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范文网
当前位置:工作总结 > 总结大全 > 总结范文

高频考点总结(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4-20 18:36:04 查看人数:52

高频考点总结

【第1篇 2023年考研思修高频考点总结:第五章

2023考研政治思修高频考点总结:第五章

一、核心理论

· 社会生活基本上可以分为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和婚姻家庭生活三大领域,对应产生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 特征有活动范围的广泛性、交往对象的复杂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 公共秩序是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 道德和法律逐渐成为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

· 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主要内容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一正确使用网络工具、二健康进行网络交往、三自觉避免沉迷网络、四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 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一指引作用、二预测作用、三评价作用、四强制作用、五教育作用。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互联网及手机移动客户端发展迅猛,对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在网络生活中广大考生也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的要求,而现实生活中一些网络造谣、诽谤、传播不良信息等行为。

二、高频考点

1.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2. 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3.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4.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5.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三、历年题型

【第2篇 2023年考研思修高频考点总结:第一章

2023年考研政治思修高频考点总结:第一章

一、核心理论

· 强调个人理想符合社会理想,并不是要排斥和抹杀个人理想。

· 当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矛盾时,个人理想要服从于全社会的共同理想。

· 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代表和反映着人们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

·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

· 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 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 理想与现实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关系。

· 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未来的现实,脱离现实而谈理想,就会变成空想。

二、高频考点

1、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关系

2、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三、历年题型

对这一章的考察,在2023年的考研政治真题中出现单选题型,2023年的考研政治真题中出现材料分析题型。这一章作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第一章,旨在通过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为当代大学生树立人生的方向,也意在疏导当代大学生走出校门步入社会的尴尬心态,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求平衡。2023年的材料分析题就是考察“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看法。

【第3篇 2023年考研思修高频考点总结:第二章

2023考研政治思修高频考点总结:第二章

一、核心理论

· 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在阶级社会中,爱国主义具有阶级性。

·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爱国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是一致的。

· 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

· 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之间的关系要把握三点:

第一,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第二,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第三,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 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团结统一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还包括爱好和平精神、勤劳勇敢精神、自强不息精神。

· 时代精神是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 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我国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二、高频考点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2、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3、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4、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5、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三、历年题型

对这一章的考察,在2023年、2023年、2023年的考研政治真题中出现单选题型,在2023年、2023年、2023年的考研政治真题中出现多选题型。但从没有出现过材料分析题型,所以广大考生绷紧的神经也可以放松一下。对这一章的考察仅仅会从单选和多选题型入手考察,而单选、多选题型比材料分析题型要简单地多,这一章的理论重点也不难,而且这一章更多地会用古文名言警句和成语来考察,对考生的语文功底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第4篇 2023考研数学高数三23个高频考点总结

数学(三)23个高频考点:

(1)曲线的渐近线;

(2)某点处的高阶导数;

(3)化极坐标系下的二次积分为直角坐标系下的二次积分;

(4)函数不等式的证明;

(5)微分方程、变限积分函数、拐点;

(6)含参数的方程组;

(7)数项级数敛散性的判定;

(8)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

(9)未定式的极限;

(10)无界区域上的二重积分;

(11)二维均匀分布;

(12)统计量的常见分布;

(13)未定式的极限;

(14)分段函数的复合函数的导数;

(15)二元函数全微分的定义;

(16)多元函数微分学的经济应用,条件极值;

(17)利用正交变换化二次型为标准形;

(18)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数字特征;

(19)二维常见分布的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数字特征;

(20)初等变换与初等矩阵;

(21)平面图形的面积;

(22)初等变换、伴随矩阵、抽象行列式的计算;

(23)随机事件的概率。

【第5篇 2023年备考:往年中考历史高频考点总结

导语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备考,也需要一点点积累才能到达好的效果。为您提供2023年备考:往年中考历史高频考点总结,通过复习,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并灵活运用,考试时会更得心应手。快来学习吧!

1。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

一个核心:王权。

两种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

三个特点:周王是天下共主,地方建立诸侯国(分封制);依据血缘的亲疏,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

2。封建君主中央集权的认识

一个集中:

即所有权力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

两对矛盾:

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三个趋势:

即分相权集皇权,形成君主_;分散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形成中央集权;对思想控制日益加强的趋势。

四个发展阶段:

秦汉确立发展——隋唐完善——宋元加强——明清强化。

3。选官和监察制度

一个根本目的:

强化皇权统治。

两个层面:

选拔官吏和监察百官。

三个趋势:

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演变为学识才能;选拔方式由推荐演变为考试选拔;选拔形式日趋严密,趋向制度化。

4。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

(1)小农经济是传统农业的基本模式。

(2)精耕细作是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3)铁犁牛耕是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5。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个政策:

重农抑商。

两个方面:

商业发展与商人地位。

三大特点:

商人社会地位低,商业发展艰难曲折;受制于农业的发展;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弱。

四段历程:

春秋战国(官府垄断局面被打破,商品市场和大商人出现)——秦汉隋唐(重农抑商政策;坊市严格分开,对外贸易发展)——宋元(商业经济繁荣;坊市界限打破;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明清(城镇商业发展;出现商帮;闭关锁国)。

6。影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主要因素

(1)腐朽的封建制度的束缚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2)统治者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课以重税,影响了扩大再生产的资金的积累和国内市场的扩大。

(3)长期以来抑商和歧视商人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4)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的“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7。明清时期对外贸易性质、政策对社会转型的影响

(1)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是政府与外国进行的朝贡贸易,目的不以获取的经济效益为目的,主要是加强友好往来。

往往遵循“厚往薄来”的原则和采取“倍偿其价”的方法,政府在贸易中增加了沉重的财政负担,影响了中外贸易的持续发展。

(2)明清时期对外贸易实行“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限制了民间对外贸易的发展;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影响了中国社会向近代的转型。

8。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演变

(1)诸子百家思想观点:

①儒家推崇“人治”,提倡“礼治”或“德治”,即指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

②法家提倡“法治”,崇尚“以法治国”,即强调法的作用,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____的中央集权国家。

③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秦汉以后统治者的修养生息政策正是这种治国思想的体现。

(2)演变: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封建统治思想在不同时期分别吸收了墨、儒、道、法各家的思想主张,虽被采纳的程度有所不同。

但从总体来看,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取二者之长、弃各自之短,逐步形成了德法兼用、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

①秦统一中国后,采用了法家的主张,建立起封建____的中央集权制度。

②西汉初年,先后采用了儒家的“仁政”、道家“无为而治”和墨家节俭的思想。

③西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现了政治、思想上的“大一统”,使儒家思想从此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正式形成了“外儒内法,剂之以道”的治国模式。

④汉代以后,道家思想仍然受到重视,逐渐被儒家思想所吸收,如宋明理学;隋唐科举制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墨家“选贤举能”的思想。

9。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1)科技内容上应用性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

(2)在科技应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大型的工程需要,缺乏将科技有效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意识。

(3)我国古代科技长期世界,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影响深远。

10。古代文学艺术发展的趋势和原因

(1)趋势:

日趋平民化、世俗化,反封建意识增强。

(2)原因:

封建____统治加强;商品经济发展。

政治、经济、思想(近代中国)

11。近代列强侵华的方式和危害

(1)方式:

①军事侵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

②政治侵略:通过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辛丑条约》(1901年)等不平等条约,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经济侵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政治借款、_赔款、设厂筑路。

④文化侵略:西方的_教文化和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传入中国,泯灭中国人民的反抗意志。

(2)危害

①政治上:攫取和破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领土主权破坏: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司法主权破坏:列强还取得了领事裁判权;领海主权、关税主权丧失、获得在华驻兵权。

②经济上: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倾销商品、掠夺中国原料,输出资本,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③文化上,毁灭中华文明遗产,如火烧圆明园。

④列强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还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

12。农民阶级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的特点

(1)农民阶级具有革命性

①含义:受地主阶级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具有革命的要求。

②表现:太平天国运动首次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沉重打击中外反动势力,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义和团运动打破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

(2)农民阶级具有落后性

①含义:由于农民小生产者的阶级局限性,难以提出科学合理的革命纲领以指导其革命。

②表现:《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资政新篇》的不切实际性;“扶清灭洋”口号的盲目排外性。

13。“六个第一”巧记辛亥革命

(1)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

(2)第一次提出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3)建立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

(4)颁布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5)中国近代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6)中国近代第一次历史巨变,____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1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的探索特点

(1)从纲领到最低纲领(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_)。

(2)从以城市为中心到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国共十年对峙)。

(3)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展抗日战争)。

(4)从农村再到城市(人民解放战争)。

15。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认识

(1)三次发展机遇: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辛亥革命的推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放松。

(2)四个原因:

商品经济的发展、外国侵略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国民政府的政策。

(3)五个发展阶段:

“春”:甲午战后的初步发展和一战期间的“短暂春天”;

“夏”:1927~1936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较快发展;

“秋”:抗战时期遭到沉重打击;

“冬”:解放战争时期陷入绝境;

“新生”: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转变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

(4)分布结构:

“弓箭”结构——主要分布在自然经济解体程度比较高的沿江、沿海地区。

(5)两个影响:

一是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进步;

二是为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思想进步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和阶级基础。

(6)三个障碍:

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封建势力、官僚资本主义。其中,最主要的障碍是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

16。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认识

(1)一条主线:

随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和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变化而变迁。

(2)两个方面:

一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变迁;

二是生活风俗习惯的变化。

(3)三大因素影响:

一是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通商口岸就是晚清社会近代化最早的发生地和近代文明的窗口,近代文明经通商口岸逐渐向中国内地辐射;

二是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近代物质生活和风俗的变迁提供了物质基础;

三是维新思潮、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政治思想运动的推动。

(4)四大表现:

一是社会物质生活方面,即服饰、饮食、住宅的变化;

二是社会风俗和思想观念方面,即婚丧嫁娶、社会礼仪的变化;

三是交通、通讯工具的变化;

四是大众传媒的变化。

(5)结论: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伴随着西方入侵、西方的社会生活思潮和生活方式的涌入而变化的,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17。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认识

(1)一个主题:

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之路。

(2)两个特点:

向西方学习的层次不断深入,逐渐突破封建思想束缚,中国人思想不断得到解放;先进理论在革命实践中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创新发展。

(3)三个层面:

器物层次——制度层次——思想文化层次。

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现代中国)

18。对中国现代政治建设的认识

(1)两种社会形态:

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2)两个机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两部宪法:

《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

(4)四大制度: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基础。

②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指导思想,政治协商是主要形式,政治协商会议是基本组织形式。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平等互助,团结在祖国大家庭内,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制度。

【第6篇 2023年高考历史辅导:高频考点总结

阅读!

1.为经典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的科学家是伽利略

2.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是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开始的科学研究方法

3.经典力学体系(牛顿力学体系)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对自然规律第一次进行的理论性概括和总结。

4.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是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5.引发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_,发展了牛顿力学,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的科学家是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

6.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创立使人们的认识深入到新层次和领域,特别是发现了微观物质运动规律,为现代技术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7.被誉为19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的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定律

8.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

9.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10.20世纪90年代,一种新的经济形态首先在美国出现,这就是知识经济。

11.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是巴尔扎克的小说集《人间喜剧》

12.西班牙的画家毕加索是最有影响的现代主义美术大师。

13.①被称为“交响乐之父”的是海顿。②被誉为“钢琴”的是李斯特。③被誉为“乐圣”的是贝多芬。④被誉为“歌曲”的是舒伯特。⑤被誉为“圆舞曲”是约翰。斯特劳斯。

14.1895年,由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放映了自己拍摄的电影短片,标志电影的诞生。

15.被称为“第七艺术”、“第八艺术”分别是电影和电视。

16.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根本原因是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17.葡萄牙和西班牙是西欧最早探寻新航路的国家。

18.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的开辟者是哥伦布

19.被称作“17世纪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是荷兰

20.英国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机器生产基本上取代手工劳动

【第7篇 2023年中考《物理》高频考点总结【7-9】

第五节:

1、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太阳光被分解后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2、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红光、绿光、蓝光混合在一起成白光。

3、颜料的三原色是品红、黄、蓝。颜料的三原色混合在一起成黑色。

4、彩虹是由于光的折射而产生的。

5、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不透明物体反射所有色光,黑色不透明的物体吸收所有色光。(红色物体反射红光吸收红光以外的所有色光。)

第六节:

1、把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把它们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2、在光谱上红光以外的人眼看不见的光叫做红外线。

3、红外线的主要特点是热效应。红外线的主要作用:(1)诊断疾病。(2)制成红外线夜视仪。(3)红外线还可以用来进行遥控。

5、在光谱的紫端以外,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做紫外线。

6、紫外线的作用:(1)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2)紫外线能杀菌。(3)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用来进行一种有效的防伪措施。

7、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十分有害。臭氧层的作用是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第8篇 2023年中考《物理》高频考点总结【1-6】

一、声现象知识归纳

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震动产生。震动停止,发生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截止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气体块。

4.利用回声可以测距离。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声纳、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9篇 2023年考研思修高频考点总结:第七章

2023考研政治思修高频考点总结:第七章

一、核心理论

· 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家和法是随着私有制、阶级的出现而产生的。

· 法律是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 法律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法律保障。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和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包括法律制定、法律遵守、法律执行和法律适用等环节。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含依法治国(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本质要求)、公平正义(价值追求)、服务大局(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根本保证)。

·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人类历类型的民主法治。

· 保障公民的自由平等是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基本价值取向。

· 追求公平正义一直被认为是法律的主要价值目标,坚持立法公正与执法公正并重,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

·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对立统一的,在总量上是等值的,功能上是互补的。

· 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讲法律、讲证据、讲程序、讲法理。

· 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靠外在强制力和内在说服力。

二、高频考点

1. 社会主义法律的含义和本质

2.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要构成

3.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4.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5.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6. 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三、历年题型

对这一章的考察,在2023年、2023年、2023年的考研政治真题中出现单选题型,在2023年、2023年的考研政治真题中出现多选题型。单选和多选题型考察的内容都比较简单,因为法治理念比较深邃,考察起来比较复杂,所以这一章对广大考生的考核大部分都是基础知识的考察。

【第10篇 2023年考研思修高频考点总结:第四章

2023考研政治思修高频考点总结:第四章

一、核心理论

· 道德作为人类社会特定的意识形态,从本质上讲是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

· 道德的主要功能包括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

· 道德评价是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

·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 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包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 加强诚信道德建设,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是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要求、是做人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

· 个人品德是通过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和社会道德教育所形成的稳定的心里状态和行为习惯,具有实践性、结合性和稳定性的特征。

· 锤炼个人品德首先应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 道德修养是个体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地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活动。

· 古人修养方法包括学思并重、省察克治、慎独自律、积善成德、知行统一。

· 加强道德修养要自觉向道德模范学习。

二、高频考点

1、道德的本质

2、道德的功能和社会作用

3、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4、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5、锤炼个人品德

三、历年题型

【第11篇 2023年考研思修高频考点总结:第三章

2023考研政治思修高频考点总结:第三章

一、核心理论

· 人生观要回答有关人生不同层次的问题,它是由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主要方面构成的思想体系;

·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

·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应当成为我们时代最崇高的精神;

· 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

· 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

· 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 人生价值的评价要掌握四个坚持:

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坚持动机和效果相统一

· 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 协调个人与他人关系应坚持的原则是平等、诚信、宽容、互助原则;

· 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二、高频考点

1、人生观的内涵

2、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3、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4、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5、促进个人和他人的和谐

6、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7、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历年题型

对这一章的考察,在2023年、2023年、2023年的考研政治真题中出现单选题型,在2023年、2023年的考研政治真题中出现多选题型,在2023年、2023年的考研政治真题中出现材料分析题型。从历年真题来看,足以看出本章在思修这门课程中所占比重非常大,分值也特别高。

【第12篇 2023年考研思修高频考点总结:第六章

2023考研政治思修高频考点总结:第六章

一、核心理论

·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 处理劳动争议的法定途径是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 处理人事争议的法定途径是申诉、控告、仲裁、诉讼。

· 大学生正确的择业观第一要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第二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第三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

· 大学生正确的创业观包括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要提高创业的能力。

· 大学生要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

· 爱情是人的社会属性与人的自然属性相结合的异性间的崇高感情,包括三要素性爱、理想和责任。

· 婚姻是指由法律所确认的男女两性的结合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 家庭是指在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产生的、由亲属之间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

· 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有婚姻自由原则、一夫一妻原则、男女平等原则、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实行计划生育原则、夫妻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敬老爱幼,互相帮助。

· 结婚是男女双方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确立夫妻关系的法律行为。

· 结婚必备的三个条件男女完全自愿、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男22岁,女20岁)、符合一夫一妻制。

· 禁止结婚的条件有两种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禁止结婚、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人禁止结婚。

· 离婚是指夫妻双方依照法定程序解除夫妻关系的法律行为。

· 离婚两大原则保障离婚自由、反对轻率离婚。

· 离婚有两种方式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

二、高频考点

1、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2、依法处理职业生活中的纠纷

3、大学生择业与创业

4、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第13篇 2023年考研思修高频考点总结:第八章

2023考研政治思修高频考点总结:第八章

一、核心理论

· 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

在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

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 宪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公民权利原则、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 目前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服务。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体,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其优越性包括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 绝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三权分立”、两院制。

· 其他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社会经济权,文化教育权,特定主体权利。

· 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_、_的自由)。社会经济权包括财产权、劳动权、休息权和物质帮助权。

· 我国公民基本义务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其他义务。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我国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活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

· 中央军委实现主席负责制。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二、高频考点

1、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

2、我国的国家制度

3、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4、我国的国家机构

三、历年题型

【第14篇 2023年高考生物高频考点总结

高考生物的高频考点如下:

1.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和基因工程中。

(三倍体、病毒、细菌等不能基因重组)

2.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就是dna,有dna就有rna,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

3.双缩脲试剂不能检测蛋白酶活性,因为蛋白酶本身也是蛋白质。

4.高血糖症≠糖尿病。高血糖症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只能验血,不能用本尼迪特试剂检验。因血液是红色。

5.洋葱表皮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必须是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

6.细胞克隆就是细胞培养,利用细胞增殖的原理。

7.细胞板≠赤道板。细胞板是植物细胞分裂后期由高尔基体形成,赤道板不是细胞结构。

8.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部分。co2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属于体液调节。

9.注射血清治疗患者不属于二次免疫(抗原+记忆细胞才是),血清中的抗体是多种抗体的混合物。

10.刺激肌肉会收缩,不属于反射,反射必须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判断兴奋传导方向有突触或神经节。

11.递质分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抑制性递质能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电位变化,但电性不变,所以不会引起效应器反应。

1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中“主要”如何理解?

每种生物只有一种遗传物质,细胞生物就是dna,rna也不是次要的遗传物质,而是针对“整个”生物界而言的。只有少数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13.隐性基因在哪些情况下性状能表达?

①单倍体,②纯合子(如bb或_by),③位于y染色体上。

14.染色体组≠染色体组型≠基因组三者概念的区别。染色体组是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如人类为2个染色体组,为二倍体生物。基因组为22+_+y,而染色体组型为44+__或_y。

15.病毒不具细胞结构,无独立新陈代谢,只能过寄生生活,用普通培养基无法培养,只能用活细胞培养,如活鸡胚。

16.病毒在生物学中的应用举例:

①基因工程中作载体

②细胞工程中作诱融合剂

③在免疫学上可作疫苗用于免疫预防。

17.遗传中注意事项:

(1)基因型频率≠基因型概率。

(2)显性突变、隐性突变。

(3)重新化整的思路(aa自交→1aa:2aa:1aa,其中aa致死,则1/3aa+2/3aa=1)

(4)自交≠自由交配,自由交配用基因频率去解,特别提示:豌豆的自由交配就是自交。

(5)基因型的书写格式要正确,如常染色体上基因写前面_y一定要大写。要用题中所给的字母表示。

(6)一次杂交实验,通常选同型用隐性,异型用显性。

(7)遗传图解的书写一定要写基因型,表现型,×,↓,p,f等符号,遗传图解区别遗传系谱图,需文字说明的一定要写,特别注意括号中的说明。

(8)f2出现3:1(aa自交)出现1:1(测交aa×aa),出现9:3:3:1(aabb自交)出现1:1:1:1(aabb×aabb测交或aabb×aabb杂交)。

(9)验证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满足基因分离定律(或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满足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方法可以用自交或测交。(植物一般用自交,动物一般用测交)

(10)子代中雌雄比例不同,则基因通常位于_染色体上;出现2:1或6:3:2:1则通常考虑纯合致死效应;子代中雌雄性状比例相同,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11)f2出现1:2:1不完全显性),9:7、15:1、12:3:1、9:6;1(总和为16)都是9:3:3:1的变形(aabb的自交或互交)。

(12)育种方法:快速繁殖(单倍体育种,植物组织培养)、最简单育种方法(自交)。

(13)秋水仙素作用于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未作用的部位,如根部仍为二倍体);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有丝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秋水仙素能抑制植物细胞纺锤体的形成,对动物细胞无效。秋水仙素是生物碱,不是植物激素。

(14)遗传病不一定含有致病基因,如21-三体综合症。

18.平常考试用常见错别字归纳:

液(叶)泡、神经(精)、类(内)囊体、必需(须)、测(侧)定、纯合(和)子、抑(仰)制、拟(似)核、拮(佶)抗、蒸腾(滕)、异养(氧)型。

高频考点总结(十四篇)

一、声现象知识归纳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震动产生。震动停止,发生也停止。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截止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高频考点信息

  • 高频考点总结(十四篇)
  • 高频考点总结(十四篇)52人关注

    一、声现象知识归纳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震动产生。震动停止,发生也停止。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截止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3.声速: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