贮槽安全操作规程有哪些
篇1
1. 检查与维护
2. 贮槽填充
3. 安全监控
4. 应急处理
5. 设备停用与清理
篇2
液体二氧化碳低温贮槽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设备,主要用于储存和运输液态二氧化碳。其安全操作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设备检查:在使用前,必须对贮槽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无泄漏、损伤或其他安全隐患。
2. 操作培训:操作人员需接受专业培训,了解设备工作原理和应急处理措施。
3. 安全装备:操作时应穿戴防护服、防毒面具和安全鞋,防止冻伤和吸入有害气体。
4. 储量控制:严格控制贮槽内液态二氧化碳的储量,不得超过设计容量。
5. 温度监控:定期监测并记录贮槽内的温度,防止超低温引发事故。
6. 排放管理:排放二氧化碳时要缓慢进行,避免气压突然变化导致的安全问题。
7. 维护保养: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篇3
低温贮槽安全操作规程
一、设备介绍 低温贮槽主要用于储存液态气体,如液氧、液氮、液氩等,这些介质具有极低的温度和潜在的危险性。操作人员需熟悉设备结构、性能及操作流程。
篇4
贮槽安全操作规程
一、操作前准备
1. 检查贮槽的完好性,确认无泄漏、腐蚀或其他可见损伤。
2. 确认贮槽内物料性质,了解其危险性及处理方法。
3. 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化服、安全眼镜和呼吸器。
二、操作步骤
1. 打开贮槽入口,缓慢注入物料,避免产生静电。
2. 监控贮槽液位,防止溢出。
3. 连接通风设备,保持工作区域空气流通。
4. 定期检查贮槽压力,确保在正常范围内。
5. 停止注料后,关闭入口阀,并进行密封检查。
三、操作后处理
1. 清理现场,确保无残留物料。
2. 关闭所有相关阀门和电源。
3. 记录操作日志,包括注料量、时间、操作人员等信息。
四、应急措施
1. 发现泄漏,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疏散无关人员。
2. 使用专用工具和设备进行泄漏控制,避免扩散。
3. 如发生火灾,使用适合的灭火器材,遵守火场安全规则。
篇5
低温液体贮槽安全操作规程
一、设备识别与准备
1. 确认低温液体贮槽型号及所储存的介质,如液氮、液氧或液氩等。
2. 检查贮槽外部无明显损坏,阀门、仪表等配件完好无缺失。
3. 确保贮槽周围无火源、易燃物,并保持通风良好。
二、操作步骤
1. 启动前,检查压力表、液位计是否正常,确保安全阀处于工作状态。
2. 缓慢打开进液阀,进行预冷,待系统稳定后再逐渐增加进液量。
3. 运行期间,定期观察压力、温度等参数,确保在安全范围内。
4. 装卸液时,需缓慢进行,防止快速温差引起的安全隐患。
5. 停止使用时,关闭所有阀门,做好防漏、防冻措施。
三、应急处理
1. 发现泄漏,立即关闭相关阀门,启动应急程序,通知相关人员。
2. 如遇火灾,使用干粉灭火器,严禁用水直接灭火。
3. 如人员吸入低温蒸气,迅速转移到新鲜空气中,必要时就医。
篇6
1. 检查贮槽:每日开始工作前,务必检查贮槽的外观,确认无泄漏、损坏或异常情况。
2. 安全附件:确保压力表、液位计、安全阀、紧急切断阀等安全附件正常运行,定期进行校验。
3. 操作程序:遵循先开后闭的原则,即开启时先开液相阀,后开气相阀;关闭时反之。
4. 温度监控:持续监测贮槽内的温度,防止超温导致蒸发过快。
5. 储量管理:合理控制液氧、液氮、液氩的储量,避免过满或过空。
6. 应急准备: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如防冻手套、面罩等,并熟悉应急处理流程。
低温液体贮槽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1、投入使用前,必须用无油干燥空气或氮气吹扫,使槽内出口气体露点小于-60℃。
2、首次充液前,检查确认安全通道畅通、安全装置完好、压力表和液位计正常。
3、液位计投入前,全开平衡阀,打开液位计上、下阀,关闭平衡阀。
4、确保夹层有充足的氮气进入和补充,使其保持正压。
5、充液时,应全开手动放空阀和测满阀;充液应缓慢进行,使内槽完全冷却,并时刻观察槽内压力,不得超压。
6、严禁贮槽超压或负压下运行。严禁敲打阀门、管道和强行开关阀门。
7、视情况测定粉末真空绝热式低温液体罐夹层真空度,使其保持在规定范围内。
8、每周至少一次分析测定液氧贮槽中乙炔等碳氢化合物含量;超过0.1ppm时,加大液氧的补充量。
9、开关充液阀要缓慢,以小于5%的开阀幅度逐渐增加,不得过快。
10、定期校验低温液体贮槽安全附件。
11、储槽内必须留有一定的蒸发空间;并保持一定的液位,不准排空。
12、使用中,如出现冒汗、结霜等现象,应将液体排尽、加温吹除、检漏、抽真空(真空贮槽)后,才能继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