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优质范文 > 优质范文

鞭长莫及

发布时间:2024-04-23 09:36:26 查看人数:27

鞭长莫及

鞭长莫及 第1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有2359个字,预计阅读时间为6分钟,共有193位用户关注,27人点赞!

《红高粱》斩获“文华大奖”

10月26日,青岛文艺界沸腾了,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四届“文华奖”颁奖仪式颁出了最大奖项——“文华大奖”,青岛歌舞剧院创作的《红高梁》以“歌剧、舞剧类”舞剧第一名的成绩,斩获“文华大奖”。这是青岛首次捧得中国政府文化艺术最高奖项。除此,《红高梁》编导王舸、许锐获得文华奖单项奖中的导演编导奖,主演孙秋月、张坤获得优秀表演奖。

“这是青岛首次捧得中国政府文化艺术最高奖项,标志着青岛的文艺精品创作实现历史性突破。”青岛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青岛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党委书记、局长王纪刚回顾《红高梁》诞生历程,称“奇迹终于诞生”。在《红高梁》之前,青岛的文艺作品曾四次获得过“新剧目奖”等“文华奖”的奖项,但最被业内人士所看好的“文华大奖”一直是个空白。

颁奖仪式后,黄港抱着奖牌径直去了后台,演员们激动的哭成一团,尽情释放这份来之不易的喜悦。在新闻会上,黄港一开口说话眼泪就又流了下来,

“我们现在流的是喜悦的泪水,过去三年在排练厅里流的泪水不知道有多少,身上的旧伤、新伤每个人都有几十处。”黄港说从2009年确定“十艺节”闭幕式在青岛举办时起,他和相关领导就开始挖掘青岛的参赛剧目,想到了莫言的《红高梁》,“但当时莫言有些犹豫,他想把《红高梁》改编成秦腔,认为那样比较铿锵有力,而舞剧不说话,经过青岛剧作家代路三番五次的说服,莫言才把版权给了我们。”

在舞剧《红高梁》创排过程中,作家莫言两度现身。在建组新闻会上莫言说,《红高梁》问世已经26年了,除了电影《红高梁》,还被改编成戏曲、话剧等艺术门类,但舞剧是第一次。“青岛市歌舞剧院很有眼光,多年前就看上了红高梁这个素材”,莫言表示:“我的观点一直是这样,《红高梁》小说是我的原著,但一旦改编成别的艺术门类之后,与我就没有关系了。当年电影《红高梁》获得国际大奖,那是张艺谋的功劳,是巩俐、姜文等演员和整个团队的功劳,我只是提供了一点原始素材。将来这部舞剧《红高梁》一样,如果改编成功了,那功劳是整个创作群体的,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属于青岛人民的。”

今年7月,莫言现身《红高梁》演出现场,观看完全剧后,他十分激动:“之所以很激动。是因为这样一部戏既打动了观众,又打动了原作者,这非常不容易。”舞剧《红高梁》不仅在舞美上有着精致巧妙的创意,在演员的造型上也有不少创新,这一点也让莫言大为首肯,莫言表示从中可以看出导演是一位有着激昂向上的艺术追求的人。

《红高梁》开场时使用了一大片鲜艳的红色高梁剪纸为前景,随着高梁丛的移动和光影变化,给观众带来了新鲜的视觉冲击。共分为颠轿、野合、祭酒、丰收、屠杀、出殡六个章节,融合了山东秧歌、沂蒙小调甚至是剪纸艺术等元素,巧妙的把高梁地里顽强的生命力展现的淋漓尽致。舞剧尾声,墨水河畔“我爷爷”和村民们一起顽强抗击日本人,集体壮烈牺牲的场景被舞蹈演员们用极富张力的肢体语言表现出来,直至演员谢幕,观众含泪的掌声依旧经久不息。

舞剧《红高梁》除获得“文华大奖”外,还夺得“文华导演编导奖”;青岛市话剧院的青春校园剧《向前,向前》则同时获得“文华优秀剧目奖”、“文华剧目创作奖”、“文华舞台美术奖”和“文华导演编导奖”等奖项。殷秀梅、杨丽萍等21人获得“文华表演奖”,获得10万元奖金。

此次“文华奖”评选剧目,汇聚了中国当前最富创造力的编剧、导演、表演等艺术人才,参评作品包括京剧、昆曲、地方戏曲、话剧、儿童剧、歌剧、舞剧、交响乐、杂技、木偶等艺术门类。同时,体现传统戏、新编历史剧、现代戏“三并举”。本次参演作品中,戏曲共44台作品,涉及27个地方剧种,除京剧、昆曲、秦腔、越剧等传统大剧种之外,还包括五音戏、平调落子、锡剧、汉剧等地方剧种。这些作品其中,戏曲现代戏19台,占全部戏曲作品的43.1%,显示出民族艺术旺盛的生命力。在音乐、舞蹈、杂技类作品中,呈现出创新、融合、多元的态势。除了歌剧、舞剧、舞蹈诗之外,还有说唱剧、歌舞剧、杂技剧等艺术形式。

“文华奖”设立于1991年,是我国政府主办的部级舞台艺术政府奖。20多年来,文华奖评奖坚持文艺“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提倡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相结合,推出一大批优秀作品和优秀艺术人才,为繁荣发展艺术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从2004年第七届中国艺术节起,文化部将“文华奖”评选与中国艺术节两奖合一。

“青岛嫚”闪亮“群星奖”

经过13天共21场比赛的激烈角逐,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10月25日在威海颁发,共有四大门类的220件作品获得作品类“群星奖”。来自青岛的6件决赛入围作品,最终有舞蹈《田野的嫚儿》,广场舞《豪情鞭鼓俏秧歌》,小品《新房之夜》、《将心比心》4件获奖,作品类奖项总数居全国同类城市之首。

舞蹈《田野的嫚儿》创作于2010年,青岛群艺馆馆长陆玲介绍,《田野上的嫚儿》的舞蹈元素取材自我市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胶州秧歌,曲牌引用了山东民间小调《斗鹌鹑》的元素,开头和结尾则是《谁不说俺家乡好》的两句歌词,使得整件作品从舞蹈到配乐,都极具青岛味和山东特色。

最终呈现在舞台上的作品进行过八次大的改动,16名女演员都是青岛大学的在校学生,她们白天上课,就只能利用中午午休和晚上的时间排练。他们不仅要学会扭秧歌,还要穿着水鞋起舞,难度增大,同时舞蹈队水鞋穿脱时的整齐划一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此外,这支舞蹈服装、配饰等方面也颇具心思,青春年少的孩子们穿上热裤,于田野陇上释放青春气息,让来自民间、颇具乡土气的秧歌焕发出洋气、率性的律动。

由48名年轻演员出演的广场舞《豪情鞭鼓俏秧歌》由青岛秧歌艺术团

(即胶州茂腔剧团)创排,将青岛本土延续300多年的传统民间艺术元素——秧歌和另一山东特色民间技艺——鞭鼓巧妙地融合,还杂糅了男子的阳刚和女子的阴柔之风,亦刚亦柔,活泼灵动。

《新房之夜》等小品作品则凭借源于现实生活的接地气的题材和创新的舞台艺术表现形式,在来自全国的群文创作中独树一帜,引发共鸣。

鞭长莫及 第2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608个字,预计看完需要2分钟,共有122位用户关注,34人点赞!

互文这种修辞在古诗中运用较多。理解时,把上下文的意思联系起来考虑,如以下三例:

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铭》)

这是两个相对的文句。如果只从字面上去看;就会理解为“和我谈笑的都是博学之士。和我往来的没有无知的人”。把两句联系起来看,“谈笑”和“往来”构成了互文。它的基本意思是“谈笑往来都有鸿儒,谈笑往来没有白丁”。可译成“和我谈笑往来的都是博学之士,没有无知识的人”。

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辞》)

这是四个相关的文句。如果把分句割裂开来,就会误解为木兰每去一处只买一样东西。其实,句中的“东市”、“西市”、“南市”、“北市”构成了互文。正确的理解是:(木兰)到东市、西市、南市、北市购买骏马,购买鞍鞯,购买辔头,购买长鞭。简而言之,就是到处去买出征的器具。这样写不但使文字简练不重复,而且结构工整。

3、主人下马客在船(《琵琶行》)

这是在一个句子中的互文,用在相关的两个短语中。它的正确意思是“主人和客人下了马,上了船”,不能解释为“主人下了马,客人上了船”。

在近几年的江苏高考试卷中,互文也频繁出现。

2008年江苏高考题诗歌鉴赏颔联“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要求学生概括第二联的意思。用互文法理解,这句大意是:吴晋两代,当年华丽的宫殿,及宫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没在荒凉幽僻的小径中,达官显贵们,就算曾经有过辉煌的功业,如今也长眠于古坟中,化为一黄土。按照题于要求可概括为:六朝繁华已经不在,表现了诗人物是人非的感慨。

鞭长莫及 第3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507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151位用户关注,53人点赞!

求职者常常说服自己不去联系某人,因为他们认为对方不会想要帮忙,或是表示爱莫能助。 关于成语爱莫能助的那些可以摘抄的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成语爱莫能助的近义词,供大家参考。

一、爱莫能助含义爱:爱惜;莫:不。虽然心中关切同情,却没有力量帮助。 【示例】:收到各处的回信,只是写些“~”之类的抱歉话。 叶圣陶《得失》

二、爱莫能助近义词望洋兴叹 [ wàngyáng xīng tàn ]

《庄子·秋水》记载,河伯(黄河神)自以为大得了不得。后来到了海边,望见无边无际的海洋,才感到自己的渺小,于是仰望着海神,发出了叹息。后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能为力。望洋:仰望的样子。

无可奈何 [ wú kěnài hé ]

指没有一点办法,只好这样了。《史记·周本纪》:“祸成矣,无可奈何!” 奈何:怎么办。

鞭长莫及 [ biāncháng mò jí ]

《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原来是说虽然鞭子长,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子上,后来借指力量达不到。

三、爱莫能助造句1.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爱莫能助。

2.你的婚姻问题,我爱莫能助,只有靠你自己去解决。

3.对你们之间的纠纷,我爱莫能助。

4.对于他突来的这场重病,大家实在爱莫能助,只能盼望他吉人天相,早日康复。

5.爸爸妈妈吵了一个晚上,我也爱莫能助,只好乖乖地窝在沙发上看电视。

6.每当我们需要他的帮助时,他总是摆出一副爱莫能助的样子。

7.我爱莫能助,很抱歉此事已非我力所能及。

8.他的婚姻问题,别人爱莫能助。

9.我小型空军在许多日子几乎不能活动,真是所谓爱莫能助。

10.我们实在爱莫能助,只有聊表同情之心,和他们一起流泪而已。

11.对不起,我恐怕爱莫能助了。

12.我们试过千方百计,也爱莫能助。

13.爸爸上班很辛苦,我真想帮他,但却爱莫能助。

14.很抱歉,此事我爱莫能助。

15.抱歉,实在是爱莫能助。

16.对于你这个问题我也只能爱莫能助了。

17.我也爱莫能助飞机承受不了重量。

18.这件事我们是爱莫能助了。

19.洪老太得悉蕙心被逼离开世界饭店,感到十分难过,却爱莫能助。

20.唉,这个你君哥我也就爱莫能助了。

21.徐威一脸无助地看向了文泰长老,大地泰坦一脸的爱莫能助。

22.谢谢柳兄弟的抬爱,实在是,在下才疏学浅,爱莫能助啊,徐某今日正准备去别处游学。

23.摊了摊手,宋谦表示爱莫能助:“既然你把面子看得比命还重要,那你就自求多福吧!”。

24.因此尽管七柳镇值得同情,但自己也是爱莫能助,只能让他们听天甴命了。

25.只不过,你们就算来求我,我也是爱莫能助啊。

26.如果丁当不答应,他们当然会双手一摊,一副爱莫能助的表情。

27.他眼睁睁的看着指导员拉着三四个鬼子当垫背,却爱莫能助,无法挽救王宏凯的生命。

28.罗如玉和陈浩对着云海和袁樱做了个爱莫能助的手势,只好退了出去。

29.武叔叔和婷婷还可怜巴巴的看着我,但是此刻我也爱莫能助,等晚上吧,到那个时候有些事情做起来就比较容易了。

30.老兄的经济困难,我很了解,但我的处境也比你好不了多少,爱莫能助,抱歉得很。

31.丁丁知道小红家庭很困难,可他家经济状况也不好,所以爱莫能助。

32.这件事的本质,深深隐藏在表面现象下,是我所不能企及的,也是我爱莫能助的。

33.表哥生病了,全身长满了疹子,看着他难受的样子,我却爱莫能助。

34.表弟打碎了妈妈最喜欢的花瓶,看来一定要挨骂了。

我也爱莫能助啊。

35.隔壁的小猫被夹在外边阳台上,由于没人打不开门,我们也爱莫能助。

36.我经常让妈妈帮我拿书包,可妈妈总是说:'对不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爱莫能助。

'。

37.悠悠球我不仅玩得好,还是修理高手。

但是今天来找我帮忙的同学的悠悠球坏得很彻底,我也爱莫能助了。

38.别说了,这件事情就此打住,一切就看那小子的造化吧,我冷家爱莫能助!

39.小达子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安慰他,因为老恭泡妞基本就从没费过力气,这一次在宁雪这里碰壁了,小达子也是爱莫能助。

鞭长莫及 第4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063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152位用户关注,31人点赞!

1、与政权相呼应,国家法对于乡村僻壤也显得鞭长莫及。

2、美国内战以后,北方地鞭长莫及者试图控制南方。

3、对中国军队来说,西藏已完全不会鞭长莫及或者有补给困难。

4、及时在白雪鞭长莫及的室内,也好像不一样了,每一个屋子都显得小巧而温暖,好像有某种力量让它成为伐木工的棚屋,或一所温暖舒适的圆木房。

5、它可用来给步兵班提供普通步枪鞭长莫及的远距离支援火力。

6、第二种挑战则来自于大众天主教,这一派别往往在那些教会势力鞭长莫及的巴西农村地区繁荣兴旺。

7、因博友如此之多,又如此贫困而无法对他们进行控告,而且大多数将他们带有诽谤文字的、沉思性质的文章聚集起来的博友并不在英格兰和威尔士的管辖范围之内,因此英国法庭也是鞭长莫及。

8、中国中央政府对无数小型铅冶炼厂的经营鞭长莫及。

9、所有的成绩都必须在星期五交到办公室去,所以你必须今天把家庭作业交上来,这是学校的规定,我也不能做什么,我鞭长莫及啊。

10、主要是学院也是鞭长莫及,也只能通过网络寻求帮助。()

11、不过,以前治理该行业的不少措施都以失败告终,政府对许多小冶炼厂仍是鞭长莫及。

12、除掉腹地里几省外国人鞭长莫及,其余的虽然没有摆在面子上瓜分,暗地里都各有了主子了。

13、这帮匪徒住在国外,英国警方鞭长莫及。

14、南朝继两晋之后统治宁州,由于南朝自身衰弱和宁州地区长期动乱等方面的原因,南朝对宁州地区的统治,大部分时间是鞭长莫及。

15、比赛在平静中开始了,但在第11分钟赛场就沸腾起来了,卡莫拉内西的传球找到了德尔。皮耶罗,后者推射远角,卡拉奇鞭长莫及。

16、喀尔巴阡山是在该国鞭长莫及的地方。

17、因此有许多疾病是单株抗体鞭长莫及的,而接受单株抗体疗法的病患,一定得在医院注射。

18、这些巢穴就在巴基斯坦,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巴基斯坦境内政府鞭长莫及的半自治模糊地带——联邦直辖部族地区(fata)。

19、特别对于区域电网,采用光纤还存在许多鞭长莫及站点。

20、第17分钟,舍甫琴科在禁区前大力低射,对方门将布冯虽飞身扑救可鞭长莫及,但可惜皮球却打在门柱上弹出。

21、某个国家的政治异见者完全有可能将他的网站架设在世界其他地方——而他所有批评的当局因远在天边而鞭长莫及。

22、作为一位来自中左的“改革派”的政治家,他不仅与比尔克林顿相处融洽,而且在世界一些地区以及美国国内有着广泛的听众。而这一点是布什鞭长莫及的。

23、施放技能的时机是很重要的,恰当的分开敌人可以让一些敌人在数秒内鞭长莫及。

24、意大利国脚在禁区内遭扬库洛夫斯基毫无必要的侵犯,他亲自操刀主罚,阿比亚蒂鞭长莫及。

鞭长莫及 第5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295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214位用户关注,32人点赞!

初次拿上鞭杆,想起中国动作电影中舞棍的少林弟子,很是神气,于是照葫芦画瓢模仿起来,不料却打到自己,会友笑我自不量力,我很不服气,继续模仿,还是不行,仔细斟酌,“真功夫岂是一日之寒”啊。

由于会员大都是初学者,所以刚开始主要以基本动作为学习内容,鞭杆基本动作包括:戳、挑、劈、拨、背、点、架、十字鞭等,大家都知道,无论是武术拳、长器械、短器械,坚实的基本功是很重要的,基本功动作简单,但在练习往往会感觉到乏味和辛苦,而鞭杆作为短器械类,有短小精悍、变化多端、微妙莫测、单双手并用、大小头掉用、危险性低的特点,尤其把法的变化招式可以说是极尽巧妙,是武术短器械艺术上的独造,不像拳类练习那样枯燥,也不像其他器械,如刀、剑等具有“杀伤力”。在练习过程中即不会枯燥乏味又安全可靠易掌握。鞭杆动作变化多端、单双手并用,初学者可能在学习中会有些吃力,但不要紧,坚持每天练习就可以运用自如了。有了鞭杆基本动作学习的基础,套路的学习就比较容易了,但每次学习之前还是会进行鞭杆基本动作的练习,这样能更好的掌握及理解鞭杆的动作及用意。我们学习套路主要有鞭杆十六式、鞭杆二十四式和综合鞭杆五十式,动作简单,招法变化多端,学习起来很是有趣,会员武术基础都不错,所以一、两个月后就基本学习完成,当然,也只是能把动作套路打下来,对其用法,身法还不是很了解。

学会鞭杆也只是学练鞭杆的基础,接下来就是不间断的练习、互相交流,并善于观察,了解其深意,这样才能打出一套漂亮的鞭杆。下面主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练习鞭杆的体会。

初步学完鞭杆套路后,每天都会练习几遍,但效果不是很好,鞭杆身法还是没有体会出来,感觉人与鞭杆是分开的,不能很好的运用鞭杆,发挥鞭杆迅猛的威力,于是除了每天练习外,开始细心观察老师练习套路时过渡动作的和身法变换,并及时向老师请教,后来了解到:学练鞭杆时除了了解每个动作的路线及身法练习外,还要要精神集中,神形自然舒展,做到姿势正确,动作清晰。在练习过程中不要人为地复杂化,而应立足于最根基,最本质之处,此所谓“大道至简”。鞭杆的基本身法有三正、四平,三正主要指,一头正:头顶中心微微领起,目正视前方,即可做到头正;二脊正:头顶上领,腰向下榻,即可做到脊正;三神正:内心平和,眼睛正视前方,神情严肃而自然,眼神正即可做到神气正。四平主要指,一头顶平:想象头顶一碗水即可做到头顶平,头顶平和头正是相关的。二两肩平:肩平才能劲顺,可以对着镜子进行静站练习,保持两肩的平衡和松沉。三两胯平:胯平才能劲正,两脚平行开立,保持臀部欲坐高凳而未坐之势,即可做到胯平。四两脚平:脚平才能产生整劲,方法是两脚五趾微微抓地,脚趾和脚跟平均受力,犹如吸盘吸在地上一样。练习时要谨记三正、四平,这样才能起到健身强体的作用,并更好的发挥鞭杆的威力。

在学练鞭杆的期间,正举办全省武术比赛,我们很积极的报了名,誓与“敌人一决雌雄”,这就很大程度上鼓励我们积极努力的去学习、体会、摸索,并向一些老前辈请教指点,讨经验,经过指点并刻苦的训练后,我们感觉进步很快,鞭杆动作套路日益娴熟,并能更深了解其用法用意。后来在比赛中,我们都超级发挥了一下,取得了比较好的名次,这得益于老师的细心教导,会友的热心指点,当然也有自己的刻苦练习。真的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我们虽没下了十年功,但也有一些小小的收获。

鞭长莫及 第6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889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274位用户关注,39人点赞!

金鞭溪,全长7.5公里,“久旱不断流,久雨水碧清”它没有九寨沟的神秘幽深,也没有黄河长江的博大浩淼,却自有一种小家碧玉的温婉。溪水清凉透彻,毫无城府地展现在我们眼前。透过清亮的水,溪底的鹅卵石和山峰树影相映成趣,真是“奇峰险壑千幅画,鸟语花香一溪诗”。溪水当前,我们个个欢呼雀跃,所有绅士与淑女风度都顾不得了,纷纷脱下鞋袜,尽情地与山水契合在一起。清冽的溪水涤荡了夏日的闷热,我们这一群人仿佛回到了天真烂漫的童年:相互嬉戏着、打闹着,漫天撩泼的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宛如一串串晶莹闪亮的珍珠,欢快的笑声沸腾了金鞭溪。我们心中只有一种与自然与山水相濡以沫的渴盼!我多羡慕水边清香荫影里那一棵静谧的小草,永远温柔而又无怨地感受着这温润如玉的流水……不远处,有一块巨石横卧水中,激起水花飞溅,光洁如玉,我欣然枕着青石,一切尘间扰攘、一切烦愁忧虑,都似乎随着清泉流远……

沿溪而上,两岸的苍森将它的曲线刻印在我们的视线中,一直延伸到天尽头。我站在那儿,莫名地为这片深远的绿色感动,它保留着浮躁的尘世中多少朴素的温暖?

迎面而来的几名挑山工吸引了我们的目光,那微弯着的肩上压着的是一块约百八十斤重的青砖,直见他飞汗如雨却又健步如飞。我看着脚下的路,全是青砖铺就,一级一级延伸到很远很远……每一块青砖上承载了多少大大小小的脚印?每一块青砖上又蕴含了挑山工多少汗水与辛酸?这样想着,顿觉脚下的青砖不是青砖,而是碑石。

黄石寨的游览又别是一番开阔的境界了。乘坐缆车的惊险与我们的尖叫还是作为保留版本让我们这群参与者津津乐道吧。高空鸟瞰自是别有一种滋味在心头 :山是刀削斧凿的铁骨诤诤的山;树是在岩壁里生长出的坚强傲立的树;天是明朗澄净一碧如洗的天。一伸手仿佛可以触及的白云在我们头顶悠然飘过,让人引发遐思无限。久居城市的我们好久没见过这么纯净的天空了,不禁张开双臂,与它来了个并不实在的拥抱!登高凌远,千峰叠障,绵延起伏,我们陶然在这片浓浓的绿意里,沉醉不知归路了。有心急的同事,赶紧拿起手中的相机,只听见咔嚓咔嚓的按动快门声,留下了一张张如同小花猫样的笑脸。薄薄的相纸拍下的是刹那,可留在我们记忆里的却是永恒!

鞭长莫及 第7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063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187位用户关注,46人点赞!

1、与政权相呼应,国家法对于乡村僻壤也显得鞭长莫及。

2、美国内战以后,北方地鞭长莫及者试图控制南方。

3、对中国军队来说,西藏已完全不会鞭长莫及或者有补给困难。

4、及时在白雪鞭长莫及的室内,也好像不一样了,每一个屋子都显得小巧而温暖,好像有某种力量让它成为伐木工的棚屋,或一所温暖舒适的圆木房。

5、它可用来给步兵班提供普通步枪鞭长莫及的远距离支援火力。

6、第二种挑战则来自于大众天主教,这一派别往往在那些教会势力鞭长莫及的巴西农村地区繁荣兴旺。

7、因博友如此之多,又如此贫困而无法对他们进行控告,而且大多数将他们带有诽谤文字的、沉思性质的文章聚集起来的博友并不在英格兰和威尔士的管辖范围之内,因此英国法庭也是鞭长莫及。

8、中国中央政府对无数小型铅冶炼厂的经营鞭长莫及。

9、所有的成绩都必须在星期五交到办公室去,所以你必须今天把家庭作业交上来,这是学校的规定,我也不能做什么,我鞭长莫及啊。

10、主要是学院也是鞭长莫及,也只能通过网络寻求帮助。()

11、不过,以前治理该行业的不少措施都以失败告终,政府对许多小冶炼厂仍是鞭长莫及。

12、除掉腹地里几省外国人鞭长莫及,其余的虽然没有摆在面子上瓜分,暗地里都各有了主子了。

13、这帮匪徒住在国外,英国警方鞭长莫及。

14、南朝继两晋之后统治宁州,由于南朝自身衰弱和宁州地区长期动乱等方面的原因,南朝对宁州地区的统治,大部分时间是鞭长莫及。

15、比赛在平静中开始了,但在第11分钟赛场就沸腾起来了,卡莫拉内西的传球找到了德尔。皮耶罗,后者推射远角,卡拉奇鞭长莫及。

16、喀尔巴阡山是在该国鞭长莫及的地方。

17、因此有许多疾病是单株抗体鞭长莫及的,而接受单株抗体疗法的病患,一定得在医院注射。

18、这些巢穴就在巴基斯坦,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巴基斯坦境内政府鞭长莫及的半自治模糊地带——联邦直辖部族地区(fata)。

19、特别对于区域电网,采用光纤还存在许多鞭长莫及站点。

20、第17分钟,舍甫琴科在禁区前大力低射,对方门将布冯虽飞身扑救可鞭长莫及,但可惜皮球却打在门柱上弹出。

21、某个国家的政治异见者完全有可能将他的网站架设在世界其他地方——而他所有批评的当局因远在天边而鞭长莫及。

22、作为一位来自中左的“改革派”的政治家,他不仅与比尔克林顿相处融洽,而且在世界一些地区以及美国国内有着广泛的听众。而这一点是布什鞭长莫及的。

23、施放技能的时机是很重要的,恰当的分开敌人可以让一些敌人在数秒内鞭长莫及。

24、意大利国脚在禁区内遭扬库洛夫斯基毫无必要的侵犯,他亲自操刀主罚,阿比亚蒂鞭长莫及。

鞭长莫及 第8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567个字,预计看完需要9分钟,共有289位用户关注,24人点赞!

太师鞭,传统武术器械套路。相传殷商时期纣王的大臣闻仲闻太师所创,人称太师鞭。太师鞭以鞭为兵器吸收刀、枪、剑等兵器的使用技巧,并以其特有的结构特点,在历史的转战中摸索出一套以摔、刺、削、搅、捣,括等手法始成攻防战技,独擅胜场。鞭有软硬之分,太师鞭所用为硬鞭。古时称钢鞭、金鞭、铁鞭、竹节鞭等。

1 鞭有悠久的历史

鞭,自古为兵家所重视,历有大将用之。在中国大年初一贴门神是家喻户晓的民间风俗。其中武门神唐将秦琼秦叔宝,尉迟恭敬德各持锏、鞭立于左右为人们驱鬼辟邪,成为鞭史的写照。据说唐朝太宗皇帝为了驱鬼命人画二将真容贴于左右门上祈求平安。秦叔宝和尉迟恭二将武艺高强,一位锏打山东六府,马踏黄河两岸,一位钢鞭神功日占三城,夜夺八寨,二位英雄助李世民打下天下建立大唐,被封为开国元勋,为人们所敬奉,祀为门神流传至今(见图1、图2)。他们手中的鞭锏可谓功不可没。鞭锏的历史可见一斑。

鞭的传说似可延伸到殷商朝代。传说,姜子牙姜太公,闻太师两员大帅各为其主施法斗智皆用鞭器。姜太公直钩锤钓于渭河,得鱼。鱼腹中奇有兵法书,巧合周文王姬昌梦遇高人,寄望于太公,太公以竹为鞭挥师扶周灭商终成大业。太公所用之鞭为竹节鞭。再说闻太师以身殉国报效其主,太师有极强的精神力量,可移山倒海,手持金鞭指神打鬼。在陈仲琳(一说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十二回“黄花山收邓辛张陶”一回书中说:“与邓忠交手,太师把黑麒麟一拨,往东便走,邓忠赶来,闻太师听脑后铃声作响,把金鞭一指,平地现出一金墙,将这员大将围裹在内用金遁遁了”。虽然此则引文并不能确证闻太师的神鞭就出于殷商(编者:《封神演义》成书于明隆庆、万历年间,其原型最早可追溯至南宋的《武王伐纣白话文》,可能还参考了《商周演义》、《昆仑八仙东游记》),但闻太师脑后一鞭却实利害,有鞭谱为证:“脑后一鞭神鬼亡”。

鞭有书记载的可追溯到后梁时期。后梁将领招讨使王彦章(863-923)之铁鞭长汉尺六尺二寸强,重清称十五斤,凡十九节,每节以铜条束之,柄饰木而束以铜,柄端如锤,四面环列“赤心报国”四字(摘自《中国兵器史稿》)。宋代短兵中亦有铁鞭,多节,其形大小长短随人力所胜用之人,有作四棱形者,谓之铁间(锏)(引自《中国兵器史稿》)(见图3、图4)。

冷兵器时代的鞭,中国古籍书多有记载。明朝程子颐著《武备要略选》有鞭制、鞭法。清代金石学著作《金石索》的鞭述,周纬著《中国兵器史稿》之鞭等等。民国十八年元月姜容樵著《写真太师水磨鞭》说:“考诸古籍,实肇始於周秦,流传於汉晋,盛行於唐宋元明,相沿递嬗,代有传人。世所最艳称者。若闻仲太师鞭。伍子胥鞭击平王。秦始皇鞭石下海。韩昌黎鞭答鸾凤。尉迟恭单鞭救主。宋雍熙制鞭箭以教武士。呼延氏祖遗鞭法力扶弱宋。此其最著於前代,而彰彰可考者也”。

2 鞭的形状结构与相似兵器的区别

鞭,古称钢鞭或竹节鞭为重兵钝器,无刃多棱,或圆形,通体呈长条花节状之硬鞭(图5、图6)。太师鞭所使鞭器长十三把,世传有十三鞭之称。十三把意思是指以自己的手握为一把递接换手计十三把。长约三尺五寸左右约1.1米,不论人之大小均可以此法测算,这是古人留给后人的一种标量法。此鞭两头有握手把,可以左右手两头掉换使用。鞭以节为之。太师鞭除去把手鞭身分十三节,(有的连柄计十三节)也有称十三花节为十三鞭的。后手把粗径约3.5公分左右,以自己手握大拇指扣得住食指中指第一节为要求(此称盈把)。无护手盘,花节直径最大节约为4.5公分左右。粗镦细梢形成拔梢形状。后手把根有一花节为镦,梢把前有一花节为梢头。花节有园鼓形花节,有六棱形和四棱花鼓形花节。花鼓形似一个个花棱锤叠摞在一起。还有似宝塔形状的,竹节形的称竹节钢鞭。鞭,还有一类为一头有握手把,此鞭长以技法而度,后把也较长,可双手使用,多有护手盘。鞭即为重兵器,使鞭之人多力大勇猛。鞭可与其他兵器直接对撞,其手法讲究盘踞,用重力将其他兵器撞飞。古时的鞭很重有10-20斤,可见古人之功力。双鞭稍轻些。太师鞭为单鞭,呼延氏家传沿袭即为双鞭。现代人用鞭多以硬木为材加工而成,虽不及古时,但2-3斤左右还是有的。《中国兵器史稿》所述的王彦章铁鞭长六尺多即现在的两米多长,单手把,有护手盘,鞭杆处有花节十九,粗镦细梢,重十五斤。[明]程子颐鞭制说介绍:鞭长三尺五寸,鞭把长一尺四寸,共四尺九寸长。粗镦细梢,梢较尖,亦有护手盘,鞭杆处作二十八节,重十至二十斤,可双手握把,还制以鞭鞘以免生锈,古鞭用材多为铜质或铁质,重量无疑也。

古有鞭锏同类说,识鞭者通锏,通锏者知鞭,操鞭锏以效国家之人多矣。然就其造形还是有很大的区别。鞭有节有棱,而锏无节无疙瘩,锏身呈四棱形,末端无尖,有的锏身四面呈凹形,有凹面锏之名。锏的棱可以劈,平面可摔砸,但因无花节不利于错、括、带等技。锏多成双使用称双锏,故锏长不及鞭,便於双锏挥舞。唐将秦琼即使双锏于马上威震四方。鞭多单使,为单鞭,不仅长度、重量过锏,而其节作用斐然,其中每一节就是一个打击点,又可加大对撞兵器的阻错力,走鞭打出向后抽括回带的威力不难想象。

有说鞭与短棍相差无几,然知鞭节者即可知一二也。较于鞭杆有别于史出与技法,鞭杆形属棍,与短棍同,是鞭与棍之合技,器械的不同会带来打斗技法的区别。

软硬鞭之别就更大,软鞭属暗器,由九至十三节长约4寸的小金属棒连接而成,每节两端用铁环相扣,节节相通,鞭头尖利,鞭把后端有一大环作套腕用(摘自中华武术辞典)九节鞭第一节为鞭头,似镖形,最后一节为鞭把,便于握拿。平时将鞭折选起来握于手中,也可以缠在腰上或放在袋内(摘自中华武术辞典)硬鞭是明器或以树枝,竹梢而进化,[元],[明]之前史书无软鞭记载,远古先人用树枝、竹梢抽打牲畜史见不鲜。而软鞭应规类于索系类兵器(摘自兵器史稿),发源于明代系类兵器,似绳、索、链而进化。相传在清代颇盛行。主要似鞭头伤人缠绕,摔打,无固定套路,有拳谚说:“乱甩流星,烂摔鞭”对照硬鞭不辩而别。

3 太师鞭的传承

鞭在古时历有大将用于疆场,斩将攻城立功当时。有的枪鞭搭配,有的双鞭齐舞,还有的单鞭救主,其法变化无穷、神妙莫测,实为制胜之利器。可短兵而长用,有枪之法、如棍之勇,刀之猛,锤之劲,剑之灵,神乎其技。然武技之传承远古之法言传身教多无史载,有史可查的大都为明清之际。明朝程子颐在《武备要略选》中写到:“夫鞭之用,莫究其所自,而敬德之鞭,亦不见于史传。予少时甚慕焉,遍访不得其传。一日习单刀于冲斗公,得其法,则知刀与鞭大同少异也。其单刀轻利,用者便捷,若遇坚甲之兵,难制胜矣,鞭体重,有力者自能运用,惟以身法为要,手法便捷,步法块疾而击之,乱而取之,心手俱化,已达随便之境地,方可言技”。――“且利于马战,马上惟以身法手法,无过左右躲闪,及勾搅、撩劈、盘旋、击刺数法尽矣。今选数势绘图于后,述其势可以于枪相敌者。若遇别器,园转击杀,制胜之机在我矣。”(图7、图8)鉴于历史的局限,信息极不流通,“遍访而不得”在所难免。尽管如此,程子颐在书中已将鞭的技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给后人。程子颐还就“鞭制说、单鞭总势”作了阐述。有识之士就此可学一―一。

至于太师鞭是不是闻太师所创?尚未查到所载正史。沿袭传承可考的是:李雨三(1881-1957)先辈传武术老谱《武经》手写本太师鞭法要论所述,“此鞭法系盐山县韩村镇刘九如先生传於沧县城东六十六庄张仙岛,今又传於沧县东门内李霖春(李雨三)当授密秘不可轻传”。及姜容樵民国十七年所著《写真太师虎尾鞭》所述,“河北盐山县刘九如先生精鞭法,计四趟。总名太师鞭,分虎尾鞭,水磨鞭,鞭法进枪,鞭法对击。共三百余手,虚实变化,各有其妙,刘先生传於沧县六十六庄张仙岛先生,张先生传于李雨三先生。余(姜容樵)与刘俊龄、陈子衡、陈凤歧,于得印皆从雨三先生学之”(见图9)。姜容樵入主形意太极,其鞭法形成自己的风格。再,金恩忠民国二十年著《国术名人录》所述,“有张仙岛者,精太师鞭法共二百四十鞭,过沧州访李(李雨三),李与之谈技,意甚惬,仙岛遂将鞭法悉传之李。鞭为四路一水磨鞭,二虎尾鞭,三鞭枪对击,四鞭法合战。”

从以上三位前人之述不难看出太师鞭法系刘九如先生传下来的。青萍剑大师刘九如,名,刘文石,是盐山县韩村镇(今河北沧州地区黄骅市黄骅镇)人。是第五代青萍剑传人,贾式青萍剑创始人贾云鹤(1831-1888)的表弟。其徒马云樵曾为光绪年间史部尚书李荫墀的近身护卫。刘文石不但青萍剑名声显赫,而且枪、鞭齐盛,武功造诣精深,至於太师鞭由何而得谱中无载,不可乱语,有机会可到沧州询访。

我的老师沈潜(1917-1998)抗日战争期间在四川重庆跟李雨三(1881-1957)先辈习得此鞭法以及青萍剑,五十三刀(闯王刀)、大枪、通背螳螂、燕青门系列拳等路数。1952年到江苏大丰县大中农场工作直到1982年退休回上海。余1970年知青下放到大中农场期间拜沈老师学武,得益良多。为感恩师辈特借此宝地向大家作一些介绍,以期抛砖引玉尔。

鞭长莫及 第9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37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分钟,共有188位用户关注,44人点赞!

“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她斥责。我低下头,却是安然自若的。我清楚,我只是一个孩子,她又能把我怎样?!

“你长大了!你以为,你还是个孩子!”

电光火石之间,一股凉意,席卷全身。

她拂袖而去。

每一次吹灭蜡烛,奶油都变得肮脏不堪。被时光的沙所掩埋。怀旧与生俱来,每个人都沉浸在曾经的美好之中,殊不知,明日的欢乐,也会在后日成为你怀旧的殉葬品。往日被一一拾起,比经历时还珍惜。然后琐碎的念,如果……

如果有如果,可如果不存。

至今,都疑心自己身边的是一场梦。我无限盼望如果,开始期盼做梦。可那只是梦。我深恨过去这个词,如银河将天空分割。

隔开。我的往昔。时光一如既往的往前走,从来不会为任何人而回眸。风呼啸而过。

我爱上鞭长莫及这个词。

鞭长莫及。鞭长莫及。梦醒之后,恍若隔世。

我会从梦中苏醒。

鞭长莫及 第10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40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分钟,共有170位用户关注,56人点赞!

1、鞭长莫及:及:到。指虽然鞭子很长,但总不能打到马肚子上,比喻距离太远而无能为力。

2、出处:《左传·宣公十五年》:楚子伐宋。宋人使乐婴齐告急于晋。晋侯欲救之。伯宗曰:不可!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君其待之!乃止。

3、例句:从电视上看中国队的比赛,虽然想为他们呐喊助威,可是远隔千里,鞭长莫及,真急人。

4、语法:紧缩式;作谓语;表示距离远而无力相助

(来源:文章屋网 )

鞭长莫及

《红高粱》斩获“文华大奖” 10月26日,青岛文艺界沸腾了,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四届“文华奖”颁奖仪式颁出了最大奖项——“文华大奖”,青岛歌舞剧院创作的《红高梁》以“歌剧、舞剧类”舞剧第一名的成绩,斩获“文华大奖”。这是青岛首次捧得中国政府文化艺术最高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鞭长莫信息

  • 鞭长莫及
  • 鞭长莫及27人关注

    《红高粱》斩获“文华大奖” 10月26日,青岛文艺界沸腾了,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四届“文华奖”颁奖仪式颁出了最大奖项——“文华大奖”,青岛歌舞剧院创作的《红高 ...[更多]

优质范文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