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范文网
当前位置:工作总结 > 总结大全 > 总结范文

贫困村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3-03-22 12:51:08 查看人数:31

贫困村总结

【第1篇 学院关于贫困村包扶工作的总结报告

关于贫困嘎查村包扶工作的总结报告

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我院从2002开始对科左中旗敖本台苏木南毛都嘎查进行包村扶贫工作。四年来,我院根据市委对扶贫济困工作的有关要求,密切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和嘎查党支部,围绕着科左中旗旗委提出的脱贫扶困“五个一”工程,本着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标本兼治、统筹兼顾的原则。从基础问题入手,开展扶贫工作。现将四年来的扶贫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南毛都苏木位于敖本台苏木的西部,是沙漠化严重的偏僻地区。土地总面积1536____,耕地面积317____,其中甸子地952____,坨沼地2222、____,林地面积360____,草牧场254____,四荒地182____,耕地面积每口人不足1、____。农业用井27眼。大小牲畜不足700头只。全嘎查共有14____、64____。其中特困户7____、30____,贫困户6____、24____。2001年底全村人均收入不足60____。生态环境十分恶劣,许多学生缀学,整个村子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该嘎查土地贫瘠,农业基础设施非常薄弱。水浇地少,人均不足1、____,坨沼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88、7。多年来村民的思想观念滞后,靠天吃饭的思想依然困扰着村民。导致农业生产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致使该嘎查经济一直处于贫困状态。

二、扶贫指标任务完成情况

按照扶贫攻坚的整体发展规划,在大力加强种植业、养殖业的基础上,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全村经济有了明显提高。具体数据

(一)2023年底贫困户有5____脱贫,与2002年贫困户相比减少了91、5。特困户有3____脱贫与2002年特困户相比减少了54、3。有近9____已稳定摆脱贫困,超过了85脱贫目标的要求。全嘎查大小牲畜已达1523头只,四年间增加了21、8倍,已经超额突破预订的目标。并且发展养鹅、养羊产业,其中鹅7600只,羊720只。200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由38、____,现已增长到10____元,翻了近三翻,年人均收入由不足60____增长到158____,翻了三翻。今年粮食总产量达15____斤之多,超额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任务。

(二)加强农业础设施建设。完成了低压线改造工程。修建高质量的畦田达190____,年收入可达8____万元。增加农业喷灌机4套,投入柴油2、5吨。2023年学院投资一万元打井大小21口,农业用井由2002年的27口增加到48口,扩大了水浇田面积。水浇田在2002年每人不足1、____,现已增长到每人____。

(三)据国家的退耕还林政策,发动农民退耕还林。到2023年退耕还林共1903、____,每户平均12、____,已超过每户1____退耕还林规定的指标。每年获退补款近31、____元,户均获退补款214____。

(四)村民素质正在逐步提高,掌握生产技术的人才不断增加。各类培训达120____次,现在每户至少有一个人能精通两项农业技术。今年劳务输出15____次,仅此一项就为村子总收入增加1____之多。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控制辍学率已经达到目标要求。加强了对地方病、流行传染病的严防工作,结核病、“非典”、“禽流感”无一病例发生。

三、采取措施

我院从2002年开始深入南毛都嘎查,充分调查了解该嘎查的自然条件、经济状况、班子建设以及农民素质等情况,并进行市场预测。制定了脱贫致富四年规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采取在思想观念上启发、行动表现上动员、在资金物质上帮助的办法。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为突破口,细心开展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根据该嘎查村的具体情况和农牧民具体能力,把农业为主导产业、养殖业做为基础产业来抓。用以点代面的方法,扶持部分村民先发展农业、养殖业,来带动其它村民。努力缩小贫困差距,本着治标先治本的原则,与当地党委、政府相配合,转变一些思想观念落后的村民。抓两头,促中间。鼓励较好的村民、扶持较差的村民、带动一般的村民,使他们在农业增产增收上形成你追我赶的势头。这样,整个村的农业生产建设就能迅速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二)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农田建设。我院投资____元,完成了耕地大小用井21口。努力扩大水浇田面积,增加农业喷灌机4套,现已达到每口人有高标准的畦田三亩。进行低压线改造。发展养殖业、促进畜牧业。学院又捐增了近万元的汽车一辆。同时送去慰问款300____,面粉1吨,以解决特困户生活的需求。

(三)响应国家号召,积极鼓励引导农、牧民退耕还林。利用退耕还林的退补款来扩大农业、牧业、养殖业的再生产。使村民既享受到国家补退款,又能把这些钱作为资金发展其它产业。并且把房前屋后的闲散地也充分利用进来,括大农民菜园子的再生产。

(四)学

院与当地党委、政府联合起来对村民进行不同农业技术知识的培训,一年____共培训80____,效果十分显著。现在达到了每户都有农业科技指导人的理想要求。并对一些土地不足的村民进行不同专业、不同技能的劳务输出培训达40____。这样既节约劳动力资源,又可使这部分人去搞第三产业或劳务输出。

(五)改善教育环境。为了让学生能在校安心学习,接受良好的教育。学院在2023年第一批为村小学配备学生桌椅60套,办公桌椅40套,初步解决了办公条件差、学生无桌椅的问题。

四、自身认定

(一)善始善终的抓自身建设,主要有三点,一是领导率先垂范,高度重视,学院书记门锦杭同志把包村扶贫工作摆到了工作的重要日程。他说:包村扶贫工作就是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项实践行动,我们必须做好这项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小组一行五人,多次进入南毛都嘎查实地调查了解,为群众做了大量工作。二是组织支强有力的扶贫班子,协调包村扶贫的有关事宜,有效的促进了这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三是加大扶贫力度,找出贫困的原困,有的放失,提高了扶效率。

(二)包村扶贫锻炼了干部,提高了素质。经过4年包村扶贫,最现实的践行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增强党性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围绕嘎查村的中心工作开展活动,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五、今后打算

根据近四年扶困济贫工作的经验,今后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抓好落实。一是抓好农、牧民的思想变化,更新他们的观念。利用农闲对他们进行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牧民实用技术水平。二是继续加大扶持力度,扩大水浇田面积,保证农民增产增收。三是继续抓好畜牧业、养殖业生产,发展养牛、养羊、养鹅,使嘎查饲养业有更明显的发展。四是进一步加强退耕还林力度,使全嘎查在40—50的沙沼地上宜林造林。五是继续动员村民劳务输出,节省劳动力资源,增加农、牧民收入。六是进一步帮助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证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七是联合当地党委、政府,团结群众不折不扣的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群策群力把包村扶贫工作做到更好。

二〇〇六年三月十四日

【第2篇 贫困村产业扶贫年度工作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和市产业扶贫工作会议、全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动员布置会议精神,充分认识到脱贫攻坚重在产业,成在产业,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增收的重要抓手。我县紧紧牵住绿色产业这个“牛鼻子”,立足霍山特色资源,创新多种模式、采取多种渠道引导、鼓励有条件的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扩大特色产业扶贫覆盖面,为全县贫困户脱贫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特别是在市农委8月中旬和9月下旬二次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专项督查后,我委针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认真制定了整改措施,逐条落实到位。现将我县20__年度产业扶贫工作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组织领导开展情况:

一是成立专门机构,确定专人负责。县扶贫开发领导组下设一个产业扶贫工作组,组长由农委一名副主任兼任,农委抽6人、林业局4人、中药材发展局2人、茶蚕办4人组成工作组成员,并设有专门办公室,有4名同志常驻办公。同时又成立了县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领导组,组长由农委主任兼任,在农委内下设一个专门扶贫办公室,抽二名同志专职负责日常工作。

二是抓好谋划,立足产业这个脱贫之基,统筹谋划特色产业发展、政策设计、工作布署,为县委政府当好参谋。出台了《霍山县特色种养业扶贫工程实施方案》与《实施细则》,编制了霍山县特色种养业20__年度扶贫工作重点与分月工作计划,协助43个贫困村制定产业脱贫计划,逐户量身定制脱贫措施,稳定和深化产业扶贫政策。

三是抓好调度,通过召开调度会、定期通报、信息交流等措施,推动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四是抓好协调,对于产业扶贫推进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能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争取各相关部合支持与配合,形成产业扶贫的强大合力。20__年上半年全县召开了二次产业扶贫现场观摩会,5月份还专门开展了产业扶贫工作专项检查。8月下旬和10月下旬,针对市农委二次督查反馈情况进行了二次专项整改。

(二)贫困户产业发展情况:

20__年,全县完成三批贫困户到户产业项目验收共有7952户,实施特色种养业项目贫困户是10712户(2023年、20××年已脱贫户发展产业项目只统计没有验收给予奖补)占全县2023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7029户中的62.9%(特色种养业到户项目覆盖率)。其中从事种植业发展6804户、21091人;从事养殖业4499户、13947人;从事加工、休闲农业的56户206人。20××年脱贫户发展产业1967户6808人;20××年拟脱贫户发展产业2256户7832人。全县贫困户(不含2023、20××年已脱贫户)共发展低产茶园改造17538亩、毛竹抚育和笋用林改造11758亩,油茶抚育191亩、种植天麻、茯苓等中药材2165亩、种植蔬菜1203.1亩、食用菌312023棒、养蚕570种盒、养蜜蜂1024笼、养种猪134头、黑毛猪5561头、牛336头、山羊3840只、土鸡92962只、鸭鹅18009只、鱼虾等特色水产养殖4135.6亩、种植水果314亩。户办茶厂9个、竹加工厂2个、手工作坊1个、农家乐13家。全县20××年发放补助资金1740.6178万元,比上年增加407万多元,户均受益2173.6元,比上年增加237.6元。全县20××年已发放小额贷款8439.1万元,受益贫困户2615户(其中邮储发放460万,受益贫困户96户);其中包含分贷统还模式农商行发放贷款1569万元,由11家农业龙头企业主体实施,带动422户贫困户受益;邮储银行发放贷款435万元,由4家农业龙头企业主体实施,带动88户贫困户受益。

(三)、贫困户、贫困村和“一村一品”专业村特色种养业达标情况:

(1)发展特色种养业达标并已验收的贫困户有6993户,完成任务101.0%(任务是6924户),自种养比例达到40.66%。

(2)全县43个贫困村,发展特色种养业专业村达标的贫困村有43个,其中茶叶32个,毛竹4个、中药材4个、水产1个,以黑毛猪产业带动全村人均增收500元以上的1个,完成任务100%。

(3)发展特色种养业贫困村达到“一村一品”的5个,分别是太阳乡金竹坪村、大化坪镇青风岭村、大化坪村、佛子岭镇长岭四个村(茶叶);诸佛庵镇桃源河村(毛竹),任务完成达100%。

(四)、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发展情况:全县有481家新型经营主体(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通过股份联结、订单联结、服务联结、务工联结、租赁联结等方式带动贫困户5902户、18296人脱贫增收,其中20××年拟脱贫户是500户1600人。户均预计增收4000元以上。

(五)、特色种养业扶贫项目到村实施情况::20××年度县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安排到贫困村共建54个特色种产业发展项目,涉及43个贫困村,财政扶贫资金总投入1827万元,贫困村项目覆盖率达100%。其中20××年度贫困村发展资产收益扶贫特色产业项目24个,涉及17个贫困村,投入扶贫资金706万元。“三变”改革试点项目涉及14个村,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80万元。特色产业项目主要茶叶和竹制品加工、高山蔬菜生产、中药材生产、生态养鱼、饲养黑毛猪等。

(六)、特色种养业扶贫资金投入情况:打卡到户发放贫困户产业发展奖补资金是1740万元,特色种养业项目到村扶持资金是1852万元。特色种养业扶贫资金投入强度达到2094元户。

(七)、领导班子和农技人员结对帮扶情况:县农委、茶蚕办、农机局领导班子成员共联系经营主体19个,吸纳254户贫困户、812个贫困人口。全县农业技术人员共有173名,结对帮扶523户贫困户、1874个贫困人口。

(八)、特色种养业培训情况:20××年采取县级集中和到村培训二种方式,举办各类培训班110多次,培训经营主体629个,培训帮扶干部756人,培训贫困户6685户。

二、主要做法:

(一)因户施策发展到户特色种养业。

因地制宜、因户施策,进一步推出了畜禽集中代养、以羊换羊、资产租赁、委托加工、订单收购、联户经营、组建家庭农场、龙头带动、入股集体经济、后备箱工程等脱贫攻坚“三十六计”,拓宽了贫困户产业发展思路,从而使不同家庭条件的贫困户都能根据自身条件和能力,从中找到一条适合自己产业发展的路子。全县各乡镇都涌现出一大批典型案例,充分带动了贫困户的产业发展。例如下符桥镇采取分散代养模式,组织协调科氏丛林公司统一提供黑毛猪种,让贫困户按照公司统一要求,分户饲养黑毛猪,然后统一回收;东西溪乡余家畈村组织养殖大户为14户贫困户集中代养28头猪,仔猪由贫困户提供,然后扣除仔猪成本后,利润与贫困户增均分;诸佛庵镇小堰口竹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吸收贫困户18户49人入社,社员以毛竹资源入股,按毛竹园面积、远近、蓄积量计算股份,由合作社统一经营,年底依收入进行分红;磨子潭镇充分利用大别山旅游快速通道,沿线发展农家乐,并组织贫困户将当地特色农产品上柜展示销售,让游客“后备箱”满载而归。

(二)因地制宜推动旅游和电商扶贫产业。

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贫困户的资源为生产基地,将田园变景区、茶园变公园、发展休闲观光体验旅游为一体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全产业链,由企业统一进行生产、管理,产品加工和销售,实现贫困户收益化。设立绿色减贫专项资金600万元,以“旅游+”多种复合业态为抓手,扶持镇村成立旅游服务公司、乡村旅游扶贫协会,拓宽增收渠道。在43个贫困村设立村级电商服务站,充分依托乡村电商能人,帮助贫困户开设网店或开展代卖,将有条件的贫困户培育成为农村电商的带头户,解决贫困户农副产品“卖难”问题。如:磨子潭镇大力发展农家乐、驴友之家、体验农场、茶谷小院等项目,通过资金帮贷、就业帮介、产品帮卖、发展帮带等模式,实施“1+3+10”扶贫项目,带动75户274人摆脱贫困;上土市镇陡沙河温泉小镇项目,虽然目前仅完成一期开发,直接在温泉景区务工的贫困户有120人,人均务工年收入约2万元,在景区周边服务的贫困户有27户,户均年增收近3万元;抱儿钟秀公司实施“黄茶---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项目,打造茶旅融合新样板,将带动7个贫困村、640户贫困户脱贫增收;漫水河镇陈家畈村通过村淘平台销售山芋粉丝项目,按种植户200元/亩补助和80%设备补贴,对成品粉丝进行包装设计,贫困户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

(三)创新推进资产收益型扶贫模式。总结推广《精准扶贫三十六计》,拓宽脱贫思路,探索创新脱贫新模式,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出台了《霍山县资产收益扶贫实施方案》和《霍山县资产收益扶贫项目操作规程》,结合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和“三变”改革,大力实施资产收益扶贫。

一是探索“政府+企业+贫困村/贫困户”合作模式,鼓励贫困村以集体土地、林地、水域等资源要素和资金参股开发加油站、水电站、小水库水面经营等收益较好的优质项目,获得分红用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补助贫困户。如:太阳乡参股观音岩水电站,每年将获得8%的固定分红收益,为两村30户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每年每户提供3000元固定收益;单龙寺镇东风桥、下符桥镇庙岗集村20××年首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计划实施加油站、大棚蔬菜基地等项目,将带动90户贫困户获得固定分红;太平畈乡洪峰村投入40万元建成高山蔬菜保鲜冷库,上土市镇陡沙河村投入80万元建设特色农产品销售中心,为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了顺产顺销,稳定增加了收入。

二是结合农村“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盘活贫困家庭资源、资产和资金,让贫困户有更多的稳定增收渠道。如太平畈乡王家店村淮源农庄,利用霍山石斛品牌,大力发展特色民宿,与周边贫困户签订合作协议,贫困户以自家房屋入股,淮源农庄免费改造贫困户房屋并负责统一管理服务,交由贫困户自主经营,经营收入按照5:5分红。

三是深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积极引导贫困户将承包土地、林地、水面经营权等以折价入股、租赁方式流转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贫困户获得长期稳定的财产性收益。如:太阳乡通过政府搭建产业平台、提供保障服务,该村将7000亩山场流转给安徽茂源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农户除每年收取林地租金,还可以就近参与采集加工,目前已有12户贫困户受益;黑石渡柳树店村将贫困户的土地流转给安绿园公司,由公司统一新建蔬菜大棚,统一提供种苗和技术服务,公司高于市场价蔬菜收购,既降低了公司成本,又增加了贫困户收入,已有8户贫困户受益。

(四)积极创办扶贫产业互助组织。积极探索以贫困户为主体,通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组织多户贫困户成立互助组织,形成“多户联动、抱团取暖、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走上致富道路。单龙寺镇有15户贫困户组成互助社,利用各自条件优势,签订互助协议,取长补短,发展水库养鱼;诸佛庵镇桃源河村实施“互助合作、贷羊还羊”产业扶贫项目,通过组建村民互助组,以贷羊还羊滚动发展的运行机制,互帮互助、共同发展,以“输血”增强“造血”功能,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该项目第一期投入35万元,新建标准化羊舍360㎡、管护用房70㎡,购买种羊200只,第一批带动7户群众发展高山养羊。计划通过三年的滚动发展,带动20户群众发展高山养羊、脱贫致富,预计总养殖规模达到2023头,年总纯收入超过100万元。

(五)加强建立帮扶利益联结机制。为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中的生力军作用,拓宽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渠道,县农委在全县深入开展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发展活动,并专门下发了通知,分批召开了四期培训会,培训人次达600多人次。目前全县有481家新型经营主体通过股份联结、订单联结、服务联结、务工联结、租赁联结等方式带动贫困户5902户、18296人脱贫增收,20××年拟脱贫户500户1600人。

(六)深入开展农业技术人员结对帮扶。在20××年农技人员结对帮扶贫困户的基础上,县农委又对全县农业技术人员结对帮扶贫困户人员进行调整充实,继续开展“五个一”行动,即帮助贫困户理清一个发展思路、选准一个脱贫产业、联系一条销售渠道、传授一门实用技能、找到一条就业门路,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增强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同时结合新型农民培训、农技推广补助等项目,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试验示范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农林简单实用技术及产业经营知识培训。20××年通过各种形式共培训贫困户6685户,发放培训资料1万余份。同时充分发挥“菜单式”产业扶贫手册的指导作用,帮助贫困户按照《扶贫产业菜单》选择产业项目,按《扶贫技术指南》指导生产,提高生产技术管理水平。

三、存在问题:

1、特色产业发展风险大,贫困群众参与度不高。

我们山区种植粮油缺乏比较优势,经济效益低下,必须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才能脱贫致富。但发展农业产业周期长、见效慢、风险大,还受自然灾害、市场行情、疫病防控、技术指导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我们在对产业扶贫工作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宣传、引导贫困户发展力度不够,帮助贫困户解决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办法不多,技术指导服务跟不上,导致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有畏难情绪,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性不强,参与程度不高。

2、特色产业发展规模偏小,管理水平与效益偏低。

与传统农业相比,发展特色产业投入较大、管理水平要求较高、见效需要时间较长、市场相对较远而且风险相对较大,只有持之以恒努力、形成一定的规模才有效益。但在贫困山区,政府与农民的投入能力与抗风险能力都非常有限,导致产业发展速度偏慢、规模偏小、管理不精、效益不高,对山区农民的扶贫作用远未得到充分发挥。我们县农委没有很好地完全落实省农委制定的贫困村“特色种养业专业村”和“一村一品”的标准与要求,根据全县43个贫困村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分类指导,明确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形成区域发展、规模发展,致使我县到目前为止仍然有不少贫困村在特色产业发展方面,主要还是依靠贫困群众自身的单打独斗,特色产业规模不大,效益不高。

3、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发展产业后劲不足。

农民是发展产业的主体,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直接决定着产业发展的水平与效益。但目前的情况是,我们山区绝大部分有文化、有体力、有能力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出门在外出打工,返乡创业的青年农民只是极少数,留守农民特别是贫困户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甚至体力都明显偏弱,导致多数贫困户没能力或根本没有指望靠在家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致富,致使产业发展缺乏后劲,进而给产业扶贫工作带来很大难度。近二年我县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占比看上起来达到70%以上,但有不少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产业自身效益不高,若不是有产业补助资金就会亏本,根本不图产业长远发展。比如我县20××年贫困户发展天麻,扣除投入成本和产业补助外,就种植天麻本身来说,多数是亏本的。作为农委对贫困户生产技能培训工作开展得不够,没有专项培训经费,农委虽有职业农民培训项目,但该项目针对的是职业农民,贫困户基本上达不到职业农民要求,不在政策培训范围内。农委从其它项目上整合了一部分资金,举办了几期贫困户生产技能专项培训,但覆盖面很低,满足不了贫困户的需求。

4、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不强。

发展产业与种植粮油作物不同,种植粮油作物在山区目前不存在市场风险,但发展特色产业,产品必须进入市场,以合理的价格销售,才能获取效益并维持“再生产”。耕地差异大、分布散,农民人均耕地面积小,生产规模有限,这是我县山区的实情。分散的“小生产”很难与遥远的“大市场”对接,使我县发展产业的市场风险进一步加大。近年来虽然通过推进土地流转、培植种植大户、发展合作经营、壮大农业企业,使农民的经营规模有所扩大、合作化程度有所提高,但小规模生产、分散经营目前在山区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很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并没有真正与农民实现“合作共赢”。一些农业企业与农_系不紧,带动产业发展的能力也非常有限,农民并没有从加工、销售等延伸的产业链中获取“额外收益”。近二年,我们县对一些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没有奖补政策给予支持,影响了他们自身发展壮大,更影响了他们带动贫困户共同发展的能力和积极性。

5、产业建设人才匮乏,服务难以跟上。

产业建设需要人才支撑,才能提高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但目前我县发展特色产业,

一是建设主体缺乏人才,

二是服务部门缺乏人才。

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产业建设主体,多数只懂粮油种植、传统技术,对新型产业、现代农业知之甚少,山区企业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山区乡镇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相对较少、较弱。而农业服务部门近年来又存在人员年龄结构偏大,知识老化、技能退化,专业人员配备不齐,服务力不从心。尤其是多数农技人员过多地承担乡镇其它中心工作,用于专业技术指导与服务的精力有限。

四、工作安排:

1、凝聚扶贫共识,形成攻坚合力。县农委作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中产业扶贫工作组的组织单位和特色产业扶贫的牵头单位,对产业扶贫工作要在定位上更准,站位上更高,认识上更深,抓产业扶贫,是我们农委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

一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化发展道路;

二是抓好谋划,立足产业这个脱贫之基,统筹谋划产业发展、政策设计、工作布署,为县委政府当好参谋;

三是抓好调度,通过召开调度会、定期通报、信息交流等措施,推动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四是抓好协调,对于产业扶贫推进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争取各相关部合支持与配合,形成产业扶贫的强大合力。

2、加大资金投入、做强特色产业。山区贫困农民投入有限,但发展产业不能搞“无米之炊”,因此必须加大对产业建设的投入力度,将扶贫工作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将项目资金向发展产业倾斜,同时,要积极想法设法为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加工销售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与贷款便利,充分发挥和调动新型经营主体在产业扶贫中的带动作用,着力破解产业发展中面临的种种困难与问题。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较深度贫困地区(深山区)以打造西山药库为重点,中部地区以发展茶谷、竹业为重点,外畈区以打造江淮果岭为重点。

一是解决农民发展产业的启动资金问题,支持群众广泛参与,扩大产业的辐射面,进一步壮大产业;

二是支持土地有序流转与适度规模经营,促进产业由分散化、兼业化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提高产业的管理水平与效益;

三是支持农民开展多种形式的加工转化增值,延伸产业链条、延长销售时间、拓宽市场空间、提高产业效益;

四是支持新一代农民利用“互联网+”等农业发展新理念、新模式,进一步拓宽山区特色农产品的销售市场。只有将特色产业“扩面”、“提质”、“增效”,才能带动更多了山区农民脱贫致富。

3、创新发展方式,扩大产业覆盖面。

一是总结推广《精准扶贫三十六计》,拓宽产业发展思路,探索创新脱贫新模式,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

二是结合农村“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盘活贫困家庭资源、资产和资金,让贫困户有更多的稳定增收渠道。

三是深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积极引导贫困户将承包土地、林地、水面经营权等以折价入股、租赁方式流转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贫困户获得长期稳定的财产性收益。

4、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

山区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返乡创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等,是山区未来农业的主体,也是山区农业的希望。他们虽然不属“贫困户”范畴,不是扶贫攻坚的对象,但他们身处基层,扎根群众,对其它农民脱贫致富起着极强的示范与带动作用。今后农民培训的重点,要放在这部分人身上,要充分发挥他们实战经验丰富、接受能力较强等优势,对其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系统培训,使其逐步成为有文化、懂科技、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成为农业理念创新的“先锋”、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与“桥梁”,成为促进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生力军”与“带头人”。

5、建好合作组织,促进“抱团”发展。

抓好农民合作组织建设,是提高新时期农民合作化程度,解决发展特色产业距离市场远、产品销售难的有效途径。目前成立的很多农民合作组织,家庭农场其作用虽然没有得到很好发挥,但很多农民已逐步意识到,发展特色产业只有“合作”才能“共赢”。今后工作的重点,

一是对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进行规范和管理,将支持重点放在与广大农_系紧密、运作良好,尤其是能够真正带动当地农民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合作社、家庭农场上,将有名无实的“空头”合作社、家庭农场逐步取缔;

二是支持、鼓励条件成熟的地方创办新的农民专业、家庭农场等合作组织,使农民在发展产业时能够通过“抱团合作”方式减少投入、规范管理、降低风险、提高效益。

三是支持农业企业壮大发展,发挥农业企业在产业脱贫中的带动作用,通过企业引领产业发展。

6、建设人才队伍,搞好产业服务。

要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和扶贫工作实际,建设梯级人才队伍。

一是聘请知名专家教授,为山区农业产业发展把脉问诊,明确产业发展方向,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是针对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破解产业发展中遇到的“瓶颈”与“障碍”,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三是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培养留得住的本地人才、乡土专家,提升科技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四是千方百计调动基层农业科技人员从事产业扶贫、服务产业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继续做好农业技术人员结对帮扶工作,加强督查和考核。

五是结合新型农民培训、农技推广补助等项目,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试验示范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农林简单实用技术及产业经营知识培训。

充分发挥“菜单式”产业扶贫手册的指导作用,帮助贫困户按照菜单选择产业项目,提高生产技术管理水平。

【第3篇 贫困村第一书记工作总结范文

作为__镇第一书记,脱贫攻坚、精准扶贫,一直是我镇工作的重中之中,我镇认真贯彻落实___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在县扶贫移民局的正确指导下,我镇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增添举措,现将我镇2023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如下:

一、严格落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要求

为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工作,营造扶贫开发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增强扶贫开发合力,我镇严格按照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提出的“五个一批”对我镇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并积极与县工商、城建、运管等8个相关部门进行衔接,点对点核实我镇贫困户信息,严格把关,及时清退、更新数据,做到政策扶持“不少一户”,巩固脱贫成果“不增一户”。将核实后的所有贫困户信息在各村进行公示、评议,将公示期内无异议的贫困户纳入我镇建档立卡信息数据库及脱贫攻坚六有信息管理平台。最终锁定全镇贫困户为57户,146人。目前已建立档案资料,资料内包括了贫困户照片、贫困户家庭情况简介、扶贫措施、包村联系人、驻村工作组联系人等。根据我镇实际,拟定2023年度脱贫任务为26户69人,截至目前,已完成17户51人脱贫,在各类扶贫资金的支持、短、中、长期扶贫项目的支撑下,我镇贫困户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升。严格落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要求。

二、加强产业扶持,提供项目支持,助力脱贫攻坚

(一)道路建设

我镇现已完成所有通村公路修建,正在进行各村通组公路修建,目前万年村不通组的公路有梓柏组、同心组、双河组、24组、25组、26组、红岩组,道路建设滞后是制约全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截止目前,已完成了19组、新华组的林区道路建设,同心梓柏组的林区道路正在扫尾阶段,双河组25组及红岩组林区道路正在建设当中。我们通过多渠道积极筹措道路建设资金,整合项目投入,不断改善路面状况,提高路面技术等级,使万年村大量优质竹木资源得到运输,增加群众收入,确保贫困户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二)阵地建设

为确保“村两委”健全村组织生活,提高村组干部工作积极性、基层组织活力的发挥,我镇在市环保局的大力支持下,争取到5万元阵地建设资金,现已完成万年村办公设备和活动阵地建设;完善了《万年村干部日常管理细则》和《万年村村组工作年度目标考核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严肃党组织生活,加强贫困村党建工作。

(三)饮水工程及人行便道工程

经过对贫困户实地走访,万年村26组、19组等8个村民小组存在村民喝水不便、水质差、出行不便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村民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为此,驻村工作组及“第一书记”完成了对存在饮水困难的8个村民小组的现场调研工作,并制定了饮水工程实施方案。完成了对中高山区饮水工程项目的上报工作,该项目总概算投资31.4万元,涉及8个村民小组148户606人。争取到了基础设施建设经费20万元用于急需建设的19、26组饮水工程和26组人行安全便道工程,目前已完成26组饮水工程及人行便道工程。

(四)扶贫超市

针对万年村村集体经济发展及群众意愿,我镇计划在万年村成立“扶贫超市”,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雅安市环保局及荥经县委组织部提供了大力支持,现在正在进行前期筹备工作,已与国资公司签订协议并落实了超市场所。

(五)大力发展产业

我镇驻村工作组与“第一书记”先后共组织两次扶贫产业项目考察,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村扶贫产业发展。先后邀请了4家企业和种养殖大户到万年村考察扶贫项目。目前黄柏套种黄精项目已落地,项目资金总投入10万元,涉及21户村民,其中贫困户3户。现已成功组建“荥经县万年村茶叶专业合作社 ”正在筹备组建“荥经县万年中药材专业合作社”。

三、实行联村帮扶,落实“五个一”标准

万年村帮扶单位有雅安市环保局、县委组织部、县林业局及县老干局;由市委组织部委派市环保局魏鸿同志为万年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组组长由县林业局纪检组长季晓荣担任,成员为我镇党委副书记姚力;驻村农技员由我镇农技服务中心主任杨成忠担任。我镇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驻村工作组与市环保局每个月召开一次扶贫联席会,对扶贫项目进展情况、扶贫资金使用情况等扶贫工作进行总结,按季度汇总工作动态。

四、制定十三五规划脱贫计划,健全“四本台账”

按照《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四川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我镇镇党委高度重视,制定了符合我镇实际情况的脱贫计划,按照2023年减贫任务进行层层分解落实,针对每户贫困户制定不同的脱贫措施,现已向25户贫困户免费发放鸡苗934只,由联系帮扶单位市环保局出资,鸡苗长成后贫困户可以自行出售,也可以由村合作社回收,为贫困户解决了销路问题,真正实现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引进有意愿和能力的茶叶种植大户,将在万年村发展了近千亩的茶园,拓宽脱贫致富路;从重庆潼南运来优良黄精种子,现已种下黄精2.6吨,涉及种植户21户,其中贫困户3户,种植面积达50余亩。

我镇与各村签订了减贫目标责任书,确定预脱贫名单,健全精准识别台账、“五个一批”帮扶和“一户一册”台账、五个一联村驻村帮扶工作台账、贫困户脱贫台账。确保今年我镇贫困村摘帽,18年实现贫困户全员脱贫,到2023年全面消除我镇绝对贫困,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穿,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全镇实现同步小康。

五、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是部分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思想保守,因循守旧,不愿改变、创新生产、生活方式。二是部分贫困户因病、因残,劳动力缺乏,脱贫路径狭小,只能选养鸡这种收益回报期较短的方式进行产业扶贫。种植茶叶、黄柏收益回报期过长,部分贫困户不愿意参加。三是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项目扶持、资金帮扶等有待加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镇将坚持以发展扶持为主,资金扶持为辅的做法,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搞好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规划,从发展项目香泽、技术服务等方面,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让贫困户逐步形成脱贫产业,最终脱贫。

【第4篇 贫困村第一书记工作总结

;

我是农粮局20__年驻__村第一书记,根据市委、市组织部的文件要求,按照工作计划,通过这一年来的工作,特别是对基层党建和精准扶贫工作,我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较好地完成了今年的第一书记工作任务。

一、基本情况

__村位于武阳镇南部,206国道两旁,辖区面积4.5k㎡,其中耕地面积895.21亩,山地面积4760亩。现有10个村民小组,353户农户,1500多人,其中贫困户73户,132人,村两委干部4人,村党支部1个,党小组3个,党员27人;村级卫生室1个,计生服务所1个;主导产业以种植水稻、脐橙为主,农民主要经济收入依靠务农及外出务工。

二、基层党组织建设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__村的工作好坏,关键在村支部。因此,我们定期开展三会一课,全村大事小情必需召开支委会和党员大会进行商议,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特别是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充分发挥学员干部在率先发展,带头致富,带领致富及促进和谐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现在党建工作及制度建设,党务公开等各项规章制度都较健全,支部战斗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三、精准扶贫工作

1、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文件要求,结合武阳镇的统一部署,大力开展精准扶贫宣传动员工作,及时召开村民小组长及群众代表会议,学习传达了市委市政府有关精准扶贫政策文件精神,引导贫困户转变观念,增强贫困户发家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2、调查摸底,精准识别。根据国家的统一的扶贫对象识别办法,对照上级文件要求,对建档扶贫对象进行了精确复核摸底识别、公示公告。根据致贫原因和发展需求,科学划分扶贫户、扶贫低保户、低保户和五保户四种贫困户类型,并纳入扶贫信息网络管理系统。

3、全面覆盖,结对帮扶。对照文件要求,成立了精准扶贫连心小分队,由10名队员组成,其中常驻队员3名,对全村73户贫困户进行了全覆盖结对帮扶。

4、建档立卡,完善信息。进一步完善贫困户建档立卡资料,建立市、乡、村三级扶贫信息系统平台,通过加强扶贫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将贫困户的需求信息与部门、帮扶干部及社会各界的扶贫资源、扶贫意愿进行有效对接,互联共享。

四、其他工作

1、做好年度计划,五年规划。按照瑞金市委、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瑞金市单位和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实施方案》(瑞办字〔2023〕54号)文件精神,建立完善结对帮扶工作机制,确保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帮助贫困对象尽快脱贫致富,结合__村实际,制订了精准扶贫2023年度工作计划及2023-2023五年帮扶发展规划,为该村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为民办事,帮助村民排忧解难。截至目前,免费开展了二期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60余人参加;投资3万元小型公益项目新修__小学道路150米;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送科技下乡进村活动,手把手教村民识别假冒伪劣农资,减少经济损失,传授种养技术,提高种养技能,节支增收。

五、下步工作打算

1、按照市委统一部署,继续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大力推进精准扶贫,抓好民生工作,推进农业产业发展。

2、根据__村现有实际情况,想方设法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在能够保证村级工作正常开展的同时,争取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篇2:

按照市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今年4月份,我被市委农办(扶贫办)选派到新县浒湾乡郑店村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任职以来,在市、县委组织部、派出单位和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与郑店村广大干群一道,紧紧围绕农村工作大局,坚持从双薄弱村整治入手,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兴产业,促发展,迅速掀起农村改革发展热潮。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深入调研,制定发展规划

初来乍到,人地生疏,面对陌生工作环境,虽然有过几年驻村帮扶工作经历,但要想驾驭农村工作,成为行家里手,我认为一切得从头开始,从村情实际出发,从群众所需、所盼、所想出发。为了做到尽快转换角色,熟悉工作环境,我坚持做到三勤:一是勤于学习,增进沟通。扑下身子从实践中学、放下架子从群众中学、静下心来跟身边同志学,做到多交流、勤沟通。二是勤于调研,熟悉村情。入村伊始,我始终坚持做到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农户、深入群众展开调研,针对农村工作实际,拟定调研课题,进行认真的梳理、归纳和总结,形成有针对性的调研报告,不断的涉猎和熟悉乡村工作情况。三是勤于锻炼,积累经验。为尽快认知、熟悉和掌握农村基层工作经验,我积极参与乡党委、政府开展的各项中心工作,主动深入到浒湾乡农村改革发展最前沿郑店村开展工作,主动深入到涉及群众切实利益、矛盾纠纷较为集中的林权制度改革中去,主动深入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中去。通过两过多月的潜心调研和悉心收集、归纳和总结,我与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成员一起,制定了郑店村三年发展规划,并聘请县建设局进行了总体设计,提出了三年内修通一条路、开发一块田、整修一条河、扮靓一片庄、发展一个产业、建设一个坚强阵地的六个一目标,着力将郑店村建设成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市级示范村,为郑店村勾勒出了一副打基础、兴产业、促发展的美好蓝图。

二、深入创建,谋求发展合力

蓝图绘就,重在添彩。发展规划制定后,为确保规划如期实现,作为第一书记,我从抓班子、带队伍、强堡垒入手,通过借助党建活动载体,来凝聚发展合力。创先争优树标杆。通过开展创争活动,我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兑现承诺,引导村两委干部在开展工作中,坚持高标杆定位,高标准落实。完善和健全了管理制度,规范开好三会一课,制定村级班子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建立健全村务公开,确立民主决策,加强班子团结,增强组织的战斗力。培养和发展3名预备党员,壮大基层党组织。深入学习增素质。借助当前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我坚持与村党员干部一道学习政策法规,探讨农村科技,谋划发展出路。还专门组织村干部和种养能手到光山县晏河乡帅洼村、浉河区五星乡蔬菜种植基地等先进村参观学习,不断灵活学习方式,增强村干部学习兴趣,开阔村两委班子视野。4+2工作聚民智。为增强村内大事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针对性,我与村两委一道深入村组调研,实地考察,广泛征求村民意见,按照4+2工作法的工作程序对严重制约刘湾、北坳、关冲、代洼四个村民组发展的生产生活道路进行硬化,得到广大村民的大力支持,通过一事一议,群众自筹资金近9万元,修通了3公里的路基。半年来,全村新农保、新农合、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各项工作都顺利开展,件件都走在了全乡前列,让群众对村两委班子有了理解、信认和支持上的转变,村班子新形象日渐形成,整体战斗力明显增强。

三、调整结构、培育支柱产业

农村要发展,产业支撑是关键。如何培育出支柱产业来,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根据郑店村富余劳力多和山场资源丰富的实际,一个方面是要走出去,组织群众通过劳务输出脱贫致富。为此,我多次与市、县劳务培训部门和相关务工企业联系,组织群众到新县涉外劳务培训中心、信阳电子学校等地培训,联系县阳光工程到我村现场培训,帮助群众到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外和国内、省内企业务工,使郑店村外出务工人数迅速突破了500人。

另一个方面是深挖村情,走出一条大力发展山场经济和绿色经济的道路。首先是围绕山场资源调整产业结构。郑店村山场面积大,但绝大部分是板栗林,目前品种老化、管理粗放、经济效益差。为此,我积极与市、县国土部门联系汇报,争取土地整理项目,对村里符合条件的板栗林进行土地整理,进而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广种植油茶、茶叶等经济作物。目前,县国土部门已到我村进行了实地勘察,签订了1000亩土地整理协议。同时,对山场上无法进行土地整理的板栗林,着手进行品种改良。为此,我专程到信阳农专农业科学系邀请尹健等3位专家到山场实地察看,化验土壤成份,现场诊断论证,研究改良对策,并多次到市、县科技部门寻求技改项目支持。在市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争取科技改良项目资金3万元,拟于今冬明春建设板栗品种改良示范基地一个,力求以科技带动,促进产业发展。其次,大力发展绿色经济。郑店村地域优势明显,离乡镇和县城较近。我积极引导当地种养大户发展大棚蔬菜、规模养殖业等。目前,一个10多亩无公害蔬菜大棚基地建成了,一个小型淮南猪养殖场动工兴建了,一个散养固始鸡养殖场建成了,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的热情日渐高涨。

四、内引外联、寻求项目支撑

在村集体无任何收入来源,群众经济收入较低的情况下,面对农村落后的基础设施,要想在短短几年内得以改善并非易事。按照省里提出三具两基一抓手的要求,我坚持从郑店村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当前急需改善的基础设施,编制出分期分批实施的项目规划。为了争取项目,在自身单位市委农办(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我在省、市、县涉农部门间,开始了化缘之行。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先后争取到市科技局安排的板栗品种改良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一个、市交通局安排的熊郑湾至刘湾、北坳、关冲、代洼村组道路建设项目一个、省财政厅批复的农业综合开发损毁项目一个,到位项目资金73万元。尤其是争取到市交通局安排实施的熊郑湾至刘湾、北坳、关冲、代洼村组道路建设项目,彻底解决了我村4个村民组近600人反映多年而没有解决的出行难问题,群众十分满意。目前,熊郑湾至刘湾、北坳、关冲、代洼村组3公里水泥路已经铺设,村内河道治理和文化广场建设正在启动,预计12月中旬可以实施完毕。同时,我还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为浒湾乡争取到农业综合开发损毁项目,为两个省级贫困村苏畈村、李榜村各争取到了15万元的扶贫互助资金项目。项目的逐步实施,让一个因长期上访不断,长达数年无项目资金投入的郑店村群众乐开了花,得到了乡党委、政府和当地群众好评。

在争取项目的同时,我还组织编制了郑店村新一轮扶贫开发规划,将郑店村纳入国家扶贫开发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工作。申报了新县2023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老区建设以工代赈项目、交通村组公路建设项目、农村安全饮水项目等,申报资金达156万元。

任职以来,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离组织的要求和群众的期待尚有差距,主要表现在:农村基层工作经验不够丰富,引导农村产业发展的思路还需开拓,跑项争资力度还要加强,农村落后基础设施亟待解决等。下一步,我将不断地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举措,与郑店村广大干群一道,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进精神,卓有成效地开展好各项工作,力争在全市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中有所作为。

篇3:

2023年以来,本人在_____的正确领导下,在本单位主要领导的关心及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证了村党支部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将一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挂职工作取得的成绩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在工作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一个村工作的好坏,首先在于党支部的坚强与否,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否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努力加强村党支部及广大党员的思想建设。深入学习十七届五中、六中、七中全会精神及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引导全体党员及村干部从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实践出发,以更大的决心、足够的精力和得力的措施推动理论学习,在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上有了新的提高。

(二)深入基层,为民解难,当好贫困村党组第一书记

2023年4月份被____选派担任_____党组第一书记兼新农村指导员,上任后,首先与两委村干部召开座谈会,认真研究讨论,从村情实际出发,从群众所需、所盼、所想出发。为了做到尽快转换角色,熟悉工作环境,我坚持做到三勤:一是勤于学习,增进沟通。扑下身子从实践中学、放下架子从群众中学、静下心来跟身边同志学,做到多交流、勤沟通。二是勤于调研,熟悉村情。入村伊始,我始终坚持做到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农户、深入群众展开调研,针对农村工作实际,拟定调研课题,进行认真的梳理、归纳和总结,形成有针对性的调研报告,不断的熟悉乡村工作情况。三是勤于锻炼,积累经验。为尽快任职、熟悉和掌握农村基层工作经验,我积极参与镇党委、政府及村里开展的各项中心工作。通过一年来潜心调研和悉心收集、归纳和总结,我与村两委成员一起,制定了__村两年度计划和五年发展规划,主要成绩有:一是__自然村道路硬化0.6公里,__道路硬化0.3公里,__道路硬化0.45公里;二是村部二楼办公室,150平方米,主体已在今年9月底完工;三是协调帮助完成危房改造14户;四是为民办实事3件,解决村民生活困难3个;五是召开全体党员座谈会1次;六是2023年11月后盾单位给2万元村部建设;七是今年2月份,发动群众连片种植油茶50多亩,山楂50多亩,其他果树50亩;八是积极参与清洁城镇乡村建设美丽_____活动,并制定本村具体实施方案。

二、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一)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

坚持把加强学习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主要措施,把学习作为武装和提高自己的首要任务,牢固树立与时俱进的学习理念,养成勤于学习、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把参加集体组织的学习与个人自学有机结合起来。

一是积极参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先争优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等学习教育活动,深刻领会这些学习教育活动的重点就是突出实践这一特点,在学习活动时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就是把活动与常规工作很好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实际工作的弱点作为踏实做事的重点来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二是学习贯彻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及十八大精神。通过学习,使我明白我的工作要以十八大的精神为指导,紧密结合实际,把工作做细、做实、做好。要积极推进农村生态能源建设,要围绕党的农村政策抓好各项工作,促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深入的开展。

三是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我还加强业务知识,为完成并做好本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形势发展和工作需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积极自学现代信息知识,不断吸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增强新本领,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主要工作体会

在此次挂职工作中,本人之所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认为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领导重视,后盾单位领导支持。在此次挂职工作中,各级领导都高度重视,相关单位在人、财、物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使我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二是争取挂点单位领导重视,争取项目资金,争取相关部门支持,解决村部分实际问题。三是用真心去和农民交朋友,把村干部当作自己的亲人。只有这样,自己的工作才会到得村干部及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四是自己与村干部多交流、多商量,积极开展调研工作。

三、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本村在村道路建设方面,需要硬化的村道较多,需要拓宽的路段较多,道路建设资金缺口较大。

二是产业结构方面。__村虽有优越的自然环境,但缺乏开发,缺乏产业引导和项目扶持,很难帮助该村群众从骨子里脱贫致富,一是底子薄,不成规模;很多农户因为资金有限,都是小打小闹的这种一点、那种一点,最后只够供自己消费。例如,在自家一亩三分田地里种点花生、种点红薯,没有形成规模种植。二是传统守旧,没有对接市场;许多农户因为缺乏引导、缺乏项目扶持,自家种养的农产品,在市场上没有销路。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做好科学合理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切实可行的项目建设计划,使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顺利推进。二是积极做好项目申报和跟踪服务工作,使项目尽快付诸实施。三是积极与市场对接,扶持优势产业;经对市场进行全面考察,结合当地资源优势,认为扶持特色土鸡养殖、山蛙养殖和油茶、蔬菜种植以及绿色无公害腐竹加工等项目是比较有发展优势的。四是加强引导、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宣传产业优势,做通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改变传统种养模式,主动与相关单位部门对接工作,争取所有扶持项目尽快开工建设。

【第5篇 2023年贫困村第一书记工作总结

作为__镇第一书记,脱贫攻坚、精准扶贫,一直是我镇工作的重中之中,我镇认真贯彻落实___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在县扶贫移民局的正确指导下,我镇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增添举措,现将我镇2023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如下:

一、严格落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要求

为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工作,营造扶贫开发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增强扶贫开发合力,我镇严格按照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提出的“五个一批”对我镇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并积极与县工商、城建、运管等8个相关部门进行衔接,点对点核实我镇贫困户信息,严格把关,及时清退、更新数据,做到政策扶持“不少一户”,巩固脱贫成果“不增一户”。将核实后的所有贫困户信息在各村进行公示、评议,将公示期内无异议的贫困户纳入我镇建档立卡信息数据库及脱贫攻坚六有信息管理平台。最终锁定全镇贫困户为57户,146人。目前已建立档案资料,资料内包括了贫困户照片、贫困户家庭情况简介、扶贫措施、包村联系人、驻村工作组联系人等。根据我镇实际,拟定2023年度脱贫任务为26户69人,截至目前,已完成17户51人脱贫,在各类扶贫资金的支持、短、中、长期扶贫项目的支撑下,我镇贫困户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升。严格落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要求。

二、加强产业扶持,提供项目支持,助力脱贫攻坚

(一)道路建设

我镇现已完成所有通村公路修建,正在进行各村通组公路修建,目前万年村不通组的公路有梓柏组、同心组、双河组、24组、25组、26组、红岩组,道路建设滞后是制约全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截止目前,已完成了19组、新华组的林区道路建设,同心梓柏组的林区道路正在扫尾阶段,双河组25组及红岩组林区道路正在建设当中。我们通过多渠道积极筹措道路建设资金,整合项目投入,不断改善路面状况,提高路面技术等级,使万年村大量优质竹木资源得到运输,增加群众收入,确保贫困户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二)阵地建设

为确保“村两委”健全村组织生活,提高村组干部工作积极性、基层组织活力的发挥,我镇在市环保局的大力支持下,争取到5万元阵地建设资金,现已完成万年村办公设备和活动阵地建设;完善了《万年村干部日常管理细则》和《万年村村组工作年度目标考核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严肃党组织生活,加强贫困村党建工作。

(三)饮水工程及人行便道工程

经过对贫困户实地走访,万年村26组、19组等8个村民小组存在村民喝水不便、水质差、出行不便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村民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为此,驻村工作组及“第一书记”完成了对存在饮水困难的8个村民小组的现场调研工作,并制定了饮水工程实施方案。完成了对中高山区饮水工程项目的上报工作,该项目总概算投资31.4万元,涉及8个村民小组148户606人。争取到了基础设施建设经费20万元用于急需建设的19、26组饮水工程和26组人行安全便道工程,目前已完成26组饮水工程及人行便道工程。

(四)扶贫超市

针对万年村村集体经济发展及群众意愿,我镇计划在万年村成立“扶贫超市”,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雅安市环保局及荥经县委组织部提供了大力支持,现在正在进行前期筹备工作,已与国资公司签订协议并落实了超市场所。

(五)大力发展产业

我镇驻村工作组与“第一书记”先后共组织两次扶贫产业项目考察,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村扶贫产业发展。先后邀请了4家企业和种养殖大户到万年村考察扶贫项目。目前黄柏套种黄精项目已落地,项目资金总投入10万元,涉及21户村民,其中贫困户3户。现已成功组建“荥经县万年村茶叶专业合作社 ”正在筹备组建“荥经县万年中药材专业合作社”。

三、实行联村帮扶,落实“五个一”标准

万年村帮扶单位有雅安市环保局、县委组织部、县林业局及县老干局;由市委组织部委派市环保局魏鸿同志为万年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组组长由县林业局纪检组长季晓荣担任,成员为我镇党委副书记姚力;驻村农技员由我镇农技服务中心主任杨成忠担任。我镇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驻村工作组与市环保局每个月召开一次扶贫联席会,对扶贫项目进展情况、扶贫资金使用情况等扶贫工作进行总结,按季度汇总工作动态。

四、制定十三五规划脱贫计划,健全“四本台账”

按照《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四川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我镇镇党委高度重视,制定了符合我镇实际情况的脱贫计划,按照2023年减贫任务进行层层分解落实,针对每户贫困户制定不同的脱贫措施,现已向25户贫困户免费发放鸡苗934只,由联系帮扶单位市环保局出资,鸡苗长成后贫困户可以自行出售,也可以由村合作社回收,为贫困户解决了销路问题,真正实现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引进有意愿和能力的茶叶种植大户,将在万年村发展了近千亩的茶园,拓宽脱贫致富路;从重庆潼南运来优良黄精种子,现已种下黄精2.6吨,涉及种植户21户,其中贫困户3户,种植面积达50余亩。

我镇与各村签订了减贫目标责任书,确定预脱贫名单,健全精准识别台账、“五个一批”帮扶和“一户一册”台账、五个一联村驻村帮扶工作台账、贫困户脱贫台账。确保今年我镇贫困村摘帽,18年实现贫困户全员脱贫,到2023年全面消除我镇绝对贫困,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穿,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全镇实现同步小康。

五、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是部分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思想保守,因循守旧,不愿改变、创新生产、生活方式。二是部分贫困户因病、因残,劳动力缺乏,脱贫路径狭小,只能选养鸡这种收益回报期较短的方式进行产业扶贫。种植茶叶、黄柏收益回报期过长,部分贫困户不愿意参加。三是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项目扶持、资金帮扶等有待加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镇将坚持以发展扶持为主,资金扶持为辅的做法,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搞好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规划,从发展项目香泽、技术服务等方面,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让贫困户逐步形成脱贫产业,最终脱贫。

【第6篇 ____年贫困村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总结范文

____年,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要求,在县委组织部、县扶贫移民局和县直机关工委的具体指导下,以带领贫困村群众脱贫致富为总目标,深入开展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目标、强化监督考核等有效措施,全面推进3个贫困村的扶贫工作整体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____年度我镇贫困村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镇通过省级审定并纳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的建档立卡贫困村有3个,分别为建新村、村和村,共有贫困户871户,1900多人。

二、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对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意见和有关文件精神,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和动员全体镇村干部献计献策,齐心协力把驻村帮扶工作做好。镇党委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为副组长,全体党委班子成员为组员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3个贫困村的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同时成立了以包片领导为组长,市县下派驻村帮扶干部和镇派驻村干部为组员的驻村帮扶工作组,负责具体指导3个贫困村的扶贫工作,并为每个贫困村配备了一名驻村农业科技人员指导具体的增产增收工作。

2.明确工作目标。一是以产业发展为主、精准帮扶为辅,立足贫困村实际,动员群众自力更生,协调有关部门落实资金,争取帮扶项目,帮助农民增产增收。二是细化助农增收工作措施,主要包括:组织动员群众参与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开展劳务输出,拓展群众经济收入渠道,帮助培育致富带头人。三是完善辅助措施,重点包括解决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村容村貌改变等工作,使村民的致富能力明显增强,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

3.强化监督考核。为切实抓好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镇党委专门制发了驻村帮扶干部管理考核办法,与驻村帮扶干部和其联系村签订了责任书,明确要求:联系村必须具备签到册,做好出勤情况记录,每月上报接受检查;驻村帮扶干部必须具备“民情日记本”,记录重点工作,每月汇报一次工作情况,每季度上交一份阶段性工作总结;镇党委成立由党委副书记任组长的监督管理小组,每月必须对驻村帮扶干部的出勤和工作情况进行一次督查或暗访,督查或暗访情况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三、主要成效

1.提高了政策宣传力度。积极宣传党和国家各项扶贫工作政策,帮助群众转变观念、增强发展意识,积极组织动员群众加快发展,脱贫致富。在各贫困村内设立宣传栏、阅报栏、政务公告栏及时传达党的声音,帮助群众党的相关政策。通过展板、宣传语等方式,强化文化阵地建设,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增强了群众感恩意识。

2.制定了产业发展计划。镇党委结合贫困村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计划:一是计划以太阳湖农业发展公司为依托,为3个贫困村建立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并通过发放优质树苗、实施跟踪指导等方式提高产量;二是因地制宜分村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在上级联系部门和镇党委的指导下,3个贫困村分别制定了3至5年产业发展规划,特别强调符合实际、科学可行,为3个贫困村长远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

3.积极争取上级帮扶支持。针对3个贫困村不同的实际困难,协助了村两委做好项目立项工作,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主要包括:市军分区免费为建新村发放优质树苗200多株;市粮食局解决了村两名贫困大学生无钱读大学的问题;县纪委为村多方争取资金,建成水泥路7.8公里,基本实现了村组水泥路全覆盖;县卫计局积极协调救灾扶贫物质,为3个贫困村发放应急生活包50套;县工商局对成规模的养鱼户每户补助了1000元钱,并联系了相关部门开展技能培训。

四、问题建议

我镇还需加强在探索长效帮扶机制上的力度,才能真正使帮扶工作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增强贫困村经济发展后劲。同时希望上级部门加大对我镇贫困村的政策、资金、技术等扶持力度,早日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向小康。

【第7篇 贫困村整村推进工作总结范文

第一篇

今年,我区在省、市扶贫和移民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紧紧瞄准贫困人口,以“减少贫困、缩小差距、增加收入、构建和谐”为目标,以“整村推进、连片扶贫开发”为抓手,以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中心,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重点,积极拓宽扶贫资金筹集渠道,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增强贫困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各项目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我区重点扶贫项目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整村推进工作进展情况

____年度上级扶持我区27个扶贫开发贫困村财政扶贫资金810万元,安排扶贫计划项目51个,到目前为止,已开工项目51个,已完工项目6个,已累计下拨资金140万元。通过项目的实施,新建水泥公路41条39.5公里;桥梁1座5米;砼浇水利设施10条2500米;水陂2座。近几年来,在区扶贫部门的大力扶持下,通过乡、村广大党员和群众的努力,全区27个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明显改善,村容村貌整治力度得到了加强,整村推进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目前全区27个贫困村群众走上了一条和谐富裕之路。

二、主要做法

1、严格资金管理,提高扶贫资金效益,力促项目施工质量。

为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我办继续执行和完善扶贫项目的申报、项目责任、项目验收等十项管理制度,认真执行省《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办法》,把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绩效考评作为贫困乡、村创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坚持扶贫项目资金公开、公示制度。我们的做法是:一是按照考评细则分别对贫困乡和贫困村两级以及每个项目进行考评,并将考评结果在全区贫困乡、村进行通报,从而达到表扬先进,鞭策后进之功效。二是对____年度财政扶贫资金和项目实施进行了检查验收,有力地促进了项目资金的管理和项目实施进度及施工质量。

2、明确任务,突出重点,解决难题。今年,为了切实抓好全区____年的扶贫开发工作,我们把贫困村主导产业建设和贫困户增收帮扶工作作为重点,力求通过整村推进,使各村级主导产业有较大发展,大部分贫困户都能具备脱贫的能力。我们按照区委、区政府____年工作安排部署,结合省、区扶贫和移民部门下达我区扶贫开发目标任务的总体要求,通过反复调查,深入研究,结合各村实际,帮助全区27个贫困村制定和完善了____年各村贫困户脱贫目标任务计划和村级主导产业基地建设目标任务计划,使27个贫困村在整村推进中进一步突出重点、明确建设任务,同时,也解决了以往各重点村在整村推进中发展主导产业项目建设的难题。

3、组织领导,强化培训,现场学习。我办组织召开了由27个贫困村支部书记、17个乡分管领导和扶贫专干工作会议,参会人员现场交流经验,观摩学习,进一步了解掌握整村推进新政策、新标准,拓宽了思路,增强了信心,有力地促进了各贫困村的工作开展。

三、工作成效

1、村容村貌明显改观。

通过村庄整治项目的实施和不断深入,27个贫困村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好转,脏、乱、差现象明显改观。项目实施以来,全区贫困村共出动劳力1900人次,动用机械车辆30台次,清理生活垃圾260方。整治破墙500方,新建垃圾池27个,新栽绿化树木1000棵。农民群众的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2、村庄道路更加完善。

通过项目的实施,砼浇水泥路41条长39.5公里,使村级道路、村组道路得到进一步完善。如大坪乡上期村,通过今年项目的实施,砼浇水泥路7.5公里,使该村基本实现了村组通水泥的目标,极大的方便了广大群众出行。

3、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环境改变人的思想。随着周围环境的不断美化,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在悄悄改变。部分村子安上了路灯,铺上了水泥路,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休闲娱乐文明适度,社会环境稳定和谐的新景象,使广大干群对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充满了信心。

4、基层组织得到加强。

在项目实施中,广大党员干部起早贪黑,冲锋在前,义务劳动,不讲报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不断深入,使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党群关系更加稳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四、____年整村推进工作思路

一是继续抓好____年整村推进扶贫项目的实施。二是加大对省、区扶贫部门的争取力度,奋力抢抓整村推进政策机遇,力争各项扶贫资金有较大幅度的增加,确保对整村推进的资金投入力度稳中有增。

二是抓好整村推进的业务指导。全面落实资金重点投入制度、工程进度定期通报制度和巡回督办制度,重点抓好27个重点村的整村推进项目实施质量,确保各村顺利通过省区验收。

三是抓好整村推进重点村产业建设。重点督促27个重点村抓好村级主导产业和贫困户增收项目建设,确保每个重点村有一个特色主导产业、每户一个稳定增收项目、人平达到一亩高效经济林。

第二篇

自开展“送政策释民惑、送温暖聚民心、送服务解民难”的活动以来,我办“三送”工作队,访村入户,深入基层,认真学习“三送”工作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将该活动认真细致的落到实处,现将一年来的“三送”工作总结如下:

一、村情基本情况

江口村地处市西南部,东邻龙回镇,南连信丰县,西毗大余县新城镇,北依蓉江街办和赤土畲族乡,距市区11公里,属公益林地带和限制开发区域,是纯农业乡。全乡共有23个村民小组,居民632户,总人口2326人,其中党员48名,劳动人民1165人。全村国土面积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99亩,林地面积10800亩,水面面积1300亩,农业产业主要有优质稻、花生、甜柚等。

窝窖村地处浮石乡西南部,距乡政府6公里,全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315户,总人口1315人,劳动力719人。耕地面积802.66亩,林地面积4167亩,人均收入4516元,有小圩场一个,为原窝窖圩游击队所在地。全村以农业为主的小乡村,群众收入以种植水稻,玉米,蔬菜,花生,脐橙,甜玉米为主。创建了甜玉米种植示范基地,组建了甜玉米专业合作社。

罗坳地处323国道,毗邻蓉江街道桥口村,辖区面积4960亩,其中耕地面积580亩,山地面积4380亩,总户数375户,其中农业户365户,产业专业户2户,总人口1460人,其中农业人口1387人,城镇人口73人,五保户5人,低保户55人,计生困难户8人,优抚对象3人,贫困学生6人。

二、工作开展情况

我办驻点干部3人,不驻点干部8人,分别驻3个村,即江口村、窝窖村、罗坳村。共结对帮扶联系群众438户。

一年来,我办驻点干部共撰写民情日记270余篇,录入群众信息表438户,共收集群众意见和问题176件,排查矛盾纠纷42件,公开承诺办好事实事23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43件,发放“三送”活动政策问答等政策法规读450多册,我办三送队在开展各项工作的同时,利用本部门只能,积极为挂点的3个村争资争项,为群众做好事实事。我办“三送”队协助江口村向体育局争取到了健身器材一套,向供电公司为江口村争取到了变压器一台。建设公路:修建江孜口至杉山下水泥公路,长1公里,扶持资金20万元;修建鹅颈园建设点通组水泥公路,长1.2公里,扶持资金10万元;修建鹅头上建设点通组水泥公路,长0.5公里,扶持资金10万元;修建窑背上建设点通组水泥公路,长0.5公里,扶持资金20万元;修建窝窖至莲洲通组路硬化,长1.2公里,扶持资金32万元;修建莲洲塔下产业路建设,扶持资金14万元;硬化罗坳村坳上点道路硬化1公里,扶持资金20万元。

我办“三送”工作队积极向上争资争项,为三个村争资100万元。

1.进村入户,发放联系牌,做到了联系牌发放工作的无遗漏。钉挂联系牌,书写责任人三送干部名字及联系方式,要求达标,确保联系牌作用最大程度的发挥,走访农户、了解村情、体察民意。

2.坚持“三送”全覆盖、常态化。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做到有事请假,假期轮休,确保每月有15天在岗在位,每天有干部在点上,严格遵守“三送”纪律,坚持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遵守群众纪律和各项廉政制度,保持艰苦朴素作风。为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为工作组建立了《工作联动制度》、《公开承诺制度》、《责任追究制度》、《责任包干制度》和《民情台帐制度》和“三送”活动《公开承诺》,

坚持经常入户调研、聊家常,掌握农户生产、生活材料,扩大“三送”工作的群众基础,积极参与劳动,帮助农户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在劳动中体会到“三送”工作带来的乐趣。

3.配合村两委的工作。积极配合村两委,开展好文武坝党委政府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甚至主动援助,深得村干部的信赖与感慨,与村两委干部关系融洽。

4.抓好政策的宣传。始终坚持学____同志一系列只要讲话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等会议精神;坚持学习和领会市委关于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活动的文件精神。

三、存在的问题

开展“三送”活动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上级要求仍有差距,存在一些不足,以求在后续阶段进一步改正,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工作方式过于急躁,有时工作求快,工作效果不尽人意。2、农村工作经验及与民交流、相处知识仍得进一步学习、积累。3、由于资金和权限的限制,对民意调查中发现的民意、民愿,特别是对共性问题和困难往往力不从心,解决的力度有待加大。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坚定不移的开展好“三送”工作。一是:进一步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强力推进“三送”工作的开展;二是:继续落实全覆盖工作,严格按照“所有群众有干部联系服务,所有干部要参与联系群众”的包户要求开展;三是: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民生工程、环境提升、文明创建等方面工作。

第三篇

乡在市扶贫和移民办和相关部门的大力关心支持下,选定小安村为贫困村村庄整治建设示范点,通过不断加大投入,从产业扶贫、科技扶贫、基础设施扶贫等方面,大力开展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强化组织建设,夯实党的基础。

一是按照“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选优选好选强村党支部书记,使村书记成为政治素质高、致富能力强、工作成绩好的带头人。

二是创新村民理事组织设置。根据小安村地理位置、发展实际以及便于活动开展的原则,在全村设立6个村民小组党小组、2个农民合作社和1个村民理事会。平时各组独立灵活开展活动,加大对农民合作社的致富带头能力的培养,定期组织成员进行技术交流,并不定期邀请相关专家授课,提高合作社成员的技术能力和致富本领,使合作社成为小安村脱贫致富的领头雁。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的作用,使其成为小安村公益事业的组织者和推动者。扶贫项目的选定、实施、管理和质量监督由选定的理事会负责。

三是抓好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按照“合理、简单、方便、美观”的原则对村部进行规划布置,完善配套实施,优化功能条件,设立“农事村办”服务站,使群众不出村门就能办好涉农事物。

四是建立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充分发掘村里有致富能力、热衷公益事业、在群众中有好口碑、有威望的优秀青年,通过设立岗位,加大培养考察,常年建立一支5人以上,优质优良的村组后备干部队伍。

二、完善制度建设,做到规范动作。

一是建立健全村议事工作制度,理顺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关系,村“两委”班子经常通气,共同研究讨论村级发展方向。

二是实行村干部绩效考核。对村干部实行定岗位、定目标、定奖惩的“三定”措施,将村干部的工作成绩、绩效考核和待遇挂钩。

三是推行“三务”公开,每季度对党务、村务、财务进行公开,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通报,将内容张贴在村部公开栏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和质询,坚持重大事务实行“四议两公开”制度,确保议事有群众参与、干事有群众支持。

三、发展特色产业,培植主导产业,壮大村级经济。

一是发展农业传统产业。立足土壤肥沃的优势,大力发展优质水稻种植,走绿色生态发展道路,今年,小安村共种植优质水稻1200多亩,农民人均增收100元左右。

二是发展桂花、鱼苗、甜柚、脐橙等特色产业。在小安建成桂花苗木基地2个,面积30亩,年创收达30万元;在坑里和山田组扶持鱼苗养殖,面积达10余亩;成功引进福建老板在小安村投资建设一个千亩果业基地,目前已完成甜柚、脐橙栽种,可为小安村提供就业岗位100多个,小安村农民人均可增收100元以上。

三是发展以生猪养殖为主的支柱产业。成功引进东进牧业在小安建设一个东进农牧公司+农户合作的生猪养殖基地一个,其做法是农民有地出地、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共同建设年出栏6000头左右的小型猪场,通过公司统一管理、统一防疫、统一饲料、统一种苗、统一培训、统一保底回购、统一品质、统一环保的“八统一”措施,,保证农民能够学到技术,得到工资,农户按40元/头的保底分红收益,农户也可以按3万元1股入股,保底红利为年利15%,每年收入4500元,并且不承担经营风险,同时加上土地租货收入年均500元,工资福利等收入(在猪场养猪、在公司租贷的土地种植和沼气工程节约燃料费等)2000元,那么年收入可达2500元以上,以四口之家计算,人均年收入就可以达到6000元以上,初步达到脱贫的目的。

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活生产条件促脱贫。

一是整合各方面资金。按照村庄整治规划,对急需实施的项目进行筛选,整合新农村建设、水利、道路建设、定点帮扶单位的资金以及其他部门的资金,集中解决整村推进资金不足的问题。

二是高标准推进小安村村庄整治工作。首先对塘里建设点内及小安村沿线的破旧猪牛栏、空心房进行拆除,整合各方资源,投资200多万元对小安村村庄进行整治,完成了农民住房外墙装饰、坡顶改造,完成风情广场、休闲广场、体育健身广场及周边休闲游步道和六角亭等公益性设施的建设,对风景河塘的周边环境进行了整治;其次投资60多万元硬化了新屋、老屋通组公路2.5公里;再是加大全村绿化力度,打造绿色小安,种植小安至罗洞行道树1000多棵,大力推进“三清三改”和农村垃圾处理,做到环境整洁、村庄雅静,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三是加大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今年投资260万元完成了小安下洋水陂、老板仚水陂、山田水陂3座水陂的改造,维修了灌溉水渠2.6公里,对黄竹塘小2型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这些工程的实施极大的改善了小安的农业生产条件。

【第8篇 “走进贫困村、共度扶贫日”活动工作总结范文

为抓好我县全国第二个“扶贫日”活动,扩大社会影响,弘扬”扶贫济困、人心向善”的中华名族传统美德和友善互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按照__委办﹝____年﹞157号文件精神,县旅游局精心组织,认真落实扶贫工作。现将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周密部署

我局及时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局机关干部职工开展“走进贫困村共度扶贫日”主题实践活动,由分管领导专抓此项活动,局职工积极参与,在10月15日全国扶贫日活动期间,全局干部职工专门到__乡__村开展用心关注贫困,用爱播种希望主题实践活动。

二、活动主要内容

(一)提高认识,狠抓扶贫工作。于10月14日县旅游局召开了全局干部职工会议,会上由__副局长领学了__委办﹝____年﹞157号文件精神,让广大干部职工深刻领会到扶贫日的重大意义,全局上下务必把此项工作落到实处,真正把扶贫工作当做当前的重点工作要抓,把扶贫工作做好、做精、做实,要落实到村到户,切实为真正有困难的贫困户送温暖,献爱心,确保扶贫工作在社会上有声音、群众中有影响。

(二)了解群众心声,听取群众意见。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切实了解贫困户的冷暖,梳理群众意愿诉求,做到“户情、经济状况、发展意愿、存在困难、就医就学”五个知晓。由副局长__带队在扶贫村开展了“民生诉求”活动,通过实地走访28个贫困户,梳理问题3类,其中涉及医疗救助、产业发展等。在走访结束后,还实地查看了__村学校、村级活动室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同时与村主任亲切交谈中,了解到:由于村级财政存在困难,目前村办公阵地还缺少一些桌椅等办公设施。针对了解的这些问题,我局将进一步与贫困户保持密切联系,向上积极对接相关政策,确保帮扶工作帮有措施、扶有目标、确见实效。

【第9篇 贫困村党建工作总结汇报

贫困村党建工作总结汇报一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村级党支部是基础之基础,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建,巩固基层政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最近,我们对松陵镇农村党建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门的调研。

一、我镇农村党建工作的基本情况

松陵镇所辖村22个,其中党总支4个。共有定工干部82名,其中35岁以下12名,35岁至45岁的53名,50岁以上的16名,平均年龄为43岁,干部队伍年轻化特征较明显。从文化水平角度看,大专以上文化的3名,中专及高中文化的51名,初中以下文化的28名,干部文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们始终以党中央“五个好”的要求不断推进农村党建工作,即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尤其是要有一个好的党支部书记;有一支好队伍;有一条发展经济的好路子;有一个好的经营体制;有一套好的管理制度。我们重点做好三个方面:一是调整好干部队伍。通过定期的___考核、___评议,加强对农村干部的管理,配优配强农村干部队伍。二是教育好党员思想。定期开设农村党员培训班和时事讲座,加强农村党员对相关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水平。三是管理好党的制度。通过五项制度的建设,全面完善村级党组织的各项制度规章,确保各项活动在完整的制度下顺利进行。

总体来说,我镇农村党员队伍基本状况良好,党支部班子团结,坚强有力。党组织健全,党的制度完整,能够定期召开党员大会、党小组会,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开展喜闻乐见的活动。大部分党员都能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

二、开展农村党建工作的难点和存在的问题

(一)稳定乡村干部队伍有点难

目前,在乡村干部队伍中存在着精神不够振作、工作不够安心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工作难度大。相当一部分村干部感到当前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有些精疲力竭。农村工作中的硬任务多,农村工作问题层出不穷,土地征用、农村保障、税费改革等,任何一环出了差错都会影响到农村大局的稳定。二是部分农村干部素质偏低。一部分乡村干部不注意学习提高,在日益纷繁复杂的工作面前显得越来越不适应。①认识不适应。对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出现的有些问题看不透、想不通、把不稳;②工作能力不适应。③工作方法不适应。相当一部分乡村干部依然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一些方法推行工作,过多依靠行政手段,有的甚至搞强迫命令;抓催耕催种较多,抓信息、技术指导甚少。三是村干部政治待遇无法落实,影响了部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原先有能力有作为的村干部能够凭自己的能力不断晋升,加入到国家干部的队伍中,现在由于编制问题,他们的上升空间受到阻碍,升迁无望,退休后保障也成问题,这使得部分干部存有“趁早走人”的思想,工作干劲不足,积极性不高。四是后备干部难选拔。农村一些有文化、有头脑、有培养前途的青年人多外出务工经商,不愿意当村干部,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的问题日益突出。

(二)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点难

在农村,党员的先进性不断削弱,党员作用发挥情况不容乐观。一方面农村党员自身素质制约了党员作用的发挥。一是党员年龄老化,难以起带头作用。二是能力偏弱,无力起带头作用。全镇农村党员队伍文化水平偏低,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的农村党员多,相当一部分农村党员缺乏与时俱进、积极创新的思想。三是信仰动摇,不能起带头作用。有一少部分农村党员党性观念淡薄,思想滑坡,尤以一部分农村无职党员、退职村干部、离退休后回家乡定居的国家干部职工党员、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党员大户这四类人较为突出。另一方面,从党员教育管理角度上讲,传统教育管理方式不适应党员分布分散化、活动流动化的趋势,导致党组织出现“空白”,党员教育管理出现“空档”,使相当一部分农村党员处于管不着、管不了、管不好的状态。缺乏有效的发挥农村党员作用的形式或载体,一般号召多,具体有效的措施少。

(三)改善开展党建工作的环境有点难

一方面是法制环境欠佳。主要是农村遵纪守法的大环境还没有形成,农民法制意识不强,基层干部处理这样或那样棘手问题,弄不好就得罪人,导致群众不满,挨打挨骂,群众围攻基层干部的事件不断发生,基层干部拿群众硬是没办法。另一方面就是农民素质亟待提高。农民群众是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工作的主要对象,但一部分人素质不高,国家、集体观念淡薄,法律意识不强,不讲理,不尽义务,迫切需要加强教育引导,提高素质。

(四)应对新形势、解决新问题有点难

一方面是农村工作内容发生了变化,新的社会发展形势要求村支书不仅要抓农业,还要抓工业、商业,抓城建,抓精神文明建设;不仅要会跑田头,还要会跑码头;不仅要善于管理,还要会科学决策。仅仅从农业生产来讲,其内容也发生了变化,不只是播种和收割的问题,而且涉及到农业产业化的问题,要引导农民合理调整产业结构,走多种经营的路子,工作内容更广泛。另一方面就是农村工作关系发生了变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集体企业转制以后,干部与村民不再是指挥与服从的关系,而变成有事商量着办的关系,昨天的“为民做主”,已经被今天的“由民做主”所取代,昨天的“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已经被今天的“___商量式”工作方法代替。现在群众对村支部书记和村干部的态度是“有吃有穿不靠你,招工上学不求你,有了困难就找你,解决不了就骂你”。这就对村干部在执行政策上的坚定性、思想上的纯洁性、政治上的敏锐性、处理问题方法上的灵活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建工作的对策

实践“三个代表”要求,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需要,必须以促进农村发展、稳定为目标,以发挥政治优势、落实党建工作责任为手段,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一)要正确认识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形势,增强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从我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看,必须增强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必须清醒地看到,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中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不允许有丝毫的懈怠;同时,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系统工程,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需要持之以恒,长期不懈地抓。

从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看,必须增强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自觉性和责任感。现阶段,农村不少党员干部的观念都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仍然用的是老办法、老套路,观念已经相对滞后。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长期的努力,艰苦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调整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靠农村基层组织去解决,需要农村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和引导。

(二)全面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

要切实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一是认真选准配强村级领导班子,重点是多途径选好村党支部书记,既要保持相对稳定性,对有问题的又要及时果断调整。抓好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班子的团结协作。坚持在村党支部领导下,充分支持村委会履行职责,探索村支部和村委会班子协作共事的机制。二是继续加大对后进村党支部的建设整顿。把贫困村和财务管理混乱、社会治安不好、群众意见较大的村作为整顿的重点。三是推进村级___政治建设。认真总结依法选举村委会领导班子的经验,发挥村民委员会的作用。进一步抓好村务公开、___管理制度的落实,重点抓好财务公开,做到凡是群众最关心的问题都及时公开。把贯彻《中国___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同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结合起来,既维护和发挥村党支部的核心地位和威信,又依法办事,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与民政部门一道,抓好对村主任的培训。四是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进一步把村委会、共青团、妇联、民兵等组织建设好,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形成整体工作合力。

要加强对村干部的关心培养,稳定村干部队伍。进一步完善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对实绩明显、任职期长的村支部书记实行养老金额度与任职时间相挂钩,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在生活保障的基础上要加强对村干部的政治关心,广开渠道,多找路子,扩大农村干部特别是村支书政治待遇上的发展空间,激励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使广大村干部有动力,有干劲,充分发挥自己的工作才能,为农村的稳定与发展做出的努力。

贫困村党建工作总结汇报二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去年省直机关党建扶贫工作,表彰先进工作队和优秀队员,安排部署新一期的党建扶贫工作。

20__年,省委、省政府从175个省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抽调236名干部,组成51个农村党建扶贫工作队,分赴全省50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和黔西县的贫困乡村,开展党建扶贫工作。工作队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派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被帮扶县、乡、村实际,积极为贫困地区办实事,谋发展,帮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年来,51个党建扶贫工作队共协调到位帮扶资金3836万元,帮助引进资金13598万元,投资项目468个,帮助引进人才196人,引进技术40项,举办培训班442期,培训干部群众5万余人次,组织劳务输出6525人次,资助贫困学生 8674名。通过项目扶持,共有500多万贫困人口直接受益。同时,各工作队还积极配合县、乡党委,着力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通过党建扶贫工作的开展,改进了机关作风,拓宽了工作视野,锻炼了机关干部,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涌现了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刚才,少农同志宣读了省委组织部、省直机关工委、省扶贫办对2023年先进工作队和优秀队员的表彰决定,道真等13个工作队和李峰等51名优秀队员受到表彰。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获得表彰的先进工作队和优秀队员表示热烈祝贺,对所有参加这项工作的单位和同志表示真诚感谢!

20__年,省委、省政府决定从181个省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抽调230名干部,组成51个农村党建扶贫工作队,分赴全省50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和黔西县的贫困乡村,开展党建扶贫工作。今天下午开始将对扶贫工作队员进行培训。希望大家认真参加培训,增强对党的农村政策的了解,掌握必要的农业适用技术,学会开展扶贫工作的基本要领和工作方法,为做好党建扶贫工作创造条件。培训结束后,你们就将分赴各自的扶贫点开展党建扶贫工作。这里,我对大家提几点希望:

一、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扶贫开发任务的艰巨性,增强开展党建扶贫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近几年来,我省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在全省全面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基本上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开始形成从制度上抑制贫困的新格局。但由于我省贫困人口比重大,自我发展能力弱,做好新形势下扶贫开发工作的任务依然艰巨。2023年,净减少绝对贫困人口16万人,低收入贫困人口18万人,目前全省尚有绝对贫困人口239万人,占全国同类人口的16.1%,低收入人口435万人,占全国同类人口的15.3%。这些贫困人口大多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的大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是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如果下一步国家调整扶贫标准,全省贫困人口的数量将会更多。实行农村低保政策是为了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生存问题,扶贫开发工作则是为了帮助贫困群众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基本增收门路、提高基本素质,帮助贫困农户通过自身发展,从而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我们不能因为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就放松扶贫开发。党的十七大指出:到2023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坚持做到扶贫开发工作力度不能削弱还要继续加强,开发式扶贫方针不能改变还要继续坚持,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不能摇摆还要继续稳定,扶贫开发投入不能减少还要继续增加,使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省委、省政府一直强调,扶贫开发是我省“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扶贫开发工作,需要全党动手,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必须首先带头。各单位要一如既往地支持党建扶贫工作,根据自身特点,发挥优势,立足于为贫困地区办实事,办好事,有钱出钱,有人出人,有力出力,从不同角度、不同渠道,采取不同方式对贫困地区进行帮扶,切实改善民生,努力抑制返贫,加快推进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进程。

二、要指导灾区恢复农业生产,努力实现灾年农业不减产农民不减收

1月12日以来,贵州遭受了历史罕见的特大雨雪冰冻灾害,截止2月25日,因灾造成2218.5万亩农作物受灾,699万亩绝收,倒塌房屋3.4万间,损坏房屋14万间,因灾死亡大牲畜6.45万头,直接经济损失228.9亿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68.2亿元,这给今年的“三农”工作带来了十分严峻的挑战,大灾之年夺丰收的任务艰巨。广大扶贫工作队员必须充分认识抗灾救灾工作的紧迫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充分认识灾后重建和全面完成今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目标任务的严峻性,把生产救灾和灾后重建作为党建扶贫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深入灾区,协助当地党委、政府,动员、帮助、指导灾民切实加强灾后重建和农业生产恢复,积极抢种、改种、补种、补栏、补苗,尽快修复受损农业设施。切实加强春耕生产,引导农民扩大春播作物种植面积,抓好夏收粮油作物田间管理。切实加强畜牧水产业生产,继续促进生猪生产恢复发展,抓好动物疫病防控,抓紧开展春季集中免疫。切实加强抗旱和农田水利建设,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小型农田水利、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建设。切实组织好农资调运,强化农资市场监管,保障农资供应充足和价格基本稳定。切实抓好林业生产恢复工作,及时组织清理、抚育受害林木,对受损严重的林地进行补植补造。切实安排好灾区和农村困难群众生活,搞好春荒救助,抓紧抓好受灾群众倒塌房屋重建工作。努力实现全省灾年农业不减产,农民不减收,主要农产品供给有保障,保证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病能得到及时救治。

三、要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去年12月22日至23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会后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23]1号)。这是中央连续5年以1号文件对“三农”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这5个中央1号文件围绕加强“三农”工作的主线,既各有侧重又互为补充,既立足当前又谋划长远,共同形成了新时期加强“三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政策体系。为了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这两天,省委正在召开农村工作会议,对2023年全省“三农”工作进行总结,对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进行研究,对2023年全省“三农”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会后将以2023年省委1号文件下发《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今年省委1号文件的主要内容为:加强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后劲;抓好粮食和“菜篮子”产品生产,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基本支撑;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建立健全“三农”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宣传贯彻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是做好当前农业和农村各项工作的重要任务。下去的党建扶贫工作队,同时也是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的宣传队,要协助当地党委、政府,根据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理清发展思路,研究制定落实方案和配套措施,推动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要广泛宣传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把党的政策原原本本交给农民,使中央和省关于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各项措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以1号文件精神为强大动力,夯实农业基础,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四、要帮助贫困地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办成几件实实在在的实事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着力点,是农村经济社会繁荣稳定、农民收入增加和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石,是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解决温饱、稳定脱贫的治本之策。基础设施薄弱是制约我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也是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党建扶贫队要继续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要工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最急需最紧迫的项目入手,牵线搭桥,引进资金和技术,大力帮助贫困地区加强人畜饮水、农田水利、沼气及配套工程、通路通电、中小学危房改造、公共卫生、文化场所、村容村貌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办成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让贫困群众种上高产田,走上平坦路,用上安全电,喝上干净水,住上整洁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在确定扶贫项目时,一定要根据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持重点,选择那些能使贫困群众整体受益的项目,能够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项目,能够稳步增加农民收入的项目。要考虑党建扶贫工作的连续性,上一期工作队的项目资金不到位的,要继续帮助协调解决,项目未竣工的,要继续按计划完成。要高度重视工程质量,绝不允许出现豆腐渣工程。对已经竣工的基础设施项目,要明确管护责任,落实管护措施,使其长期正常发挥作用。

五、要协助地方党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解决贫困村“有人管事、有章办事”的问题

省委已决定将2023年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党建扶贫工作必须坚持“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的指导思想,做到“党建”与“扶贫”两个轮子一起转。要协助当地党委以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为契机,选好配强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改善班子结构。有针对性地对新任的村支部班子成员进行集中培训,增强其带领群众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信心和能力。配合做好 “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引导高校毕业生和县乡干部到村任职。广泛开展党员设岗定责、依岗等活动,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坚持按地域、建制村为主设置农村党的组织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和规范乡村党组织的设置,积极探索在产业链上、在专业协会中建立党组织的模式,探索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居联建党组织的方式,探索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活动载体,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教育和引导农村基层干部自觉转变工作方式,改进工作作风,尤其是在矿群矛盾比较突出的地方,工作队更要把工作做深做细,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引导基层组织公开办事、公平理事,大力推行村务透明化。狠抓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帮助农村党组织建立和完善村支“两委”工作运行机制和议事规则、决策程序等,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发挥好农民群众在村级治理中的主体作用,营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氛围。

六、要加强对党建扶贫工作的领导,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省直机关各部门要把党建扶贫工作作为本单位的一件大事来抓,认真制定党建扶贫工作计划,明确今年要办的实事,并切实组织实施。主要负责同志要深入党建扶贫乡、村开展调查研究,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派下去的同志要经常关心,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要把党建扶贫作为培养和锻炼干部的过程,注意在党建扶贫工作中发现、培养和选拔优秀干部。工作队员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自觉服从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和管理,坚守工作岗位,严格请销假制度,自觉维护好省委、省政府的形象,维护好派出单位的形象,维护好工作队的集体形象,维护好工作队员的自身形象。要深入群众之中,与群众打成一片,做到扶真贫、真扶贫、动真格、动真情。今年省财政继续安排580万元,作为省直机关农村党建扶贫工作队的专项经费,平均每个工作队10余万元。各党建扶贫工作队在资金的使用上要从贫困地区的实际出发,重点解决农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要积极筹划一些覆盖面大、投资少、见效快的“短、平、快”项目,真正做到“用小钱办大事”,使专项扶贫资金发挥效益。对专项扶贫资金要加强管理,严禁挪作他用,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审计,确保扶贫资金用到扶贫工作的点子上、关键处,使贫困农户得到的实惠。省委组织部、省直机关工委、省扶贫办要密切配合,做好对整个党建扶贫工作的督促、检查、指导和考核工作,对在党建扶贫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要进行宣传表彰,对违背党的政策,侵犯农民利益,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的,要严肃处理,及时纠正。

同志们,开展党建扶贫工作是省委、省政府交给我们的一项重要而光荣的任务。希望工作队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良好精神状态,投入到党建扶贫工作中,以优异的成绩向省委、省政府,向贫困地区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10篇 2023贫困村第一书记工作总结范文

作为__镇第一书记,脱贫攻坚、精准扶贫,一直是我镇工作的重中之中,我镇认真贯彻落实___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在县扶贫移民局的正确指导下,我镇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增添举措,现将我镇2023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如下:

一、严格落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要求

为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工作,营造扶贫开发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增强扶贫开发合力,我镇严格按照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提出的“五个一批”对我镇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并积极与县工商、城建、运管等8个相关部门进行衔接,点对点核实我镇贫困户信息,严格把关,及时清退、更新数据,做到政策扶持“不少一户”,巩固脱贫成果“不增一户”。将核实后的所有贫困户信息在各村进行公示、评议,将公示期内无异议的贫困户纳入我镇建档立卡信息数据库及脱贫攻坚六有信息管理平台。最终锁定全镇贫困户为57户,146人。目前已建立档案资料,资料内包括了贫困户照片、贫困户家庭情况简介、扶贫措施、包村联系人、驻村工作组联系人等。根据我镇实际,拟定2023年度脱贫任务为26户69人,截至目前,已完成17户51人脱贫,在各类扶贫资金的支持、短、中、长期扶贫项目的支撑下,我镇贫困户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升。严格落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要求。

二、加强产业扶持,提供项目支持,助力脱贫攻坚

(一)道路建设

我镇现已完成所有通村公路修建,正在进行各村通组公路修建,目前万年村不通组的公路有梓柏组、同心组、双河组、24组、25组、26组、红岩组,道路建设滞后是制约全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截止目前,已完成了19组、新华组的林区道路建设,同心梓柏组的林区道路正在扫尾阶段,双河组25组及红岩组林区道路正在建设当中。我们通过多渠道积极筹措道路建设资金,整合项目投入,不断改善路面状况,提高路面技术等级,使万年村大量优质竹木资源得到运输,增加群众收入,确保贫困户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二)阵地建设

为确保“村两委”健全村组织生活,提高村组干部工作积极性、基层组织活力的发挥,我镇在市环保局的大力支持下,争取到5万元阵地建设资金,现已完成万年村办公设备和活动阵地建设;完善了《万年村干部日常管理细则》和《万年村村组工作年度目标考核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严肃党组织生活,加强贫困村党建工作。

(三)饮水工程及人行便道工程

经过对贫困户实地走访,万年村26组、19组等8个村民小组存在村民喝水不便、水质差、出行不便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村民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为此,驻村工作组及“第一书记”完成了对存在饮水困难的8个村民小组的现场调研工作,并制定了饮水工程实施方案。完成了对中高山区饮水工程项目的上报工作,该项目总概算投资31.4万元,涉及8个村民小组148户606人。争取到了基础设施建设经费20万元用于急需建设的19、26组饮水工程和26组人行安全便道工程,目前已完成26组饮水工程及人行便道工程。

(四)扶贫超市

针对万年村村集体经济发展及群众意愿,我镇计划在万年村成立“扶贫超市”,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雅安市环保局及荥经县委组织部提供了大力支持,现在正在进行前期筹备工作,已与国资公司签订协议并落实了超市场所。

(五)大力发展产业

我镇驻村工作组与“第一书记”先后共组织两次扶贫产业项目考察,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村扶贫产业发展。先后邀请了4家企业和种养殖大户到万年村考察扶贫项目。目前黄柏套种黄精项目已落地,项目资金总投入10万元,涉及21户村民,其中贫困户3户。现已成功组建“荥经县万年村茶叶专业合作社 ”正在筹备组建“荥经县万年中药材专业合作社”。

三、实行联村帮扶,落实“五个一”标准

万年村帮扶单位有雅安市环保局、县委组织部、县林业局及县老干局;由市委组织部委派市环保局魏鸿同志为万年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组组长由县林业局纪检组长季晓荣担任,成员为我镇党委副书记姚力;驻村农技员由我镇农技服务中心主任杨成忠担任。我镇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驻村工作组与市环保局每个月召开一次扶贫联席会,对扶贫项目进展情况、扶贫资金使用情况等扶贫工作进行总结,按季度汇总工作动态。

四、制定十三五规划脱贫计划,健全“四本台账”

按照《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四川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我镇镇党委高度重视,制定了符合我镇实际情况的脱贫计划,按照2023年减贫任务进行层层分解落实,针对每户贫困户制定不同的脱贫措施,现已向25户贫困户免费发放鸡苗934只,由联系帮扶单位市环保局出资,鸡苗长成后贫困户可以自行出售,也可以由村合作社回收,为贫困户解决了销路问题,真正实现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引进有意愿和能力的茶叶种植大户,将在万年村发展了近千亩的茶园,拓宽脱贫致富路;从重庆潼南运来优良黄精种子,现已种下黄精2.6吨,涉及种植户21户,其中贫困户3户,种植面积达50余亩。

我镇与各村签订了减贫目标责任书,确定预脱贫名单,健全精准识别台账、“五个一批”帮扶和“一户一册”台账、五个一联村驻村帮扶工作台账、贫困户脱贫台账。确保今年我镇贫困村摘帽,18年实现贫困户全员脱贫,到2023年全面消除我镇绝对贫困,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穿,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全镇实现同步小康。

五、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是部分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思想保守,因循守旧,不愿改变、创新生产、生活方式。二是部分贫困户因病、因残,劳动力缺乏,脱贫路径狭小,只能选养鸡这种收益回报期较短的方式进行产业扶贫。种植茶叶、黄柏收益回报期过长,部分贫困户不愿意参加。三是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项目扶持、资金帮扶等有待加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镇将坚持以发展扶持为主,资金扶持为辅的做法,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搞好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规划,从发展项目香泽、技术服务等方面,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让贫困户逐步形成脱贫产业,最终脱贫。

贫困村总结(十篇)

作为xx镇第一书记,脱贫攻坚、精准扶贫,一直是我镇工作的重中之中,我镇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在县扶贫移民局的正确指…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贫困村信息

  • 贫困村总结(十篇)
  • 贫困村总结(十篇)31人关注

    作为xx镇第一书记,脱贫攻坚、精准扶贫,一直是我镇工作的重中之中,我镇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在县扶贫移民局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