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优质范文 > 教学范文

不一样的清明节作文

发布时间:2024-03-05 08:19:01 查看人数:90

不一样的清明节作文

不一样的清明节作文 第1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有4759个字,预计阅读时间为12分钟,共有215位用户关注,52人点赞!

每到清明,总有几个小朋友愿意碰鸡蛋,碰鸡蛋就是将两个鸡蛋对在一起,互相捏,看谁能把对方的鸡蛋捏破。因为不能吃热食,所以这个游戏成了小朋友们的最爱。那么清明节优秀作文800字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关于清明节优秀作文800字的内容,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清明节优秀作文800字一季节就像一把记忆的钥匙,一次又一次地开启了我童年的回忆。这个寒冷的冬季已经过去了,又到了那万物复苏、草长莺飞的春天。我知道,清明节即将来临,这使我又想起了记忆中的那次难以忘怀的清明节。

小时候,每逢到了清明节,妈妈总会带着我来到绍兴老家去上坟。我依稀记得,我跟着妈妈和外公外婆到乡下去。我们乘着汽车一路颠簸了几个小时,还走了好长的一段路。历尽了千辛万苦,我终于跟着大人们来到了两个土包前。当时的我,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样子像是小山坡,还像在幼儿园里用沙子堆成的“珠穆朗玛峰”似的……

到底是怎么啦?我看到外公和外婆先是仔细地把土包上的杂草拔干净,接着又将带来的一些水果和菜放在那两个土包前面的石板上,嘴里还不知在小声嘀咕着些什么,大家的神情都十分严肃,气氛也是那样的沉默。“呵呵!”不懂事的我觉得很好玩,忍不住笑了一声。可是不知为什么,只见妈妈生气地看了我一眼,还让我对着这两个土包拜两下。“为什么呀?”我当然不乐意,这是什么东西呀,又为什么要拜呢?可是,我见妈妈好像不太高兴。我觉得很是奇怪,不知道妈妈为什么会这样。“妈妈,这两个是什么东西呀?”我奇怪的问。只见妈妈神情严肃地看了我一眼,接着轻轻对我说:“这两个小土包里埋着妈妈的爷爷和奶奶。”“妈妈的爷爷奶奶?”我心里顿时觉得很难过,妈妈的爷爷奶奶为什么会埋在这里的呢?年幼的我,仿佛什么事情也不懂。但是最后,我却还是毫无怨言地对着坟墓拜了两下,因为我知道,妈妈心里也很难过,尽管我很是不解。

回到家后,我将埋在心里的疑惑通通对妈妈说了出来。“妈妈,为什么今天你们要这样啊?你的爷爷奶奶又为什么在两个土包里呢?”我问妈妈。妈妈沉默了许久,对我讲述了她小时候的故事。原来,在妈妈小时候,爷爷奶奶对她有着深深的爱。妈妈一个星期才回家一次,可每次回家,爷爷奶奶都会将他们保留已久的最好吃的菜带给妈妈吃,而他们自己却十分省吃俭用。有一次,他们为了将一块馅饼留给妈妈吃,由于时间放得太长,饼都发了霉。可是,却只好冒着风雨将馅饼送到妈妈的学校。妈妈虽然没有吃这块饼,但心里却是那样的感动。……听完了妈妈的故事,我终于知道,妈妈为什么如此敬爱他的爷爷和奶奶了,但是我还是不懂,妈妈那时候为什么没有东西吃呢。现在,我明白了。

我的爷爷奶奶也从小陪在我的身边,时时处处关心着我、爱护着我,处处都为我着想。我呢,也对爷爷和奶奶有着很深厚的感情。我想,妈妈一定也跟我一样爱他的爷爷和奶奶。

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我已渐渐开始懂事起来,我懂得了许多,我也知道了小时候的所有的疑惑。每当我想起小时候的这件事,我都会不禁觉得当时的我是如此无知。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即将来到,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节日,又是一个怀念亲人的节日。正如杜牧的《清明》中写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更是我最难忘的节日。我知道,这次清明节,妈妈还是回去绍兴看望爷爷和奶奶。到时候,我一定也会诚心诚意地跟着妈妈一起去上坟,我也要向妈妈的爷爷奶奶献上我的那一分诚心。

清明节优秀作文800字二经过一番颠簸,我们来到了烈士陵园。一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硕大的石碑,上面生动的刻画了战士们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画面。这又让我想起了当年那段战争岁月。

有句古诗说得好“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话生动地描写了清明时节的景象。清明是每个人祭扫亲人的日子。然而,我们的亲人是谁呢?就是那些为国捐躯的烈士们。所以今天下午,我校全体六年级师生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了双凤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

这一次的外出与平常有很大不同,所以心情也不再是那么兴奋了,而更多的是庄严和哀痛。经过一番颠簸,我们来到了烈士陵园。一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硕大的石碑,上面生动的刻画了战士们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画面。这又让我想起了当年那段战争岁月,无数革命前辈,为了共和国的诞生,和敌人英勇作战,有许多战士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在老师的带领下缓缓地走到了宽阔的广场上,在写着“革命前辈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的纪念碑下,我们全体师生举行了隆重的祭扫仪式。从朗诵到宣誓,每一句真挚的话语都代表了我们对革命烈士们的无限崇敬和怀念。接着,我们绕着位于陵园中心的圆形烈士墓走了一圈。这里长眠着二十四位烈士,有的连姓名都没留下。我的耳畔传来阵阵低沉的哀乐,轻轻的,每一个同学的脚步都是轻轻的,生怕吵醒了已经“熟睡”的烈士们。我们为烈士们献上了自己动手做的小白花,花朵虽小,也不精致,却代表了我们的心意。最后,我们来到了历史博物馆,它为我们展示了无数烈士们的感人事迹与生平简介,为我们陈列了烈士们的光荣证明和遗物。虽然他们可能只是一名普通的士兵,但他们都监守着自己的岗位,为祖国、为人民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走出烈士陵园,我感慨万千。让我们共同继承先辈遗志,珍惜眼前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积极向上,长大为祖国作出自己的贡献。

清明节优秀作文800字三那时电视机还不普及,当大哥突然从城里抱回一台黑白电视机时,全家人都非常欣喜,几兄妹围着已经衰老的父亲,高兴地对他说:“爸,以后您可以看最喜欢的京剧了。”

父亲工作一生,靠微薄的工资养活全家,他退休后不久,母亲就生病离开了,父亲没有打牌泡茶馆的爱好,成天抱着收音机听京剧。

大哥把电视机放在父亲的房间,每天提前看节目预告,然后全家人挤在一起看京剧,说实话,我对京剧一点兴趣都没有,大哥大姐也一样,只是为了让父亲高兴才这么做。

父亲老了,听力不太好,眼睛也看不分明,但他显然很欣慰儿女们的孝心,每次都努力睁大眼睛看,有时候乏了,就靠着床头躺一会,一直到京剧演完,我们兄妹离开。

五年过去了,大哥、大姐先后结婚搬了出去,家里就剩下我与父亲。我也有自己的事,常常把电视机调好台,让父亲一个人看。但渐渐地,我发觉每次再去看父亲的时候,电视机要么关了,要么换了台,我问父亲您不想看京剧了吗?他含混地回答说:“电视机自己关的。”以为是电视机出了问题,不久我们凑钱为父亲买了台彩色大电视,但不到一星期,又出现同样的情况。

我觉得不是电视机的问题了,一次我又给父亲调好京剧,在外屋听动静,果然听到父亲调台的声音,然后“啪”的一声关了。我走进去,父亲的神情有些惊慌。

我说:“爸,如果您不喜欢看京剧,可以对我说,我帮您关。”父亲睁着浑浊的眼睛看了我半天,微微点点头。

想起这五年来,父亲是不是一直不喜欢看京剧?我问他:“爸,才买电视机时,您看不看得清?听不听得见?”他先点点头,然后又摇摇头,有些吃力说:“看不清楚。”我的心突然一痛,问:“那您为什么不说呢?你看不清我们可以把电视机放近一点,听不见可以把声音开大一点啊。”

父亲望着我,没有回答,但眼睛却变得有神起来,嘴角也露出一丝笑意。

我现在才明白,五年来父亲一直看不清楚画面,也听不清声音,他硬撑着假装看,只为不想拂儿女们的好意,而我们也一直以为自己尽了孝心,并为此沾沾自喜。这样的孝心在父爱面前,显得苍白,因为尽孝只会在父亲的有生之年,而他给予我们的爱,却是永恒的,儿女们永远无法超越。

以此送给天下所有逝去的父母及怀念着他们的儿女!

不论亲情、爱情或者友情,我们虽然不能够做到前世无悔,但至少,我们能够做到今生无愧!

清明节优秀作文800字四夜里雨声,闲读宋词,听北宋词人晏殊浅吟:“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翻过几页,又听见晏殊第七子晏几道叹息:“舞烟眠雨过清明”。

心里蓦地一惊,春社已过,清明又至了。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古时也叫三月节,有2000多年历史。“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万物由阴转阳,吐故纳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

在现代人眼里,“清明”与扫墓祭奠的联系则更紧密。这是因为,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后来,唐玄宗被这个故事感动,于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且列为当时“五礼”之一。寒食与清明仅隔一天,为图方面,人们干脆决定在清明扫墓,到明清时,清明扫墓更为盛行。新中国成立后,人们也选择在这天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辈。

“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历来有扫墓的习惯,每到“清明”,家家户户的后代子孙就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鞭炮等到祖坟墓地,将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将纸钱焚化,鸣炮祈祷,为坟墓培上新土,栽几株鲜花或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还必须在墓前吃掉酒食才回家。

年年清明都逢雨,那雨像漫天飞舞的泪花!也习惯了在清明节看雨、淋雨;如果哪一年破例遇上个大睛天,心,总觉得这个节不圆满,有些残缺。也许,也只有这样的情与景,才能给逝去的灵魂一丝慰藉吧!

逝者已去不可追,请君珍惜眼前人。清明墓碑前,无限的感伤将被抒发,祭祀者的泪珠将串成一段段湿漉的回忆,暖春的微风抹不净伤感人的眼睛。人生漫长的旅途不会停歇,宗脉的延续是一串加粗的省略号,老人的白发便是清明节最醒目的问号,孝顺与赡养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是炎黄子孙对清明的最佳诠释。让孝敬之心日日在,坚持善待自己的父母与老人,在暖春四月的某个清明,立于拂起万千愁绪的细风中,才不至于面对死气沉沉的墓碑,空余幽幽的哀叹和无边的自责,背负一团心冷在风里哀号盘旋。

清明节优秀作文800字五清明节到了,我跟妈妈都会到外婆的坟前给外婆扫墓。

当我踏上那个不知名的小山头,看着蓝天中飘过的几朵悠悠白云,感受着那拂过山头上青葱的小草的微风,我知道我的外婆在这里一定会开心。

外婆在我六岁的时候就死了,是四老之中最早走的一位,也是最疼我的一位。外婆的死让我第一次懵懂的走近了死亡,也知道了葬礼是怎么样的。老老的房子里,挂着一帘帘白白的帐子,到处都是哭声,熟悉的、陌生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而外婆却安详地躺在棺材里。于是,我莫名地就放声大哭起来。不是因外婆的逝去而哭,因为我并不知道外婆再也不会起来了。我躲在母亲的身后,瞅着躺在棺材里的外婆,哭闹了很久,很久。

死亡,总能让人缅怀与逝者相处的点点滴滴。

记得小时候,外婆总爱背着我到处走,走出那不大的小村,又走回来。沿路上,她不断跟人们打着招呼,还不忘捎上一句:“这是我孙子·”随即,便咧嘴笑了,满脸的皱纹也就更多更深了。

晚上,在那间只点着一根发出微弱黄光的的蜡烛的小屋里,我蜷在外婆的胳膊底下,感受着那温暖的体温。一床被子下,我听着外婆讲那遥远的故事。我很喜欢听外婆讲故事,虽然那时的我并不清楚外婆讲了什么,但那亲切的带着浓重方音的话语跟那缓缓的语速,总能令我安然入睡。

小时候,我总不喜欢吃饭。于是外婆就对我说:“吃完饭,佛祖会保佑你的,会给你一块糖吃。”我信以为真,麻利地吃完饭后,真的在饭桌上发现了一块糖。那时的我,单纯地以为佛祖是一个大好人,而且外婆跟他很要好。她还说佛祖会关心每个人。她自己就常常慷慨地施舍给走过这个小村、这间屋子前的乞丐,尽管会屡屡招来父母的数落与不满。

外婆死前,摔了一跤,随后又马上爬起来。家里的人都以为没事,我也以为没事。于是,我像往常一样乖乖吃完外婆煮的饭,像往常一样得到了一块糖,也像往常一样兴高采烈地出去玩。当下午我回到家中,看见外婆安详地躺在那张她常坐的躺椅上,手中还拿着那个伴随她多年的扇子,我冲上前去,摇着她的手,以为她能像往常一样醒来,再陪我玩。但是,无论我怎么去摇外婆那只发冷的手,也摇不醒她。于是我放声大哭,哭声引来了父母亲,也引来了外婆的死讯。

每到清明节,当我登上那个不知名的小山,看着蓝天,享受着微风,我总觉得外婆就坐在我身边,静静地看着我,直到永远……

不一样的清明节作文 第2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4276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1分钟,共有141位用户关注,32人点赞!

又是一年清明节,我们早早的坐着车回了老家,买好了黄表纸和纸钱,来到了祖坟。下面好范文小编为你带来一些关于清明节祭祖作文8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明节祭祖作文800字1清明节那天,天蒙蒙亮,特地从杭州赶回来的爸爸叫上我们带着许多供品,去外公的坟前扫墓。随着扫墓的人流,我们很快来到山脚,抬头望去,一望无垠的青山一座座坟前摆满了各色花篮。

我们朝着外公的坟墓走去。快到外公的坟前,我好象看到外公笑呵呵地向我招手说:“你们来了,我的外孙女也来了,我好高兴啊!”我跑上去,嘴里不由自主地叫着:“外公,外公,我好想您呀!”可是,坟前空空的,哪有外公呀,只有墓碑静静地伫立在那里。

外婆轻轻地哭着,一边点上香,一边摆开满满一桌自祭品,然后,伏在外公的墓碑前伤心地痛哭起来。这时,阿姨也哭出了声。舅舅虽然没有哭,但是也很伤心,他红着眼圈走过去,劝外婆不要再哭了。

我站在一边,想起外公在世时,那么疼爱我,对我呵护有加,眼泪止不住也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外公是个非常慈祥,善良的人。星期天,外公常常带我去野外钓虾。他耐心地叫我钓龙虾的方法可,告诉我做任何事都要有恒心,要坚持不懈。当阳光照进窗子的时候,外公会拿出纸墨,戴上老花镜,教我写毛笔字。

外公的手有时颤抖得厉害,他告诉我,他老恶劣,手已经不听使唤了。我没有认真地跟外公学过楔子,总把大张纸涂抹得乱七八糟,还放肆地给外公画个大花脸。外公不生气,他张开嘴呵呵地笑。遇到作业上的难题,他总是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地辅导我。天黑了,外公就绘声绘色地给我讲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夜里,我做了一个梦,梦见妖精来了,吓得大声哭喊,浑身发抖。

这时,外公出现了,他坚定地对我说“清洁,别怕,有外公在!外公打跑了妖精。”从梦里醒来,外公正楼着我,我一头扎进外公的怀里,放心地睡去……

外公的`爱像我身边的空气,让我可以自由自在地呼吸,从来不知道珍惜。年幼无知的我以为外公永远不会离开,永远是微笑的样子。我很爱外公,却从没告诉过他。我想,等我长大挣钱了,一定买很多很多好东西,给省吃俭用,把好吃的都留给我外公吃。但是,还没等我长大,还没等我有机会报答外公,外公却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不幸离开了我们。

那是一个狂风暴雨的日子,我放学回家,发现外公的屋里挤满了人。望着永远都不会睁开眼的外公。拉着他冰冷的手,我放声大哭。然而,最疼爱我的外公,是永远不会再用慈爱的目光看我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年的清明节,春风拂面,阳光明媚,空气中弥漫着花香,可是,我的心里却下着雨。外公,你在天堂过得好吗?愿您永远安详快乐!

清明节祭祖作文800字2为了拜祭祖先,我跟爸爸妈妈回到老家,一路上阳光灿烂,春风暖暖,可是爸爸似乎不怎么开心,我也就不敢太那么乐呵。小心翼翼地跟着爸妈后面走,突然爸爸问我:“聪聪,知道清明节的由来吗?”我摇摇头,爸爸给我讲开了:

古代的时候,人们就认为,清明节即起始于节气。汉代刘安所着《淮南子》称:“春分后加十五日指乙则清明风至。”这清明风至之时正值阳春三月,故有“三月节”之称。后来,《岁时百问》一书曾做解释:“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显而易见,清明节是因它所处的时令,在光照、气温、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后来,皇帝为了纪念忠臣介子,把这天叫做寒食节(也就是今天的清明节)。久而久之,清明节就成为了拜祭祖先的日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说话间,不知不觉就到了爷爷奶奶的墓地前,墓地坐落在一片开满油菜花的田地里。背面是高高的土坡,土坡旁边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河岸上一排垂杨柳随着春风轻舞,偶尔有几只小鸟忽的一下飞走又忽的一下飞来,给寂静的墓地带来一丝活力……

来到墓旁,只见整个墓地杂草丛生,一块石头碑上刻着爷爷奶奶的名字、出生及其逝世的时间,我算了一下,爷爷和奶奶年纪轻轻地就去世了,听爸爸讲爷爷奶奶都是十分勤劳善良的农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节约来的钱都供给爸爸念书,自己有病了也舍不得看,当爸爸刚刚参加工作,日子刚刚好起来,本该享福了,却不幸得了重病去世了……看到眼前的景象,我的心情也变得沉闷起来,难怪杜牧在诗中说“路上行人欲断魂”,爸爸跟妈妈不声不响地拔着墓上的`野草,我也默默地拔着……虽然我没有见过爷爷奶奶,但是两行思念伤心的泪水还是不争气的流了下来……

杂草清理干净了,爸爸点上了纸钱,红红的火焰映红了爸爸的脸,爸爸凝视着一张张寄托哀思的纸钱在火中发黄,卷起,变灰……脸颊上流下了不知是泪水还是汗珠。我默默地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给爷爷奶奶磕了三个头,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给爷爷奶奶争气,不让他们的辛劳白费……

今年清明时节虽然没有雨纷纷,但是路上行人一样欲断魂……

清明节祭祖作文800字320-年4月4日,清明节。早上一起来便知道今天的使命!毫无疑问,拜祖坟,扫祖墓。也罢,餐毕便随着爷爷风尘仆仆地赶回故乡——我出生的地方。顺便看望慈祥的奶奶。

路上,我真触动了!一路都有卖所谓“金元宝”“银元宝”“纸钱”……之类的。森白的阳光照射其上,反而映衬出另类的光华~来往的路人皆是提着这类祭祖之物,大多也是向城外奔去,奔向那深山藏翠,那瓦房纳魂。

到家之后,与奶奶聊了几句,稍作整顿便出发向那祖坟。路上的寒风,呼呼作响,刺骨的冰冷却也不觉得什么。到了之后,站在那颠簸的田路上,望着墨翠的大山,我顿时心生旷达……那在学校的苦闷霎时化解了去。不过在我往前走了几步后,我的眉头不禁皱了起来,从坟山飘来的浓烟令人作呕,那都是烧纸制品的味道……

不过没办法,这样的事被父亲称作“习俗”。我硬着头皮冲进人群中时,彻彻底底的无语了:漫天飞舞的纸烬,弥漫不散的浓烟,扑面而来的热浪,缠绕耳边的聒噪……这些对我来说真是一种折磨,痛苦!我实在是忍不住了,便跑了出来,在人群外边,手提着时刻陪伴着我的'水瓶四处晃悠,欣赏这大山。至于那祭祖大军,饶了我吧!那样的环境我会当场晕掉的……

祭祖回家后,我唯一的感觉便是,晕。这样的活动也叫做缅怀先祖?烧烧纸钱,拜拜坟?祭祖的祭字含义恐怕不仅仅如此简单,或许不必要弄得这样烟尘抖乱,又污染空气,又浪费资源,还耽误时间。其实,祭,应该是怀着敬畏的心态,去扫墓,回想先祖曾经的辉煌对后人有何影响?也许,坟座落在那,对我们后人的要求并不是烧纸钱,而是深记曾经有这么一个人在这片大地上,只不过现在累了,想要长久地休息一下。一束花,一颗尊敬的心,足矣……实在不必如此大费周章!面对着祖坟,闭上眼睛,让心灵在这儿洗涤!

清明节祭祖作文800字4又是一个放假的星期六,也正好是一个清明节的前几天,为了让我们也能祭拜祖先,所以全家便提前了几天来扫墓。但这次扫墓并不像以前那么单纯,这次扫墓也许会带给我们许多快乐的事情。

一路上,我们再次闻到了农村独有的风味——“空气清新”。在繁华的城市里什么都好,唯独空气受着工业的影响而变得到处是一层烟雾,让这天空慢慢地变成了灰色,那清新的味道从此在城市里消失了。回到了这里,感到在我们头上的天空是那么的蓝,白云是那么的白,我真想永远的生活在这片天空下,享受在城市闻不到的味道。看完天空,再看看在我身旁的山,真是不能联想。山上,一棵棵出国留学网野松挺拔的生在悬崖陡壁的土里;一簌簌映山红向我们吐出它的新枝,在春天的陪同下,花蕾渐渐的长出来,仿佛在向我们报到春的来临;梨树的枝头上长满了白梨花,在春风的呼唤下把它小小的花瓣洒入人间,在路上铺上了一条白色大道,好像正欢迎着我们在它这里通行。春天的气息注入到我的脑海间,让我心旷神怡。

观赏完美好春光后,我们开始自己的安排——做竹筒饭。心灵手巧的姑父早就把应该带的工具给带来了。“哒哒哒”传来了姑父砍竹子的声音,随后又开始锯,经过了一番周折后,终于可以把竹筒饭放在火上烤了,我们耐心的等待了好一会儿,竹筒饭终于烤好了,肚子已经哇哇叫的我们,迫不及待地吃了,因为大家都没有经验,所以,有的竹筒饭还是半生半熟的。这可害死我了,不能过瘾的尝到竹筒饭的香味,但这总给我们吸取了一点教训,让我们下一次做竹筒饭更好了。

吃完饭,我们上山了,我们带着沉重的心情,爬上很高的`山,来到坟墓前,向老祖宗祭拜,求着老祖宗的保佑,让世界太平,让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让公平来结果这场无必要的战争。也让我们这些小荷才入尖尖角的孩子能取得好成绩,不辜负你们这些长辈对我们的期望;也让全家健健康康,开开心心……按着次序办完后,我们向着太公太婆说着再见,便又下山了。

一天的路程在这里结束了,我们也又得回去吃晚饭了。“哎!”时间过得真快呀!一眨眼,一天又这么结束了。

清明节祭祖作文800字5小时候爸爸曾教我一首古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那时不太明白清明节是个什么样的节日,现在渐渐长大了,清明节忽然离我越来越近了。

通过了解知道,原来清明节又叫寒食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节气,更是最重要的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我对清明扫墓一直觉得比较神秘。这个神秘的活动终于在今年的清明节被揭开了。清明节那天,爸爸妈妈早早的就把我从床上叫起来,我和他们提着要上坟的东西出了家门,出门一看,哇!马路上已经车水马龙了,人们也都提着大包小包匆匆地走在上坟的路上。我跟着爸爸妈妈来到了安葬我太姥爷的墓地。进入墓地,在路上还吵闹的人群忽然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在来的路上还匆匆忙忙的人们都放慢了脚步,说话的人声音也放得低低的。我感到心情一下子沉闷了许多,跟着大人静静的走到了太姥爷墓前。我虽然没有见过太姥爷,但是站在她老人家的墓前我忽然感觉和他很熟悉了。妈妈点着了香和蜡烛后,让我跪在太姥爷墓前,并轻声的说道:姥爷,您重外孙来看您了,请您保佑我们全家健康平安,保佑他学习进步吧。”说完让我对太姥爷的墓碑磕了三个响头。爸爸妈妈给姥爷都磕过头后,我们拿起准备好的纸钱默默地往火堆里丢去,嘴里说着太姥爷你可劲花吧!烧出来的灰烬纸絮漫天飞舞着,像一只只黑色的蝴蝶,落在了我们的头上、衣服上,一阵清风吹来,这些黑蝴蝶又飞了起来,它们与墓地中一缕缕青烟在半空中交汇后,又向远方飞走了。

随后我们把带来的食品撒在坟上和纸堆里,妈妈说太姥爷吃得很香呢。我们也一起坐在旁边吃,就像和太姥爷共聚早餐。吃完了,爸爸开始燃放鞭炮,希望我们全家平平安安、红红火火,同时也让逝去的太姥爷能够感到我们对他的无限思念……我和爸爸妈妈走出了墓园,爸爸告诉我直接走出去不要回头看,我想问为什么,但是张了张嘴,没有问。我在想:清明节是中国人和在另一个世界的家人团聚的日子,曾经的活着的亲人虽然被深深的埋在了土里,但是他们依然活在我们的心里,这种思念之情让我隐约体会到了“路上行人欲断魂”的那种心情。

不一样的清明节作文 第3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4187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1分钟,共有272位用户关注,28人点赞!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执政,成为晋文公。晋文公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后来,当晋文公亲自到介子推家以示重谢时,介子推坚辞不授,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以介子推下山,便令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以为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大火烧了三天之后,不见介子推母子。进山一看,他们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悔恨不已,第二年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并把这天定为寒食节,号令全国这天全体国民不许生火做饭,只能吃冷食。

清明每在阳历四月四、五、六日,此时南方多雨,“清明时节雨纷纷”;北方则多风,农谚曰:“清明风刮坟上土,庄稼佬一年白受苦”。南雨北风,何有“清明”之谓?其实清明二字不是指天也非指地,古人解释为“清明谓物生清净明洁”。春天万物萌生,其初出的嫩绿确是清净明洁,清明概指新生的植物。由此人们将此约定为踏青、扫墓的出行日。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个世代相传的节日,扯出一首传唱千古的好诗。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在二十四节气中,唯有清明被单独列为节日。

在庆幸传统节日终于被列为国家法定假日的同时,该怎样去对待我们千年的传统节日?传统节假日的法定化仅仅提供了一种‘天时’,只是保护传统节日文化的一个开端和契机。传统节日能否兴盛,能否唤起大家对传统节日的兴趣和关注,节日的形式和内涵是否适应民众的文化需求,这似乎都还是个未知数。

有节有假清明回家

清明节,大部分人还是希望回家扫墓。对于讲究“亲情之道”的中国人而言,故乡,就是祖坟所在的地方。其实,回家,不仅是为逝去先人扫墓,还在于与家乡亲人

团聚。

清明节假期让在广州一家外企上班的徐先生很开心,“由于我是家里的独生子,父母每年都等着我回老家才过清明,以前每年清明我都得硬着头皮去请假,公司的头儿是外国人,不了解中国的清明传统,那段时间请假人又多,批一天假真是难啊。这下可好了,名正言顺地回家过清明了。”

传统节日里,希望孩子们常回家看看,也是不少老人的心愿。家住北京弥陀寺巷的童大爷已年逾古稀,他说,两个儿子平时工作都很忙,难得回家一趟,自己老两口在家其实很寂寞,但孩子们工作、生活压力都挺大,自己也能理解。“现在每年多出几个传统节日的假期,真希望孩子们能够多回家看看。过节时,一大家子在一起吃上一顿团圆饭,对我们来说是件很幸福的事。”童大爷说,印象中,已有好几年没有和孩子们一起吃团圆饭了,不少老人也流露了这样的想法。

近一个时期以来,清明、端午、中秋等一些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财富渐渐地被人所遗忘、淡化,反而是西方的一些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都市年轻人。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世界各地却掀起了“中国文化热”,甚至于端午文化在2005年11月被韩国成功地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了“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家长认为,清明节作为法定假日不仅让大人放心回家陪老人过清明,对孩子也非常重要。儿子今年上小学5年级的许女士说,孩子和班上的朋友都喜欢过圣诞节,连什么时候是清明节都不知道。以前清明节学校不放假,极少带孩子回老家过清明,现在好了,可以每年带孩子回家过节,希望孩子也更加熟悉和关注中国的传统节日。

清明旅游悄然兴起

回家,是旅途的开始。清明的假日,意味着一种新的旅游经济可能由此兴起。

“每年清明节我们都是扫墓后大家聚餐、郊游,一家人还能增进感情,挺好的!”山西的吴女士说。他们一家每年都提前制定好清明节出游计划:上午扫墓,中午野餐,下午放风筝或是别的活动。吴女士笑着说:“传统节日也有新过法,总不能人人都‘欲断魂’吧。”

在全国各地,像吴女士这样过清明节的不在少数,但吴女士并不知道:通过踏青、放风筝等形式过清明节并不是“新过法”,而是中国很早以来就有的一种传统。传统的清明踏青郊游、荡秋千、插柳等多种活动依然存在,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活动方式。一些商家也在传统习俗与现代人欲望膨胀的交汇点上,看到了潜力巨大的商机,逐步形成节日经济。

法定假日的调整开拓了旅游业的新业务。据从旅游部门了解,传统节日成为法定假日后,传统节日出游问题已引起旅游界的重视。目前很多旅游公司已经推出各种针对传统节日的出游活动,如清明踏青、中秋赏月、端午江中赛舟等民俗活动。让人们游山玩水的同时能够体验浓浓的民俗风情。

今年清明节首次成为法定假日之后,加上周末,有三天的假期。因此,很多城市上班族已经开始制定清明节的出游计划。北京市某公司会计员李先生已经为自己和女友在中国青年旅行社报了清明假期的北京―山东三日游,他很高兴地说:“我们平时都很忙,终于有几天假期,清明节的祭祀家里都有父母们操心,肯定要抓住机会去一下自己想去的地方。今年清明节很多旅行社都推出了清明节三日游,我身边很多朋友都选择了旅行社出游,这样省心省事。”

在清明节三天节日中,除了像李先生这种选择旅行社出游的,还有很大部分人选择了自驾车游。在北京一家广告公司上班的张女士说,她约了三位朋友自驾车去天津玩,去看看海。“清明节去看海,我们都觉得挺有意义的,面对大海,怀念仙逝的圣贤及亲人,想想过去,想想将来。”张女士说。

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认为,清明是个快乐的节日。这同大多数人对清明节的理解并不相同。乌丙安认为,传统的清明节应有三层含义:一是踏青。古人在清明节最重要的活动是去郊游、荡秋千、踢球。无论南方还是北方,人们都会欢快地迎接春天的到来。清明过后,人们就开始种地了。《清明上河图》中的繁华不是表现去上坟,而是去玩乐。至于唐代杜牧诗中的“断魂”,是因为忘我地玩而断魂,而不是因为祭祀伤感;二是植树。春天是植树的大好时节,人们以这样的形式迎接春天的到来;三才是我们通常说的祭奠先人。

祭祀方式多种多样

按照旧习俗,人们要在清明节到先人墓地,将酒食果品供祭在亲人墓前,烧纸钱祭奠,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然而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改善,清明节文明祭祀已深入人心,祭祀的方式也在变化。网上祭祀、家中祭祀、树葬、海葬等新祭祀方式逐渐盛行。

我国最早的网上纪念馆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末,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发展起来的。如网上祭祀,有专门的祭祀网站设立了网上墓园这种虚拟墓地或灵堂,亲朋好友可以在网页中为死者献上一束鲜花、留一支歌曲、点一根蜡烛、种一棵松柏或留下祭文。这种网上祭祀新颖、方便,易为知识阶层和青年人接受。

北京大学毕业的耿晓同学认为,网上祭祀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她说:“前年我们学校的一位老师因病去世,同学们自发为他建立了一个网上灵台,寄托我们对老师的尊敬和哀悼。进入灵台的主页后点击‘鲜花’,为老师挑选一束鲜花送上;再点击‘鞠躬’,向老师灵位致敬;最后是留言,把想对老师说的话发表在留言板上。今年我们毕业了,但通过互联网,分布在天涯海角的同学都能进入同一个主页对老师祭祀,每逢清明祭日,都会有很多同学登录,不仅是怀念老师的好方法,还通过它维系了校友们的情感。”

在哈尔滨市,当地一家媒体与哈市殡葬管理所联合开展的“植树祭故人”活动见报后,获得了众多读者的响应,并纷纷报名参加。在哈市一家银行工作的林先生第一个打进热线,要求报名参加“植树祭故人”活动。林先生说:“这个活动很有意义,我父母就是以树代葬的。植树祭故人的方式环保,有意义,而且还可以造福子孙,给后代留下一片荫凉。”

在清明节当天,做一件去世的亲人生前最喜欢的事情,这种人不在少数,他们觉得这样更加有意义。广州市某大学教师陈先生说,他每年清明节前后都自己印刷一本小诗册来纪念已经去世5年的妻子。小诗册做得非常精致,还配有彩色图片,一共120页,里面都是他这一年中为妻子所写的诗。陈先生和妻子都是大学文科教师,他妻子生前非常喜欢诗歌,两人很多时候都是用诗歌来交流感情。“我觉得这种方式肯定是她最喜欢的,现在我家里已经有5本这样的小诗册了。”陈先生说。

除了各家各户开展的祭奠活动,近几年很多人在清明当天还会选择去一些名人故居,或者去一些革命纪念馆悼念那些去世的名人烈士。相关专家还建议国家在清明节免费开放这些名人故居和革命烈士纪念馆。

祭祀――祭扫先人坟墓,是孝道的延伸,是情感的传递,更是人性的一种回归。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在清明节,人们想表达的是一种对逝者的怀念,对将来的希望。

我的生活活的传统

当将传统节日以法来定,在化解传统节日“有节无假”的尴尬之后,这又引起我们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又一次深刻思考。相关专家普遍认为,保留传统文化要素,多从时代的视角揭示和挖掘这些传统节日的内在价值,是当务之急。我们每一个传统节日的形成都是浓厚的历史文化的凝聚和积淀,只有从根本上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蕴涵,最后才能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要维系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核,关键还是要想方设法激发群众的热情,特别是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热爱和弘扬自己的传统节日文化。传统节假日,只有得到群众的广泛参与,才能够真正活跃起来。

不过,对于任何一个“活”在人们生活之中的节日而言,所谓兴衰,只是一个伪问题。很多时候,一些传统节日的衰微不是因为节日本身太过陈旧,而在于我们的生活模式发生了变化――变得似乎可以忽略掉传统节日所承载的文化意义。于是,在这种断裂中,有些传统的东西不再入时,而那些新鲜的外来货却变得颇为得宠。当然,在这个过程之中,旧东西和新东西并不存在必然的置换关系,事实更可能是新东西必然进来,而旧东西却可能被无谓地抛弃。不过,话又说回来,很多时候,传统节日的生命力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你以这种形式抛弃,它可能又以另一种形式回来。只要传统节日仍是现代人的社会生活之需,它的存续就具有坚实的基础,而受到冲击的只是某些外在的表现形式。

不一样的清明节作文 第4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569个字,预计看完需要7分钟,共有272位用户关注,22人点赞!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很重要的一天。不晓得在这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你们知道关于清明节知识多少呢。那么你们知道关于2021清明节扫墓前要准备什么内容还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2021清明节扫墓前要准备什么_清明节的含义寓意,欢迎参阅。

清明节扫墓前要准备什么1、清明扫墓越早越好吗

这里涉及的是两个时间问题:

其一,是清明节当日扫墓还是前后时间均可?越早越好吗?郑博士认为只要在清明节期间均可,看自己方便。当然,各地都有一些当地的习俗,我们要尊重这些习俗。还有,对于某些习俗来说,给去世一年内的亲人扫墓和给已经去世超过一年以亲人扫墓,时间上也有些差异。郑博士提醒朋友们要遵守当地的相关习俗去做。

其二,扫墓当日出发的具体时间越早越好吗?

郑博士的回答是也不尽然,需要根据自己情况。古代是在5-7点,即卯时,也即古代历法中,为一。当然,现在通常不会那么早,但是,郑博士提醒朋友们,最好在下午三点前完成清明拜山活动,因为阳气已逐渐消退,阴气逐渐增长,若是时运低的人,很容易会招惹阴灵缠身或骚扰。

2、清明节祭扫的具体日期如何确定

祭扫的日期,各地风俗不同,有的是在清明节的前十天后十天;有的称“前三后三”;有的在清明前后逢“单”日举行;有些地方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3、清明节悼念逝者买什么花合适

通常是菊花,因为我国古代把菊花当作寄托之花,有思念和怀念的含义。白色菊花是最适合的,也可以搭配一些绿草,如百合,绿叶,康乃馨等,会更漂亮。黄色菊花有长寿菊之称,比较适合看望病人。

4、清明节早上为何要看看自己的额头

扫墓的当日早上,洗漱之前,先照镜看自己的额头,看看有没有乌黑的气色,如有则表示时运较低,尽量当日避开扫墓为宜;若一定要去,可随身佩戴玉器、桃木等,以作化解。

5、扫墓之前需禁食吗

扫墓之前最好禁食:当你动身开始扫墓,就最好不吃食物或食素了,以表示对先人的礼貌和尊重。这一条,郑博士认为很重要,但是对一些朋友来说可能需要委屈自己一下了。

6、扫墓时能随意着装吗

不可以。为尊重亡者,扫墓应庄重着装、念头和言行。通常来说扫墓时要着深色衣服,并衣着整齐,神情庄严肃穆为妥。

清明节的含义寓意]清明节有人在先祖亡亲墓前垂泪,也有人在爱宠坟前掩泣。不止是人有墓地,宠物同样也有墓地。人们为宠物扫墓也跟拜祭祖先差不多,宠物墓前有照片、有白菊、有生前至爱的玩具作陪,还有的以水泥、大理石碑筑就跟人一样。除实体墓地外,宠物网络墓地、纪念博客也蔚然风行。和悼念亲人的网上祭堂一样,宠物祭堂可以祭酒、献花,申请也容易,多数只需输入宠物和主人的名字即可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

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3]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节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节,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节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

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清明节扫墓来自寒食节。中国古代历史中本有两个节日,一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主要用于指导农耕﹔一为寒食节,旨在扫墓和缅怀亲人。由于清明节和寒食节在时间上只隔一两天,先人们就将这两个节气合二为一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与其他节气不同的是,清明还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是扫墓和祭祖的好日子。清明节的起源,据传说开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在民间传开,于此日祭祖扫墓,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的固定风俗。

相传,先秦已经有了设坛祭墓的习俗,后来逐渐演变为坟前祭拜。“寒食墓祭”大约在南北朝时成型。据《旧唐书·玄宗纪》记载:“寒食节上墓拜扫礼经无文,但近代相沿,积久成俗,士庶之家,每逢寒食节无不祭扫。”鉴于此俗已久,唐玄宗就于开元二十年下诏:“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寒食墓祭于是作为国家礼俗确定下来,也清明节扫墓原因。

不一样的清明节作文 第5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485个字,预计看完需要7分钟,共有273位用户关注,40人点赞!

1.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理解清明的基本知识,了解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2.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学会思考生命、正视生命,从而让他们学会珍惜生活、热爱生活,珍惜身边的亲人和朋友,从而达到净化学生心灵的目的。

二、活动时间

2013年4月2日——2013年4月6日。

三、活动地点

图书馆。

四、活动方式

1.到图书馆查阅资料。

2.上网查阅资料。

五、活动内容

1.清明节诗词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 明》 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2.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3.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不一样的清明节作文 第6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416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128位用户关注,59人点赞!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每逢这个时节,让我想起杜牧的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转眼间,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已经来了。今天,我们全家一起去老家给去世的亲人扫墓。

一路上,远处的景色映入我的眼帘。鸟儿唱着美妙的歌曲;

金黄的迎春花像给大地穿上外衣;

粉红色的桃花像害羞的小姑娘红着脸;

洁白如雪的梨花像一只只白蝴蝶;

到处一片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到了墓前,只见周围长满了野草。我们小孩们也不负众望学着大人的样子先把野草一扫而光。再在墓前摆放各式各样的祭品,然后点然香火并烧纸钱。把备好的元宝、阴币、锡箔放入火堆,顿时,火堆熊熊燃烧,最后每个人跪在墓前拜祭。表达我们对他们的思念和祝福,并为他们心里默默祈祷,祝愿他们在天堂快乐的生活,也祈求他们保佑我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在清明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缅怀先辈,真令人留念、令人悲伤、令人振奋!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五月四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的起源据传是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在民间亦相仿效,于次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名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清明节源于商朝时代,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在四月五日前后。清明节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或景明之象,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无论是大自然中的植被,还是或自然共处人体,都在此时换取冬天的污浊,迎来春天的气息。

清明节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经开始,历代承袭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添加生活情趣。

清明节流行扫墓或烧纸,其实扫墓是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

清明节我到了文化宫去“踏青”,中午在外面野炊,晚上又去给去世的姥爷烧“钱”,嘴里还要不住的说:“姥爷,我们给你烧钱了,你安息吧!”

清明节也有许多失传的风俗,如:戴柳,射柳,打秋千。辽代最重视清明节,上至朝廷下至百姓都以打秋千为乐呢!

每到清明节,学校都会组织一些同学到革命烈士园去扫墓,今天我要很荣幸的成了队伍里面得一员。

早上,我们早早地来到了学校,在操场上集合。没大一会儿,开着校长便来到我们眼前。我们大吃一惊,平常穿着华丽高贵衣服的'校长,今天却变成了一个“拾破烂”的(因为今天穿的很朴素,所以称之为“拾破烂”的)“小老头”。我们笑着问校长:“大贵人变拾破烂的啦?”校长一身严肃,说:“今天我们是去扫革命烈士的墓,穿那么好干吗啊!”说完,又向我们挤了挤眼,我们再一次笑起来。

说着,说着,我们便上了车,来到了革命烈士的墓前。我们扫了墓,祭奠了他们。我站在烈士墓前,想了很多:我们之前的先驱们,为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

为了能使我们的祖国解放,曾不惜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我们有什么理由辜负他们的希望,有什么理由辜负他们的期望。为了之前的先驱们;

为了自己的父母;

为了生我们养我们的祖国,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有什么理由使我们爱贪玩。

在清明节这天看到烈士纪念碑上曾经的英勇,和大无畏精神,每个人都为之感动。

【2020年清明节的三年级作文】相关文章:

1.清明节的作文

2.过清明节的作文

3.清明节的作文初中

4.清明节的追思作文

5.又是清明节的作文

6.清明节的节日作文

7.有关清明的时节的作文

不一样的清明节作文 第7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4024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1分钟,共有214位用户关注,54人点赞!

江西清明节习俗茶叶茶水祭祖可追溯至魏晋

祭祖是清明节的主题,一般在清明当日或“前三后四”,人们会到祖坟和故去亲人的坟茔前,清理坟头长出的杂草,并平整土地。而在江西一些地方,流传至今的茶叶祭祖习俗则显得独特而雅致。

九江德安一带流传着祭祖拜神时敬献一碗茶汤的风俗。人们认为,敬神后的茶能够消除病痛,保佑人健康。清明节敬奉祖宗的牌位,或祭扫祖宗坟墓时,除了摆放各种祭品之外,还要斟上一杯茶,且往往要选用最好的茶叶。

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中国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余悦认为,以茶祭祀的渊源最早可追溯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据其介绍,清明祭扫期间,有些人会在故人坟前洒上一些茶叶,以表示先人的恩情如茶叶的清香存于后人心中。这种用清茶祭奉祖宗的习俗,除了江西,在广东地区也很盛行。

食贡面团制成“鱼肉”供奉先人

与茶叶祭祀有着异曲同工之效的,是在赣县流传的用面团制作成“鱼肉”祭祀先人的习俗。制成的祭品名叫“食贡”,与一些地方大鱼大肉祭祀的铺张相比,食贡以其“素”而显得与众不同。

用面团制作成的食贡十分多样,有鲤鱼、鸡、鸭等不同造型,外观惟妙惟肖,堪称艺术品。据食贡制作技艺传承人钟兆福介绍,所有作为“食贡”的物品都有一个赞号。如“鸡”的赞号为“德禽”,源于《幼学故事琼林》中“鸡有五德,故称之曰德禽”的说法;“鲤鱼”的赞号为“金鳞”,源于“鲤鱼跳龙门”的说法;“桃子”的赞号为“仙果”,象征延年益寿;辣椒的赞号为“辛味”等。 据《赣县钟氏志》记载,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赣县当地举行祭祖就使用了食贡。学者认为,食贡的产生是中原文化以面食祭祖之俗与当地融合的结果,加上旧时食粮紧缺等因素,用面食祭拜折射了先人勤俭节约的智慧与美德。

感恩节为耕牛庆生传递传统美德

江西清明习俗中反映的传统美德还有感恩。受西方文化影响,感恩节颇受当代人、尤其是年轻群体的欢迎。其实,有很多学者早就论证过,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很多节庆都蕴含了感恩的元素,这些节庆日远远早于西方的感恩节,比如清明节。

南昌大学江右哲学研究中心主任杨柱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清明节内涵丰富,其中便有感恩之情,讲究慎终追远,既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也是对后人遵循传统美德的引导。

在江西,除了追念先祖亲人外,为耕牛过生日便是“感恩”元素最鲜明的体现。据吉水县庐陵文化研究学者曾建彬介绍,在古代吉安地区,重视农耕的社会环境中,为耕牛庆生是清明的重要习俗之一。

牛的生日有两种,一说在农历四月初八,一说在清明节。事实上,由于江西所处地区气候的原因,清明正是浸种催芽的时节,原为农事最为忙碌的时候。但根据习俗,就算再忙,这天也要为耕牛放假,并让其吃上精细的饲料,饱享一顿美味佳肴。 在曾建彬看来,这种习俗一方面源自以农业为根基的年代对耕牛的重视;另一方面也传递出江西旧俗中的“感恩”内涵。

美食“清明果”源于寒食节传统

和耕牛一样,江西人自己在清明节也不忘一饱口福。这天虽然怀着对逝者的思念,但同样是个美食节。

《新建县志》中就记载着“俗沿春饼,城面以麦,乡面以米,薄者佳。”《玉山县志》写着“米粉杂艾萌作果,谓之清明节果。”南昌人在清明时节会吃芥菜团子;萍乡当地则制作“艾米果”,还有“三月三,地菜当灵丹”的谚语。

清明前后,江西各地大多都有用艾草或者野菜制作食品的习俗,被称作“尝青”。据民俗学者介绍,江西各地制作各种米果团子,都是源于寒食节不生火做饭的传统。纪念介子推而形成的寒食节,其习俗已基本融入清明节之中。 在抚州南丰,旧时还会举办家族相聚吃喝的宴会,称为“清明会”。由此可见,清明节对当地人而言不异于一个美食节。

蒸尝为清明祭祀专门留下的祭田

清明这天不论是祭拜先祖所用的香烛火纸,还是宴请族人所需的饭食,都需要不少开销,根据旧时习俗,父亲留给儿子的田产中,要分出一块作为祭田,每年获得的田租,正好为家族清明祭祖所用。

据余悦介绍,自清代开始一直到民国时期,在江西省祭祀祖宗风气盛行的情况下,各姓、各房都留有祭田。

在寻乌,这种祭田名叫“蒸尝”。蒸尝原本指秋冬二祭,后泛指祭祀,也指族人聚餐。据资料记载,民国时期,寻乌县蒸尝田有四万三千亩,收租谷约八万六千石(1石约60公斤)。 蒸尝大部分的来源都是田产分给儿子时,留下一部分作为死后祭祀扫墓的费用。也有的是后人为了祭祀宗族先人而凑钱购买的田产,收取的租谷为来年祭祀费用。有了“蒸尝”作保障,自然不用担心祭祀宴客时还得挨个凑份子了。

二次葬修水奇俗“入土不为安”

虽然有感恩、美食等多重内涵,祭祀终究是清明节的主题。在大多数中国人的观念中,入土为安是一个十分重要乃至根深蒂固的概念,然而在九江市修水县部分地区,却流传着人死之后要葬两次的奇俗。

修水县东部的黄坳、黄港等地,人们遵从一个奇特的习俗。在亲人已经入土的两三年后,家属往往选在清明节这天,挖开坟茔,将骨骸装入一个陶罐当中,换 据了解,“二次葬”又称“迁葬”“拾骨移葬”,曾在江西地区广泛存在,其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种。包括首次时没有条件,只好简单完成,或是首次下葬后,家人运势不佳,旧时人们受风水观念影响,因此再次择地下葬。

有学者指出,修水当地环境相对封闭,因此具有保存了这一古老习俗的客观条件,另外也可能受当地“怀远人”(客家人)习俗影响,二次葬是“怀远人”最普遍采用的葬俗。客家人常常迁徙,装入陶罐的骨骸能够随身携带,实际反映了对祖先的崇敬。

不论是看似有些骇人的“二次葬”,还是茶叶、食贡祭祖,或者制作清明米果,其实都寄托了对先人的怀念之情。一处再次下葬。

清明节介绍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不一样的清明节作文 第8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658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0分钟,共有170位用户关注,51人点赞!

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有哪些你知道吗?共同阅读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有哪些,请您阅读!

清明节的来历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冬至在历史上也是一个节日,但现在各地大多不再过此节)。

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和民众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气候规律,比较适宜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物候、降雨等方面的变化,对人们依时安排农耕、蚕桑等活动有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到了清明,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清明对于古代农业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农谚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正是说的这个道理。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说的是这时开始准备养蚕。其中的“清明节”还只是一个节气,不是节日。

此外,清明时处早春三月,春光明媚,万物复苏,气候宜人而到处生机勃勃,是春游和郊外娱乐的好时光,所以清明前后自然成为人们乐于到户外、郊野嬉游的的好时光。

虽然我们在本文所谈的清明节主要指节日而不是节气,但是清明节气在时间和天气物侯特点上为清明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该节气应看作清明节的源流之一。

作为清明节重要节日内容的祭祀、踏青等习俗则主要来源于寒食节和上巳节。寒食节与古人对于自然的认识相关。在中国,寒食之后重生新火就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透露的是季节交替的信息,象征着新季节、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环的开始。后来则有了“感恩”意味,更强调对“过去”的怀念和感谢。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前者怀旧悼亡,后者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二者有着密切的配合关系。禁火是为了出火,祭亡是为了佑生,这就是寒食与清明的内在文化关联。唐玄宗时,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节前的寒食节,由于寒食与清明在时间上紧密相连,寒食节俗很早就与清明发生关联,扫墓也由寒食顺延到了清明。

入宋唐代开始,寒食与清明并列放假,不同年号分别有四至七天的假期。宋代是生活日趋都市化的时代,也是民俗向娱乐方向发展的时代。为了让人们能够在清明扫墓、踏青,特地规定太学放假三日,武学放假一日。《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当时盛世清明图景。

之后,清明和寒食逐渐合而为一,清明将寒食节中的祭祀习俗收归名下。同时,上巳节“上巳春嬉”的节俗也被合并到了清明节。到了明清以后,上巳节退出了节日系统,寒食节也已基本消亡。春季只剩一个清明节。与其他传统大节不一样,清明节是融合了“节气”与“节俗”的综合节日。清明从节气上正排在春分之后,此时天气回暖,到处生机勃勃,人们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可谓顺应天时,有助于吸纳大自然纯阳之气,驱散积郁寒气和抑郁心情,有益于身心健康。

“清明节”是几乎所有春季节日的综合与升华,清明节俗也就具有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

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清明节的习俗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不一样的清明节作文 第9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583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214位用户关注,50人点赞!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不一样的清明节作文 第10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479个字,预计看完需要2分钟,共有224位用户关注,41人点赞!

又是一年清明节,又叫扫坟节,也就是我们祭奠死去的亲人,去给他们上坟的日子。

今天我起得很早,因为我要去乡下给爷爷上坟,爷爷的坟墓在我们隔壁的一个县城,坐车大概要一个来小时,一路摇晃着不知不觉就到了,一下车,哇!人真多呀!县城的,乡下的今天都聚到了一起。我们先到街上买了些小纸作就上山了,都说清明时节雨纷纷,今年的清明节可不一样哦,阳光明媚的,大老远就能看见山上的祖坟,我们先到了老爷爷的坟上,按照我们这里的风俗,先要除掉坟墓旁边的杂草,然后再进行祭祖仪式,由于今年政府规定不能在山上点香烧纸,以免引起火灾,所以我们只是象征性的在坟上压了些纸钱,在坟墓旁边围上了我们亲手采摘的映山红。

扫完了老爷爷的坟墓,我们又得扫爷爷的坟墓去,翻过了一座山就到了,爷爷是生病去世的,所以挺年轻的,到了爷爷的坟墓上,奶奶就想起了爷爷的许多往事,嚎啕大哭起来,受她的影响,大家不免都有些伤感的情绪,同样我们也是把爷爷的坟墓清理了一下,压上了香纸,就下山了。

一天的扫墓活动就这样结束了,虽然爬山有些难,但是我还是跟着队伍顺利的完成了这次活动。我喜欢清明节这一天。

2、清明节的来历:

不一样的清明节作文

每到清明,总有几个小朋友愿意碰鸡蛋,碰鸡蛋就是将两个鸡蛋对在一起,互相捏,看谁能把对方的鸡蛋捏破。因为不能吃热食,所以这个游戏成了小朋友们的最爱。那么清明节优秀作文800字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关于清明节优秀作文800字的内容,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不一样信息

  • 不一样的清明节作文
  • 不一样的清明节作文90人关注

    每到清明,总有几个小朋友愿意碰鸡蛋,碰鸡蛋就是将两个鸡蛋对在一起,互相捏,看谁能把对方的鸡蛋捏破。因为不能吃热食,所以这个游戏成了小朋友们的最爱。那么清明节优秀 ...[更多]

教学范文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