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有哪些
化学品经营责任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核心组成部分:
1. 许可证制度:经营者需取得合法的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确保经营活动的合法性。
2. 安全存储规定:对化学品的存储条件、设施及管理有严格的要求,防止泄漏、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3. 应急预案:建立应对化学品事故的应急响应计划,以快速有效地处理突发情况。
4. 培训与教育:员工必须接受化学品安全知识培训,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5. 质量控制:对所经营化学品的质量进行监控,确保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内容是什么
这些制度的内容详细规定了化学品从采购到销售的各个环节的责任和义务。例如,许可证制度要求经营者定期更新和维护相关文件;安全存储规定涉及防火、防爆、防泄漏等措施的落实;应急预案不仅包括内部响应机制,也需与地方应急部门协调配合;培训与教育则强调定期进行,确保员工了解化学品的危害和操作规程;质量控制则通过定期检测和记录,保证化学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重点
制度的重点在于确保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和使用,防止对环境和人员健康造成危害。这要求经营者具备专业的知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政府监管机构也会定期进行检查,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此外,制度还强调了预防为主的策略,通过提高企业内部的风险防控能力,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存在的问题
尽管制度框架相对完善,但在实际执行中仍存在一些挑战。例如,部分中小企业可能因成本压力而忽视安全投入,导致安全隐患;员工培训质量参差不齐,影响应急反应效果;法规执行力度和监管资源分配不均,可能导致监管漏洞。因此,需要进一步强化法规宣传,提高企业合规意识,同时优化监管机制,确保化学品经营责任制度的有效实施。
化学品经营责任制度范文
第1篇 危险化学品经营交接责任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的采购、运输、销售等环节,公司所有采购、运输、销售等人员在工作时都必须遵守本制度。
1)各经营手续环节交接时,工作人员要慎言购销合同文本,和对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等。
2)向移交人员索取相应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
3)运输时有关人员要与运输单位签订运输协议,办理好运输过程中的交接手续,说明要承担的运输责任,并让承运人在提货单上签字。
4)在货物销售时,销售人员应查验购买人或购买单位的危化品准购证,记录下经办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并告知该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和安全应急措施,并提供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
5)保存好经营手续各环节的相关资料和工作记录。
第2篇 危险化学品经营环节交接责任管理制度
1、 从业人员必须具备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的相应岗位的资格,负责执行岗位职责,履行岗位安全责任和义务;
2、 经营危险化学品的采购、保管、运输及销售等人员在相关工作交接方面应严格遵守采购合同管理;
3、 危险化学品采购人员在与供货单位签订供货合同时,应索取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安全技术说明书、安全标签复印件由销售人员在销售危险化学品时送交用户;
4、 采购(销售)人员与具有危险化学品资质的运输企业签订运输委托协议时,要求承运方出示相关的资质证明书、驾驶员、押运员的资质证书;
5、 采购人员、销售人员及运输单位,均应妥善保存危险化学品的供货合同、运输协议、产品的安全技术说明书、安全标签和发票、收据等相关资料。
第3篇 危险化学品经营手续环节交接责任管理制度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销售危险化学品的发货和装卸环节是安全生产的重要方面,发货和装卸环节的违规操作和安全管理不严导致或诱发了多起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巨大损失和社会不良影响。为强化销售危险化学品发货和装卸环节的安全监督,确保危险化学品各环节的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一、制定和完善经营过程中交接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管理制度。规范从业人员的岗位操作行为。严格落实国家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有关规定,在发货和装卸环节建立健全查验、核准、登记等五项制度:
(一)开据提货单位的资质查验制度。发货企业在开据提货单据前要认真查验提货单位以下几项资质和要求:
1、购货单位的资质。具备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或经营许可证。
2、运输车辆所在运输企业的资质。具备《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许可证》。
3、运输车辆的资质。具备:
(1)机动车辆行驶证;
(2)与核准经营范围相一致的《道路运输证》;
(3)运输车辆及罐体与行驶证照片一致;
(4)《道路运输证》核定载重量与行驶证标注的载重量一致;
(5)移动式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承压罐车)最大充装量应不大于行驶证核定载重量。
4、驾驶员和押运员的资质。具备:
(1)驾驶员驾驶证、《营业性道路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证》;
(2)押运员《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操作证》
5、安全警示标志、标识。运输车辆、罐体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安装告示牌和喷涂“毒”、“爆”、“腐”等文字及道路运输危险货物标志。
(二)装载前的车辆安全状况查验制度。装载危险化学品前,除运输单位工作人员要认真检查运输车辆安全状况外,发货单位必须查验运输车辆消防、抢修、防护等应急器材安全配置情况,达不到国家规定条件的,不予装载危险化学品。
(三)装载过程中的操作中毒。装载过程中,必须有提货单位驾驶员、押运员和发货单位操作人员在场,严守工作岗位,严格操作规程,严格控制进厂车辆数量,严禁超装、混装、错装,充装量不得超过《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证》核定载重量,且承压罐车充装量不得超过移动式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最大充装量。
(四)车辆出厂前的安全核准制度。装载完毕后,发货时必须对载重量(或液位)、系固情况及装载安全防护设施配置情况进行检查、核准,对不符合规定的,严禁驶离装载单位。
(五)等级制度。要以《危险化学品装车查验、核准等级表》为基础,结合实际对发货和装卸环节的查验、核准工作进行认真登记,建立工作台帐,并明确责任,确保危险化学品发货、转载环节的安全。
二、加强装卸现场管理。配备必须的装卸设施和设备,强化装卸现场的安全管理。
(一)加强现场人员管理。工作人员必须按有关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按操作规程正确操作,确保装卸现场安全。
(二)电气设施和采用的装卸料方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要求,在防火、防爆、防止中毒以及防水、防静电、防重压、防摔拖等方面采取可靠安全措施。
(三)要针对发货和装卸环节可能发生的泄漏、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制定操作性强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并将其纳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一部分,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演练,提高企业事故施救能力。
三、强化从业人员培训。进一步强化危险化学品发货和装卸环节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使他们熟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并能够自觉贯彻执行;熟悉危险化学品发货和装卸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可能发生的泄漏、火灾、爆炸、中毒事故,熟练掌握预防和处置事故发生的措施和方法,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正确处置,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
(一)危险化学品经营时,必须明确品名、数量,进货和出售单位都要正确核实、核对,并用合同或传真形式予以明确。
(二)经常与库房进行危险化学品品名和数量的核对,杜绝差错。
(三)经营危险化学品的整个过程较为复杂,营销时,必须提高责任性,并应加强对包装、盛器的检查、核对,有隐患必须及时排除。
(四)危险化学品安全标识必须保持完好。
(五)严防误购、误售危险化学品,以免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甚至引起恶劣的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