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管理制度 > 管理制度范文

有效管理制度很重要(11篇)

更新时间:2024-11-20 查看人数:73

有效管理制度很重要

有效的管理制度是企业运行的核心,它涵盖了企业的各个层面,包括决策制定、组织架构、职责分配、流程管理、绩效评估以及员工激励等多个方面。这些内容构成了企业内部运作的规则体系,确保了企业目标的实现和持续发展。

包括哪些方面

1. 决策制定:明确企业的战略方向,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保证决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 组织架构:设计合理的部门设置和职位层级,使责任和权力清晰,提高工作效率。

3. 职责分配: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范围,避免工作重叠和职责真空。

4. 流程管理:设定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减少错误和浪费,提升业务执行效率。

5. 绩效评估:制定公正的考核标准,对员工的工作成果进行客观评价。

6. 员工激励:设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如奖金、晋升机会等,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重要性

有效的管理制度对企业至关重要。它不仅规范了员工的行为,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发展环境。通过制度,企业可以吸引和留住人才,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促进内部沟通与协作,降低运营风险,并为应对市场变化提供灵活的适应能力。此外,良好的管理制度还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方案

1. 制定决策流程:建立集体决策机制,结合专家意见和数据分析,确保决策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2. 优化组织架构:根据业务需求调整部门设置,简化层级,提升决策效率。

3. 明确岗位职责:编写详细的工作说明书,明确每个岗位的权责,避免职责模糊。

4. 设立流程规范:制定业务流程手册,定期审查和更新,确保流程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5. 设计绩效系统:根据企业目标和员工角色,制定公平、量化的绩效指标,定期进行绩效反馈。

6. 实施激励策略:结合员工需求和企业目标,设计多元化的激励措施,如奖金、股权激励、职业发展计划等。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企业可以构建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为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实践中,管理者应持续关注制度的执行效果,适时调整和完善,确保管理制度始终与企业发展同步,从而推动企业的繁荣与进步。

有效管理制度很重要范文

第1篇 有效企业质量改进管理办法

有效的企业质量改进管理办法

企业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甚至惨痛的教训我们并不陌生。例如:销售与生产协调不好、生产的无计划性导致仓库成品堆积如山而造成大量浪费,采购部门的计划不严谨各品种、规格的原辅包材的不配套而导致销售延误,引起客户的不满。经常出现低级的质量事故,缺乏质量成本的概念,导致质量成本居高不下,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控制机制,横向不协调,在工作中相互扯皮推诿,效率低下,技术工艺准备和防错措施不足,就可能埋下问题,批量出现重大隐患。如何才能使生产管理规范化怎样才能有序工作怎样才能对症下药……所有这些问题显然都是生产主管迫切需要解决的。

虽然生产管理千头万序,但基本要素只有三个:人、物、场所。现场情况千变万化,归纳起来只有“两流”:物流和信息流。作为现场管理者――生产主管、车间主任、班组长,必须对这三要素和两流做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从中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

这时最关键的是把人的要素抓住。首先各级管理人员要转变思想观念,有了问题从先找主观原因转变成先找自己原因、先找本部门原因上来,积极主动地去寻找问题的根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办法。有的管理人员问题找出一大堆,措施一条也没有,责任不承担,问题往上推,这样的管理人员怎么能提高显然是不合格的管理者。

其次,中层管理者一定要把自己部门的员工管理好,打造优秀的小团队,各部门的小团队优秀了,我们整个企业就是一个优秀的大团队。优秀团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是战无不胜的,要打造团队精神关键是坦诚沟通,清楚的角色定位、责任制的落实与奖罚,上下级间、员工间要相互信任,相互欣赏,而不是相互瞧不起,相互拆台。管理者要引导下属发现和认同别人的优点,要做到上下一心,团结协作,所谓“众心齐,泰山移”就是这个道理。每位管理者、每位员工要清楚自己的职责,明确在团队中所扮演的角色,并且要严格落实责任制度,要求员工对团队有责任感,同时还要以激励的手段强化责任的重要性,要多用正激励,树立榜样,负激励要少用,处理典型切不可面积过大!

最后生产主管在现场管理中还要必须做到“五个一”:

第一,三自一控,所谓三自一控就是要做到每件工作都自检、自分、自纠,控制一次自检的正确率,自我检查自己的产品,区分合格品与不合格品,分开存放,要自我纠正错误,还要控制一次自检的正确率。

第二,三检制,即首检、互检、巡检。首检就是对每天的第一件产品、每批的第一件产品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的结果来纠正工艺是否正确,操作规程员工是否遵守,设备的精度和调整是否符合要求。自检制度在大批量生产中非常重要,稍有不慎就会批量报废。互检就是互相监督,即生产主管对下属员工生产的产品检查;巡检就是巡回检查,即管理人员和检查人员走动式检查。

第三,三工序活动,指的是复查上工序,保证本工序,服务下工序。每一个工序都要将下道工序当作用户,经常访问下道工序。

第四,三按,即按工艺、按程序、按标准生产,我还要再强调一个方面,就是我们不仅要按工艺、按程序、按标准组织生产,还要按工艺、按程序、按标准组织进行质量检验。目前,许多企业在质量检验方面存在着不能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家标准的情况,比如:某产品的质量检验项目有20个,企业质量检验部门人员怕麻烦、图省事,为了减少工作量,每批次产品只检验其中容易做的10几个项目,而对那些操作比较复杂的检验项目则就干脆省略了,采取了各取所需、偷工减料的做法,由此产生的产品质量合格率指标100%其实质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现象;

第五,三不放过,即质量事故原因没有查清楚不放过;责任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整改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遗憾的是许多企业虽然也明白这个道理,而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认真按照这个要求去做。

在质量改进方面,我们还应做到以下八个方面,这也是企业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

一、现状调查 一个企业一个部门有很多问题,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关键的,现在调查就是要抓住关键的问题,即抓住主要矛盾。

二、原因分析通过现状调查,指到主要矛盾,然后进行详细分析,一直分析到能采取对策为止。要举一反三、打破沙锅问到底,遵守五个以上的为什么。在中医上,有个非常辩证的医疗办法,叫做“头痛医脚”或“脚痛医头”。有时问题在头上,根源却在脚上,有时问题在脚上,病根却在头上。

三、确定主要原因问题存在的原因可能很多,我们应该通过分析逐渐缩小问题出现的范围,即找到主要原因,应该步步缩小包围圈,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此时可应用二八定律,确定主要原因的目的是为了让有限的人、财、物得到最好的利用,可以避免重复劳动。

四、制定对策 在找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后,就可以应用5w1h方法来制定相应的对策。

五、实施对策 制定对策后,还必须提高执行力。将对策落实到实处,落实到每个人头上。

六、效果检查在实施了对策之后,首先要和目标值对照,要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进行对照,比如技术进步、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用户反映等等,效果检查能鼓舞士气,增强斗志,也能验证对策是否正确。

七、制定巩固措施 如果用来解决问题的对策是否正确,那就应该将成功的经验和工艺制度化、标准化。

八、遗留问题和下一步打算若采取了相应的对策之后,产品质量仍存在问题,就应该做进一步的打算,以求问题的彻底解决,或者是在生产中,这个问题解决了,另一个问题仍然存在,那么下一个目标和打算是什么,再进行下一个循环。

第2篇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有效措施

目前,电力企业在安全工作上虽然取得了一些好的成绩,但与电网的发展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上还存在许多问题,正处于要前进一步都较困难的局面中。

一、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分析

安全管理的方法得当是保证安全管理效能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不论管理对象、管理过程还是管理方法,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从管理对象的角度:由近代的事故管理发展到现代的隐患管理。早期,人们把安全管理等同于事故管理,仅仅围绕事故本身作文章,安全管理的效果有限;只有强化了隐患控制,消除危险,事故的预防才能有效。

从管理过程的角度:由早期的事故后管理发展到强化超前和预防型管理。随着安全管理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安全管理是人类预防事故的三大对策之一。科学的管理要协调安全系统中的人、机、环诸因素,它不仅是对技术的一种补充,更是对生产人员、生产技术和生产过程的有效控制与协调。

从管理方法的角度:由传统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以及常规的监督检查等手段,发展到现代的法治手段、科学手段和文化手段;从基本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发展到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技巧与方法。

二、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分析

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是由电力生产、电力基本建设、电力多种经营的客观规律和生产特性及社会作用决定的。随着电力工业迅速发展、电力体制改革和市场化进程加快,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更加突出,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电力安全生产影响各行各业和社会稳定。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具有社会公用事业性质的行业。它为各行各业提供电力,为人民的日常生活提供电力,如果供电中断,特别是电网事故造成大面积停电,将使各行各业的生产停顿或瘫痪,有的还会产生一系列次生事故,带来一系列次生灾害。另外,供电中断或大面积停电,会给社会和人民生活秩序带来混乱,甚至造成社会灾难,造成极坏的政治影响。因此,电力安全生产关系到国家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关系到人心和社会的稳定。

②电力安全生产影响电力企业本身。安全是电力生产的基础,如果一个电厂经常发生事故,就不可能做到满发稳发和文明生产,如果系统经常发生事故,系统中的发电厂和变电站都不能正常运行,使电力生产和输配电处于混乱状态,因此电力企业本身需要安全生产。

③电力生产的特点需要安全生产。由发电厂生产的电能经升压变电站、输电线路、降压变电站、配电线路送到用户,组成了产、供、销统一的庞大的整体。由于电能尚不能大规模储存,因此,产、供、销是同时进行的,电力的生产、输送、使用一次性同时完成并随时处于平衡。电力生产的这些内在特点决定了电力生产的发、供、用必须有极高的可靠性和连续性,任何一个环节发生事故,都可能带来连锁反应,造成人身伤亡、主设备损坏或大面积停电,甚至造成全网崩溃的灾难性事故。因此,电能生产的内在特点需要安全生产。

三、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1、在依法保护设施、安全监督上措施不力,致使安全管理力度不够①欠缺依法治企。有线电视线、通讯线与电力线路同杆架设;项目法人与设计、监理、施工方签订的协议不规范等现象普遍存在。②安全监督不严。由于供电企业安全监察部门人员少,专业知识欠缺,对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经常被一些非生产性事务缠绕,习惯于事故后的调查和责任追究。③近年来,供电企业农村电力设施发生被窃、破坏的情况比较多。窃电给社会和电力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

2、安全思想意识模糊,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目前,电力生产企业都已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制度,也明确了安全生产职责,但存在以下问题:①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只停留在开会讲话,只作一般性、原则性的动员。②分管生产的领导忙于事务性工作,没有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很少分析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问题,没有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③主管部门将上级转发的事故通报一转了之,既不认真分析,也不提出和落实防范措施。专业人员对电力安全生产没有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没有熟练掌握必要的规程制度,不能很好地指导基层班组的工作。

3、安全工器具管理混乱,存在安全隐患一些使用中的安全工器具质量堪忧。尤其是一些供电所的登高作业器具等安全器具的质量合格率不高。同时,对安全器具的定期检测意识淡薄,报废管理流于形式。

4、不严格执行《安规》,经常习惯性违章习惯性违章是指定安全生产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习以为常的违章行为。它包括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有些临时性工作,如某配电修理人员,在没有填写修理票的情况下开始进行修理工作,导致人身触电死亡事故;有些需要停电的作业,在没有停电、验电、挂地线情况下,就开始工作,造成人身触电死亡事故;在处理变压器二次刀闸接触不良故障时,没有对变台停电、验电,未挂地线,严重违章作业而酿成的人身触电死亡事故等等。

四、提高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能力的措施

首先,要看清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能力的本质。安全管理能力首先是一种企业能力,具有企业能力的属性,是企业在对安全生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积累的各种知识与技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能力由企业掌控的各类资源决定,企业拥有的资源及其组合情况形成了不同的安全管理能力。企业安全管理能力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它随着企业的成长而不断增长。此外,企业能力作为一种累积的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的难言属性使得企业安全管理能力具有特异性和不可模仿性,这构成了企业竞争能力的基础。

其次,可具体通过增加员工安全知识与技能的能力、优化设备安全性能的能力、提高物料安全水平的能力、改善安全制度的能力、监测环境安全状况的能力5个方面的内容,来实现安全系统效能的综合性能的改善。积极开展“危险点分析预控”,稳步推行现场工作的程序化、标准化作业。对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设计,以及检修、变更、施工、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安全监督。竣工后,要组织验收,要确保竣工的设施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规定,特别是电力线路的线间距离、交跨距离、对地距离要符合规定。做好设备的预防性试验,并及时消除设备的运行缺陷,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要健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保证体系和电力企业“综合安全管理模式和机制”。

安全关系到企业的前途和命运,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是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的基础。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电力企业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还需要不断进行探索、巩固和创新。

“清华大学生产企业董事长领导力再造高级研修班”作为清华北京院领导力长期生产管理研究和培训实践的结晶,融合了现代企业管理的系统化知识和高效生产管理实践的专业化内容,为广大致力于提升生产运营效率与管理能力的企业高层提供了一套清晰的战略思考框架和极具实用性的操作工具,从而帮助企业实现运营效率与管理能力的提升。

第3篇 建筑垃圾有效管理规定

建筑垃圾如何进行有效管理下面是小编给你带来的关于建筑垃圾的有效管理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如何科学处理建筑垃圾,成为城市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我国建筑垃圾处理的问题

建筑垃圾的传统处理模式百害而无一利,但纵观当下,我国建筑垃圾处理同样存在不小的问题,主要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缺乏对建筑垃圾的有效管理,仍然存在着一些建筑垃圾乱堆、乱倒的现象,未对建筑垃圾进行动态监测和分类、统计,导致对建筑垃圾的产生量、处理处置、回填利用等情况缺乏足够的了解。

另一方面,处理方式落后,通常是未经任何处置就被运到郊外或农村,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垃圾清运等建设费用。

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遗撒的粉尘、灰砂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建筑垃圾传统模式的危害

那么,我国传统的建筑垃圾处理模式有哪些危害呢

占用大量的土地。

由于我国目前的建筑垃圾处理方式是随意堆放或填埋,均占用大量的土地。

按照国际测算法,每万吨建筑垃圾占用填埋场的土地1亩,每年我国产生建筑垃圾填埋占地面积就要超过10万亩。

长此以往,这将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

降低土壤质量。

露天堆放的建筑垃圾会随着时间推移,不断随着压力慢慢沁入土壤,从而改变土壤的物质组成,破坏土壤的结构,降低土壤的生产力。

破坏市容市貌,污染周边环境。

建筑垃圾的任意堆放不仅占用空间,且与城市发展不相协调,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严重问题。

而且,在雨天,没有及时处理的建筑垃圾,脏水、泥土四溢,对城市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

影响空气质量。

建筑垃圾在堆放过程中,在温度、水分等作用下,某些有机物质发生分解,产生有害气体,对空气造成二次污染。

安全隐患。

去年12月份的深圳泥石流滑坡想必大家还印象深刻,这就是典型的一起建筑垃圾堆存产生的安全隐患案例。

由此可见,建筑垃圾不能得到妥善处理,随意堆放或填埋对环境产生非常大的危害。

建筑垃圾处理的四大建议

要减轻建筑垃圾对城市环境的二次影响,需要加快实现建筑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利用化和无公害化。

01

尽快出台《关于加强城市建筑垃圾管理促进资源化利用的意见》,指导和推进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解决项目建设用地困难问题,构建包含建筑垃圾产生、分类、运输、再生利用、工程应用等各环节的监管体系,确保建筑垃圾处置及资源利用工作顺利实施。

02

要建立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联动工作机制,明确相关部门的分工、职责,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纳入节能减排工作,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真正做到有章可循,考核有据可依。

03

要设立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准入条件,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投资经营;同时,对符合标准的再生产品,要列入绿色建材推荐目录、政府绿色采购目录,明确政府投资项目,优先采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规定其他项目应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比例。

04

要健全建筑垃圾运输、处理执法协调制度。

尤其是要完善城市建筑垃圾收集、运输、回填、消纳和利用等各个环节运行监管体系。

针对少数渣土车辆跟执法人员“躲猫猫”及渣土夜间运输较多的现象,相关执法人员可采取定点执法和上路巡查相结合的办法,对违规单位予以行政处罚。

让建筑垃圾有章可循

如果单单是企业行为,建筑资源化的进程会很慢,应该形成由政府主导,有关部门参与,企业执行的建筑垃圾回收体系。

应该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协会、联盟上接政府,下联企业的优势,通过行业协会等组织,确认哪些垃圾资源化企业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要求,使符合国家政策要求的企业充分和政府有关部门沟通,形成共识,共同做好建筑垃圾资源化工作。

业内人士还建议,要支持建筑垃圾处理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结合建筑垃圾处理方面相关技术特点,逐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技术创新体系,开展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的建设,以提高企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学研联合机制发展,不断提升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要支持建筑垃圾处理领域标准化组织体系建设,鼓励培育发展团体标准,重点依托有条件的行业协会、联盟等社会团体开展本领域标准的制修订和管理工作,尽快让垃圾资源化处理有“标”可循。

只有采取“政府监管+企业参与+科技创新”的“全参与”模式,才能铺就建筑垃圾资源化道路。

目前,国内已经有很多城市采取“全参与”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政府指明方向、政策给予支持、企业勇于参与、技术敢于创新,这些成功经验,不仅为建筑垃圾资源化找到了突破口,还为各地树立了样本。

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复制成功经验,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进程有望进入“加速期”。

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

《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已于2005年3月1日经第53次部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5年6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城市建筑垃圾的管理,保障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城市规划区内建筑垃圾的倾倒、运输、中转、回填、消纳、利用等处置活动。

本规定所称建筑垃圾,是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它废弃物。

第三条 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城市建筑垃圾的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建筑垃圾的管理工作。

城市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筑垃圾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 建筑垃圾处置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谁产生、谁承担处置责任的原则。

国家鼓励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鼓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优先采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

第五条 建筑垃圾消纳、综合利用等设施的设置,应当纳入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专业规划。

第六条 城市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城市内的工程施工情况,制定建筑垃圾处置计划,合理安排各类建设工程需要回填的建筑垃圾。

第七条 处置建筑垃圾的单位,应当向城市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提出申请,获得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后,方可处置。

城市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请后的20日内作出是否核准的决定。

予以核准的,颁发核准文件;不予核准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的具体条件按照《建设部关于纳入国务院决定的十五项行政许可的条件的规定》执行。

第八条 禁止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

第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不得将危险废物混入建筑垃圾,不得擅自设立弃置场受纳建筑垃圾。

第十条 建筑垃圾储运消纳场不得受纳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

第十一条 居民应当将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分别收集,并堆放到指定地点。

建筑垃圾中转站的设置应当方便居民。

装饰装修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城市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处置建筑垃圾。

第十二条 施工单位应当及时清运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并按照城市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处置,防止污染环境。

第十三条 施工单位不得将建筑垃圾交给个人或者未经核准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单位运输。

第十四条 处置建筑垃圾的单位在运输建筑垃圾时,应当随车携带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按照城市政府有关部门规定的运输路线、时间运行,不得丢弃、遗撒建筑垃圾,不得超出核准范围承运建筑垃圾。

第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倾倒、抛撒或者堆放建筑垃圾。

第十六条 建筑垃圾处置实行收费制度,收费标准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街道两侧和公共场地堆放物料。

因建设等特殊需要,确需临时占用街道两侧和公共场地堆放物料的,应当征得城市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同意后,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第十八条 城市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核发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纠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核发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或者超越法定职权核发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的;

(二)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不予核发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或者不在法定期限内核发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的。

第十九条 城市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权力、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城市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处以罚款:

(一)将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的;

(二)将危险废物混入建筑垃圾的;

(三)擅自设立弃置场受纳建筑垃圾的;

单位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行为之一的,处300o元以下罚款;有前款第三项行为的,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个人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行为之一的,处20o元以下罚款;有前款第三项行为的,处3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一条 建筑垃圾储运消纳场受纳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的,由城市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二条 施工单位未及时清运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造成环境污染的,由城市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施工单位将建筑垃圾交给个人或者未经核准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单位处置的,由城市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三条 处置建筑垃圾的单位在运输建筑垃圾过程中沿途丢弃、遗撒建筑垃圾的,由城市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四条 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的,由城市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

下罚款。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城市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对施工单位处 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对建设单位、运输建筑垃圾的单位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经核准擅自处置建筑垃圾的;

(二)处置超出核准范围的建筑垃圾的。

第二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随意倾倒、抛撒或者堆放建筑垃圾的,由城市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对单位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2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七条 本规定自2005年6月1日起施行。

第4篇 中医院有效期药品管理制度

医院有效期药品管理制度

一、药品有效期的表示方法

1.直接标明有效期为某年某月,这种表示很易辩认,国内生产的药品多数都采用这种表示法。

2.直接标明失效期为某年某月,这种表示须与第一种加以区别,如批号:960803,失效期:1999年9月,即表示此产品是1996年8月3日生产的可使用到1999年8月31日为止,有效期限为3年。

直接标明有效期或失效期为某年某月某日,此种也易辩认,其识别原则上同第一、二种表示法。如失效期2003年6月30日,系指可使用到2003年6月29日;有效期2003年6月30日,则指可使用到2003年6月30日。

3.只标明有效期×年,此种表示须根据批号推算,如批号:990514,有效期3年,系指可使用到2002年5月14日。

4.进口产品失效期限的标示很不统一,各国有自己的习惯书写法。大致而论,欧洲国家是按日-月-年顺序排列的(如8/5/98);美国产品是按月-日-年排列的(如nov.1,98);日本产品按年-月-日排列的(如98--5);苏联产品有时用罗马数字代表月份(ⅵ.87)。在标明失效期的同时,一般尚注有制造日期,因此可以按制造日期来推算有效期限为多长。例如:制造日期:15/5/92,即表示1992年5月15日生产。失效日期:fiveyearsfromdateofmanufacture,即表示由制造日起5年内使用,亦即表示可用到1997年5月14日。

二、药品有效期的有关规定

1.药品的“有效期”是指药品在一定的贮存条件下,能够保持质量的期限。有些稳定性较差的药品,在贮存中,药效降低,毒性增高,有的甚至不能药用。为了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对这类药品必须制订有效期。药品的有效期应根据药品的稳定性不同,通过实验研究和留样观察,合理制订。

2.药品有效期的计算是从药品出厂日期或按出厂期批号的下一个月一日算起,药品标签应列有效期的终止日期。有效期制剂的生产,应采用新原料,正常生产的药品。一般从原料厂调运到制剂厂,应不超过六个月。制剂的有效期一般不应超过原料药有效期的规定。少数特种制剂确实有实验数据证明较原料药稳定者,可适当延长。

3.到期的药品,应根据《药品管理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过期不得再使用。

4.对有效期的药品,应严格按照规定的贮存条件进行保管,要做到近效期先出,近效期先用,调拨有效期的药品要加速运转。

三、药品有效期的管理

1.各药剂人员按分柜原则,每周定期检查药品有效期,部门负责人员每月检查药品有效期,药剂科每季度检查药品有效期。

2.计算机系统维护员(由药房会计兼)每月打印药品有效期表交各部门核对。

3.对有效期4个月内的药品部门负责人要及时与临床沟通,必要时报药库采购人员办理退货手续。对有效期2个月内的药品部门负责人要及时报药剂科。

4.对过期药品报药剂科按程序办理报废手续,并说明报废原因。

第5篇 三九医院药品有效期管理制度

人民医院药品有效期管理制度

1、药品的有效期是指药品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能保持其质量的期限。

2、对药品、制剂实行效期管理制度,超过有效期的药品、制剂禁止销售。

3、距有效期不大于六个月的药品为近效期药品,有特殊规定的除外。

4、药剂科原则上应采购距有效期不短于六个月的药品,采购时应根据药品的有效期,在预测药品使用量的基础上合理采购,避免积压、浪费。采购近效期药品,应统计既往的平均用量,限额采购。距有效期短于六个月的药品不得采购,特殊情况必须采购的,应由药品使用科室主任做出使用计划,严格按计划采购。

5、药品验收时必须查看药品的有效期,无有效期的药品不得验收入库。一次入库多批号药品时,应分别检查批号和效期。遇近效期药品,应与药品采购员联系,在确认无误的情况下方可收货,并通知药库保管员。

6、药品入库时必须写入药品批号和有效期等与效期管理有关的信息,信息填写及时、准确。

7、在库储存药品应按品种、剂型、规格、批号分别码放,同品种不同批号的药品,应按效期远近依次码放。

8、各级药品保管人员在进行药品养护中应遵循有关的操作程序,检查所养护药品的有效期,发现近效期和超过有效期的药品,即时处理。

9、保管员每月底检查、核对、汇总库存近效期药品,按月填报《近效期药品报告表》上报质量监督管理小组。质量监督管理小组审核无误后督促调剂室内部进行药品调拨,尽量先发放近效期药品。

10、药品清点时应查看有效期,发现近效期和超过有效期的药品,应立即向负责人报告。

11、药品调剂员在药品调剂、发放、补充工作中应查看药品的有效期,发现近效期和超过有效期的药品,应立即向各部门负责人报告。对超过有效期的药品应立即停止该药品的调剂和发放。

12、发放距失效期短于三个月的药品时应向患者(家属)说明药品的效期情况,叮嘱其及时服用,不要超效期保存。遇所调剂、发放的药品距有效期短于患者(家属)处方上标示的用药时间时,应拒绝调剂、发药,请医师修改处方换药。

13、在药品的管理、养护、调剂、发放、补充工作中发现距失效期短于三个月的药品,应立即向部门负责人报告处理。

14、采购员应尽快完成近效期药品的退换货工作,避免因药品过期失效而造成损失。

15、已发出药品需要退换的(符合医院有关规定),退回药品应在有效期内。对已超过有效期的药品,不得办理销后退回手续。

16、在库储存的药品超过有效期的,按《过期药品报损制度》的规定执行。

17、质量监督管理小组负责药品效期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第6篇 某某物业企业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实施措施

某物业企业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实施措施

企业管理体系的三性一率,即有效性、适宜性、充分性和效率是保证体系健全和运作的关键。

说到、做到、持续有效是实施iso9001的一条基本原则。说到、做到,容易理解、实施,而如何做到体系持续有效运行却是难以把握的。我司通过iso9001国际标准与物业管理实践过程中的不断研究,将提高有效性的一些方法措施提炼出来。以下即为公司在体系有效性方面制定的措施:

(一)三个规范的建立

首先,将公司所提供的服务活动进行一次细分,然后在作业指导书中,将细分出来的每一项服务活动制定出服务规范、服务提供规范和服务质量控制规范。

1、服务规范

服务规范规定了服务以及服务应达到的标准和要求,即服务质量标准。在推行iso9001之初,根据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明确公司应向业主提供哪些服务,这些服务又由哪些分项服务进行支撑;每一项服务的分项和服务的定量及定性的质量指标制定出来后,才能在执行中落到实处。

物业管理行业提供的常规服务,如安全服务、清洁服务、维修服务、环境服务、社区文化服务;其中清洁服务的总体标准就是干净、整洁,细分则为地面、地下室、标准层、花园草地的清洁这四个分项服务。以标准层的保洁质量验收标准为例:

标准层保洁质量验收标准

楼层通道的

墙面、地面釉面墙砖:使用中等力度,纸巾擦拭60厘米长,纸巾无污染。

釉面地砖:目视干净无杂物及污迹,可反映通道照明灯轮廓。

玻化地砖:目视干净无杂物,无污迹,有光泽。

后楼梯

台阶及扶手目视台阶面干净无污迹;

用纸巾擦拭扶手表面60公分长,纸巾不被明显污染。

公共设施、设备(含消防栓、防火门)使用纸巾擦拭60公分长、纸巾不被明显污染;使用纸巾擦拭门上冒头30公分、门板60公分之后,纸巾不被明显污染。

管道、楼道的

天花板及顶棚用纸巾擦拭管道上皮部60公分长,纸巾不被明显污染;

目视天花板无蜘蛛网,无明显污迹。

清洁工作标准制定后,就能让清洁员工知道工作的执行深度,从而防止清洁员工的工作疏漏。同样,其它类服务也制定了相应的服务标准以确保公司所提供的服务质量。

2、服务提供规范

服务提供规范明确了每一项服务活动怎样做,以保证服务规范的实现,也就是将服务过程的每个工作阶段的若干个质量活动程序化,从而对它的每一步骤进行控制。例如:安全服务是由大堂、巡逻、道口、车场四个分服务项组成,其中道口车辆进场这个分项服务的工作程序是:

(1)发现有车进入辖区时,立即走近车辆并向司机敬礼。

(2)在刷卡同时,车管员应迅速在《机动车停车场车辆出入登记表》上准确填写各栏目。

(3)在刷卡毕后,道砟将自动开启放行。

(4)若后面有紧跟车辆,应示意其停下并礼貌地面带微笑地请其稍等。

(5)若临时停车,应主动提醒其按行驶路线及停车位行驶和泊车;

(6)若是营业性停车场,按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当司机不按规定交费时,应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礼貌地按《执勤中遇到不执行规定、不听劝阻者的处理》程序执行。

(7)当遇到公安、军警及政府部门执行公务的车辆要求进入辖区时,在礼貌地查核证件后可放行,但应将情况在《值班记录》上详细记录,以备查核。

以上就是道口车辆进场的7个步骤,严格按照每个步骤工作并加以控制,才能最终保证车辆进场服务规范化完成。同样,大堂、巡逻、车库管理服务均有相应的工作程序。iso9001就是靠对每一个过程的控制而最终使整项服务不出漏洞。在制定服务提供规范时需注意的是各个工作阶段的接口不留空白之处。

3、质量控制规范

质量控制规范规定了怎样去控制服务的全过程,即怎样控制服务质量环节各个阶段的质量,特别是服务提供过程的质量。制定质量控制规范,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1)识别关键活动;

(2)分析关键活动,选出标准并加以控制;

(3)规定特性评价方法;

(4)建立控制手段。

我们按照质量控制规范的四方面内容,举例说明物业管理行业如何制定此规范。

首先识别对服务质量有重要影响的关键活动。比如与业主直接打交道的维修、保安、收款活动,还有不与业主直接打交道的设备管理活动等,都是企业的关键活动。

第二步是对每个关键活动本身进行细致地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选出关键活动的特性,把这些特性加以控制,就可以保证这些关键活动的质量,从而保证全过程的服务质量。例如维修服务活动的特性是维修的质量、维修的等待时间。对维修的质量可以通过加强维修人员的培训严加控制,控制维修的等待时间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接到需求到达住户家中的时间,二是具体的维修操作时间。将这两个时间给予具体规定连同维修质量的控制,再加上维修人员规范化的礼貌语言,从而控制整个维修服务质量。

第三步是规定特性评价方法。如对服务质量的满意程度,可采取某种规则的抽样调查方法,比如定期向业主发放《征询意见调查表》或查验业主在维修服务《派工单》上的签署意见等,均可对这些特性进行评价。

最后一步是建立控制手段。有了活动特性的评价方法,对活动特性进行测量还不够,怎样才算达到服务质量要求,或者说实现了优质服务呢当然就应有一个规定的界限加以衡量,并进行适当的控制。如公司要求安全服务满意率达到95%,维修服务满意率达到95%,才算优质服务。护卫人员开启电子门锁不应超过5秒钟等,通过定量规定来建立控制手段,完成上述四步后,即可对某项服务制定出一整套质量控制规范。

质量控制规范与服务规范和服务提供规范相互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文件化体系。为了评价公司的所有服务质量活动是否开展得有效,并且达到公司本身及业主的要求,我司还开展了两个评定工作。

(二)两个评定的建立

当三大规范制定后,随即开展的是两个评定工作,即服务质量的内部评定工作和外界评定工作(包括客户和社会)。见检查监督机制。通过以上的检查来避免出现不合格服务的倾向,以消除客户的不满意。服务质量的优劣最终还是取决于客户的感受和评价,在这里我们注意了以下几点:对在服务中和服务后的客户评价给予同样重视;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引导客户对服务质量作出评价;对客户的评价进行统计和全面的分析,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得出结论;若客户有不满意倾向,立即采取纠正措施补救,并

使客户能够觉察到。

当客户评定和内部评定不一致时,我们会吸取客户提出的有益的意见、建议,并将内部评定和客户评价所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加以统计分析处理,这对服务的改进是最有效的方法。

第7篇 在岗职工培训:企业管理制度真实用途及有效应用方法

企业“管理制度”的真实用途及有效应用方法

--在岗职工培训课程提要

第一章、企业“管理制度”的真实用途

何为企业“管理制度”

――是指企业为了实现某种愿望和目标而制定的企业“控制管理”规定。

企业“管理制度”通常是以

――“规章制度”、“执行标准”、“工作程序”、“行为管理规定”、“职工岗位职责”、“企业员工手册”、“企业内部通知”等加以体现。

企业“管理制度”的特性

――企业“管理制度”普遍带有“强制性”和“约束性”。

企业“管理制度”的作用

――满足企业经营活动运行,确定产品质量标准,明确员工岗位责任,明确生产流程工艺,提高生产工作效率,规范操做工作程序、保证生产产品品质,确保品牌生存能力,杜绝生产安全事故,获得生产经营回报,促成企业发展的作用。

第二章、企业“管理制度”的有效编制思路

有效编制思路应符合

――编制目的明确

涵盖范围准确

采用方法有效

相互关联性强

约束措施得力

执行过程简便

企业“管理制度”编制目的

希望通过企业“管理制度”“约束”职工工作行为,控制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明确“产品”质量标准,确定“管理、控制”工作程序,提高“劳动工作”效率,达到“产品”标准质量,解决“管理、服务”问题,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获得理想“生产、经营”利润,保证企业生存的目地。

企业“管理制度”涵盖范围

1、企业工作行为“约束”:

如:职工“工作”、“服务”礼仪;职工“工作考勤”等。

2、企业“岗职工作”要求:

如:职工“岗位工作职责”;职工“工作手册”等。

3、企业“管理控制”程序:

如:“人事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采购及物品领用管理”制度;“处罚、奖励管理”制度;“职工绩效考评管理”制度;“办公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外包服务管理”制度:“成本控制管理”等。

4、“质量控制”管理:

如:“产品”、“服务”质量标准;“产品”、“服务”工作质量程序;“产品”、“服务”工作质量记录;“产品”、“服务”质量检验标准;不合格品(项)处置方法;不合格品(项)质量整改规定(程序);不合格品(项)质量整改复检规定(程序);“产品”、“服务”质量档案等。

企业“管理”采用的方法

企业“管理制度”通常可以分为:以工作程序要求为主的“程序管理”方法和以工作岗位要求为主的“岗职管理”方法。在从事高危生产和服务领域的企业管理中,也有采用岗职、程序合二为一的“岗位程序”管理方法。

企业“管理制度”的相互关联

企业在制定“管理制度”时应使“制度”产生相互关联,并且目标、方法一致,不可自相矛盾。

企业“管理制度”的约束措施

针对企业“管理制度”所具有的“强制”及“约束”之双重特性,“管理制度”中所采用的所有方法,应该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只有这样,“管理制度”才能产生其所需要的“特定约束”能力。

企业“管理制度”应该执行过程简便

企业“管理制度”在编制过程中,应该注意要使执行过程尽可能的附合“简单”、“方便”的编制工作准则,得以实现其所希望的,“有效管理”的目地。

第三章、企业“管理制度”的有效应用方法

任何“管理制度”在其进入应用管理中,都需经过:管理制度公示管理制度培训应知应会考核执行需要检查处置违规及时处置应有通告通告应入档案应与工资挂钩作为提升评定等,才有可能真正起到使用它的有效“控制管理”作用。

管理制度“公示”

任何企业决定执行某项“管理目标”前,都应将要执行的制度尽可能的在所执行范围之内提前进行“公示”。以使“制度”有关联职工,知道将要执行“制度”所包涵的“目标管理”“制度”内容,用应形成“制度”执行前所应有的,感知“心理承受”准备。

管理制度“培训”

对于任何“管理制度”而言,只有被“制度”人,对其“制度”真实管理目地,了解“制度”具体管理方法,清楚“制度”执行检查力度,明白违规处罚轻重后,才能引起执行前思想上所应有的足够重视态度。

在进行管理制度“培训”时,应该根据不同“制度”管理目地,结合“制度”执行条款多少,是否具有岗位衔接上的“具体、明确”方面要求等,分别采取可对应的“制度培训”方式。用以获得所需要的,“培训”目地效果。

对被“制度”涵盖范围广的:“职工工作、服务礼仪”“职工工作考勤”“职工岗位工作职责”“职工工作手册”“人事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采购及物品领用管理制度”“处罚、奖励管理制度”“职工绩效考评管理制度”“办公管理制度”等,就较适合采取集中“培训”方式,用以达到节约“集中培训”时间,提高“培训效率”的目地。

企业每位新入职的员工,都应对其进行“管理制度”的“培训”。如新人入职人员较多,可由人事管理部门组织新人进行“集中培训”;如果入职人员较少,可以要求其任职部门经理/主管承担对其进行“培训”的责任。

对被“制度”涵盖范围相对较窄的:“合同管理制度”“外包服务管理制度”“成本控制管理制度”“岗位质量控制管理制度”“产品、服务质量标准”“产品、服务工作质量程序”“产品、服务工作质量记录管理”“产品、服务质量检验标准”“不合格品(项)处置方法”“不合格品(项)质量整改规定(程序)”“不合格品(项)质量整改复检规定(程序)”“产品、服务质量档案管理”“岗位工作安全管理制度”等,可根据被“制度”所涵盖的各个岗位工作职责,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培训”。

“管理制度”应知应会考核

只有被“制度”人牢记“管理制度”,才能满足“制度管理”的需要。

“管理制度”需要执行检查

对于任何“管理制度”,只有结合日常管理对其不间断的执行情况检查,随时了解、掌握“制度”执行情况,定期做出执行情况讲评,才能发挥“制度”所应起的“制约管理”做用。

处置违反“管理制度”要及时

只有对于任何违反“管理制度”的行为依照“企业职工处罚管理规定”做出及时相应处罚,才能有效建立、维护“管理制度”所应有的“强制、约束”做用。

违规处置应有通告

处罚管理决定应以书面文件形式进行下达,处罚管理书面文件应送达至被处罚人。同时也可根据违规情结轻重,做出是否需要“通告”的决定。

违规处置通告应入档案

“处罚管理决定”书面文件应存入企业人事管理档案,档案保存期应不少于两年。

“执行制度”应与工资挂钩

“执行管理制度”好/坏,应与职工(特别是管理人员)工资收入挂钩,用以提醒职工遵守“管理制度”可以保证甚至增加自己个人收入。反之,将会减少自己个人收入。

执行管理制度“好、坏”可以作为提升评定依据

“执行管理制度”情况的好/坏,应该作为企业职工职务升迁评定的依据。试想一个不能自觉遵守企业“管理制度”,缺少自我人“约束”能力的人,又能如何指望他(她)来带领职工执行企业规章制度,又能如何承担保证生产产品质量的责任。

第四章、管理制度的修正与补充

“管理制度”的修正与补充

由于我们拟定管理制度时很难做到涵盖范围全面,所用措施准确、有效。而且,经营过程之中,也总会有新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面对,并且加以进行解决。

在现实经营管理中,任何一种“管理制度”都不可能也根本无法永久性的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所以,企业管理人应该针对管理工作中所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及时的对“管理制度”进行有针对性的“目标内容”做出修正之后,才是保证管理可以持续、有效运行的正确工作方法。

“管理制度”应该适时的更新

任何一种“管理制度”,都不可能也根本无法永久性的适应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在企业管理工作中,企业应该根据其管理目标的调整,对所使用的“管理制度”进行必要的更新,用以适应企业达到所拟定的经营管理预想。

在进行企业“管理制度”更新时,对以不适合企业管理目标的制度条款,应以下达更新、作废文件方式完成所需更新过程。过期“管理制度”应做及时收回、销毁处理。

对于刚更新的“管理制度”,在一定时期内应加大执行检查力度。

更新后的“管理制度”应与企业管理目标相一致。

结束语

第8篇 _门店药品有效期管理制度

1、目的:合理控制药品的经营过程管理,防止药品的过期失效

2、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3、适用范围:门店经营管理的全过程

4、责任人:门店全体员工

5、内容:

5.1药品应标明有效期,未标明有效期或更改有效期的按劣药处理。

5.2药品应按批号先后顺序陈列,做到“先产先出、近期先出,按批号发货”的原则。

5.3未标明有效期的药品,质量验收时应判定为不合格药品,验收人员应拒收。

5.4近效期药品,是指药品有效期截止日期不足9个月的药品。

5.5近效期药品在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应设置自动报警程序,实行动态监控,按月汇总,生成“近效期药品催销表”,分别传递至质管科和业务部门。

5.6有效期不到12个月的药品不得购进,不得验收入店。如遇到特殊情况,需申请并说明。

5.7销售近效期药品应向顾客告知有效期,必要是须经顾客签字确认。

第9篇 安全事故有效预控管理办法

一是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等;收集、整理、归档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公司安全培训体制和法律知识援助平台,依法制定和完善各项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把应急救援与日常管理齐抓共管。只有我们制定出严谨的各项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和有效控制事故发生的安全保障体系,才能使我们的安全事故控制在安全状态下,公司的各项工作才能安全、稳步运行。

二是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切实整改治理隐患,有效控制安全事故发生。安全隐患就是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健康受损及环境破坏的根源和状态的事故,与安全状态不符合的项目。排除安全隐患需要分析事故的特性,事故的七种特性为:1、因果性—事故是一系列原因作用的结果。2、偶然性—相同条件下,事故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相同事故的后果有巨大的差异。3、必然性—只要存在着发生的条件,事故终究要发生。4、规律性—事故是一种客观现象,其内部各因素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5、潜在性—事故发生的条件往往隐藏在许多表面现象之下。6、再现性—同样的事故可以不断反复发生。7、预测性—对未来的某段时间里、某个范围内发生事故的可能性的大小已能有法预测。

三是加强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操作技能,有效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有:管理的缺陷、技术的不完善、教育不到位、身体不健康、精神不集中等。

人的不安全行为:高处作业往地面任意扔物件;违反起重“十不吊”;开动无卷扬限位器的起重设备工作;货梯载人运行;非岗位人员任意在危险、要害、动力站房区域内逗留;焊接未经完全清洗和充分通风的盛装过易燃易爆物品的封闭容器和管道;禁火区抽烟或动火;使用未经审批的临时电源线或使用时不挂临时线牌;检修高压线路或电器,不停电、不验电、不跨接地线;使用非安全电压灯具作业;带负荷运行时断开回路配电闸刀或总开关;潮湿地面、容器内或金属构架内使用非双重绝缘的电动工具工作;容器内作业时不使用通风设备;设备传动部分防护罩(栏)缺损或未关好就开车操作;检修带电设备时在配电开关处不断电或不挂警示牌;进入机械设备内检修运转部件不设人监护或未采取重复断开动力源措施;任意开动非本工种设备;特种作业非持证者独立进行操作;超限(如载荷、速度、压力、温度、期限等)使用设备;非特种作业者从事特种作业;设备上有安全装置,而开车操作时不用;开动被查封设备;危险作业无人监护或未经安技部门审批;任意拆除设备上的安全、照明、信号、防火、防爆装置和警示标志、显示仪器;物件堆放超高、不稳妥就结束工作;开动情况不明的电源或动力源开关、闸、阀;其它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长发者不戴工作帽进入生产区域;高处作业或在有高处作业、有机械化运输设备下面工作而不戴安全帽的;进入现场穿高跟鞋的;高处作业不穿防滑鞋的;电气作业不穿绝缘鞋的;带电作业(检修)不带绝缘手套的;旋转机床切削时戴手套操作的;高处作业不使用安全带的;操作旋转设备或进行检修试车时散开衣襟、戴围巾、头巾或穿裙子、系领带操作的。在易燃易爆、明火、高温作业场所穿化纤料服装操作的;其它违反防护用品使用规定的。

物的不安全状态:厂址——从厂址的工程地质、地形、自然灾害、周围环境、气象条件、资源交通、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厂区平面布局总图——功能分区(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布置;高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爆、危险品设施布置;工艺流程布置、建筑物、构筑物布置;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等;厂区平面布局:运输线路及码头——厂区道路、厂区铁路、危险品装卸区、厂区码头等。建(构)筑物——结构、防火、防爆、朝向、采光、运输、操作、安全、运输等通道、开门,生产卫生设施等;生产工艺过程——物料(毒性、腐蚀性、燃爆性、有害性)温度、压力、速度、纯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机械设备:运动零部件和工件、操作条件、检修作业、误运转和误操作;电气设备:断电、触电、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静电、雷电;化工设备、装置:高温、低温、腐蚀、高压、振动、关键部位的备用设备、控制、操作、检修和故障、失误时的紧急异常情况;危险性较大设备、高处作业设备;特殊单体设备、装置:锅炉房、乙炔站、氧气站、石油库、危险品库等;粉尘、毒物、噪声、振动、强光、辐射、高温、低温、等有害作业部位;仪器、仪表、工具、工位器具、工卡量具等;管理设施、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和辅助生产、生活卫生设施等;进入管辖范围的其它设备、设施、物资等。

四是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减轻不可抗拒事故或突发事故的损失。安全应急救援保障体系即:一案三制一保障,并完善五项基本内容。一案三制一保障即每一项应急救援预案必须有组织机制、运作机制、法制基础(制度基础)和保障系统。释义为安全生产组织机制需要建立完整的应急救援管理机构和应急救援的指挥中心,应急救援管理机构由各级功能部门和专业的救援队伍组成。组织机制建好后,完善运作机制,出现险情时,救援要以属地为主统一指挥,分级响应。依照各项法律为基础,制定出应急救援的救援措施和技术标准。集中救援的人力资源、物资装备和救援经费,全力以赴保障救援体系顺利进行。建立了完整的应急救援体系后,还得完善应急救援预案五项基本内容:应急诊断方案、应急处置方案、应急操作方案、应急装备方案、应急组织指挥方案。

第10篇 有效处理物业管理投诉培训

怎样有效处理物业管理投诉的培训

众所周知,物业管理是寓服务、管理、经营为一体的服务性行业,而作为服务性行业的物业管理企业要想杜绝物业管理投诉是完全不可能的,正如营销名言所讲“感谢与不满之间只隔一张纸”。物业管理投诉,亦称物业投诉、业户投诉,是指业户(物业所有人和使用人)在物业使用或享受服务的过程中由于房屋质量、设备设施运行、日常与专项服务、毗邻关系等原因所受到的各种委屈或不满而向物业管理企业提出诉状,请求处理的行为。处理物业管理投诉,是物业管理企业从事物业管理与服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与业户直接交流、沟通的最佳方式。

一、物业管理投诉产生的原因

物业管理企业在服务与管理运行中,以“业户至上,服务第一”的理念为宗旨,全心尽力地为业户提供各项专业化服务,但往往因物业本身的场所限制,硬件设施的配套与功能,服务项目的提供,物业服务人员的态度、技能;物业各专项服务的质量;维修基金使用的受控;某些工作效率或事件处理的跟督力度等存在一定的缺陷或不到位之处,引起业户的不满,导致物业管理投诉。

1、物业布局、配套与房屋质量方面的因素。一是业户对物业的整体布局、环境设计、各类配套等感到不满:如绿化覆盖率少,花草树木种植量少或品种稀,水电煤或有线电视、防盗系统等部分未到位,物业内的垃圾房、配电房、污水处理站及其他布局不合理,没有足够的车辆停放场所,没有休闲与娱乐场所或活动室;没有便利店等。二是在入住物业的前后,对房屋的质量方面感到不满:如房屋渗水,内外墙体开裂,管道裂缝或堵塞、下水道不畅等。

2、设备、设施方面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设备、设施设计不合理而感到不满:如电梯厅狭窄,电梯外面没有楼层运行数字显示等。二是对设备、设施运行不正常所感到的不满:如电梯经常停梯维修,供水、供电、采暖等设备经常出现故障、防盗门禁电子系统经常无法正常使用等。

3、物业管理服务方面的因素。常常因物业管理企业中物业管理人的服务态度、服务时效、服务质量、所提供的服务项目等达不到期望而引起的不满:

1)服务态度:如部分物业管理人礼仪礼节欠佳,言语粗鲁或不文明、不当;态度生硬、横眉冷眼等。

2)服务时效:如服务与处理事件速度太慢,服务或维修不及时、拖拉等。

3)服务质量:如人身、财产的安全得不到保障,环境卫生脏、乱、差,绿化区域内杂草丛生、枯枝败叶,维修返修率高等。

4)服务项目:主要是指物业管理企业所提供的物业服务项目较单一性,不能满足各类不同层次业户的需求。

4、物业管理费用方面的因素。主要是对物业管理服务费、各种分摊费用等地收取而感到不满:如认为物业管理费太高,各类公共能耗等费用的分摊不均或不合理等。

5、社区文化方面的因素。主要是指物业内缺少文化气息、社区活动,由此而形成不满,表现为:国定节假日环境布置没有或欠佳,没有举办社区公益活动,物业内文化气氛不浓或没有等。

6、突发事件处理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固然有其突发性,但由于这类事件发生的后果比较严重,不仅直接影响到业户的正常工作与家居生活,并给其带来了很大程度的麻烦或不便,导致产生了比较强烈的投诉:如突然停电,被困于电梯,室内被盗、家室浸水,遭受意外的火灾、车辆的丢失、私人物件的被损等。

7、相邻关系方面的因素。主要是由于业户与相邻业户之间产生的矛盾协调不成而转至物业管理企业的各类投诉:如因设计局限而造成相邻之间防盗门的安装、因墙体的隔音差而影响相邻之间正常的休息、因装潢时的水管铺设不当引起卫生间、厨房间及其他部位向下漏水而导致相邻之间矛盾的产生等。

二、物业管理投诉者及其心态

充分了解物业管理投诉者及其心态是物业管理企业处理物业管理投诉的关键所在,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1、物业管理投诉者

笔者试着将物业管理投诉者归纳为下列三种:

1)职业投诉者,或称专业投诉者。这些人在获得物业服务之前、中或后,始终不间断地以不同的理由、不同程度的大小事等进行投诉,希望通过这样的途径能直接或间接地获得经济上更多的收益或补偿以及为其提供超高的服务水准。投诉的内容往往是小问题,但投诉者总是试图以之夸大。对这种类型的业户,物业管理企业是很容易识别的,主要是看投诉者某种固定的投诉模式即可。

2)问题投诉者。在物业管理投诉项目中,绝大对数人都属于这一类,他们对待所面临已出现的问题或不满,往往不想小题大做,只想将问题或不满通过各种有效途径进行反映,要求物业管理企业能尽快给以处理解决,并予以其圆满回复,问题或不满解决了,那么他们也就获得了满足感。

3)潜在投诉者。这类投诉者有其合理的投诉事由,但出于某种原因的考虑并不想进行投诉,尽管有时也会向自己的亲戚朋友“诉苦”或不断地发牢骚、埋怨。此类型的投诉者只有在被“逼上梁山”之时才会转向问题投诉者。

2、物业管理投诉者的心态

1)心态之一:求尊重。这主要是指那些有地位、有财富及其他类型(如自我感觉良好等)的业户,他们往往口气大,来势猛。一到物业管理公司,不是拍桌子,就是摔东西,还要大吵大嚷,盛气凌人。通过这一系列的语言及行为向物业管理企业提示:你要关注我、尊重我、要不折不扣地为我办事等。

2)心态之二:求发泄。这种心态类型的业户,由于他在工作上、交际上、家庭生活等中受到了不同程度地委屈,造成心理上的偏差或不平衡,想通过对某一件小事甚至想尽办法去寻找投诉点,发泄心中的郁闷或不快,以此来满足心理上的安慰。

3)心态之三:求补偿。“表里不一”是这种类型业户最好的心态表述。这种人来势往往不凶猛,来了以后并不是单刀直入,而是甜言蜜语、夸这赞那,弄得物业管理人晕头转向、飘飘欲仙,在未来得及还神时,突然直截了当地反转话锋,正式切入主题,目的就是要获得经济上的补偿。

三、理解与善待物业管理投诉

物业管理投诉并不可怕,而且可以说它是不可避免的,物业管理企业应当以一种正确的心态去理解与善待业户的各类物业管理投诉:

1、接待与处理各类物业管理投诉是物业管理和服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提高物业管理服务与水准的重要途径。通过对物业管理投诉的处理解决,不仅可以纠正在物业管理与服务运行中所出现的各项失误或不足,而且还能够维护和提高物业管理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2、受理及处理业户的投诉,对物业管理企业来说,并非愉快之事,但若能正确看待物业管理投诉,并把它转换为一种机会------一种消除失误、改善管理、加深与业户沟通与联系的机遇,坏事也就变成了好事。

3、在物业服务中,管理运行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等,业户是最具有权威的评判者,他们的投诉往往暴露出物业管理企业在物业管理与服务中所存在

的缺陷,(不合理投诉或无效投诉除外),物业管理企业也可以从中窥见业户对物业管理与服务的需求是什么,期望值又是什么;将各类投诉项目归类存档,同时运用科学的数量统计方法进行顾客满意度的测评,从而通过得出的有效数据,知晓顾客满意级度,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加以利用,使管理与服务更上一层楼。

4、物业管理企业如果对待业户的各类物业管理投诉置之不理、敷衍了事,那么,非但解决不了问题,而且还有可能将问题扩大化。因为物业管理企业每天都有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投诉,如果不能够及时尽快地予以处理、解决,给予业户答复,就会导致业户反反复复的电话投诉、书信投诉等。既影响了业户的正常工作与生活,又给处理带来了新的难度。久而久之,业户就会用拒交物业管理费之方式作无声的抵抗,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5、商业有云“一百减一等于零”,意思是说,企业对于一百人来讲,都能使他满意,但是如果得罪了一名顾客,那就会前功尽弃。这一次的劣质服务就会通过“公关效应”在顾客中传播。另外顾客感知的服务不是客观的、整体的服务,而是对他直接、间接获得的相关信息的主观分析。同样物业管理人倘若对物业投诉不认真对待或不加以重视,业户就会把那一次仅占百分之一的不良服务直接归咎于企业的服务水准上,那么就是物业管理企业管得再怎么好,服务水平再怎么优秀,也无法使他改变其持有的想法,直接影响了企业辛辛苦苦极不容易创建起来的良好声誉与品牌效应。

四、物业管理投诉的处理原则

物业管理企业在受理业户投诉时,除了要做到文明礼貌、热情友善、耐心周到、语言恭谦等服务规范外,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1、责任原则。即“谁受理、谁跟进、谁回复”。

2、记录原则。即对每一起物业管理投诉都需要做出详细的记录,通过记录,不仅接受处理的物业管理人本身对投诉事件一目了然,而且可以归档后总结物业管理投诉处理的经验。

3、及时原则。一旦出现物业管理投诉,物业管理人就要尽快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对一时无解决的问题,在事先给予业户说明之外,要约时处理,时时跟进,力争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解决问题,并给业户一个及时的圆满答复。

4、彻底原则。物业管理企业在接受与处理业户的物业投诉的前后过程中,要“从一而终”、“治病治根”,彻底解决业户的投诉,切忌零零碎碎、虎头蛇尾。

五、有效处理物业管理投诉的方法

1、耐心倾听,不与争辩

物业管理企业一定要以平静关切的心态认真耐心地听取业户的物业管理投诉,让业户将投诉的问题表述完。在倾听的同时,要用“是”、“对”“的确/确实如此”等语言,以及点头的方式表示自己的同情,不要打断业户说话。因为中途打断,就会使业户造成的印象是:一是业户的投诉是明显错误的;二是业户的投诉是微不足道的;三是没有必要听业户说话。打断会使业户认为其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与此同时,物业管理企业还可以通过委婉的方式不断地提问,及时弄清投诉的根源所在。对那些业户失实、偏激或误解的投诉,物业管理企业千万不要流露出任何不满、嘲弄的情绪,要对业户的感情表示理解,争取最大限度地与业户产生感情上的交流,使业户感受到物业管理企业虚心诚恳的态度。不能钻“牛角尖”,或做任何敌对性、辩解性的反驳。因为业户前来投诉,是对物业管理人某些方面的服务、管理有了不满或意见,心理有怨气,此时若一味解释或反驳业户投诉,业户认为物业管理企业不尊重其意见而加剧对立情绪,甚至产生冲突。

2、详细记录投诉内容

在仔细倾听业户的物业管理投诉的同时,还要认真做好投诉记录,尽可能写得详细点、具体点,内容包括:投诉的时间、地点,投诉者姓名、联系电话(含手机、家庭电话、单位电话、应急联络电话等)、所居住地,被投诉者、部门,投诉事项;投诉的要求与目的;接受或处理人等。

因为做好记录,不仅可以使业户讲话的速度有快转慢,缓冲其激动而不平的心情,这还是一种让业户安慰的方式。

3、重复投诉问题,表示同情并加强交流与沟通

当听完以及记录完业户的投诉之后,物业管理企业应对业户所投诉的内容以及所要求解决的项目进行复述一遍,看看是否搞清楚了业户所投诉的问题所在,便于进一步进行处理解决。可以说:“××先生、小姐/女士,您是说…………,是吗”、“××先生、小姐/女士,您认为…………,对吗”“××先生、小姐/女士,您所投诉的问题是不是这样…………”等。经过带有提问的投诉内容的复述,要求业户给予肯定或否定。有时候,业户听完物业管理企业的复述后,会说:“是的、是的,就是这样”或“对、对对,我就是这个意思”。当业户所表述的投诉内容表达不清楚,或对物业管理企业的倾听没有真正理解时,也会说:“不,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等。

对业户的遭遇或不幸表示歉意、理解或同情,让业户的心态得以平衡。可以说一些诸如此类的话:“谢谢您告诉我这件事情”、“对这件事情发生在您身上,我表示非常抱歉/难过”、“是的、是的,我完全理解您现在的心情”、“如果遇到我,也会这样的”等等。如果业户在投诉中大叫大嚷,手拍桌子,脚踢凳子等情况,则应上前主动对其表示关怀,说一些关心体贴入微的话如“不好意思,请您消消气,不要这样”、“请您不要生气,这样会伤了您的手/脚/身体”之类的话。

物业管理企业要有“角色转换”、“将心比心”处理物业管理投诉的心态,转换一下位置,设身处地从业户的角度看待其所遭遇到的麻烦和不幸,安慰业户,最大限度地接近与业户的心理距离。正如一位很有经验的公关专家所述的那样:在顾客的接触中,应该表示自己很能理解顾客的心情,尤其是在顾客生气、发怒时,更应该说一些为顾客着想的话,这种与顾客心理上的沟通往往会使双方的关系发生微妙的变化,从敌对转向合作,从僵硬转向融洽,从互不让步转向相互让步,如此才能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物业管理企业要尽可能投其所好,找出共鸣点,与其交朋友,这样就更能接近投诉者,达到心与心的交流与沟通,正如云“不打不相识”。同时在交流过程中要富有幽默感,因为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幽默往往具有一种奇妙的力量,它是一种润滑剂,可以使原来的紧张变得平和、顺利和自然,起到“化干戈为玉帛”的作用。

4、判定物业管理投诉性质。首先应确定物业管理投诉的类别,然后判定物业投诉是否合理。如投诉属于不合理的情况下,物业管理人应该迅速答复业户,婉转说明理由或情况,真诚求得业户的谅解。同时要注意:对业户的不合理投诉只要解释清楚就可以了,不要过多纠缠。如属合理有效的物业管理投诉,物业管理企业一定要站在“平等、公正、合理、互谅”的立场上提出处理解决意见,满足业户的合理要求。在着手处理解决问题时,注意要紧扣所投诉的问题点,不随意引申。要充分估计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时间,最好能告诉业户确切解决的时间。如果没有把握的话也没关系,只要向业户说明情况,相信业户也会通情达理的。

5、物业管理企业要立即行动,采取措施,尽快处

理投诉内容。拖延处理业户的投诉,是导致业户产生新的投诉根源。及时处理是赢得业户信赖的最好方式。同时还要特别注重物业投诉处理的质量,这直接关联到物业管理企业的声誉与形象,弄不好还会造成好事变成坏事,使业户失去对物业管理企业的信任,最终导致“大意失荆州”的惨局。

6、物业管理投诉处理完毕后,物业管理企业要把投诉处理的结果以走访、电话、信函等方式直接反馈给业户,这是处理物业管理投诉工作的重要环节。倘若失去这一环节,则表明物业管理企业所做的一切努力与辛苦的工作将付诸东流。业户口头投诉可以用电话形式回复,一般不应超过一个工作日;业户来函投诉则应回函形式给予答复,一般不应超过三个工作日,特殊情况下不得超过一周。回复业户可以向业户表明其投诉已得到重视,并已妥善处理。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及时的回复可显示物业管理企业的工作时效。

第11篇 hse管理体系有效运行重点

摘 要: 结合工作实际,探讨了影响hse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因素,指出领导重视、hse培训、检查考核及严格遵守程序文件所规定的职责是体系能否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重点。

关键词: hse管理体系 运行 重点

hse管理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企业在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上进入了新阶段,它为企业真正实现系统化、科学化、标准化的hse管理提供了保证。但这种新的管理模式能否长期、有效地在企业内运行,最终实现从“经验型”、“事后型”的传统管理模式到“事前风险评估”的现代化管理模式的转变,取决于我们在实施过程中能否将体系文件与工作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克服体系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表面化、形式化和教条化的弊端,不断完善管理体系,使之更加符合实际,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至关重要。

1 各级领导亲身参与hse工作

在hse体系实施过程中,各级领导的重视和齐抓共管是体系建立的前提,是推进体系前进的动力。企业领导对hse的重视不能仅仅维系在口头承诺上,还应表现在亲自参与体系的建设和实施,定期主持召开hse例会,签发hse文件,组织体系审核、管理评审,为hse管理方案的落实提供人、财、物等方面的支持,在体系实施过程碰到诸如hse管理职责的调整和划分、规范化的hse管理带来原有工作程序改变、hse责任制考核的落实等问题时,企业领导应及时主持召开hse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协调解决问题。企业部门领导应以身作则,认真履行本部门hse职责,积极配合hse管理部门完成各项hse工作;企业基层领导要发动本单位员工严格执行hse管理制度,积极参加培训,参加危害识别和作业安全分析等hse活动,规范个人hse行为,鼓励先进,实现全员的hse管理,避免出现人为的执行偏差。

2 大力开展hse宣传和教育

hse管理体系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只有使全体员工从思想上理解和认同这种管理体系,具备正确的hse思想意识和观念,并自觉按hse的管理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在企业内部逐渐形成一种hse文化,体系才能够很好地实施。如何获得这种hse文化呢一是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活动提高全体员工对hse的认识;二是分层次对员工进行意识培训,包括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以及对执行层的培训。

3 强化基层员工的技能培训和行为训练

实施hse管理体系的最终目的是控制风险,避免事故的发生。为了确保hse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必须使全体员工都能了解风险、识别风险,对风险进行评估,从而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特别是基层单位员工是直接操作者,这就需要强化对员工的hse技能培训和行为训练。hse技能培训和行为训练包括以下几方面:

a) 组织员工学习危害识别方法,如工作危害分析法和安全检查表分析法,利用这些方法对本岗位进行工作危害分析,并不定期召开危害分析会,对分析出的结果进行总结、归纳,查找重大危险源;结合《事故汇编》,利用危害识别方法对以往的事故进行复盘,查找事故原因,吸取教训。

b) 组织员工学习涉及到本单位的hse程序文件及运行控制文件,涉及到本岗位的hse作业指导书及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作业方案等。

c) 加强对事故预防措施的学习和演练,开展防火、防爆、防中毒及自我保护能力训练,以及生产异常情况紧急处理和反事故演练,掌握正确使用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体职业卫生防护用品的方法。

d) 针对特殊工种和危险作业,进行hse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地操作演练。

4 加强记录管理,注重信息沟通

在hse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需要大量记录的支持,它为企业实行有效的管理提供信息,为hse管理体系的改进提供根据,同时也对外提供了管理体系运行的证据,这说明记录在体系运行中是至关重要的。这些记录大部分被放在基层单位,由基层员工负责填写,因此给基层员工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工作压力。如果我们不能在记录的有效性、可操作性上下功夫,一味强制性地要求员工完成,势必影响员工的积极性,造成假记录、空记录,达不到记录的真正目的。为了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体系运行期间必须加强信息沟通,包括横向信息沟通与纵向信息沟通。横向信息沟通表现在hse管理部门与企业其它部门间的沟通,将hse记录与其他部门下发到基层单位的记录进行对比分析,能合并的合并,该简化的简化,最大限度地减少员工的工作量;纵向信息沟通表现在hse管理部门与基层单位间的沟通,员工在记录过程中碰到一些操作性问题,诸如记录项目与实际不符、过于复杂、填写周期过短等,应及时将这些问题反馈到hse管理部门,hse管理部门在进行认真分析后,对现有记录进行更新,以增加记录的可操作性。

5 抓好hse职责的落实,严格检查考核

部分企业在体系运行初期,忽略了对体系的检查考核,员工的hse职责没有得到很好落实,执行体系文件时产生偏差,导致文件和实际工作脱节,出现了“两张皮”的现象,重新走回了原来的老路。因此,确保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在于建立强有力的考核机制,按照hse职责的履行情况,严格做到奖惩兑现,确保企业hse方针和目标的实现。hse主要考核内容包括部门年度hse任务完成与目标的实现情况,部门和管理人员hse兑现情况,部门hse职责和管理人员hse“一岗一责制”的履行情况,基层单位年度hse任务完成与目标的实现情况,对本部门专业履行hse情况的监督、检查、考核情况,对未能履行hse职责或因管理失误造成事故者的处理情况,员工遵守和执行规章制度的情况等。企业成立专门的hse检查考核小组,不定期对各部门、单位、个人的hse职责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实行考核项目标准化、指标定量化、检查记录表格化,检查者与被检查者签字确认,并以此为依据,确定部门、单位、个人的hse业绩表现,对照年度hse目标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经济责任制挂钩。只有通过经常性的考核,才能及时掌握完成情况,把握工作方向,确保hse体系的有效运行。

6 强化作业现场hse管理

石油石化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几乎所有的生产、维修活动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风险因素,强化作业现场的hse管理,将极大地推进hse管理体系的全面运行。应强调以下几点工作:一是强化作业现场的风险管理。按照体系文件中《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程序》和《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程序》的要求,组织员工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危害识别风险评估,包括:日常生产运行中各种操作、开工、停工、检维修作业、进行基建、变更、采取拟定的纠正措施等,识别活动中存在的危害、环境因素、涉及的法律法规,评估风险度、环境影响、法律法规符合程度,根据风险度大小采取适当的风险控制措施,如工程控制、管理控制、人员控制等,最大限度地减少作业风险,保障作业活动的可靠运行。二是突出抓好检修过程中的hse管理。企业的检修活动因涉及人员广、危险点源多、交叉作业频繁,一直是安全、环保、职业卫生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若管理不到位,极易发生重、特大事故,因此,突出抓好检维修过程的hse管理至关重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危害识别风险评估为重点,落实hse职责,制定hse管理方案,提出hse保证措施,并制定有关应急预案,特别是对识别出的重大风险项目,要切实落实好控制改进措施,以防止重大人员伤亡、设备损害和污染等事故的发生,对直接作业环节严格按程序文件和运行控制文件中的有关规定进行作业,严把hse作业票证关。三是加强对作业现场的检查监督,各层次hse管理人员对现场作业进行hse检查、通报,不合格项及时采取相应纠正措施。

7 开展内部审核达到体系持续改进的目的

企业在hse管理体系运行一定时间后,需要对hse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适用性进行审核。内部审核作为审核的一种主要方式,可以自我诊断和评审企业的hse管理体系方面所取得的成效,还有哪些需求和不足,为管理评审提供依据,并且可进一步督促员工自觉履行hse职责,是进一步改善体系的强有力手段。企业每年必须对hse管理体系进行不少于一次的内部审核,原则上应包括体系所覆盖的所有部门、活动和服务,在进行内部审核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a) 内部审核涉及到企业的所有有关部门,只靠安全、环保、职业卫生部门的努力,权威性不强,需要管理者代表亲自组织实施并审批内审报告。

b) 在现场审核时,审核小组应本着客观、独立、公正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hse体系文件的规定为准绳,可采用查阅文件、记录、面谈和现场检查等方式,在与员工进行面谈时,发问清楚明了、态度温和,从简单问题着手,由浅入深,避免提带有侵犯性的问题,在对现场进行检查时最好沿工作流程进行,确定主要的危害和风险区,充分利用审核检查表,详细记录符合和不符合的项目,收集客观证据,做出公正判断。

c) 内审是否有效的关键是纠正措施的落实及其跟踪审查,只有将在内审中发现的不符合项进行纠正,才能保证体系的不断改进。因此,审核完成后受审核方应针对不符合项采取积极的纠正措施,防止其滋生、蔓延或进一步扩大,造成更大的不良后果。内审员应进行跟踪验证,督促受审核方认真分析原因,防止再发生,立足于改进hse管理体系,为完善后的运行创造良好条件。严重不符合项一般要求在3个月内完成,一般不符合项在1个月内完成,性质非常轻的轻微不符合项可在现场审核期间由受审核方立即完成整改。

除内部审核外,外部审核、管理评审、体系认证都是保证体系持续改进的有效手段,企业应根据体系文件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有效管理制度很重要(11篇)

有效的管理制度是企业运行的核心,它涵盖了企业的各个层面,包括决策制定、组织架构、职责分配、流程管理、绩效评估以及员工激励等多个方面。这些内容构成了企业内部运作的规则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有效信息

  • 有效管理制度方案(9篇)
  • 有效管理制度方案(9篇)97人关注

    方案11.建立职责清单:详细列出各部门和个人的职责,明确工作边界,避免职责重叠或空缺。2.设定决策层级:根据事务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制定相应的决策流程,确保决策的及时 ...[更多]

  • 有效管理制度包括哪些内容(9篇)
  • 有效管理制度包括哪些内容(9篇)94人关注

    篇1有效管理制度是企业运营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旨在确保组织的高效运作,提升员工绩效,实现战略目标。这一制度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职责分配、决策流程、沟通机制、考核 ...[更多]

  • 有效管理制度很重要性(9篇)
  • 有效管理制度很重要性(9篇)93人关注

    重要性1有效的管理制度对企业至关重要。它不仅规范了员工的行为,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发展环境。通过制度,企业可以吸引和留住人才,形成良好的企业文 ...[更多]

  • 三九医院药品有效期管理制度汇编【4篇】
  • 三九医院药品有效期管理制度汇编【4篇】79人关注

    三九医院药品有效期管理制度旨在确保药品的质量安全,有效管理药品库存,防止过期药品的使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该制度主要包括药品采购、入库、存储、使用、废弃等环 ...[更多]

  • 有效期管理制度方案(5篇)
  • 有效期管理制度方案(5篇)75人关注

    方案11.制定详细规定:明确各类文件、产品和服务的有效期,设定更新和审查的时间节点。2.建立追踪系统:利用数字化工具,追踪每个文档、产品的有效期,自动提醒相关人员进 ...[更多]

  • 有效药品管理制度4篇
  • 有效药品管理制度4篇74人关注

    有效药品管理制度是确保药品质量、安全和合理使用的关键,它涵盖了药品采购、储存、分发、使用和废弃的全过程管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核心部分:1.药品采购管理:规范药 ...[更多]

  • 有效管理制度很重要(11篇)
  • 有效管理制度很重要(11篇)73人关注

    有效的管理制度是企业运行的核心,它涵盖了企业的各个层面,包括决策制定、组织架构、职责分配、流程管理、绩效评估以及员工激励等多个方面。这些内容构成了企业内部 ...[更多]

  • 有效管理制度很重要方案(9篇)
  • 有效管理制度很重要方案(9篇)66人关注

    方案11.采购环节: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每次采购时检查供应商的资质更新情况,确保药品来源合法合规。2.验收与记录:引入条形码或rfid技术,实时录入药品信息,包括生产日期 ...[更多]

  • 有效期管理制度4篇
  • 有效期管理制度4篇47人关注

    有效期管理制度是一种规范企业运营中各类文件、资料、产品和服务有效期的管理规则,旨在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业务的连续性,防止过期资源造成潜在风险。包括哪些方面1. ...[更多]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