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第1篇 2023年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压强和浮力
导语学而不思则罔,在掌握知识点之后将其运用在解题中才是学习的好方法。 备考需要一点点积累才能到达效果,为您提供2023年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今天你复习了吗?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压强公式:p=f/s,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
4.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2)f不变,s↓(3)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5.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
6.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7._液体压强计算公式:,(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8.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9.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0.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1.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12.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13.标准大气压: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3×105帕=10.34米水柱。
14.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15.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1.浮力: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
2.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液体中)
方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
(1)f浮g,上浮(3)f浮=g,悬浮或漂浮
方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
(1)f浮g,上浮(3)f浮=g,悬浮。(不会漂浮)
3.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4.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
5.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6.计算浮力方法有:
(1)称量法:f浮=g—f,(g是物体受到重力,f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
(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
(4)平衡法:f浮=g物(适合漂浮、悬浮)
7.浮力利用
(1)轮船: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这就是制成轮船的道理。
(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
(3)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第2篇 压强和浮力知识归纳总结
压强和浮力知识归纳总结
压力: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压强公式:p=f/s ,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
4.增大压强方法 :(1)s不变,f↑;(2)f不变,s↓ (3) 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5.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
6. 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7._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8.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9.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0.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1.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12.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13. 标准大气压: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3×105帕=10.34米水柱。
14.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15. 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浮力:
1.浮力: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
2.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液体中)
方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
(1)f浮 < g ,下沉;(2)f浮 >; g ,上浮 (3)f浮 = g , 悬浮或漂浮
方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
(1) f浮 < g, 下沉;(2) f浮 >; g , 上浮 (3) f浮 = g,悬浮。(不会漂浮)
3.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4.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
5.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6.计算浮力方法有:
(1)称量法:f浮= g — f ,(g是物体受到重力,f 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
(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
(4)平衡法:f浮=g物 (适合漂浮、悬浮)
7.浮力利用
(1)轮船: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这就是制成轮船的道理。
(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
(3)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第3篇 九上物理压强和浮力知识点总结
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1.压力: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物体的重力g。
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g g f+g g – f f-g f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
3.压强:
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p=f/s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2(m2)。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
⑷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⑸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衣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p=f/s)。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压强计 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3.液体压强的规律:
⑴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⑵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⑷ 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压强公式:
⑴推导压强公式使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前面引入光线的概念时,就知道了建立理想模型法,这个方法今后还会用到,请认真体会。
⑵推导过程:(结合课本)
液柱体积v=sh ;质量m=ρv=ρsh。
液片受到的压力:f=g=mg=ρshg。
液片受到的压强:p=f/s=ρgh。
⑶液体压强公式p=ρgh说明:
a、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
b、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pa;g:n/kg;h:m。
c、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
d、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图象:
5.
f=g fg
6.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问题:
一般方法:㈠首先确定压强p=ρgh;㈡其次确定压力f=ps。
特殊情况:压强:对直柱形容器可先求f 用p=f/s
压力:①作图法;②对直柱形容器 f=g。
7.连通器:⑴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⑵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⑶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三、大气压
1.概念: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一般有p0表示。说明:“大气压”与“气压”(或部分气体压强)是有区别的,如高压锅内的气压──指部分气体压强。高压锅外称大气压。
2.产生原因:因为空气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
3.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
历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小实验──覆杯实验、瓶吞鸡蛋实验、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4.大气压的实验测定: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
(2)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3)结论:大气压p0=76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
(4)说明:
a、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小。
b、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10.3m。
c、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d、若外界大气压为h cmhg,试写出下列各种情况下,被密封气体的压强(管中液体为水银)。
h cmhg (h+h)cmhg (h-h)cmhg (h-h)cmhg (h+h)cmhg (h-h)cmhg (h-h)cmhg
e、标准大气压:支持76cm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760mmhg=76cmhg=1.01×105pa
2标准大气压=2.02×105pa,可支持水柱高约20.6m
5.大气压的特点
(1)特点: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点向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都相等。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2)大气压变化规律研究:在海拔3000米以内,每上升10米,大气压大约降低100 pa
6.测量工具:
定义: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
分类: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
说明:若水银气压计挂斜,则测量结果变大。在无液气压计刻度盘上标的刻度改成高度,该无液气压计就成了登山用的登高计。
7.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水泵。
8.沸点与压强:内容: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应用:高压锅、除糖汁中水分。
9.体积与压强:内容:质量一定的气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大,气体体积越大压强越小。
应用:解释人的呼吸,打气筒原理,风箱原理。
☆列举出你日常生活中应用大气压知识的几个事例?
答:①用塑料吸管从瓶中吸饮料;②给钢笔打水;③使用带吸盘的挂衣勾;④人做吸气运动。
三、浮力
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
(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下沉 悬浮 上浮 漂浮
f浮 < g f浮 = g f浮 > g f浮 = g
ρ液<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3)说明:
①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
ρ。
分析:f浮 =g 则:ρ液v排g =ρ物vg
ρ物=(v排/v)·ρ液=
ρ液
③悬浮与漂浮的比较
相同:f浮 =g
不同:悬浮ρ液=ρ物 ;v排=v物
漂浮ρ液<ρ物;v排<>< p='" />
④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浮 与g或比较ρ液与ρ物。
⑤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g,浸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示数为f则物体密度为:ρ物=gρ/(g-f)。
⑥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
5.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浮 =g排=ρ液v排g,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6.漂浮问题“五规律”:(历年中考频率较高)
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
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
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
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7.浮力的利用:
(1)轮船:
工作原理: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必须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
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单位t,由排水量m可计算出: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
;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m;轮船受到的浮力f浮 =mg,轮船和货物共重g=mg。
(2)潜水艇:
工作原理: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
(3)气球和飞艇:
工作原理:气球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升空的。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氢气、氦气或热空气。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随风飘荡,人们把气球发展成为飞艇。
(4)密度计:
原理: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来进行工作。
构造:下面的铝粒能使密度计直立在液体中。
刻度:刻度线从上到下,对应的液体密度越来越大。
8.浮力计算题方法总结:
(1)确定研究对象,认准要研究的物体。
(2)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看是否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3)、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出等式(一般考虑平衡条件)。
计算浮力方法:
①称量法:f浮=g-f(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②压力差法:f浮=f向上 -f向下(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
③漂浮、悬浮时,f浮=g(二力平衡求浮力)。
④f浮=g排或f浮=ρ液v排g (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知道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或体积时常用)。
⑤根据浮沉条件比较浮力(知道物体质量时常用)。
【第4篇 浮力的利用知识点总结
浮力的利用知识点总结
浮力的利用
(1)、轮船:
工作原理: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必须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
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单位t由排水量m可计算出: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m/ρ;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mg;轮船受到的浮力f(浮)=mg轮船和货物共重g=mg。
(2)、潜水艇:
工作原理: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
(3)、气球和飞艇:
工作原理:气球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升空的。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氢气、氦气或热空气。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随风飘荡,人们把气球发展成为飞艇。
(4)、密度计:
原理: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来进行工作。
构造:下面的铝粒能使密度计直立在液体中。
刻度:刻度线从上到下,对应的液体密度越来越大。
【第5篇 2023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压强和浮力知识归纳
1.固体压强公式:p=f/s,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
2.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2)f不变,s↓(3)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3.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
4.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5.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6.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沸点降低。
7.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8.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9.标准大气压: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3×105帕=10.34米水柱。
10.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第6篇 2023年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压强和浮力知识归纳
1.固体压强公式:p=f/s,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
2.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2)f不变,s↓(3)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3.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
4.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5.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6.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沸点降低。
7.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8.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9.标准大气压: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3×105帕=10.34米水柱。
10.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第7篇 计算浮力的方法总结
计算浮力的方法总结
1、浮力大小测定
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物体在液面外弹簧秤读数f1(即为物体的重力g)与浸在液体中弹簧秤读数f2之差。即f浮=f1-f2
例1、一金属块所受的重力为26.5牛,用弹簧秤吊着金属块浸在水中,这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6.7牛,则金属块受到水对它的浮力为多少?
解:由金属块浸在液体中受力分析,可得:
f浮=g-f=26.5牛-16.7牛=9.8牛。
2、浮力产生原因分析
如果物体与容器底部不密合情况下,浸在液体里的物体,由于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所以物体受到向上压力大于向下压力,物体受到向上与向下的压力差即为物体受到的浮力。即f浮=f上-f下。
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如果物体底部与容器底部密合时,则底部受向上的压力为零,即浮力也为零。
例2、把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物块水平地浸入水中,其上表面距水面5厘米,则这个物块上表面受到的压力大小为_____牛,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大小为_____牛,其浮力的大小为_______。若该物体下沉到盛水容器的底部,且与底部紧密结合,则该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____牛。
解:上表面所在处的液体的压强为p=籽gh=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05米=490帕
下表面所在处的液体的压强为p=籽gh=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15米=1470帕
物块上表面受到的向下的压力大小为f下=ps=490帕×(0.1米)2=4.9牛。物块下表面受到的向上的压力大小为f上=ps=1470帕×(0.1米)2=14.7牛。
物块左右两侧面受到的压力相平衡。
所以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f浮=f上-f下=14.7牛-4.9牛=9.8牛。如果物体底部与容器底部密合,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0牛。
3、对浮体或悬浮体,由平衡条件可知:f=g
如果题中已知明确是浮体问题,应抓住浮体平衡条件来求f=g,但往往题目给予一些条件(如多余),需要先进行判断物体所处的状态。即弄清物理情景,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
例3、质量为0.5千克的铁球的体积为6×10-4m3,将它放入水中,求铁球静止后受到的浮力?
此题如想当然认为铁球应沉入水底,简单认为v排=v球,进而求出f浮
=籽gh=103千克/米3×6×10-4m3×9.8牛/千克=5.88牛重力g=mg=0.5千克×9.8牛/千克=4.9牛,而如果浸没显然f浮>;g,铁球将上浮,最后处于漂浮状态。
因此应根据判定:物体处于漂浮状态,由平衡条件得f=g=4.9牛。
4、运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即f浮=籽vg
(1)若已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即可直接用f浮=籽vg来求解。例4、密度是8.9×103千克/米3、体积是20厘米3的铜块,浸没在密度为0.8×103千克/米3的液体中,则排开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_厘米3,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是________牛,铜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牛。
解:因物体浸没,故排开液体的体积即为物体的体积,排开液体的重力等于物体受到的浮力。
所以f浮=籽vg=0.8×103千克/米3×20×10-4米3×9.8牛/千克=0.1568牛。
(2)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若已知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或质量等),可直接求出物体受到的浮力。
例5、将重10牛的物体放入盛有水的溢杯里,测得溢出的水重为3牛,该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范围应是_______。
解:对物块放入杯中的情况,溢杯有两种可能:(1)如果是盛满的,排开水的重力为3牛,物体所受的浮力就是3牛。
(2)如果未盛满,则应分三种可能情况:①当物体处于漂浮(ρ物<ρ
水)时:物体排开水的重力应大于溢出水的重力。即一定大于3牛。因物体漂浮,故f=g=10牛。②当物体处于悬浮(ρ物=ρ水)时:同样可根据物体的悬浮条件得:f=g=10牛。③当物体处于沉底时(ρ物>ρ水):有f<g=10牛,且因杯子未盛满,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大于溢出水的体积,即有浮力大于溢出水的重力,f>3牛。所以3牛<f<10牛。
综上所述:3牛≤f≤10牛需要注意的是:当原杯子盛满时,有v排=v溢;当原杯子未盛满时,有v排>;v溢。
所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大于或等于杯中溢出的液体体积。物体所受的浮力大于或等于杯中溢出的液体的重力。
综上所述,解题时往往根据具体题给条件进行分析、判断,明确物理情景,然后由已知条件选择计算浮力的最佳途径,还可求出与浮力有关的如液体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一系列问题。
浮力是初中物理中的重点内容,也是初中学生感到难度最大、综合性最强的部分。教学中发现同学对如何计算物体的浮力,往往只会套用公式,不会灵活运用。如何能让同学理清思路,正确、快捷地解决浮力这一类问题,下面结合实例从浮力的测定、产生原因、物体平衡知识及阿基米德原理,
有关浮力的计算问题种类繁多,并且在分析和运算能力方面均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浮力”是初中物理的难点内容。以下是有关浮力的基本计算方法和典型运用问题的解析的.归纳:
一、求解浮力的基本方法
对于浮力大小的计算,通常有如下四种基本方法:
1.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若已知液体密度ρ液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ρ液gv排计算(当物体浸在气体中时,则f浮=ρ气gv排)。此法也叫原理法或公式法。
2.利用漂浮或悬浮条件计算。若物体漂浮在液面或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时,应根据物体所受浮力与物重等大(即f浮=g物)来计算。此法也称为平衡法。
3.利用两次侧重之差计算。若用弹簧秤先后称量同一物体在空气中和液体中物重时其读数分别为g和g′,则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为f浮=g-g′。此法常称为重差法。
4.用压力差法计算。如果物体上、下表面积相同,并且液体对物体下表面向上的压力为f向上,对物体上表面向下的压力为f向下。则物体所受浮力为f浮=f向上-f向下。
以上四种方法中,前三种的运用最普遍。在运用时还须注意:当物体下表面跟容器底部完全密合时,由于物体的下表面不再受液体向上的压力。因此液体对物体不会产生浮力。此时,以上各种方法均不能使用。
二、基本方法的运用
1.判明浮沉状况、正确选用方法
虽然有上述四种计算浮力的基本方法,但是并非在任何情况下这些方法都能单独用来求解浮力问题。如平衡法,只适用于物体漂浮和悬浮情况。因此,解题时须判明物体的沉浮状况。在判别物体的沉浮时,常常需要利用以下隐含条件:
若实心物体密度ρ物,液体密度为ρ液。
(1)当ρ物>;ρ液,则物体会下沉。物体静止时必浸没于液体底部。
(2)当ρ物=ρ液,物体静止时处于悬浮状态。
(3)当ρ物<ρ液,则浸没于液体中的物体会上浮,物体静止时必漂浮于液面。
例1 体积为100厘米3的铝块分别放在水中和水银中,静止时铝块所受浮力各多大?在水中时,用弹簧秤测铝块重的读数应是多少?(0.98牛,2.65牛1.67牛)
计算浮力的基本方法不仅可以分别单独用来求解相应类型的简单浮力问题,而且还常常用公式法结合平衡法或重差法解答较复杂的综合性问题。
2.公式法结合平衡法求解载物问题
若浮体自重为g自,所载物重为g载,当浮体漂浮或悬浮时,平衡法可写为f浮=g自+g载
例2 若用内充氦气,体积为10米3的气球来悬挂标语。已知气球皮重20牛顿,空气密度为1.29千克/米3,氦气密度是0.18千克/米3。该气球能吊起多重的标语?(88.8牛。)
3.公式法结合平衡法求浮体或液体密度
在浮力问题中,常常根据浮体的漂浮状况求解浮体自身的密度或液体的密度。
例3 将一木块放在水中时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将该木块放在另一种液体中时有1/4的体积露出液面。求(1)木块的密度;(2)液体的密度。(600kg/m3,800 kg/m3)
4.公式法结合重差法求物体或液体密度
当物体不能漂浮于液面时,可以用重差法结合公式法计算物体或液体的密度。
例4 某金属块在空气中重26.46牛顿。当金属块完全没入水中时,称得其重16.66牛顿;当金属块完全没入油中时,称得重18.62牛顿。求:(1)金属块的密度;(2)油的密度。(2700 kg/m3,800 kg/m3)
5.根据浮沉状况定性速判液面升与降
有许多浮力问题,尤其是判断液面的升降问题,如用定量计算法往往较为复杂或显得笨拙,若用定性分析法却能收到简捷明快之效果。
例5 装载有许多石块的小船漂浮在一水池中,若将船中所装石块抛入池水中,水池的水面是上升还是下降?
解: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在同一液体中,物体所受浮力跟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在抛石块之前,船和石块整体均浮于水面,所以水的浮力等于船和石块的总重。石块抛入水中后,船虽浮于水面,但石块已沉入水底,石块所受浮力必小于石块重。因此,船和石块所受浮力小于船和石块的总重。由于浮力变小了,故排开水的体积必定减小,所以水面会下降。
对于液面升降的其它问题,由类似上述的定性分析法均可迅速、准确地进行判断。
【第8篇 2023年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浮力原理
浮力原理的发现
阿基米德原理告诉我们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这个原理的发现却源于一个看似偶然的事情。
相传公元前245年,叙拉古的国王艾希罗交给金匠一块纯金,命令他制出一顶非常精巧、华丽的王冠。当王冠制成後,国王拿在手里掂了掂,觉得有点轻。他叫来金匠问是否掺了假。金匠以脑袋担保,并当面用秤来称,与原来金块的重量一两不差。可是,掺上别的东西也是可以凑足重量的。国王既不能肯定有假,又不相信金匠的誓言,于是把阿基米德找来,要他解此难题。
一连几天,阿基米德闭门谢客,反覆琢磨,因为实心的金块与镂空的王冠外形不同,不砸碎王冠铸成金块,便无法求算其体积,也就无法验证是否掺了假。他绞尽脑汁也百思不得其解。
有一天,他去洗澡,刚躺进盛满温水的浴盆时,水便漫了出来,而他则感到自己的身体在微微上浮。于是他忽然想到,相同重量的物体,由于体积的不同,排出的水量也不同……他不再洗澡,从浴盆中跳出来,一丝不挂地从大街上跑回家。他先把王冠放到盛满水的盆中,测量出溢出的水。又把同样重量的纯金放到盛满水的盆中,再次测量出溢出的水。结果他发现第二次溢出的水比第一次溢出的水要少。于是,他得出金匠在王冠中掺了银子。也由此,他发现了的浮力原理,并在名著《论浮体》记载了这个原理,人们今天称之为阿基米德原理。
这里的记载记下了阿基米德发现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与物体的体积相等这一特点。其实这个故事传说后来还有下文。那个工匠被国王斩首,而阿基米德也得到了国王的嘉奖。若干年后,有一个老妇人前来找阿基米德,老妇人拿出一个黄金的圆球,并请求阿基米德帮忙测试她请人做的这个金球是否被别人偷取了黄金!阿基米德在确定原始总量和金球没有差别后,便用以前的排水法测试体积,结果发现按照他以前的理论,认为该金球被惨进了其他成分!就当阿基米德当众公布结果时,老妇人却气愤得将金球一切为二,出人意料,金球是空心的!原来那老妇人是被国王砍了头的工匠的母亲,为了证明儿子的清白,她用了数年的时间去设法证明阿基米德是错误的。而结果确实被她办到了,因为阿基米德疏忽了皇冠上的无数金饰件中有许多是空心的,而其结果也直接导致了阿基米德这个方法来确定物体的体积并不是完全准确的。
虽然由于这一点疏忽造成了阿基米德原理上的不准确性,但这并不影响阿基米德原理上提到的浮力等于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的正确性。在许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用这个原理来解决很多关于浮力的问题。这种在偶然间获得的灵感造就伟大的故事,对我们同学是否有些启示呢?如果不是长期的知识积累,即使这些偶然发生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也可能仍然是毫无察觉,让知识的升华从我们的身边悄悄地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