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篇坚持以人为本搞好安全生产 第2篇电厂安全生产应以人为本 第3篇从“以人为本”谈安全生产 第4篇抓好安全生产怎样才能做到“以人为本” 第5篇以人为本,开展安全生产管理活动 第6篇以人为本抓好班组安全生产动态管理 第7篇以人为本关怀安全生产 第8篇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安全生产 第9篇以人为本提高素质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关键 第10篇以人为本抓好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第11篇试论建设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第12篇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应实现以人为本
第1篇 以人为本抓好班组安全生产动态管理
班组是工业企业的组织细胞,是企业的基层组织,是加强企业管理,搞好安全生产的基础。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条例等最终都要在班组里得到落实。供电企业生产管理中的一系列安全措施、控制措施,都要依靠班组长组织员工具体实施,电网运行中的各类高、低压设备、设施都要由班组员工去正确操作和检修、维护。由于电力行业的特殊性,特别是供电企业有相当部分主要生产班组的生产现场是在分布在各个变电站或荒山野岭(输电线路),在整个生产现场作业过程中对其进行安全跟踪、预测控制,使安全生产在每时每刻、每个环节和角落都必须进行科学的动态管理。因此,供电企业班组的安全动态管理的地位和作用显得十分重要。供电企业生产班组的安全动态管理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现场安全生产监控的力度
1、严格遵守现场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
班组安全生产动态管理必须有一套严密完备、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作保证。供电企业由于专业分工细、技术性强,各种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相对来说是比较完善和健全的。但是现场的有些规章制度特别是操作规程还不够完善和健全,而往往电力安全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恰恰是一些现行的规章制度不完善造成的。班组安全动态管理,就是要不断地在完善和充实规章制度上下功夫,建立一套符合本班组特点的安全规章制度。执行各种规章制度要严在贯彻落实上,严在动态管理上,严在事故发生前,使规章制度真正起到导向和制约作用。
2、强化安全生产现场作业管理
根据电力行业大量的生产事故案例表明,安全事故往往多发生在生产作业中和作业现场。因此,生产现场安全作业控制是班组动态管理的重点工作。生产现场安全作业控制就是经常分析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积极采取控制策略,按工作班组、工作地点和工作人员认真检查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生产现场安全作业控制最有效的方法,是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安全状态和信息反馈的情况,充分发挥安全网成员的作用,把安全检查的对象加以分析,把大系统分成若干子系统特别是在大型变电站进行多班组、多工种交叉作业的生产现场,确定安全检查的项目,再把检查项目按照大系统和子系统的顺序编制成班组安全检查表,每个作业班组认真对照检查。检查要有规律、检查项目要齐全,内容要丰富,责任要明确,措施要得力,整改落实要迅速,从而达到安全生产作业的目的。
3、对危险点进行重点控制
重点控制是班组安全的有力保障。对班组安全生产现场来说,安全生产的重点就是要对危险部位、有毒有害作业场所、易燃易爆生产场所、立体交叉作业场所、高处作业场所、特种作业场所等实行重点监控。在带电设备与停电设备之间、多工种交叉作业的生产现场、登高作业攀登处等必须悬挂各种醒目的安全标志并设专人监护。
4、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应进行全过程的跟踪控制
电力行业班组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应从停电申请、工作票、操作票的正确填写和许可、电力设备的正确操作、安全措施的落实、现场安全规程、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执行、检修工艺和质量检验、试验数据的准确、违章和习惯性违章的监督等全过程进行的跟踪控制。也就是说要求在现场安全生产的班组长和每一个员工要严格执行各种安全票、操作票,把作业的每个层次、各种职责分工制度化,作业程序化,管理标准化,加强管理密度,实现集约和精细管理。对事故苗头狠抓不放、跟踪控制,从事故苗头中寻找失控点,制定控制对策,杜绝重复性事故发生。
5、以人为本、抓好“自保、互保、群保”的安全监督工作
班组在现场安全生产动态管理是一种群体行为,单纯只靠班组长和兼职安全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求每一个工作班组成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建立一整套安全生产的防护体系,坚持以人为本、抓好“自保、互保、群保”的安全监督工作,在生产现场广泛开展反习惯性违章活动。同时还要积极采取宏观控制和微观管理相结合、专业管理和群众自主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式,特别要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企业主人翁思想,把一切不安全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班组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是个动态过程,事故的突发性、隐蔽性和多维性,决定于生产过程中的系统性、动态性、群众性,只要班组把现场安全生产动态管理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的始终,班组全员行动起来,在生产过程中努力做到个人无违章、岗位无隐患、班组无事故、过程无危险,才能实现班组生产达到安全、稳定、长效、无优。
二、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事故危险点的预防和分析
电力系统大多数事故是由于地质灾害、天气变化、设备质量、外力破坏、违章麻痹等因素造成的,虽然有一定偶然性,但这些事故也是有一定的规律性,采取措施是可以预防的。这就要求班组在安全生产中积极开展事故危险点分析和事故预想,简言之就是预先知道生产或作业过程中的危险点和危险性,进而采取措施,控制危险,保障安全。实践证明,班组积极开展危险点的分析活动是安全工作行之有效的法宝之一。
1、电力系统事故隐患、危险点分析和事故预想应包括的内容为
①班组长要对电网网架结构、电力设备以及运行情况熟悉,本班组管辖范围或承担的作业项目,生产场地等要明确无误,对重点、难点、危险点了如指掌,做到心中有数。班组全体员工应对所承担的工作项目、任务、可能会发生哪种伤害,引发哪类事故,如误登带电设备发生触电、误走带电间隔、起重伤害、高空坠物、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都要在作业前仔细预想,并运用因果图、事故树分析等方法,分别列出对策加以落实,防患于未然。对事故危险点选准课题积极开展qc攻关活动,让班组每个成员都清楚,从人、机、料、法、环几个方面细化分析,认真填写报告书,并在作业前的准备会上作出交底。着重从作业状况、发生事故因素、潜在危险、重点对策、预防措施等方面下功夫,以此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事故处理的能力,达到安全隐患大家清楚,事故预想人人做到心中有数,从而保证每次现场工作都能安全无事故。
②班组长要以人为本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让工作班组成员每天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安全生产中去。班组长和职工之间、职工和职工之间,工作、生活、学习在一个特定的班组集体中,同志情、工友爱、师徒谊,组成一个共同体。班长要通过“上班看脸色、吃饭看胃口、干活看劲头、休息看情绪”来发现班组成员的心理、体力变化,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在安全生产现场就每一个具体的工作项目而言,班组长都要按照“安全措施是否落实、人员配备是否足够、技术素质是否适应、工作配合是否默契、方案制定是否可行”的要求,精心组织,合理安排,确保人身安全和电网的稳定运行。
2、强化对事故隐患的检查整改力度
加强对运行设备的检查和巡视,发现事故隐患和设备缺陷要及时汇报和消除。班组长在运行设备的巡检中,要对电网负荷、设备运行状况、安全装置、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等进行巡检,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如果本班组解决不了的要及时上报。班组成员在生产现场要经常开展“五查”活动。即查习惯性违章现象、查设备不安全隐患、查无违章违纪行为、查不按规程操作、查麻痹凑合作业。并把查与不查、查粗与查细、查多与查少、查深与查浅列入各成员的业绩考核中,与奖金挂起钩来。同时班组要建立缺陷检查记录、事故处理记录、设备技术台帐。做到记录齐全、填写认真、情况真实、有据可查。
3、提高班组整体人员的素质是做好事故隐患、危险点分析和事故预想的前提
①强化班组成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要利用每周、每月的安全教育学习活动日组织学习安全生产有关方面的规章制度,结合电力系统发生的各种事故开展事故案例教育。并结合本班组工作实际出作简要的分析和评论,达到以案说法、以案说责,杜绝重复性事故的发生。班组长要根据本班安全生产的特点、现场作业的内容,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来说明安全作业的要点、安全注意事项、预防事故的措施等。
②班组要经常开展岗位培训、劳动竞赛、技术比武活动,苦练内功提高全员素质。对班组成员要有计划分批组织安全技术培训,对检修运行维护班组要按期进行特种作业(如高压带电作业、继电保护、变电运行等)考核复证,也可进行多项技术培训、摸拟常见的设备故障,找出安全对策,营造良好的班组安全文化氛围。同时要积极开展 “一帮一”、“结对子”、“师带徒”活动。班组成员生产技术水平不同,安全素质各异,必须建立安全监督岗,开展结对帮促活动,以此提高员工的技术素质。
总之,班组安全工作要想扎实有效,就要开展危险点的分析和事故预想,强化班组控制事故发生的能力,强化设备缺陷检查巡视的力度,提高设备缺陷消除率,提高班组整体安全素质。
三、生产现场作业标准化是班组安全的保障
由于电力系统是一个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安全风险高的特殊行业,在长期的实践中建立健全了一套严谨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标准、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生产班组在生产现场只要按照标准进行作业,就会杜绝事故的发生,就能有效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因为班组在生产作业过程中,主要控制对象是人、机、料、法、环五要素。而这五要素中,必须有效地控制违章、麻痹“自由度”极大的人。因为人是客观事物的主体,人的不安全行为是诱发事故的主要原因。作业标准化,能把复杂的管理和程序化的作业融为一体,能有效的控制、约束、规范人的失误,把可能发生的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但是,从有关数理统计得知,供电企业中所发生的事故有90%发生在班组,班组中有80%的事故是由“违章、麻痹、不负责任”引起的。班组作业标准化就是把企业各项安全要求优化为“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并在各个生产现场作业单元上严格规定了操作程序、动作要领。把整个工作过程分解为既互相联系,又相互制约的操作程序、动作标准,把人的行为限制在动作标准之中,从根本上控制违章作业,特别是习惯性违章作业,保证班组长和工作人员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交标准班,从而制约了侥幸心理、冒险蛮干的不良现象。所以班组作业标准化是预防事故、确保安全的基础。在生产现场工作的各个员工要以科学技术、规章制度和实践经验为依据,以安全、高效、质量效益为目标,遵章守律、脚踏实地搞好班组安全动态管理,搞好安全生产,确保人身安全和电网稳定运行。
第2篇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安全生产
随着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力度的加大,各类工伤事故有所下降,但形势并不乐观。笔者认为:解决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关键在于人,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人入手,一切依靠人,一切为了人,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必须从人入手,灌输安全思想,增强安全意识,在全行业形成良好的氛围。
安全管理工作不是领导的专利,也不是某个部门的事,而是一项群众性的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离不开广大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如果群众不参与,只有领导喊、部门做,纵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做好,只有将安全管理工作深深植根于群众之中,变“独角戏”为“集体舞”,安全工作才有基础。为此,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和横幅、标语等形式积极灌输安全思想,使广大群众与领导在安全管理思想上认识一致,产生“同频共振”,克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无关思想,牢固树立“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幸福”的观念,从而始终把安全管理工作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和使命,处处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真正在全社会形成“人人注意安全,个个珍爱生命”的良好氛围。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必须从人入手,传授安全知识,提高安全系数,在全领域减少愚昧无知。
在安全管理知识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科技和设备和工艺越来越多,专业技术性越来越强,要求越来越高,如果没有具备相关安全本身的一些专门知识应用到安全工作领域,就很难确保安全,为此,要加强有关安全知识的传授,通过岗前培训、下发资料、经验交流、事故分析等形式,使全体人员知道本单位安全工作的重点和部位,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熟悉事故防患措施和预案,努力提高安全系数。同时,要根据不同人员的思想、心理特征,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岗位、不同设备技术状态和不同任务适时进行技术交流,提出相应要求,争取防范工作的主动性。
三、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必须以人入手,建立安全机制,强化安全责任,在全员中落实目标管理。
安全工作是一项经常性管理工作,要做好必须有一套管用的制度。为此,要建规范各项机制:一是实行责任目标管理。根据工作的分类,从单位领导到部门责任人,从部门负责人到具体经办人,本着对行业、对单位、对同志、对自己高度负责的态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经办,谁负责”的原则,逐项、逐级、逐人明确目标,把领导责任、主要责任、直接责任量化到岗、责任到人、落实到位。二是实行档案跟踪管理。对每项工作立卡建档,采取一项一卡、一事一卡的办法,对每项每类工作建立备忘档案,详细纪录事故发生和事故隐患暴露的时间、原因和处理结果,并限期整改。三是实行重点管理。在年初部署工作或项目开工时,就要与直接责任管理人员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任务目标,强化责任意识。
四、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必须以人入手,严格各项管理,强化惩处措施,在全过程实施有效监督。
管理松懈、作风松散、纪律松驰,是诱发事故的主要因素。为此,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克服“宽松”现象,坚持严细管理。一是管理要严。从人员到物质,着装到作业,从设备动用审批到按规操作使用都要严格按规定办,不能走样,努力培养员工高度的组织纪律观念和良好习惯。二是督查要细,各级职能部门不能指望有一纸责任书就高枕无忧,必须深入一线采取听汇报、阅资料、问员工、看现场等方法,看看规章制度是否完善,执行制度是否严格,持证上岗是否落实,现场管理是否规范,组织施工是否合理,施工方案是否可靠,设备性能是否良好,预防措施是否到位,还有哪些庇漏;督查时要认真负责,观人于微,观事于微,善于从正常中发现异常,从现象中发现本质,从偶然中发现必然。三是惩处要狠。对严重违犯政策规定、操作规程、劳动纪律的人或事,该批的批,该罚的罚,该调换的调换,不能讲关系、讲感情,姑息迁就。特别是对于工作失职,隐情不报、弄虚作假造成严重事故的,要依法起诉,追究刑事责任。
第3篇 以人为本抓好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首先要“识人”,即认识人的重要性。人本管理的核心是人,人是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这是人本管理与“物”为中心的管理最大的区别。人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力源泉,而其它资源(如机器、技术、资本)都围绕着如何充分利用“人”这一核心资源,如何服务于人而展开。在施工企业的各种管理主题中,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无疑是一个重要主题。而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许多影响因素,其中起决定作用的主导因素是人。在实行人本管理的企业中,企业人有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之分。这里的管理主体指的是具备了管理的知识和技能,拥有了相应的权威和权力、从事管理活动的人或者人的集合。而管理客体则是指领受管理的人。对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分别进行研究和区别对待有利于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1、管理主体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
一般情况下,人们把导致伤亡事故发生的成因归之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但是,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分析,我们就可以发现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存在还有深一层次的原因,那就是管理工作者没有发现和认识这些现象的危害,没有就消除和控制这些危害作出正确的决策或没有全面执行所作出的决策。因此,可以说导致伤亡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管理的失误。管理的失误则往往与管理者的个人素质有关。由此可见,在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活动中,管理工作者的个人素质将直接影响到安全生产工作的好坏,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这就要求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者能不断地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一个合格的工程管理者除必须具备一定工程技术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等素质以外,还要对安全科学有深刻的认识。在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管理主体掌握一般性管理工作的理论,遵循这些规律和原则,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地运用这些方法,就能够更加科学而有效地组织和使用各种资源,正确而全面地利用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管理职能,控制来自物的不安全因素和人的不安全行为,从而避免伤亡事故的发生,确保劳动者的生产中的安全与健康。
2、管理客体对安全生产管理的成败起着极大的反制作用
作为管理客体的人是接受管理指令的第一对象。认识这一点,标志着企业开始迈向人本管理。人作为管理客体,从来不是消极地领受管理主体的作用、影响和管理指令,而表现出主动或被动、全部或部分遵从管理主体的要求,甚至可以漠视或抵制管理主体的管理指令。近些年,农民工已经成为建筑行业的主打力量。据统计,农民工中初中文化以下文化水平的占60-70%,其综合素质不够,工作中容易走极端。他们行为常常是安全事故的直接因素,很多时候为了发泄对管理者的不满,违章作业,故意损坏机器、支架、护栏等,造成安全事故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他们对安全生产管理的成败起着极大的反制作用。
3、完善的激励机制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前提
业主或建筑施工单位可以通过设计适当的工作环境、行为规范以及一系列外部奖励、惩罚形式,来激发、引导、保持和规范其组织成员的行为,以便有效地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的系统活动,这就是所谓的“励人”。换言之,就是企业和管理者通过施加外部刺激,对员工行为背后的动机产生作用,使员工按照组织希望的方式采取行动,从而达到个人努力与企业安全生产目标的一致和统一。总而言之,要保证安全生产必须保证各部门员工所实施的行为符合规定,从而要使员工采取企业所希望的行为。
激励应该是一个完善的三级激励机制体系,即业主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激励,施工单位对其员工的激励,还有社会舆论对整个项目的监督。例如,业主对施工项目部实行团队激励计划,如对其投资项目提出更高的安全标准;也可对安全生产达到标准的施工项目部给予一定的奖励;若是多标段项目则可以在全线掀起“安全生产大比拼”竞赛活动,不定时地组织专家进行安全检查并评分排名,对有安全隐患的项目部进行批评或采用相应的强制措施进行处罚并要求其整改,这样就可使各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不断的自检,有利于形成你追我赶的大好局面。而在施工单位内部激励方面,设置施工安全奖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方法,但是奖金的发放时要注意不能一视同仁,在奖金发放时机的选择上要科学、合理,以月或者季度作为发放单位有时可能比在项目完工后再发放奖金更具有激励作用。同样施工单位可以开展“安全生产月”,“百日安全生产无事故”等竞赛活动,创建“青年安全示范岗”等活动,努力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氛围。此外,采取工作丰富化,对员工特别是对待一线工人(大部分为民工)采取精神和物质综合激励等措施同样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虽然现在社会上很关心民工,但是施工单位对其重视程度显然不够。施工单位应该意识到一线工人(大部分为民工)的行为可能直接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做好一线工人的激励工作就非常重要。提高收入,改善环境,在生活给予多些照顾和关心往往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当然,激励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这就要求激励方案和激励措施的运用,必须随组织目标的不断调整、组织环境和个人需求的不断变化,不断推陈出新。
如今,建筑施工安全问题不仅影响业主、监理和施工单位的经济利益,而且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因此,社会舆论监督就显得非常重要。新闻媒体等有关单位要向公众通报安全检查不合格的单位,对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及时通报。此外,职能部门要依照有关法律对责任人员进行处罚。这样一来对相关单位所产生的负激励作用就会大大加强。
只有对影响员工行为的激励制度进行仔细地研究和设计并成功运行,才能调动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才能使员工所采取的行动不偏离组织的目标。在完善的激励机制下,员工会以更饱满的姿态投入到安全生产工作中。
4、培训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基础
建筑施工企业要转变传统思维,不能再将人当作成本,而应该把人看成是资本。按照舒尔茨和贝克尔在上世纪60年代创立的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即对生产者进行普通教育、职业培训等支出和其在接受教育的机会成本等价值在生产者身上的凝结,它表现在蕴含于人身中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与管理技能和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同样管理总是要有人来参与,要管理者能出色地执行管理的职能,员工能很好地完成其工作,其前提和基础就是要培养出优秀的管理者和出色的员工,即对人力资本的优先投资,这也是21世纪“科学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人本原理中的“育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人力资本同物质资本一样,也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通过投资得到的,不经投资的人只能是生理意义上的自然,而不能称其人力资本。因为员工未受教育,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劳动技能,从经济的角度来看,他只是个废物而毫无价值可言。只有经过一系列的教育、培训,才会具有一定的生产知识、劳动技能,从而才可称为人力资本。然而人在接受这一系列教育、培训和用于提高健康水平的支出与进行物质资本的投资支出一样,以减少现期消费来增加未来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渴望在未来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所以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与对物质资本的投资是一回事,只是投资的方向不同而已。投资于人力资本可以为进行整个经济活动奠定人力基础,从而产生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可能。以期达到:人力资本投资→劳动生产率提高→成本减少→较高的产出→人力资本投资→劳动生产率提高……这一良性循环。
目前,在建筑施工行业里国家(政府)本应作为人力资本的第一投资人,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其教育、培训仅限于特种作业人员。而施工企业第一线的占绝大多数的生产工人,基本上民工组成;未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文化素质低,不具备相应的劳动技能和安全知识。因此,在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活动中,施工企业作为人力资本的第二投资人及其利润的受益者,首先要将安全教育纳入企业全员培训计划,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编制符合培训对象的培训目的的教材,做好各级有关业务部门培训工作,对企业内部人员特别是第一线的生产工人进行再投资;其次要指导各项目经理部履行国家有关法规、落实地方及企业安全管理规定与制度,培养增强员工安全意识,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奠定基础。最后要在企业形成崇尚科学,按科学规律办事的风气,克服侥幸心理,杜绝冒险蛮干,倡导“安全是福、违章是祸”、“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效益”等思想,使尊章守纪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
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各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实际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实施人与责任人,同时也是人力资本利润的直接受益者。所以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有责任履行国家有关法规、落实地方及企业安全管理规定与制度,结合施工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实际情况,对从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教育。例如,在项目部设置安全教育宣传栏,注意宣传的内容要多样化,更新的周期不要过长;项目部在每道工序之前除了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外,还要坚持对其进行安全交底。安全教育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因此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则必须成为人力资本的第三投资人,根据政府与企业的安全生产规定与目标,制定切合工程实际的、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计划,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架构,投入人力、物力进行落实,从而达到提高全员的安全素质、安全管理水平和防止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
5、实现有效沟通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保证
现代管理已逐渐重视组织内部的信息交流,而且它将成为未来21世纪管理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人本原理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即“通人”。每个组织内部,每一个施工企业及施工队伍都是由形形色色的人构成一个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群体,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若不能进行正常的思想信息交流,则会使组织信息链条中断,人员之间的关系疏远,组织内部就不可能有团队精神的产生。很难想象,一个人心涣散、人员之间互相猜疑的组织能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所以分析如何建立组织内部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在组织内部进行有效沟通,已成为当前和未来“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保证。
管理通常被视为各个部属进行沟通的过程,例如,三级安全教育。它要求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地去找寻各级员工所需要的信息,以及探查他们对其本身工作及施工现场环境所具有的看法,然后还要使各级员工知晓企业及项目经理部正在进行哪些安全生产管理活动,并让员工参与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的决策。在这过程中,管理者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包含着沟通,因此对安全管理者来说,有效沟通不容忽视。众所周知,在沟通过程中,信息存在失真的可能性,那么管理者要利用各种技巧克服沟通障碍。
在上行沟通中,企业首先要建立健康、畅通的安全投诉机制,培养良好的上下级关系,然后让上级了解和掌握下级人员对当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想法和意见,从而使上级管理人员能迅速采取措施来消除当前存在的安全隐患。这样做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员工直接坦白地向上级说出心中的想法,可以使他们在紧张的情绪和所受压力上获得一种解脱。在这过程中,管理者要积极倾听,不时地运用反馈,在遇到情绪波动的时候要注意自我抑制,最好暂停进一步的沟通直到恢复平静。总之要尽量保证信息的真实性。
在下行沟通中,通常是由安全员传到各施工班组、生产工人。实现有效的下行沟通,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教育和班前会制度,言简意赅地向施工班组、生产工人传达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制度、规程、措施及知识,这有助于管理阶层的决策和控制,并减少违章现象的产生与安全隐患的出现。
在平行沟通中,多数是指工地专职安全员与施工员之间的沟通、施工班组长之间的沟通。这种沟通弥补了其他沟通的不足,能减少冲突,使各工序之间、各工种之间在工作上能密切配合,防止意外事故的产生。为了增进友谊,实现有效沟通,项目经理部要尽量多组织一些文娱活动,培训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
而在非正式沟通中,由于它一方面满足了员工的需求,另一方面弥补了正式沟通的不足,并且带有一种随意性和灵活性,而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或方法,因此它要求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在日常人际交往活动中,把握分寸,适时将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制度、规程、措施、知识及技能等方面的信息传递给对方;同时,相互交流思想,减少心理上的隔阂,了解和掌握他们当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想法和意见;这样将有利于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开展与落实。当然,这也是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更高层次的要求。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企业要提升自我竞争力,必须重视安全生产管理。要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就必须需要考虑人力、物力、财力等诸多因素,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的因素。在安全生产管理中运用人本原理恰好说明了这一点。人本管理是一种思想理论体系,在运用中它主要体现在如何识人、励人、育人和通人。四者是一个有机整体,识人是关键,励人是前提,育人是基础,通人是保证,它们关系密切,不可分割。在实践中,运用人本原理指导我们的工作,对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进行管理方法的创新,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有利于企业的目标与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共同实现。
第4篇 以人为本,开展安全生产管理活动
我作为有着几年施工现场工作实践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先后在河南民权电厂、福建永武高速公路、福建双永高速公路、浙江杭长高速公路等项目部工作,工作性质决定了我将时刻面对建筑业中存在施工危险性大、工作条件差、不安全因素多而面广、预防难度大等问题,但工作的实践告诉我,在项目领导的领导下,只要把安全管理的核心放在"以人为本"上来开展工作,以尊重职工,爱护职工,维护职工的人身安全为出发点,围绕消灭生产过程中的潜在隐患为目的开展工作,就能够确保安全工作措施的落实和安全生产工作目标的实现。下面就"以人为本"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体会汇报如下:
一、“治本先育人,管理人为本”
㈠用先进的安全理念武装人
在项目安全生产活动中,要做到“以人为本”,项目领导、安全管理人员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要一切从保护生命权出发,学习、应用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利用科学管理方法指导实践,并不断进行总结,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努力适应现代管理和技术的发展,提高自身安全生产意识和管理素质,学会利用主动的、超前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积极进行生产安全方面的创新,用好人、管好人和事。
㈡通过培训教育提高人
人生来就有求生的本能和安全的需要,但岗位所需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并不与生俱来,而人的安全意识强弱、技能的高低直接决定安全生产的具体过程和结果。项目只有通过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增强安全素质和技能,人人懂得安全,才能确保安全生产。
除了传统的、强制性的教育外,要更多地利用通俗易懂的形式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使职工在提高安全意识的同时,也能真正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掌握发生事故或特殊情况时的应对措施和技巧。管理活动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强化职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意识,促使职工自主保安全,遵章守纪,实现“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转变。
㈢用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人
通过推广安全文化建设和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积极营造安全生产氛围,以正确的安全理念引导人,通过表彰宣传先进人物及其事迹,引导职工学习安全生产先进典型;通过设立举报电话、举报信箱或邮箱,鼓励职工积极举报违章违纪行为;在施工区显眼位置设置曝光栏,或利用广播站、安全简报等曝光违章违纪行为,以鞭策落后,教育广大职工。
㈣ 用事故案例警醒人
把事故案例列入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通过同行业或本单位以往典型事故案例教育职工,使职工在心灵深处受到震憾,加深对遵章守纪重要性的认识;严肃制度和纪律,通过严肃处理企业内部职工违章行为或未遂事故等典型事件教育一帮人,带动一大片。
二、从管理者的行为上关心人
满足职工的安全权利,特别是生命权、健康权是企业应尽的法定义务,以项目管理人员的自身的实际行动,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项目领导、管理人员要深入生产现场了解情况,关心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改善他们的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主动为其排忧解难。通过一支烟、一句温馨的的问候、一个细微行动拉近管理者与职工心灵距离。如长时间从事单调、枯燥、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工作,职工生理上容易出现疲劳,或者由于各种原因影响情绪,容易造成精神不集中,随时出现不安全行为,这时就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如当发现有职工身体不适时,应安排其先休息,或暂调整岗位;当职工情绪不稳定时,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帮助其调整状态;当职工缺乏自信心时,应积极鼓励,提高其能力。对文化素质较低,理解接受能力差的职工,可通过周围职工及其家庭成员进行帮教,把安全知识学习带到宿舍或家中。
三、以有效的手段约束和激励人
㈠用完善的规章制度约束人
以《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托,建立健全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基础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订实施相应的安全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用制度管人、管事,保证安全监管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究。
㈡ 以有效的检查纠正人
安全生产工作必须从预防着手,把“无隐患”作为安全管理的目的,从事后处理向事前预防转变,组织有效的检查,并从检查形式、内容和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及时发现并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推行安全生产群策、群力、群管的“三群”对策。创造全方位的科学管理、严格管理的群众氛围,管理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抓好管理人员重要环节,特种作业人员关键环节,班组长的基本环节,新入场作业人员的薄弱环节,夯实安全工作基础。
㈢用适当的奖惩激励人
要实现有效的安全管理活动,需要通过物质动力和精神动力,包括奖金待遇,精神鼓励等激励职工,按照量化、具体化和“三公”原则严格考核施工班组,利用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落实安全责任奖罚机制,充分调动职工参与安全生产的积极性。
四、安全保障保护人
㈠ 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依法将安全宣传教育、安全检查、安全检查器材、安全技术、安全防护用品、工业卫生、保健、安全设施、设备、安全辅助设施、应急救援、隐患整改及其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的相关费用列入投入计划,并落实到位。
㈡通过环境、设备本质安全确保人的安全
在安全生产过程中要明确人、物、环境各自特点以及相互匹配的要求,从根本上消除、控制危险、危害因素。技术设计时必须遵照国家有关安全技术标准,甚至要高于标准,要体现人性化,做到机宜人、环境宜人,满足职工的安全需要,实现设备、环境的本质安全化。
安全是生命,是人的第一需求,确保人的安全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首要条件。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从人的需求出发,把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尊重人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出发点,紧跟安全文化前进的方向,运用各种方式教育人、启发人、引导人、提高人、约束人和激励人,就一定能达到保护人、创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第5篇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应实现以人为本
当前全国电力紧缺,电力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巨大的发展机遇,作为电力生产一线的管理者,如何围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提高安全管理实效,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是值得深思和积极实践的一个崭新课题。
一、实施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的现实意义
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就是以尊重职工,爱护职工,维护职工的人身安全为出发点,以消灭生产过程中的潜在隐患为主要目的。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的提出和实践,应有以下二个方面的现实意义。一是电力企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要求用较短的时间、较少的环节和较少的代价,最大可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而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突出职工的中心地位,不断增强安全管理实效,确保安全生产的有序可控、长期稳定,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本前提和保证。其次就是当前的安全管理方法,虽然采取了“安全性评价”、“危险点预控”等方法,但与安全生产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当前急需一种更为科学有效的方法来逐步完善安全管理。推进安全生产的以人为本管理是当前推进安全管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电力安全生产的迫切要求,也是安全管理工作与时俱进的重要体现。
二、以人为本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
1、有利因素。首先近年来电力企业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指导思想,在实践中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安全管理模式,安全管理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其次,通过常抓不懈的安全教育活动,特别是《安全生产法》的贯彻实施,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明显增强。随着电力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为推进人本管理创造了良好的大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2、不利因素。有些职工对人本管理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人本管理无非就是管人治人的方法,支持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还有的认为人本管理只能靠物质才能实现。管理者发现问题往往以罚代教,久而久之,职工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加剧,挫伤了职工保安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职工的安全意识存在差距,执行标准化作业的内动力不足,管理者盯得紧,干得就标准一些,检查少、管理松,就存在求快图省事的违章现象。职工落实规章制度被动行为多,主动行为少,没有做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在日常工作中没有真正把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变为自觉行动,不能切实作到领导在不在一个样。
三、安全生产以人为本管理的具体措施
安全生产以人为本管理就是通过推进安全生产的人性化管理,把制度建设为主的管理方法与提高个人积极作用的工作方法结合起来,在工作中突出职工自身价值,引导职工树立安全新理念,养成安全生产良好习惯,创造安全生产优良环境,增强职工保安全的内动力,这是探索立体保安全的新渠道,提高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
1、千方百计,以人性化教育增强职工安全意识。职工的安全意识是安全生产的灵魂。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必须放弃过去死板生硬的安全教育方式,大力推进人性化教育模式。在教育中把个人的平安健康与家庭生活联系起来,使其理解“你的安全就是家庭的幸福”、“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道理,引起职工心灵的共鸣,深刻领会个人的安全与家庭的幸福、生活的甜美息息相关,使职工发自内心地重视安全,在工作中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为安全”的转变。
2、人性化管理,积极探索以人为本管理新模式。在实施安全生产以人为本管理的过程中,一是本着人性化管理原则,对现有的规章制度、作业方法、考核标准等进行一次认真梳理,及时修订和充实完善,使管理制度从约束人向激励人转变。二是改进安全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对职工的过错行为和违章违纪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使职工做到心服口服,切忌使用粗暴手段训斥职工,执行经济处罚时也需要有理有据,切忌随意处罚。三是注重培养职工安全生产的良好习惯,把职工执行规章制度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有机结合起来,提升职工保安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党政工团齐抓“厂兴我荣”的人性化思想。把安全管理活动从企业内部和生产现场推广到职工的日常生活中去,力争使职工在工作之余获得良好的休息,过上和睦美满的家庭生活,从而减轻疲劳,在工作中能够更加精神集中,从根本上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温暖”活动,解决好职工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从而最大限度获得职工对安全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4、充分发挥职工积极性,搞好“安康杯”竞赛活动。定期组织开展安全议案征集活动,发动职工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写成提案,提交工会,对有价值的提案要及时进行表彰奖励。奖励职工发现事故隐患,力争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5、积极创建以人为本的企业安全文化。在安全生产以人为本的管理中,应着力培育职工热爱企业,忠于企业,关心集体,奋发向上的良好品质,唤起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使命感,改变单纯的物质利益追求,从而可形成热情共鸣、任务共保、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企业安全文化应为安全生产以人为本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把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纳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范畴,走人性化与法制化想结合的管理之路。追求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理念,应该成为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
利用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方法,大力倡导“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安全意识和工作导向,使每一个职工都认识到“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就是生产力”,认识到“安全就是自己和企业最大的效益”,使每一位职工都把“安全第一”的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以人为本安全管理要体现在关心职工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上,不断改善劳动环境和工作条件,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技术手段,关心职工的思想和生活,营造和谐工作氛围,使职工能够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实现企业安全的长治久安。通过表彰先进,树立安全标兵等多种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方法,发挥企业安全文化激励功能,激发全体职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以人为本安全管理使广大职工自觉享受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中的安全健康保障,保证完成安全生产的每一项任务,努力追求卓越的安全生产成果。
第6篇 坚持以人为本搞好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实现安全生产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工作的开展都要紧紧围绕着以关心人、爱护人,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职工心理健康,促进安全生产,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关心安全的良好局面,为实现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平台。
然而,安全,不是讲大道理,不是几句口号和标语;安全,更不能只是说说而已,安全是需要所有从业人员都关心、共同关注才能搞好的工作,不能把安全生产的“宝”押在少数人的身上。回顾几年来的安全生产事故,一起起重大事故让人触目惊心,特别是__“888”瓦斯爆炸事故,更让人感到煤矿发生事故感觉是无法避免了,但仔细想想每次事故的发生,哪一次安全事故不是因为安全意识薄弱,防范意识淡薄造成的?但正是这一点点的疏忽,最终酿成大错。我们往往都是事后“诸葛亮”,事故发生了才发现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其实有许多安全隐患本来都是可以及早消除的,就是因为一些人的思想麻痹,责任推委,安全意识淡薄,最终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由此,我想到了很多。我们每天都在学习着各种各样、络绎不绝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材料;接触着一份又一份满含鲜血与泪水的事故材料;在不少事故的现场,我们甚至经常可以看到“安全第一”的大幅标语……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可是悲剧为什么还是接二连三地发生呢?
灾难的发生是不分贫富贵贱、不论性别年龄的,无论咿呀学语,还是学富五车,无论幼小纤弱,还是身强力壮……如果缺少应有的警惕,那么,本可能逃离的厄运,都会在意料之外、客观之中发生。“99%的成功+1%的失败=0”,因此,安全工作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再小的细节也不能放过。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决定着我们的安危。在安全工作中,每个人都是主角,我们都责无旁贷。
要切实提高全矿上下的瓦斯意识,今年6月份__提升为高瓦斯矿井管理后,我矿上下在“一通三防”管理方面的欠账还很多,重生产,轻瓦斯的思想观念还没有彻底扭转,随意损坏通风设施的行为还在不断上演,“瓦斯是业务部门的事”的错误想法、做法依然大有市场,这些都是潜在的安全隐患。防治瓦斯工作应形成合力,是每个干部职工都需应该来关心、操心的事。当前,正在全矿上下开展的“干部上讲台,培训到现场”活动,正是展现这一安全理念的最好平台,我们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好这一平台的作用,务实而不浮躁地做好工作,做到学以致用,夯实基础,调动好干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一次次的安全生产事故都为我们敲响了沉重的警钟,它告诫我们,安全生产工作不光是领导和安全工作人员的事,更是关系到每一个人切身利益的大事。生命只有一次,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能牢记“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工作理念,不厌其烦地重视每一个安全生产工作的细节,才能让生命之花开得更艳,让悲剧不再重演,让人生一路平安。
第7篇 试论建设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今天的企业已经不再像过去单纯以规章制度来进行管理,以人为本的学习型企业理念已深入人心。21世纪,员工跟企业的关系已变成“土壤学说”:企业提供资源灌溉土壤,所有员工在土壤上自然成长,自我发展,在竞争环境中经受风吹雨打,最终实现人尽其才。如果一个企业事故频发,连员工最起码的生存权都不能保证,何谈保障人民的利益?一起安全事故不仅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而且会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给社会安定造成负面影响。人人都知道爱惜生命,个个都愿意安全生产,谁都需要设法消灾避难。但是,安全理念和行为只有通过弘扬、宣传与学习,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和塑造安全意识,才能使大众自律安全。以人为本,要求员工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广泛参与,整体互动。对任何一件事情,只有亲身参与才会有责任感。要在参与过程中让员工体会到人格被尊重,培养员工的责任感。通过交流,把员工的个人追求融入企业的长远发展,形成大家认同的企业价值准则。要想使员工尽职尽责,必须使员工能分享企业成长带来的好处。只有当员工个人价值追求和企业价值追求和谐一致时,员工才能树立积极的工作价值观,发扬敬业精神。
自从河南省电力系统开展创建无违章企业以来,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人在安全生产中的重要影响。“那里发生事故,那里就有违章现象”,这句话反映了人与不安全因素之间的联系。今年的安全生产月的活动主题是“安全生产,以人为本”,就是说明人是安全生产的基石。笔者是一位多年从事工作一线的员工,本文结合自身的体会,认真分析了人在安全生产过和中的作用,安全管理制度化对人的影响,以人本理念的安全理念。
一、人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不安全行为是人表现出来的,与人的心理特征相违背的,非正常行为。人在生产活动中,曾引起或可能引起事故的行为,必然是不安全行为。人出现一次不安全行为,不一定就会发生事故,造成伤害。然而不安全行为,一定会导致事故。事故致因中,人的因素指个体人的行为与事故的因果关系。人的能力是感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行为能力等的综合信息处理能力。人的能力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具有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人的能力随其自身的硬件、心理、软件的状态变化而改变。
因此造成人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
首先有人的自身因素对过负荷的不适应原因,如超体能、精神状态、熟练程度、疲劳、疾病时的超荷操作,以及环境过负荷,心理过负荷,人际立场负荷等都能使人发生操作失误。
其次也有与外界刺激要求不一致时,出现要求与行为的偏差的原因,在这种情况时,可能出现信息处理故障和决策错误。此外,还由于对正确的方法不清,有意采取不恰当的行为等,出现完全错误的行为。
另外个体人经常、稳定表现的能力、性格、气庚等心理特点的总和,称为个性心理特征。这是在人的先天条件基础上,受到社会条件影响和具体实践活动;接受教育与影响而逐渐形成、发展的。一切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不会完全相同。人的性格是个性心理的核心,因此,性格能决定人对某种情况的态度和行为。鲁莽、草率、懒惰等性格,往往成为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原因。非理智行为在引发为事故的不安全行为中,所占比例相当大,在生产中出现的违章、违纪现象,都是非理智行为的表现,冒险蛮干则表现的尤为突出。非理智行为的产生,多由于侥幸、省能、逆反、凑兴等心理所支配。在安全管理过程中,控制非理智行为的任务是相当重的,也是非常严肃、非常细致的一项工作。
二、安全管理制度化对人的影响。
《电力生产安全工作规程》是安全管理的核心,我们可以看到安全管理的制度化主要是以通过组织措施与技术措施来实现的。安全管理的对人的影响是指,在人们从事生产劳动和有关活动之前,将危及安全的危险因素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找出来,告诫有关人员注意并引起操作人员的重视,从而确保其活动处于安全状态的一种管理活动。告诫人们,安全意识时刻不能松,要想保证安全,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方法和手段,消除人们不希望的因素和意外的事件。在安全管理中,对人有以下影响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1)预防控制是其先决条件。任何管理都具有控制职能。由于不安全状态具有突发性的特点,使安全管理不得不在人们活动之前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方法和手段,防止事故的发生。这说明安全管理的控制职能的实质内核是预防,坚持预防为主是安全管理的一条重要原则。墨菲定律指出:只要客观上存在危险,而且人们还麻痹大意,那么危险迟早会变为不安全的现实状态。所以,预防和控制的前提是要预知人们活动领域里固有的或潜在的危险,并告诫人们预防什么,如何预防。同时对人们进行有效的培训,使人们掌握预防和控制危险的知识、手段和方法,形成一种自我防范、自我保护的思想。
(2)强化了人的安全意识。安全管理具有警示、警告之意,它要求人们不仅要重视发生频率高的、危险性大的危险事件,而且要重视小概率事件;在思想上不仅要消除麻痹大意思想,而且要克服侥幸心理,使人们的安全意识时刻不能放松,消除危险产生的条件,从而控制危险的发生。
(3)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传统安全管理是被动的安全管理,是在人们活动中采取安全措施或事故发生后,通过总结教训,进行“亡羊补牢”式的管理。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市场经济导致个别人员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不断变化,新的危险不断出现,发生事故的诱因增多,而传统安全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当前情况。为此要求人们不仅要重视已有的危险,还要主动地识别新的危险,变事后管理为事前与事后管理相结合,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牢牢掌握安全管理的主动权。
(4)可以提高全员参加安全管理的自觉性。安全状态如何,是各级各类人员活动行为的综合反映,个体的不安全行为往往祸及全体,即“100-1=0”。因此,安全管理不仅是领导的事,更与全体人员的参与密切相关。根据心理学原理,调动全体人员参加安全管理积极性的途径有两条:一是激励,即调动积极性的正诱因,如奖励、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等正面刺激;二是形成压力,即调动积极性的负诱因,如惩罚(经济的、政治的和刑事的等)、警告、开除等负面刺激。
三、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理念。
今天我们所说安全文化不是纯粹的安全管理,企业安全文化也不是企业安全管理。我们可以通过两者的对比来看一下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如何建设。
(1)涉及对象:前者针对全民、全社会,即公民、大众、家庭、社会、全人类;后者针对工人、职工、劳动者、生产经营活动的人员、雇员。
(2)范围及环境:前者指生产及非生产环境,即生产、生活、生存领域,凡人类能到达进行活动的地方;后者指生产(劳动)环境、作业环境,或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环境。
(3)时空观念:前者指人活动的时空领域,安全涉及全方位、全天候,只要有人类存在,在人能到达的地方,在人进行活动的任何时间都要考虑安全;后者的时、空,主要指企业生产过程的时间和空间,在企业或在企业相关的地方,也可以扩展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中的时间和地方。
(4)追求安全与健康程度:前者强调全民、公众(消费者)、人类的身心的安全与健康,是一种高尚的人道、文明标志,保障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安全、舒适、健康;后者现阶段强调了要在生产过程中,或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工人职工、管理者、被管理者的不伤、不死、不得职业病,有符合国家法定要求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
(5)采用的方法:前者主要通过传播、宣传、科学普及、教育、倡导、法律等手段,从人的思想、意识、观念、人生价值观、道德行为去启发教育人,以人为本,珍惜人生,爱护生命,互爱互帮,学会自救互救、逃生应急本领,提倡博爱、伦理、自律,达到人、群体、社会、家庭在生理、心理、各方面实现完满、舒适、安全、健康的境地;后者采用行政、法制、经济、科技、教育等手段,带有强制性、限制性和惩罚性的形式,是以实现生产经营活动总目标为最终目的,是以保障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为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是一种安全生产约束手段。
(6)对人影响侧重点:前者突出影响人的安全思想、意识、思维方法、人生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规范,主要从精神领域,从安全管理的“软件”方面及智能开发影响人的安全行为和自律能力,在全方位、全时空接受安全文化的塑造力,成为理智、高素质的安全人;后者主要从安全技术、安全生产的物质环境,安全生产关系等方面得到有限的教育和培训,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受到更多的影响是强制、规范和约束,采用的种种管理手段主要侧重于人对技术、对物质环境的安全控制,偏重于“硬件”。
(7)对人影响的深度:前者对人的整个人生过程都不断影响,注入和培养、塑造,用安全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教育和激励人,提高人的安全素质即安全技术和安全文化知识,安全的社会适应力和安全的生理、安全的心理承受能力。这种开放、无约束、无强制的自然、自由的教育,突出一个对人的爱,对人生、人类的爱,这种合符时代发展的安全文化可以一代一代地传继下去,并优化和繁荣,一个人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被当时当地的安全文化熏陶、改造和提高,安全文化的传播和光大是没有国界的,安全文化注入就会在心灵的深处发生质的改变;后者是通过有局限性的企业安全管理技术和方法,在企业职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由于是强制、惩罚、约束性的,被管理者有始终是处在一种被动安全,服从安全,要我安全的强迫、监督状态,从精神上、心理上的影响是相对短暂的、有限的,调换岗位或另寻职业后,又要重复被动安全强制、压抑的局面。难怪有人提出并研究安全行为科学,在企业安全管理上,要研究人的安全心理和安全人机学,给职工投入感情,讲人情味,讲辩征法,以人为本,对工人要“爱”要“护”,企业安全管理才能持久、深远。
(8)从经济投入考虑:前者需要长久不懈的安全文化教育,全民响应和社会响应,虽然是持久地、世代相传的,但每时期的投入是不会太多的;后者需要不断地坚持技改、培训和维修,或淘汰陈旧的设备、工具,也投入安全教育,对于企业来说,压力是很大的。当然前者培养出更高质量的生产者,也就是大大降低了企业对工人的安全投入,后者的经济压力和安全生产方面的欠债,已影响到企业的兴衰和企业的安全形象。
(9)对外部环境的反应能力:前者具有独特性、继传性、开放性、先进性、吸收选择性,对人类身心安全与健康有益的做法或表现形式都会被融于安全文化的洪流之中,反之就被排出。一种优存劣汰的自我保护能力,保持了安全文化的永昌不败;后者的企业的传统性、科学性、受外部市场经济影响很大,经济是安全管理的根本制约。
总结:
企业安全生产的核心是为了人,因而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价值、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为宗旨。企业安全生产体系的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群策群力,全员奋斗,全方位的通力合作,因而要坚持党政工青妇技术安全齐头并进,齐抓共管,形成互相协作、配合默契的运作机制。是一项长期的战略工程,需要不断地完善和不断地向前发展,所以要坚持不懈,作长期持久的努力。
2004年6月9日
第8篇 电厂安全生产应以人为本
〔摘要〕围绕人、人的因素和人的教育、训练和管理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中心和重心,阐述了电厂安全生产应以人为本这一主题,介绍了为规范人的安全行为而推行的10条必须坚持的措施内容。
〔关键词〕安全生产以人为本管理措施在电力行业里,“成在安全,败在事故”是众人的共同心声。而成败的关键在于人。
1 人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
省公司曾在事故通报中指出:“引发事故、障碍的原因,有设备、设计、制造、安装等客观方面的,也有管理上的主观方面的,但主要是管理方面的原因”。管理离不开人,主要原因还是人的因素。
据有关安全专家的统计,88%的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其中,主要是由于人的思想麻痹、工作不认真、不照章办事、不遵守劳动纪律、注意力不集中和判断不准确等造成。
许多事故发生的原因,表面上看来是设备因素,但追究该设备各个管理的环节,一般都与人的因素有关,只是有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的区别而已。
由此可见人,只有活生生的人,才是扮演电力生产过程安全或事故这幕喜剧或悲剧的领衔演员。
因此,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主要应落实到生产第一线的人的身上。就是说,人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核心。
2 人的因素是安全管理工作的中心
所谓人的因素,主要是如下4个方面的问题:
(1)政治思想素质问题。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群体观、事业心、责任心、创新意识、工作中的三严作风(严格的要求、严肃的态度、严密的方法)等。
(2)个性心理素质问题。包括人的精神状态、情绪、态度和能力、气质、性格等。具体分析如下:
①安全生产的基本能力要求有: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判断力、辨识力、想象力、操作力、自控力、意志力和耐受力等。
②非理智行为的心态表现有:心理疲劳、错觉、取巧、侥幸、麻痹、逞能、无知、冒险、逆反、敷衍、依赖、挫折、激情、过于紧张、先入为主和不良习惯等。
③事故过程的不正常心态有:无知、懒惰、马虎、急躁、忘我(相当于冒险蛮干)、恐慌、紧张、硬撑、经验、自信等心理。
(3)安全意向素质问题。包括安全意识、安全态度、自我防卫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三不伤害”意识、居安思危感、危险辨识能力、令行禁止和遵章守纪以及执行法规、规程、命令等的自觉性。
(4)业务技术素质问题。包括相关学科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岗位业务和安全知识、操作技能、现场经验、互相配合的协调能力、对相关对象的掌握与控制能力、在事故状态下的意志力、果断力和应变力等。
以上问题,与事故的发生与扩大有紧密的关系,构成了电力生产过程中一系列的研究课题。要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首先就必须做好“人的因素”这篇文章,以解决人的因素问题来带动其它因素存在问题的解决。
3 人的教育、训练和管理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心
人的因素,归根结底是人的素质问题。显然,加强人的教育、训练和管理,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就成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了。
3.1 人的教育和训练
实施人的教育和训练,应该努力做到“联系实际,突出重点,形式多样,讲求实效”。现将一些行之有效或可作探讨的人员培训实施项目列举如下:
(1)思维方法教育。情绪与事故有着密切的关系。究其情绪的产生、加剧、觉察与控制、疏导、消除,辩证的思维方法将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之际,还应加快学会“网络(立体)思维”。
(2)专业技术教育。建立与健全企业的技术培训中心,使生产人员有机会分期分批进行技术轮训,请专家较系统地讲课,这是提高人员技术素质较为正规的措施。但是,由于生产任务繁忙,脱产学习有困难,提高技术素质,还是要以自学为主、结合实践来进行,如自编、自教、自学的业余辅导学习是培训的有效形式。
(3)安全知识教育。全面实施专业安全知识教育。专业安全知识表层结构规范人在安全生产中应该“怎样做”,其里层结构回答人在安全生产中“为什么”要这样做。两者的侧重点不一样,统一构成了安全知识的有机整体。
现行的专业安全知识教育,比较偏重于其表层结构的知识教育,对其理性部分讲得不够多、不够深,难免会出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影响了对严格执行的自觉性。
当事人都有这样的体验,经过一次事故,终身难忘。因为这次事故的教训,足以使得当事人对安全第一价值观的认识,获得了质的提高,以后就不会再重犯此错(个别人例外)。
实际生活中,不可能人人都从事故中来吸取教训。主要还是利用总结前人经验的知识来教育后人。所以,应该在实施其表层结构知识教育的同时,要实施其里层结构的知识教育,两者并重,不可偏废。
与此同时,还应经常进行事故案例的分析教育和事故预想设计教育。
(4)安全技能演练。电厂安全技能演练,其内容主要是消防和急救两个方面技能演习和训练。如厂内配置的各种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油库区水炮、泡沫灭火器的操作方法、消防水带的装卸和甩出方法、触电急救方法、各种创伤急救方法等,在平时都必须通过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实物训练和实战演习,以求达到“熟练、可靠、迅速、协调”的技能水平,并养成安全防护的习惯。一年一度的五月“安全生产周”活动和“11.9”警民联合消防演习及举办各种形式的安全知识竞赛、反事故演习等都是必须坚持的安全宣传和演练活动。
3.2 强化人的安全管理
要保证电厂安全生产,就必须正确理解和严格执行《安规》和“两票三制”,把人的安全行为,强制回归到《安规》的条款上来。总结我公司执行《安规》和两票的实践经验,为规范人的安全行为,应该做到如下10条“必须坚持”。
(1)必须坚持选配好班组长。一系列安全措施都必须在班组落实,班组长是执行《安规》和两票的第一道把关人,既是兵又是将,负有重要的安全责任。班组长的选拔和任用至关重要,除了要考虑其品德、知识、技术、组织才能、人际关系、自我评价能力六因素外,还要考虑其应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条件。
(2)对违章作业必须坚持开展群众性的安全监督。实际表明,在各种事故的致因中,违章作业占事故总数的一半以上。违章的原因是由于某些员工安全思想麻痹,安全意识淡薄,对《安规》一知半解,工作马马虎虎,不动脑筋,不深入检查,不认真操作,单位对安全管理不严等所造成。电力安全生产要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有效监督,离不开作业现场群众对违章现象的制止和纠正。因此,必须坚持建立与健全以班组为核心的一整套安全活动机制(如设安全员、定期开安全会、开展“轻伤和未遂零目标”活动等),落实群众性的现场制止违章措施。
(3)倒闸操作前必须坚持“两个模拟”(模拟审票和模拟预演)。两个模拟各自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模拟审票是根据模拟图板或结线图,核对操作票填写的项目、内容是否正确,有关操作的准备工作还未开始。模拟预演是在有关操作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工作全部就绪之后,操作人和监护人安全着装,按规定穿、戴、套、拿检查全部合格,然后,按照现场实际情况,把操作票的内容和操作过程结合在一起,以全部到位的形式所进行的实战演习。即在模拟图板上,监护人持票逐项唱票,操作人复诵并逐项在模拟图板上操作,进行预演。所有项目操作完毕,未发现问题,预演结束,正式操作前准备就绪。
通过模拟预演,一方面可使操作人和监护人进行一次全面的实际的检查,作为开始操作的第一步骤和程序;另一方面,通过它能够发现操作票与设备不相符合、存在不安全因素等安全措施不够完善的问题,从而设法及时弥补。
因此,严格认真、严肃正规地开展好模拟预演是倒闸操作需要特别强调和必须坚持的。
(4)执行工作票的开工手续必须坚持做到“四不开工”。
①工作地点或工作任务不明确不开工;
②安全措施的要求或布置不完善不开工;
③审批手续和联系工作不完善不开工;
④检修(试验)人员和运行人员没有共同赴现场检查及检查不合格不开工。
(5)执行工作票的终结手续必须坚持做到“四不终结”。
①检修(试验)人员未全部撤离工作现场不终结;
②设备变更交接不清楚或记录不明不终结;
③有关现场没有清理干净不终结;
④检修(试验)人员和运行人员没有共同赴现场检查及检查不合格不终结。
只有完成以上4个步骤后,才能履行检修(试验)工作终结手续。怎样履行?应由工作负责人在两份工作票上填写工作结束时间,然后检修运行双方在工作票的相应位置上签名,检修(试验)工作至此全部结束。
应特别注意:检修(试验)工作终结与工作票终结,并不是同一个概念,问题在于有无装设接地线(合地刀)和接地线(合地刀)是否拆除(拉开)。
如果装设接地线(合地刀),到检修(试验)工作终结时(接地线未拆除或地刀未拉开),工作负责人所执的一份工作票应先盖“已结束”印后带回保存;值班人员所执的一份工作票,只有在后来得到指令,办妥操作票拆除接地线(拉开地刀)之后,由当值值班负责人在工作票的末尾“接地线共×组已拆除”栏内填入数字并签名,盖上“已结束”印后,才算终结,由“有效工作票”夹移至“工作票终结”夹存放,并在接地线(地刀)登记册上登记。
(6)系统停电检修结束后,合闸送电必须坚持具备“三个条件”。
①送电前,必须查实该停电系统的所有工作票全部结束并已回收,各部分检修结论正确并验收认定合格;
②停电系统中所有接地线(合地刀)都已拆除(拉开),对号回归线架,并按照设备运行状况恢复了常设遮栏,按规定挂设了标示牌;
③得到设备管辖调度或值班负责人的命令。
(7)两票实施的全过程必须坚持安全监护制和按票面项目顺序逐项完成(操作)、逐项打钩(记时、记编号)的规定。
操作票有明确的监护人,工作票的监护人是工作负责人。
严格认真执行两票的监护制度,是保证安全不允许疏忽的关键环节,它不仅对操作人员和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不安全操作、错误做法能及时进行纠正和制止,而且工作负责人(或监护人)到位监护,还能够对工作人员的技术、技巧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监督。
(8)工作票“三种人”必须坚持各司其职,不得兼任。工作票“三种人”系指其签发人、负责人和许可人。《安规》中对“三种人”在工作票中的职责作了明确规定,是从多角度、多层次提出的约束、规范和原则要求,以保证工作票的安全措施和组织体系具有严密性、完整性和连贯性。工作票“三种人”的责任是保证工作安全、互相制约、互相审核、各自独立的三重职能,也是工作安全组织措施的基本部分。所以,对同一项工作来说,三者是不能兼任的,而且必须分别负起责任。但是,工作票签发人可以担任其它项任务的负责人;工作负责人可以填写工作票。
(9)对两票执行情况的检查必须坚持事后票面检查与现场动态检查相结合的办法。
由电厂安监人员进行不定期的、比较经常的现场两票动态检查,公司发电部不定期抽查。两票的动态检查项目主要有:
①有无持票到工作现场;
②两票的审核手续是否完备;
③正式操作前有无进行“两个模拟”;
④现场安全措施有无按票面要求实施;
⑤监护人有无到位;
⑥倒闸操作有无唱票、复诵;
⑦操作票是否逐项完成,逐项打钩(记时、记编号);
⑧查阅当值两票专用夹;
⑨查阅使用接地线登记册;
查阅工作票执行情况登记簿。
(10)强化人的安全行为,必须坚持建立与健全安全激励机制。在电厂安全管理中,一般是通过奖励或惩罚来实现这个强化。
现行的安全奖罚制度,存在有一定的片面性。即安全定额奖金的发放或扣减,只凭考核其行为的结果(有无发生事故)论处,而对行为本身(有无不安全表现)却未加(或很少)考察。为防止这种情况出现,
我公司采用“现场讲评、分项打分、按月按人(按各安全责任区)、凭分计奖”的办法,拉开差距发放安全奖。
实践证明,企业的安全激励机制,应强调行为结果和行为本身双重激励。对作业者执行《安规》的具体行为表现,进行经常的检查、考核,才能起到对安全行为的正激励和正强化作用。
此外,在安全激励机制中,贯彻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原则,是行之有效的激励方法。
第9篇 从“以人为本”谈安全生产
通过对近10年来人身伤亡事故的分析,针对最频发的触电、高处坠落和车辆伤害三类事故,总结出78条防止这三类事故的重点措施。每一条,都带有血和泪的惨痛教训。
1 防止触电措施
1.1 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进行部分停电检修或新设备安装时,工作许可人应在工作地点四周设置网状围栏,将停电设备与带电设备隔开。围栏上每侧应至少悬挂一个面向工作人员的“止步,高压危险!”标示牌。防止走错工作地点,误登带电设备。
1.2 工作票签发人必须熟悉设备情况。工作地点邻近若有带电设备,必须在工作票上填写清楚,并对工作负责人交待清楚,提出具体的安全措施要求。
1.3 在办理工作许可手续之前,任何工作人员不准进入工作现场,不得进入遮栏内或触及设备。在办理许可手续后,工作负责人必须始终在现场认真履行监护职责。当工作地点分散,监护有困难时,要增设专责监护人,及时制止违章作业行为。
1.4 工作班到工作现场后,应由工作负责人(监护人)向工作人员宣讲工作票内容,使参加工作的每个成员都知道 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停电范围、邻近带电部位、现场安全措施、注意事项、分工和责任后,方可开始工作。迟到人员开始工作前,工作负责人应重新详细交待以上各项内容。
1.5 在电气设备上进行检修,工作人员在攀登设备构架前,首先应认真核对设备名称、编号、位置,检查现场安全措施无误后方可开始。因故离开工作现场返回工作地点时,必须重新核对设备名称、编号、位置,确认无误后方准继续工作,以防走错间隔,误入其他带电间隔。
1.6 在带电杆塔上做刷油漆、除鸟窝、除风筝、紧杆塔螺丝、检查架空地线、查看金具、检查瓷瓶等工作,必须填用工作票。作业人员活动范围及其所携带的工具、材料等与带电导线最小距离应不小于《安规》中所规定的安全距离。不能通过作业人员低头、弯腰、蹲姿、坐姿等方式来满足安全距离。如工作需要又不能保证安全距离时,应按带电作业进行,工作人员应具备带电作业资格。当地电位带电作业时的安全距离还不能保证时,应将带电设备停电,验明无电压,装设接地线后,方可进行工作。
1.7 油漆工、土建工等非电气人员进入生产现场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培训,在线路杆塔和变电站、升压站构架上进行不停电工作时,必须填用第二种工作票,且工作范围严禁小于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其具体要求应详细填入工作票内,发电厂、变电站、线路工区应指派具有监护资格的人员在现场进行监护,并明确工作票由监护人收执。工作前,监护人应向工作班全体人员详细交待现场安全措施、带电部位和其他安全注意事项。
1.8 严禁在带电的10~35 kv线路杆塔横担上和一侧停电、一侧带电的隔离刀闸上进行油漆、防腐等工作,以防在工作过程中不能确定安全距离而触电。
1.9 当与电气设 备的安全距离不符合《安规》要求时,必须装设遮拦或网门并锁好,悬挂“止步,高压危险!”标示牌。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严禁移动、拆除、跨越遮栏。
1.10 在电气设备上进行高压试验,应在试验现场装设遮栏,向外悬挂“止步,高压危险!”标示牌,并派人看守。非试验人员不得靠近,试验人员也应离开被试设备。加压过程中应集中精力,不得触及试验的高压引线。试验时不得进行其它检修、维护等工作。当被试设备两端不在同一地点时,两端都要派人看守。
1.11 对由于高压试验而拆开的设备引线,必须用结实的绳子绑牢,防止引线摇晃触及邻近带电设备而造成触电。
1.12 在发电厂厂用电室和变电站高压室内进行停电清扫母线工作时,应先将备用电源、联络线电源、多回路电源等一侧带电的或有可能来电的间隔停电。如特殊情况不能停电,则必须将一侧带电的间隔上锁并悬挂“止步,高压危险!”标示牌,将停电的母线三相短路接地后方允许工作。
1.13 在电气设备上进行的工作,必须按工作票上所列工作项目进行。严禁在工作中擅自扩大工作任务,超范围工作。如确实需要利用停电机会一并处理设备缺陷,增加工作项目和内容,必须由工作负责人征得工作许可人同意,并在工作票上填写新增工作任务后,方准进行新增项目的工作。若工作需要变更或增设安全措施,则必须将原工作票作废,填用新的工作票,并重新履行工作许可手续。
1.14 工作人员工作完毕撤离工作现场后,如又发现问题需要处理时,必须请示工作负责人。当工作负责人尚未向工作许可人办理工作终结手续,安全措施尚未变动,尚未到计划完工时间时,经工作负责人同意后可进行处理。如已办终结手续,应重新办理工作许可后方可进行。
1.15 严禁采用口头打招呼或口头转告等方式代替工作票及其工作许可手续。
1.16 变电值班人员必须在检修人员全部撤离工作现场,办理工作结束手续后,方能向调度值班员汇报,申请拆除接地线。地线拆除后,检修人员、运行人员不得再接触电气设备进行工作,以防突然来电,造成伤亡事故。
1.17 变电运行人员在电气设备停电后进行清扫等维护工作时,必须填用《变电站运行人员参与设备维护工作单》,并确认设备已停电,做好防止高处坠落的安全措施,至少有2人一起工作,与带电设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1.18 在变电站及发电厂的户外开关站、户内高压室、厂用电室等高压带电场所进行部分停电的工作,需使用移动式梯子时,不应使用金属材料(如铝合金)制成的梯子,宜使用木质或绝缘性能好的梯子。
1.19 在电容器组上或进入其围栏内工作前,必须先断开电容器电源,验明确无电压,将电容器逐个多次放电后接地,方可开始工作。
1.20 在与运行的架空线路有较长路段平行敷设的停电架空线路上进行检修工作时,必须先在工作地段加装接地线后,方可工作。挂接地线时,应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以防感应电压伤害。
1.21 在平行线路或同杆架设多回路线中部分线路停电的工作,登杆前应认真核对线路名称、杆塔编号、标志、色标,发给工作人员相对应线路的识别标记,明确哪一条线路是停电线路,验明线路确无电压,挂上接地线后方可登杆塔工作。
1.22 攀登杆塔和在杆塔上作业时,每基杆塔都应设专人进行全过程监护。对有触电危险或施工复杂、容易发生事故的部位,还应设专责监护人,专责监护人不得兼任其他工作。
1.23 各供电企业应制订双电源管理制度。双电源用户必须要装设双投开关或双投刀闸。所有低压用户,均应视为反送电的电源,工作前必须采取防止反送电的安全措施。
1.24 在配电变压器台架上进行检修工作,必须先拉开低压侧刀闸,后拉开高压隔离刀闸或跌落式保险,然后在停电的高压引线上和配变低压侧刀闸的线路侧三相短路接地。防止用户乱接线或使用没有双投刀闸闭锁上网的小型自备发电机从低压侧反送电,危及配网作业人身安全。
1.25 配电线路分支 线停电检修,由工作负责人到现场组织工作班人员进行的倒闸操作(如停送电、验电、装拆接地线及挂标示牌等),必须填写操作票,并在监护人监护下进行。操作跌落式开关及刀闸时,必须使用试验合格的绝缘杆并戴绝缘手套,严禁用手直接摘、挂跌落式开关的绝缘管。
1.26 在电力线路上进行检修工作时,必须先将检修线路停电,经验明确无电压,在工作地段两端及有可能倒送电到停电线路的分支线上挂接地线。
1.27 配电线路施工,必须考虑其上方交叉线路是否需要停电。应把动态的导线大幅弹起考虑在内,不能只作静态的测量。如果动态不可靠,则必须将上方线路停电,以防发生群伤亡事故。
1.28 配电线路施工,必须防止与其下方交叉的380 /220 v线路作拉锯式磨刮后,配电线路带电而导致群伤亡事故。
1.29 基建施工中需要运行线路停电,必须由运行线路的管理部门负责向调度办理停电、工作间断、恢复送电等手续。运行线路管理部门必须到现场核实情况后,向调度申请或报告,以防工作人员触电。
1.30 农网改造工程竣工后,必须认真检查旧线路是否已经拆离,防止新旧线路混接造成人身触电伤亡事故。
1.31 锯电缆前,必须先核对电缆的名称、编号、位置是否相符,确证与电缆图纸相一致,并证实电缆确无电压,用接地的带木柄的铁钎钉入电缆芯后方可工作。打铁钎时,应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1.32 在带电设备周围严禁使用钢卷尺、皮卷尺、线尺对导电体进行测量工作。
1.33 容易发生触电事故的场所,如生产现场的检修电源、绝缘等级为ⅰ类的移动式电气设备及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电源等,应安装漏电保安器。
1.34 手持式或移动式电动工具的临时电源,应使用装设有漏电保安器的放线盘。手持式或移动式电动工具的绝缘,宜采用等级为ⅱ类的双重绝缘。
1.35 生产现场各种用电设备和电动工具、机械,特别是检修现场临时使用的砂轮机、电钻、电风扇等,其电机或金属外壳、金属底座必须有可靠的接地。
1.36 采用接零保护的单相220 v电气设备,应设单独的保护零线,不允许利用设备自身的工作零线兼作接零保护。
1.37 380 /220 v动力、照明配电箱中提供给设备保护接地用的连接点必须可靠接地,禁止处于无接地的悬浮状态,以防引发人身触电事故。
1.38 生产现场使用的电焊机,其高、低压侧接线柱必须装设护罩,以防误触碰。不停电更换焊条,必须戴焊工手套进行。
1.39 在潮湿或水面上等恶劣环境下进行电焊时,焊工必须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或穿橡胶绝缘鞋,采取防止触电措施后方可开始工作。
2 防止高处坠落措施
2.1 进入生产现场,必须戴安全帽,并要扎紧系好下颚带。没有下颚带的安全帽不允许使用。
2.2 上杆前应先检查登杆工具,如脚扣、升降板、安全带、梯子等是否牢固、可靠、完整,以防登高过程中下坠时失去保护。
2.3 凡高处作业(2 m及以上)须使用安全带并戴安全帽。系安全带后须检查扣环是否扣牢扣好。
2.4 安全带应高挂低用,注意防止摆动碰撞,当使用3 m以上长绳时,应加装缓冲器。
2.5 在杆塔或变电设备的构架等高处作业,必须使用带有后背绳的双保险安全带,安全带应系在电杆及牢固的构架上,防止安全带从杆顶脱出。在杆塔、构架上作业转移位置时,不得失去后背绳的保护。
2.6 在变电站、升压站设备上进行检修、装设接地线、清扫等工作,上下构架应使用工作梯,并有人扶持。禁止依靠不受力、不牢固的瓷柱等设备作为梯子支持物,防止瓷柱断裂及梯倒伤人。
2.7 脚扣、升降板、梯子等登高工具应按规定每半年试验一次,外表检查每月进行一次,并做好试验、检查记录。凡试验、检查不合格的登高工具,应立即报废,严禁留作备用或降低要求使用。
2.8 安全带应作定期试验。外表检查每月一次。静负荷试验按2205n(225 kg)拉力拉5 min,每半年一次。试验后检查是否 有变形、破裂等情况,并做好试验、检查记录。不合格的安全带应及时淘汰。安全带使用期限按《国标》规定为3至5年,发现异常应提前报废。
2.9 高处作业应先搭建合格的脚手架或采取其他防止坠落措施。在脚手架工作面的外侧和斜道两边、斜道转弯处,应设置1.05 m高的栏杆,其下部内侧加设0.18 m高的防护板,以防坠物伤人。
2.10 脚手架踏板厚度不能小于5 cm并满铺在脚手架上,不应有空隙和探头板,跳板中部应设有支持物,两头要绑扎。脚手架相互间连接要牢固,脚手架板跨度间应无接头。
2.11 非专业工种人员不得搭拆脚手架。工作负责人应对所搭的脚手架进行检验合格并出具证明后,方准使用。
2.12 检修工作负责人应每日检查所使用的脚手架和脚手板状况,如发现缺陷须立即修好。长期停用的脚手架,在恢复使用前应经检查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2.13 脚手架应与带电设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传递绳应使用干燥的麻绳或尼龙绳,禁止使用金属线,以防触电和感电下坠。
2.14 在高处上下层同时作业时,中间应搭设严密牢固的防护隔离设施,以防落物伤人。传递工具应使用工具袋。高处作业下方应设置围栏或遮栏,并悬挂警告牌,不准其他人员通行和逗留。
2.15 生产场所的井、沟、坑、孔、洞,必须覆以与地面齐平的坚固盖板。施工中的预留孔和检修中需打开的孔洞,应加装可靠的临时盖板,未加盖板前必须设置临时围栏,悬挂标示牌等。临时打的孔洞,施工结束后必须恢复原状。防止工作人员误踏孔洞,发生坠落事故。
2.16 生产厂房内外工作场所的照明应充足。特别危险的地方、设备检修和临时施工区域尤应加强照明,以防碰撞摔跌。
2.17 电梯安装过程中,电梯口应用坚实的竹、木或围栏与正常的通道相隔离,并悬挂警告牌,防止误打开电梯间大门,踏空坠落。
2.18 生产厂房装设的电梯、起重设备使用前应经国家有关部门检验合格并取得准用证。电梯、起重设备应制订安全使用规定和定期检验、维护、保养制度,并设专责人负责维护管理。
2.19 在施工中安装平台时,应同时安装好防护栏杆。在固定平台安装梯子时,必须同时安装好防护栏杆。楼梯踏板应选用花纹板。直钢梯高度超过3 m时,应装设护笼,以防上下梯子时坠落。
2.20 锅炉安装过程中,必须分层悬挂安全网,无法安装安全网处,必须拉设安全防护绳,施工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要特别做好设置安全设施人员的安全保护措施。随着钢构架不断往上安装,必须同时完善每层梯子、平台、步道、栏杆等设施。
2.21 进入锅炉内检查或检修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等,应首先查看上部受热面是否有掉焦可能,并采取安全措施后,方可开始工作。防止焦渣遇冷脱落下坠伤人。
2.22 对设备和建筑物的拆除工程,必须事先制订保证人身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施工中要统一指挥,专人监护。
3 防止车辆伤害措施
3.1 发电厂、电力局及变电站内道路上应在显眼、清晰的位置按规定设置限速交通标志。应在职工上下班时间、就餐时间人流密集的出入口和路段,职工人数较多的生产车间、办公楼与主干道衔接处标划出人行横道线(斑马线),必要时设置减速栏,实行强制性减速。
3.2 严禁酒后驾驶、无证驾驶、超速行驶和驾驶无牌照机动车辆。
3.3 机动车行驶至有人看守路口、交叉路口、装卸作业、人行稠密地段、下坡道、设有警告标志处或转弯、调头时,货运汽车载运易燃、易爆等危险货物时,时速不得超过15 km/h。
3.4 在积水路段、无人看守路口,恶劣天气能见度在30 m以内时,机动车时速不得超过10 km/h。
3.5 机动车在进出厂房、仓库大门、停车场、加油站、危险地段、生产现场、倒车时,时速不得超过5 km/h。
3.6 机动车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在没有限速标志的厂站内行驶时,车速不得超过20 km/h。
3.7 遇有执行特殊任务和特殊情况。如长途运输、大雨、大雾、雷电、山路、窄路、险路等,单位调度员、安全员应交待各种行车安全注意事项,出车前驾驶员应对车辆进行安全性能方面的检查,并作详细记录。
3.8 雨中行车时,禁止滑行并尽量避免猛打方向盘和紧急制动,应使用刮水器。大雨或久雨后,应注意道路变化,尽量在路中行驶,会车减速或暂停时不要太靠路边土路。雨雾较大、视线不清时,应选择安全地点暂停,开小灯和尾灯,放置警告牌。
3.9 下坡行驶时,驾驶员要思想集中,判断准确,认真操作并随时做好停车准备,时刻注意制动器是否有效。根据坡度情况选择适当档位,万一脚制动器失效,应马上越级换入低速档,利用发动机制动作用和手动制动器控制车速。
3.10 超车时,应按规定进行。超车后在不影响被超车辆行驶的情况下,再驶入正常行驶路线。不准强行超车,不得超车后在高速行驶的情况下猛打方向盘以防车辆失控碰撞他车或路边行人、树木等。
3.11 长途运输时,必须安排2名专职司机驾驶。
3.12 行驶中不准驾驶员一边开车一边打手机或一边查看传呼机信息。必要时,应选择安全地点靠右暂停,电话联系结束后,再集中精力驾驶。
3.13 变电站和发电厂升压站内通往户外设备区域的通道上,应设置移动式栏杆,上面可标注“未经许可,禁止车辆进入”、“生产重地,高压危险”等警告语或“○”交通标志。任何车辆进入高压设备场地内,包括检修车、工程车、大小货车、电试车、起重车以及外来车辆等,均应征得站长、值班长许可,并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要防止安全距离不够,带电设备对车辆高点放电。
3.14 生产现场内部使用的特殊车辆,如微型工具车、机械运输车、吊车、电瓶车、翻斗车、铲车等机械车辆,应按国家规定进行年检,由国家有关部门核发特殊机动车辆牌照。
3.15 厂局内机动车辆驾驶人员属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由国家有关部门考核、发证和每2年复审一次。驾驶员应按准驾车类驾驶,其它车种不得混开,并在企业范围指定区域内行驶。
3.16 翻斗车、铲车、自卸车、吊重汽车等除驾驶室外,一律不准载人(包括操作室)。
3.17 生产现场使用的铲车、翻斗车、电瓶车等,因工作需要装运重量轻而体积大的特殊物件遮挡驾驶员正常视线时,应预先制订保证安全的特殊运输方案和措施,如设专人指挥,采用慢速(时速不大于5 km)倒车行驶等。
第10篇 以人为本提高素质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关键
电力生产电网事故、设备损坏事故,由于其突发性、影响的广泛性、损失的严重性,不但影响电力企业的效益和生存,也将关系到社会稳定;电力生产人身伤亡事故因其“邻近效应”,给企业领导和广大职工都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使企业各方面工作陷入被动和混乱。因此,安全是电力生产永恒的主题,是电力企业工作的头等大事。由于电能生产的复杂性、危险性决定了电力职工不但要有较高的专业技术知识,而且对职工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从系统以往发生的事故分析看,大多数是由于人员素质技术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安全意识淡薄造成的。因而以人为本,提高人员素质,是确保安全生产,杜绝各类事故发生的关键。“以人为本,本在素质”,如何提高人员素质,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人的素质包括文化素质、技术素质(安全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等。提高人员素质,必须从职工的责任心、安全知识、技术素质等方面入手,进行全面、扎实有效、深入的工作。
从事故统计分析看,由于责任心不强行为性违章造成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95%以上。如误操作事故、误登杆触电高处坠落人身事故等。固然,造成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装置性违章,亦有人员行为性违章。而行为性违章最关键的是职工所缺乏的工作责任心。要通过各种形式的、生动活泼的、经常性的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职工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使职工明确自己所干的工作与个人的家庭幸福、企业的效益和形象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都有直接的关系。要教育职工真正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思想,具有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求实精神,那么即使将要发生事故,也会在强烈的责任心的驱使下,设法避免事故发生或减少事故损失;相反对本职工作采取马马虎虎、敷衍塞责、松松垮垮的态度,有章不循,有令不止,那么事故就会伴你而来。责任心不强或者没有责任心,应该劝其下岗或者待岗培训,这不但是对企业负责,也是对劳动者本人负责。
分析发生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原因可以看出:无知违章是因缺乏安全知识,失误违章是因操作技能不娴熟或设计不科学,故意违章也受经验和技术支配或存在侥幸心理,“三违”现象发生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安全知识缺乏,而知识的贫乏必然带来行动的愚昧。因此,要大力抓好“三级安全教育”、“三不伤害”教育、特殊工种培训、班组安全教育等,一方面可提高职工现有的安全技能和安全管理能力;另一方面也引导职工注意熟悉与自己职业相关的安全科学知识。要组织职工反复认真深刻地学习和理解电力行业的各种规程、制度,联系各类典型事故案例,结合本单位实际,举一反三,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同时,开展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安全培训工作,可突出应急培训、技能培训、关键岗位培训等;在培训上强调以业余为主、短线为主,这样即可缓解共学矛盾,又可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统计以往所发生的人为差错事故中,由于技术原因导致的事故占30%左右,因而提高人员的技术素质是实现安全操作的重要条件。
1.人的操作过程是一系列动作组成,能否达到正确操作的目的,主要是依照操作人员对实现这些动作的方式掌握的程度为转移。人掌握技术的过程,又可以具体划分为“懂、会、熟、巧”这四个递进层次。要达到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就只有通过个人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习,才能逐渐形成技能。学习过程必须因人因事制宜,灵活多样。把组织经常性的普遍学习与短期培训,课堂技术理论教育与实际操作技术演练,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很好地结合起来;把业务学习与研究排除故障,解决技术难点,改进操作方法,总结操作经验结合起来。针对不同学习内容、对象和训练目的,分别采取讲课、岗位练兵、举办短训班、专题研讨等形式。
2.在推行标准化作业过程中提高职工素质。标准化作业的主要功能就是要使人们在生产施工过程中实现作业有程序、动作有标准、行为有规范,最终达到有效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各种不安全因素,杜绝事故的发生。职工要在标准化作业过程中培养和养成一切照章办事,按程序操作的良好习惯,绝不违章作业,培养和养成科学严密的工作作风。由于电力生产又是一个较复杂的系统作业工程,涉及的专业面多;随着生产现场工作环境的不同,有许多影响安全的因素存在,如何适应不同环境中保障安全的需要,我们除了按章按程序办事外,必须加强危险点的分析,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苗子,做好应急方案的预想,工作人员要形成互相监督、互相把关、互相提醒的联防互保体系。
安全工作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不容置疑,作好安全工作就是要解决生产过程中“人、机、环境”协调性,其重点也是人的工作,只有深入细致地研究“人”的思想行为和不同时期的特点,做好思想工作,提高各级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在具体工作中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稳定安全局面。
1、党政工团各级组织都要把安全工作作为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围绕“安全第一”这一方针,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要对本单位、本部门每个职工的思想动态进行分析,及时掌握了解他们的生活、工作等方面的情况,对症下药,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消除思想上的包袱,达到教育职工“敬业爱岗”的目的,因此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等集体力量,齐抓共管,形成一个“塑造人”的良好环境非常重要。
2、安全工作同样要加强民主管理和自我管理。把安全工作交给职工管理,变被动为主动,定期召集各类人员对本单位的安全工作进行评价,找出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合理化建议;可有效地调动起职工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同时也为职工创造了宽松融洽的安全生产环境,使广大职工转变观念,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的意识,使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在职工民主管理的基础上。
3.安全工作必须加强综合管理。安全工作是保障企业生产、经营及各项指标顺利实现的前提,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方方面面。无论现代安全管理如何发展,没有高素质的人去实施,都是难以奏效的。安全工作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在现实的基础上,企业各级党、政、工、团组织,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综合管理,全面加强,重点围绕“提高”人的素质上做“文章”,发扬传统的政治思想工作优势,不断加强企业安全文化、职工的职业道德和法制宣传教育普及工作,逐步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并为广大职工所接受,使安全工作作到提高人员素质为本,循序渐进,常抓不懈,以求实效。
第11篇 抓好安全生产怎样才能做到“以人为本”
电力系统是一个安全生产高风险的行业,每年都会发生一些大大小小的人身伤亡事故或电网、设备等事故,其中绝大部分是从事现场作业的人员违章而造成的。那么,在强化电网安全管理时如何做到“以人为本”呢?笔者认为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人为本”抓好安全生产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强化安全管理。在安全生产特别是在电网内进行输电线路、变电站检修、试验、大修、技改、运行操作等工作现场的过程中,我们要满怀着对广大职工生命安全关爱的特殊感情,抱着对其家庭成员拥有美满幸福的生活所怀有的深厚感情,抱着维护企业的根本利益和社会稳定的感情去抓好安全生产的每一个细节,只有认认真真地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 视保护职工的生命安全为至高无上的职责,才能确保广大职工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是“以人为本”抓好安全生产要将遵章守纪体现在生产现场作业的每一个实际行动上。在我们电力系统的现场――不论是荒山野岭的输电线路工作点,还是在各个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开展大修更改、安装调试、继电保护、运行操作、计量校验等具体的工作中,一定要自觉遵守企业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开展反“三违”活动,对违章和习惯性违章的行为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讲明安全生产的利害关系,对严重违章的形象决不姑息,一查到底,严肃处理。
三是“以人为本”抓好安全生产要有一颗“铁石心肠”。在电网的安全生产现场中,安全生产监督员要为大多数职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整体利益着想,对违章行为要敢于管理、敢于阻止,要有一颗“铁石心肠”,绝不能因为个别职工因违章受到惩处“得罪”了个别人甚至个别单位的利益而退缩。只有够顾全大局,坚定立场,一如既往地“六亲不认”地抓好安全,才是真正地关心、关爱大多数职工的生命安全。
四是“以人为本”抓好安全生产要持之以恒地抓好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在电网的生产现场各项作业中,有登杆的高空作业、有面对各种高电压的电力设备,还有车辆交通安全行车等,安全风险高,安全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稍不留神就会发生安全事故。这就要求我们在安全管理上更加小心谨慎,如履薄冰,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专心致志地抓好安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确保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五是“以人为本”抓好安全生产要进行严格科学的管理。电力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的行业,各种科技含量较高的新设备和新装置不断地进入电网运行。为此,我们要以科学技术进步来推动企业的安全生产,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要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提高电网安全生产设备的水平,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的可靠性,减少生产现场和电网发生事故的几率。同时广大职工要在工作中刻苦学习专业技术、善于钻研新设备和新技术、不断创新学习和管理的方法,为“我会安全”奠定扎实的基础,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第12篇 以人为本关怀安全生产
国家每年都开展“全国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加强安全生产的重大举措,宣传推广先进典型和经验,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强化全民安全意识,引导和启发全社会重视人的生命价值,营造日益浓厚的“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可以看出,今后我们谈到安全生产时更多了一些人文关怀。
关爱生命,关注安全成为时尚话题,社会上形成了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风尚。人民大众安全生产意识普遍增强,全社会安全生产风气推陈布新,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树立先进的安全文化理念,传播安全知识,倡导安全的生产、生活方式,去年的安全生产月突出了安全生产的人文理念。
以人为本,首先还是要加强安全生产的观念和意识。国家、社会、企业宣传安全生产不是一阵风,应付了事;也不是为宣传而宣传,应该是长期、持久、深入地抓落实,真切地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预防为主”的理念永远是正确的,当事故发生后来弥补损失是无济于事的,与其事后来救援、补偿损失处理善后,不如防患于未然,将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中。
以人为本,真实快速的应对和处理事故。去年六月三日,河北邯郸县鸿达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燃烧事故,造成12人死亡,27名矿工受伤,这已是邯郸县两年内发生的第三起重特大事故。更为严重的是事故责任人对上级隐瞒真相,谎报只有1人死亡,若不是媒体披露,这起事故就不会为人所知。该矿矿主将死者分散火化,对家属8万元“妥善安置”,并要以120万元向知情人和记者买断事故真相。然而法网恢恢,疏而不漏,9名责任人被移交司法机关。这些责任人在利益驱使下,胆敢瞒报上级,想将“6•3”特大矿难悄悄了事,该矿原副矿长曾说:“能不报就不报,事故这么大,报上去煤矿就保不住了”,“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这种对死者极不负责任的行为令人发指,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2002年12月2日,山西__煤矿发生瓦斯爆炸,造成30人死亡,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00多万元,而事故责任人同样瞒报。此类隐报瞒报、欺下瞒上的行为是对“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安全生产理念的挑衅。在人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可以加大生产,创造最大的利润,实现最大的效益,但当利益与生命扯上了关系的时候,就需衡量一下二者的轻重,无论多好的效益、多大的利润,都是可以通过生产创造出来,而人的生命一旦终结,就没有再生的可能。
我们倡导安全生产,是对每个人生命权的尊重。虽然中国人口众多,但不草菅人命,不能说中国人多死几个没关系。面对活生生的生命,只有安全的生产投入才会有持续可靠的产出,也只有生产的安全,才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煤矿的安全生产、瓦斯的危害是最大的,在矿井中存在的瓦斯是矿工生命安全的头号敌人,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瓦斯不治矿无宁日。为了保护矿工安全,一般井下都有许多防护措施,在这方面我们已积累了很多经验,“一通三防”是一个有效的手段,在“先抽后采,以风定产,监测监控方针的指导下,瓦斯带来的危险可以降到最低。7月初,在集团所属的兴云煤矿发生的瓦斯爆炸的重大事故,造成7人死亡,这再一次向我们敲响警钟,不能轻视瓦斯的防治。
以人为本,科技兴安。近几年,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安全生产的科技投入,实施科技兴安战略,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安全生产水平,淘汰危及安全的落后技术、工艺和产品,提高安全装备水平。现代科技总是以人为本,注重人性化设计,许多先进设备和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产领域。在生产中,能集中控制的就不分散控制,能自动化操作的就不手动操作,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提高生产的科技含量,加强科技素质,提升科技水平是以人为本、安全生产的重要方面。
以人为本,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安全生产的特点、国家监督的基本职能、企业兴衰的要求来衡量,建立并强化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就是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形成一个带有长期性、经常性、稳定性、可靠性、整体性特征的保障安全的机制。要点是坚持预防为主,强化从源头开始采取保障安全的措施,保证必需的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严格实施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坚持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机制,鼓励和支持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力地推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建立,并用强有力的法律手段来保证这项制度,要在安全生产领域确立强有力的法律秩序,让人们在一种权威性很高的制度中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生产经营活动,实施监督管理,以达到保障安全的目的。
建立安全长效机制,利于治本;常抓不懈,利于保障安全;用法制作保证,严格要求,警钟长鸣,利于更有效地抑制只顾眼前利益、不顾安全的谋利行为,利于提高安全管理素质。绷紧安全这根弦,用严格的制度管人,以持久的机制取得长期的效果。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人是第一位的,没有安全保障,不仅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国家财产会受到损失,同时也影响到j国民经济的发展。每个人既是安全的参与者,也是安全的受益者,每个人都需要安全,安全和我们密不可分,要让安全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让人人都享有安全,享受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