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安全管理 > 安全措施

隧道安全措施15篇

更新时间:2024-11-20 查看人数:51
  • 目录

隧道安全措施

第1篇 瓦斯地段隧道施工防火安全措施

瓦斯地段隧道施工防火安全措施

一、消防设施:

1、 瓦斯工区在洞外设置消防水池和消防用砂,水池中要经常保持不小于200m3储水量,保持一定的水压;

2、 瓦斯工区内设置消防管路系统,每隔100米设置一个阀门(消火栓);

3、 瓦斯作业区配置足够数量的灭火器和消防设施,并经常保持良好状态。

二、火源管理:

1、 严禁火源进洞,洞口、通风机房附近20米范围不得有火源。

2、 瓦斯工区作业人员进洞前必须经洞口检查人员检查确认无火种带入洞内。

三、易燃品管理

1、 瓦斯工区内不得存放各种油类,废油应及时运出洞外,不得洒漏洞内。

2、 瓦斯工区内待用和使用过的棉纱、布头和纸毡类等,必须存放在密闭的铁桶内,并由专人送至洞外处理。

瓦斯地段事故预防及处理

一、瓦斯地段处理塌方、冒顶

1、 对塌方体上方聚积的瓦斯设置局部通风设备进行排除。

2、 塌方地段岩隙应加强监测工作,掌握瓦斯浓度变化情况,及时发出险情报告。

3、 塌方地段尽快组织衬砌施工,封闭瓦斯。

二、瓦斯地段火灾处理

1、 瓦斯爆炸引起的火灾不得停风,但应控制风向、风量;

2、 电气设备着火引起火灾时,首先切断电源,再行灾火;

3、 不能直接灾火时,立即设置防火墙封闭、隔离火区。

第2篇 高速公路隧道冬、雨季施工安全措施

1、隧道冬季施工的主要危险源

冬季隧道施工的主要危险源是爆破施工、临时用电、施工照明、高处坠落、机械伤害、洞内交通事故等。

2、隧道冬季施工的安全控制重点

(1)、隧道施工期间民爆物品的管理是安全控制的重点。

(2)、隧道洞内临时用电是安全管理的重点。

(3)、隧道洞内照明设施的配备影响洞内照明是安全管理的重点。

(4)、操作平台上作业极易造成高处坠落是安全管理的重点。

(5)、装载机、风钻机在作业期间造成机械伤害是安全管理的重点。

(6)、出渣车辆在洞内、洞外行驶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是安全管理的重点。

(7)、冬季施工作业期间作业人员因未佩带劳保防护用品造成伤害是安全管理的重点。

3、隧道冬季施工安全措施

(1)、冬季施工前项目部安全部、作业队安全员进一步对隧道施工人员进行冬季施工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召开冬季安全生产会议。

(2)、加强日常安全检查和每月定期安全大检查。

(3)、督促作业队在冬季施工期间的劳保防护用品的发放和使用。

(4)、临时用电必须符合临电要求,重点检查隧道洞内临时用电是否采用专用电箱,是否按照'一机、一闸、一漏保'配置,在外线的驳接上是否采用'三相五线'制。

(5)、由于冬季天气寒冷,严禁施工人员在隧道内、外焚烧枯枝干草和电热器来取暖以免造成触电、火灾和产生有毒气体伤害人员。

(6)、重点监管民爆物品的保管、领取及使用,做好爆破施工的安全监控。民爆物品必须有专人看管,杜绝民爆物品的流失及发生事故。

(7)、爆破施工必须是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做好过程操作及爆破警戒工作。组织开展民爆物品使用的专项安全检查,严格执行《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提高涉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素质。

(8)、认真检查出渣车辆的机械性能、刹车系统、制动系统,并严格要求司机文明驾驶,确保出渣运输安全。

(9)、对作业台车进行认真检查,发现隐患立即整改,确保作业台车安全可靠,并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杜绝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

(10)、对凿岩机具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检查,确保机具设备完好,减少和杜绝机械伤害事故。

第3篇 瓦斯隧道安全措施

(1)要选用防爆型风机、阻燃型防静电风管,风机距洞口20米布设。

(2)施工过程中加强瓦斯隧道施工通风管理,对通风机械设备、通风管路要做到经常性维护保养和检查,降低通风系统的故障率、减少通风管路的漏风量,确保施工通风系统正常和通风效果。

(3)瓦斯隧道施工通风机必须设两路供电系统,并装设风电闭锁装置。当一路电源停止供电时,另一路电源应有15min启动,保证风机的运转。注意保证施工通风供电线路的维护、管理和检修,必须配置自发电及备用供电系统,避免因停电或供电线路故障时造成洞内瓦斯积聚或超限。

(4)因停电、通风机械设备故障等因素造成的通风系统停止运行,在恢复正常通风后,对隧道上部、坍塌洞穴、避车洞等通风不良、瓦斯易积聚的地点,瓦斯不得超过2%,当检查超过此浓度时,应停止施工,撤出人员,切断电流,停止电动机运转或开启电器开关,待进行局部充分通风处理后,由瓦斯检测员进行再次专项检测,证实瓦斯浓度低于规定允许浓度,确主安全后方可恢复施工 。

(5)工作面若采用局扇通风,由于局扇或供电故障造成局扇停风时,在恢复局扇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浓度,证实爆破工作面附近20米范围内的ch4浓度不超过1%,且局扇及其开关附近10米风流中,ch浓度不超过0.5%时,方可启动局扇通风。否则,必须先采用取相应排除瓦斯的安全措施。

(6)因工序 接、施工组织等临时停工的施工地点不得停风,不得在停风或瓦斯超限的区域进行机械施工作业。

(7)对施工通风系统或通风设施等出与异常时,如通风风筒脱节或破坏等,必须及时组织修复,尽快恢复正常通风。

(8)发生瓦斯涌出、喷出的异常状况时,必须及时采取措施,首先考虑杜绝一切可能产生火源、断电、加强通风,同时尽快撤出施工人员,对隧道进行警戒,进一步研究采取抽排瓦斯的具体安全措施。

隧道瓦斯检测安全技术措施

(1)对瓦斯隧道施工必须制订并实施相应的瓦斯检测制度。

(2)隧道内一般地段瓦斯浓度不宜超过0.5%,否则应加强通风和检测;在隧道开挖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不得超过1%,当检查超过此浓度时,应停止钻眼放炮;当浓度超过1.5%时,应停止施工,撤出人员,切断电源,停止电动机运转或开启电器开关,待采取措施处理后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施工。

(3)要指派3名专职瓦斯检测员,实行“三班制”24小时不间断巡查检测,检测频率每小时检查一次。

(4)低瓦斯隧道要配置便携式瓦斯检测仪;高瓦斯或可能瓦斯突出的隧道还要配置高浓度瓦斯检测仪和瓦斯自动检测报警断电装置。

(5)对瓦斯检测仪器、装置要经常性检查和校准,确保其有效性。

(6)加强对洞内死角,尤其是隧道上部、坍塌洞穴、避人(车)洞等各个凹陷处通风不良、瓦斯易积聚的地点,严格进行浓度检测,如瓦斯浓度超过2%以上时,应立即采取局部加强通风措施进行处理。

(7)瓦斯检查人员要详细做好瓦斯检测记录,履行交接签字手续,瓦斯检测员、技术员,、施工员(工班长)接班时要检测记录,并向项目经理部安全专管部门汇报。

(8)每天的瓦斯检测记录交项目经理部安全专项部门,由安全专管部门专职工程师进行数理统计和分析,提前撑洞内瓦斯溢出的发展动态,发现有异常现象,及时向项目总工程师、项目经理提出采取措施处理的建议。

(9)专职安全员每天应审阅通风瓦斯日报表,进洞时必须携带瓦斯检查仪进行瓦斯检查。

(10)根据洞内瓦斯涌出或溢出情况,可考虑安装设置自动量测警报系统。如采用gds-2000固定式气体自动监测记录器。

瓦斯隧道机电设备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1)不准在洞内拆卸和修理设备。

(2)瓦斯工区使用的光电测距仪及其他有电源的议器设备,均应采用防爆型,当采用非防爆型时,在仪器设备20m范围瓦斯浓度必须小于1%。

(3)安装后的机电设备,必须经过外观、防爆性能、操作性能的检查,合格后方可投放使用。

(4)机电设备重点检查专用供电线、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瓦斯浓度超限与供电的闭锁情况。供电线路应无明接头,接头连接应牢固、紧密不松散,有漏电保护及接地装置,电缆悬挂整齐,防护装置齐全。

(5)瓦斯隧道使用的机电设备,在使用期间,要经常检查。

(6)固定敷设的照明、通信、信号和控制用的民缆应采用铠采用装电缆应采用铠装电缆或矿用塑料电缆。

(7)电缆不应与风、水管敷设在同一侧,当受条件限制时,必须敷设在管子的上方,其间距应大于0.3m。

(8)所有洞内照明一律采用防爆型照明灯具。

第4篇 隧道施工消防安全措施

一、成立消防安全小组,负责施工区内的消防安全设施布置,消防安全检查及消防救护指挥工作;

二、对易燃易爆物品的运输、储存和使用,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安全防范措施,非专职人员不得接触此类物品,防止发生人为的事故;

三、设置有效而且数量足够的消防器材,并设明显标志,定期检查、补充及更换,不得挪作他用,消除火灾隐患;

四、洞口20米范围内的杂草必须清除,火源应距洞口至少30米以外,库房20米范围内严禁烟火,洞内严禁明火作业与取暖;

五、洞内不得存放汽油、煤油和其他易燃易爆物品;

六、定期由安全部门对职工进行防火教育,杜绝职工使用电炉、乱扔烟头等不良习惯。

第5篇 隧道洞口开挖作业安全措施

1.开挖人员到达工作地点后,应首先检查工作面是否处于安全状态.详细检查支护是否牢固,顶板和两帮是否稳定,如有松动的石、土块或裂缝应先预先清除或支护。

2.人工开挖土质隧道时,应检查镐、锄头等工具是否完好,各部分连接是否牢固。操作时必须相互配合并保持必要的安全操作距离。

3.人工打眼时,应检查锤及锤把的连接是否牢固,锤把是否有裂缝、腐朽和歪斜,锤头及钢钎顶部有无不平和严重毛边情况,否则应更换。

4.机械凿岩时,宜采用湿式凿岩机或带有捕尘器的凿岩机。

5.站在渣堆土上作业,应注意渣堆的稳定,防止滑坍伤人。

6.采用风钻钻眼,应先检查机身、螺栓、卡套、弹簧和支架是否完好;管子接头是否牢固,有无漏风;钻杆有无不直、带伤以及钻孔堵塞现象;湿式凿岩机的供水是否正常;杆式凿岩机的捕尘设备是否良好。不合要求者应给予修理或更换。

7.使用带支架的风机钻眼时,必须将支架安稳稳妥。风钻卡钻时应用板钳松动拔出,不可敲打。未关风前不得拆除钻杆。

8.采用电钻钻眼时,应检查把手胶套的绝缘和防止电缆脱落的装置是否良好。电钻钻工必须手带绝缘手套,脚穿绝缘胶鞋。不得用手导引回转钢钎,不应用电钻处理被夹埋的钎子。

9.不得在工作面拆卸修理风、电钻。

10.严禁在残眼中继续钻孔。

11.钻孔台车进洞时要有专人进行指挥,认真检查道路状况和安全界限,其行走速度不得超过15米/分。台车在行走或暂停时,应将钻架和机具收拢到放置位置,就位后不得倾斜,并应刹住车轮,放下支柱,防止移动。

第6篇 方斗山隧道溶洞、涌水地段施工安全措施

方斗山隧道隧址区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同时地下水的资源量也十分丰富,由地下水涌、突水现象导致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对隧道施工、运营的影响和危害也很突出。隧址区可溶性碳酸盐岩类分布较广,岩溶发育,除岩溶对隧道稳定性有影响外,其中丰富的岩溶水产生的突水、突泥等灾害的影响也很突出。

方斗山隧道底板高程542.63~1038.14m,隧道施工过程中,将逐步形成以隧道为中心的降落漏斗,随着隧道内地下水的不断排出,势必引起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地下水水力坡度加大,流速加快,同时,部分被堵塞的岩溶通道也将被疏通,涌水量逐渐加大,直至形成稳定的降落漏斗后,水量逐步回落,趋于平稳。

建设中或建成后的隧道在疏干区内静水储量的同时,不但会直接引起区内地下水水位的整体下降,而且将引起岩溶地貌地表的大面积沉降和塌陷。因此,做好透水的预测和应对预案尤其重要。

一、涌水地段

(一)、主要防范措施

从“查、测、探、放、堵”五个方面拟定预测及应对预案。

1、查

①、根据地质资料,掌握各分层的含水性和透水性;

②、裂隙和断层位置、破碎带位置、含水情况和导水性能;

③、老窑、古井和的分布范围、深度和积水情况;

④、围岩破坏及地表塌陷情况,观测岩层塌落带、断裂带、沉降带、弯曲带的高度及其对涌水的影响;

2、测

①、收集当地气象、降水量和河流、水文地质资料,查明地表水的分布;

②、查明井水的来源;

③、观测涌水量及其变化规律;

3、探

①、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防水原则;

②、下列情况必须探水前进:

a、接近可能积水的部位;

b、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溶洞和导水陷落柱时;

c、接近可能与水井、泉水相通的断层破碎带时;

d、接近有出水可能的钻孔时;

e、接近其它可能出水地区时;

③、探水作业参数

a、探水的起点

a、当采空区、溶洞、废弃硐室等积水区的位置准确,在隧洞中不得小于20米;

b、对积水区有图纸,但不能确定积水区边界时,其最小距离不得小于60米;

c、遇断层或陷落柱时,最小距离不得低于20米;

b、钻孔深度与超前距离

采用过探过掘时,探水钻孔的孔底位置必须始终保持超前掘进工作面一定距离;

c、探放水钻孔直径<75㎜;

d、探水钻孔数目,不少于3个,一般布置为扇形;

④、探放水的安全措施

a、加强钻场的巷道支护;

b、配备与探放水量相适应的排水设备;

c、在打眼地点或附近设专用电话;

d、测量和探放水人员必须亲临现场指挥;

e、钻孔内水压较大时,应采用反压和主喷装置的方法钻进;

f、钻进时,发现煤岩松软、片帮、来压或钻孔中的水压、水量突然增大,以及有顶钻等异常情况时,必须停止钻进,但不得拨出钻杆,现场负责人立即向地面指挥人员报告,并派人观测水情,如发现情况紧急时,必须撤出所有受威胁地区的人员,然后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放

根据地质勘测报告,放水容易造成塌方,在一般情况下不采取放水。在必要的情况下采取。

①、疏放水方法

a、直接放水法:适用于水量不大时;

b、先堵后放:先堵积水点,然后排放积水;

c、先放后堵:水源补给量不大;

d、地面疏放

e、利用钻孔疏放

②、疏放水注意事项

探到水源后,水量不大时,一般可用探水钻孔放水;在水量很大时,需要打钻孔,直径为50~70㎜

a、钻孔放水前,必须估计水量,控制放水量;

b、钻孔放水量,必须设专人测定水压、水量等情况;

c、在放水设计中,应规定好人员撤退路线;

5、堵

根据地质勘测报告,隧道透水主要采取以堵为主的施工方案,可采用超前探水、超前帷幕灌浆,超前堵水。一般在下列情况下应采用注浆堵水:

当涌水水源本身水量不大,但与其它水源有密切联系,单纯用排  水方法不可能或不经济时;

当隧道必须穿过含水层或充水断层,如果不堵住水源使掘进无法进行时;

当隧道严重淋水时;

(二)、施工安全措施

受到断层破碎带的影响,岩体不完整,自稳性差,可能有涌水现象,为确保安全、高质量的通过不良地质地段,结合设计文件及以往经验制定主要施工安全措施。

1.加强地质预报

利用超前地质探孔的施作,能直观、有效探明前方水文地质情况,判断是否由发生涌水的可能性,并排除部分地下水,减少水量,降低水压;并请有资质单位进行地质雷达超前地质预报,以便进行综合分析。

2.预放水施工

根据超前钻孔预报情况,如果有涌水的可能,在涌水段以前10~20米处进行超前预放水。放水孔采用潜孔钻机打孔,孔径φ89,根据预探含水情况布设放水孔数量及位置。

3.预先增加排水设备出

为确保施工安全,出口在隧道内提前开挖集水坑,以利于涌水收集,同时配备2台150m3/h的污水泵提前安装在集水坑上,输水管道采用φ100钢管接至沉甸池,另外出口增设移动泵站和备用水泵,正常情况下,掌子面利用电动潜水泵排水、有特大涌水、突水时,将移动泵站及备用水泵移至掌子面排水,各级泵站的水泵全部启动。进口隧道内提前施工好排水沟与地面涵洞相联通,并随时确保水沟畅通。

(三)、 防排水措施

对地下水要“防、排、截、堵”结合,形成畅通的排水通道,原则上采用超前钻探、单层超前大管棚和周壁小导管双液注浆堵水(掌子面不注浆),在初期支护中钻孔引水设置多层ω型排水半管,将水引入纵向排水管、横向排水管,出口流入积水坑集中排出洞外,进口通过排水沟排出洞外。

(四)、掘进施工方案

总体施工方法采用分布开挖法(即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

1.开挖前进行超前预报,探明掌子面前方围岩及含水情况。

2.施工顺序如下:

(1)按设计施作φ50mm长3.0m的超前小导管并注浆(有水段为双浆液,无水段为单浆液)。

(2)隧道开挖拱部,并进行混凝土封闭岩面3至5cm。

(3)施作系统锚杆,挂网,架设拱架后,复喷至设计厚度。

(4)隧道开挖中部,并进行混凝土封闭岩面3至5cm。

(5)施作系统锚杆,挂网,架设拱架后,复喷至设计厚度。

(6) 隧道清底,地方进行混凝土填充。

(7)挂防水板,施作二次衬砌。

(五)、施工注意事项

㈠ 严格落实施工的操作规程,当上半断面支护作业完成后,及时埋设围岩量侧点,对开挖后水平净空变化量和拱顶沉降量进行跟踪量测。一般每5米设1个量测断面,每天量测3次,量测数据要及时反馈,用于指导正在进行的开挖及支护作业。

㈡  支护用的钢拱架,应保证其安设上、下垂直,紧贴岩面,锁定牢固,达到最佳受力状态。加上分节时应结合每部开挖断面高低,以便牢固对接。

㈢ 开挖时,工作面不宜垂直,严禁中下部有较大坑洼,应通过调整打眼深度,使工作面具有一定的坡度,以利于保证工作面的自稳能力。

二、溶洞地段

(一)、溶洞的预测及应对措施

采用物探、钻探等技术对溶洞进行精确预测,当隧道施工遇到溶洞时,应根据设计文件有关资料,超前地质预报、现场实际查明溶洞分布范围、类型情况(大小、有无水、溶洞是否在发育中以及其充填物),岩层的稳定程度和地下水流情况(有无长期补给来源,雨季水量有无增长)等,分别以引、填、越、绕等措施进行处理。并配合设计溶洞处理施工图纸进行处理。

1、溶洞跨越处理

当溶洞规模较大、溶洞内充填物松软,基础处理工程修建困难、耗资巨大,或者溶洞虽小但水流较大时,可根据具体条件采用相应的梁跨、板跨等形式跨越岩溶地段。

此方式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梁跨越,梁体采用抗侵蚀混凝土。当隧道衬砌断面需要开挖围岩才能满足净空要求时,应先开挖围岩,再施工跨越结构,以确保安全,同时应注意不同受力结构间的断缝设置及连接措施设置。

2、封闭处理

已停止发育的干溶洞,在考虑有效的过水通道后,可采用混凝土、浆砌片石或干砌片石堵塞、充填溶洞。

3、锚杆、钢管加固处理

为防止洞穴岩壁或顶板坍塌,在清除松动岩石困难的情况下,可采用锚杆或大钢管、钢轨加固岩体。此时隧道衬砌应考虑抗冲击措施,一般是采用明洞衬砌,衬砌顶部设置回填体,其表面设置护面结构,回填体以上空间的溶洞洞壁采用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封闭支护;若溶洞较大,可设置横向钢轨横或设人字形钢轨栅架。

4、支顶处理

当隧道穿过的溶洞由碎、块石及淤泥土充填,充填物的松散密实程度不一时,隧道底部应考虑采用钢筋混凝土底板,清除底板下松散体,回填碎石,并在底板下加设钢筋混凝土桩进行支顶。

(二).岩溶水处理

1、岩溶水的处理

对岩溶水的处理通常原则是以“排”为主,截、堵、排、防相结合的综合处理措施,笔者认为应该是以“通”为主,截、排、堵相结合的综合处理措施。“通”是指尽量保持原有过水通道,不能因为隧道的修建发生大的变化;“截”是指截断原有地下水通道,改走其他通道;“堵”是封死相交的地下水通道;“排”是特指引入隧洞,通过排水沟排走;“防”是指防止地下水进入隧道即可。

岩溶水处理的较大工程措施有泄水洞和涵洞两类,采用泄水洞排水属于“排”和“截”的范围,采用涵洞过水属于“通”和“截”的范围。

2、泄水洞排水

当预测到隧道区域的岩溶水量大、水压大,而隧道确实无法避开时,需考虑专门设置排水隧洞,达到排除岩溶水,降低地下水位,保持隧道干燥和施工安全的目的。

泄水洞应位于地下水来向的一侧,为防止岩溶水突然袭击,施工中要采用超前钻孔探测,预备足够的抽水设备。泄水洞的设置可能对生态环境有不利影响,是否采用应从施工、环保、安全等多方面进行评价,以保证方案考虑周全,成本最低。

3、涵洞、倒虹管吸过水

隧道断面与岩溶水相交时,为保证岩溶水畅通,在隧道底部设钢筋混凝土圆涵,或倒虹管,同时涵洞出入口周边至隧道边墙外缘采用浆砌片石回填密实。

在采用此方案时要正确考虑涵洞过水断面,一般应按丰水季节流量考虑。

(三)其他要考虑的问题

1、洞穴堆积物及地表塌陷处置

洞穴堆积物的特点是松软、下沉量大、强度低、稳定性差。当隧道必须穿越洞穴堆积物地段时,可采用桩基、换填、注浆等加固岩体的处理措施。

隧道中地下水渗流排泄,导致岩溶地面塌陷,使地质环境遭到破坏,造成隧道开挖时坍方、涌水、涌砂及突泥等危害。隧道通过岩溶地段时的地面塌陷形成过程和突然发生所参与的力是相当复杂的。施工中可采用化学注浆和管棚支撑开挖,同时从地表高压注浆,固结塌陷松散体,避免出现突泥现象。

2、设计阶段工程量估算

要准确估算隧道遭遇大型溶沟、溶槽时的工程量是困难的,不同的溶洞形态、位置有不同的方案,各方案的工程量差异很大,这些只能在工程的预备费用中考虑。

如果在隧道勘察阶段已经明确可知隧道必然遭遇到的大型溶洞数量、类型及位置,可提前进行预设计,尽可能使工程量估算有个参考范围,作为调整预备费用费率的参考。

第7篇 德国隧道防火安全措施

近年来,欧洲多次发生严重隧道火灾,造成众多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德国消防和铁路部门吸取教训,采取以下多种新的安全措施:

一、 使用符合防火标准的列车

德国铁路和消防部门对全国火车按照din5510防火标准进行全面检查,列车中的设备必须阻燃,不合格列车停止使用。

二、 列车中要有以下防火、灭火和安全设备:

1、 每节车厢内至少有两个灭火器,以便发生火灾立即扑灭;

2、 列车中有紧急出口通道。所有列车的各车厢都要有紧急出口门窗,在火灾等紧急状况下,人们可立即从内部打开门窗逃难。

三、 改进隧道

凡是1000米以上的长隧道两旁都要有多个出口通道和逃难通道,并长期保持畅通。各通道口都要有醒目标志和照明灯。

四、 急救火车

近年来,德国消防和联邦铁路部门共拨出2600万马克专款,共同研制成多列急救火车。车内备有齐全的消防和救护装备,并对各救护火车的正副司机和列车员进行消防和医疗救护技术培训,这些救护火车平时停放在各隧道铁路站口,全天候待命。

五、 铁路、公路两用救护汽车

近年来,德国还耗资1200万马克研制成14辆铁路、公路两用消防救护车,专门用于铁路和公路的灭火救护的工作。

六、 共同演习

为了保证在隧道和列车发生火灾或其他重大灾害时能迅速有效地救人、灭火和救灾,德国铁路职工和铁路消防人员及有关救护人员每年都定期共同演练多次,一旦铁路发生火灾等紧急事件,可保证能迅速救灾。

此外,在全国20多所州级消防学校都进一步加强新的铁路消防知识教育,在学好铁路、道岔和电气化列车知识的基础上,还必须学好和掌握高科技铁路和列车的救人、防火知识。

第8篇 方斗山隧道溶洞涌水地段施工安全措施-2

2.预放水施工

根据超前钻孔预报情况,如果有涌水的可能,在涌水段以前10~20米处进行超前预放水。放水孔采用潜孔钻机打孔,孔径φ89,根据预探含水情况布设放水孔数量及位置。

3.预先增加排水设备出

为确保施工安全,出口在隧道内提前开挖集水坑,以利于涌水收集,同时配备2台150m3/h的污水泵提前安装在集水坑上,输水管道采用φ100钢管接至沉甸池,另外出口增设移动泵站和备用水泵,正常情况下,掌子面利用电动潜水泵排水、有特大涌水、突水时,将移动泵站及备用水泵移至掌子面排水,各级泵站的水泵全部启动。进口隧道内提前施工好排水沟与地面涵洞相联通,并随时确保水沟畅通。

(三)、 防排水措施

对地下水要“防、排、截、堵”结合,形成畅通的排水通道,原则上采用超前钻探、单层超前大管棚和周壁小导管双液注浆堵水(掌子面不注浆),在初期支护中钻孔引水设置多层ω型排水半管,将水引入纵向排水管、横向排水管,出口流入积水坑集中排出洞外,进口通过排水沟排出洞外。

(四)、掘进施工方案

总体施工方法采用分布开挖法(即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

1.开挖前进行超前预报,探明掌子面前方围岩及含水情况。

2.施工顺序如下:

(1)按设计施作φ50mm长3.0m的超前小导管并注浆(有水段为双浆液,无水段为单浆液)。

(2)隧道开挖拱部,并进行混凝土封闭岩面3至5cm。

(3)施作系统锚杆,挂网,架设拱架后,复喷至设计厚度。

(4)隧道开挖中部,并进行混凝土封闭岩面3至5cm。

(5)施作系统锚杆,挂网,架设拱架后,复喷至设计厚度。

(6) 隧道清底,地方进行混凝土填充。

(7)挂防水板,施作二次衬砌。

(五)、施工注意事项

㈠ 严格落实施工的操作规程,当上半断面支护作业完成后,及时埋设围岩量侧点,对开挖后水平净空变化量和拱顶沉降量进行跟踪量测。一般每5米设1个量测断面,每天量测3次,量测数据要及时反馈,用于指导正在进行的开挖及支护作业。

㈡支护用的钢拱架,应保证其安设上、下垂直,紧贴岩面,锁定牢固,达到最佳受力状态。加上分节时应结合每部开挖断面高低,以便牢固对接。

㈢ 开挖时,工作面不宜垂直,严禁中下部有较大坑洼,应通过调整打眼深度,使工作面具有一定的坡度,以利于保证工作面的自稳能力。

二、溶洞地段

(一)、溶洞的预测及应对措施

采用物探、钻探等技术对溶洞进行精确预测,当隧道施工遇到溶洞时,应根据设计文件有关资料,超前地质预报、现场实际查明溶洞分布范围、类型情况(大小、有无水、溶洞是否在发育中以及其充填物),岩层的稳定程度和地下水流情况(有无长期补给来源,雨季水量有无增长)等,分别以引、填、越、绕等措施进行处理。并配合设计溶洞处理施工图纸进行处理。

1、溶洞跨越处理

当溶洞规模较大、溶洞内充填物松软,基础处理工程修建困难、耗资巨大,或者溶洞虽小但水流较大时,可根据具体条件采用相应的梁跨、板跨等形式跨越岩溶地段。

此方式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梁跨越,梁体采用抗侵蚀混凝土。当隧道衬砌断面需要开挖围岩才能满足净空要求时,应先开挖围岩,再施工跨越结构,以确保安全,同时应注意不同受力结构间的断缝设置及连接措施设置。

2、封闭处理

已停止发育的干溶洞,在考虑有效的过水通道后,可采用混凝土、浆砌片石或干砌片石堵塞、充填溶洞。

3、锚杆、钢管加固处理

为防止洞穴岩壁或顶板坍塌,在清除松动岩石困难的情况下,可采用锚杆或大钢管、钢轨加固岩体。此时隧道衬砌应考虑抗冲击措施,一般是采用明洞衬砌,衬砌顶部设置回填体,其表面设置护面结构,回填体以上空间的溶洞洞壁采用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封闭支护;若溶洞较大,可设置横向钢轨横或设人字形钢轨栅架。

4、支顶处理

当隧道穿过的溶洞由碎、块石及淤泥土充填,充填物的松散密实程度不一时,隧道底部应考虑采用钢筋混凝土底板,清除底板下松散体,回填碎石,并在底板下加设钢筋混凝土桩进行支顶。

(二).岩溶水处理

1、岩溶水的处理

第9篇 隧道施工安全措施

1、隧道施工应作为安全标准工地建设的重点,认真编制工地安全实施标准,全面规划,合理安排,规范指挥行为、作业行为和现场生产设施,实施标准化管理。

2、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要按照《规范》、《安规》和设计要求,结合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科学选定开挖、支护、衬砌方法和工艺,制定详细具体的安全技术措施。施工中应根据地质条件的变化及时补充完善,并认真做好安全教育和技术交底。

3、软弱围岩、不良地质、特殊地质或浅埋、偏压、滑坡地段隧峒,应组织技术论证,确定钻爆、掘进、支护方案。

4、峒内通风管、高压风管、水管、照明线、输电线、运输道路、人行道路要统一规划,加强维修,做到布设整齐,状态良好。机械设备要固定存放位置,料具堆码整齐,专人负责保管。

5、峒内施工应由值班领工员统一指挥,按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开挖、衬砌和运输作业,减少交插和相互干扰。

6、爆破开挖应做出爆破设计,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技术必须严格控制周边眼间距、外插角和装药量等参数,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及超欠挖数量。

7、爆破起爆后,应派专人进行检查,处理危石、悬石,并设人监护。确认安全后,其他人员方准进入作业面。做好峒内防尘,降低粉尘浓度。

8、临时支护应以设计文件和规范为准,一般情况下最大距离不大于两茬炮的进尺距离。

9、隔栅拱架和喷锚支护要严格按设计标准控制拱架排距和锚杆间距、锚杆长度、方向和砼喷射厚度,并认真填写《喷锚支护施工记录》备查(铁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附录五)。检查锚杆抗拔力,每300根锚杆抽样1组,每组不少于3根。

10、改变临时支护类型、标准,必须经项目经理部审批,设计、监理同意。严禁施工现场自行降低支护标准。

11、及时调整开挖和衬砌进度,控制未衬砌段的长度。一般情况下不得大于80米。特殊地质不良地段衬砌作 业面应紧跟开挖作业面。

12、隧道各工序全面展开施工后,应尽早安排峒门施工。一般情况下,衬砌完成50米即应做好峒门端墙、翼墙。任何情况下,衬砌完成100米(单口)以上时,必须做好峒门。

13、峒内通风系统应做出设计,采取综合防尘措施,定期测试粉尘和有害气体浓度。通风设施制定维修使用制度,专人负责。通讯设备应优先安排,保证及时供应到位。

14、成峒地段,供电线路必须正规架设。未成峒段必须采用低压照明、动力线电缆供电,并应固定位置架空敷设。

15、爆破器材应建立严格的领用、退库制度,严禁库外存放,现场领工员应具体负责领用审批,掌握领用和退库数量。

16、运输轨道、道路应设专人养护,电瓶车司机和联络员要建立可靠的信号联系,实行呼唤应答制度,严禁非司乘人员搭乘运输车辆;无轨运输道路应保持路面平整,及时疏排积水。有条件时,应在人行道和运输道路之间设置隔离标志;峒外临时便道和卸碴线路要明确技术标准,保证安全需要。

17、峒内、峒外都应设置宣传标语和警示标志,使作业人员随处可见,提高“三不伤害”的安全防范意识。

18、专职安检人员每班都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尤其是要注意加强对围岩和临时支护状态的检查,不放过任何微小变化,并应逐级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提请领导采取措施,妥善处理。施工技术部门要认真做好临时支护变形的观察、量测,并认真做好记录和数据处理工作,据以修正支护参数,改进施工方法。

19、隧道施工应制定防坍塌、涌水、瓦斯等抢险预案,配备必要的抢险机械、物资,明确组织和人员分工,出现问题迅速采取措施,减少影响和损失。

20、合理安排作业人员的文化、物质生活,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工地医疗室要加强外科力量,配备必要的外科抢救药品和器材。交通不便的地区应设职工医院,应急处理伤病人员。

第10篇 瓦斯隧道施工安全措施

1、总则

1.1为防止瓦斯隧道的事故发生,保证员工及其他隧道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有关要求,参照《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tb10120-2002)、《煤矿安全规程》及相关行业的瓦斯类技术标准、规范,制定本措施。

1.2本措施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所有在建瓦斯隧道。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如发现与瓦斯有关的地质情况与原设计不符时,应按程序要求报经建设、设计、监理单位批准后,根据实际揭示的地质资料进行处理。

1.3瓦斯隧道施工项目经理部必须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根据瓦斯隧道的施工需要建立各专门机构,明确各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并确保其有效实施。

1.4瓦斯隧道施工前必须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经有关部门审核后按照施工方案要求施工。瓦斯隧道施工前必须编制应对事故的紧急救援预案,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组织演练,确保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储备必要的抢险救援物资、设备。

1.5项目经理必须保证安全生产必需的各种资源的投入,并确保其有效实施。

1.6瓦斯隧道除满足本措施的有关规定外,建设单位另有规定的还必须满足其要求,并满足国家或行业现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2、施工通风

2.1一般规定

瓦斯隧道施工期间,应建立瓦斯通风监控、检测的组织系统、测定气象参数、瓦斯浓度、风速、风量等参数,低瓦斯工区可用便携式瓦检仪,高瓦斯工区和瓦斯突出工区除便携式瓦检仪外,尚应配置高浓度瓦检仪和瓦斯自动检测报警断电装置并配备救护队。

2.2通风系统

2.2.1低瓦斯工区和瓦斯突出工区应采用压入式或巷道式。

2.2.2高瓦斯工区和瓦斯突出工区或隧道,施工通风方式宜采用巷道式。

2.2.3瓦斯隧道各工区在贯通前,应做好风流调整的准备工作。贯通后,必须调整通风系统,防止瓦斯超限,待通风系统风流稳定后,方可恢复工作。

2.2.4瓦斯隧道各掘进工作面都必须采用独立通风,严禁任何两个工作面之间串连通风。

2.2.5瓦斯隧道需要的风量,须按照爆破排烟、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以及瓦斯绝对涌出量分别计算,并按允许风速进行检验,采用其中的最大值。

2.2.6按瓦斯绝对涌出量计算风量时,对于低瓦斯工区,应能将洞内各处的瓦斯浓度稀释到0.5%以下;对于高瓦斯工区和瓦斯突出工区,其长度较大的独头巷道,应能将工作面的风流中的瓦斯浓度稀释到0.5%以下;有平行导坑的巷道式通风时,平行导坑的瓦斯浓度稀释到0.75%以下。

2.2.7瓦斯隧道施工中防止瓦斯集聚的风速不得小于1m/s。

2.2.8瓦斯隧道施工中,对瓦斯易于集聚的空间和衬砌模板台车附近区域,可采用空气引射器气动风机等设备,实施局部通风的办法,以消除瓦斯聚集。

2.2.9瓦斯隧道在施工期间,应实施连续通风。因检修、停电等原因停机时,必须撤出人员,切断电源。恢复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浓度,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地点附近1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都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开动局部通风机。

2.2.10采用平行导坑作回风道时,除用作回风的横通道外,其他不用的横通道应及时封闭,留作运输用的横通道应设两道风门。

2.3通风设备

2.3.1压入式通风机必须装设在洞外或洞内新风流中,避免污风循环。瓦斯工区的通风机应设两路电源,并装设风电闭锁装置,当一路电源停止供电时,另一路应在15min内接通,保证风机正常运转。

2.3.2瓦斯工区,必须有一套同等性能的备用通风机,并经常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

2.3.3瓦斯突出隧道掘进工作面附近的局部通风机,均应实行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及风电闭锁、瓦电闭锁供电。

2.3.4瓦斯隧道应采用抗静电、阻燃的风管。风管口到开挖面的距离应小于5m,风管百米漏风率应不大于2%。

2.3.5排放高浓度瓦斯时,必须制定排除瓦斯的安全措施,应控制风流,使排出的风流在同巷道式风流混合处的瓦斯浓度不得超过1.0%,回风系统内还必须停电撤人。

3、电气与作业机械

3.1一般规定

3.1.1高瓦斯隧道和瓦斯突出隧道供电应配置两套电源,隧道内采用双电源线路,其电源线上不得分接隧道以外的任何负载。

3.1.2瓦斯隧道内各级配电电压和各种机电设备的额定电压等级应符合下列要求:

(l)高压不应大于10000v;

(2)低压不应大于1140v;

(3)照明、手特式电器设备的额定电压和电话、信号装置的额定供电电压,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低瓦斯工区不应大于220v;

②高瓦斯工区和煤与瓦斯突出工区不应大于127ⅴ;

(4)远距离控制线路的额定电压不应大于36v。

3.1.3瓦斯隧道内的配电变压器严禁中性点直接接地。严禁由地面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或发电机直接向瓦斯隧道内供电。

3.1.4凡容易碰到的、裸露的电器设备及其带动的机器外露的传动和转动部分都必须加装护罩和遮拦。

3.2电缆

3.2.1瓦斯隧道内高压电缆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l)固定敷设的电缆应根据作业环境条件选用;

(2)移动变电站应采用监视型屏蔽橡套电缆;

(3)电缆应采用铜芯。

3.2.2瓦斯隧道内低压动力电缆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l)固定敷设的电缆,应采用铠装铅包纸绝缘电缆、铠装聚氯乙烯电缆或不延燃橡套电缆;

(2)移动式或手持式电器设备的电缆,应采用专用的不延燃橡套电缆;

(3)开挖面的电缆必须采用铜芯。

3.2.3瓦斯隧道内固定敷设的照明、通信、信号和控制用的电缆应采用铠装电缆、不延燃橡套或矿用塑料电缆。

3.2.4电缆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缆应悬挂。悬挂点间的距离,在竖井内不得大于6m,在正洞和平导或斜井内不得大于3m。

(2)电缆不应与风、水管敷设在同一侧,若受条件限制,当电缆与风、水管敷设在同一侧时,必须敷设在管子的上方,其间距应大于0.3m。

(3)高、低压电力电缆敷设在同一侧时,其间距应大于0.lm。高压与高压、低压与低压电缆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05m。

3.2.5电缆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电缆与电器设备连接,必须使用与电器设备的防爆性能相符合的接线盒。电缆芯线必须使用齿形压线板或线鼻子与电器设备连接。

(2)在高瓦斯工区和瓦斯突出工区内,电缆之间若采用接线盒连接时,其接线盒必须是防暴型。高压低绝缘电缆接线盒内必须灌注绝缘充填物。

3.3电器与保护

3.3.l瓦斯隧道内的低压电器设备,严禁使用油断路器、带油的启动器和一次线圈为低压的油浸变压器。

3.3.2瓦斯隧道照明灯具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已衬砌地段的固定照明灯具,可采用e_d ii型防爆照明灯;

(2)开挖工作面附近的固定照明灯具,必须采用e_d i型矿用防爆照明灯;

(3)移动照明,必须使用矿灯。

3.3.3隧道内高压电网的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不得大于20a。

3.3.4瓦斯隧道内禁止高压馈电线路单相接地运行,当发生单相接地时,应立即切断电源。低压馈电线路上,必须装设能自动切断漏电线路的检漏装置。

3.3.5高瓦斯工区和瓦斯突出工区内的局部通风机和开挖面的电器设备,必须装设风电闭锁装置。当局部风机停止运转时,应立即自动切断局部通风机供风区段的一切电源。

3.3.6为了防止地面雷电波及隧道内引起瓦斯爆炸,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经由地面架空线路引入隧道内的供电线路,必须在隧道口处装设避雷装置;

(2)由地面直接进入隧道内的轨道和露天架空引入(出)的管路,必须在隧道口附近将金属体进行不少于2处的集中接地;

(3)线路必须在隧道口处装设熔断器和避雷装置。

3.3.7隧道内36v以上的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等,都必须有保护接地,其接地电阻值应满足下列要求:

(l)接地网上任一保护接地点的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2ω;

(2)每一移动式或手持式电气设备与接地网间的保护接地用的电缆芯线的电阻值不得大于1ω。

3.4作业机械

3.4.1隧道内非瓦斯工区和低瓦斯工区的电气设备和作业机械可使用非防爆型,其行走机械严禁驶入高瓦斯工区和瓦斯突出工区。

3.4.2隧道内高瓦斯工区和瓦斯突出工区的电气设备和作业机械,必须是矿用防爆型。

3.4.3蓄电池机车及矿灯的充电房,应离开洞口50m以上,因条件限制,只能设在洞内时,必须有专门的通风系统。

4、钻爆作业

4.1一般规定

4.1.1高瓦斯工区及瓦斯突出工区必须采用安全防爆型机电设备。

4.1.2瓦斯隧道应建立专门机构进行通风、防突、防爆及瓦斯检测工作,设置消防设施,高瓦斯工区及瓦斯突出工区应配备救护队。

4.1.3施工作业及管理人员开工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培训,爆破、电工、瓦检等特种作业人员应须持证上岗。

4.2钻爆作业

4.2.1瓦斯工区钻孔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l)开挖工作面附近20m风流中瓦斯浓度不得大于1.5%;

(2)必须采用湿式钻孔;

(3)炮眼深度不应小于0.6m。

4.2.2瓦斯工区装药与爆破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爆破地点20m内,风流中瓦斯浓度不得超过1%;

(2)爆破地点20m内,矿车、碎石、煤渣等物体阻塞开挖面不得超过1/3;

(3)通风风量足,风向稳,局扇无循环风;

(4)爆眼内煤、岩粉清除干净;

(5)爆眼封泥不足或不严不应进行爆破。

4.2.3瓦斯工区的爆破作业必须采用安全等级不低于三级的煤矿许用的含水炸药。

4.2.4瓦斯工区必须采用电力起爆,并使用煤矿许用电雷管,严禁使用秒或半秒级电雷管。使用煤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时,最后一段的延期时间不得大于130ms。

4.2.5瓦斯工区采用电雷管起爆时,严禁反向装药。采用正向连续装药结构时,雷管以外不得装药卷。

在岩层内爆破,炮眼深度不足0.9m以下时,装药长度不得大于炮眼深度的l/2;炮眼深度为0.9m以上时,装药长度不得大于炮眼深度的2/3。在煤层中爆破,装药长度不得大于炮眼深度的1/2。

所有炮眼的剩余部分应用炮泥封堵。炮眼应用水炮泥和粘土炮泥。水炮泥外剩余的炮眼部分应用粘土炮泥填满封实。严禁用煤粉、块状材料或其他可燃性材料作炮泥。

4.2.6爆破网络和连线,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必须采用串联连接方式,线路所有连接接头应相互扭紧,明线部分应包覆绝缘层并悬空.

(2)母线与电缆、电线、信号线应分别挂在巷道的两侧,若必须在同一侧时,母线必须挂在电缆的下方,并应保持0.3m以上间距;

(3)母线应采用具有良好绝缘性和柔软性的铜芯电缆,并随用随挂,严禁将其固定,母线的长度必须大于规定的爆破安全距离;

(4)必须采用绝缘母线单回路爆破;

(5)严禁将瞬发电雷管与毫秒电雷管在同一串联网路中使用。

4.2.7电力起爆必须使用防爆型起爆器做为起爆电源,一个开挖工作面不得同时使用两台及以上起爆器起爆。

4.2.8在非瓦斯突出工区进行爆破作业时,爆破15min后应巡视爆破地点,检查通风、瓦斯、煤尘、瞎炮、残爆等情况,如有危险必须立即处理。在瓦斯浓度小于l%,二氧化碳浓度小于1.5%,解除警戒后,才允许工作人员进入开挖工作面工作。

5、揭煤防突

5.l煤层超前探测

5.1.1瓦斯隧道施工前,必须对设计标识的各突出煤层位置进行超前探测,标定各突出煤层准确位置,掌握其赋存情况及瓦斯状况。

5.1.2超前探孔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接近突出煤层前,应在距设计煤层位置15~20m(垂距)的开挖工作面打超前探孔一个,初探煤层位置;

(2)在距初探煤层位置10m(垂距)处的开挖工作面上打3个超前探孔,并取岩(煤芯),分别探测工作面前方土部及左右部分煤层位置;

(3)按各孔见煤、出煤点计算煤层厚度、倾角、走向与隧道的关系,并分析煤层顶、底板岩性;

(4)掌握并收集探孔施工过程中的瓦斯动力现象;

(5)各探孔施工应满足下列条件:

1)每个探孔应穿透煤层并进入顶(底)板不小于0.5m;

2)正式探测孔应取完整的岩(煤)芯,进入煤层后宜用干钻取样;

3)各探孔直径应不小于76mm;

4)施钻中应观察孔内排出的浆液、煤屑变化情况,并做好记录。

5.2防止煤与瓦斯突出措施

5.2.1经预测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时,施工单位应在揭煤前制定包括技术、组织、安全、通风、抢险、救护等技术组织措施。

5.2.2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应建立以项目负责人为首的技术负责制,成立揭煤防突领导小组,其成员包括施工技术、通风安全、瓦斯检测、救护抢险等部门的负责人。

5.2.3防止煤与瓦斯突出可采用钻孔排放、抽放瓦斯、水力冲孔等或其他经试验证明有效的技术措施;铁路隧道,以采用钻孔排放措施为宜。

5.2.4钻孔排放应按下述要求进行:

(1)钻孔排放应先进行设计;

(2)钻孔排放设计内容应包括:煤层赋存状况、煤层参数、预测时的各项指标、排放范围、钻孔排放半径、排放时间、排放孔个数、每孔长度、角度、排放孔施工及排放期间的安全措施等;

(3)排放时间、排放半径及排放孔个数,应根据排放范围及隧道总工期综合分析确定,其排放范围及排放孔角度可参照下表(附表一)取值。

附表一:钻孔排放参数参考值

排放范围(m)

钻孔排放半径(m)

排放时间(d)

排放孔角度 (°)

0.3~1.0

15~30

水平角

仰角

倾角

≥5

≥5

≥5-7

≥3

0-90

0~45

0~20

(4)钻孔排放位置应设在距煤层垂距不小于3m的开挖工作面上,施钻时各孔应穿透煤层,并进入顶(底)板岩层不小于0.5m;

(5)钻孔排放布孔时,在煤层厚度二分之一处的孔距应不大于2倍排放半径,并以此计算各孔的角度和长度;

(6)当煤层倾角小、煤层厚、一次排放钻孔过长、俯角过大时,可采用分段分部多次排放,但首次排放钻孔的穿煤深度不得小于1.0m。即:揭开煤层前,先排放工作面前方煤层前段和中段瓦斯,揭开煤层后或在煤巷掘进时,在排放煤层中段和后段的瓦斯。

(7)瓦斯突出工区,宜采用上下半断面长台阶法开挖,以利用上部台阶排放下部台阶的部分瓦斯,其台阶长度应根据通风需要和隧道结构的安全、围岩稳定性综合考虑确定。

(8)下部台阶瓦斯排放应采取下列措施:

1)可在上部台阶底部打俯角孔排放;

2)孔距与排距均以1.0m为宜;

3)每排排放钻孔连线应与煤层走向平行。

(9)排放孔施工前应加强排放工作面及开挖段的支护,防止坍塌造成突出;

(10)排放孔施工必须严格按设计施钻,钻孔过程中应有专人检查其角度和长度;

(11)排放孔施工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各种异常情况及动力现象,当某孔施工中动力现象严重,可暂停该孔施工,待其他孔完成后再补钻该孔;

(12)每钻完一个孔应检测该孔瓦斯浓度,然后每天进行两次,以掌握排放效果和修正排放时间。

5.2.5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工作面风流及回风道风流中瓦斯浓度检测,当排放工作面瓦斯浓度超过1.5%时,应撤出人员,切断电源,加强通风。

5.3石门揭煤及煤巷掘进

5.3.1揭煤前应进行石门揭煤设计,其内容包括:揭开石门、过煤施工、出煤层等各阶段施工方法、支护手段、组织指挥、抢先救灾挖方案及安全措施等。

5.3.2采用震动放炮措施时,石门开挖工作面距煤层的最小垂距是:急倾斜煤层2m、倾斜和缓倾斜煤层1.5m,如果岩石松软、破碎,还应适当增加垂距。

5.3.3石门揭媒易用微震动爆破法。

5.3.4不同倾角、厚度的煤层可用下列方法揭煤:

(1)急倾斜和倾斜薄煤层,应一次全断面揭穿煤层全厚;

(2)急倾斜和倾斜的中厚、后煤层,一次全断面揭入煤层深度应不小于1~1.3m。

(3)缓倾斜煤层,应一次全断面揭开岩柱。当倾角小于12o,岩柱水平长度大时,可刷倾面解开煤层。

5.3.5石门揭煤爆破时,应在洞外起爆,洞内必须停电,停止一切作业,人员撤出洞外。在煤层中掘进时,可在洞内远距离爆破。

5.3.6在半岩半煤和全煤层中掘进应符合下列要求:

(1)揭开媒层后,应检查工作面前方10m上、中、下、左、右范围内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如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可掘进5m,再检验10m,再掘进5米,即应始终保持工作面前方5m的安全区。

(2)每循环进尺不宜超过1.0m,在全煤层中掘进应少打眼、少装药,且只能用电煤钻打眼。

(3)在半煤半岩中掘进,应在岩石炮眼中装药,其总药量为普通爆破量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一,煤层中如煤质坚硬,需爆破时,只能采用松动爆破。

(4)在软弱破碎岩层或煤层中掘进,应采用超前支护或预注浆,防止崩塌引起突出。

(5)爆破后应及时喷锚支护,及时封闭瓦斯。

5.3.7仰拱应与隧道边墙同步施工,保证拱、墙、仰拱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形成闭合整体。

5.3.8煤系地层设防段的二次模注衬砌措施应预留注浆孔,衬砌完成后及时注浆,充填空隙以封闭瓦斯。

6、施工安全及事故处理

6.1施工安全

6.1.1 开工前必须对施工作业及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爆破、电工、瓦检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6.1.2 瓦斯隧道应建立专门机构进行通风、瓦斯检测、洞口安全检查、抢险救护工作,应建立项目经理、主管生产(安全)的副经理、安全负责人、专门机构层层把关、各负其责的安全管理体系。瓦斯检测机构原则上应保证3人/洞口以上,洞口警戒机构原则上应保证2人/洞口以上,且必须由企业员工担任。

6.1.3根据计算结果,配置足够数量的监测、检测、警报、自救、防爆、消防设施、设备和工具。保证备用风机、发电机的完好性,必须满足隧道24小时不间断供风的需求。

6.1.4项目经理部必须建立下列安全管理制度:

(1)安全教育制度;

(2)安全检查制度;

(3)安全奖惩制度;

(4)瓦斯隧道通风管理制度(含通风设施设备管理、局部通风管理、通风设计、审批、管理等);

(5)瓦斯排放管理制度;

(6)瓦斯检测、监控、报告制度(瓦斯隧道施工单位应于每天将监测结果报公司安质部);

(7)瓦斯隧道爆破安全管理制度(含防尘管理制度、贯通管理制度、一炮三检制、三人连锁起爆制等);

(8)瓦斯隧道防火及安全警戒检查制度(含防火管理、洞口警戒、检查等);

(9)紧急救援与抢险制度(含紧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培训、演练,紧急抢险队伍的人员配置、职责分工、响应机制;紧急救援物资的储备等);

(10)瓦斯隧道用各种仪器、设备、设施等的检查维修检定制度。

瓦斯隧道除应建立健全上述专项安全管理制度外,还必须执行国家、行业或建设单位及公司要求的其他安全管理制度。

6.1.5瓦斯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瓦斯隧道洞口必须设置经专业培训的专职瓦斯监测人员,每60min检测一次。

(2) 检测瓦斯用的仪器必须定期进行调试、校验,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凡经大修的仪器,必须经计量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3) 瓦斯浓度检测地点及范围:

1)每个断面应检查拱顶和两侧拱脚,墙脚各距坑道周边20cm处;

2)开挖面风流及爆破地点附近20m内的风流和局部坍塌处;

3)局部风机前后10m内的风流中;

4)电动机及其开关20m以内的风流中。

6.1.6爆破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和“三人连锁爆破制”;

(2)瓦斯工区爆破必须使用煤矿许用炸药和煤矿许用瞬发电雷管;

(3)瓦斯工区必须采用电力起爆,严禁使用半秒、秒级电雷管。使用煤矿许用毫秒延期雷管时,最后一段的延期时间不得超过130 ms;

(4)洞内爆破时,人员应撤至洞外。当隧道太长时,单线必须撤至300 m以外,双线上半断面必须撤至400m以外,双线全断面必须撤至500 m以外。

6.1.7在揭开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煤层时,应遵守下列安全规定:

(1) 开挖工作面出现下列煤与瓦斯突出预兆时,应立即报警,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并上报有关部门:

1)瓦斯浓度忽大忽小,工作面温度降低,闷人有异味等;

2)开挖工作面地层压力增大,鼓壁,深部岩层或煤层的破裂声明显、响煤炮、掉碴、支护严重变形折断;

3)煤层结构变化明显,层理紊乱,由硬变软,厚度与倾角发生变化,煤由湿变干,光泽暗淡,煤层顶、底板出现断裂、波状起伏等;

4)钻孔时有顶钻、夹钻、顶水、喷孔等动力现象。

(2)石门揭煤爆破时,应在洞外起爆,洞内必须停电,停止一切作业,人员撤至洞外。在煤层中开挖时,可在洞内远距离爆破。

(3)揭煤爆破15 min后,应由救护队员配戴防毒面具或自救器到开挖工作面对爆破效果、瓦斯浓度等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后通知送电、开动局部通风机,通风30 min后,由瓦检人员检测开挖工作面、回风道瓦斯浓度,当开挖工作面瓦斯浓度小于1.0%,二氧化碳浓度小于1.5%时,方可通知工地负责人允许施工人员进洞。

(4)揭煤时,主风机正常运转,备用主风机及二路电源应保持待启动状态。

(5)揭煤工作应由揭煤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指挥,揭煤时救护队员及设备在洞口待命,一旦发生险情立即抢救。

6.1.8 在瓦斯隧道顶部进行作业时,应随时检测作业范围的瓦斯浓度,尤其应注意检测塌空区、拱顶、脚手架顶、台车顶等易于形成瓦斯积聚且风流不易到达的地方,当瓦斯积聚体积大于0.5m3,浓度大于2%时,附近20m范围内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6.1.9 在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煤层开挖过程中,除加强通风外,放炮前后在开挖工作面附近20m内必须喷雾洒水。

6.l.10 高瓦斯工区及瓦斯突出工区,不应进行电焊、气焊、喷灯焊接、切割等工作。当情况特殊不可避免时,在焊接、切割等工怍地点前后各20m范围内,风流中瓦斯浓度不得大于0.5%,并不得有可燃物,两端应各设一个供水阀门和灭火器,并在作业完成前由专人检查,确认无残火后方可结束作业。

6.1.11隧道内瓦斯浓度限值及超限处理措施应符合下表(附表二)的规定。

附表二:隧道内瓦斯浓度限值及超限处理措施

序号

地点

限值

超限处理措施

1

低瓦斯工区任意处

0.5%

超限处20m范围内立即停工,查明原因,加强通风监测

2

局部瓦斯积聚(体积大于0.5m3)

2.0%

超限处附近20m停工,断电,撤人,进行处理,加强通风

3

开挖工作面风流中

1.0%

停止电钻钻孔

1.5%

超限处停工,撤人,切断电源,查明原因,加强通风等

4

回风巷或工作面回风流中

1.0%

停工、撤人、处理

5

放炮地点附近20m风流中

l.0%

严禁装药放炮

6

煤层放炮后工作面风流中

1.0%

继续通风、不得进人

7

局扇及电气开关10m范围内

0.5%

停机、通风、处理

8

电动机及开关附近20m范围内

1.5%

停止运转、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9

竣工后洞内任何处

0.5%

查明渗漏点,进行整治

6.1.12 在高瓦斯工区和瓦斯突出工区施工期间,应利用避车洞或横通道设置避难所,并应有向外开启的隔离门和电话,所内应有安全设施和足够数量的自救器。

6.1.13机电设备应符合下列防爆安全规定:

(1) 瓦斯工区使用的光电测距仪及其他有电源的设备,应采用防爆型,当采用非防爆型时,在仪器设备20m范围内瓦斯浓度必须小于1%。

(2)安装后的机电设备,必须经过外观、防爆性能、操作性能的检查,合格后方可投人使用。

(3)机电设备应重点检查专用供电线路、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瓦斯浓度超限与供电的闭锁、局扇与供电的闭锁情况。供电线路应无明接头,无接头连接不紧密或散接头,有漏电保护装置,有接地装置,电缆悬挂整齐,防护装置齐全等。

(4)电动装碴、开挖等作业机械在操作中,防爆开关表面温度过高时应立即停止作业。

(5)瓦斯工区使用蓄电池机车应遵守下列规定:

1)司机离开座位时,必须切断电动机电源;

2)机车和矿车必须定期检查和维修,保证防爆性能良好;

3)机车的闸、撒砂装置,任何一项不正常或电气部分失去防爆性能时,不得使用该机车;

(6)蓄电池机车及矿灯的充电房应距洞口50m以外;

(7) 瓦斯隧道使用的机电设备,使用期间,日常检查外, 尚应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检查,检查周期应符合下表(附表三)的规定。

附表三:机电设备和电缆的检查周期

序号

检查项目

周期

备注

1

使用中的防爆机电设备的防爆

每月/次

专职电工应每日检查外部一次

2

配电系统继电保护装置检查、整定

每半年/次

3

高压电缆的泄漏和耐压试验

每年一次

4

主要机电设备绝缘电阻检查

每月一次

5

固定敷设电缆的绝缘和外部检查

每季一次

外观和悬挂情况由专职电工每周检查一次

6

移动式机电设备的橡胶电缆绝检查

每月一次

由当班司机或专职电工每班检查一次外表有无破损

7

接地电阻测定

每季一次

8

新安装的机电设备绝缘电阻和接地

投人运行前测定

9

瓦斯检测仪器仪表

10d一次

6.1.14 瓦斯工区施工应遵守下列防火安全规定:

(1)消防设施:

1)瓦斯工区必须在洞外设置消防水池和消防用砂,池中应经常保持不小于200 m3储水量,持一定的水压;

2)瓦斯工区内必须设置消防管路系统,每隔100m设置一个阀门(消火栓);

3)瓦斯作业区内应设置灭火器及消防设施,经常保持良好状态。

(2)火源管理:

l)严禁火源进洞,洞口、洞口房、通风机房附近20m范围内不得有火源,当通风机房不在洞口作业场内时,需另制订防火措施;

2)瓦斯工区作业人员进洞前必须经洞口检查人员检查确认无火源带入洞内。

(3)易燃品管理

1)瓦斯工区内不得存放各种油类,废油应及时运出洞外,不得洒在洞内;

2)瓦斯工区内待用和使用过的棉纱、布头和纸张等,必须存放在密闭的铁桶内,并由专人送到洞外处理。

6.1.15 瓦斯工区进洞人员应遵守下列规定:

(1) 进人瓦斯隧道的人员必须在洞口进行登记;

(2)严禁穿着易于产生静电的服装进人瓦斯工区;

(3) 进人瓦斯突出工区的作业人员必须携带个人自救器。

6.2 事故预防及处理

6.2.1 发生瓦斯事故后,应尽快探明事故性质、原因、范围、遇难人数和事故地点所在的位置,以及洞内瓦斯及通风情况,并立即制订抢救方案。

6.2.2 瓦斯工区处理塌方、冒顶应遵守下列规定:

(1)对塌方体土方聚积的瓦斯应设置局部通风排除;

(2)对塌方地段的岩隙应加强监测工作,掌握瓦斯浓度变化情况,及时发出险情报告;

(3)塌方地段应尽快衬砌,封闭瓦斯。

6.2.3 火灾处理应遵守下列规定:

(1)瓦斯爆炸引起火灾时,不得停风,但应控制风向、风量;

(2)电气设备着火时,应首先切断电源;

(3)不能直接灭火时,必须设置防火墙封闭火区。

6.2.4 火区处理应遵守下列规定:

(1)防火墙应编号并在附近设置栏杆及警示牌,并经常检查,做到封闭严密;

(2)封闭的火区确认火已经熄灭,达到启封条件方可启封;启封已熄灭的火区必须制订安全措施;

(3)启封火区时应逐段恢复通风,同时测定口风流中一氧化碳浓度,当发现复燃征兆时,应立即停止送风重新封闭火区;

(4)启封火区及火区初期恢复通风等工作由救护队进行,火区口风流经过的坑道内的人员必须全部撤出。

第11篇 隧道施工风险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1) 地面沉降量过大

原因分析:盾构选型不当;土体自立性差;地下水化勘察失误;土层变化较大;土层受扰动较大;平衡压力设定偏低;推进速度慢;出土量过大;施工监测小及时准确;管片拼装时盾构后退;注浆量不够;补脏浆小及时;注浆压力不适当;注浆材料不合格;注浆浆液配合比不当;汴浆部位不合理。

防范措施:合理选择盾构类型;采用辅助工法保证开挖面的稳定;地质水文变化较大地段加密勘察;精心施工,减小对土层的扰动;加强开挖面土压力的岭测,保持开挖面土压力的平衡;加强推进速度控制,尽量不使或少使前方土体受挤压;严格控制出土量,保证盾构切口方土体能微量隆起;加强对监测点是的临控;加强盾构千斤顶的维修保养工作,管片拼装时保证安全溢流阀的压力达到规定值;盾尾脱出后及时压浆;压浆量要充足;严格控制压浆压力;采用两次以上的压浆;浆液的选择、采购、储运、配比和拌制必须合理;合理选择注浆部位,保证注浆均匀。

治理办法:进行土体探测,进行综合分析,查明原因;加强地面沉降监测和信息反馈;提高同步注浆率,改善注浆效果;进行壁后补压浆或地面跟踪补压浆;调整盾构推进参数,使其更科学更准确。

(2)隧道越江时江底冒浆

原因分析:江底覆土厚度过浅;盾构切口水压波动量大;开挖面泥水压力没定值过高;同步注浆压力不合理,对江底土层扰动较大;盾构纠偏时超挖严重。

防范措施:在冒浆区采用江面抛土,加大覆土厚度;控制切口水压波动范围;严格控制开挖面泥水压力,在推进过程中要求手动控制开挖面泥水压力;严格控制同步注浆压力,并存注浆管路中安装安全阀,以免注浆压力过高;适当提高泥水各项质量指标;合理设置盾构推进速度,保证开挖而的稳定;盾构推进时,检查掘削千砂键,控制超挖现象。

治理办法:当发现江底冒浆时,如果是轻微的冒浆,在不降低开挖面水压的情况下向前推进,同时,适当加快推进速度,提高拼装效率,使盾构尽早穿过冒浆区;当江底冒浆严重不能推进时,适当降低开挖面切口水压;提高泥水密度和粘度;掘进一段距离后,进行充分的壁后压浆。

隧道穿过的地层软硬是否均匀 煤层是否经过开采 可能存在的采空区要求在施工中注意检测有害气体及预防涌水以及瓦斯含量

通风不好也会出现问题

隧道施工安全措施20条

1、隧道施工应作为安全标准工地建设的重点,认真编制工地安全实施标准,全面规划,合理安排,规范指挥行为、作业行为和现场生产设施,实施标准化管理。

2、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要按照《规范》、《安规》和设计要求,结合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科学选定开挖、支护、衬砌方法和工艺,制定详细具体的安全技术措施。施工中应根据地质条件的变化及时补充完善,并认真做好安全教育和技术交底。

3、软弱围岩、不良地质、特殊地质或浅埋、偏压、滑坡地段隧峒,应组织技术论证,确定钻爆、掘进、支护方案。

4、峒内通风管、高压风管、水管、照明线、输电线、运输道路、人行道路要统一规划,加强维修,做到布设整齐,状态良好。机械设备要固定存放位置,料具堆码整齐,专人负责保管。

5、峒内施工应由值班领工员统一指挥,按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开挖、衬砌和运输作业,减少交插和相互干扰。

6、爆破开挖应做出爆破设计,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技术必须严格控制周边眼间距、外插角和装药量等参数,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及超欠挖数量。

7、爆破起爆后,应派专人进行检查,处理危石、悬石,并设人监护。确认安全后,其他人员方准进入作业面。做好峒内防尘,降低粉尘浓度。

8、临时支护应以设计文件和规范为准,一般情况下最大距离不大于两茬炮的进尺距离。

9、隔栅拱架和喷锚支护要严格按设计标准控制拱架排距和锚杆间距、锚杆长度、方向和砼喷射厚度,并认真填写《喷锚支护施工记录》备查(铁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附录五)。检查锚杆抗拔力,每300根锚杆抽样1组,每组不少于3根。

10、改变临支护类型、标准,必须经项目经理部审批,设计、监理同意。严禁施工现场自行降低支护标准。

11、及时调整开挖和衬砌进度,控制未衬砌段的长度。一般情况下不得大于80米。特殊地质不良地段衬砌作 业面应紧跟开挖作业面。

12、隧道各工序全面展开施工后,应尽早安排峒门施工。一般情况下,衬砌完成50米即应做好峒门端墙、翼墙。任何情况下,衬砌完成100米(单口)以上时,必须做好峒门。

13、峒内通风系统应做出设计,采取综合防尘措施,定期测试粉尘和有害气体浓度。通风设施制定维修使用制度,专人负责。通讯设备应优先安排,保证及时供应到位。

14、成峒地段,供电线路必须正规架设。未成峒段必须采用低压照明、动力线电缆供电,并应固定位置架空敷设。

15、爆破器材应建立严格的领用、退库制度,严禁库外存放,现场领工员应具体负责领用审批,掌握领用和退库数量。

16、运输轨道、道路应设专人养护,电瓶车司机和联络员要建立可靠的信号联系,实行呼唤应答制度,严禁非司乘人员搭乘运输车辆;无轨运输道路应保持路面平整,及时疏排积水。有条件时,应在人行道和运输道路之间设置隔离标志;峒外临时便道和卸碴线路要明确技术标准,保证安全需要。

17、峒内、峒外都应设置宣传标语和警示标志,使作业人员随处可见,提高“三不伤害”的安全防范意识。

18、专职安检人员每班都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尤其是要注意加强对围岩和临时支护状态的检查,不放过任何微小变化,并应逐级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提请领导采取措施,妥善处理。施工技术部门要认真做好临时支护变形的观察、量测,并认真做好记录和数据处理工作,据以修正支护参数,改进施工方法。

19、隧道施工应制定防坍塌、涌水、瓦斯等抢险预案,配备必要的抢险机械、物资,明确组织和人员分工,出现问题迅速采取措施,减少影响和损失。

20、合理安排作业人员的文化、物质生活,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工地医疗室要加强外科力量,配备必要的外科抢救药品和器材。交通不便的地区应设职工医院,应急处理伤病人员。

隧道的风险主要在于对岩土情况的了解程度和施工方法是否正确选择,以及施工时是否严格按施工图和施工方案认真实施.应该说是一个综合因素.只要兑现的工程措施,并结合施工监测指导施工,就可以将隧道施工的风险降低到最小.否则就容易出现坍方,冒顶等安全隐患.因此隧道的应急预案必须切合实际,并进行必要的演练,否则风险就存在.

施工过程中的主要是风险是主要体现在地质的变化是否采取预加固措施,爆破施工时的控制,开挖施工时是否及时支护和临时用电的管理等方面.

另外还应特别注意水的影响,特别在城市里,市政管线很可能会漏,目前注浆是解决此问题的一个好办法,但对注浆工艺的研究还应进一步提高,业主经常会因注浆量难以计量,而对注浆量进行包干,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就很少注浆,这很大程度降低了施工安全性。

对于公路上的隧道,勘测是很重要的工作,对于山体,岩体的勘测有时并不是很准确,而在设计中对于山体荷载的考虑往往也不能达到准确的程度,对于地下工程来讲,水及地下岩土的影响也是一样,而这也造成了往往在隧道施工出现事故之后,几方面相互扯皮的现象,施工方认为设计时,安全系数考虑不足,而设计方又认为勘测不准确,施工不规范等,勘测方(往往同设计一体,不一体时)会认为施工方出现偷工减料行为,不规范施工等原因造成,各家说各家的理!

通过煤层是的瓦斯气体也是隧道施工中很大的风险,应严格按相关规程处理,否则瓦斯爆炸可不是好玩的。

第12篇 隧道内铺架施工机械安全措施

1、隧道内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驾驶人员,必须取得操作合格证,不准操作与证照不相符的机械,不准将机械设备私交由他人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

2、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本机说明规定,严格执行工作前的检查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观察及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

3、驾驶室或操作室要保持整洁,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酒后操作机械,严禁机械带病运转或超负荷运转。

4、机械设备在隧道内施工停放时,应选择安全的停放地点。机车作业结束后必须锁紧制动器及安放好制动铁靴。

5、用手柄启动的机械应注意手柄倒转伤人,向机械加油时要严禁烟火,并挂牌施工。

6、严禁对运转中的龙门吊、翻斗车等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调试等作业。

7、起吊指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站在可以准确了望的安全地点,并应明确指挥联络信号。

8、使用钢丝绳的机械,在运转中严禁用手套或其他物件接触钢丝绳,用钢丝绳拖、拉机械中重物时,人员要远离钢丝绳。

9、起重作业严格执行《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和《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标准,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关机械设备的特殊要求。

10、定期组织机械设备、运输车辆安全大检查,对检查中查出的安全问题,进行严格的调查处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

11、处于轮换下场或处于闲置状态的机械设备,要及时进行维修、保养,使机械设备随时处于良好备用、待用状态。

第13篇 方斗山隧道溶洞涌水地段施工安全措施

方斗山隧道隧址区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同时地下水的资源量也十分丰富,由地下水涌、突水现象导致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对隧道施工、运营的影响和危害也很突出。隧址区可溶性碳酸盐岩类分布较广,岩溶发育,除岩溶对隧道稳定性有影响外,其中丰富的岩溶水产生的突水、突泥等灾害的影响也很突出。

方斗山隧道底板高程542.63~1038.14m,隧道施工过程中,将逐步形成以隧道为中心的降落漏斗,随着隧道内地下水的不断排出,势必引起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地下水水力坡度加大,流速加快,同时,部分被堵塞的岩溶通道也将被疏通,涌水量逐渐加大,直至形成稳定的降落漏斗后,水量逐步回落,趋于平稳。

建设中或建成后的隧道在疏干区内静水储量的同时,不但会直接引起区内地下水水位的整体下降,而且将引起岩溶地貌地表的大面积沉降和塌陷。因此,做好透水的预测和应对预案尤其重要。

一、涌水地段

(一)、主要防范措施

从“查、测、探、放、堵”五个方面拟定预测及应对预案。

1、查

①、根据地质资料,掌握各分层的含水性和透水性;

②、裂隙和断层位置、破碎带位置、含水情况和导水性能;

③、老窑、古井和的分布范围、深度和积水情况;

④、围岩破坏及地表塌陷情况,观测岩层塌落带、断裂带、沉降带、弯曲带的高度及其对涌水的影响;

2、测

①、收集当地气象、降水量和河流、水文地质资料,查明地表水的分布;

②、查明井水的来源;

③、观测涌水量及其变化规律;

3、探

①、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防水原则;

②、下列情况必须探水前进:

a、接近可能积水的部位;

b、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溶洞和导水陷落柱时;

c、接近可能与水井、泉水相通的断层破碎带时;

d、接近有出水可能的钻孔时;

e、接近其它可能出水地区时;

③、探水作业参数

a、探水的起点

a、当采空区、溶洞、废弃硐室等积水区的位置准确,在隧洞中不得小于20米;

b、对积水区有图纸,但不能确定积水区边界时,其最小距离不得小于60米;

c、遇断层或陷落柱时,最小距离不得低于20米;

b、钻孔深度与超前距离

采用过探过掘时,探水钻孔的孔底位置必须始终保持超前掘进工作面一定距离;

c、探放水钻孔直径<75㎜;

d、探水钻孔数目,不少于3个,一般布置为扇形;

④、探放水的安全措施

a、加强钻场的巷道支护;

b、配备与探放水量相适应的排水设备;

c、在打眼地点或附近设专用电话;

d、测量和探放水人员必须亲临现场指挥;

e、钻孔内水压较大时,应采用反压和主喷装置的方法钻进;

f、钻进时,发现煤岩松软、片帮、来压或钻孔中的水压、水量突然增大,以及有顶钻等异常情况时,必须停止钻进,但不得拨出钻杆,现场负责人立即向地面指挥人员报告,并派人观测水情,如发现情况紧急时,必须撤出所有受威胁地区的人员,然后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放

根据地质勘测报告,放水容易造成塌方,在一般情况下不采取放水。在必要的情况下采取。

①、疏放水方法

a、直接放水法:适用于水量不大时;

b、先堵后放:先堵积水点,然后排放积水;

c、先放后堵:水源补给量不大;

d、地面疏放

e、利用钻孔疏放

②、疏放水注意事项

探到水源后,水量不大时,一般可用探水钻孔放水;在水量很大时,需要打钻孔,直径为50~70㎜

a、钻孔放水前,必须估计水量,控制放水量;

b、钻孔放水量,必须设专人测定水压、水量等情况;

c、在放水设计中,应规定好人员撤退路线;

5、堵

根据地质勘测报告,隧道透水主要采取以堵为主的施工方案,可采用超前探水、超前帷幕灌浆,超前堵水。一般在下列情况下应采用注浆堵水:

当涌水水源本身水量不大,但与其它水源有密切联系,单纯用排 水方法不可能或不经济时;

当隧道必须穿过含水层或充水断层,如果不堵住水源使掘进无法进行时;

当隧道严重淋水时;

(二)、施工安全措施

受到断层破碎带的影响,岩体不完整,自稳性差,可能有涌水现象,为确保安全、高质量的通过不良地质地段,结合设计文件及以往经验制定主要施工安全措施。

1.加强地质预报

利用超前地质探孔的施作,能直观、有效探明前方水文地质情况,判断是否由发生涌水的可能性,并排除部分地下水,减少水量,降低水压;并请有资质单位进行地质雷达超前地质预报,以便进行综合分析。

2.预放水施工

根据超前钻孔预报情况,如果有涌水的可能,在涌水段以前10~20米处进行超前预放水。放水孔采用潜孔钻机打孔,孔径φ89,根据预探含水情况布设放水孔数量及位置。

3.预先增加排水设备出

为确保施工安全,出口在隧道内提前开挖集水坑,以利于涌水收集,同时配备2台150m3/h的污水泵提前安装在集水坑上,输水管道采用φ100钢管接至沉甸池,另外出口增设移动泵站和备用水泵,正常情况下,掌子面利用电动潜水泵排水、有特大涌水、突水时,将移动泵站及备用水泵移至掌子面排水,各级泵站的水泵全部启动。进口隧道内提前施工好排水沟与地面涵洞相联通,并随时确保水沟畅通。

(三)、 防排水措施

对地下水要“防、排、截、堵”结合,形成畅通的排水通道,原则上采用超前钻探、单层超前大管棚和周壁小导管双液注浆堵水(掌子面不注浆),在初期支护中钻孔引水设置多层ω型排水半管,将水引入纵向排水管、横向排水管,出口流入积水坑集中排出洞外,进口通过排水沟排出洞外。

(四)、掘进施工方案

总体施工方法采用分布开挖法(即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

1.开挖前进行超前预报,探明掌子面前方围岩及含水情况。

2.施工顺序如下:

(1)按设计施作φ50mm长3.0m的超前小导管并注浆(有水段为双浆液,无水段为单浆液)。

(2)隧道开挖拱部,并进行混凝土封闭岩面3至5cm。

(3)施作系统锚杆,挂网,架设拱架后,复喷至设计厚度。

(4)隧道开挖中部,并进行混凝土封闭岩面3至5cm。

(5)施作系统锚杆,挂网,架设拱架后,复喷至设计厚度。

(6) 隧道清底,地方进行混凝土填充。

(7)挂防水板,施作二次衬砌。

(五)、施工注意事项

㈠ 严格落实施工的操作规程,当上半断面支护作业完成后,及时埋设围岩量侧点,对开挖后水平净空变化量和拱顶沉降量进行跟踪量测。一般每5米设1个量测断面,每天量测3次,量测数据要及时反馈,用于指导正在进行的开挖及支护作业。

㈡ 支护用的钢拱架,应保证其安设上、下垂直,紧贴岩面,锁定牢固,达到最佳受力状态。加上分节时应结合每部开挖断面高低,以便牢固对接。

㈢ 开挖时,工作面不宜垂直,严禁中下部有较大坑洼,应通过调整打眼深度,使工作面具有一定的坡度,以利于保证工作面的自稳能力。

二、溶洞地段

(一)、溶洞的预测及应对措施

采用物探、钻探等技术对溶洞进行精确预测,当隧道施工遇到溶洞时,应根据设计文件有关资料,超前地质预报、现场实际查明溶洞分布范围、类型情况(大小、有无水、溶洞是否在发育中以及其充填物),岩层的稳定程度和地下水流情况(有无长期补给来源,雨季水量有无增长)等,分别以引、填、越、绕等措施进行处理。并配合设计溶洞处理施工图纸进行处理。

1、溶洞跨越处理

当溶洞规模较大、溶洞内充填物松软,基础处理工程修建困难、耗资巨大,或者溶洞虽小但水流较大时,可根据具体条件采用相应的梁跨、板跨等形式跨越岩溶地段。

此方式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梁跨越,梁体采用抗侵蚀混凝土。当隧道衬砌断面需要开挖围岩才能满足净空要求时,应先开挖围岩,再施工跨越结构,以确保安全,同时应注意不同受力结构间的断缝设置及连接措施设置。

2、封闭处理

已停止发育的干溶洞,在考虑有效的过水通道后,可采用混凝土、浆砌片石或干砌片石堵塞、充填溶洞。

3、锚杆、钢管加固处理

为防止洞穴岩壁或顶板坍塌,在清除松动岩石困难的情况下,可采用锚杆或大钢管、钢轨加固岩体。此时隧道衬砌应考虑抗冲击措施,一般是采用明洞衬砌,衬砌顶部设置回填体,其表面设置护面结构,回填体以上空间的溶洞洞壁采用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封闭支护;若溶洞较大,可设置横向钢轨横或设人字形钢轨栅架。

4、支顶处理

当隧道穿过的溶洞由碎、块石及淤泥土充填,充填物的松散密实程度不一时,隧道底部应考虑采用钢筋混凝土底板,清除底板下松散体,回填碎石,并在底板下加设钢筋混凝土桩进行支顶。

(二).岩溶水处理

1、岩溶水的处理

对岩溶水的处理通常原则是以“排”为主,截、堵、排、防相结合的综合处理措施,笔者认为应该是以“通”为主,截、排、堵相结合的综合处理措施。“通”是指尽量保持原有过水通道,不能因为隧道的修建发生大的变化;“截”是指截断原有地下水通道,改走其他通道;“堵”是封死相交的地下水通道;“排”是特指引入隧洞,通过排水沟排走;“防”是指防止地下水进入隧道即可。

岩溶水处理的较大工程措施有泄水洞和涵洞两类,采用泄水洞排水属于“排”和“截”的范围,采用涵洞过水属于“通”和“截”的范围。

2、泄水洞排水

当预测到隧道区域的岩溶水量大、水压大,而隧道确实无法避开时,需考虑专门设置排水隧洞,达到排除岩溶水,降低地下水位,保持隧道干燥和施工安全的目的。

泄水洞应位于地下水来向的一侧,为防止岩溶水突然袭击,施工中要采用超前钻孔探测,预备足够的抽水设备。泄水洞的设置可能对生态环境有不利影响,是否采用应从施工、环保、安全等多方面进行评价,以保证方案考虑周全,成本最低。

3、涵洞、倒虹管吸过水

隧道断面与岩溶水相交时,为保证岩溶水畅通,在隧道底部设钢筋混凝土圆涵,或倒虹管,同时涵洞出入口周边至隧道边墙外缘采用浆砌片石回填密实。

在采用此方案时要正确考虑涵洞过水断面,一般应按丰水季节流量考虑。

(三)其他要考虑的问题

1、洞穴堆积物及地表塌陷处置

洞穴堆积物的特点是松软、下沉量大、强度低、稳定性差。当隧道必须穿越洞穴堆积物地段时,可采用桩基、换填、注浆等加固岩体的处理措施。

隧道中地下水渗流排泄,导致岩溶地面塌陷,使地质环境遭到破坏,造成隧道开挖时坍方、涌水、涌砂及突泥等危害。隧道通过岩溶地段时的地面塌陷形成过程和突然发生所参与的力是相当复杂的。施工中可采用化学注浆和管棚支撑开挖,同时从地表高压注浆,固结塌陷松散体,避免出现突泥现象。

2、设计阶段工程量估算

要准确估算隧道遭遇大型溶沟、溶槽时的工程量是困难的,不同的溶洞形态、位置有不同的方案,各方案的工程量差异很大,这些只能在工程的预备费用中考虑。

如果在隧道勘察阶段已经明确可知隧道必然遭遇到的大型溶洞数量、类型及位置,可提前进行预设计,尽可能使工程量估算有个参考范围,作为调整预备费用费率的参考。

第14篇 严寒山区隧道施工安全措施研究

一、概述

东边道白和段,隧道共七座,总长11820m。隧道位于东北寒冷地区,最冷月平均气温-12.69℃,最低气温-33.2℃,地面冻结深度大于1.5米,土壤最大冻深1.5m;冻结期5~6个月,需组织冬季施工。安全问题十分突出,为预防事故发生,做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我们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领导小组,对隧道施工的不安全因素进行了研究,建立责任制,从组织上、制度上、防范措施上保证安全生产,制定了详细的安全措施并付诸实施,取得良好效果,隧道从开工至今,无任何安全事故发生。

二、安全保证体系与隧道安全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始终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切实做好施工中的安全工作,制定安全政策及保证措施,作为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实施安全工作的标准和要求。

㈠、安全保证组织机构

我部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由项目长任组长,项目副经理任副组长;安全部为专职管理部门,各工区隧道设安全员。安全管理体系如下图:

㈡、人员配置

项目经理部设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各责任工区分别配置一名安全员。

㈢、安全保证检查程序

施工中各责任工区安全员在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向项目部汇报,及时解决。

㈣、制定安全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做到思想保证,组织保证和技术保证,确保施工安全。

㈤、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及保证制度

1、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制度

⑴、开挖爆破安全作业规章制度。

⑵、各类机械的操作、运行规则及安全作业制度。

⑶、用电安全须知及电路架设养护作业制度。

⑷、用水管路安装及养护作业制度。

⑸、施工现场保安制度及火工品保管制度。

⑹、工区防洪、防火、防风措施。

⑺、有关劳动保护法规的执行措施。

深化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牢记“安全第一”的宗旨,安全员坚持持证上岗。

㈥、隧道施工安全措施

1、隧道施工洞内设专人指挥调度,三管两线设专人管理,保证照明、通风、排水设施良好,道路平顺畅通、灯光明亮。设置好运输线路安全信号标志,确保洞内运输安全。

2、专职安全人员上岗必须佩带安全人员袖标,凡进洞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3、重视洞口的稳定和排水,做好截水沟和边沟,经常检查洞顶边坡的稳定情况。

4、把软弱围岩作为重点和防范对象,注重围岩监测和观察,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做好隧洞监控测量,根据监测资料,判定围岩的稳定性,超前指导施工,保证安全。

5、隧道开挖断面轮廓及时封闭,反坡开挖排水设施双电源和备用水泵。高压电线及风管通过衬砌台车时,设置绝缘活动装置和风管分节安装,防止挂断电缆和弄坏风管。

6、隧道施工各工序安全保证措施

⑴ 钻孔安全保证措施

钻眼前,首先检查工作面是否处于安全状态,灯光照明是否良好,这些灯必须满足施工规范中要求最低规定亮度(一般照明系统最低亮度相当于100w白炽灯以6m间隔所产生的亮度,照明系统电压不得高于220v),支护、项板及两帮是否牢固,有无松动的岩石,如有松动的岩石及时支护或清除。

严禁在残眼中继续钻眼;严禁在工作面拆卸修理钻孔工具。

进洞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防护手套、穿工作服;电工和电钻工穿绝缘鞋和戴绝缘手套。

⑵ 爆破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爆破材料的运输、储存、加工、现场装药、联线、起爆及瞎炮处理,必须遵守《爆破安全规程》(gb6722-1986)的有关规定。

①、在进行爆破作业之前,要取得当地公安部门的批准,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并向公安局申请购买、运输、储存及使用爆炸品的许可证。

②、项目部派副经理杨国荣负责爆破施工。

③、炸药库处设报警装置,并设程控电话,保证与外界联系畅通。

④、加强火工品管理。炸药库看守人员要进行岗前培训,持证上岗。炸药库四周设铁丝网围墙,双门双锁。爆破器材分类存储于干燥的仓内,温度保持在18~30℃,库内设消防设备,运到工地的炸药若当天未使用完毕,必须如数交回,不得在工地留存过夜,火工产品领用运输过程中必须有押运员负责。

⑤、严格遵守规定的爆破时间,并告示当地居民及施工人员,设置醒目的标志牌,放炮时派专人警戒信号。

⑥、对哑炮要严格按《爆破作业规程》进行处理。

⑦、爆破施工要持证上岗,作业现场设专职技术人员指导,装药前要对炮眼进行联线逐孔检查,点炮前要由专职安全员检查其它人员及所有机械设备是否撤至安全地带。炮响30分钟后,才准许安全员进入工作面检查,确定无危险后其它施工人员才能进入作业面施工。

⑶ 装碴与运输安全保证措施

洞内装碴作业的人员、车辆听从调度的统一指挥。

机械装碴时,隧道断面尺寸必须满足装碴机械安全运转,并符合下列要求:装碴不准高于车厢;装碴机械与运碴车辆之间不准有人;为确保运碴车辆就位良好和安全进出,派专人指挥。

车辆行驶遵守下列规定:同向行驶车辆保持50m的距离,洞内能见度较差时,加大距离;车辆发动前必须了望与鸣笛;车辆不得带故障运行。

车辆在洞内行驶时,施工人员必须遵守下列规定:不准与车辆机械抢道;不准扒车、追车和强行搭车。

洞内倒车与转向,必须开灯,鸣笛并派专人指挥。

冬季运输安全主要在洞口段排水不畅时结冰而造成地面滑,不安全,或洞外下雪,上下坡车辆行驶不安全,我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组织了专业的路面保障队伍,配备了推土机、装载机与挖掘机等设备。洞内排水集中排放,水沟内不集水不结冰。洞外提前在路边堆放砂土,必要时随路面铺垫,确保运输安全。

⑷ 隧道大坡度反坡施工防车辆溜放安全措施

由于隧道为反坡施工,尤其斜井坡度大,为此将采取强有力安全保证措施。定期对车辆进行检修,故障车辆严禁进洞。运输车辆严禁超载,牵引能力要留有大于20%的预存能力。斜井地段设置溜车警铃,斜井左侧间距30m左右设置小型避车洞,用于紧急避车。

⑸ 隧道支护安全保证措施

施工期间现场负责人会同有关人员对各部位支护定期检查。在不良地段,每班指定专人检查,当发现支护变形或损坏时,立即修整加固。

严禁将支撑放在虚碴或软弱的岩石上,软弱围岩地段底面加设垫板或垫梁,并用混凝土块塞紧。

开挖后自稳程度很差的围岩、喷射混凝土尚未达到一定强度,喷锚后变形量超过设计允许值以及发生突变的围岩,采取及时加强临时支护措施。

对洞内拱顶和地表布置的测点定期观测,发现洞内和地表位移值等于或大于允许位移值,以及地面或洞内出现裂缝时,必须立即通知作业人员撤离现场,待制订处理措施后再施工。

对喷锚地段的危石及时处理完毕,脚手架、防护栏杆、照明设施确保符合安全要求。

喷射机械定机、定人、定岗,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坚持交接班检查制度,并作好记录。

⑹ 隧道通风与防尘安全保证措施

隧道施工的通风设专人管理。通风机运转时,严禁人员在风管的进出口附近停留。通风机停止运转时,任何人不准靠近通风软管行走和在软管旁边停留,不准将任何物品放在通风管或管口上。

采用φ1300通风管,以保证隧道作业人员每一人最少提供3m3/min新鲜空气,保持空气流动速度不小于15m/min,二氧化硅粉尘小于1mg/m3,开挖作业空间的空气中烟雾的亚硝酸、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浓度不超过有关劳动法规要求的标准。

隧道开挖中使用柴油机设备,在设备排气口安装净化器。并禁止使用燃汽油或液化气石油气的内燃机。

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

⑺ 隧道防火与防水安全保证措施

施工区域设置有效且足够的消防器材,放在易取的位置并且设立明显标志。各种器材做到定期检查补充和更换,不得挪用。

隧道内严禁明火作业。

在雨季前进行防洪及洞顶地表水检查,防止洪水灌入洞内。

对地表水丰富和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层,在施工时制定妥善的防排水措施,备足排水设备。同时在高压风水管上安装三通阀,在遇到大涌水时作为紧急排水管使用。

⑻ 隧道内电气设备安全保证措施

供电线路采用380/220v三相五线系统。

照明电压,作业地段不大于36v,已衬砌好和非作业地段可用220v,手提作业灯为14~24v。

选用的导线截面保证使末端电压降不得大于10%;36v及24v线不得大于5%。

作业地段必须保证足够的照明。各种电气设备和输电线路有专人经常进行检查、维修、调整等工作。所有的动力线和设置都保持在最佳的绝缘和安全状态。

动力线和照明线在隧道的一侧布置。所有线路使用设计合理并具有合适绝缘,将线牢固的固定在隧道壁上,并且不受隧道爆破影响而损坏。

洞内电气设备的操作,必须符合下列规定:非专职电工不得操作电气设备;手持式电气设备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接触的部位,设有良好的绝缘。使用前进行绝缘检查。

电器(气)设备外露和传动部分,必须加装遮拦或防护罩。

36v以上的供电设备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等,必须有接地保护。

直接向洞内供电的馈线上,严禁设自动重合闸,手动合闸时必须与洞内值班人员联系。

㈦、施工临时供、配电安全措施

在施工之前,对所有的用电设备进行一次彻底的调查,确定用电方案,并检算各用电负荷及相应的辅助设施,确保用电安全

1、整个施工现场的临时供、配电有详细的设计。

2、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采用tn-s系统。

3、全部负荷在首端接漏电保护器,确保安全。

4、保护零线(pe线)在开始、中间、结束段均重复接地,各金属外壳机械设备均设置保护接零。

5、所有的用电设施均实行“一机、一闸、一保护”,禁止一个闸刀控制多个用电设施。

㈧、劳动保护措施

1、劳动保护

现场工作人员必须配齐、配带防尘口罩、手套等劳保用品。

2、特殊作业人员的保健措施

为保证隧道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本承包人积极与和龙林业医院协作,将该医院作为我部的急救医院。同时,组织一线生产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包扎培训,提高员工的医疗常识和急救素质。对于治疗常见病,则通过组织集体检查等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保健预防服务。

三、 突发事件处理

1、停电事故处理

⑴ 施工现场全过程配备2~5台备用发电机,一旦出现突发停电事故,立即启动备用电源提供临时电力。

⑵ 设专人负责发电机日常管理和维修保养。

⑶ 加强施工用电线路的检查和维护,对老化线路必须及时更换,确保线路正常、安全输电。

2、突发火灾的处理

⑴ 每个施工队配备必要的通讯器材和消防工具。

⑵ 施工现场、生活区及各类库房、加工厂配备足够的消防桶、灭火器、沙箱等必备消防安全器材,施工期间消防器材不得挪做它用。

⑶ 当出现火警时,立即组织人力扑灭火险,并及时报警。

3、防止坍塌的措施

⑴ 按照“预支护、短开挖、快喷锚、勤量测、早衬砌”的施工原则,洞室开挖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

⑵ 加强地质超前预报。采用tsp地质超前预报系统对地质、水文情况进行探察,及时观察洞内围岩受力及变形动态,提前发现塌方的可能性及征兆。

⑶ 加强超前支护,提高围岩自承能力和开挖面的稳定性。加强初期支护,防止危岩松驰。开挖后及时施作初期支护,防止坍塌,提高围岩的自稳能力。

⑷ 加强围岩量测,及时调整支护方式和支护参数。

第15篇 隧道冬季施工安全措施

一、气候条件

我标段属湿润气候区,全地区年平均气温为6.1℃~7.8℃,最热的七月,月平均气温为24.3℃;最冷的一月,平均气温为零下14.3℃。雨量比较充足,年平均降水量为800-900毫米,其中一半集中在夏季的七、八月份。综观全年,春天风和日丽,夏季稍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天冰封雪飘。

二、冬季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为确保工程项目冬季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为保证冬季施工工程质量,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及施工进度计划安排要求,在冬期施工期间隧道施工安全工作主要以防寒、防冻、防滑、防火、防坍塌等工作为重点,从以下方面作好安全技术措施:

1.做好现场施工人员的防寒保暖工作

冬施前要对水、电路进行防冻检查和处理,水管要提前包上防冻材料,保障施工生活用水畅通,安排专职电工对所有的电路进行检查,杜绝线路老化裂皮等安全隐患。本工程在冬季施工期间,尽可能地不安排夜间施工作业,气温达到-5℃时,项目控制夜间施工作业的时间。我项目部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带、使用。”为本项目部的全体施工人员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并对劳动保护用品的佩带和使用进行监督和指导。另外项目部尽可能的为现场上早、夜班的职工,提供防寒保暖大衣和防寒帽,安排专人负责早上和晚上开水、热水供应,提供项目职工漱洗和饮水之用。食堂也应按时为职工供应卫生、可口的热饭、热菜。确保上夜班的职工有热饭吃,保证职工身体健康。

必要时可在隧道洞口挂设防寒帘,保证隧道内施工对温度的要求,减少冬季施工时由于气温过低对施工人员及混凝土喷射性能的影响,确保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2.霜冻、雨雪日和大风天气做好防滑措施

做好“四口”(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口)、“五临边”(为安装栏杆的平台临边、无外架防护的层面临边、升降口临边、基坑临边、上下斜道临边)等防护、防滑设施。各操作平台必须有可靠的防滑措施。要求所有进入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在冬季施工期间穿防滑鞋,遇有大雪天必须安排人员将现场施工道路、操作平台板等地的积雪及时清扫干净,生活区内也应及时安排人员及时清扫干净,把冬季滑跌摔伤事故控制在“零”指标内。做好施工现场的防滑安全警示标识,充分考虑一切不安全因素,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在雨雪天气后,车辆安装防滑链,防止发生机械车辆打滑,发生交通事故。

3.防止火灾事故

项目所在地气候特别寒冷,需采用安全可靠的取暖方式,配置一定数量的取暖器具,施工现场不允许用明火取暖,杜绝用碘钨灯、电炉、和100w以上的大灯泡取暖,按有关消防规定配置足量的消防器材,控制火灾事故的发生和曼延。

冬季施工用电一定要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项目坚持每半月进行一次施工用电、消防方面的专项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并对违章人员按项目有关规定进行处罚。现场值班电工应每日检查施工用电的状况,对已经老化的电源线,松动的接头及时更换,尤其要加强雨雪天的巡视检查,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现场用电设备必须做到三级配电两极保护,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电工房、食堂等地应配置一定数量的干粉灭火器,防止电起火。加强对氧气、乙炔、油漆、柴油及其他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应远离职工宿舍。

4.控制取暖方式

1)加强冬季取暖的统一管理,宿舍的公用取暖设施应设专人管理,严禁在宿舍内使用电炉或采用明火取暖。

2)冬季施工宿舍内采用燃煤取暖应防止住宿施工人员一氧化碳中毒,宿舍应保证足够的通风条件;每间宿舍根据房间大小设置通风漏斗,通风漏斗尺寸:长不小于50cm、下口宽不小于30cm、上口宽不小于5cm,每间设置的通风漏斗至少不少于3处。

3)每日熄灯前设专人封火,燃煤采暖设施严禁敞口,应将炉盘、炉盖扣严;如炉盘、炉盖不能完全扣盖严密的,应用黄土泥将其抹严,以防煤气渗漏。

4)取暖设施排烟管道安装,每节管道承口应朝介质流通方向安装,接口处并用胶带封好;排烟管道出口探出房檐不得少于50cm,立管不得少于2.0m,水平管距房屋顶棚不得少于50cm,其朝向也不得朝向冬季季风吹来的东北方向。

6)排烟管道上面不得烘晾衣物等易燃物品,取暖设施附近不得堆放易燃、易爆、易挥发的有毒物质。

7)封火时清出的没有燃尽的燃煤应清出室外,并用清水将未燃尽燃煤熄灭。

8)进行安全教育杜绝烫伤、煤气中毒等事件发生,并进行突发事件发生的医疗抢救、紧急处理教育。

9)宿舍、办公室、库房严禁接拉电热毯、电炉子等取暖设施;更不准用碘钨灯在室内、现场进行取暖。

5.防止坍塌事故

冬季施工期间,施工现场还应防止土方坍塌事故及其他由于风雪荷载造成的模板、架体坍塌事故的发生。风、雨、雪天项目派专人观察土方开裂情况。随时掌握土方的变化,发现异常,立即撤离基坑人员,并采取支护措施,有效防止土方坍塌事故的发生。处于工作平台上的雪荷载必须派人员及时清扫,避免因超载而坍塌。

6、车辆、设备维护

认真贯彻落实车辆的各项管理制度,有专人负责,及时安排对车辆进行维修和保养,要采用符合冬季使用的防冻液、润滑油和制动液、发动机和散热器外壳要安装防寒保温罩,尤其是刹车系统、转向系统、灯光系统必须完好可靠,做到定期检查、计划维修、合理使用,使车辆始终保持良好的状况,杜绝由车辆故障而引发事故。

四、冬季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落实冬期施工准备工作,向生产班组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备齐安全施工必须的机具材料和设施。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施工环境和冬期施工特点对施工班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2、冬期施工期间,遇有迷雾、大雪、或六级以上大风严禁登高作业。

3、施工现场供电线路,遇有六级以上大风、大雪天气应立即组织人员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修正。

4、冬期使用的机械设备在入冬前应结合保养计划普遍进行一次换季保养,检查全部技术性能状态。

5、搅拌机等机械在停止运转后,必须将机械内物料倒完,用水冲洗干净,并将积水放尽。

6、氧气瓶应有防震胶圈,旋紧安全钢罩,冻结时应用热水加热,不准用火烤,乙炔气管用后需清除管内积水,胶管防止加水的装置遭冻结时,应用热水或蒸汽加热解冻,严禁用火烤。

7、加强冬期安全检查,内容为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和安全生产设施装备。发现违章作业和不安全因素,及时整改。

8、冬期在雨雪天气后作业时,施工人员应穿防滑鞋,对爬梯及室外楼梯等应采取防滑、防护措施。

9、冬期安全检查:以防冻、防滑、防火、防煤气中毒为重点,冬季施工时应做好职工防寒保暖工作,按规定发放防寒服及防寒安全帽,采取安全可靠的取暖措施,确保职工的健康和安全。

10、根据冬期施工的季节特点、作业环境和气温等情况适当调整作息时间。确保安全生产。

11、冬季施工前加强对消防器具的全面检查,应对消防设施作好保温防冻措施;并对取暖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加强用火管理,及时清除火源周围的易燃物。对现场施工道路要及时清除积水、霜雪并采取防滑措施。

12、施工现场在入冬前建立测温组织,每日对大气温度、混凝土温度、砂浆温度进行观测。项目技术人负责本工程的测温工作,并派专人测温。专职测温人员要认真负责,测试数据真实可靠。

13、测温时间和所测温度值详细记录,整理归档。每天、每施工段停止测温后,由技术员审阅测温记录签字后交技术负责人审查。技术员定期将测温记录归入档案,以备存查。

14、测温人员保持与供热、保温人员联系,如发现供热故障或保温措施不当使温度剧变化或降温过快等情况,立即向技术负责人报告进行处理。

隧道安全措施15篇

方斗山隧道溶洞、涌水地段施工安全措施方斗山隧道隧址区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同时地下水的资源量也十分丰富,由地下水涌、突水现象导致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对隧道施工、运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隧道信息

  • 隧道工程安全措施4篇
  • 隧道工程安全措施4篇98人关注

    据规划,中国在21世纪前20年要建设6000km隧道,10年内要建设155km长的城市公路隧道,其中许多是长、大、深埋隧道。然而隧道施工由于具有围岩稳定性的不确定性,施工机械 ...[更多]

  • 暗挖隧道安全措施3篇
  • 暗挖隧道安全措施3篇94人关注

    暗挖隧道处于软弱地层,施工中应把"防坍、防沉"放在首位,严格遵循浅埋暗挖隧道"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施工原则,结合实际制订出切实可行 ...[更多]

  •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措施3篇
  •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措施3篇89人关注

    据规划,中国在21世纪前20年要建设6000km隧道,10年内要建设155km长的城市公路隧道,其中许多是长、大、深埋隧道。然而隧道施工由于具有围岩稳定性的不确定性,施工机械 ...[更多]

  • 瓦斯隧道安全措施4篇
  • 瓦斯隧道安全措施4篇56人关注

    (1)要选用防爆型风机、阻燃型防静电风管,风机距洞口20米布设。(2)施工过程中加强瓦斯隧道施工通风管理,对通风机械设备、通风管路要做到经常性维护保养和检查,降低通 ...[更多]

  • 隧道安全措施15篇
  • 隧道安全措施15篇51人关注

    方斗山隧道溶洞、涌水地段施工安全措施方斗山隧道隧址区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同时地下水的资源量也十分丰富,由地下水涌、突水现象导致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对隧道施 ...[更多]

  • 公路隧道安全措施3篇
  • 公路隧道安全措施3篇39人关注

    高速公路隧道冬、雨季施工安全措施1、隧道冬季施工的主要危险源冬季隧道施工的主要危险源是爆破施工、临时用电、施工照明、高处坠落、机械伤害、洞内交通事故等 ...[更多]

  • 暗挖隧道施工安全措施3篇
  • 暗挖隧道施工安全措施3篇22人关注

    【第1篇】地铁暗挖隧道施工安全措施暗挖隧道处于软弱地层,施工中应把'防坍、防沉'放在首位,严格遵循浅埋暗挖隧道'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早封闭、勤量 ...[更多]

  • 瓦斯隧道施工安全措施6篇
  • 瓦斯隧道施工安全措施6篇22人关注

    1、总则1.1为防止瓦斯隧道的事故发生,保证员工及其他隧道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 ...[更多]

  • 隧道施工安全措施15篇
  • 隧道施工安全措施15篇14人关注

    1、总则1.1为防止瓦斯隧道的事故发生,保证员工及其他隧道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 ...[更多]

  • 隧道溶洞安全措施5篇
  • 隧道溶洞安全措施5篇11人关注

    2.预放水施工根据超前钻孔预报情况,如果有涌水的可能,在涌水段以前10~20米处进行超前预放水。放水孔采用潜孔钻机打孔,孔径φ89,根据预探含水情况布设放水孔数量及位 ...[更多]

相关专题

安全措施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