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第1篇 执政经验的深刻总结 执政规律的科学揭示党建党委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从半个多世纪党的执政实践中,总结出执政的六条主要经验。这是我们党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两大问题,长期实践、艰辛探索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站在时代高度把握历史的光辉结晶。它深刻揭示了我们党执政的本质和规律,体现了时代精神和发展趋势,再一次表明我们党是一个善于总结和汲取经验,努力认识和把握规律,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党。
这六条主要经验,深刻阐述了把握执政规律、提高执政能力、完善执政方略、改进执政方式、巩固执政基础、完成执政使命等重大问题,是对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基本经验的坚持和发展,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依据和重要遵循,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继往开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党55年执政的历史反复证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要顺利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逐步实现,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坚持立足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着眼于对重大问题的理论思考,正确回答现实生活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是我们党首要的执政经验。
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科学的彻底性,反对任何封闭的终极的理论体系,是一种开放的、发展的理论。同时,马克思主义不是单纯的学理,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具有革命的实践性。它强调,正确的理论总是在实践中产生,又用来指导新的实践,同时又为实践所检验、所证明;实践是不断发展的,理论也不能凝固静止;彻底的科学的理论,应当是随实践而发展创新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这些本质特征,决定了与时俱进是它最根本的理论品质。
当然,这并不是说有了这种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就可以“自发地”得到发展。中国共产党80多年来的历史证明,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推进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进程。
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只是在遵义会议和延安整风后,才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从根本上扭转了过去多次失败的局面,使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进入到一个不断发展并最终取得胜利的历史新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此后,党又以苏联为鉴,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长期艰辛的探索,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重大问题上,提出了正确的或有价值的观点,进一步丰富了毛泽东思想。在探索中,党在指导方针上也有过严重失误,一度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实现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一个新境界。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党所处的历史方位,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纵观党8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55年的执政历史,我们党正是坚持了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才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党的指导思想随着历史的发展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才取得了革命的伟大胜利,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开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崭新局面。
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永远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不动摇;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立足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着眼于对重大问题的理论思考;要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站在时代前列,体现时代精神,反映时代要求,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要坚持把新理论、新思想变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人民群众的新实践,不断开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作出的基本结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又要通过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充分地发挥出来。这是党长期执政的又一条主要经验。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不失时机地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要形式和特点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继续发展完善,人民司法制度逐步确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全国的指导地位进一步巩固,广大人民的社会主义意识明显增强,社会主义道德规范逐步树立,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文化建设繁荣发展,涵盖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多方面事业在内的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基本建立。这些上层建筑方面新的政治、文化制度体系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综合,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此后,我们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社会总是充满着矛盾。即使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也是如此”。当然,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与一切旧的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在性质上是根本不同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总体上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也存在着这种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状况。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相矛盾”的状况,是非对抗性的,因而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不断得到解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做到自我完善的客观依据。这就要求党必须认真研究和把握国情,根据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对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状况,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某些环节,不断进行调整和改革,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社会主义制度既有不断完善的需要,又有能够不断完善的必要条件。正是这种“相矛盾”状况的不断产生和解决,成为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毛泽东同志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提出了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正确思想,为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重要探索。但由于“左”倾错误的干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进程受到了严重影响。
改革开放后,党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领导全国人民对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进行了全面、广泛而深入的改革,大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在经济制度上,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特别是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政治制度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断推进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了体现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性质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巩固和完善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人民司法制度,政治体制改革迈出了新步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在改革的同时,我们实行对外开放,大胆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所有这些,都进一步发展完善了社会主义制度,增强了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为不断开辟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注入了强劲动力。
党的执政实践表明,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具有内在的自我完善的功能,这使我们在实践中能够使之不断完善并充满生机和活力。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最好的坚持,也是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改革是增强社会主义生机和活力的根本途径,只有通过改革,不断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促进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在积极弘扬中华文明的同时,努力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力和优越性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
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大国,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只有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我们党才能更好地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一思想的确立十分不易。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党的八大,我们党提出了许多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并指导我们取得了一系列建设成就,展现出新中国的蓬勃生机和旺盛生命力。但是,由于我们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对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还在初步探索之中,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还远没有得到解决,加上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党的八大之后,我们党重提以阶级斗争为纲,偏离了发展这个主题,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定“发展是硬道理”。即使在发生国内政治动乱和苏东剧变的严峻形势下,我们仍然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避免了重蹈历史覆辙,成功实现了现代化建设前两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实践证明,发展是人民群众的根本愿望,是当代中国的迫切要求,是社会主义本质和现代化建设规律的集中体现。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前进中的一切问题、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措施和关键所在。这是我们党执政的一条宝贵经验,也是我们党在政治上保持高度清醒的表现。
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必须不断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特别是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必须保持对发展的坚定性和自觉性,牢固树立发展意识,坚决排除一切干扰,任何时候都不偏离这个主题。必须牢固树立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不放松,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当然,我们所讲的发展,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是指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更高层次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坚决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客观规律办事,不断总结发展的新经验,开拓发展的新思路,丰富发展的新内涵,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人民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是决定我国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任何时候都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深刻地揭示了党的本质属性和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的根本目的,是党的全部历史所表明的基本结论,也是党对执政规律的最本质的把握。
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带领人民群众进行艰苦奋斗的历史。我们党成立之初,只有50多名党员,长期处在敌人的包围之中。党只有深深地扎根于人民,与群众同甘共苦,才能生存发展。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以能够带领人民战胜国内外各种敌人,建立新中国,开创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在全国执政后,党掌握着国家政权,拥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资源的支配权,产生了脱离群众的可能性。广大党员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能否仍然像战争年代那样,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需要认真解决的历史性课题。
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这一问题。早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要求全党经受住执政考验,防止因脱离群众导致人亡政息的危险。后来,毛泽东同志多次重申这一思想,并开展了“三反”、“五反”和多次整党整风。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江泽民同志都对这一问题发表过许多重要论述,把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高到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党的十六大闭幕不久,胡锦涛同志就率领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到西柏坡学习考察,再一次向全党提出坚持“两个务必”的要求。
我们党执政55年来,正是由于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坚持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办事情、做工作的标准和依据,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衡量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全部工作,党才始终保持了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经受住长期执政的考验,并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严峻形势面前巍然屹立。历史证明,党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长期执政才有根本的保证。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最重要的就是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记“两个务必”,坚决惩治腐败,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党对国家政权、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进行领导的体制、机制、途径和方式。它具体表现为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如何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如何组织协调各方力量,围绕经济建设开展工作;如何通过科学民主的方法,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如何保证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机关、经济文化组织和人民团体积极主动地、独立负责地、协调一致地工作,等等。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否科学,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就曾提出“凡属政府职权范围的事,应由政府讨论决定并颁布实行”等重要思想,并通过在国家政权机关中建立党组、推荐干部、提出政策主张和实行监督等富有创新精神的措施,实现了对国家政权和社会各项事业的领导。但由于执政初期国内外形势的复杂性,也由于受苏联模式及战争年代领导方式的影响,逐步形成了党政不分的一元化领导体制,并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得到强化。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领导体制对于集中力量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全面建设的展开,其固有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从而影响了社会主义民主和党内民主的发扬,影响了国家政权机关效率的发挥,也影响了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这种体制的主要弊端是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家长制现象及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必须“进行有计划、有步骤而又坚决彻底的改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同时,依据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和改革开放的新情况,对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进行了有计划、有步骤的改革。强调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方式,主要是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明确提出实行党政分开、政企分开,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大力加强法制建设,等等。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重申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强调要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坚持党的领导同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大力加强制度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得到进一步的完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水平不断提高。这对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提高领导水平和决策水平,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动改革开放的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结55年来的执政实践,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完善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发展的过程,结论是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坚持科学执政,就是要用科学的思想、理论和科学的制度、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立在更加自觉地运用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坚持民主执政,就是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依法执政,就是要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坚持党的团结统一,是党和人民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这是被中国人民革命、建设、改革全部历史所证明了的真理。重视和加强党的建设,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法宝。
我们党在全国执政后,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重要任务,大力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增强了党的团结。党的八大第一次提出加强执政党建设问题,强调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在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等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思想,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继续向前发展。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面临的形势、任务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正面临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为适应新情况、新变化,保证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保持党的团结统一,就必须坚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方针,以改革的精神加强自身建设,保证党带领全国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就是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应时代发展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持之以恒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的各方面建设的成效最终都体现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党的执政使命上来,使我们党始终成为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我们党执政的六条主要经验,科学地回答了为谁执政、靠谁执政和怎样执政等重大问题,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它科学地揭示了共产党长期执政的规律,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六条主要经验强调,共产党长期执政必须坚持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深刻地揭示了能否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决定执政成败的规律;强调共产党长期执政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揭示了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生机和活力的规律;强调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揭示了只有加快发展、全面发展才能完成执政使命的规律;强调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揭示了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执政基础和必须始终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规律;强调不断完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揭示了共产党长期执政必须实施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规律;强调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是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根本保证,揭示了共产党作为执政的主体,在长期执政中既要抓住重点又要全面推进,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规律。
我们党执政55年来,成功领导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成就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六条主要经验以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出发点,既全面、深刻、科学地总结了我们党55年执政的成功经验,又站在时代高度,面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现实和未来进行了理论思考和回答。这些经验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取得的新认识,得出的新成果,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必须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长期坚持、运用并继续丰富和发展。
执政经验的深刻总结执政规律的科学揭示
【第2篇 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总结:深刻剖析问题,提出措施对策
会议由分局党组书记、局长、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靳平生主持,班子成员全体参加会议,部分工商所所长和科、室负责人列席了会议。区委第三指导检查组组长柴占成等同志到会指导。
会上,分局党组书记、局长靳平生对民主生活会的准备情况进行了汇报。他指出,为开好此次专题民主生活会,分局党组高度重视,精心部署,一是制定了《民主生活会实施方案》。明确了专题民主生活会的时间、主题、内容和要求。二是广泛征求了意见。围绕分局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全区工商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征求社会各界、系统内外不同层次的意见和建议。三是认真梳理了意见建议。对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进行了认真梳理,重点梳理出了不适合工商事业科学发展、群众反映强烈的党风党性党纪等方面的8条意见。四是班子成员之间深入开展了谈心活动。班子成员之间、与分管科室队负责人和其他党员普遍进行了谈心交心,进一步吸收了意见建议。五是精心撰写了发言材料。班子成员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对照标准,认真负责地撰写了发言材料。
随后,分局党组书记、局长靳平生同志带头开展了自我批评,主动查找了自身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带领全系统推进工作、加强作风建设、廉洁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了思想根源,提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和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在靳局长的带动下,其他班子成员结合各自分管的工作,分别查找了班子和个人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认真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大家畅所欲言,开诚布公,坦诚相见,讲自己勇于暴露矛盾不遮遮掩掩,讲他人直言其过不含含糊糊,讲班子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见人见事见思想,达到了沟通思想、找准问题、增进团结、形成共识、促进工商事业科学发展的目的,民主生活会气氛融洽。
区委学习实践活动第三督导组组长柴占成同志指出,凉州工商分局党组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得比较成功,会场气氛轻松和诣,提出意见有“真情”,指出问题讲“真话”,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会议准备充分,定位准确规范,会氛融洽,主题鲜明;二是查找问题准确,自我剖析深刻;三是发言内容真实,交流态度坦诚;四是整改措施具体,发展方向明确,全过程重在分析原因,解决问题,围绕科学发展观规划工作思路,为今后工商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地基础。特别感觉凉州工商分局的领导班子是一个团结、务实、坚强的班子。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两点要求和希望:对提出的意见建议认真研究讨论,拿出具体的整改措施;紧扣分析检查的要求,进行再研究、再讨论,形成高质量的分析检查报告。
靳局长最后强调,以专题民主生活会为契机,班子成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查找原因,分析根源,形成共识,不断推动工商事业和凉州经济社会科学和诣发展。
【第3篇 ____年大学生思想总结:深刻的党课认识
敬爱的党组织:
怀着欣喜与激动的心情结束了第一次党课的学习。虽然在此之前,我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经验对中国___已经有了初步和简单的了解,但是从来没有现在这样对中国___有较为全面和清楚的认识。在丁茜老师生动活泼的讲解下,我尤其是在中国___的性质方面对中国___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工人阶级是党不可动摇的阶级基础。”的确,中国___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工人阶级是中国___的阶级基础。但是,“近些年来,有人提出,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工人阶级还是不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还是不是党的阶级基础,还要不要坚持党的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的性质?”当老师提出这一系列问题时,我也在困惑:工人阶级在我心中的形象一直都是在流水线旁作业的工人师傅的形象,这样一个阶级是否能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呢?
“回答当然是肯定的”,老师接着说道:“工人阶级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群体,而是一个与时俱进的阶级,它的先进性是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日益提高,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也在发展,党的阶级基础不断增强。”的确。近些年来涌现出的劳动模范不乏工人阶级的身影,并且个个都用自己的行动来说明这个道理。
吴成祖,只有中专学历的永安机务段指导司机,在繁忙的乘务工作之余,他常常关注机车运用中出现的各种故障和疑难现象,经过8年的苦心钻研,获得硕果累累。他有7项攻关课题获得省部级优秀成果奖,其中2项获优秀成果奖;5项技改项目获科技进步奖,18项技术改进成果获分局级以上奖励,先后有12篇科技论文在国家科技核心刊物上发表。
许振超,青岛港前湾集装箱吊车司机,但恰恰是在这最普通的岗位上的一线工人却有着骄人的成绩:他以其娴熟的钩吊技术先后六次打破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使“振超效率”令世人赞叹。不仅如此,他还自学成才,首创了“15分钟排障自己构建团队维修机械故障,为青岛港节约了800多万元的维修费用。只上过初中的桥吊工人,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努力,已经发展成为了“桥吊专家”。优秀工人代表的例子还有很多,但都是在用最坚实的声音告诉我们,在新世纪、新时期里工人阶级依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依旧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和其他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是党的阶级基础。
【第4篇 ____年5月大学生思想总结:深刻的党课认识
敬爱的党组织:
怀着欣喜与激动的心情结束了第一次党课的学习。虽然在此之前,我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经验对中国___已经有了初步和简单的了解,但是从来没有现在这样对中国___有较为全面和清楚的认识。在丁茜老师生动活泼的讲解下,我尤其是在中国___的性质方面对中国___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工人阶级是党不可动摇的阶级基础。”的确,中国___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工人阶级是中国___的阶级基础。但是,“近些年来,有人提出,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工人阶级还是不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还是不是党的阶级基础,还要不要坚持党的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的性质?”当老师提出这一系列问题时,我也在困惑:工人阶级在我心中的形象一直都是在流水线旁作业的工人师傅的形象,这样一个阶级是否能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呢?
“回答当然是肯定的”,老师接着说道:“工人阶级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群体,而是一个与时俱进的阶级,它的先进性是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日益提高,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也在发展,党的阶级基础不断增强。”的确。近些年来涌现出的劳动模范不乏工人阶级的身影,并且个个都用自己的行动来说明这个道理。
吴成祖,只有中专学历的永安机务段指导司机,在繁忙的乘务工作之余,他常常关注机车运用中出现的各种故障和疑难现象,经过8年的苦心钻研,获得硕果累累。他有7项攻关课题获得省部级优秀成果奖,其中2项获优秀成果奖;5项技改项目获科技进步奖,18项技术改进成果获分局级以上奖励,先后有12篇科技论文在国家科技核心刊物上发表。
许振超,青岛港前湾集装箱吊车司机,但恰恰是在这最普通的岗位上的一线工人却有着骄人的成绩:他以其娴熟的钩吊技术先后六次打破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使“振超效率”令世人赞叹。不仅如此,他还自学成才,首创了“15分钟排障自己构建团队维修机械故障,为青岛港节约了800多万元的维修费用。只上过初中的桥吊工人,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努力,已经发展成为了“桥吊专家”。优秀工人代表的例子还有很多,但都是在用最坚实的声音告诉我们,在新世纪、新时期里工人阶级依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依旧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和其他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是党的阶级基础。
汇报人:教育文摘
____年5月10日
【第5篇 月考总结深刻
严塘中心小学第一次月考小结
一、教学情况分析
1、教师质量意识在增强,竞争氛围浓。本学期自学校建立考核竞争机制、出台新的教学奖惩方案后,教师对教学工作无论从思想上,还是工作态度上都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转变。教师工作热情高,干劲大,责任性强,争时间,求效率,形成了一股你追我赶、相互竞争,蓬勃向上的好势头。像唐丽丽、陈运珍、张小阳、陈为、谭年芳、陈艳红等老师不仅扎实上好每堂课,而且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争课、要课、挤时间上课在他们工作中已形成了习惯。像谭艳勇、徐敏等老师工作有热情,激情高,虚心好学,勤于思考和钻研,不断用新课理念强化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像谭小华、段志勇、谭奇文、王红晖等老师工作有冲劲,善于总结自己教学得失,经常与老师交流教学经验;吴桂生老师利用课余时间把差生叫到房间进行个别辅导,这些现象是学校的一些典型,值得各位老师学习和借鉴。
2、教学效果情况分析
本次月考从整体上看,三年级语文、四年级数学、二年级数学以及一年级数学班级发展要平衡,教学成绩齐驱并驾,而三年级数学、
一、二年级语文、四、五年级语文及五年级数学和四年级英语班级成绩差距较大。
主要表现如下几种情况:一是班平均分差距大。如一、二年级语文,班平均分相差8分,五年级语文班平均分相差10分;二是均衡比例严重失调,这是影响质量提高的至关因素。像一年级语
文均衡率班级相差23个百分点,四年级语文93班与90班均衡率相差19个百分点,五年级语文和数学班级均衡比例也严重失调,四年级英语92班与90班、94班均衡率相差10个百分点。三是优秀人数分布不平衡,有些班级优等生太少,但就整个学校的班级优秀率来看,差距并不是很大。四是本次月考成绩从客观上来分析只是班级本期底线基础成绩,因为本期全校班级打乱,教与学还处在适应摸底阶段,因此,本次月考成绩只能是班级基础质量,要能真正说明问题期待以后的每次月考,也就是要看教师今后教学的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1、透过本次月考各科成绩,我们不难看出,从主观上得出一个结论:一个教师的教学工作责任感有多强,这个教师的教学质量就有多高,也就是说,教学质量与工作责任感总是成正比的。一味埋怨班上学生底子差,差生多,失出竞争制胜信心,这是主观认识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工作责任感不强,质量意识淡薄,缺乏进取和奉献精神。
2、部分年轻教师缺乏上进心、不乐于吃苦、不肯于钻研,不善于探究和改进教学方法,工作浮于表面,对学生缺乏耐心细致的教育,尤其是对差生学习的关心和辅导未尽职尽责,没想尽办法、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差生面。这也是部分班级教学质量上不去的主要原因。
3、个别教师竞争意识不强,工作热情和激情不高,对当前质量竞争形势认识不足,缺乏危机感,对茶陵县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精神领会不够,当儿戏,坐井观天,因陈守旧,这也是个别班级成绩差的关键原因。
4、本次月考还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监考教师没有认真履行职责。如:一年级数学考试,监考要求不统一,有的念了题,而有的教师不念题,任其学生去做,造成班级考试不公平。又如:有的监考老师没有严格按考试时间进行监考,考试终结时间未到就提前收卷。
(2)、有的班级排座不是按学校规定要求,增加监考老师收卷麻烦,一、二年级监考老师没有指导学生写清考号和姓名,给抄分带来麻烦。
(3)、阅卷统分不认真细致,有的标准不统一,造成漏改、丢分,在师生之间造成极坏影响,给教导处工作带来很多麻烦。
三、改进措施与设想
1、进一步完善和健全月考制度和操作程序,做到规范、公平、公正,确保成绩真实性。
2、增强教师竞争意识和岗位危机感。根据村小校长要求,期中考试全镇统一进行,纳入奖罚。
3、尽快设立教研室,制定教研方案,重点研究教学,帮助、指导薄弱年级、后进班级,让各个年级、班级教学成绩均衡发展、比翼齐飞,共同提高。
【第6篇 2023大学生思想总结:深刻的党课认识
敬爱的党组织:
怀着欣喜与激动的心情结束了第一次党课的学习。虽然在此之前,我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经验对中国___已经有了初步和简单的了解,但是从来没有现在这样对中国___有较为全面和清楚的认识。在丁茜老师生动活泼的讲解下,我尤其是在中国___的性质方面对中国___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工人阶级是党不可动摇的阶级基础。”的确,中国___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工人阶级是中国___的阶级基础。但是,“近些年来,有人提出,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工人阶级还是不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还是不是党的阶级基础,还要不要坚持党的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的性质?”当老师提出这一系列问题时,我也在困惑:工人阶级在我心中的形象一直都是在流水线旁作业的工人师傅的形象,这样一个阶级是否能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呢?
“回答当然是肯定的”,老师接着说道:“工人阶级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群体,而是一个与时俱进的阶级,它的先进性是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日益提高,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也在发展,党的阶级基础不断增强。”的确。近些年来涌现出的劳动模范不乏工人阶级的身影,并且个个都用自己的行动来说明这个道理。
吴成祖,只有中专学历的永安机务段指导司机,在繁忙的乘务工作之余,他常常关注机车运用中出现的各种故障和疑难现象,经过8年的苦心钻研,获得硕果累累。他有7项攻关课题获得省部级优秀成果奖,其中2项获优秀成果奖;5项技改项目获科技进步奖,18项技术改进成果获分局级以上奖励,先后有1科技论文在国家科技核心刊物上发表。
【第7篇 关于深刻吸取近期事故教训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深刻吸取近期事故教训的防范措施
关于防范各类事故的具体措施
近期处、部生产例会,通报了“3.31”事故、某公司“5.4”事故、某车间“5.13”事故和某煤矿“3.10”事故,每起事故都带来了惨痛的教训,付出了巨大代价,为深刻吸取兄弟单位各类事故教训,确保安全生产,特制定如下措施:
一、深刻吸取各类事故教训
近期兄弟单位发生的各类事故,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给职工个人,家庭,单位带来了巨大的物质上的损失和精神上的痛苦,对此每个人都应当感同身受。分析每起事故的原因,都暴露出职工安全意识差、现场管理混乱、违章作业等问题。结合我部实际,当前个别职工依然存在思想麻痹、工作松劲、作风浮漂、制度执行不力、作业有章不循等不良倾向和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始终敲响安全警钟,深刻接受兄弟单位事故教训,举一反三,狠抓各项安全工作的落实。要针对当前安全复杂形势,更加突出务实保安全,始终做到不浮、不躁、不虚,力戒思想麻痹,力戒工作松懈,力戒侥幸心理,力戒表面文章,以扎实的工作作风严抓工作措施落实、保障工作成效。
二、努力营造安全舆论氛围
要积极运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利用班前班后会、生产例会、安全活动日等时间,开展安全宣教工作,发挥宣传栏有效载体作用,积极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要重点学习贯彻好处系列安全会议精神,按照部制定的各类文件,认真抓好学习贯彻。对重要的安全文件,下发到各工区逐班传达并做到人人签字。酷猫写作范文网在学好吃透的同时,
结合运输部工作实际,重点做到?六倍加?,即:(1)倍加提高安全意识和作风建设,明确?安全为了谁?;(2)倍加增加荣辱与共的团队安全理念,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安全互联互保意识;(3)倍加强化安全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必知必会等内容的学习,真正明白?什么是安全,什么不是安全?;(4)倍加加强安全风险评估及识别能力,提高安全隐患排查力度;(5)倍加落实各项安全工作措施贯彻执行,不能偷工减料;(6)倍加提高安全隐患治理力度,有问题及时解决,发现一个处理一个,不留死角,不留隐患,确保长治久安。通过层层宣传发动,使全部干部职工的思想进一步统一到贯彻落实领导的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抓好当前的安全生产工作中来,进一步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加强领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是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各级安全管理者必须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加强责任落实,确保日常管理顺利进行,实现安全过程管理的有效控制。各级管理者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彻底消除松懈、懒惰、疲劳厌战等不良思想,切实把安全工作摆到?四个一?的位置,把精力用到安全各项工作中去,范文写作要以身作则,深入班组现场查找各类问题和隐患,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彻底消除各类事故隐患和苗头,严肃查处?三违?。对于?三惯?、?三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一经发现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四、多措并举,狠抓各项安全工作落实
1、要认真开展?安全责任强化年?、?五好?班组竞赛创建等活动,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2、要按照处《关于开展?严教育、强培训、提素质?全员安全培训活动的实施意见》和部技术培训工作安排,积极开展安全技术业务教育培训工作,教育培训的重点内容是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各工种技术业务知识、?必知必会?内容、?手指口述?(呼唤应答)、?红黄牌?和严重?三违?标准、运输部应急处置方案、现场应急救护知识、处部安全文件以及法律法规等内容,通过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技术业务素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3、要加强现场监管,深入班组、深入行车一线,指导解决现场各类安全问题。我们必须以更高的警觉、更严的措施、更大的力度、更有效的落实推进安全工作,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4、深入开展?严禁酒,反‘三违’,筑牢红线意识?专项活动。要以处开展的专项活动为契机,加大对安全不放心人的排查力度,对发现的安全不放心人,范文top100制定专项管控措施。在排查工作中要做到两个“主动”,一是工区工长要主动排查,做好排查记录;二是要引导职工主动汇报情况。排查工作不只局限于班前会,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突发情况要做到早发现,早汇报,全面做好安全不放心人排查工作。5、结合季节特点,抓好现场安全。严格落实我20__年夏季?三防?工作安排意见,突出做好调车员、连结员、货运员、工务线路工、机车乘务员等高温天气下室外作业人员的防暑降温工作。一是备足备齐防暑降温所需的药品和物品,及时发放到工区和个人;二是加强对室外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熟练掌握自我防范和应急处理措施,防止中暑现象发生;三是工务、电务等作业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合理安排上线作业时间,避免高温时段出务 3
作业。在恶劣天气下,各工区室外作业人员要认真落实处、部有关恶劣天气下作业的各项措施要求,特别是遇到雷电和暴雨等危及人身安全的情况时,严格按照公司、处有关停产撤人规定,果断处置、安全撤人,坚决确保夏季作业安全和人身安全。
4
【第8篇 大学生思想总结范文:深刻的党课认识
敬爱的党组织:
怀着欣喜与激动的心情结束了第一次党课的学习。虽然在此之前,我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经验对中国___已经有了初步和简单的了解,但是从来没有现在这样对中国___有较为全面和清楚的认识。在丁茜老师生动活泼的讲解下,我尤其是在中国___的性质方面对中国___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工人阶级是党不可动摇的阶级基础。”的确,中国___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工人阶级是中国___的阶级基础。但是,“近些年来,有人提出,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工人阶级还是不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还是不是党的阶级基础,还要不要坚持党的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的性质?”当老师提出这一系列问题时,我也在困惑:工人阶级在我心中的形象一直都是在流水线旁作业的工人师傅的形象,这样一个阶级是否能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呢?
“回答当然是肯定的”,老师接着说道:“工人阶级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群体,而是一个与时俱进的阶级,它的先进性是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日益提高,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也在发展,党的阶级基础不断增强。”的确。近些年来涌现出的劳动模范不乏工人阶级的身影,并且个个都用自己的行动来说明这个道理。
吴成祖,只有中专学历的永安机务段指导司机,在繁忙的乘务工作之余,他常常关注机车运用中出现的各种故障和疑难现象,经过8年的苦心钻研,获得硕果累累。他有7项攻关课题获得省部级优秀成果奖,其中2项获优秀成果奖;5项技改项目获科技进步奖,18项技术改进成果获分局级以上奖励,先后有1科技论文在国家科技核心刊物上发表。
【第9篇 大学生思想总结:深刻的党课认识
敬爱的党组织:
怀着欣喜与激动的心情结束了第一次党课的学习。虽然在此之前,我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经验对中国___已经有了初步和简单的了解,但是从来没有现在这样对中国___有较为全面和清楚的认识。在丁茜老师生动活泼的讲解下,我尤其是在中国___的性质方面对中国___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工人阶级是党不可动摇的阶级基础。”的确,中国___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工人阶级是中国___的阶级基础。但是,“近些年来,有人提出,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工人阶级还是不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还是不是党的阶级基础,还要不要坚持党的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的性质?”当老师提出这一系列问题时,我也在困惑:工人阶级在我心中的形象一直都是在流水线旁作业的工人师傅的形象,这样一个阶级是否能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呢?
“回答当然是肯定的”,老师接着说道:“工人阶级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群体,而是一个与时俱进的阶级,它的先进性是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日益提高,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也在发展,党的阶级基础不断增强。”的确。近些年来涌现出的劳动模范不乏工人阶级的身影,并且个个都用自己的行动来说明这个道理。
吴成祖,只有中专学历的永安机务段指导司机,在繁忙的乘务工作之余,他常常关注机车运用中出现的各种故障和疑难现象,经过8年的苦心钻研,获得硕果累累。他有7项攻关课题获得省部级优秀成果奖,其中2项获优秀成果奖;5项技改项目获科技进步奖,18项技术改进成果获分局级以上奖励,先后有1科技论文在国家科技核心刊物上发表。
【第10篇 执政经验的深刻总结 执政规律的科学揭示 党建党委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从半个多世纪党的执政实践中,总结出执政的六条主要经验。这是我们党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两大问题,长期实践、艰辛探索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站在时代高度把握历史的光辉结晶。它深刻揭示了我们党执政的本质和规律,体现了时代精神和发展趋势,再一次表明我们党是一个善于总结和汲取经验,努力认识和把握规律,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党。
这六条主要经验,深刻阐述了把握执政规律、提高执政能力、完善执政方略、改进执政方式、巩固执政基础、完成执政使命等重大问题,是对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基本经验的坚持和发展,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依据和重要遵循,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继往开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党55年执政的历史反复证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要顺利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逐步实现,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坚持立足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着眼于对重大问题的理论思考,正确回答现实生活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是我们党首要的执政经验。
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科学的彻底性,反对任何封闭的终极的理论体系,是一种开放的、发展的理论。同时,马克思主义不是单纯的学理,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具有革命的实践性。它强调,正确的理论总是在实践中产生,又用来指导新的实践,同时又为实践所检验、所证明;实践是不断发展的,理论也不能凝固静止;彻底的科学的理论,应当是随实践而发展创新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这些本质特征,决定了与时俱进是它最根本的理论品质。
当然,这并不是说有了这种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就可以“自发地”得到发展。中国共产党8____年来的历史证明,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推进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进程。
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只是在遵义会议和延安整风后,才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从根本上扭转了过去多次失败的局面,使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进入到一个不断发展并最终取得胜利的历史新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以mzd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此后,党又以苏联为鉴,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长期艰辛的探索,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重大问题上,提出了正确的或有价值的观点,进一步丰富了毛泽东思想。在探索中,党在指导方针上也有过严重失误,一度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d_p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实现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一个新境界。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jzm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党所处的历史方位,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纵观党8____年的历史,特别是55年的执政历史,我们党正是坚持了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才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党的指导思想随着历史的发展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才取得了革命的伟大胜利,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开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崭新局面。
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永远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不动摇;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立足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着眼于对重大问题的理论思考;要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站在时代前列,体现时代精神,反映时代要求,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要坚持把新理论、新思想变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人民群众的新实践,不断开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作出的基本结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又要通过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充分地发挥出来。这是党长期执政的又一条主要经验。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不失时机地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要形式和特点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继续发展完善,人民司法制度逐步确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全国的指导地位进一步巩固,广大人民的社会主义意识明显增强,社会主义道德规范逐步树立,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文化建设繁荣发展,涵盖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多方面事业在内的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基本建立。这些上层建筑方面新的政治、文化制度体系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综合,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此后,我们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
mzd同志曾经指出:“社会总是充满着矛盾。即使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也是如此”。当然,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与一切旧的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在性质上是根本不同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总体上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也存在着这种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状况。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相矛盾”的状况,是非对抗性的,因而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不断得到解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做到自我完善的客观依据。这就要求党必须认真研究和把握国情,根据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对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状况,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某些环节,不断进行调整和改革,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社会主义制度既有不断完善的需要,又有能够不断完善的必要条件。正是这种“相矛盾”状况的不断产生和解决,成为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mzd同志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提出了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正确思想,为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重要探索。但由于“左”倾错误的干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进程受到了严重影响。
改革开放后,党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领导全国人民对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进行了全面、广泛而深入的改革,大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在经济制度上,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特别是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政治制度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断推进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了体现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性质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巩固和完善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人民司法制度,政治体制改革迈出了新步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在改革的同时,我们实行对外开放,大胆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所有这些,都进一步发展完善了社会主义制度,增强了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为不断开辟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注入了强劲动力。
党的执政实践表明,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具有内在的自我完善的功能,这使我们在实践中能够使之不断完善并充满生机和活力。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最好的坚持,也是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改革是增强社会主义生机和活力的根本途径,只有通过改革,不断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促进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在积极弘扬中华文明的同时,努力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力和优越性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
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大国,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只有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我们党才能更好地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一思想的确立十分不易。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党的八大,我们党提出了许多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并指导我们取得了一系列建设成就,展现出新中国的蓬勃生机和旺盛生命力。但是,由于我们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对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还在初步探索之中,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还远没有得到解决,加上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党的八大之后,我们党重提以阶级斗争为纲,偏离了发展这个主题,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定“发展是硬道理”。即使在发生国内政治动乱和苏东剧变的严峻形势下,我们仍然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避免了重蹈历史覆辙,成功实现了现代化建设前两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实践证明,发展是人民群众的根本愿望,是当代中国的迫切要求,是社会主义本质和现代化建设规律的集中体现。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前进中的一切问题、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措施和关键所在。这是我们党执政的一条宝贵经验,也是我们党在政治上保持高度清醒的表现。
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必须不断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特别是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必须保持对发展的坚定性和自觉性,牢固树立发展意识,坚决排除一切干扰,任何时候都不偏离这个主题。必须牢固树立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不放松,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当然,我们所讲的发展,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是指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更高层次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坚决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客观规律办事,不断总结发展的新经验,开拓发展的新思路,丰富发展的新内涵,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人民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是决定我国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任何时候都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深刻地揭示了党的本质属性和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的根本目的,是党的全部历史所表明的基本结论,也是党对执政规律的最本质的把握。
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带领人民群众进行艰苦奋斗的历史。我们党成立之初,只有5____名党员,长期处在敌人的包围之中。党只有深深地扎根于人民,与群众同甘共苦,才能生存发展。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以能够带领人民战胜国内外各种敌人,建立新中国,开创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在全国执政后,党掌握着国家政权,拥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资源的支配权,产生了脱离群众的可能性。广大党员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能否仍然像战争年代那样,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需要认真解决的历史性课题。
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这一问题。早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mzd同志就提出“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要求全党经受住执政考验,防止因脱离群众导致人亡政息的危险。后来,mzd同志多次重申这一思想,并开展了“三反”、“五反”和多次整党整风。改革开放后,d_p、jzm同志都对这一问题发表过许多重要论述,把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高到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党的十六大闭幕不久,hjt同志就率领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到西柏坡学习考察,再一次向全党提出坚持“两个务必”的要求。
我们党执政55年来,正是由于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坚持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办事情、做工作的标准和依据,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衡量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全部工作,党才始终保持了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经受住长期执政的考验,并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严峻形势面前巍然屹立。历史证明,党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长期执政才有根本的保证。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最重要的就是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记“两个务必”,坚决惩治腐败,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党对国家政权、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进行领导的体制、机制、途径和方式。它具体表现为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如何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如何组织协调各方力量,围绕经济建设开展工作;如何通过科学民主的方法,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如何保证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机关、经济文化组织和人民团体积极主动地、独立负责地、协调一致地工作,等等。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否科学,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就曾提出“凡属政府职权范围的事,应由政府讨论决定并颁布实行”等重要思想,并通过在国家政权机关中建立党组、推荐干部、提出政策主张和实行监督等富有创新精神的措施,实现了对国家政权和社会各项事业的领导。但由于执政初期国内外形势的复杂性,也由于受苏联模式及战争年代领导方式的影响,逐步形成了党政不分的一元化领导体制,并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得到强化。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领导体制对于集中力量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全面建设的展开,其固有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从而影响了社会主义民主和党内民主的发扬,影响了国家政权机关效率的发挥,也影响了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进一步提高。d_p同志曾经指出,这种体制的主要弊端是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家长制现象及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必须“进行有计划、有步骤而又坚决彻底的改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同时,依据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和改革开放的新情况,对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进行了有计划、有步骤的改革。强调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方式,主要是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明确提出实行党政分开、政企分开,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大力加强法制建设,等等。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重申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强调要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坚持党的领导同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大力加强制度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得到进一步的完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水平不断提高。这对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提高领导水平和决策水平,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动改革开放的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结55年来的执政实践,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完善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发展的过程,结论是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生了脱离群众的可能性。广大党员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能否仍然像战争年代那样,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需要认真解决的历史性课题。
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这一问题。早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mzd同志就提出“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要求全党经受住执政考验,防止因脱离群众导致人亡政息的危险。后来,mzd同志多次重申这一思想,并开展了“三反”、“五反”和多次整党整风。改革开放后,d_p、jzm同志都对这一问题发表过许多重要论述,把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高到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党的十六大闭幕不久,hjt同志就率领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到西柏坡学习考察,再一次向全党提出坚持“两个务必”的要求。
我们党执政55年来,正是由于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坚持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办事情、做工作的标准和依据,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衡量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全部工作,党才始终保持了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经受住长期执政的考验,并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严峻形势面前巍然屹立。历史证明,党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长期执政才有根本的保证。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最重要的就是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记“两个务必”,坚决惩治腐败,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党对国家政权、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进行领导的体制、机制、途径和方式。它具体表现为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如何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如何组织协调各方力量,围绕经济建设开展工作;如何通过科学民主的方法,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如何保证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机关、经济文化组织和人民团体积极主动地、独立负责地、协调一致地工作,等等。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否科学,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就曾提出“凡属政府职权范围的事,应由政府讨论决定并颁布实行”等重要思想,并通过在国家政权机关中建立党组、推荐干部、提出政策主张和实行监督等富有创新精神的措施,实现了对国家政权和社会各项事业的领导。但由于执政初期国内外形势的复杂性,也由于受苏联模式及战争年代领导方式的影响,逐步形成了党政不分的一元化领导体制,并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得到强化。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领导体制对于集中力量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全面建设的展开,其固有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从而影响了社会主义民主和党内民主的发扬,影响了国家政权机关效率的发挥,也影响了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进一步提高。d_p同志曾经指出,这种体制的主要弊端是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家长制现象及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必须“进行有计划、有步骤而又坚决彻底的改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同时,依据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和改革开放的新情况,对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进行了有计划、有步骤的改革。强调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方式,主要是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明确提出实行党政分开、政企分开,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大力加强法制建设,等等。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重申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强调要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坚持党的领导同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大力加强制度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得到进一步的完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水平不断提高。这对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提高领导水平和决策水平,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动改革开放的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结55年来的执政实践,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完善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发展的过程,结论是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坚持科学执政,就是要用科学的思想、理论和科学的制度、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立在更加自觉地运用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坚持民主执政,就是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依法执政,就是要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坚持党的团结统一,是党和人民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这是被中国人民革命、建设、改革全部历史所证明了的真理。重视和加强党的建设,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法宝。
我们党在全国执政后,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重要任务,大力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增强了党的团结。党的八大第一次提出加强执政党建设问题,强调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以d_p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在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等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思想,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以jzm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继续向前发展。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面临的形势、任务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正面临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为适应新情况、新变化,保证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保持党的团结统一,就必须坚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方针,以改革的精神加强自身建设,保证党带领全国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就是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应时代发展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持之以恒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的各方面建设的成效最终都体现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党的执政使命上来,使我们党始终成为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我们党执政的六条主要经验,科学地回答了为谁执政、靠谁执政和怎样执政等重大问题,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它科学地揭示了共产党长期执政的规律,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六条主要经验强调,共产党长期执政必须坚持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深刻地揭示了能否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决定执政成败的规律;强调共产党长期执政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揭示了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生机和活力的规律;强调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揭示了只有加快发展、全面发展才能完成执政使命的规律;强调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揭示了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执政基础和必须始终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规律;强调不断完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揭示了共产党长期执政必须实施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规律;强调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是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根本保证,揭示了共产党作为执政的主体,在长期执政中既要抓住重点又要全面推进,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规律。
我们党执政55年来,成功领导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成就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六条主要经验以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出发点,既全面、深刻、科学地总结了我们党55年执政的成功经验,又站在时代高度,面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现实和未来进行了理论思考和回答。这些经验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取得的新认识,得出的新成果,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必须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长期坚持、运用并继续丰富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