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作文 第1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有1286个字,预计阅读时间为4分钟,共有213位用户关注,56人点赞!
女:东明湖上,碧波荡起欢乐的歌唱男:伸出我们热情的双手,扇动春天的翅膀
女:推开关闭已久的心扉,洒满灿烂的阳光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青年朋友们,下午好!
:由常山县委宣传部、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县委、省三监共同举办的“春之约”联谊活动现在开始。我们正在进行的是东明湖公园半日游活动,活动包括座谈、爱心结对和泛舟寻宝三个环节。
:今天,应邀出席我们联谊活动的领导有,
:同时,还有来自我县各单位各行业的佳宾们、省三监的青年警官们。欢迎大家的到来!
:首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县委副书记、县纪委书记章金凤同志讲话。
:(省厅领导讲话,省三监领导讲话,是否讲话视情况而定)
(讲话结束后)
:朋友们,我们在这三月的无限春光里相约相遇,年轻的心热情奔放。
:青山绿水见证着我们的青春激情,友情在湖光山色中传递穿梭。
:我想,现在。大家的心里都涌动着一个相同而迫切的愿望:这一张张陌生却又生动鲜明的面孔后,该会蕴藏有怎么样的人生故事,是深沉,是曲折?
:大家一定非常愿意将自己的成长经历、人生感悟新结识的朋友倾诉分享,是吧?
:现在,我们就请各位青年才俊一抒已见。
(各青年自我介绍,主持人结合现场情况,随机应变开展游戏活跃气氛)
:简简单单的几句介绍后,每个人的心中都或多或少地为自己志同道合的新朋友留下了空间,刻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
:新朋友们,今天成为我们生活的一个新起点,
:我们的人生旅途上,又增添了许多温暖、关心和支持。
:在奋斗的路上,又多了几十双期盼和鼓励的眼睛。
:是啊,一个人道路,很艰辛,喜怒哀乐诉与无人听,
:每多一双手支持,每多一个眼神关注,成功与快乐离我们就又近了一步。
:今天,作为一个新起点,我们可爱的三监警官们就伸出了他们温暖的大手。
:首先,我们请大家认识一位孩子,他就是我县学校的
同学,(简要介绍该同学情况)
:在他面临着学业和家庭的困难时,三监警官伸出了温暖之手,帮助他完成学业。
:幸运儿还不止这一个,三监青年警官们行动起来,许多面临失学的孩子们,纷纷在他们的帮助下圆了读书之梦,他们分别是
。(宣读资助名单)
:请这些同志上来与我们认识一下,(现场结对)
: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我代表孩子们向三监的警官们说:谢谢!非常感谢!
:经过短时间的近距离接触,我们从陌生走到熟悉。
:现在,把我们的天地转移到海阔天空的世界中去,
:泛起一叶轻快扁舟,去寻找属于我们的青春事业,收获人生的巨大宝藏。现在,我宣布,“泛舟寻宝”活动正式开始。
;这个活动,我们邀请在座的领导和一部分受助学生参加。
:我宣布游戏规则:以4人一个单位组合队伍,必须是2男2女,可自由组合,也可抽签决定。组合后到工作人员处登记小组成员并发给编号,然后到游船码头集中,按组登船,从从码头出发,经过湖中居,至对面标志处上岸。以上岸后为起点,到山顶凉亭为终点开展寻宝活动,比赛谁的财运最旺,在规定的时间内全组成员到达终点且寻到宝物最多者为优胜。
:现在开始组合队伍。
(编号登记后,到达码头,按指定船号坐好后)
:我重新说明一下游戏规则,……。(说明指定路线具体各个位置、所要寻找的宝物大致是什么物品)
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作文 第2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548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256位用户关注,22人点赞!
一、眼前之景顺迎心中之情,与反景逆情不失为两种好的多情
花自飘落水自流,行走于自然之景,感受在其间,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只不过有了心的参与,所见之山乃心中所选之山,所见之水乃所择之水,已非全貌。正如节士爱松,高士爱梅,美人爱花。对景的迷恋,便将心中所思所想随物赋形,让思想在景中延续。
王安石在《春夜》中云“金炉香尽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当暖人的春昼过后,只剩下漆黑的夜色,寂寞的诗人以孤独的姿态,听着香尽漏残之声,触尚寒轻风,怀想搅乱了清梦,倍感春色恼人,不说怀想之深,只说夜深花木缓缓移动的身影,眼前之景全然心中之景,将怀人之恩表达得含蓄而深沉。这是我们写心中之景很好的范例。我们在写作时,就可依据心中所抒之情所发之志,在自然景中寻找对应物,使景成为情感的载体,将景带到心灵深入,借所钟情的对象发己之情志,“寄言庄叟蝶,与尔得天真。”(唐钱起《衡门春色》)
季羡林在《清塘荷韵》中写道“楼前有清塘数亩……最好的最理想的当然是荷花”,文章开头就将人们带入对荷深切的企盼中,当几颗来自洪湖的莲子带着老人的希翼深入塘中时,老人“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看上几次,心里总是希望”,希望“目光”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不到几十天的工作,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整个池塘”,季老“笔下的荷在黑暗的泥沼中,积蓄了四年的力量,以惊人的力量展示着生命的顽强,是生命生存力量的使者,这是季老一生生命历程的真实写照。在结尾处季老又写道:“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季老经历人生的春华秋实,与自然之景对话,将生命中的那份彻悟赋予宁静的荷花,“季荷”也便有了一份坠落时的洒脱,以超然心态面对生命的消逝。大师可以给我们以很好的启示,写心中之景时应选取与所抒情志相对应之景,暮雨西风助人哀,春风明月暖人心,得映心之景后,一景有万端,第二步应化大为小,选取一个侧面深度发掘其意蕴,或天真或深忧,或明媚或黯淡,“三千弱水,只取一飘”。
二、绕阶芳草影随行,反景逆移情
“草木有本心,不堪美人折”,反其意而出之,往往会跌宕人心,百转千回,诗文自有一番不寻堂的妩媚,山非常山,水非常水,留景于文无他意,只把心思细细道。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前四句云: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即为反景逆情,妙手回春。塞外苦寒,人之常见,此景不为奇;自处寒地,人同此凉,此心不为奇;但诗人拟“北风”为“春风”,将大雪纷飞的壮景比作梨花盛开,顿时让读者有一种错觉,几乎使人忘记奇寒,而恍见花团锦簇的南国春景,似乎带有春天的暖意,此反常之法,使诗文意境奇崛,读来反觉有趣。
反景逆情写心中之景,先“入景”再“出景”。自然之景为无我之景,是情志的出发点,入景入得从容。待行文有空之后,再反笔出景,以寻常之景道非常之情,突兀之中,既能凸显景,又能斩断与之相关的情感背景,融入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此心景自然别有一番风味,意味隽永。
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写在惊蛰之后,写春天从雨季开始。在中国人的审美背景中,春雨喜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样的诗句会在春天出现,温柔而多情,婉约典雅。余光中先生开头部分反用六个字――杏花、春雨、江南――便描绘出带雨杏花花香浸熏的醉人春雨图,其主情应是喜雨。但作者反景逆情,却从春雨中生出冷来。文中写道“只是杏花春雨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不再。”让读者陷入巨大的审美落差,原因是什么呢?原来是“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唯有眼前的冷冷春雨。一场冷雨实际上是心雨,实为思乡的缠绵与凄凉。雨景载的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真景退,真情入,而神境生。此心景千年独步。
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作文 第3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006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148位用户关注,29人点赞!
文采指数 创新指数
寻找春天·暖风
春天,繁花似锦,万物复苏,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不时,有一阵阵微风拂过耳畔,婉转地进入心田。
妈妈,或许您吟不出“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你爱得深沉”,讲不出“你是鱼儿,我是水,你在我的心里,我能感受到你的泪”,但您用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切。每每夜晚,窗外繁星点点,您总是打开门递给我一杯牛奶,对我说一句“晚安,早点儿休息”。平常中的不平常,在如此寂静的夜晚,您的话语就像春风般渗入我的心田。
您给予我的不只是温暖的春风,而是整个春天。
寻找夏天·蛙鸣
夏夜,寂静中总少不了声声蛙鸣,我闭眼聆听这天籁的声音,把它深深刻在心田。“谁还没交作业?快点儿交。”“这道题怎么做?”“这个地方是不是这样做呀……”我们匆忙的步伐始终停留在课堂、作业之间,在吵闹中抱怨着“无边作业萧萧下,不尽考卷滚滚来”。(代用古诗句,令人耳目一新。)虽然紧张枯燥,但是我们体会到了生活的滋味,依然乐在其中。听着这纷扰的声音,就像夏夜睡梦里的声声蛙鸣,炎热中带着淡淡的清凉的感觉。
擦干汗水,我们加快脚步,寻找更多的蛙鸣,寻找我们的梦。
寻找秋天·收获
秋天,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呢?印象中的秋天,处处果香,浓浓的,不肯散去,沁人心脾。
在田野里漫步,你会看到秋风拂过金黄的稻穗;在果园里闲逛,你会看到人们收获成熟的果实;教室里的我们同样在迎接中考的忙碌中长大,准备着收获香甜的果实。“数学试卷批出来了没?”“什么时候再考试?这次考得不好,下次一定考好。”“你考得这么好啊,这些题怎么做?”我们在考试中总结经验,在错误中吸取教训,就像秋天收获的果实,甜甜的芳香,挥之不去。
笑容在脸上,灿烂且温暖,我们不停地飞驰在跑道上,向终点冲刺,收获成长的喜悦。
寻找冬天·炽热
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地上积起了层层白雪,但寒冷的天气却抵不住心中的狂热。
我翻看着书本,领略着文人墨客的壮志豪情,体悟着他们平淡中的纷繁。迷茫时,我读黄巢的“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体会着他想要开遍四季的志向;退却时,我读昭君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体会着她为大汉安定放弃华丽宫廷生活的勇气;失意时,我读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体会着他不因贬谪而萎靡不振的乐观。(运用排比句,既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同时又使文章感情洋溢。)
心里的狂热,丝毫不愿散去。在严冬里,只要充满对生活的炽热,冬天就不再寒冷。
长路漫漫,我依旧不停地寻找着,寻找那一抹让我心动的色彩。
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作文 第4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777个字,预计看完需要2分钟,共有138位用户关注,41人点赞!
——悼念“西安最美女孩”
轻轻地,柔柔地,春天的脚步带着泥土的芬芳,向我们走来。激情的梦想破窗而出,在春天的田野上空飞翔,蔚蓝的空气中充满芳香,我们的心情,就像那返青的麦苗茁壮成长。
去年的春天,发生的国家大事可真不少。政协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闭幕,拉萨发生烧事件,希腊取圣火,3月31日圣火到达北京……但是,最令我感动的还是“西安最美女孩”的事情了。因为这件事就发生在我身边。
她是一个善良的人,她热爱公益事业,她对青海有着深厚的感情。怀着一份爱心和真情,她一次又一次踏上高原。2008年3月2日,她又从陕西来到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灾区发放赈灾物资,但就在3月10日搭便车返回西宁的路上,发生了车祸。她走了,把浓浓的爱留在了高原。她就是我们所怀念的“西安最美女孩”——熊宁。
熊宁姐姐当时29岁,家住西安市碑林区的她从2007年初,平均每周都要到西安儿童福利院做一天的义工,儿童福利院宝宝班的孩子们会永远记着她;她曾先后4次前往青海玉树一所孤儿学校支教,学校里的孩子们还在眼巴巴的等着她,等着这位美丽的“老师”去给他们上课;她也曾自己筹款到青海玉树发放赈灾物资,那里的乡亲们更不会忘了她。就是这样一个善良而又富有爱心的天使,永远的离我们而去了。3月16日,数千名和她素不相识的群众自发到西安三兆殡仪馆,参加她的葬礼。
熊宁姐姐的事迹让我肃然起敬。熊宁姐姐,她同许许多多志愿者一样,默默无闻,真情奉献,谱写了一首壮丽的时代史诗和一曲完美的彰显新时期的青春之歌。
熊宁姐姐是西安的骄傲,是陕西的骄傲,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她为慈善事业、为了青藏的孤寡老人和孩子,付出了灿烂的生命。现在西安人都在看她的事迹,学她的事迹,悼念这位天使。
熊宁姐姐是可爱的,她以美丽的青春年华,创造着美好的生活,点缀着壮丽的时代。熊宁姐姐是可敬的,她以自己的志愿行动影响着我们这一代青少年,让我们懂得如何更好的做人、做事。
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作文 第5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826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175位用户关注,48人点赞!
“春天在那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眼睛里”耳畔响起了熟悉的旋律。是呀,春天不会是无情的,她会留下那一点点痕迹,人们在探寻中发现。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加快脚步,去追赶春姑娘的步伐,去寻找春天!
小草,作为自古至今被文人墨客歌颂赞扬的对象,作为顽强的生命力的象征,它早已不是以一个柔弱的生命个体形式存在了。看,这个季节,是谁最早用自身诠释春这个字,是谁以其柔软的身躯拱起“千金巨石”,又是谁明知自己的渺小,却硬要站出来,千千万万一起站出来,却为大自然换上了新装?
生命,在于顽强的毅力,在于那一份与生俱来的责任感。
春,在这里。
人们常说,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的,那象征着一个生命的成熟,是生命的繁茂。但,绿,是否让你想起了炎炎夏日,想起了挥汗如雨?这时,绿似乎有些老道了。
鹅黄,一种嫩嫩的绿。既是生命的体现,又多了几分新意。想想看,一个新生命的降临,是何种激动?鹅黄,便是一束束新奇的目光,打量着这世界,同时又带给这世界新奇。
一点点,一簇簇,洒遍每一寸树梢,朦朦胧胧,新生的美!
春,在这交替的颜色里。
花,美丽。但春天的花,却总让人们觉得晚了一点。可这一点点,却让草和树领了先。这时,怨言便生:“花,懒惰。”其实,她们何尝不想早些把自己亮丽的风采展现给大家呢,只是,这美丽来得并不容易,要想开出又大,又美的花朵来,就必须先结出花苞,攒足充分的养料,等待。等待一切都准备好了的那一天,展出最美的笑颜。忍耐。
生命,在于美的酝酿。
望着那蔚蓝的天空,享受着和煦的暖风,人们怎会不想做只小鸟,翱翔于蓝天白云之中。这时,艳丽的风筝便可替人们完成这个心愿。牵着风筝,在草地上奔跑,就让风筝承载着你的梦想,投入蓝天的怀抱。
凛冽的寒风,厚重的外套?不,那些早已成为过去时,换上春装与你最好的心情,昂首笑对曾经可怕的天气。再侧过头来,任风吹拂你的秀发,感受它的飘扬,你还会发现,街边的杨柳,也在模仿你呢!
换上春装,我们一起去踏青!
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作文 第6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382个字,预计看完需要9分钟,共有193位用户关注,38人点赞!
【关键词】白先勇;孽子;审美意象
一、《孽子》中典型审美意象的建构与解读
1、孽——孽子们无法逃避的命运
(1)孽子命运的象征
《孽子》是一部写同性恋者的小说。而本身就是一名同性恋者的白先勇必然会对“同性恋”,这种“特殊”生存形态和生存方式产生的原因作出思考与表达。对于这样与众不同的性别取向与情感选择是如何降落到自己身上,就成了同性恋者不得不面对的人生命题。在小说中白先勇就用“孽”表达了他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
白先勇在《孽子》中一再反复、不厌其烦的提到“孽”字:“冤孽”、“罪孽”、“造孽”、“孽龙”、“妖孽”等等。在这里白先勇把“人性里面生来不可理喻的一些东西”,“人性无法避免、无法根除的,好像前世命定的东西”归结为“孽”。如此他就用“孽”解释了同性恋者不寻常的生命形式,象征着同性恋者的这样无法抗拒的、命定的、不能自主选择的命运。在《孽子》中白先勇“孽”的观念集中体现主要是指李青们与生俱来的同性恋倾向和这种倾向所导致的对以父亲为象征的传统道德观念的必然背叛。这样不可逃避的命运像一只看不见的巨手,拨弄指挥着他们与同性相恋的情感和行为,支配着他们在只能在同性身上宣泄欲望,影响着他们危险脆弱的生活和永远矛盾不安的灵魂,使他们不能自主选择,难以人为的摆脱。也决定了他们以后的生命道路,只能背负着命运,挣扎不掉。
(2)对孽子认可、同情的表述
从命运观的角度解释了同性恋者存在的原因,是把同性恋存在的原因归为到一个人类无法掌握也就无法指责的层面上去,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同性恋者的生存形态,证明了他们与其他人一样都背负着命运的控制枷锁,都必须遵守命运的法则,所不同的只是命运悲剧或者苦难形式的不同。这群“特殊”的人因为他们的“与众不同”和“不可逃避”注定要经受更多更深的苦难,身世的“孽”造成了生存和成长的“孽”,血液里带来的“孽”注定了他们的爱情等其他情感是“孽缘”,一个烙着“孽”的生命只会“罪孽”下去、悲剧下去。这更进一步的也表现了作者对于他们的极大同情,并试图以这样的极富同情意味的表述来唤起读者更大程度上对于同性恋的理解和支持。总之,白先勇用“孽”这个意象向我们简单却又深刻的呈现了同性恋者们不平常的生命状态,唤起了最真切的同情与悲悯,不自觉的化解了传统意义上对同性恋者天然的反感与排斥,为同性恋也是更广泛背负命运的人的正当生存权利找到了一个坚实的理由。
2、鸟——野性与家性共存的生命形象
(1)狂野的生命形象
鸟在文本中多次被提到。在台北公园里生存的孩子们被称作“青春鸟”,郭老还为所有到过公园里生存的孩子们做了本相册就叫“青春鸟集”,他给每一个人都起了编号和名字也与鸟有关,比如小麻雀、枭鸟——铁牛、小苍鹰——李青、野凤凰——阿凤等,这些“鸟”们就有了野性的呼唤,开始飞向自己的天空,就如郭老说的:“去吧,阿青,你也要开始飞了。这是你们血里头带来的,你们这群在这个岛上生长的野娃娃,你们血里头就带着这股野性劲儿,就好像这个岛上的台风地震一般。你们是一群失了窝槽的青春鸟,如同一群越洋过海地海燕,只有拼命往前飞,最后飞到哪里,你们自己也不知道。”很显然这样的鸟注定要飞出窝槽飞向远方,注定要接受命运的磨砺。生命中的野性在他们成长流浪寻找的过程中被充分发掘体现了。带有野性的鸟就是对于同性恋生命形态形象的比喻,象征着他们内心不同寻常的野性,象征着他们激情丰满的欲望,象征着他们狂野、热烈、勇敢追求自由和极力释放自己生命力的状态,这都是对于同性恋生命形象的褒义的象征,蕴含着作者对这种生命形态的赞扬和歌颂。
(2)寻巢的家园意识
鸟无论在外飞行多久多远,最终还是要回到自己的巢里的,寻巢就是鸟的另外一个特质,小说中的青春鸟们也是一样的。虽然已被放逐,虽然要一直寻找,但这群鸟们仍然放不下对家的回归与思念。王夔龙如同一只在外漂泊的海鸟,他十年之中最大的愿望就是回到台北;小玉无疑是小说中最有灵性的一只青春鸟,他也从未断过对生父的寻找。正如文本中提到的:“总是这样的,你们以为外面的世界很大么?有一天,总有那么一天,你们仍旧会乖乖的飞回到咱们自己这个老窝里来。”和鸟一样的同性恋们也是要注定要回巢,巢可以是家还可以是家的象征和代表。这不仅是单纯的安身场所的必然回归,而是更深层次的面对伦理家庭和社会道德的回归,这些“鸟”注定飞在寻巢的路上,身上的家性是根性,对于“家园”是他们一生的追求。
所以野性与家性共存的青春鸟们,在看似矛盾实际统一在寻找身份认同与回归的生命状态下,建造了丰满的、充满魅力的生命形象。
3、台风——无常的命运与生存的艰难
小说中多次出现对于台风的描写。如小弟被送走,李青去找他的当天。“台北市已经进入了风暴半径,风势一阵比一阵猛烈起来。”在李青送他母亲的骨灰坛回家的前后台风来了。在台风登陆的那天晚上李青一个人坐在公园里,看到王夔龙把小金宝带走,他最后被一个陌生人压凌等等。在这些场景风作为主要的环境元素,具有它独特的意义。面对小弟的突然离开,母亲的凄惨离世,李青的孤独与弱势,我们能体会到一种命运的无常、生命的脆弱和情感的孤独。李青无法把握以上这一切,小弟是他逃亡后暂时找到的精神寄托,母亲不幸一生最后也死的凄惨,李青在恶劣的环境中无处可去还得遭到陌生人的欺凌。在这些背景下的台风意象就包含着一种强烈的、不可把握的命运无常的观念,命运像台风意义猛烈强势,作为弱小的人类,我们只能被动的接受。作为更为边缘和弱势的同性恋们,任何一次台风的来袭他们都注定受伤。台风过境时的强大的破坏力与必然会来临的危险性,也象征着同性恋们脆弱、危险的生存状态,外界来自各方面的排斥与压力就像会随时登陆的、危险的、无常的台风,造成了同性恋生存环境的恶劣与生存的艰难。
4、照片——青春的象征、历史的记录、身份的认同
郭老的“青春鸟集”记录着公园里那些充满个性、有着不寻常经历的鲜活生命们,是生命最有魅力最精彩的时刻的见证。“青春鸟”既然定语是青春,那么青春就是这些生命最醒目的标签。孽子们在年少的青春时刻留下了生命的印记,在艰难的环境中活的奋力、活的义无反顾、爱恨分明。所以这些照片无一例外的代表了同性恋们别样的青春时刻,甚至这样的青春比一般意义上的青春更富有情节富有悲情。照片是他们易逝青春的最后记录,是他们曾经热烈、精彩充满戏剧效果的青春和年轻的生命。
这一张张照片或者一个照片集也就成了公园的历史,每张照片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灵魂和他最流传下来的故事,于是照片成了这个暧昧国度历史的记录者。面对同性恋这个不合法的、隐藏的、卑微脆弱的国度,他们确实存在着,而且会不断有新的鸟儿加入到这个世界里来。他们自然希望留下点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来证明他们曾经存在过。所以同性恋们选择用了“照片”这个在主流世界中看似合法的形式来记录那些容易被遗忘被淹没的历史,也是为他们作为一群确实存在过精彩过的生命留下痕迹。照片就是同性恋王国历史的记录。
照片的记录和保留作用,从更深层次的意义就是同性恋自身对于自我或者群体的同性恋身份的认同。他们以这样的方式记录着属于他们的历史,证明这个边缘群体存在的历史性,从而争取他们存在的合法性。即使在主流社会同性恋们尚未被认同,同性恋依然遭到排斥和唾弃,但是他们选择了以“照片”这样的形式来记录自己证明自己,也表明了同性恋自身对于自己身份的认同与同情。在些充满悲剧色彩的照片背后,是同性恋者书写的生命形象与生命状态。读者能从照片看到同性恋世界中的丰满的青春、悲情的历史和同志世界的自尊。
二、意象产生的原因分析
1、对同性恋者生命状态的揭示,以获得主流大众的同情认可,争取更多的生存权利与合法地位
文本中意象很大一部分是对同性恋者生命状态的描述和揭示。这也是作者希望读者能够透过这些丰富深刻的意象,放下原有的偏见,从而冷静客观认识这个边缘的同性恋世界。这些意象就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反映了同性恋的生存状态。创造更多更有意蕴的意象是为了给读者提供更加真实和丰富的阅读空间与生命思考。以此唤起更多大众对于同性恋者的理解同情和人文关怀,并且能够认可他们的存在意义和存在价值。作者用意象来化解同性恋者与社会大众之间的隔膜,让同性恋进入主流社会,能够得到主流大众的同情认可,最终能够从道德或者其他方面为同性恋争取到更为平等生存权利和更为合法地位,这才是运用这些意象更深的原因。意象的丰富与充满悲悯的特征,如“孽”、“照片”等等,更好的让同性恋者获得了“人”的形象与特征,让“孽子”也终于变成了“人子”。
2、作者悲悯情怀的体现
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作文 第7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438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231位用户关注,41人点赞!
听着我在朗读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春》,妈妈感慨地说:“现在的春天和以前不同了。”以前的春天是怎样的?难道真的和朱先生文章中所写的一样吗?我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水泥森林,发着呆。
上海是一个繁荣的城市,放眼望去,高楼林立。路边只有一些小树木。现在上海真的很难看到一片绿茵茵的草坪、几棵参天的大树,更不要提成群结队在天空翱翔的小鸟。只有在世纪公园这样的大型公园里,我们才能找到春天的足迹。
这让我想到在三亚度假的时候,都说那里面向大海,春暖花开。那里没有高楼大厦,没有汽车噪音,一切都是那样安静。我们住的宾馆放眼看去都是碧绿的草坪、盛开的鲜花和花丛中飞来飞去的蝴蝶。坐在沙滩上,碧蓝的天空飘过朵朵白云。白云投影在碧蓝的海面,投影在碧绿的山林。坐着是放松,躺着是安逸。空气中透着甜,一切都是美好的!
回到上海什么都变样了。天是灰色的,也看不见白云。雾霾严重,pm2。5几乎天天都有“新纪录”。我生病了,每天都在咳嗽,总觉得喉咙里有什么东西堵着,十分难受。现在已经过了春分,小区里的草稀稀疏疏。天气一会儿冷,一会又热。
春天到底去了哪里?
她被高大的建筑“拒之门外”,她被哪些只为了自己利益的人“扼杀”了,让上海失去了生机和活力。
我希望春天会真正来到上海。我们欢迎春风、春雨和春天的一切。我希望上海变成一个经济繁荣、绿色环保、美丽的家园。
我爱春天!我憧憬春天来了。
寻觅春天的踪迹作文范文
寒冷的冬天过去了,春天又来了,美丽的小花朵慢慢的生根发芽了!长出粗壮的枝干,开着五彩缤纷的花朵。一想:就很美丽!让我们一起去找春天的故事吧!
记得有一次,星期三老师给我们说:星期日领着我们去探索春天,当时我听了,特高兴,到星期日的时候我们早上8;40就出发了。在路上我们看到了许多花草树木,还看到了一种小鸟,非常好看、可爱!
我们来到了一个工厂,里面的工人不让我们进去,我心里想;哼!这个工厂里的人真小气。工厂旁边有一座大石头,我们站在那石头上拍照。
我们到了时候,别人都说,我的妈呀!终于到了,可累死我了,我们在河边打水漂,可是万万想不到的是,高丰启把张桐柏的眼睛下面给砸到了,我想高丰启也不是故意的吧!
玩了一会儿玩累了,就在河边桥上面吃了午饭,有的同学吃的慢,有点同学吃的快,当热吃的快的同学没事干,就玩起了,玩的人非常高兴,可是吃饭慢的人,就看吃饭快的人玩,吃饭慢的人十分欣慰!
还记得有一次,我和我的好朋友去看花,我十分高兴,那里的花也十分好看,我从小就喜欢花。哪怕电视上出现的花我也特高兴,你们不要小看那些花,如果你仔细一看,就可以发现小花也有奇迹,小花一分一秒在长大,一点,有的时候你还可以听见小花对你说的话,也有时候可以看到小花在翩翩起舞,我就是从笑看花,看入迷了,幻想到了,那美丽的小花,真是美极了!
春天,我们都很喜欢,应为很美丽,因为春天可以让你更快乐,你知道为什么快乐吗?因为你们看到美丽的小花就会微微一笑!
寻觅春天的踪迹作文范文
我迎着春风,沐浴着春雨,四处寻找春天的足迹。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蒙蒙细雨里。春雨像线一样轻,像针一样细,像轻纱,像薄雾,笼罩着大地。人们打着雨伞穿梭在大街小巷,远远望去,一把把花伞像一朵朵五颜六色的鲜花,更像一道彩虹,缓缓流向远方。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缕缕春风里。她像个活泼的小姑娘,骑着绿色的脚踏车,四处玩耍。清脆的歌喉唱醒了小草,小草探出嫩绿的脑袋,银铃般的笑声笑醒了柳树,柳树抽出淡黄的嫩芽。沙沙沙,是谁在伴舞?咚咚咚,谁又在欢唱?他们奏响一曲春天的赞歌,动听极啦!
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作文 第8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48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分钟,共有110位用户关注,51人点赞!
假如你觉得今年的春天跟往常都不一样,但总有一天,你会混沌初开,发现在这个春天里,是美妙的。
今年的春天,与以往的传统都不同。是草的颜色变了吗?是天气出现异常状况了吗?是没有鸟儿在伴随溪流声在鸣叫吗?全都不是。
春天是一个巨大的吹风机,一个充满无限电能的吹风机,她吹走了寒冷,吹来来阵阵希望和梦想。
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作文 第9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945个字,预计看完需要5分钟,共有122位用户关注,60人点赞!
【关键词】春日;朱熹;解说;存疑
这些文字明确的告诉读者朱熹诗中所游览的地方是山东曲阜泗水之滨,曲阜泗水又是孔子讲学之处,编者自然联想到“寻芳”是追寻圣人之道。
朱熹是南宋人,他在世期间,山东省曲阜泗水流域尚在金国的管辖地带,他怎么能去金国统治地去寻芳?教学用书上的解说依据是什么?如果不是山东省的泗水,又是哪儿的泗水?如果不是山东泗水,那“寻芳”之解便有失偏颇。
查阅一下宋朝历史事件及年代结合朱熹的生平,就会发现诗人根本不可能在山东泗水边游玩。
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后,宋王朝南迁,定都临安(今杭州),历史上称之为南宋。公元1141年宋金议和,南宋向金国称臣,划淮水至大散关为界分而治之。朱熹出生在1130年,已经是金国灭亡北宋3年之后,宋金划线分治11年之后,所以他根本不可能到金国地界上去游览,更别说山东曲阜已经是深入金国腹地。
朱熹是南宋大儒,盛名远播。就在朱熹晚年,金国的统治者还在关注、打探着朱熹的消息“南朝朱先生出处如何”(《婺源县志》)朱熹会不会作为两国交流使者去泗水讲学呢?假设朱熹真的到金国统辖的山东泗水去讲学,那必定是惊动两国朝野的事儿,可宋金交往史上并无记载。查阅朱熹生平事件也并无去泗水的记载。
由此可推断,《春日》所写泗水寻芳绝对不是山东省的泗水。那么诗中所说“泗水”到底是哪里呢?
查阅朱熹生平,“朱熹,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婺源人(今江西婺源)”他虽然生于福建省尤溪县,但其祖籍在婺源。另有资料记载朱熹曾两次回婺源省亲祭祖,分别在绍兴十九年(1150年)和淳熙三年(1176年)。
古人有清明节祭祖扫墓的习俗,非常重视。早在汉代,在朝做官的严延年,每逢清明,要不远千里“还归东海扫墓地”(《汉书.严延年传》)清明祭祖也得到官方的肯定。“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旧唐书。玄宗纪》)魏朝官府允许官吏请假祭扫,并且时间极长:“任事之官,吉凶请假,定省扫拜,动辄历十旬。”(《魏书.高阳王传》)
朱熹两次在清明时节回婺源祭祖,在季节上与《春日》所写季节是对应的。只要证明婺源有河流名为泗水,就能佐证《春日》是在婺源泗水所写。百度搜索会查到,在婺源县思口镇有一条小溪,名为思溪,原名为泗水,但是由于住在这里的村民大多姓俞,俞的谐音为“鱼”,而泗水的谐音为“死水”,鱼儿不能活在死水里呀,所以改名为“思溪”。另外俞氏家谱中也有泗水字样,(“泗水俞氏於同公支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综上我们可以大胆推断,朱熹《春日》所写寻访之处,必定是在祖籍婺源。
既然诗词中所写泗水为婺源的泗水而非山东曲阜之泗水,教师教学用书把“寻芳”解释为“寻访圣人之道”便有些牵强了。试想朱熹清明时节荣归故里、祭奠先祖,正值江南百花盛开、花团锦簇之际,作者漫步于泗水之滨,陶醉于春日美景,描绘一下家乡美景,也是对回乡省亲的一种纪念。非要因为“泗水”之名而产生孔门之道的联想,难逃主观臆测之嫌,甚至是一种误读。
教师教学用书中对《春日》解说中说“东风面”指的是春风的面貌。理由是“我国春夏季多为东南风,故称春风为东风。”依据编者的想法,那夏天的风也可以称之为东风。但查阅古诗典籍目录中描写夏天景色的古诗,很少有古诗谈到风说是“东风”。可见东风为写春天的诗词所特有,即为春季所特有,可以推想“东风”代指的就是春天,“东风面”指的是春天的面貌,而不是春风的面貌。古人善借细微处代表全体,如: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李清照。《p字木兰花》)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前句一枝花便代表了整个春天,后句一枝红杏便代表了满园春色。
再者从整首诗的结构上看,第一句“胜日寻芳泗水滨”,他说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我到泗水边寻找春景。第二句便是对春景的整体感觉“无边光景一时新”,我虽没有到过江西婺源,但从网上查阅婺源思溪(古称泗水)的图片,看得出在晴朗的春日里,溪水倒映蓝天,一切都显得非常明亮,所以作者所写应该是这种令人炫目的明亮的春景。这只是作者虚写春天给自己的感觉,但作者已经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于是在第三句感叹“等闲识得东风面”,他说我轻易就认识了探寻到了春天的面貌。“等闲”说明寻芳很容易便寻到了,“识得”也是说已经认识到了、已经见到了。这是对“寻芳”结果的一个交代,也表现了当时已是春意盎然。既然是寻春,也寻得了,就要描述一下春景的样子。作者想到了四个字来概括“万紫千红”,写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寻春-----感受春-----写春扑面而来-----概括春的样子,就是这样一个结构顺序。这样一分析,就与“东风”无关了。“东风面”不是指春风的面貌,而是代指春天的面貌。
其实好多对这篇《春日》赏析的文章,都是这样解说,说只有在看到万紫千红的景象后,才能感受到春风的力量,好像这首诗借写春景在说明这样一个道理。产生这种解说不足为怪,一来因为宋代开始出现大量的说理诗,二来朱熹头上被后人冠上了一顶“理学家”的帽子,他的诗更得“说理”了。
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作文 第10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906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0分钟,共有285位用户关注,32人点赞!
《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时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
2.学会分析记叙文段落中的细节,学习结合动作来描写人物神态的方法。
3.掌握说明文的逻辑特点,学习用有条理的表达方式表明自己的想法。
4.利用教材中形象的插图帮助学生感受诗歌描写的春景,朗读并背诵古诗《春日》。
【教学重点】
能根据不同类型的文本选择不同的阅读策略。
【教学难点】
分析段落细节,并学会根据不同的文本或不同的写作目的进行仿写。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带领学生梳理、回顾本单元学习的三篇课文,激发学生思考:你们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什么?哪篇文章中的哪些细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1:在学习《竹节人》这篇课文的时候,有几个阅读任务是要找到与这个任务相关的段落去进行分析体会的。
生2:《竹节人》中,“我”和小伙伴们玩竹节人痴迷到上课都忍不住偷着玩的细节,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生3:《故宫博物院》篇幅很长,我学会了要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去选取相关的材料进行阅读。
生4:在学习《宇宙生命之谜》的时候,我学会了与问题相关的内容要细读,关联不大的内容可以略读。
生5:我还知道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可以选取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整合概括。
2.看来,同学们通过这三篇课文的学习,学到了不少阅读方法。请同学们齐读交流平台中的三个同学的心得体会,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到底学到了什么吧!
课件出示:
学习了这个单元,我知道了要根据目的选择合适的材料。如,要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应该重点阅读材料一、材料三和材料四。
课件出示:
读文章时,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读,这样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如,带着“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这一任务读《竹节人》,有关玩竹节人的有趣经历这部分内容,浏览一下就可以了。
课件出示:
我逐渐养成了一个习惯,读书时先想想阅读的目的,再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
3.生齐读。
4.生交流。
5.师进行总结:
课件出示:
读书时,思考阅读目的,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选取合适的阅读材料。
阅读时,重点阅读、快速浏览、略读相结合。
二、词句段运用
(一)写话训练。
1.学生自由朗读以下三句描写人对某事入迷的样子的语句,圈出当中描写动作、神态的词语。
课件出示:
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
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
课件出示:
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在跟谁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塑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舒了一口气。
2.学生分组汇总圈出描写动作、神态的词语,每组派代表分享这些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
(1)第一段:
摆:表现玩竹节人的阵势大。
攒着:涌向一个点,说明大家都被竹节人深深吸引,围成一团。
跺脚拍手:表现了同学们观战时激动的样子。
咋咋呼呼:声音描写,表现同学们随着竹节人游戏的紧张气氛变得激动起来。
(2)第二段:(学生小组做动作演示)
伸长脖子:描写出后面的同学好奇张望的样子。
从肩膀上探过来:生动表现出大家唯恐错过游戏过程的样子。
(3)第三段:
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写出罗丹纠结的样子。
叽里咕噜:声音描写,表现罗丹的投入。
眼睛闪着异样的光:将眼神的变化写出动感。
踩得吱吱响:用地板的声音表现出罗丹激动的样子。
手不停地挥动:手脚并用,富有戏剧性。
痴痴地微笑:表现出罗丹的愉悦。
吁了口气:一系列激动过后,罗丹终于从“迷”的状态中走出来。
3.朗读这三段话,再次感受人物入迷时的生动场景。
【设计意图】
通过具体分析三个场景当中的动作、神态描写,学习记叙文段落中的细节描写,让表达变得更加生动形象。
4.播放一段有关人“着迷”的视频(2分钟左右),让学生根据这段视频,用3~5句话描写人物的状态。
【设计意图】
语文课堂将读写相结合,能让学生快速的学以致用。
(二)表达训练。
1.学生快速阅读例句,理解加点部分在段落中的作用。
课件出示:
人们认为天体上若有生命存在,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50—15℃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体系提供能源。
生:有了加点的词语可以使表达更有条理性和逻辑性。
2.师生总结出此类表达的特点:“观点
+
原因一
+
原因二……”
3.生根据“竞选班级体育委员”和“向妈妈请求,每周三放学后踢一会儿足球”这两个语言环境,按照说明文的逻辑格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示例一】我觉得担任体育委员必须具备以下几点素质:一是要有良好的身体条件,体育成绩优异;二是要有强烈的责任感,热心地为班集体做贡献,能够为老师和同学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三是组织能力强,声音洪亮。我觉得自己非常符合以上几点,可以胜任体育委员这一职务。
【示例二】妈妈,我希望每周三放学后能踢一会儿足球。首先,我特别喜欢踢足球;其次,踢足球是一项非常好的运动,能锻炼身体;最后,我向您保证,我一定会按时完成作业,绝对不会影响我的功课。请您答应我的请求吧!
4.师点评。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能熟读并背诵。
2.感受这首诗所描绘的春光美,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关于春的词语。
课件出示:
春回大地
春光明媚
春光融融
春光旖旎
春色怡人
春燕回巢
春色迷人
春色无边
春意盎然
2.出示关于春的诗句。
课件出示: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男女生互读。
【设计意图】
朗读这些诗句,既是对关于春天的诗句的回顾,也是对语文的一种积累。在进入课文之前,带领学生入情入境,感受春的气息。
3.同学们,当春天到来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诗人对春天的赞叹。他们对春天是那样痴情,那样欣赏!真可谓把春天描摹得绚丽而又迷人!古人赞美春天的诗词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朱熹的《春日》。(板书诗题:春日)(齐读)
4.读了这个诗题,你能理解诗题的意思吗?
生:春天的日子。
5.春天的日子,是一番怎样的光景呢?让我们走进诗中去感受吧!
【设计意图】
让学生回忆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学习本诗的热情。
二、了解作者
课件出示:
朱熹,字元晦,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人。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三、初读古诗,自主学习
1.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地朗读《春日》,注意读准字音。
注意熹(xī)、泗(sì)、滨(bīn)的读音。
2.检查学生读书情况,纠正读错的字音。
四、了解诗意,感情朗读
1.生再次朗读,与同桌交流诗文的大意。
2.通读诗句。(借助教材中的插图读懂诗句)
汇报交流:
预设:本诗主要写了诗人朱熹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来到泗水河边寻找春天。
课件出示:
胜日:好日子。
寻芳:寻找春天。
滨:水边。
一时:短时间。
等闲:平常、随意。
3.指导朗读。
(1)如果此时我们一起去寻找生机勃勃的春天,你会有怎样的心情呢?谁来读读第一、二句诗,把你的心情读出来。(指生感情朗读第一、二句诗,教师适当评价)
(2)诗人看到泗水河边的春景有焕然一新的感觉,你从中看到了什么?
生描绘画面,教师评价补充:“万紫千红”这个成语就出自朱熹的这首诗,原本是说色彩很丰富,现在还用来形容无限美好的景象和丰富多彩的事物。
出示万紫千红图:
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当你看到漫山遍野这么美丽的景色,你的心情会怎样呢?谁来读读诗文第三、四句?把你的心情读出来。
(3)读全诗,读出节奏。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设计意图】
通过理解诗意来感受诗境,并通过朗读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好,感受作者对春天的热爱。
五、诵读古诗,以读悟情
1.多美的春天啊!请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诵这首古诗,再次感受春天的美好吧!
2.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段轻快的音乐,请同学们先欣赏,再起立,和着音乐朗诵、吟唱这首诗,可以配上喜欢的动作。(配乐吟唱古诗,加上喜欢的动作)
3.教师小结:诗歌不但可以用诵读来表现,还可以用吟唱、绘画的方式来展示。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一幅多美的寻芳图,其实春天就在这破土而出的小草上,就在这竞相开放的花朵上,就在我们悠扬的歌声里。
六、了解背景,升华内涵
1.其实,这首诗是一首哲理诗。正是因为朱熹爱读书、才识渊博,他才成为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
2.泗水这个地方是春秋时孔子云游讲学、教授弟子的地方,因此诗人到泗水滨寻找春天,实质是在书海中求知,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师板书:书海求知)
3.今天,同学们怀着无比愉悦的心情跟随诗人朱熹去寻找春天,我们发现不光大自然的春天是万紫千红的,在书海中也有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就让我们在大自然的春天、书海的春天里恣意行走吧!
【教学反思】
《春日》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咏春诗,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劝学诗,劝诫人们努力学习、多读书。在教学前,对朱熹哲理诗的特点进行讲解,使学生充分了解朱熹的写作特点,才能为理解《春日》的哲理含义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