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 第1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有2566个字,预计阅读时间为7分钟,共有170位用户关注,23人点赞!
1979年6月,我到四川南坪县(现九寨沟县)采访。这里森林遮天蔽日,险峻的雪峰寒光闪闪。星罗棋布的湖泊,有如镶嵌在高原的明镜,微风拂过,水光潋滟。
“你们运气好!”林区工人介绍说,不久前有位画家来此写生,正当他沉醉于湖光山色之际,一头大熊猫突然蹒跚地出现在面前。画家一惊,拔腿就跑。大熊猫却慢慢地走到画板前站定,摇头晃脑,俨然像一位“行家”在欣赏他的大作,许久才离开。
听了这迷人的故事,更加激发起我拍摄大熊猫的强烈愿望。
我踏着铺满落叶的小径,钻进了密林。茂密的箭竹沿着绵延的山峦,仿佛筑成一道道屏障,无法逾越。天色幽暗,似乎笼罩在一片水雾之中。视线只及几步之遥。我用湿漉漉的身子保护着相机,注视着周围。
我们在密林中隐隐听到熊猫的叫声,同行的人高兴地说:“有希望了!”然而待我们走近,却丝毫不见熊猫的踪影。有时我们在箭竹丛中看到大熊猫的粪便与活动痕迹,以为机会到了,但是它却像捉迷藏似的,消失得无影无踪。熊猫这种出没无常的习性,对于急性的我,好像是一种有意的磨炼。十多天过去,没有缘分和大熊猫相遇的我,只好依依不舍地向九寨沟告别。
平武相识
经过上次的挫折,隔了一段时间,省林业厅的同志告诉我,他们在平武县捕捉到一只大熊猫,正打算送往卧龙保护区,建议我去一长见识。
平武县位于四川西北部,记得数十年前的范长江在《中国的西北角》一书中,曾对它有过记载。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为截阻红军北上抗日,沿途满布碉堡,把繁华的街市烧得“只存一片瓦砾”。今天,涪江依旧绕城而过,而废圮的土碉上空只有几只寒鸦在盘旋凭吊……
我到达平武时,在林场特设的熊猫馆里,看到这只新捕获的七八岁的雄性熊猫。我原以为它是憨厚、温和的动物,可是当我举起相机时,它突然怒目圆睁,张开大嘴,发出“吭!吭!”的叫声,上下牙扣得咯咯作响,还把爪子伸向我们。
正是这只大熊猫,几天前拉弯笼子的铁条逃上了大街,咬伤了追捕者的小腿和三个手指头,窜进附近农场的厨房,把储藏室里的面粉、大米、锅灶捣得一片狼藉,连炊事员的铺盖、蚊帐都给撕破了。最后,不知谁的主意,拿了几根甘蔗作诱饵,才把它慢慢地引回笼子里。
这出谐剧似的叙述,增加了我护送熊猫的兴趣。我和一行护送人员同熊猫一起挤在一辆中型吉普车里,准备随时拍摄。一路上,熊猫怒气冲冲,不断伸出爪子,想逃离铁笼。因为熊猫怕颠簸,为了防止它晕车致死,汽车不能按正常速度行驶,只能以每小时20公里速度前进,沿途还要不时停车休息、喂食。
汽车缓缓行驶,熊猫渐渐安静下来,甚至伸出爪子向我们讨甘蔗。然而,中午当我们在江油停车准备午餐时,人群把汽车围得水泄不通。熊猫突然咆哮起来,把铁笼摇得东倒西歪。我急中生智,建议把车开到公安局请求保护。这样,才避免了一次难测的事件。
雪山传奇
位于邛崃山脉南麓的宝兴县,是四川大熊猫产区之一,也是近几年捕获熊猫最多的县。从1972年以来,这个县已先后有五只熊猫出国定居。已是隆冬季节,我决心再到宝兴县去一试机缘。
宝兴县的熊猫主要栖息在夹金山一带。当年红军北上抗日,一度攻占县城,震惊全川。如今,当我抵达夹金山林区时,经过几场大雪,群山已是白皑皑一片。熊猫性喜孤独,茫茫林海到哪里去找它呢?
森林工业局的同志热情地向我介绍:箭竹被雪覆盖后,熊猫觅食困难,经常下山找吃的。有的工棚厨房常常被这些不速之客捣得乱七八糟,甚至把锅盖、铝锅当做玩具来抛掷。所以当地农民上山挖药、打猎,都要把锅子挂得高高的,以防熊猫拿来“玩”。
“大熊猫还喜欢啃骨头。”这个县的五龙公社社员高德华说,有一只大熊猫,是他家的常客,每隔十天半月总要“走访”一次。它啃完骨头,还要闯进厨房舔舔锅盖、勺把、水桶;有时干脆就在厨房酣然大睡,天亮了还不肯走。
这些故事鼓舞了我找熊猫的信心。但一天一天过去了,却一直没有遇到熊猫,我又扑空了。
巧遇“醉熊猫”
1980年4月,我到平武县白马藏族居住区采访。这里层峦叠嶂,阳光透过晨雾,把漫山的云杉、冷杉、箭竹照得飞金点翠,仿佛特意为大熊猫安排了这样一个天然的栖息地。
一天,我走进一片箭竹夹道,远处瀑布高悬,脚下流水潺潺……我禁不住跳到湍急的溪流中,站在石头上,准备拍照。同行的一位工人突然拉拉我的衣襟,贴着我的耳根惊喜地说:“你听,就在右面……熊猫!熊猫!”我屏住气息,倾耳细听,果然有一种细微的簌簌声传来。我抱着相机三脚两步跳到岸上,一抬头,就见距我不到3米远的箭竹丛中,端坐着一只大熊猫,正在悠闲地啃着竹子。
我的心怦怦地跳着,迅速举起相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这个我梦寐以求的不速之客。但是,茂密的箭竹遮挡了熊猫的身躯。在镜头里,我只能隐隐地看见一团白色,真是可望而不可即。我担心它受惊逃跑,又怕它猛地向我扑来,急得团团转。
“慢!”同行的工人提醒我:“这儿是上风处,熊猫的鼻子灵,一闻到人的气味,要逃走的。”谁知话犹未了,熊猫已经起身,迈着蹒跚的步伐,朝着竹丛深处走去。
我来不及多思索,钻进竹丛,沿着它的脚迹,紧追不放……摔倒了,爬起来;荆棘扎在身上、手上也感觉不到痛。
这只熊猫在竹丛中窜了一阵,忽然跑到一处陡峭的岩壁下,背靠悬岩坐下来,既不发怒,也不惊恐,更没有扑人的迹象,只是安然地端详着我们。一个工人悄悄地走近它的左侧,用手拨开竹子,让它显出“尊容”。它仍然一点也不动。接着,这个大胆的小伙子竟敢伸手去摸它的鼻子,它也只是用前爪轻轻地一推,头往旁边移一移,毫不反抗。啊!既有趣,又真实,这不正是我想要的情景吗?我举起勃朗尼卡相机迅速拍下这个难遇的场面。后来,我想起身上还挂有一个装着彩色胶卷的来卡相机。一看,上的是广角镜,但已顾不上换镜头了。我作了最坏准备,走到距熊猫不到一米的地方,抓紧时机,一张又一张地拍下了大熊猫旁若无人的憨态。
一阵山风吹来,满山箭竹沙沙作响。大熊猫终于起身告辞了。此时,我才感到浑身疼痛,满脸淌着汗水,衣服也湿透了。事后,回到住处,大家听了我们的奇遇,都很羡慕。有经验的人告诉我说:“这是一只‘醉熊猫’。”
为什么叫“醉熊猫”呢?原来,每当春天,山上积雪融化,大熊猫常常下山找水喝。它有个习性,在平静的水面,看见自己的影子,以为还有一只大熊猫也在喝水,于是就拼命地抢着喝。熊猫在流水淙淙的溪边喝水,听到水声不断,总想把水“喝断”。于是喝呀,喝呀,直到肚子胀得不能动弹为止。喝“醉”了的大熊猫特别温顺,不会伤人,直到过了三四小时,它“醉”醒了,才恢复自卫反击能力。
大熊猫 第2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417个字,预计看完需要2分钟,共有102位用户关注,21人点赞!
想必大家都知道,在二零零八年的时候,有两只大熊猫团团圆圆被送到了台湾岛上,而且,还给了它们非常好的生活条件,可以说,比大多数人的生活条件都要好,当团团圆圆被送到台湾的那几天,新闻上播放的基本都是关于团团圆圆的。我在想:两只大熊猫值得那么轰动吗?还给他们提供那么好的生活条件。人们为什么不用那些钱去抚养一些孤儿?我知道,熊猫是珍稀动物,值得保护,可是,现在连人都没有照顾好。每天,有多少孩子在街头流浪,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每到冬天,连富人家的狗都穿上了衣服,而他们,最多只穿着一件小小的衬衫。熊猫是国家保护动物,生物圈中不能没有它,可人呢?难道说,那些孤儿就连一只熊猫都不如吗?只要熊猫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行了,这是我的想法。
人们对于团团圆圆花了太多的钱,我不明白,为什么要用一大把钱花在两只熊猫身上呢?这样做有意义吗?多少孤儿,因没吃没穿,在屋檐下饿死,冻死,这是多么残酷的现实啊!
花给熊猫的钱不如去抚养一些孤儿,这是我的想法。
大熊猫 第3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572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182位用户关注,40人点赞!
大熊猫数量稀少,喜欢生活在海拔2000—3000米的森林里,特别是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里。它们生性警觉,行踪不定,被誉为“竹林隐士”,因此调查野生大熊猫不仅需要借助科学仪器,还需要调查人员进入人迹罕至的大山腹地,探寻大熊猫的神秘踪迹。这是一项有趣而异常艰辛的科学工作。
调查方法
这次调查,科学家们采用了路线调查法和非损伤性dna数量鉴定法。
路线调查法主要用于调查大熊猫野外种群的分布、数量和密度。首先布设覆盖大熊猫分布区域的调查路线,然后调查员依照路线进行调查。路线尽可能多地穿过大熊猫活动的各种环境。调查过程中,调查员需要仔细观察调查路线及其周边的大熊猫活动情况,将调查信息填写在大熊猫野外种群状况调查表上。
调查过程中,调查员以搜寻大熊猫痕迹为第一目标,最明显的目标莫过于大熊猫粪便。在科考队员眼里,这些粪便不是脏兮兮的排泄物,而是具有科学价值的东西。如发现15天以内的新鲜大熊猫粪便,需要测量粪便的直径和长度,并取样品以供dna检测。另外,还要测量大熊猫咬断的竹节长度,可以用来判断不同的大熊猫个体。
你知道吗
非损伤性dna检测技术是利用动物遗骸、毛发、分泌物或排泄物等提取微量dna进行分析。用于大熊猫种群性比和遗传多样性调查。
森林探险
随着调查的深入,环境也越来越艰辛,原始森林中可谓险象环生。风霜雨雪、日夜兼程: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与毒蛇擦脚而过,与蚂蟥蚊蝇为伴……克服这一切需要有很强的野外适应能力和坚强的意志,也需要同伴之间的互相信任和帮助。
艰难交通
西南地区独特的气候和地质所带来的滑坡、滚石、塌陷等灾害经常阻断交通。车窗挡风玻璃被飞石击碎险些伤人,车轮陷入淤泥中久不得出,滚落的大石头拦路挡道……坐在车里也不省心啊。
跋山涉水
进入大熊猫调查区域后就只能徒步前行,有时远的调查路线往返需要半个多月。科考队员们翻山越岭,在1000~4000米的海拔段间上上下下,路途中多是靠一把砍刀开路。调查过程中总会经历无数艰险,或遇悬崖峭壁,或遇湍急河流。
风餐露宿
科考队员们经常在野外扎营,这可比不上好玩的野炊。午餐通常是饼干、面包等干粮,晚餐则就地生火做饭。在冰雪覆盖无流动水源时,就用冰化作饮水:遇暴雨河流无清洁水时,便从帐篷上接雨水饮用。野外扎营,有时寒风掀起帐篷,有时暴雨淋湿睡袋。
森林毒虫
森林里危机四伏,通常威胁并不来自于大型猛兽,而是那些来无影去无踪的小毒物。蚂蟥是森林吸血鬼,一旦嗅到人吐出的二氧化碳的气息,就神不知鬼不觉地靠近你,附在你皮肤上开怀畅饮,待人发现时皮肤上已血迹斑斑,有时伤口结痂后还奇痒无比。而最恐怖的是“杀人不见血”的蜱虫和牛角蜂,被森林里的蜱虫叮咬有可能引发森林脑炎,而被牛角蜂蜇了会引起过敏和毒性反应,被它们叮咬后都可能导致死亡。
乐在其中
虽然野外大熊猫调查异常艰辛,但也充满乐趣,调查员不仅能与罕见的野生大熊猫邂逅,还能与各种动物亲密接触。饱览森林、湖泊、雪山、云海的自然奇观,白天可以穿梭于颜色各异的百花丛中,夜晚可以围坐篝火边看漫天星空,真的非常过瘾呢!
邂逅大熊猫
不管是偶然遇见的大熊猫,还是出现在红外线照相机镜头里的大熊猫,发现它们的踪迹是对经历艰难历程的队员们最大的慰藉。
动物为伴
在调查大熊猫的途中,队员们也遇到了不少动物朋友。它们对我们进入它们地盘表现得或友好、或警惕,非常有趣。
植物为友
花儿是考察途中美丽的风景,它们用优美的身姿装点着大自然,也让我们大饱眼福。
置身美景
大熊猫的栖息地内地形地貌复杂,高山深谷与雪山急流相映,绝壁无数,瀑布成群。置身美景让队员们沉醉在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作品中,暂时忘记了艰险与疲惫。
科考大家庭
大熊猫调查队伍集结了许多保护部门的科研骨干,在长达两年的野外调查中一起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交流工作,建立起深厚的情谊,犹如一个大家庭互相关怀和帮助。正是他们的辛勤付出,我们才可以对大自然了解更多。
大熊猫 第4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88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分钟,共有181位用户关注,42人点赞!
大自然的熊猫,毛色光亮,一身雪白间有几处黝黑的毛色,仿佛是精心设计的。它那圆圆的黑耳朵,像戴着一顶“风雪帽”;猫似的脸庞上又戴着一副“墨镜”;四肢穿着黑绒绒的“尖皮靴”;肩披匀称连接的黑“披肩”,真是神气十足。
动物园的熊猫,在饲养员的叔叔阿姨们的训练下,它们还会表演许多精彩的节目呢!如:钻圈、直立、倒立、翻跟头和推小车等,我最喜欢看熊猫翻跟头了,它胖嘟嘟的身体缩成一圈,像大皮球似的翻来滚去,使观众们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
熊猫吃东西的时候,常常直着身子盘腿坐下,前爪抓住鲜嫩的竹子往嘴里送。它爱吃鲜嫩的竹叶。吃饱了,还得嘴口水润润喉咙。他走到水池边,俯下身子,前腿靠着池边,低下头,咕咚咕咚的喝起来。看它那副模样,真是人发笑。
熊猫是2008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有它做吉祥物,我相信我们的运动员们一定会在奥运会的舞台上显现出光彩的一幕。
大熊猫 第5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61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分钟,共有300位用户关注,30人点赞!
我的头大而圆,身体肥胖,尾巴极短。虽然我小时候只有小老鼠那么大,可是我长大以后却有60-110公斤。我浑圆的体型、憨态可掬的动作和黑白相间的色彩博得世人的喜爱。
我是以竹子为食的素食者,喜欢吃竹叶、竹笋,我长大了的时候一天可以吃20千克左右的鲜竹,但有时我也会捕捉箭竹林里的竹鼠美餐一顿。
村民们都喜欢我,因此我有时会大摇大摆地去居民住宅,偷吃食物,唉,回去肯定又要长胖了。
我行动缓慢、性情温顺,一般不主动攻击人们或其它动物。我如果听到一点异常声响,我通常会选择逃避,因为我的视力不发达,可能是因为我天天都戴着“墨镜”吧。
大熊猫 第6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473个字,预计看完需要2分钟,共有179位用户关注,24人点赞!
假日里,妈妈、姨妈、姨爹还有外婆带我到熊猫基地去参观熊猫。
一进熊猫基地,我就看到了一些毛绒玩具,好可爱!
我们听管理员叔叔说熊猫基地里又有一只才生下来的幼年大熊猫,就在“幼年大熊猫馆”。我们听了管理员叔叔的话,迫不及待地前往“幼年大熊猫馆”,想去看看幼年大熊猫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到了“幼年大熊猫馆”那里人山人海,看幼年大熊猫还要排队呢!到我看时,我发现幼年大熊猫还没有我的一只手掌大呢!我还发现,幼年大熊猫身上一根毛也没有!我觉得太奇怪了! 我们又来到了“成年大熊猫馆”,看到了成年的大熊猫,它和幼年大熊猫小小的瘦瘦的,成年大熊猫大的胖胖的,非常可爱! 成年大熊猫朝我们走来,懒懒的,走几步就喘着粗气,趴在地上。有一个阿姨说:“它不是懒,而是要把精力储存起来,去消化食物。”我听了阿姨的话悄然大悟。 我们来到了“成年大熊猫别墅”,看见了两只成年大熊猫坐在摇椅上摆“pose”,乐得我们哈哈大笑。姨妈带了照相机,给我、妈妈、姨爹照了一张照片,留作纪念。 这次参观熊猫基地,我发现幼年大熊猫和成年大熊猫的差距太大了。同时,我也了解到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让我越来越感到大熊猫的珍贵。
大熊猫 第7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73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分钟,共有191位用户关注,28人点赞!
大熊猫是我国特产,它那独具特色的面庞已经成为“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标志。大熊猫很像熊,但不是熊,体长约1.5米,重达160千克,黑白相间的体毛是它们外观上的特征。大熊猫性情温顺,姿势和动作都特别可爱。在世界各地的动物园里,大熊猫上是最受游客宠爱的动物。
大熊猫这种动物还是古老残存动物的代表,大约在100多万年以前,大熊猫就在地球上生存了,所以,它们就有了“活化石”之称。
大熊猫这种可爱而珍贵的动物在日益减少,全世界加起来还不到1000只。难道要让这可爱而珍贵的动物在地球上消失吗?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可爱而珍贵的动物——大熊猫吧!
大熊猫 第8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405个字,预计看完需要2分钟,共有179位用户关注,32人点赞!
大熊猫的样子很可爱。它身上毛茸茸的,黑白相间的毛皮特别显眼,圆溜溜的脑袋上,长着一双黑黑的耳朵,一直是竖着的,好像在认真听什么似的,它还有一双乌黑的眼睛,眼珠子总是咕噜转个不停,而眼睛外的一层毛,好像是故意染成深黑色,如果你不仔细去看,还以为是它戴了一副墨镜呢!
大熊猫可爱之处还有几分调皮。有一次,我和妈妈去动物园看熊猫,当我匆匆忙忙地跑到熊猫笼子前,正好看见两只熊猫在抢食物呢!稍微大一点的熊猫仗着自己个子与力气大,把饲养员放进去的食物一抢而光,而那只小熊猫在一旁很可怜的样子,好像在向游人诉苦,我很“同情”它,就向饲养员要了几片竹叶,把小熊猫引了过来给了它,小熊猫它左一口,右一口,津津有味地在一旁有条不紊的吃着竹叶,不一会儿工夫,竹叶就被它肯得精光了。
大熊猫是我们中国的国宝,不仅是它很珍贵,而现存数量也很稀少,在中国,熊猫的总数也不过1000多只罢了,有多少国家想要得到大熊猫,甚至出过高额,但都不曾得到过。
大熊猫 第9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079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122位用户关注,45人点赞!
说到熊猫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熊猫是我们中国人民的国宝,它们的姿态往往都是憨厚可爱的。遗憾的是,在我们江南,却没有熊猫。今年“十一”期间,听妈妈说南山竹海邀请来了贵宾——熊猫,我立刻迫不及待地拉着妈妈乘坐班车到了南山竹海。
我们气喘吁吁地爬到了山顶,而通到熊猫馆的唯一路径是缆车,而我们也十分累了,正好乘上揽车。没想到是让乘客站着的,我只好紧紧地抓着扶栏,沿路上了“鸡鸣村”。我飞快地冲在前面,妈妈在后面跟随着我。“游览由此向前由此向前。”我看见前面一张蓝色的指导牌,就跑了过去。“那里那里!”我走进了一个很安静的大厅,“那里那里!”我来回穿梭,怎么也走不完,我喘着粗气,慢悠悠地走着。我好不容易看见一个路牌:左 熊猫馆。我的劲又上来了,冲进了“熊猫馆”。刚到熊猫馆,只听见一群小朋友的声音:“熊猫!熊猫!”我朝声音的来源看去,只见一群人围在天梯上,我急促地朝天台奔去。站上天台,我喘了几口气,细细打量起正在园内游走的熊猫起来:身上的颜色只有黑白两色,隐藏在黑眼圈中的眼睛,圆圆可爱的耳朵,小巧玲珑的鼻子,还有脖子那一圈的绒毛和脚上的绒毛都是黑色的,其余全是白色的。我朝妈妈招招手,妈妈来到了我的身旁。一只熊猫蹲在它的“家门口”,呆呆看着它的家。另一只看起来更活泼可爱,游走在我们面前。它们看到笼子打开了,都回到了家,我们这些游人都走了下去。
洞穴里面别有风情,假山、洞穴应有尽有。饲养员从二楼丢下一捧新鲜的竹叶,那只憨态可掬的熊猫走向了竹叶,而另一只也爬上了假山。我的目光锁定了那只走向竹叶的熊猫,我一直很奇怪熊猫是怎么样吃食的。只见那只熊猫调过头,吊起了一根竹叶,用手抓起,坐了下来,然后悠然自得地躺了下去,把竹叶放在自己的嘴边,“啊呜啊呜”地自顾自吃了起来。不一会儿,一根竹叶就只剩下一些小小竹叶了。聪明的大熊猫丢掉了那根竹叶,站了起来,站在竹叶丛中,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拿起一捧竹叶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好像旁若无人。我“噗哧”一下笑了出来,熊猫真不愧是我们的国宝,好可爱呀。我以为一捧竹叶熊猫吃的肯定很慢,没想到熊猫真是“赛刘翔”,一会儿就吃完了一捧竹叶。熊猫多么的人性化呀!多么活泼可爱的生灵呀!它趴在竹叶丛中,一会会儿解决掉了很多竹叶。我拿着手机,按下了快门,拍下了一张熊猫吃竹子时姿容可掬的照片。那只熊猫大概吃饱了,走到了熊猫面前,它们到了一个角落,我跑到了观看角落的最佳角度,之间两只熊猫躲在了角落里,亲昵地互相蹭来蹭去,两只熊猫互相咬着耳朵,憨态十足。要回家了,我恋恋不舍得再看了熊猫一眼。
熊猫,你胖乎乎的,懒洋洋的,可爱极了。虽然只有短短30分钟,却让我记忆深刻。熊猫,下次我一定还来看你。
大熊猫 第10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24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分钟,共有142位用户关注,31人点赞!
2、柔软的、毛茸茸的、可爱的、圆滚滚身体是每个人都想要拥抱的。熊猫有一条毛茸茸的身体和尾巴,可以帮助它们在爬树时保持平衡。攀岩时看看他们,你就会爱上他们。这些都是有史以来最可爱的动物特征!
3、吃东西的样子真的很有食欲,熊猫是最可爱的玩伴,也是有史以来最可爱的吃货!你看到他们在做这些游戏,你就想加入它们!
4、它们爱打滚,它们能站立。滚滚团子的称号不白来的,偶尔还能站起来一起比个高矮。你见过一只在雪地里翻腾的熊猫吗?他们用腿来回走动的方式太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