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安全管理 > 技术交底

施工工艺技术交底7篇

更新时间:2024-11-20 查看人数:30

施工工艺技术交底

第1篇 现场施工工艺安全技术交底

一、 张拉

(1)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施工前要预先进行交底,每区域施工前应对张拉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2) 张拉前仔细检查张拉平台的安全性,并在张拉平台上搭设高度适当的安全挡板,防止张拉中的意外事故伤害及人身安全。

(3) 施工操作人员必须配备安全防护用品,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系安全带。

(4) 从施加预应力至锚固后封端期间,除非采取有效屏蔽措施,否则操作人员不得在锚具正前方活动。

(5) 张拉过程中,测量伸长值或拆卸工具锚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千斤顶侧面,应禁止非预应力施工人员进入张拉区域。

(6) 从开始张拉至孔道压浆完毕的过程中,不得敲击锚具、钢绞线和碰撞张拉设备。张拉过程中发现张拉设备运转声音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维修。

(7) 油压泵上的安全阀应调至最大工作油压下能自动打开的状态。油压表安装必须紧密满扣,油泵与千斤顶之间采用的高压油管连同油路的各部接头均须完整紧密,油路畅通,在最大工作油压下保持5min以上不得漏油,若有损坏者应及时修理更换。

(8) 特殊情况下,在更换夹具时,两端都应装上千斤顶,采取其它措施放松预应力筋时,应仔细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工作。

(9) 张拉设备使用前,应对高压油泵、千斤顶进行空载试运行,无异常情况方可正式使用。高压油管使用前应作耐压试验,不合格的不能使用。

(10) 电器设备由专人管理,电闸箱应符合技术要求,电源线在使用前应进行测试,不得违章作业,作业完毕后必须将总电源切断,所有电器设备应遮盖。严格遵守施工现场的用电制度。

(11) 切割钢绞线时应注意防止砂轮片破碎伤人。

(12) 施工过程中防止工具或机具从高空坠落伤人。

二、 模板安装及拆除

(1) 模板安装

a. 进入施工现场的操作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操作人员严禁穿硬底鞋及有跟鞋作业。

b. 高处和临边洞口作业应设护栏,张安全网,如无可靠防护措施,必须佩带安全带,扣好带扣。高空、复杂结构模板的安装与拆除,事先应有切实的安全措施。

c. 工作前应先检查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扳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系挂在身上,钉子必须放在工具袋内,以免掉落伤人。工作时要思想集中,防止钉子扎脚和空中滑落。

d. 安装模板时操作人员应有可靠的落脚点,并应站在安全地点进行操作,避免上下在同一垂直面工作。操作人员要主动避让吊物,增强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的安全意识。

e. 支模应按规定的作业程序进行,模板未固定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严禁在连接件和支撑件上攀登上下。

f. 支模时,操作人员不得站在支撑上,而应设立人板,以便操作人员站立。立人板应用木质中板为宜,并适当绑扎固定。不得用钢模板或5cm×10cm的木板。

g. 支模过程中,如需中途停歇,应将支撑、搭头、柱头板等钉牢。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牵杠、支撑等运走或妥善堆放,防止因踏空、扶空而坠落。模板上有预留洞者,应在安装后将洞口盖好,混凝土板上的预留洞,应在模板拆除后即将洞口盖好。

h. 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临时固定设施。

i. 当层间高度大于5m时,宜选用桁架支模或多层支架支模。当采用多层支架支模时,支架的横垫板应平整,支柱应垂直,上下层支柱应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

j. 支设高度在3m以上的柱模板,四周应设斜撑,并应设立操作平台,低于3m的可用马凳操作。

k. 二人抬运模板时要互相配合,协同工作。传递模板、工具应用索具系牢,采用垂直升降机械运输,不得乱抛,组合钢模板装拆时,上下有人接应。钢模板及配件应随装拆随运送,严禁从高处掷下。高空拆模时,应有专人指挥。地面应标出警戒区,用绳子和红白旗加以围拦,暂停人员过往。

l. 模板上施工时,堆物(钢模板等)不宜过多,且不宜集中一处。

m. 大模板施工时,存放大模板必须要有防倾措施。封柱子模板时,不准从顶部往下套。

n. 遇六级以上的大风时,应暂停高空作业,雪雷雨后应先清扫施工现场,待地面略干不滑时再恢复工作。

(2) 模板拆除

a. 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

b. 底模,应在同一部位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强度达到要求时方可拆除。

c. 拆除高度在5m以上的模板时,应搭脚手架,并设防护栏杆,防止上下在同一垂直面操作。

d. 模板支撑拆除前,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并经申报批准后,才能进行。拆除模板时人不许站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上。

e. 拆模时必须设置警戒区域,并派人监护。拆模必须拆除干净彻底,不得保留有悬空模板。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堆放整齐。高处拆下的模板及支撑应用垂直升降设备运至地面,不得乱抛乱扔。

f. 拆摸时、临时脚手架必须牢固,不得用拆下的模板作脚手板。

g. 脚手板搁置必须牢固平整,不得有空头板,以防踏空坠落。

h. 拆除的钢模作平台底模时,不得一次将顶撑全部拆除,应分批拆下顶撑,然后按顺序拆下搁栅、底模,以免发生钢模在自重荷载下一次性大面积脱落。

i.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模板的拆除,除应符合规范gb50204—92第2.4.1条或2.4.2条的规定外,侧模应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应在结构构件建立预应力后拆除。

j. 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当施工荷载所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为不利时,必须经过核算,加设临时支撑。

三、 混凝土浇捣作业安全要求

(1) 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具,操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

(2) 脚手架、工作平台和斜道应绑扎牢固。若有探头板应及时绑扎搭好,脚手架上的钉子等障碍物应清除干净。高处作业或较深的地下作业,必须设有供操作人员上下的走道。

(3) 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照明,临时电线必须架空在2.5m高以上。在深坑和潮湿地点施工必须使用低压安全照明。

(4) 所有电气设备的修理拆换工作应由电工进行,严禁混凝土操作工自行拆动。

(5) 特殊情况下如无可靠的安全设施,必须系好安全带并扣好保险钩,或架设安全网。

(6) 使用振动机前应检查:电源电压,输电必须安装漏电开关;保护电源线路是否良好,电源线不得有接头;机械运转是否正常。振动机移动时,不能硬拉电线,更不能在钢筋和其他锐利物上拖拉,防止割破拉断电线而造成触电伤亡事故。

第2篇 现场施工工艺:安全技术交底

一、 张拉

(1)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施工前要预先进行交底,每区域施工前应对张拉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2) 张拉前仔细检查张拉平台的安全性,并在张拉平台上搭设高度适当的安全挡板,防止张拉中的意外事故伤害及人身安全。

(3) 施工操作人员必须配备安全防护用品,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系安全带。

(4) 从施加预应力至锚固后封端期间,除非采取有效屏蔽措施,否则操作人员不得在锚具正前方活动。

(5) 张拉过程中,测量伸长值或拆卸工具锚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千斤顶侧面,应禁止非预应力施工人员进入张拉区域。

(6) 从开始张拉至孔道压浆完毕的过程中,不得敲击锚具、钢绞线和碰撞张拉设备。张拉过程中发现张拉设备运转声音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维修。

(7) 油压泵上的安全阀应调至最大工作油压下能自动打开的状态。油压表安装必须紧密满扣,油泵与千斤顶之间采用的高压油管连同油路的各部接头均须完整紧密,油路畅通,在最大工作油压下保持5min以上不得漏油,若有损坏者应及时修理更换。

(8) 特殊情况下,在更换夹具时,两端都应装上千斤顶,采取其它措施放松预应力筋时,应仔细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工作。

(9) 张拉设备使用前,应对高压油泵、千斤顶进行空载试运行,无异常情况方可正式使用。高压油管使用前应作耐压试验,不合格的不能使用。

(10) 电器设备由专人管理,电闸箱应符合技术要求,电源线在使用前应进行测试,不得违章作业,作业完毕后必须将总电源切断,所有电器设备应遮盖。严格遵守施工现场的用电制度。

(11) 切割钢绞线时应注意防止砂轮片破碎伤人。

(12) 施工过程中防止工具或机具从高空坠落伤人。

二、 模板安装及拆除

(1) 模板安装

a. 进入施工现场的操作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操作人员严禁穿硬底鞋及有跟鞋作业。

b. 高处和临边洞口作业应设护栏,张安全网,如无可靠防护措施,必须佩带安全带,扣好带扣。高空、复杂结构模板的安装与拆除,事先应有切实的安全措施。

c. 工作前应先检查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扳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系挂在身上,钉子必须放在工具袋内,以免掉落伤人。工作时要思想集中,防止钉子扎脚和空中滑落。

d. 安装模板时操作人员应有可靠的落脚点,并应站在安全地点进行操作,避免上下在同一垂直面工作。操作人员要主动避让吊物,增强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的安全意识。

e. 支模应按规定的作业程序进行,模板未固定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严禁在连接件和支撑件上攀登上下。

f. 支模时,操作人员不得站在支撑上,而应设立人板,以便操作人员站立。立人板应用木质中板为宜,并适当绑扎固定。不得用钢模板或5cm×10cm的木板。

g. 支模过程中,如需中途停歇,应将支撑、搭头、柱头板等钉牢。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牵杠、支撑等运走或妥善堆放,防止因踏空、扶空而坠落。模板上有预留洞者,应在安装后将洞口盖好,混凝土板上的预留洞,应在模板拆除后即将洞口盖好。

h. 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临时固定设施。

i. 当层间高度大于5m时,宜选用桁架支模或多层支架支模。当采用多层支架支模时,支架的横垫板应平整,支柱应垂直,上下层支柱应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

j. 支设高度在3m以上的柱模板,四周应设斜撑,并应设立操作平台,低于3m的可用马凳操作。

k. 二人抬运模板时要互相配合,协同工作。传递模板、工具应用索具系牢,采用垂直升降机械运输,不得乱抛,组合钢模板装拆时,上下有人接应。钢模板及配件应随装拆随运送,严禁从高处掷下。高空拆模时,应有专人指挥。地面应标出警戒区,用绳子和红白旗加以围拦,暂停人员过往。

l. 模板上施工时,堆物(钢模板等)不宜过多,且不宜集中一处。

m. 大模板施工时,存放大模板必须要有防倾措施。封柱子模板时,不准从顶部往下套。

n. 遇六级以上的大风时,应暂停高空作业,雪雷雨后应先清扫施工现场,待地面略干不滑时再恢复工作。

(2) 模板拆除

a. 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

b. 底模,应在同一部位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强度达到要求时方可拆除。

c. 拆除高度在5m以上的模板时,应搭脚手架,并设防护栏杆,防止上下在同一垂直面操作。

d. 模板支撑拆除前,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并经申报批准后,才能进行。拆除模板时人不许站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上。

e. 拆模时必须设置警戒区域,并派人监护。拆模必须拆除干净彻底,不得保留有悬空模板。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堆放整齐。高处拆下的模板及支撑应用垂直升降设备运至地面,不得乱抛乱扔。

f. 拆摸时、临时脚手架必须牢固,不得用拆下的模板作脚手板。

g. 脚手板搁置必须牢固平整,不得有空头板,以防踏空坠落。

h. 拆除的钢模作平台底模时,不得一次将顶撑全部拆除,应分批拆下顶撑,然后按顺序拆下搁栅、底模,以免发生钢模在自重荷载下一次性大面积脱落。

i.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模板的拆除,除应符合规范gb50204—92第2.4.1条或2.4.2条的规定外,侧模应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应在结构构件建立预应力后拆除。

j. 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当施工荷载所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为不利时,必须经过核算,加设临时支撑。

三、 混凝土浇捣作业安全要求

(1) 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具,操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

(2) 脚手架、工作平台和斜道应绑扎牢固。若有探头板应及时绑扎搭好,脚手架上的钉子等障碍物应清除干净。高处作业或较深的地下作业,必须设有供操作人员上下的走道。

(3) 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照明,临时电线必须架空在2.5m高以上。在深坑和潮湿地点施工必须使用低压安全照明。

(4) 所有电气设备的修理拆换工作应由电工进行,严禁混凝土操作工自行拆动。

(5) 特殊情况下如无可靠的安全设施,必须系好安全带并扣好保险钩,或架设安全网。

(6) 使用振动机前应检查:电源电压,输电必须安装漏电开关;保护电源线路是否良好,电源线不得有接头;机械运转是否正常。振动机移动时,不能硬拉电线,更不能在钢筋和其他锐利物上拖拉,防止割破拉断电线而造成触电伤亡事故。

第3篇 屋面保温层施工工艺措施技术交底

屋面保温层施工工艺及措施技术交底

本技术交底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采用松散、板状保温材料和现浇整体保温的屋面保温层工程施工。

1.材料要求

所用材料的表观密度、含水率、导热系数等技术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应有质量证明文件。松散的保温材料应使用无机材料,如选用有机材料时,要先做好材料的防腐处理。

(1)松散材料:炉渣或水渣粒径一般为5~40mm,不得含有石块、土块、重矿渣和未燃尽的煤块,表观密度为500~800kg/m3,导热系数为0.16~0.25w/m.k。

(2)板状保温材料:外观整齐,厚度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使用前应按设计要求检查其表观密度导热系数,含水率及强度。

a.泡沫混凝土板:表观密度不大于500kg/m3,抗压强度应不低于0.4mpa。

b.加气混凝土板:表观密度为500~600kg/m3,抗压强度应不低于0.2mpa。

c.聚苯板块:表观密度为≤45kg/m3,抗压强度应不低于0.18mpa,导热系数为0.043w/m.k。

2.主要机具

一般应备有铁锹(平锹)、木刮杠、水平(准)尺,手推车、木拍子等。

3.作业条件

(1)铺设保温材料的基层施工完,将预制构件的吊钩、拖拉绳等清除干净,残留在构件外表的痕迹

应磨平,抹入砂浆层内,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2)有隔气层要求的屋面,应先将基层清扫干净,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铺设隔气层。

(3)铺设隔气层的基层表面,应干燥、平整、不得有松散、开裂、起鼓等缺陷。

(4)穿过屋面和墙面等结构层的管根部位,应用豆石混凝土填塞密实,将管根固定。

(5)松散、板状保温材料的运输、存放应注意防潮,防止损伤和污染,雨天作业要防止水浸或雨淋。

4.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管根堵孔、固定→弹线找坡度→铺设隔气层→保温层铺撒(设)→拍(刮)平→填补板缝→检查验收→抹找平层

(1)基层清理:预制或现浇混凝土的基层表面,应将尘土、杂物等清理干净。

(2)铺设隔气层,应按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铺好油毡隔气层。

(3)铺设松散保温层:

1)松散保温层如采用炉渣或水渣,应经筛选,严格控制粒径,铺水泥焦渣要加水预闷。

2)松散保温材料应分层铺设,并进行适当压实,每层铺设的厚度,应不大于150mm,其压实的程度及厚度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完工后保温层的允许偏差为+10%或-5%。

3)铺设水泥焦渣层前,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厚度拉线找出2%的泛水坡;铺设1:6水泥焦渣,最薄处为30mm;铺设顺序应从一端开始退着向另一端进行,要振捣密实,表面用木杠刮平,用木抹子粗抹一遍。

4)干铺加气混凝土板或聚苯板块等保温材料,应先将接触面清扫干净,板块应铺平垫稳,分层铺设的板块,其上下两层的接缝应错开,各层板间的缝隙,应用同类材料的碎屑嵌填密实,表面应与相邻两板的高度一致。

5)已铺完的松散、板状保温层要平整,不得在其上面行走运输小车和堆放重物。

如设计要求采用倒置式屋面,其防水层要平整,不得有积水现象,保温层使用憎水性胶结材料,要用机械搅拌均匀;对于檐口抹灰、薄钢板檐口安装等项,应严格按照施工顺序,在找平层前完成。

5.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保温材料的强度、表观密度、导热系数和含水率以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2)基本项目:

1)松散的保温材料:分层铺设,压实适当,表面平整,找坡正确。

2)板状保温材料应紧贴基层,铺平垫稳,找坡正确,上下层错缝碰嵌填密实。

3)整体保温层应拌合均匀,分层铺设,压实适当,表面平整,找坡正确。

(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3/1。

6.成品保护

(1)油毡隔气层铺设前,应将基层表面的砂粒、硬块等杂物清扫干净,防止铺贴时损伤油毡。保温(隔热)层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项次

项目允许偏差1

整体保温层

表面平整度

无找平层5mm

有找平层7mm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2保温层厚度

松散材料整体+10δ/100-5/100

板状材料±5δ/100且不大于4mm

用钢针插入和尺量检查

3隔热板相邻高低差3mm用直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注:指保温层厚度。

(2)在已铺好的松散、板状或整体保温层上不得直接行走运渣(块)小车,行走线路应铺热垫脚手板。

(3)保温层施工完成后,应及时铺抹水泥砂浆找平层,以减少受潮和进水,尤其在雨季施工,更要及时采取措施。

7.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保温隔热层功能不良:保温材料表观密度过大,颗粒和粉末含量不均匀,铺设前含水量大,未充分凉干。使用前的材料应严格按照有关标准选择,加强保管和处理,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材料,不得使用。

(2)铺设厚度不均匀:松散材料铺设时移动堆积,找坡不匀;抹砂浆找平层的方法不当,压实过程中挤压了保温层,分层铺设时,应掌握好各层的厚度,认真进行操作。

第4篇 水泥砂浆地面施工工艺措施技术交底

水泥砂浆地面施工工艺及措施技术交底

本技术交底适用于在混凝土垫层、水泥炉渣垫层或钢筋混凝土楼板上做水泥砂浆地面的工程。

1.材料要求

(1)水泥:宜采用325号以上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

(2)砂:中砂或粗砂,过8mm孔径筛子,含泥量不应大于3%。

2.主要机具

(1)机械:搅拌机、运输车。

(2)工具:手推车、大小木杠、木抹子、铁抹子、劈缝留子、小平锹、小水桶、长毛刷、喷壶、粉线包、8mm孔筛子、钢丝刷子、钻子、锤子等。

3.作业条件

(1)水泥砂浆地面施工前应弹好+50cm相对标高水平线。

(2)室内门框和楼地面预埋件等项目均应施工完毕检查合格并办好交接检查手续。

(3)各种立管和套管、孔洞周边位置应用豆石混凝土浇筑密实,堵严。

(4)有垫层的地面应做好垫层,地面处找好泛水及标高。

(5)地面施工前应做好屋面防水层或采取防雨措施。

4.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抹踢脚板→洒水润湿→涂刷水泥砂浆结合层→找标高冲筋贴灰饼→水泥砂浆上杠刮平→木抹子搓平→铁抹子压头遍→第二遍压光→第三遍压光→养护

(1)基层清理:地面基层,地墙相交的墙面,踢脚处的粘存杂物清理干净,影响面层厚度的凸出部分应剔除平整。

(2)抹踢脚板,有墙面抹灰层的踢脚板,底层砂浆和面层砂浆分两次抹成,无墙面抹灰层的只抹面层砂浆。

1)踢脚板抹底层水泥砂浆:清理基层,洒水润湿后,按标高线向下量尺至踢脚板标高拉通线确定底灰厚度、套方、贴灰饼、抹1:3水泥砂浆,用刮板刮平,搓平整,扫毛浇水养护。

2)踢脚板抹面层水泥砂浆:底层砂浆抹好,硬化后,拉线贴粘靠尺板,抹1:2水泥砂浆,抹子上灰,压抹,用刮板紧贴靠尺垂直地面刮平,用铁抹子压光,阴阳角,踢脚板上口,用角抹子溜直压光。

3)参照墙面抹水泥工艺操作

(3)洒水润湿:在施工前一天洒水润湿基层。

(4)涂刷素水泥砂浆结合层:宜刷1:0.5水泥浆,也可在垫层或楼板基层上均匀撒水后,再撒水泥,经扫涂形成均匀的水泥浆粘结层,及时铺水泥砂浆。

(5)冲筋贴灰饼:根据+50cm标高水平线,在地面四周做灰饼,大房间应相距1.5m至2m增加冲筋,如有地漏和有坡度要求的地面,应按设计要求做泛水坡度。

(6)铺水泥砂浆压头遍:紧跟贴灰饼冲筋铺水泥砂浆,配合比为水泥:砂=1:2,如用425号水泥可用:1:2.5的配合比,稠度应小于3.5cm;用木抹子赶铺拍实,用木杠按贴灰饼和冲筋标高刮平,上木抹子搓平,待反水后略撒1:1干水泥砂子面,吸水后用铁抹子溜平,如有分格的地面经分格弹线或拉线,用劈缝溜子开缝,溜压至平、直、光。上述操作均在水泥砂浆初凝前进行。如遇管道等产生局部过薄处,必须采取防裂措施,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继续施工。

(7)第二遍压光:在压平头遍之后,水泥砂浆地面凝结至人踩上去,有脚印但不下陷时,用铁抹子压第二遍。要求不漏压,表面平面出光。有分格的地面压过后应用溜缝抹子溜压,做到缝边光直,缝隙清晰。

(8)第三遍压光:水泥砂浆终凝前进行第三遍压光,人踩上去稍有脚印但不下陷时,而且抹子抹上

去不再有抹子纹压平、压实、压光,达到交活的程度。压光应在终凝前完成。

(9)养护:地面压光交活后24h,铺锯末撒水养护,保持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15d,养护期间不允许压重物和碰撞。

(10)冬期施工:宜用425标号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做地面前应将房间保温条件做好,并通暖,使基层温度、操作环境温度、养护温度均不低于+5℃。养护时间和方法与常温相同。

5.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1)水泥、砂的材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2)砂浆配合比要准确。

3)地面层与基层的结合必须牢固无空鼓。

(2)基本项目:

1)表面洁净、无裂纹、脱皮、麻面和起砂等现象。

2)地漏和有坡度要求的地面,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倒泛水,无积水,防水地面、楼面无渗漏,抹

面与地漏(管道)结合严密平顺。

3)踢脚板高度一致,出墙厚度均匀与墙面结合牢固,局部空鼓的长度不大于200mm,且在一个检

查范围内不多于两处。

(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4―4。

水泥地面的允许偏差表4―4

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

表面平整度4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踢脚板上口平直4拉5m线不足5m拉通线尺量检查分格缝平直3

6.成品保护

(1)施工操作时应保护已做完的工程项目,门框要加防护,避免推车损坏门框及墙面口角。

(2)施工时应保护管线、设备等,不得碰撞移动位置。

(3)施工时保护地漏、出水口等部位的临时堵口,以免灌入砂浆等造成堵塞。(4)施工后的地面注意养护,禁止剔凿孔洞。

7.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地面起砂:水泥过期标号不够,水泥砂浆搅拌不均匀,水灰比掌握不准,压光不适时而造成。

施工用水泥应符合材质要求,严格控制配合比,压光应在砂浆终凝前完成交活。

(2)空鼓裂纹:基层清理不干净,前一天没认真洒水湿润,涂刷水泥浆与铺灰操作工序的时间过长

造成。施工应保证用料符合要求,基层清理应认真,铺灰、压实、压光应掌握好时间,保证垫层,面层应有的厚度。

(3)地面不平和漏压:水泥砂浆铺设后压边角、管根刮杠不到头,搓平不到边,容易漏压或不平。施工时应认真操作。

(4)倒泛水:有垫层的地面在做垫层时坡度没有找准。面层施工前应检查基层泛水是否符合要求,面层施工冲筋时找好泛水。

第5篇 钢筋气压焊施工工艺技术交底记录

表c1-3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工程编号

日期

交底内容:

_钢筋气压焊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直径14~40mm的ⅰⅲ级钢筋在垂直位置、水平位置或倾斜位置的对接连接。当两钢筋直径不同时,也可用气压焊连接,但其两直径之差不得大于7mm。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证明书及复试报告单。进口钢筋还应有化学复试单,其化学成分应满足焊接要求,并应有可焊性试验。

2.1.2 氧气(o2):气压焊采用氧气纯度应在99.5%以上,质量符合gb3863中ⅰ类或ⅱ类一级的技术要求。

2.1.3 乙炔气(c2h2):最好用瓶装溶解乙炔,质量应符合gb6819的要求。其纯度必须在98%以上,磷化氢含量不得大于0. 06%,硫化氢含量不得大于0. l%,水分含量不得大于1l/m3,丙酮含量应不大于45g/m3。如使用乙炔发生器直接生产的乙炔时,使用的电石质量要符合有关标准规定的优级品或一级品的要求。

2.1.4 主要机具:

2.1.4.1 供气装置:应包括氧气瓶、溶解乙炔气瓶(或中压乙炔发生器)、干式回火防止器、减压器及胶管等。氧气瓶和溶解乙炔气瓶的使用应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溶解乙炔气瓶的供气能力必须满足现场最大直径钢筋焊接时供气量的要求,若不敷使用时,可多瓶并联使用。

2.1.4.2 多嘴环管加热器:氧-乙炔混合室的供气量应满足加热圈气体消耗量的需要,多嘴环管加热器应配备多种规格的加热圈,以满足不同直径钢筋焊接的需要,多束火焰应燃烧均匀,调整火焰方便。

2.1.4.3 加压器:加压能力应达到现场最大直径钢筋焊接时所需要的轴向压力。

2.1.4.4 焊接夹具:应确保夹紧钢筋,并且当钢筋承受最大轴向压力时,钢筋与夹头之间不产生相对滑移;应便于钢筋的安装定位,并在施焊过程中保持足够的刚度;动夹头应与定夹头同心,并且当不同直径钢筋焊接时,仍应保持同心。

2.2 作业条件:

2.2.1 焊工必须持有有效的焊工考试合格证。

2.2.2 设备及供气应符合要求。

2.2.3 在现场进行钢筋气压焊时,当风速超过5.4m/s,应采取挡风措施;在负温下施工时,对气源设备应采取适当的保温防冻措施;当气温低于-15℃,应对接头采取预热和保温缓冷措施。

2.2.4 作业场地应有安全防护措施,制定和执行安全技术措施,加强焊工的劳动保护,防止发生烧伤、火灾、爆炸以及损坏备等事故。

2.2.5 注意接头位置,注意同一区段内有接头钢筋截面面积的百分比,不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有关条款的规定时,要调整接头位置后才能施焊。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检查设备、气源

钢筋端头制备

安装焊接夹具和钢筋

试焊、作试件

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交人:

表c1-3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工程编号

日期

施焊

卸下夹具

质量检查

3.2 检查设备、气源、确保处于正常状态。

3.3 钢筋端头制备:钢筋端面应切平,并宜与钢筋轴线相垂直;在钢筋端部两倍直径长度范围内,若有水泥等附着物,应予以清除。钢筋边角毛刺及端面上铁锈、油污和氧化膜应清除干净,并经打磨,使其露出金属光泽,不得有氧化现象。

3.4 安装焊接夹具和钢筋:安装焊接夹具和钢筋时,应将两钢筋分别夹紧,并使两钢筋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钢筋安装后应加压顶紧,两钢筋之间的局部缝隙不得大于3mm。

3.5 试焊、作试件:工程开工正式焊接之前,要进行现场条件下钢筋气压焊工艺性能的试验。以确认气压焊工的操作技能,确认现场钢筋的可焊性,并选择最佳的焊接工艺。试验的钢筋从进场钢筋中截取。每批钢筋焊接6根接头,经外观检验合格后,其中3根做拉伸试验,3根做弯曲试验。试验合格后,按确定的工艺进行气压焊。

3.6 钢筋气压焊时,应根据钢筋直径和焊接设备等具体条件选用等压法、二次加压法或三次加压法焊接工艺。在两钢筋缝隙密合和镦粗过程中,对钢筋施加的轴向压力,按钢筋横截面积计,应为30~40mpa。为保证对钢筋施加的轴向压力值,应根据加压器的型号,按钢筋直径大小事先换算成油压表读数,并写好标牌,以便准确控制。

3.7 钢筋气压焊的开始宜采用碳化焰,对准两钢筋接缝处集中加热,并使其内焰包住缝隙,防止钢筋端面产生氧化。

在确认两钢筋缝隙完全密合后,应改用中性焰,以压焊面为中心,在两侧各一倍钢筋直径长度范围内往复宽幅加热。

钢筋端面的合适加热温度应为1150~1250℃;钢筋镦粗区表面的加热温度应稍高于该温度,并随钢筋直径大小而产生的温度梯差而定。

3.8 钢筋气压焊中,通过最终的加热加压,应使接头的镦粗区形成规定的合适形状;然后停止加热,略为延时,卸除压力,拆下焊接夹具。

3.9 在加热过程中,如果在钢筋端面缝隙完全密合之前发生灭火中断现象,应将钢筋取下重新打磨、安装,然后点燃火焰进行焊接。如果发生在钢筋端面缝隙完全密合之后,可继续加热加压,完成焊接作业。

3.10 质量检查;在焊接生产中焊工应认真自检,若发现偏心、弯折、镦粗直径及长度不够、压焊面偏移、环向裂纹、钢筋表面严重烧伤、接头金属过烧、未焊合等质量缺陷,应切除接头重焊,并查找原因及时消除。

4 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4.1.1 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注:进口钢筋需先经过化学成分检验和焊接试验,符合有关规定后方可焊接。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

4.1.2 钢筋的规格、焊接接头的位置、同一区段内有接头钢筋面积的百分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或尺量检查。

4.1.3 气压焊接头的力学性能检验必须合格。

力学性能检验时,从每批接头中随机切取3个接头做拉伸试验。根据工程需要,也可另切取3个接头做弯曲试验。

4.1.3.1 在一般构筑物中,以200个接头为一批。

4.1.3.2 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中,在同一楼层中以200个接头为一批;不足200个接头仍作为一批。

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交人:

表c1-3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工程编号

日期

检验方法:检查焊接试件试验报告单。

4.2 基本项目:

钢筋气压焊接头应逐个进行外观检查,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

4.2.1 偏心量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15倍,同时不得大于4mm,当不同直径钢筋相焊接时,按较小钢筋直径计算,当超过限区时,应切除重焊。

4.2.2 两钢筋轴线弯折角不得大于4°。当超过限量时,应重新加热矫正。

4.2.3 镦粗直径应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4倍,当小于此限量时,应重新加热镦粗。

4.2.4 镦粗长度应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2倍,且凸起部分应平缓圆滑。当小于此限量时,应重新加热镦长。

4.2.5 压焊面偏差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2倍。

4.2.6 接头不得有横向裂纹,若发现有此裂纹时,应切除重焊。

4.2.7 镦粗区表面不得有严重烧伤。

检验方法:目测或量测。

5 成品保护

接头焊毕,应稍停歇后才能卸下夹具,以免接头弯折。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在钢筋气压焊生产中,应重视焊接全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钢筋端面要切平,且垂直于轴线;打磨见光泽,无氧化现象;钢筋安装时上下同心,夹具紧固,严防晃动;加热要适度,加压要适当。若出现异常现象,应参照表4-19查找原因,及时消除。

6.2 气压焊可在负温条件下进行,但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则不宜进行施焊。

雨天、雪天不宜进行施焊,必须施焊时,应采取有效地遮蔽措施。焊后未冷却的接头,应避免碰到冰雪。

7 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 钢筋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

7.2 钢筋机械性能复试报告。

钢筋气压焊接头焊接缺陷与防止措施 表4-19

项次

焊接缺陷

产 生 原 因

防 止 措 施

轴线偏移

(偏心)

1. 焊接夹具两夹头不同心

2. 钢筋接合端面倾斜

3. 钢筋未夹紧进行焊接

4. 焊接夹具拆卸过早

1. 检查夹具,及时修理或更换

2. 切平钢筋端面

3. 夹紧钢筋再焊

4. 熄火半分钟后拆夹具

2

弯 折

1. 焊接夹具两夹头不同心

2. 钢筋接合端面倾斜

3. 焊接夹具拆卸过早

1. 检查夹具,及时修理或更换

2. 切平钢筋端

3. 熄火半分钟后拆夹具

1. 焊接夹具动夹头有效行程不够

2. 顶压油缸有效行程不够

3. 加热温度不够

4. 压力不够

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交人:

表c1-3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工程编号

日期

压焊面偏移

1. 加热幅度不够宽

2. 顶压力过大过急

1. 增大加热幅度范围

2 . 加压时应平稳

钢筋两端头加热幅度不合适

1. 同直径钢筋两端头加热幅度应对称

2. 异直径钢筋加热时,对较大直径钢

筋加热时间稍长

1. 加热温度过高

2. 钢筋中碳等元素过高

1. 适当降低加热温度

2. 检查钢筋化学成分

1. 火焰功率过大

2. 加热时间过长

3. 加热器摆动不匀

1. 加热温度不够或热量分布不适

2. 顶压力过小

3. 接合端面不洁

4. 端面氧化

5. 中途无火或火焰不当

合理选择焊接参数,正确掌握操作方法

7.3 进口钢筋应有化学成分检验报告和可焊性试验报告。国产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和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的,应有化学成分检验报告。

7.4 钢筋接头的拉伸试验报告。

7.5 如工程需要时,应有钢筋接头的弯曲试验报告。

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交人:

第6篇 施工工艺大全钢管沥青纤维布防腐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1. 热沥青作业必须采取预防烫伤的措施。

2. 钢管沥青纤维布防腐宜在专业加工厂集中进行。

3. 现场作业应划定作业区,并设安全标志,非作业人员不得入内。

4. 使用喷灯时,必须事先清除作业场地周围的易燃物,并按消防部门的规定配备消防器材。

5. 人工缠绕沥青纤维布防腐作业应两人配合进行,供沥青的作业人员应听从缠布人员的指令。

6. 需现场防腐作业时,宜采用冷作业;现场需进行热作业时,热沥青宜由专业生产企业加工,运至现场使用。

7. 装运熔化沥青的用具,不得用锡焊制;盛装量不得超过容器的2/3;采用手工运输时应双人肩挑;手推车运输时道路应平坦,速度应缓慢、均匀;人工吊运时,绳具应牢固,下方不得有人。

8. 现场明火作业时,作业前必须履行用火申请手续,经消防管理人员检查,确认防火措施落实,并签发用火证;作业中,消防人员必须现场监控,确认安全;作业后必须熄火,待确认余火熄灭后,作业人员方可离开现场。

9. 配制冷底子油宜采用冷配法,需用热配法时,配制场地严禁烟火;熬制的沥青温度不得大于80℃;配制量不得超过容器盛装量的1/2; 必须将熬好的沥青徐徐倒入稀释剂中,严禁将稀释剂倒入沥青中,并随倒随搅拌,直至搅拌均匀为止。

10. 现场需熔化沥青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熔化沥青前,应将锅内杂质和积水清理干净。

(2) 沥青锅内盛装沥青量,不得超过锅容量的2/3。

(3) 操作人员应穿工作服戴口罩、护目镜、手套、鞋盖。

(4) 熬制沥青应由经过安全技术培训的专业技术工人负责。

(5) 熔化沥青应遵守北京市市政府关于熬制沥青区域的规定。

(6) 沥青一旦着火,应用干砂、湿麻袋等灭火,严禁在着火的沥青中浇水。

(7) 投料入锅应缓慢溜放,严禁大块投放;熬制过程中,应随时测量油温,油温不得高于250℃。

(8) 熔化沥青的地点应设在下风处,不得设置在电力架空线路的下方,且距建筑物不得小于15m;沥青锅与烟囱的净距应大于80cm;锅与锅的净距应大于2m;火口顶部与锅边应设置高度为70cm的隔离设施。

(9) 熔化桶装沥青时,应先将桶盖和气眼打开,用钢条串通后,方可烘烤;烘烤时,应对油孔和气眼疏通,使熔化了的沥青顺利流淌;严禁火焰与沥青直接接触。

(10) 作业结束后,应熄火关闭炉门,将锅盖严。

第7篇 某细石混凝土地面施工工艺技术交底

细石混凝土地面施工工艺技术交底

本技术交底适用于一般与民用建筑细石混凝土地面施工。

1.材料要求

(1)粗、细骨料:

豆石:粒径为0.5~1.2cm,含泥量不大于3%;

砂子: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2)水泥:常温施工宜用3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冬期施工宜用425号水泥。

(3)水:用自来水。

2.主要机具

一般应配备:混凝土搅拌机、运输小车、小水桶、半截桶、扫帚、2m靠尺、铁滚子、木抹子、平锹、钢丝刷、凿子、锤子、低压照明灯等设备。

3.作业条件

(1)已施工完的结构办理完验收手续。

(2)室内墙面四周弹好+50cm水平线。

(3)室内门口(框)立完并钉好保护铁皮或木板。

(4)安装好穿过楼板的立管,并将管洞堵严。

(5)浇灌楼板板缝混凝土。

(6)内门口处高于楼板的砖层应剔凿平整。

(7)夜晚作业时,应设置照明以保证操作安全。

4.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弹+50cm水平线→基层清理→洒水湿润→刷素水泥浆→贴灰饼、冲筋→浇灌混凝土→抹面→养护

(1)基层清理:基层表面的尘土、砂浆块等杂物应清理干净,如表面油污,应用5%~10%浓度的火碱溶液清洗干净。

(2)浇灌混凝土的前一天对楼板表面进行洒水湿润。

(3)混凝土浇灌前应先在已湿润过的基层表面刷一道1:0.4~1:0.45(水泥:水)的素水泥浆,并做到随刷随铺混凝土,如基层表面光滑,应在刷浆前将表面凿毛。

(4)贴灰饼冲筋,小房间在房间四周根据标高线做出灰饼,大房间还要冲筋(间距1.5m),有地漏的房间要在地漏四周做出0.5%的泛水坡度。冲筋和灰饼均要采用细石混凝土制作(俗称软筋),随后铺细石混凝土。

(5)铺细石混凝土:细石混凝土的强度配合比应按设计要求试配,无设计要求时,一般不低于c20,坍落度应不大于3cm,并应每5002制作一组试块,不足5002时,也制作一组试块。铺细石混凝土后用长刮杠刮平,振捣密实,表面塌陷处应用细石混凝土铺平,再用长刮杠刮一次,然后用木抹子搓平。

(6)撒水泥砂子干面灰:砂子先过3mm筛子后,用铁锹拌干面(水泥:砂子=1:1),均匀地撒在细石混凝土面层上,待灰面吸水后用长刮杠刮平,随即用木抹子搓平。

(7)第一遍抹压,用铁抹子轻轻抹压面层,把脚印压平。

(8)第二遍抹压,当面层开始凝结,地面面层上有脚印但不下陷时,用铁抹子进行第二遍抹压,此时要注意不漏压,并将面层上的凹坑、砂眼和脚印压平。

(9)第三遍抹压,当地面面层上人稍有脚印,而抹压不出现抹子纹时,用铁抹子进行第三遍抹压,此时抹压要用力稍大,将抹子纹抹平压光,压光的时间应控制在终凝前完成。

(10)养护,地面交活24h后,及时养护,以后每天洒水两次,至少连续养护7d后,方能上人。若设计为分格缝地面,在撒水泥砂子干面灰、过杠和木抹子搓平以后,应在地面上弹线,用铁抹子在弹线两侧各20cm宽范围内抹压一遍,再用溜缝抹子划缝,以后随大面积压光时沿分格缝用溜缝抹子抹压两遍,然后交活。

(11)冬期施工,细石混凝土施工环境温度应不低于+5℃,并且必须加强养护。

5.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1)细石混凝土面层的材质、强度(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2)面层与基层的结合,必须牢固、无空鼓。

(2)基本项目:

1)表面密实光洁,无裂纹、脱皮、麻面和起砂等缺陷。

2)地漏和带有坡度的面层,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倒泛水,无渗漏,无积水,地漏与管道口结合处应严密平顺。

3)楼地面各种面层邻接处的镶边用料及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规定。

(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4―3。

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

1表面平整度5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2分格缝平直3拉5m线,不足5m拉通线和尺量检查

6.成品保护

(1)细石混凝土施工时运料小车不得碰撞门口及墙面等处。

(2)地面上铺设的电线管、暖、卫、电气等立管应设保护措施。

(3)地漏、出水口等部位安放的临时墙头要保护好,以防灌入杂物,造成堵塞。

(4)不得在已做好的地面上拌合砂浆杂物。

(5)地面养护期间不准上人,其他工种不得进入操作,养护期过后也要注意成品保护。

(6)油漆工种刷门,窗口扇时,不得污染地面与墙面及露明的各种管线。

7、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地面起砂:水泥标号不够或使用过期水泥,或水灰比太大,抹压遍数不够,养护不好或不及时要严格执行标准,认真操作,加强养护。

(2)空鼓开裂:砂子过细,接触面基层清理不干净,撒灰面不匀抹压不实,边角和门口等处开裂,砖层过高或砖层湿润不够,局部脱水或地面未做分格缝等。上述缺陷应事先采取预防措施。

(3)地面不平或漏压:地面的边角和水暖立管四周容易漏压或不平,施工时要加强责任心认真操作。

(4)倒泛水:厕浴间、厨房等有地漏的房间要在冲筋时找准泛水,可避免地面积水或水倒流。

施工工艺技术交底7篇

水泥砂浆地面施工工艺及措施技术交底本技术交底适用于在混凝土垫层、水泥炉渣垫层或钢筋混凝土楼板上做水泥砂浆地面的工程。1.材料要求(1)水泥:宜采用325号以上硅酸盐水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施工工艺信息

  • 施工工艺技术交底7篇
  • 施工工艺技术交底7篇30人关注

    水泥砂浆地面施工工艺及措施技术交底本技术交底适用于在混凝土垫层、水泥炉渣垫层或钢筋混凝土楼板上做水泥砂浆地面的工程。1.材料要求(1)水泥:宜采用325号以上 ...[更多]

相关专题

技术交底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