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管理制度 > 安全管理制度

系统安全管理制度汇编(15篇)

更新时间:2024-05-11 查看人数:64

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包括哪些

我们的系统安全管理制度涵盖了以下几个核心领域:

1. 安全策略与标准:定义了系统的安全基准,包括访问控制、数据加密、防火墙配置和漏洞管理。

2. 系统监控与审计:实施持续的系统监控,记录并分析活动日志,以检测潜在威胁。

3. 威胁识别与预防:定期进行安全评估,识别新的威胁,并采取预防措施。

4. 应急响应:建立快速应对安全事件的流程,确保最小化损害。

5. 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防止人为错误导致的安全风险。

6. 合规性检查:确保所有操作符合行业标准和法规要求。

培训内容

为确保所有员工理解并遵守安全规定,我们提供以下培训内容:

1. 基础安全知识:讲解网络安全基础,如密码安全、邮件安全和恶意软件防范。

2. 公司政策:详细解读公司系统安全政策,明确员工的责任和义务。

3. 实战模拟:通过模拟攻击场景,训练员工如何识别和报告可疑活动。

4. 最佳实践:分享最佳的安全操作实践,如定期更新软件和使用双因素认证。

5. 法规合规:教育员工关于相关法规,如gdpr和pci dss等。

6. 持续学习:定期更新培训内容,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威胁环境。

应急预案

面对可能的安全事件,我们已制定了详尽的应急预案:

1. 事件响应团队:组建专门的响应团队,负责协调和执行应急行动。

2. 事件分类:根据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事件分为不同等级,以便快速响应。

3. 初步隔离: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隔离受影响的系统,防止威胁扩散。

4. 数据恢复计划:定期备份关键数据,以便在必要时迅速恢复服务。

5. 法律援助:与法律顾问合作,处理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

6. 事后审查:事件解决后,进行详细的审查,以改进未来的预防措施。

重要性

系统安全不仅关乎公司的运营效率,更是保护客户信任和企业声誉的关键。一个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能够:

1. 防御外部攻击:减少黑客入侵和数据泄露的风险,保护公司资产。

2. 提升内部效率:通过标准化流程,降低因安全问题导致的系统中断时间。

3. 维护法规遵从性:确保业务活动符合相关法规,避免法律纠纷。

4. 增强客户信心:通过公开透明的安全措施,增强客户对我们的信任。

5. 促进企业文化: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形成重视安全的企业文化。

系统安全管理制度是我们组织的核心组成部分,它需要全体员工的理解、参与和执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快速发展的数字世界中保持稳健的步伐,确保业务的连续性和成功。

系统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第1篇 易燃有毒气体探测器防火探测系统安全管理规范

1.目的和范围

为正确使用、保养和标定易燃气体探测器,使易燃、有毒气体探测器和防火探测系统能够在危险发生的初期发出警报,使作业人员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危险进行预防和消除,降低火灾危害和生命财产损失的几率,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所辖范围内使用的易燃,有毒气体探测器和防火探测系统的管理。

2.术语和定义

3.职责

3.1 健康安全环保部

负责制定《易燃,有毒气体探测器和防火探测系统安全管理》,并监督检查各所属单位的执行情况。

3.2 使用单位

3.2.1 负责所辖范围内使用的易燃,有毒气体探测器和防火探测系统的使用及维护管理。

3.2.2 负责对所属单位使用易燃,有毒气体探测器和防火探测系统的相关人员进行有关技能的培训。

3.2.3 负责定期对易燃和有毒气体探测器进行检查、测试、校核和检验。

4.管理要求

4.1 分类

易燃和有毒气体探测器分为便携式和固定式两种。

4.2 便携式气体探测器

4.2.1 概述

4.2.1.1 使用易燃气体探测器应设置探测气体报警的最低爆炸下限值。有毒气体探测器针对探测到气体报警的设定值是按达到一定临界值(ppm)的含量来设定的。

4.2.1.2 由专职检测人员进行易燃和有毒气体探测器的标定和检验。

4.2.2 校核

4.2.2.1 使用前,在空气洁净的环境中将探测器调零。根据厂家说明书检查、测试和校核便携式易燃气体探测器。便携式可燃气体探测报警仪每六个月进行校验一次, 并做好记录根据使用状况不定期的使用标准气体进行标定。

4.2.2.2 对探测器的检查、测试和校核(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l 检查探测器的外观,确保仪器没有机械损坏;

l 检查探头是否过期,如过期必须立即更换;

l 检查电池电压是否符合该型探测器的要求;

l 用清洁的空气进行置换使仪器恢复零位指示;

l 使用前对探测器进行零点校验。

l 使用标准气体发生器测定该探测器的可靠性。

轮班时,在使用前校核一次即可。但以下情况,必须重新测试/校核:

l 使用人员变更或工作的环境发生很大变化;

l 探测器由于跌落、浸湿或温度变化的原因而遭到损坏。

4.2.2.3 现场校核的结果必须由校核人员记录备案。记录包括设备的序列号、使用日期、测试、检查、标定结果和测试人员的姓名。

4.2.3 使用

4.2.3.1 以下情况应使用便携式易燃气体探测器:

l 在可能含有易燃气体的区域动火;

l 签发热工作业许可证和开始热工作业前;

l 开始进入限制空间作业之前,在整个作业过程中应持续检测气体。

4.2.3.2 以下情况应使用有毒气体探测器:

l 拆开处理工艺管线或气体管线的管子和法兰之前;

l 进入限制空间前的气体检测(如工艺处理容器、水舱和油舱等);

l 接近漏油、漏气的管线、容器或舱室时。

4.2.4 气体检测人员

4.2.4.1 执行气体检测工作的人员都应接受过专业培训。

4.2.4.2 进行气体检测工作时,检测人员必须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和安全装备。

4.2.5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2.5.1 气体检测人员必须熟知每种气体的密度同空气的差异,保证整个空间的气体都被检测到。

4.2.5.2 检测者必须注意表中读数的每一个变化。在一定条件下,比如强气流或缺氧,表中读数可能会迅速升高或降低,导致错误结果。

4.2.5.3 气体检测人员必须了解检测设备的性能和测量范围。

4.2.5.4 按照厂家的建议检查和维护保养探测器。

4.2.6 使用便携式气体探测器的安全预防措施

4.2.6.1 将取样软管的长度降至最低。根据设备使用说明确定泵的确切数量,降低气体在管线中冷凝的可能性。

4.2.6.2 每次检测完后都要用洁净空气吹扫探测器,排出燃烧室内氧化物中的腐蚀性气体。

4.2.6.3 禁止拆除设备上的止回火器, 防止燃烧室中可能发生的爆炸接触到取样中的混合气体。

4.2.6.4 禁止使用探测器取样含有四乙铅的汽油蒸气,将取样管或触头浸入液体中。

4.2.6.5 禁止接近无线通讯设施(如天线), 电磁波会影响气体探测器的微处理器。

4.2.6.6 在限制空间中作业,探测器出现故障(如电量不足),所有人员必须立刻停止作业,并离开该区域。

4.3 固定式气体探测器

4.3.1 固定式易燃和有毒气体探测器是安装在不间断地检测易燃和有毒气体浓度的位置。探测器输出的信号通常都传送到监控中心,如控制室。

4.3.2 根据特定的用途,每个控制系统都要根据需监控的空间、易燃气体的类型、有人或无人设施、设备的价值和发生事故导致的危险等方面的因素来量身定制。设施关断的情况:

4.3.2.1 出现任何可导致设施无法安全运作的故障或异常状态时,应自动将设施关断。

4.3.2.2 设备运行中发生电力中断情况,应安装可调的延时装置以防止设施关断。

4.3.2.3 关断系统应优先于自动重启系统。

4.3.2.4 每个引起关断的情况都必须启动一个视觉警报器,引起进入该区域的工作人员警觉。

4.3.2.5 设置气体报警的最低爆炸下限值。

4.3.3 应按照厂家的要求定期校核固定式易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探测器,最少每三个月一次。

4.3.4 记录

固定式的可燃探测报警仪每年至少校验一次使用六个月应进行标定一次并做好记录。内容应包括探测器的位置、制造厂商、类型和型号、标定日期、标定结果和校核人员的姓名。

4.4 防火探测系统

海上及陆岸终端设施上安装防火探测系统。烟火探测器同中央控制系统由plc(可编程逻辑控制系统)连接起来,可启动听觉和视觉警报,决定是否关断设备或生产系统。防火探测系统的优点在于可以在无人区域发生火灾时发出警报,而火势的情况主要依靠离子烟雾探测器、热能感应探测器和紫外线/红外线探测器(或火焰探测器)三种类型的探测器来识别。

4.4.1 离子烟雾探测器

离子烟雾探测器安装于易出现火灾的天花板,可通过感应可见的烟雾或不可见的燃烧产物对火灾迹象作出反应。探测器探测到烟火时二极管停止闪烁,始终保持发光状态。特殊的信号处理技术避免了电器的干扰,在确定有烟雾存在时发出警报。每三个月要使用烟雾样本对探测器进行校核。

4.4.2 热能感应探测器

热能感应探测器(固定温度上升补偿式热探测器)感应过热或火焰,并通过安全系统向人员报警或探测到火灾后释放灭火剂。探测器装有温升补偿装置,根据火焰蔓延趋势强弱能准确的探测到四周温度。热能感应探测器设定的报警温度应比环境温度高50~100度,安装完成后,应对探测器做检查,设定温度范围。

4.4.3 紫外线/红外线(uv/ir)探测器

紫外线/红外线探测器设计用来探测火焰发出的紫外线和红外线,不因照明光线、焊接弧光、发热物体和其他热辐射源发生误报警现象。火焰同时放射出紫外线和红外线,可判断火焰的存在。如果只探测到紫外线或红外线中的一种,不会引起警报。但如果两者同时被探测到,并且达到一定的强度,经过微处理器的计算,可以判定火焰的存在并报警。

5.相关文件和资料

5.1 《劳动防护用品安全管理》

5.2 《工作许可管理》

6.相关记录

第2篇 操作系统安全配置管理规定

1范围

1.1为了指导、规范海南电网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信息系统的操作系统安全配置方法和日常系统操作管理,提高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维护水平,规范化操作,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可靠运行,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1.2本办法适用公司信息大区所有信息系统操作系统安全配置管理。主要操作系统包括:ai_系统、windows系统、linu_系统及hp uni_系统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国家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iso27001标准/iso27002指南

--公通字[2007]43号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

--gb/t 21028-2007 信息安全技术 服务器安全技术要求

--gb/t 20272-2006 信息安全技术 操作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gb/t 20269-2006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

--gb/t 22239-2008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22240-2008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

3支持文件

《it主流设备安全基线技术规范》(q/csg 11804-2010)

4操作系统配置管理责任

4.1操作系统安全配置管理的主要责任人员是系统管理员,负责对所管辖的服务器操作系统进行安全配置。

4.2对于终端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应由终端管理员负责进行配置,或者在终端管理员指导下进行配置。

4.3系统管理员和终端管理员应定期对所管辖的服务器操作系统的配置、终端计算机操作系统的配置进行安全检查或抽查。

4.4系统管理员和终端管理员负责定期对所管辖的服务器和终端计算机操作系统安全配置的变更管理,变更应填写配置变更申请表。

4.5系统管理员和终端管理员负责定期对所管辖的服务器和终端计算机操作系统安全配置方法的修订和完善,由信息安全管理员对操作系统安全配置修订进行规范化和文档化,并经审核批准后统一发布。

5操作系统安全配置方法

5.1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规范应该根据不同的操作系统类型,不同的应用环境及不同的安全等级,结合信息系统和终端安全特性,制定合适的操作系统安全配置,以采取合适的安全控制措施。

5.2根据应用系统实际情况,在总体安全要求的前提下,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应满足《it主流设备安全基线技术规范》(q/csg 11804-2010)文件中对ai_系统、windows系统、linu_系统及hp uni_等最低安全配置要求的基础上可进行适当调节。

5.3操作系统安全配置方法应该根据技术发展和信息系统实际发展情况不断修订和完善。

6附则

6.1本办法由海南电网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负责解释。

6.2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实行。

第3篇 供配电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确保公司的供配电系统正常、安全运行。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单位的供配电系统安全管理。

3、职责

3.1设备能源部负责公司供配电系统整体的管理。

3.2各单位负责各自单位的配电系统的管理。

3.3生产技术部为供配电系统技术指导部门。

4、管理规定

4.1供配电系统包括:变电所、配电室、变压器今及备用电源。

4.2供配电安全管理

4.2.1电工必须经国家劳动部门或电业管理部门培训、考核,持有效证件上岗。

4.2.2供、配电场所及设备、避雷设施等必须经电业管理部门验收、批准,方可投入运行。

4.2.3供、配电室电工应认真学习和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定》及当地供电部门有关规定,注意做好操作时的安全防护工作。电工作业时,所着防护用品、所用安全工具必须符合专业规定。

4.2.4值班电工必须轮循坚持24小时值班,按时巡查供电设备及电力线路,按时监控电器设备的运行参数,发现异常运行情况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值班电工巡查项目一般应包括:变压器巡查、配电设备巡查、架空线路巡查和电缆线路巡查。

4.2.5重要生产单位应配置备用电源,确保在发生突然断电等事故时,及时供电。

4.2.6根据工作需要,变电所应备足各种合格的仪表、安全用具、防护用具,并定期进行试验、检查。

4.2.7变电所、配电室应设置各种必要的消防器材,电工能熟练使用。变电所、配电室内不准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及其他杂物。

4.2.8变电所、配电室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老鼠或其它小动物破坏电缆。

4.3供配电系统的维护

4.3.1供配电设备应进行统一的计划检修安排,维护设备正常、高效运行。

4.4规范供配电系统的图纸管理,做好技术数据及资料的保存。

4.5建立健全各岗位职责及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技术管理,不断提高职工技术素质,保证供配电系统的稳定运行。

第4篇 供配电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确保公司的供配电系统正常、安全运行。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单位的供配电系统安全管理。

3、职责

3.1设备能源部负责公司供配电系统整体的管理。

3.2各单位负责各自单位的配电系统的管理。

3.3生产技术部为供配电系统技术指导部门。

4、管理规定

4.1供配电系统包括:变电所、配电室、变压器今及备用电源。

4.2供配电安全管理

4.2.1电工必须经国家劳动部门或电业管理部门培训、考核,持有效证件上岗。

4.2.2供、配电场所及设备、避雷设施等必须经电业管理部门验收、批准,方可投入运行。

4.2.3供、配电室电工应认真学习和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定》及当地供电部门有关规定,注意做好操作时的安全防护工作。电工作业时,所着防护用品、所用安全工具必须符合专业规定。

4.2.4值班电工必须轮循坚持24小时值班,按时巡查供电设备及电力线路,按时监控电器设备的运行参数,发现异常运行情况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值班电工巡查项目一般应包括:变压器巡查、配电设备巡查、架空线路巡查和电缆线路巡查。

4.2.5重要生产单位应配置备用电源,确保在发生突然断电等事故时,及时供电。

4.2.6根据工作需要,变电所应备足各种合格的仪表、安全用具、防护用具,并定期进行试验、检查。

4.2.7变电所、配电室应设置各种必要的消防器材,电工能熟练使用。变电所、配电室内不准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及其他杂物。

4.2.8变电所、配电室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老鼠或其它小动物破坏电缆。

4.3供配电系统的维护

4.3.1供配电设备应进行统一的计划检修安排,维护设备正常、高效运行。

4.4规范供配电系统的图纸管理,做好技术数据及资料的保存。

4.5建立健全各岗位职责及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技术管理,不断提高职工技术素质,保证供配电系统的稳定运行。

第5篇 接地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接地系统是指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出现危险对地电压的导电部分同大地紧密地连接起来的系统整体结构。它是一种防止间接电击的保护性措施,关系到人身安全、防火防爆、设备安全等。接地系统类型很多,主要有防止人身间接电击以及电气火灾、线路损坏的故障接地、重复接地、防止过电压的接地、等电位接地、防静电接地、电磁屏蔽接地、检修接地以及维持系统安全运行的工作接地等。低压配电系统主要有tn系统、tt系统、it系统三种接地制式,保护性接地装置与其相连接的保护线(保护导体),按现行标准以文字符号“pe”表示。这三种电源系统在运行中有时发生漏电、感应或故障接地、过电压等事故,容易引起人身触电伤亡和电气火灾与爆炸事故。电气系统及电气设备在运行、维护、检修时或者在发生故障情况下,为了保证安全应进行保护性接地。对于有些高压输电变配电设备装置以及发电设备等,为了满足设备在运行上的需要或当发生事故时使继电保护装置动作而必须将电气回路中性点接地。

要确保接地系统装置正常、安全,管理工作应包括以下内容:

1.接地制式、接地装置连接要规范

电源系统接地制式不同,安装规范要求不同。同一台发电机,同一台变压器供电网路中,不应采用两种不同接地制式的保护方法。

tn系统的装置或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严禁用作pen线。pen线严禁接入开关设备,不得断股或断线。

tn系统整体结构主要是由工作接地,主干保护线(主干pe或pen线),设备保护线(pe线),故障速断保护装置,重复接地或等电位联结所组成。它必须保证系统整体性、连续性、可靠性。

在tn系统的接地形式中,所有用电(受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必须用pe线(或共用中性线即pen线)与电力系统的接地点相连接(先接至主干pe线),且必须将能同时触及的外露可导电部分接至同一接地装置,不允许任何漏接、错接、混装现象,否则应装设能自动切除接地故障的继电保护装置。

采用tn—c—s系统时,pe与n从某点(一般为进户处)分开后,就不能再合并,且n线绝缘水平应与相线相同。

对新改扩工程,应推行tn—s系统并辅以总等电位联结以及在局部范围内作辅助等电位联结。需要接地的直流系统的接地装置,应符合有关规定。

接地装置是指接地体和接地线(包括引出线)的总和。接地装置的选择、敷设、连接应经过安全设计与验收。

交流电力装置的接地体,在满足热稳定条件下,宜利用自然接地体;但应注意其接地装置的可靠性,避免某些自然接地体的变动(如自来水管系统)而受到影响,但可燃液体或气体等管道禁止作为保护接地体。经常流经直流的接地装置不应利用自然接地体。

接地装置宜采用钢材,导体截面应符合稳定和机械强度要求。接地体顶面埋没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但不应小于0.6m,在地下不得采用裸铝导体作为接地体或接地线。接地装置的钢体连接必须保持完好电气通路,包括接地体的引出线在内,应全部采用焊接。

2.重复接地布设应正确合理

tn系统重复接地是指在主干保护导体上(主干pe线或pen线)的一处或多处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再次连接的接地。对于架空线路干线和分支线的终端以及沿线每1km处,其pe线或pen线应重复接地。电缆线路和架空线路在每个建筑物(包括非生产场所)或车间的进线处(如无特殊要求,对小型单层建筑,距接地点不超过50m可除外),均需重复接地。高低压同杆架设的电力线路段的低压主干pe线或pen线应重复接地。以金属外皮等作主干pe线(或pen线)的低压电缆也应重复接地。

车间内部宜采用环状重复接地,pe干线或pen线与接地装置至少有两点连接,除进线处外,其对角最远点也应设一处重复接地,而且车间周长超过400m者,每200m应重复连接一次。具有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应在专用的主干pe线上设置接地装置。

使用公用变压器的单位应在进户处、线路末端和重点部位布设重复接地。采用接地故障保护且不能满足切断故障回路的时间要求时,应在建筑物内或局部范围内作等电位联结。

3.加强对接地装置的检查与管理 

(1)检查接地装置连接及保护装置是否正常,出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2)定期对接地装置电阻的检测

加强接地装置电阻检测,检查接地电阻值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是接地装置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各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在干燥季节检测,重复接地电阻检测必须与主干pe线或pen线断开后进行。低压电力网中的电源系统工作接地电阻不超过4ω;低压线路每处重复接地电阻不超过10ω;电力设备接地电阻不超过4ω;其他应符合相应的安全设计要求或有关规定。检测结果应有记录,或由专业单位或部门认可检测报告。

(3)接地装置标志要明晰

每一处接地装置应编号,有专用接地装置标示牌,并注明检测日期与数据,用e或接地图形符号表示。

明敷接地pe干线的表面应涂以用15~100mm宽度相等的绿色和黄色相间的条纹。在每个导体的全部长度上或只在每个区间或每个可接触到的部位宜作出标志。当使用胶带时,应使用双色胶带。中性线宜涂蓝色标志。

自然接地体与人工接地体连接处应有便于分开的断接卡和色标,便于运行、维护和检测接地电阻。

(4)资料齐全完整

所有的接地装置应经过安全设计,图纸资料齐全,与现场实际相符。接地装置的设计资料,施工与变更资料,检测与检查资料,应当齐全完整 、真实,便于考证其有效性。

第6篇 磁性材料动态分析系统安全管理办法

一、目的:为指导和规范磁性材料动态分析系统的安全使用。

二、范围:仅适用于本公司磁性材料动态分析系统。

三、安全操作使用规程

1.操作者必须了解并熟悉该机性能和使用手册操作说明书的全部内容。

2.该机所用电源220v50hz,按要求操作前先开机预热五分钟。

3.不得私自打开机箱,不得带电插拔通讯线。

4.功放最大输出电流2a,最大输出电压20v,输出频率最高100khz,测试时不允许超出上述数值。

5.磁芯材料进入深度饱和状态时间不宜过长,否则磁芯温度上升阻抗下降,测试参数不准确。

6.本仪器只在每次测试时供电,能有效减小磁性材料的发热,但一个磁性材料连接测试时间仍不能过长,以免影响测试准确性。

7.该设备使用环境应通风良好、干燥、无尘、无强电磁干扰。

8.严禁各类腐蚀性物品接触设备,关机后必须切断电源。

第7篇 氨制冷系统安全管理

一、安全意识(理念):首先是有没有安全意识。

1.从重要性说:安全是第一,安全是首位,安全是一切工作的保障。没有了安全所有的工作都将可能是徒劳。(只是可能,但不要抱侥幸心理,抱侥幸=冒险)没有安全就没有阳光的企业,没有安全就没有员工的饭碗和平安。

2.从企业管理工作的结构

说:安全管理工作是基础工作,是日常工作。

3.从企业效益说: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安全是一种隐性的、长期的效益。是企业的最大效益。

4.从企业投入说:安全投入明的是在花钱,隐性的是为了企业更少的花钱。安全投入是为了保证企业的基本效益,进而扩张更大的效益。现代企业追求效益最大化,追求效益最大化就得创造最多的收入,而付出尽可能少的成本。但安全投入是最必要的成本之一。

二、安全管理:重要的是制度和落实。

要搞好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应有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合理的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度是规范人们必须怎样做,做到什么,不能怎样做。

安全制度包括:卫生管理、质量管理、用火用电用水用汽用油管理、劳动保护、设备操作规程、设备养护维修、特种设备的定期检测、安全设施的使用保管及人员培训。而制度的落实才是制度的实质,才是制度的真实体现。

三、安全责任心

1.员工责任心

整套制冷系统的运行安全与否,除了原设计及安装是否符合安全规范外。再者

就取决操作人员如何正确操作、管理制冷系统,取决操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这包括安全意识、安全责任心)。操作人员的日常工作过程要求做到勤看、勤查、勤听、勤摸、

勤记录。

2、管理层的责任心

管理层应十分重视生产安全,制定出行之有效的、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其中包括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并进行跟踪检查抓落实,在安全生产上要舍得投入。

四、日常工作中如何预防事故(故障)的发生

减少故障的关键在于预防,预防的关键在于:

1.要有一批技术全面/熟练,责任心强的操作管理人员.(据相关资料表明90%的故障是由于操作或维修不当而造成的)

2.正确掌控整个系统运行状态

(1)完整地/系统地/熟练地掌握整个系统的工作原理(整个系统设备管道阀门的布置)(包括每台设备的构造和原理)

(2) 整个系统的运行参数(压力/温度/液位/运转声音)是否正常、合理、经济.

(3)制冷系统四大部件热负荷应匹配(机房主机热负荷/冷凝器热负荷/库房冷却设备热负荷和节流元件热负荷)

(4)严密/规范/准确的系统运行记录.(包括维修记录)

3.系统的日常维护保养(保养重于维修)

(1)各主要设备应严格按照规范(厂规或国家规范)进行维护保养.(小/中/大修)

(2)压力容器及压力容器上的安全部件应遵循国家相关条例按时请压力容器检测部门进行定期检测并归档管理。

(3)各种管道/阀门应及时除锈油漆(露天阀门的填料压盖可擦拭干净后涂上黄油避免阀

杆锈死)

(4)严格做好制冷系统各种设备/管道等的精确维修.并做好记录.

四、故障的处理及紧急救护

如果系统出现故障,操作人员应冷静、沉着,不要慌乱。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操作。

如果是机械故障,应迅速关闭电源让相关机器停止运转。

如果是系统泄漏,操作人员应穿戴好防护用品(操作人员平时应能熟练地使用各种防护用品)迅速准确地关闭相关阀门,让泄漏点与系统分隔开。并用自来水冲洗泄漏点。

如果是高压系统泄漏应立即停止压缩机运行,切断泄漏点与有关设备相通的管道。

如果是低压管道(或库房冷却设备)泄漏,应立即关闭供库房的供液、回汽阀门。

系统出现故障应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或向相关部门求援。事后向应认真做好故障

分析(主要内容:事故原因、提出整改方案、实施整改、预防类似故障措施)。

五、对氨的认识

氨物理的性质:氨无色、有毒、带有强烈的刺激味、对皮肤有产生冻伤,在常压下比空气轻、沸点低(在一个大气压下的沸点为-33.4℃)

氨的化学性质:氨能充分地与水相溶解(在一个大气压下1个单位的水能溶解700~900个单位的氨)形成氢氧化氨(强碱)在低温下水也不会从氨液中析出冻结.氨与冷冻油不相溶解.氨会燃烧和爆炸,当空气中氨的容积浓度达到0.5~0.6%时人在其中停留半小时即可中毒。而达到11~14%时可以点燃,并呈黄色火焰。达到16~25%时会引起爆炸。

六、氨对人体的伤害

1.外部伤害:对皮肤、眼睛有烧伤或刺激伤害。处置方法:立即脱去溅到氨液的衣服并用自来水冲洗表皮或眼睛。

2.内部伤害:主要是对呼吸道的伤害。一旦吸入氨,可让伤者喝入0.5%柠檬酸水及柠檬汁(食醋)也可.不能让伤者喝白开水(因为氨溶入水中会加快氨在血液中扩散).

福建三都澳食品有限公司

2008-01-01

第8篇 用电系统安全管理程序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目的:建立用电安全规定

第二条 范围:适用于公司用电管理

第二章 程序

(一)电气运行安全

1、电气作业人员必须经医生检查身体,并证实确无妨碍电气工作的疾病,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持有上级部门颁发的电工作业操作证,才能担任电气作业和电气作业监护人工作。

2、电气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电力生产安全工作规定》。

3、一切电气作业人员都必须熟悉触电急救方法。

4、在易爆场所的电气设备和线路的运行,必须按《爆炸性环境防爆电气设备选用标准》执行。

5、电气作业人员作业时,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6、当电气工作人员正在工作,尤其是在危险区域进行工作时,监护人员应随时提醒,注意安全,禁止大声怪叫,以免引起错觉而引发事故。

7、做好经常性的电气安全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消除

8、现场要备有安全用具,防护器具和消防器材等,并定期检查。

9、电气设备必须有可靠的接地(接零)装置,防雷和防静电设施必须完好,每年应定期检测。

10、接地装置的规定:

1)接地电流大的接地装置(500a以上)为5欧姆;接地电流小的接地装置(500a以下)为10欧姆。

2)变电室露天部分的单位独立避雷针为10欧姆。

3)装有避雷线线路上的金属及水泥电杆为10欧姆。

4)装在架空线路引至变电所进线上管型避雷器为10欧姆。

5)保护配电线路变压器用的避雷器为4欧姆。

6)易爆场所、库房及车间避雷针为4欧姆。

7)保护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欧姆。

11. 静电接地:

1) 静电接地的接地电阻,每处不宜超过10欧姆。

2) 露天放设的管道(液体、气体等)每隔20--25米应设感应雷接地,每处电阻不宜超过10欧姆。

3) 贮罐的四周应设闭合环型接地,接地电阻不超过10欧姆,罐体的接地点不应少于2处,接地点间距不于大30米。

12. 防雷接地:

1)为保护建筑物不受雷击,应针对雷电的危害,分别对直击雷、感应雷和架空线引进高电压等采取防雷措施。

2)避雷装置一般可采用避雷针、避雷器或架空避雷线。

3)为防止感应雷,应把屋内一切导体、金属管道第等可靠接地,减小电阻使感应电荷迅速流入地中。

4)避雷针应由三部分组成: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

5)避雷针接地极的多少,应视接地电阻是否满足要求,每极接地极之间的距离应保持3米,接地极应为带状接地。

6)为避免跨步电压对人体的危害,接地极应埋在人员很少通过的地方,且距被保护物应大于3米。

7)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禁止与防雷接地合用。

8)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应根据建筑物的大小和高度来决定安装避雷针的高度和数目。

9)独立避雷针,避雷线的接地电阻不宜超过10欧姆。

13.当气候条件恶劣时,应停止户外电气作业,不得已而紧急抢修的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在雷雨天气需巡视室外高压设备时,巡视人员应穿绝缘靴,并不得靠近避雷装置。

14.变电所必须制订现场运行规程,值班人员的职责应在其中明确规定。

15.高压设备无论带电与否,值班人员不得单人移开或超过遮栏进行工作,若必须移开遮栏时,必须有监护人员在场,并符合设备不停电的距离。

16.运行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操作票、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证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

17.在高压设备和大容量低压总盘上倒闸操作及带电设备附近工作时,必须由两人执行,并由技术熟练的人员担任监护。

18.凡电气设备和线路无电应作有电看,严禁以手随便触摸。

19.未经试验合格的一切电气安全用具禁止使用。

20.在坠落高度2米以上工作时,须办好登高作业证并有相应的安全措施。

21.在带电设备附近动火,火焰距带电部位10kv及以下为15米、10kv以上为3米。

22.架设临时电气线路规定:

23.移动电具安全管理规定:

1) 移动电具包括:电风扇、排风扇、手电钻、手提砂轮机、移动水泵、震捣器、电焊机等,以及其它类似的单相、三相流动使用的电器用具。

2) 移动电具要求专人负责保管、维修及检查,检查内容有:电具本身有无损伤,绝缘电阻是否符合要求,电源引线有无破损、老化、绝缘不良现象,导线规格是否合适,插头、插座是否齐全,有无破损,相线和保护接地的接法是否统一,金属外壳或金属支架接地是否可靠。

3) 移动电具的引线及插头都必须完整无损。220v和380v电压的移动电具引线分别使用三芯或四芯绝缘良好的橡套或塑套铜芯软导线,中间不得有接头,要保证电具金属外壳接地。

4) 使用220v或380v电压的手电钻等手提式电动工具,必须配用1∶1隔离变压器或漏电保护开关。

5) 工作行灯的电压不允许超过36v,在特别潮湿的地方和金属容器内部等危险场所使用的行灯,应用12v电压,其电源由双圈变压器供给,并将变压器金属外壳、铁芯及二次线圈一端可靠接地。220v电源线长度不超过5米,禁止使用自耦变压器代替行灯变压器。

6) 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的移动电具必须采用防爆型。

7) 移动电具电源线必须架设在牢固的物件上,其线穿过道路时高度不低于6米。

8) 搬运移动电具时,一定要先切断电源。

(二)电气检修安全

1.电气检修必须按照电气检修工作票制度,工作票由指定签发人签发,经工作许可人许可,并办理许可手续后方可作业。

2. 一般情况不准带电作业(无论高压与低压),停电后应在电源开关处上锁后,拆下熔断器,并挂标示牌。工作未结束或未得到许可,不准任何人随意拿掉标示牌或送电。

3. 必须带电检修时,(限500v以下设备),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 1)必须经电力科负责人批准。

2)利用绝缘物可靠地将邻近各相分离开,并穿戴好绝缘鞋、手套、帽子,不准穿汗背心及卷起袖子工作。

3)在主管领导或电气技术人员直接监护下进行工作。

4)工作点附近各相与地相连的金属物必须隔开,以免触到。

5)应由一定经验的电工担任,并遵守有关安全规程,监护人认真监护,但监护与操作人要有一定的距离,最近不得小于2-3米。

4. 在停电设备和线路上装设地线前,必须放电、验电、确认无电后,在工作地段两端挂接地线,凡有可能送电到停电设备和线路工作地段的分支线,也要挂接地线。

5.停电、测电、验电的检修作业,必须由负责人指派有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监护,否则不准进行作业。

6.对有两个以上供电电源的线路检修时,应采取切实可靠的措施,防止误送电。

7.变电室运行及检修现场规定:

1)凡参加变电检修的一切人员,均应遵守本规定。

2)当接受检修任务时,检修人员应对工作内容、安全措施、施工要求了解清楚。

3)在检修工作进行前,应作好充分准备,查看现场,了解设备情况。

4)检修中严格执行有关安全规程,适当安排好检修人员,掌握进度,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5)检修后应认真做好记录,负责向运行人员办理交付验收工作。

6)工作结束后,参加检修人员应清查工具及清理施工现场。

7)检修负责人应对设备的检修质量和施工安全负全面的责任。

8)检修人员应对所做工作直接负责。

9)凡检修后的设备,不允许带缺陷情况投入运行。

10)变电设备的检修为三种类别:1、大修。2、小修。3、事故检修。

8.动力及照明检修作业规程:

1)在检修500v以下线路的各种电动机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拉开开关与断路器将电动机从线路电网中断开。

待电动机完全停止后,在配电盘对应的开关操作柄上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标示牌。经测验确证无电后,摘除辅助线路上的保险丝。

2)在靠近6kv及以上设备作业时,须注意下列各项规定:

① 带电体只允许在工作人员的任何一面,如两面都有带电体,禁止作业。

② 带电体与工作人员的距离,无论伸手或挥动工具都不可小于0.7米。

3)在转动的设备旁工作时,应注意下列规定:

转动设备与工作人员距离无论伸手及挥动工具都有不可小于0.7米。 禁止任何人触摸正在转动的各类设备。但若必须靠近时需采取防护措施。

(三)电气安全用具有关规定。

1)绝缘手套每6个月试验一次。

2)① 高压绝缘手套的试验电压为8kv,持续时间为1分钟。

② 低压绝缘手套的试验电压为25kv,持续时间为1分钟。

3)绝缘靴每6个月试验一次。

4)绝缘靴定期试验电压为15kv,持续时间为10分钟。

5)高压验电笔每6个月试验一次。

6-10kv试验电压为40kv;20-35kv试验电压为105kv,时间为5分钟。

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3-24

第9篇 电子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为提高公司信息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降低人为因素导致信息系统失效的可能性,形成良好的信息传递渠道,特制定本规范。

1. 机房管理规范

1.1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出机房。工作人员出入机房注意锁好房门,未经上级批准,禁止将机房相关钥匙、密码等物品或信息外露给其它人员,同时有责任对信息保密。

1.2机房工作人员必须熟知机房内设备的基本安全操作和规则。定期检查机房的防晒、防水、防潮;检查、整理硬件物理连接线路;定期检查硬件运作状态(如设备指示灯)。不得乱拉乱接电线,应选用安全、有保证的供电、用电器材,严禁随意对设备断电、更改设备供电线路,严禁随意串接、并接、搭接各种供电线路。

1.3机房内禁止吃食物、抽烟、随地吐痰,对于意外或工作过程中弄污地板和其它物品的,必须及时采取措施清理干净;禁止在服务器上进行试验性质的软件调试,禁止在服务器随意安装软件。

1.4机房工作人员必须定期检查软件的运行状况、定期调阅软件运行日志记录,进行数据和软件日志备份,做好硬件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1.5任何人均不得在服务器、交换设备等核心设备上进行与工作无关的任何操作。未经上级允许,更不允许他人操作机房内部的设备。

2. 计算机操作人员管理规范

2.1计算机操作员应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熟练使用windows、office、长安福特dms系统及常用软件,并对其所使用的计算机软、硬件负有维护保管责任。

2.2任何员工未经授权,不得修改计算机软硬件设置。严禁在工作机共享文件,员工所掌握的工作数据、文件等均属公司所有,严禁拷贝、传播、修改、破坏。凡违反网络操作规程,影响网络运行者罚款100元。

2.3计算机操作人员离开工作区域时应保证重要文件、资料、设备、数据处于安全保护状态;个人的工作文件应随时做好安全存放与备份,不得将个人工作文件存放于“c盘我的文档”。如有问题及时联系系统管理员,与系统管理员一同维护好日常网络的安全运行。

2.4计算机操作人员每次开机确保病毒实时监测程序和黑客防火墙程序的正常运行;日常工作中注意保持计算机等相关设备的清洁,下班时务必关掉所有办公设备的电源。

3. 计算机系统安全性维护

3.1计算机信息系统操作人员不得擅自进行系统软件的删除、拷贝、修改等操作,不得擅自升级、改变系统软件版本或更换系统软件,不得擅自改变软件系统环境配置。

3.2硬件设备的更新、扩充、修复等工作应当由相关人员提出申请,报上级主管负责人审批。未经允许,不得擅自拆装硬件设备。

3.3在使用任何外来的光盘,u盘,移动硬盘等外来媒体的文件前,必须进行杀毒;严禁浏览任何非法网站、黑客网站及不健康的网站,严禁下载带有附件的不明邮件;

3.4系统管理人员负责长安福特dms系统工作权限的设置,员工只能使用自己的工作权限,严禁盗用他人用户名与密码,严格执行工作流程;长安福特dms系统上使用的密码一经启用,不得随意修改、公开,并需在行政部做备份,如需修改须事先告知行政部。

3.5各部门如有计算机操作员人员更替,必须及时通知行政部,系统管理员注销或开设新用户。

3.6系统管理人员须严格管理公司无限网络的使用,接入密码要经常更新,以保证无线网络的安全;

第10篇 供电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一、供电系统范围:

地面变电站、井下中央配电室、采区配电室及配电点、高低压供电线路。

二、 检修周期及职责

1.班巡检:

每班班由当班值班电工工负责对所辖设备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和处理。

2.检修:正常运行过程中不能解决和处理的项目安排停电检修。检修包括:

○1、一些设备及零部件在正常运行过程中不能安排检修的,进行有计划的停电检修;

○2、生产过程中不能处理的重大隐患项目,根据单位生产情况报分公司审批同意后自行安排停电检修,并做好检修记录。

3.节假日检修:

在1、2中不能停电处理的项目安排在节假日检修。

三、检修内容及标准

每班在正常运转过程中进行巡视检查,发生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和处理。当发生故障时,维护人员应准确判断出故障点,从而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进行抢修。检修内容及技术要求如下:

1、高压供电系统:

○1、严格遵守停送电制度、措施,有计划的停电检修必须坚持两票三制制度(工作票、操作票;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设备定期试验轮换制)。

○2、高低压母线连接及接触良好,紧固可靠。

○3、高压开关门子接地应良好,各种闭锁装置动作准确可靠。

○4、盘面整洁,信号装置、仪表读数及指示正常,正确。柜内照明齐全,二次线接线牢靠,线号和图纸相符,端子牌接线无松动,清洁,各部螺丝应紧固。

○5、合、跳闸机构动作可靠;手动、电气合、跳闸无拒动现象;储能机构完好。

○6、辅助触点动作灵活可靠,接触面应没有烧痕,接触良好。

○7、保险管无裂纹和烧痕。

○8、各按钮、旋钮灵活可靠;线圈、继电器吸合、释放可靠。

○9、其它零部件完整齐全,无损坏。

2、低压供电系统:

○1、严格遵守停送电制度、措施,事故抢修可不填写停电票。

○2、认真执行停电、验电、放电、封地、挂牌制度,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必须落实。

○3、检修前必须对供电线路、设备进行核实,对工具等进行仔细检查、检修,保证其性能。

○4、低压电源线、负荷线及控制线连接及接触良好,紧固可靠。

○5、真空管完好,辅助触点动作灵活可靠,接触面应没有烧痕,压合力度适当,接触良好。

○6、保险管无裂纹和烧痕。

○7、各按钮、旋钮灵活可靠;线圈、继电器吸合、释放可靠。

○8、其它零部件完整齐全,无损坏。

○9、检修或抢修完毕,检查现场无误后,摘下停电牌,恢复送电,一切正常后投入送电。

○10、严格按《检修质量标准》执行。

○11、各工种严格按各自的《操作规程》、《煤矿安全规程》执行。

四、安全技术措施

1、巡视检查时注意与开关柜的距离不小于0.7m;在检修或抢修前必须组织相关人员对现场进行安全确认,保证做到不安全不作业。

2、检修或抢修前与值守人员打好招呼,所有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3、作业人员相互照应,做好自主保安和相互保安。

4、多人作业时要有专人指挥,听从统一指挥,严禁三违。

5、需停电部位提前办好停电票。(事故抢修可不填写停电票,但必须作好记录)

6、开关柜检修必须在手车拉出、验放电无误后进行。

7、停送电严格坚持“两票三制”,认真执行停电、验电、放电、封地、挂牌制度,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必须落实。

8、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等劳保用品。

9、检修前必须对工具等进行仔细检查、检修,保证其性能。

10、检修或抢修完毕,检查现场无误后推入手车,恢复送电,一切正常后投入使用。。

11、严格按《检修质量标准》执行。

12、各工种严格按各自的《操作规程》操作。

13、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执行。

井下供电系统管理规定

为切实加强井下电气管理,完善井下电气“三大保护”(过流保护、接地保护、漏电保护),消灭井下电气失爆,提高矿井井下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根据《煤矿安全规程》(2006年版)、《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及考核评级办法》、《煤矿井下低压电网短路保护装置的整定细则》、《煤矿井下低压检漏保护装置的安装、运行、维护与检修细则》、《煤矿井下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检查、测定工作细则》和有关规定,结合矿区井下电气工作的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一、电气管理机构和职责范围

分管机电矿长和机电副总全面负责井下电气的管理和技术工作,机电科是全矿井下电气管理的业务职能单位,是采掘的机电业务技术领导部门。机电科应有一名专职副科长管理井下电气工作,并有一名电气工程师专职负责井下电气技术工作。机电科(用电管理科)下设电气管理队,其职责范围:

1、负责新采区和新系统供电设计(包括煤电钻、照明供电系统)的审查并参加安装后的检查验收工作。

2、负责采区变电所的管理和漏电保护的日常试验和远端试验、接地电阻的测定、过流保护验算及整定工作。负责井下拆、接线搭火的审批。

3、负责绘制全矿井下供电系统图和电气设备布置图,并随实际情况的改变适时调整,做到准确、及时。

4、负责井下电气检查和参加井下电气事故的追查处理。

5、负责小型电器电缆的日常管理工作,对本矿检修的各种防爆设备、小型电器、电缆进行验收,签发合格证。

6、负责签发防爆电气设备入井合格证,对井下电气不符合规定及危及安全的情形有权停止使用,联系有关单位限期解决。

二、井下电气基础管理

1、矿应建立完善井下电气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电气试验制度;电气设备包机制度;防爆设备入井安装、验收制度;电缆管理制度;小型电气管理制度;杂散电流管理制度;井下电气事故分析追查制度;设备运行、维修保养制度;设备定期检修制度;电气操作规程。

2、矿每月必须进行二次以消灭电气失爆为重点的井下电气专项检查,每月召开一次井下电气专业例会,由分管机电矿长或机电副总负责组织实施,检查问题及整改落实情况和会议内容应留有记录。

3、井下电气设备维修维护必须责任到人,实行包机制,经常保持设备性能良好。凡发现电气设备失爆(包括小型电器、矿灯等),应由分管机电矿长或机电副总组织召开追查分析会议,依据集团公司和矿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者严肃追查处理。

4、井下低压防爆电气设备及橡套电缆在拆除后即应升井检修,不准倒装使用。

第11篇 公司电力系统安全管理工作程序

1.0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电器设备安装、使用、维护管理,确保公司电器设备、线路的使用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2.0适用范围

……………………公司

3.0名词定义:

3.1电气设备是指:

3.1.1变压器

3.1.2高低压配电柜

3.1.3车间分区电源配电柜

3.2电器设备是指:

3.2.1由电气设备提供动力能源,运行的机械设备。

3.2.2电器设备电源控制开关

3.2.3电源插座

3.2.4照明开关、灯具

3.3电气线路是指:

3.3.1室外高压电源接入线

3.3.2室内高低压配电室联接线路

3.3.3低压配电柜与车间分区电源控制柜联接线路

3.4电器线路是指:

3.4.1电源控制开关与电器设备联接线路

3.4.2电源插座与电源控制柜联接线路

3.4.3照明灯具线路及控制开关线路

4.0管理标准

4.1干式变压器管理标准

4.1.1建立24小时运行值班制度,由专职人员管理和值班

4.1.2每天两次巡视变压器散热系统运行正常风机紧固

4.1.3 变压器温控功能正常

4.1.4每天两次巡视变压器运行负载情况

4.1.5变压器室环境温度≤40℃,通排风机运行正常

4.1.6观察各路变压器高低压接点,有无弧光闪络痕迹和打火现象,听变压器有无异常声响

4.1.7详细管理细则请参阅<配电房设施巡回检查标准>

4.2高低压配电柜管理标准

4.2.1配电设备由专职人员管理和值班,配电设备的停送电由值班电工操作,非值班电工禁止操作,值班员必须做好值班记录,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

4.2.2高压设备巡视时应与带电体保持距离,当电压等级为10kv时,人体与带电体的距离不小于0.4m

4.2.3检查各种仪表指示、储能指示、运行指示是否完好;

4.2.6观察进线柜、出线柜、电压(电流)互感器、避雷器、电缆头各接点有无弧光闪络痕迹和打火现象

4.2.7低压设备检查使用红外测温仪检测温度

4.2.8详细管理细则请参阅<配电房设施巡回检查标准>

4.3车间分区电源配电柜管理标准

4.3.1车间分区电源配电柜操作必须由eie电工组执行,严禁车间人员操作配电柜内配电开关

4.3.2配电柜检查维护由eie电工组执行,hr安全组跟进

4.3.3配电柜检查频率为每月一次,按《车间配电设备线路检查标准》检查,并记录检查情况,对检查到的隐患计划整改

4.3.4各工序负责人监管配电柜柜体表面清洁工作,禁止在配电柜上或周边堆放杂物

4.4电器设备电源控制开关管理标准

4.4.1电器设备电源控制开关由电器使用部门管理,eie电工组维护

4.4.2对电器设备电源控制开关箱操作,使用后需恢复正常状态

4.4.3电器设备电源控制开关使用当中出现异常,使用部门需及时向eie电工组开维修单,由eie电工组检修

4.4.4电器设备电源控制开关箱外观、箱体破损,使用部门必须及时开出维修单给eie电工组整改,多次出现,使用部门需做出书面解释

4.5电源插座、照明开关管理标准

4.5.1电源插座、照明开关由使用部门管理,保证外观整洁,由eie电工组维护

4.5.2使用部门如需移动、拆除、新增电源插座及照明开关灯具时,必须向eie部提出申请,待批准后由eie部组织人员实施

4.5.3电源插座面板、照明开关底盒破裂、箱体破损,使用部门有义务追究相关责任人.并通报eie电工组整改,多次出现,使用部门需做出书面解释

4.6室外高压电源接入线管理标准

4.6.1从高平变电站至我司10kv高压进线柜接线端由eie协助供电公司共同管理,eie部协同供电公司一起检查。

4.7低压配电柜与车间分区电源控制柜联接线路管理标准

4.7.1低压配电柜与车间分区电源控制柜联接线路每年检测一次绝缘阻值

4.7.2低压配电柜与车间分区电源控制柜联接线路每月检查一次电缆负载情况,运行电流是否在安全载流量以内

4.7.3每月检查电缆头及电缆接头温度温度(≤70℃)

4.8电器线路管理标准

4.8.1电器线路安装由eie部电工安装组安装,按照<电工安装标准>验收

4.8.2电缆线应无破损,对于护套破损的电缆线由eie电工组确定是否可以继续使用,或做新的绝缘防护

4.8.3穿线管/线槽铺设的电器线路,线槽/线管应外观完好,无损坏及赃物

4.8.4详细标准请参阅附件<电工安装标准>

5.0分类管理

5.1电气设备

5.1.1变压器的管理由eie负责

5.1.2高低压配电室的管理由eie负责

5.1.3车间分区电源配电柜的管理由eie负责

5.1.4电气设备管理细则参照<配电房设施管理制度>

5.2电器设备

5.2.1电器设备电源控制开关由se管理,eie维护

5.2.2电源插座由使用部门管理,eie维护

5.2.3照明开关、灯具由使用部门管理,eie维护

5.3电气线路

5.3.1室外高压电源接入线由eie电工组管理

5.3.2室内高低压配电室联接线路由eie电工组管理

5.3.3低压配电柜与车间分区电源控制柜联接线路由eie电工组管理

5.4电器线路

3.4.1电源控制开关与电器设备联接线路由se管理,eie维护

3.4.2电源插座与电源控制柜联接线路由使用部门管理,eie维护

3.4.3照明灯具线路及控制开关线路由使用部门管理,eie维护

6.0分级管理及职责

6.1 电气设施管理分级

6.1.1一级:

6.1.1.1 eie负责人

6.1.2二级:

6.1.2.1 eie电气主管

6.1.2.2使用部门/车间负责人

6.1.2.3 se维修组负责人

6.1.2.4 hr安全组

6.1.3三级:

6.1.3.1 eie电工组

6.1.3.2使用部门操作员

6.1.3.2 se维修人员

6.2组织架构

eie经理

eie电气主管

使用部门负责人

se维修主管

hr安全组

eie电工组

车间负责人/操作员

se维修成员

6.3职责

6.3.1 eie部职责

6.3.1.1eie经理:

6.3.1.1.1对<车间电气设施巡查计划>的审核、监督执行

6.3.1.1.2电气设施巡查维护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支持

6.3.1.2eie电气主管

6.3.1.2.1<车间电气设施巡查计划的制定>及开展,

6.3.1.2.2指导专职电气人员日常点检维护工作执行

6.3.1.2.3隐患原因分析,找出问题根源,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发生

6.3.1.2.4监督车间电气/电器设施安全使用

6.3.1.3eie电工组

6.3.1.3.1电气设备、电气线路的检查维护

6.3.1.3.2执行车间电气/电器设施巡查计划的实施

6.3.1.3.3为各车间电气设施安全运行提供技术支持及电气隐患整改

6.3.1.3.4监督及不定期巡查各部门/车间电气设施安全使用情况

6.3.2使用部门职责:

6.3.2.1使用部门负责人

6.3.2.1.1对所属工序车间电气/电器设施有使用安全管理责任

6.3.2.1.2所属工序车间电气/电器设施外部日常清洁工作安排

6.3.2.1.3管理加强员工电气安全使用意识

6.3.2.2车间负责人/操作员

6.3.2.2.1车间电气/电器设施有使用安全管理责任

6.3.2.2.2车间电气/电器设施外部日常清洁工作

6.3.2.2.3车间内部不能在使用当中私自拆接电源线及私自加装电气设施及线路

6.3.2.2.4车间电气/电器设施发现损坏及隐患有义务及时报修,维修任务完成后,车间负责人对维修质量检查核实,并在维修单签名确认

6.3.2.2.5维修单填写,需使用正楷字填写,留有联系电话

6.3.2.2.6报修流程及维修单正确填写方法见附件07

6.3.3 se职责:

6.3.3.1 se维修主管

6.3.3.1.1设备电源开关/设备线路安全使用管理责任

6.3.3.2 se维修成员

6.3.3.2.1设备电源开关/设备线路安全管理责任,发现供电线路/开关隐患有义务及时通知eie电工组整改

6.3.3.2.2设备维护需停电检修时,可以动用分开关电箱,但严禁私自动用车间总箱内配电设施

6.3.3.2.3在设备维修过程中有动用供电线路的、分开关箱盖/线槽盖板/临时线的拆接必须恢复原有安全状态

6.3.3.3.4严禁私自在车间内安装或增加用电设施,如需增加用电设施,需评核供电线路/开关负荷能否满足需要,向eie电工组核实后方可实施

6.3.4 hr安全组职责

6.3.4.1 hr安全主任

6.3.4.1.1协助促进车间电气设施安全运行检查

6.3.4.1.2监督安全员的跟进情况

6.3.4.1.3督促并协助检查到的隐患整改工作

6.3.4.1.4计划对使用部门人员电气安全知识培训

6.3.4.2 hr安全员

6.3.4.2.1电气设施安全运行检查跟进工作

6.3.4.2.2对检查结果汇总并上报给安全主任知悉,对整改情况跟进工作

6.3.4.2.3对电器使用部门定期进行电气安全使用知识培训

7.0用电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7.1一级管理eie经理:

7.1.1电气设施安全巡查计划审核,督促实施

7.2二级管理hr安全组:

7.2.1《车间电气设施巡查计划》的工作跟进,并监督执行情况

7.2.2协同eie电气人员全厂供电设施安全检查

7.2.3协调设备使用部门配合电器安全隐患整改工作

7.2.4负责车间电器使用人员安全用电知识培训

7.3二级管理eie部电气主管:

7.3.1《车间电气设施巡查计划》的制定

7.3.2电气设施巡查维护保养工作的实施

7.3.3对车间电气设施安全使用情况监督检查

7.3.4协同消防安全人员全厂供电设施安全检查

7.3.4定期对使用部门违规操作、人为损坏、设施破损未及时报修项目整理成《车间用电设施安全使用巡查报表》通报全厂

7.4二级管理使用部门负责人:

7.4.1部门负责人管理该部门电气设施的安全使用

7.4.2本部门电气设施外部7s工作,保持电气设施外部整洁

7.4.3培训下属员工电气安全意识

7.5二级管理se维修主管

7.5.1设备电源开关/设备线路安全使用管理

7.5.2监督管理下属维修人员维修当中动用的线路开关保护设施恢复工作

7.5.3禁止未经eie同意增加开关线路下负荷

7.6三级管理eie部电工组:

7.6.1按计划对车间电气设施检查、维护,完毕后需使用车间负责人确认

7.6.2对车间电器设施巡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并通知车间管理人员,电器损坏应及时出维修单到eie部维修

7.6.3不定时巡查车间,对车间使用电气设施不当造成损坏的,上报主管,要求使用部门出书面解释

7.7三级管理车间负责人/操作员:

7.7.1车间负责人管理该车间电气设施的安全使用

7.7.2本车间电气设施6s工作,保持电气设施外部整洁

7.7.3培训下属员工电气安全意识

7.7.4保持本工序电气设施完好性,对于人为损坏及异常电气设施及时开维修单向eie电工组报修,并跟进检修结果

7.7.5禁止非电工作业人员在本工序拆、装电气、电器设施

7.7.6监管eie/se部对车间电气、电器设施维修/维护工作,并核实

7.8三级管理se维修成员

7.8.1设备电源开关/设备线路安全使用管理责任,发现隐患有义务及时通知eie电工组整改

7.8.2设备维护需停电检修时,可以动用分开关电箱,但严禁私自动用车间总箱内配电设施

7.8.3在设备维修过程中有动用供电线路的、分开关箱盖/线槽盖板/临时线的拆接必须恢复原有安全状态

7.8.4严禁私自在车间内安装或增加用电设施,如需增加用电设施,需评核供电线路/开关负荷能否满足需要,向eie电工组核实后方可实施

8.0管理标准定义及处罚措施

8.1正常损耗

8.1.1电气线路老化/绝缘降低

8.1.2开关由于长期使用,负载容量降低及由于使用要求的提高,性能达不到设备正常安全使用标准

8.1.3开关长期使用,操作机构不灵活,达不到安全使用要求

8.1.4电源插座使用频繁,接点接触不良

8.2人为损坏

8.2.1由于不正当使用,违规操作,导致的电气设备损坏

8.2.2违规操作、恶意碰撞导致的插座面板底盒、开关、线路损坏

8.2.3未申请私自移动用、增加电设施位置,导致线路扭曲不美观

8.2.4损坏情节严重程度界定

8.2.4.1轻微设施损坏,未对其他支线路造成停电影响(如插座面板底盒、线管槽破损,设备电源开关箱体、盖变形等)

8.2.4.2一般损坏设施,造成支路电源或该电源开关保护动作,导致单台设备停电

8.2.4.3严重损坏设施,造成车间总箱开关保护动作,导致车间区域性停电

8.3监管损耗控制目标

8.3.1制定损耗情况表,根据各车间实际使用情况,界定目标损坏值,每月统计实际维修情况

车间

维护次数

目标值

实际值

完成比例

备注

损耗

人为

8.4车间人为损坏电气设施处罚措施

8.4.1人为损坏电气设施,属于破坏公司财产,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第一次损坏给予相关责任人口头教育一次

8.4.2第二次同类损坏情况将上报主管,追究车间主管责任,给予书面教育

8.4.3连续三次同类出现的车间,属严重监管不力,需使用部门给出书面解释,并有预防措施,上报hr追究车间负责人相关责任

8.4.4对于车间损坏四次同类问题,且经过提醒未有改善的,上报管委处理

8.4.5因车间未对隐患及时上报得到及时处理,而被eie或hr安全组巡查到的隐患

8.4.5.1第一次给予该车间负责人警告处分并书面教育

8.4.5.2第二次给予该车间负责人小过处分并提交hr问责

8.4.5.3第三次给予该车间负责人大过处分并提交管委处理

9.0附件

01:配电房设施巡回检查标准

02车间电气设施检查标准

03电工安装标准

04车间电气设施巡查计划

05车间电箱检查记录表

06车间用电设施安全使用巡查报表

07报修流程及维修单填写标准

第12篇 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一、总则

1、为了确保本厂电力监控系统及电力调度数据网络的安全,抵御黑客、病毒、恶意代码等各种形式的恶意破坏和攻击,特别是抵御集团式的攻击,防止电力二次系统崩溃和瘫痪,以及由此造成的电力系统事故或,建立山西兆光发电厂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体系,特此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明确了山西兆光发电厂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的职责与分工、日常运行与管理、技术管理、工程实施、接入管理、安全评估、应急处理、保密工作等内容,山西兆光电厂各级部门应严格遵守。

3、本厂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的原则,建立电力二次系统安全管理制度,将电力全防护及其信息报送纳入日常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落实分级负责的责任制。

4、本制度使用于本厂电力二次系统的规划设计、项目审查、工程实施、系统改造、运行管理等。

5、依据

《电网和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安全防护的规定》(国家经贸委[2002]第30号令);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电监会5号令);

国家电监会《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等6个配套文件(电监安全[2006]34号);

二、职责分工

各级相关部门的安全职责

1、生产技术部附则建立本厂内涉及电力调度的二次系统安全防护体系并报调度中心审查。

2、仪电维护部附则本厂内涉及电力调度的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方案的落实、有关工程实施工作。

3、发电部及仪电维护部负责本厂内涉及到电力调度的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设施的巡视工作。

4、发电部及仪电维护部各二次系统安全防护专责人员负责配合调度中心对涉及及电力调度的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进行评估。

5、仪电维护部负责配合调度中心处理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应急事件和日常出现的问题。

6、生产技术部负责定期向调度中心报送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情况,并及时上报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出现的异常现象。

各级相关人员的安全职责

1、本厂主管安全生产的领导为本厂所管辖二次系统的安全防护第一责任人。

2、本厂所设置的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小组或专责人员,负责安全防护设备及有关措施的日常巡视和定期检查、分析工作,发现二次系统安全隐患的时间要及时进行处理,并按照有关规定立即上报。

3、本厂自动化专业人员负责管理本厂所属调度数据网络设备、横向物理隔离装置、纵向加密认证装置、防火墙、防病毒软件等二次系统公共安全防护设施。

4、二次系统各业务系统应设定专责人负责所辖业务系统的安全管理。

5、二次系统各业务系统的一般工作人员应该严格遵守各项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三、日常运行与管理

1、本厂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日常巡视检查应纳入日常运行工作中。

2、本厂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及各业务系统安全管理专责人员应定期巡视、检查和分析安全防护情况,并形成安全防护巡查分析日志。

3、本厂应按照安全防护方案制定相应的安全应急措施和故障恢复措施,在日常运行中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向上一级安全管理部门报告,并做好详细记录。

5、本厂应设立专责人负责挂历本厂或本部门的电力二次系统数字证书等安全设施。

6、对已按照病毒防护的系统,应设立专责人员跟踪软件升级情况及时离线更新病毒特征库。

7、应定期重点检查是否存在安全区域之间旁路联通或短路连接问题、正向安全隔离装置的版本问题、系统弱口令问题、系统补丁修补问题、远程维护问题等。

8、重要时期为确保二次系统安全运行,禁止通过公网vpn和拨号访问对生产控制大区进行远方维护,落实切断措施(关闭调制解调器电源、拔掉电话线、拔掉串口线)。

四、技术管理

1、技术原则

1)、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的总体原则为“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纵向认证”。

2)、二次系统安全防护主要针对网络系统和基于网络的电力生产控制系统。

2、本厂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主要内容

1)控制区业务系统:自动化远方终端装置;调速系统和发电控制功能;励磁系统和无功电压控制功能;网控系统;相量测量装置pmu;

自动控制装置pss、气门快关;继电保护装置及有远方设置功能管理终端;华北电力调度数据网络接入路由器及交换机等网络设备和系统。

2)非控制区业务系统:继电保护无远方设置功能管理终端;故障录波装置;优化调度管理系统终端;agc/avc性能监视管理系统终端等。

3)管理信息大区业务系统;oms系统终端。

3、技术措施管理

1)在二次系统安全防护体系的生产控制区内,禁止以各种方式开通与 互联网的连接;限制开通拨号功能,对于维护工作必要开通的拨号功能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列入日常运行管理中,做到随用随开,建立严格的登记制度。

2)对生产控制区中的pc机要实施严格的网络安全管理,再介入前要对其进行防病毒和打补丁措施,做好接入记录。在网络边界运行的计算机应采用经过安全加固的linu_或uni_操作系统。

3)对于属于控制区、非控制区但部署在自动化机房以外的终端、工作站,应关闭或拆除主机的软盘驱动、光盘驱动、usb接口、串行口等。

4)所有接入电力二次系统的安全产品,必须通过国家制定机构安全检测证明。

五、工程实施的安全管理

1、安全防护方案的实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经贸委30号令、国家电监会5号令以及本文件的有关规定。

2、本厂二次系统相关设备及系统的开发单位、供应商必须以合同条款或保密协议的方式保证所提供的设备及系统符合《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的要求,并在设备及系统的生命期内对此负责。

3、本厂电力二次系统各相关设备及系统的供应商必须承诺;所提供的设备及系统中不包含任何安全隐患,并承担由此引发的连带责任,终生有效。

4、本厂二次系统相关设备及系统的工程实施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

5、本厂新建的电力二次系统工程的设计必须符合国家、行业的有关安全防护标准、法规、法令、规定等、

6、本厂的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实施方案必须经过其上级信息安全主管部门或其所属上一级电力调度机构的审核、批准,完工后必须经过上述机构验收。

7、未经履行相关手续及非调度中心安全防护专责或授权人员,任何人、任何单位不得进行任何涉及本厂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的操作。

六、设备和应用系统的接入管理

1、本厂根据华北网相关规定,由华北网调度中心负责在华北电力调度数据网络内进行设备、应用、服务的接入工作。

2、本厂接入华北电力调度数据网络的技术方案和安全防护措施方案须经调度中心核准,并备案。

3、本厂在二次系统中接入任何新的应用系统或设备,必须经该系统所属管理机构安全防护专责审查批准后,方可在安全管理人员的监管下实施。

4、加强系统接入的过程管理,特别是要加强对厂商技术人员的安全监督、安全培训管理,包括对厂商技术人员的安全培训、安全制度落实以及厂商技术人员笔记本的安全管理。

5、对于要接入本厂二次系统新的安全防护装置要进行严格的离线测试及稳定性考研,编写详细的接入方案,并填写入深秋报告经过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后方可进行实施。

6、本厂应加强二次系统现有安全防护体系的变更管理,在进行网络结构变更前要具有详细的变更方案,标准结构变更后符合原系统相关业务的性能要求。填写变更申请报告,经过本厂安全防护主管部门的批准后方可进行实施。

7、对于本厂安全防护尚未满足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及相关文件要求的系统,特别是ncs、dcs系统都能必须彻底断开控制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及外部网络的任何网络连接。

8、对本厂进入华北网系统的二次系统及设备要进行安全性测试认证。

七、安全评估管理

1、本厂应将二次系统安全评估纳入电力系统安全评价体系。

2、安全防护评估内容包括:风险评估、演戏、漏洞检查、安全体系的评估、安全设备的部署及性能评估、安全管理措施的评估等。

3、本厂二次系统应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估。

4、本厂二次系统的新系统在投运之前、老系统进行安全整改之后或进行重大改造或升级后必须精心安全评估。

5、对本厂生产控制大区安全评估的所有记录、数据、结果等均不容以任何形式带出本厂,按国家有关要求做好保密工作。

八、应急处理

1、本厂应建立健全集中统一、坚强有力、政令畅通的安全防护应急指挥机构。

2、本厂必须制定安全防护应急处理预案,建立全面的应急响应体系,制定规范、完整的应急处理和应急流程,定期进行预演或模拟验证,不断完善信息安全通报机制。

3、本厂发现所管辖的二次系统受到攻击或侵害,特别是电力生产控制大区出现安全防护事故、遭到黑客、恶意代码攻击和其他任务破坏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向调度中心和信息安全烛光部门报告,必须按应急处理预案立即采取相应的安全 应急措施。并通报有网络连接的相连单位(有关的调度机构及发电厂和变电站),以便采取快速相应和联合动态防护措施,防止事件扩大。同时注意保护事故现场,以便进行调查取证和事故分析。

九、保密工作

1、强化信息安全和保密意识,对二次系统专业安全防护设施、调度数字证书、本厂的安全防护方案及实施情况、调度数据网络结构及ip地址等参数配置、策略设置、信息安全评估和安全监察的相关情况、生产控制系统内部关键结构及设置等关键档案。以及系统调试、测试记录和验收报告等资料要严格进行安全管理,切实做好保密工作。

2、本厂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的图纸、资料应齐全、准确,并及时进行更新,保持与实际相符。

3、凡涉及本厂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秘密的各种载体(印有保密字体的文件)、二次系统的相关文件、资料应设立安全防护档案专责人员保管。不得在没有想要保密措施的计算机系统中处理、存储和传输,做好废弃资料的处理,严禁随意丢弃。

4、安全防护档案资料未经本才安全防护档案专责人批准和记录,不得复制和摘抄。

5、所有员工不准在各类媒体上发表及本厂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论文或机密内容和信息。

十、附则

1、本制度由山西兆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仪电维护部负责编制,生产技术部负责解释。

2、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13篇 接地系统安全管理规程

接地系统是指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出现危险对地电压的导电部分同大地紧密地连接起来的系统整体结构。它是一种防止间接电击的保护性措施,关系到人身安全、防火防爆、设备安全等。接地系统类型很多,主要有防止人身间接电击以及电气火灾、线路损坏的故障接地、重复接地、防止过电压的接地、等电位接地、防静电接地、电磁屏蔽接地、检修接地以及维持系统安全运行的工作接地等。低压配电系统主要有tn系统、tt系统、it系统三种接地制式,保护性接地装置与其相连接的保护线(保护导体),按现行标准以文字符号“pe”表示。这三种电源系统在运行中有时发生漏电、感应或故障接地、过电压等事故,容易引起人身触电伤亡和电气火灾与爆炸事故。电气系统及电气设备在运行、维护、检修时或者在发生故障情况下,为了保证安全应进行保护性接地。对于有些高压输电变配电设备装置以及发电设备等,为了满足设备在运行上的需要或当发生事故时使继电保护装置动作而必须将电气回路中性点接地。

要确保接地系统装置正常、安全,管理工作应包括以下内容:

1.接地制式、接地装置连接要规范

电源系统接地制式不同,安装规范要求不同。同一台发电机,同一台变压器供电网路中,不应采用两种不同接地制式的保护方法。

tn系统的装置或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严禁用作pen线。pen线严禁接入开关设备,不得断股或断线。

tn系统整体结构主要是由工作接地,主干保护线(主干pe或pen线),设备保护线(pe线),故障速断保护装置,重复接地或等电位联结所组成。它必须保证系统整体性、连续性、可靠性。

在tn系统的接地形式中,所有用电(受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必须用pe线(或共用中性线即pen线)与电力系统的接地点相连接(先接至主干pe线),且必须将能同时触及的外露可导电部分接至同一接地装置,不允许任何漏接、错接、混装现象,否则应装设能自动切除接地故障的继电保护装置。

采用tn-c-s系统时,pe与n从某点(一般为进户处)分开后,就不能再合并,且n线绝缘水平应与相线相同。

对新改扩工程,应推行tn-s系统并辅以总等电位联结以及在局部范围内作辅助等电位联结。需要接地的直流系统的接地装置,应符合有关规定。

接地装置是指接地体和接地线(包括引出线)的总和。接地装置的选择、敷设、连接应经过安全设计与验收。

交流电力装置的接地体,在满足热稳定条件下,宜利用自然接地体;但应注意其接地装置的可靠性,避免某些自然接地体的变动(如自来水管系统)而受到影响,但可燃液体或气体等管道禁止作为保护接地体。经常流经直流的接地装置不应利用自然接地体。

接地装置宜采用钢材,导体截面应符合稳定和机械强度要求。接地体顶面埋没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但不应小于0.6m,在地下不得采用裸铝导体作为接地体或接地线。接地装置的钢体连接必须保持完好电气通路,包括接地体的引出线在内,应全部采用焊接。

2.重复接地布设应正确合理

tn系统重复接地是指在主干保护导体上(主干pe线或pen线)的一处或多处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再次连接的接地。对于架空线路干线和分支线的终端以及沿线每1km处,其pe线或pen线应重复接地。电缆线路和架空线路在每个建筑物(包括非生产场所)或车间的进线处(如无特殊要求,对小型单层建筑,距接地点不超过50m可除外),均需重复接地。高低压同杆架设的电力线路段的低压主干pe线或pen线应重复接地。以金属外皮等作主干pe线(或pen线)的低压电缆也应重复接地。

车间内部宜采用环状重复接地,pe干线或pen线与接地装置至少有两点连接,除进线处外,其对角最远点也应设一处重复接地,而且车间周长超过400m者,每200m应重复连接一次。具有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应在专用的主干pe线上设置接地装置。

使用公用变压器的单位应在进户处、线路末端和重点部位布设重复接地。采用接地故障保护且不能满足切断故障回路的时间要求时,应在建筑物内或局部范围内作等电位联结。

3.加强对接地装置的检查与管理 

(1)检查接地装置连接及保护装置是否正常,出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2)定期对接地装置电阻的检测

加强接地装置电阻检测,检查接地电阻值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是接地装置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各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在干燥季节检测,重复接地电阻检测必须与主干pe线或pen线断开后进行。低压电力网中的电源系统工作接地电阻不超过4ω;低压线路每处重复接地电阻不超过10ω;电力设备接地电阻不超过4ω;其他应符合相应的安全设计要求或有关规定。检测结果应有记录,或由专业单位或部门认可检测报告。

(3)接地装置标志要明晰

每一处接地装置应编号,有专用接地装置标示牌,并注明检测日期与数据,用e或接地图形符号表示。

明敷接地pe干线的表面应涂以用15~100mm宽度相等的绿色和黄色相间的条纹。在每个导体的全部长度上或只在每个区间或每个可接触到的部位宜作出标志。当使用胶带时,应使用双色胶带。中性线宜涂蓝色标志。

自然接地体与人工接地体连接处应有便于分开的断接卡和色标,便于运行、维护和检测接地电阻。

(4)资料齐全完整

所有的接地装置应经过安全设计,图纸资料齐全,与现场实际相符。接地装置的设计资料,施工与变更资料,检测与检查资料,应当齐全完整 、真实,便于考证其有效性。

第14篇 供配电系统安全管理保障制度

1、所有电气工作人员,必须按规定考核合格后,方准上岗,上岗时应穿戴和使用防护用品、用具等进行操作。维修电器设备和线路时,应由电气工作人员进行,其余人员,严禁操作。

2、电气工作人员在停电线路上工作时,应采取验电、接地线等安全措施,工作完毕后,应及时将地线拆除,方可通电。

3.接地线应采用并联方式,禁止将各电气设备的接地线串联接地。

4、电气工作人员在电源线路上断电作业时,该线路的电源开关把手,必须加锁或设专人看护,并悬挂警示牌。

5、所有电气设备、线路必须设有可靠的避雷、接地装置,并定期进行全面检查和监测,一旦发现不合格的,必须及时更换和修复。

6、所有电气设备和装置的金属柜架或外壳、电缆和金属包皮、互感器的二次绕阻,必须进行保护接地。

7、移动式电气设备,应使用矿用橡套电缆。绝缘损坏的橡套电缆,须经修理、试验合格后,方准使用。在长度150米的范围内,橡套电缆接头不宜超过10个,超过10个时,必须予以报废。

8、电气设备可能被人触及的裸露带电部分,必须设置保护罩或遮拦及警示标志。带电的导线、设备、变压器、开关附近,不得有损坏电气绝缘或引起电气火灾的热源。在带电设备周围,不得使用钢卷尺和带金属丝的线尺。熔断器、熔丝、熔片、热继电器等保险装置,使用前必须进行核对,严禁任意更换代用。

9、供电室必须设置独立的避雷系统,并做好防火、防潮及防止小动物窜入带电部位的安全措施。供电室的门必须向外开,窗户必须设置金属网栅,四周必须设置围墙或栅栏。严禁闲杂人员进入。

10、线路跳闸后,不准强行送电,须先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送电。联系或办理停、送电时,必须使用工作联系单。停电作业时,必须进行验电、挂地线、挂警示牌,并将工作牌交给作业人员。送电时,作业人员交还工作牌后,经工作人员在工作联系单上签字确认后,方可送电。

11、矿区所有夜间作业点及危险点,必须设置足够的照明设施。

第15篇 供电系统安全风险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章的主要内容为安全风险管理的意义、涵义和原则等。

“安全第一”是人类社会一切活动的最高准则,要求时时处处把安全摆在第一位,决不是一句口号,当安全和效益、质量、进度发生矛盾的时候,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执行“不能安全地做就坚决不做”的原则。“预防为主”就是要把现场检查转变到超前预防上来,通过强化全员安全风险意识,加强对安全风险的研判,实施超前防范、过程控制,促进作业岗位和设备质量达标,达到消除安全风险目的,实现闭环管理和良性循环。

第一条 为推进铁路安全发展、科学发展,全面加强铁路安全风险管理,确保铁路运输生产安全持续稳定。依据铁道部和路局有关规定,制定西安铁路局供电系统安全风险管理办法。

第二条 铁路供电系统安全风险管理就是通过对安全风险源、风险点的识别、研判和分析,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对风险加以防范和处置,把风险程度减至最低或消除风险,达到最大限度减少或消除人身伤亡、行车事故、路外伤亡等各类事故风险,保障运输生产经营安全和供电畅通。

第三条 安全风险管理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专业管理、分级负责;强化基础、源头治理;过程控制、定期评价的原则。前提是要强化全员安全风险意识,基础是加强对安全风险的研判,核心是超前防范、过程控制,关键是作业岗位和设备质量达标,目的是要消除安全风险。

第二章 安全风险管理责任

第二章为安全风险管理责任,主要明确路局业务主管部门、各供电段、车间和班组承担的安全风险管理、落实和实施主体,明确各级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应该履行什么职责。

第四条 局供电处是系统安全风险的专业管理主体,负责本系统安全风险管理,建立系统安全风险控制数据库,定期指导、评价系统各供电段加强安全风险管理,组织协调各供电段解决安全风险源的控制措施,消除安全风险。重点要管控以下7个风险源和25个风险点。

1.供电作业人身安全:防触电、高坠和车辆伤害3个高度风险点;

2.高铁供电设备安全:正馈线绝缘子、27.5kv电缆、西安北站电力单电源运行3个中度风险点;

3.轨道车辆安全:调车转线、防火防溜2个高度风险点和多机连挂1个中度风险点;

4.供电施工安全:施工组织、施工监管2个高度风险点和施工计划、安全协议2个中度风险点;

5.新线设备安全:包西线弹簧补偿装置、接触网刚性悬挂2个高度风险点和变电所分区所房建、27.5kv电缆接地2个中度风险点;

6.接触网断线、倒杆、塌网:防接触网断线、倒杆、塌网3个高度风险点;

7.供电外部环境:支柱防护、隧道结冰2个高度风险点和危树、跨网电线路、跨线桥3个中度风险点。

1.制定本系统安全风险管理文件。修订系统安委会及安全分析会制度文件。

2.风险源的确定、风险点的分级、逐项制定控制措施。

第五条 各供电段是系统安全风险管理的落实主体,负责制定本单位安全风险管理的制度和实施细则,动态分析安全风险源和风险点,建立本单位安全风险控制数据库;明确各生产岗位技术标准、作业规程、风险控制责任、措施和处置流程。做好职工的培训教育,增强全员安全风险意识,提升职工业务技术素质;定期对车间、班组的安全风险管理进行指导、评价,规范现场安全风险管理,强化安全风险点控制。

1.制定本单位安全风险管理文件。修订本单位安委会及安全分析会制度文件。

2.分析导致风险的各种因素。

3.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地逐项制定控制措施。

4.将各风险点的控制措施,制作成考核表,并落实到车间。

第六条 车间、班组是安全风险控制的实施主体,要针对存在的安全风险点,把技术标准、作业规程、风险控制责任、措施和处置流程落实到各岗位和作业环节,严格抓好落实,促进岗位作业、设备质量达标,使现场各岗位、各个作业环节、设备质量安全风险点得到有效控制或消除。

1.车间、班组,要将段制定的《安全风险控制表》进行进一步细化,

2. 将《安全风险控制表》发至各岗位,并抓好落实。

第七条 局供电处、各供电段要修订完善各级管理岗位的安全风险管理职责,将安全风险管理责任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将安全风险管控责任分解落实到各个科室、车间和岗位,重点要规范领导、科室、车间的职责范围,解决主管领导职责不清,管事务的多、管生产的多,不琢磨本系统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不督促本系统文件执行及落实情况;段领导、检查组不清楚到底应该检查车间还是班组,车间完全把班组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整改寄希望于段上的检查,车间形同虚设;科室、车间职责范围不清、岗位标准不清,该科室干的工作推给车间、该车间干的工作又推给科室;科室、车间对路局、段部署的重点工作落实不力,执行不到位,效果不佳;路局、段所发的文件、规定除少数人清楚外,大部分管理干部不关心、不研究,干部作用不发挥,文件落实不到位,车间没有起到承上启下的管理作用,工作无成效等五个方面的问题,形成全员覆盖的安全风险管理责任体系,做到全面、全员、全过程管理。

各部门、各单位必须将安全风险管理职责分解到每个岗位,并以《安全风险控制表》的形式下发执行。

第三章 安全风险研判

第三章是安全风险管理办法的核心,因为只要风险存在,有可能性,不管概率多大,都可能发生事故。最大的风险就是不知道风险,所以做好风险研判至关重要,是抓好安全风险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做好风险研判,就抓住了安全风险管理的核心。

危险源事故发生的物质性前提,它影响事故发生的后果的严重程度,是事故发生的物质根源;它可以永久地存在,也可以完全的消除,它的存在就可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第八条 供电系统安全风险源可分为劳动安全、高铁设备、轨道车辆安全、施工作业、新线运行、外部环境等安全风险。

第九条 根据事故、故障、违章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供电系统安全风险点分高度、中度、低度三个级别,实行分级分层管理。

高度风险点:指在风险源中可导致铁路交通一般c类及以上事故,或引发后果不可容忍严重事件可能性大的安全风险点。由供电处牵头,组织相关单位采取措施予以重点防范。

1.接触网、变电专业风险点由牵引供电科负责制定防止导致铁路交通一般c类及以上事故的具体控制措施,并组织相关供电段认真落实;

2.电力、配电专业风险点由电力科负责制定防止导致铁路交通一般c类及以上事故的具体控制措施,并组织相关供电段认真落实;

3.轨道车辆专业风险点由安全设备科负责制定防止导致铁路交通一般c类及以上事故的具体控制措施,并组织相关供电段认真落实。

中度风险点:指在风险源中可导致铁路交通一般d类事故,或引发后果不可接受较严重事件可能性较大的安全风险点。由供电处指导,各供电段采取措施予以重点控制。

低度风险点:指在风险源中可能导致发生设备故障、高风险问题或不期望出现事件的安全风险点。由各供电段负责督导,车间、班组加强现场作业标准化落实予以防范。

1. 确定风险点风险因素的原则:根据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及管理因素四个方面进行确定。

2. 将系统确定的七个风险源分解为若干个风险点。

3.将风险点按危害程度和发生频次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

4.针对确定的高、中、低风险点,逐一制定控制措施。

第十条 局供电处建立系统周统计分析和月、百日研判制度,定期收集和掌握各专业事故故障、监测检测、日常检查等信息,按照路局确定的安全风险源和风险点,结合系统实际,通过风险问题数据统计分析、研判,按月、百日、年度对系统存在的或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源和风险点进行全面辨识,明确系统安全风险源和高、中度安全风险点,并进行公布。

1.周统计分析制度。供电处各科室按照专业分工和管理职责,对每周安全风险控制措施落实以及风险问题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下一周安全风险控制重点和措施,于每周五12时前将书面材料交安全设备科,由安全设备科进行系统周安全风险分析汇总。每周一召开由供电处全体人员参加的周安全风险分析会,并结合路局周一大交班会上部署的安全风险控制重点,对系统周安全风险控制措施进行补充和安排。

2.月度风险研判制度。供电处每月5日前由处长(主管副处长)组织召开系统月度安全风险研判分析会,参加人员为供电处领导、各科科长及各供电段主管安全副段长、安全科长。参会人员共同对月度系统发生的事故、故障以及严重违章、现场检查信息等安全风险数据进行分析研判,并结合路局部署的安全风险控制重点、季节性安全风险控制关键,研究确定月度安全风险控制重点和措施,并以文件形式下发月度风险控制分析和风险控制安排。

3.百日风险研判制度。按照路局百日安全风险评估检查和供电设备安全风险综合监测要求,对百日内安全风险控制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路局百日目标管理要求,制定系统百日风险控制目标和具体措施。

第十一条 各供电段要建立日、周统计分析和月、百日研判制度,定期收集和掌握本单位的事故故障、监测检测、日常检查等信息,按照路局、系统确定的安全风险源和风险点,按月自下而上分析、识别、研判本单位存在的表面及潜在的安全风险点,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利用月度安全例会、专题安全分析会等会议对本单位风险管理进行综合分析,评价风险源和风险点控制情况,动态调整安全风险点,并在本单位公布。

第十二条 局供电处、各供电段要围绕高铁、客车运行等安全重点风险源,做好安全风险源和风险点研判,将安全风险点按高、中、低度三个级别纳入风险控制数据库进行动态管理。在公布月度、百日、年度安全风险源和风险点时,要明确风险源名称和风险点等级、控制措施、责任部门、责任人和消除或降低风险点的期限。

第十三条 局供电处、供电段、车间和每个岗位都要建立安全风险控制表,重点包括风险名称、控制措施、责任分工等内容。各供电段要按照“简明实用、便于操作”的原则,逐级、逐岗位制定安全风险源(点)分布图和各作业岗位风险控制手册。

第四章 安全风险管理

第四章对安全风险管理的数据库管理、动态管理、全员管理、目标管理进行了说明。

第十四条 根据路局建立的安全风险数据管理系统,对供电安全风险实行分层、分级、动态管理,综合反映主要行车设备、职工素质、现场作业、安全管理等安全风险源和安全风险点的控制情况。在既有安全问题库的基础上,分层分级建立系统、站段安全风险数据库,分层设专人负责管理。安全风险数据库主要依据路局、供电处、各供电段存在的安全风险源,确定安全风险点,并按高度、中度、低度三个等级纳入动态管理,分级制定控制措施,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及降低或消除安全风险期限。

1.局供电处负责本系统安全风险控制数据库管理。各供电段每月25日前要向供电处上报安全风险源和高度、中度风险点信息,由供电处安全设备科结合系统确定的安全风险源和高度、中度安全风险点,纳入本部门安全风险控制数据库进行管理。并于每月26日前向局安监室提供系统高度安全风险点信息。

2.各供电段负责将本单位安全风险源和低度及以上安全风险点纳入本单位安全风险控制数据库管理,设专人负责管理。并指导车间、班组健全安全风险控制数据库。

3.各供电段要畅通职工群众参与安全风险管理的渠道,要在安全风险控制数据库中设置职工群众对安全风险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反馈平台,并明确意见和建议的日常收集、分析、研判、报告等管理制度和办法,切实使职工群众积极广泛参与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为路局安全风险管理进言献策。

4.各供电段对职工群众反馈新的安全风险源(点)或可能升级的安全风险点,要及时组织研判,确定安全风险点等级,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并按月汇总于25日上报供电处。对发现的重大风险源或高度安全风险点要及时上报供电处,由供电处向路局安监室提报信息,纳入路局安全风险数据库管理。

第十五条 局供电处、各供电段要健全完善百日安全风险目标管理,按百日风险研判制度要求和路局百日确定的安全风险控制目标,明确安全风险控制重点,对重大风险源和高风险点组织专题攻关。并按风险级别将安全风险点和控制目标逐级立项分解,形成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奋斗的梯次责任目标体系,实现安全风险的逐级控制。

第十六条 局供电处、各供电段要动态掌握风险点控制情况,防止安全风险点升级。当出现低度安全风险点上升为中度时,由供电处负责分析研判,确定为安全攻关课题,以公文形式公布下发,纳入路局百日安全风险目标管理。

第五章 安全风险控制和阻断

第五章为安全风险控制,主要对路局业务处、供电段的安全风险控制、阻断的方法、形式及应急处置进行了明确。

在制定安全控制措施时,一定要具体可行,让职工知道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

第十七条 按照风险分级管理原则,局供电处、各供电段要针对风险源(点)的性质和等级,运用现场检查、设备监测、动态检测等方式,逐级、逐项落实风险消除、事件预防、后果降低、事故应急等控制措施,及时控制、阻断安全风险。

第十八条 供电系统安全风险控制要以确保动车、客车和人身安全为核心,突出人员、设备、管理三大要素,围绕设备质量、业务技能、规章制度、职工作业、安全环境及施工质量等关键部位,严格落实“十五三”对规、跟班作业、干部“五定三率”三项制度,紧盯劳动安全、高铁、车辆运行、新线、现场作业、营业线施工、外部环境、道口和路外、春暑运、自然灾害等安全风险源控制,重点加强高风险岗位和关键作业环节等高风险点的检查、卡控,落实安全风险点管控措施,强化对非正常情况下的作业风险控制。完善现场作业中联控、互控制度,明确接触网、电力高空作业以及轨道车辆调车、运行、连挂、解体等环节的岗位互控责任,做到高风险岗位人员作业过程互相提醒,共同防范,实现对现场安全风险的有效控制。

第十九条 局供电处每月组织对各供电段月度安全风险控制措施落实以及重点设备整修等情况进行现场检查,结合安全风险控制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并分专业评比排序,下发月度安全风险控制分析通报。

第二十条 路局每个安全百日开行接触网试验车对全局供电设备安全风险进行综合监测,对各条线供电主要设备技术状态及现场作业情况进行动态综合检测,由局供电检测所对监测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在供电处主页发布百日安全风险监测分析以及预警信息。

第二十一条 局供电处、各供电段根据路局安监室统一发布的黄色、橙色、红色三级安全预警信息,依据预警等级,黄色预警信息由责任供电段主管领导组织分析、橙色预警信息由责任供电段主要领导组织分析、红色预警信息由供电处组织分析,分别研究制定风险阻断措施,防范风险升级。

第二十二条 局供电处、各供电段要坚持对安全风险的控制情况进行动态分析,动态调整风险点级别和控制措施。对已采取控制措施的风险点,要加强检查和监控,确保安全风险控制措施落到实处。尤其对结合部的安全风险点,主要负责人要亲自上手,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制定安全风险点防控措施,明确责任并紧盯落实。

第二十三条 局供电处、各供电段要加大安全风险管理的帮促力度,按周、月对安全风险管理问题突出的单位、车间实行预警帮促。每周由供电段确定安全风险控制重点车间并组织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实施帮促;路局安委会(安全分析会)每月确定的安全风险控制重点单位(系统安全风险控制重点单位),由供电处组织分析责任单位的安全风险管理情况,制定措施进行跟踪帮促。

第二十四条 局供电处、各供电段要按照“应急有备、响应及时、处置高效”的原则,规范和完善安全风险信息管理机制,达到快速报告、快速响应、快速阻断目的,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处置问题、解决问题,最大限度阻断安全风险或降低风险等级。

1.对接触网、电力、变配电所、轨道车辆等行车设备出现安全隐患时,各供电段要迅速启动安全风险阻断预案,组织消除设备病害、查处设备故障,保证运输安全畅通。

2.各供电段要按照路局统一部署,认真开展春、秋两季安全设备大检查活动,组织进行设备补强,对春、秋检中发现的危及安全的突出问题,及时报告并协调解决,阻滞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

3.对安全风险度较高的重点运输、非正常作业、关键环节作业等,按要求落实干部安全包保和高风险点、关键作业环节现场盯控措施,实施安全风险预先控制和过程控制。

4.按照“细分供电单元、缩小供电范围、准确判断故障、压缩故障延时”的抢修原则,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抢修预案,突出“图、项、表”三要素的运用(应急处置流程图、关键作业项点、人员分工和作业联系表),使繁杂的预案在抢修现场更加实用。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培训,积极拓展应急演练的深度和广度,编制标准化演练课件,巩固和提高演练效果,全面提高职工应对恶劣天气、设备事故故障、救援抢险等各类突发情况的处置能力。

第六章 安全风险评价考核及责任追究

第六章为安全风险评价考核及责任追究,主要明确了局、段安全风险评价考核的周期、方法,明确了安全风险预警、挂牌督办和帮促的相关要求。

各单位要结合安全风险管理实际,制定定期安全风险评价办法。

第二十五条 路局供电处以月、百日、年为周期,对系统安全风险过程控制及管理效果进行评价考核。

1.月度考核。供电处根据月度系统发生的事故、故障以及严重违章、现场检查信息等安全风险数据分析研判资料,按月对各供电段的安全风险控制情况进行评价,确定优秀单位,评出较差单位,分别纳入路局月度安全风险考核。

2.百日评价。供电处、各供电段根据路局百日评价检查安排,开行接触网监测车,实行地面检查和动态检查相结合,对各供电段的安全管理、专业管理、设备质量、现场作业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评价,按照百日安全风险评价考核标准对系统各供电段进行打分评定,总结安全风险控制好的做法,分析存在问题和不足,并将百日评价资料按时提报安监室。

3.年度评比。每年末供电处对年度安全风险控制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推广和交流系统供电段在安全风险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评选系统安全风险控制先进单位、集体和个人,纳入路局年度表彰奖励,不断提升系统安全风险管理水平。

第二十六条 各供电段按照专业负责的原则,对既有的安全考核系统进行修订完善,对各类安全风险问题信息分高、中、低三类风险问题纳入安全考核系统进行归类管理,按月进行考核。考核办法要体现科室中层和车间中层、科室一般干部和车间一般干部的挡序,不同工种间的考核分配,对防止各类事故、故障的奖励以及对发生问题的班组和个人考核,防止考核均摊、上报的奖励兑现与实际结果不一致、考核标准不统一,同样问题考核力度不一致,班组“同工不同酬”等问题发生。安全风险考核信息主要来源为各种监测监控装置预警风险信息、各级干部现场检查发现的影响安全的风险问题、主要行车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等。各供电段可建立安全风险控制激励机制,对发现新的安全风险源、安全风险点或安全风险点升级的人员给予奖励,增强全员控制安全风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十七条 对安全风险控制措施不落实,导致发生性质严重的责任铁路交通事故和设备故障的责任单位,由局供电处提出挂牌督办建议,经路局安委会审定同意,向责任单位下发挂牌督办通知书,责任单位在规定期限内制定和采取切实措施,完成督办事项,防范同类问题重复发生。

第二十八条 对安全风险控制不力,导致发生责任铁路交通事故或生产安全事故的责任人,按照《西安铁路局干部铁路交通事故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办法》有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

第七章 安全风险管理基础建设

第七章为安全风险管理基础建设,主要从规章管理、专业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新线管理、设备质量、干部作风、安全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人的问题永远是安全的核心问题,是人,就会有失误。

安全文化是安全价值观与行为准则的总和。 他的先进性最终表现在从上到下真正把安全作为一切活动的否决标准。一个安全管理优秀的企业,必定有优秀的安全文化。只有在生产实践中通过文化的教养和熏陶,才能使职工在防范风险、预防事故中起到积极作用。

第二十九条 局供电处、各供电段要加强专业技术规章制度的归口管理,规范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编制、修订、发布和培训程序,严格遵循技术规章制度的制定、审批、修订、补充与废止等规定。每季度对技术规章制度清理一次,各供电段将清理结果于次季度第一个月10日前报供电处;每年12月底对全年本系统、本单位的技术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清理,各供电段将清理结果于次年1月15日前报供电处,供电处汇总系统有效规章制度目录报路局总工室统一公布。

第三十条 严格落实安全风险控制管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局供电处要组织系统各供电段对重大风险源和高度安全风险点进行技术攻关,及时消除安全风险。同时加强对各供电段专业技术、安全管理的指导帮促,利用月度检查、百日评价等手段定期开展检查评比,强化关键性、倾向性问题和风险源(点)分析,促进专业技术标准、管理标准、作业标准全面落实。

第三十一条 各供电段在3月底前对现有干部队伍结构进行分析,在干部使用上要任人唯贤,杜绝任人唯亲;对新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把对工班长队伍的分析纳入月度安委会,对不合格、不放心的车间主任、工班长该调整的坚决及时调整。

第三十二条 各供电段要搭建人才成长平台,在待遇上要对关键部门、主要工种绝对倾斜。要制定、完善干部职工外出培训考核办法,杜绝把参加培训班当完成任务、当消遣。定期组织各段之间的单项技术交流,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到大专院校、厂家进行培训。

第三十三条 各供电段要做好新线开通人才储备工作,按照铁道部、路局对在建项目的开通节点安排,提早对新线开通人员需求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尽早和局劳资部门沟通联系。同时要针对高铁特殊技术要求和检修工艺,要尽早考虑、安排干部职工深度预介入,并安排到有高铁运行管理经验的单位或院校进行学习、培训。

第三十四条 局供电处、各供电段要严格按照高铁、新线开通运营安全质量条件,认真评估工程相关设计、安全装备标准,及时发现和督促整改设计缺陷和源头安全风险。新建铁路开通运营必须做到“六不准”,即:新建工程未完工不准进行动态验收;静态验收有关安全问题未解决不准进行动态验收;动态验收有关安全问题未解决不准进行初步验收;初步验收有关安全问题未解决不准进行安全评估;安全评估有关安全问题未解决不准试运行;试运行暴露出的问题没有解决不准初期运营。同时要加强新线安全和专业管理,大力开展设备专项整治达标,全面提升新线的规范化管理水平,确保新线运行安全稳定。

第三十五条 各供电段要加强设备质量源头控制,严格落实设备、材料、零部件审批、准入、采购、验收责任制度,认真执行产品准入管理办法、技术标准及目录管理,依法对物资设备实行招投标,突出产品质量管理,严格落实产品质量终身负责和追溯制度。

第三十六条 各供电段要规范会议制度,梳理段、车间、班组已有的会议制度,该增加的增加,该废除的废除。做到该开的会必须开,可开可不开的会坚决不开;做到资料不齐不开,人员不全不开;做到开短会、开高质量的会。促使干部职工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安全风险管控的全过程。

第三十七条 各供电段要扎实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用文化的力量激发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路局安全发展、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要加强安全责任意识教育,牢固树立“三点共识”,做到任何时候都把安全作为大事来抓;任何情况下都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来考虑;任何影响安全的问题都要立即解决,牢牢掌握安全工作的主动权。以文化生态建设为龙头,全方位改善运输一线职工生产生活条件,争取路局投资立项,进一步完善新线和条件艰苦站区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提高职工生产生活条件,解决沿线职工住宿、吃饭等生活实际难题。要营造和谐发展氛围,广泛开展评先树模、立功竞赛等活动,加强以安全文化、服务文化、经营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文化建设,完善职工代表检查巡视制度,深化厂务公开,为职工代表有效履行职责搭建好平台。深入开展群众性技术攻关、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做好离退休工作,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组织职工健康休养,营造齐心协力、共谋发展、共享成果的安全文化发展良好氛围。

第三十八条 各级干部要坚持把安全生产作为第一位的责任和首要任务,主要负责人要带头组织安全风险研判,督促落实管控措施和责任。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抓住“全面排查、问题整治、过程盯控、应急处置”四个环节,增强安全风险管理的预见性和针对性,消除运输生产过程中的各类风险点,全程追踪重点事项落实进度。

第八章 附 则

第八章为附则,主要从增强安全风险意识、管理制度建设、实施闭环管理等进行了强调。

第三十九条 各供电段要按照“强化意识、加强研判、控制过程、突出应急”的安全风险管理理念,把安全工作的重心由传统的事故管理、问题管理向风险控制、超前防范转变,把安全风险管理理念与现有的、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相结合,把风险管理建立在现有安全管理基础上,加强风险掌控,优化工作思路,强化安全基础建设。

第四十条 各供电段要按照本办法要求,对办法涉及的安全管理、监督检查、考核评价相关制度、规定和办法进行修订和完善,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风险管理机制,逐步建立符合路局实际的安全风险控制体系,全面提升安全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局供电处负责解释。

系统安全管理制度汇编(15篇)

包括哪些我们的系统安全管理制度涵盖了以下几个核心领域:1.安全策略与标准:定义了系统的安全基准,包括访问控制、数据加密、防火墙配置和漏洞管理。2.系统监控与审计:实施持续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系统安全信息

  • 系统安全管理制度15篇
  • 系统安全管理制度15篇87人关注

    包括哪些我们的系统安全管理制度涵盖了以下几个核心领域:1.安全策略与标准:定义了系统的安全基准,包括访问控制、数据加密、防火墙配置和漏洞管理。2.系统监控与审计 ...[更多]

  • 二次系统安全管理制度3篇
  • 二次系统安全管理制度3篇85人关注

    包括哪些二次系统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核心部分:系统安全策略、权限管理、数据保护、网络安全、设备管理、安全审计和应急响应。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全 ...[更多]

  •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汇编(6篇)
  •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汇编(6篇)81人关注

    包括哪些我们的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旨在保护公司的核心数据和业务流程,确保其免受恶意攻击、内部疏忽和意外损失。这一制度涵盖以下几个关键领域:1.安全策略与政策 ...[更多]

  • 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管理制度3篇
  • 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管理制度3篇66人关注

    包括哪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旨在确保企业的信息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能够抵御各种潜在的威胁,保护数据安全和业务连续性。制度涵盖以下几个关键方面:1.安全策略与 ...[更多]

  • 系统安全管理制度汇编(15篇)
  • 系统安全管理制度汇编(15篇)64人关注

    包括哪些我们的系统安全管理制度涵盖了以下几个核心领域:1.安全策略与标准:定义了系统的安全基准,包括访问控制、数据加密、防火墙配置和漏洞管理。2.系统监控与审计 ...[更多]

  •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4篇
  •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4篇63人关注

    包括哪些我们的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旨在保护公司的核心数据和业务流程,确保其免受恶意攻击、内部疏忽和意外损失。这一制度涵盖以下几个关键领域:1.安全策略与政策 ...[更多]

  • 高压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 高压系统安全管理制度15人关注

    包括哪些1.安全操作规程:涵盖高压系统的启动、运行、维护、停机等全过程的安全操作流程。2.设备检查制度:定期对高压设备进行安全性能检测,确保设备无异常。3.风险评 ...[更多]

  • 提升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 提升系统安全管理制度13人关注

    包括哪些提升系统安全管理制度旨在确保组织的信息资产得到妥善保护,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泄露或破坏。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策略制定:明确信息安全 ...[更多]

  • 系统安全风险管理制度汇编(3篇)
  • 系统安全风险管理制度汇编(3篇)11人关注

    包括哪些系统安全风险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核心组成部分:1.风险识别:定期进行系统安全审计,识别潜在的安全威胁,包括硬件故障、软件漏洞、网络攻击等。2.风险评估 ...[更多]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