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创新安全管理实现煤矿安全生产
煤矿企业作为高危行业之一,安全生产始终是生产领域中的头等大事,如何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关系着煤矿职工生命安全和煤矿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利益,实现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最大的也是永恒的命题。人人渴望安全,企业需要安全。为确保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体现了国家对煤矿安全工作的重视,作为一名从事煤矿工作多年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者,浅谈对煤矿安全管理的经验。
一、安全管理工作创新的必然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搞好创新工作,既是安全生产形势的要求,更是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新局面的迫切需要。
煤炭资源作为我国基础产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任务相当烦重,随着煤矿企业的所有制结构、管理体制、经营模式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变化,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也相应地发生变化。由于煤矿开采条件的日趋复杂,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自然灾害事故的突发性在一定的情况下很难得到有效的控制,加大了管理难度,同时煤矿企业员工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操作技能极低,靠传统和简单的安全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煤矿开采安全管理要求,杜绝煤矿安全事故也就相当艰难。作为一个煤矿企业,要想在激烈煤炭行业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永远保持蓬勃向上的发展生机,就必须要紧随时代的步伐,在安全管理上要开拓创新思想、新思路,并将创新思想贯穿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之中,运用新思路、新思想促进安全工作新突破。
二、安全管理创新内容
1、安全工作思想观念的创新
作为煤矿企业,不管是国有大型煤矿,还是地方集体小矿以及地方民营煤矿,都必须以转变观念为先导,努力探索和掌握现代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跳出习惯思维和传统安全管理套路,运用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的新观念指导生产,才能保证煤矿企业安全、稳步、快速发展。要以“有为方有位”、“有安全企业才能生存、“安全工作是煤矿永恒的主题”、“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等安全生产管理理念,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当安全与生产冲突时,生产必须服从安全,实现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
2、安全管理体制和机制要有创新意识
(1)建立健全煤矿企业谁主管、谁负责、谁管安全的安全管理体系
煤矿企业要想安全管理体制和机制有所创新,必须要勇于打破陈旧的思维和管理模式,特别是要打破地方民营煤矿的家族式管理模式,要将传统的安全管理体制向科学化安全管理体制转变,积极推行煤矿企业谁主管、谁负责、谁管安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实行下级对上级负责,全矿管理人员对矿长负责,矿长对企业投资者负责的安全生产管理负责制。逐一落实,层层把关,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在安全生产过程中,要考虑从企业的整体发展出发,把管理重点放在各种事故预防的整体效应上,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等安全管理,实现对安全生产全过程控制,逐步建立起系统化、程序化,自我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做到安全隐患要有超前预知,要超前作好预防工作,编制好超前预防措施。在生产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安全隐患,敢于提出安全隐患,才能保证安全生产。
(2)建立人才安全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
如今企业的竞争核心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发展就要建立人才安全管理体制,吸引优秀的技术人才,留住有技术和业务水平好的作业人员。一个企业安全情况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企业员工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优秀的人力资源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且是企业安全生产最好的人才资本。合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资源优势,为企业服务,必须并建立和完善一整套对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做到奖罚分明,才能激发企业员工抓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提供人才保证。
3、安全管理制度和手段的创新
随着国家对煤矿企业的各种法律、法规的健全,责任追究越来越严格,煤矿企业为了保证安全生产,就必须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奖罚制度,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奖罚制度、瓦斯管理责任制奖罚制度、煤与瓦斯突出管理责任制奖罚制度、各工种和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制奖罚制度、 质量标准化奖罚制度、机电运输管理责任制奖罚制度等。这些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丰富和完善安全管理手段,使安全管理工作常抓常新。
4、安全科技的创新
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企业在不同的发展,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科技创新对于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不断的依靠进步,经常更新技术结构,技术装备、开展技术创新才能永久保持企业旺盛的生产力,企业才有生存发展的可能。加强科技创新,关键是要建立和形成符合科技创新的新规律,适应当前市场经济要求的机制。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应用,为煤矿安全生产创造了条件,更为企业带来了新的效益。按要求安设瓦斯抽放系统、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加强煤与瓦斯突出的管理,为煤矿瓦斯管理工作提供安全保障;使用皮带运输机和刮板运输机,既解决运输问题,又解决了提升运输的跑车安全事故……通过这些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投入,有效地解决了顶板、瓦斯、煤尘、煤与瓦斯突出、水患等重大事故的发生,为煤矿安全生产创造条件。
5、安全文化的创新
安全文化建设对企业管理起着核心作用。建立企业安全文化就是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强化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防范意识,使职工的安全行为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
企业要提高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其主要手段就是安全技术培训,安全培训工作不论在各企业之中,还是在地方主管部门都在坚持不断地进行着,为煤矿企业员工安全思想意识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
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除通过安全培训这一种途径,还有多种途径。如:安全演讲、安全知识竞赛、安全展览、亲情教育活动、班前会议室张贴“全家福”、班前安全宣誓、事故案例分析及经验教训等各种形式,丰富了企业的安全文化,又营造了“关注安全,关注生命”的安全氛围。
三、安全管理创新的效果
通过对安全管理创新的探索和大胆尝试,在安全生产方面取得了很显著的成效。由于注重安全文化建设,全国煤矿企业形成了以“安全第一,生产第二”以及“要我安全,我要安全”等为核心理念的安全文化氛围,使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素质得到增强,安全法制观念不断加强,企业业主、企业管理人员依法管理,企业员工规范操作;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建立了“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的安全责任体系,严格检查、考核、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使全国煤矿企业的重大安全事故大大下降,全国煤矿企业的死亡率实现低控,从而推进安全生产工作扎实稳步发展。
煤矿要安全生产,必须转变和更新安全管理观念,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安全管理创新,掌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才能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同时,煤矿广大职工必须进一步贯彻执行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各种安全法规,增强自主保安意识,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自主保安能力,以确保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第2篇 创新安全性评价工作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山东省济阳县供电公司担负着全县工农业生产及53万居民生活供电任务。拥有110千伏变电站4座,35千伏变电站11座,主变总容量342100千伏安。目前,济阳电网形成了以110千伏线路为主网架,35千伏线路环网供电,调度灵活,安全可靠,适度超前的坚强电网。
不断吸收先进的科学管理经验,提高执行力,把安全制度正确及时地贯彻到基层,以确保企业安全健康持续发展,是县供电企业探索的重要课题。2005年以来,济阳县供电公司深入学习和运用安全性评价,并以此为突破口,推动安全管理的创新,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使员工安全意识显著提高,电网安全运行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安全性评价工作成果在全省经验交流工作会议上成功发布,被列为全省第一批最佳实践案例,并在全省范围内予以推广。
认真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实现管理创新
安全性评价工作是科学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通过对供电企业生产设备、劳动安全和作业环境、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可能引发事故的危险因素进行超前查评,预知安全生产基础现状,掌握安全生产薄弱环节,明确应采取的反事故措施,实现“预防为主”、“超前控制”。为此,公司十分重视,2005年把安全性评价工作列入全年公司重点工作,并成立了以行政正职为组长的组织机构。党政一把手为总协调人,实行了月考核,要求务期必成。其次是进行层层发动,专门召开三级安全性评价工作动员会,进行层层宣传发动。针对认识问题,又一次召开再发动会议,明确安全性评价工作不以发现的问题多少而否定这个单位的工作业绩,也不因为查出问题多少而影响年终工作考核,相反,对安全性评价工作不重视或工作不认真的单位或个人,公司进行严格考核。聘请专家运用解剖麻雀的方法,对一座变电站、一条线路、一个台区进行查评,拿出样板,作为安全性评价工作的标准。
我们依据样板,历时8个月通过班组自查、车间普查、专业组查评,对全县所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35千伏及以上线路、31条10千伏线路及200多个配电台区、低压线路设备进行查评,共查出生产设备、劳动安全和作业环境、安全生产管理三方面问题17075条。安全性评价工作总计标准分7240分,实得分为5378分,得分率为74.28%。问题主要集中在输电线路、配电网、检修运行管理、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管理、基层基础管理部分。这些问题的存在,暴露了我们管理滞后,措施乏力,没有从制度上实现系统的控制与预防,为此,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不断创新和努力:
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我们在安全生产上突出“一把手负责制”,成立以党政一把手为主任的安全生产委员会,建立经理全面指挥,分管经理具体负责,中层干部严格管理,班站长敢抓敢管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在保证体系内认真落实“个人控制违章,班组控制异常,车间控制障碍,公司控制事故”的层级管理责任,使体系控制真正发挥作用。第三,在各部门设置专职安全员,在班组、站所设置专职或兼职安全员,形成一个以安质部为龙头,同时涵盖全公司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监督、信息反馈网络,达到横向监督到人,纵向管理到位。第四,协调理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的关系,把“五同时”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及“谁主管谁负责”的指导思想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做到责任到位、压力到位、工作到位。两个体系的建立使安全责任与安全监督有了可靠的组织保障。
坚持不断深化和完善安全生产各项制度。失去了制度的约束,人的思想、行为就会散漫,安全生产就得不到保证。公司首先完善安全生产目标体系,明确安全目标,将安全生产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单位及责任人,并逐级制定保证措施。同时,建立大安全的理念,把目标管理的关口前移,把目标管理的重点前延到事前、前延到过程、前延到现场、前延到基层,涵盖人员、设备、系统安全的全方位、全过程。其次把制度建设作为工作的基础,根据上级有关规定,梳理本公司的制度,及时修改或补充,使其更加完善,更具可操作性,使安全生产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规范个人和群体在生产过程中的行为,做到了“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2005~2006年梳理安全制度11项,修订5项,新出台3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断更新的同时,确保了安全活动质量、安全工器具管理等基础性工作进一步规范。
以严格的考核促进监督的执行。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离开严格的考核就谈不上执行力。责任不落实,监督不到位,考核不严格,造成执行力逐层递减,安全管理流于形式。针对这种情况,强化责任制落实,根据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职责,落实各项标准。加强过程控制,每一项工作不但要结果,还要关注过程,整个过程不失控,保证结果的含金量。严格考核机制,建立考核标准,层层有考核,并实现联责制,把考核作为监督的杠杆,使监督执行到位。2006年,公司提出安全考核79项,考核金额4万余元,有力地提高了监督执行力,安全性评价检测出的缺陷、问题和2006年整改指标,全部按时完成,设备消缺率、装置性违章按计划整改率实现100%。
领会安全性评价精神实现观念创新
通过两年多来的学习、运用和实践,公司上下一致认为,安全性评价是一种集约式管理方法,它避免了粗放、主观和片面,从思想观念上实现了三种改变:
标本兼治防范“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县供电企业多年来的安全生产管理方式,基本上还是传统型的跟踪式管理——“哪里出了事故,哪里就有事故分析,就有考核”。这种管理方式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通过学习安全性评价体系,我们充分认识到现代化的安全生产管理方式应该综合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度量和预测,通过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认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必要的措施,以寻求最低的事故率、最小的事故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这样,安全性评价既可找到“点”,又可见到“面”;不仅“治标”,而且“治本”。
“超前预防”取代“亡羊补牢”。事故具有潜在性、再现性和可预防性的特点,要避免事故的发生,超前预防是最有效的方法。传统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偏重事故发生后的分析、调查、定性和定量,属于“亡羊补牢”型的管理模式,而面对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的电网,对电网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的客户,特别是现代化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要求,“亡羊补牢”式的管理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因此,要真正求得安全成本与效益的最优化,就需要从“亡羊补牢”向“超前预防”转变,实质上这就是从安全管理的常规模式向目前的科学管理模式——安全性评价转变。我们必须着眼于事故潜在因素的研究,以“风险率”或其它数字形式定量地提供事故发生的概率及破坏程度,并据以确定应该采取的措施,最终达到超前控制的目的。
“科学”代替“经验”。在县供电企业,随着新的设备和工艺的大量采用,设备更新改造快,工作人员知识更新跟不上。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单凭过去经验,仅仅由安全管理人员抓安全显然无法奏效,必须加大安全管理的科技含量,引入适合于先进设备和工艺的安全管理方法,使安全管理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安全性评价工作正是从评价对象的确定到参评人员的培训、从风险辨识评估到具体整改,在每一阶段都体现科技含量的特点和优势,因而作出的评价会更加公正准确,更适合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它所蕴含的实质内容——即从传统安全管理模式向安全性评价体系的转变,也就是由“科学”代替了“经验”。
第3篇 煤矿职工安全培训管理与创新
“十一五”以来,铜川矿业公司安全管理水平和煤矿开采技术不断提高,矿井综采、综掘新设备、瓦斯预抽、瓦斯监测监控、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等新设备、新工艺的广泛应用,职工安全技术素质以及个人安全素养对矿井实现安全“零”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职工安全培训工作放在了突出的位置。在新形势下,积极探索和创新安全技术培训的形式和方法,不断提高培训质量,是公司实现安全“零”目标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根据公司近年来安全培训方面的一些好的做法,以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总结和剖析,提出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看法,寄希望为公司实现安全“零”目标提供强大的智力和人才保障。
一、公司职工安全培训问题与现状
1、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煤矿就业门槛底。矿井招收的一线临时工,来自农村的居多,文化程度不高,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安全防护技能差,虽然经过了公司四级培训机构、二级培训机构的反复学习和培训,但是,安全教育培训效果成绩不明显,致使“三违”现象时有发生;随着陕北矿业公司的崛起,其煤矿开采条件好,井下安全保障高,工资薪酬待遇优厚,造成我公司技术人员的流失,一些熟练工种、技术岗位人员出走,致使安全技术人员青黄不接,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2、培训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跟不上培训形势发展的需要。一是实训设备陈旧,硬件设施配备不够,影响培训机构可持续发展;二是培训基础设施差,为学员服务的配套设施如学员公寓、学员餐厅设施简陋,不能满足学员住宿就餐需要。三是一些四级培训机构资质培训教室、展室、实验室年久失修,无法满足教学;四是师资力量紧缺。师资队伍没有形成梯次结构,专职、兼职教师人才匮乏,部分专业教师紧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仍需进一步加强。
3、安全培训效果差。近年来,公司可以说培训投入资金不少,安全培训人员数量多,达到了全员培训,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学员必知必会、应知应会知识掌握不够,实际操作技能差;现场办班存在问题。学员正常出勤无法保证,学员学习积极性不强,下班后精力不集中,学习疲于应付,替考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现场办班的效果,致使安全培训未真正收到实效。
4、《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规定:“‘三项岗位人员’一律严格考核,按国家有关规定持职业资格证书上岗。职工必须全部经过培训合格后上岗。凡存在不经培训上岗、无证上岗的企业,依法停产整顿。没有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或存在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的企业,情节严重的要依法予以关闭”,为职工安全培训提出更加严厉要求。同时,随着我公司“十二五”期间煤炭产能的扩大,人力需求量不断增加,可以说职工安全培训形势严峻,培训任务任重道远。基于以上问题和不足的存在,结合公司多年来安全培训工作运行情况,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以往好的做法认真予以落实,对存在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和创新,全面促进职工安全培训健康发展,为实现企业安全“零”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流的安全培训机构
1、加强安全培训基础设施建设,按规定标准落实好机构、师资、场所、计划和经费,购置配备必要的教学器材,升级培训教学软件,打造硬件设施一流的国家二级安全培训机构和四级安全培训机构,积极创建全国煤矿安全培训系统一级安全培训中心。
2、强化安全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充实教师队伍,重视教师的培训,积极开展安全培训教学评比活动,引导教师树立现代教育培训理论,运用现代教育培训模式,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深入煤矿一线,加强实践,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能力。到“十二五”末,二级培训机构高级职称者达到教师总数80%以上,四级培训机构有资质的专职或兼职教师达到100名以上。
3、深化教材和课件建设。根据国家新的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和先进的安全技术措施的推广应用,开发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教材和考试题库。鼓励教师编写生动形象、引人入胜的煤矿安全培训多媒体课件,继续开展优秀课件、教案评比活动。
三、强化安全培训教育,建设一流的职工队伍
1、突出“三项岗位人员”培训。安全培训中心要按照职责范围科学制定培训计划,规范有序开展“三项岗位人员”安全培训工作,强化安全管理人员尤其是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确保“三项岗位人员”上岗持证率100%
2、深化班组长培训。必须继续做好班组长的安全培训工作,煤矿班组长仍按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管理,以落实岗位安全责任为核心,以提升班组长安全管理水平为重点,强化超前防范、操作技能和现场管理能力的培训,切实提高班组长安全综合素质,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3、加强全员培训。各四级培训机构认真做好安全培训计划,落实安全培训责任,强化措施的实施,确保培训任务的完成。逐步形成“一级抓一级、上级培训下级”的安全培训模式,对职工培训做到全方位、全覆盖,并突出对新工人上岗前、转岗职工换岗位前的岗位操作技能培训。所有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四、重视管理干部的教育培训,建设一流的干部队伍
注重管理业务和能力的培训。通过安全培训机构的定期业务培训和煤炭远程教育培训网的知识更新培训以及注册安全工程师的考试,提升煤矿安全管理干部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提升煤矿安全管理干部学历和职称;制定切实可行的学历和职称达标计划,将不具备煤矿主体专业学历和无学历的干部纳入达标计划,学历和职称达标纳入安全管理机构和个人考核内容。第三,强化人才引进,充实矿井安全管理干部队伍。加大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招聘力度,每年在矿井安全管理干部补充需求的基础上,增加招聘计划。实现安全管理干部满足“十二五”期间矿井安全管理需要的前提下略有储备。
五、实施安全培训教育创新,建设一流安全培训模式
1、培训机构规范培训内容。按照学用结合、因材施教的要求,培训教师要经常深入矿井,加强培训需求调研,结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员的岗位特点和培训需求,紧紧围绕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完善培训课程设计,更新培训内容,做到培训内容合理化、规范化,趣味化,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改进培训方式。在坚持和完善讲授式教学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培训内容和不同学员的特点,灵活运用研讨式、互动式、案例式、体验式、模拟式等多种方法开展培训,做到培训方式多样化,进一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创新培训手段。做到安全培训与实践紧密结合,实行矿井矿处级领导轮流安全培训授课制度,根据自己分管专业不同,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制定有特色教案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以提高培训效果。
4、实行区队自主培训。区队根据生产实际,充分利用班前、班后会和集中学习时间对职工进行自主培训,坚持开展每日一题、安全点评、隐患分析、风险评估、“岗位描述”等多种形式的安全培训活动。
5、创新安全培训内容。强化风险防范教育。加强对全体职工的操作标准化水平和风险意识的培训,使职工在每一个工作流程中,开展每项操作前,熟知可能存在风险是什么,如何预测,怎么控制和消除风险,提高职工现场安全风险辨识与防范能力,从而实现生产过程安全“零隐患”。
六、学习他人先进经验,建设一流的安全高效矿井
1、全面学习推广王村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经验,认真组织好王村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经验的学习宣传工作,做到转变观念、提高意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消化吸收。同时,与集团公司联系,分阶段、分梯次赴王村矿进行实地培训学习,全面提升安全管理及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水平。
2、学习借鉴他人之长,按照“先易后难、由点及面、循序渐进”的原则,制定出阶段性的工作目标,组织实施。创建成“示范矿井”,引领其它矿井安全管理水平共同提高。其它矿井选择一个单位、一项工程,率先建成本单位“示范点”,以此带动全矿学习创建工作发展。
七、实施安全文化创新,有益补偿职工安全培训效果
一是开展安全文化理论研究,推动安全文化理论创新,构建安全文化理论体系;二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在矿区唱响“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安全文化主旋律,为煤炭生产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舆论氛围;三是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完善安全文化教育培训体系,着力提高干部职工的安全素质和综合技能;不断丰富安全文化建设载体,创新安全文化建设内容,征集安全文化合理化建议,繁荣安全文化作品创作,创建安全文化建设示范矿井,树立安全文化建设先进典型,完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体系;四是深入开展精细化管理、井下工厂化治理、质量标准化建设、班组建设等工作,打造安全文化建设精品工程,促进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五是强化安全文化建设的监督检查、考核奖惩、表彰激励,着力构建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安全文化建设长效运行机制。
煤矿职工的安全培训教育工作,是一个极其繁杂的系统工程,使每名职工都成为一个本质安全人,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这就要求企业及培训机构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大胆常识,勇于探索,努力构建职工安全培训的长效机制,才能保证公司安全“零”目标的持续实现。
第4篇 上饶供电创新安全管理模式
近年来,江西上饶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始终把安全生产摆在首位,一直把安全生产作为关系地方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点来抓。该公司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积极探索和实践电网安全生产可控、在控的新思路、新办法。 以“农电管理年”、“安全效益年”、“供电所安全管理年”活动为载体,以“安全性评价”、“危险点分析”、“标准化作业”为重点,以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为切入点,创新提出了抓队伍,强化体系建设;抓教育,强化安全文化;抓奖惩,强化制度落实;抓投入,强化基础建设;抓关键,强化隐患消除 “五抓五强化”安全管理的新模式,使该公司安全管理工作上了新台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不仅连续两年在上饶供电系统春夏秋冬四季安全大检查中名例榜首,而且安全生产天数达到1723天(截止到2006年8月31日),连续四年没有出现安全事故。
为切实保证安全生产,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该公司不断加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建设。建立一个能够自上而下层层加压,自下而上层层保证且高效运作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建立一个“头头抓、抓头头”的安全管理机制,实现安全生产的思想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同时把安全作为党政工作的主要结合点,形成“行政抓长、总支抓党、工会抓网”全员抓安全的良好局面。建立和完善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加强生产设备的管理,使安全生产处于“可控、在控和能控”的状态。
在监督体系建设方面,该公司重点突出抓好安全员的队伍建设,通过实行安全员垂直管理,保证了安全监督到位。一是加强对安全员的业务考试及业绩考评,造就一支技术过硬、管理过硬、思想过硬的安全员队伍。二是安全员由兼职改为专职。原来供电所安全员绝大部分为兼职,经常因抄表、收费等工作影响安全监督工作。改为专职后,安全员集中精力管理安全,有效预防了事故的发生。三是实行安全员由公司安监科垂直管理,所(站)的安全奖由基层安全员考核、发放,从而加大了基层安全管理力度。四是提高安全员政治、经济待遇。生产管理干部首先从安全员中进行选拔,大大提高了基层安全员的地位,从原来“要我当”转变为“我要当”的局面。安全员队伍的稳定促进了安全生产工作的稳定,抓安全管理要“以人为本”得到了全面贯彻和落实。
企业的动力及凝聚力来自企业文化,抓好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长治久安的保证。当前,国网公司提出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就是安全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安全长治久安、队伍和谐稳定、企业与社会共同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该公司着重抓好三类培训,一是新进人员培训,把好进人关;二是管理人员培训,提高管理水平;三是聘用电工培训,提高业务素质。我们坚持“五个结合”,即安全教育与敬业教育相结合;安全教育与技术业务培训相结合;安全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处罚违规行为与表扬奖励相结合;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要与文化娱乐相结合。“七项”实用性强、效果好的安全文化活动已融入公司日常的安全管理。一是每月在安全员中开展“安全之星”评比,对被评为安全之星的安全员给予重奖外,还在提拔、评先等其他待遇上给予优先考虑;二是每年在聘用农电工中开展“星级制”评选,按“星级”享受不同奖金分配系数。三是在创办公司内部安全刊物《电力风》,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四是开展安全主题的演讲竞赛、安全生产格言警句征集活动;坚持利用信息平台给作业现场员工发送安全短信,提示安全注意事项,送去温馨的祝福。五是增设“安全警示室”,配备安全方面宣传教育资料和设备,对违章人员进行离岗再培训,再教育,再警示活动,有效杜绝习惯性违章现象的发生。六是开展安全生产家庭联动活动,每季度召开一次员工家属恳谈会,播放一些安全事故事例录像片,由家属向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印发安全漫画和安全生产家庭约定等,从亲情的角度、家庭的视角来共同关注电力安全生产工作。七是开展“倡导六爱六亲,构建和谐企业”活动,大力倡导“爱企业、重亲和;爱岗位、重亲敬;爱同事、重亲近;爱客户、重亲切;爱家人、重亲情;爱邻里、重亲善”和谐氛围。
安全职责的落实、安全目标的实现、规章制度的落实、操作规程的规范都需要依靠严格的检查考核制度来进行。基于此,该公司建立了完整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以规范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达到了“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安全”、“以制度促安全”的目标,极大地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
为了让安全工作更规范化、更具有明确的指导性,该公司在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安全监督、两票、事故、障碍、违章、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检查、奖惩等方面提出明确的规定。公司与各相关部门(站所)层层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建立责任追究机制。严格执行“安全一票否决制”与“重大事故责任追究制”,对安全生产管理实行重奖重罚和末位淘汰制。对年度安全考核不达标的单位或连续2年受“黄牌警告”的单位实行末位淘汰,部门主要负责人就地免职,安全员调离安全岗位,工资执行最低岗级标准,5年内不得上调工资。对在岗一线职工加大了培训与考核力度。公司每半年对在岗一线员工进行《安规》、《运规》及其它业务知识的在岗培训和考试,对培训考试前五名的职工上浮一级工资,对后五名的职工下调一级工资,对连续二年后五名的,则待岗培训,待岗期间只拿生活费,使岗培训考试有力有效推动了安全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同时,公司加大了对一般事故(障碍)的考核力度,并要求参加安全大检查的有关基层单位、科室的领导和职工,交纳相应数目的风险抵押金,实行事故考核风险抵押制度。实行违章者令其下岗学习的制度,使员工产生了“违章即下岗”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使公司的安全违章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
安全生产的投入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该公司一是以农网城网改造为契机,完成了送配网架的合理布局, 村村通电率达100%,电压合格、供电可靠率达对外优质服务的要求。二是通过开展“农网回头看”活动,以设备和环境整治为切入点,使设备完好率达100%。设备标志齐全,物资定置管理。并做好生产生活场所的绿化、美化工作,以规范管理、文明生产促进安全的基础管理。三是出台制定了《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管理办法》,从制度上使安全的投入得到保证。同时,加大科技含量,公司上下牢固树立了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管理手段,实现事故超前控制的安全管理目标。为此,公司成立了qc活动小组,制订研讨课题,攻克一些实用性很强应用技术。如2002年率先在系统内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电力安全生产分析会,每月将安监科的安全检查及各站、所自查情况,特别是线路安全、设备隐患及时准确地在地理接线图上用坐标标明位置,可以直观、快捷、准确地进行安全讲评,使隐患得到及时消除。该系统的投入使用,让与会者能全面了解全各公司的安全态势。2004年公司mis自动化办公系统、县调自动化系统的投入使用,大大提升了我公司电网安全管理水平,使安全管理的基础得到进一步加强。外力破坏是影响电力安全的杀手锏,而“三线交越”、违章建筑、排灌用电和小水电上网等则是引发事故危险点,及时消除这些外力安全隐患,成为该公司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
由于历史原因,上饶县“三线交越”和违章建房的现象严重。为彻底整治“三线交越”和违章建筑安全隐患,该公司主动与地方安监局成立了“三线”整治联合行动小组,制定方案和措施,在全县打响了整治“三线交越”保卫电力线路安全畅通的战役,20余公里私拉闭路电视线路被强行清除,15处乡镇违章建房现象得到整治。为巩固“三线交越”整治成果,该公司与县安监局一道建立了日常联动机制,划拨专项经费,每半月清查一次整治成果,有效根治了“三线交越”的顽症。并通过县电视台、县报社等新闻媒体进行全程跟踪报道,让大家知道这是加强用电环节的“平安工程”,提高了全民的安全意识。
上饶县是农业大县,农业排灌用电一直是该县用电安全工作的难点。为了消除安全隐患,更好地为“三农”服务,该公司采取了四项有力措施:一是行政措施。由各乡政府专门下发了排灌用电文件,设置安全协管员;二是法律措施。公司与农户签订了抗旱用电安全协议11万多份,分清了各自的安全责任。三是技术措施。公司投入资金进行线路改造,对排灌表计集中管理,从源头上杜绝了私拉乱接现象。四是经济手段。对私拉乱接者按照用电协议和电力法予以重罚,对举报者予以重奖。通过这些措施,有效保证了农民的用电安全,公司已多年未发生用电安全事故。
为进一步加强小水电站并网后的规范管理,公司将其纳入县电网安全防控体系。一是加强组织措施。坚持月度生产指标、技术参数的通报;坚持每年组织召开全县水电工作座谈会议,主动做好发电企业的服务;二是加强技术监管。加强了对电站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通讯设备的日常管理与检查,加大了对水电站的安全技术监管力度,消除了小水电上网的安全隐患。
第5篇 强化班组建设创新区队管理打造本质安全型区队
梅花井煤矿综采二队是一支敢打硬仗、能打硬仗、打赢硬仗的综采机械化队伍。全队有员工121人,下设两个生产班,一个检修班。全队有党员15名,占全队职工总数的13%;全队有管理人员9人,大专以上学历22人,占全队人数的18%,高中以上同等学历员工54人。技师2名,高级工4名,中级工38人,占全队人数的31%,全队在24°平均倾角的112202综采工作面,累计生产原煤66万吨,消灭了碰手碰脚及以上事故,为实现本质安全型区队夯实了基础。
一、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夯实区队基础管理。
为不断将班组建设工作更深入开展,队党政领导着重在班组建设建章立制方面下功夫,以“6+2”安全管理法为基础,从安全、质量、任务、成本、文化建设、民主管理等方面制定《区队对班组日考核评分细则》。由当班跟班队干按照细则对班组进行逐项考核评分,并填写《区队对班组日考核评分表》;以安全、质量、任务、成本、工作态度、团结协作、遵章守纪、学习培训等制定《班组对员工日考核评分细则》。由班组长按照细则对员工进行逐项评分,并填写《班组对员工日考核评分表》,员工考核得分由本人签字认可,员工日考核得分汇总后与员工月度工资奖金挂钩。健全和完善《班组管理办法》。充分结合综采机械化高标准要求制定区队、班组、个人“三级”愿景目标,形成以区队愿景为目标,以班组愿景为核心,以个人愿景为支撑的“三级”愿景目标体系。通过制定区队、班组和员工个人的三级愿景和思想发动,使班组和员工个人真正情系矿区企业发展,围绕各自愿景自觉行主人事,尽主人责,实现以员工个人愿景支持班组愿景,以班组愿景支持区队愿景,最终实现打造本质安全型区队目标。
二、提升班组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健康发展
首先强化班组“领头雁”管理,在选用班组“领头雁”时严把关口,以思想好、作风硬、经验丰富、组织能力强为标准,通过推荐、公选、竞岗,使选用出的班组长具备“盯安全、盯质量、盯过程”和“严要求、严管理、严执行”的素质,并将一些有技术特长的员工安排的重要工作岗位,充分挖掘员工潜力和创造力,调动全体员工参与班组建设热情,让他们为全队班组建设发挥中流砥柱作用。队里每月及时召开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会议,安排管理人员分班组对员工进行思想动态分析,排除不稳定因素和不安全行为,重点加强“四新”人员和后进员工的管理,主要采取思想帮教和技术传帮,灌输100-1=0的安全管理理念,教育员工从安全生产 “一个都不能少”的安全文化中体现人生观和价值观,确保区队安全生产健康发展。
三、突出危险源辨识和风险预控工作,把“6+2”安全管理法和“手指口述”操作法贯穿于安全生产全过程
综采二队结合112202综采工作面机械化程度高,工种多、操作工序繁杂等诸多因素,为了确保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充分利用班前会、周五员工安全活动会,对员工进行煤矿“三大”规程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员工的安全知识。与此同时,组织全队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对综采工作面的各道工序进行危险源辨识、科学确认,让员工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尤其在危险源辨识讨论工作中,队班子成员、班组长每晚利两个小时进行辨识讨论,最后确定危险源 553项,其中有关人的不安全因素有392项。经过队管理人员在每天的班前会上给员工进行讲用,科学确认,仔细安排,为该队的安全生产工作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
在作业现场强力推行“6+2”现场安全管理法和“手指口述”法操作,切实抓好人、设备、环境等方面的风险排查,消除各类危险源达到安全作业的标准。在工作面坚持执行“班组长一人负责制”,防范了责任在落实中打折扣和推诿扯皮现象。
四、营造浓厚安全文化氛围,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为了将班组打造成学习型、创新型、本安型班组,队里在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同时,还在抓好安全文化方面做文章。要充分利用区队愿景、班组愿景、员工个人愿景及亲情寄语等,制作成文化牌板悬挂在会议室、工作面等场所,教育员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同时,安排各类先进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并与一些技术素质低的员工“结对子”,不断提升全员操作素质。还开展职工家属恳谈会、班组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不断激励员工提高责任意识。
五、实施班组竞赛,加强民主管理,实现闭环管理
该队每月定期召开一次绩效考评会,着重对各班组安全生产、评先树优、班组材料核算、员工绩效考核、班组长测评等进行一次点评,找出不足,加以改正。对各班组推出的一些好的管理经验和做法进行全队推广,鼓励员工提合理化建议,对员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进行奖励,将队务及时公开,保持透明度,让员工共同为区队管理建言献策。通过积极开展班组建设,实施班组竞赛,把任务分解到班组,把责任落实到员工,把设备承包给个人,将设备完好与责任人的奖金挂钩,做到勤检查、勤检修,实行闭环管理。把奖金分配与当班管理人员和员工安全质量量化评分挂钩,对所有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充分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每日对各班组、员工进行评优及考核,真正做到日清日结,极大的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综采队班组建设的健康发展。区队对班组日考核得分月底汇总后,评出优秀班组和最差班组;结合优秀班组评出“优秀班组长”、“优秀员工”和“岗位能手”,区队进行奖励,在工资奖金分配方面,拉开了优秀班组和最差班组的收入差距,从而形成班组之间良性竞争,推动全队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极大地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为我队抓好各项工作,起到了良好地推动作用,使班组建设更加深入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六、创新区队管理,激励全员创先争优
该队组织各班组紧紧围绕“实现首季开门红”、“百日安全生产无事故”等活动,组织员工开展以班组“无隐患、无事故、无三违”以及“比安全、比质量、比产量、比技术、比贡献”为内容的班组升级达标竞赛活动,队里专门制定了合理化建议奖、敬业奉献奖、进步最快奖等奖项,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仅实行班组材料核算一项工作,全队就节支达32.68万元,极大的激发了全员增收节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在集团公司技能大赛上能取得名次的人员进行重奖,激励员工学知识、练技能,不断提升员工队伍整体水平。
七、树立“精品”意识,激发班组活力,提升区队综合管理水平
思路决定出路,意识改变行动。为了打造“动态达标”的精品工程,实现工作面精品创建的常态化,该队制定了《班组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措施》,在各班组员工中大范围、多层面的开展动员部署,落实班组长现场管控责任,把抓好现场安全生产和质量标准化作为班组长的第一要务,在班组长中树立起打造质量标准化精品是硬任务、硬道理的意识,保证现场盯抓不走形式;开展班组劳动竞赛活动,该队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班组劳动竞赛管理制度和考核细则,开展了以“比操作赛安全、比产量赛任务、比标准赛质量、比出勤赛纪律、比劳动赛业绩”为内容的班组劳动竞赛活动,每月互评出一个优胜班组,并给予2000元的奖励,以此提高班组“干精品、创一流”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全面开展“精品工程”创建活动,本着“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循序渐进,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使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工作向纵深发展,在2023年第一季度集团公司精品工程验收中,最高分位居宁东矿区第一。
2023年1-4月份,在倾角大、底板滑、战线长、环节多、安全管理工作难度大的条件下,3个班组,121名员工攻坚克难、顽强拼搏,不讲条件、不计得失,在2.4米的采高、26°的倾角下,四个月累计产煤66万余吨,“强化班组建设 创新区队管理”为梅花井矿的班组建设竖起了一个标杆,为梅花井矿的精品创建树立了一个样板工程,更为梅花井矿建设“人本化、数字化、园林式国内一流安全高效矿井”的愿景目标伫立起一座引领精神的灯塔。
梅花井煤矿综采二队
二0一一年四月
第6篇 泰州大桥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安全管理模式创新
1 前言
泰州大桥位于长江两岸的泰州市和镇江、常州市之间,起自宁通高速、讫于沪宁高速,全长约62公里,由北接线、跨江主桥、夹江桥和南接线四部分组成,主桥工程采用了“三塔两锚”的新型悬索桥结构,核准总投资93.7亿元,建设工期5年半。
建设单位是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建设单位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对保障大型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相继颁布实施,建设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义务得以进一步明确,建设单位安全工作逐步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通过制定招标准入条件、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力度,使得工程建设劳动作业环境、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有了很大的改善。
近年来,桥梁安全事故频发,如广东九江大桥撞塌、湖南堤溪沱江塌桥等事故,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群死群伤现象,这无疑给泰州大桥的安全管理工作敲响了警钟。自2007年12月正式开工以后,泰州大桥建设单位始终将安全管理作为重点工作,在安全管理模式上进行一系列的实践和创新。
2 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泰州大桥安全管理的难点分析
2.1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广泛调研国内外的公路、铁路、桥梁、隧道等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现状,笔者认为,大型工程项目在建设安全管理过程中暴露出以下突出问题:
(1)各参建单位亟须纳入系统化管理
工程建设项目参建单位众多,包括建设、勘察、设计单位,以及众多的施工、监理等单位,施工组织及管理比较复杂。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各参建单位虽然都有一套自身内部的安全管理体系,但各参建单位之间的权责关系不明晰、信息沟通程序不明确、管理控制程序不确定,不能够为建设项目提供高效、通畅的管理,不利于加强对对工程建设项目总体的安全监督管理。
(2)建设单位安全管理力度不足
建设单位安全管理力度不足。一是管理力量显得不足:较多建设单位设未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仅配备一两名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尽管现场经验丰富但理论知识不足;二是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尽管制定了种类比较齐全的各项管理制度,但多停留在纸面上,没有经过充分的论证,在实际操作中也没有得到有效的传达和落实;三是管理手段欠丰富:多以对工地不定期巡查作为主要手段,安全工作主要交给施工和监理单位去完成,未能实现对从业单位强有力的监督和指导。
(3)安全生产考核评价需进一步完善
工程建设项目参建单位众多,各参建单位都建立了自己的一套考核指标体系。但是,在以下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首先在主管部门监管层面,对建设单位及下属各从业单位缺乏明确的考核指标,监管工作缺乏有效的抓手;其次在建设单位管理层面上,考核指标多为定性考核,主观因素太多,难以客观评价各参建单位的安全工作情况,也没有在操作中得到有效的落实;最后在施工单位内部管理层面,各单位都有一套自己的考核指标体系,但形式多样,水平也参差不齐,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尺来衡量和比较各单位的管理水平。
(4)安全生产费用监管不到位
安全生产费用是工程建设安全的基础保障。虽然《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等文件提出了安全生产费用使用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但由于过于宏观,且缺乏具体的计量范围和内容,使得安全生产费用使用管理成为工程建设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一是使用不合理,如生产设备费用在安全费用中列支;二是账目不清楚,存在未设立专项帐户管理、相关的发票凭证不全、使用金额和票据金额不一致等情况;三是监管不到位,基本上由施工单位自行统计,总监办、建设单位没有进行有效的核算和监督。
2.2泰州大桥安全管理的难点分析
泰州大桥作为正在建设中的特大桥梁工程,施工组织及管理非常复杂,且施工过程中采用大量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这些都给全桥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表现在:
(1)参建单位及人员众多,组织管理非常复杂
全线划分为11个监理标段,38个主体工程施工标段和2个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标段,参建人员目前已有数千人,施工组织及管理非常复杂。
(2)工程建设气候条件较差,地质水文条件要求高
建设现场易遇雷电、台风等自然灾害,地质、水文条件对工程要求也比较高,水上施工易受水流、潮汐、大风、河床冲刷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3)施工过程中采用大量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主桥采用世界第一的2*1080特大跨径三塔两跨悬索桥;中塔采用世界高度第一的纵向人字型钢塔,塔高192米,总重13000吨;中塔采用世界上入土最深的水中沉井基础,下沉至标高-70米的深度。这些都给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4)高处、水上作业多,历时长
南、北锚碇分别采用高41m、57m高的沉井,南、北塔塔顶高程180m,中塔采用76m高沉井基础、192米高钢塔结构,这些施工都属于特高处作业,而且整个作业贯穿工程建设始终,历时较长。
(5)施工机械众多,水上交通运输繁忙
全桥从基础工程到上部结构安装,都使用了大量的机械设备,尤其是使用了大量危险性较大的起重机械。悬索桥中塔的作业平面搭在水上,施工人员、材料和机具的运送都要依靠船舶,极易发生事故,而且作业平台需警惕受到船舶的撞击。
第7篇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1 与时俱进,进一步落实“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在安全管理上,贯彻“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指示精神,关键是站在“****”的高度,领导重视,责任落实;核心是站在“****”的高度,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本质是站在“****”的高度,执政为民、爱民惜身。贯彻“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指示精神,必须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把制度建设、班组建设、信息网络建设放在首位,抓紧抓好;必须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勇于探索安全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新对策,不断拓展安全管理的新理念、新方法、新的行为方式、新的安全器具,实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必须始终坚持安全工作的全面性、长期性、系统性、复杂性、科学性,把安全当作一门管理科学,不断探索安全管理的规律和内涵,努力实现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过渡;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论断,牢记历史的教训,在队伍素质建设和岗位技能培训上狠下功夫。
当前,电力工业体制正处在改革的关键时刻,电力生产安全尤为重要,它既是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也是检验改革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不管电力体制如何改革,电力生产内在的固有特点和客观规律不会变 化,各级领导的安全责任不会减弱。在电力体制改制的关键时期,衡量一名领导干部的政治敏锐性、思想觉悟高不高,关键是看对“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措施落实得深不深、细不细、严不严、力度大不大。只有不断加大安全监督力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奖惩规定,严格重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才能确保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2 与时俱进,深刻认识安全与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关系
目前,国务院关于电力体制改革的方案已经出台,电力体制改革的力度和范围是前所未有的。正确处理安全与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关系,是摆在各级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件大事。
(1) 首要的任务是保持稳定。稳定是基础,稳定压倒一切,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特别是思想稳定,要稳定领导干部的思想,只有领导干部的思想稳定,才能保证队伍思想的稳定;只有队伍思想的稳定,才能保证生产和电网的安全稳定,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2) 稳定是基础,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西北电力的出路在于发展。目前,西北电网750 kv输变电工程前期工作取得重要进展,21个关键科研项目进展顺利,已完成17个子项目的评审验收工作,设计技术规范的编制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国家计委委托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对西北750 kv示范性工程的咨询论证已有结论性意见。
(3) 从民航两起重大事故的冲击波看电力安全的重要性、紧迫性。电力行业的公用性、公益性和网络性决定了电力作为基础产业在国家经济、人民生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电力事故不仅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大,而且蔓延速度快,后果严重,甚至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如:世界杯球赛看不成,球迷可能闹事;电冰箱、空调停运,给居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医院手术受影响,将危及病人生命;大工业的连续生产无法进行,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网民、股民无法进行正常交往、交易等。电网事故带来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损害是无法估计的,切不可等闲视之。
(4) 从目前电网安全生产形势看电力安全的严峻性、艰巨复杂性。
① 2002年1~5月,虽然西北电力系统的总体安全生产情况明显好于去年同期,但局部电网事故还时有发生,主要设备严重损坏事故有上升的趋势,大机组运行仍然不稳,因辅机故障造成的机组跳闸事故时有发生,330 kv主要联络线跳闸比较频繁,局部电网结构不合理,事故隐患仍然存在,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威胁。人身安全仍是安全工作的重点,虽然2002年同期安全形势良好,但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交通环境不好,交通事故较多。
② 当前电力体制改革正进入关键时刻, 发电公司、电力建设企业、电力制造企业将与电网企业分离。这些生产关系的调整,必然带来经济利益的调整,必定造成职工思想的波动。
③“厂网分开”及现有管理体制改革的滞后使得一些企业减少对改善安全生产的投入。一些发电企业短期效应行为,片面追求任期业绩和眼前利益,使技术改造与大修投入明显不足;330 kv电网技术改造也存在一些隐患,因资金不能及时落实而不能及时消除,甚至连正常维护也不能进行。多元化投资电厂的安全责任不太明确,经营班子与各投资方的安全责任界面不清,存在事故隐患。从直属发电企业的管理转为独立发电公司的运作管理形式,在管理上出现真空等,都给安全管理带来一定的冲击。
④ 人为破坏现象仍然存在。一 些地区的输变电设施被人偷盗,据统计,外力破坏事故仍然占较大比例。《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以来,执法主体不太明确,高压架空线下的障碍物不能及时拆除,直接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国外敌对势力的破坏不容忽视,对企业内部的不安定因素也要提高警惕。
⑤ 管理体制上的原因也影响电力生产安全。多家办电,多方筹资办电促进了电力的发展,打破了独家办电的一统格局,形成了电厂股权结构多样化,有外资、合资、独资、国电系统直属及地方投资发电公司等。由于各电厂的建设年代不同,造价不同,人员多少、离退休负担不同,上网电价不同,管理模式不同,职工收入存在一定差异,职工的素质参差不齐,安全管理的标准及要求不同,带来安全管理水平上的差异和潜在的威胁。因为,电厂和电网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电源点的事故会给电网安全带来株连和波及。
⑥ 安全管理上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官本位主义等有碍于安全工作深入扎实地开展。具体表现为:过分追求安全目标的实现,轻视过程管理;因为安全考核涉及每一个职工的切身利益,出了事故,少数单位没有认真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处理,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现象;布置多,检查少;管理不严,好人主义;措施不到位,处罚不到位;喜欢运动式地抓安全,忙于应付上级检查,扎扎实实的工作做得少等。
3 与时俱进,深刻认识规章制度、基础管理与管理创新的辩证关系
坚持制度、机制、管理、科技创新,是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安全生产管理也要根据形势的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要求。国家电力公司第一号令明确指出: 电力体制改革期间,在新的电网运行管理机构、新的管理规定和新的运行机制没有到位之前,要继续执行现行调度规程、规定。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尽快分析影响安全生产的诸多因素,调查研究新形势下原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机制存在的问题,实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防止出现真空。
(1) 传统上的继承与管理上的创新是对立的统一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法度,是管理学上的需要。不墨成规,也成方圆,这是创造,是改革发展的需要。
基础工作在安全管理上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安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几代人用血的教训换来的,一定要认真遵循,予以继承和发扬。班组管理是安全作业的基础,必须高度重视,抓细抓实。安全岗位技能培训是队伍素质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必须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现场管理是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的关键,必须从严要求,养成良好的习惯。事故通报汇编,是血的教训,是经验和教训的积累,必须举一反三,杜绝重复事故的发生。
随着电网的发展,技术的不断创新,大电网、高参数、超临界、数据网络技术的不断应用,人们的思维方式 、行为方式也随着社会文明进步而不断发展,人们对电力生产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安全工作的主体和从事安全活动的人、作业环境也在发生变化。所有这些必将对安全管理提出新的挑战。紧密结合新的实际,不断丰富和发展安全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一个关键就是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社会前进的不竭动力;创新是智慧之源,力量之本。
(2) 要坚持理论创新 ,树立与市场化运作相适应的现代管理理念。要坚持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指能使创新者获得最大利益的变革,是在组织形式、经营管理方面的一种新发明的结果。要坚持机制创新,关键是继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要开展多层次的员工职业道德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管理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以适应电力体制改革与发展的要求。要坚持科技创新,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要高度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在安全管理上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网络的优势。
处理好传统上继承 和管理上创新的辩证关系,关键是学习和思考:孜孜不倦地学,如饥似渴地学;要结合工作实际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要认真思考本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在全国的位置,在世界上的水平和角色;同行们最近在做什么,准备做什么;本单位有何潜力,有何优势;如何运用本单位的优势,发挥潜能,实现本单位的安全目标。
4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要抓好以下5个方面的工作。
(1) 继续 抓好安全性评价工作。首先要建立一个科学的安全评价与管理体系,并使这个体系正常运转,收到实效。评价的目的在于通过整改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水平,因而千万不能搞形式,为评价而评价。自2001年西北电力系统开展输电网安全性评价工作以来,组织了许多专家,动用了从基层班站到各级安全管理部门、生产技术部门、调度部门的人力,通过评价,查出了影响电网安全的薄弱环节。下一步就要制定整改计划和措施,有效地实现对事故的预防和生产作业的全过程控制,同时对来不及消除的事故隐患制定应急预案,做到万无一失。
(2) 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优势,做好安全信息管理。目前安全信息还停留在事故报表汇总、安全信息发布、上级安全要求传达的层次上。要充分利用西北广域网、各省公司二级网络和发供电企业的管理信息网,广泛开展安全信息交流培训活动。要建立专业安全网页,通过发布安全信息、通报事故分析报告 ,对历史上发生的各类事故进行分类分析,并按工作对象、作业环境、暴露的问题等进行分类汇编,制作简单易懂的安全图片,实现使广大员工吸取事故教训、加强岗位技能培训的实用化目标。对安全工作规程、标准化作业手册、设备健康手册、反事故技术措施汇编,实现检索查询。
(3) 引进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安全管理的机制创新。随着电力体制的深化改革,“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实施,发电企业的产权多元化给电力安全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如何督促并协调发电企业消除对电网安全的各种隐患,共同维护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秩序,需要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来解决。对电力建设施工企业,要通过安全资质的认证、近几年安全生产状况及安全设施条件来考核其是否可以参与新建电力工程的投标工作。对供电企业的运行维护也要尝试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如以安全设施条件、人员岗位技能素质、近几年安全生产状况、运行维护经验等来衡量其是否具备维护电力设施的条件。这样才有助于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实现以人为本、责任落实,提高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
(4) 积极培育发展企业安全文化 。企业要实现稳定的安全生产局面,必须做到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多年来开展的“党员身边无事故”、“全家福”、“班组安全生产劳动竞赛”、“班组安全生产小指标考核”、“班 前列队安全教育”等活动,为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起到了一定作用。一定要充分认识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根据企业的特点,党政工团各级领导集思广益,齐抓共管,积极营造人人关心安全,为安全生产出谋划策的安全生产环境,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长期稳定
局面。
(5) 下大力气,培 育一支过硬的安监管理队伍。安全管理是门科学,既有理论上的学习、继承与探索,又有实践经验和事故教训的积累,光有理论不行,仅有实践经验也片面。安全管理部门绝不是老弱病残的安置所,千万不可以为了“照顾”而让不能在一线正常工作的人员下来管安全。要培养一批既有理论,又有丰富实践经验、既爱好本职工作,又敢于严格管理、铁面孔、铁心肠、铁手腕的安全管理干部,这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要关心安监干部,爱护安监干部,全力支持他们的工作。一是 要舍得为安监设施完善、安监手段配备、安监网页建立等项目加大投入;二是要全力支持他们的工作,做他们的后盾;三是要为安监队伍的成长创造必要的条件,如培训、出国考察学习等;四是坚持奖优罚劣,把安全卫士评选活动组织好,造就一个热爱安监、献身安监的氛围。(刘本粹)
第8篇 创新体制、完善机制、探索实践新形势下安全生产管理新方法
九十年代至今,上海城市建设连续保持高强度投入,投资规模呈持续增长态势。在几轮城市建设发展中,上海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在建设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市各级监督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兄弟省市大力配合支持下,取得一定成绩,总体受控,保持平稳。在加强常规管理的同时,这几年,我们不断学习和吸取先进国家经验,结合上海特大型城市的特点,在创新管理体制,完善管理机制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现向大会作简要汇报。
一、探索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和建筑市场需求的监督管理体制和机制
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发展,上海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已基本纳入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轨道,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科学的管理体系,形成一支高度机动、覆盖全市、反应迅速、处置有效的监管队伍。但随着建筑市场投资主体多元化,政府管理职能转变,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已不能满足形势的发展和需要,改革创新势在必行。主要做法:
(一)引入风险机制,培育建筑安全中介机构。建筑职工意外伤害保险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安全管理的必然要求。我们根据建设部的统一部署,确定了“行业管理、市场运作、社会中介参与”的保险运作机制,充分运用费率调节机制,改变“重理赔轻预防”的状况,鼓励保险公司聘用安全服务事务所、监理公司等安全服务中介机构,到施工现场进行咨询服务。这类安全预防服务中介机构在业务上接受安监站指导,并定期报告工地安全生产状况,起到了安全监管的信息员、报告员、服务员的作用成为政府安全监管的协同力量。这样一方面增强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力量,强化了过程监督,中小企业安全技术服务也有了保障。同时保险公司预防成本也得到合理开发使用,“业绩效益”两挂钩的激励机制,更促进中介服务到位有效
(二)推行安全监理制度,补充监管力量。从1996年开始,在市政工程领域试行了安全监理制度。2002年,我们又在闵行、虹口区试行安全监理制度,都收到较好效果。尤其是市政工程领域、闵行区实行了安全监理之后,安全事故高发的形势较快地得到了控制。2003年,开始在全市范围推广安全监理制度。要求现场监理人员在监理质量的同时,要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审查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并督促实施,定期组织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检查,每月向安监站报告工地安全生产情况。这样既补充了现场监督力量,又使得安监站可以根据现场监理定期安全报告,有的放矢地对问题严重的工地进行集中执法整治,提高了监管效能。
(三)建立社会、职工和舆论监督机制。一是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监督机制。我们聘请一些人大、政协委员等社会知名人事担任社会义务督察员,定期组织他们开展检查活动,听取他们的意见。二是公开承诺机制。我市部分地区要求施工工地以告示形式,向职工和社会做出遵守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承诺,并报监督部门备案,自觉接受职工和社会的监督;三是舆论监督机制。通过新闻媒体,及时曝光安全隐患和事故,营造重视安全生产的舆论氛围。
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监督管理新模式:一是减低政府行政管理成本,逐步实现监督管理政府归位,企业到位;二是进一步了增强企业风险意识;三是大大激活了企业安全管理内在需求;四是促进和鼓励企业加强管理的积极性;
二、坚持科教兴业方针,探索实现监督管理手段现代化
上海建设工地量大面广,每年高大精深且科技含量较高的项目占不小比例,监督难度和深度在不断上升,建立科学化的管理手段和监督措施是提高效率、降低事故的有效途径。
(一)探索打造“数字化工地”,提升监管科技含量。一是建立隐患预防预控系统;在部分重大工程和高大精深项目,以及一般项目关键部位中,试点建立了施工现场电脑安全监视指挥系统,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二是实行高危环节“以机代人”监控方式。对进入地下施工或隐蔽施工阶段工程,以及在升降设备运行中,更新传统监督方法,试点采用红外线探头监控监视作业方式实施监督,减少高危领域作业安全事故和监督过程中事故的发生。三是建立全市工地短信群发系统,应对大面积公共安全事故,提高预警和处置能力。
(二)采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政府管理效率。一是建立了建设工程安全质量计算机申报系统。全市所有项目的申报统一进入计算机系统,达到信息采集及时,办理规程透明,信息共享充分,监管数据准确完整。二是探索建立现场安全监督计算机系统。通过全面采用手持式安全监督信息采集系统(掌上电脑),实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监督标准一致、查处依据规范、告知文本统一,杜绝行政监督与查处裁量的随意性。
三、紧抓传统监督管理方法不放,安全监督有效有力
近几年,我们在大力探索实践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新模式的同时,正确处理科技创新与传统管理的关系,始终抓住传统的、科学的、以及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不放,在监督机构完善、监管措施改进和从业人员教育培训等几大领域继续强化建设和引导,为大规模城市建设的推进发挥重要作用。
(一)继续大力推进现场管理标准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标准,是全面建立企业安全自控机制的重要基础。通过对现场“人、机、物、料、环”五个方面进行全过程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得到有效监控。目前这项工作已向分包作业班组延伸。
(二)安全专项整治不放松。根据季节特点和安全防范重要时期,不间断地对深基坑、脚手架、活动房、升降设备以及电器设备等开展各项安全整治活动,严肃查处违规企业和个人。
(三)建立层次培训制度。一是加强一线工人培训,成立流动安全学校,把安全学校办到建筑工地,试点取得较好的效果,试点企业事故下降趋势明显。2003年下半年,在扩大办学机制上进行改革,实施社会化办学新思路,扩大办学力量,力争全覆盖。并规定从2004年4月开始,未经安全基础知识教育培训且考试合格的,不准上岗。现在,这项培训工作正在上海蓬勃开展。二是建立项目经理、安全监督各类从业人员的年度强制培训制度。目前上海已初步经形成门类齐全、形式多样的建筑安全教育培训机构,初步满足了上海建筑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工作的需要。
2004年,上海城市建设仍将保持较大的投资规模,建设项目总量呈稳中有升的态势。面对新一轮城市建设发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任重道远。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以及《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继续努力探索,大胆实践,用“****”重要思想统领安全生产工作,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始终作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把握处理好建设与城市安全运行、环境改造、社会稳定的关系。坚持“安全生产重于泰山”,以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科技兴业”为手段,以教育培训为基础,以建立“预案、预控、预报、预警”长效机制为重点,求真务实,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实现“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督,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管理工作格局。依照“项目抓标准、企业抓许可、监督抓机制”的总体思路,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突破:
(一)调整完善管理体制。按照差别化原则,建立市、区、街道(镇)分级分类安全管理新模式,实现安全生产全覆盖、网格化监督。
(二)研究建立符合上海实际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指标控制体系。明确各级政府和建设参与各方在安全管理中的地位和责任,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地。研究安全事故责任分解方法。突出企业责任主体地位,建立以总承包单位为主线的安全责任分解体系,体现“责随事转、责权对等”原则。
(三)实施建设工程从业单位《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探索建立以中介机构评估为主要手段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核制度。整合管理资源,探索建立企业资质和安全许可联动管理新机制,研究安全许可纳入“三色通道”管理新途径。
(四)继续探索安全监督市场化社会化运作体制与机制。一是研究建立建设工程领域系列保险制度。逐步实现建设单位一切险和第三者责任险、本市施工企业职工意外伤害保险、沪外企业职工综合保险的建设工程保险制度体系。在高危领域试点安全信用担保制度。二是构建齐抓共管支撑体系。发挥建筑业管理各部门以及相关协会、学会、检测认证机构、培训机构合力作用,构建法律、信息、技术装备、宣传教育、培训和市场监管等安全生产支撑体系。自觉引入社会监督机制,争取全社会广泛支持。
(五)深化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建设。建立以政府引导为基础、企业自主贯标为主、工程项目为落脚点的现场标准化管理模式。坚持量质并举,提高达标项目覆盖面。完善认证管理办法,提高认证水平。改革安全评优方法。将评优创优融入项目建设始终,变“集中应对”为“常规长效”,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安全常抓不懈。
(六)大力推行安全监理制度。确立安全监理在建设全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探索安全监理市场化运作机制,充实扩大队伍,提高工作质量。完善安全监理规则。明确从项目的监理规划到现场监督全过程的职责任务。用1至2年时间,对监理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监理知识培训。
(七)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建立“预警、预报、预控、预案”机制。健全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市、区(县)、管理大口和工地相互衔接的建设工程“三级”应急救援预案制度。各区(县)和管理大口应建立工地应急救援预案备案制度,防患于未然。
近几年,上海在创新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上作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在一些领域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与国务院、建设部以及上海市委、市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仍然有较大差距,与兄弟省市同行先进做法相比,上海还有许多需要学习借鉴的地方。下一步我们要在建设部、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下,以贯彻“量条例一决定”为契机,以降低伤亡事故,遏止重大事故为基本目标,全面做好2004年安全生产管理的各项工作,为上海城市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9篇 创新焦化厂机电技术安全管理工作的相关措施
一、加强机电技术和安全培训,提高职业素质,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
焦化厂的机电管理工作是一项比较细致的工作,它要求技术人员具备专业的技术水平,能够随时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层面的问题,同时也要求相关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以及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从细节处着手,推动机电管理工作顺利进行。而加强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安全培训,是提高焦化厂机电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机电管理工作要定期安排技术和安全培训。重视人员的技术和安全培训工作,并以此作为企业长远发展的理念,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企业文化,无形中影响着相关技术人员,通过文化影响力促使企业员工将安全放在首位,将技术水平与安全挂钩,通过技术能力的提高减少安全隐患。
二、创新技术管理理念,强化机电设备的管理
1、学会总结,不断进步。机电管理工作对工作者有着很高的要求,不仅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也就是说在工作中不仅要明确每一步的操作步骤,对于别人所犯的错误也应该明确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只有不断反思总结才能避免错误,不断进步。
每周进行机电工作总结的方式要求相关人员总结一周的工作得失,交流技术经验,在员工心中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增强工作的凝聚力和员工善于反思、总结、认真踏实的做事风格。
2、善于引进外来经验,加强机制管理模式。通过对标、交流学习,将外来技术管理理念与公司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机电管理模式。
机电管理工作将技术管理与人员管理理念融合在一起,提高机电管理工作的时效性。不仅加强对技术人员技术水平的监督和管理,还要从制度层面、精神层面对技术人员进行约束和影响。
建立赏罚分明的机电技术人员管理机制,以此作为约束技术人员工作效果的重要指标,同时还要从人性化的角度注重对员工的精神奖励。
第三,机电管理工作要发挥个人魅力,经常与机电技术人员谈心交流,从心理上解决技术人员工作中不正常的心理行为,从根源上解决技术管理的漏洞。
3、树立“定期更新设备、对设备改进型维修”的理念。设备老化是影响焦化厂生产的重要问题,对于机电设备不仅要定期检查维修,还要从长远出发,树立“改进型维修”的理念。
对一些过时或老化严重的设备要及时清理更新,不能死抱着成本节约的观念,设备出现故障时不能够“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有改良设备的眼光,通过改进型维修以提高其性能,达到与时俱进的目的。
三、加强现场的管理与监督
机电管理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故障频发,一个小问题都能直接影响到公司生产的正常运行。从现场工作抓起,从细节抓起,加强对现场技术工作管理和监督,是提高机电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举措。相关人员在进行现场管理时,必须要具备高度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以及技术过硬的工作能力。此外,将现场监督与专业监督结合起来,相互补充,不仅有现场监督作保障,还有每天定期的监督检查做补充,这样方能保障焦化安全生产工作顺利开展。
第10篇 浅谈创新安全管理理念
煤矿企业生产环境特殊,属高危行业。煤矿的主体是矿工,管理的核心是人,安全管理的关键也是人,而人的管理关键在思想。抓好煤矿安全管理,必须根据安全生产的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特点,既要把管理的重心放在人的行为上,更要侧重于管理人的思想,使每个人始终有高度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觉的安全行为,这是保证安全的核心环节。那么,创新安全理念,究竟要确立什么新的管理思想?笔者认为应体现以下九几个方面:
一、以人为本观。
要在安全工作上突出人性化管理,着重从教育上入手,开展深入细致的安全思想政治工作,使职工从灵魂深处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认识到“三违”的危害性,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时时刻刻提高安全意识。在“三违”的处理上,要坚持区别对待,处罚适当,教育为主的原则,严格落实过“五关”措施。即:反思检查关——让职工深刻反思自己的错位行为,认识到“三违”的严重后果。安全培训关——进行安全培训,重温安全规程和措施,提高安全上岗的能力。曝光亮相关——对“三违”人员进行暴光亮相,让违章者感到自己的行为很不光彩,很丢人。亲情教育关——动员违章者的亲属对其进行思想教育,使“三违”人员从亲人的言谈中认识到其行为对家庭的影响,从而在工作中时刻想安全,要安全。谈心帮教关——对“三违”人员进行谈心帮教,使其认识到错误行为,自觉尊章守纪,不再冒险蛮干。当然,对严重“三违”或造成重大后果的,也要严肃、从重予以处理,以维护法律、法规和制度的严肃性,使其他职工也从中受到教育和警示。
二、居危思危观。
煤矿是一个高危行业,必须始终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观念,居安思危,居危思危。对我们煤炭生产企业来讲,水、火、瓦斯、煤尘、顶板治理、运输治理是关键环节,但是,最重要的还是重视和落实的程度。行动懒、纪律散、手段软,摆不正安全工作位置,重生产、轻安全,或不精心、凑合等思想都是我们安全工作的大敌。因此,在安全工作上,各级组织、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慎之又慎,任何时候都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认真对待,坚决把各项行之有效的制度落到实处,不让事故有丝毫的可乘之机。
三、安全标准观。
煤矿安全工作必须实行标准化管理,具体讲有四个层次的要求:一是工人要动脑筋想怎样去干活才能保证安全;哪里可能出现什么危险;如何去按章操作,去干标准活、放心活、安全活。二是班组长要动脑筋想如何去安全分工;工作过程中如何去发现隐患,处理隐患,并保证按措施标准要求,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三是区队业务科室管理干部要动脑筋想哪里是安全重点,是薄弱环节,监督责任是否落实,职工操作是否规范,隐患是否及时处理,做到监控到位,保证安全生产。四是矿级管理层要善于识人、用人、会管理,要经常检查督促下属工作,把责任、制度、规程、措施落实到现场,遇到问题要勤沟通,并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四、素质培训观。
素质的提高在于培训,技能的提高在于经常的训练。一是要抓好岗前培训,对新工人和转岗职工必须进行上岗前的安全培训,达到应知应会要求,合格后才能上岗工作。二是要抓好单位培训,坚持班前安全知识讲座和开展每周的安全活动等,对职工进行不间断的培训。三是要抓好现场培训,区队长、当班班组长要对职工进行现场示范教育,对职工开展单教、单学、单练、单查、单考的安全质量培训活动,使职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很好的结合起来,提高职工操作技能水平。
五、第一责任观。
要进一步明确各单位党政正职是本单位安全的第一责任者,跟班干部、班组长是当班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工人是本岗位安全的第一责任者,做到对安全肩负的责任明确、职责范围明确、责任后果明确、责任联挂考核明确,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对事故严格按“四不放过”原则,做到分析、教育、处理三同步,形成安全工作压力传递机制,一级向一级负责,层层包保安全生产。
六、服从大局观。
一是要体现规章制度的刚性管理,以严格的制度规范职工行为。二是要体现说服教育潜移默化的柔性管理,使职工在内心产生认同感和服从意识,自觉在工作中做到一切服从安全,一切为了安全,一切优先安全,一切保证安全。三是要体现严肃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管理,使各级领导干部对待安全工作认真负责,一抓到底,做到安排工作先安排安全,布置任务先布置安全,班前会先讲安全,开工前先看安全,所有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
七、落实执行观。
要建立煤矿企业安全执行保证机制,使一切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得到很好的执行和落实。体现在具体工作当中,就是要实行以“四位一体”安全管理为主的开工安全确认和收工验收制度,不符合完好要求的设备不得运行,不符合操作要求的人不得上岗作业。工程质量达不到标准要求的不能结算工资费用,而且必须推倒重来,返工费用要自己负担,形成质量有标准、执行有监督,严于考核,及时兑现的落实执行运作机制,以良好的制度落实促进安全生产。
八、安全警示观。
要坚持用身边的安全事故案例进行警示教育,开展“安全警示日”、班前“警示安全活动”。设立“安全警示栏”,开展全员“安全承诺”活动等,在职工中大力提倡和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安全意识,使广大职工始终保持良好的安全警觉性。
九、安全激励观。
要搞好安全生产,也需要良好的激励机制来促动。一是要完善安全绩效考核体系,从上到下,从矿级领导到科室、区队、班组长、职工,层层建立目标考核激励机制。二是要实行安全激励,实施全员安全风险抵押,开展安全竞赛,对优秀单位进行大力表彰。三是要开展职工安全之星评比活动,树立先进典型,营造人人抓安全,事事保安全的浓厚氛围,推动安全生产。
通过确立新的安全理念,使安全文化融入到管理和职工思想意识当中,渗透到各项管理制度和职工行为规范当中,体现在企业整体形象和职工个体形象上,构建良好的安全管理格局,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提供内在的思想理念支持。
第11篇 班组安全管理关键在创新
班组是企业的基本单位,企业的各项工作任务和目标都要通过班组来落实,因此,企业的安全管理必须从班组抓起。但班组安全管理在继承传统好的管理方法的基础上,还要根据实际,不断创新。笔者就此谈几点认识。
创新安全管理理念
班组长是班组的核心,既是生产者,又是管理者,具备承上启下的特殊作用。因此,要抓好班组安全管理,必须从班组长抓起。班组长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形象。要树立对企业和职工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要起模范表率作用,身体力行,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在此基础上认真抓好“三违”控制,及时制止不安全生产;班组长要确立技术权威的地位,努力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要善于学习,在技术上能够独当一面。在班组管理中不墨守成规,能够不断提高新的设想和办法,并带领班组成员进行实践;班组长要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要善于做群众工作,掌握班组成员的思想动态,及时帮助有困难的职工,把大家团结在自己身边。安全员要强化安全监督的作用。安全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作风要实、标准要高,了解情况要细、检查管理要严,传达信息要快、落实文件要及时,思考问题要多、检查交流要勤;安全员要有良好的心态,开阔的胸怀。在班组安全管理中,安全员经常会得不到别人的理解,甚至会得罪人,因此安全员要不怕委屈,善于在逆境中开展工作。再者,班组成员要落实安全岗位责任,安全工作直接关系到班组每位成员的切身利益,归根结底是广大职工自己的事情。为了使每位职工都能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能自觉地参加管理,堵塞事故发生的漏洞,就必须落实安全责任,明确岗位职责,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
创新安全教育培训方式方法
安全教育要突出实效,据统计,煤炭行业发生的事故绝大多数与人的因素有关。因此,必须把安全教育工作放到首位,使职工从被动的要我安全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安全。安全教育要从正反两方面入手,树立先进典型,以先进事迹为榜样,促使职工自觉增强安全责任心。以事故案例为教材,使职工牢记血的教训,时刻引以为戒。同时要注重进行奖惩教育。对工作认真负责、遵章守纪、制止三违行为、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避免人身伤亡和重大设备损坏事故的有功人员,要大力宣传、表彰,并给予重奖、重用。对因工作失职、自由散漫、麻痹大意或有三违行为者,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给予处罚和处分;技术培训要重在实用。对新参加工作的人员要进行严格的岗前技术培训,合格后才能跟班见习。班组整体技术水平的高低,体现在班组成员对本岗位实用技术的掌握和运行能力上。因此班组要对全体职工进行业务技术培训;落实安全管理的效果重在实践。提高班组安全管理水平,安全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极其重要。要严格执行国家和本企业的安全工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对于生产一线的班组来说,它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要结合班组的工作实际,积极开展各项安全活动,如岗位练兵、反事故演习、事故预想等,加深班组成员对有关规章制度的理解和认识。要分解管理任务,明确个人责任。以班组六大员为基础,按照全员参与、全员管理的原则将安全制度管理的目标分解到班组每一位成员,从而提高班组成员参与管理的普遍性和积极性。
创新班组安全管理思路
班组安全管理要正确处理三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安全与效益的关系。煤炭企业生产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或多或少地给企业带来损失。事实证明,事故是最大的浪费,是对效益的一种损害,而安全出效益,安全本身就是效益。因此在班组生产中,要树立全局观念,明确安全与效益的辩证关系,在安全与效益发生矛盾时,坚定不移地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二是正确处理安全与进度的关系。安全是进度的保证,进度是效益的前提,没有良好的安全局面,进度不可能提高,效益也无从谈起。在班组生产中,要在安全第一的方针指导下,纠正单纯向钱看的思想,完成任务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可贪多、求快。三是正确处理安全与稳定的关系。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还关系到每一位职工的切身利益和家庭幸福,可见安全对促进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12篇 管理创新助推安全生产
近年来,随着电力检修的市场化,我们抱着走出去的思想,承揽了很多电厂的检修业务,伴随着任务多、机组大、技术含量高的特点,安全风险大、工程周期紧的问题也随即凸现。为把“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方针落到实处,我们应该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加大对现场安全管理的监督力度,所承揽的各检修项目的安全应始终处于“可控、在控”状态。
1、设置安全教育长廊
首先、开设“安全大讲堂”。制作具有本专业特色的安全教育幻灯片,工程间歇,组织职工观看,专职安全员现场讲解安全知识、注意事项及防护用品正确使用,开展“安全大讨论”。职工从安全管理、文明施工、人的行为规范化等方面探讨,查隐患,定措施。其次、开展“安全模拟演练”。根据现场施工环境及特点,组织职工模拟练习,通过简洁、直观的安全教育演练,提升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第三、设置现场安全曝光栏。对现场中的不安全措施、行为进行曝光。
安全宣传要讲究艺术,避免搞形式主义,不能只停留在读报纸、念文件、学制度、搞形式走过场等作表面文章的形式上,要结合实际情况和需要。通过组织举办或开展以安全为主题的培训学习、演讲表演、征文评比、答卷竞赛开设“安全讲堂”、播放安全常识、播放事故案例等等,通过这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安全宣传,使安全的宣传融于娱乐活动之中。促使广大职工在积极参与的同时,从中受到安全教育和触动,深刻认识到安全对我们社会、每个人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2、强化班组安全管理
班组作为企业的基层组织,是完成企业安全生产目标的主要承担者和直接实现者。因此,强化班组安全管理始终是安全管理的起始点和落脚点。
根据班组工作特点,每次作业前,确认危险因素,以提示卡的形式张贴在班组安全园地内,使班组成员上岗前都能清楚作业时所要采取的防护措施;每天的站班会,除了加强班组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外,会后,大家都要齐声喊三声“我要安全”的口号,这从根本上转变了开工前职工们对安全生产方面掉以轻心、麻痹大意的思想倾向;每周的安全例会上,学安规,辩案例,识风险;每月的安全检查中,及时纠正缺陷,定人、定措施、定期限;班组工具房内张贴“全家福”照片,它使班组成员拥有了担负起自己家庭重担的一份责任感,真正牢记“安全第一”。
3、实施标准化工地建设
进入检修现场,映入眼帘的施工作业面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干净、整洁、有序、合理”。每天,安全文明施工小组要对整个现场进行文明施工大检查,及时整改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对施工现场剩余的垃圾、废料彻底清除。为保证现场清洁,需要检修的设备、工具和材料分类堆放,美化了环境,保障了施工安全。
4、注重反违章管理制度建设
制定反违章管理制度,成立反违章领导小组,并且根据反违章管理制度实行违章积分考核制度及违章档案制度,并与员工的绩效评价挂钩,有效约束职工的违章行为。认真开展无违章创建活动,建立通报制度和奖惩机制,对当周、当月、当季以及实现全年无违章创建工作的个人、班组和车间进行奖励,对违章个人、班组和车间进行考核,并定期公布无违章车间、班组和个人,有效促进反违章工作的开展。
5、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通过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凡是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工作落实得好,安全形势、安全状况就好,反之情形就比较差。由此,是首先必须对我们的各级生产岗位人员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权、利进行明确界定,责、权、利不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很难真正落实到位。通过与各级生产岗位人员,以层层落实并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的形式,逐级逐人明确职责,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并按所分管或承担的责任和要求追究其相关责任。要不断完善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监察体系,使之充分发挥其作用。安全生产是由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监察体系共同努力来完成的,不论哪个方面在系统运作过程中出现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安全生产的正常运转。因此,我们要不断完善加强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监察体系,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我们要不断注重开展对安全生产理论的研讨和管理创新,针对当今新形势下我们安全生产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转变思想观念,不断的去探索研究、去总结完善,努力在安全生产管理手段、办法和措施上进行创新,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手段,使安全生产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严格化,增加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科技含量。广泛开展宣传,严格安全管理,创新管理机制,做到超前防范,防范于未然。只有人人重视了安全、人人参与了安全、人人遵守了安全,才能形成实现全社会对安全工作高度关注和重视的大环境、大氛围,才能够实现我们的安全生产形势长期稳定、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愿望和目的。
第13篇 安全管理也应不断创新
安全生产与安全管理虽经人们不断地探索和研究,但直至今日,谈论起来,仍然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从建德市供电局来看,安全管理工作较为规范,规章制度也很健全,但近2年来还是发生了一系列事故。为何在如此强调与规范安全管理的情况下,仍不能避免和根除各类事故,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认真思考。
1 各类事故的原因分析
1.1 在思想认识上,没根除麻痹思想
这是产生事故的思想认识根源。安全与危险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当你强调安全时,危险就离你远些,当你安全观念松懈时,危险就离你近些。正因为安全的对立面是危险,所以强调安全才有意义,才有必要。从某种意义上说,讲安全也就是讲危险,讲危险的可能性、讲危险的危害性、讲危险后果的严重性。讲安全绝不是权宜之计,因而不能走形式,而必须持之以恒,时刻强调。但现实中,常见到以下几种现象。
(1) 上级重视,下级应付。常见的表现就是在具体工作中,怕麻烦、图方便。上级强调严格执行工作票、操作票,要求规范操作,而下级却思想松懈、麻痹,为图方便而不严格按规范操作,以致发生事故。
(2) 抓安全工作时紧时松。常见的现象就是上级强调时、进行大检查时,或是刚刚发生事故之后,比较重视。检查一过,或上级没强调时,或安全状况刚刚有所好转,就松懈下来。这不仅表现在职工中,还表现在基层单位、班组的个别领导骨干中,这无疑会留下不安全的因素。
(3) 基层单位、班组某些领导骨干思想麻痹。表现在,口头上说安全重要,但在工作中安全措施却不到位。有的在工作中偏面强调效益、进度,而忽视安全问题,导致事故的发生。
(4) 安全意识不牢固。如有些人把安全与效益
对立起来,认为讲安全要投入,是对效益的抵消。在这种认识支配下,'安全第一'往往成了一句口号。其实安全本身就是生产力,只不过这种生产力不是通过产品的产出形态来直接表现,而是通过减轻危害的损失程度,减轻事故的弥补与后果处理成本以及提高企业的商誉等形式表现的。
1.2 作业中,习惯性违章依然存在
从已有的事故教训来看,绝大多数事故都是习惯性违章导致的。这是平时不注意安全意识的培养,不注意养成良好操作习惯的表现。另外,凭经验想当然办事,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也导致习惯性违章和冒险性违章行为的发生。习惯性违章是最不易注意、又最易犯的毛病,是困扰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一个大敌。
1.3 规程、规章、制度没能切实贯彻执行
电力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是比较健全的,但在一些场合里并没有得到切实的贯彻执行。其表现为,某些基层单位、班组执行规章制度不力,许多安全台帐,在检查时才匆忙补上;有的班组安全日活动、现场两交一查等工作开展得不认真、比较随意、应付了事。还表现在,做危险性大的工作或现场有领导在时比较注意按照规程操作,而在做一般性工作时往往就不注意规范操作。
1.4 安全生产与管理的教育培训存在问题
在安全生产与管理中,教育培训仍然是一个重点,因为人的安全意识与认识水准除了靠实践积累外,系统化的理性认识主要靠教育培训来建立。从发生过的一系列事故中可以看到,安全意识淡泊、安全观念不强或安全操作技能不熟练才导致了事故的发生。因此,不断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对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与管理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2 在安全管理上的一点探索和体会
随着企业的发展,电网结构的变化,高科技的广泛应用,过去那种着重事后调查的安全管理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安全生产的需要,而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这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近2年,建德市供电局在事前预防和控制上对安全管理进行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2.1 在设备的安全管理上,积极推行安全性评价
安全性评价是被实践证明的一种能够有效提高企业整体安全水平,夯实安全生产基础的科学管理方法,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规范管理,创新提高的有效载体。在2002年中,由于建德市供电局以安全性评价工作为抓手,努力实施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化,行为规范化,设施标准化,工作程序化,有效地保证了两网改造工作安全、如期完成,形成了以'评价'促'网改',以'网改'提升'评价'的良性循环。通过自查、整改、再检查、再整改,使危险点逐渐减少,全局的设备管理,劳动作业环境以及安全管理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2.2 在人员行为上狠抓反违章工作
违章是事故的致因,克服违章就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反违章工作,一靠宣传教育,二靠检查考核。针对建德市供电局安全生产不尽人意这一实际,在冷静、辩证、客观的反思基础上,实事求是地提出了新一年安全工作的目标和措施。安全目标实行三级控制管理,将安全生产指标层层分解,并落实到各单位、班组,签订年度安全承包责任书,同时推行安全风险抵押考核,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针对违章作业现象还未根本杜绝的实际,将安全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加强对现场的安全稽查力度,对现场稽查报告严格实行闭环管理,以便及时帮助生产班组完善现场安全管理,纠正违章行为,把事故后'三不放过'提前到违章后'三不放过'。正确引导职工开展安全工作,有效地提高职工自我保护和遵守纪律的意识。
及时采取确保安全生产的对策,认真整改完善,不断总结,真正提高企业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监察的工作效能。
从目前的情况看,各类违章现象大大减少。为进一步保持和巩固安全生产的良好势头,在全局开展'争做零违章职工,争创无事故班组'活动;为充分体现安全责任层层负责,还制定了干部考核细则,在安全生产上实行一票否决,对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的干部实行记分和诫勉谈话,限期整改。
2.3 积极推行安全生产综合预控法
积极推行安全生产综合预控法,认真开展查找危险点活动。全局各生产单位和班组结合安全月活动,采用普查、作业过程中的日常运行监护、巡视和对以前发生过的各类事故、习惯性违章进行分析、排摸等方法,全面系统地开展危险点查找工作。根据作业内容、工作方法、作业环境、人员状况、设备实际等去分析,查找出可能导致人为失误事故的危险因素,再根据规程制度,制订防范措施,并在生产现场实施程序化、规范化作业,以达到防止人为失误事故发生的目的。
2.4 争取地方政府对保护电力设施工作的支持
针对近年来线路通道内违章建房和违法作业不断增多,给安全运行带来较大危险这一突出问题,主动向市安全生产委员会汇报,争取支持。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及时下发了拆除电力设施保护区内违章建房和停止违法作业的通知。同时请副市长、市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就电力设施保护问题发表讲话,并收集了各种危害电力设施行为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事故案例,制成专题录像片,在电视台播放,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另外,还将全局15座变电站的值守人员全部委托保安公司管理,较好地规避了我局的安全风险。
第14篇 煤炭企业安全管理机制创新
1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正在向全面小康迈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建设成果丰硕。保持和推进改革开放,需要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但是近年来一些煤矿频发重、特大事故,伤亡惨重,给遇难者家属带来难与弥补的伤害,严重影响着煤炭行业的社会形象,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
煤炭行业是关系国民经济综合发展的基础产业,同时也是高危险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关心和重视,先后出台了《矿山安全法》、《煤炭法》、《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煤矿安全规程》、《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等许多关于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完善了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了“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把安全生产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两项重要的控制指标。发展必须安全,安全才有发展。保证煤炭企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是煤矿工作者的第一要务。因此,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真负责的态度、科学严谨的方法,建立一套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并持续创新完善,以达到加固煤矿安全生产防线,控制风险,防范事故,实现煤炭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目的。
2 存在问题
通过法制建设的加强,虽然促进了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2.1 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中的核心制度。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和管理部门的分立、合并等变化,安全生产责任制还没有完全做到与组织机构、职能相对应,致使横向管理没有到边;与安全生产责任制配套的制度不够完善,对履行职责的程序、质量、时限等具体要求不够,可操作性、可考核性不强;相关专业管理部门工作之间联系、协调不够,使安全管理与企业改革的实际步伐不相一致,导致一些单位在转变生产经营机制后管理手段滞后,并且出现一些安全管理的盲区。
2.2 安全管理的对象存在偏差
多年来安全管理主要着眼于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对保证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但对导致事故的管理原因还关注不够,没有达到标本兼治。2023年2月22日发生在山西屯兰煤矿的特大瓦斯事故,主要原因是技术管理和现场管理不到位,这也充分证明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表明再先进、再优良的现代化装备,再好的工作环境离开严格的安全管理,也将会酿成无法弥补的后果。纵观煤矿历来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最终分析管理方面的原因是主要的。
2.3 安全教育培训不够到位
一是教育培训对象不全面,对各级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少;二是教育形式单调,培训教程与实际结合不够,缺乏吸引力;三是部分培训单位为培训而培训,为效益而培训,培训效果不明显。
2.4 安全管理奖惩机制不够完善
一是奖惩不够平衡,负激励过多、正激励偏少,过多的负激励造成了执行者与管理者在心理上的对抗,致使执行者履行职责的自觉性、主动性下滑;二是奖惩不及时,时效性不强,降低了奖惩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推动作用。
3 创新安全管理机制的方法
安全管理涉及到所有设施设备、所有单位部门、所有员工,要想实现时时、处处、事事、人人处于安全状态,仅仅依靠人、物本身的可靠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机制,才能实现安全生产全过程的可防可控。作者结合多年的煤矿工作实践,认为煤炭企业创新安全管理机制,应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3.1 理念引领,文化创新
安全管理理念是企业从事安全管理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企业进行安全管理创新的灵魂,企业要想在复杂的自然条件中保证安全生产,就必须首先在安全管理理念上不断创新和提升。而要创新理念,管理者必须打破现有的心智模式的束缚,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思维、逆向思维、开放式和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并通过综合现有的知识、管理技术等,改进和突破原有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安全文化建设是安全管理的新理念。理念引领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积极创建“以人为本、遵章守纪”的安全文化,培育形成具有煤炭企业特色的以“生命至上,安全为天”为主导的一系列安全理念,对提升安全执行力,塑造本质安全人、打造本质安全岗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全面推行标准、安全、时效、清洁、整理、素养职工行为“六规范”和“岗位描述、手指口述”操作法,大力规范职工行为。严格隐患排查和责任追究,形成执行任务不找借口、落实制度不打折扣、追究责任不讲情面的安全工作氛围,有力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3.1.1 树立“岗位平台”理念
办企业最终目的是为了生产,赢取经济效益最大化。安全寓于生产之中,没有生产过程就不存在生产安全的问题,同样,没有安全,就没有生产创效的基础保障,企业经济效益也就无从可言。一名在岗工作奋斗多年的干部,无论过去为社会做多大贡献,付出多少,成绩多大,一旦因事故责任被撤换,将失去原有的岗位平台,即使他满腹经伦,具有再多的聪明才智,也会因为没有这个岗位平台而无用武之地。因此,煤炭企业领导干部务必要站在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构建和谐安康矿区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搞好安全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珍惜自己的岗位平台,坚持用科学的、辩证的观点来对待安全工作。一要增强忧患意识,时刻要有如履薄冰的危机感和如坐针毡的紧迫感,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一如既往地把安全工作基础做实,不断增强安全工作的可靠性。二要树立实现安全生产的信心,增强抓好安全生产的决心。牢固树立“事故可防,风险可控”的本质安全理念,变压力为动力,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和消极厌战情绪,理清工作思路,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严、细、实”的作风,抓住重点,抓住关键,抓好落实。三要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与效益、与改革、与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不安全不生产、隐患不排除不生产、措施不落实不生产、工程和生产设备运行质量不达标不生产的原则,决不能盲目生产,冒险蛮干。
3.1.2 树立“班组长功能”理念
安全管理的重点在现场,关键在于抓落实。基层班组是煤炭企业最基本的生产单位,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最终落脚点。煤炭企业的一切工作目标都要通过班组的落实来实现,班组的安全管理效果直接影响着煤炭企业安全工作的效果。再好的条件,再先进的设备,再完善的制度,离开现场管理都将是纸上谈兵,只有突出现场管理这个重点,才能发挥一系列效能。而班组长作为兵头将尾,作用不可忽视,要从政治待遇、工资待遇等方面入手,激发班组长们抓好现场安全管理事业心和责任感。
3.1.3 树立“重奖重罚的经济杠杆”理念
经济奖罚是激励煤炭企业员工积极主动地按计划完成安全生产工作任务的重要手段。首先要建立安全管理考核奖惩机制,用制度将安全压力传递到各职能层次的每一个岗位,促进各级人员履行职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对各级人员的考核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考核面前一视同仁,考核结果及时公布于众,接受员工群众的监督。其次是设立安全生产专项基金,用于落实安全管理责任的奖惩。对于责任落实得好,安全工作搞得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否则给予处罚。奖要奖得让人眼红,使员工对受奖者刮目相看,罚要罚得让人心痛,使受罚者后悔莫及。通过严格、合理的奖罚机制,牺牲不负责任的少数人的利益,确保大多数人的人身安全与健康。
3.1.4 树立安全“按需投入”理念
加大安全投入是提高煤炭企业安全装备水平,改善生产作业环境的必要保证。按照“足额提取、超前安排、突出重点、强化监管”的原则,凡是安全上需要的,要不惜人力、物力和财力,做到资金再紧不紧安全,安全上该花的钱优先解决。重点解决矿井在通风系统、瓦斯抽采系统、安全监测系统、防尘灭火系统、提升运输系统、供电系统和防治水系统等系统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并对陈、旧、杂的安全设备进行更换。通过“按需投入”,切实改善企业安全基础条件,增强矿井整体安全防范能力。
3.1.5 树立安全质量共同发展理念
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是煤矿安全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要始终把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作为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质量,夯实安全基础,增强矿井防灾抗灾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建立以“五个结合”( 学习外地经验与企业实际相结合;整体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资金投入与精细管理相结合;完善机制与技术突破相结合)、“三个并重”(工程质量与工作质量并重;加大投入与规范行为并重;井下与地面并重)和“安全、实用、整洁、效益”八字方针为主要内容的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把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列为企业安全生产的“一把手”工程来抓,科学制定规划,实行目标管理,量化细化责任,并将其作为基础工程、效益工程、素质工程抓好落实,保证实现“六个转变”(即由粗放型管理向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转变;被动执行标准向自觉执行标准转变;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转变;应付检查达标向制度化达标转变;点线面达标向生产全过程和全方位达标转变;低标准向高标准的转变),促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规范化,进一步夯实安全基础。同时,拉高标杆,开展以“安全无事故、工效上十吨、特级标准化、科技有创新、矿区文明化”为内容的“五优”矿井创建活动。“五优”矿井创建活动是实现本质安全型矿井目标的重要举措,对进一步提高矿井整体管理水平,促进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高产高效、科技贡献、文明建设等五个方面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对实现和谐安康矿区具有现实意义。
“岗位描述、手指口述”操作法(以下简称“双述”)是精细化管理的延伸,是提高工作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是降低工作失误,有效控制“三违”,防范事故的有效途径。要把“双述”活动的开展作为安全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扎实推进“双述”操作法,明确“双述”内容,统一标准,并广泛应用于各级管理人员及各工种、各岗位,达到规范管理行为和操作行为,提高员工技术素质和工作质量的目的。
3.1.6 树立安全全员参与理念
整合宣传、组织、安监、纪检、工会、团委、职教等部门宣传教育资源,建立并实施纪委问责、团委管岗、保卫管线、工会管网、宣传管教、女工管帮、行政管长、组织管党的安全防线,形成安全“八条线”,实现安全工作的群防群治。一是拓展活动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日常性教育。编演各种安全文艺节目,开展安全书法、摄影、漫画等系列展览活动,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安全理念渗透寓教于乐、寓教于文、寓教于各种活动中,增强理念渗透的亲和力、感染力。二是开展针对性教育,保持警钟常鸣。建立安全视觉听觉识别系统,对工业广场、区队会议室、候罐室、主要作业场所进行安全文化修饰,设立由“安全理念”、“安全三台”(曝光台、闪光台、警示台)、“安全嘱语”、“安全警示”等组成的井口安全文化长廊,使职工时时受到感染、教育、警示,达到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三是开展“安全文化进家庭”亲情教育活动,有效进行“三违”帮教。让安全理念进社区,进家庭,筑牢安全生产的“后方阵地”;建立以家属、女工为主要成员的帮教网络,采用定期座谈、家访等方式对“三违”员工进行安全帮教。四是开展先进性教育,发挥潜移默化作用。组织开展“党员安全责任岗”等活动,在重要岗位实行党员挂牌管理。五是开展群体性共建活动,做到有声有色。六是开展人性化教育,温暖人心。七是将情感教育融入安全管理,让广大员工积极参与到安全管理中来。通过安全“八条线”各项活动的开展,促使安全工作全员参与、全员负责、全员管理,达到全员受益的目的。
3.2 切合实际,制度创新
要实现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就必须有一整套的安全管理制度、标准、细则、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来规范管理行为和操作行为。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是受国家法规决定的一整套企业管理行为规范,包括目标管理、安全检查、现场管理、安全奖惩、安全风险抵押、隐患排查、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各种内部管控制度等。煤炭企业要根据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对原有的一些内部管控制度进行创新,以适应煤矿企业在形势多变环境中生存发展的需求。一是制度必须切合实际,持续改进,要对原有的建立在精细分工基础上但已不适应实际需要的一些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创新,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供一个有章可遵、有规可循、违章必究、违规必罚的依据,构建较为严密的安全管理网络体系。二是在责任落实上,建立健全覆盖全员的安全责任体系。在纵向上,安全责任自上而下逐级分解落实到区队、班组和员工个人;在横向上,将业务保安责任细化分解到各业务职能部门。三是在工作落实上,强化安全执行力建设,促进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安全工作格局。
3.3 科技指导,措施创新
煤炭开采始终受到水、火、瓦斯、煤尘、顶板、冲击地压、地热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尤其是瓦斯和水害是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危险源。控制这些灾害威胁,必须要有可靠的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实施“两战役一工程”战略,采取区域瓦斯治理、区域水害治理对策、提高采掘机械化装备水平,对实现煤矿安全工作的可防可控具有积极的实际作用。
3.3.1 推进瓦斯治理战略转型,打好防突攻坚战
随着矿井采深的增加,一些高、突矿井瓦斯压力、含量骤然加大,冲击地压、高地应力问题日趋严重,浅部开采时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受到严重制约。要从战略上对瓦斯治理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以“不采突出面,不掘突出头”为目标,实行瓦斯由局部治理向区域性治理转变,因地制宜,适合开采保护层的,要坚定不移地进行保护层开采;适合做瓦斯抽排巷的,要坚决做工程,应抽尽抽,保证预抽时间不得少于6个月;同时,该上的设备要上,该上的手段也要上。只有在瓦斯治理上实现战略转型,下更大的决心、花费更大的力气,才能实现“不采突出面,不掘突出头”的先抽采、后生产的本质安全目标。
同时强化“一通三防”基础管理。一是全面贯彻“以风定产,监测监控,先抽后采”十二宇方针,着力构建符合煤矿企业实际的“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十六字工作体系。二是依靠科技进步,提升瓦斯综合治理技术水平。围绕制约安全生产的技术难题,深入开展科技攻关,加大瓦斯地质、防突基础技术的研发力度。在瓦斯治理上坚持“两条腿”走路,即基础技术支撑和严格的现场管理,实现扎实稳步推进。三是对“突出头面”定期进行安全评价,及时掌握动态变化。四是在加大本煤层打钻深度和抽采效果上开展技术攻关,尽最大能力提高瓦斯抽放效果。五是管好用好监测监控系统,科学布局监控范围,确保实现监控有效。六是全面实施区域瓦斯治理战略,认真落实“四个转变”(即从局部治理向区域治理的转变,从生产过程治理中向超前治理转变,从措施型治理向工程型治理转变,从单纯治理向综合利用转变)、“五个决不”(一通三防齐抓共管的决心决不动摇,一通三防重中之重的原则决不妥协,通风系统优化工作决不松懈,加快瓦斯治理工程的进程决不停止,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决不手软)、“五个到位”( 安全措施到位、现场管理到位、干部跟班带班到位、监督检查到位、责任追究到位),达到“抽、掘、采”平衡。
3.3.2 大打矿井防治水战役,推进灰岩水害区域治理
防治水工作要严格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认真执行“查、探、堵、截、疏、排、防、躲”的综合防治水技术措施,以灰岩承压水防治为重点,以区域治理为平台,强力推进灰岩水区域治理工作。根据受灰岩承压水威胁矿井所处的水文地质单元,划分为适合联合治理的区域和不适合联合治理的区域,适合区域联合治理的必须进行区域联合治理,以增强治理效果,减少投资浪费;不具备区域联合治理条件的,实施矿井井田范围内的区域水害治理工程。同时根据受承压水威胁程度将开采煤层划分为非突水危险区、突水威胁区和突水危险区三类区域,在此基础上确定区域治理原则和治理目标,分期分步骤实施。通过实施区域治理,全面推进灰岩承压水防治由多点分散治理向区域综合治理、由采掘过程中局部治理向整体超前治理的转变,为“不掘突水危险开掘工作面、不采突水危险采煤工作面”提供保障。
3.3.3 走采掘机械化发展道路,提高矿井本质安全水平
现代化煤炭企业必须摒弃“宜综则综、宜炮则炮”这种旧的生产观念,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树立现代化煤炭企业采煤机械化的新生产观念,以提高采掘机械化装备水平为重点,多策并举,提升矿井各大系统保障能力,加快安全高效矿井建设步伐。不断研究、探索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巷道和采场支护新技术,能上综采的必须上综采,不能直接上综采的要改用悬移(滑移)支架,提高顶板管理的安全保障能力。通过提高矿井装备水平,改善作业环境,强化顶板管理,提高干部职工的素质,彻底改变煤矿员工劳动强度大、从业人员素质低、流动频繁、安全环境差的状况,提升煤炭企业形象。
3.4 隐患整治,方法创新
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及时进行排查整改,是防止事故发生的最有效的方法。根据生产现场具体情况建立一套完善的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采取一些必要的方法督促隐患整改,能有效地控制事故的发生,尤其是控制重大事故的发生。抓好隐患整改关键是抓落实,实现隐患排查整治的闭合管理。一是采取“挂牌督办,整改销号”的方法,督促隐患整改。对各种形式的安全检查、督查等查出的隐患,登记建档,制订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和时间,挂牌督促,定期调度,直至整改验收合格,予以销号。二是采取专项治理整顿的方法,督促隐患整改。对于一些治理时间长、整改难度大的隐患,按照“五定”原则,即定项目、定措施、定资金、定责任人、定时间限期进行专项治理整顿,并专门以文件形式印发,促进隐患整改。三是采取责任追究的方法,督促隐患整改。采取高压态势,从追查责任不落实的事、处理责任不落实的人入手,对存在重大隐患、对隐患整改工作不重视、不按规定整改隐患、出现重复隐患、隐患整改计划不落实继续组织生产的,严肃进行责任追究,并对相关责任人作出处理,提高各级人员对隐患整改的重视程度,保证查出隐患整改及时、到位。
3.5 教育引导,培训创新
“知”和“会”是正确履行职责的前提,安全教育培训是现代安全管理的重要对策之一,是提高管理者责任意识、管理水平,提高操作者遵章守纪意识、安全操作技能的主要手段。要将开展安全培训作为“投资最少、见效最快、回报企业最持久的特殊投资”来抓,各级安全培训机构要坚持“全员覆盖,各有侧重”的原则,在加强员工培训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对各级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安全培训,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创新培训模式,注重培训质量,提高培训效果,做到干中学、学中干,真正达到全员培训。
4 结语
安全生产是煤炭企业永恒的主题,责任重于泰山。它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和家庭幸福,因此每个人都应高度重视安全,都要关心安全生产。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因此,必须不断创新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实现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持续稳定,以适应社会文明进步、健康发展。
第15篇 深严细实创新管理保安全
近年来,掘进一区始终坚持高境界定位、高标准运作、高起点创新,紧紧围绕矿井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建设为中心任务,以强化班子建设,班组建设、职工队伍建设为重点,精细管理,创新管理,始终保持了区队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发展。安全上连续900天杜绝了轻微伤及以上人身事故和重大非人身事故,是采掘单位中安全周期最长、安全生产最好的单位。月月超额完成掘进进尺作业计划,在半煤岩巷道施工中,创出了单头进尺、月总进尺、年总进尺建矿以来最好水平,受到矿多次通令嘉奖。我区也先后被集团公司、矿评为优秀区队、优秀班组、模范职工小家、“五好”党支部、“六好”区队等荣誉称号。下面谈谈我区在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一、注重素质提高,强化班子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是保证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是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的重点。多年来,我区非常重视区队领导班子的建设,从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入手,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组织政治理论学习,认真撰写读书笔记,强化理论知识,努力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以创建“四好班子”活动为载体,制订完善了班子议事规则,积极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干部活动,认真查找思想、组织、工作、作风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剖析原因,狠抓整改。学习过程中,我们创造性地开展了“当干部为什么,当干部做什么,如何让职工满意”的思想大讨论;工区党政班子努力树立廉洁勤政的公仆形象和表率示范的楷模形象,工作务实,真抓实干,讲究实效,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紧紧围绕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加大区务公开的力度和深度,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杜绝了小金库的存在及克扣工人工资现象,切实做到自重、自警、自省、自励,增强了班子成员的廉洁勤政意识和防腐拒变能力,进一步强化了党组织的四项职能,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了“廉洁、高效、务实、谋政”的领导班子,有效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注重基础夯实,强化班组建设,发挥兵头将尾作用。
我们本着逐级管理、分类指导的工作思路,强化区队管理的规章制度建设,将制度建设细化到班组,充分发挥兵头将尾的作用。积极把那些责任心强、安全意识强、业务素质强、凝聚力强的职工充实到班组队伍,增强了班组工作的号召力。按照“安全、优质、高效、低耗”的工作目标,制定了《班组安全活动制度》、《班组施工质量验收制度》、《班组安全联保、互保责任追究制度》、《班组材料分配消耗制度》等管理制度,每月区队拿出4000分对班组长进行分项目考核,对月度内班组实现安全生产,质量达到优良品,奖总分20%,月度内工程质量出现一次合格品,“三违”人数达到4人次的扣部分的50%,有效地调动了班组长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完善了区队班组管理,提高了班组管理竞争意识,使区队班组建设各项工作的开展有据可依、有章可循。遵循“三位一体”和“双基”建设的要求,我们在全区开展了安全管理“优秀班组长”和“三无”竞赛活动。自竞赛活动开展以来,区队各班组按照矿党政的统一部署和安排,认真组织、积极参与、积极推行规范化管理,不走形式、不图虚名、注重实效,各班组均实现了“三无”目标。如张建友班利用周四的职工会议时间开展了两次安全知识有奖问答竞赛活动,巩固应知应会内容,提高了职工的安全防范能力,全班实现了“三无”目标。彭庆启班、付业锋班全部要求职工从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入手,深入推行施工工程记录化管理,对每道工序、每米进尺和相应的施工班组及施工人均记录在本,谁施工谁负责,从严从细,狠抓行为规范落实兑现,均实现了“三无”竞赛目标。由于我们全力抓好班组安全管理,职工的安全意识明显提高,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明显降低。
三、注重教育培训,强化队伍建设,发挥职工主观能动性。
职工安全教育培训是安全生产的“治本之举”,是安全“双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职工是安全生产的主体,要实现安全生产就必须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安全理念。工作中,我们充分发挥管理的激励机制作用,不断创新提高职工队伍业务素质的形式,始终坚持每周四的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认真组织职工学习理论知识,撰写职工笔记,同时我们还始终坚持抓住职工周一安全学习和周二技术业务学习不放松,尤其针对新工人业务素质较低的实际,把新工人的学习教育作为安全教育的重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新工人的管理,避免了在新工人身上发生问题。为提高学习效果,我们制定了《职工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制度,实行奖罚分明,并层层分解到绩效考核之中,凡参加矿及区队考试不合格者给予严格的处罚。从而增强了干部职工学技术业务、学规程的自觉性,大大提高了职工的业务技术素质。此外,我们坚持集中学习和业余学习相结合,分专业、分工种,根据学习进程定期组织考试,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大大提高了职工的素质。深入开展技术比武,岗位练兵、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提高职工安全技能。为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激发职工工作热情,我们鼓励职工向区队多提合理化建议,特别是在安全管理、技术革新等方面,对在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建设中有贡献的人员,给予大力度的奖励。此制度的执行,大大提高了职工革新创造、献计献策的积极性,给我区的技改小组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顺利地实现了挡车器、勾头、防尘喷雾、吊梁、道岔等十几项设备设施的革新改造,大大提高职工施工的安全程度,为提高区队战斗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注重精细管理,强化安全质量,筑牢安全生产基础
工作中,我们始终把健全制度、规范运作作为加强区队基础工作的先决条件;超前抓,争主动,求实效,持之以恒地推进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全方位发展。
稳固基础,追求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持续动态达标。在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中,我们提出了认识高起点、工作高标准、落实高效率的“三高”理念,始终追求动态达标,平时抓,抓平时,长抓不懈。近两年矿井的重点工程都由我区施工,如井下的文化长廊施工、二水平人身车场改造、717下山中部车场扩修治理等,这些工程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危险性大,就像矿领导讲的这些都是“虎口拔牙”工程,我区都能够保质保量地提前完工,多次受到矿领导的表扬和嘉奖。今年我们又在全区干部职工中不断强化“安全第一、质量为本”的安全质量理念,认真开展了争创安全质量标准化“精品工程”活动。从严从细分解指标,每项工作具体细化、量化到生产全过程,突出精细化管理。在施工的半煤岩巷道中,我们努力克服顶板管理难度大,煤、岩交接处岩石难以控制等不利因素,从打眼、施工工序、用药量上做文章,高标准,高质量的实施光面爆破,工程质量优良品率一直保持100%,在全岩巷道和半煤岩巷道中全部实现了“三小”施工和光面爆破,确保了巷道光爆成型。施工的半煤岩巷道在掘进区队中一直保持进尺最高,质量最好,材料消耗最低水平,矿多次在我区召开质量标准化现场推进会,并受到矿领导和兄弟单位的一致好评。
突出重点,强化隐患的排查与治理。按照“管理无漏洞、现场无隐患,行为无违章、安全无事故”的“四无”要求,每班由值班人员排查一次,及时排查分析管理范围内的重大隐患和薄弱环节,并对排查出的各类隐患实行分级管理,做到了措施、人员、时间、奖罚“四落实”,同时安排复查、验收,直至消除隐患。加强薄弱人物管理,把严重违章都视同为事故来分析处理,有效地预防了事故的发生。
狠抓落实,严格考核,突出监督检查的实效性。我们结合矿井现场实际,坚持全面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常规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实现了安全检查的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尤其是节假日、中夜班及上级检查和达标过后等薄弱时间,我们都组织了大型的检查和“零点”行动,对现场安全生产实行动态监控,有效消除了不安全隐患。此外,我们严格考核奖惩,对“双基”检查发现的问题,一查到底,视责任大小,严格处罚。通过加大考核力度、严格责任追究等方式,使“双基”工作压力逐级传递,形成了“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促进了安全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
虽然我区在区队管理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与兄弟单位和上级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决心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学习兄弟单位的经验,进一步探索区队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为矿井的发展夯实基础,切实提供动力源泉。
第16篇 浅谈班组安全管理的创新和发展
一、创新安全管理主体,建立班组安全管理核心
众所周知,班组是企业的细胞,企业的各项生产管理工作最终都要通过班组去落实,因此安全生产的执行主体是班组。在班组管理中,班组长既是生产者,又是管理者,具备承上启下的特殊作用,班组长就是班组安全管理的核心。因此,要抓好班组安全管理,必须从班组长抓起。要抓好班组安全第一责任人的选拔和素质培养,使这个“兵头将尾”的芝麻小官能够担负起应有的职责。班组长要本着对企业和职工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起模范表率作用,身体力行,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工艺纪律,在此基础上认真抓好“三违”控制,及时制止不安全行为;班组长要确立技术权威的地位,通过不断学习,做到在技术上独当一面;在班组管理中不墨守成规,能够不断提出新的设想和办法,并督促班组成员在实践中贯彻落实;要善于做职工思想工作,密切关注职工情绪变化,发现职工情绪异常要深入了解情况,对有困难的职工要主动向各级组织反映情况,协助其及时解决困难,以关心职工、帮助职工赢得职工的信任和支持。要在班组中配齐安全员。班组安全员要选择有责任心和踏实严谨工作作风的职工担任。安全员作风要实、标准要高、了解情况要细、检查工作要严,传达信息要快、落实文件要及时、思考问题要多、检查交流要勤。同时安全员还要有良好的心态,开阔的胸怀。因为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安全生产的安全员的工作经常得不到别人的理解,甚至会得罪人,因此安全员要不怕委屈,善于在逆境中开展工作。要高度重视安全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因为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班组每位成员的切身利益,归根结底是职工自己的事情,要堵塞安全管理的漏洞,就必须严格落实安全责任,明确岗位职责,实现职工自我管理,自我约束。
二、创新安全教育培训方法,注重实际效果
班组安全教育要突出实效,要由以往简单空洞的说教向感性教育转变,使职工逐步从被动的“要我安全”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安全”。各级组织要发挥各自优势积极配合工厂、车间和班组做好此项工作,党团组织要侧重于宣传教育和引导,工会组织要侧重于维护职工权益和加强劳动保护。班组安全教育要从正反两方面入手,即要树立先进典型,营造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做先进的浓厚氛围,促使职工自觉增强安全责任心。又要以事故案例为教材,使职工牢记血的教训,时刻引以为戒。可以将发生过的工伤事故制作成警示教育栏,讲清事故的过程和应吸取的教训,展示于车间显要位置,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教育职工。还要注重奖惩教育,对在工作中认真负责、遵章守纪,制止“三违”行为,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避免人身伤亡和重大设备损坏事故的有功人员,要大力宣传、表彰和奖励;对因工作失职、自由散漫,麻痹大意或有“三违”行为者,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给予处罚。另外,班组整体技术水平的高低,体现在班组成员对本岗位实用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上,因此要经常对班组成员进行业务技术培训,努力提高班组安全管理水平。特别是对新工和转岗、调岗人员一定要重点进行岗前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同时要结合班组的工作实际,适时开展各项安全活动,如岗位练兵、反事故演习、事故预想等,加深班组成员对有关规章制度的理解和认识。班组要以六大员为基础,分解管理任务,明确个人责任,按照全员参与、全员管理的原则将安全制度管理的目标分解到班组每一位成员,从而提高班组成员参与管理的普遍性和积极性。
三、创新企业安全文化,倡导先进正确的安全理念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积累的宝贵财富。先进的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动力与灵魂,是企业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其中安全理念或安全价值观又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因此工厂、车间和班组都必须重视安全文化建设,要在职工中积极倡导正确、先进的安全理念。具体来说,工厂应当树立“安全第一、员工生命第一”、“员工安全生产是企业的最大效益”、“实现员工安全生产是企业维护员工的根本利益”以及“事故都是可以预防” 的等理念;工厂管理者应当树立“安全管理必须以人为本”、“忽视安全生产是对企业和员工的最大犯罪”等理念;员工应当树立“自己的生命和幸福需要安全生产”、“实现安全生产就是给企业创造效益”等理念。要以工厂安全文化培训职工,形成激励机制,为职工营造一个学安全、保安全的浓厚氛围,为职工创造一个规范有序的安全生产环境。
在班组生产中,要树立全局观念,明确安全与效益的辩证关系,事实证明,事故是最大的浪费,是对效益的一种损害,而安全出效益,安全本身就是效益。因此班组在安全生产上必须做到三个定位:一要把班组安全工作定位在提高工厂经济效益和保护职工安全健康上。二是把安全生产监督的重点定位在安全生产上。三是把职工满意度定位在安全管理的基本标准上。要本着对职工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改善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一是提高生产装置的安全化程度。生产现场的所有劳动保护、安全生产方面所使用的设备、设施、工具、防护用品、报警装置、防护材料等,都要靠自身的安全设计提高本质安全化程度,不能关键时候“掉链子”、出问题。二是采取措施消除生产现场的跑、冒、滴、漏现象,防止和消除尘毒等有害物质。三是在生产现场设立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和提示装置,时刻保证安全消防通道的畅通。要创造良好的采光、照明、通风、降温或取暖条件,使生产现场干净卫生、布置合理、环境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