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篇高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 第2篇2023高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 第3篇高考化学40个常错知识点总结 第4篇高考化学实验知识总结 第5篇2023年高考化学物质结构、电解质理论知识点总结 第6篇高考化学方程式总结 第7篇高考生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8篇2023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9篇2023年高考化学备考工作总结反思 第10篇高二学生必读:话总结高考化学知识点 第11篇2023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12篇2023高考早复习: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13篇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14篇2023年高考化学实验类知识点总结 第15篇2023年高考化学40个常错知识点总结 第16篇高考化学的工作总结
【第1篇 高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
净安全的生存环境
第一单元 空气质量的改善
一、 空气质量报告
(一)、空气质量评价包括:
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
空气污染指数:根据空气中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浓度计算出来的数值。首要污染指数即位该地区的空气污染指数
(二)、大气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1、温室效应
(1)原因:
①全球化石燃料用量猛增排放出大量的co2;
②乱砍乱伐导致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吸收co2能力下降。
2、主要危害:
(1)冰川熔化,使海平面上升
(2)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
(3)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4)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3、控制温室效应的措施
(1)逐步调整能源结构,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2)进一步植树造林、护林、转化空气中的co2
2、酸雨
(1)原因:酸性氧化物(so2、no2)
so2+h2o==h2so3 2h2so3+o2==2h2so4
(2)防止方法:
①开发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核能等)
②减少化石燃料中s的含量
钙基脱硫
caco3==cao+co2
cao+so2==caso3
2caso3+o2==2caso4
③吸收空气中的so2
④加强环保教育
3、机动车尾气污染:
尾气净化装置
2no+2co=n2+2co2
4、co 能和人体的血红蛋白结合 使能中毒
5、可吸入颗粒物:静电出尘
6、居室空气污染物:甲醛、苯及其苯的同系物、氡等
危害: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肝功能异常等)
7、白色污染的危害:
①破坏土壤结构
②降低土壤肥效
③污染地下水
④危及海洋生物的生存
二单元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一、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一般步骤
混凝 沉降过滤 活性碳吸附池除味 杀菌消毒
明矾---目的:净水 原理:
al3++3h2o=al(oh)3(胶体)+3h+
al(oh)3(胶体)有吸附性吸附水中杂质 沉降
活性碳目的:去除异味
原理:吸附性
液氯目的:杀菌消毒cl2+h2o=hcl+hclo(强氧化性)
二、 污水处理中化学方法及其原理
污水处理常见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
1、 化学方法 中和法 氧化还原 法沉淀法
(1)中和法 适合于处理酸性污水
(2)氧化还原法 适合处理油类、氰化物、硫化物等 (空气、臭氧、氯气)是常见氧化剂
(3)沉淀法 适合于处理含重金属离子污水(如加入适量的碱控制废水的ph值)
第三单元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
无害化处理:焚烧法、卫生填埋法、 回收作特殊处理
垃圾处理 资源化处理:垃圾产生沼气、废弃塑料回收、废玻璃的回收利用
养均衡与人体健康
第一单元 摄取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
一、人体必须元素
常见微量元素
ca :乳制品 mg:蔬菜和动物内脏 p:鱼类 f:茶叶 fe:紫菜 cu:葡萄干 硒:肉类
1. 加碘盐与补碘
碘在碘盐中以kio3存在 缺碘症状:引起地方甲状腺肿大
2、 铁强化酱油与补铁
功能: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的必要成分,缺铁症状:贫血,儿童缺铁导致智力发育迟缓
补治措施:
①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内脏、动物全血、肉类、鱼类、蛋类
②口服补铁剂
③铁强化酱油
3、龋齿与含氟牙膏
缺氟:造成龋齿,引起老年性骨质疏松
机理:
ca5(po4)3oh(s) ==5ca2+(aq)+3po43-(aq)+oh-(aq)
糖在酶的作用下生成酸性物质,导致上述溶解平衡向ca5(po4)3oh溶解方向移动,f能与ca2+ 、po43-更稳定的ca5(po4)3f。
4、富含锌的食物与补锌
缺锌:导致生长发育不良,智力低下,食欲不振,免疫功能退化,抵抗力差。
补充:富含锌的食物有:瘦肉、猪肝、鸡蛋、牡蛎等,黄豆、玉米、小米、核桃、松子、含锌也较多。
(1) 药补:严重缺锌病人可按医生要求服用一些补锌药物,如葡萄糖酸锌
第二单元 提供能量与营养的食物
一、 糖类
(1)糖类: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淀粉和纤维素,二糖以及多糖在稀硫酸或人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
淀粉 葡萄糖
二、油脂 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
为人类提供热量和必需的脂肪酸
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三、蛋白质
1、水解最终生成氨基酸 a氨基酸 通式
2、蛋白质盐析:蛋白质+无机盐溶液(nh4)2so4或na2so4、→沉降 +水→溶解
(分离提纯蛋白质)
3、变性: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甲醛、加热等,发生凝结失去活性。不可逆
4、8种必需氨基酸:在人体中不能合成,必须在食物中补给
5、含有蛋白质的食物:豆腐、鱼、鸡蛋、牛奶
四、维生素
1、维生素a:脂溶性维生素
缺少 人易患夜盲症、干眼病等眼疾。摄入途径:胡萝卜等蔬菜和鱼肝油中
3、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水溶性维生素
防止坏血病,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易被氧化,遇热易分解。摄入途径:新鲜蔬菜及水果中(猕猴桃、辣椒)
化学性质小结:
(1)还原性(将i2、fe3+还原)
(2)加成反应 (3)酯化反应
(4)遇热易分解
第三单元 优化食品品质的添加剂
(1)着色剂(天然色素、人工食用色素) 发色剂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亚硝酸不能过量食用)
(2)调味剂
(3)疏松剂 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复合疏松剂等。(揉制面团时放入小苏打)
(4)防腐剂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丙酸钙等
第四单元 造福人类健康的化学药物
一、生活中常见的药物
1、抗酸药治疗胃酸(主要成分盐酸)分泌过多。
胃舒平一主要成分氢氧化铝,与胃酸中和。
2、解热镇痛药 阿司匹林——主要成份乙酰水杨酸,解热镇痛和抗炎、抗风湿效用。
3、合成抗菌药 磺胺类药物吡哌酸、诺氟沙星、环丙沙星。
4、抗生素作用:抑制某些微生物的生长,杀灭某些微生物。常用药: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
阿莫西林:对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消化道溃疡和胃炎有良好疗效
二、安全用药
遵照医嘱或按医药说明书十分必要 非处方药(0tc) 拒绝毒品
丰富多彩的生活材料
第一单元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
一、金属的性质及其应用
1、al 易拉罐的主要成分
(1)与氧气常温下生成氧化膜 抗腐蚀能力
(2)与cuso4反应 2al+ 3cuso4==al2 (so4)3+ 3cu
(3)与碱反应 2al+2naoh+2h2o==naalo2+3h2↑
(4)常温下与浓硫酸 或浓硝酸钝化
二、合金
1、 定义:将两种或多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活性的物质
2、 具有较好的物理化学性能
纯铝和纯铁质地软,强度小 无法制造承载负荷的结构零件
三、金属腐蚀
1、化学腐蚀:金属跟接触到的物质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腐蚀
2、电化学腐蚀:不纯的金属或合金与电解质溶液接触,会发生原电池反应,比较活泼的金属失电子被氧化的腐蚀
3、fe-2e- →fe2+→fe(oh)2→fe(oh)3→fe2o3·_h2o
4、金属防护的几种重要方法
① 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烤蓝、油漆等)
② 改变金属内部的组织结构,制成合金。(不锈钢)
③电化学保护法,即将金属作为原电池的正极或与电源负极相连。
第二单元功能各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一、 生活中的硅酸盐材料
1、 陶瓷:原料——黏土(主要成分硅酸盐)
2、 玻璃:原料——石英砂、纯碱(碳酸钠)、石灰石(碳酸钙)
成分——硅酸钠、硅酸钙、二氧化硅
设备——熔炉
特种玻璃:石英玻璃、光学玻璃、化学仪器、有色玻璃、变色玻璃、钢化玻璃
3、 水泥:原料——黏土、石灰石(碳酸钙)
成分——硅酸二钙、硅酸三钙、铝酸三钙
设备——回转窑
可用石膏(二水合硫酸钙)调解水硬性
钢筋混凝土成分:水泥、沙、碎石、水按比例混合
二、 光导纤维和新型陶瓷材料
1、 光导纤维的好处:容量大、传速快、省金属
2、 新型陶瓷:结构陶瓷(如纳米陶瓷)
功能陶瓷(如生物陶瓷)
第三单元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
一、 塑料
1、 聚合反应:加聚反应(如制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
缩聚反应(如制酚醛树脂)
聚氯乙烯薄膜不能用来包装食品,应该用聚乙烯
不粘锅内壁涂敷的是聚四氟乙烯
2、 单体:用来制备聚合物的物质,两种以上单体间的加聚反应就是共聚反应。
二、 纤维
1、 天然纤维:植物纤维(如棉花,成分为纤维素,属于糖类)
动物纤维(如羊毛、蚕丝,成分为蛋白质)
2、 化学纤维:人造纤维(对天然纤维的加工,如粘胶纤维)
合成纤维(完全由人制造,如尼龙),尼龙又称锦纶,是人类第一次采用非纤维材料,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得到的化学纤维。
三、 橡胶
1、 天然橡胶:以天然乳胶(主要从橡胶树取得)为原料,成分为聚异戊二烯,是线形分子。
硫化橡胶,当中含有二硫键,使线形分子转变为体型网状分子,有弹性且不易变形。
2、 合成橡胶:如丁苯橡胶等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并称三大合成材料
四、 功能高分子材料
种类很多,如高吸水性材料,可用于制作纸尿布、农林业保水剂、石油化工脱水剂
五、 复合材料
1、 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材料组合而成的复合材料,通常具有比原材料更优越的性能。如钢筋混凝土、石棉瓦、玻璃钢
2、 组成:基体材料、增强材料,如碳纤维增强材料
第四单元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
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
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5h2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5.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6.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7.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外的化合物(除co、co2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无机物(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co2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
8.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a.酸性氧化物: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o2,so2,so3
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同价的含氧酸。
co2+h2o=h2co3
so2+h2o=h2so3
so3+h2o=h2so4
b.碱性氧化物: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ao na2o mgo fe2o3 cuo
大部分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cao k2o cao na2o溶于水立即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其他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跟水不反应。
cao+h2o=ca(oh)2
cao+h2o=ca(oh)2
na2o+h2o=2naoh
k2o+h2o=2koh
c.注意:co和h2o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是不成盐氧化物。
9.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酸溶液的ph小于7
酸的名称中最后一个字是“酸”,通常化学式的第一种元素是“h”,酸由氢和酸根离子组成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根据酸的组成,
通常有以下两种分类方法:
酸的电离方程式:酸=nh++酸根离子n-
a.根据酸分子电离所能生成的氢离子的个数分为:
一元酸(hcl、hno3)、二元酸(h2so4、h2s、h2co3)和三元酸(h3po4)
b.根据酸分子里有无氧原子分为:含氧酸(h2so4,hno3,h2co3,h3po4名称为:某酸,无氧酸(hcl,h2s名称为:氢某酸)
鉴定酸(鉴定h+)的方法有:①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酸溶液;②加活泼金属mg、fe、zn等有氢气放出
10、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通常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溶碱有五种:钾钙钠钡氨(koh,ca(oh)2,naoh,ba(oh)2,nh4·oh氨水)它们的溶液无色。
有颜色的碱(不溶于水):红褐色的氢氧化铁(fe(oh)3↓)、蓝色的氢氧化铜(cu(oh)2↓)
其他固体碱是白色。碱的名称通常有“氢氧化某”,化学式的最后面是“oh”
可溶性碱的溶液ph大于7,紫色石蕊试液遇溶碱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溶碱变红色
鉴定可溶性碱溶液(鉴定oh-)方法一:加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加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是碱.方法二:加铁盐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加铜盐溶液有蓝色沉淀的是碱。
三、氢气的性质和用途
11.氢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不纯的氢气点燃会爆炸,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②还原性:氢气还原氧化铜
现象:黑色氧化铜逐渐光亮的红色的铜,管壁有水珠产生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注意事项:“酒精灯迟到早退”,即开始时要先通入氢气后加热(目的是排净管内空气,防止氢气与管内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实验结束时要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氢气至试管冷却(防止生成的铜受热被氧化成cuo)
(3)氢气的用途:充气球,冶炼金属,高能燃料,化工原料
12.生成氢气的反应(实验室制取h2最常用的试剂是:
锌粒和稀硫酸,也可用②③⑤⑥⑦)
①锌粒和稀硫酸反应zn+h2so4=znso4+h2↑
②铁和稀硫酸反应fe+h2so4=feso4+h2↑
③镁和稀硫酸反应mg+h2so4=mgso4+h2↑
④铝和稀硫酸反应2al+3h2so4=al2(so4)3+3h2↑
⑤锌粒和盐酸反应zn+2hcl=zncl2+h2↑
⑥铁和盐酸反应fe+2hcl=fecl2+h2↑
⑦镁和盐酸反应mg+2hcl=mgcl2+h2↑
⑧铝和盐酸反应2al+6hcl=2alcl3+3h2↑
四、铁的性质
13.铁的物理性质: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质软,是导体
铁的化学性质:
(1)铁跟氧气反应
铁在潮湿空气里(既有h2o又有o2时)易生锈,铁锈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
防锈方法:在铁表面涂一层保护膜(如涂漆或油);镀锌等金属或烤蓝
铁在氧气里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2)铁可跟酸和排在铁后的金属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
①铁跟硫酸铜溶液反应(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化学方程式:
fe+cuso4=cu+feso4
现象: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铜,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
②铁跟硫酸反应fe+h2so4=feso4+h2↑
铁跟盐酸反应fe+2hcl=fecl2+h2↑
现象:有气泡生成,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铁有两种离子:铁离子fe3+亚铁离子fe2+)
铁元素有三种氧化物:氧化铁fe2o3氧化亚铁feo四氧化三铁fe3o4。
其中:氧化铁fe2o3中铁为正三价,氧化亚铁feo中铁为正二价,而四氧化三铁fe3o4是氧化铁fe2o3和氧化亚铁feo的混合物(fe2o3·feo)
14.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区别是含碳量不同,生铁的含碳量高,钢含碳量低。
合金: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具有金属性质的混合物。(纯净物不是合金)
第五单元
一、物质结构理论
1.用原子半径、元素化合价周期性变化比较不同元素原子或离子半径大小
2.用同周期、同主族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递变规律判断具体物质的酸碱性强弱或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或对应离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
3.运用周期表中元素“位--构--性”间的关系推导元素。
4.应用元素周期律、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进行相关计算或综合运用,对元素推断的框图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5.晶体结构理论
⑴晶体的空间结构:对代表物质的晶体结构要仔细分析、理解。在高中阶段所涉及的晶体结构就源于课本的就几种,高考在出题时,以此为蓝本,考查与这些晶体结构相似的没有学过的其它晶体的结构。
⑵晶体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物质的熔、沸点高低规律比较。
⑶晶体类型的判断及晶胞计算。
二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重要基本理论,也是化工生产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是高考的热点和难点。考查主要集中在:掌握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和计算,理解外界条件(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考点主要集中在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关系,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等。化学平衡的标志和建立途径,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判断平衡移动方向,及各物质的物理量的变化与物态的关系,等效平衡等。
1.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及化学平衡的移动
主要包括: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的特征,条件改变时平衡移动知识以及移动过程中某些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
三、电解质理论
电解质理论重点考查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酸碱中和反应中有关弱电解质参与的计算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原理,水的离子积常数及溶液中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的有关计算和ph的计算,溶液酸碱性的判断,不同电解质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小的比较,盐类的水解原理及应用,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电解质理论与生物学科之间的渗透等。
重要知识点有:
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及计算。
2.盐类的水解及其应用,特别是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离子共存问题。
四、电化学理论
电化学理论包括原电池理论和电解理论。
原电池理论的主要内容:判断某装置是否是原电池并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书写电极反应式及总反应式;原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及两极区溶液的ph的变化以及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离子的运动方向;新型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
特别注意的是高考关注的日常生活、新技术内容有很多与原电池相关,还要注意这部分内容的命题往往与化学实验、元素与化合物知识、氧化还原知识伴随在一起。同时原电池与生物、物理知识相互渗透如生物电、废旧电池的危害、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电池效率等都是理综命题的热点之一。
电解原理包括判断电解池、电解池的阴阳极及两极工作时的电极反应式;判断电解池工作中和工作后溶液和两极区溶液的ph变化;电解原理的应用及电解的有关计算。命题特点与化学其它内容综合,电解原理与物理知识联系紧密,学科间综合问题。
【第2篇 2023高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
导语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备考也需要一点点积累才能到达好的效果。为您提供2023高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巩固所学知识并灵活运用,考试时会更得心应手。快来看看吧!
第一单元空气质量的改善
一、空气质量报告
(一)、空气质量评价包括:
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
空气污染指数:根据空气中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浓度计算出来的数值。首要污染指数即位该地区的空气污染指数
(二)、大气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1、温室效应
(1)原因:
①全球化石燃料用量猛增排放出大量的co2;
②乱砍乱伐导致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吸收co2能力下降。
2、主要危害:
(1)冰川熔化,使海平面上升
(2)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
(3)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4)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3、控制温室效应的措施
(1)逐步调整能源结构,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2)进一步植树造林、护林、转化空气中的co2
2、酸雨
(1)原因:酸性氧化物(so2、no2)
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
(2)防止方法:
①开发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核能等)
②减少化石燃料中s的含量
钙基脱硫
caco3==cao+co2
cao+so2==caso3
2caso3+o2==2caso4
③吸收空气中的so2
④加强环保教育
3、机动车尾气污染:
尾气净化装置
2no+2co=n2+2co2
4、co能和人体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能中毒
5、可吸入颗粒物:静电出尘
6、居室空气污染物:甲醛、苯及其苯的同系物、氡等
危害: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肝功能异常等)
7、白色污染的危害:
①破坏土壤结构
②降低土壤肥效
③污染地下水
④危及海洋生物的生存
二单元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一、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一般步骤
混凝沉降过滤活性碳吸附池除味杀菌消毒
明矾---目的:净水原理:
al3++3h2o=al(oh)3(胶体)+3h+
al(oh)3(胶体)有吸附性吸附水中杂质沉降
活性碳目的:去除异味
原理:吸附性
液氯目的:杀菌消毒cl2+h2o=hcl+hclo(强氧化性)
二、污水处理中化学方法及其原理
污水处理常见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
1、化学方法中和法氧化还原法沉淀法
(1)中和法适合于处理酸性污水
(2)氧化还原法适合处理油类、氰化物、硫化物等(空气、臭氧、氯气)是常见氧化剂
(3)沉淀法适合于处理含重金属离子污水(如加入适量的碱控制废水的ph值)
第三单元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
无害化处理:焚烧法、卫生填埋法、回收作特殊处理
垃圾处理资源化处理:垃圾产生沼气、废弃塑料回收、废玻璃的回收利用
养均衡与人体健康
第一单元摄取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
一、人体必须元素
常见微量元素
ca:乳制品mg:蔬菜和动物内脏p:鱼类f:茶叶fe:紫菜cu:葡萄干硒:肉类
1.加碘盐与补碘
碘在碘盐中以kio3存在缺碘症状:引起地方甲状腺肿大
2、铁强化酱油与补铁
功能: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的必要成分,缺铁症状:贫血,儿童缺铁导致智力发育迟缓
补治措施:
①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内脏、动物全血、肉类、鱼类、蛋类
②口服补铁剂
③铁强化酱油
3、龋齿与含氟牙膏
缺氟:造成龋齿,引起老年性骨质疏松
机理:
ca5(po4)3oh(s)==5ca2+(aq)+3po43-(aq)+oh-(aq)
糖在酶的作用下生成酸性物质,导致上述溶解平衡向ca5(po4)3oh溶解方向移动,f能与ca2+、po43-更稳定的ca5(po4)3f。
4、富含锌的食物与补锌
缺锌:导致生长发育不良,智力低下,食欲不振,免疫功能退化,抵抗力差。
补充:富含锌的食物有:瘦肉、猪肝、鸡蛋、牡蛎等,黄豆、玉米、小米、核桃、松子、含锌也较多。
(1)药补:严重缺锌病人可按医生要求服用一些补锌药物,如葡萄糖酸锌
第二单元提供能量与营养的食物
一、糖类
(1)糖类: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淀粉和纤维素,二糖以及多糖在稀硫酸或人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
淀粉葡萄糖
二、油脂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
为人类提供热量和必需的脂肪酸
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三、蛋白质
1、水解最终生成氨基酸a氨基酸通式
2、蛋白质盐析:蛋白质+无机盐溶液(nh4)2so4或na2so4、→沉降+水→溶解
(分离提纯蛋白质)
3、变性: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甲醛、加热等,发生凝结失去活性。不可逆
4、8种必需氨基酸:在人体中不能合成,必须在食物中补给
5、含有蛋白质的食物:豆腐、鱼、鸡蛋、牛奶
四、维生素
1、维生素a:脂溶性维生素
缺少人易患夜盲症、干眼病等眼疾。摄入途径:胡萝卜等蔬菜和鱼肝油中
3、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水溶性维生素
防止坏血病,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易被氧化,遇热易分解。摄入途径:新鲜蔬菜及水果中(猕猴桃、辣椒)
化学性质小结:
(1)还原性(将i2、fe3+还原)
(2)加成反应(3)酯化反应
(4)遇热易分解
第三单元优化食品品质的添加剂
(1)着色剂(天然色素、人工食用色素)发色剂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亚硝酸不能过量食用)
(2)调味剂
(3)疏松剂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复合疏松剂等。(揉制面团时放入小苏打)
(4)防腐剂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丙酸钙等
第四单元造福人类健康的化学药物
一、生活中常见的药物
1、抗酸药治疗胃酸(主要成分盐酸)分泌过多。
胃舒平一主要成分氢氧化铝,与胃酸中和。
2、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主要成份乙酰水杨酸,解热镇痛和抗炎、抗风湿效用。
3、合成抗菌药磺胺类药物吡哌酸、诺氟沙星、环丙沙星。
4、抗生素作用:抑制某些微生物的生长,杀灭某些微生物。常用药: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
阿莫西林:对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消化道溃疡和胃炎有良好疗效
二、安全用药
遵照医嘱或按医药说明书十分必要非处方药(0tc)拒绝毒品
丰富多彩的生活材料
第一单元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
一、金属的性质及其应用
1、al易拉罐的主要成分
(1)与氧气常温下生成氧化膜抗腐蚀能力
(2)与cuso4反应2al+3cuso4==al2(so4)3+3cu
(3)与碱反应2al+2naoh+2h2o==naalo2+3h2↑
(4)常温下与浓硫酸或浓硝酸钝化
二、合金
1、定义:将两种或多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活性的物质
2、具有较好的物理化学性能
纯铝和纯铁质地软,强度小无法制造承载负荷的结构零件
三、金属腐蚀
1、化学腐蚀:金属跟接触到的物质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腐蚀
2、电化学腐蚀:不纯的金属或合金与电解质溶液接触,会发生原电池反应,比较活泼的金属失电子被氧化的腐蚀
3、fe-2e-→fe2+→fe(oh)2→fe(oh)3→fe2o3·_h2o
4、金属防护的几种重要方法
①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烤蓝、油漆等)
②改变金属内部的组织结构,制成合金。(不锈钢)
③电化学保护法,即将金属作为原电池的正极或与电源负极相连。
第二单元功能各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一、生活中的硅酸盐材料
1、陶瓷:原料——黏土(主要成分硅酸盐)
2、玻璃:原料——石英砂、纯碱(碳酸钠)、石灰石(碳酸钙)
成分——硅酸钠、硅酸钙、二氧化硅
设备——熔炉
特种玻璃:石英玻璃、光学玻璃、化学仪器、有色玻璃、变色玻璃、钢化玻璃
3、水泥:原料——黏土、石灰石(碳酸钙)
成分——硅酸二钙、硅酸三钙、铝酸三钙
设备——回转窑
可用石膏(二水合硫酸钙)调解水硬性
钢筋混凝土成分:水泥、沙、碎石、水按比例混合
二、光导纤维和新型陶瓷材料
1、光导纤维的好处:容量大、传速快、省金属
2、新型陶瓷:结构陶瓷(如纳米陶瓷)
功能陶瓷(如生物陶瓷)
第三单元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
一、塑料
1、聚合反应:加聚反应(如制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
缩聚反应(如制酚醛树脂)
聚氯乙烯薄膜不能用来包装食品,应该用聚乙烯
不粘锅内壁涂敷的是聚四氟乙烯
2、单体:用来制备聚合物的物质,两种以上单体间的加聚反应就是共聚反应。
二、纤维
1、天然纤维:植物纤维(如棉花,成分为纤维素,属于糖类)
动物纤维(如羊毛、蚕丝,成分为蛋白质)
2、化学纤维:人造纤维(对天然纤维的加工,如粘胶纤维)
合成纤维(完全由人制造,如尼龙),尼龙又称锦纶,是人类第一次采用非纤维材料,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得到的化学纤维。
三、橡胶
1、天然橡胶:以天然乳胶(主要从橡胶树取得)为原料,成分为聚异戊二烯,是线形分子。
硫化橡胶,当中含有二硫键,使线形分子转变为体型网状分子,有弹性且不易变形。
2、合成橡胶:如丁苯橡胶等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并称三大合成材料
四、功能高分子材料
种类很多,如高吸水性材料,可用于制作纸尿布、农林业保水剂、石油化工脱水剂
五、复合材料
1、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材料组合而成的复合材料,通常具有比原材料更优越的性能。如钢筋混凝土、石棉瓦、玻璃钢
2、组成:基体材料、增强材料,如碳纤维增强材料
第四单元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
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
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5h2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5.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6.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7.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外的化合物(除co、co2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无机物(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co2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
8.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a.酸性氧化物: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o2,so2,so3
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同价的含氧酸。
co2+h2o=h2co3
so2+h2o=h2so3
so3+h2o=h2so4
b.碱性氧化物: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aona2omgofe2o3cuo
大部分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caok2ocaona2o溶于水立即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其他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跟水不反应。
cao+h2o=ca(oh)2
cao+h2o=ca(oh)2
na2o+h2o=2naoh
k2o+h2o=2koh
c.注意:co和h2o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是不成盐氧化物。
9.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酸溶液的ph小于7
酸的名称中最后一个字是“酸”,通常化学式的第一种元素是“h”,酸由氢和酸根离子组成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根据酸的组成,
通常有以下两种分类方法:
酸的电离方程式:酸=nh++酸根离子n-
a.根据酸分子电离所能生成的氢离子的个数分为:
一元酸(hcl、hno3)、二元酸(h2so4、h2s、h2co3)和三元酸(h3po4)
b.根据酸分子里有无氧原子分为:含氧酸(h2so4,hno3,h2co3,h3po4名称为:某酸,无氧酸(hcl,h2s名称为:氢某酸)
鉴定酸(鉴定h+)的方法有:①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酸溶液;②加活泼金属mg、fe、zn等有氢气放出
10、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通常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溶碱有五种:钾钙钠钡氨(koh,ca(oh)2,naoh,ba(oh)2,nh4·oh氨水)它们的溶液无色。
有颜色的碱(不溶于水):红褐色的氢氧化铁(fe(oh)3↓)、蓝色的氢氧化铜(cu(oh)2↓)
其他固体碱是白色。碱的名称通常有“氢氧化某”,化学式的最后面是“oh”
可溶性碱的溶液ph大于7,紫色石蕊试液遇溶碱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溶碱变红色
鉴定可溶性碱溶液(鉴定oh-)方法一:加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加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是碱.方法二:加铁盐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加铜盐溶液有蓝色沉淀的是碱。
三、氢气的性质和用途
11.氢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不纯的氢气点燃会爆炸,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②还原性:氢气还原氧化铜
现象:黑色氧化铜逐渐光亮的红色的铜,管壁有水珠产生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注意事项:“酒精灯迟到早退”,即开始时要先通入氢气后加热(目的是排净管内空气,防止氢气与管内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实验结束时要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氢气至试管冷却(防止生成的铜受热被氧化成cuo)
(3)氢气的用途:充气球,冶炼金属,高能燃料,化工原料
12.生成氢气的反应(实验室制取h2最常用的试剂是:
锌粒和稀硫酸,也可用②③⑤⑥⑦)
①锌粒和稀硫酸反应zn+h2so4=znso4+h2↑
②铁和稀硫酸反应fe+h2so4=feso4+h2↑
③镁和稀硫酸反应mg+h2so4=mgso4+h2↑
④铝和稀硫酸反应2al+3h2so4=al2(so4)3+3h2↑
⑤锌粒和盐酸反应zn+2hcl=zncl2+h2↑
⑥铁和盐酸反应fe+2hcl=fecl2+h2↑
⑦镁和盐酸反应mg+2hcl=mgcl2+h2↑
⑧铝和盐酸反应2al+6hcl=2alcl3+3h2↑
四、铁的性质
13.铁的物理性质: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质软,是导体
铁的化学性质:
(1)铁跟氧气反应
铁在潮湿空气里(既有h2o又有o2时)易生锈,铁锈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
防锈方法:在铁表面涂一层保护膜(如涂漆或油);镀锌等金属或烤蓝
铁在氧气里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2)铁可跟酸和排在铁后的金属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
①铁跟硫酸铜溶液反应(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化学方程式:
fe+cuso4=cu+feso4
现象: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铜,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
②铁跟硫酸反应fe+h2so4=feso4+h2↑
铁跟盐酸反应fe+2hcl=fecl2+h2↑
现象:有气泡生成,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铁有两种离子:铁离子fe3+亚铁离子fe2+)
铁元素有三种氧化物:氧化铁fe2o3氧化亚铁feo四氧化三铁fe3o4。
其中:氧化铁fe2o3中铁为正三价,氧化亚铁feo中铁为正二价,而四氧化三铁fe3o4是氧化铁fe2o3和氧化亚铁feo的混合物(fe2o3·feo)
14.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区别是含碳量不同,生铁的含碳量高,钢含碳量低。
合金: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具有金属性质的混合物。(纯净物不是合金)
第五单元
一、物质结构理论
1.用原子半径、元素化合价周期性变化比较不同元素原子或离子半径大小
2.用同周期、同主族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递变规律判断具体物质的酸碱性强弱或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或对应离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
3.运用周期表中元素“位--构--性”间的关系推导元素。
4.应用元素周期律、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进行相关计算或综合运用,对元素推断的框图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5.晶体结构理论
⑴晶体的空间结构:对代表物质的晶体结构要仔细分析、理解。在高中阶段所涉及的晶体结构就源于课本的就几种,高考在出题时,以此为蓝本,考查与这些晶体结构相似的没有学过的其它晶体的结构。
⑵晶体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物质的熔、沸点高低规律比较。
⑶晶体类型的判断及晶胞计算。
二、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重要基本理论,也是化工生产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是高考的热点和难点。考查主要集中在:掌握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和计算,理解外界条件(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考点主要集中在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关系,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等。化学平衡的标志和建立途径,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判断平衡移动方向,及各物质的物理量的变化与物态的关系,等效平衡等。
1.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及化学平衡的移动
主要包括: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的特征,条件改变时平衡移动知识以及移动过程中某些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
三、电解质理论
电解质理论重点考查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酸碱中和反应中有关弱电解质参与的计算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原理,水的离子积常数及溶液中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的有关计算和ph的计算,溶液酸碱性的判断,不同电解质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小的比较,盐类的水解原理及应用,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电解质理论与生物学科之间的渗透等。
重要知识点有:
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及计算。
2.盐类的水解及其应用,特别是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离子共存问题。
四、电化学理论
电化学理论包括原电池理论和电解理论。
原电池理论的主要内容:判断某装置是否是原电池并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书写电极反应式及总反应式;原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及两极区溶液的ph的变化以及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离子的运动方向;新型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
特别注意的是高考关注的日常生活、新技术内容有很多与原电池相关,还要注意这部分内容的命题往往与化学实验、元素与化合物知识、氧化还原知识伴随在一起。同时原电池与生物、物理知识相互渗透如生物电、废旧电池的危害、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电池效率等都是理综命题的热点之一。
【第3篇 高考化学40个常错知识点总结
2017年高考化学40个常错知识点总结
2017年高考化学40个常错知识点总结
下面分享高考化学40个常错知识点一览表给大家!帮助大家复习化学知识,并且学会怎样绕开这些陷阱,在考试中少出错,拿高分!
常错点1错误地认为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辨析酸性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是两种不同的分类方式,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cro3、mn2o7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和no2等。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而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是两性氧化物,cro3是酸性氧化物。
。
辨析胶体是电中性的,只有胶体粒子即胶粒带有电荷,而且并不是所有胶体粒子都带有电荷。如淀粉胶体粒子不带电荷。
常错点3错误地认为有化学键被破坏的变化过程就是化学变化。
辨析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从微观角度看就是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只有化学键断裂或只有化学键生成的过程不是化学变化,如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时破坏了其中的离子键,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的熔化或破碎过程破坏了其中的化学键,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过程形成了化学键,这些均是物理变化。
常错点4错误地认为同种元素的单质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辨析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如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是不同的物质,相互之间的转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常错点5错误地认为气体摩尔体积就是22.4 l·mol-1
辨析两者是不同的,气体摩尔体积就是1 mol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占有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2.4 l,在非标准状况下可能是22.4 l,也可能不是22.4 l
常错点6在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或阿伏加德罗定律时忽视物质的状态或使用条件。
辨析气体摩尔体积或阿伏加德罗定律只适用于气体体系,既可以是纯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对于固体或液体不适用。气体摩尔体积在应用于气体计算时,要注意在标准状况下才能用22 4 l·mol-1
常错点7在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时错误地应用溶剂的体积。
辨析物质的量浓度是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衡量标准是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的多少,因此在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时应用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
常错点8在进行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时,忽视溶液体积的单位。
辨析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时,要用到溶液的密度,通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是mol·l-1,溶液密度的单位是g·cm-3,在进行换算时,易忽视体积单位的不一致。
常错点9由于so2、co2、nh3、cl2等溶于水时,所得溶液能够导电,因此错误地认为so2、co2、nh3、cl2等属于电解质。
辨析(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研究的范畴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本身电离出阴、阳离子,否则不能用其水溶液的导电性作为判断其是否是电解质的依据。如so2、co2、nh3等溶于水时之所以能够导电,是因为它们与水发生了反应生成了电解质的缘故。
常错点10错误地认为其溶液导电能力强的.电解质为强电解质。
辨析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的导电性强弱没有必然的联系,导电性的强弱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有关;而电解质的强弱与其电离程度的大小有关。
常错点11错误地认为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越多,氧化剂的氧化能力越强;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越多,还原剂的还原能力越强。
辨析氧化性的强弱是指得电子的难易程度,越容易得电子即氧化性越强,与得电子的数目无关。同样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与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与失电子的数目无关。
常错点12错误认为同种元素的相邻价态一定不发生反应。
辨析同种元素的相邻价态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如na2so3+h2so4===na2so4+so2↑+h2o,此反应中h2so4表现强酸性。
常错点13错误地认为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电子和中子构成的。
辨析所有的原子中都含有质子和电子,但是不一定含有中子,如1(1)h原子中就不含有中子。
常错点14错误地认为元素的种类数与原子的种类数相等。
辨析(1)同一种元素可能由于质量数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核素(原子),因此原子的种类数要大于元素的种类数。
(2)但是也有的元素只有一种核素,如na、f等。
常错点15错误地认为最外层电子数少于2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原子。
辨析最外层电子数少于2的主族元素有h,属于非金属元素。
常错点16错误地认为离子键的实质是阴阳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
辨析离子键的实质是阴阳离子的静电作用,包括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两种作用,离子键是这两种作用综合的(平衡)结果。
常错点17错误地认为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辨析(1)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才能称为共价化合物;
(2)离子化合物中也可以含有共价键,如na2o2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naoh中含有极性共价键。
常错点18错误地认为增大压强一定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1)对于只有固体或纯液体参加的反应体系,增大压强反应速率不变。
(2)对于恒温恒容条件的气态物质之间的反应,若向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体系的压强增大,但是由于各物质的浓度没有改变,故反应速率不变。
(3)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必须是引起气态物质的浓度的改变才能影响反应速率。
常错点19错误地认为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就会增大。
辨析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只有改变温度使平衡正向移动时,平衡常数才会增大,改变浓度和压强使平衡正向移动时,平衡常数不变。
常错点20错误地认为放热反应或熵增反应就一定能自发进行。
辨析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判据是δg=δh-tδs,仅从焓变或熵变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是不准确的。
常错点21错误认为任何情况下,c(h+)和c(oh-)都可以通过kw=1×10-14进行换算。
辨析kw与温度有关,25 ℃时kw=1×10-14,但温度变化时kw变化,c(h+)和c(oh-)不能再通过kw=1×10-14进行换算。
常错点22错误认为溶液的酸碱性不同时,水电离出的c(oh-)和c(h+)也不相等。
辨析由水的电离方程式h2o??oh-+h+可知,任何水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oh-)和c(h+)总是相等的,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
常错点23酸、碱、盐溶液中,c(oh-)或c(h+)的来源混淆。
辨析(1)酸溶液中,c(oh-)水电离=c(oh-)溶液;
碱溶液中,c(h+)水电离=c(h+)溶液。
(2)盐溶液中,若为强酸弱碱盐,c(h+)水电离=c(h+)溶液;
若为强碱弱酸盐,c(oh-)水电离=c(oh-)溶液。
常错点24错误认为只要ksp越大,其溶解度就会越大。
辨析ksp和溶解度都能用来描述难溶电解质的溶解能力。但是只有同种类型的难溶电解质才能直接用ksp的大小来判断其溶解度的大小;若是不同的类型,需要计算其具体的溶解度才能比较。
常错点25错误地认为原电池的两个电极中,相对较活泼的金属一定作负极。
辨析判断原电池的电极要根据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的具体反应分析,发生氧化反应的是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是正极。
如在mg—al—稀h2so4组成的原电池中,mg为负极,而在mg—al—naoh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al作负极,因为al可与naoh溶液反应,mg不与naoh溶液反应。
常错点26在电解食盐水的装置中,错误地认为阳极区显碱性。
辨析电解食盐水时,阴极h+放电生成h2,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oh-浓度增大,阴极区显碱性。
常错点27错误地认为钠在过量氧气中燃烧生成na2o2,在适量或少量氧气中燃烧生成na2o
辨析钠与氧气的反应产物与反应条件有关,将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生成na2o,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生成na2o2
常错点28错误地认为钝化就是不发生化学变化,铝、铁与浓硫酸、浓硝酸不发生反应。
辨析钝化是在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中铝、铁等金属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而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如果加热氧化膜会被破坏,反应就会剧烈进行。所以钝化是因发生化学变化所致;铝、铁等金属只在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中发生钝化,加热时会剧烈反应。
常错点29错误地认为,金属的还原性与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有关。
辨析在化学反应中,金属的还原性强弱与金属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与失去电子的数目无关,即与化合价无关。
常错点30错误地认为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去除甲烷中的乙烯。
辨析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后产生二氧化碳,故不能达到除杂目的,必须再用碱石灰处理。
常错点31错误地认为苯和溴水不反应,故两者混合后无明显现象。
辨析虽然两者不反应,但苯能萃取水中的溴,故看到水层颜色变浅或褪去,而苯层变为橙红色。
常错点32错误地认为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除去苯中的甲苯。
辨析甲苯被氧化成苯甲酸,而苯甲酸易溶于苯,仍难分离。应再用氢氧化钠溶液使苯甲酸转化为易溶于水的苯甲酸钠,然后分液。
常错点33错误地认为苯酚酸性比碳酸弱,故苯酚不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辨析苯酚的电离能力虽比碳酸弱,但却比碳酸氢根离子强,所以由复分解规律可知:苯酚和碳酸钠溶液能反应生成苯酚钠和碳酸氢钠。
常错点34错误地认为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在其中加入足量浓溴水,再把生成的沉淀过滤除去。
辨析苯酚与溴水反应后,多余的溴易被萃取到苯中,而且生成的三溴苯酚虽不溶于水,却易溶于苯,所以不能达到目的。
常错点35错误地认为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一定是醛。
辨析葡萄糖、甲酸、甲酸某酯可发生银镜反应,但它们不是醛。
常错点36错误地认为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
辨析高分子化合物有两个特点:一是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一般几万到几百万;二是高分子化合物的各个分子的n值不同,无固定的相对分子质量。而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固定的,一般在几百范围内,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常错点37使用试管、烧瓶加热液体时,忽视对液体量的要求,所加液体过多。
辨析用试管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3(1)。用烧瓶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能超过烧瓶容积的2(1)。
常错点38使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记错药品和砝码位置,称量naoh固体时,误将药品放在纸上。
辨析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是左物右码。称量naoh固体时,应将naoh放在小烧杯内或放在称量瓶内。
常错点39混淆量筒和滴定管的刻度设置,仰视或俯视读数时,将误差分析错误。
辨析量筒无“0”刻度,且刻度值从下往上增大,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端,从上往下增大。观察刻度时相同的失误,误差相反。
常错点40混淆试纸的使用要求,测ph时误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
辨析使用石蕊试纸、淀粉ki试纸时要先用蒸馏水润湿,使用ph试纸时,不能将试纸润湿,否则等于将溶液稀释。
【第4篇 高考化学实验知识总结
高考化学实验知识总结
第:《高考化学实验知识总结》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
目录contents
化学实验复习系列一: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2
化学实验复习系列二:基本操作 ┉┉┉┉┉┉┉┉┉┉┉┉┉┉┉┉┉┉┉5
1、.药剂取用 ┉┉┉┉┉┉┉┉┉┉┉┉┉┉┉┉┉┉┉┉┉┉┉┉┉┉┉┉┉┉┉┉┉5
2、仪器洗涤 ┉┉┉┉┉┉┉┉┉┉┉┉┉┉┉┉┉┉┉┉┉┉┉┉┉┉┉┉┉┉┉┉┉6
3、试纸的使用 ┉┉┉┉┉┉┉┉┉┉┉┉┉┉┉┉┉┉┉┉┉┉┉┉┉┉┉┉┉┉┉┉6
4、溶液的配制 ┉┉┉┉┉┉┉┉┉┉┉┉┉┉┉┉┉┉┉┉┉┉┉┉┉┉┉┉┉┉┉┉7
5.过滤 ┉┉┉┉┉┉┉┉┉┉┉┉┉┉┉┉┉┉┉┉┉┉┉┉┉┉┉┉┉┉┉┉┉7
6.蒸发和结晶 ┉┉┉┉┉┉┉┉┉┉┉┉┉┉┉┉┉┉┉┉┉┉┉┉┉┉┉┉┉┉┉┉8
7.蒸馏 ┉┉┉┉┉┉┉┉┉┉┉┉┉┉┉┉┉┉┉┉┉┉┉┉┉┉┉┉┉┉┉┉┉8
8.分液和萃取 ┉┉┉┉┉┉┉┉┉┉┉┉┉┉┉┉┉┉┉┉┉┉┉┉┉┉┉┉┉┉┉┉9
9.升华 ┉┉┉┉┉┉┉┉┉┉┉┉┉┉┉┉┉┉┉┉┉┉┉┉┉┉┉┉┉┉┉┉┉9
10.渗析 ┉┉┉┉┉┉┉┉┉┉┉┉┉┉┉┉┉┉┉┉┉┉┉┉┉┉┉┉┉┉┉┉9
11.各种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归纳┉┉┉┉┉┉┉┉┉┉┉┉┉┉┉┉┉┉┉┉┉┉┉10
化学实验复习系列三:物质的提纯分离、除杂和鉴别┉┉┉┉┉┉┉┉┉┉12
ⅰ。 物质提纯和分离┉┉┉┉┉┉┉┉┉┉┉┉┉┉┉┉┉┉┉┉┉┉┉┉┉┉┉┉┉12
ⅱ。常见物质除杂方法 ┉┉┉┉┉┉┉┉┉┉┉┉┉┉┉┉┉┉┉┉┉┉┉┉┉┉┉16
ⅲ。物质鉴别专题总结 ┉┉┉┉┉┉┉┉┉┉┉┉┉┉┉┉┉┉┉┉┉┉┉┉┉┉┉17
化学实验复习系列四:气体的制备 ┉┉┉┉┉┉┉┉┉┉┉┉┉┉┉┉┉18
1、气体实验装置的设计 ┉┉┉┉┉┉┉┉┉┉┉┉┉┉┉┉┉┉┉┉┉┉┉┉┉┉18
2、气体发生装置的类型 ┉┉ ┉┉┉┉┉┉┉┉┉┉┉┉┉┉┉┉┉┉┉┉┉┉┉┉┉18
3、净化、干燥与反应装置 ┉┉┉┉┉┉┉┉┉┉┉┉┉┉┉┉┉┉┉┉┉┉┉┉┉┉20
(1)杂质产生原因 (2)装置基本类型
(3)气体的净化剂的选择 (4)气体干燥剂的类型及选择
(5)气体净化与干燥装置连接次序
4、收集装置 ┉┉┉┉┉┉┉┉ ┉┉┉┉┉┉┉┉┉┉┉┉┉┉┉┉┉┉┉┉┉┉┉┉21
5、尾气处理装置-安全装置 ┉┉┉┉┉┉┉┉┉┉┉┉┉┉┉┉┉┉┉┉┉┉┉┉┉┉21
(1)直接吸收 (2)防止倒吸装置的设计
(3)防污染安全装置
6、排水量装置┉┉┉┉┉┉┉┉┉┉┉┉┉┉┉┉┉┉┉┉┉┉┉┉┉┉┉┉┉┉┉┉23
7、常见气体、离子和有机物的检验方法┉┉┉┉┉┉┉┉┉┉┉┉┉┉┉┉┉┉┉┉┉24
8、典型例题详解分析┉┉┉┉┉┉┉┉┉┉┉┉┉┉┉┉┉┉┉┉┉ ┉┉┉┉┉┉┉26
化学实验复习系列五:化学实验中的安全┉┉┉┉┉┉┉┉┉┉┉┉┉┉┉33
化学实验安全“十防”/常见事故的处理 /常用急救方法
第三部分 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实验┉┉┉┉┉┉┉┉┉┉┉┉ ┉┉┉┉┉36
常见化学实验方法/机实验的八项注意/化学实验简答题怎样才能答得全面
化学实验复习系列一:化学实验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化学实验复习系列二:基本操作
考纲要求:掌握药品的取用、加热、仪器装配、仪器洗涤、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和重结晶、萃取和分液等基本操作
1、.药剂取用
(1)使用仪器:
固(块状)镊子(粉状)角匙, 液 量筒,滴管,滴定管
取用方法:固 一横二放三慢竖 ,液 倾倒 口对口标签对手心,滴加 滴管洁净,吸液不太
第:《高考化学复习:失分实验简答题答题技巧总结》
高考化学复习:失分最严重的实验简答题专项总结
在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中,开放性、探究性的实验试题逐渐成为了考试的热点,且月考越热,大有占据全部实验之趋势。在这些实验试题中最难回答或是最不好得分的就是实验简答题了,考生也明白是怎么回事,可就是不会回答,要么回答的原理不对,要么回答的格式不合理,要么回答的语言不规范,不能够用化学语言来回答,等等所有这些都成为了高三考试乃至该考失分的关键点。下面笔者就结合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以及自己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总结如下(有的是直接给出实验操作,有的是以试题的形式给出),希望能给广大的高三学子以帮助。
1. 实验前应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以试管为例)
答:(1)微热法:塞紧橡皮塞,将导管末端伸入盛水的烧杯中,用手捂热(或用酒精灯微热)试管,烧杯中有气泡产生,冷却后,导管末端回升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
(2)液差法:塞紧橡皮塞,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的橡皮管部分,从长颈漏斗中向试管中注水,使长颈漏斗中液面高于试管中液面,过一段时间,洗衣服面差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
(若为分液漏斗,塞紧橡皮塞,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的橡皮管部分,向分液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打开活塞,若分液漏斗中液体滴下的速率逐渐减慢至不再滴下,说明气密性良好。)
2. 在进行沉淀反应的实验时,如何认定沉淀已经完全?
答:在上层清液中(或取少量上层清液置于小试管中),滴加沉淀剂,若不再产生沉淀,说明沉淀完全。如粗盐提纯实验中判断b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在上层清液中再继续滴加bacl2溶液,若溶液未变浑浊,则表明bacl2已过量。
3. 化学实验中,过滤后如何洗涤沉淀? 怎样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以bacl2沉淀na2so4为例)
答:向过滤器中注入蒸馏水,使水面没过沉淀物,待水滤出后,再加水洗涤,重复操作2-
3次。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洗液,滴加agno3溶液,若无沉淀产生,说明已洗涤干净。
4. (1)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___________。该喷泉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只提供如图2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1)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氨气极易溶解于水,致使烧瓶内压强迅速减小。
(2)打开止水夹,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氨气受热膨胀,赶出玻璃导管内的空气,氨气与水接触,即发生喷泉。
5. 引发铝热反应的操作是什么?
答:加少量kclo3,插上镁条并将其点燃。
6. 常用的试纸有哪些?应如何使用?
答:(1)试纸种类:① 石蕊试纸(红、蓝色):定性检验溶液的酸碱性;② ph试纸:定量
(粗测)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③ 品红试纸:检验so2等有漂白性的物质;④ 淀粉高考化学实验。
ki试纸:检验cl2等有强氧化性的物质; ⑤ 醋酸铅试纸:检验h2s气体或其溶液。
(2)使用方法:① 检验液体:取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蘸有待测液的玻璃棒(或胶头滴管)点在试纸中部,观察试纸颜色变化。② 检验气体:一般先用蒸馏水把试纸润湿,粘在玻璃棒的一端,并使其接近试管口,观察颜色变化。
(3)注意事项:① 试纸不可伸人溶液中也不能与管口接触。② 测溶液ph时,ph 试纸不能先润湿,因为这相当于将原来溶液稀释了。
7. 烧杯中使用倒置漏斗可防止液体倒吸原理是什么?
答:当气体被吸收时,液体上升到漏斗中,由于漏斗的容积较大,导致烧杯中液面下降,使漏斗口脱离液面,漏斗中的液体又流回烧杯内,从而防止了倒吸。
8. 只用一种试剂如何鉴别 agno3、kscn、稀h2so4、naoh四种溶液?
答:四种溶液各取少量,分别滴加fecl3溶液,其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原溶液是agno3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的原溶液是kscn,有红褐色沉淀生成的原溶液是naoh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稀h2so4。
9. 在如右图所示装置中,用naoh溶液、铁屑、稀硫酸等试剂制备fe(oh)2。
(1)在试管里ⅰ加入的试剂是 。(2)在试管里ⅱ加入的试剂是 。
(3)为了制得白色fe(oh)2沉淀,在试管ⅰ和ⅱ中加入试剂,打开止水夹,塞紧塞子后的实验步骤是 。
(4)这样生成的fe(oh)2沉淀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其理由是: 。
答:(1)稀硫酸和铁屑 (2)naoh溶液 (3)检验试管ⅱ出口处排出的氢气的纯度,当排出的氢气纯净时,再夹紧止水夹 (4)试管ⅰ中反应生成的h2充满了试管ⅰ和试管ⅱ,且外界空气不容易进入。
10. 现在一个分液漏斗中,有水和苯的混合物,静置后,液体明显分为二层。请在滴管、试管、水、苯中选择器材和药品,用实验说明哪一层是水,哪一层是苯。
答:将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放入试管中少量,然后用滴管加入少量水(或苯),若试管内液体分层,则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为苯(或水),若试管内液体不分层,则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为水(或苯)。
11. 如何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液?
答:往瓶内加入一定量水,塞好瓶塞。用食指摁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过来,观察瓶塞周围是否有水漏出。如果不漏水,将瓶正立并将瓶塞旋转180°后塞紧,仍把瓶倒立过来,再检查是否漏水。
13. 在中和滴定实验操作的要点是什么?如何判断滴定终点?(以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为例,酚酞作指示剂)
答:左手控制活塞(玻璃珠),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当滴入最后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
14. 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通入so2后溶液褪色,试通过实验证明。
答:向褪色后的溶液中再滴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若溶液还能变红,说明是so2酸性所致,若溶液不再变红,说明是so2的漂白性所致。
15. 焰色反应应如何操作?
答:将铂丝用盐酸洗过后放到无色火焰上灼烧至无色,再用铂丝蘸取样品,放到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若是钾元素,则必须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观察)。
16. 如何进行结晶蒸发操作?
答:将溶液转移到蒸发皿中加热,并用玻璃棒搅拌,待有大量晶体出现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剩余水分。
17. 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相符的是( )
a. 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
b. 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c. 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d. 在含fecl2杂质的fecl3溶液中通足量cl2后,充分加热,除去过量的cl2,即可得到较纯净的fecl3溶液
答案:b
18.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用渗析法分离淀粉中混有的nacl杂质
b. 配制银氨溶液时,将稀氨水慢慢滴加到硝酸银溶液中,产生沉淀后继续滴加到沉淀刚好溶解为止
c. 配制100g10%的硫酸铜溶液时,称取10g硫酸铜晶体溶解于90g水中
d. 鉴别溴乙烷:先加naoh溶液,微热,冷却后再加agno3溶液
e. 将一定量cuso4和naoh溶液混合后加入甲醛溶液,加热至沸腾,产生黑色沉淀,原因可能是naoh量太少
f. 进行中和热测定实验时,需测出反应前盐酸与naoh溶液的各自温度及反应后溶液的最高温度
g. 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液体时,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一般不应接触
h. 配制fecl3溶液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fe和稀硫酸
i. 滴定用的锥形瓶和滴定管都要用所盛溶液润洗
j. 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
k. 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内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答案:c d h i k
19.亚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起着向人体组织传送o2的作用,人如果缺铁就可能出现缺铁性贫血,但是摄入过量的铁也有害。下面是一种补铁药品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该药品为无水碱式盐,含fe2+ 34%~36% ,是薄衣片,……,与vc(维生素c)同服可增加本品吸收。
某同学设计实验对其中的铁成分进行了验证。请一起完成该实验:
第一步:查阅资料得知,双氧水可以氧化scn- 生成n2、co2和so42-,也可以将fe2+氧化成fe3+。
第二步:向去掉糖衣、研磨好的药品中加稀盐酸,出现淡绿色浑浊液,说明有 离子存在(填离子符号);
第三步:往上述溶液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出现浅红色,说明溶液中有少量fe3+离子存在。该离子存在的原因可能是(填序号):
①药品中的铁本来就是以三价铁的形式存在;②在制药过程中生成少量三价铁;③本实验过程中有少量三价铁生成。
第四步:将第三步所得溶液分成2份,分别装在a、b两个试管中。
第五步:向a试管的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再慢慢滴入过量的h2o2溶液,溶液的红色先变深,之后红色逐渐褪去。
红色变深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溶液红色又褪去的原因可能是: ;
请自选中学实验室中常用仪器、药品,设计实验证明你的推测: ;
第六步:向b试管的溶液中加入一片vc片,片刻后溶液红色也褪去,说明vc有 性;
20. 盐酸、硫酸和硝酸是中学常见的“三大酸”。请就“三大酸”与金属铜反应的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知道,稀盐酸与铜不反应。在稀盐酸中加入h2o2后,则可使铜顺利溶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在一定体积的18mol/l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铜片,加热使之反应,被还原的硫酸是0.9mol。则该硫酸的实际体积100ml。若欲使剩余的铜片继续溶解,可在其中加入硝酸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第5篇 2023年高考化学物质结构、电解质理论知识点总结
高考理综化学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结构理论
1.用原子半径、元素化合价周期性变化比较不同元素原子或离子半径大小
2.用同周期、同主族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递变规律判断具体物质的酸碱性强弱或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或对应离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
3.运用周期表中元素“位--构--性”间的关系推导元素。
4.应用元素周期律、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进行相关计算或综合运用,对元素推断的框图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5.晶体结构理论
⑴晶体的空间结构:对代表物质的晶体结构要仔细分析、理解。在高中阶段所涉及的晶体结构就源于课本的就几种,高考在出题时,以此为蓝本,考查与这些晶体结构相似的没有学过的其它晶体的结构。
⑵晶体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物质的熔、沸点高低规律比较。
⑶晶体类型的判断及晶胞计算。
高考理综化学知识点总结二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重要基本理论,也是化工生产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是高考的热点和难点。考查主要集中在:掌握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和计算,理解外界条件(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考点主要集中在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关系,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等。化学平衡的标志和建立途径,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判断平衡移动方向,及各物质的物理量的变化与物态的关系,等效平衡等。
1.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及化学平衡的移动
主要包括: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的特征,条件改变时平衡移动知识以及移动过程中某些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
高考理综化学知识点总结三、电解质理论
电解质理论重点考查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酸碱中和反应中有关弱电解质参与的计算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原理,水的离子积常数及溶液中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的有关计算和ph的计算,溶液酸碱性的判断,不同电解质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小的比较,盐类的水解原理及应用,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电解质理论与生物学科之间的渗透等。重要知识点有:
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及计算。
2.盐类的水解及其应用,特别是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离子共存问题。
高考理综化学知识点总结四、电化学理论
电化学理论包括原电池理论和电解理论。原电池理论的主要内容:判断某装置是否是原电池并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书写电极反应式及总反应式;原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及两极区溶液的ph的变化以及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离子的运动方向;新型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特别注意的是高考关注的日常生活、新技术内容有很多与原电池相关,还要注意这部分内容的命题往往与化学实验、元素与化合物知识、氧化还原知识伴随在一起。同时原电池与生物、物理知识相互渗透如生物电、废旧电池的危害、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电池效率等都是理综命题的热点之一。电解原理包括判断电解池、电解池的阴阳极及两极工作时的电极反应式;判断电解池工作中和工作后溶液和两极区溶液的ph变化;电解原理的应用及电解的有关计算。命题特点与化学其它内容综合,电解原理与物理知识联系紧密,学科间综合问题。
【第6篇 高考化学方程式总结
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版高中三年的化学方程式总结如下:
金属氧化物
1、低价态的还原性:
6feo+o2===2fe3o4
feo+4hno3===fe(no3)3+no2+2h2o
feo+4h++no3―=fe3++no2↑+2h2o
2、氧化性:
na2o2+2na2na2o(此反应用于制备na2o)
mgo,al2o3几乎没有氧化性,很难被还原为mg,al.一般通过电解制mg和al.
fe2o3+3h22fe+3h2o(制还原铁粉)
fe3o4+4h23fe+4h2ocuo+h2cu+h2o
2fe3o4+16hi==6fei2+8h2o+2i2
2fe3o4+16h++4i―=6fe2++8h2o+2i2
fe2o3+fe3feo(炼钢过程中加入废钢作氧化剂)
feo+cfe+co(高温炼钢调节c含量)
2feo+si2fe+sio2(高温炼钢调节si含量)
3、与水的作用:
na2o+h2o==2naoh
na2o+h2o=2na++2oh–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h2o=4na++4oh–+o2↑
(此反应分两步:na2o2+2h2o===2naoh+h2o2;2h2o2===2h2o+o2h2o2的制备可利用类似的反应:bao2+h2so4(稀)===baso4+h2o2)
mgo+h2o===mg(oh)2(缓慢反应)
4、与酸性物质的作用:
na2o+so3==na2so4na2o+co2==na2co3mgo+so3===mgso4
na2o+2hcl==2nacl+h2o
na2o+2h+=2na++h2o
2na2o2+2co2==2na2co3+o2↑
na2o2+h2so4(冷,稀)===na2so4+h2o2
mgo+h2so4===mgso4+h2o
mgo+2h+=mg2++h2o
al2o3+3h2so4===al2(so4)3+3h2o
al2o3+6h+=2al3++3h2o
al2o3+2naoh===2naalo2+h2o(al2o3_氧化物)
al2o3+2oh―=2alo2―+h2o
feo+2hcl===fecl2+h2o
feo+2h+=fe2++h2o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6h+=2fe3++3h2o
fe3o4+8hcl===fecl2+2fecl3+4h2o
fe3o4+8h+=2fe3++fe2++4h2o
含氧酸
1、氧化性:
4hclo3+3h2s===3h2so4+4hcl
clo3–+3h2s=6h++so42–+cl–
hclo3+hi===hio3+hcl
clo3–+i–=io3–+cl–
3hclo+hi===hio3+3hcl
3hclo+i-=io3–+3h++cl–
hclo+h2so3===h2so4+hcl
hclo+h2so3=3h++so42–+cl–
hclo+h2o2===hcl+h2o+o2↑
hclo+h2o2=h++cl–+h2o+o2↑
(氧化性:hclo>hclo2>hclo3>hclo4,但浓,热的hclo4氧化性很强)
2h2so4(浓)+cco2↑+2so2↑+2h2o
2h2so4(浓)+s3so2↑+2h2o
h2so4+fe(al)室温下钝化6h2so4(浓)+2fefe2(so4)3+3so2↑+6h2o
2h2so4(浓)+cucuso4+so2↑+2h2o
h2so4(浓)+2hbr===so2↑+br2+2h2o(不能用浓硫酸与nabr制取hbr)
h2so4(浓)+2hi===so2↑+i2+2h2o(不能用浓硫酸与nai制取hi)
h2so4(稀)+fe===feso4+h2↑
2h++fe=fe2++h2↑
h2so3+2h2s===3s↓+3h2o
4hno3(浓)+cco2↑+4no2↑+2h2o
6hno3(浓)+sh2so4+6no2↑+2h2o
5hno3(浓)+ph3po4+5no2↑+h2o
5hno3(稀)+3p+2h2o3h3po4+5no↑
5h++5no3-+3p+2h2o3h3po4+5no↑
6hno3(浓足)+fe===fe(no3)3+3no2↑+3h2o
4hno3(浓)+fe(足)===fe(no3)2+no2↑+2h2o(先得fe3+,在fe过量时再生成fe2+的盐)
4hno3(稀足)+fe===fe(no3)3+no↑+2h2o
4h++no3-+fe=fe3++no↑+2h2o
30hno3+8fe===8fe(no3)3+3n2o↑+15h2o
30h++6no3–+8fe=8fe3++3n2o↑+15h2o
36hno3+10fe===10fe(no3)3+3n2↑+18h2o
36h++6no3–+10fe=8fe3++3n2↑+18h2o
30hno3+8fe===8fe(no3)3+3nh4no3+9h2o
30h++3no3–+8fe=8fe3++3nh4++9h2o
4zn+10hno3(稀)==4zn(no3)2+n2o↑+5h2o
4zn+10h++2no3–=4zn2++n2o↑+5h2o
4zn+10hno3(稀)==4zn(no3)2+nh4no3+3h2o
4zn+10h++no3–=4zn2++nh4++5h2o
2、还原性:
h2so3+_2+h2o===h2so4+2h_(_表示cl2,br2,i2)
h2so3+_2+h2o=4h++so42-+_–
2h2so3+o2==2h2so4
2h2so3+o2=4h++so42-
h2so3+h2o2===h2so4+h2o
h2so3+h2o2=2h++so42–+h2o
5h2so3+2kmno4===2mnso4+k2so4+2h2so4+3h2o
5h2so3+2mno4–=2mn2++4h++3so42–+3h2o
h2so3+2fecl3+h2o===h2so4+2fecl2+2hcl
h2so3+2fe3++h2o=4h++2fe2++so42–
3、酸性:
h2so4(浓)+caf2caso4+2hf↑(不挥发性酸制取挥发性酸)
h2so4(浓)+naclnahso4+hcl↑(不挥发性酸制取挥发性酸)
h2so4(浓)+2naclna2so4+2hcl↑(不挥发性酸制取挥发性酸)
h2so4(浓)+nano3nahso4+hno3↑(不挥发性酸制取挥发性酸)
3h2so4(浓)+ca3(po4)23caso4+2h3po4(强酸制弱酸酸)
2h2so4(浓)+ca3(po4)22caso4+ca(h2po4)2(工业制磷肥)
3hno3+ag3po4==h3po4+3agno3
3h++ag3po4=h3po4+3ag+
2hno3+caco3==ca(no3)2+h2o+co2↑
2h++caco3=ca2++h2o+co2↑
(用hno3和浓h2so4不能制备h2s,hi,hbr,so2等还原性气体)
4h3po4+ca3(po4)23ca(h2po4)2(重钙)
h3po4(浓)+nabrnah2po4+hbr↑(不挥发性酸制取挥发性酸,磷酸是非氧化性酸)
h3po4(浓)+nainah2po4+hi↑
4、不稳定性:
2hclo2hcl+o2↑(保存在棕色瓶中)
4hno34no2↑+o2↑+2h2o(保存在棕色瓶中)
h2so3h2o+so2↑(在加热或酸性条件下分解)
h2co3h2o+co2↑(在加热或酸性条件下分解)
h4sio4h2sio3+h2oh2sio3sio2↓+h2o
h2s2o3h2o+s↓+so2↑(在加热或酸性条件下分解)
碱
1、低价态的还原性:
4fe(oh)2+o2+2h2o===4fe(oh)3
2、与酸性物质的作用:
2naoh+so2(少量)==na2so3+h2o
oh–+so2=so32–+h2o
naoh+so2(足)==nahso3
oh-+so2(足)=hso3–
2naoh+sio2==na2sio3+h2o
oh-+sio2=sio32–+h2o
2naoh+al2o3==2naalo2+h2o
2oh-+al2o3=2alo2–+h2o
2koh+cl2==kcl+kclo+h2o
cl2+2oh–=cl–+clo–+h2o
naoh+hcl==nacl+h2o
h++oh=h2o
naoh+h2s(足)==nahs+h2o
oh–+h2s=hs–+h2o
2naoh+h2s(少量)==na2s+2h2o
2oh–+h2s=s2–+2h2o
3naoh+alcl3==al(oh)3↓+3nacl
3oh–+al3+=al(oh)3↓
naoh+al(oh)3==naalo2+2h2o(alcl3和al(oh)3哪个酸性强?)
oh–+al(oh)3=alo2–+2h2o
ca(oh)2+2nh4cl2cacl2+2nh3↑+2h2o(实验室制nh3)
naoh+nh4clnacl+nh3↑+h2o
mg(oh)2+2nh4cl==mgcl2+2nh3??h2o(al(oh)3+nh4cl不溶解)
ba(oh)2+h2so4==baso4↓+2h2o
2h++2oh–+ba2++so42–=baso4↓2h2o
3、不稳定性:
mg(oh)2mgo+h2o2al(oh)3al2o3+3h2o
2fe(oh)3fe2o3+3h2ocu(oh)2cuo+h2o2agoh==ag2o+h2o
水解反应方程式
1、单水解---可逆水解
nh4cl+h2onh3??h2o+hclnh4++h2oh++nh3??h2o
fecl3+3h2ofe(oh)3+3hclfe3++3h2ofe(oh)3+3h+
alcl3+3h2oal(oh)3+3hclal3++3h2oal(oh)3+3h+
cuso4+2h2ocu(oh)2+h2so4(金属活动顺序表中mg2+以后的阳离子均水解)
nahco3+h2oh2co3+naoh(nahso4不水解,nahso3电离大于水解)
na2co3+h2onahco3+naohco32-+h2ohco3-+oh–
nahco3+h2oh2co3+naoh(第一步远远大于第二步,二步不能叠加)
na2so3+h2onahso3+naohso32-+h2ohso3-+oh–
nahso3+h2oh2so3+naoh(第一步远远大于第二步,二步不能叠加)
hso3-+h2oh2so3+oh-
na2s+h2onahs+naohs2-+h2ohs-+oh–
nahs+h2oh2s+naoh(第一步远远大于第二步,二步不能叠加)
hs-+h2oh2s+oh-
na3po4+h2ona2hpo4+naohpo43-+h2ohpo42-+oh–
na2hpo4+h2onah2po4+naohhpo42-+h2oh2po4-+oh–
nah2po4+h2oh3po4+naohh2po4-+h2oh3po4+oh–
ch3coona+h2och3cooh+naohch3coo-+h2och3cooh+oh–
c6h5ona+h2oc6h5oh+naohc6h5o-+h2oc6h5oh+oh–
2、双水解
ch3coonh4+h2och3cooh+nh3??h2o
nh4f+h2ohf+nh3??h2o
8—2313370
地址:喀什市文化路186号喀什二中老校区
【第7篇 高考生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2017年高考生50句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导语:
2017年的准高考生们,你们在暑假主动去总结学过的知识了吗?如果你还没有主动总结学过的知识的学习习惯,那么趁着暑假剩下的时间马上去把这个习惯培养起来吧,这将是你在高三逆袭的重要途径之一。
不知道如何总结的,可以从这篇“50句话总结高考化学知识点”中参考总结方式。其实总结可以很简单,只需要把学过的知识集中到一起,或者你可以加上自己的理解,这样就更完美了。
1、掌握一图(原子结构示意图)、五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最简式)、六方程(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2、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①ch:c2h2和c6h6②ch2:烯烃和环烷烃③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④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和饱和一元羧酸或酯;举一例:乙醛(c2h4o)与丁酸及其异构体(c4h8o2)
3、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氕原子(1h)中无中子。
4、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周期不一定从金属元素开始,如第一周期是从氢元素开始。
5、ⅲb所含的元素种类最多。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且ⅳa族中元素组成的晶体常常属于原子晶体,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等。
6、质量数相同的原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如18o与18f、40k与40ca
7.ⅳa~ⅶa族中只有ⅶa族元素没有同素异形体,且其单质不能与氧气直接化合。
8、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一般形成离子化合物,但alcl3却是共价化合物(熔沸点很低,易升华,为双聚分子,所有原子都达到了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9、一般元素性质越活泼,其单质的性质也活泼,但n和p相反,因为n2形成叁键。
10、非金属元素之间一般形成共价化合物,但nh4cl、nh4no3等铵盐却是离子化合物。
11、离子化合物在一般条件下不存在单个分子,但在气态时却是以单个分子存在。如nacl。
12、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如na2o2、fes2、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
13、单质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o3是极性分子。
14、一般氢化物中氢为+1价,但在金属氢化物中氢为-1价,如nah、cah2等。
15、非金属单质一般不导电,但石墨可以导电,硅是半导体。
16、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为酸性氧化物,但co、no等不是酸性氧化物,而属于不成盐氧化物。
17、酸性氧化物不一定与水反应:如sio2。
18、金属氧化物一般为碱性氧化物,但一些高价金属的氧化物反而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cro3等反而属于酸性氧物,2koh+mn2o7==2kmno4+h2o。
19、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价和它的负价绝对值之和等于8,但氟无正价,氧在of2中为+2价。
20、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都含有阴离子,如金属晶体中有金属阳离子而无阴离子。
21、离子晶体不一定只含有离子键,如naoh、na2o2、nh4cl、ch3coona等中还含有共价键。
22.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是稳定结构,其余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不是稳定结构。
23.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是稳定结构。
24.阳离子的半径一定小于对应原子的半径,阴离子的半径一定大于对应原子的半径。
25.一种原子形成的高价阳离子的半径一定小于它的低价阳离子的半径。如fe3+
26.同种原子间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不同原子间的.共价键一定是极性键。
27.分子内一定不含有离子键。题目中有“分子”一词,该物质必为分子晶体。
28单质分子中一定不含有极性键。
29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离子键。
30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形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31.含有分子的晶体一定是分子晶体,其余晶体中一定无分子。
32.单质晶体一定不会是离子晶体。
33.化合物形成的晶体一定不是金属晶体。
34.分子间力一定含在分子晶体内,其余晶体一定不存在分子间力(除石墨外)。
35.对于双原子分子,键有极性,分子一定有极性(极性分子);键无极性,分子一定无极性(非极性分子)。
36、氢键也属于分子间的一种相互作用,它只影响分子晶体的熔沸点,对分子稳定性无影响。
37.微粒不一定都指原子,它还可能是分子,阴、阳离子、基团(如羟基、硝基等)。例如,具有10e-的微粒:ne;o2-、f-、na+、mg2+、al3+;oh-h3o+、ch4、nh3、h2o、hf。
38.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不一定都强,如碳,稀有气体等。
39.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不一定是ⅱa族元素,如he、副族元素等。
40.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不一定是ⅰa族元素,如cr、ⅰb族元素等。
41.ⅰa族元素不一定是碱金属元素,还有氢元素。
42.由长、短周期元素组成的族不一定是主族,还有0族。
43.分子内不一定都有化学键,如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无化学键。
44.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非极性键,如过氧化氢、乙炔等。
45.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过氧化钠、二硫化亚铁、乙酸钠、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
46.对于多原子分子,键有极性,分子不一定有极性,如二氧化碳、甲烷等是非极性分子。
47.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是离子晶体,如金属晶体。
48.离子化合物不一定都是盐,如mg3n2、金属碳化物(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但不是盐。
49.盐不一定都是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铝、溴化铝等是共价化合物。
50.固体不一定都是晶体,如玻璃是非晶态物质,再如塑料、橡胶等。
【第8篇 2023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1、 氧化还原相关概念和应用
(1) 借用熟悉的h2还原cuo来认识5对相应概念
(2) 氧化性、还原性的相互比较
(3) 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
(4) 同种元素变价的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归中反应)
(5) 一些特殊价态的微粒如h、cu、cl、fe、s2o32-的氧化还原反应
(6) 电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2、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的认识
(1) 主族元素的阴离子、阳离子、核外电子排布
(2) 同周期、同主族原子的半径大小比较
(3) 电子式的正确书写、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化学键、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4)能画出短周期元素周期表的草表,理解“位—构—性”
3、 熟悉阿伏加德罗常数na常考查的微粒数目中固体、得失电子、中子数等内容。
4、 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表达(状态、计量数、能量关系)
5、 离子的鉴别、离子共存
(1) 离子因结合生成沉淀、气体、难电离的弱电解质而不能大量共存
(2) 因相互发生氧化还原而不能大量共存
(3) 因双水解、生成络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
(4) 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与强酸、强碱大量共存
(5) 题设中的其他条件“酸碱性、颜色”等
6、 溶液浓度、离子浓度的比较及计算
(1) 善用微粒的守恒判断 (电荷守衡、物料守衡、质子守衡)
(2) 电荷守恒中的多价态离子处理
7、 ph值的计算
(1) 遵循定义(公式)规范自己的计算过程
(2) 理清题设所问的是“离子”还是“溶液”的浓度
(3) 酸过量或碱过量时ph的计算(酸时以h浓度计算,碱时以oh计算再换算)。
8、 化学反应速度、化学平衡
(1) 能计算反应速率、理解各物质计量数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2) 理顺“反应速率”的“改变”与“平衡移动”的“辩证关系”
(3) 遵循反应方程式规范自己的“化学平衡”相关计算过程
(4) 利用“等效平衡”观点来解题
9、 电化学
(1) 能正确表明“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及变形装置的电极位置
(2) 能写出各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3) 了解常见离子的电化学放电顺序
(4) 能准确利用“得失电子守恒”原则计算电化学中的定量关系
10、 盐类的水解
(1) 盐类能发生水解的原因
(2) 不同类型之盐类发生水解的后果(酸碱性、浓度大小等)
(3) 盐类水解的应用或防止(胶体、水净化、溶液制备)
(4) 对能发生水解的盐类溶液加热蒸干、灼烧的后果
(5) 能发生完全双水解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11、 c、 n、o、s、cl、p、na、mg、al、fe等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
(1) 容易在无机推断题中出现,注意上述元素的特征反应
(2) 注意n中的硝酸与物质的反应,其体现的酸性、氧化性“两作为”是考查的的重点
(3) 有关al的化合物中则熟悉其两性反应(定性、定量关系)
(4) 有关fe的化合物则理解fe2+和fe3+之间的转化、fe3+的强氧化性
(5) 物质间三角转化关系
12、有机物的聚合及单体的推断
(1)根据高分子的链节特点准确判断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归属
(2)熟悉含c=c双键物质的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归属
(3)熟悉含(-cooh、-oh)、(-cooh、-nh2)之间的缩聚反应
13、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1)请按官能团的位置异构、类别异构和条件限制异构顺序一个不漏的找齐
(2)本内容最应该做的是作答后,能主动进行一定的检验
14、有机物的燃烧
(1)能写出有机物燃烧的通式
(2)燃烧最可能获得的是c和h关系
15、完成有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有机代表物的相互衍变,往往要求完成相互转化的方程式
(2)注意方程式中要求表示物质的结构简式、表明反应条件、配平方程式
16、有机物化学推断的解答 (“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
(1)一般出现以醇为中心,酯为结尾的推断关系,所以复习时就熟悉有关“醇”和“酯”的性质反应(包括一些含其他官能团的醇类和酯)
(2)反应条件体现了有机化学的特点,请同学们回顾有机化学的一般条件,从中归纳相应信息,可作为推断有机反应的有利证据
(3)从物质发生反应前后的官能团差别,推导相关物质的结构
17.化学实验装置与基本操作
(1)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2)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
(3)实验设计和实验评价
18、化学计算
(1)近年来,混合物的计算所占的比例很大(90%),务必熟悉有关混合物计算的一般方式(含讨论的切入点),注意单位与计算的规范
(2)回顾近几次的综合考试,感受“守恒法“在计算题中的暗示和具体计算时的优势
化学计算中的巧妙方法小结:
得失电子守恒法、元素守恒法、电荷守恒法、最终溶质法、极值法、假设验证法等
【第9篇 2023年高考化学备考工作总结反思
高三化学总复习是中学化学学习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高三化学总复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高考成绩。为了使学生对高三化学总复习有良好的效果,并且顺利度过这一重要的时期,为此我对高三化学教学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注重教学过程,常总结和反思,根据高三各个不同时期使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训练方式。
一.研究信息,看准方向
怎样着手进行化学总复习,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这是刚刚进入高三的同学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面临新高考,老师们必须要解决好的一个问题。因此,就必须对一些信息进行研究,从中领会出潜在的导向作用,看准复习方向,为完成复习任务奠定基础。
1.研究高考化学试题。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只要根据近几年来宁夏等课改先行高考形式,重点研究一下宁夏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就能发现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2.关注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变化。与以往教材、课程标准相比较,现在使用的新版教材和课程标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内容的调整,实验比重的加大,知识的传授过程渗透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增加了研究性学习内容和新科技、化学史等阅读材料。很显然,这些变化已体现在高考命题中,熟悉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这些变化,将有利于把握复习的方向和深难度,有利于增强复习的目的性。
3.熟悉考试说明。考试说明(即考纲)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不仅如此,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不断阅读,进一步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
二、强化“双基”,构建“网络”,突出主干知识的教学
主干知识:是学科知识树的树干部分。由核心概念、基本技能、主要规律和原理组成,是支持学科的脉络,约25条(略)
核心知识:考试大纲中对测试内容要求为理解(掌握)层次的知识。《考试大
通过归纳、总结、类比、联想,既增强了知识的系统性和条理性,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综合能力。
三、切实抓好三轮复习,夯实基础知识,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打好基础、落实基础是首轮复习的首要任务。进入第一轮复习前,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遗忘较大,这一轮花费的时间也最多,大约六个月左右。
第一轮:夯实基础,系统构建化学知识结构。
任务:以课本为中心,按照教材的结构体系,进行系统的单元复习。不仅要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掌握教材的编排体系,理清知识脉络,熟悉知识的落脚点,而且还要勤于动脑、动手,做一些各种类型的练习。
措施:回归教材,突出知识“全、联、活”,采取“查、讲、练、考”四环节进行。全:细致
无漏,知识覆盖面要全。联: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把分散、零碎的知识要联系起来。活:专题训练,思维变通,灵活运用。查:检查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学情,教师对学生的薄弱之处做到心中有数。增强“讲、练、考”的针对性。讲: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使知识规律化;练:每讲完一个专题,配以适当数量的练习;考:每考一次,及时对试卷进行分析、讲评,指出存在的问题,做好错误统计;教师自我反思、回顾、诊断、总结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调整复习计划和复习方法。
第二轮:培养综合能力,提高化学综合素质。
任务:重点是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结构化和网络化。即将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结成网。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综合能力、迁移能力、运用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同时也是查漏补缺的重要阶段。
措施:分块归纳,专题讲座、强化训练。重点放在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上
第三轮:综合训练,提高实战能力。从知识、能力、心理上全面做好考试准备,提高学生对高考的适应性和应试能力。
四、抓落实,向规范化训练要质量
学生的应试能力最终要落实到卷面上,在卷面上,不会做和会做做不对及会做做得慢都是等效的,所以,有人提出高考成功的秘诀是:会题做对。这种观点是很有道理的,怎样才能做到“会题做对”呢?这些可以通过规范训练、规范讲评,得到较好的解决。
1、要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首先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从语言表达到化学用语的书写,教师要身体力行,做好表率。要重视自己的言行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要营造规范训练的氛围,将规范教育寓于常规训练之中。提出“糊里糊涂做十题,不如明明白白做一题”等标语口号,时刻警示告诫学生。
4、创设条件,让学生
充分暴露思维过程,针对学生思维上的缺陷,对症下药,讲清错因,并辅以跟踪补偿训练,在纠错改错中达到规范训练的目的。
6、对学生进行审题方法、审题能力的训练与指导。审题不严谨。最常见表现是:题干中的信息审不全;隐含的信息审不出等。会做的题目不得分或得不全,70%以上的原因是审题造成的。尝试用“读、划、联、挖”四字审题训练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还是很具实效的。
7、积累错题,力求做到“题不二错”。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建好用好错题笔记(或抄或剪或贴),红笔纠错,错题入集,二次批阅,专题补偿。每次考试或练习后都引导学生反思①错在哪里?②错的原因?③补救措施?④有何启发?
术问题,也是决定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关键。
五、加强实验教学,尤其注重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
化学实验设计能力就是学生运用已具备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构思解决问题方案的本领,它是实验的最高层次,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创造性,是学生最感头疼、最难得分的领域。在复习备考时,可先易后难,先常规后创新。如可先将学生熟悉的实验“改头换面”,后做陌生实验的设计,先设计能力要求较低的简单实验,后设计能力要求较高的综合实验。教师在讲评实验时,应着重突出实验设计的思路,鼓励大胆假设,自主创造,激发学生创新的愿望;要组织学生对提出的方案分析评价,启发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寻求多种可行的方案,训练学生思维的批评性、深刻性、开放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对实验方案的评价能力。题海无边,盲从必陷。双基训练,思维首选。纠正对中学实验考查的错误认识。有人认为高考实验题的设计通常不用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而是一些颇具“创新”的新实验。所以,综观近几年部分省市高考题和各地大量的模拟题,似乎很难见到课本中的原有实验。这一错误认识直接导致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走入歧途。有的教师认为不考课本中的实验,复习时敞开课本中的实验或者对课本中的实验关注程度不高,而是一味搜集大量所谓新颖的实验题,死泡题海。须知,课本中的实验都是经过精心选择和设计的基础性内容,而且经历了长期的实践检验,具有典型性。化学实验教学应该以课本中的实验为本,而不能离开课本另搞一套。
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总之,化学总复习要为高考做好知识准备和精神准备,要有目标、有计划、讲究方法、注重落实,千方百讲地提高化学总复习的效益。
【第10篇 高二学生必读:话总结高考化学知识点
高二学生必读:50句话总结高考化学知识点
不知道如何总结的,可以从这篇“50句话总结高考化学知识点”中参考总结方式。其实总结可以很简单,只需要把学过的知识集中到一起,或者你可以加上自己的理解,这样就更完美了。
1、掌握一图(原子结构示意图)、五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最简式)、六方程(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2、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①ch:c2h2和c6h6②ch2:烯烃和环烷烃③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④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和饱和一元羧酸或酯;举一例:乙醛(c2h4o)与丁酸及其异构体(c4h8o2)
3、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氕原子(1h)中无中子。
4、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周期不一定从金属元素开始,如第一周期是从氢元素开始。
5、ⅲb所含的元素种类最多。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且ⅳa族中元素组成的晶体常常属于原子晶体,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等。
6、质量数相同的原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如18o与18f、40k与40ca
7.ⅳa~ⅶa族中只有ⅶa族元素没有同素异形体,且其单质不能与氧气直接化合。
8、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一般形成离子化合物,但alcl3却是共价化合物(熔沸点很低,易升华,为双聚分子,所有原子都达到了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9、一般元素性质越活泼,其单质的性质也活泼,但n和p相反,因为n2形成叁键。
10、非金属元素之间一般形成共价化合物,但nh4cl、nh4no3等铵盐却是离子化合物。
11、离子化合物在一般条件下不存在单个分子,但在气态时却是以单个分子存在。如nacl。
12、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如na2o2、fes2、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
13、单质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o3是极性分子。
14、一般氢化物中氢为+1价,但在金属氢化物中氢为-1价,如nah、cah2等。
15、非金属单质一般不导电,但石墨可以导电,硅是半导体。
16、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为酸性氧化物,但co、no等不是酸性氧化物,而属于不成盐氧化物。
17、酸性氧化物不一定与水反应:如sio2。
18、金属氧化物一般为碱性氧化物,但一些高价金属的氧化物反而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cro3等反而属于酸性氧物,2koh+mn2o7==2kmno4+h2o。
19、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价和它的负价绝对值之和等于8,但氟无正价,氧在of2中为+2价。
20、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都含有阴离子,如金属晶体中有金属阳离子而无阴离子。
21、离子晶体不一定只含有离子键,如naoh、na2o2、nh4cl、ch3coona等中还含有共价键。
22.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是稳定结构,其余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不是稳定结构。
23.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是稳定结构。
24.阳离子的半径一定小于对应原子的半径,阴离子的半径一定大于对应原子的半径。
25.一种原子形成的高价阳离子的半径一定小于它的低价阳离子的半径。如fe3+
26.同种原子间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不同原子间的共价键一定是极性键。
27.分子内一定不含有离子键。题目中有“分子”一词,该物质必为分子晶体。
28单质分子中一定不含有极性键。
29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离子键。
30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形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31.含有分子的晶体一定是分子晶体,其余晶体中一定无分子。
32.单质晶体一定不会是离子晶体。
33.化合物形成的晶体一定不是金属晶体。
34.分子间力一定含在分子晶体内,其余晶体一定不存在分子间力(除石墨外)。
35.对于双原子分子,键有极性,分子一定有极性(极性分子);键无极性,分子一定无极性(非极性分子)。
36、氢键也属于分子间的一种相互作用,它只影响分子晶体的熔沸点,对分子稳定性无影响。
37.微粒不一定都指原子,它还可能是分子,阴、阳离子、基团(如羟基、硝基等)。例如,具有10e-的微粒:ne;o2-、f-、na+、mg2+、al3+;oh-h3o+、ch4、nh3、h2o、hf。
38.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不一定都强,如碳,稀有气体等。
39.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不一定是ⅱa族元素,如he、副族元素等。
40.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不一定是ⅰa族元素,如cr、ⅰb族元素等。
41.ⅰa族元素不一定是碱金属元素,还有氢元素。
42.由长、短周期元素组成的族不一定是主族,还有0族。
43.分子内不一定都有化学键,如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无化学键。
44.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非极性键,如过氧化氢、乙炔等。
45.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过氧化钠、二硫化亚铁、乙酸钠、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
46.对于多原子分子,键有极性,分子不一定有极性,如二氧化碳、甲烷等是非极性分子。
47.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是离子晶体,如金属晶体。
48.离子化合物不一定都是盐,如mg3n2、金属碳化物(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但不是盐。
49.盐不一定都是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铝、溴化铝等是共价化合物。
50.固体不一定都是晶体,如玻璃是非晶态物质,再如塑料、橡胶等。
【第11篇 2023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知识点总结
⑴ 定义:用来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⑵ 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反应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⑶ 计算公式:v=δc/δt(υ:平均速率,δc:浓度变化,δt:时间)单位:mol/(l·s)
⑷ 影响因素:
① 决定因素(内因):反应物的性质(决定因素)
② 条件因素(外因):反应所处的条件
外因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变化规律
外因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变化规律
条件变化活化分子的量的变化反应速率的变化
反应物的浓度增大单位体积里的总数目增多,百分数不变增大
减小单位体积里的总数目减少,百分数不变减小
气体反应物的压强增大单位体积里的总数目增多,百分数不变增大
减小单位体积里的总数目减少,百分数不变减小
反应物的温度升高百分数增大,单位体积里的总数目增多增大
降低百分数减少,单位体积里的总数目减少减小
反应物的催化剂使用百分数剧增,单位体积里的总数目剧增剧增
撤去百分数剧减,单位体积里的总数目剧减剧减
其他光、电磁波超声波、固体反应物颗粒的大小溶剂等有影响
注意:
(1)参加反应的物质为固体和液体,由于压强的变化对浓度几乎无影响,可以认为反应速率不变。
(2)惰性气体对于速率的影响
①恒温恒容时:充入惰性气体→总压增大,但是各分压不变,各物质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②恒温恒体时: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各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化学平衡知识点总结
1、定义:
化学平衡状态: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更组成成分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
2、化学平衡的特征
逆(研究前提是可逆反应)
等(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动(动态平衡)
定(各物质的浓度与质量分数恒定)
变(条件改变,平衡发生变化)
3、判断平衡的依据
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方法和依据
例举ma(g)+nb(g)c(g)+qd(g)
混合物体系中各成分的含量①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分数一定平衡
②各物质的质量或各物质质量分数一定平衡
③各气体的体积或体积分数一定平衡
④总体积、总压力、总物质的量一定不一定平衡
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①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mmola同时生成mmola,v(正)=v(逆)平衡
②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nmolb同时消耗了pmolc,v(正)=v(逆)平衡
③v(a):v(b):v(c):v(d)=m:n:p:q,v(正)不一定等于v(逆)不一定平衡
④在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b,同时消耗了qmold,因均指v(逆)不一定平衡
压强①m+n≠p+q时,总压力一定(其他条件一定)平衡
②m+n=p+q时,总压力一定(其他条件一定)不一定平衡
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r①mr一定时,只有当m+n≠p+q时平衡
②mr一定时,但m+n=p+q时不一定平衡
温度任何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当体系温度一定时(其他不变)平衡
体系的密度密度一定不一定平衡
其他如体系颜色不再变化等平衡
4、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1)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少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2)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由于浓度不变,所以平衡不移动
(3)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果稀释溶液,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也减小, v正减小,v逆也减小,但是减小的程度不同,总的结果是化学平衡向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和大的方向移动。
(二)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着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三)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影响规律: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会使平衡向着体积缩小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平衡向着体积增大方向移动。
注意:
(1)改变压强不能使无气态物质存在的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2)气体减压或增压与溶液稀释或浓缩的化学平衡移动规律相似
(四)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由于使用催化剂对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影响的程度是等同的,所以平衡不移动。但是使用催化剂可以影响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_时间_。
(五)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浓度),平衡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5、化学平衡常数
(一)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比值。 符号:k
(二)使用化学平衡常数k应注意的问题:
1、表达式中各物质的浓度是变化的浓度,不是起始浓度也不是物质的量。
2、k只与温度(t)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3、反应物或生产物中有固体或纯液体存在时,由于其浓度是固定不变的,可以看做是“1”而不代入公式。
4、稀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有水参加,水的浓度不必写在平衡关系式中。
(三)化学平衡常数k的应用:
1、化学平衡常数值的大小是可逆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k值越大,说明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越大,它的正向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即该反应进行得越完全,反应物转化率越高。反之,则相反。
2、可以利用k值做标准,判断正在进行的可逆反应是否平衡及不平衡时向何方进行建立平衡。(q:浓度积)q〈k: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q=k: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q〉k: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3、利用k值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若温度升高,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若温度升高,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第12篇 2023高考早复习: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1、 氧化还原相关概念和应用
(1) 借用熟悉的h2还原cuo来认识5对相应概念
(2) 氧化性、还原性的相互比较
(3) 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
(4) 同种元素变价的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归中反应)
(5) 一些特殊价态的微粒如h、cu、cl、fe、s2o32-的氧化还原反应
(6) 电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2、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的认识
(1) 主族元素的阴离子、阳离子、核外电子排布
(2) 同周期、同主族原子的半径大小比较
(3) 电子式的正确书写、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化学键、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4)能画出短周期元素周期表的草表,理解“位—构—性”
3、 熟悉阿伏加德罗常数na常考查的微粒数目中固体、得失电子、中子数等内容。
4、 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表达(状态、计量数、能量关系)
5、 离子的鉴别、离子共存
(1) 离子因结合生成沉淀、气体、难电离的弱电解质而不能大量共存
(2) 因相互发生氧化还原而不能大量共存
(3) 因双水解、生成络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
(4) 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与强酸、强碱大量共存
(5) 题设中的其他条件“酸碱性、颜色”等
6、 溶液浓度、离子浓度的比较及计算
(1) 善用微粒的守恒判断 (电荷守衡、物料守衡、质子守衡)
(2) 电荷守恒中的多价态离子处理
7、 ph值的计算
(1) 遵循定义(公式)规范自己的计算过程
(2) 理清题设所问的是“离子”还是“溶液”的浓度
(3) 酸过量或碱过量时ph的计算(酸时以h浓度计算,碱时以oh计算再换算)。
8、 化学反应速度、化学平衡
(1) 能计算反应速率、理解各物质计量数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2) 理顺“反应速率”的“改变”与“平衡移动”的“辩证关系”
(3) 遵循反应方程式规范自己的“化学平衡”相关计算过程
(4) 利用“等效平衡”观点来解题
9、 电化学
(1) 能正确表明“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及变形装置的电极位置
(2) 能写出各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3) 了解常见离子的电化学放电顺序
(4) 能准确利用“得失电子守恒”原则计算电化学中的定量关系
10、 盐类的水解
(1) 盐类能发生水解的原因
(2) 不同类型之盐类发生水解的后果(酸碱性、浓度大小等)
(3) 盐类水解的应用或防止(胶体、水净化、溶液制备)
(4) 对能发生水解的盐类溶液加热蒸干、灼烧的后果
(5) 能发生完全双水解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11、 c、 n、o、s、cl、p、na、mg、al、fe等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
(1) 容易在无机推断题中出现,注意上述元素的特征反应
(2) 注意n中的硝酸与物质的反应,其体现的酸性、氧化性“两作为”是考查的的重点
(3) 有关al的化合物中则熟悉其两性反应(定性、定量关系)
(4) 有关fe的化合物则理解fe2+和fe3+之间的转化、fe3+的强氧化性
(5) 物质间三角转化关系
12、有机物的聚合及单体的推断
(1)根据高分子的链节特点准确判断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归属
(2)熟悉含c=c双键物质的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归属
(3)熟悉含(-cooh、-oh)、(-cooh、-nh2)之间的缩聚反应
13、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1)请按官能团的位置异构、类别异构和条件限制异构顺序一个不漏的找齐
(2)本内容最应该做的是作答后,能主动进行一定的检验
14、有机物的燃烧
(1)能写出有机物燃烧的通式
(2)燃烧最可能获得的是c和h关系
15、完成有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有机代表物的相互衍变,往往要求完成相互转化的方程式
(2)注意方程式中要求表示物质的结构简式、表明反应条件、配平方程式
16、有机物化学推断的解答 (“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
(1)一般出现以醇为中心,酯为结尾的推断关系,所以复习时就熟悉有关“醇”和“酯”的性质反应(包括一些含其他官能团的醇类和酯)
(2)反应条件体现了有机化学的特点,请同学们回顾有机化学的一般条件,从中归纳相应信息,可作为推断有机反应的有利证据
(3)从物质发生反应前后的官能团差别,推导相关物质的结构
17.化学实验装置与基本操作
(1)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2)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
(3)实验设计和实验评价
18、化学计算
(1)近年来,混合物的计算所占的比例很大(90%),务必熟悉有关混合物计算的一般方式(含讨论的切入点),注意单位与计算的规范
(2)回顾近几次的综合考试,感受“守恒法“在计算题中的暗示和具体计算时的优势
化学计算中的巧妙方法小结:
得失电子守恒法、元素守恒法、电荷守恒法、最终溶质法、极值法、假设验证法等
【第13篇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2017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1、 氧化还原相关概念和应用
(1) 借用熟悉的h2还原cuo来认识5对相应概念
(2) 氧化性、还原性的相互比较
(3) 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
(4) 同种元素变价的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归中反应)
(5) 一些特殊价态的微粒如h、cu、cl、fe、s2o32-的氧化还原反应
(6) 电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2、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的认识
(1) 主族元素的阴离子、阳离子、核外电子排布
(2) 同周期、同主族原子的半径大小比较
(3) 电子式的正确书写、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化学键、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4)能画出短周期元素周期表的草表,理解“位—构—性”
3、 熟悉阿伏加德罗常数na常考查的微粒数目中固体、得失电子、中子数等内容。
4、 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表达(状态、计量数、能量关系)
5、 离子的鉴别、离子共存
(1) 离子因结合生成沉淀、气体、难电离的弱电解质而不能大量共存
(2) 因相互发生氧化还原而不能大量共存
(3) 因双水解、生成络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
(4) 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与强酸、强碱大量共存
(5) 题设中的其他条件“酸碱性、颜色”等
6、 溶液浓度、离子浓度的比较及计算
(1) 善用微粒的守恒判断 (电荷守衡、物料守衡、质子守衡)
(2) 电荷守恒中的多价态离子处理
7、 ph值的计算
(1) 遵循定义(公式)规范自己的计算过程
(2) 理清题设所问的是“离子”还是“溶液”的浓度
(3) 酸过量或碱过量时ph的计算(酸时以h浓度计算,碱时以oh计算再换算)。
8、 化学反应速度、化学平衡
(1) 能计算反应速率、理解各物质计量数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2) 理顺“反应速率”的“改变”与“平衡移动”的“辩证关系”
(3) 遵循反应方程式规范自己的“化学平衡”相关计算过程
(4) 利用“等效平衡”观点来解题
9、 电化学
(1) 能正确表明“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及变形装置的电极位置
(2) 能写出各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3) 了解常见离子的电化学放电顺序
(4) 能准确利用“得失电子守恒”原则计算电化学中的定量关系
10、 盐类的水解
(1) 盐类能发生水解的原因
(2) 不同类型之盐类发生水解的后果(酸碱性、浓度大小等)
(3) 盐类水解的应用或防止(胶体、水净化、溶液制备)
(4) 对能发生水解的盐类溶液加热蒸干、灼烧的后果
(5) 能发生完全双水解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11、 c、 n、o、s、cl、p、na、mg、al、fe等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
(1) 容易在无机推断题中出现,注意上述元素的特征反应
(2) 注意n中的硝酸与物质的反应,其体现的酸性、氧化性“两作为”是考查的的重点
(3) 有关al的化合物中则熟悉其两性反应(定性、定量关系)
(4) 有关fe的化合物则理解fe2+和fe3+之间的转化、fe3+的强氧化性
(5) 物质间三角转化关系
12、有机物的聚合及单体的推断
(1)根据高分子的链节特点准确判断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归属
(2)熟悉含c=c双键物质的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归属
(3)熟悉含(-cooh、-oh)、(-cooh、-nh2)之间的缩聚反应
13、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1)请按官能团的位置异构、类别异构和条件限制异构顺序一个不漏的.找齐
(2)本内容最应该做的是作答后,能主动进行一定的检验
14、有机物的燃烧
(1)能写出有机物燃烧的通式
(2)燃烧最可能获得的是c和h关系
15、完成有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有机代表物的相互衍变,往往要求完成相互转化的方程式
(2)注意方程式中要求表示物质的结构简式、表明反应条件、配平方程式
16、有机物化学推断的解答 (“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
(1)一般出现以醇为中心,酯为结尾的推断关系,所以复习时就熟悉有关“醇”和“酯”的性质反应(包括一些含其他官能团的醇类和酯)
(2)反应条件体现了有机化学的特点,请同学们回顾有机化学的一般条件,从中归纳相应信息,可作为推断有机反应的有利证据
(3)从物质发生反应前后的官能团差别,推导相关物质的结构
17.化学实验装置与基本操作
(1)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2)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
(3)实验设计和实验评价
18、化学计算
(1)近年来,混合物的计算所占的比例很大(90%),务必熟悉有关混合物计算的一般方式(含讨论的切入点),注意单位与计算的规范
(2)回顾近几次的综合考试,感受“守恒法“在计算题中的暗示和具体计算时的优势
化学计算中的巧妙方法小结:
得失电子守恒法、元素守恒法、电荷守恒法、最终溶质法、极值法、假设验证法等
【第14篇 2023年高考化学实验类知识点总结
一、常用仪器的使用和基本实验操作
1、如温度计是中学实验中常用的计量仪器,在使用温度计进行测量时要根据测量目的确定温度计的位置。中学常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测量反应液的温度,应将温度计插入反应液内部。如测物质的溶解度实验、实验室制取乙烯等实验中。
(2)测量蒸气的温度,应将温度计放于蒸气出口处。如实验进行的石油蒸馏实验,要将温度计的水银球处于蒸馏烧瓶支管口的略下部;
(3)控制水浴加热的温度,应将温度计插入水浴槽中。如银镜反应、苯的硝化反应、酚醛树脂的制备实验、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多糖的水解反应及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等。
2、装置气密性检查:
(1)微热法:把导气管的末端插入到水中,用手捂住反应器一段时间或用酒精灯微热,如果导气管末端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或移走酒精灯后有一段水柱进入导管中,则气密性好。
(2)液差法:先关上导气管的止水夹,然后向其中加水,使其存在液面差,过段时间液面差保持不变,则气密性良好。如果装置中带有分液漏斗等则要把活塞关闭。如果带有长颈漏斗等要将其末端用水封住,防止气体逸出。
二、物质分离、提纯与鉴别
1、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选择
(1)固体样品:加热(灼烧、升华、热分解)、溶解、过滤(洗涤沉淀)、蒸发、结晶(重结晶)、电解精炼。
(2)液体样品:分液、萃取、蒸馏。
(3)气体样品:洗气。
(4)胶体样品:盐析、渗析。
2、物质分离、提纯的基本原则
(1)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不损失或尽量少损失被提纯物质;
(3)方法简单易行、所用试剂经济。
3、常见分离、提纯方法
(1)萃取与分液: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常用于分离或提纯液体混合物。萃取后一般要进行分液,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常用的仪器为分液漏斗。
(2)蒸发与结晶:蒸发是通过加热或在自然温度下使液体变为蒸气而挥发的实验操作。结晶是提纯固体物质的重要方法,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常采用蒸发结晶,对溶解度随温度下降而明显减小的物质常采用冷却结晶。在实际应用中常将两种结晶方法结合使用。
4、物质鉴别题的类型与方法
(1)不加限制条件鉴别一组物质,一般此类题目的鉴别方案较多,选用最简便的方案;
(2) 不用试剂鉴别一组物质:
①通常可以根据特征现象鉴别出某种物质,然后利用它作为试剂,去鉴别其他的物质;
②采用“两两混合法”,两两混合后,根据现象进行鉴别;
③采用“互滴法”,两种溶液相互滴加,根据滴加顺序不同现象的不同进行鉴别,如hcl与na2co3溶液等;
④采用“加热法”,几种固体分别加热时,根据产生的现象不同加以区别。如nh4hco3、nahco3、nh4cl和i2等。
⑤用焰色反应鉴别。
【第15篇 2023年高考化学40个常错知识点总结
常错点1错误地认为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辨析酸性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是两种不同的分类方式,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cro3、mn2o7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和no2等。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而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是两性氧化物,cro3是酸性氧化物。
常错点2错误地认为胶体带有电荷。
辨析胶体是电中性的,只有胶体粒子即胶粒带有电荷,而且并不是所有胶体粒子都带有电荷。如淀粉胶体粒子不带电荷。
常错点3错误地认为有化学键被破坏的变化过程就是化学变化。
辨析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从微观角度看就是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只有化学键断裂或只有化学键生成的过程不是化学变化,如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时破坏了其中的离子键,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的熔化或破碎过程破坏了其中的化学键,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过程形成了化学键,这些均是物理变化。
常错点4错误地认为同种元素的单质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辨析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如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是不同的物质,相互之间的转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常错点5错误地认为气体摩尔体积就是22.4l·mol-1
辨析两者是不同的,气体摩尔体积就是1mol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占有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2.4l,在非标准状况下可能是22.4l,也可能不是22.4l
常错点6在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或阿伏加德罗定律时忽视物质的状态或使用条件。
辨析气体摩尔体积或阿伏加德罗定律只适用于气体体系,既可以是纯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对于固体或液体不适用。气体摩尔体积在应用于气体计算时,要注意在标准状况下才能用22.4l·mol-1
常错点7在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时错误地应用溶剂的体积。
辨析物质的量浓度是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衡量标准是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的多少,因此在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时应用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
常错点8在进行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时,忽视溶液体积的单位。
辨析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时,要用到溶液的密度,通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是mol·l-1,溶液密度的单位是g·cm-3,在进行换算时,易忽视体积单位的不一致。
常错点9由于so2、co2、nh3、cl2等溶于水时,所得溶液能够导电,因此错误地认为so2、co2、nh3、cl2等属于电解质。
辨析(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研究的范畴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本身电离出阴、阳离子,否则不能用其水溶液的导电性作为判断其是否是电解质的依据。如so2、co2、nh3等溶于水时之所以能够导电,是因为它们与水发生了反应生成了电解质的缘故。
常错点10错误地认为其溶液导电能力强的电解质为强电解质。
辨析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的导电性强弱没有必然的联系,导电性的强弱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有关;而电解质的强弱与其电离程度的大小有关。
常错点11错误地认为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越多,氧化剂的氧化能力越强;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越多,还原剂的还原能力越强。
辨析氧化性的强弱是指得电子的难易程度,越容易得电子即氧化性越强,与得电子的数目无关。同样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与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与失电子的数目无关。
常错点12错误认为同种元素的相邻价态一定不发生反应。
辨析同种元素的相邻价态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如na2so3+h2so4===na2so4+so2↑+h2o,此反应中h2so4表现强酸性。
常错点13错误地认为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电子和中子构成的。
辨析所有的原子中都含有质子和电子,但是不一定含有中子,如1(1)h原子中就不含有中子。
常错点14错误地认为元素的种类数与原子的种类数相等。
辨析(1)同一种元素可能由于质量数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核素(原子),因此原子的种类数要大于元素的种类数。
(2)但是也有的元素只有一种核素,如na、f等。
常错点15错误地认为最外层电子数少于2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原子。
辨析最外层电子数少于2的主族元素有h,属于非金属元素。
常错点16错误地认为离子键的实质是阴阳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
辨析离子键的实质是阴阳离子的静电作用,包括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两种作用,离子键是这两种作用综合的(平衡)结果。
常错点17错误地认为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辨析(1)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才能称为共价化合物;
(2)离子化合物中也可以含有共价键,如na2o2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naoh中含有极性共价键。
常错点18错误地认为增大压强一定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辨析(1)对于只有固体或纯液体参加的反应体系,增大压强反应速率不变。
(2)对于恒温恒容条件的气态物质之间的反应,若向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体系的压强增大,但是由于各物质的浓度没有改变,故反应速率不变。
(3)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必须是引起气态物质的浓度的改变才能影响反应速率。
常错点19错误地认为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就会增大。
辨析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只有改变温度使平衡正向移动时,平衡常数才会增大,改变浓度和压强使平衡正向移动时,平衡常数不变。
常错点20错误地认为放热反应或熵增反应就一定能自发进行。
辨析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判据是δg=δh-tδs,仅从焓变或熵变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是不准确的。
常错点21错误认为任何情况下,c(h+)和c(oh-)都可以通过kw=1×10-14进行换算。
辨析kw与温度有关,25℃时kw=1×10-14,但温度变化时kw变化,c(h+)和c(oh-)不能再通过kw=1×10-14进行换算。
常错点22错误认为溶液的酸碱性不同时,水电离出的c(oh-)和c(h+)也不相等。
辨析由水的电离方程式h2o==oh-+h+可知,任何水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oh-)和c(h+)总是相等的,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
常错点23酸、碱、盐溶液中,c(oh-)或c(h+)的来源混淆。
辨析(1)酸溶液中,c(oh-)水电离=c(oh-)溶液;
碱溶液中,c(h+)水电离=c(h+)溶液。
(2)盐溶液中,若为强酸弱碱盐,c(h+)水电离=c(h+)溶液;
若为强碱弱酸盐,c(oh-)水电离=c(oh-)溶液。
常错点24错误认为只要ksp越大,其溶解度就会越大。
辨析ksp和溶解度都能用来描述难溶电解质的溶解能力。但是只有同种类型的难溶电解质才能直接用ksp的大小来判断其溶解度的大小;若是不同的类型,需要计算其具体的溶解度才能比较。
常错点25错误地认为原电池的两个电极中,相对较活泼的金属一定作负极。
辨析判断原电池的电极要根据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的具体反应分析,发生氧化反应的是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是正极。
如在mg—al—稀h2so4组成的原电池中,mg为负极,而在mg—al—naoh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al作负极,因为al可与naoh溶液反应,mg不与naoh溶液反应。
常错点26在电解食盐水的装置中,错误地认为阳极区显碱性。
辨析电解食盐水时,阴极h+放电生成h2,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oh-浓度增大,阴极区显碱性。
常错点27错误地认为钠在过量氧气中燃烧生成na2o2,在适量或少量氧气中燃烧生成na2o
辨析钠与氧气的反应产物与反应条件有关,将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生成na2o,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生成na2o2
常错点28错误地认为钝化就是不发生化学变化,铝、铁与浓硫酸、浓硝酸不发生反应。
辨析钝化是在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中铝、铁等金属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而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如果加热氧化膜会被破坏,反应就会剧烈进行。所以钝化是因发生化学变化所致;铝、铁等金属只在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中发生钝化,加热时会剧烈反应。
常错点29错误地认为,金属的还原性与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有关。
辨析在化学反应中,金属的还原性强弱与金属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与失去电子的数目无关,即与化合价无关。
常错点30错误地认为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去除甲烷中的乙烯。
辨析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后产生二氧化碳,故不能达到除杂目的,必须再用碱石灰处理。
常错点31错误地认为苯和溴水不反应,故两者混合后无明显现象。
辨析虽然两者不反应,但苯能萃取水中的溴,故看到水层颜色变浅或褪去,而苯层变为橙红色。
常错点32错误地认为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除去苯中的甲苯。
辨析甲苯被氧化成苯甲酸,而苯甲酸易溶于苯,仍难分离。应再用氢氧化钠溶液使苯甲酸转化为易溶于水的苯甲酸钠,然后分液。
常错点33错误地认为苯酚酸性比碳酸弱,故苯酚不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辨析苯酚的电离能力虽比碳酸弱,但却比碳酸氢根离子强,所以由复分解规律可知:苯酚和碳酸钠溶液能反应生成苯酚钠和碳酸氢钠。
常错点34错误地认为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在其中加入足量浓溴水,再把生成的沉淀过滤除去。
辨析苯酚与溴水反应后,多余的溴易被萃取到苯中,而且生成的三溴苯酚虽不溶于水,却易溶于苯,所以不能达到目的。
常错点35错误地认为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一定是醛。
辨析葡萄糖、甲酸、甲酸某酯可发生银镜反应,但它们不是醛。
常错点36错误地认为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
辨析高分子化合物有两个特点:一是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一般几万到几百万;二是高分子化合物的各个分子的n值不同,无固定的相对分子质量。而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固定的,一般在几百范围内,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常错点37使用试管、烧瓶加热液体时,忽视对液体量的要求,所加液体过多。
辨析用试管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3(1)。用烧瓶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能超过烧瓶容积的2(1)。
常错点38使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记错药品和砝码位置,称量naoh固体时,误将药品放在纸上。
辨析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是左物右码。称量naoh固体时,应将naoh放在小烧杯内或放在称量瓶内。
常错点39混淆量筒和滴定管的刻度设置,仰视或俯视读数时,将误差分析错误。
辨析量筒无“0”刻度,且刻度值从下往上增大,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端,从上往下增大。观察刻度时相同的失误,误差相反。
常错点40混淆试纸的使用要求,测ph时误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
【第16篇 高考化学的工作总结
高考化学的工作总结
__年高考已落下帷幕,现将高考化学备考工作总结如下。高三化学总复习是中学化学学习的重要时期,也是巩固基础、优化思维和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为了使高三的化学总复习对学生的高考有着良好的效果,并且顺利度过这一重要的时期,针对高三化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高三化学备课组的组员通过组内讨论和交流,制定了详细的化学高考备考计划,在实施中注重教学过程,及时总结和反思,并根据高三各个不同的时期而使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训练方式。
一.立足研究信息,定位复习方向。
怎样着手进行化学总复习,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这是刚刚进入高三的每位同学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教师在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对一些信息进行研究,从中领会出潜在的导向作用,看准复习方向,为完成复习任务奠定基础。
1.研究历年的高考化学试题。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重点研究一下__省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就能发现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2.熟悉考试说明。考试说明(即考纲)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细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从而明确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做到复习的时候有方向性、目的性、思想性和指导性。
二、强化双基,构建有效的知识网络。
高考无论怎样改,双基都是很重要的。加强双基教学则是每年高考复习中的重中之重。高考复习备考时一定要降低重心,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不盲目追求考试 “热点”。在复习备考的整个过程中,要始终注重学生知识的基础性和全面性,要把落实双基放在首位。首先,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本,并依照考试说明的要求,对每一个知识点逐一落实、深化,不留盲点、误区,全方位的复习,充实自己的知识环节。同时,要注意每年考试说明中的变化点,这些化点在高考中一般都有所体现。其次,在学生把课本知识弄懂的基础上,教师要让学生注意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性,将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有机物和化学实验等知识分别通过点、线、面有机的构建成知识网络,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和网络化。但要注意知识的归纳不应只局限于某一章节,而要将整个中学阶段的相关知识融入其中,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还可以通过归纳、总结、类比、联想等学习方式来增强知识的系统性和条理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综合性。
三、切实抓好三轮复习,夯实基础知识,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依托高三化学备课小组,针对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将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整合,力求知识的联系性、系统性和逻辑性更符合实际的化学备考工作,从而制定出了详实的高考备考计划,并将计划实施分为三个阶段,也就是所谓的三轮复习,并针对每轮复习都做了具体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安排。
第一轮复习的首要任务是打好基础、落实基础。进入第一轮复习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遗忘程度很大,这一轮花费的时间也是最多的,大约占了总复习时间的60%。
第一轮复习的主要目的是夯实基础,构建系统的化学知识结构。以课本为中心,按照备课组的第一轮复习计划,进行知识的分块复习,便于学生对知识的联系性和系统性的有效掌握。不仅要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掌握教材的编排体系,更要理清知识脉络,熟悉知识的落脚点。回归教材,突出知识的全面性、联系性和灵活性。讲解时要做到细致无漏,知识点的覆盖面要全。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把分散、零碎的知识联系起来。通过一定的专题训练,使学生思维变通,并灵活运用。随时检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学生的薄弱之处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数。针对学生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并使知识规律化,每讲完一个专题,辅之于适当的练习,以达到加强和巩固知识的目的;针对每次的月考和单元检测,及时对试卷进行分析、讲评,指出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学生的试卷,进行“面对面”的辅导,帮助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教师也应该随时进行自我反思、回顾,并总结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便及时调整复习计划和复习方法。
第二轮:培养综合能力,提高解决化学试题的能力。重点是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结构化和网络化。即将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结成网。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综合能力、迁移能力、运用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是查漏补缺的重要阶段。可以通过分块归纳、专题讲座、和强化训练这些方式来加强。重点放在对问题的分析、解决上所采用的方法和技巧。
第三轮: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高考实战能力。从知识、能力和心理上做好全面的考试准备,提高学生对高考的适应性和应试能力,并在这一轮中加强学生对自身所学知识的自查、自补和自学。
四、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好学生思想工作。
在整个复习备考过程中,由于复习过程中学习压力和相应的月考、单元检测等,多多少少会给学生的学习情况带来一些影响,甚至波及到学生的学习心态。没有一个好的学习心态,就意味着没有好的复习效果,那么学生的复习质量可想而知。所以在复习中,除了按既定的复习方针进行之外,更要注意观察学生在复习中的言行,并注意其学习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变化。发现有问题的学生,及时采取一对一的交流方式,帮助其分析其中的原因,指出存在问题的关键所在,并给予一定的建议和要求,在交谈中也要注意细心听取学生的某些想法,并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肯定,使其始终在备考中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最大限度的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也是在整个复习备考过程中需要注意和加强的地方,不能只是一味的搞教学,而忽略了学生心态和心理上的变化,使得复习效果大大折扣。
总之,化学总复习需要我们全身心的投入和精心的准备,要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和有针对性,讲究复习的策略和方法,并付诸于实际的行动,把复习的方案落实到实处,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和每一步方案,才能使复习效果最终达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