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书信稿件 > 稿件范文 > 评课稿

母亲评课稿(8篇)

发布时间:2022-08-13 15:33:08 查看人数:8

母亲评课稿

第1篇 怀念母亲课文教学评课稿

怀念母亲课文教学评课稿

《怀念母亲》这篇文章,笔触简练,感情真挚,让我感触颇深。作者季羡林先生生于1911年8月,山东省清平县人,曾留学德国十年。著名东方学家,梵文学家,中国东方学的奠基人。是我所尊敬的人!

作者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表达了对亲身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崇高的敬意和不变的爱意。课文结构分明,层次清晰,作者借助日记,散文摘抄的语段,描述了作者在漫长的留学生涯中,对母亲和对祖国的怀念,文章对两位母亲同样的敬意,相同的爱慕表达得酣畅淋漓,首尾呼应,说明了为什么会对两位母亲不变的情怀,使文章浑然一体。

本节课张老师采用'中心切入法'直接进入季羡林的内心世界。使学生的情绪马上进入一种沉思忧伤的氛围当中。通过朗读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使学生受到感染和薰陶。

特别是对亲生母亲的感情,重点研读文章第2自然段。'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联系上下文,让学生感受从六岁离开母亲到母亲去世,作者有十多年时间不在母亲身边,虽然中间有短暂回归,但毕竟时间短暂,没有与母亲促膝长谈的机会,如今母亲逝世,即使想报答养育之恩,也永无机会,因此心中觉得伤心难过:'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作者曾经暗下决心,一旦大学毕业,找到工作,就立即迎养母亲,以弥补长久离开母亲的遗憾。然而没等作者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了人世,作者的愿望永远无法实现了。'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作者觉得,随着母亲的死,生活变得毫无意义,一切都变得空虚和寂寞了,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道该做什么,只有遗憾和悔恨一直充满心头。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因为无法尽孝而心存自责,愧疚之情。张老师的做法很到位,让我很有收获。

第2篇 我的母亲评课稿

我的母亲评课稿

有幸听了金老师讲的《我的母亲》这节课,非常受益,很受启发,从中看出了执教者深厚的语文素养和扎实的基本功。我觉得,这节课很好地贯彻了生本教育的理念,真是一节好课!下面我谈谈金老师教学中的亮点:

1、把兴趣教学放在首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金老师在教学中从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和学生的面对面平易近人的沟通,一下子拉近了和陌生学生的距离。以一个动听的.故事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过程中的读思激趣,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精讲激趣,利用角色转换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母亲的心;探究激趣,帮助学生寻找并打开进入作者心灵的精神通道;情感激趣,让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交流感情或碰撞思想,并在阅读实践中获得语文能力的提升和情感的培养。

2、努力创设情境,注重情感渗透。教师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体会母亲的情感。课堂情景创设手法多样,反映出执教者个性而娴熟的情境创设能力。

3、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通过检查预习对学生进行字、词、文学常识的训练;精读品味中“勉强”一词有什么含义,能否去掉?“好,打的好”这句话好在哪里?对“就”和“才”的品味;整体感悟阶段教会学生如何概括一件事;感悟写作特点部分“冰糖葫芦式”的写作方法指导,都能体现出这是一节真正的语文课,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得以彰显。

4、课堂体现出“生本、有效”的宗旨。整堂课以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为主,注重学生的感悟,创设出一种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堂有语文味道,注重朗读指导和学生的品读,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思、思后感、感后写。

5、教态自然,极具亲和力、感染力。执教者表现出的精神饱满的姿态,慷慨激昂的语势给学生以振奋,教师注重倾听学生回答,评价有针对性,拉近了与学生间的距离,构建了和谐的课堂氛围。

总之,这节课学生学的开心、快乐并能有所收获,是一节成功的语文课。遗憾的是这节课严重超时了,但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学生再加上金老师要为我们展示一节完整的语文课,所以对时间的掌控不当,也是情有可原的。

第3篇 《第一次抱母亲》评课稿

《第一次抱母亲》评课稿

今天上午二.三两节听完了卢老师上的《第一次抱母亲》,不得不佩服她对教学的热爱与执着,本来我们年段公开课只要求上一节课,她却精心准备了一个完整课。从预习就可以看出她准备得很充分,我特地抄了她布置的预习作业:

1、记录一天中妈妈为自己做的事以及自己为妈妈做的事。

2、拥抱妈妈并对她说“我爱你”,然后把妈妈的`反应及自己的感受记下来。

在上课过程中除了能感觉到卢老师扎实的基本功,和老师驾驭课堂游刃有余的能力外总能让听课的老师发现许多闪光点.

一、阅读时以点带面,让学生在倾听时集中注意力,随时整妆待发。

如:1、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师:接下来,我想请一些同学读读课文,检查一下昨晚的预习情况,看看通过预习,咱们同学是不是把字音读准了,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了。

检查的时候,我想这样,先请一位同学读,然后再随机换人。听的同学有两个任务,一是当小评委,认真听;二是带着这两个问题边听边想,划出能解答这两个问题的有关语句。

(师巡视听读情况,同时随机按小组读、四人小组读、同桌读、横排纵列等形式抽取部分学生检查读书情况。)

二、激发孩子们课堂上参与的积极性。

如:师:这么多人举手回题呀!不过老师更期待着暂时还没举手的孩子待会可以举起手来。

瞧这句话说得多好,给那些没举手的孩子多少鼓励和期待,我想一定会有孩子响应的。

师:课文读完了我想请同学来评价一下,注意我们先肯定别人的优点再给别人提出意见。

老师教给孩子从小就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卢老师班上的孩子可会用掌声来赞赏别人了。

三、板书清晰明了,让人一目了然。

第一课时的板书:

第一次抱母亲

原因先:换床单(1—3)

后:报母恩(4—5)

感受:难过愧疚

第二课时的板书:第一次抱母亲

母亲无数次抱我

(体会)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第4篇 母亲的呼唤的评课稿

母亲的呼唤的评课稿

《母亲的呼唤》这篇课文通过作者饱含深情地回忆小时候母亲呼唤自己的几件事,反映了母亲对孩子的殷切关怀、无限爱意,表达了人间真挚、和谐、美好的亲情,以及作者对母亲的深深眷恋。旨在教育学生体会母爱,感恩母爱。课文通过三件具体事例来表达作者对母爱的深刻感受和甜蜜体验。

在教学中,张老师以“情感”为主线,贯穿整节课。把课文第一段的内容制成精美课件,让学生得到快乐的视觉享受和甜蜜的情感体验,并由此导入新课。在教学三件具体事例时,张老师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他们学习的自主权。

在学习“母亲在海边因找寻作者而脸色憔悴不堪、声嘶力竭地呼唤”这一部分内容时,张老师采用抓重点句进行感悟朗读的方法,让学生读中感悟文中那深厚、亲切的母爱。并注重联系生活进行课外拓展,让学生思考讨论:如果课文中的母亲在海边一直找不到“我”,可能会怎么样?同学们思维活跃,有的说:可能会昏倒,得一场大病;有的.说:可能会急得发疯;有的说:可能会跳海自杀。于是张老师趁机让同学们联系自身:如果自己发生了什么意外,母亲会怎么样?张老师讲课的这个班的学生正好都是住校生,张老师及时渗透安全教育,同学们,为了疼我们爱我们的妈妈,无论是在校学习、玩耍,还是回家的路上,我们一定要事事处处小心,时时刻刻注意安全。

第5篇 《母亲的恩情》评课稿

《母亲的恩情》评课稿

《母亲的恩情》评课稿1

《母亲的恩情》是苏教版小语教材采用的一种古诗教学的新课程——“文包诗”。这是比较老的课文,在几年前就有很多老师上过公开课,如今,要上出新意,上出亮点还真是很难。但陈老师勇于挑战,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展示给我们的是一堂本本分分、扎扎实实的语文课。我称之为是一堂常态下的优秀课。首先折服于陈老师清秀的外表、亲切的教学态度。听课时,我不免想入非非:如果我是她的学生,坐在下面听美丽的陈老师给我们上课,那是多么幸福呀!真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她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都是那么耐人寻味。更美妙的享受是陈老师的语言,不仅普通话很标准,而且她的吴侬软语让我们听了是那么舒服,学生在她微笑的脸上、鼓励的话语中分明找到了学习的信心,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下面,就《母亲的恩情》一课谈谈我的想法。

一、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地感受理解课文。

多媒体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很多教师为了使用多媒体而制作多媒体,显然这样的做法是不能成立的。我认为使用多媒体,必须明确使用的目的。在这节课上陈老师明确目标,学生直观感受孟郊母子的表情,体现了使用此次课件的重要性,让人觉得多一点嫌多,少一点嫌少,这就是课件制作的成功之处。尤其巧妙的是在理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通过文字介绍,语言描述显然效果是较差的,陈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运用多媒体向孩子们直观显示一组组母子的镜头,同时穿插音乐。直观形象的教学既省却了繁琐的讲解又起到了无与伦比的教学效果。让我佩服其设计的精心。

二、阅读为主,多层次的朗读训练彰显浓浓语文味。

从新课标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陈老师围绕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以读为主,抓住重点字词,指导学生朗读品位句子,并带动全文的朗读和理解。指导朗读时遵循学生情感发展,先感悟后朗读。教者通过她的教学方法告诉我们“语文学习是一种体验。”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需要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学习要求,采用多层次的朗读方式。贯穿有自由读、小组读、师生对读、指读、古诗与句子分角色读,表演朗读,齐读等。这些形式能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参与面广。这样既使每一个学生得到了练习的机会,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为学生朗读、感悟课文培养、积蓄了情感,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表演读能激起学生在表演中学习的浓厚兴趣。我想让学生来当一当孟郊母子,让他们在轻松的背景音乐中表演朗读,这样即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感受阅读的乐趣。并且在反复诵读中,完成了背诵课文的教学目标。学生的朗读在此时就水到渠成了。再没有学生读得索然无味了。教者不仅注重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更加注重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学会“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体现了“捕鱼,不如受人以渔”的教学宗旨。后面的环节中,教师也紧扣“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如何也报答不了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啊!”这句话展开教学,一次次地把这印象印入学生的脑海中。

如果陈老师在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中两个感叹号时能多范读,并引导学生,相信效果会更棒!

三、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求知,借文悟诗。

古诗是全文的中心、话题,陈老师避开繁琐的零碎知识,直接将学生引入课文中心。结合本文“文包诗”的特点和低年级孩子的认知水平,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如下教学流程:

第一个层次,理解课文。

首先,整体感知。我们都知道这一程序设计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定的,又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再精读品味。学习一般都经过形象一-抽象--形象,具体--概括--具体,语言--思维--语言的过程,因此在引导学生感悟后,这时再引导学生读出感觉。当他想象出画面又把自己体会出的情感抒发出来时,这时的形象是高层次,而此时学生抒发的感情也就与课文表达的感情融为一体了。

接着背诵积累。积累语言则是学习语言、积累语感的基础和目的。在学生入情入境之时,顺理成章地引导学生把这几句话背下来,真正达到让学生话记乐背。在指导背诵时,则是按照提供拐杖(看图)到去掉拐杖让学生练习熟读成诵,积攒语言。

第二个层次,从文到诗。

本文的难点在于让学生读懂诗句。本课的文意即诗意,没有必要将诗剖开分析。教完重点句后,引导学生回到古诗上。其实,前文的句子已为学习古诗打好基础。陈老师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寻找文与诗的联系。设计了一个问题:“你读懂了哪句诗?”在读懂诗句的基础上再反复诵读,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又可以激发起学生更高的求知欲望。

第三层次:从诗到法。

我国教育界的老前辈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主要体现在学法指导要“有效度。”因此,教完古诗后,引导学生就“我们是怎样读懂这首诗的?”反省自己的认知过程。教师从中点拨,让学生产生顿悟,找到文与诗的联系,“读懂诗先读懂文,读懂文即读懂诗”。这样的教学设计,意在让学生初步体验从“学会”转向“会学”的乐趣。学会了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效率,也能促进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兴趣。

最后,以吉春亚老师的话结束评课:“三秋之树”虽少了些许“绿意”,可树根扎深了,树干长粗了,树枝变的更硬挺了,筋骨却强健了许多,精神中溶入了一股韧劲,生机里更见顽强,简洁中孕育着的力量。在收获成果的时候才有风花雪月的美丽,才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意,有“云淡风轻话沧桑”的风雅,才有“阳春白雪”的喜悦。

《母亲的恩情》评课稿2

陈利老师执教《母亲的恩情》,感觉课上的很精美。陈老师很优秀,曾获市“333”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县“311”骨干教师、市优秀园丁等荣誉称号,也是我们黑林小学语文学科的骨干力量。她的每一次课堂教学都能引领着我重新审视课堂,都能带给我一些震撼。《母亲的恩情》是苏教版小语教材采用的一种古诗教学的新课程——“文包诗”。这是比较老的课文,要上出新意,上出亮点还真是很难。但陈老师勇于挑战,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展示给我们的是一堂扎扎实实的语文课。下面,就下午的听课谈谈我的感触:

亮点一 —— 精

1.精致教学:《母亲的恩情》一文是 “文包诗”结构的文章。这种结构的文章一般分为两部分:故事和古诗。故事是古诗意境的展现,古诗是故事的凝聚和浓缩。在这节课上,陈老师先从古诗入手,让学生从故事中找出对应的语句,形成阅读的期待,容易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这也是我们新课标中所倡导的:变教师的问为学生的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即问题意识教学法)。之后师生不断品词、析句、品读、合作朗读等,在这种气氛之中,教师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快乐学习,精致教学”从而清晰呈现。

2.精炼语言:在陈老师引领下,学生在不断地思考,不断地走进文本。从初读时的平淡到后来有韵味地读,这就是一个很大的提升。她用简练的语言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之后,一遍又一遍地读文、读诗,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引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表情达意!

3.精彩表扬:在课堂上,每当学生回答完毕,陈老师总会有精彩的点评:“说的太好了,你真是厉害!”“你很了不起!”“你读出了味道!”“你很棒!”“我们给她点掌声!”好孩子是夸出来的,陈老师就做到了这一点,我也想对她说:“你很棒!”

4.精当的板书。课题处,一幅漂亮的简笔画勾勒出了文本内容。在评课环节中也受到了大家的一致称赞。

亮点二 —— 美

1.陈老师今天穿了一件漂亮的小白袄,清秀的外表再加亲切的教学态度,让我不免想入非非:如果我是她的学生,能天天听美丽的陈老师上课,那是多么幸福呀!她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都是那么耐人寻味,真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2.陈老师的人美,课上得更美。听了她的这节课,我深深认识到古诗是一种美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在课堂上陈老师设法引导学生入境,让学生和时代对话,与作者对话,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1)多媒体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很多教师为了使用多媒体而制作多媒体,显然这样的做法是不能成立的。我认为使用多媒体,必须明确使用的目的。在这节课上陈老师明确目标,学生直观感受孟郊母子的表情,体现了使用此次课件的重要性,让人觉得多一点嫌多,少一点嫌少,这就是课件制作的成功之处。尤其巧妙的是在理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通过文字介绍,语言描述显然效果是较差的,陈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运用多媒体向孩子们直观显示针脚、孟郊母子等镜头。多媒体播放画面时,有的学生不禁“啊”了起来,这样不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链接了学生的记忆,勾连出大量体验。直观形象的教学既省却了繁琐的讲解又起到了无与伦比的教学效果,让我佩服其设计的用心。

(2)陈老师在教学古诗时,富有激情的语言和充满激情的肢体动作深深地感染了学生,调动了学生诵读古诗的热情。特别是在深入理解了故事的内容后,最后再读诗句时,学生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个个精神饱满,韵味十足。

总之,陈老师以情感人,在多样的渲染中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语文教学中特有的魅力。相信,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都能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第6篇 母亲的恩情评课稿

母亲的恩情评课稿

《母亲的恩情》是苏教版小语教材采用的一种古诗教学的新课程——“文包诗”。这是比较老的课文,在几年前就有很多老师上过公开课,如今,要上出新意,上出亮点还真是很难。但陈老师勇于挑战,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展示给我们的是一堂本本分分、扎扎实实的语文课。我称之为是一堂常态下的优秀课。首先折服于陈老师清秀的外表、亲切的教学态度。听课时,我不免想入非非:如果我是她的学生,坐在下面听美丽的陈老师给我们上课,那是多么幸福呀!真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她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都是那么耐人寻味。更美妙的享受是陈老师的语言,不仅普通话很标准,而且她的吴侬软语让我们听了是那么舒服,学生在她微笑的脸上、鼓励的话语中分明找到了学习的信心,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下面,就《母亲的恩情》一课谈谈我的想法。

一、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地感受理解课文。

多媒体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很多教师为了使用多媒体而制作多媒体,显然这样的做法是不能成立的。我认为使用多媒体,必须明确使用的目的。在这节课上陈老师明确目标,学生直观感受孟郊母子的表情,体现了使用此次课件的重要性,让人觉得多一点嫌多,少一点嫌少,这就是课件制作的成功之处。尤其巧妙的是在理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通过文字介绍,语言描述显然效果是较差的,陈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运用多媒体向孩子们直观显示一组组母子的镜头,同时穿插音乐。直观形象的教学既省却了繁琐的讲解又起到了无与伦比的教学效果。让我佩服其设计的精心。

二、阅读为主,多层次的朗读训练彰显浓浓语文味。

从新课标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陈老师围绕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以读为主,抓住重点字词,指导学生朗读品位句子,并带动全文的朗读和理解。指导朗读时遵循学生情感发展,先感悟后朗读。教者通过她的教学方法告诉我们“语文学习是一种体验。”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需要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学习要求,采用多层次的朗读方式。贯穿有自由读、小组读、师生对读、指读、古诗与句子分角色读,表演朗读,齐读等。这些形式能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参与面广。这样既使每一个学生得到了练习的机会,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为学生朗读、感悟课文培养、积蓄了情感,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表演读能激起学生在表演中学习的浓厚兴趣。我想让学生来当一当孟郊母子,让他们在轻松的背景音乐中表演朗读,这样即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感受阅读的乐趣。并且在反复诵读中,完成了背诵课文的教学目标。学生的朗读在此时就水到渠成了。再没有学生读得索然无味了。教者不仅注重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更加注重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学会“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体现了“捕鱼,不如受人以渔”的教学宗旨。后面的环节中,教师也紧扣“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如何也报答不了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啊!”这句话展开教学,一次次地把这印象印入学生的脑海中。

如果陈老师在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中两个感叹号时能多范读,并引导学生,相信效果会更棒!

三、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求知,借文悟诗。

古诗是全文的中心、话题,陈老师避开繁琐的零碎知识,直接将学生引入课文中心。结合本文“文包诗”的特点和低年级孩子的认知水平,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如下教学流程:

第一个层次,理解课文。

首先,整体感知。我们都知道这一程序设计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定的,又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再精读品味。学习一般都经过形象一-抽象--形象,具体--概括--具体,语言--思维--语言的过程,因此在引导学生感悟后,这时再引导学生读出感觉。当他想象出画面又把自己体会出的情感抒发出来时,这时的形象是高层次,而此时学生抒发的感情也就与课文表达的感情融为一体了。

接着背诵积累。积累语言则是学习语言、积累语感的基础和目的。在学生入情入境之时,顺理成章地引导学生把这几句话背下来,真正达到让学生话记乐背。在指导背诵时,则是按照提供拐杖(看图)到去掉拐杖让学生练习熟读成诵,积攒语言。

第二个层次,从文到诗。

本文的难点在于让学生读懂诗句。本课的文意即诗意,没有必要将诗剖开分析。教完重点句后,引导学生回到古诗上。其实,前文的句子已为学习古诗打好基础。陈老师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寻找文与诗的联系。设计了一个问题:“你读懂了哪句诗?”在读懂诗句的基础上再反复诵读,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又可以激发起学生更高的求知欲望。

第三层次:从诗到法。

我国教育界的老前辈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主要体现在学法指导要“有效度。”因此,教完古诗后,引导学生就“我们是怎样读懂这首诗的?”反省自己的认知过程。教师从中点拨,让学生产生顿悟,找到文与诗的联系,“读懂诗先读懂文,读懂文即读懂诗”。这样的教学设计,意在让学生初步体验从“学会”转向“会学”的乐趣。学会了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效率,也能促进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兴趣。

最后,以吉春亚老师的话结束评课:“三秋之树”虽少了些许“绿意”,可树根扎深了,树干长粗了,树枝变的更硬挺了,筋骨却强健了许多,精神中溶入了一股韧劲,生机里更见顽强,简洁中孕育着的力量。在收获成果的时候才有风花雪月的美丽,才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意,有“云淡风轻话沧桑”的风雅,才有“阳春白雪”的喜悦。

第7篇 第一次抱母亲评课稿

第一次抱母亲评课稿范文

“名师是大树,能改善一方环境,且在枝叶间闪动精彩。最重要的是名师启发了我们,课堂原来可以是个有魅力的地方。”这是一套叫《听名师讲课》的新书序言中的话。以前一直对与名师没有很深的印象,今天看了于老师执教的《第一次抱母亲》后就一直被课堂上那种博大与温暖感动着,情不自禁地想和大家分享:

1、于老师的范读充满人文情怀,扣人心弦。

教学中于老师没有马上解读文本,而是声情并茂地读了一遍课文,对于有感情范读课文,其实我在上次学校组织观看的录象里就已经领略到于老师朗读的风采了。于老师说:“我备课时也读了好多遍,但我读得不一定有你们读得好,我也不一定读得正确,但我想读一遍给你们听听,好吗?请把书打开。非常感谢你们,都坐得这么好。”这时台上台下鸦雀无声,大家都静静地听着于老师朗读。尽管于老师的普通话不够纯正,但有着一种拨动心弦的力量。当读到最后一段时,一段舒缓的音乐渐渐响起,所有人都被于老师动情的朗读感动着,都被课文中的母子情感动着,直到于老师读完许久,才回味过来,报以热烈的掌声。

于老师的的范读不是为抒发,而是用自己的真诚与作者进行着心灵的对话,分明是用自己的真情引发孩子的共鸣。孩子们听着听着,渐渐来到了课文中,来到了作者所在病房里。就像于老师自己说的“我的普通话不好,但是大家都为我鼓掌。”的确,常常听于老师读课文,常常会感动。也许源于他对于生活独到的理解,也许是他对文本独特的感受力吧!

2、于老师的课堂紧抓字词,讲求个性。

师:母亲肩上挑的重担仅仅是那一百多斤的东西吗?你对这个“重担”是怎么理解的?

生:我的理解是,母亲不只是承受一百多斤的担子,还把我和妹妹辛辛苦苦养大。

师:辛辛苦苦养大,不仅是养育儿女啊,还有什么?

生:还有各种各样复杂的家务劳动。

师:是啊,为了家庭,为了生活,她要做多少事情啊!

生:我们长大以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

师: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生:就是我们长大了,已经可以干活了,但是要是有重的家务劳动,或者是背重的东西,母亲还是叫我们放下,她自己来干。

师:(转向另一名同学)你呢?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生:母亲很关心我们,虽然我们可以干活了,但是母亲还是要自己干一些重活。

师:说得多好啊!这就是“重担”的含意。同学们,“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说的是母亲养育儿女的艰辛,“儿病恨不将身替,调理汤药不离身。”说的是母亲在儿女生病的时候的焦虑和对儿女的照料。“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说的是母亲为了教育子女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说的是母亲对远行的儿女的体贴和牵挂。同学们,母亲的重担里面装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母亲所挑的'不是一百多斤的重担,她挑的实际上是大半个天!同学们,当我们这样理解了“重担”的意思之后,再回过头来看前面这句话,“翻山越岭”,母亲仅仅是翻过一座座山,一道道岭吗?这个“翻山越岭”你现在是怎么体会的?

生:可能是辛辛苦苦地养育自己的儿女。

师:是啊,把“可能”去掉,就是母亲为了家庭,为了生活,为了子女,所走过的曲折的、不平坦的道路。母亲付出多少啊,当我们这样理解“翻山越岭”的时候,当我们这样理解“重担”的时候,我相信你们能把第二段读得更好,读得更有情。把书立起来,一起轻声地把第二段读一读。“母亲竟然这么轻……”开始。

生:(小声读第二段)

…………

《第一次抱母亲》篇幅不长也不短,要想用两课时的时间让学生读的到位,理解的深透,实在不容易。于老师却巧妙地抓住了几对词语,牵一词而动全文。我抱母亲的“第一次”和母亲抱我的“无数次”去比较,母亲最重“89斤”与母亲要挑起的“重担”去比较;母亲“笑一笑”与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眼里流出来比较。

而于老师在教学“重担”这个词时,先问学生对于“重担”的理解,注重学生的体验。当学生表达对“重担”的理解后,于老师声情并茂地说了这样一段话:“同学们,‘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说的是母亲养儿育女的艰辛,‘儿病恨不将身替,调理汤药不离身’说的是母亲在儿女生病时的焦虑和对儿女的照料。‘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说的是母亲为了教育子女所做的巨大贡献。同学们,母亲的重担里面装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母亲所挑的不是一百多斤的重担,她挑的实际上是大半个天。”

我不禁感叹到,于老师真是知识渊博,字字珠玑。从孟子到歌德、再到雨果,从《三字经》到《游子吟》、再到《大同篇》,出口成章。他是一位长者,一位良师,更是孩子们的益友和知己!巧妙的通过一些学生熟知的诗句帮助孩子们很好的理解并积累。

这节课,于老师从引导学生读正确到读流利,再到读出感情;从自己的深情范读到让学生联系自己的母亲去读,一直把孩子们读出泪水,读出哭泣。正如于老师课上讲的那样,读书就是“煮书”,阅读不是阅读教学,读课文不是读字符,是读意义,朗读需要停顿,停顿就是思考,就是想象,就是用心去读。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自己的韵味;读得有层次,读得有变化,读得有发展;该激昂处激昂,该委婉处委婉,该流泪时流泪,该动情时动情,这就是语文教学的“以读为本”,“以生为本”。

第8篇 怀念母亲评课稿

怀念母亲评课稿

聆听沈老师执教的《怀念母亲》的课堂展示,感到这就是一节效率很高,扎扎实实的语文课。《怀念母亲》的课堂教学究竟扎实在哪里呢?

首先,教学目标制定的扎实。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中国和归宿。如果教学目标不扎实,那么教学的手段再新颖,也仅仅是皇帝的新装──没有任何的价值。《怀念母亲》这篇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课文结构分明,层次清晰。作者开门见山,指出两位母亲在作者生命中同等重要的地位,为全文奠定了情感的基调,同时引出下文对两位母亲的描述。接着,作者描述了自己与亲生母亲的关系:虽然相处时间不多,但母子感情却丝毫未减,相反因为母亲的离世,更加深了自己对母亲的歉疚,并为此不断怀念母亲,这为阐述自己对祖国母亲的爱铺垫了感情基调;然后,作者借助日记、散文摘抄的语段,描述了在漫长的留学生涯中,对母亲和祖国的怀念,将对两位母亲同样的敬意、相同的爱慕表达得酣畅淋漓,这是文章的重点所在。最后,作者呼应文章开头,说明为什么会有对两位母亲不变的`情怀,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针对文本的情况,沈老师的教学目标就制定为:感悟课文内容,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把教学重点放在了引导学生抓住那些表情达意的关键词句,通过朗读感悟,理解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上。

其次,课堂展示的过程扎实。《怀念母亲》的课堂展示,过程简洁,条理清楚。沈老师从课前的听写复习导入,通过第一课时学生提出的三个问题“这个母亲是指亲生母亲还是祖国母亲”,“哪里写生母,哪里写祖国母亲”,“问什么又凄凉又甜蜜?”引领课堂教学。因为课文语言富有跳跃性,而且作者祖国的这种深厚感情,学生缺乏现实体验,但是学生对于自己的亲生母亲又是有很深刻的感悟的。所以,课堂教学绕过了暗礁,从“为什么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为什么没有母亲作者要食不下咽,寝不安席?为什么作者要抱终天之恨”反复的去感悟作者对于自己母亲的情感,在感悟后又回到文本,进行朗读。由于学生理解了文本,所以朗读的时候就不是无根之木。然后再回到对于祖国母亲的真挚的情感上,学生的回答自然是水到渠成。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就是为了达到不需教”,扎实的课堂没有演变成老师牵着学生走,在课堂中,沈老师把这种学生感悟的释放落实到了写母亲的背影中。

第三,教学的语言扎实。教学的语言有很多种,而朴实的语言最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比如在朗读的时候,很多老师会说“让我们美美的读一读”。一直不太明白什么是美美的读一读。在《怀念母亲》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感悟到了作者失去母亲的痛苦,沈老师就引导学生”带着这样的感情,读第三段”这样的语言就显得扎实而有效。

最后,对于教学的自我评价扎实。《怀念母亲》的课堂教学非常完善,沈老师还提出要结合课后的资料袋,让学生理解每一个海外的中国人都有对自己喜爱的情感,认为这节课还留下了遗憾。

崔峦老师曾经说过“扎扎实实打基础,简简单单教语文”。语文课的性质是就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就是简洁丰满,有实效。要让语文课堂的40分钟更有效,我们就要多上这样在新课程引领下扎实的语文课。

母亲评课稿(8篇)

母亲的呼唤的评课稿《母亲的呼唤》这篇课文通过作者饱含深情地回忆小时候母亲呼唤自己的几件事,反映了母亲对孩子的殷切关怀、无限爱意,表达了人间真挚、和谐、美好的亲情,以及…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母亲信息

  • 母亲评课稿(8篇)
  • 母亲评课稿(8篇)8人关注

    母亲的呼唤的评课稿《母亲的呼唤》这篇课文通过作者饱含深情地回忆小时候母亲呼唤自己的几件事,反映了母亲对孩子的殷切关怀、无限爱意,表达了人间真挚、和谐、美好 ...[更多]

  • 怀念母亲评课稿(2篇)
  • 怀念母亲评课稿(2篇)2人关注

    怀念母亲评课稿聆听沈老师执教的《怀念母亲》的课堂展示,感到这就是一节效率很高,扎扎实实的语文课。《怀念母亲》的课堂教学究竟扎实在哪里呢?首先,教学目标制定的扎 ...[更多]

  • 母亲的恩情评课稿(2篇)
  • 母亲的恩情评课稿(2篇)2人关注

    《母亲的恩情》评课稿《母亲的恩情》评课稿1《母亲的恩情》是苏教版小语教材采用的一种古诗教学的新课程——“文包诗”。这是比较老的课文,在几年前就有很多老师 ...[更多]

  • 第一次抱母亲评课稿(2篇)
  • 第一次抱母亲评课稿(2篇)2人关注

    第一次抱母亲评课稿范文“名师是大树,能改善一方环境,且在枝叶间闪动精彩。最重要的是名师启发了我们,课堂原来可以是个有魅力的地方。”这是一套叫《听名师讲课》的 ...[更多]

相关专题

评课稿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