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工艺管理制度是企业生产运营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确保生产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障生产安全,同时也为企业的持续改进和技术创新提供指导。通过明确工艺流程、操作标准和质量控制点,工艺管理制度能够帮助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生产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包括哪些方面
1. 工艺规程:详细描述每个生产步骤的操作方法、设备参数、材料规格等,确保操作人员明确执行标准。
2. 质量控制:设定质量检验标准和检查点,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3. 安全规定:制定安全生产规则,预防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4. 设备维护:规定设备的日常保养和定期检修程序,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
5. 技术改进:鼓励员工提出工艺改进意见,推动工艺创新,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6. 培训教育:对员工进行工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整体技术水平。
7. 记录管理: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数据,以便分析和追溯,为后续改进提供依据。
重要性
1. 提升效率:统一的工艺流程和操作标准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混乱和浪费,提高工作效率。
2. 保证质量:严格的工艺控制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提高客户满意度。
3. 防范风险:明确的安全规定和设备维护措施有助于预防生产事故,降低企业风险。
4. 促进创新:通过工艺改进,企业能够适应市场变化,保持竞争优势。
5. 符合法规:遵守相关行业标准和法规,避免因工艺问题导致的法律纠纷。
方案
1. 制定和完善工艺规程:结合生产实践,不断修订和完善工艺文件,确保其与实际操作相吻合。
2. 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全面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原材料检验、过程控制和成品检验。
3. 强化安全培训: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确保员工了解并遵守安全规定。
4. 设立工艺改进小组:鼓励员工参与工艺改进活动,提供奖励机制以激发创新热情。
5. 定期评估与调整:定期对工艺管理制度进行评审,根据生产数据和反馈进行必要的调整。
6. 加强沟通与合作:促进各部门间的沟通,确保工艺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和改进。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企业将能够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工艺管理制度,从而提升整体运营效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工艺管理制度范文
第1篇 工程部工艺管理制度
制造工程部工艺管理制度
1、制造工程部为公司各项工艺标准、工艺规程等工艺技术文件的主要执行部门,各工序、机台及相关人员应严格遵守公司及本部门制订的各项工艺管理制度。
2、本部门的工艺管理工作由部门分管领导负责,下设工艺员。
3、工艺员负责对各工序的工艺执行情况进行日常检查及监督管理,对违反工艺标准、工艺规程的工序及相关人员有批评、指正的权力;对发现的不符合工艺要求的其它问题有责令相关人员立即整改、解决的权力。日常检查结果将作为内部考核依据。
4、各工序人员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执行现行工艺标准及工艺规程,严把质量关。对出现的工艺质量问题应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应立即向维修人员、科长、工艺员直至部门分管领导反映、汇报,并在交接班记录上作好详细记录。
5、各工序水份、温度、流量等工艺技术参数的变更,必须严格按以下程序进行:
工艺员将有工艺员签字、部门分管领导批准签字的“工艺变更通知单”下发至相关工序,操作人员见单后按变更后的工艺标准执行。
没有经部门分管领导批准的“工艺变更通知单”,任何人不得擅自对工序工艺参数进行更改调整,工序操作人员有拒绝执行的权力。
6、对于新增加或试验配方:根据市场策划部的生产、工艺要求通知书,工艺员拟订“工艺执行通知单”,经部门分管领导批准后下发至各工序执行。
第2篇 工艺、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公司档案工作的管理,进一步完善公司的规章制度,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生产技术档案工作人员全面负责公司工艺、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按照集中、统一的管理原则,对公司各车间、科室所形成的各类工艺、技术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第三条 档案管理人员要严格执行《档案法及有关档案工作的条例及法规》,认真做好档案的保密、保存工作,确保工艺、技术档案的完整、系统和安全。
第四条 对所收集的工艺、技术档案要认真核对,并认真填写详细的收集登记表,认真履行双方经办人签字手续。
第五条 档案管理人员要严格把好案卷的质量关,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内容的有机联系,分类清楚、组卷合理、完善、准确、系统,标题要简明扼要,装订整洁美观。
第六条 工艺、技术档案的查阅和借阅:
1、查阅:
⑴公司内部科室、车间与所查阅的工艺、技术档案有直接关系的,可以经安全生产部主任同意,并在《查阅登记表》上写明所查阅的档案文件名称、查阅时间,最后签字备案。
⑵非本公司人员查阅工艺、技术档案,必须经主管副总批准认可,比较重要的工艺、技术档案文件必须经总经理签字批准,并在《查阅登记表》上写明所查阅档案的文件名称、查阅时间,最后写明查阅人的所在单位、姓名。
2、借阅:
公司所有工艺、技术档案只准在档案室内查阅,一律不准借出。如有特殊情况,必须经公司生产副总和公司总经理签字同意。
第七条 工艺、技术档案管理人员每半年对所管辖的档案文件进行一次检查和鉴定工作,对查出的破损档案文件要及时修补或复印,确保档案文件的完好率达100%。
第八条 严格按“五防”要求做好档案文件的管理工作,“五防”即:防潮、防丢失、防泄密、防损坏、防虫蚀。
第九条 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好自己的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做到文明服务、严格管理,否则按公司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3篇 工艺隐患整改管理制度模版
1 凡是属于以下条件之一的均为工艺隐患:
1.1 能够引起工艺运行条件变化的。
1.2 错误指导工艺运行条件变化情况的。
1.3 不能够指导工艺运行条件变化情况的。
1.4 工艺运行条件已危及生产安全稳定运行的。
2 工艺隐患的分类:
2.1 对于工艺运行条件已危及生产安全稳定运行的和能够引起工艺运行条件变化的工艺隐患为较大工艺隐患。
2.2 对于错误指导工艺运行条件变化情况的和不能够指导工艺运行条件变化情况的工艺隐患为一般工艺隐患。
3 工艺隐患的反馈:
3.1 车间内部工人查出的工艺隐患,向车间进行反馈;较大工艺隐患车间负责向厂长办反馈。
3.2 车间查出的工艺隐患,车间内部能够处理的车间内部处理,车间不能够处理的,车间向厂长办反馈。
3.3 厂长办查出的工艺隐患,要及时反馈至相关的车间。
4 工艺隐患的整改:
4.1 车间内部工人查出的和车间查出的工艺隐患,由车间进行整改,车间内部不能进行整改的由厂长办协调进行整改。
4.2 厂长办查出的工艺隐患由相对应车间进行整改,对于某一车间不能自己进行整改的由厂长办进行协调其他单位共同进行整改。
4.3 对于需停车进行整改的工艺隐患,如不危及安全生产,报请分管领导同意后,借停车机会进行整改。
4.4 对于危及安全生产的工艺隐患,确实需停车进行整改的,报请生产、安全经理同意后停车进行整改。
第4篇 工艺用水管理制度
1.本厂采用去离子水法制得纯化水,即为去离子水。
2.制水设备由清洁工负责制备、清洁保养,由化验室负责再生、检测。
3.厂化验室负责对制出的去离子说进行每班一次的检验,并有记录。
4.去离子水使用范围包括:清洁工作服、鞋、帽,储水器清洗、洁净室、工作台面清洗、净化区的工位器具,消毒液配置等。
5.非洁净区工位器具、储水器清洗、注塑机的冷却用饮用水即可,无需用去离子水。
6.用去离子水制得的去离子水不得用在清洗与生产无关物品或浪费。
7.储水器应每隔本个月由清洁工进行消毒。其消毒规程为:1、先用去离子水清洗;2、冲干;3、用1%甲醛溶液消毒;4、用去离子说冲洗;5、水质检测。
8.制水量应能满足生产需要,并要有制水记录。
工艺用水量分布情况
序号
用水项目
用水量㎏/日
备注
1
洗工作服、鞋、帽
280
去离子水
2
工位器具清洗
180
去离子水
3
人员洗手
50
去离子水
4
擦门窗、地面、设备
80
去离子水
5
针管清洗
8
注射用水
6
验漏
1
注射用水
第5篇 手工艺教室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我们手工课程顺利进行。环境卫生清洁,室内教学模具,展品安全无损,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能让同学们安静有序的进行手工课程,学校特提出以下管理制度:
一、手工制作由负责人负责,未经允许禁止入内。
二、学生进入本室应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追逐打闹。
三、在本室内应绝对保持卫生的干净、整洁,不要随意乱扔杂物,剪的纸屑、废物等装入塑料袋内,课后由值日生清理出教室。
四、在本室活动,学生要事先准备好用具及用品,以免因准备不足而影响制作课效果。
五、禁止触摸,乱动本室展品,若因违纪而造成展品损坏,照价赔偿,。
六、注意安全,课堂中不得将剪刀,直尺等硬物对准他人,避免伤害事故发生。
七、学生在离开本室前应把桌椅摆放整齐,听从管理人中或任课教师的安排,有主观性离开本室,管理人中或任课教师关好门窗,切断电源。
八、管理人员注意做好本室的防火、防潮、防盗工作。
第6篇 (企业公司)工艺管理制度
公司(企业)工艺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加强工艺管理,严肃工艺纪律,确保产品质量。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半成品和成品生产车间生产的工艺管理。
三:职责
生产技术部负责工艺文件的编制及对生产车间的技术工艺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进行工艺纪律的考核等。
生产车间负责工艺制度的贯彻执行。
四:管理内容及要求
(一)工艺策划
根据产品的技术质量要求,确定所需原材料、工艺流程、加工方法、产品质量标准、设备要求、验证时机、接收准则等。
(二)工艺文件的编制
1、工艺文件的种类和编制要求
(1)工艺文件的种类
本公司的工艺文件一般包括工艺流程、操作规程、材料
清单等。
(2)编制要求
工艺文件应做到正确、完整、统一、先进、符合实际,保证产品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2、工艺文件的编制依据
现行的技术法规,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相关的典型工艺、工艺技术文件;公司的现有生产设备、工装、检测手段、工艺技术水平及生产组织情况。
(三)工艺文件的贯彻
1、产品工艺文件一经批准,就成为公司的技术法规,有关单位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擅自更改或降低要求。贯彻执行工艺文件,是执行工艺纪律的主要内容之一。
2、工艺文件下发后,技术部应及时到车间进行技术指导,指导内容一般包括:设备、工具是否需要增添和调整;生产组织和生产流程调整意见;产品试生产时,指导操作者操作、调整、直至产出合格产品;产品的关键部件及技术保证措施;应注意的事项;估计在制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其预防措施。
(四)工艺更改的控制
随着设计的更改、工艺方法的改进、某个工艺文件的差错和新标准的实施等原因会发生工艺更改的问题,必须对工艺文件更改加以控制。
1、工艺更改有技术部提出更改方案,经评审后报主管领导批准,然后下发《工艺更改通知单》,各部门遵照执行。
2、对更改工艺后的产品质量进行评审认可,以验证产品质量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工艺纪律和考核内容
1、机构和人员
(1)各生产车间和班组的主任和组长要作为工艺管理的专责人。
(2)有关人员要做到应知都知,应会都会,并能尽职尽责。
(3)具备了执行工艺制度的环境和条件。
2、工艺文件
(1)具备本部门应有的工艺文件,工艺文件应做到:正确、清晰、符合有关标准规定,能正确指导生产,保证生产稳定进行,工艺流程安排合理,操作规程切实可行,保证加工质量。
(2)产品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必须完整。
(3)各种技术文件之间不能发生矛盾,要统一。
(4)工艺文件中规定的工艺方法要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
3、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能满足确保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
4、工艺准备
现场具备应有的工艺文件;符合工艺文件要求的原材料、半成品;满足工艺要求的所有设备;所有工艺装备及辅具符合工艺要求。
5、工艺操作
(1)生产工人实行“三定”即定人、定机、定工种。
(2)操作者对工艺要求有全面正确的理解。
(3)操作者要坚持“三按”即按技术标准、按样品、按工艺文件进行生产。
6、贯彻“三不原则”
不合格的原料不投产,不合格的半成品不转序,不合格的成品不出厂。
7、工艺卫生
(1)生产环境、设备、设施清洁卫生。
(2)原材料、工装、器具等的堆放与保管做到限量定位、定要求、完好、整齐、清洁。
(3)现场的布置有利于减少员工的疲劳程度和辅助工时消耗。
8、工艺安全
(1)有安全技术教育和安全技术措。
(2)工艺文件中规定的各项要求,均能认真地加以贯彻。
五、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技术部。
第7篇 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管理制度
1、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本企业产品制造中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采用前工艺试验、研究、立项和使用推广。
2、基本要求
2.1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是提高企业工艺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加速新品开发、保证质量、降低消耗、提高效益的基础,企业应为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工作提供必要条件。
2.2企业应给工艺部门配备相应技术力量,提供必要的工艺试验经费和生产条件。
2.3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可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合作,引进他们的成果。
3、工艺试验研究范围
3.1工艺发展规划中的研究开发项目。
3.2生产工艺准备中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的试验研究。
3.3生产过程中重大技术质量攻关项目。
3.4消化引进项目的验证或试验研究。
4、立项原则
4.1根据企业技术发展规划的要求。
4.2有针对性解决生产现场中突出的质量问题和生产薄弱环节。
4.3有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4以本企业实际经济实力允许为前提。
5、试验研究程序
5.1试验研究课题申报立项
5.2规划课题费用
5.3确定课题人员
5.4编写课题任务书。
内容包括:项目名称、试验研究目的、主要工作内容、预期技术经济效果、本项目国内外状况、准备工作、现有条件和将采取的措施、完成时间、经费概算、项目负责人和主要参加人员、审批意见。
5.5组织调研。
5.6编制试验研究实施方案。
内容包括:试验目的、试验方法和步骤、技术组织措施和安全措施、可需仪
器仪表和设备目录、人员分工及进度计划。
5.7组织实施。
5.8阶段检查。
5.8.1主管部门和有关领导要及时了解和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5.8.2在试验过程中发现技术经济上不可取的项目应及时停止,并申报撤消该项目,以免造成更大的浪费。
5.9编写试验研究总结报告
内容包括:课题名称和项目编号、目的及要求、试验条件、实际试验程序拖
结果分析与国内外资料对比、使用价值与经济效果等、结论和对今后推广使用的意见和建议、附录(全部试验数据〉
5.10组织鉴定。
5.11立卷存档。
6、成果的使用与推广
经过鉴定的研究成果需经过一段试验证期,然后再纳入工艺文件正式使用。
第8篇 工艺指标管理制度
工艺指标的管理分为公司控制重要指标和一般辅助指标,作业指导书上要求的工艺参数以及进行生产调整时,可能引起工艺运行条件变化的指标均在此范围之内。
1 因工艺运行条件、环境等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引起的原工艺指标不适应,需对原指标进行变更的,在变更、修改前各相关单位必须做出科学和符合实际的分析,经有关领导审批后报厂长办。
2 工艺指标的变更、调整程序
2.1 指标变更、调整时应遵循科学性、安全性、先进性、经济性、合理性的原则。
2.2 因车间某一项工艺条件不适应现在的生产运行情况需进行调整时,由所在车间提出申请,报厂长办审核,分管领导批准后执行。
2.3 如工艺运行条件影响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由厂长办进行申请更改。
2.4 如工艺运行条件影响到生产的安全运行,由安环部进行申请调整。
2.5 如工艺指标的变更影响到生产任务的完成,由调度室进行申请调整。
2.6 所有辅助指标由车间写出申请报厂长办批准备案。
2.7 所有指标必须以书面形式下达到操作岗位。
3 工艺指标调整的审批
3.1 正常工艺运行条件的调整,由厂长办审核后,报请分管领导进行批准。
3.2 涉及到影响设备长周期运行的工艺调整,由相关部门进行评审后,报请分管领导进行批准、执行,报厂长办备案。
3.3 涉及到生产安全、稳定运行的工艺调整经安环部进行评审后,报请分管领导进行批准、执行,报厂长办备案。
3.4 涉及到产品产量的工艺调整,由调度室进行评审后,报请分管领导进行批准、执行,报厂长办备案。
3.5 工艺运行条件的调整,由厂长办以《工艺指标变更申请表》的形式,申请调整,经分管领导批准后,以书面通知的形式下发至车间(工段)等相关部门执行。
4 工艺交接班
4.1 交接班必须保证工艺指标在稳定范围内,达不到指标范围不准强行交班。
4.2 交接班记录做到真实、完整。
4.3 交接仪表显示温度、液位、流量情况。
4.4 交接班双方应对本岗位的所有工艺指标对口交接,重点部位一点一点的交接,重点数据一个一个交接,不能出现死角,接班者同意接班,双方填写交接班记录并签名后,交班者方可离岗。
4.5 因交接班不清出现工艺波动,根据时间对责任人加倍处理,接班后出现的任何问题追究接班者责任。
第9篇 工艺用水管理制度制度
1.本厂采用去离子水法制得纯化水,即为去离子水。
2.制水设备由清洁工负责制备、清洁保养,由化验室负责再生、检测。
3.厂化验室负责对制出的去离子说进行每班一次的检验,并有记录。
4.去离子水使用范围包括:清洁工作服、鞋、帽,储水器清洗、洁净室、工作台面清洗、净化区的工位器具,消毒液配置等。
5.非洁净区工位器具、储水器清洗、注塑机的冷却用饮用水即可,无需用去离子水。
6.用去离子水制得的去离子水不得用在清洗与生产无关物品或浪费。
7.储水器应每隔本个月由清洁工进行消毒。其消毒规程为:1、先用去离子水清洗;2、冲干;3、用1%甲醛溶液消毒;4、用去离子说冲洗;5、水质检测。
8.制水量应能满足生产需要,并要有制水记录。
工艺用水量分布情况
序号
用水项目
用水量㎏/日
备注
1
洗工作服、鞋、帽
280
去离子水
2
工位器具清洗
180
去离子水
3
人员洗手
50
去离子水
4
擦门窗、地面、设备
80
去离子水
5
针管清洗
8
注射用水
6
验漏
1
注射用水
第10篇 有关人员、机构、工艺、技术、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变更的管理制度
1、目的为了规范变更管理,消除或减少由于变更而引起的潜在事故隐患,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对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施等永久性或暂时性变化的控制。
3、职责
3.1总经理负责公司管理变更的批准,办公室主任负责人员的变更批准,安全生产副经理负责批准工艺、技术的变更,安全生产副经理负责批准生产设施的变更。
3.2办公室负责管理变更的归口管理,安全生产副经理负责生产设施的归口管理、安全生产副经理负责工艺、技术的归口管理。
3.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变更,提出申请并实施。
4控制程序
4.1变更类型
4.1.1工艺、技术变更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引起的技术变更。 b.原料介质变更。 c.工艺流程及操作条件的重大变更。 d.工艺设备的改进和变更。 e.操作规程的变更。 f.工艺参数的改变。 g.公用工程的水、电、气的变更。
4.1.2设备设施的变更 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 b.安全设施的变更。 c.更换与原设备不同的设备或配件。 d.设备材料代用变更。 e.临时的电气设备。
4.1.3管理变更 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变更 b.人员的变更 c,管理机构的较大变更 d.管理职责的变更 e.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变更
4.2变更程序
4.2.1各部门在本单位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施等需要变更时,应向分管领导提出申请,说明变更的原因及技术依据,并对变更过程及变更所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提出控制措施。
4.2.2各分管领导在接到变更申请后,组织有关人员按变更原因和实际生产的需要确定是否进行变更。
4.2.3变更批准后,由各相关责任部门负责实施,任何临时性的变更,未经审查和批准,不得超过原批准的范围和期限。
4.2.4变更实施结束后,分管领导应对变更情况进行验收,确保变更达到计划要求,变更分管领导还应将变更结果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4.2.5所有变更的记录应填写在“___有限公司变更记录”上。
第11篇 公司生产工艺管理制度
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生产工艺管理制度
一、总则:
1、工艺是产品生产方法的指南,是优质、高效、人低耗和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手段。是生产计划、生产调度、质量管理、质量检验、原材料供应,工艺装备和设备等工作的技术依据,是产品生产过程必须的标准性作业指导书。
2、工艺工作由生产技术部负责,应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工艺人员要坚持科学态度,不断提高工艺水平,为生产服务。
3、工艺工作要认真贯彻工艺规程典型化、工艺装置标准化,通用化的原则。
二、制度:
1、工艺工作必须完善工艺手段,保证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工艺过程合理、可靠、先进为原则。
2、工艺文件必须保证正确、完整、统一、清晰。
3、生产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工艺,任何人不得擅自修改操作规程、技术文件内容,如有某种原因无法按工艺生产时,应由生产技术部主管签字方可生效。
4、设计标准的修改需经生产技术部主管、总经理批准。
5、凡是工艺文件出现的差错,应由生产技术部负责,凡属不按工艺文件而出现的差错,应由操作者负责,追查责任事故。
6、工艺技术人员应不断对车间操作人员进行工作纪律教育,严格按工艺标准监督工艺执行。
7、工艺文件的编写,个性等项工作由生产技术部负责,并按工艺文件要求编写工艺质量要求。
8、技术人员对工艺文件、工艺配方单的修改,除下达修改通知单外还应对全公司新发文件全部修改完毕,各修改单上应在存档通知单上注明。
9、工艺管理考核
9.1为了使工艺管理能够有效运行,不流于形式,对违犯工艺管理规定的责任人,将根据如下规定进行处罚。
9.1.1对于违犯工艺管理规定,不按工艺操作规程严格操作,导致工艺控制指标超标的,检查发现后责令整改并通报批评,按每一超标指标30-50元的标准,对第一责任人、当班长进行处罚。9.1.2因上一工序原因导致本工序控制指标不合格,并能够及时进行查找原因并调整的不作处罚,否则,则依9.1.1条款进行处罚。
9.1.3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工艺指标如出现超标现象,通报批评并一次性处罚100元。
9.1.4因工艺文件管理不善造成丢失的,丢失一本罚款100元,私自复印的罚款100元。
9.1.5对一月内造成指标超标3-5次的操作工,月末加罚50元,并下岗培训一周,经培训后仍继续出现指标超标的,再加罚50元后,调离本岗位。
9.1.6因不按规定操作造成产品质量不合格,系统降负荷、停车等严重后果的,依后果的严重程度、影响的大小以及发生经济损失数额多少等要素,经过经理办公会研究讨论,对第一责任人、当班班长、车间主任等相关责任人,分别处以300元以上的罚款,并对责任人作出下岗培训,降级、降职、解职等处罚。
9.1.7本制度由生产技术部归口管理并负责解释,本制度自本制度发布日执行。
附:工艺控制指标
制漆工艺流程
1、醇酸树脂工艺流程图
1.2备料――升温――醇解反应――酯化反应――兑稀――过滤入罐
1.3工艺过程控制点;
控制点控制参数
备料物料数量
醇解反应 温度、容忍度
酯化反应 温度、粘度、酸价
兑稀温度、兑稀溶剂数量
过滤入罐 黏度、细度、固体份
控制点 控制内容
备料 防止静电产生
升温 明火扩散和灼伤
醇解反应 高温、防烫伤
脂化反应 高温、溢锅
兑稀 高温、溶剂挥发
过滤入罐 清洗防毒
2、醇酸漆流程、工艺控制和安全控制点
2.1工艺流程图
树脂、粉料树脂、溶剂
溶剂、助剂助剂
↓↓
预分散→研磨→调漆→过滤包装→成品入库
2.2程控制点:
控制点 控制内容
拌合 温度、搅拌时间
研磨 温度、细度
调漆 颜色、黏度、细度
过滤包装 外观、重量
2.3安全控制点:
控制点控制内容
拌合防静电、温度
高速分散温度
砂磨机研磨温度
过滤包装清洗防毒
3、工艺流程、工艺过程和安全控制要素
3.1工艺流程图:
树脂、粉料树脂、溶剂
溶剂、助剂 助剂
↓↓
预分散→研磨→调漆→过滤包装→成品入库
3.2工艺过程控制点
控制点:控制内容
拌合温度、搅拌时间
研磨温度、细度
调漆颜色、粘度、细度
过滤包装外观、重量
3.3安全控制点:
控制点: 控制内容:
拌合&nb
sp;防静电,温度,时间
高速分散 温度
砂磨机研磨 温度
调漆 溶剂挥发
第12篇 金属制品公司工艺纪律管理制度
金属制品公司工艺纪律管理制度
1.本公司的工艺纪律的全面贯彻执行由总经理负责,各职能部门对本部门的工艺纪律贯彻执行负责。
2.工程部对所编制的技术文件的正确、统一负责。
3.要坚持按工艺文件、技术标准进行生产,各种工艺文件、技术标准必须按一定的审批程序进行校对、签字。确定之后,公司各部门、各级领导、全体职工都应严格遵守执行。凡改变工艺时,均应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4.工艺文件规定的工艺参数,必须严格遵守,认真做好记录,经检查人员核对后,存档备查。
5.所有工艺装备、生产设备均应保持精度和良好状态,工艺装备应坚持周期检定,并认真做好记录,存档备查。
6.未经检查和不合格的工艺装备,不得在生产中流通使用。调整好的处于使用状态的工艺装备不得随意折卸。
7.凡交付生产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外购件等必须进行检验,符合有关要求,方准使用,如需代用,必须由总经理批准。
8.生产作业计划要严格按工艺流程合理安排,做到均�生产。
9.生产工人要坚持按文件进行生产和操作,不按文件生产的产品,不论是否合格均以 违反工艺纪律论处。生产工人要认真做好生产前准备工作,备齐有关文件,明确技术要求,检查工装、材料是否符合要求,发现问题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作出处理。
10.生产工人在生产中要集中精神,不可擅离工作岗位,坚持自检,确保产品质量,做好交接手续。
11.生产工人应将使用的工具、量具应整齐地放置于规定的地点或工具箱,防止碰坏和锈蚀。要保持文件和生产场地的整洁。
12.半成品和成品堆放要把合格品和不合格品隔开放置,并要有明显的标记。
13.未经培训合格,达不到相应专业工种技术等级的工人不可顶岗生产。若违反而发生质量、设备事故,要追究生产部门责任。
14.对生产现场的违纪现象及个人,公司生产部、工程部有权制止并上报厂务经理,并提出处理意见。
批准审核编制
日期日期日期
第13篇 采矿工艺管理制度
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标准化规范》要求,为了保证采矿工艺安全高效,制定本制度。
一、采矿工艺和采用的采矿方法及结构参数应适合揭露矿体地质条件(包括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矿体赋存、开采技术等条件)。
二、设备、设施之间相互匹配,并满足工序要求。
三、各工序之间相互匹配,并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四、开采(回采)顺序适应开采现状,并按要求的回采顺序进行回采。
五、开采范围应在采矿许可证划定的范围之内。
六、按设计要求布置矿房、矿柱。对回采过程中产生的冒顶片帮等进行监控。当地质条件变化时应及时调整采矿工艺。对采空区及时进行测绘和处理。
七、采矿工艺安全高效。采矿工艺运行记录齐全。安全出口符合安全规程规定,采出矿量符合设计及工艺要求,矿柱回收符合安全规程规定动作。采矿工程设施满足设备安全运行要求,凿岩、爆破、出矿能力相互匹配。
八、管理部门及职责
采矿工艺管理以企业生产技术部门为主,安环部配合,并指定专人负责。
第14篇 工艺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管理制度
(一)必须严格执行产品的工艺技术规程、安全技术规程、岗位操作规程。
(二)改变或修正工艺技术指标,生产、技术部门必须编制工艺技术指标变更通知单(包括安全注意事项),并以书面形式下达。操作者必须遵守工艺纪律,不得擅自改变工艺指标。
(三)安全附件和联锁装置不得随便拆弃和解除,声、光报警等信号不准随意切断。
(四)在现场检查时,不准踩踏管道、阀门、电线、电缆架及各种仪表管线等设施,到危险部位检查,必须有人监护。
(五)严格安全纪律,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操作岗位和动用生产设备、设施和工具。
(六)正确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紧急情况下,应先处理后报告(包括停止一切检修作业,通知无关人员撤离现场等)。
(七)在工艺过程或设备处在异常状态时,不准随意进行交接班。
(八)正常生产执行岗位操作规程。检查并确认水、电、气符合生产要求,各种原料、材料、辅助材料的供应齐备、合格后,严格按配方的工艺要求投料。
(九)必要时停止一切检修作业,无关人员不准进入开车现场。
(十)生产过程中要加强与有关岗位和部门之间的联络,严格按配方的工艺要求进行。
(十一)运行过程中要严密注意工艺的变化和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处理,情况紧急时应终止运行,严禁强行运行。
(十二)正常停车按岗位操作规程执行,并严格按停车方案中的步骤进行。
(十二)发现或发生紧急情况,必须先尽最大努力妥善处理,防止事态扩大,避免人员伤亡,并及时向有关方面报告。
(十三)工艺及机电设备等发生异常情况时,应迅速采取措施,并通知有关岗位协调处理。必要时,按步骤紧急停车。
(十四)发生爆炸、着火、大量泄漏等事故时,应首先切断气(物料)源,同时迅速通知相关岗位采取措施,并立即向上级报告。
第15篇 产品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管理制度
1、总则
产品材料消耗工艺寇额是编制物资供应计划的主要依据,也是搞好材料管理及开展经济核算的必要条件。
2、机构与职责
2.1材料寇额的制订与管理实行归口与分级管理的原则,厂级由技术科负责,车间由材料定额员负责。
2.2技术科有关材料寇额工作方面的主要职责范围,
2.2.l编制《工艺材料定额计算方法》,制订单台产品零件定额,单台产品材料定额及其汇总工作。
2.2.2由于产品设计的修改,工艺方法的改进,技术改进措施的实现等原因而影响定额时就必须及时修改材料定额,以确保材料定额资料的完整、正确,
3、材料定额的依据
3.1制订材料寇额的依据
3.1.1计划部门下达的生产技术准备计划。
3.1.2技术科提供的、标有产品净重和零件净重的图样及零件明细表,另外还有各种材料标准和技术条件。
3.1.3供应部及车间提供的各种材料实耗统计分析资料。
3.2制订材料定额的方法:
3.2.1材料定额包括净重、毛重、定额、利用率四项指标。
3.2.2单台产品定额的汇总应包括产品图纸中所有的零部件、外购件、外协件等。
3.3材料定额的审批
3.3.1《工艺材料定额计算方法》由技术科编制完成后,须经技术副厂长批准后实行。
3.3.2产品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由技术科编制,分管厂长审批,经标准化会签。
3.3.3产品材料消精工艺定额明细表、汇总表、底图审签完毕,由资料室归档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