计与构建是图书馆恢复重建工作的大事。在图书馆恢复重建工作,图书馆新馆的规划要纳入汶川地区的整体重建规划中,结合灾区图书馆的实际情况,科学规划。
三、灾区临时图书馆信息服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1. 地震知识特色服务
地震知识特色服务是图书馆开展灾后信息服务的重点。在地震知识特色服务时,图书馆注重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根据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特点与要求,有重点地开展灾后地震知识特色服务。特色服务的内容是:开展地震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的知识服务,有针对性地进行防灾、避灾和减灾知识的特色服务,保证汶川灾区恢复重建工作的进行,充分发挥图书馆在汶川地区抗震救灾中的重要作用。
2. 灾后流动阅览服务
灾后流动阅览服务是图书馆开展灾后自救服务的主要方式。流动阅览服务主要是为抗灾军民、来自全国各省市的援建人员和志愿者提供图书馆流动阅览服务。在汶川图书馆设立了汽车流动阅览室,轮流到地震灾区各个安置点,提供流动阅览服务;北川图书馆建立了流动图书车,积极开展灾后流动阅览服务等。通过图书馆灾后流动阅览服务,主动地为灾区人民送情、送书、送爱心,让图书馆的流动阅览服务深入灾区,走进灾民家中,丰富灾区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3. 书刊文献借阅服务
在灾区,图书馆利用在地震灾后抢救的有限书刊和接受捐赠的书刊,及时地筹建书刊资源,以灾区的社区、乡村居民安置点为服务中心,因地制宜地建立各种阅览室,开展爱心书屋借阅服务。临时阅览室的形式多样,有板房图书室、帐篷阅览室、爱心小屋、农家书屋等。爱心书屋,情暖灾区人民的心。在爱心小屋中,灾区的广大读者可借阅各种图书资料。通过爱心书屋借阅服务,临时图书馆为灾区人民提供书刊借阅、书目查询、参考资料等多元化的知识服务。
4. 读者读书导读服务
针对灾区实际情况,结合图书馆的特点,在灾区开展系列读书活动。读书活动丰富多彩,有大型的读书导读活动、流动读书服务;办有读书乐园、学习园地等开展读者读书活动。通过指导灾区读者读书,营造科学的知识环境、学习风气与文化氛围,活跃汶川灾区读者读书的氛围,提高汶川灾区人民文化活动的能力,促进汶川灾区恢复重建工作。
5. 专题讲座宣传服务
配合抗震救灾工作,了解灾情,报道地震受灾情况,积极为开展抗震救灾进行专题讲座宣传服务,这也是图书馆开展灾后信息服务的主要任务。围绕抗震救灾的重点工作,图书馆举办各种各样的专题讲座,宣传防震减灾知识。收藏、整理与编辑有关地震知识宣传资料:地震知识宣传手册、防震减灾知识小册子和心理咨询宣传资料等,及时地提供给广大灾区人民,配合抗震救灾专题讲座宣传服务。同时,结合灾区的特点和灾民关心的热点问题,举办抗震救灾知识、科学教育、农业技术、民俗文化、心理咨询等各种专题展览,引导灾区人民科学致富,重建家园。如举办灾后重建大型图片展等,展示汶川灾区灾后重建取得的巨大成就,宣传灾区人民不屈不挠的抗震救灾精神。通过宣传,引导灾区人民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宝贵信息资源。
6. 个性化信息咨询服务
在灾难面前,结合灾区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和信息的需求,图书馆主动地开展灾后个性化信息咨询服务。在信息服务中,图书馆以新书通报、期刊介绍、知识咨询和信息推荐为重点,强化个性化服务,不断创新灾区个性化信息咨询服务,提供全方位、多功能、多层次的图书馆服务。
7. 珍贵地震文献服务
结合图书馆的实际情况,深入灾区,进行实地走访和调查,及时地收藏、整理与编著“5·12”汶川地震灾区资料,为灾后汶川灾区恢复重建与地震灾害研究提供汶川地区珍贵的地震文献与参考资料等,主动地进行汶川灾区珍贵的地震文献服务。
8. 组织爱心活动服务
在抗震救灾中,根据临时图书馆工作的特点,组织献爱心活动服务,是图书馆开展灾后自救服务的重要任务。图书馆人员与灾区人民心连心,积极组织爱心活动,主要有:献爱心捐赠活动、捐款活动、捐赠书刊活动等,争取社会资助。通过机构、团体与个人的大力支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多渠道地接受各种捐赠、捐助和捐献,配合汶川灾区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
“5·12”地震灾后,汶川地震灾区图书馆恢复重建是一个艰巨而长期的系统工程。汶川地震地区图书馆灾后恢复重建信息服务的管理工作任重道远,但是只要我们图书馆同仁团结努力,克服困难,就一定能够战胜特大地震灾害,不断推进四川省汶川地区灾后图书馆事业新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四川汶川大地震作文 第8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623个字,预计看完需要2分钟,共有101位用户关注,28人点赞!
经过几天在电视上看到的、网上查的,我了解了很多很多,每一幅画面都让人感到心酸,每一句话都让人感到难过。有许多画面都让我铭记心头。
在四川绵竹市汉旺镇武都小学的教学楼在地震中倒塌,众多学生和老师都被埋在倒塌的校舍中,在图上看到,从她们那一双双大眼睛里感受到她们多么渴望赶紧从废墟中被救出来啊!
在北川县城核心现场,从深山逃出的人流中,11岁的张吉万背着3岁的妹妹张韩,非常吃力地走着。同行的爷爷奶奶已经老了,父母在外打工,小吉万就勇敢地担起小男子汉的责任。小吉万说,他很爱妹妹。
在什邡市洛水镇一间倒塌的民房内,传出了微弱的哭声,战士们经过了40分钟的紧急挖掘,终于清除了表层建筑碎物。顿时,一幕感人的情景出现在战士面前:一个脸色苍白、目光呆滞的两岁小女孩在墙角舞动这小手,她身上压着一个面孔朝下的老妇,老人身上还压着一个成年男子。男子全身几乎无处完好,却生生顶住了塌下来的断梁;老人的头已经垂下来没有任何反应,双手却紧紧将小女孩搂在身下……没有时间擦去夺眶而出的泪水,一位战士上前抱起小女孩,跑步赶往灾区救护所。据了解,那名老妇人,是小女孩的奶奶,成年男子是小女孩的爸爸。这一家三代的悲壮场景,感动和震撼了在场的战士们。
……
我们沉痛着,但我们也感动着。四川地震的受灾人们牵动这全国人民的心,救援人员不分昼夜地在废墟中救出遇难的人们。各地的志愿者也从四面八方赶往灾区进行抗震救灾工作。有的志愿者几天没休息,竟累倒在现场!各地人民纷纷为灾区捐款捐物。
……
四川汶川大地震作文 第9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492个字,预计看完需要2分钟,共有277位用户关注,54人点赞!
??汶川第一次听到,听到的时候却是那么的悲伤。汶川曾经绿树成荫,汶川曾经绿波倒影丛林,汶川的孩子曾经欢声笑语,……。
??一个如此美丽的县城却遭受了7。8极的大地震。曾经的绿树却只剩下残枝,曾经的绿波现在已是泥水滚滚,曾经孩子的欢声笑语早以消失在痛哭的泪水中。曾经繁荣的高楼现在已变成了废墟。
??四川人在哭泣,一个有良知的人也在哭泣。汶川人在关注,全世界的人都在关注。一个伤员被救出,成就了一位英雄,却逃走了一个凶手。
??早在东汉时期张衡就发明了地动仪。公元138年的一天,地动仪精确的测知距离洛阳一千多里的陇西发生地震,表明他的精密程度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不知是现代人在退化,还是现代人健忘。二十一世纪,一个全面发展的时代,却没有对地震采取一点措施。地动仪现在是古董了,张衡也成为了历史,或许这些也应该随时间在慢慢的淡化罢了。
??司马迁曾说过“人故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可是就因为地震局的失职,就丧失了无数的生命。那无数的生命也就因为一些人的实职就这样麻木的死去。我希望真的有来世,或许在来世才能实现他们的愿望,才能证明他们的价值。现在政府在哀悼,国民也在哀悼,可是人都死了哀悼还有什么用。
四川汶川大地震作文 第10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5622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5分钟,共有110位用户关注,34人点赞!
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57.8秒。中国,依然是春日晴好,万里安澜。之后一瞬,5月12日14时28分57.9秒!四川阿坝州汶川映秀镇(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地下12~19公里处的地壳,在印度洋板块向欧亚板块挤压作用下,突然发生断裂。一瞬间释放出来的能量,从青藏高原向内陆边界释放,相当于255颗广岛原子弹同时爆炸。一场里氏8.0级地震爆发了!
一瞬间地动山摇,天崩地裂!就在成都西北方向60公里到200公里范围内的汶川、北川、都江堰市、绵竹市、德阳市、茂县,甚至就是成都市,整个大地和大地上的所有建筑物,都在剧烈地震动、摇晃,1分钟,2分钟,3分钟……大量曾经看上去那么坚固的一幢又一幢楼房此刻仿佛积木,从地震开始的十几秒钟之内,在扭曲、撕扯中轰然坍塌。
顷刻之间,宁静美好的城市乡村已变成了一片废墟。
那一瞬,成千上万的人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就随着坍塌的房屋被压在了钢筋水泥的残骸里,成千上万的人一瞬间就血肉模糊失去了生命,成千上万的人一时间魂飞魄散。承受这一灾难的,仅仅震中汶川,就有10万在册人口……
一位后来亲历现场的女记者,泣不成声地形容:“世界末日!”
大半个中国都在战栗,地震波向四面八方横扫千里,大半个中国大地上的百姓几乎同时看到了、感觉到了大地、建筑和身边的每一件事物在晃动。成都“楼房裂缝,物品倒地,电视移出1米多远”,满街市民乱成一片;重庆“所有高楼矮楼都在摇晃”,楼上的人都涌到楼下;湖北武汉“花瓶摇晃,百叶窗抖个不停”;贵阳“楼内吊灯大幅度甩动,鱼缸内水被晃出,人们纷纷躲到空旷地带”;湖南“睡在床上的人被摇醒”……
北京、辽宁、上海、内蒙、甘肃、青海、河南、云南、河北、浙江、台湾、广东等省市均有明显震感,甚至千里之外的泰国、越南等地也受到波及。人们惊魂未定,几乎所有人同时掏出电话,试图联系亲友,却发现突然间手机不通了、座机也不通了……
地震了!国家地震台网迅速测定方位,四川,汶川,7.8级(后修正为8.0级)!
8.0级是什么概念?1976年将河北唐山夷为平地的那场地震,才7.8级,就死难了24万人!
“我们站在地狱边缘,但是我们没有战栗!”
灾情就是命令,生命重于一切。
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
中国地震局立即启动一级预案,抢险救人。
仅1小时后的15时30分,四川省立即行动起来,省委书记刘奇葆带领12支医疗队赶赴灾区一线,其他领导分赴各地灾区。
16时40分许,地震仅2小时12分钟后,总理紧急担任抗震总指挥,立即搭乘空军专机从北京西郊机场起飞,赶赴灾区指挥抢险。中央电视台立即向灾区派出记者,启动24小时不间断现场直播,及时向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传递最新信息。
16时,民政部从西安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紧急调拨5000顶救灾帐篷发往灾区。
19时10分,温总理专机抵达成都,他当场要求部队“克服一切困难,就是步行也要尽快进入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早一秒进入受灾地区,就能早抢救一个生命”。19时50分,两架空军伊尔76军用运输机运送着224各紧急救援人员、专家和医生从北京南苑机场起飞。20时30分,温总理一行驱车1个多小时抵达都江堰市,连夜部署救灾行动。
与此同时,全国四面八方更多的和武警官兵、民政及医护人员,正在向灾区紧急集中。
汶川地震重灾区的范围已经超过10万平方公里,地震的强度、烈度甚至超过了唐山大地震。在前线,大量民宅发生垮塌,全城停电、停水。政府和部队组织人员奋力救援。都江堰聚源中学300名师生被埋,深夜22时许,大雨滂沱。温总理望着从废墟里扒出的孩子们的遗体,这位66岁的老人潸然泪下,面对遗体弯下腰深深鞠躬……
同胞罹难,神州同悲。一场凝结民族团结信念和生命尊严的生死大搏斗就此展开……
12日当夜,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发表讲话,代表联合国向中国政府和人民表示深切同情和诚挚慰问,对死难者表示沉痛哀悼。
死亡数据在上升。12日22时50分,8533人遇难;1个小时后,上升到近1万人。
时间就是生命。与此同时已有近24000名官兵投入重灾区都江堰、德阳、绵阳、绵竹救人,另有1万多名官兵通过铁路公路源源不断地从全国各地赶来。此时,重灾区停水停电通讯中断,冷雨如泣。看到大面积的死伤惨状,无数人一边流泪一边奋力救援。一位战斗在废墟中的前线记者的话让人记忆深刻:“我们站在地狱边缘,但是我们没有战栗!”
受地震影响,中国移动四川公司有3个交换机发生拥塞,有2300多个基站因断电、传输中断等原因退出服务;汶川、理县、黑水和茂县本地固定通信也完全阻断。而通向汶川的公路被滑坡的山体掩埋,进不去,也出不来,没有汶川的任何消息。
震中汶川,崇山峻岭中那个并不遥远的县城,正笼罩在重重乌云和捅破了天一般的暴雨中。十万火急,抢进重灾区!
遇难数字在不断攀升。救援工作展开的面积越来越大,人力紧张,供给紧张!
12日下午,全军紧急总动员,全国紧急总动员。
此刻,全世界在~夜之间知道了一个名字:汶川。现在它是一座“孤城”!道路中断,救援难及;通信中断,信息不通。灾难使汶川成为了灾难中的孤岛,也成了抗震救灾最引人关注的焦点之一。汶川的灾情到底怎么样了?救援何时才能抵达汶川?
13日1时15分,通过近11个小时的联系,阿坝州政府终于与汶川县委书记通过卫星电话取得了联系,第一次向外界传递了汶川房屋倒塌、物资短缺的信息。
7时30分,赴汶川先遣部队距离汶川还有75公里。暴雨如注,山体滑坡,道路掩埋。行军受阻。
“就是步行也要尽快进去,早一秒就可能救活一个人!”这是温总理的命令。此时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里电话此起彼伏,因为通信困难,所有的参谋人员都在声嘶力竭地对着电话讲话,司令员李世明的嗓门也越来越大:“焦点在汶川,制高点也在汶川,关键的关键在汶川,你们要连夜出发,进入汶川,把汶川的情况说明白!”
“带上精干人员,不惜一切代价向汶川进发!”13日10时,李世明大声命令。
此时,3000多名官兵正冒着暴雨和余震,克服一切困难,徒步从都江堰、理县、茂县等多路向汶川进发。但是12日晚开始的暴雨,大大减缓了先遣部队连夜急行军的速度。挺进的困难超乎寻常,先遣队报告说:“路上到处都是塌方,70%以上的路面损坏,桥梁全部被毁。”
为了进入汶川,动用了一切手
段。13日,军用直升机两次试图着陆,终因气象条件太差,无法实施。空降兵部队甚至准备好进行伞降,也因为雨太大而放弃了。此时温总理心急如焚,对空军领导说:“我就一句话,是人民在养你们,你们自己看着办!”
从中午12时开始,好消息传来!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监测到,一支携带了卫星定位系统的部队,沿着马尔康、黑水、理县到达汶川的317国道,以每小时6公里左右的速度一路急进,已经进入汶川境内,离县城还有40公里左右的路程!
就在排除万难的同时,几支武警驻川部队2000名官兵也兵分多路,同样在紧张地向汶川这个举世关注的重灾区靠近。
13日22时30分,武警某机动师600余名官兵正在冒雨徒步赶往汶川,距汶川仅9公里,有望1小时内赶到汶川灾区
这一天,空军空运兵力11420人,创中国军史单日空运纪录。
到处都是满目疮痍,到处都是军队紧张施救的身影。新华社记者13日上午徒步进入北川县城,受灾特别严重的北川老县城80%、新县城60%以上建筑物垮塌,县城已成一片废墟。搜救人员已救出100多名重伤员,但下雨和交通不便导致搜救工作十分困难。
派出的医疗分队和某集团军1300余名官兵13日12时前,已陆续到达距都江堰市约20公里的震中汶川映秀镇,冒雨展开营救,清理倒塌房屋,抢救伤员,搜救遇难者。
截止13日17时,武警部队共投入20460名兵力参加四川地区抗震救灾。共搜救、挖掘被压埋群众,抢救伤员4130名,转移疏散群众3万余人。
9810名官兵正分别向北川、茂县、汶川开进途中……
到处都在抢救,到处都在急行军!救援向纵深推进
13日23时15分,第一支开进的救援部队终于出现在了汶川人民面前。
武警驻四川某部救援第一梯队的200名官兵由理县强行军90公里,到达这座“孤城”。他们却兴奋地发现,汶川大多数房屋并没有倒掉!这意味着,伤亡人数将被大大缩小!
14日8时,武警驻四川某部救援部队的第二梯队470名官兵成功开进汶川县城展开抢险。在汶川县城展开救援的武警部队已有900多人,后续部队在继续开进中。
上午10时许,经过铁路部门的全力。抢修,受损线路、桥梁及其他铁路设施得到及时恢复,都江堰火车站恢复通车。10时30分,受地震影响中断的成汶支线铁路恢复通车,为争分夺秒抢运救灾物资创造了条件。
截至14日12时,全军已经投入、武警部队超过5万人,还有来自各军区和海空军的1.3万人正在源源不断地集结,然后由空中、铁路、公路,多路推进。
14日12时15分左右,茂县。空降兵某军100人已在县城实施空降。
14时40分,由于连日暴雨和山体滑坡倾泄而入,紫坪铺水库已非常危险,如果溃堤,整个都江堰市将面临灭顶之灾。此时2000名官兵火速前往,采取泄洪的办法把水位降了下来。之后15分钟,俄罗斯政府捐赠的首批救援物资由专机运抵成都。
15时22分,3架直升机从成都凤凰山军用机场起飞,编队飞行。15时40分,直升机越过都江堰上空,沿着山高谷深的河谷地带向汶川方向飞行。一路上,河谷两侧岸坡e倒塌的房屋逐渐多起来,多处山体滑坡,公路上随处可见堆积的大块山石。
飞抵映秀镇上空时,可以看见整个镇子几乎被夷为平地!
映秀镇,才是真正的震中,地壳断裂,就是在这个镇下12~19公里处……
14日,整个四川西部上空仍然一片繁忙。除了继续输送救灾部队,直升机发挥了灵活机动的特性,不停地在山坳里穿梭,把药品、棉衣、发电机和食品送到理县、茂县、彭州等灾区。
随着的不断调整,指挥所的地图也在不停更新。代表部队部署的红色小旗在灾区越来越多,越来越密。地图上显示,在汶川附近的理县、茂县、安县等地,有的6100多人在不停地挖掘、抢救;在北川、绵阳、什邡、德阳等地,来自空军和的1.5万多人在不停地边开进,边搜寻、边救援;在都江堰、彭州,以工兵部队为主的的1500多名官兵在抢修道路,清理废墟……
已经是灾后的第三个夜晚了,在余震中,中国军队,将继续不眠。
打通生命通道
救援在继续,交通的畅通刻不容缓。100架直升机急援灾区!
15日凌晨总参谋部命令陆航、空军部队火速增派71架运输直升机飞赴灾区增援。同时,民航部门也紧急派出30架运输直升机赶往灾区增援。这些直升机在黑夜里向灾区隆隆飞去,抵达后,主要担负空投救灾物资、转运重伤员和投送救援兵力等任务。
10时50分,“生命通道”打通在望。经过连续奋战,四个方向通往汶川的公路抢通工作均取得突破,其中由西往东方向的g317抢通进展速度较快,救灾“生命通道”打通在望。到上午9点,各条线路具体进展为:
西线:由马尔康――理县――汶川的g317线,14号一天抢通了31公里,到15日凌晨距离汶川还有18公里。另一条由丹巴――小金――映秀的8303线的抢通工作受阻。
北线:由沙坝――茂县的g213线已抢通至老龙湾,距离茂县还有28公里。
东线:由北川――茂县的s302线已经抢通至飞虹桥,14日一天抢通了70公里,距离茂县还有28公里。但前方公路损毁非常严重,抢通难度极大。
南线:都江堰――映秀――汶川的g213线距离映秀还有30公里。
截至5月15日中午,救援人员已从汶川震区抢救出伤员6万多人。部队还在继续努力,在10个乡镇空降,“33孤岛乡镇今日必到!”
台湾同胞捐赠力度空前。装载约110吨第一批救灾物资的货运包机15日晚间20时30分抵达成都双流机场。
“绝不放弃!”
救人!救人!还是救人!
5月16日14时28分,此时距汶川地震发生已整整96个小时。虽然72小时的“黄金救援”时间已过,但“生命的接力”仍在分秒必争。总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前仍处在抢救人员的关键时刻,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决不轻言放弃!”
上午10时30分,绵阳南郊机场。
刚刚抵达绵阳的国家主席,和总理紧紧握手。随即,两位最高领导人携手走出机场的图片传遍大江南北,举国为之动容。
随即,乘车赶往地震中受灾严重的北川。温总理返回北京。至此,这位66岁老人已在余震不断的灾区前线战斗了5天4夜。
另一边,一条由北面入川的“生命通道”终于打通。5月16日1时,154名抢险大军,冒着3000余次大小余震,在艰难的作业环境下,让此次地震中受损最为严重
的铁路大桥――金龟岩大桥顺利通车。“修复金龟岩大桥,就是抢救生命!”
16日8时,2750名海军陆战队官兵经43个小时强行军抵灾区,立即投入抗震抢险,比原定时间提前了6个多小时。这批海军陆战队官兵是14日从广东湛江启程的,在43个多小时内跨越4省1市,行程1800多公里。他们携带了用于探测生命体征的特种装备,可发现10米以下微弱的生命体征。
16日,国务院总理、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总指挥,在接受部分中央媒体采访时说,无论从破坏性,还是波及范围来看,四川汶川地震都是建国以来最大的,超过了唐山大地震。
随即中国军队刷新抗灾历史纪录――地震发生后,和武警部队迅速调动最强力量投入救灾,到目前共出动超过了14万人的兵(警)力,涉及各大军区和武警部队,包括20余个专业兵种,规模之大,专业之全,均创中国军队抗灾的历史纪录。
最大规模的空中救援行动――截至17日凌晨,本次抗震救灾行动共动用直升机99架,飞行300多架次。空军司令员称,这是空军史上同时出动飞机最多、飞行强度最大、反应速度最快的非作战空运行动。
首次有外国救援队参与救灾――17日中午,日本第二支救援队抵达青川,这是地震灾区迎来的第五批国外救援队伍。目前,地震灾区共有来自日本、俄罗斯、新加坡和韩国四个国家的救援队。外交部新闻司参赞李文亮表示,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外国专业救援人员参与救灾。
最大规模的民航空中救援行动――目前,来自全国的30架民用直升机担负投放救援物资、运送伤员的任务,成为中国民航史上征用直升机数量最多、速度最快的救援行动。
截至17日上午6时,铁路已经开行抗震救灾专列247列,将满载着爱心与温暖的救灾物质运往灾区。为灾民献血也成为全国范围的大规模自发行动,截至17日零时,四川省各灾区血站血液库存总量超过300万毫升,未出现供血紧张状况。全国各备战血液中心库存仍然充足。
17日12日下午,某部通过“北斗一号”发回信息:北川茶坪余震不断,海子水位迅速上升,随时可发生重大洪灾。灾民已弃家转移至高处。
截至17日16时,全军已有33支防疫分队分别在汶川、北川、茂县、理县等重灾区,全面开展卫生防疫和传染病控制工作。
截至5月17日19点,震区共发生余震5411次。
截至17日13时,全国共接收国内外各界款物60.23亿元。
截至17日,汶川地震造成死亡人数达2888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