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优质范文 > 优质范文

四字对联

发布时间:2024-03-25 18:37:01 查看人数:11

四字对联

四字对联 第1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有1257个字,预计阅读时间为4分钟,共有268位用户关注,44人点赞!

一 缺字联:就是上下联各缺一字,对联的真正含义就隐藏其中。

春节前夕,郑板桥和苏州知府一同外出巡游, 见南门街一户人家门上贴了一副对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郑板桥眉头紧锁,赶紧买了衣服、肉、粮食前去叩门,只见这家一贫如洗。主人收了礼物后,千恩万谢。在回来的途中,知府忙问他怎么知道这户人家的根底。郑板桥笑道:“人家大门上不是写着吗?你看,十个数字,就是缺一(衣)少十(食)嘛!”

亲爱的同学,你能说出“一二三四五六七, 孝悌忠信礼仪廉”这副对联的真正含义吗?

二 拆字联:就是如字谜一样,把一个汉字拆成几个部分,组成对联。

一个官家小姐立志嫁一个有才学的人。她出的上联是:“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对联中句子分别拆“寺”、“诗”,且末句古诗的最后一字与首句末字同。几年之后,广东才子林大钦赴京赶考,读到《孟子》中的“斧斤以时入林”后灵机一动,对出了下联:“双木成林林下示禁,禁曰:斧斤以时入山林。”二人终成连理。

再如下面的新婚联:“日在东,月在西,天上生成明字;子居左,女居右,人间配定好人。”

三 数字联:就是将数字巧妙地嵌入对联中,读来妙趣横生。

成都武侯祠有一副据诸葛亮生平史实撰写的对联, 上联嵌入一至十十个数字,下联嵌入了五方和五行:“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类似的对联如:“玉手摇摇,五指三长两短;宝塔尖尖,七层四面八方。”

四 回文联:就是对联顺念和反念,读音都一样。

一日,才子李调元来到川东一古刹,长老和尚请他为师傅画的《出水荷花》上唐伯虎题的上联“画上荷花和尚画”补写下联。李调元略一思索,挥毫在上联旁写出了下联:“书临汉字翰林书”。

类似的对联如:“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五 连字联:就是利用多音字现象,用同一汉字的不同音义组成对联。

宋代山海关附近的孟姜女庙的石碑上有一副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上联加粗的字读“cháo”,通“潮”;没有加粗的读“zhqo”,表早上的意思;下联加粗的字读“cháng”,意思为“常常”,没有加粗的读“zhang”,通“涨”。

六 双关联:就是使用双关的修辞手法,对联的字面意思和实际意思不同, 其真正的意思是隐含的。

才子徐文长年少时恃才放旷,经常出私塾先生的洋相。一次,先生指着他的鼻子说:“眼珠子,鼻孔子,珠(诸)子在前孔子在后。”他灵机一动,指着先生的胡子对出了下联:“胡后生,眉先生,后生却比先生长。”先生怒不可遏,吼道:“猿断木楚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徐文长毫不示弱,随口吟道:“马陷足污泥中,老畜牲怎敢出蹄(题)。”先生气得脸色发青, 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亲爱的同学,你知道“总裁为您服务, 领袖由我安排”这副对联贴在什么店面最合适吗?

七 叠字联:就是单字的重叠,但这种对联不易把握。

清人刘树屏有这样一副对联:“花花叶叶,翠翠红红,惟司香尉着意扶持,不教风风雨雨,冷冷清清;蝶蝶鹣鹣,生生世世,愿有情人都成眷属,长此朝朝暮暮,喜喜欢欢。”

再如:“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四字对联 第2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822个字,预计看完需要8分钟,共有143位用户关注,53人点赞!

追根溯源

对联滥觞于汉语文学形式中的对仗或偶句,可谓源远流长。比如《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尚书・大禹谟》中“满招损,谦受益”之句,皆属于工稳之对仗。到骈体文出现后,几乎通篇皆用偶句,对仗俯拾即是。比如唐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经典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对仗的千古绝唱。而对联,则是偶句与早在先秦时期便已形成的我国民间过年悬挂桃符的习俗相结合的产物。

所谓桃符,即书写着传说中二位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之名号的两块桃木板,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千余年后,至五代时,人们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西蜀孟氏世家》载,五代后蜀主盂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盂昶自题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大概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多有沿袭旧贯,将春联称为“桃符”者。到明代,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与当今所见的春联如出一辙。据《簪云楼杂话》载,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某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微服出巡,逐门逐户观察欣赏,大得其乐。偶见一家独无,询知为阉豕苗(幼猪)者,尚未张贴。太祖为大书曰:“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由此可见,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之方式,要求家家户户贴春联,对形成春节贴春联的风俗,功莫大焉。尔后,文人学士无不将题联作对视为雅事。

清代,对联更是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清康熙60寿辰(1713年)和乾隆80寿辰(1790年)两次重大庆祝活动是宫廷楹联创作的高潮。虽多属润色帝业,鼓吹承平之作,但因皆出当时名公硕彦之手,且数量宏大,流品甚高,为对联句式结构的规范化,大有推动作用。直至当今,对联仍随处可见,表现出其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艺术精品

楹联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精华,且与书法相得益彰,集中展示了汉字和汉文学的风韵与品位,是浓缩到极致的艺术精品。中国书法博大精深,韵味无穷,篆隶楷草行诸字体,或以雄沉劲健、雍容端朴见长,或以俊秀潇洒、温婉流丽为胜,皆给人陶然兴会的雅逸美感。

随着时光推移,楹联早已不限于春联,还衍生出喜联、寿联、挽联、行业联、交际联、谐趣联和装饰联等多种形式。就篇幅而言,对联长短不一,相差悬殊。短者仅一二字,长者可达数百字,但不管长短,必谋篇练句,反复斟酌。就表现形式而言,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珠对、集句对等。但万变不离其宗,其必备特征有以下数点:一曰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特定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二曰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三曰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四曰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然而又不能重复。此外,张挂对联时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可颠倒。在实践中,对联创作所遵循的平仄规律,与律诗对仗基本相同,一般套用其“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基本法则。与对联紧密相关之横批,乃由旧时为配合门双侧两联而悬于门楣之短语,多为四字。乃对联内容之提炼与升华,也是对联的点睛之笔,可与两联内容相互呼应,相互补充。但对联也可无横批而单独存在。

撰写禁忌

对联上下联的词组和结构,应保持一致和统一,上联是动宾结构,下联也就必须是动宾结构的词组,如“摇红”对“涤翠”;上联是偏正词组,下联也必须以偏正词组与之相对,如“同心结”对“并蒂花”。这是对联作者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规则。

在漫长的实践过程中,前贤总结出不少撰写对联的禁忌。

一忌同声落脚,即上联和下联各分句句脚之字不可同为平声或仄声。二忌同声收尾。这是就上联联脚与下联联脚之间的关系而言。确而言之,此规则也有两点要求,即一副对联不管长短如何、分句多少,都要求上联仄声收尾,即上联最后一字应是仄声;下联则要求平声收尾。一般不能上联平声收尾,下联仄声收尾。上下联不能同声收尾,即上下联最后一字不能同是仄声或同是平声。三忌三平尾或三仄尾。即在一个句子的最末三个字,应尽可能避免都是平声或都是仄声。四忌孤平或孤仄。即在五言或六言的句子中,应尽可能避免全句只有一个平声字,或只有一个仄声字。五忌异位叠字。即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这是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只是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保持一致。六忌异位重字,就是同一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位置。七忌同义相对。同义相对,又称为合掌,因对联文字少,应尽量多表现实质内容,若上下联相对的语句,其意相同或相近,则浪费了宝贵的文字资源。如“旭日”对“朝阳”、“史册”对“汗青”、“神州千古秀”对“赤县万年春”等,就属典型的合掌。当然,出现个别非中心词语尤其是虚词的合掌,或者合掌部分在联中比重甚小,则差强人意也。

第一长联

每联十言以上,皆属长联,除平仄要求外,每一断句之最后一字的平仄也要协调。字数越多,难度越大。而昆明大观楼长联,乃楹联史上令人瞩目的里程碑,它标志着楹联足以与诗词曲赋骈文并驾齐驱,争妍媲美,颇值得一提,其联曰: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这副长联每联90字8句,共180字36句,在楹联史上的地位不仅在于“长”,而且在于创造了楹联结构的完美典型。赏析此联,其特点是以四言模式为基础,通过在不同位置添加不同数量的领字、衬字之方法,构建了四组不同形式的同边自对,对仗工丽多姿,声调荡气回肠。其结构可按“起、承、转、合”分为4段,每段4句或6句,相当于一个或一个半四言模式。

所谓“起”: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

上联描绘滇池景色,一望无际;下联追忆云南历史,百感交集。

所谓“承”: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

上联眺望四周滇池风光,见景生情,浮想联翩;下联对应四个朝代的典故,托出“伟烈丰功,总归一空”的观点。并为下面艺术渲染定下基调。

所谓“转”: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上联将无限风光简约勾勒,形象生动;下联将历代兴亡哲理诗化,对比强烈。

所谓“合”: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四字对联 第3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513个字,预计看完需要2分钟,共有221位用户关注,29人点赞!

2.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3. 一声爆响;万里春回。

4. 人登寿域;世跻春台。

5. 人臻五福;花满三春。

6. 人游化日;天与长春。

7. 人增寿纪;天转阳和。

8. 九州国泰;六合春新。

9. 九州永泰;四季长春。

10. 三江春水;五岳青松。

11. 三江生色;四海呈祥。

12. 三山生色;五湖呈祥。

13. 与山同静;随地皆春。

14. 山间明月;江上春风。

15. 山川添秀;大地回春。

16. 山川毓秀;松柏长春。

17. 山河似锦;岁月更新。

18. 千峰月色;五湖春光。

19. 门迎百福;户纳千祥。

20. 天开长乐;人到恒春。

21. 天开文运;人喜春暘。

22. 天开化宇;人在春台。

23. 天涯月色;芳草春晖。

24. 开门纳福;举步迎春。

25. 日上花梢;莺穿柳带。

26. 日薰春杏;风送腊梅。

27. 风光胜旧;岁月更新。

28. 风迎新岁;雪兆丰年。

29. 风调雨顺;国盛人和。

30. 风和日丽;人杰地灵。

31. 牛耕绿野;虎啸青山。

32. 鹊送喜报 鸡鸣晓旦

33. 丹凤来仪 神猴辞岁

34. 鸡传佳音 燕舞阳春

35. 金鸡报晓 金凤迎春

36. 雄鸡唱韵 猴岁呈祥

37. 大地回春 鸡年纳福

38. 四时为柄 闻鸡起舞

39. 年年大发 东风解冻

40. 万象皆春 跃马争春

41. 岁岁有余 春日载阳

42. 春盈四海 百业兴旺

43. 春和景丽 梅开五福

44. 花漫九州 五谷丰登

45. 国泰民安 竹报三多

46. 春风得意 诗书门第

47. 一家瑞气 江山不老

48. 科气致祥 礼义人家

四字对联 第4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16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分钟,共有194位用户关注,45人点赞!

上联:读古人书

下联:友天下士

上联:好好学习

下联:天天向上

上联:傍百年树

下联:读万卷书

上联:读书破万卷

下联:下笔如有神

上联:都无做官意

下联:唯有读书声

上联:有书藏满案

下联:惟德自成邻

上联:伴我书千卷

下联:可人花一帘

上联:若知天下事

下联:须谈古今书

上联:养心莫若寡欲

下联:至乐无如读书

上联:有打瞌睡豪杰

下联:无不读书神仙

上联:读书不知味

下联:不如束高阁

上联:读书必提要

下联:处世在通情

上联:读书破万卷

下联:下笔如有神

上联:读书不知味

下联:不如束高阁

上联:都无做官意

下联:唯有读书声

上联:养心莫若寡欲

下联:至乐无如读书

上联:玉不琢不成器

下联:人不学不知道

上联:养心莫若寡欲

下联:至乐无如读书

四字对联 第5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301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189位用户关注,39人点赞!

就本质而言,对联是有历史性、政治性、时代性和审美属性的一种文体形式。认识这一点对写作对联创出新意很有帮助。对联又有其特殊的外在形式,掌握其形式特点很重要,具体来讲,对联形式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上下两联数字相等,长短一致 对联由上下联组成,上下联又分别可以称作出句,对句。有的对联还有横批,也叫横额。横批就好象是对联的题目一样,同对联内容相关,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对联无论长短,对上下两联而言字数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不能一个字数多,一个字数少。再长的对联也是这样。需指出的是对联不管多短多长,何为上联,何为下联,要搭配好,一般次序不宜颠倒。另外,对联写作的长短一般视所挂的地方的需要而定。(二)上下两联要求对称 具体来讲就是上下两联要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代词对代词;副词对副词;介词对介词。词与词之间所构成的关系也需一致,要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述补结构对述补结构等。另外要求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数字对数字。 当然有的对联要求也不十分严格,只要词性,结构基本相对就行了,这种对联叫宽式对。如: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这里“蝉”对“鸟”、“林”对“山”是名词对名词;“愈”对“更”是副词对副词;“静 ”对“幽”是形容词对形容词;“噪”对“鸣”是动词对动词;“蝉噪”对“鸟鸣”是主谓相对;“林愈静”对“山更幽”也是主谓相对。同时两句话的意思又分别是由一种因果关系构成的,这是两联对仗工整的句子。 又如: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这是一句宽式对,上下联的词性都不相对,物名之间也不构成对应关系。(三)上下两联要求平仄相对 平仄即从声调、节奏、韵律方面讲。对联和律诗中间的对偶句不同,不必押脚韵,但必须分节奏,调平仄。 对联要有节奏感,念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节奏感在对联中是重要的,不论是五字联、七字联,都需节拍谐调,长短强弱不能乱。长对联是由许多短句组成的,其节拍可依据短句的要求而要求。 对联要注意平仄相对,遵守“上仄下平”的规则。 即上句最末一字要用仄声字,下句最末一字要用平声字。这里平仄是词诗格律中的术语。在古汉语中,四声为“平、上、去、入”。今天的阳平阳平相当于“平”,上声去声相当于“仄”。而古汉语的入声字是分别派入到现代汉语的四声之中了,入声字归入仄” 。 过去人们流传这样一个口决叫“平对仄,仄对平,平仄要分清。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就是说,上下联相应的字平仄要相对,每句的第一三五个字可以不受限制,而第二四六三个字则必须按照平仄格式,要平仄分明。 平仄的基本句式有以下几种: 三言句: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四言句: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 五言句: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七言句;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掌握好对联的平仄和它的分布规律非常重要。仄声字具有短促有力的特点,平声字具有舒缓悠长的特点,故平仄的交替安排,往往可以抑扬顿挫,富有节奏,产生轻重、抑扬、回旋的音乐美。如: 海阔凭鱼跃(仄仄平平仄) 天高任鸟飞(平平仄仄平)又如: 柳绿千山秀(平平仄仄平平仄) 风和万水欢(仄仄平平仄仄平)

四字对联 第6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785个字,预计看完需要7分钟,共有177位用户关注,33人点赞!

' 古代诗歌,其作品蔚为大观,其种类也纷繁芜杂,在这里,我们仅从格律的角度来分析,可以将古代诗歌分为两大类;古体诗和近体诗。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有着严格的格律要求;相应地,凡不受近体诗格律束缚的,我们都笼统地将其称为古体诗。另外,从诗句字数上看,诗歌主要有五言诗和七言诗两种形式。因此,本文就将古诗格律的话题,限定在(五言或七言)律诗上。 律诗每首八句,分别组成四联。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在讲律诗的格律时,我们主要了解“押韵”“平仄”和“对仗”等概念。 一、押韵 韵是诗歌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歌中用韵,叫做押韵。诗歌(包括古体诗歌、民歌等)没有不押韵的。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一般是句尾)上。古诗创作中讲究的“韵”,不完全等同于现代汉语拼音中的“韵母”,所以,所谓的“同韵”,可以近似地理解为“相同或相近韵母”。在判断古诗押韵问题时,还应考虑到字音的演变因素,不能完全按照现代汉语的字音去衡量。古人写律诗,是严格按照官方颁布的“韵书”来押韵的。律诗中,一般是在二、四、六、八等偶数句,也就是每联的对句的句尾押韵,三、五、七句也就是每联的出句不押韵, (全诗的)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五律首句多数不入韵,七律首句多般入韵);并且,韵脚(押韵的字)一般为平声字(即阴平、阳平调的字)。 二、平仄 平仄是律诗中又一个重要因素,我们讲诗歌的格律,主要就是讲平仄。平仄是诗歌格律的一个术语:即人们把汉浯四声分为两类, “平”就是平声(包括阴平、阳平), “仄”就包括上、去、入三声。如果平仄两声在诗歌中交错出现,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达到“谐和”的音韵效果。 律诗在平仄上也有特别要求,主要表现为: 第一,律诗的平仄有“粘对”规则。“对”就是对立,上文已经提及,这里不再重复。“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后联出句的第二字的平仄要与前联对句的第二字相一致。具体说来,要使第三句跟第二句相粘,第五句跟第四句相粘,第七句跟第六句相粘。上违反了粘的规则,叫做失粘;违反了对的规则,叫做失对。 第二,律诗格律中的“孤平”禁忌。孤平是律诗格律的大忌,所以诗人们在写律诗的时候,都注意避免孤平。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如果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仄声,那就必须采取补救(见下文)的办法。 第三,律诗格律中的“拗救”。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前面——字用拗,后面就必须用“救”。所谓“救”,就是补偿。一般说来,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必须(或经常)在适当的位置上补偿一个平声。 “拗救”的具体方式是极其复杂的,我们无须一一了解。 第四,关于“—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关于律诗的平仄,相传有这样一个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是指七律(包括七绝)来说的。意思是说,第一、三、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至于第七字呢,自然也是要求分明的。如果就五言律诗来说,那就应该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这个口诀对于初学律诗的人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简单明了的。但是,它分析问题是不全面的,所以容易引起误解。 三、对仗诗歌中的对偶,叫做对仗。 对偶就是将同类概念或对立概念并列起来。一般讲对偶,指的是两句相对。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对偶的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段,它的作用是形成整齐的美。 律诗的对仗,有许多讲究,其形式主要有工对、宽对、借对、流水对等。律诗的对仗不像平仄那样严格,诗人在运用对仗时有更大的自由。艺术修养高的诗人常常能够成功地运用工整的对仗,来做到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而不是损害思想内容。遇必要时,也能够摆脱对仗的束缚来充分表现自己的意境。 律诗中的对仗还有它独自的规则,即:1、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2、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3、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是要求对仗的,而首联的对仗可用可不用,尾联一般不用对仗(但也有例外,这里不作详论)。 了解了律诗的常规格律要求之后,我们可以借此顺利地进行“诗歌掉序”练习。一般说来,在进行这类工作的时候,我们有以下一些规律可以遵循:(为了方便讲解,我们以《钱塘湖春行》一诗为例) 钱塘湖春行(诗句己打乱) (唐 白居易) 乱花渐欲迷人眼 谁家新燕啄春泥 孤山寺北古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绿杨阴里白沙堤 最爱湖东行不足 浅草才能没马蹄

第一步,找出“韵脚” (“同韵”的平声字)。本诗中“韵脚”有:泥、西、低、堤、蹄。 第二步,将八句诗组成四“联”。本诗的四联为;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谁家新燕啄春泥/几处早莺争暖树”、 “孤山寺北古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和“绿杨阴里白沙堤/最爱湖东行不足”。 第三步,依据“联”的乎仄规则(对句句尾字为平声字),确定出句和对句的顺序。因而将上边四联调整为: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孤山寺北古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和“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第四步,本诗只有两联对仗,因此,对仗的两联“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即为“颔联”或“颈联”。 第五步,本诗有五个韵脚,也就意味着全诗首句即入韵,所以,带有两个韵脚的联“孤山寺北古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应为首联。剩下的一联自然就是尾联了。 第六步,依据诗歌内容,诗人由“水面初平云脚低”开篇,先写“高、远”之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再写眼下“低、近”之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后与尾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相合。因此,“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为全诗颔联,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萆才能没马蹄”则为全诗颈联。 第七步,排出顺序,并检验格律。本诗押“i”韵,首句入韵,中两联对仗。诗句在平仄上符合“粘对”规则。 原诗顺序应为; 钱塘湖春行(原涛)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古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此外,了解了律诗的常规格律要求之后,我们还可以借此顺利地进行“诗歌补白”练习。例如:请选出填入下边诗歌中空白处最恰当的一组词: 登庐山 (毛泽东)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笼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 吴起白烟。 陶 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 ? 选项:a 东 公 田 b 东 公 耘 c 三 令 田 d 三 令 耘 解答;平常说“东吴”较多,但依据对仗原则,应选“三”与前句的数目字“九”相对。 “陶公(尊称)”和“陶令(县令)”都无大碍,但是依据“粘对”规则,应选“令”与前句的仄声字“下”相粘。最后,再依据押韵原则,应选“田”与全诗的“韵脚’ (音“an”)同韵。故答案为c。 古诗格律相当复杂,单就“律诗”而言,也不是可以仅借数言可蔽之的。我们高中生应该在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多多诵读古诗,培养古诗语感,以便更好地加以掌握,从而有利于对古诗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和鉴赏

四字对联 第7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34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分钟,共有297位用户关注,50人点赞!

诗书画;松竹梅。

金石乐;书画缘。

笔永健;艺常青。

云水风度;松柏气节。

荡思八荒;游神万古。

诗情画意;琴韵书声。

松风煮茗;竹雨谈诗。

书来益寿;金石延年。

文章江海;书籍林泉。

词近愈远;意浅偏深。

芝兰气味;湖海襟怀。

博通上下;雅集古今。

友天下士;读古今书。

胸中波澜;笔底风雷。

广撷众彩;博览群收。

砚磨雾起;笔染云生。

笔酣墨畅;心旷神怡。

斧藻其德;竹柏之怀。

杯浮梅蕊;诗凝雪花。

书林漫步;学海遨游。

亲师取友;敬业乐群。

闻鸡起舞;跃马争春。

雁外无书;诗内有天。

竹无俗韵;梅有奇香。

四字对联 第8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044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143位用户关注,20人点赞!

上联:三才天地人

下联:四诗风雅颂

上联:半醉半醒过半夜

下联:三更三点到三河

上联:三千里外一条水

下联:十二时中两度潮

上联:二五八万我胡牌

下联:三六九巷你吃面

上联:十八年前未谋面

下联:二三更后便知心

上联:三竺六桥九溪十八涧

下联:一茶四碟二粉五千文

上联:一掌擎天,五指三长两短

下联:六合插地,七层四面八方

上联:小村店三杯五盏有无东西

下联:大明国一统万方不分南北

上联:小村店三杯五盏无有东西

下联:大明国一统万方不分南北

上联: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

下联:南楼孤雁,月中带影一双飞

上联:风坠鹊巢,二三子连柯及地

下联:雨打猿穴,众诸猴戴露朝天

上联:万瓦千砖百日造成十字庙

下联:一舟二橹三人摇过四通桥

上联:孤山独庙,一将军横刀匹马

下联:两岸夹河,二渔叟对钓双钩

上联:尺谷入谷,量量九寸零十分

下联:七鸭浮江,数数三双多一只

上联:孤山独庙,一将军横刀匹马

下联:两岸夹河,二渔叟对钩双钓

上联: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

下联: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上联:有三分水 二分竹 添一分明月

下联:从五步楼 十步阁 望百步大江

上联:童子看椽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下联:先生讲命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上联:五百罗汉渡江,岸边波心千佛子

下联:一个美女对月,人间天上两婵娟

上联:一尺去掉九寸,还剩十分(一寸)

下联:七减去三双(六),还剩一

上联: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下联: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

上联: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

下联: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

上联:乾八卦,坤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卦卦乾坤已定

下联:鸾九声,凤九声,九九八十一声,声声鸾凤和鸣

上联:花甲重开 外加三七岁月 六合插地 七层四面八方

下联:古稀双庆 内多一个春秋 一掌擎天 五指三长两短

上联:水冷金寒 火神庙 大兴土木 一舟二橹 三人遥过四通桥

下联:南腔北调 中军官 什么东西 万瓦千砖 百日造成十字庙

上联:冰冷酒 一点两点三点 先生讲命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下联:丁香花 百头千头万头 童子看橡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上联:课演六爻 内卦三爻 外卦三爻七 鸭浮江 数数三双多一只

下联:棒长八尺 随身四尺 离身四尺 尺蛇人谷 量量九寸零十分

上联:有三分水 二分竹 添一分明月 一个美女对月 人间天上两婵娟

下联:从五步楼 十步阁 望百步大江 五百罗汉渡江 岸边波心千佛子

上联:取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明灯四十九盏,一心只为酬三愿

下联:平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变卦土木金爻,水面偏能用火攻

四字对联 第9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88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分钟,共有129位用户关注,45人点赞!

长城长固;中华中兴

尺璧非宝;寸阴无价

当勤精进;但念无常

风纪书元;鸡声告旦

风云论道;笔墨通天

花晨月夕;茶半香初

江山入画;意气凌云

江山永固;日月长恒

开门纳福;举步迎春

龙腾虎跃;燕舞莺歌

门迎百福;户纳千祥

千峰月色;五湖春光.

日上花梢;莺穿柳带

三山生色;五湖呈祥

山川添秀;大地回春

山川毓秀;松柏长春

山河似锦;岁月更新

山河壮丽;岁月峥嵘

山间明月;江上春风

四海同心;万民交庆

天开长乐;人到恒春

天开化宇;人在春台

天开文运;人喜春暘

天涯月色;芳草春晖

万里江山;四化图景

万民有庆;百族共和

五车诗胆;八斗才雄

行仁义事;读圣贤书

与山同静;随地皆春

云水风度;松柏气节

四字对联 第10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70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分钟,共有241位用户关注,44人点赞!

挥春对联一:

挥春对联二:

挥春对联三:

更多四字挥春对联:

1.上联:淡泊明志 下联:平易近人

2.上联:克勤克俭 下联:为国为民

3.上联:一人参军 下联:全家光荣

4.上联:人心喜暖 下联:鸟语辞寒

5.上联:长空溢彩 下联:大地流金

6.上联:人向四化 下联:鸟鸣三春

7.上联:春风催绿 下联:江山映红

8.上联:学如不及 下联:业精于勤

9.上联:心向祖国 下联:志在农村

四字对联

一 缺字联:就是上下联各缺一字,对联的真正含义就隐藏其中。 春节前夕,郑板桥和苏州知府一同外出巡游, 见南门街一户人家门上贴了一副对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郑板桥眉头紧锁,赶紧买了衣服、肉、粮食前去叩门,只见这家一贫如洗。主人收了礼物后,千恩万谢。在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四字信息

  • 四字对联
  • 四字对联11人关注

    一 缺字联:就是上下联各缺一字,对联的真正含义就隐藏其中。 春节前夕,郑板桥和苏州知府一同外出巡游, 见南门街一户人家门上贴了一副对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郑板 ...[更多]

优质范文热门信息