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篇 夯实人本安全管理基础 努力实现矿井长治久安
本质安全中人本安全管理相对于物、系统、制度三要素,具有先决性、引导性、基础性特点,也是三要素中最活跃、最易变化、最难掌控的因素。煤矿井下发生的安全事故绝大多数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因此,夯实人本安全管理基础,对实现矿井长治久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增强人的安全意识,为实现人本安全奠定素质基础
要想实现人的本质安全,首先要抓好人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近年来,庞庄矿本着“以人为本、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利用四级安全培训机构阵地,大力开展安全技术培训,仅今年以来,就开办各类安全培训班58期,培训职工2349人,都取得了较好效果。先后制定实施了《职工安全培训管理实施细则》、《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及部门责任制》等管理制度,推行职工安全教育目标责任管理,将安全教育工作同党支部达标考核、评先挂钩,与班组长业绩考核挂钩,使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有章可循、责任到人。注重安全培训投入。近年来,企业先后投入上百万元用于职工安全培训软硬件建设,建立了掘进、救护、机电、运输四大专业12个工种的3个专门实训基地,以及多媒体教室,对提升职工操作技术和业务素质起到了促进作用。通过课堂教学、与“三违”人员座谈讨论,创建了“三违”人员心理辅导室,通过心理解压,情绪疏导,协调工作与生活的关系等辅导,切实解决困扰职工的安全心理问题。在徐矿集团率先开展了“三违”人员分专业、分工种培训,把“三违”人员分采掘、机运、地面三个层次进行培训和考核,今年以来,共举办“三违”人员培训班25期,培训998人,提高了培训教育效果。
二、培育企业安全文化,规范个人安全行为养成,为实现人本安全提供思想保证
培育企业安全文化就是要从倡导安全文化理念入手,抓住塑造职工职业道德和规范操作行为两个关键,借助安全文化特有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扩张力,引发职工安全观念变化,使广大职工逐步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跨越,进一步升华到“我会安全”的境界。近年来,庞庄矿利用广播、电视、网站、橱窗、政工天地等媒介开辟安全文化专栏,兴建安全文化苑,建设安全文化广场,井口安装电子显示屏,开辟井下安全文化“长廊”,统一各单位安全文化宣传阵地,向职工全方位、立体式灌输安全理念。坚持“四个一”安全教育方法,每月开展岗位行为规范教育活动“优胜区队”、“示范岗”、“手指口述最佳个人”等评选活动,每季度开展一次职工岗位行为规范三井互查活动,定期选树安全模范人物和先进典型,开展优秀区队长、优秀班组长等评选,激发职工安全自主管理的积极性。克服人员多、井口多等困难,积极推行全员准军事化管理。2010年以来,有计划分批举办各类军训48期,对3460多名职工进行了岗位行为规范训练,在全体职工中牢固树立了“履行安全职责就是最起码的职业道德”的思想,促使职工以高尚的人格力量彰显良好职业道德、以优秀的职业形象弘扬高尚的安全文化。
三、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共创团结、友爱、舒畅工作环境,为实现人本安全营造良好氛围
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提高企业向心力、凝聚力,对搞好人本安全、创建本质型安全矿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庞庄矿坚持把打造精美工作和生活环境作为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切入点,努力营造使职工心齐气顺干事创业的环境氛围。坚持以安全、高效、实用为原则,把质量标准化当作品牌来经营,全面实行精细化管理,严把质量标准“毫米关”,推行线性管理,将精品工程创建全方位覆盖到井下各个现场,既抓头面达标又抓点线升级。通过典型引路、互比互学等方法,分时期、分阶段在三井确立精品工程创建目标,不断巩固和提高动态达标水平,今年以来,先后召开了95202、95209、9511等精品头面创建推进会,全面改善了井下作业环境,提高了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围绕“打造庞庄生态示范园区”的目标,同步推进地面质量标准化创建。改造了张小楼井、庞庄井职工餐厅、宿舍和浴室,建成职工休闲健身广场,对全矿所有采掘单位职工活动室均进行了统一布置,配备了新桌椅,增添了空调等设施;建立地面环境卫生每天巡查、每周通报和“文明五室”每旬检查制度;实施工广绿化工程,拆除地面所有危旧房屋,整修矿内道路,矿区内消灭了脏乱死角,绿化覆盖率50%,提高了职工生活质量,美化了企业形象。 (高海涛)
第2篇 创新安全管理 实现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实现安全是人类最大的也是永恒的哲学命题。人人渴望安全,国家治理安全,人类呼唤安全,世界共需安全。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相继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工作。2004年,国务院又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体现出党和政府对煤矿安全工作的重视。
一、推行安全创新管理的必要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搞好创新工作,既是形势的要求,时代的呼唤,也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更是开创我国安全生产工作新局面的迫切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煤炭企业的所有制结构、管理体制、经营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煤矿开采条件日趋复杂,水患、火灾防治、瓦斯治理、顶板管理难度加大。靠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永远保持蓬勃向上的发展生机,就必须牢固树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想,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必须将创新贯穿于安全工作的始终,运用发展新思路促进安全工作新突破。
二、安全创新管理的内容
1、安全工作思想观念的创新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观念决定做法,必须以转变观念为先导,努力探索和掌握现代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跳出习惯思维和传统套路,运用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的新的观念指导生产,始终站在实践“____”的高度,站在讲政治、讲党性的原则立场,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持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近几年来我们以企业文化底蕴为基础,突出以人为本,优化人文环境,整合员工队伍,实现从传统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过渡,提炼出了核心理念“安全第一,生产第二”“带着感情抓安全”,以及“安全工作是煤矿永恒的主题;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条条规程血染成,不能再用血验证;安全工作无小事;宁听骂声、不听哭声;安全工作是个系统工程,必须齐抓共管;”等一些言简意明,内涵丰富的安全理念。这就提高了员工的安全认识,丰富和发展了安全工作内涵,实现了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
2、安全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
要勇于打破陈旧思维和管理模式,由注重传统管理向推行科学管理转变,大胆推进管理体制创新,积极推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从企业的整体出发,把管理重点放在事故预防的整体效应上,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等安全管理,实现对安全生产全过程的控制,逐步建立起系统化、程序化、自我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21世纪企业的竞争核心是人才的竞争,构建一个留住和吸引优秀人才的平台,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将人力资源变为人力资本,合理开发人力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资源优势,就必须建立和完善一整套对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对企业人员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激励。第一,经济利益激励;第二是地位和权利的激励。
建立和完善了科技贡献激励机制,有效地激发广大员工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广大员工发挥聪明才智,积极开展安全科技攻关活动,对有关人员及时给予奖励,积极营造“机制用人、环境留人、制度管人、培训育人”的氛围,创新人才激励机制。2004年我们给295名优秀人才每月每人发补贴500元,其中,3名突出贡献人才每人奖励了一辆小轿车。在安全管理干部的任用方面,制定了严格选拔办法,选拔了一批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作风扎实的管理人员充实到重要安全岗位,把安全工作做为考核干部的主要指标,实施“安全一票否决制”,发生事故的单位,对区队干部免职。激发了员工抓安全工作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为安全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人才保证。
3、安全管理制度和手段的创新
围绕《安全生产法》的实施,结合安全生产的实际,在规范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创新安全管理制度,丰富完善安全管理手段,使安全管理工作常抓常新。特别是淮南全国煤矿瓦斯防治工作现场会议召开后,出台了《瓦斯治理责任制》、《瓦斯管理考核办法》、《关于派驻安全监察员的决定》、《管理人员下井上岗安全管理的规定》等9项规定和办法,进一步明确瓦斯治理责任,严格瓦斯管理制度,强化责任落实,形成了瓦斯治理投入、装备、技术、检查、考核体系,为瓦斯治理工作提供了制度保证。
在方法创新方面提出了安全工作突出人性化管理的新理念,积极探索创新安全方法手段;提出安全工作“六化一落实”新方法,“六化”即安全管理军事化;安全制度依法化;现场管理标准化;安全责任全员化;安全技术科学化;安全教育素质化。“一落实”即安全工作强落实,做到安全工作有安排,有检查,有落实。“六化一落实”安全管理手段有力地提高了安全工作质量,对安全工作健康、有序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建立了人身事故赔偿和安全档案跟踪管理新制度,在强化安全防范意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马脊梁矿运用就近管理的新方法,通过“想、看、干、管”强化了现场安全管理,进一步提高了安全管理水平。
深入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突出以人为本,强化基础装备、基础设施、基础资料的建设,按照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基本理论,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质量标准化长效机制,规范机制的运行程序,程序分四个步骤:工作现状评价、策划、运行、再评价。程序运行从工作现状评价开始,依次进行到再评价,完成一次循环,同时开始下一次循环。生产矿井每月循环一次,公司每季度循环一次,并通过明确职责、完善制度,保障投入,加强培训,强化监管,确保各专业达到目标要求。通过安全质量标准化长效机制的实施保证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常抓不懈,实现时时达标,事事达标,促进安全生产的稳步发展,使整个企业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4、安全科技的创新
世界上没有一种事物是一成不变的,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不同的环境中,要面对的问题不同,需要调整的方面也不同,尤其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科技创新对于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不断依靠科技进步,经常更新技术结构、技术装备,开展技术创新,才能永久保持企业旺盛的生产力,企业才有生存发展的可能。加强科技创新,关键是要建立和形成符合科技创新规律、适应当前市场经济要求的机制。建立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机制,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企业为主体,明确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加强企业开发机构建设。
在科技创新上,要着重解决安全工作的难题和挡手问题。对重点课题积极组织科技人员进行技术攻关、技术创新活动,要紧紧围绕发展和解放生产力、提高劳动效率、方便员工操作这一核心去运作。发挥广大员工的聪明才智,经常组织群众性的革新活动。对有价值的创新成果,尽快转化成为生产力。
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定期组织安全研讨、专家调研活动,交流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经验,为全面推进安全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大同煤矿集团公司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煤矿地下火区探测研究与应用、两硬条件国产综采双高工作面开采技术研究、大同特殊条件开采技术研究、大同两硬条件短壁装备技术研究等11项科技成果通过国家及省级鉴定。对通风系统、安全监测系统、顶板管理等15项安全技术改造项目进行技术论证,为项目的实施提供技术保证。科技人员通过大力开展技术攻关,有效解决了顶板、防灭火等方面重点和难点问题,为提升安全技术水平奉献了聪明才智。
把科技投入作为重要的公共战略性投资,未雨绸缪,舍得在科技上投入;宁可在别的方面少花钱,也要集中更多的资金用到科技、教育和人才上。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更多地满足科技发展的资金需求,加强资金管理,把有限的科技投入用在刀刃上;发挥好企业在科技投入中的主体作用。
大力推广和应用安全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加快了安全监测信息网络的建设,矿井安全监测实现了三级联网,采用先进的制氮灭火设备和罗克休等新型材料对火区进行治理;采用汽雾阻化措施,预防放顶煤工作面的自燃发火。引进了大采高、低位放顶等十多项综采新工艺,引进了先进的薄煤层开采刨煤机,生产矿井装备了综采顶板连续监测记录仪、传感式斜井防跑车装置等先进设备,提升了安全装备水平。
5、安全文化的创新
安全文化建设对企业管理起着核心作用。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一个重点就是不断提高全员安全文化素质,强化员工的安全人生观、安全价值观和安全科学技术的教育。建设安全文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丰富安全物质文化,完善安全的制度文化,充实安全的精神文化,正统安全的观念文化,不断赋予安全文化新的内涵,提高现代安全文化水平,使人的安全行为符合生产和生活的需求,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和现代企业生产的需要,营造全员、全社会关注安全的氛围。
安全培训是提高人员素质的主要手段,是安全工作的重要基础,同煤集团建立了以安全技术培训中心为核心,以大同煤炭高级技工学校、北岳职业技术学院为基地,以各二级单位培训部门为基本培训单位的安全培训网络,不断加强“现代化设施、教材、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全员培训,强化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创新培训形式,举办了中日煤矿安全技术联合培训班,并派专业人员赴日本参加煤矿安全技术培训,扩大了安全技术国内外交流。
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安全文化活动,如安全演讲、安全知识竞赛、安全展览等,形成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氛围和环境,建立起无时不在的、切实有效的企业安全文化场。创新安全文化形式、丰富安全文化内容。开展了亲情教育活动,把家庭温暖融入安全文化,用亲情构筑安全平台,运用亲情寄语、在区队换班室张贴“全家福”、班前入井安全宣誓等形式,举办“小手拉大手,安全一起走”安全演讲活动,嘱托员工、提醒员工为了家庭的幸福时刻注意安全。编辑企业内部安全教育读本,工会编发《煤矿安全生产格言选编》、《安全征文汇编》等文集;安监部等部门编发了《生命警示录》、《瓦斯事故反思录》等安全教育读本,汇编本单位事故案例,从心理、生理、社会等方面因素深刻剖析事故原因,汲取事故教训,用案例警示安全行为,也为基层单位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供教材,丰富企业的安全文化,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安全氛围。
三、推行安全管理创新的效果
近年来我们在安全管理创新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取得显著成效。着力推行职业安全健康体系,12对矿井通过了职业安全健康体系认证。注重安全文化建设,形成了以“安全第一,生产第二”为核心理念的安全文化氛围,全员的安全意识和素质得到增强;安全法制观念不断加强,管理人员依法管理,员工规范操作;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建立了“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的安全责任体系,严格检查考核,强化安全责任落实;“科技兴安”战略稳步实施,与科研院校合作,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难题,引进了大采高、低位放顶等新工艺、薄煤层开采刨煤机等新装备,安全科技水平得到提高;安全投入加大,积极对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灾害进行治理,完善和更新安全设施装备,安全生产环境得到改善;全面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15座矿井达到国家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企业百万吨死亡率连续四年实现低控,平均为0.149。
企业整体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改善。2004年煤炭产量完成5358万吨,煤炭外运量完成8154万吨,产销量位居当年全国煤炭企业第二名,销售收入完成188亿元,在岗员工人均收入达到17743元,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实践使我们深深认识到,安全管理必须在创新中发展、丰富和完善,从而推进安全工作扎实稳步发展。
第3篇 实现机械安全的安全管理措施
机械设备安全应考虑其'寿命'的各阶段,包括设计、制造、安装、调整、使用(设定、示教、编程或过程转换、运转、清理)、查找故障和维修、拆卸及处理;还应考虑机器的各种状态,包括正常作业状态、非正常状态和其他一切可能的状态。决定机械产品安全性的关键是设计(机械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设计)阶段采用安全措施,还要通过使用阶段采用安全措施来最大限度地减小风险。
1.由设计者采取的安全措施
(1)本质安全技术。这是指在机械的功能设计中采用的、不需要额外的安全防护装置而直接把安全问题解决的措施,因此也称为直接安全技术措施。本质安全技术是机械设计优先考虑的措施。
(2)安全防护。直接安全技术措施不能或不完全能实现安全时,必须在生产设备总体设计阶段设计出一种或多种专门用来保证人员安全的装置,也称为间接安全技术措施。
(3)使用信息。本质安全技术和安全防护都无效或不完全有效的那些风险,可通过使用文字、标记、信号、符号或图表等信息,向人们作出说明,提出警告,并将遗留风险通知用户,局称指示性(说明性)安全技术措施。
(4)附加预防措施:
①着眼紧急状态的预防措施。如急停装置、陷入危险时的躲避和援救保护措施;
②附加措施,如机器的可维修性、断开动力源和能量泄放措施;机器及其重型零部件容易而安全的搬运措施、安全进入机器的措施、机器及其零部件稳定性措施等。
第4篇 加强需求侧安全管理 实现互利共赢
随着电力企业市场化经营管理理念的确立和电力市场的形成,电力企业与电力客户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休戚相关的整体,因此必须不断改进完善电力企业对客户的工作程序、业务流程。把客户的发展必须视为自己发展。
一、客户安全性评价
1.开展评价工作的目的
乌兰察布电业局决策层坚信通过自身的努力,除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外,所有事故都应当可以预防,任何隐患都应当可以控制。据粗略统计,自2000年以来,客户共发生各种电气设备损坏事故和引起电网变电站跳闸事故近200起。这些事故,不但给客户带来人身财产威胁和生产、生活的不便,还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又降低了供电部门的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进而殃及其它客户,给供、用电双方造成较大损失。
面对电力客户安全用电的严峻形势,只有采取科学化、群众化、经常化、标准化的电力客户安全性评价方法,才能防患未然,杜绝事故的发生。
因此,为进一步落实“蒙电服务进万家”的要求,针对当前一些大的电力客户电气设备事故频发、影响自身正常生产、甚至影响到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情况,乌兰察布电业局以乌电营销(2006)3号文下发“关于下发对所辖用电大户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的通知”,由营销牵头,生产积极支持配合抽调了一批多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家组,采用了与客户交流查询、资料查证、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法,以标准、规程、反措和上级文件为依据,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全市范围内正常生产活动的10kv及以上和变压器容量为315kva及以上的电力客户进行了安全用电的安全性评价。其目的是以查评的方式,从电力安全生产的专业角度,协助各用电大户查找出一些影响自身安全用电方面的隐患和缺陷,指导用户管好、用好自己的电气设备,争取在自身的生产活动中少出事故、不出事故,尤其是不出影响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事故,最终达到供、用电双方双赢的目的。
2.评价工作的对象和内容
本次评价工作由2006年3月8日起至6月15日止,共计99天的时间。评价工作的对象为正在生产的10kv及以上和变压器容量为315kva及以上的大客户共计65户。评价工作的内容共分线路、变电一次设备、变电二次设备、低压用电设备、劳动安全防护等五大部分共155个小项目,涵盖了用户电气设备的管理、运行、维护、检修等方面。
3.评价中发现的问题
(1)预防性试验普遍超周期。客户的管理层对安全用电的理解深度不够,只重视使用而忽视了管理和维护,更有为数不少的决策者根本不知道电气设备需要预防性试验的概念,形成了一个长期重用、轻护、不管试的局面。几乎所有的客户除在投产前因电力部门强制进行了一次交接试验外,再没有进行过周期性的预防性试验,不清楚自己的设备的健康状态,不能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并消除,其结果是造成设备事故不断,不仅影响了自身的连续生产,甚至发生了多起因客户事故冲击电网的事件,影响了电力系统的安全。
(2)对供电线路的维护基本上属于被遗忘的环节。多数客户不明白自己不仅对线路有使用的权利,同时也有对线路进行日常巡视及维护的责任,但实际结果是线路多处走廊被侵占、金具被偷窃、杆塔歪斜、对地距离不够等现象十分严重,同时线路(包括用户厂区内线路)金具锈蚀、拉线松弛、多种用途的导线(如电话线、有线电视线)在不知情的情况同杆混杂的现象较为普遍,不但造成客户严重的、潜在的安全责任,而且也给维护带来极大的不便。
(3)对设备的反措内容不了解,反措项目落实不力。
(4)防污闪措施不到位。高载能客户全部属于高污染企业,其生产过程中自身生产的粉尘具有数量大、颗粒小、附着力强、电导率高等特点,在电气设备自身电场的作用下,极易吸附在电气设备的表面且难清除,有些客户防污方法全部是不定期地采用人工清扫的方法且清扫不及时、不彻底,尤为严重的是相当一部分客户不能正确处理安全用电与生产的关系,采取了清扫服从生产的错误做法,没有一个客户采用其它先进的防污措施,如使用防污闪涂料、采用防污闪伞裙等。
(5)对电气设备的日常维护缺乏必要的手段和仪器。
(6)档案及基础资料管理混乱。
(7)绝大多数客户缺乏符合现场实际情况的、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以及必需的一些专业规程、标准等。
(8)相当一部分客户对电气作业所需的安全工器具重视不够,工器具无专门存放地点,数量上不足且多数不进行周期性检测和试验。
(9)相当一部分客户的电气操作人民无合法有效的资质证书,且专业技能需极大提高。
(10)多数客户的避雷器没有安装记数器或漏电流监测仪。
(11)低压用电的电源箱等均不做箱体接地的处理,均不安装触电保安器且私拉乱接现象十分普遍。
二、解决评价中发现问题的对策
开展对客户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就是要进一步解决客户在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治,优化电力市场安全用电的环境,为实现客户和供电部门追求最大经济利益创造条件。为此,根据评价中发现的问题,经过评价小组的认真分析研究后,乌兰察布电业局针对检查中发现各客户安全用电方面存在的问题,下达了整改通知书。要求各客户对照整改通知书的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从发文之日起)认真进行整改完善,有关管理单位将随时跟踪了解整改完成情况。对整改完成不力或因此影响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将依照电力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相应的责任,直至解除供用电合同。
整改的措施要求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特别突出加强安全用电管理工作,要求客户不仅要加强设备治理,整治环境,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还要求客户建立安全管理档案,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现场运行检修规程,规范安全管理行为,以求从根本上改善客户的安全生产局面。为此对各客户形成整改通知书65份,共计文字性意见1590条,其中:重要意见143条,整改建议65条。
三、安全性评价工作的效果
通过对用户的安全工作评价,发现了薄弱环节和事故隐患,起到了预知事故的作用,为生产决策提供了依据。
通过安全评价和整改,有利于推动客户建立规章制度,夯实安全用电基础,使客户的安全用电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
评价中专家组和客户交换意见的过程是一次深入的安全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了客户领导、电气作业人员的安全思想。
专家组代表电力系统无偿的、主动服务客户安全用电工作,深受客户欢迎,感动了客户,加深了双方理解与沟通,增进了感情,增强了信任,推动了今后双方的良好伙伴合作关系。
随着整改工作的开展,和去年同其相比,客户侧事故跳闸次数在客户数量增加20%的情况下,跳闸次数却下降26%。有理由相信,随着客户的深入整改,其事故将会越来越少。
第5篇 小站实行契约化 安全管理规范化——建立“母子”关系 实行契约管理 实现安全管理规范化2
我们对偏僻边运小型加油站安全管理的探索中,充分考虑随州区域的地理特点,基本以中心大乡镇的加油站为母体,将周边各小乡镇的站(点)作为子站,建立“母子”关系,母站对子站确定契约人,实行契约化管理。母站的站长负责对子站全面管理,责权利与站长捆绑在一起。“母子”关系形成后,对契约化管理的站在安全上按规范要求,一点不差地认真落实。一是加强了安全教育。过去由于小站人员少,基本上每班只有一个人,人少无氛围,学习教育无法组织。形成母子站后,定时由母站组织子站人员一起学习,人员多了,气氛浓了,学习效果自然就好了。一年多来,这些“母子”站的安全学习教育都能按部就班地开展,各种预案演练定期举行,子站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救能力明显提高。二是建立了安全台帐。安全台帐是加油站等基层单位组织安全学习、研究安全工作、进行事故分析的真实记录,是加油站安全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实行母子站契约化管理以后,小站安全台帐并没有因站小人少而被忽视,学习教育记录、周查记录、预案演练记录一应俱全,对加油机、罐区、配发电间、消防器材等主要部位巡查都如实记载,如油站日常安全工作一一在案。三是狠抓了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在母站的督导下,子站安全管理制度都得到了落实。为了加强安全管理,有的母站还出台了自己的奖惩办法。四是逐级签订了安全承诺书和责任状。针对公司下达的安全目标分解任务,职工向契约人保证,契约人向母站保证,母站向公司保证,人人签订责任状,层层拿出安全措施,大家各自按规矩办事。
第6篇 如何实现班组安全管理
班组是落实安全生产的最基层的生产组织,是加强企业管理、搞好安全生产、减少伤亡和各类灾害事故的基础,是实现企业安全目标的关键,也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最终落脚点。班组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其中青年班组建设尤为重要,是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如何搞好青年班组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一项重点内容。本人根据单位工作实际经验,谈谈青年班组安全管理的一些认识、体会和建议。
矿山救护队是处理煤矿灾害的专业队伍,其特殊的工作性质,对指战员的年龄、身体素质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青年人在救护队约占2/3,救护工作同时又具有明显的危险性,抓好青年班组安全管理工作,对于促进队伍快速发展,实现安全救援至关重要。
一、抓好安全管理工作首先要加强青年安全意识教育,培育青年安全理念,提高班组安全素质,从根源上消除安全事故隐患。班组要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不动摇,在青年班组中要经常开展“安全工作、青年当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安全生产月”活动、职工学习日等活动,做到安全规程学习制度化、日常化,强化青年安全文化建设,形成人人讲安全,全员抓安全的浓厚氛围,使班组上下充分认识到要把安全工作作为决定一切、稳定一切、压倒一切的首要工作对待,发挥青年生力军作用。班组长要经常组织事故案例剖析讲评、学习,以有力的举措抓安全,提高班组成员按章作业意识、自主保安和互助保安意识,确保安全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和安全责任追究,加大安全管理考核力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把企业安全工作任务落实到每个工作岗位的基本途径。通过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地规定班组成员在安全工作中的具体任务、责任和权利,做到一岗一责制,将班组安全管理作为第一考核标准,以便使安全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职责明确、功过分明,从而把与安全生产有关的各项工作同班组成员连结、协调起来,形成一个严密高效的安全管理责任系统。
建立健全班组安全联责、联保体系,实行动态联保,切实落实安全联责、联保制度。强化联保对子认真履行互保、联保职责。工作中联保对子之间要对对方的安全负责,做到互相提醒、互相照顾、互相关心、互相监督、互相检查、互相保证,确保实现安全生产。
三、在严格制度管理的同时还要做到人性化管理。班组是一个集体,如何有效合理地把员工组织起来,除了有一套健全和完善的规章制度外,人性化管理至关重要,这种“软管理”更为有意义。班组安全管理重在“以人为本”,并认真地、有针对性地开展班组建设各项活动,以活动抓管理,以管理抓安全,班组成员之间要多进行情感交流与沟通,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发展,使成员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营造良好工作氛围,才能使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得以有效开展。
综上所述,搞好班组安全管理工作,有许多工作要做,作为班组应当牢固树立“安全生产重于泰山”的观念,以稳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职工队伍为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明确各自的安全职责,搞好安全管理,以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为建设和谐新矿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7篇 加强矿井瓦斯管理实现煤矿安全生产
瓦斯事故在煤矿各类重大、特大事故中所占的比重最大。一次瓦斯爆炸事故,不仅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而且造成十几万、几十万乃至几千万元的损失。据统计,全国各类安全事故中,瓦斯事故占总事故次数的58.39%;瓦斯事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65.80%。可以认为,瓦斯事故是当前煤矿安全的主要威胁。对矿井瓦斯的防治,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总体推进”的方针;同时,必须贯彻“管理与装备并重”的原则,加强矿井瓦斯管理,有效地控制瓦斯事故,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的持续稳定好转。为此,就发生瓦斯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着重探讨进行瓦斯防治的措施和思路,以寻求加强瓦斯管理,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途径。
一、掘进工作面发生瓦斯事故的原因
(1)掘进工作面没有完整的通风系统,不能形成全风压通风,靠的是局部通风机通风。倘若管理不善,随意停开,或因通风机产生故障停止运转,或无计划停电,都会造成工作面停风,都会引起瓦斯积聚。
(2)巷道布置不合理,通风系统不稳定,可靠性差,导致风流紊乱,瓦斯积聚。
(3)由于矿井生产布局和通风系统不合理,通风设施较多,系统稳定性差,造成掘进工作面瓦斯积聚,形成瓦斯事故。一旦发生爆炸事故,波及范围广,影响面大。
(4)局部通风机安设位置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造成循环风,使掘进工作面风流污染,瓦斯浓度过高,不易冲淡和排除,形成积聚。
(5)风筒管理不善,接头不严密、挂破未及时缝补或缝补不好,漏风严重;吊挂不平直、拐弯过多或风筒末端距工作面较远,超过了出风流的有效射程等,都会使掘进工作面风量不足,不能把掘进工作面及附近涌出的瓦斯及时冲淡与排除,造成瓦斯积聚。
(6)风机选择不当或局部通风机陈旧、不完好、效率低等,使供风能力不足,造成掘进工作面风量不够,形成瓦斯积聚。
(7)瓦斯地质工作跟不上,缺乏超前防范煤与瓦斯突出的措施和能力,对煤层地质构造和瓦斯赋存情况不清,预报不准,结果在掘进施工过程中会突然遇到地质条件变化、掘进面瓦斯涌出异常情况,造成突出事故。
(8)安全意识淡薄,现场管理不严,造成工程质量低下;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空班漏检、弄虚作假或瓦斯超限作业,其结果是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和排除;为赶任务和进迟,不惜在瓦斯积聚的情况下冒险蛮干、超限作业而造成瓦斯事故。
(9)一部风机多头供风或一个区域多地点平行作业,造成掘进工作面风量不足,无风或微风作业,引起瓦斯事故。
二、矿井瓦斯管理的基本原则
根据平煤集团公司及我国主要矿区的实践经验,矿井瓦斯管理可概括为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1.矿井瓦斯分级管理
《煤矿安全规程》140条规定:一个矿井中,只要有一个煤(岩)层发现过瓦斯,该矿井即定为瓦斯矿井,并依照矿井瓦斯等级的工作制度进行管理。因此,矿井瓦斯分级管理是矿井瓦斯管理的首要原则。
2.矿井瓦斯分源治理
根据各种瓦斯来源在矿井瓦斯涌出量中所占的比重及其涌出规律而采取相应的技术管理措施,称为矿井瓦斯分源治理,它也是矿井瓦斯管理的重要原则。
3.矿井瓦斯综合治理
实践证明,对矿井瓦斯必须从通风管理、机电设备的防爆管理、火药和放炮管理、火区管理、隔爆设施管理、瓦斯监测、瓦斯抽放及瓦斯排放管理等多方面和多环节上齐抓共管,实行综合治理,才能有效地防治瓦斯灾害。矿井瓦斯的综合治理,包括对矿井瓦斯采取一般的管理措施和某些特殊管理措施。
矿井瓦斯管理的基本手段是从防止瓦斯积聚、防止瓦斯引燃和防止瓦斯灾害扩大等三个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消除矿井瓦斯灾害形成的条件,以达到煤矿安全生产的目的。
三、矿井瓦斯的分级管理
我国及世界上大多数产煤国家是依据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的大小及瓦斯涌出形式,将矿井划分为不同的瓦斯级别。如我国矿井瓦斯等级划分为:低瓦斯矿井;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矿井瓦斯分级管理就是依据矿井的瓦斯等级,分别搞好矿井的瓦斯管理。矿井瓦斯分级管理主要应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搞好矿井瓦斯等级的鉴定工作。随着煤矿生产的发展,尤其是开采浓度的增加,瓦斯及二氧化碳的涌出量和涌出形式都在不断地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每年必须由矿务局认真组织进行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的鉴定工作,通过鉴定,按照矿井瓦斯等级进行瓦斯管理。
(2)必须依据矿井瓦斯等级的不同,严格矿井瓦斯的检查制度及检查人员的配备。如对高瓦斯矿井、半煤岩掘进工作面及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采掘工作面,必须配备经过专门训练合格的专职瓦斯检查员,跟班检查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并安设瓦斯自动检测报警装置。
(3)必须依据矿井瓦斯等级的不同,严格按规定选用井下电气设备,设置通风安全监测装置。如低瓦斯矿井在井底总进风道或主要进风道,允许选用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井下,必须全部选用矿用防爆型的电气设备。矿井通风安全监测装置也必须依据矿井瓦斯等级,按规定要求设置。如低瓦斯回采工作面,在回采工作面的风流中设置一个瓦斯传感器即可;而高瓦斯回采工作面,必须在回采工作面及回风道中分别安设瓦斯传感器。
(4)必须依据矿井瓦斯等级的不同,严格矿井的通风管理。如矿井的供风量应不低于不同瓦斯等级矿井的需风量。高瓦斯矿井采掘工作面采用《煤矿安全规程》允许的串联通风时,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经批准后,方可实施;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严禁串联通风。
(5)必须依据矿井瓦斯等级的不同,正确选用矿用炸药和加强放炮管理。高瓦斯突出矿井应选用二级煤矿许用炸药,包括3号煤矿炸药、3号抗水煤矿炸药及二级煤矿乳化炸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选用三级煤矿许用炸药,包括安全被筒炸药、三级煤矿乳化炸药。高瓦斯及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都要严格执行“三人连锁放炮换牌制度”。
(6)必须依据矿井瓦斯等级的不同,来进行矿井的开拓、开采设计和考虑矿井的总体规划。
(7)对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要实行“四位一体”的综合防突措施,即采取以防治突出技术措施为主,同时进行突出危险性预测、防治突出技术措施的效果检验以及采取避免人身事故的安全防护措施。
四、矿井瓦斯的综合治理
(1)抽放瓦斯是消除矿井瓦斯事故和瓦斯突出的一项根本性的战略措施,同时也是瓦斯资源利用的重要手段。要依据抽放条件,正确选择抽放方法;要加强抽放工作的管理,提高瓦斯抽放率。
(2)对于局部瓦斯积聚的巷道,必须制定严密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瓦斯排放。瓦斯排放必须按照原煤炭工业部的有关规定,实行分级管理,严禁“一风吹”,确保排出风流和全风压风流混合处的瓦斯浓度不得超过1.5%,要做好瓦斯排放措施的制定、贯彻、落实和监督检查工作。
(3)加强盲巷管理。盲巷往往是瓦斯事故的严重隐患,必须从设计、施工两方面严格把关,尽可能杜绝盲巷的出现。一旦出现盲巷要及时设置棚栏或封闭,要建立盲巷台帐,加强对盲巷的检查、监督和处理。
(4)加强掘进巷贯通管理。掘进巷道贯通时,由于管理不当往往造成瓦斯或其它事故,必须制定巷道贯通的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确保施工安全。要严格执行每炮要检查被贯通巷道内瓦斯浓度的制度,防止瓦斯爆炸事故。贯通之后,要进行风流调整,保证有足够的风量,瓦斯浓度保持在1%以下时,方可恢复工作。
(5)加强矿井瓦斯监测设备和仪表管理。目前,我国大多数矿区已逐步装备自动化的瓦斯监测设备和普及使用各种型号的便携式瓦斯检测仪表,加强瓦斯监测设备和仪表的管理,提高使用率、充分发挥其效能,才能有效地防止瓦斯事故的发生。要加强设备和仪表的安装、调试和维修工作,配备必要的人员和管理人员,建立有关的台帐、记录和报表制度,及时进行井下监测装置及其器件的检查、更换、推移和维护。
(6)加强通风瓦斯管理,建立健全通风瓦斯管理制度,切实落实好“一通三防”责任制,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度,保证通风系统安全可靠、稳定合理和掘进面风量充足,坚决杜绝超通风能力生产及掘进和瓦斯超限作业。
(7)高瓦斯、突出矿井应坚决做到掘进安全技术装备系列化,如高瓦斯及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供电要实行“三专”(专用变压器、专用电缆、专用开关)、“两闭锁”(风、电瓦斯闭锁),要安设运行状态监视装置,双风机双电源供电,加强瓦斯检查管理,防止漏检而出现瓦斯问题。
(8)应查明矿井瓦斯的主要来源及其涌现规律。不同时期的瓦斯来源是不同的,在矿井建设时期,瓦斯主要来源为掘进区;当矿井达到设计产量时,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占较大比重。随着生产年限和开采深度的增加,采空区范围的扩大,邻近煤(岩)层涌向采空区的瓦斯量增多,采空区瓦斯涌出比重就会相应增加。因此,必须对不同时期的瓦斯来源进行实际测定和分析,寻找出矿井的主要瓦斯源及其涌出规律。
(9)依据矿井瓦斯的主要来源及其涌出规律,采取相应的技术管理措施。如采空区为矿井瓦斯主要来源时,可采取:①尽快封闭采空区;②抽放采空区瓦斯;③抽放邻近层瓦斯;④闭区均压法等技术管理措施,以避免矿井瓦斯积聚,解决矿井瓦斯灾害的主要矛盾。
(陶思安)
第8篇 浅析如何以人为本 实现班组安全管理
班组是煤矿企业最小的细胞单位,更是矿井安全生产的前沿阵地,矿井的安全、生产、质量和效益等都是通过班组来实现的。因此,从严要求,过细管理,抓好班组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创新管理理念,采取多种有效方式,锤炼一支能打善战、团结奋进的班组职工队伍,无疑为整个矿井的安全生产和效益提高提供有力的保障。结合本人多年煤矿一线班组管理工作,浅谈如何“以人为本”实现班组安全管理的几点看法:
一、以人为本,强化亲情化管理
煤矿一线班组的职工主要来源于文化素质比较低的社会弱群,他们的个性千差万别,有各种各样的要求。我们要实行以人为本抓管理,就要从“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高度,大力推行“亲情化管理”,变管理为服务,变批评为激励,变上下级为朋友关系,使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在亲情,友情,温情中得到较好地贯彻落实。再次进一步加强交流沟通与共同协商,班组要出台的每一项规章制度以及涉及到班组的安全、生产、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时都要召开职工大会,鼓励职工各抒己见,坦诚直言,如有职工一时不了解,心中有疑惑的我们就要及时进行面对面交流沟通,耐心解答,为职工释疑解惑,融洽情感,消除职工脑子中的各种疙瘩,从而使员工精神振奋,工作安心,学习专心;其次加强考核民主公开化,工资收入一直是职工们最敏感的话题,为了让职工们看清一本明白帐,班组的各种奖罚、工资分配方案等要合理透明、准确、公正公开、及时一一上墙公布,接受职工监督,让职工干明白活,做放心工;促进班组各项安全工作顺利进行。
二、以人为本,强化现场安全管理
企业的一切生产任务都要班组来完成,各项规章制度都靠班组落实,把班组安全工作的重点放在现场,是企业整个安全生产目标转为实施运作的有效途径。搞好现场安全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政策,把影响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是严格职工现场正规操作,从严要求职工要按照《岗位操作规程》和《煤矿安全操作规程》规范作业,跟班管理人员对职工作业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及时制止和纠正违章行为,消除不安全隐患,确保班组安全作业;其次把各级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安全职责落实到作业过程中去,按照“管理无漏洞,现场无隐患,行为无违章,安全无事故”的要求,加强对隐患的排查与治理,对排查出的各类隐患实行分级管理,做到措施、人员、时间、奖罚“四落实”,结合工作现场实际,采取全面检查和专项检查,常规检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坚持做到安全检查“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全面覆盖的安全管理工作理念,进一步增强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心和安全意识,有效地控制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班组安全生产。
三、以人为本,强化安全意识教育
班组的安全意识培训教育是搞好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只有加强对职工队伍的安全素质进行培训教育,不断强化安全意识,提高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增强职工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筑牢安全思想防线,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安全上存在的最大隐患——思想上麻痹松懈,工作中侥幸心理,甚至在安全生产中时有出现安全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另外煤矿企业还应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好新工人、特殊工种及转岗职工的安全培训教育工作,以及还要充分利用每周安全活动日和班前安全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对职工进行丰富多彩的安全培训教育,同时也希望上级各职能部门经常多深入基层,多深入一线职工当中开展灵活多样的安全技术培训教育,共同努力使一线广大干部职工真正摆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和谐幸福家庭的根本利害关系,促进职工自觉的搞好自保,互保,联保,遵章守纪,按章操作;对违规违章行为人员要以教育为主、以罚款为辅、以理论引导人、以事实教育人,耐心、细心的作好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使职工真正从思想上彻底改变“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良好氛围中去。
四、以人为本,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俗话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班组作为企业的细胞,那么班组长就是细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组长作用发挥得如何,关系到企业基础的好坏,因此,我们在班组长的选聘上要树立任人唯贤,采用公推公选,选出德才兼备、知管、会管、能管、敢管、善管的“五管”班组长,并落实好班组长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及出台各种激励机制,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层层落实。通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出台各种激励机制,不仅可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走上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而且还可实现安全、稳定、优质生产。
五、以人为本,落实好职工维权管理
推进企业民主管理,弘扬民主政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目标和组成部分,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是法律赋予职工的不可侵犯的权利,是科学管理,科学决策的基础,也是职工合法权益和主人翁地位的体现,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和途径,大力推进民主管理进程,让一线班组职工多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权利,有效地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鼓励职工关心企业,关注企业的前途命运,为企业的发展建言献策,职工代表行使了民主权利,心情舒畅,有利于企业的稳定与和谐。
总之,煤矿安全是企业永恒主题,煤矿安全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点多面广涉及方方面面,在安全生产诸多因素中,人是安全生产的主体,是决定安全的主要因素。如果说效益关系到企业的发展,那么安全则维系着企业的生存,守住班组这个防范事故的阵地,就是保障企业安全和效益的基础。企业就能全面协调、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第9篇 实现设备管理与安全管理的协调发展,提高系统保障能力
一、基本概况
从设备和安全管理的辩证关系来说,设备管理上如存在漏洞,必然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如安全管理上存在问题,必然会导致设备管理漏洞的存在,两者是一个相互啮合、协调并进的关系,就如一个高速运转的齿轮系统,设备是轮、安全是链,缺一不可。__车间现管辖行车设备__部,现有职工人数__人,体现为设备分布范围广、吨位大、从业人员多、作业项目复杂等,任何环节上出现问题,保障系统的可靠运行只会成为一句空话。
二、现状分析
(一)安全管理层面
1、车间及班组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车间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建立不够细致、细化,可操作性有欠缺,没有及时根据岗位生产变化进行动态的修订、补充完善;制度的执行落实存在两大障碍,一是检查监督力度不够所形成的障碍,二是制度本身的不适宜性所形成的障碍。主要原因是没有及时随生产工艺、环境发生的变化对制度进行动态的补充完善。
2、人员安全意识方面的问题:长时间的平稳形势使个别员工安全思想趋于麻痹,安全意识倾向淡化,渐渐地就产生了侥幸心理,以至导致撞栏杆、碰设备等不大不小的事故时常发生。将别人的事故作为故事或者一个话题来听,老感觉距离自己还远,吸取教训只是喊喊而已,没有真正做到立竿见影,依然我行我素、无动于衷。
3、人员安全操作技能方面的问题:部分人员对安全操作规程、岗位安全确认制等相关制度执行不严谨,三违现象屡禁不止;员工安全操作技能存在较大差距,对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缺乏相应的岗位技能,从而导致不该出现的问题也出了,不该发生的事故也发生了。
4、各项月度安全工作计划在实施中有搁浅现象,各班组在落实工作计划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差距,执行不够彻底、落实不够深入,从而导致车间安全管理绩效有所降低。
(二)设备管理层面
1、设备本身存在的问题:新区的行车设备绝大部分是2004-2005年安装投入运行的,在新区建设初期,由于设备加工的工期紧,厂家又多,一些备件统一难度较大,在运行了近5年多的时间后,按照我国起重设备安全运行的相关规定,大部分已进入大修期,也是设备故障潜在的高发期,隐蔽性、突发性设备故障会影响到设备的正常运转。如:出坯跨厂房梁导轨安装误差,造成行车车轮沿磨损加剧,更换频率高、使用周期寿命短,虽已处理多次但效果不佳,病根未从根本上消除;钢水接受垮11#、12#、13#、14#225吨行车箱梁多处出现裂纹,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2、设备点检、检修中存在的问题:维修人员对设备各机械结构掌握不细,点检深度不够、检修存在遗漏项。比如:对炼钢加料跨大起厂家生产的3台225t行车主钩减速机内部结构缺乏认识,对棘轮技术性能掌握不够细致,问题发现滞后,导致工作上存在被动。
3、设备创新改造中存在的问题:维修人员对设备“疑难杂症”诊断能力和创新改造能力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如对出坯跨41#-43#行车大车传动轴联轴器的改造,存在测量参数失误,改造后不匹配的问题。
三、对策实施
(一)大力实施安全基础支撑战略,提高本质化安全水平
1、强化安全基础建设,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优化完善安全管理网络。将安全计划与总结、安全检查的实施与处理、安全活动的策划和运行、安全学习教育和会议、安全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考核体系的建立和优化、特殊工种的管理、安全信息反馈与处理等各个方面优化完善,形成了系统全面的安全管理网络。
实行安全基础资料档案管理。对各项安全原始资料、记录、总结、文件等配备专用档案盒进行分档管理;规范班组工作分析、安全信息日报表、设备检查和点检记录、行车工交接班记录、危险源量化控制检查表等相关记录的填写标准和要求,每日按时召开安全工作落实会议,畅通安全信息流,使整体工作处在可控状态。
2、落实五大培训措施,提高员工安全素质
常规化安全培训教育。每月制定安全学习计划,充分利用周五安全学习/活动日,组织学习安全相关知识,每月进行一次学习考试测验,形成了长效学习机制。
课堂化安全知识教育。每季度制定集中培训教育计划,制作培训教育课件,由车间安全特别助理、书记、车间高级技师和技师担任培训师,在炼钢大学堂进行了40余课时的安全知识培训教育,促进员工对安全知识的进一步掌握。
形象化事故案例教育。搜集行车相关事故案例,提炼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以及对事故应接受的教训等,编制成规范化教材,利用安全学习和课堂培训对全员进行教育,全面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员工树立起了正确的安全态度。
基地化操作技能培训。为提高员工岗位操作技能,研究制定“行车工/钳工技能比武活动方案”,每季度通过实践操作的形式开展一次技术大比武活动,交流先进操作经验,互学互助,树立和发挥先进引导作用,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操作及维修技能。
应急技能现场演练。为提高员工的防护技能和规避风险的能力,车间每月结合岗位需求和季节特点,制定应急演练方案,组织员工进行煤气应急逃生训练、触电应急演练和防洪、防风、防震综合抢险应急演练活动,有效提高了员工自我防护和规避风险的能力。
3、有效利用活动跳板,提高安全管理绩效
开展“安全教育与规范检修”专项整顿活动。针对设备检修及行车操作中存在的习惯性违章行为,通过个人自查、员工互查、班组检查、车间抽查等形式,进行了全面的检查整改。
开展“抓三防,反三违,纠正不良作业行为”活动。研讨制定了三违检查和处罚管理规定,规范管理,筑牢防线;增加检查次数,认真做好行车操作、检修作业、临时作业、点检作业中“三违”现象的检查,及时纠正员工违规行为,筑牢了防控防线。
开展“关爱生命、安全发展“责任落实反思活动。重点围绕管理上有无思想放松倾向、现场检查有无减少现象、检查出的问题有无减少现象、检查有无不够深入和不够全面的现象、检查出的问题有无不整改或整改不彻底的现象、安全工作有无关注细节不够的现象等进行了车间领导及班组长两级责任落实反思,强化了安全责任的落实。
开展行车及相关作业专项检查活动。按照每天巡回检查、班组每班检查的方式,重点对所有起重机械设备设施及安全附件;所有使用和待用的吊具、索具的使用、存放、管理、标示情况;行车操作是否规范、安全、标准,是否存在习惯性违规行为;行车指挥、配合作业是否符合规定、标准、规范;行车运行路线、行车运行是否按路线运行等进行检查整改,保证了行车及相关作业的安全。
4、多元化控制危险源,确保安全生产稳定
修订完善危险源量化控制检查表,全面做好管控工作。对现执行的危险源量化控制检查表多次进行了研讨,在检查表中补充完善了煤气区域动火作业、便携式煤气报警仪、煤气区域行车作业、职业卫生检查、不安全行为检查、吊具检查等6大控制项目10余项控制内容,提高了各班组检查深度和广度,确保危险源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策划活动。针对每个岗位、每项作业活动或作业步骤开展了危险源辨识再活动,其中行车班修改作业项目2项,维修钳工班新增11项,对新增项目全部进行了危险因素分析,并制定了预防预控措施,形成了新版班组危险源辨识卡片,形成的车间《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策划信息表》包含c级危险源3项 、d级12项、e级58项。
5、建全完善管控措施,实现安全长治久安
修定安全确认制,细化岗位确认内容。按照现场标准化作业要求,对当前执行的安全确认制度做出了进一步的细化,经修订后的安全确认制包含了设备点检、吊物、行车检修等22项作业项目、120余项确认内容及标准,完全覆盖了行车系统的作业项目及流程。
修订行车系统标准化作业程序,狠抓落实保安全。结合各跨区各行车作业项目、作业流程,依据行车系统安全操作规程、岗位操作规程、行车系统安全确认制、行车运行与控制安全管理规定等,修订完善了覆盖加料跨和钢水接受跨等12个跨区、49项作业项目、138项注意事项的标准化作业程序,有效地提高了行车作业的安全性。
制定九项安全确认管理规定,规范管理防事故。通过对工作岗位和生产实践的综合分析,按照岗位作业性质、作业类别,修订完善了九项安全确认管理规定,(即:上岗前安全确认、作业前安全确认、工作指令安全确认、三违行为安全确认、互监互保安全确认、开机试车安全确认、临时作业安全确认、工作完毕安全确认、隐患检查整改确认)并认真抓好了培训学习和检查落实工作。
讨论修订行车系统事故应急预案,严控事故发生。针对225t行车主钩下滑一直未形成一套具权威性应急措施的现状,车间除组织各操作班班长对原有主钩下滑应急预案程序重新进行审核研讨外,多次与电修车间技术人员交流意见,最后结合主钩下滑机械及电气原因分析,统筹考虑,创新性的提出了主钩溜钩和失速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方式,并形成了具体的应急处理措施,在实践运用过程中,成功避免了一起225t行车主钩下滑,钢包倾翻事故的发生。
(二)以夯实设备管理基础为重点,实现设备零故障目标
1、全方位设备管理,“防、护、推”提保障
做好危险源量化检查,在“防”上下功夫。针对目前执行的危险源量化检查表和设备运行现状,7月底,重新对所有危险源量化控制检查项目再次进行了研讨修订,完善了相关检查内容和标准,车间认真做好了检查、控制、整改等工作,严防设备隐患的存在。
特殊问题特殊管理,在“护”上下功夫。鉴于钢水接收跨11号~14号225吨行车车体都存在不同程度裂纹而无良好整改措施的现状,车间成立特护管理小组实施特护管理,制作包含23项检查内容的特护点检卡,由维修人员每天安排2人每台车进行2次特护点检,中夜班由操作工每班各点检1次,全面做好特护工作,保证了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
升级设备管理水平,在“推”上下功夫。以推行设备“零故障”目标管理模式为保障,引导全员树立了零缺陷意识,做到了操作零失误、点检零遗漏、维修零不当、备件零缺陷;大力推行“班组分区、个人包机、全员管理、操检合一”管理思路,加强操检合一,实行全员设备管理;对设备进行系统的分类管理,分为重点管理设备(直接涉及影响安全生产的、不可互换的)一般防控管理设备(不直接影响安全生产、存在互换性、具备替换条件的)。对重点设备继续施行预知性维修,对一般设备尝试由预知性维修向预知式维修转变,提高了备品备件的使用周期。实现了设备计划点检、检修合格率为100%,主要设备故障停机率为“0”的目标。
2、 实施岗位创新,解决设备难题
车间结合设备难点问题,广泛在全员中征集先进创新改造建议,先后完成了钩头护罩防磨改造、225t行车主钩龙门梁隔热板改造安装、225行车主卷可拆护栏改造安装、42#行车大车减速机改造等26项技术创新改造项目。
对存在的钢水接受跨4台225t行车箱梁裂纹重大问题,积极与厂家协调,制定整改方案,延长设备使用期限,提高了可利用指数;针对14#行车主钩减速机、针对加料跨225t行车大车减速机漏油严重涉及更换成本高,厂不予更换的现状,车间及时采用加注防漏润滑剂先进技术建议,取得较好效果;积极联系协调太重厂家和机动科共同研讨制定整改方案,对2#-4#225t行车主钩减速机棘轮进行了维修更换,有效保证了重点设备的安全运行;联系专业技术施工队,对出坯跨厂房梁道轨进行了测量和整改。
3、以设备隐患专项检查为手段,抓好整改落实
研讨制定《关于开展检修作业专项安全整顿活动实施计划》,一是要求全体维修人员围绕个人思想、制度执行、危险源辨识、作业安全确认等六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二是以《检修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吊具使用安全管理规定》、《起重工安全操作规程》等为主要内容,对全体维修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教育;三是以班组自主排查和车间跟踪排查的形式,就检修前危险源辨识、工器具准备、制度执行、跨工种作业、与相关方联系配合等五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专项排查整改,有效提高了检修作业的安全性。
落实安全隐患专项检查长效机制。以设备专项检查为手段,抓好设备隐患整改“三个结合”(抓检查与整改相结合、抓检查与责任落实相结合、抓检查与教育相结合,抓检查与违规查改相结合),每月由车间领导分工带队,对所有区域现场、所有行车设备、所有人员操作情况进行集中检查,对存在的问题以下发整改单的形式“定人、定时、定标准”进行全面的整改。
四、取得效果
通过调研活动,查找出了安全和设备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点,车间本着“问题就是资源”的原则,逐一制定措施进行了整改,实现了设备管理和安全管理的相互渗透,形成了相互啮合、协调并进的良好局面,保证了系统的可靠运行。
2009年12月15日
第10篇 学习神华经验 完善班组管理 实现安全生产
同志们:
神华集团是一个以煤为基础、煤电路港航油(化)一体化运营的特大型国有企业,2011年生产原煤4亿吨。神华集团共有52处生产矿井、12处在建矿井,其中有9处高突矿井,20处水文条件极为复杂的矿井。“十一五”期间,神华集团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028,2011年为0.018,达到世界先进水平。52处生产矿井中,有12处矿井实现了开建以来“零死亡”,6处矿井安全生产达10年以上,25处矿井安全周期超过1000天,全部建成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
神华集团之所以取得上述成效,是因为他们能够抓住制约和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突出矛盾,遵循煤矿安全生产的一般规律,探索出了一条具有神华特色的煤矿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之路。其安全管理的主要经验可以集中概括为“树立一个事故可防可控理念、构建一套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探索一条安全高效现代化矿井建设新途径、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员工队伍、培育一种具有神华特色的安全文化”。
下边我从班组建设入手,重点学习神华三个方面的经验,即树立一个事故可防可控理念、构建一套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员工队伍。
一、树立一个事故可防可控理念,为实现安全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煤矿安全生产的好坏,首先取决于广大煤矿员工,特别是各级“一把手”对安全生产的认识。神华集团提出并践行“煤矿能够做到不死人”的理念,彻底改变了“煤矿生产难免不死人”的传统认识,把对煤矿安全生产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煤矿虽然是高危行业,但安全生产的决定因素是人。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引进和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施严格管理,事故就可以避免。
--在煤矿安全发展的目标上,坚持“从零开始,向零奋进”。煤矿安全生产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为了实现“零死亡”的奋斗目标,神华集团严格执行各生产环节的“零目标”控制,努力做到系统运行零隐患、设备状态零缺陷、工程质量零次品、生产组织零“三违”、操作过程零失误、隐患排查零盲区、隐患治理零搁置、责任落实零距离。
--在煤矿的安全定位上,力争把煤矿建设成为安全的产业。谈起煤矿,人们往往会联想到事故。因为煤矿生产,时刻面临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灾害威胁,因事故多发,历来被认为是高危行业。神华集团果断提出要“把高危的煤炭行业建设成为安全的产业”,彻底颠覆了煤矿安全传统的思维定势,并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主动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经过神华集团上下的共同努力,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千人重伤率等一些主要指标都居世界先进国家煤炭企业的前列。
--在煤矿瓦斯治理上,坚持“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瓦斯历来被认为是煤矿“一号杀手”。神华集团坚持认为,只要做到科学管理,将各类隐患当作事故进行处理,就能够将瓦斯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从根本上控制和消除隐患,防止瓦斯事故的发生。这一理念进一步强化了科学管理的重要性和有效性,集中体现了关口前移、超前防范的安全管理思想。
神华集团的煤矿安全理念,在广大员工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并在实践中不断升华。“只有感悟不到的隐患,没有避免不了的事故”;“收入﹦安全+质量+任务”、“安全﹦细节+流程+执行力”;“安全是干部的政治生命,安全是员工的最高利益”等一系列全新的理念。这些理念改变了干部员工对煤矿灾害不可控制的认识,成为推动煤矿安全发展的强大力量。
二、构建一套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为实现安全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管理手段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由五部分构成:一是风险辨识与管理。主要规定了煤矿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流程和职责、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和落实以及危险源监测、预警和消警等要求,其作用是将风险预控的思想和理念全面贯彻到体系运行的全过程。二是不安全行为控制。主要规定了煤矿各岗位不安全行为的梳理、机理分析和管控纠正的要求,其作用是保障每个岗位能严格执行正确的安全程序和标准,防止人的失误而导致事故和伤害。三是生产系统控制。主要规定了煤矿采、掘、机、运、通等生产活动,特别是防突防瓦斯、防灭火、防治水等系统的管控要求,其作用是将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以及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标准全面贯彻到生产各环节,实现动态达标。四是综合要素管理。主要规定了生产系统以外的其他煤矿生产辅助系统安全管理的要求,其作用是实现煤矿安全管理全过程、全方位和全员参与。五是预控保障机制。主要规定了体系运行组织机构及其安全责任制、体系方针和目标、体系文件化以及体系评价等要求,其作用是保障体系能推动起来和运行下去。
三、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员工队伍,为实现安全发展构筑了坚强的人才保障
在安全生产工作中,人的因素始终是决定性的因素。提高人的素质,不仅可以实现自保,更能实现互保。
(一)着力构建人岗相宜、人尽其才的选人用人机制,充分发掘人力资源的潜能。2000年以后,面对煤炭市场好转、人才竞争愈加激烈的形势,神华集团及时调整人才引进策略,变招工为招生,大力引进大中专毕业生。在选人用人方面,坚持大学毕业生到基层锻炼,从工人做起,从班组长做起,建立了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健全了公开竞聘、“三推三考”制度,即根据任职条件,由员工自我推荐、职工联名推荐、单位推荐,经过书面考试、答辩面试、组织考核来选拔人才,同时根据安全状况实行“一票否决”。
(二)建设培训中心和实训基地,转变培训方式,进一步提升培训质量和效果。神华集团成立了神华管理学院,在教育培训工作中,大力推进“三个转变”:一是在培训内容和项目上,推进由基础性培训向专业化培训转变,进一步提升培训的针对性与超前性。二是在培训的方式和方法上,推进由分散无序的单一培训向系统化、规范化的体系培训转变,建立“教材、课程、课件、实操、师资、考务”六大培训管理系统,进一步提升培训效果。三是在教育培训管理上,推进由单一课堂模式向多元教学模式的转变,充分利用实操基地进行实践教学,极大地促进了员工职业技能水平的提高。
(三)加强班组建设和班组长的培养,重点提升班组长的安全技能和综合素质。一是深化班组建设。推行了“四、五、六”班组管理新模式,即坚持安全、工作、学习、活动四位一体,创建学习、安全、创新、专业、和谐五型班组,构建班组建设组织、制度保障、现场安全风险管控、教育培训、文化引领、考核评价六大体系。深入推进“手指口述”和“准军事化”管理。二是加强班组长培养和选拔。始终注重对员工的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把优秀员工选拔到班组长的岗位上来。三是打造班前“第一课堂”。把煤矿每天30分钟的班前会作为对班组安全教育的最前沿阵地,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学习,使班前会真正成为安全生产的第一道工序、安全教育的第一课堂和安全管理的第一道防线。
我们西坡煤业是一个高瓦斯、承压水带压开采的矿井,年设计能力120万吨,属于高瓦斯矿井。自2010年10月徐矿集团托管以来,成立了生产部、安监部、地测部、机运部、通风部、调度室、综合部、综采队、综掘队等机关部室部门及生产区队。一年多来,经过广大干部群众和在座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西坡煤业被柳林县人民政府授予“安全高效矿井”、“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安全保障型企业”,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安全模范企业”等荣誉称号,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7月4日山西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会议、8月13日吕梁市煤矿百日安全生产集中清理整顿暨质量标准化矿井建设推进会先后在西坡煤业进行观摩,由此西坡煤业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的标杆企业。
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清醒的看到,我们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诸如在生产过程中,还存在着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的缺陷;在系统方面,轨道运输、通风设施等专业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在安全方面还有不少零打碎敲的事故发生等等。我们如何做好班组管理,实现安全生产呢?
神华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树立一个事故可防可控理念,为实现安全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员工队伍,为实现安全发展构筑了坚强的人才保障,通过构建一套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为实现安全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管理手段,干煤矿就可以做到不死人,就可以把高危的煤炭行业建设成安全的产业。
抓好班组管理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它贯穿于安全生产的全过程。班组是直接从事生产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安全事故最可能发生的地方,要想抓好安全管理工作,必须从班组入手,班组安全管理的好坏,不但影响到班组的安全生产,而且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安全状况。为此完善班组管理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最有效好、根本的手段。
一、职工业务技能培训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
职工是构成班组的最基本的要素,职工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关系到班组的安全水平,“职工技能培训不合格是最大的安全隐患”。为了全面提升职工的安全知识和实际操作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将安全质量标准化拓展到安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干部、职工同时进行安全培训,务必掌握规程措施以及本工种操作规程,确保做到5个必须,即:一是必须每班进行安全危险预知预想,落实风险预控管理;二是班组长任职前必须进行安全管理知识考核;三是职工上岗前必须进行安全准入考核;四是特种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专业安全准入考核。五是必须坚持班前会、职工安全活动日安全培训和“手指口述操作法”,坚持每日一题学习,每天进步一点点,不断增强职工安全意识,不断规范职工安全行为,使职工在现场工作中能自觉做到遵章守纪按章作业,努力提高自我保安能力,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被伤害,彻底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
二、抓好现场安全管理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关健
现场管理是否到位,是直接关系到安全工作是否真正落到了实处。首先是严把班前会关,工区领导根据生产计划和调度会安排,根据当班的实际情况进行统一安排,职工精神与健康状态确认,班长强调安全重点。每个班做好交班记录,把出现的隐患、遗留的工作逐一登记,开工前班长带头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并对当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安全注意事项详细地对职工讲解,做到人人知晓,把好现场安全关。从每一个细节入手,任何一个安全细节不放过,彻底消除物的不安全因素。
三、精细化管理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手段
安全工作也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重要工作。安全工作无小事,细节决定成败。如何抓好安全上的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一是安全培训教育,制定完善的新员工安全培训方案,调复岗安全培训规定,特种作业安全培训制度,进行安全教育。二是设备安全,要对设备进行安全防护,制定详细的设备安全防护办法;对于设备的操作和维修要有严格的操作规范、维修安全控制流程和管理办法。三是作业安全,一工程一措施,将安全作业纳入管理流程,要有详细的设计方案;现场安全作业要进入现场作业管理流程,对于动火作业、电气作业等要有严格的计划和规定;对于特种岗位要有安全作业证管理制度。四是安全检查,实施安全检查要遵守安全检查流程,有详细的检查标准,检查结果要及时通报落实整改,整改率确保达到100%,真正实现精细化管理,逐步消除管理的缺陷。
四、现场隐患排查工作是实现安全生产的保障
现场处理隐患力度是安全工作查漏补缺的重要手段。加强安全工作现场管理,隐患排查主要以解决问题为主,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把现场中存在的一切不利于安全生产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现场安全生产;现场不能及时处理的隐患,由工区领导跟踪落实整改,对不及时整改隐患的班组加重处罚,未按期处理的隐患加倍处罚,并且在曝光台进行通报,强化员工安全意识,提高安全工作的执行力,保证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全面排查、有效地遏制各种事故发生,实现“教育+监管+考核+落实”闭环管理,打造零事故现场,确保零事故环境,实现零事故目标,从而确保安全生产。
同志们,让我们以本次班组长安全管理座谈会为动力,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完善班组管理,大力弘扬“忠厚吃苦敬业奉献、开拓创新、卓越至上”的山西煤炭精神,为实现企业安全生产,为建立一个现代化的西坡煤业而努力奋斗。
第11篇 班组是企业实现安全管理的重要途径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基础,是开展安全工作的主体。因此,在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中,抓好班组
安全管理是企业实现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班组安全管理的意义
从企业的整体来看,一个班组的范围虽小,但是他们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很大。生产中一个班组发生事故,就会使生产脱节,影响局部甚至整个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造成严重的后果。由于班组成员同在一个环境中工作,相互接触时间较长,形成互控、他控,因而对班组的安全生产影响很大。据大量事故案例分析当前伤亡事故中,包括重大、特大事故, 90%以上的事故发生在班组,80%以上的事故是由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设备隐患没能及时发现、消除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因此,从安全角度来说,班组是控制事故的前沿阵地,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本环节,加强班组安全建设是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也是减少伤亡事故和各类灾害事故最切实、最有效的办法。
二、班组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安全工作流于形式。班组的安全工作普遍存在着内容空洞、脱离实际的情况。有的班组的安全活动记录从内容到签名竟均出自一人之手,安全工作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实际效果。
2、习惯性违章习时有发生。实际工作中,一些职工存在遵循老经验、老干法,常说“过去多少年都是这样干的,也没出事。还有的职工不接受“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经验教训,认为偶尔违章不会产生什么后果,往往“领导在时我注意,领导不在我随意”,或者看到别人这么做而没有出事,因而就随大流,无视警告,无视有关的操作规程。因此,就很容易习惯成自然,下意识地仍按老的操作经验和方法操作,自觉不自觉地违反了操作规程。
3、安全管理松散。班组长是班组安全生产的“领头羊”,不仅要抓安全,还要抓技术,更要抓生产。面临班组点多线广的工作特点,难免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而班组的安全员的工作仅仅是在班长的领导下,在安全活动日念一念上级部门的文件,做好安全活动记录,并不承担管理行为,没有权威,班组成员也从不把安全员当回事。这样就形成了难堪的局面:班长想管管不过来,安全员想管无权管,班组成员自由散漫,从而使班组的安全管理流于形式,形成较松散的局面。
4、安全培训落实不到位。目前,企业都是实行三级安全培训制度,绝大多数生产车间能对职工进行有效的安全培训,可有的车间二级安全培训还是不到位,只是照本宣科,讲形式、走过场,对班组长使用多、培训少,使班组长的素质得不到实质性提高。
5、职工安全意识不强。职工中普遍存在,安全是单位领导的事,和我们职工没什么大关系;许多一线职工班中不重视检查自身的工作环境安全和设备安全,有的甚至不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存在违规现象,还熟视无睹。究其根本原因,多数是职工自身安全意识不强造成的。
6、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工作中班组长的管理水平、业务水平、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就形成了有些班组长执行力的衰减,对细节管理重视不够,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的现象。主要表现为班组工作效率低,安全管理薄弱,致使安全管理工作存在很强的被动性。
三、加强班组安全管理的途径
1、安全教育培训落实到班组。班组安全教育培训是搞好班组安全管理的基础。班组的安全教育培训应针对本班组生产实际和职工的作业安全需求,结合《劳动法》、《安全生产法》、《安全操作规程》、个人安全防护技能等方面内容,对班组职工进行广泛经常性的安全业务和操作技能培训,不断增强职工安全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从而提高职工处理和防范事故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切实避免和杜绝各类事故发生。
2、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班组。通过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安全生产承诺书》的形式,明确和分解责任,把企业的安全责任层层传递到班组长和班组的每一位职工,以及每一个岗位作业人员,确保责任落实不衰减、制度执行不走样、安全监督不弱化。
3、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班组。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及时排查发现每一处作业场所和环节的安全隐患,切实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4、安全检查落实到班组。班组安全检查对安全工作的促进很大。通过经常性和规范性的安全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和查明各种“险情”和“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有效地防范和整改,化险为夷;可以及时监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贯彻实施,及时制止违章作业,确保安全生产的实现。
5、安全活动落实到班组。班组开展安全管理,不能局限在开会传达文件,组织学习上,应适时组织开展一些小型多样,寓教于乐的活动,来丰富安全管理的形式,推进班组安全管理,增强班组成员的安全生产意识。
6、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落实到班组。要面向基层班组、职工群众,加强安全宣传工作,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安全的浓厚舆论氛围。
第12篇 “零事故”是怎样实现的-水电三局三峡指挥部安全管理工作写真
最近,从三峡工地传出好消息,水电三局2001年全年未发生重伤和死亡事故,取得了“零安全事故”的好成绩。
水电三局有3000余人的队伍分布在三峡工地上,战线长、交叉施工干扰大,而且高空作业多,要实现具有挑战性的“零安全事故”目标,其难度是不言而喻的。
立规矩成方圆,他们把员工的生命看得比天大
几千号人的队伍,多作业面的立体施工,安全隐患处处有,不安全苗头时时有。如果没有严格的制度和铁的纪律,安全管理就等于没有戴上“安全帽”。水电三局三峡指挥部结合实际,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修订并重新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安全职责加大安全检查力度的(补充)规定》等十几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奖罚条件。
他们挤出205万余元资金加大了安全防护的投入。凡是在临空面的施工部位,一律搭设防护栏和安全网;凡是职工上下班或运送小材料经过的高空处或低处,一律搭设半永久的钢结构盘梯,就是仓号与仓号之间,也设了规范的栈桥和爬梯;凡是高空作业的人员,除了防护栏之外,还必须采取双保险措施,增加安全带和保险绳等。为了保证施工安全用电和员工个人的防护用品到位,他们将工地的照明线路、施工用电线路,一律更换成2.5平方毫米至4平方毫米的小电缆,给所有的电焊工配发了规范的小帆布焊工服。
领导们千叮咛万嘱咐,安全员们全天候巡查
水电三局三峡指挥部加大了施工现场的检查执法力度,把安全生产的篱笆扎得既结实又牢靠。
除了指挥部定期组织的各种拉网式大检查外,指挥部和各参战二级单位的领导们养成了良好的作风和习惯,这就是每天必须戴上安全帽到施工现场去,在检查施工生产的同时,还逐一检查安全措施是否到位,看看施工人员的安全帽都戴上了没有,高空作业者的双保险安全带和安全绳是否系上了;搭设的梯子、工作平台用脚使劲踩一踩,看牢靠不牢靠;遇到地上有根铅丝或小木板什么的,就顺手捡拾起来,防止员工行走时被弹绊倒……他们把看到的一些不安全隐患,及时告诉所在施工部位的分公司经理和中队长们。
2001年5月13日上午,指挥部专职安全员龚声宇和米连昌在永久船闸巡查中,发现一单位有两人在高空作业时虽有防护栏但未系安全带,还有一人在焊接时没有使用防护面罩。龚声宇和米连昌在现场对其讲清了利害关系后,不但罚了款,还在指挥部专门为这个班的班长和两名协议工举办了3天安全知识学习班。这位班长返回岗位后,不但自己能以身作则,还主动抓好本班组的安全工作。从此班里再也没有出现过三违现象。
全方位、多层面地加强安全培训
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安全培训上,指挥部舍得花钱、花时间、花精力。质安部的同志如数家珍地给记者谈了多层面进行安全培训的情况:先后有76名安全管理人员参加了三峡总公司举办的安全知识培训学习。有10名项目经理和16名专职安全员参加三峡坝区劳动局举办的安全资格认证培训学习,并取得安全资格证。对72名在三峡的各单位主要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了电源建设安全知识考试,并对60名作业队长、175名班组长进行安全生产知识理论考试。有531名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经过培训取得了安全操作证。各单位举办安全教育培训班11期,有916名新工人、新协议工和转岗职工也参加了安全知识培训。
在抓安全培训工作的同时,他们还在三峡各营地和厂房及永久船闸等施工现场张贴安全标志200多条,并在施工现场最显著的部位或最危险的施工点上,分别竖立起了120多块安全警示牌,随时提醒员工们注意安全。4月份,各参战单位开展了以“安全、生命、幸福”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在班前会上,班长或中队长们先讲清楚当班的任务、作业特点,强调安全注意事项,然后,员工们相互检查着装,看安全帽的带子系好了没有,衣服的扣子扣上了没有,防护用品带齐备了没有。同时,他们还展开“预知危险”活动,让组员们发表意见,提出当班作业时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马世平)
第13篇 江西抚州农电系统安全管理实现三大转变
今年以来,江西抚州供电公司不断加大对所属各县(区)供电公司安全生产的管理和考核力度,按照兼顾“安全与效益”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使所属各县(区)供电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实现了从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从专项整治向规范化、制度化治理转变,从事后查处向强化基础的“三大转变”。所属各县(区)供电公司安全形势趋于稳定,未发生人身伤亡、重大设备和大面积停电事故。
为了彻底扭转所属各县(区)供电公司粗放的安全管理模式,该公司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各县(区)供电公司安全管理工作真正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良性发展轨道,使公司不断强化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严格落实各级安全责任制。通过开展变电站(开关站)“站际竞赛”等活动,使“两票三制”和安全基础管理得到进一步规范。今年春季,公司所属各县(区)供电公司都开展了春季安全大检查,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及时整改,使线路和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5月份开始,该公司所属各县(区)供电公司都对电网迎峰度夏期间的安全工作作了精心部署和周密安排,筹措资金、组织人员对重要供电区域的设备、线路进行了“拉网式”的巡查维护,确保了电网平稳“迎峰”、安全“度夏”。与此同时,公司所属各县(区)供电公司认真开展了安全性评价内部查评活动,增强了安全事故的防范能力。
该公司还将按照“农村安全效益年”的有关要求,加大对所属各县(区)供电公司领导班子安全责任的考核和处罚力度,对出现安全责任事故的县(区)供电公司有关领导,将给予严肃处理。
第14篇 创新安全管理 实现煤矿安全生产
煤矿企业作为高危行业之一,安全生产始终是生产领域中的头等大事,如何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关系着煤矿职工生命安全和煤矿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利益,实现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最大的也是永恒的命题。人人渴望安全,企业需要安全。为确保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体现了国家对煤矿安全工作的重视,作为一名从事煤矿工作多年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者,浅谈对煤矿安全管理的经验。
一、安全管理工作创新的必然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搞好创新工作,既是安全生产形势的要求,更是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新局面的迫切需要。
煤炭资源作为我国基础产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任务相当烦重,随着煤矿企业的所有制结构、管理体制、经营模式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变化,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也相应地发生变化。由于煤矿开采条件的日趋复杂,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自然灾害事故的突发性在一定的情况下很难得到有效的控制,加大了管理难度,同时煤矿企业员工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操作技能极低,靠传统和简单的安全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煤矿开采安全管理要求,杜绝煤矿安全事故也就相当艰难。作为一个煤矿企业,要想在激烈煤炭行业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永远保持蓬勃向上的发展生机,就必须要紧随时代的步伐,在安全管理上要开拓创新思想、新思路,并将创新思想贯穿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之中,运用新思路、新思想促进安全工作新突破。
二、安全管理创新内容
1、安全工作思想观念的创新
作为煤矿企业,不管是国有大型煤矿,还是地方集体小矿以及地方民营煤矿,都必须以转变观念为先导,努力探索和掌握现代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跳出习惯思维和传统安全管理套路,运用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的新观念指导生产,才能保证煤矿企业安全、稳步、快速发展。要以“有为方有位”、“有安全企业才能生存、“安全工作是煤矿永恒的主题”、“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等安全生产管理理念,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当安全与生产冲突时,生产必须服从安全,实现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
2、安全管理体制和机制要有创新意识
(1)建立健全煤矿企业谁主管、谁负责、谁管安全的安全管理体系
煤矿企业要想安全管理体制和机制有所创新,必须要勇于打破陈旧的思维和管理模式,特别是要打破地方民营煤矿的家族式管理模式,要将传统的安全管理体制向科学化安全管理体制转变,积极推行煤矿企业谁主管、谁负责、谁管安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实行下级对上级负责,全矿管理人员对矿长负责,矿长对企业投资者负责的安全生产管理负责制。逐一落实,层层把关,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在安全生产过程中,要考虑从企业的整体发展出发,把管理重点放在各种事故预防的整体效应上,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等安全管理,实现对安全生产全过程控制,逐步建立起系统化、程序化,自我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做到安全隐患要有超前预知,要超前作好预防工作,编制好超前预防措施。在生产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安全隐患,敢于提出安全隐患,才能保证安全生产。
(2)建立人才安全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
如今企业的竞争核心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发展就要建立人才安全管理体制,吸引优秀的技术人才,留住有技术和业务水平好的作业人员。一个企业安全情况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企业员工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优秀的人力资源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且是企业安全生产最好的人才资本。合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资源优势,为企业服务,必须并建立和完善一整套对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做到奖罚分明,才能激发企业员工抓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提供人才保证。
3、安全管理制度和手段的创新
随着国家对煤矿企业的各种法律、法规的健全,责任追究越来越严格,煤矿企业为了保证安全生产,就必须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奖罚制度,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奖罚制度、瓦斯管理责任制奖罚制度、煤与瓦斯突出管理责任制奖罚制度、各工种和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制奖罚制度、 质量标准化奖罚制度、机电运输管理责任制奖罚制度等。这些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丰富和完善安全管理手段,使安全管理工作常抓常新。
4、安全科技的创新
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企业在不同的发展,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科技创新对于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不断的依靠进步,经常更新技术结构,技术装备、开展技术创新才能永久保持企业旺盛的生产力,企业才有生存发展的可能。加强科技创新,关键是要建立和形成符合科技创新的新规律,适应当前市场经济要求的机制。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应用,为煤矿安全生产创造了条件,更为企业带来了新的效益。按要求安设瓦斯抽放系统、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加强煤与瓦斯突出的管理,为煤矿瓦斯管理工作提供安全保障;使用皮带运输机和刮板运输机,既解决运输问题,又解决了提升运输的跑车安全事故……通过这些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投入,有效地解决了顶板、瓦斯、煤尘、煤与瓦斯突出、水患等重大事故的发生,为煤矿安全生产创造条件。
5、安全文化的创新
安全文化建设对企业管理起着核心作用。建立企业安全文化就是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强化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防范意识,使职工的安全行为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
企业要提高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其主要手段就是安全技术培训,安全培训工作不论在各企业之中,还是在地方主管部门都在坚持不断地进行着,为煤矿企业员工安全思想意识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
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除通过安全培训这一种途径,还有多种途径。如:安全演讲、安全知识竞赛、安全展览、亲情教育活动、班前会议室张贴“全家福”、班前安全宣誓、事故案例分析及经验教训等各种形式,丰富了企业的安全文化,又营造了“关注安全,关注生命”的安全氛围。
三、安全管理创新的效果
通过对安全管理创新的探索和大胆尝试,在安全生产方面取得了很显著的成效。由于注重安全文化建设,全国煤矿企业形成了以“安全第一,生产第二”以及“要我安全,我要安全”等为核心理念的安全文化氛围,使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素质得到增强,安全法制观念不断加强,企业业主、企业管理人员依法管理,企业员工规范操作;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建立了“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的安全责任体系,严格检查、考核、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使全国煤矿企业的重大安全事故大大下降,全国煤矿企业的死亡率实现低控,从而推进安全生产工作扎实稳步发展。
煤矿要安全生产,必须转变和更新安全管理观念,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安全管理创新,掌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才能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同时,煤矿广大职工必须进一步贯彻执行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各种安全法规,增强自主保安意识,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自主保安能力,以确保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第15篇 以人为本创新安全管理实现安全风险预控
安全生产是企业经营发展的基础,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电力市场供需矛盾突出,电力供需缺口大,各发电企业的发电机组被迫长周期大负荷运行,安全生产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因此,如何创新安全生产管理,实现安全风险预控就显得十分重要。
电力企业的特殊性要求企业构建科学的安全监督管理和保障体系,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积极推行风险预控管理,建立健全有效的电力安全应急机制和应急救援体系。因此,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要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法》,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安全生产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在企业经营发展中的极端重要性。正确处理电力安全生产与电力发展、电力安全与电力改革、电力安全与企业效益的关系。如何创新安全管理,实现风险预控,笔者以为安全管理要不断学习国际国内安全管理的先进经验和理念,积极主动探索安全管理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以加强管理为基础,完善技术措施为手段,以有效的制度和标准体系为保障,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一、以人为本,建设企业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安全管理人性化的体现和结果。电力企业要以人为本,建设公司尊重员工、关爱员工、珍惜生命,为员工提供安全保障的企业安全文化。形成“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很安全”的安全文化氛围。在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安全管理最具人本主义色彩。电力生产是分工明确、高度专业化的大工业生产,任何机器设备都由员工操作,任何生产作业都是由人来完成,员工的生产作业活动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最积极主动、最活跃的因素,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是人的因素。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是安全文化的本质,有关安全的生产规程、规章制度是安全文化的载体,是安全文化的凝炼和积淀。提倡和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就是要从人类共同价值取向出发,从道义的高度规范安全管理,树立安全就是生产力、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理念。建设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机制和规章制度体系。推进企业安全文化行为建设,广泛开展员工业务技能和安全技能培训,提高员工自身业务技术素质和安全防护能力。贯彻“三不伤害”原则,增强员工保护自我、保护他人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能力,培养和增强员工按规律办事,按制度办事的自觉性,将遵章守纪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将员工的言行融入企业安全的整体氛围中。
二、创新安全管理新体制和新机制
当前,电网缺电形势日益加剧,确保发电生产安全稳定,确保机组长周期大负荷稳定运行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关系电力企业经营发展的成败兴衰。安全管理压力特别巨大,责任特别重大。安全生产一定要适应新体制、新形势的要求,创新安全管理的体制和机制,改革和扬弃发输配垂直一体化体制下形成的粗放型安全管理模式,加快推进安全生产工作“三个转变”,即安全生产工作从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超前分析、控制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防患于未然;安全生产工作从突出检查式向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管理转变,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安全生产工作从事后查处向强化基础转变。建立以人为本的、覆盖电力生产各个环节、各个领域的、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实行动态管理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建立健全有系统、分层次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和监督体系,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各企业行政领导者作为安全第一责任人,要牢固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观念,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组织领导,切实履行职责。安全生产工作要聚精会神,艰苦努力,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做到每个岗位、每一项具体操作和技术措施任务清晰、责任明确,真正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和班组,强化对生产一线的管理和监督,实现安全生产的可控、在控。
三、做好安全性评价工作
安全性评价是企业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它通过“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控制”这种动态的闭环管理办法,实现生产安全的可控和在控。实践证明,安全性评价工作是符合电力生产特点的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电力企业要通过安全性评价动态管理,建立安全管理的长效、动态机制。要认真做好安全性评价的自查和查评工作,对查出的问题通过各类检修加以整改。
四、建立有效的安全生产应急机制
要建立有效的安全生产应急机制,加快建立健全和不断完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要制定完成应对重大生产事故、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积极创造条件制定和完善应急措施、应急手段。做到对重大突发事件的预防预控。
五、认真开展危险点预控
电力企业要认真总结危险点预控管理经验。研究制定统一规范的危险点预控管理办法。认真完善危险点汇编,不断提高预知预控危险,防范事故的安全意识。
六、积极推广“三标一体”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基础管理
电力企业要继续积极推行《安全生产健康环境质量管理体系》。“三标一体”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在国际上兴起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它将生产过程中人、工作环境诸要素视作一个相互关联、有机结合的整体,体现了全方位、统筹管理安全生产的特点,对传统安全管理思想具有革命性意义。电力企业建立、认证和持续改进三大管理体系是企业管理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对电力企业实现生产工作标准化、确保生产安全稳定同样具有革命性意义。电力企业要以创新的精神,积极推广“三标一体”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基础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以人为本,打造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真正形成“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很安全”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