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安全管理 > 安全管理

修订安全管理3篇

更新时间:2024-11-20 查看人数:34

修订安全管理

第1篇 安全生产规定评审与修订管理规定

第一条 目的

为了加强对安全生产规定的管理,及时评审和修订安全生产规定,确保安全生产规定的适宜性和有效性,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的安全生产规定、安全标准等的评审和修订。

第三条 安全生产规定的制订

1.安全部组织有关单位及人员制订安全生产制度,并送达相关单位进行会签,征求修改意见。

2.安全部根据会签提出的修改意见,对初稿进行修改,形成审批稿。

第四条 评审与修订

1.安全生产规定的评审

评审的频次:正常情况下,每年组织评审1次;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可随时组织评审:

(1)当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废止、修订或新颁布时;

(2)当企业归属、体制、规模发生重大变化时;

(3)当生产设施新建、扩建、改建时;

(4)当工艺、技术路线和装置设备发生变更时;

(5)当上级安全监督部门提出相关整改意见时;

(6)当安全检查、风险评价过程中发现涉及到规章制度层面的问题时;

(7)当分析重大事故和重复事故原因,发现制度性因素时;

(8)其他相关事项。

评审组织:安全生产规定评审,本着制订单位组织评审的原则。由安全部主持评审会议并形成评审记录,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

评审内容:

(1)与法律、法规符合性;

(2)与企业发展总体水平的相适应性;

(3)与工艺流程和装置变化的相适应性;

(4)安全管理规定之间的相容性和匹配性。

评审输出:

评审结果作为安全生产规定修订的主要依据之一;评审结果要形成书面材料,反馈给参加评审的人员和审批人。

2.安全生产规定的修订

修订频次:正常情况下,每三年组织修订1次。当出现以下情况,可随时组织修订:

(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发生变化,现行安全规定与之出现冲突,或不能充分满足法律、法规要求;

(2)生产装置和工艺技术发生重大变化;

(3)新装置、新产品投产,现行管理规定不能覆盖其安全管理;

(4)组织机构发生重大变化,需重新分配安全生产职责;

(5)各级人员素质发生较大变化,规章制度的要求已经充分转变员工的自觉行动。

修订组织:安全生产规定修订,本着制订单位组织修订的原则,当制订单位发生职能变化时,由该职能的后续承接单位组织。必要时,需了解该规定的制订的原始背景。

修订依据:

(1)国家行业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条例;

(2)安全生产规定评审结果;

(3)规定执行过程中,员工提出其它合理建议。

修订后的安全生产规定,要履行会签手续,按照《山东成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制度建设管理规定》进行下发执行。

3.安全生产规定的终止执行

因特殊原因,终止执行的安全生产规定,按原审批程序申请批准终止执行。

第五条 本规定由安全部负责解释。

第六条 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第2篇 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岗位职责评审修订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及岗位职责评审和修订的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明确评审和修订安全管理、安全操作规程和岗位职责的时机和频次,定期评审和修订,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保证岗位所使用的为最新有效版本,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岗位职责的评审和修订。

3职责

3.1安环企管处应负责组织相关处、室的负责人组成评审组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评审。

3.2各相关处、室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制本部门安全操作规程和相关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并由安全生产副经理审批,总经理批准。

4控制程序

4.1评审和修订的时机和频次

4.1.1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在官方媒体公布或通过文件精神时。

4.1.2景德镇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景德镇市安监局或其他部门发放安全管理相关文件、通知时。

4.1.3公司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新产品、新方法的投入使用时,生产处应有针对性的对生产工艺和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以及相关人员岗位职责进行修订。

4.1.4当发生事故时,工艺、技术、材料等发生变更时,由安环企管处组织相关处室人员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修订,确保安全管理制度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4.1.5生产处应每一年年底或次年年初组织相关处室进行一次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岗位职责的适用性评审工作。

4.2评审和修订

4.2.1制度评审和修订的原则。

4.2.1.1制度评审的内容包括:目的、适用范围、术语、责任、控制要点及方法,相关文件、相关记录。

4.2.1.2注意把公司制度评审与处室制度评审相结合,将公司制度和处室制度评审相结合,将公司制度和部门制度评审结合起来,做到'审点带面',从而推动公司制度的健全有效和经营管理手段的科学完善。

4.2.1.3注意制度评审意见的建设性,不仅要找出制度制定、执行中的漏洞,更关键的是要提出客观、科学的建设性意见,要体现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

4.2.1.4注意制度评审的科学性。评审组成员应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进行评审,完善制度。

4.2.2评审组根据评审结果对公司相关制度出具修订草案,提交公司主管领导审批。

4.2.3公司领导审批后,评审组将相关制度制定成册,并下发各部门组织实施。

第3篇 安全管理计划的编制和修订

一、安全管理计划编制的原则

安全管理计划是主观的东西,计划制定的好坏,取决于它和客观相符合的程度。为此,在安全管理计划的编制过程中,必须遵循一系列的原则。这些原则如下。

1.科学性原则

所谓科学性原则,是指企业所制定的安全管理计划必须符合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才有理由要求各部门、各单位主动地按照计划的要求办事。相反,如果安全管理计划不科学,甚至从根本上违背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那么,这样的计划就很难被人接受,即使通过某些强制的方法和手段贯彻下去,也很难实现计划的目标。因此,这就要求安全管理计划编制人员必须从企业安全生产的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掌握客观规律,使每一项计划都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2.统筹兼顾的原则

就是指在制定安全管理计划时,不仅要考虑到计划对象系统中所有的各个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而且还要考虑到计划对象和相关系统的关系,按照它们的必然联系,进行统一筹划。这是因为,安全管理计划的目的是通过系统的整体优化实现安全决策目标;而系统整体优化的关键在于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和合理,在于对象的内部关系与外部关系的协调。

首先,要处理好重点和一般的关系。在安全生产和生产经营中,有的环节、有的项目关系到企业发展的全局,具有战略意义。对于这些重点,要优先保证它的发展。但是也不能只顾重点忽视其他,没有非重点的发展,就不会有重点的发展。

其次,要处理好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与安全生产的关系。社会化大生产是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的。但是扩大再生产不能离开简单再生产孤立进行,扩大再生产更不能离开安全生产,否则就失去了前提和基础,失掉了扩大再生产的条件。因此,在对财力、物力、人力进行分配时,既要满足简单再生产的需要,又要满足适当的扩大再生产的需要,还必须要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再次,要处理好国家、地方、企业和职工个人之间的关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一方面要保证国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强调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另一方面又要照顾到地方、企业和职工个人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各方面的安全生产积极性。

3.积极可靠的原则

即制定安全管理计划指标一是要积极,凡是经过努力可以办到的事,要尽力安排,努力争取办到;二是要可靠,计划要落到实处,而确定的安全管理计划指标,必须要有资源条件作保证,不能留有缺口。坚持这一原则,把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正确结合起来,使安全管理计划既有先进性,又有科学性,保证生产、安全、效益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4.留有余地原则

即所说的弹性原则,是安全管理计划在实际安全管理活动中的适应性、应变能力和与动态的安全管理对象相一致的性质。计划留有余地,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标不能定得太高,否则经过努力也达不到,既挫伤计划执行者的积极性,又使计划容易落空;二是资金和物资的安排、使用留有一定的后备,否则难以应付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等不测情况。应当看到,任何计划都只是预测性的,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某些人们事先预想不到或者无法控制的事件,这将会影响到计划的实现。因此,必须使计划具有弹性和灵活的应变能力,以及时适应客观事物各种可能的变化。

5.瞻前顾后的原则

就是在制定安全管理计划时,必须有远见,能够预测到未来发展变化的方向;同时又要参考以前的历史情况,保持计划的连续性。为实现安全管理计划的目标,合理地确定各种比例关系。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说,也就是保持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和合理。所以,作计划时,必须对计划的各个组成部分、计划对象与相关系统的关系进行统筹安排。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保持任务、资源与需求之间,局部与整体之间,目前与长远之间的平衡。

6.群众性原则

安全管理计划工作的群众性原则,是指在制定和执行计划的过程中,必须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要通过各种形式向群众讲形势、讲任务、提问题、指关键、明是非;要放手发动群众,揭矛盾、找差距、定措施。只有依靠职工群众的安全生产经验和安全工作聪明才智,才能制定出科学、可行的安全管理计划,也才能激发职工的安全积极性,自觉地为安全目标的实现而奋斗。

二、安全管理计划编制的程序

调查研究

编制安全管理计划,必须弄清计划对象的客观情况,这样才能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为此,在计划编制之前,首先必须按照计划编制的目的要求,对计划对象中的各个有关方面进行现状的和历史的调整,全面积累数据,充分掌握资料。在调查中,一方面要注意全面、系统地掌握第一手资料,防止支离破碎、断章取义;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解剖麻雀,有针对性地把主要安全问题追深追透,反对浅尝辄止,浮于表面。调查有多种形式:从获得资料的方式来看,有亲自调查、委托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和专项调查等。调查搞好了,还要对调查材料进行及时、深入、细致的分析,发现矛盾、找出原因、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2.科学预测

预测,就是通过分析和总结某种安全生产现象的历史演变和现状,掌握客观过程发展变化的具体规律性,揭示和预见其未来发展趋势及其数量表现。预测是安全管理计划的依据和前期。因此,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必须邀请有关安全专家参加,进行科学预测,得出科学、可信的数据和资料。安全预测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工艺状况预测、设备可靠性预测、隐患发展趋势预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预测等;而从预测的期限来看,则又有长期、中期和短期预测等。

3.拟定计划方案

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和科学的安全管理计划预测,计划机关或计划者掌握了形成安全管理计划足够的数据和资料,根据这些数据和资料,审慎地提出计划的安全发展战略目标,安全工作主要任务,有关安全生产指标和实施步骤的设想,并附上必要的说明。通常情况下,一般要拟定几种不同的方案以供决策者选择之用。

4.论证和择定计划方案

这一阶段是安全管理计划编制的最后一个阶段,主要工作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召集有准备的各方面安全专家的评议会进行科学论证;同时,也可召集职工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

②修改补充计划草案,拟出修订稿,再次通过各种形式渠道征集意见和建议。这一程序必要时可反复多次。

③比较选择各个可行方案的合理性与效益性,从中选择一个满意的安全管理计划,然后由企业权力机关批准实行。

由上可见,安全管理计划编制的这套程序,既符合决策科学的要求,也符合群众路线的要求。只要自觉地运用从实际出发的唯物观点和辩证方法,能够认真地运用科学的安全管理计划方法并走群众路线,就一定能够制定出比较满意的计划。

三、安全管理计划编制的方法

安全管理计划编制不仅要按照一定原则和步骤进行,而且要采用能够正确核算和确定各项安全指标的科学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常用的安全管理计划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定额法

定额是通过经济、安全统计资料和安全技术手段测定而提出的完成一定安全生产任务的资源消耗标准,或一定的资源消耗所要完成安全生产任务的标准。它是安全管理计划的基础,对计划核算有决定性影响。定额法就是根据有关部门规定的标准,或者目前在正常情况下,已经达到的标准,来计算和确定安全管理计划指标的方法。

2.系数法

系数是两个变量之间比较稳定的数量依存关系的数量表现,主要有比例系数和弹性系数两种形式。比例系数是两个变量的绝对量之比。如企业安装一台消声器的工作量一般占基建投资总额的比例假设为65%,那么,这里的o.65,就是二者的比例系数。弹性系数是两个变量的变化率之比。如企业产量增长速度和企业总的经济增长速度之比假设为0.2:1,那么,这里的0.2,就是产量增长的弹性系数。系数法就是运用这些系数从某些计划指标推算其他相关计划指标的方法。系数法一般用于计划编制的匡算阶段和远景规划。其优点是可以在时间短、任务急、资料不全的情况下迅速编制粗线条的计划,还可以对计划进行粗略的论证和检验。但使用时必须注意系数在计划期的有效性,并对之进行尽可能科学的修正。

3.动态法

动态法就是按照某项安全指标在过去几年的发展动态,来推算该指标在计划期的发展水平的方法。如假设根据历年情况,某企业集团人身伤害事故每年大约减少5%左右。假定计划期安全生产条件没有大的变化,那么也就可以按减少5%来考虑。这种方法常见于确定安全管理计划目标的最初阶段。

4.比较法

比较法就是对同一计划指标在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所呈现的结果进行比较,以便研究确定该项计划指标水平的方法。这种方法常被用于进行安全管理计划分析和论证。使用它,可以较好地吸收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当然,在运用这种方法时,一定要注意到同一指标的诸多因素的可比性问题,简单的类比是不科学的。

5.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指通过分析影响某个安全指标的具体因素以及每个因素变化对该指标的影响程度来确定安全管理计划指标的方法。例如,在生产资料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企业生产水平取决于投入生产领域的活劳动量和单位活劳动的生产率以及企业安全生产的水平。因此,确定企业产量计划,可以通过分别求出计划期由于劳动力增加可能增加的产量以及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可能增加的产量和安全生产的平稳运行可能增加的产量,然后把三者相加。这就是因素分析法。

6.综合平衡法

综合平衡是从整个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计划全局出发,对计划的各个构成部分、各个主要因素、整个安全管理计划指标体系进行的全面平衡。综合平衡法把任何一项安全工作计划都看作是一个系统,不是追求局部的、单指标的最优化,而是寻求系统整体的最优化。因此,它是进行计划平衡的基本方法。综合平衡法的具体形式很多,主要有编制各种平衡表,建立便于计算的计划图解模型或数学模型等。

四、安全管理计划的检查与修订

制定安全管理计划并不是计划管理的全部,而只是计划管理的开始,在整个安全管理计划的制定、贯彻、执行和反馈的过程中,计划的检查与修订,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计划的检查是监督计划贯彻落实情况,推动计划顺利实施的需要

安全生产管理计划虽然是按照一定的民主程序和科学过程而制定的,并对企业各方面的诸种关系都作了通盘的考虑,但是,仍然不能保证它在各个子系统内或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及时、全面、切实的贯彻和落实。通过计划检查,就可以及时了解计划任务的落实情况,各部门、各单位、各基层完成计划的进度情况,以便研究和提出保证完成计划的有力措施。

2.计划检查还可以检验计划编制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以便修订和补充计划

诚然,计划的编制是力求做到从实际出发,使其尽量符合客观实际。但是,由于人的认识不但常常受着科学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而且也受着客观过程的发展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因此,部分地改变计划的事是常有的。当发现计划与实际执行情况不符时,应具体分析其原因,如果是由于计划本身不符合实际,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前所未料的问题,如重大突发事件、突发重大事故等,就应修改原定计划。但修订调整计划必须按一定程序进行,必须经原批准机关审查批准。对由于计划执行单位管理不善等主观原因造成的计划与实际脱节,则不允许修改计划,以保证计划的严肃性。

3.计划的检查要贯穿于计划执行的全过程

从安全管理计划的下达开始,直到计划执行结束。计划检查要做到全面而深入。检查的主要内容有:

①计划的执行是否偏离目标;

②计划指标的完成程度;

③计划执行中的经验和潜在的问题;

④计划是否符合执行中的实际情况,有无必要作修改和补充等。

检查的方法则有:

①分项检查和综合检查;

②数量检查和质量检查;

③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

④全面检查;

⑤重点检查;

⑥抽样检查;

⑦统计报表检查;

⑧深入基层检查等。

修订安全管理3篇

安全管理计划的编制和修订,一、安全管理计划编制的原则 安全管理计划是主观的东西,计划制定的好坏,取决于它和客观相符合的程度。为此,在安全管理计划的编制过程中,必须遵循一系列的原则。这些原则如下。 1.科学性原则 …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修订信息

  • 修订安全管理3篇
  • 修订安全管理3篇34人关注

    安全管理计划的编制和修订,一、安全管理计划编制的原则 安全管理计划是主观的东西,计划制定的好坏,取决于它和客观相符合的程度。为此,在安全管理计划的编制过程中,必 ...[更多]

相关专题

安全管理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