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制度范本 > 卫生制度

服务卫生制度汇编15篇

更新时间:2024-05-06 查看人数:22

服务卫生制度

制度有哪些

服务卫生制度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餐饮、酒店、医疗、零售等多个行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员工个人卫生规定:员工必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定期洗手、戴口罩、保持整洁的着装等。

2. 工作场所清洁标准:确保工作区域的环境卫生,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细菌滋生。

3. 食品卫生管理:针对餐饮业,需严格遵守食品储存、加工、服务的卫生规定,防止食物污染。

4. 设备与设施卫生:定期维护和清洁设备,确保其卫生状况符合标准。

5. 应急处理程序:建立应对突发卫生事件的预案,如疾病爆发或意外污染。

内容是什么

这些制度的实施需要明确的责任分配和监控机制。例如,每个部门应指定卫生负责人,负责监督执行情况;企业应定期进行卫生检查,确保各项规定落实到位。此外,培训也是关键,员工需接受卫生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理解其重要性并能够正确执行。

在服务行业中,客户满意度是衡量成功的重要指标,而卫生条件直接影响到客户的体验和信任。因此,服务卫生制度不仅关乎企业的形象,也是保障客户健康、维护企业声誉的必要手段。

方案怎么写

为了有效推行服务卫生制度,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制定详细的卫生操作规程,明确每个环节的卫生要求和执行步骤。

2. 定期开展卫生培训,强化员工的卫生意识,并通过考核确保知识掌握。

3. 建立奖惩机制,对严格执行卫生制度的员工给予奖励,对违反规定的进行纠正或处罚。

4. 加强对外部供应商的卫生审核,确保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符合卫生标准。

5. 定期邀请第三方机构进行卫生评估,以独立视角找出潜在问题并改进。

服务卫生制度的建立健全需要全员参与、持续改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保持领先地位,赢得客户的信赖。

服务卫生制度范文

第1篇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交接班制度

南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交接班制度

1、交班者在下班前做好交接班准备工作,须检查工作有无遗漏,各种物品归还原处,做好办公室、治疗室的清洁工作,写好交班报告。

2、交接班应在办公室进行,危重、新入院、手术患者应在床头进行交接班,做到交接班清楚规范。

3、药品、器械必须当面点清,如有欠缺,应及时寻找,发现差错或损失应及时登记。

4、交班者必须将本班工作完成后方可下班。接班者应将一切工作接清楚,如因交班不清,在接班后发生的问题应由接班者负责。

5、不得迟到、早退或脱岗,交接班时,接班者因故迟到,交班者不得先行离开。

第2篇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值班交接班制度

南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值班交接班制度

1、各科在非办公时间及假日,须设有值班医师。

2、值班医师每日下班前到科室,接受各级医师交办的医疗工作。接班时,应巡视病室,了解危重病员情况,并做好书面、口头、床旁交接班。

3、各科室医师在下班前应将当天新入院的病员、手术病员、危重病员的病情和处理事项记入交接班本,并做好书面、口头、床旁交班工作。值班医师对危重病员应作好病程记录和医疗措施记录,并扼要记入交班日志。

4、值班医师负责各项临时性医疗工作和病员临时情况的处理并作好相应的记录;对急诊人员入院病员及时检查,书写病历,给予必要的医疗处理。

5、值班医师遇有疑难问题时,应逐级请示上级医师进行处理。

6、值班医师夜间在值班室留宿,不得擅自离开。护理人员邀请时应立即前往视诊。如有事离开时,必须向值班护士说明去向。

7、值班医师一般不脱离日常工作,如因抢救病员未得到休息时,应根据情况给予适当补休。

8、每日晨,值班医师应将书面交待危重病员情况及新入院病员情况,向经治医师交清尚待处理的工作。

9、坚持危重病人床旁交接班制度,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有详细的病情变化记录。

第3篇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制度

南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制度

1、了解辖区内5岁以下儿童生存状况,掌握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为儿童保健工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监测对象为辖区内(不管其户口所在地),妊娠满28周(或出生体重达1000克及以上),娩出后有心跳、呼吸、脐带搏动、随意肌缩动四项生命指征之一,而后死亡的5岁以下儿童,但不包括外省来本中心就医而死于本中心者。

3、5岁以下儿童死亡是以实足年龄计算,计算方法是用儿童死亡时间减去出生时间即为其实足年龄。5岁以下儿童死亡是指刚出生至5岁差1天的死亡儿童,其中不足28天为新生儿死亡,不足1岁为婴儿死亡,满1岁到差1天满5周岁的为1-4岁儿童死亡。

4、以上年10月1日-当年9月30日为一个统计年度,每年10月15日以后补漏的死亡数放到下一年度统计。

5、建立完善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网络,落实专人负责管理。

对辖区内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或自动出院的危重儿童进行入户调查核实,在家死亡或途中死亡的5岁以下儿童,由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填写《四川省儿童死亡报告卡》,于每月5日前上报辖市(区)妇幼保健所;及时将辖区外的或无法追踪的儿童情况或资料反馈到辖市(区)妇幼保健所。

6、参加相关的工作例会和培训;负责对基层儿保医生进行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的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

7、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5岁以下儿童死亡补漏、活产儿补漏和质控工作贯穿于日常工作中,做到有记录可查。质控重点是流动人口中活产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漏报,同时对监测的表、卡、册进行质量检查。

第4篇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护医务人员职业安全制度

南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护医务人员职业安全制度

一、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特别是门(急)诊医务人员在接诊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和临床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二、放置医疗废物的容器应符合环保总局发布的《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

三、医务人员一旦发生锐器刺伤严格按锐器刺伤处理程序进行处理。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严格执行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

四、医务人员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及时报告院感科,院感科报告主管院长,艾滋病职业暴露情况医院还应每半年进行汇总并上报县疾控中心。

五、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医院应承担相应的救治责任,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血液病毒抗体检测

2、治疗

3、随访

4、建档

第5篇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制度

南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制度

1.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包括部门职责、监测、预警、报告、程序、应急处理等。

2.定期对全员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并组织演练。

3.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物资储备,并进行动态管理。

4.疫情报告。发生或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发生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应在2小时内向所在区县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启动应听从政府统一指令,服从统一指挥。

6.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书写完整病历记录,协助转送病人。

7.采取卫生防护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

第6篇 酒店餐厅服务部卫生标准制度

酒店餐厅服务部卫生标准制度

1.柜台,工作台,桌椅无灰尘、无污渍,无损坏

2.镜面要清洁、无污渍、无裂痕

3.围墙周边无粉尘,无油渍。

4.墙面壁画、装饰品无破损、污痕、灰尘。

5.排风扇要清洁,通风要正常。

6.灯泡、灯管、灯罩无脱落、破损、污痕。

9.餐厅内温度适中、正常。

10.餐厅内通道无障碍物。

11.餐桌椅无破损、无灰尘,无污痕。

12.菜单清洁无破损。

13.台面保持干净餐具清洁卫生、无破损现象。

14.垃圾桶内无异味。

15.所有卫生需要在宾客到来之前全部到位。

16.脏餐具不可有过夜现象。

17.收尾工作时地面、台面、桌椅整洁、整齐。

18.背景音乐不可过大过小。

19.卫生死角要做到每周定点打扫。

20.小家私要做到无污渍、无破损并每周消毒。

21.台布无破损、无污渍并整洁。

22.托盘无油渍、无裂痕并摆放整齐。

23.垃圾桶不可有过夜垃圾,并内外要清洁,垃圾袋不可漏在外。

24.餐厅保持通风良好、光线好,就餐环境舒适。

25.防蝇、防尘设备齐全,做到定期消毒灭蝇,防止传染病。

26.注重个人卫生符合仪容仪表要求。

第7篇 社区卫生服务资产安全制度

第一条 设专人负责固定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三账一卡。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点、核实,作到账账、账卡、账物相符。保管人员变动时,应办理移交手续。

第二条 设备操作人员须经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并掌握设备安全使用程序,规范操作。

第三条 定期做好设备保养、维护,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提高设备使用率。

第四条 资产的报废、转让、变价处理,严格执行有关报废的程序和规定并及时上报相关主管部门。

第五条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严防国有资产流失。

第六条 加强资产的存放、保管工作,下班后锁好门窗,做好资产的防盗工作。

第8篇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精神病防治工作走访制度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精神病防治工作走访制度

1、社区精神病防治领导小组成员,要经常深入病人家庭走访了解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为小组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2、定期对辖区内重度精神病患者进行走访,掌握病情变化,协调解决治疗中的实际困难,促进精神病患者的康复。

3、居委会监护小组坚持定期普遍走访病人制度,对重度病人每月走访,做好随访记录,掌握每个病人治疗康复情况,帮助病人解决实际困难,为治疗和康复创造良好的环境。

4、对已治愈的或病情稳定的轻微患者,积极创造条件回归社会,参与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以及社会活动。

第9篇 餐饮服务中心食堂食品卫生档案管理制度

餐饮服务中心食堂食品卫生档案管理制度

为了保障就餐者利益,促进食品卫生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特制定本制度。

(一)各餐厅组建卫生管理小组,由餐厅经理亲自负责食品卫生档案管理工作。

(二)食品卫生档案要符合法规要求,必须做到以下工作的档案登记:卫生知识培训和体检情况登记、涉餐饮采购索证情况登记、餐具洗消记录、菜肴留样记录、隔夜饭菜处理等各类台账记录

(三)各项记录留样要属实,符合要求。

(四)中心不定期检查档案管理情况,对档案管理不善,制度落实不力的进行处罚。

(五)各餐厅于学期结束后需把本餐厅食品卫生档案整理后上报中心综合办存档,留存期为一年。

转发.分享

第10篇 餐饮服务食品卫生管理制度

餐饮服务食品卫生管理制度

第一条 饮食卫生 1.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 《食品卫生法》 和辽宁省实施 《中 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办法,保证食品卫生,防止食物中毒和 传染疾病的发生,保障就餐人员身体健康. 2.认真执行卫生五,四制,建立健全卫生制度,做到职责 明确,责任到人,经常检查,主动整改,把卫生工作落实到实处. 3.食品加工要按工艺流程操作,副食品加工要做到一摘,二 洗,三切,四烧制. 4.待出售的主,副食品要有防尘,防蝇设施. 5.公用餐具和用具做到每餐必消毒,消毒时间每次不低于2 0分钟,出售食品必须用售货工具. 6.对餐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必须清洗干净,保持干 燥,食品包装材料必须符合食品卫生要求.

第二条 炊具设备卫生 1.盛放生,熟,荤,素食品的用具要严格分开,摆放整齐, 加工生,熟食品的菜墩,刀具要有明确标志;要经常消毒,保持用 具整洁,干净,做到清洁卫生,专人负责. 2.各食堂及部门所用的操作台,货物架,售货台,各类粥车, 汤桶,淘米车,洗碗车等要保持清洁无灰尘,无油污;洗菜池,车, 筐等要无泥沙,无脏垢,无异味. 3.盛装食品所用盆,盘等餐具和生产加工部门的加工用具要 生熟分开,各种盛具均保持干净,清洁,不得直接落地. 4.冰箱,冰柜,冷库要按类存放,生熟分开,有明确标志, 保持清洁无异味,箱,柜,库内物品要摆放整齐有序,发现有腐烂, 变质,超期储存的食品要及时处理.

第三条 环境卫生 1.保持食堂内环境整洁,有三防措施,室内无苍蝇,无蟑 螂,无鼠迹. 2.食堂及各部门室内外卫生要分片包干,落实责任到人,明 确任务. 3.要坚持做到:墙壁,屋顶经常清扫无黑垢,油污,蛛网; 门窗干净明亮;纱窗完好,无灰尘油垢,电扇,炊具,售货窗口, 窗口机要清洁明亮. 4.食堂操作间卫生要求责任到人,做到每餐操作完毕要及时 擦亮灶台,用具,加工设备,清扫地面,保持沟道畅通,无杂物, 无积水,并设有防鼠网. 5.冷库,总库要保持物品堆放整齐有序,三防措施齐全, , 每次出,入库后要及时清理,坚持每日清扫,保持库内整洁. 6.各食堂及部门要坚持每周大扫除一次,做到地面,瓷砖, 用具见本色.

第四条 个人卫生 1.上岗人员必须持有卫生防疫部门核发的健康证明. 2.炊管人员要搞好个人卫生,做到四勤:勤洗澡,勤理发, 勤剪指甲,勤洗工作服. 3.工作人员上岗时必须穿戴整齐干净的工作衣,帽,围裙, 操作和出售食品时不准戴戒指,耳环,不准涂指甲油,口红. 4.在食堂操作间,卖饭间,库房,餐厅内不准吸烟,不准随 地吐痰,不准面对食品打喷嚏,咳嗽;做到开饭前洗手,不准穿工 作服大,小便,便后要洗手. 5.严禁穿裤头,背心拖鞋上班,严禁打赤膊操作.

第11篇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南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一、依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规定医疗机构应按规定报告所发现的药品不良反应制定我院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纳入科室质控管理。在医院药事会下分设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管理小组,由药剂科负责日常工作。

三、医院工作人员负有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的责任和义务。

四、医院工作人员发现药品新的不良反应或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详细填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报药剂科。填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时,应详细填写不良反应表现(有临床检验数据的也应填写),及其临床处理措施和处理结果。

五、医院指定药剂科由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医院使用药品的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发现可能与用药有关的不良反应,应详细记录、调查、分析、评价、处理,并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每季度集中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其中新的或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应于发现之日起15日内报告,死亡病例须及时报告。

六、医院定期组织对所使用的药品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评价,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发现群体不良反应,立即向卫生主管部门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

七、医院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视情节严重程度,予以处罚。

(一)未按要求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的;

(二)发现药品不良反应匿而不报告;

(三)隐瞒药品不良反应资料的。

八、本制度所列用语释义:

(一)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二)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

(三)药品严重不良反应是指因服用药品引起以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

1、引起死亡;

2、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

3、对生命有危险并能够导致人体永久或显着的伤残;

4、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害;

5、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

第12篇 小区公共区域物业服务清洁卫生作业规程制度

小区公共区域物业服务清洁卫生作业规程

一、范围:

适用于小区公共区域的保洁卫生工作。

二、职责:

1、清洁工负责各责任区域的清洁卫生作业。

2、清洁主管负责指导、监督清洁工按作业规程完成工作。

三、作业程序:

1、楼层通道地面:

(1)每天上午用扫把对各楼层走道地面和后楼梯台阶清扫一次。

(2)每周用拖把拖走道地面和后楼梯台阶一次。

(3)每月用长柄手刷沾去污粉对污迹较重的通道地面彻底清刷一次,后再用拧干的湿毛巾,抹净墙根部分踢脚线。

2、住宅楼楼层:

(1)早晨7:00开始对大堂及门口台阶地面,彻底清扫一遍后,用湿拖把拖两遍,再将干净的湿拖把用力拧干后再拖一遍,对于地面用尘拖拖净灰尘,然后用湿拖拖去地面污迹。

(2)上楼用扫把对各楼层通道及后楼梯台阶清扫一遍并将垃圾收集运到楼下垃圾屋。

(3)清扫地面后,用干净的毛巾逐层擦抹各层的防火门、电梯厅门、消防栓柜、玻璃窗内侧、灯具、楼梯扶手、墙面、管线、水表箱、各指示牌等公共设施,每周循环一次。

(4)每周用拖把拖一次走道和后楼梯地面。

(5)对污迹较重的走道地面和楼梯台阶用长柄刷沾去污粉彻底刷洗。

(6)下午13:00对首层大堂重点清理一次,擦拭电子对讲门和擦掉玻璃门上的手印、灰尘。

(7)楼梯天棚、转角扫尘,公共场所玻璃每月清刮一次。

(8)注意事项:a、擦抹电器设施时,须用干毛巾以防触电。

b、擦外玻璃时,应两人配合并系好安全带。

3、出入口雨蓬:

(1)备垃圾袋、扫把、垃圾斗和铁条各一个。

(2)由窗口进入雨蓬,将垃圾打扫清理装入垃圾袋。

(3)用铁条将雨蓬的排水口疏通,扫除积水。

(4)每周清扫一次,避开人员出入频繁的时间。

4、玻璃门、窗、镜面的清洁:

(1)先用铲刀铲除玻璃边缘上的污垢。

(2)将玻璃清洁剂按1:5加入清水稀释。

(3)把浸有玻璃水的毛巾裹在玻璃刮上,然后用适当的力量按在玻璃顶端,从上往下垂直刮。

(4)除掉毛巾,用玻璃刮刮去玻璃上的水份。

(5)一洗一刮连贯进行,当玻璃的位置与地面较接近时,可以将刮横向移动。

(6)用无绒毛巾抹去玻璃框上的水珠。

(7)最后用拖把抹净地面上的污水。

(8)清洁高处玻璃时,可把玻璃刮套在伸缩杆上。

5、公用卫生间:

(1)清扫地面垃圾,清倒垃圾篓,换新垃圾袋后放回原位。

(2)将洁厕水倒入水勺内,用厕所刷沾洁厕水刷洗大、小便器,然后用清水冲净。

(3)用湿毛巾和洗洁精擦洗面盆,大理石台面,墙面、门窗标牌。

(4)先将湿毛巾拧干擦镜面、窗玻璃,然后再用干毛巾擦净。

(5)用湿拖把拖干净地面,然后用干拖把拖干。

(6)喷适量香水或空气清新剂,小便斗内放入樟脑丸。

(7)半天保洁一次,清理地面垃圾、积水等。

(8)每月用干毛巾擦灯具一次,清扫天花板一次。

(9)注意事项:a、禁止使用碱性清洁剂,以免损伤瓷面。

b、用洁厕水时,应戴胶手套防止损伤皮肤。

c、下水如有堵塞现象,及时疏通。

6、灯具:

(1)准备梯子、罗丝刀、抹布、胶桶等工具。

(2)关闭电源,架好梯子,人站在梯子上,一手托起灯罩,一手拿螺丝刀,拧松灯罩的固定螺丝,取下灯罩。

(3)先用湿抹布擦抹灯罩内外污迹和虫子,再用干抹布抹干水份。

(4)将抹干净的灯罩装上,并用螺丝刀拧紧固定螺丝。

(5)清洁日光灯具时,应先将电源关闭,取下盖板,取下灯管,然后用抹布分别擦抹灯管和灯具及盖板,重新装好。

(6)注意事项:a、在梯子上作业时应注意安全,防止摔伤。

b、清洁前应首先关闭灯具电源,以防触电。

c、人在梯子上作业时,应注意防止灯具和工具掉下碰伤行人。

d、用螺丝刀拧紧螺钉,固定灯罩时,应将螺钉固定到位,但不要用力过大,防止损坏灯罩。

7、不锈钢保养:

(1)先用兑有中性清洁剂的溶液抹不锈钢表面。

(2)然后用无绒毛巾抹净不锈钢表面上的水珠。

(3)置少许不锈钢油于无绒毛巾上,对不锈钢表面进行拭抹。

(4)表面面积大的可用手动喷雾枪将不锈钢油喷于不锈钢表面,然后用无绒干毛巾拭抹。

(5)注意事项:a、上不锈钢油时不宜太多,防止沾污他人衣物。

b、在清洁电梯外厅门时应防止厅门开关造成的意外。

c、要使用干净的干毛巾,防止砂粒划伤不锈钢表面。

8、雕塑装饰物、宣传栏、标识牌:

(1)雕塑装饰物的清洁:备长柄胶扫把、抹布、清洁剂、梯子等工具,用扫把打扫装饰物上的灰尘,人站在梯子上,用湿抹布从上往下擦抹一遍,如有污迹用清洁剂涂在污迹处,用抹布擦抹,然后用水清洗。不锈钢装饰物按《不锈钢的清洁保养》操作。

(2)宣传栏的清洁:用抹布将宣传栏里外周边全面擦抹一遍,玻璃用玻璃刮清洁,按《玻璃门、窗、镜面的清洁》操作。

(3)宣传牌、标识牌的清洁:有广告纸时先撕下纸后,用湿抹布从上往下擦抹牌,然后用干抹布抹一次。

(4)注意事项: a、梯子放平稳,人勿爬上装饰物,防止人员摔伤。

b、清洁宣传栏玻璃时,小心划伤手。

c、清洁工具不要损伤被清洁物。

9、公共场地和马路:

(1)用长竹扫把把道路中间和公共活动场所的果皮、纸屑、泥沙等垃圾扫成堆。

(2)用胶扫把垃圾扫入垃圾斗内,然后倒进垃圾手推车。

(3)对有污迹的路面和场地用水进行清洗。

(4)雨停天晴后,用竹扫把把马路上的积水泥沙扫干净。

10、乳胶漆墙面:

(1)关闭局部要清洁处的门窗,在地面上淋些水。

(2)用鸡毛掸子或干净的扫把轻轻拂去墙面及天棚上灰尘。

(3)用干毛巾清擦墙面的污迹,擦不掉的污迹用细砂纸轻轻擦掉。

(4)用铲刀铲掉墙面上粘附的泥沙、痰迹。

(5)用干净扫把彻底清扫一遍墙面。

(6)扫净地面灰尘,再用拖把拖干净地面。

(7)上述工作每月做一次。

(8)注意事项:作业时,注意戴好帽子、口罩和眼镜,并扎紧工作服的领口、袖口。

11、停车场:

(1)备胶水管、扫把、胶刷、垃圾斗等工具和清洁剂。

(2)用干净扫把清除棚顶上、墙面上的灰尘和蜘蛛网,每周用鸡毛掸子打扫自行车上的灰尘。

(3)用长柄竹扫把将垃圾扫成若干堆。

(4)用垃圾斗将垃圾铲入垃圾车中。

(5)发现有杂物一起清运上垃圾车。

(6)用胶管接通水源,全面冲洗地面,发现油迹和污迹时,倒少量清洁剂在污迹处,用胶刷擦洗,然后再用水冲洗

(7)清洁周围排水和下水口,保证排水畅通。

12、垃圾桶(箱)的清洁:

(1)将垃圾桶盖打开,取出垃圾桶,将垃圾倒入垃圾车内,清洁桶周围的垃圾。

(2)用去污粉或洗衣粉撒在垃圾桶内,用胶刷擦洗污,用水洗干净后将内桶放入桶中。

(3)果皮箱的清洁:清除箱内垃圾后,将箱搬到有水源的地方,先用水冲洗一遍,然后对污迹处倒少许去污粉擦洗,再用水冲洗干净,搬到原处放好。

四、作业标准:

第13篇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南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设有1-2名专门(兼职)人员负责本中心健康教育工作的计划、组织、指导、实施、评价工作,并接受上级健康教育机构的业务指导,使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健康教育目标的考核要求。

二、年初应有全年的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每阶段应有工作小结,年终应有工作总结。

三、加强社区合作,当好街道参谋,建立健全社区健康教育网络。

四、对健康人群、高危人群、患病人群分别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

五、争对本辖区居民主要卫生问题和行为危险因素开展针对性有健康教育。通过设立宣传咨询台、开设咨询热线、发放健康教育材料、重大卫生日宣传咨询等方式对辖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教育内容应考虑季节等因素,合理改变。

六、每月进行一次健康教育讲座,其中包括儿童、妇女、老年保健、高血压保健、控烟教育、心理卫生等内容,有计划、有教材、有记录、有评价。

七、建立健康教育宣传阵地。每楼层设立健康教育宣传栏,每月更换一次,并保留小样存档。

八、对前来就诊的病人应进行健康指导的同时,发放健康教育处方,保证处方的教育内容与患者疾病相关。对患者不能理解的,医生应耐心解释,不可推诿。

九、结合继续医学教育,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培训,培训率达90%以上。

十、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装订和保管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建立健康教育活动记录本,登记健康教育的内容、时间、方式等,积极配合上级卫生机构对健康教育活动开展的考核。

第14篇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文书书写制度

南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文书书写制度

1.护理文书包括: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出入量记录、病房交班报告、手术护理记录单、护理病历、护理出诊记录等。

2.护理文书除特殊规定外,一律采用钢笔书写。表达内容真实,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语句通顺、标点正确,使用规范医学术语,及时记录,并签全名。

3.眉栏项目、页数应逐项、逐页填全,不得空项、漏项。

4.护理文书书写出现错字时,应用双横线画在错字上,进行修改并签名。

5.度量衡单位一律使用国家统一拟定的名称和标准,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6.护理文书纳入病案资料一并保存。

第15篇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工作制度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工作制度

1、认真贯彻执行《医院护理管理规范》,明确各类护理人员职责,提高护理质量;

2、新病人入院后每天测体温、脉搏、呼吸三次,连续三天,体温在37.5℃以上或危重病员每天测体温、脉搏、呼吸一次,观察生命体征、大小便情况每天一次,新入院病员测血压、体重一次,其它按护理常规和医嘱执行(小儿酌情免测血压)

3、病员入院后,由医师根据病情决定护理等级,实行分级护理,护士要根据医嘱作出标记,严格实施并有记录。

服务卫生制度汇编15篇

服务卫生制度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餐饮、酒店、医疗、零售等多个行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员工个人卫生规定:员工必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定期洗手、戴口罩、保持整洁的着装等。2. 工作场所清洁标准:确保工作区域的环境卫生,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细菌滋生。 3. 食品卫生管理:针对餐饮业,需严格遵守食品储存、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服务信息

  • 社区卫生服务中制度汇编15篇
  • 社区卫生服务中制度汇编15篇80人关注

    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制度主要包括公共卫生管理、预防保健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四大类别。这些制度旨在提升居民健康水平,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实现 ...[更多]

  • 服务中心卫生制度汇编15篇
  • 服务中心卫生制度汇编15篇78人关注

    服务中心的卫生制度是确保服务质量与客户满意度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清洁维护:定期进行场所清洁,包括地面、墙面、设备表面等,确保环境整洁。2. 垃圾 ...[更多]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