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本管理制度旨在更新原有制度,确保公司运营的高效与规范。我们将聚焦于以下几个核心领域:
1. 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
2. 人力资源管理
3. 财务管控
4. 市场营销策略
5. 生产运营流程
6. 客户服务标准
7. 内部沟通机制
8. 风险管理和合规性
包括哪些方面
1. 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明确各部门及岗位的职能,确保工作流程顺畅。
2. 人力资源管理:涵盖招聘、培训、绩效评估、员工福利等方面,激发员工潜力。
3. 财务管控:规范财务报告、预算制定、成本控制和审计程序,保证资金安全。
4. 市场营销策略:制定市场调研、产品定位、推广计划和客户关系管理策略。
5. 生产运营流程:优化生产流程,提升产品质量,降低运营成本。
6. 客户服务标准:建立统一的服务标准,提升客户满意度。
7. 内部沟通机制:推动开放透明的沟通氛围,提高团队协作效率。
8. 风险管理和合规性:识别潜在风险,制定预防措施,遵守法律法规。
重要性
这些管理制度的更新至关重要,原因如下:
1. 提升效率:明确的职责分工和流程规范能减少工作混乱,提高工作效率。
2. 保障稳定:良好的财务管控和风险管理能确保公司的经济安全,避免潜在危机。
3. 促进发展:市场营销策略和客户服务标准有助于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品牌影响力。
4. 增强凝聚力:优化的内部沟通和人力资源政策可以增强员工归属感,激发创新精神。
方案
1. 组织架构调整:依据业务需求,重新划分部门,明确权责,提升协同效应。
2. 人力资源改革:引入绩效考核系统,定期进行技能培训,提升员工能力。
3. 财务系统升级:采用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提高财务透明度,强化内控。
4. 市场研究投入:增加市场研究预算,以便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制定有效策略。
5. 生产流程优化:引进精益生产理念,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6. 客户服务改进:设立客户反馈渠道,定期评估服务质量,持续改进。
7. 沟通平台建设:推行数字化沟通工具,鼓励员工分享想法,提升团队协作。
8. 风险管理强化: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完善应急预案,确保合规经营。
本管理制度的修订旨在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通过持续改进,我们期待在各个层面实现更高效、更稳健的运营。
原管理制度作废范文
第1篇 z镇幼儿园食堂原料粗加工管理制度
镇幼儿园食堂原料粗加工管理制度
一、操作人员应进行必要的消毒程序后,方可进入操作间进行加工,防止二度污染。
二、待加工原料进行清洗后,分类存放,按存放时间进行前后加工,防止交叉污染。
三、加工植物类原材料,应根据菜品及烹调的具体来定。对蔬菜原料进行捡摘剥削等加工处理;对容易去皮氧化的蔬菜要及时侵入水中,沥干水分,至于相应盛器内。
四、活禽类加工应放血完全、褪毛干净、取内脏彻底;肉禽类清洗后无血、毛,鱼类清洗后无鳞、鳃、内脏,保持清洁卫生,不同原材料进行分开加工,防止污染。
五、加工干料,先按用途归顺原料种类,根据不同类型的原料进行不同的加工;对于需碱发的干料,应注意碱发要点,保证原料的最大膨胀度。
第2篇 z镇幼儿园食堂原料配餐管理制度
镇幼儿园食堂原料配餐管理制度
一、操作人员在进入必要的消毒程序后,方可进入操作间进行加工,防止二度污染。
二、认真做好配餐原料的卫生。对配餐原料要分类摆放,不得交叉污染,特别是半成品原料。生熟原料的隔离要按先后秩序,不能生熟相互污染。
三、配餐前须检查原料质量是否合格,并进行配份、成本、售价核定。
四、配餐时应使用称量、计数和计量等控制工具对配餐原料进行核对,达到质价相符。
五、严禁使用不妥当和不协调的配餐方式,以保证原料营养成分。
六、在配餐中,须按原料性质进行配置;严禁使用不合理的原料及相互配餐:如带酸性物质的原料:不能与绿叶素较强的匹配。植物蛋白不能与较强的果酸原料匹配等。
七、配菜盆与出菜盆分开,并保持清洁卫生。
八、设专人管理冰箱,定期化霜,清理;食品分类存放,生食品与半成品隔放。
第3篇 原煤分级筛 岗位管理职责
一、严格执行《选煤厂安全规程》和设备操作规程,做到安全文明生产及防火工作。
二、熟练掌握筛分机的工作原理性能和技术特征,掌握各零部件的名称、作用以及开、停车程序。
三、开机前认真检查轴承润滑、激振器、万向节、筛板及各种零部件情况,发现异常,立即汇报和处理。
四、遵章守纪,坚守岗位,班中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五、使用保管好岗位设施,搞好设备和环境卫生。
六、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按时参加班前会。
第4篇 餐饮部鲜活原料管理制度模版
餐饮鲜活原料管理制度
1、 除鲜活原料外,所有高档原料申购单需经餐饮部经理审核后上报审批,由财务部经理,采购部经理认可,上报总经理同意后方可申购。
2、 一般原料采购由厨师领班报日采购,由部门经理认可后即可购买。
3、 鲜活原料原则上使用海鲜房原料,若有特殊要求则报采购部购买。
4、 领取食品原料必须按规定填写领料单,各部门领料必须由厨师长或厨师领班签字,各部经理批准。
5、 领取食品原料必须在领料单上正确写清品名、数量、单位、由发货人根据领料单发货。
6、 若实际发货数量不足,须在领料单上注明实际领用数量,并由发货人及收货人共同签字认可。
7、 发完货后,必须由收货人验收并签字认可。
8、 各部门领取贵重原料,必须经过预算,提前一天领用,并严格验收,核准数量。
9、 各部门领料单必须由专人保管,不得将领料单互借使用,领后的领料单必须按编号保存,月底将领料单凭证汇总上交餐饮部。
10、在领取鲜活原料时,必须严格验收,如发现质量不符合要求,则应拒绝领用。
11、做好货物验收日报表,分类列出,以便于成本核算。
12、所有入厨房的食品由厨师长或厨师领班负责。
13、仓库的保管员应明确存货的需要量及周转量。
14、仓库要求清洁卫生,摆放有序,保持柜门的安全,防止食品被盗,食品货架离墙至少10cm,离地20cm,以防食品受潮变霉。
15、干湿货物、罐头、瓶酒等应分类存放,水果,乳制品,海鲜品应单独存放,并分类储存,排列整齐,仓库和冰箱湿度、温度符合要求。
16、一切干湿货物要有明确分类储发记录,凡每月每项进货及凭领料单分发各部门的物品,均应有详细注明进发货物的数量、日期及经手人等,精确的记录入库单,做到到货有数,存货有序,发货存据,库存有分类,管理有制度。
17、如到货数量不足,质量不符合要求,或存在其他问题,应及时和采购部取得联系。
18、进货时应加贴标签,注明入库日期、价格等,以便掌握货品的储存期限,有利于发货和盘存工作,放置货物时要有先后固定位置,以便先进先出,后进后出。
19、一切干湿货物都应随时留意,以防变质,干货提防发霉或被虫、鼠咬坏,价格昂贵的货品应密封贮存。
20、贮存罐头食品时,须保留原包装纸或原装木箱,大米,面粉,食盐等,仍按原包装的口袋发出,基本保证货物按原包装发出。
21、存贮的物品应定期盘点和不定期抽查核对,做到账物相符,盘点后填好盘存表。
22、无关人员不得进入食品仓库,如有事进库,须经餐饮部经理,部位经理签字认可。
23、仓库规定固定领物时间,如无特殊情况禁止开库。
24、仓库保管在一天结束后,将各部位领料单交给餐饮部成本核算员,为确定日清日结的食品毛利提供依据。
第5篇 分包安全与文明施工管理基本原则
1 全面负责整个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与文明施工管理工作。
2 编制相关的安全方案,并负责各分包商的进场教育,安全交底工作。
3 负责组织各分包商与总承包方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
4 及时登记各分包商进场的各类施工机具,合理提供三级配电箱。
5 根据总平面布置图划分文明施工责任区,制定文明施工管理规定。
6 负责按月统计各分包商在现场用电情况,按环保贯标要求提出节能措施。
7 每周一次检查各分包商安全、消防和文明施工情况,召开安全管理会议。
8 严肃查处现场安全消防事故,整改安全隐患和文明施工脏乱差的现象。
9 及时传达各级安全会议精神,定期公布或通告各分包商现场的安全情况。
10 严肃查处各分包商在现场私接(架)电线和擅自动用非本单位机具行为。
11 定期组织各分包商对现场机械、用电情况进行检查,及时组织整改,保证施工生产的正常运行。
第6篇 某某集团公司hse管理原则
一、任何决策必须优先考虑健康安全环境
良好的hse表现是企业取得卓越业绩、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坚强基石和持续动力。hse工作首先要做到预防为主、源头控制,即在战略规划、项目投资和生产经营等相关事务的决策时,同时考虑、评估潜在的hse风险,配套落实风险控制措施,优先保障hse条件,做到安全发展、清洁发展。
二、安全是聘用的必要条件
员工应承诺遵守安全规章制度,接受安全培训并考核合格,具备良好的安全表现是企业聘用员工的必要条件。企业应充分考察员工的安全意识、技能和历史表现,不得聘用不合格人员。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都应强化安全责任意识,提高自身安全素质,认真履行岗位安全职责,不断改进个人安全表现。
三、企业必须对员工进行健康安全环境培训
接受岗位hse培训是员工的基本权利,也是企业hse工作的重要责任。企业应持续对员工进行hse培训和再培训,确保员工掌握相关hse知识和技能,培养员工良好的hse意识和行为。所有员工都应主动接受hse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相应工作资质后方可上岗。
四、各级管理者对业务范围内的健康安全环境工作负责
hse职责是岗位职责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管理者是管辖区域或业务范围内hse工作的直接责任者,应积极履行职能范围内的hse职责,制定hse目标,提供相应资源,健全hse制度并强化执行,持续提升hse绩效水平。
五、各级管理者必须亲自参加健康安全环境审核
开展现场检查、体系内审、管理评审是持续改进hse表现的有效方法,也是展现有感领导的有效途径。各级管理者应以身作则,积极参加现场检查、体系内审和管理评审工作,了解hse管理情况,及时发现并改进hse管理薄弱环节,推动hse管理持续改进。
六、员工必须参与岗位危害识别及风险控制
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是一切hse工作的基础,也是员工必须履行的一项岗位职责。任何作业活动之前,都必须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员工应主动参与岗位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熟知岗位风险,掌握控制方法,防止事故发生。
七、事故隐患必须及时整改
隐患不除,安全无宁日。所有事故隐患,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一经发现,都应立即整改,一时不能整改的,应及时采取相应监控措施。应对整改措施或监控措施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进行跟踪、验证,确保整改或监控达到预期效果。
八、所有事故事件必须及时报告、分析和处理
事故和事件也是一种资源,每一起事故和事件都给管理改进提供了重要机会,对安全状况分析及问题查找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要完善机制、鼓励员工和基层单位报告事故,挖掘事故资源。所有事故事件,无论大小,都应按“四不放过”原则,及时报告,并在短时间内查明原因,采取整改措施,根除事故隐患。应充分共享事故事件资源,广泛深刻汲取教训,避免事故事件重复发生。
九、承包商管理执行统一的健康安全环境标准
企业应将承包商hse管理纳入内部hse管理体系,实行统一管理,并将承包商事故纳入企业事故统计中。承包商应按照企业hse管理体系的统一要求,在hse制度标准执行、员工hse培训和个人防护装备配备等方面加强内部管理,持续改进hse表现,满足企业要求。
第7篇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基本原则
安全管理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科学。安全管理的对象是生产中一切人、物、环境的状态管理与控制,安全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
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主要是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同时,又是保证生产处于最佳安全状态的根本环节。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内容,大体可归纳为安全组织管理,场地与设施管理,行为控制和安全技术管理四个方面,分别对生产中的人、物、环境的行为与状态,进行具体的管理与控制。为有效的将生产因素的状态控制好,实施安全管理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五种关系,坚持六项基本管理原则。
一、正确处理五种关系
(一)安全与危险并存
安全与危险在同一事物的运动中是相互对立的,相互依赖而存在的。因为有危险,才要进行安全管理,以防止危险。安全与危险并非是等量并存、平静相处。随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安全与危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进行着此消彼长的斗争。事物的状态将向斗争的胜方倾斜。可见,在事物的运动中,都不会存在绝对的安全或危险。
保持生产的安全状态,必须采取多种措施,以预防为主,危险因素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危险因素是客观的存在于事物运动之中的,自然是可知的,也是可控的。
(二,安全与生产的统一
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如果生产中人、物、环境都处于危险状态,则生产无法顺利进行。因此,安全是生产的客观要求,自然,当生产完全停止,安全也就失去意义。就生产的目的性来说,组织好安全生产就是对国家、人民和社会最大的负责。
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三)安全与质量的包涵
从广义上看,质量包涵安全工作质量,安全概念也内涵着质量,交互作用,互为因果。安全第一,质量第一,两个第一并不矛盾。安全第一是从保护生产因素的角度提出的,而质量第一则是从关心产品成果的角度而强调的。安全为质量服务,质量需要安全保证。生产过程丢掉哪一头,都要陷于失控状态。
(四)安全与速度互保
生产的蛮干、乱干,在侥幸中求得的快,缺乏真实与可靠,一旦酿成不幸,非但无速度可言,反而会延误时间。速度应以安全做保障,安全就是速度。我们应追求安全加速度,竭力避免安全减速度。
安全与速度成正比例关系。一味强调速度,置安全于不顾的做法、是极其有害的。当速度与安全发生矛盾时,暂时减缓速度,保证安全才是正确的做法。
(五)安全与效益的兼顾
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定会改善劳动条件,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焕发劳动热性,带来经济效益,足以使原来的投入得以补偿。从这个意义上说,安全与效益完全是一致的,安全促进了效益的增长。
在安全管理中,投入要适度、适当,精打细算,统筹安排。既要保证安全生产,又要经济合理,还要考虑力所能及。单纯为了省钱而忽视安全生产,或单纯追求不惜资金的盲目高标准,都不可取。
二、坚持安全管理六项基本原则
(一)管生产同时管安全
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发挥促进与保证作用。因此,安全与生产虽有时会出现矛盾,但从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目的,表现出高度的一致和完全的统一。
安全管理是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与生产在实施过程,两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存在着进行共同管理的基础。
国务院在《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中明确指出:各级领导人员在管理生产的同时,必须负责管理安全工作。企业中备有关专职机构,都应该在备自业务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的要求负责。
管生产同时管安全,不仅是对各级领导人员明确安全管理贡任,同时,也向一切与生产有关的机构、人员,明确了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管理责任。由此可见,一切与生产有关的机构、人员,都必须参与安全管理并在管理中承担贡任。认为安全管理只是安全部门的事,是一种片面的、错误的认识。
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贡任制度的建立,管理责任的落实,体现了管生产同时管安全。
(二)坚持安全管理的目的性
安全管理的内容是对生产申的人。物、环境因素状态的管理,有效的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消除或避免事故。达到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的目的。
没有明确目的安全管理是一种盲目行为。盲目的安全管理,充其量只能算作花架子,劳民伤财,危险因素依然存在。在一定意义上,盲目的安全管理,只能纵容危胁人的安全与健康的状态,向更为严重的方向发展或转化。
(三)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安全生产的方针是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是从保护生产力的角度和高度,表明在生产范围内,安全与生产的关系,肯定安全在生产活动中的位置和重要性。
进行安全管理不是处理事故,而是在生产活动申,针对生产的特点,对生产因素采取管理措施,有效的控制不安全因素的发展与扩大,把可能发生的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以保证生产活动中,人的安全与健康。
贯彻预防为主,首先要端正对生产中不安全因素的认识,端正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态度,选准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时机。在安排与布置生产内容的时候,针对施工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采取措施予以消除是最佳选择。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经常检查、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采取措施,明确责任,尽快的、坚决的予以消除,是安全管理应有的鲜明态度。
(四)坚持四全动态管理
安全管理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而是一切与生产有关的人共同的事。缺乏全员的参与,安全管理不会有生气、不会出现好的管理效果。当然,这并非否定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和安全机构的作用。生产组织者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固然重要,全员性参与管理也十分重要。
安全管理涉及到生产活动的方方面面,涉及到从开工到竣工交付的全部生产过程,涉及到全部的生产时间,涉及到一切变化着的生产因素。因此,生产活动中必须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侯的动态安全管理。
只抓住一时一事、一点一滴,简单草率、一阵风式的安全管理,是走过场、形式主义,不是我们提倡的安全管理作风。
(五)安全管理重在控制
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因此,对生产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必须看做是动态的安全管理的重点。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运动轨迹与物的不安全状态运动轨迹的交叉。从事故发生的原理,也说明了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应该当做安全管理重点,而不能把约束当做安全管理的重点,是因为约束缺乏带有强制性的手段。
(六)在管理中发展、提高
既然安全管理是在变化着的生产活动中的管理,是一种动态。其管理就意味着是不断发展的、不断变化的,以适应变化的生产活动,消除新的危险因素。然而更为需要的是不间断的摸索新的规律,总结管理、控制的办法与经验,指导新的变化后的管理,从而使安全管理不断的上升到新的高度。
第8篇 建筑安全管理原理
1现代安全管理原理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是在传统管理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它应用现代科学知识与工程技术去研究、分析在生产系统和作业中各个环节固有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评价,进而采取有效的对策进行控制,以消除隐患,有效地对系统进行安全预测、预报和预防,以获得最佳安全生产效果,现代安全管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系统
建筑施工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各种因素相互交错,管理难度大,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施工安全管理必不可少,其目的是减少事故,促进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技术上的,有管理上的;有直接原因,有间接原因;有人的不安全状态,有物的不安全状态;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而且,这些原因又在不断变化。因此,施工安全管理是个整体的动态的概念,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2.1安全管理系统要素
构成安全管理的三大要素是人、机、环境,因此将安全管理系统分为三个子系统。这三者之间既有相关性,又各自独立,只有这三个子系统互相协调才能达到整体功能的最优。
2.2安全管理系统模式
安全施工系统模式如图2所示。工作指令、操作规程是法令、规章制度对人的约束;安全技术水平是社会实践的体现;环境干扰是周围因素对人的作用,而心理行为是来自人自身的影响。
2.3安全管理系统的内容
施工安全管理系统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分析、评价及安全事故控制技术。
2.3.1安全分析
这是预测和防止事故的前提,是对安全系统的基本要素及其功能、操作、环境、可靠性等指标,以及系统的潜在危险进行分析和测定。分析是评价的基础,只有分析正确,才能得到准确的评价。分析要从人员、环境、技术和设备几方面着手:
(1)在施工作业中人是起关键作用的主体,各种指令由人发出、接收、执行,因此,做好人员
的管理是实现安全管理的中心环节。人员的安全管理,要根据人员的个体心理、年龄、教育程度、社会经济背景、安全意识、疲劳程度等因素进行。
(2)环境分析主要针对的是工作环境。工作环境不良,容易造成分心、烦恼、紧张、反应力差等。不安全的工作环境因素主要有通风不良、噪音过大、物料储放不当等几方面。
(3)至于机械与设备,其设计与安全装置对于施工安全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3.2施工安全管理系统的评价
可以从数量上说明分析对象的安全程度,使人们得出可供比较的概念。它能够准确地提示系统存在的危险性,对危险进行大致的分类,并针对系统的缺陷采取相应的措施,完善规章制度。评价的主要指标有:人的生物节律、人的精力、人的条件失误率、人的意识状态可靠系统、设备故障率,以及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等。
2.3.3安全事故控制技术
这是通过各种安全技术措施来实现的,当找出或预测出发生事故的原因后,要根据对象和条件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局部控制方法。事故控制方法大致有:消除法、保护法、控制法、隔离法、保留法和转移法等6类。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操作中,可通过采取预测各个施工阶段、施工环节存在的危险源;制定危险源控制方式;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检查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好班前安全生产交底工作等一系列安全技术措施,来达到消除安全隐患的目的。总之,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对每一项工序,都需要进行危险性研究。首先,对整项工序的过程作充分了解。其次,利用鱼刺图、事故树等科学分析方法,分析潜在的危险因素,让施工人员明白其所从事工作的内在危险实质和危险因素,使其在工作中提高警惕,从而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再次,对危险因素的发生概率进行估计。最后,根据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操作程序,使安全事故频率和强度降至最低。
3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体系
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体系是企业管理体系中的三级层次管理体系,也是企业管理体系中最细化的部分,它与一二级层次管理体系一样,由几个子体系组成,具体如下:
(1)生产经营管理子体系。由项目经理组织,主要负责按安全技术措施和有关规定组织生产;经济合同中安全指标的确立;安全设施和劳保用品的进场与检测,涉及到工程部、材料部和安全部。
(2)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子体系。由书记组织,主要负责后勤工作和思想工作,消除职工的心理负担等。
(3)安全技术管理子体系。由工程师组织,主要负责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安全施工;分部分项工程的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等。
(4)专业检查管理子体系。由安全部组织,主要负责对工地施工安全进行检查,并依据有关法规处理安全事故;收集整理安全事故资料。
(5)群众监督管理子体系。由工会组织,主要负责和监督参加工程职工的职业病预防情况等
第9篇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基本原则
1.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1)管生产的同时管安全(2)明确安全生产的管理的目标(3)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4)坚持四全动态原子(5)安全管理重在控制(6)在管理中发展、提高
2. 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从事危险作业的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3. 《安全生产法》中提供了四周监督途径,即公会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公众举报监督合社会服务监督。
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准化法》规定,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5. 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未发生死亡事故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时,经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同意。不再审查,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延期3年。
6. 项目经理的责任:是项目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负责整个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对所管辖的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
7. 项目技术负责人的责任:对项目工程生产经营中的安全生产负技术责任。
8. 施工员的责任:对所管辖单位工程的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
9. 安全员的责任:对项目的安全生产负检查、监督责任。
10. 安全施工方案编审制度:(1)施工组织设计中要有安全技术措施(2)施工组织设计必须 经审批后才能实施施工(3)对专业性较强的项目,应编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11. 安全技术交底的基本要求:(1)安全技术交底要分级进行(2)安全技术交底必须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全方位(3)安全技术交底应实施签名制度
12. 安全生产检查的目的:(1)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安全行为(2)及时发现不安全状态,改善劳动条件,提高本质安全制度(3)及时发现合弥补管理缺陷(4)发现潜在危险,预设防范措施(5)及时发现并推广安全先进经验(6)结合实际,宣传贯彻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度
13. 安全事故处理的原则:安全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1)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2)事故责任者合员工没受到教育不放过(3)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4)没有制度防范措施不放过。
14. 在基坑内,无论是在坑底作业,或者攀登作业、悬空作业,均应有安全的立足点和防护措施。
15. 软土地区深基础的主要支护形式:板桩挡土结构、重力式挡墙结构、柱立式挡土结构、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基坑土钉支护
16. 基坑支护施工的监理测内容包括:1)挡土结构顶部的水平位移合沉降2)挡土结构墙体的变形3)支撑立柱的沉降4)周围建筑物的沉降5)周围道路的沉降6)周围地下管线的变形7)坑外地下水位的变化
17. 竖向模板和支架的立柱部分安装在基土上时应加设垫板,且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设施
18. 模板上得施工荷载应进行设计计算。
19. 各种模板在露天存放时,其下应殿高30cm以上,防止受潮。
20. 拆除模板应按方案规定的程序经行,先支的后拆,先拆非承重部分。拆除大跨度梁支撑柱时从跨中向两端对称进行。
21. 立杆有效部分的小头直径不得小于70mm在,纵向水平杆有效部分的小头直径不得小于80mm。
22. 同一脚手架中,不得混用两种质量标准的材料,也不得将两种规格钢管用于同一脚手架中。
23. 门式脚手架施工荷载:结构架为3kn/㎡,装饰架为2kn/㎡。施工时严禁超载使用。
24. 深度超过2m的基坑施工,其临边应设置防止人及物体滚落基坑的措施并设警告标志,必要时应配专人监护
25. 临边防护用的栏杆是由栏杆立柱和上、下两道横杆组成,上横杆成为扶手。
26. 建筑工人称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为救命“三宝”。
27. 施工用电设备数量在5台及以上,或用电设备容量在50kw及以上时,应编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核。
28. tn-s系统是有专用保护零线(pe线),即保护零线和工作零线(n线)完全分开的系统。
29. 接地体与接地零线的总和称为接地装置。接地类别如下:①工作接地;②保护接地;③重复接地;④防雷接地。
30. 在tn接零保护系统中,重复接地应与保护零线连接,每处重复接地的电阻值不应大于10ω。
31. 塔基基础有钢筋混凝土基础和锚桩基础两种。
32. 塔吊司机属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取得操作证。司机学习的塔型应与实际操纵的塔型一致。
33. 专业单位生产的无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产品铭牌的龙门架、架井不得向施工现场销售。
34. 电梯底笼周围2.5m范围内必须设置牢固的防护栏杆,进出口处得上部须搭设足够尺寸的防护棚。
35. 升降机运行时,作业人员的手臂、头部决不能出安全栏杆。
36. 施工现场严禁使用平刨、电锯、电钻等多用联合机械。
37. 操作时,操作者应站在锯片左面的位置,不应与锯片站在同一直线上,以防止木料弹出伤人。
38. 钢筋机械应由专人使用和管理,安全操作规程应悬挂在墙上,明确责任人。
39. 手持电动工具的安全隐患主要存在于电器方面,易发生触电事故。
40. 拆除建筑物一般不采取推倒方法。
41. 重点建设项目的设计会审、竣工验收应当通知公安机关派人参加。
42. 施工企业要保卫组织配备必要的装备,并安排必要的业务经费;为施工现场配备安全技术防范设施和器材。
43. 现场治安管理制度:(1)门卫制度;(2)暂住人员管理;(3)重点要害部位安全制度;(4)库房、食堂安全管理制度。
44. 施工现场管理是施工管理活动的重要部分,应遵照四个原则进行:(1)讲求经济效益;(2)组织均衡生产;(3)组织连续生产;(4)讲究科学管理。
45. 文明施工是指保持施工现场良好的作业环境、卫生环境和工作秩序,科学组织施工,施工程序合理的一种施工现象。
46. 施工阶段,现场材料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进场材料验收、现场材料保管和使用。
47. 从声源上降低噪声是防止噪声污染的最根本的措施。
48. 从传播途径方面控制噪声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吸声;隔声;消声;减振降噪。
49. 建筑工地固体废物的主要处理方法有:(1)回收利用;(2)减量化处理;(3)焚烧技术;(4)稳定和固化技术;(5)填埋。
50.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在施工现场采取维护安全、防范危险、预防火灾等措施;有条件的,应当对施工现场实行封闭管理。
51. 消防安全法律责任分为: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三种。
52. 气瓶正立使用,严禁卧放、倒置。
53. 消防工作坚持“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54. 未经办理动火审批手续,不准进行一、二、三级动火范围的焊、割作业。
55. 进行防水、反腐作业时,地下室内应采取一定的通风措施,保证空气畅通,施工人员严禁吸烟和动火。
56. 每年雨期之前,对避雷装置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第10篇 现代全面安全管理原理
现代安全全面管理原理
现代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强调系统的安全管理。系统的安全管理需要ohs管理从企业的整体出发,把安全管理重点放在事故预防的整体效应上,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使企业达到最佳安全状态。因此,全面管理的原理是ohsms的重要理论基础。
要实现全面管理,需要遵循如下管理原则:
系统性原则:强调人-机-环境因素的综合管理;
动态性原则:建立空间-时间相联系的管理体系;
效果性原则:强调闭环的管理,要讲求最终的效果和业绩;
阶梯性原则: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建立持续发展的机制;
闭环原则:要求安全管理要讲求目的性和效果性,要有评价;
分层原则:管理的目标要结合实际,针对条件和可行性确定,不能不切实际的贪高,也不能无所追求;
分级原则:管理和控制要有主次,要讲求抓住重点、单项解决;
等同原则:无论是从人的角度还是物的角度必须是管理因素的功能大于和高于被管理因素的功能;
反馈原则:对于计划或系统的输入要有自检、评价、修正的功能。
在组织的管理过程中,要落实如下“三全”管理:
全员参与管理
全过程管理
全方位管理
第11篇 ohs管理体系文件编写原则基本要求
编写ohs管理体系文件的原则和基本要求
编写体系文件的原则是写你要做的,做你所写的,记你所做的。即:标准要求的要写到,文件写到的要做到,做到的要有效(文件写完后一定要下发讨论和修改,达到所写即所做)。体系文件要做到:
1.系统性
―组织应对其ohs管理体系中采用的全部要素、要求和规定,系统有条理地制订各项程序;
―所有文件应按统一规定的方法编辑成册;
―各层次文件应做到接口明确、结构合理、协调有序;
―各层次文件应涉及ohs管理体系一个逻辑上独立的部分。
2.法规性
―体系文件应在总体上遵循ohsms标准,以及国家或主管部门的有关法规要求;
―文件一旦批准实施,就必须认真执行;
―文件修改只能按规定的程序进行。
3.协调性
―体系文件的所有规定应与组织的其他管理规定相协调;
―体系文件之间应相互协调;
―体系文件应与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相互协调;
―处理好各种接口,避免不协调或职责不清。
4.见证性
―体系文件作为客观证据(适用性证据和有效性证据)向管理者、相关方、第三方审核机构证实本组织ohs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
―对于审核来讲,ohs管理体系文件可作为下列方面的客观证据:
危险因素已被辩识、评价并得到控制;
有关活动的程序已被确定并得到批准和实施;
有关活动处于全面的监督检查之中;
职业安全健康绩效和持续改进等。
5.唯一性
―对一个组织,其ohs管理体系文件是唯一的;
―通过清楚、准确、全面、简单扼要的表达方式,实现唯一的理解;
―决不允许针对同一事项的相互矛盾的不同文件同时使用;
不同组织的文件可具有不同的风格。
6.适用性
―体系文件应根据标准的要求、组织规模、生产活动的具体性质采取不同的形式;
―体系文件的详略程度应与人员的素质、技能和培训等因素相适应;
―所有文件规定都应在实际工作中能得到有效的贯彻。
第12篇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手册编写原则办法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手册编写原则
1.指令性原则
ohs管理手册由组织最高管理者批准签发并正式发布。手册中的各项规定是组织全体员工(包括组织最高管理者)都必须遵守执行的组织内部法规,它能够防止人为的随意性,保证ohs管理的连续性和ohs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因此,手册的各项规定内容应具指令性,措词应严谨,表达要明确,严格限制使用“应该”、“必须”、“可以”、“允许”等词汇。
2.目的性原则
ohs管理手册应围绕明确的ohs方针、目标,对为实现ohs方针、目标所要开展的各项活动作出规定。这些活动的重点是掌握现存的或潜在的ohs风险,适时地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并提供必要的依据。
3.符合性原则
ohs管理手册应符合政府和其他第三方发布的有关各项法规、条令、标准和国际公约的规定,同时还应适合其他的环境条件,ohs管理体系应具有环境适应性。
4.系统性原则
ohs管理手册所阐述的ohs管理体系,应当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ohs管理手册应就生产全过程中各阶段影响ohs的技术、管理和人员的因素进行控制并作出规定。手册所阐述的ohs管理体系,应当结构合理、接口明确、层次清楚、各项活动有序而且连续。手册应按照ohsms标准规定的体系要素的要求,对形成和影响ohs风险的所有活动,系统地规定控制方法和要求。要从整体的观点出发,对形成ohs管理体系的所有要素进行阐述,作出明确规定。要突出重点,着重叙述ohs活动控制程序,内容可包括:目的、内容、要求、责任和参与的部门、原则性的方法、手段、步骤、协调和衔接方式等。
5.协调性原则
ohs管理手册中各项规定之间,ohs管理手册与组织其它ohs文件之间,必须协调一致。首先,手册中的各项规定之间要协调;其次,手册与组织其它文件(管理程序、标准、制度)之间要协调。ohs管理是组织管理的一个环节,手册又是ohs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其它文件都是手册的细化和展开,这就要求它们必须相互协调,无论是在手册编写阶段,还是在体系运行阶段,都应该及时记录、处理手册中的规定与目前管理标准不一致的部分。
6.可行性原则
手册中的规定,应从组织生产的实际情况出发,能够做到或者经过努力可以达到,某些规定和要素,尽管内容先进,如果组织不具备实施条件,可以暂不列入手册,但有两点必须注意:
(1)在法规、标准和合同中已规定必须执行的要素必须列入;
(2)绝不能因组织原有的管理基础薄弱、员工素质不高,组织就可以用可行性原则为借口,提出保留或保持一些落后的要求,把手册的水平降低。
7.先进性原则
手册的各项规定,应当在总结组织ohs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尽可能采用国内外的先进标准、技术和方法,加以科学化、规范化,纳入手册。
8.可检查性原则
可检查性是指手册的各项规定不但要明确,而且要有以定量为主的考核要求,便于实施监督和审核。例如,对ohs控制活动而言,至少应规定:目的、适应范围、控制方法、责任部门、配合部门、控制内容及具体要求等等。这样编制出来的手册有可检查性,也只有可检查与可考核的手册,方能真正认真实施。手册内容要简炼,重点要突出。
ohs管理手册内容即要有系统性,又要避免面面俱到、冗长重复。它不可能象具体工作标准或管理制度那样详尽,对各要素内容、要素间的关系和控制程序只需概括地作出原则规定。在描述时,要求文字准确、语言精炼、结构严谨,还要通俗易懂,以便组织内全体员工能理解和掌握。概括起来就是:
系统阐述,突出重点;
层次清楚,协调统一;
整体优化,切实可行;
ohs管理手册在深度和广度上可以不同,确决于组织的性质、规模、技术要求及人员素质,以适应组织的实际需要。对于中、小型组织,可以把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合成一套文件,但大多数组织为了便于管理仍把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分开。
第13篇 油品调运原料油气调运质量管理制度
工贸油品调运分公司原料油(气)调运质量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zz石油(集团)工贸有限公司油品调运分公司(以下简称“油品调运分公司”或“公司”)原料油气调运的质量管理,根据甲方要求及调运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二条 石脑油调运质量的归口管理部门是安全质监部,负责石脑油调运质量监督及质量纠纷处理。
第三条 安全质监部石脑油卸油班是石脑油调运质量监督的执行机构,负责与石化厂员工一起化验石脑油,若石脑油出现质量问题,立即报备安全质监部领导。
第三章 装车管理规定
第四条 由调出单位在装车前给承运单位负责人出具大罐分析报告。
第五条 装车前调出单位与承运单位双方负责人共同到该储罐进行脱水,无明水时,颜色正常,双方确认签字,方可装该罐油品。
第六条 装车后,对前三车进行采样,留样。采样时调出单位与承运单位负责人双方应共同在现场。
第四章 卸车管理规定
第七条 卸车时,每放进一批次车辆,调入单位与承运单位驻站人员共同核对铅封号,检查并核对完好后方可拆铅封。否则不予卸车,并按不合格对待。
第八条 拆除铅封后由调入单位与承运单位驻站人员共同现场脱水,确认无明水后方可单车采样。
第九条 采样时调入单位与承运单位驻站人员应同在现场签字认可,任何一方不在现场的,不得采样。
第十条 采样后现场进行目测,发现颜色异常、含杂质、浑浊等情况的,调入单位就可认定该车油品为不合格油品。
第十一条 现场采样目测合格的油气进一步分析。
第十二条 化验分析合格的车辆方可卸车。
第十三条 化验分析合格的车辆先卸入卸车罐,卸车罐转油前要对该罐进行一次全分析,合格后方可转入原料罐。该罐在进行全分析时,不得继续进油,应倒罐后再卸车。
第十四条 对所有不合格油品的车辆,调入单位必须在该车调拨单上盖不合格章,并不得作为结算依据。
第五章 化验分析规定
第十五条 所用采样器具应符合有关国标规定。
第十六条 原料油(气)的主要质量控制指标
(一)液化气:
1.丙烯含量:延炼≥33%(v/v)、永炼≥30%(v/v)、榆炼≥35%(v/v)
2.c2含量≯0.5%(v/v)
3.c5和c5以上含量≯3.0%(v/v)
(二)石脑油
1.干点≯170℃
2.硫≯600ppm(m/m)
3.溴价≯2.5gbr/100g油
4.氮≯5ppm(m/m)
5.砷≯100ppb(m/m)
6.无明水
(三)1#渣油
1.水≤0.2(m/m)
2.密度:实测
(四)2#渣油
1.大罐水含量≤0.3%
2.密度小于等于1000kg/m3
3.固含量≤5.0g/l
4.单车接收含水≤0.5%
(五)mtbe纯度≥98%
(六)催化柴油
1.密度:870-910kg/m3
2.闪点≮65℃
3.凝点≯9℃,
4.95%回收温度≯370℃
5.含水≯0.03%(m/m)
(七)柴油
1.终馏点最小371℃,最大420℃
2.总氮:实测
3.总硫:实测
4.色度(astm)≤4
5.不含自由水
第十七条 所有不合格分析报告单要盖单项不合格章。
第十八条 化验分析单必须具有采样人、化验人、审核人的签字。
第十九条 当大罐分析出现异常时,必须报告领导并自行复查,以确保出具报告准确无误。
第二十条 单车化验分析时,每批次车辆中随机取一车的样品进行馏程分析。
第二十一条 对不合格的油品要保留好样品并及时汇报相关领导和炼化公司相关部门。
第六章 处罚规定
第二十二条 凡是被污染(化验不合格)的油品:
(一)被污染油品由承运车队自行处理,按所承运油品的市场价格赔偿所有损失,并处以3倍于油品价格的罚款。
(二)以上费用由调度管理部统计并交财务资产部,财务资产部根据提供的数据,在结算运费时从运费及押金中扣除。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制度由安全质监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制度未尽事宜,按照国家规定和工贸公司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开始实施。
第14篇 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原则目标
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原则、目标
第1条 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第2条 安全生产管理原则:(1).“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原则;(2).“四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动态管理和安全一票否决制原则;(3).“四不放过”(对发生事故的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广大职工群众没受过教育不放过,安全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得到处理不放过)原则。
第3条 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杜绝因工死亡和重伤事故,轻伤率≤2‰。
第15篇 金属公司原辅料管理制度
金属制品公司原辅料管理制度
一、原辅料的采购:
1.对符合国家标准或公司订标准、质量稳定、信誉良好的生产公司,经审查后可作为主要供应单位。
2.供应单位一经选定,尽可能减少变更,需变更时,经本公司有关部门审查批准。
3.经常了解供应单位的产品质量,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
二、原辅料的管理:
1.原辅料初检、编号、请检
1.1原辅料进公司,由仓库保管员按购物凭证或合同协议核对后,检查包装是否破损,标签是否完好,与货物是否一致等,凡不符合要求,应予拒收。
1.2进公司原辅料,在仓库先统一编号。按要求放置指定区,并挂置待检标识牌。
1.3仓库保管员按原辅料进公司顺序,填写进公司原辅料总帐。
2、原辅料检验
2.1工程部接到原辅料请验单后,派专人按抽样方法取样。
2.2根据检验结果,工程部向仓库送交检验报告单,并根据检验结果发放合格证或不合格证。
3.原辅料入库:
3.1仓库保管员根据检验结果,取下待验牌,在货物处逐件贴上合格证或不合格证,按区域放置,以防混用。
3.2不合格原辅料要隔离存放,按不合格原辅料处理程序交采购业务部处理,并建立台帐记录。
3.3原辅料存放区应保持整洁。
3.4原辅料堆放要货行间必须留有一定距离,并执行先进先出的发料顺序。
4.原辅料发放
4.1生产车间投料员按生产需要填写领料单交仓库备料。
4.2仓库送料员按规定要求称量计量,并填写称量记录。
4.3仓库送料员与仓库保管员核对实物后,把原辅料送到车间指定地点,码放整齐,由车间投料员点收。发料、送料、领料人均应在出仓单上签名。
4.4每次发送料后,仓库保管员要在库存货位卡和台帐上填写货物去向、结存情况。
4.5不合格原辅料不得发放使用,易变质的原辅料及贮存期超过规定期限的原辅料,必须抽样复验合格后方可发放。
批准审核编制
日期日期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